头和尾:赵丽宏序跋二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5:35:23

点击下载

作者:赵丽宏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头和尾:赵丽宏序跋二集

头和尾:赵丽宏序跋二集试读:

自序

作序的欣悦和无奈——《赵丽宏序跋集》自序

从开始写作,发表文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踏上文坛”,一晃竟有了将近三十年时光。这三十年中,出版了几十本书,还编了不少书,也曾为各种各样的书写序。把这些年中写的序和跋收集在一起,居然有了一百数十篇。这些序跋,原来曾分别寄居在一百数十本不同的书籍中,现在有机会把它们汇拢于一册,犹如阔别天涯的一群游子忽然得到机会集聚一堂,令人惊喜。重读这些序和跋,使我有了一次回顾自己写作和读书生涯的机会,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明白。

书中的第一部分是我为自己的书写的序跋。我出第一本书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离现在也有二十年出头。第一次为自己的书写序作跋,是在1981年9月,我还在大学读书,出版社接受了我的第一本书:诗集《珊瑚》。那时,出一本书对一个年轻的写作者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我编完了诗集,一个人坐在华东师范大学文史楼的教室里,怀着一种激动难言的心情为诗集写跋。那是一个难忘的夜晚。以后差不多每年都有新书出版,二十多年来,竟然出版了四五十本书。为自己的书写序作跋,是一件随意的事情。我可以在序跋中谈写作的甘苦得失,谈对文学、对社会和人生的点滴随想,这样的写作自由自在,没有束缚和羁绊。我的看法和想法未必高明,却都是实践之后的真实体会,就像农夫在秋后与人议论自己的耕耘和收获。

书中的第二部分文字,是我为自己主编的一些书籍写的序,还有为其他一些多人合集和选集写的序或跋。这些序跋,谈的大多是关于文学的话题,也有论及历史、艺术和社会伦理的。我不是理论家,也不常写评论文章,写这些序跋,也是借题发挥,给了我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的机会。

第三部分文章,是为他人著作写序。这些“他人”,是我的文坛友人和全国各地的作家。其中有相交数十年的老朋友,也有不太熟悉的,有的只是文字之交,甚至没有见过面。他们中间有我尊敬的长者,有我的同辈作家,也有不少年轻人。譬如徐开垒先生,是我的文学引路人,我最初发表的诗文,很多都发表在他主编的“笔会”副刊上,我的第一本散文集《生命草》,是徐开垒先生写的序。前几年文汇出版社出版《徐开垒散文自选集》,开垒先生提出要我写序,这使我意外,也使我惶恐。我觉得自己作为后辈,没有资格为老师作序,但开垒先生执意要我写,说这是为我们的友谊留一个纪念。写这样的序文的过程,不仅是阅读、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也是回忆的过程,往事中有那么多珍贵的瞬间,它们连缀成晶莹的人生之练。为朋友们的新书写序,使我有机会阅读他们的新作,和他们共喜共悲,共享成功的欢悦,也能尽自己所能为他们的创作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序是一本书的门扉,读者在登堂入室之前,在门扉上希望看到什么?我想,应该是对屋子内部的引导和对屋子主人的介绍。中国古代文人为人作序重在“人本”,着重介绍被序者的身世性情,而忽略被序文章的内容,很多序文也是优美的抒情散文。而西方文人写序则注重“文本”,序文多为评介书的内容,风格也常常是理性的文字。我的序文谈不上形成什么风格,但我还是想努力做到“中西兼顾”,既介绍作者,也议论文章。

写序也有很多无奈的时候。有熟悉的朋友出书求序,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些没有见过面的作家,托了很熟的朋友来要求作序,那是能推则推,然而也有无法推托的时候。最使我为难的,是一些我不认识的作者,他们把自己第一本书的清样郑重其事地送来,语辞恳切地请你写序,如果拒绝,便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有几位我为之作序的作者,直到今天我还没有和他们见过一面。这样的情形,真的是“以文会友”。来请你写序的,一般总是希望说些好话,把序文发出来,也是为他的书作宣传。这也是人之常情。有些请我写序的作者,写作的水平确实不高,出一本书在他们也许是毕生的努力。对这样的作者,当然不能有过头的褒扬,但对他们追求文学的热情却也不能兜头泼上一盆冷水。这样的序,常常写得艰涩,有时实在是勉强为之,只能王顾左右而言他,谈一些自己对文学和写作的看法,赞扬作者热衷文学的态度,对书中的文字,反而是一笔带过。这样的文章,收在书中我也感到汗颜。对于我的这些无奈和窘境,但愿读者能谅解。曾拜读余光中《为人作序》一文,文中谈到各式各样的索序者,谈到他在为人写序时产生的种种困惑和无奈,引起我很多共鸣。余光中先生是我敬重的作家,我喜欢读他的文章。他能在序文中直言受序者的缺点,甚至遇到过“拒序人”。我虽然没有这样的经历,但对余光中先生的真诚和直率,非常佩服。

书的序跋,是最自由的文体,没有定规,想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可长可短,可文可白,可叙事可抒情,可感叹可议论,可信马由缰驰骋八方,可逆水航船独行一路。在我认识的作家中,我喜欢读柯灵先生的序文,不管是给什么书写序,他都能纵横捭阖,谈出许多道道来,议论的深刻独特,态度的真挚坦荡,文字的精美别致,非常人能企及。像柯灵先生这样炉火纯青的作家,实在很少,可谓高山仰止。而我的这些序文,只能看作是一个写作者的随想和一个爱书者的阅读札记吧。2002年2月24日于四步斋(《赵丽宏序跋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记忆中的光和雾》跋

这是我近年所写的散文结集。集子里的文章内容看起来有点杂,有读书品画听音乐的,有游山玩水看风景的,也有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有天马行空式的精神翔游。这些文章,大概正是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写照。这些年将写作的主要精力用于写散文,时间一长,对虚构的文体似乎生出一种抗拒的心理,曾经构思了长篇的小说写作,却无法全心进入。这样的状态,也许会被小说家们嗤笑。我确实羡慕很多小说家,能游走于小说和散文之间,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在不少读者的眼里,小说和散文正在渐渐失去界限。同样的叙述,同样的抒情,同样的议论,小说可以没有完整的故事和情节,可以写得飘忽空灵,散漫不羁,散文却也可以老老实实讲故事,刻画人物,描绘人间的悲欢。思想的自由和生活的多姿,使文章的形式和语言的风格变得丰富多彩,从中可以看到写作者的智慧和创造力。不过,我以为小说和散文毕竟还是有界限的,这界限,便是虚构和非虚构。散文无疑是非虚构的文体,它的灵魂,在于一个“真”字,真诚、真实、真切。离开这个“真”字,散文便没有存身之地。但是,要做到如鲁迅说的“将自己的灵魂亮出来给别人看”,谈何容易。文章可以写得实实在在,也可以写得飘飘忽忽,可以平铺直叙,也可以委婉曲折,可以大声呐喊,也可以低声吟哦,只要有一个“真”的内核,便能打动人,能使知音共鸣。如果没有这个内核,便是“伪散文”,不会有生命力。

