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防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9:27:34

点击下载

作者:刘湘国,邹艳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癌症 防线

癌症 防线试读:

前言

“癌”字最早见于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1170年),迄今八百多年过去了,人类还没有找到完全治愈癌症的方法,且现在由于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癌症的发病率仍不断攀升;但是,经各国医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癌”已经不是不治之症,“癌症”不等于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可以通过有效的综合治疗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用科学的防癌知识来武装大众的大脑、用科学的防癌治癌态度应对癌症是多么的重要。

据《史记》记载扁鹊三兄弟的故事,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扁鹊曰:“论医术长兄最善,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至功之成。”由此足见神医扁鹊对兄长医术的推崇备至。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慢性疾病发病率却有增无减,大多数人仍然重视治疗、轻视预防与康复。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最合理的健康投入方式是把钱花在预防上。我们受此启发,编写了《癌症 防线》这本书,以临床工作中的真实癌症案例导入,用浅显易懂的问答方式娓娓道来,向读者介绍肿瘤预防和筛查的重要性,把不同癌症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以及防癌知识等一步步展开,使读者对癌症最新的防治措施有更全面的认识。

希望这本详实、浅显的《癌症 防线》能为追求健康的大众提供一些参考,为健康中国增添一分颜色。编 者2019年3月第一讲 肿瘤,我们需要知道的

人体是一个复杂又神秘的机体,各种细胞形成组织,再由组织形成器官,这些细胞、组织、器官既组成了人的躯体,又要维持人体各项功能的健康运转。如果你见过工厂的生产过程,就更容易理解人体的内部运行了,这些细胞、脏器各司其职,比如肝脏可以解毒、肾脏排泄废物、血小板在出血时聚集凝血、白细胞负责杀灭入侵者……所有大大小小的部件,共同组成了功能完善的人体。

但在致瘤因子作用下,机体内正常细胞可转化成异常增生细胞,即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的繁殖不受控制,无限分裂与增殖,这些不受控的细胞比正常细胞幼稚很多,无法完成正常细胞所承担的任务,这就产生了细胞越多但越低能的矛盾,大量增生的细胞堆积所形成的新生物称为肿瘤。一、希波克拉底的“螃蟹”

癌症一词的起源可追溯到被称为“医学之父”的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他曾描述过破溃的以及完整的肿瘤的形态,指出恶性肿瘤通常有一个坚实的中心,然后伸出一些分支侵犯周围,状如螃蟹。关于癌症为什么用螃蟹来描述还有种说法是,癌症的中心部位十分坚硬,像螃蟹的壳,而癌症的疼痛就像手指被螃蟹的钳子夹住一样,疼痛难忍。

如今,国际抗癌联盟和包括中国抗癌协会在内的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抗癌组织的会徽,都用一把利剑勇猛地刺穿螃蟹作为攻克癌症的标志。二、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

科学家打了个比方:人体其实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社区,每个细胞照章行事,由基因来掌控其生长、分裂,与其他细胞组合成组织和器官。而肿瘤细胞是由“脱缰”的基因所控制的细胞衍生而来,有的潜伏下来等待时机,有的突破了禁锢任性生长,“脱缰”细胞脱离正轨,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累积到10亿个以上就可以形成肿块或出现一些异常症状,这时才可能被我们发觉。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计算,1个变2个、2个变4个,以此类推不断倍增,一般一年时间就能长成1厘米大小的肿瘤。三、“跑”或是“不跑”,可识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是由于机体某一细胞偏离正常,但是还没有变得太坏,只是在原地不停地繁殖和挤压,一般不到处乱跑,即只是在原地长成了一个肿瘤。有些良性肿瘤可以终身不必治疗,观察即可;有些肿瘤需要手术切除肿块,基本就算治好了。需要警惕的是,良性肿瘤如果在重要部位比如说脑部,如果没有及时清除掉的话,会影响到人体的功能,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恶性肿瘤是机体某一细胞变坏了,除了在原地不停地繁殖和挤压,还会到处乱跑,可以在血液系统、淋巴系统以及身体的其他器官发现相同的癌细胞,这些癌细胞不断生长形成新的转移灶,即人们常说的癌症转移。很多癌症(比如乳腺癌)的转移一般首先到达其周围的淋巴结,然后顺着淋巴系统到达其他组织器官,所以临床上对此类肿瘤患者常常进行淋巴结穿刺活检来帮助诊断,手术时尽可能清除相应区域内的淋巴结。四、肿瘤等于癌症吗

癌症和肿瘤这两个词经常通用,但这两个词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用数学公式来表示的话: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癌症=恶性肿瘤,因此肿瘤不一定等于癌症;“良性癌症”这词不存在,是错误的说法。五、为什么癌症早期难发现

单个的癌细胞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其不断繁殖的子子孙孙抱团在一起,当分裂到100万个时,形成了直径约1毫米的肿块,此时任何医学检查仪器还不能发现;继续增长到10亿个时,肿块直径到了1厘米,医院里的B超、CT、磁共振、PET等终于能发现了。但此时人体还几乎感受不到有何不适,依然不能引起注意,直到能在自己身体上摸到一个“硬块”时,就已经很迟了,这时癌细胞的数量也早就超过10亿个了。我们把人体有癌细胞但不能感受到癌症的这个过程叫“潜伏期”,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很多年。六、怎样划分癌症的早、中、晚期

