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全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6:35:17

点击下载

作者:陈旭,黄晓瑜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设计色彩(全彩)

设计色彩(全彩)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紧扣设计色彩的教学和实践,立足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通过对色彩基本概念、色彩体系、色彩构成规律等理论知识的讲解,配合相关练习,帮助读者提高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并能在实际设计中合理地运用色彩,达到预期目的。

本书内容从色彩的基本原理开始,过渡到色彩构成规律,然后到设计色彩的运用,通过由浅入深的训练方式,帮助读者在掌握设计色彩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色彩的构成规律,进行设计色彩的再创作,学会观察色彩、分析色彩,进而创造性地运用色彩。本书可以作为设计专业学生或者设计爱好者学习色彩的教材或指导用书。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设计色彩/陈旭,黄晓瑜编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1高等院校工业设计规划教材ISBN 978-7-121-21828-6Ⅰ.①设… Ⅱ.①陈…②黄… Ⅲ.①色彩学-高等学校-教材 Ⅳ.①J06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65486号策划编辑:孔德喜责任编辑:田 蕾特约编辑:赵海红印  刷:北京市大天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装  订:北京市大天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73信箱   邮编100036开  本:787×1092  1/16  印张:10.75  字数:275.2千字印  次:2014年1月第1次印刷定  价:59.80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zlts@phei.com.cn,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dbqq@phei.com.cn。

服务热线:(010)88258888。

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张俊英、梁惠萍、吴琳红、叶德辉、庾萍、张立富、盛强、罗来兴、王美娜、颜欢、张启眉、陈胜、姜洪奎。丛书编委会成员(排名不分先后)赵 博 戚 彬 王建华 刘春媛 隋凌燕贺松林 姜 勇 张 泉 李 达 徐淑芳艾 萍 王天健 李 艳 张蓓蓓 姜洪奎崔闽清 史淑慧 刘 进 范波涛 李 华沈学会 尚 凯 陈 旭 黄晓瑜 庾 萍田 蕴 毛 斌 王馥琴 叶德辉 孙宁娜张 凯 贾红晨 刘志刚 黄晓燕 许 强出版说明Descriptions

艺术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中相关专业均可选取本套教材。

主要专业

本套教材可服务的专业主要有: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与制造4个专业。

教材特色

●创新性——突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体现现代工业设计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引领未来工业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

●系统性——涵盖工业设计专业的所有学科,特别是新兴学科,对于新开本专业的院校具备一定的指导性。

●实用性——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培养个人能力为目标,注重针对学院培养实用性人才策略。

●环保性——教材内容强调绿色、环保、节能理念,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延展性——教材编写者均为业内知名教师与一线设计名家,后续可以为广大教师与学生提供完善的交流学习平台。

根据课程的特点,为教师开发了相关配套教学资源,以教材为核心,从教师教学角度出发,为教师提供了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与学时分配建议表,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根据每本教材的不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练习素材与拓展训练,方便学生练习使用。为了方便使用本套教材授课的教师与本套教材编写专家沟通,特创建了“教师授课交流QQ群,可容纳1000名教师同时在线交流”。获取以上教学支持的方法如下:

电子邮件:ina@fecit.com.cn;kdx@fecit.com.cn

联系电话:010-88254160

教师QQ群号:218850717(仅限教师申请加入)前 言

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三大构成)是在包豪斯创立的,多年来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其基础教学逐渐形成了包括素描、色彩写生以及三大构成在内的三部分内容。其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个性为主,课程设置严谨,课程与课程之间联系紧密,相互贯通,使学生掌握对形、色、体、质等的概括和处理能力,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使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掌握设计表现方法和系统的思维方法,为设计专业课的学习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应分为三大模块进行教学。一是对“形”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对“形”的再现能力的培养;第二,对“形”的变换控制能力的培养;第三,对“形”的组合能力的培养;第四,对“形”的重构能力的培养。二是对“色彩”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五个阶段进行:第一,对“色彩”的再现能力的培养;第二,对“色彩”的三属性控制能力的培养;第三,对“色彩”直觉训练能力的培养;第四,对“色调”变换控制能力的培养;第五,对“形、色”创造能力的培养。三是对“体”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对“体”的再现能力的培养;第二,对“体”的组合能力的培养;第三,对“体”的功能创造能力的培养。