编完集子,想起上面这些话,其实也是老生常谈,没有多少新意,不过谈谈也无妨,因为未必人人都这样想。这本书的书名《记忆中的光和雾》,是一篇散文的题目,光和雾都有点飘忽,如果能用文字描绘出它们美妙的闪烁和漾动,写出心灵的反光和回声,那大概也是有意思的。

心里总是有所憧憬和期冀,但追寻到的能如愿以偿,便是另外一回事了。2003年2月8日于四步斋(《记忆中的光和雾》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神奇的旅行——《寻找玛雅人的足迹》自序

对一个中国作家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旅行。

从墨西哥城飞往墨西哥南方的尤卡坦半岛,中美洲的开阔和神秘浩浩荡荡地在我的眼帘中铺展。那是一片阳光耀眼的土地,沙漠、丛林和仙人掌,向我展示着大自然的奇妙,而更吸引我,使我流连忘返、使我心驰神飞的,是古代玛雅人留在那里的神奇遗迹,金字塔、大神庙、千奇百怪的雕塑,千百年岁月的风沙没有湮没它们,它们在向现代人展现玛雅人的智慧和力量时,也把千古之谜坦陈在天地之间。古代玛雅人当年神秘地消失,把他们创造的伟大建筑空空荡荡地留在了世界上,让后世的人们百思而不得其解。直到二十一世纪,还有科学家和历史学家为这些谜在争论不休,在不断地发现新的谜底。

在我的记忆库藏中,这次旅行具有诡异跌宕的色彩。没有去墨西哥之前,玛雅文化在我的心目中非常神秘,西方的文人和学者在描述玛雅文化时,对它的神秘部分有一点夸张,譬如关于外星人的猜想。在没有亲临其境时,我当然是宁信其真的。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之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结论,而观察欣赏和分析思考的曲折过程,使旅行增添了无穷的趣味。对一个从万里之外赶来的中国人来说,揭示谜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是观赏、是感受、是思考。在墨西哥,视野中的一切都新鲜而陌生,然而奇怪的是,它们却也常常使我心生共鸣。人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创造的文明,有时竟会如此相通。其实,外国人到中国来,看我们的祖先那些伟大的创造,同样会感到神秘,不同的是,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记录历史的详尽文字,使我们不致迷失。而玛雅人的象形文字,没有完整地记录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所作所为,因而造成了残缺,形成了谜语,他们的遗迹,也因此而增添了许多神秘的魅力,可以供人猜测,让人遐想。我的墨西哥之旅,常常是在猜测和遐想的状态中,我喜欢这样的状态更胜于一目了然。

在墨西哥,我也认识了一些有趣的人物,能通过这样一本图文并存的书重温友情,对我来说也是莫大的快乐。2003年2月23日于四步斋(《寻找玛雅人的足迹》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闻乐札记》自序

这是一本关于音乐的随笔。

这是音乐在一个爱乐者心里激起的回声。

童年时代,我也梦想将来当一个音乐家。然而这只能是梦想。在我的不算太平坦的人生旅途中,音乐一直是我的忠实伴侣,在我孤独的时候,音乐向我展现人世的美妙风景;在我烦躁的时候,音乐使我宁静;在我情绪暗淡的时候,音乐像阳光,照亮我的心。很多年前,在一篇描绘回忆往事的散文中,我曾经这样描绘音乐:“音乐把人类复杂微妙的感情和曲折丰富的经验化成了无形的音符,在冥冥之中回响,它们抚摸、叩动、撞击甚至撕扯着你的灵魂,使浮躁的心灵恢复宁静,使干涸的心田变得湿润,也可以让平静的心灵掀起奇妙的波澜。音乐对听者毫无要求,它们只是在空间鸣响,而你却可以使这鸣响变成翅膀,安插到你自己的心头,然后展翅翱翔,飞向你所向往的境界……而其他艺术则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音乐是自由的,又是无所不在的。有什么记忆能比对音乐的记忆更为深刻、更为顽强、更为恒久呢?这种记忆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它应有的色彩。当你被孤寂笼罩的时候,能够打开这记忆的库藏是一种莫大的幸运。”这样的描绘,是发自我内心的体会。音乐,使我的人生之路有了伴奏。

音乐的形式千姿百态,可以说,天地间的景象有多么丰富,音乐就有多么丰富;人世间的情感有多么曲折,音乐就有多么曲折。音乐像火星,能点燃隐藏在内心的激情;音乐像流水,能冲开封闭的情感之闸;音乐像风,沉醉在音乐中的心灵如同风中花瓣,被吹向销魂的角落……

我热爱音乐起始于幼年。童年时甚至梦想过长大后当一个音乐家。梦想虽然没有变成现实,但我现在并不觉得遗憾,因为,当一个爱乐者,当一个自由的音乐欣赏者,也许比当职业的音乐家更为幸福。就像一个美食家,未必自己一定要下厨掌勺。那些以烹调为业的名厨师,天天围着炉台转,天天被油盐酱醋的气息包围着,他们烹制出佳肴,却常常无法品味其中的美妙。而作为食客,就要幸运得多。天下的美食是为他们而做的。我想音乐大概也差不多,当爱乐者陶醉在音乐家为世界奉献的美妙旋律中时,作曲家们却在辨听其中的配器和声是否有误,演奏家们却正在挑剔着指挥的手势、琴师的指法、小号的音色……

用一颗自由的心去欣赏聆听音乐,音乐会在心灵中溅起晶莹的浪花。音乐像一只无形的手,弹拨着爱乐者心里的情弦。音乐的回响和心弦的颤动,交织成神奇的旋律。没有人能重复这样的旋律。世界上有多少个爱乐者,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回响和颤动。最近几年,我曾在几家报纸的副刊上以“闻乐札记”为题,写了一些关于音乐的短文,引起不少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在我的文字中,有我对音乐的喜爱和理解,这决不是音乐家的评论,而只是一个爱乐者因音乐而生出的惊喜、陶醉和思索,只是万千种回响和颤动中的一种。

能生活在回荡着美妙音乐的世界上,是人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文字倾吐对音乐的感想,对一个写作者来说,也是一种快乐。

但愿和我一样喜欢音乐的读者朋友能分享我的快乐。2003年7月8日于四步斋(《闻乐札记》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灵魂的故乡》自序