在肿瘤医院经常遇到患者或家属问医生护士:“我的肺癌Ⅲ期是什么意思呀?是不是早期?”肿瘤分期只针对恶性肿瘤。癌症分为四期:癌症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基本对应癌症的早期、中期、中晚期、晚期。早期(Ⅰ期)——肿瘤无转移、无浸润;中期(Ⅱ期)——肿瘤局部浸润;中晚期(Ⅲ期)——肿瘤局部转移、近处转移;晚期(Ⅳ期)——肿瘤远端转移。以肺癌为例说明:早期(Ⅰ期)——有肿瘤,但无转移、无浸润;中期(Ⅱ期)——出现胸膜浸润;中晚期(Ⅲ期)——出现颈部淋巴、纵隔淋巴、肺门淋巴等一处或多处转移;晚期(Ⅳ期)——出现脑、骨、肝、肠等一处或多处转移。

国际抗癌联盟提出了TNM分期法。T指原发肿瘤、N为淋巴结、M为远处转移;再根据肿块大小、浸润深度在“T”字母后标识数字0~4,表示肿瘤的发展程度,1代表小,4代表大。“N”、“M”分别表示淋巴结和远处转移,1表示有转移,0表示无转移,临床无法判断肿瘤体积时则以TX表示。第二讲 癌症恶行知多少

癌症,是当今世界难题,难治愈,易复发,令患者及家属饱受折磨。一人罹患癌症,全家“压力山大”,这种身心煎熬是常人所不能承受的。一、癌症不等于死亡

癌症不等于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癌症定义为一种慢性疾病,这就是说,癌症就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一样,可以治疗。如果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正确治疗,一些癌症是可以治愈的;即便不能治愈,如果恢复较好,健康生活几十年不足为奇,但发现迟、治疗后恢复不好,效果就差一些。患者的年龄、体质、合并的其他疾病、接受治疗的早晚以及患者的配合程度、心理因素等诸多因素不同,预后也可以有很大的差别。而在上述因素中,有些是不可改变的,如年龄、基础情况等;有些则是可以改善的,如正视疾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改变生活习惯、定期复诊等,都有利于向好的方向发展。二、癌症为什么会大出血

由于癌细胞生长迅速,常因供血不足而使癌症肿块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溃疡而出血;癌组织侵犯较大血管则会引起大出血;放、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血小板生成减少,如果损害了肝脏,使得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更易造成出血;放射治疗损伤了血管壁,使血管壁纤维化、通透性增加,也会造成渗血和溢血。另外,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会消耗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也会造成出血或加剧出血倾向。大出血常表现为呕血、便血、咯血、鼻出血,一次大量出血甚至可以导致死亡。三、癌症为什么会发热

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癌性发热原因很多,如因癌灶生长过速、新陈代谢产物在体内淤积;供血不足引起组织坏死、液化和溃烂;白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释放致热原;癌灶及其周围合并细菌感染;某些抗癌药物的应用等,皆可导致毒素、分解产物和致热物质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此外,长期过度消耗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失衡,也会引起发热。易引起发热的病种有:呼吸系统的中心型肺癌,造血系统的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泌尿系统的膀胱癌、肾癌,消化系统的肝癌、直肠癌等。四、癌症为什么会致剧烈疼痛

癌症能引起剧烈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有:

1.癌症直接引起的疼痛,一般由癌组织压迫器官、溃烂、感染或侵蚀神经而引起。

2.癌症治疗引起的疼痛,如放射性神经炎、口腔炎、皮肤炎,放射性骨坏死,放疗、化疗后出现的带状疱疹疼痛,化疗药物渗漏出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化疗引起的栓塞性静脉炎、中毒性周围神经炎(长春碱)等;还有乳腺癌根治术中损伤腋窝周围淋巴系统引起的手臂肿胀疼痛,手术后切口瘢痕、神经损伤、幻肢痛等。

3.癌症间接引起的疼痛,如衰竭患者的压疮、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局部感染产生的疼痛,还有癌症骨转移而引起剧烈的疼痛。临床上也有少数肿瘤患者可出现与肿瘤无关的疼痛。五、癌症为什么会使人“骨瘦如柴”

说起癌症晚期患者,人们最能想象到的是患者枯槁的面容、消瘦的身形,部分患者是因为越来越消瘦而就医才发现癌症。患者消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消化系统癌症

如胃癌、食管癌,往往引起患者进食困难、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甚至引起消化道梗阻,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2.癌组织坏死

产生毒素,患者出现厌食和发热,造成营养物质的摄取减少和身体的消耗增加。3.慢性出血

癌组织坏死若破坏血管,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导致慢性出血和贫血。4.代谢旺盛

癌组织不断生长,摄取大量人体营养物质,而且与正常组织争夺营养成分,导致机体处于严重消耗状态而消瘦。六、癌症为什么会转移

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从其他途径被带到别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部位相同类型的肿瘤,医学上称之为“肿瘤转移”。一旦癌细胞发生转移和扩散,就会形成硝烟四起、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