本书侧重于色彩三属性及色彩变化规律等内容的讲解,一方面,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同时锻炼自己的色彩想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观察色彩的变化规律,培养对色调变换的控制能力,提高设计色彩的应用能力。

本书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陈旭和信息科技学院设计系黄晓瑜负责编著,全书由陈旭统稿。本书融入了作者多年来从事设计色彩教学和研究的经验与成果,编写过程中运用的一些案例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也有大量作品来自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的作品,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举,在此,谨向所有资料提供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特向文献作者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诚挚欢迎同行和使用本书的师生们对书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予以批评指正,同时期待持不同观点的专家和朋友以信函方式进行切磋交流。编著者第1章 设计色彩的形成原理本章内容及重点

‹◆ 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要素、色彩体系及色彩形成原理等相关概念。

◆ 重点是色彩要素及色彩体系的相关知识,进行色彩要素的练习,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学习目的

◆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要素、色彩体系及色彩形成原理等内容,通过色彩要素的练习,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1 设计色彩的基本概念1.1.1 设计色彩的含义

宇宙间有光就有色彩,它不仅神奇地编织着自然界万物,同时也巧妙地装扮着人类的生活。色彩是一种自然现象,灿烂的阳光、辽阔的大海、荒凉的沙漠,等等,它们带给我们的是色彩空间的延展和博大;色彩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媒介”。我们的工作、学习环境,家庭室内陈设,四季服装等,无一不是由斑斓的色彩组成。色彩学是概括人类驾驭色彩能力的学科,它与光学、心理学、生理学、染色学等的关系密切,并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随着社会倾向和潮流而发生变化。例如,现代激光和红外线摄影技术的应用,展示了色彩认识的新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设计师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理想工具。

设计色彩是一种对色彩的创造过程,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的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性,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效果。

科学的、高度审美的色彩设计,已成为当代生活中文明与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现代艺术与设计的教学中,要求我们必须有一种与之相应的色彩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在色彩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设计色彩以此为宗旨,通过逻辑和教学秩序向学生讲授色彩的科学规律及色彩美学方面的知识;通过系统的作业练习,使学生对色彩理论有实际的认识,从而对色彩的感知由个人的喜爱升华到科学的境界,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色彩。

设计色彩指的是根据设计作品的视觉定位、审美情趣、艺术诉求而进行的色彩表现形式。设计色彩强调色彩表现的主观性、概括性和艺术性,同时注重色彩的空间感及视觉冲击力的表现。

现在人生活在文明发达、物质丰富、工业繁荣的社会里。有关视觉传达的媒体及生活硬软件,复杂而完备,从食、衣、住、行的各项设施,从内在品德、内涵修养到外在仪容、谈吐修饰,无不表现出分工愈细的现象。最具体的例子,如企业识别的设计、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家居设计、图画设计、橱窗设计、商业店面设计、宣传媒体设计、美术设计等太多的专业工作无不取决于造型与色彩的运用(见图1-1~图1-3)。

设计色彩的研究方向不再局限于色彩的物理属性、人们的生理心理感受、构成法则等基础原理的研究。色彩应用技术的长足进步为工业设计的色彩应用提供了规范化。从计算机数码色彩到印刷色彩的转换过程中,已能更精确地还原色彩,服装与潮流设计者也能更准确地把握下季街头的色彩时尚。图1-1 广告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图1-2 服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图1-3 橱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对于从事色彩工作的艺术家或设计师而言,最需要了解的课题便是如何有效地使用色彩。在掌握这门技巧之前,需要先加深对色彩的认识。大自然本身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色彩表象,等待我们去发掘、研究、了解、再创造,其中便蕴含了设计色彩的本质。1.1.2 设计色彩学的基本内容