灵魂有没有故乡?灵魂的故乡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玄妙的问题。有人说那是理想的天国,是正义和善良烛照天地的光明之乡;有人说那是避风的港湾,是摆脱了人世污浊和纠葛的清净之地;有人说那是长春的花园,永不凋零的草木花树在那里抚慰着受伤的身心……

我的这本小书,虽以《灵魂的故乡》为书名,却决无完成这类命题的意图,这不是这本书所能承担的任务,也不是我能解答清楚的命题。书中有一篇文章以此为题,也是因事而发出一点感慨。画家高更离开他熟悉的繁华都市,在遥远贫穷的塔希提岛上找到了他所向往的艺术和人生。在常人眼里,这有点不可思议,但画家对他的选择却至死不悔,他把在海岛上寻求到的欢乐和美定格在画布上,成为不朽的艺术。高更死在塔希提岛,可以说是贫病交加地客死他乡,但是人们在他的小屋门口看到一块木牌,上面是高更自己刻的字:“快乐之家”。我以为他是找到了灵魂的故乡。

这本书,是一本有关艺术的书。书中的文字和图片,很大一部分源自我小小的艺术收藏。我不是一个收藏家,但我热爱艺术,如有机会,也会收集一些和艺术有关的物品。几十年积累下来,竟也十分可观。其中有我自己从天南海北觅得,也有亲朋好友所赠,还有不少来自创作这些艺术品的艺术家本人。我的收藏中,有中国历朝历代的陶瓷器皿,最古老的已经超过三千年;有来自名山大川的奇石异卉,有的是万里迢迢从地球的另一边带来。我收藏的书画,大多为今人之作。因为喜欢艺术,与很多书画家相交结为朋友,他们的想象和创造,给了我多姿多彩的启发。在那些真正的收藏家眼中,我的收藏大多算不上什么宝贝,也不值多少钱,但它们却丰富了我的精神,滋润了我的生活。我把它们挂在墙上,置于案头,摆放在书柜之间,得空时看几眼,摸一摸,浮躁和烦恼会悄然消散,心情会变得优雅沉静,想象之翼也会随之远翔高飞。这样的情状,实在是人生一乐。古人说“玩物丧志”,这是对那些痴迷过度、本末倒置者而言。对艺术有好奇心,有寻觅和欣赏的欲望,那是高尚雅趣,可以养情逸志,可以拓宽心胸,何乐而不为?

这本书中,也有对一些世界名画的欣赏,对几位我钦佩的艺术大师的议论。这些名画和大师们的作品,是人类艺术的瑰宝,它们栖身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被无数艺术爱好者膜拜,而我把它们请入我的书中作为插图,也算是望梅止渴吧。2003年7月24日于四步斋(《灵魂的故乡》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散文玉屑》序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可以说是波澜起伏多彩多姿。中华民族在这一百年中的灾难曲折,时代生活的跌宕嘈杂,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是一个缤纷的大花园了。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应该是这个时代的智慧、情感和良心的结晶。如以此论,二十世纪的散文是最值得向读者推荐的。一百多年来,多少显赫一时的文字逐渐被人淡忘或者遗弃,但那些描绘了历史和社会真相,展示了作家真性情的散文,却一直保持着生命力,历久弥新,被几代读者传诵。所以到了二十一世纪,向年轻读者介绍二十世纪的散文,依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相信现在的读者读着这些上一个世纪的文字,还是会被感动,引起共鸣。因为,这些散文的生命力,是建筑在一个“真”字上的。另外,它们在写作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也值得现在的读者借鉴。

关于二十世纪的散文,已经有很多选本。我的这个选本,也许有我个人的偏好,也许选得有些随意,但选入其中的文字,曾经感动过我,启发过我,相信不致使读者失望。这样规模的一个选本,当然不可能全面展现二十世纪的散文成就,这只能是沧海一粟,只能是大花园中的一个小角落,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但愿读者能管中窥豹,通过这个选本体会过去百年中国散文的博大和丰繁。

选文以作家的年龄排序,先生者在前,后生者在后。所以后写的文章有时排列在前,而先写的作品却排列在后,请读者不必在意。2003年11月12日于四步斋(《散文玉屑》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沧桑之城》序语和尾声序语

逝者如斯

来路曲折

岁月的长河

将多少豪杰淹没

往事如烟

记忆飘忽

时间何等神秘

一切随之蹉跎

生命无奈老去

谁也难以逃脱

而你——

上海

我亲爱故乡之城

你沉浮跌宕

却生机勃勃

一代人又一代人

在黄浦江畔老去

你却抖落风尘

将古老和年轻

在历尽沧桑的大地

奇妙融合面向海洋——《沧桑之城》尾声

我在电脑的键盘上

敲击出这些

分行排列的文字

我的情感和思想

在键盘的敲击声中

东游西逛

我心灵的视野

却无法离开

生我养我的家乡

这个给了我痛苦欢乐

给了我智慧和爱的

伟大而亲切的城市

我想走进她的内心

却总是在她的身边

徘徊彷徨

我的声音

难以描述这个城市

悠长的历史

斑斓的形象

还有她瞬息万变的

现在进行时

然而我还是唱出

心中的歌声

为了我酝酿已久的梦想

坦陈一个游子

发自肺腑的歌唱

无情的电脑病毒

曾经销毁过

我的诗行

那些呕心沥血的文字

曾变成奇异符号(1)

在电脑荧屏上晃荡

……

我将这些扭曲的文字

封存在电脑里

经历了两年时光

终于成为种子

在我的心里重新发芽

长出全新的叶

我的思绪如藤蔓

在幻想的天地里缠绕

我的记忆如微雨

把无形的诗稿润湿

我独自吟哦

在一个又一个

寂静之夜

……

此刻,我身在

地球的低洼

结束我的吟唱

车窗外是浩瀚戈壁

荒无人烟

野色苍茫

青灰色远山

颤浮于蒸腾的热浪

雪峰和白云

在蓝天接吻

我听见冰雪化成清泉

在烈日下淙淙流淌

……

此刻,远在千万里外

苏州河和黄浦江

也在阳光下奔涌

流水畔的人迹繁华

波光里的岁月沧桑

和眼前的景象

形成何等强烈的反差

我感慨母土的辽阔

感慨故乡的磁力

游子啊

无论身在何方

故乡永远在心里

在触手可及的身旁

……

相同的故乡

在不同的游子心里

会是迥然相异的形象

上海人遍布世界各地

对故乡的怀念

曾衍化成多少

深情的歌唱

而我,把对故乡的印象

写成了这些散漫的诗行

我的情感(2)