癌细胞繁殖速度快,数量急剧地增加,原有的空间容纳不下那么多细胞,肿瘤边缘的细胞就被“挤”进周围的组织,直至完全占领;肿瘤组织内部的血管、淋巴管也可受到波及,并且一旦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结或血管,就很容易沿着这些途径跑到其他地方去。在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会发生各种基因突变,不断加强自身迁徙和运动的能力,并不断适应各种不同的体内环境,进而产生了远距离的转移,甚至全身转移。七、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肿瘤转移主要有三种途径。1.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指浸润的肿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流到区域淋巴结,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硬块的现象。淋巴系统遍布周身,淋巴转移往往由近及远,如乳腺癌首先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之后转移到锁骨上、下淋巴结,甚至对侧腋窝淋巴结。2.血行转移

直接侵入血管或经淋巴管进入血管的癌细胞,会随血流到达其他部位如肺、脑、肝和骨等,这就是血行转移。胃肠道癌常转移至肝脏和肺,乳腺癌、肾癌、骨肉瘤等常转移到肺,肺癌易转移至脑,前列腺癌易转移到骨。3.种植转移

癌细胞如果从肿瘤表面脱落,掉在胸腔、腹腔和脑脊髓腔等处,在此生根发芽,这就是种植转移。八、为什么有的肿瘤手术后还要进行放疗、化疗

多数早期的肿瘤经手术切除可以彻底治愈,术后不需要放疗、化疗。大部分中晚期肿瘤,则存在手术无法彻底根除或有转移的可能性,虽然各种检查都没有发现癌细胞,但实际上癌细胞可能已经转移,只是还没有发展到可以由目前临床检查手段发现的程度;此时,术后需要辅助化疗、放疗来降低癌症的复发转移。因此,对于术后是否进行放疗、化疗,医生会遵循业内公认的治疗指南再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决定给患者做什么样的治疗,以帮助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九、摧垮癌症患者防线的罪魁祸首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加德那原来是一位医生,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名死囚躺在床上,告之将被处以死刑,然后用木片在他的手腕上划一下,接着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个水龙头打开,让它向床下的一个容器滴水,伴随着由快到慢的滴水节奏,那个死囚昏了过去。虽然实验报告公布出来以后受到了司法当局的起诉,但是他用事实告诉了世人:精神是生命的支柱,一旦从精神上摧垮了一个人,那么生命也就失去色彩了。同样,很多患者被癌症击倒不是因为疾病的本身,而是患者自己的精神支柱坍塌了。

易被癌症打败的人常见于:悲观失望的患者,这类患者一旦查出癌症,就不吃不喝,消极等死;缺乏医学知识的患者,这些患者认为切除肿瘤就康复了,日常生活中依然我行我素,不遵医嘱治疗,不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十、癌症治愈的概率知多少

如果癌症患者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尤其对于局部较小的早期癌症,特别是原位癌,如乳腺、甲状腺、子宫颈和皮肤的原位癌,是可以治疗的。如何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呢?比较常用的指标是5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是指某种肿瘤的患者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比例。用5年生存率表达有一定的科学性,肿瘤经过治疗后的1~2年,是复发的高峰期;3年以后,复发率、转移率就明显下降;5年以后,复发率、转移率进一步降低。因此,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如无复发和转移,我们就可以认为是“临床治愈”了。肿瘤就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样,可以通过长期治疗,最大限度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使肿瘤与机体“和平共处”,终生“带瘤生存”。十一、人可以“带瘤生存”吗

答案是肯定的。“带瘤生存”是指患者经过全身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后,常见的癌症症状消失,瘤体局部进一步缩小,癌细胞不再扩散,病情长期稳定并趋于好转,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可照常工作和生活;换句话说就是机体免疫保护功能大于瘤体扩散能力,使癌细胞长期“静止”“休眠”,患者处于临床治愈的状态。第三讲 癌症离你有多远

平时,人体由某些基因控制着身体的生长与发育,其中原癌基因(癌症基因)和抑癌基因(控制癌症基因)维持着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作用失调,或者某些人带有容易得癌的基因等,易引起机体启动癌细胞生长而患癌。致癌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各种致癌因素协同作用或者单一致癌因素的长期刺激皆可导致细胞癌变、无节制地生长。一、围观第一大致癌因素

吸烟可以危害人体健康。科学家指出:吸烟是现阶段发现的第一大致癌因素。不吸烟的人吸入的是新鲜空气;而吸烟的人吸入的是被烟雾污染的有毒气体,其中至少含有69种已知具有致突变作用的致癌物质,从口经过喉咙、气管、支气管、肺泡进入血液里。烟叶里的烟碱,也叫尼古丁,1克就能毒死300只兔或500只老鼠;如果给人注射50毫克烟碱就足以致死。烟草可致呼吸系统疾病,其导致肺癌有明显的时间累积性,这是一个日积月累、渐变的过程。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70%以上的肺癌死亡都与吸烟相关,当然这里包括了二手烟。如果一个人每天吸烟超过20支,烟龄超过20年,吸烟指数(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超过400,那么他就是肺癌的高危人群。此外,吸烟与舌癌、唇癌、口腔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和子宫颈癌的发生都有一定关系,而戒烟可以明显降低这些癌症的发病风险。二、癌症恋上酒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癌症监控报告指出“要重视饮食,关注酒精在致癌中的作用”,告诫人们“酒”会致癌。饮酒可能引起口腔癌、咽喉癌和肝癌等,酗酒妇女的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有关研究显示:酒精能溶解、活化致癌物,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及其作用,进而使细胞突变,诱发癌症;另外接触酒精的局部组织出现损伤、慢性炎症、瘢痕等,也是致癌原因之一。过量喝酒和肝癌密切相关,经常喝啤酒或其他含酒精饮料的人,结肠癌发病率高。而美国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人们患胃癌的概率与饮酒量呈正相关。三、癌症喜爱的“营养物质”1.糖