俗话说,远看颜色,近看花。也就是说,一个物体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色彩要素,即在视觉要素中,色彩要素是第一性的。在设计的各要素中,只有色彩有这样的特质和威力。我国台湾色彩学家赖琼琦先生在《设计的色彩心理》中写道:“视觉由形、色认识外界,其中色彩的刺激又比形状更直接。”然而色彩又是最感性的,因为色彩的获得又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光的变化,其次是色距离、色环境的不同,还有人的因素,如视觉是否正常、情绪的高低、文化背景及教育程度等,都可能对一种颜色的感受和认知产生作用。在诸多的设计语言中,色彩语言最容易传达心情,最容易与人沟通。

设计色彩包括艺术设计和传统绘画中的构图、色彩、形态、质感以及形式构成和风格特征。设计色彩的造型方式不用严格遵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在用色上不受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的限制,也不以客观的色彩作为参照,而是根据需要来处理色彩组合的协调效果,对自然色的概括、提炼、升华为审美目的。画面注重形体和色彩的抒情性、生动性、趣味性及新奇而丰富的装饰意味。

设计色彩不仅是从写实性色彩造型到装饰性色彩造型的简单过渡,更重要的是在绘画与艺术设计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为实用性的绘画设计提供更新的造型观念。今天,设计色彩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食品到服装,从书籍到电视,从农业到IT业,从艺术到航天,从交通到环境……1.1.3 艺术设计对色彩的要求

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方面因素,再现于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当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使用功能。也就是说,艺术设计首先是为人服务的(大到空间环境,小到衣、食、住、用、行等),艺术设计应是人类社会一定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作用于生活。

设计色彩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某些领域,由于有了设计色彩的参与,形成了严格的符号识别体系,规范了人类的行为方法,使社会变得更有秩序和更有安全感,比如,交通系统色彩、军事系统色彩、医疗系统色彩等;在另外一些领域,设计色彩增强了人的愉悦度,比如,饮食系统色彩、服饰系统色彩、娱乐系统色彩、建筑系统色彩等。由于设计色彩的参与,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色彩作为艺术设计整体的重要因素与组成部分,和其他设计形式语言一样,具有审美与实用的双重作用,它既装饰美化产品,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喜爱,又调节产品的功能性视觉效应,促成使用者生理感受与心理感觉的平衡,从而满足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需要。

设计色彩的内涵向我们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实用与审美在设计结构中是互为作用、不可分割的整体。色彩的有用性和多目的性构成了它对人类的使用价值,体现了设计的基本动机,而美的创造又增加了实用价值的存在意义,审美作用使使用者产生愉悦感,从心理上更易于接受产品。这种本质意义上的双重特性也就成为衡量一件设计色彩作品优劣的准则与规范,并制约着人们的色彩造型思维与设计方法。

1.色彩的装饰与美化功能

色彩的装饰可以分为如下两类:(1)互融性。有具象图形与造型设计,利用色彩来表现特定的主题形象,产生不同的情景与气氛,如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产品设计等,在这些设计中,色彩更多的是与内容紧密联系,同一设计可以有不同的色彩设计方案,特定的色彩与形象之间既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又可以是一种丰富而广阔的默契。(2)装饰性。无具象形的装饰与设计,色彩在设计中除了满足特殊的功能需求外,所起的作用就是养目提神,使人们感受到视觉的愉悦,发挥色彩特有的魅力,如家居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环境设计等。这些设计虽无表面的物象限定,但在无形之中更受到视觉生理与心理效应的要求,是一种自由的束缚。

2.色彩的实用性功能

设计色彩的装饰性是有限度的,被设计对象的实用性使得任何一块色彩在“产品中统一设计”,即在完整的宣传体系中作为有效的组成部分,利用色彩向各个领域的渗透进行一种全方位的视觉扩张。在信息时代,这种整体的、带有计划性的色彩信息流式的传播,有利于新的企业、新的产品进入市场与社会,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而老产品及其企业则加深了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1)专用性。专用性是色彩标志性的一种特殊形式,用颜色表示某种职业、物象的含义与用途,如邮政业的绿色、医疗业的白色、消防车的红色与表示危险品运输的中黄色等。这些色彩及物象一旦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立即会起到提醒、引起注意的作用,从而产生相应的效应。(2)识别性。在一定的视觉范围内,不同性质的物体用不同的色彩加以区分,使人一目了然,可以避免因颜色的单一或混乱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与损耗,如地图的设计,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国家与地区,表示海洋、平原、陆地、山脉及其高度与深度等,其辨识效果是单色所不能企及的。交通管理中的红灯停、绿灯行是人们共知的识别性色彩范例。色彩学家认为,色彩的这种“表情”作用是任何图形效果所不能比拟的。(3)保护性。一定的色彩设计对人或特定的产品能够起到某种保护作用,如绿、黄、褐色交织的迷彩服,能使军事人员伪装自己,与丛林、沙漠、山野等自然环境在色彩上相融合,这是利用了色彩的同化错视效应的结果。深暗颜色的玻璃瓶能使啤酒与某些医药品减缓变质的时间,这是由于光色吸收与反射的物理性光学功能的作用。色彩的保护性直接利用了色彩的视觉生理与光色反射等科学性能。