如同坎儿井里的清泉

丝丝不断

源源不绝

从内心深处

流向故乡的土地

流向城市的心

流向我们共同面对的

浩瀚的海洋

……2004年7月21日于新疆吐鲁番(长诗《沧桑之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

(1) 2002年5月,作者电脑曾被病毒侵袭,电脑中文件大多被毁,其中包括这首长诗初稿。

(2) 坎儿井,新疆戈壁滩上的地下水井,能引天山雪山灌溉农田,滋润绿洲,哺养生命。《时间断想》自序

时间箭一般飞驰而去,谁也无法挽留它的脚步。似乎就在眼前的往事,仔细算一下,常常发现竟已经过去了一年或者几年。

这本书中的文字,是我从2003年到2007年四年间写的散文和随笔。这四年中,我出版过不少散文集,大多是各类选集,选的是从前的旧作。这本书,是我的新作,和其他书中的文章没有重复。

整理这几年写的文字,其实也是检阅自己走过的路:双脚跋涉过的旅途,思想游荡过的历程。我的眼在看,我的耳在听,我的头脑在思索,将经历和感受诉诸文字,已成习惯。逝去的时间,变成无数碎片,镶嵌在我的文字中,检阅它们,那些过去的往事便又回到了眼前。世界喧嚣,世事纷纭,我发现自己还有一颗安静的心。

我的创作生涯,和上海文艺出版社有难解之缘。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我的第一本散文集《生命草》;到上世纪末,1999年,又出版四卷本《赵丽宏自选集》,为我的创作作了一个小结。这本新编的书,是我在新世纪出版的最重要的一本新著,仍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我深感荣幸。

从事文学创作三十多年,得到无数朋友和读者的鼓励和帮助。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满怀感恩之心。谨在此言谢。但愿我的这本新书,对关心我的朋友和读者而言,是一个小小的真心回报。2007(年)5月31日于四步斋(《时间断想》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感谢诗——《赵丽宏诗选》自序

从写第一首诗至今,有了多少年头,自己也很难计算了。最初的诗,写在日记本中,那还是中学时代,距今已有四十多年了吧。收在这本诗选中年代最早的诗,写于1970年秋天。那时,我在故乡崇明岛“插队落户”,那些在飘摇昏暗的油灯下写的诗行,现在读,还能带我进入当时的情境,油灯下身影孤独,窗外寒风呼啸,然而心中却有诗意荡漾,有梦想之翼拍动。可以说,诗歌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诗歌之于我,恰如那盏在黑暗中燃烧着的小油灯,伴我度过长夜,为我驱散孤独。人人心中都会有一盏灯,尽管人世间的风来去不定,时起时伏,只要你心里还存着爱,存着对未来的希冀,这灯就不会熄灭。世界博大,人心纷繁,我想,人类心灯的形态和光芒是不一样的。和诗歌结缘,是我的幸运。

这本诗选,收入了我的二百多首诗作,时间跨度将近四十年。这些诗行中,有我人生的屐痕、生命的印记,是我在文学之路上探索前行的足音,也是我所生活的时代在我心灵中激发出的真实回声。对一个写作者来说,真正的诗歌到底是什么?多年前,在《上海文学》的“百家诗会”发表诗作时,我曾经写过一段话,表达了我对诗的看法:“把语言变成音乐,用你独特的旋律和感受,真诚地倾吐一颗敏感的心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爱——这便是诗。诗中的爱心是博大的,它可以涵盖人类感情中的一切声音:痛苦、欢乐、悲伤、忧愁、愤怒,甚至迷惘……唯一无法容纳的,是虚伪。好诗的标准,最重要的一条,应该是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在浩瀚的心灵海洋中引不起一星半滴共鸣的自我激动,恐怕不会有生命力。”年轻时代的思索结果,现在来看,依然可以接受,这也是我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小结。收在这本诗选中的作品,只是我诗作中的一小部分,基本以写作年代排序。读者会发现,我写诗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这并非说明我对诗歌的热爱在消退。诗是激情的产物,诗的激情确实更多和青春相连,所以诗人的特征常常是年轻。然而这种年轻应该是精神的,而非生理的。只要精神不老,诗心便不会衰亡。这些年,我更多写作散文,但从未放弃过诗歌。诗和散文之间,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我想,只要我仍在写作,我就会继续写诗。

感谢诗歌,使我的人生多了一点浪漫的色彩;感谢诗歌,使我多了一种记录生命、感受自然、抒发情感的方式;感谢诗歌,使我常怀着青春的梦想,哪怕霜染鬓发,依然心存少年情怀。

也感谢所有曾使我萌动诗心的人,我的前辈,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读者,谢谢你们的理解、关爱和鼓励,使我一路走到今天。但愿这本诗选,是我对你们的一个真诚的回报。2008年2月23日于四步斋(《赵丽宏诗选》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玉屑”之引《玉屑集》出版后,引起很多读者的兴趣,我深感欣慰,也激发了继续“琢玉”的兴致。又一年过去,遂有这本《玉屑二集》。《“玉屑”之引》,曾为《玉屑集》之开场白,出续集,不妨再弹旧调重新开场:

现代人,生活紧张,物欲膨胀,很多人心烦意乱,怨尤顿生,大千世界纷繁热闹,却寻不到一个清静去处。殊不知,有一个美妙所在,人人都可随意造访,如能沉浸其中,哪怕是片刻瞬间,也是莫大享受。这所在,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

读诗,而且是读古诗,岂不背时?

我们的老祖宗,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创造了人类文学宝库中最耐人寻味的文字。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少了不起的诗人,方块字被他们反反复复使用,却常用常新。中国的古诗,以简练的文字,构筑成阔大幽深的意境,让人惊叹,这实在是汉字的光荣。那些流传千百年而依旧魅力不衰的优秀诗词,是文字中的钻石,是真正的文学瑰宝,识字的中国人,如果不懂得欣赏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贝,难道不是天大的憾事?