过多摄入纯糖、甜饮料、果酱等会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长期慢性刺激使胰岛功能受损,为诱发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糖的摄入也可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0克以内,最好不超过25克。2.烫“过热”指的是食物温度在65℃以上。过热的食物会损伤食管黏膜,如此反复引发慢性炎症,进而增大黏膜局部癌变的可能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爱喝工夫茶、滚粥的人,爱喝大碗烫粥的居民,常饮滚烫奶茶的人,都是食管癌、胃贲门癌的高发人群。3.咸

盐和癌症也有“亲戚”关系。日本胃癌高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摄取盐分太多。吃得太咸会导致胃黏膜屏障的慢性损伤,建议每日盐的摄入总量应低于6克,同时注意食物中的“隐形盐”,比如酱油、味精、调味料等。4.腌

鱼干、鱼酱、腊肉、腊肠、腌菜等腌制食物含有大量的硝酸盐,会在胃内被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导致胃、肠、胰腺等消化器官癌变的机会增多。5.熏

熏肉、熏鱼、火腿、豆干等熏烤类食物在制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具有强弱不同的致癌性,强致癌物苯并芘就是其中一种。6.油

这里的“油”,一是指高脂肪食物,二是指油炸食物。这些食物摄入过多,能诱发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胰腺癌。7.霉

花生、玉米、大米、高粱等食物很容易受潮,进而被真菌污染,并产生有致癌作用的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与肝癌的关系极为密切。8.油烟

人体吸入的烟雾除吸烟外,还包括油烟。人们喜爱的煎、炒、炸等高温烹调方式很容易产生大量油烟,其中夹杂着不少烷烃类致癌物以及类似于PM2.5的可吸入颗粒物,都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四、农药真的能致癌

农作物一般经过多次农药喷洒,农药首先残留在被喷洒的农作物上,部分挥发在大气中,部分流失于土壤里,从果实、茎叶到根类食物都不例外。一般来说,油脂含量高的农作物或食物中的农药残留较多,植物根部的农药残留最多,其次是茎叶,果实的农药残留最少。

环境中残留的农药可通过食物链经生物富集作用,最终进入人体。大多数化学农药都存在着三致(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比如说剧毒农药敌敌畏、六六粉等就有这些作用,这一类农药的残留期很长,一般不是接触后立即致癌,它会在长期接触或者接触后几年、几十年后使机体发生癌变。五、不良情绪与癌相生

俗语说“病”由心生,肿瘤学专家也越来越认识到,精神因素与肿瘤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过重的精神压力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在病因调查中,不少子宫颈癌患者在患病前多有精神创伤史,食管癌患者多性情暴躁,乳腺癌患者多有忧思郁结、情志不畅等精神因素。

心理因素致癌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三方面长期影响发生的。人体受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引起部分细胞的基因突变而产生癌变细胞,但在大脑皮层的调节下,可通过人体免疫系统来监视、识别和清除;一旦心理失去平衡,长时间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导致中枢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机体的免疫功能削弱,失去对癌变细胞的监视和识别能力时,癌变细胞就会迅速分裂、增殖,形成肿瘤。六、运动与癌症

1.运动少、肌肉少;消耗少、肥肉多。肌肉减少以及肥肉成堆,体重指数超标;运动少每日消耗的热量减低,脂肪堆积血管、血流减慢,导致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等概率增加,患癌概率也随之增加。

2.运动少、排泄慢,引发便秘,大便废物吸收多,会增加患大肠癌的概率。运动少还使血液系统通过出汗或生成尿液排出代谢产物的能力降低。

3.运动少、免疫力低,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增加患癌的风险。七、癌症会传染吗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找到癌症会传染的科学证据。虽然癌细胞在患者体内能通过血液、淋巴管道转移扩散,但它不像细菌、病毒那样通过接触、呼吸、消化道等途径从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动物试验也证实:将患癌动物和健康动物关在一起,经过长期观察和检查,也未见任何传染现象。八、癌症有哪些遗传倾向

癌症没有遗传的必然性,但有些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肝癌、视网膜细胞瘤等癌症比其他肿瘤更有遗传倾向。1.遗传性肿瘤

在肿瘤中只占很少数,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发生在儿童期,其发病主要原因是抑癌基因Rb丧失功能。患儿从双亲处遗传到的两个Rb等位基因,其中一个已先天性丧失或失活,另一个正常基因再发生突变时就可能发生肿瘤。2.癌前病变的遗传

例如家族性多发性结直肠息肉病,可由双亲直接遗传给下一代,如父母亲一方患病,则其子女有50%的机会得病。结肠多发性息肉极易发生癌变,如能早期发现,采取预防措施,则可以延缓甚至防止结肠癌的发生。3.癌症易感性的遗传