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功用与价值早已超出了一般艺术性的审美范畴,它不仅具有供人们鉴赏的装饰作用,还较多地依赖于实用价值的非鉴赏审美功能。众多的功能性是借助于色彩的装饰性与艺术性来表达的,“用”与“美”在设计色彩中互为反馈、互为交叉、互为影响,呈现整体的面貌。

3.艺术设计对色彩的要求(1)如何活用色彩的特性,如冷暖、远近、进退、轻重等。在一个具体的设计中都存在主色和辅助色之分,主色存在于视觉的冲击中心点中,是整个画面的重心点,它的明亮度、大小、饱和度都直接影响到辅助色的存在形式以及整体的视觉效果,而辅助色在整体的画面中则应该起到平衡主色的冲击效果和减轻其对观看者产生的视觉疲劳度,起到一定量的视觉分散的效果。(2)如何使用色彩来激发人的情感。当我们用色彩来激发人的情感时应遵循一定的规律,使消费者产生联想,诱发各种情感,但在我们采用某种颜色时,需同时考虑上述所讲的地域差异,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色彩的喜忌,以免在设计过程中忽视这一偏好而产生不良效果。(3)如何用色彩吸引顾客。意念为体,色彩为用,将我们的创作意念与色彩元素这一载体更好地融合,整个设计才有灵魂,那些颜色才能向观众传情达意,吸引顾客(见图1-4)。图1-4 色彩吸引消费者的包装设计

随着人类的进步,色彩越来越多地充斥于我们生活的空间,并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作为从事色彩应用的工作者,应该合理而充满激情地使用色彩这一视觉元素,来强化我们的设计,承载更深沉的文化内涵,使我们的设计更加新颖而富有创意。1.2 设计色彩的形成1.2.1 感受色彩的历程

人类自进行劳动创造以来,就开始尝试采用各种绘画手法来描绘生活,从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绘画表达方式,成就了一部由绘画劳动发展而来的美术史。从早期的岩石壁画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绘画,以及各时期的艺术流派变迁,设计色彩已初步形成。

文艺复兴时期注重素描功力,而色彩语言表达相对淡化,古典主义轻视色彩、注重素描的描绘,使色彩变成了为素描服务的一种工具。最著名的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甚至说过:“爱色彩是虚构的,线条万岁。”

印象派则注重对色彩的研究和探索,追求对外部空间瞬间的真实性的捕捉,在光色研究中改变了传统绘画的棕褐色面貌,使欧洲绘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16世纪以前画家的色彩关系主要是用素描色彩。16世纪以后古典主义画家主要是以棕色调为绘画的主要基调。印象主义画派诞生与色彩革命有着很特殊的关系。印象主义色彩革命打破了棕色调对色彩的制约,丰富了色彩领域,推动了色彩艺术的发展。

1.印象派

19世纪,由于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摄影技术的日益成熟,一些有关色彩理论的科学论述为欧洲艺术家探索新的绘画表现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刻地动摇了一向视模仿自然色彩为全部目的的传统绘画理念。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一群在沙龙画展上屡战屡败的画家包括莫奈、毕沙罗、德加·雷诺阿、塞尚等在巴黎举办“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等无名艺术家展览会”,这次展览具有向传统绘画挑战的意味。印象派之父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年)展出了其名画《日出·印象》(见图1-5)。一位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莫奈《日出·印象》这个标题嘲讽并宣称这次展览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印象主义因此而得名。图1-5 日出·印象