宋人魏庆之,有《诗人玉屑》传世,数百年来一直有人在读,在研究,那是一本诗话,内容和作诗有关,有诗人的故事和言论,也有关于写诗方法和种种论述。我要写的文字,其实和这本书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喜欢《诗人玉屑》这书名,尤其是“玉屑”这两字,想象一下,一把雕刀,滑过润洁的玉石,刀锋下,溅起晶莹的碎玉,如雪、如丝,一缕缕、一片片,在阳光下飞舞、飘扬,虽只是闪烁于片刻瞬间,却可以长久漾动于心头,那奇妙的清亮莹光,可以驱逐浊思,照亮幽暗的心谷。读古诗,当然可以用现代人的眼光,欣赏的触角和情感的波动,若能如刀锋琢玉,滑过古人智慧艺术的诗句,溅起片片玉屑,何其美妙。

古老的中华大地上,诗魂不死,诗人不绝。我想,只要我们还在使用汉字,中国古诗的魅力便不会消失。2008年2月29日于四步斋(《玉屑二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赵丽宏美文赏析》自序

这两本散文集,是应湖北教育出版社之约为青少年读者而编。

收在这两本书中的文字,只是我散文作品的一小部分。《热爱生命》一书,是关于人生,关于生命,关于亲情,关于童年和故乡的回忆。人生的一个瞬间、一个片断,亲人朋友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为什么会难以忘怀,其中奥秘,源于一个字:真。以真心说真事抒真情,应该是散文创作的灵魂和真谛。《音乐的光芒》一书,是和音乐有关的散文。我一直认为,在人类的艺术中,音乐是最美妙的,无形的旋律可以表达人类心灵中最曲折微妙的感情,而文字往往无能为力。如何用文字描绘音乐,并抒写我对美好音乐以及它们的创造者发自内心的赞赏,我做了一些尝试。这两本书,并不是什么范文,而是我在生活和艺术的道路上寻找真善美的脚印。如果书中的文字能在青少年读者心中引起一点共鸣,引发一点思索,使他们对文学产生兴趣,我就万分欣慰了。

这两本书,不同于我以前出版的书,在每篇文章后面,都附有赏析文字。写赏析文字的张予佳和崔欣,是两位年轻的作家,他们用心阅读了我的作品,以简短的文字写出独到的感悟和心得,并作了很有意思的分析点评。这些赏析文字,本身也是凝结着智慧的美文,它们可以为阅读提供入门的钥匙。所以,这本书其实也是我和两位年轻作家的一个合作。

谢谢为这两本书辛苦费心的编辑,也谢谢所有亲爱的读者朋友。2009年3月30日于四步斋(《赵丽宏美文赏析》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我愿意做一块礁石——《赵丽宏文集》自序

读书和写作陪伴了我大半辈子。编文集,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文学生涯做一次小结。写作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一种追求时髦、与时俱进的事业,而我却始终认为,这应该是一件以不变应万变的事。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是我的人生。万变的是世事,是永远花样出新的时尚,不变的应该是一个写作者的心境,是他对人生的态度,即所谓在喧嚣中寻宁静,在烦扰中求纯真。这几十年,我努力让自己保持这样的心境。

岁月和命运如曲折湍急的流水,蜿蜒于原野山林,喧哗,奔流,定无轨迹。在水中,你可以是浮萍游鱼,随波逐流,可以漂得很远,却不知所终;你也可以是一块礁石,任激流冲击,浪花飞溅,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安静和沉着。我愿意做一块礁石。

我最初的写作,其实是在乡村“插队落户”时的日记。在一间狭窄的茅屋中,在一盏飘忽幽暗的油灯下,一颗年轻的心抒写着对自然的迷恋,对人生的憧憬。那时的写作,不为发表,没有想过要把自己写成一个作家,只是感觉文字和我有缘,写作驱赶了我的孤独,使我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使我在困苦的环境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四十年来,我的人生曲折起伏,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时代和环境,然而文学一直是我亲密友善的旅伴,写作已成为我的生活方式。编文集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回溯自己的人生经历。

这套文集共五卷,选自我已经出版的数十种散文集,也有一部分近期新作。卷一《遗忘的碎屑》,是我对历史、对生活、对亲情的思考和描绘,其中有我曲折的人生轨迹;卷二《记忆和遐想》,大多为抒情和哲理意味较浓的散文,包括一些散文诗,撷鸿爪片羽,咏风花雪月,是我对天地万物的谛察和赞叹;三《异乡的天籁》,是我云游天下的屐痕,我不想简单地把这些文字称之为游记,因为我的情感和思绪常常比笔下的风景飞翔得更远;卷四《为石头流泪》,收入谈论艺术的散文,内容兼及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戏曲等,是一个门外汉对艺术之美的追寻和向往;卷五《又见故人来》,是读书随笔,汇集我数十年来的读书感想和各类序跋。我一直以为,我的所有专业,都是临时的,唯有作为一个读书人,是永远的,一息尚存,读书不止,此卷文字,是一个读书人的收获。这五卷文集,只是我四十年来写作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很多文字无法收入。原本应有诗歌卷,最近上海文化出版社已出版我的两卷诗选,所以本套文集不包括诗歌,也没有收入我的报告文学、小说和剧本。

关于文学和写作,四十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探索,也时有表达,在这篇短序中,不想再啰嗦,读者自可在我的文字中窥得作者心迹。2010年4月4日于四步斋(《赵丽宏文集》五卷本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上海表情》自序

上海的表情是什么?无法用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同的时代,这个城市在人们的眼里自有不同的风景。上海是一个海,波澜起伏,雪浪飞溅,她的风云变幻折射着人间的万千气象。历史,现实,憧憬和梦想,交织成上海丰富多彩的表情。上海是我的故乡之城,我在这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我曾经用自己的文字追溯她的往昔,记录她的现实,思考她的未来,描绘她的喜怒哀乐。我写于不同时期的这些文字,大概只能录下上海几个瞬间的表情,只能录下她的几个脚印、几声感叹。一个上海人,虽然熟悉自己的故乡,但观察的目光也常常只能看到有限的几个角落。要想完整精确地写出自己生活的城市,很难。这应了苏东坡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这篇短文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童年八岁时的记忆画面。那时我家住苏州河畔,离外滩很近,离南京路也不远,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也是这样炎热的夏天,夜晚在家里热得无法入睡。朝南的窗外,是一栋大楼,挡住了凉风,拼命摇一把小蒲扇,越扇越热。那个时代还不知空调为何物,有一台老式摇头电风扇也算是奢侈品,晚上散热全靠手中的蒲扇。实在睡不着,我便一个人偷偷跑到晒台上,晒台上也没有风,怎么办?爬屋顶,攀爬到高高的屋脊上,穿一件汗背心,仰躺在不到一尺宽的水泥屋脊上。这时,我的眼前出现了极为奇妙的景象,我第一次发现,城市的头顶上,竟然有如此深邃澄净的夜空,满天星斗闪烁,一弯新月如钩,银河在深蓝色的苍穹中漾动。而周围的楼房,犹如夜幕下起伏的山影。一个宁静清凉的世界包围了我。我觉得自己仿佛成了星空中的漫游者,清风扑面,暑意全消,自由的思绪在天上飞翔翩跹……