癌症易感人群在人群中只占少数,但这种人在相同条件下比正常人易患癌症,如能及时发现,则可降低癌症发病率。最典型的例子是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由于缺乏某种DNA修复酶,在紫外线照射下,容易发生皮肤癌,如避免阳光过度照射则可预防皮肤癌。九、癌症与职业

职业环境与癌症的关系紧密,职业癌症指的是由行业相关因素导致的恶性肿瘤。化工及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工人面临的癌症风险最大,接触的石棉、砷、煤焦油、苯(如印刷业)等一级致癌物质主要是通过吸入、经口、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经常熬夜的职业、长时间接触日晒的职业、久坐不动的职业患癌风险也增加,因此平时需注意防护。十、常见的癌前病变有哪些

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转化为癌。癌前病变不一定会变为癌,癌也并不都来自癌前病变。较为肯定的癌前病变有:1.黏膜白斑

发生在口腔、食管、子宫颈、外阴等处的白色斑块可转化为鳞癌,尤以外阴部多见。2.子宫颈非典型增生

增生的细胞形态有变化,多发生于有子宫颈糜烂者。3.乳腺囊性增生症

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增生的乳腺组织呈片状增厚。4.大肠腺瘤与腺瘤病

肠道多发性或大的腺瘤癌变率高。其中家族性大肠腺瘤病为遗传性疾病,癌变概率高,有家族史者需要定期肠镜检查。5.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

胃炎中胃黏膜呈萎缩样改变的较易恶变。尽管胃溃疡可恶变为癌,但癌变率低。一般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不会癌变。6.皮肤慢性溃疡或烧伤瘢痕

这些病变也可恶变成癌。第四讲 专家支招预防癌症

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且专家们认为预防措施行之有效。2017年美国癌症协会最新数据统计显示美国整体癌症死亡率稳步下降,1991~2014年间,美国成人和儿童癌症死亡率分别下降25%和35%,主要归功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崛起。国内、外医学专家建议将医学研究的重点从治疗转向预防。预防癌症的最佳方法是普及癌症知识,使人们掌握预防癌症的办法,这样可以避免30%的癌症发生。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控制吸烟使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就是证明。因此,预防癌症是降低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的关键环节,必须以防为主。一、癌细胞最惧人类七件事1.多吃黄绿色食物

人类的食物花样繁多,但是相对来讲,癌症还是很怕富含维生素C的黄、绿色食物。多食用这两种颜色的蔬菜水果,会使人体的胃、肠道、肺、子宫、前列腺等细胞变异的概率大大降低。2.常锻炼

实验发现,常锻炼的参试者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分别降低68%和38%。同时,即使是癌症患者,积极的锻炼也能够抑制癌细胞的活性。3.多站少坐

有研究指出每年发生的与久坐有关的癌症病例超过9.2万例,即使经常锻炼也难以抵消久坐的致癌风险。所以,为了预防癌症,建议您每坐一个小时起身活动活动。4.晒太阳

人体内维生素D不足会增加患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风险。身体在阳光中的紫外线协助下会合成癌细胞超级怕的维生素D,但也不能晒太久,一般每天15分钟。5.充足睡眠

睡眠能促进免疫因子的增长,研究者证实:每晚睡眠不足7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要高47%。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如果中午能打个小盹,也是有帮助的。6.少吃糖

癌细胞最喜欢的“食物”就是糖,研究发现,每天只要喝两杯甜饮料,患胰腺癌的风险就会比不喝的人高出90%。7.筛查癌症

多项研究发现,肺癌、乳腺癌、宫颈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前列腺癌、皮肤癌等可以通过早期筛查检测出来。也就是说,在癌细胞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仍有许多机会尽早发现它的蛛丝马迹。建议40岁首次做胃镜、肠镜、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正常的一般可间隔5年再筛查,特殊情况听从医生建议,定期查乳腺、前列腺,可以使死亡率降低60%。建议吸烟者每年做胸部CT检查,患慢性肝炎者需要定期B超检查肝脏。及早筛查是打败癌症最有效的方式!如果发现自己的两位甚至更多亲属都被癌症“坑害”了,最好去做一做“基因检测”,查查是否携带癌基因。二、三道防线防肿瘤1.肿瘤的一级预防

也称病因学预防,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减少环境中致癌物的暴露,从而减少发生肿瘤的危险。一级预防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吸烟、节制饮酒、避免或减少职业和环境致癌物的暴露、健康饮食、适当运动、免疫接种等。2.肿瘤的二级预防

肿瘤的二级预防即发病学预防,主要包括早期信号和症状的识别、肿瘤普查、治疗癌前病变、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监测、肿瘤自检等。二级预防亦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肿瘤的三级预防

肿瘤的三级预防是指合理治疗与康复,以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三级预防亦称临床预防,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1)积极治疗已发生的癌症:

对已确诊的癌症,应采取及时合理的治疗。目前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一般根据具体情况行综合治疗。(2)肿瘤康复:

康复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即从确诊开始,由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营养师、物理治疗师、社会服务等专业人员共同研究制订康复计划,包括预防、重建、支持和姑息,尽可能减少疾病及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重建或代偿已失去的活动能力和功能,使其达到生活自理、重返社会的目的。三、癌症克星——接种疫苗