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年),新印象派的代表人物(32岁英年早逝),其与西涅克等在研究光学和色彩学新理论的基础上,发明了用难以数计的小色点为基本语汇的“点彩画法”,在色彩分析方面有所探索(点彩派技法与色彩构成教学中的“空间混合”有类似之处)。

修拉是诞生在科学革命中的最早的新型艺术家(艺术家兼科学家),其把文艺复兴传统的古典结构和印象主义的色彩试验结合起来;把最新的绘画空间概念、传统的幻象透视空间,以及在色彩和光线的知觉方面的最新科学发现结合起来,对20世纪几何抽象艺术有很大的影响(见图1-6)。图1-6 乔治·修拉绘画

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年),新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他是位醉心于绘画、科学、文学、政治等的感情炙热的画家,并热爱他所处的时代。原来学建筑的西涅克,与修拉密切合作,共同进行分割色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创造了点彩派的体系。西涅克著有《从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这是一本系统阐述新印象主义理论的著作。除创作油画作品外,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水彩画家,建筑在科学理论和理性基础上的新印象主义,在某些方面恢复了绘画中物象的具体性、实在性,在色彩分析方面有所探索(见图1-7)。图1-7 保罗·西涅克绘画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年),后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荷兰。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其代表作品为向日葵、星空(见图1-8、图1-9)。在短暂的37年人生历程中,凡·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图1-8 向日葵图1-9 星空

2.表现派(抽象主义Expressionism)“表现派”泛指20世纪初由欧洲后印象主义演变发展而来的一个艺术流派。它反对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最早的发蒙人物是挪威的画家蒙克,他的“呐喊”推动了稍晚的德国表现主义运动的兴起。而后,把这项运动推向成熟的是康定斯基和马尔克等人的“青年骑士社”。现代抽象绘画的始祖康定斯基则比印象派画家更大胆地反叛了传统。在印象派画家那里,色彩还是依附于形体之上,色彩所呈现出来的是具象的物体。而在康定斯基的作品中,已见不到传统绘画中的具象物体,色彩已不再依附于任何具体的物象而存在,他使色彩从绘画中独立出来并具有其价值。当前在色彩教学中采用的理论依据,是在印象派前后时期的色彩理论加之俄罗斯画派的色彩理论上综合而成的。其核心内容是强调条件色,认为色彩的产生要依靠光源色、环境色及物体自身固有色综合而成。

居斯塔夫·克里木特(Gustav Klimt,1862—1918年),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维也纳分离派的创导者;奥地利象征主义和新艺术主义代表人物。克里木特的绘画具有强烈的装饰色彩,人体扭曲变形,色彩和谐,达到一种略带颓废和矫揉造作的美感,绘画风格带有浓郁的伤感情调。他的主题总不大明朗,反映画家在探索人生中种种难以遏止的欲望中的苦闷(见图1-10、图1-11)。这是北欧艺术的一个共同特点。日耳曼民族素有严肃、深沉和富有哲理性的精神,我们从16世纪德国的丢勒等的作品中可以窥见这种精神。有时,这种象征艺术还掺杂着神秘感。图1-10 居斯塔夫·克里木特绘画1图1-11 居斯塔夫·克里木特绘画2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年),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抽象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在l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被称为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康定斯基依据几何学构成成就了多幅“构成”系列画作,这些画作都成了他的标记。当然,他的几何学构成并不是僵死不变的,相反,他喜欢采取一种开放而自由的表现构成,非常灵活(见图1-12)。图1-12 瓦西里·康定斯基绘画

3.风格派

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创始人为T.van杜斯堡,主要领袖为P.蒙德里安。蒙德里安喜欢用新造型主义这个名称,所以风格派又被称作新造型主义。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于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见图1-13)及黑、白、灰三非色。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