这样遥远的记忆,为何难以忘怀?我想,这也许是我心灵深处神往的城市表情,热闹中的安宁,喧嚣后的沉静,在水泥的森林里,也可以有仰望星空的浪漫。今日的上海,和五十年前的景象相比,早已气象迥异,繁华和喧闹,几乎达到极致。城市像一艘日长夜大的巨轮,闪耀着令人目眩的奇光异彩,向不见尽头的远方航行。编这本小书的过程,让我有机会重新回顾我所领略的种种城市风情,以及因这些表情而漾动的心底波澜。这也是历史的表情,岁月无法将它们湮没。我想,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上海人心中的很多梦想,还是一脉相通的吧。2010年7月6日深夜于四步斋(《上海表情》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云中谁寄锦书来》后记

三年前,我在上海《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开出一个专栏,写的是阅读古诗的心得,每周一篇。这本非我专长,然而自识字以来一直对中国古典诗词有浓厚兴趣,以我的阅读积累和体会,本来准备写一年。没想到竟写了两年,有了一百篇,远超出我的计划。

写这些关于古诗的文字,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写作过程中,撩动了很多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记忆,那时曾经背诵大量唐诗宋词,成为记忆库藏中的珍宝,岁月无法使之黯淡,人生的曲折和磨难无法使之丢失。写这些文字的过程,是回忆的过程,是回味和思考的过程,也是重新诵读和学习的过程。这过程无比美妙。我一边写,一边情不自禁地感慨,为我们美妙的汉字,为我们博大精美的中国文学。中国人在三千多年前就开始用诗歌叙事抒情,表达对世界和生命的认识,那些音韵悠扬,节奏铿锵的文字,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美妙结晶,也是心灵的花朵,它们在天地之间粲然绽放,永不凋谢。只要我们还在使用汉字,它们的魅力和生命力就不会消失。在浩瀚幽深的中国古典诗词的海洋边,我的这些文字,只是几簇浪花,几圈涟漪。读者能通过我的文字领略到这片汪洋的辽阔和美妙,就是我莫大的欣慰了。

此书末篇《且听先人咏明月》,是我的一篇讲稿,介绍并解读和月亮有关的中国古典诗词。想到讲这样一个话题,也缘于我这两年写这些文章。我曾就这主题在国内外作多次演讲,听者大多感兴趣,并非我有口才,而是因为先人的明月之诗斑斓多彩,引人入胜。

这个专栏能坚持写两年,动力来自读者的鼓励。这两年中,经常收到读者的来信,和我交流他们的阅读。我的老师徐中玉先生,每次见面都鼓励我,说他欣赏这样以艺术审美眼光品读古诗的文字,要我写下去。徐先生是古典文学专家,他的肯定给了我继续写作的信心。我中学时代的老校长刘德周先生,也已经九十多岁,两年来,他将我的每一篇文章剪贴在册,令我感动。也有不少读者在来信中指出我文章中的错误和疏忽,这其实是另一种鼓励。我的老友宋连庠先生,每篇必读,还常常来电指出我的疏失。我这一百篇短文中,涉及古代诗人数百位、涉及古典诗词千余首,其知识范畴,已超出我的阅读积累。这两年,我常常是一边写一边补课,书桌边堆满了各种版本的古诗词典籍,尽管自己不想出错,还是常有引文的失误和认知的偏差。读者的眼睛雪亮,任何疏失,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譬如我在《天净沙》一文中提及赵朴初先生的散曲,因记忆有误,说他的《某公三哭》未收入《片石集》,这是有案可查的明显错误。文章发表后,好几位读者来信指出。《爆竹、屠苏和桃符》一文发表后,有一位读者来信,指出王安石“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句中,“屠苏”并非指酒,而是指草屋,我不了解的“屠苏草”,就是茅草。这样的意见,使我得益匪浅。特别要感谢文史专家金文明先生,他仔细读了我的每一篇文章,找出数十处错误或存疑之点,精心手书一册勘误表寄给我,令我既感动又感激。在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时,我对有关篇章作了纠正和补充。

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读者和朋友们由衷致谢。也要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能出版此书,使我的这一百篇文章能完整合集,走向更多的读者。2010年8月1日于四步斋(《云中谁寄锦书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鸟,你飞向何方》后记

这本选集,收录我写于不同时期的四十余篇散文,这只是我创作的很小一部分,但大多是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中能看到我的人生轨迹,也能展示我对散文写作的探索和追求。

选集中最早的文章,是我年轻时代的作品,如《母羊》,是我当年在崇明岛“插队落户”时的笔记,写作年代距今四十年有余了。也有一些是我大学时代的作品,如《小鸟,你飞向何方》、《雨中》等。在考虑选文的篇目时,想尽量避免单一,所以选取了各种不同题材和风格的作品,有写童年生活的,如《童年的河》、《水迹的故事》、《宽容》;有写知青生活的,如《永远的守灯人》、《月光曲》;有写动物的,如《蝈蝈》、《鹰之死》、《孔雀翎》等;有游记,如《晨昏诺日朗》、《周庄水韵》、《与象共舞》、《雨中斜塔》等;也有一些偏重哲理的散文诗,如《致大雁》、《光阴》、《沉默》、《生命》、《历史》、《敲门》、《宁静》等。文章分辑时,并没有考虑写作的时间,既有根据内容归类,也有以相似的风格归类,这样也是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我的不少文章被选入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课本,这本选集中,也选取了一部分收入教材的作品。

但愿这本选集能有机会让我亲近年轻的读者,并和他们成为忘年之交。2011年6月29日于四步斋(《小鸟,你飞向何方》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但丁的目光》后记

青少年时代,没有机会出国,欧洲在我的心中遥不可及。我们这一代人,对欧洲的了解,大多是通过读小说,看绘画,听音乐,通过浏览世界史。文字和图画,使我们对陌生的世界有了形象的了解。但是不出国门,毕竟还是隔岸瞭望遥远的异域。周游世界,曾是我少年时代的梦想,在国门紧锁的时代,这只能是梦想。现在,出国旅游访问,已是稀松平常之事,中国和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

这本小书,是我多年来访问欧洲的部分散文和随记,写作的时间跨度将近二十年。书中写到的国家,有意大利、德国、奥地利、法国、俄罗斯、乌克兰、马其顿等。欧洲的国家密集,风物纷繁,文化灿烂,一个中国人在欧洲旅行,处处会有新奇感产生。年轻时代曾经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写过很多游记。然而在我的散文中,描绘欧洲的文字,和这些年丰富的出访经历,并不对称。并非我懒惰,是因为这些年读到的访欧游记太多,如重复别人的观察和叙述,没有多少意思。这本书中收录的文字,没有鸿篇大论,都是短小的文章。我只是希望以不同于他人视角和叙述方式,写出个人的观感和怀想。