宫颈癌疫苗(HPV疫苗)是全球第一个肿瘤疫苗,对9~45岁的女性有预防作用,宫颈癌疫苗的出现为广大女性朋友们带来了福祉,如果女性能在首次性行为之前注射HPV疫苗,会降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强化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接种能降低肝炎的发生,可间接预防肝癌。四、预防职业致癌风险

有的职业环境使人体患癌的概率增加。预防职业癌症最有效的办法是改善工作环境、加强职业保护。预防职业癌症策略有国家层面、技术层面、个人层面。

首先,减少从业者与致癌物的接触。比如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或选择更安全的替代物。

其次,改善劳动环境,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标准,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更要注意不能因为急功近利而放弃对工作环境的改善。

再次,员工要加强个人防护,提高健康意识,比如勤洗手、洗澡,勤换衣服,工作时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具。工作之余注意锻炼身体、合理饮食,提高自己的抵抗力。

最后,每年一次体检非常重要。体检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或者肿瘤。五、安吉丽娜·朱莉切除乳腺后又切卵巢,你怎么看

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曾外祖母、外祖父母、舅舅以及姨妈、母亲均身患癌症,朱莉通过基因检测提示是BRCA1/2突变携带者,患卵巢癌的风险为50%,而她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达87%。由于担心罹患以上癌症,朱莉于2013年进行了乳腺切除及乳房再造的癌症预防性手术,2015年又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

尽管手术后朱莉患乳腺癌的概率从87%降到了5%,但是还是引起了一片争议之声,当人类携带某种癌基因时,真的就需要将相应器官切除吗?不少乳腺科的医生对此表示异议,认为乳腺癌筛查方便,无需提前进行预防切除;但是对于BRCA1/2突变者,40岁以后预防性的输卵管卵巢切除倒是有价值,这些基因突变的携带者在40岁以后卵巢癌发生率增加,到70岁的时候卵巢癌累积概率达70%。因此,高危人群应根据医学专家意见选择切除或保留乳腺,谨慎做出最恰当的决定。六、如何避免烟草的危害

1.不吸烟,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与烟民接触或少接触。

2.在抽烟环境中,最好能采取消除或减轻空气污染的措施,如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如吊兰、常青藤等。吸烟者的家庭要经常进行室内彻底的大扫除,勤换洗沙发套、坐垫等。

3.饮食方面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既可以补充烟雾内有害物质消耗的体内维生素,同时蔬菜水果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功能,有抗癌作用;β-胡萝卜素还有助于抑制烟瘾。

4.多喝茶 吸烟者宜多喝茶,烟雾的一些化合物可致动脉内膜增厚,胃酸分泌量显著减少及血糖增高等,而茶叶中所特有的儿茶素等可有效地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增加胃肠蠕动及有助于降低血糖等。此外茶能利尿、解毒,还可促使吸入人体的一些有毒物随尿液排出,减少其在体内的停留时间。

5.生活小窍门 茶叶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能有效吸附有毒物质,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尘埃,可在烟灰缸里放上茶叶渣消除烟味;橘子皮也是不错的选择,直接放入烟灰缸即可。七、运动防癌的奥秘

体育锻炼防癌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运动有预防癌症的作用,能控制体重,预防肥胖相关的癌症。体育锻炼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而白细胞具有吞噬癌细胞和细菌的能力。运动同时还能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坚持体育锻炼,可增强胃肠蠕动,排泄通畅,减少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食物中某些致癌物质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减少食物残渣对肠道的刺激,可降低患大肠癌的概率。此外,运动时大量出汗有利于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

人在运动中,大脑细胞可产生一种吗啡样的物质,使人欣快,能有效地消除忧郁、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使人保持乐观情绪,对预防癌症显然是大有益处的。

专家建议: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锻炼,如快走、骑车、跳舞、游泳等;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加,每天60分钟或以上的中度身体活动,或者30分钟或以上的重度身体活动,如跑步、打网球、踢足球等,经常运动可降低患肠癌、乳腺癌、肺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八、警惕癌症的早期症状

人们日常生活中应掌握癌症的早期症状,识别各种癌症的报警信号,并经常进行自我检查。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必须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排除癌症。

1.异常肿块 乳房、睾丸、腹股沟、颈部、腹部、腋下或其他部位出现异常包块,或原有皮下肿物突然生长变快。

2.异常出血 尿中带血既可能是尿路感染,也可能是膀胱癌或肾癌症状。大便带血既可能是痔疮引起,也可能是肠癌的症状。同房后阴道出血、白带有污血、阴道流出米汤样分泌物、绝经1~2年后又出现阴道出血可能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症状。吐血应当心胃癌、食道癌,咳血警惕肺癌。身体不明原因的瘀斑或出血不止可能是白血病症状。

3.发热 以发热为主要不适症状常见于恶性淋巴瘤(尤其霍奇金病)、肝癌、肺癌、骨肉瘤、胃癌、结肠癌、肾癌、胰腺癌或晚期肿瘤患者。发热是由于肿瘤坏死、分解产物被吸收或并发感染所致,有些肿瘤患者发热原因不明。