彼埃·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年),荷兰人,从小就以天才出名,17岁就拿到小学绘画教师的资格,20岁进入皇家艺术学院深造。20岁左右,就已成为荷兰新一代重要画家。然而,这样一个受过正规艺术学院训练,并拥有超人天才的画家,从1912年开始,受到立体派画家的影响,画风丕变:抛弃现实世界的复杂枝节,回归原始的颜色和线条(而且是直线,曲线不存在于他的极简概念中),画名也只抽象地称为“构成” ,如《白黑构成》、《红黄蓝构成》、《菱形构成》等。图1-13 红、黄、蓝构成

4.包豪斯

现代设计的基础理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统称三大构成)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最早由魏玛包豪斯学院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年)提出,并应用于设计实践,推动了由传统设计意识向现代设计意识转变的进程。在包豪斯任教的三位艺术家开设了与三大构成相关的课程,第一位是康定斯基,他在包豪斯任教时写了《点、线、面》一书,对现代绘画、设计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所教授的课程发展成为平面构成;第二位是伊顿,他的《色彩艺术》对色彩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在的色彩构成理论也是以它为依据的;第三位是阿尔巴斯,他首创用纸板进行教学,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上理论仍是现在立体构成课程的主要内容。

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年),瑞士画家,1919年应聘来到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担任基础课教学。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创立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对早期包豪斯教育有着积极的贡献。但同时,他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这使他的教学常常带有神秘色彩,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他的争议。1961年,伊顿出版了著名的《色彩艺术》一书,其所设计的伊顿色相环如图1-14所示。图1-14 伊顿色相环

5.奥普艺术

奥普艺术又称光效应艺术(Op Art),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这是一种基于光学知识的心理试验艺术,创作者通过精确校正的色彩和几何图形制造出有动感的光色效果,代表艺术家是布里奇特·里列(Bridgei Riley)和瓦萨雷里(Victor Vasarely,1906—1997年)。这种艺术主要借助线、形、色的特殊排列引起人们的视错觉,从而使静止的画面产生炫目流动的动感效果。它渊源于包豪斯的传统,利用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与观者的视觉感知作用紧密联系的一种抽象艺术。实际上,这种倾向可以追溯到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那些画家都尽量避免调和颜料,而是让原色在画布上并置,当观者退后到适当距离时,由于视网膜的独特复合作用,人们感觉到了光的闪烁。光效应画家将这种技巧做了进一步推进,使之成为实际上的主题和内容。

瓦萨雷里是法国奥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善于利用色彩的明暗层次关系及单个色相的清色系色彩渐变色组或暗色系色组的对应协调关系,从亮至暗或从暗至亮严密地调配与控制,并借助形的秩序构成法则,有意识地组织凹凸、起伏、深远的空间层次效果,夸大空间表达的视觉错视因素,造成深远的空间幻觉感(见图1-15、图1-16)。图1-15 瓦萨雷里绘画1图1-16 瓦萨雷里绘画2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在对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更加追求有品位、有内涵的精神享受。如生产者往往更注重产品的宣传和包装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这导致了某些造型艺术由以精神愉悦为主逐渐向以适应性的审美为主,拓展了美术的应用领域。为了适应艺术设计的需要,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色彩的一些基本训练方法和表达方式,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开始与设计色彩相结合,相互渗透,并逐渐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设计色彩体系。1.2.2 色与光

1.有光才有色

每当太阳升起,世界充满光明,我们就会看见自然绚丽的色彩,然后当黑夜来临,光线消失,色彩也渐渐黯淡,融进了黑暗,有一句话“伸手不见五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比如,一束漂亮的鲜花,在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色彩,一旦把它放在黑暗中,我们的视觉就察觉不到它的色彩及形状,“光是色之母”。可见没有光也就没有色彩,有光才会有色彩。

光进入视觉有三种形式,分别如下。

①光源光:由光源光发出的光直接进入视觉,如日光、烛光、霓虹灯等。

②透射光:光源光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后进入视觉的光线。

③反射光:是光进入眼睛的最普遍的形式,在有光线照射的情况下,眼睛能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视觉所致。

光线进入视网膜以前的过程,属于物理作用;继此以后在视网膜上发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生理的兴奋,当这种兴奋的刺激经视神经传递到大脑,与整体思维相融合,就会形成关于色彩的复杂意识,它不仅引起人们对色彩的心理反应,还涉及色彩的美学意识。

由此可见,色彩的产生(被感觉)需经过如下过程:

光源(直射光)→物(反射光、透射光)→眼(视神经)→大脑(视觉中枢)→产生色感反应(知觉)。

2.色彩物理(1)光: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

在宇宙间有许多恒星,但只有太阳离我们最近,能供给我们光和热,太阳自身不断地产生高热能,并不断地向宇宙空间辐射。我们通常称这些能量为电磁辐射,即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很宽,最短的波是宇宙射线,最长的波是交流电波。可见光只是电磁波的一小部分,波长较短。

色彩的奥秘一直是人们潜心探索的重大课题,然而直至1666年牛顿(I.Newton,1642—1727年)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谱,人们才逐渐开始揭示色彩的奥秘。牛顿通过三棱镜将无色的日光分离为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光,这些被分离的光再次经过三棱镜时不再发生分光现象,于是这些光就被确定为单色光(见图1-17)。

牛顿的发现打开了科学认识色彩的大门。于是人们对于自然光终于有了一个可靠的认识:

①正常的自然光是七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混合。而在自然光照下呈现的多种色彩是对一定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反射,即红色是对橙、黄、绿、蓝、紫的吸收,而只反射出红光。

②七色光谱的颜色分布是有规律的,这种顺序与波长排列有关,红色的光波最长,折射率最小,依次排列,紫色光最短,折射率最大,因而这种排列是协调的,而人们按此排列制作的色环,才进一步确定了色相调和的基本规律(见图1-18、图1-19)。图1-17 牛顿光谱实验图1-18 光谱图1-19 可见光谱(2)色:色彩是人通过眼睛感受可见光刺激后的产物。色是因人眼受到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反应。

①光源: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人工光两种。

光源色:单色光—只含有一种波长的光。

复色光—含有两种以上波长的光。

全色光—含有红、橙、黄、绿、蓝、紫所有波长的光。

反射光:光源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到达视觉的光线称为反射光。物体之所以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反射光的作用。由于白色的太阳光是复色光,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当白色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物体会吸收一部分光,并反射一部分光,进入视觉并被人感知的就是反射光。如白色物体反射白光中的全部单色光,呈现的是白色;红色物体反射白光中的红色单色光,呈现的是红色;黄色物体反射白光中的红色和绿色单色光,呈现的是黄色等,如图1-20、图1-21所示。图1-20 反射光图1-21 反射光形成原理

②光源与物体色的关系。光源与物体色有密切的关系,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即物体色受光源色(环境色)的影响。

③可见光谱与不可见光谱(见图1-22)。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所形成的光谱,是人眼所能看见的范围。在物理学上,光属于一定波长范围内的一种电磁辐射。

波长从380纳米到780纳米的区域为可见光谱。紫端380纳米以外是紫外线、X射线、放射性的Y射线和宇宙射线;红端780纳米以外是红外线、电波等不可见光谱,通过仪器才能观测到。

人眼能看见的光线在光谱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人眼最佳视觉范围的光波长度在400至700纳米之间。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人的眼睛中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图1-22 可见光谱与不可见光谱(3)物体色与固有色。我们日常见到的非发光物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这是为什么?因为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的情况不同,所呈现的颜色也不同(见图1-23)。

本身不发光的色称为物体色。物体色由这个物体的表面色和投照光色两个因素决定。例如,在白色日光下,白色表面几乎反射全部的光线,呈白色。黑色表面几乎全部吸收全部的光线,呈黑色。红色表面吸收日光中红光以外的其他色而只反射红光,呈红色。当投照光由白色光变为单色光时,情况就不同了。例如,同样白色的表面,用绿光照射只有一种绿光反射,呈绿色。而红色的表面,没有红光反射,吸收了绿光,呈灰黑色。因此,我们不会在肉类食品上方使用冷绿色的天花板,因为这类折射光会使新鲜的肉显出灰暗的色彩,让人觉得肉已变质;晚上我们在黄色路灯下会发现衣服颜色和在日光下的颜色不同……图1-23 物体色(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环境光下呈现不同的色彩)