最近几年,我又访问过不少欧洲国家,如英国、爱尔兰、保加利亚,在编完这本书之后,我又访问了荷兰和丹麦。在这本书中,还没有文字记录。本想再写几篇,以补全我缺失的访欧屐痕,因正在写其他题材的文字,这想法还是搁了浅。我想,这本书若有机会重版,或可再向读者展现我遗漏的欧洲屐痕。2012年12月4日于四步斋(《但丁的目光》由上海书店出版)海纳百川的胸怀——序《上海文学》创刊五十年纪念画册《上海文学》从创刊到现在,已经整整半个世纪。她几乎伴随着新中国的曲折脚步,一路放歌,一路坎坷,一路激情挥洒,一路悲欢离合。在新的世纪回顾《上海文学》走过的道路,感受她的辉煌和荣耀,体味她的艰辛和甘苦,是一件令人感慨也让人深思的事情。《上海文学》犹如一个舞台,半个世纪来,中国的几代作家在这个舞台上纷纷登场,他们发表在《上海文学》上的作品,在新中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憧憬梦幻,他们的惆怅和困惑,都留在了已经泛黄的书页之中。展读这些保留着不同时代印记的文字,可以追溯流逝的时光,反思过去的历史,也可以重新燃起对文学的热爱和激情。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它们所产生时代的情感、智慧和良心的结晶。发表在《上海文学》上的作品,很大一部分对此可以当之无愧。

五十年来,《上海文学》的命运和我们国家的风雨历程密切相联,她的辉煌,她的黯淡,她的跌宕沉浮,都和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上海文学》创刊之初,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我们可以在当时的刊物中看到作家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当时引人瞩目的作家,都在这里发表过新作。不少年轻的作家在这里发表了他们的成名作。《上海文学》上的一些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在很多人心目中,《上海文学》是一个其他园地难以取代的文学花苑,是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即便是在中断和沉寂的时候,《上海文学》一直没有被热爱文学的中国人淡忘。“文革”结束后,一度停刊的《上海文学》重新开张,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一个重镇。她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向各种流派和风格的文学作品敞开了大门。中国的老、中、青三代作家在《上海文学》亮相,展示了他们曾经被压抑了的才华。新一代年轻的作家又从这里起步,走向更广阔的文坛。纵观《上海文学》的五十年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和人性的回归,高尚的文学理想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永远不会消亡。《上海文学》创刊五十周年之际,正是这本刊物的创始人、敬爱的巴金老人百岁诞辰之时。《上海文学》和巴金的名字连在一起,是这本刊物的光荣。五十年来,一批又一批作家和编辑为《上海文学》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是他们用心血和智慧,铸造了这本刊物的品格。《上海文学》能在这半个世纪中坚持文学理想,不断地创造辉煌的业绩,能在新中国的文学期刊中占据重要一席,和他们无私奉献和创造性的编辑工作是分不开的。在这本纪念册中,我们能看到几代《上海文学》编辑前赴后继的身影。让我们借此机会向他们致敬。

对一本文学刊物来说,五十年的历史不算太短。文学的理想和精神是不会随时光老去的。五十岁的《上海文学》仍然应该是一本拥有年轻心态的杂志。我们编这样一本纪念册,不仅是为了回顾历史,为了表彰前人,也是为了鞭策激励后来者。面对着前人的业绩,我们会经常思考:在未来的岁月中,如何继续发扬《上海文学》优良传统,不媚俗,不随波逐流,如何锐意进取,探索创新,使她保持着勃勃生机,保持着年轻活力,从而无愧于前人,也无愧于我们所处的时代。这是一个义无反顾的崇高目标,我们当为此竭尽全力。2003年5月24日于四步斋文坛春消息——序首届《上海文学》文学新人大赛获奖作品选

首届《上海文学》文学新人大奖赛落下帷幕时,我的心情可以说是交织着欣慰和欣喜。

说欣慰,是由于这次文学赛事取得了超乎预料的成果。大奖赛信息发布后,八方响应,征稿的时间不到半年,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纷纷寄来了他们的新作。编辑部先后收到了一千余篇参赛的短篇小说,作者几乎遍布中国的所有省份和地区,他们之中,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七十多岁的老人,有初次试笔的新手,也有驰骋文坛多年的小说家。令人欣慰的是,参赛者大多是年轻人。这样的盛况,消除了大赛开始前有些朋友的担忧:现在这样浮躁的时代,会有人静下心来写小说参加比赛吗?精心构思写好一篇短篇小说,谈何容易。面对着编辑部堆积如小山的来稿,这样的担忧顿时烟消云散。参赛来稿的分布面之广以及数量之多,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文学创作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占据着应有的地位,关心文学、热爱写作的年轻人依然大有人在。这次文学新人大赛,分短篇小说和大学生文学论文两部分,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也寄来了他们最新的文学论文,文学论文的参赛作品当然不可能像短篇小说那么多,但数量也很可观。他们的文字很有说服力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文学的执著追求和理性思考。如果对文学的前景没有信心,看看这些踊跃参赛的年轻人,读读这些以活泼的文字描绘生活和理想的新作,就会一扫心头的忧虑。这难道不令人欣慰?

说欣喜,是读参赛作品时的感觉。作为这次大奖赛的评委,我仔细读了经编辑部筛选出来的入选作品。这些参赛作品,题材广泛,写作手段多样,大部分作品表现的都是和我们的时代同步的生活,其中有大都市各色人群的喜怒哀乐,有乡野边地人生的粗犷辽远,也有回溯历史沧桑的故事,社会的变革,生活的跌宕,人性的嬗变,在这些短篇小说中表现得生动入微,引人入胜。小说中表现出的情境,或激越,或平淡,或热烈,或凄凉,或清醒,或惆怅,这正是生活中的七情六欲和五色杂味;小说的表现手段,有浓墨呼啸,有清音委婉,有曲折夸张,有简朴平实,短篇小说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在参赛的作品中得到了生动体现。而参赛的大学生文学评论,以敏锐的眼光,新鲜的角度,对当前被人们关注的文学现象,对现代文学史上值得研究的作家和作品,作了有新意的分析和思索。获奖的作品,不能说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作品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以及对生活观察的细腻和思考的深切,却足以让人由衷地感到欣喜。既是文学新人大赛,不求成熟,但求清新活泼,不求老到,但求不拘一格,不求深不可测,但求生机勃勃、神采飞扬。这些特点,在这些获奖的作品中都展现出来了。

现在,首届《上海文学》文学新人大赛获奖作品选和读者见面了。我相信,文学爱好者会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也相信,这本书不会使读者失望。因为,从中透露的,是当今中国文坛的春天消息。2004年2月15日于四步斋墨韵和心迹——《世纪墨珍》序