4.黑痣逐渐增大,表面有龟裂渗液或糜烂。原有毛的痣突然脱毛、增大、糜烂。

5.皮肤慢性溃疡久治不愈,或出现菜花状肿物。

6.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并日益加重。

7.吞咽困难或梗阻,逐渐加重。

8.不明原因进行性面色苍白、贫血,或无原因的进行性消瘦、发热、乏力、面色灰暗。

9.原有肝炎病史,或嗜酒史,皮肤或眼白突然发黄,或右上腹部可触及质硬肿块。

10.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加,伴有黏液血便,或大便形状变扁变细。

11.原有包茎及包皮过长,龟头表面变厚、粗糙、脱屑或形成结节性肿物,可无明显疼痛。

12.外阴部瘙痒、糜烂,或者有结节性菜花状肿物。

13.四肢某大关节附近有固定位置疼痛、肿胀及肿块,止痛治疗无效。

14.顽固性头痛,偏盲或进行性视力下降,嗅觉、味觉改变,步态不稳。九、如何进行肿瘤的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可固定在每个月的某天沐浴后进行或自我感觉有异常时进行。检查时光线充足,清静,不受外界骚扰,如有一面大镜子则更理想。检查很简单,不需特别仪器,只需以手和眼从头到脚依次检查。1.皮肤检查

进行皮肤检查,须仔细观察身体上下(从头到脚)前后每一部位,包括胸部、腹部、背部、臀部和四肢,以及乳房下方皮皱之处、下颚、毛发、指甲床等,留意这些部位是否正常,有没有出现一些变化,例如痣、粉刺或瘢痕的面积、颜色与表面有无改变,皮肤溃疡是否经久不愈,皮肤有无刺痛、麻木、反应迟钝等,把所有发现一一记录下来。2.面部检查(1)脸部:

观察脸庞是否左右对称、是否水肿,脸上的痣有没有增加或改变。(2)眼部:

观察眼球是否发黄、发红,眼睑是否苍白无力,眼角有没有不正常的现象。(3)鼻子:

用食指将鼻尖往上推,观察鼻孔内部是否有变化,用手指轻摸鼻子外部,看看是否有肿胀或不正常的症状。(4)耳朵:

分别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轻捏耳朵的凹陷部分、留意是否有硬块或疼痛感觉。3.口腔检查

①观察嘴唇的颜色、张合幅度和形状是否正常,触摸嘴唇和嘴角,看看是否有肿块;②把嘴张开,观察两颊内部黏膜、牙龈部分(特别是假牙附近)、扁桃体有没有红肿、皮损、斑点或裂痕,以及有无变硬或变厚的症状,还须留意有没有白色的斑点;③若感觉咽喉部异常,必须观察声音是否沙哑,进食是否感到疼痛或难以下咽;④留意舌头伸缩运转是否灵活,有没有偏位、震颤、不对称的症状,舌头的颜色和表面、舌尖是否有变化及舌腹的静脉是否曲张、肿胀或长出任何白色的东西。4.头颈部检查

头颈部检查主要是系统的触摸所有头颈部的淋巴结,前面的包括耳前、颌下、前颈部、锁骨等处,而后面则包括耳后、枕骨、后颈部等处。用食指及中指轻压每一淋巴组织,留意其上皮的移动状况,并察觉淋巴结的大小、形状和轮廓,如发现有异常之处,留意是否有单侧的鼻塞、流鼻血或耳塞等情况。5.甲状腺检查

取坐位,用右手拇指与食指触诊甲状腺处,然后做吞咽动作,如随吞咽运动而上下移动者为甲状腺。检查时应注意其大小、硬度、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结节、是否压痛、两侧是否对称等。6.乳房检查

女性的乳房检查应在每次月经后一周内进行,停经者则应自行定期进行。男性也有可能患上乳腺癌,只是其比例远低于女性。自我检查乳房的步骤如下:(1)站或坐在镜前,双肩自然下垂,细看两侧乳房是否大小、高低不一,形状有无异常;乳房皮肤是否皱缩或是凹陷;乳头表皮是否有改变;轻压乳头时有没有分泌物流出。然后高举双臂,再做同样的检查。(2)上身向前弯曲30°~40°,看乳头是否缩陷或乳房轮廓有没有变化。(3)身体后仰,把浴巾或小枕头垫于左肩下,左臂枕于颈下,右手五指并拢,由外向内顺序按压整个左乳房,留意是否有硬块。还要特别注意左乳外侧上方及腋下的淋巴结是否有异样。然后,再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乳。7.腹部检查

先观察腹部的外形、皮纹、颜色、血管及毛发有没有异样,观察肚脐有没有颜色异常或流出分泌物。然后身体平躺,双膝弯曲,放松腹部,双手五指并拢,轻轻摸、按压整个腹部,检查是否有硬块或感到疼痛。8.男性生殖器官检查

应注意有无阴毛及其分布情况;阴茎发育情况,有无畸形、包茎或包皮过长,阴茎头或冠状沟有无溃疡、肿物,尿道外口有无狭窄、炎症及分泌物,阴茎海绵体有无硬结。注意两侧睾丸的大小、形状、硬度及有无压痛;检查两侧附睾大小,有无结节、肿物等情况。9.分泌物、排泄物检查

如有咳嗽、咳痰,应注意痰液颜色、性质、气味、量,以及查看是否有血丝。大便的形状、软硬度是否正常,食物是否完全消化,并留意粪便的颜色,例如是否呈黑色、带有咖啡色或红色的血丝或血块等。观察小便的颜色以及是否有血块、血丝,排尿是否伴随尿频、尿痛、尿急等症状,或者有无排不净的感觉。第五讲 肿瘤筛查