一位白脸、红鼻、黄红帽子的舞台小丑,在蓝光的照射下,色彩完全不一样了(见图1-24)。图1-24 舞台小丑

固有色通常指物体在正常白色日光下所呈现的色彩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来自以往经验中的色彩印象来表达某一物体的色彩特征。固有色的印象被抽象出来使用时,会具有象征含义,如绿色是青草、庄稼和树木的色彩,常作为和平的象征。在具体的实用设计中,一个柠檬水果罐头的包装,我们更是需要柠檬的形象色彩加强其固有色特征,以引起顾客对柠檬味道的联想,并产生获得它的欲望。1.3 设计色彩的属性1.3.1 色彩三要素

凡是色彩都会同时具有三种属性,即明度、色相、饱和度(纯度)。它们是色彩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也是最稳定的要素。三个属性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1)色相:色彩的相貌,即色彩所呈现的颜色,是区别其他色的名称。如红、橙、黄、绿、蓝、紫等,即为不同的色相。当我们称呼某一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相的概念。正是由于色彩具有这种具体相貌的特征,我们才能感受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色相就像色彩外表华美的肌肤,体现色彩外向的性格,是色彩的灵魂(见图1-25)。

在应用色彩理论中,通常用色环而不是用呈直线运动的光谱表示色相的系列。处于可见光谱的两个极端色—红与紫,在色环上绝妙地联结起来,使色相系列呈循环的秩序,通常有六、十二、二十四色环(见图1-26)。图1-25 色相图1-26 色相环(2)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决定于色彩反射光的分量,反射光的分量多,则亮度强而明,反之则弱而暗。

①同一色相的明度差异:如绿色系中有中绿、暗绿(翠绿)、明绿(淡绿)等。

②不同色相的明度差别:不同色相的色彩,其自身反射光线的强弱也不同,具有不同的明度(见图1-27)。色相环就有明显的明度变化,从黄到紫呈现出由高到低逐渐的明度变化,黄色最亮,紫色最深,红、绿为中明度色。

不同色彩的明度值如下。

白—100     黄—78.9   黄橙、橙—69.85   黄绿、绿—30.33

红橙—27.73   青绿—11.00 纯红—4.93      青—4.93

暗红—0.80     青紫—0.36  紫—0.13     黑—0

明度在三要素中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的特征而通过黑白灰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见图1-28),色相与纯度则必须依赖一定的明暗才能呈现。色彩一旦发生,明暗关系就同时出现。如同一物象,彩照反映了该物象全要素的色彩关系;黑白照则反映了物象色彩的明度关系。这种抽象出来的明度关系可看作色彩的骨骼,是色彩结构的关键。图1-27 不同色相的明度变化图1-28 明度(3)纯度:色彩的鲜浊程度(饱和度),取决于一种颜色的波长单一程度(见图1-29)。

①同一色相的纯度差别:如绿色,混入白色,纯度降低、明度提高、成淡绿色(欠饱和色,明调)。

混入黑色,纯度降低、明度降低、成暗绿色(过饱和色,暗调)。

混入中性灰(与绿色等明度),纯度降低、明度不变、成灰绿色。

②不同色相的纯度差异:红色纯度最高,黄色次之,绿色仅为红色的一半左右。

纯度体现了色彩内向的品格,同一色相,纯度发生细微的变化,会立即带来色彩性格的变化。在实际的设计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对色彩纯度的选择往往是决定一块颜色的关键。

例如,有的人会在十几种灰红色布料中只挑选一种她最喜爱的颜色,而对另一种稍有不同的红色,她可能会毫无兴趣;买毛线时,有经验的人总会拿一些样品去对照才能买到合适的颜色。

只有对色彩纯度的控制达到精微的程度,才能算是一个严格的、经验丰富的色彩设计者。不同色相的明度及纯度值如表1-1所示。表1-1 不同色相的明度及纯度值续 表图1-29 纯度1.3.2 无色系与有色系

色彩分无彩色与有彩色两大范畴。

当投照光、反射光与透射光在视觉中并未呈现出某种单色光的特征时,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无彩色,即白、灰、黑(见图1-30)。相反,如果视觉能感受到某种单色光的特征,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有彩色(见图1-31)。

无彩色与有彩色在视知觉和心理反应上都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它们相互区别又不可分割,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色彩体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