古人杨雄说:“书为心画”,从文人的字迹中,可以窥见其精神的追求和心灵的活动。看作家的手写的文稿,确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是作家创作的草稿,稿纸上有很多修改的痕迹,从这些修改中,可以看到作家思考的过程,看到作家如何结构文章,如何锤炼文字,如何将飘忽的思绪转化为实在的文辞。稿纸上的墨迹,其实是心路的屐痕。老一辈作家,不少人从小以毛笔为书写工具,深谙汉字的书写美学,他们中一些人无愧于书法家的称号。看他们的手稿,是欣赏富有个性的书法作品。上个世纪,中国作家经历了几次换笔,从毛笔,到墨水笔和铅笔,再到圆珠笔,大概经历了六七十年,从书写的简单和方便来说,也许是进步,但从汉字书写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来说,无疑是一种失落。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写作的方式发生了一场颠覆传统的革命,这就是电脑的登场。有了电脑,在键盘上可以敲出字来,用笔的机会越来越少,作家用电脑写成的作品,可以通过电邮传送,也可以用软盘储存,写作,已经无须纸笔。

作家的手稿,在从前并不被人当一回事。一个作家,一生几百万字的作品,必须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如果保留手稿,恐怕会堆积如山。著作等身,手稿必定浩如烟海。所以很多作家都没有保留手稿的习惯。但是,时过境迁,现在,手稿逐渐成了稀罕的珍品,因为,电脑已经势不可挡地进入书房,取代了纸和笔,成为大多数作家的写作工具。现在,我们还能编一本作家的手稿集,再过若干年,做这样的事情便会非常困难。主编此书的冯沛龄先生长期在上海作家协会工作,和上海的几代作家都有密切的联系。他是一个有心人,很早就开始收集作家的手稿。上海作家协会曾举办作家手稿展览,引起全国各地文学爱好者的极大兴趣。这本书中所收的作家手稿,是在那个展览的基础上,重新补充调整不少作家的手稿,使这本书的内容更为珍贵,也更为丰富。

收入此书的作家手稿,共一百零八家,最年长者鲁迅,出生于1881年,最年少者孙甘露,出生于1959年,可以说是数代同堂。他们都曾在上海生活工作过,他们的文学活动,勾勒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轨迹,也为上海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作出了生动的注解。

这本书,随着岁月的流逝,会越来越显示它非同一般的价值。也许,将来的作家不再会有这样的手稿,后人阅读着这些永不可能重复的手书字迹,可以想象上一个时代的作家曾经怎样用各种各样的笔,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录心迹,驰骋想象,倾诉情怀,叙述从前的故事。它们见证了一个时代,也展现了在二十世纪用汉字写作的中国作家们的智慧和情感。2004年8月8日于四步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这古老美妙的诗句中,蕴涵着深刻的意蕴。复旦中学,以这样有诗意的两字作为校名,引人无限遐想。

不过,翻开复旦中学百年史册,你会发现,她拥有这个名字,实在是当之无愧。复旦中学的历史,和中国现代史上很多杰出人物的名字连在一起。在她的校董中,有孙中山、蔡元培、陈其美、于右任、邵力子;在她的历任校长中,有马相伯、严复;在她的校友中,有陈望道、陈寅恪、竺可桢、胡绳……这样的阵容,真正是“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了。在中国,有哪个学校能有如此值得骄傲的辉煌历史呢?

我去过复旦中学,校园虽不阔大,却让人神思飞扬,也让人肃然起敬。因为,这个不大的校园中,曾经留下那么多风云人物的脚印,他们的精神和才智,不仅影响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复旦中学的学生,也创造着中国的现代文化,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这本记载复旦中学百年历史的纪念册,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大地上风云变幻,中国知识分子追求光明和理想的脚步艰辛而曲折,苦难和光荣交织在崎岖的道路上。复旦中学走过的路,见证了这一段历史。面对着如此辉煌的历史,现在的复旦中学师生应该感到骄傲,更应该感到任重道远。回溯先人坚实的脚印、高洁的风范,应该沉静地思考一下,怎么做,才能够不辜负前人,创造更美妙的未来。2005年3月24日于四步斋《新锐散文》序

散文创作这些年一直保持着热闹兴旺的景象。近二十年来,散文一直是受读者欢迎的一种文学样式。现代中国人爱读散文,也爱写散文,散文使逐渐边缘化的文学走向大众,也使大众继续亲近着文学。这其中有什么诀窍?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散文是抒写真实的文字,是抒发真情的文字,是以作者的真诚和睿智,倾吐心声的文字。散文和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保持着同步,以它的短小,以它的亲切,以它的自由随意,使大众喜欢阅读,也乐于参与创作。

收入这本书中的四十余篇散文,是“中环杯”《上海文学》第二届文学新人大赛的获奖作品。这届文学新人大赛,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向全国的文学爱好者征稿,征文历时四个月,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纷纷来稿,参与者的踊跃和广泛使我们深感欣慰,而来稿中展示的丰富多彩的意象和境界,更令编辑和评委们欣喜。经过评委认真的评选,从近千篇参赛作品评出了两篇一等奖,五篇二等奖,十篇三等奖,还有数十篇佳作奖。读者可以看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样一个主题,可以引出多么丰富的联想,可以构织成多么绮丽的篇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这是一个宽泛自由的主题,是一个可以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主题。生活在不同城市中的人,对这个主题可以产生不同的感受和思考,而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则会对这个主题生出城里人想不到的遐想和憧憬。这并不是一个要让人们来为城市唱赞歌的命题,而是需要写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以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来表达感受和观点的命题。这个命题,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有关,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有关,现代人的欣悦和辛劳、欢乐和苦恼、向往和困惑,都可以包含其中。获奖的散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现代中国人对城市生活的认识。逝者如斯,来者汹涌。城市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江河,继往开来,难以割断。处在现在时的现代人,回溯历史,立足今日,对未来有无限遐想。今天,正不断成为历史,现代人的生活和城市的面孔,也每日在发生新的变化,而对未来的向往,永远也不会停滞。就在这样的往复过程中,社会在逐渐进步,人的精神也在步步升华。城市,作为人类生存的空间,如何向更自然更人性的方向发展,由此引出的思考,晶莹漾动如流泉,缤纷绚烂如云霞。在这些获奖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智慧的情怀。收在书中的这些文章,相信会使很多读者产生共鸣。

更令人欣喜的是,参与这次征文的作者,大多是年轻人,在他们的文字中,展现了个性,展现了文学创作的才华。这正符合我们举办文学新人大赛的初衷。“江山代有才人出”,但愿这次征文能使更多热爱文学的年轻人以沉稳自信的脚步走上文坛,他们的面前,前程似锦,大道宽阔。让我以衷心的祝福,作为这篇短序的结尾吧。2005年5月7日于四步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