李先生单位每年组织体检,2015年10月体检各项检查正常。不到一年,2016年8月,李先生因为足底溃烂不愈合到医院就诊,他被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肺转移,为什么李先生会“突然”得癌症,而他一年前的各项检查结果却显示未见异常。李先生表示无法理解和接受。体检等于防癌体检或肿瘤筛查吗?一、什么是肿瘤筛查

肿瘤筛查就是采用简单、专业的检测方法筛查出可能患肿瘤的人。所谓的筛查,一定是在那些没有症状、外表看来很健康的人群中进行,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筛查了,并且要对筛查可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程度进行有效评价。如果是对那些有明显症状的人群进行肿瘤筛查就没有任何意义了。通过肿瘤筛查能早期发现患者和高危险人群,是预防癌症进一步发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二、肿瘤筛查的意义

我国每年大约有380.4万名新增癌症患者,其中大多数人发现时已进入癌症中晚期。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90%~95%的肿瘤是可以治愈的,因此早发现癌症至关重要。定期全面的肿瘤筛查是很有意义的,肿瘤筛查能够发现早期肿瘤患者和癌前病变患者,并区分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另一方面早发现能够降低整体人群的肿瘤死亡率及社会经济负担。三、常规体检等于肿瘤筛查吗

经常遇到一些癌症患者抱怨,才做过体检没有发现问题,怎么一下子就患癌症了呢?仔细询问,才知道她(他)只是做了一个常规体检。常规体检真的能筛查癌症吗?答案是否定的。

常规体检和肿瘤筛查防癌体检两者的区别在于着重点不同。

常规体检选择的检测项目大多是血常规、血糖、血脂、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胸透、B超等。这些体检项目广泛,血、尿等主要是检测人体的生化指标;胸部透视普通X线检查,因纵隔阴影等的限制,其作用十分有限,不能发现肺部较小的肿块。而肿瘤筛查时选择的低剂量螺旋CT检查就能及早发现胸部特别是肺部的小结节,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每年做常规体检提示正常,有不适症状去检查时,往往癌症已经进入中晚期了。

肿瘤筛查体检是由肿瘤专家通过对无症状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进行的一系列以发现早期癌症为目的医学体检,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辅助检查,尽最大可能阻断由癌前病变或疾病导致的癌症发生,从而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肿瘤筛查体检除了筛查早期肿瘤,还可对受检者建立长期的追踪随访档案,并进行健康教育和不良生活方式干预,尽最大可能预防肿瘤的发生。

常规的健康体检和肿瘤筛查体检虽然有所不同,但相辅相成。所以,定期做常规的健康体检再加以专业的防癌筛查,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有更全面的了解。四、肿瘤筛查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癌症的筛查包括临床体检、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体检中各项血液检查,B超、X线、肛门直肠指检,妇科体检中的巴氏涂片、乳腺钼钯摄片等都是常用的筛查肿瘤的方法。实验室检查还包括抽血做各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如AFP、PSA、CA-125、CA-199等,但检查结果需听从临床医生的正确解读。

其实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筛查方法,可根据每个体检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个人史来设计有针对性的检测项目。比如,某些女性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即需要进行乳腺癌筛查: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3岁、绝经年龄大于55岁、绝经后长期补充雌激素、直系亲属中有人患乳腺癌等,给予乳腺彩超或钼靶及肿瘤标记物检查。所以女性的防癌体检中一般包含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等项目;男性若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的,会设计有针对肺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等体检项目。五、免费肿瘤筛查:真有天上掉下的馅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人越来越注重健康体检,肿瘤筛查项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肺部的低剂量螺旋CT、其他脏器超声检查、乳腺红外线检查,大便隐血检查、妇科查体及宫颈涂片检查、血液中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检查等,都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

国家在肿瘤筛查上投入很大。2012年开始,国家财政部、原国家卫生部发起一项名为“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北京、广东、山东等9个省份作为第一批率先开展,2017年扩展到全国31个省市区,项目主要内容是筛查全国和城市地区发病率最高的前6位恶性肿瘤,即对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包括胃癌和食管癌)和肝癌五大类共6种癌症的高危人群进行评估、筛查和早诊早治,筛查费用全免,普通居民可咨询当地肿瘤防治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名进行高危评估,申请进行免费筛查。六、肿瘤筛查的对象

专家表示,正常人群在40岁以后每年应该至少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其中应包含规范的肿瘤筛查。对于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肿瘤,检查的时间间隔和手段都是不一样的。肿瘤筛查主张在高危险人群或高发区对某种或几种肿瘤进行筛查,例如在肝癌高发区筛查甲胎蛋白免疫测定(AFP),辅以B超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肝癌;在育龄妇女中普查宫颈癌等。

建议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肿瘤筛查组合,进行初级筛查。如果初级筛查提示异常,再根据医生的指导进一步检查,比如CT或更为昂贵和先进的PET-CT,以及针对特定癌症的筛查(例如针对女性宫颈癌的宫颈涂片)。癌症的最终确诊只能通过病理学诊断来完成。

男性也要重视肿瘤筛查。通过观察参加癌症筛查项目的人群,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即女性往往多于男性。实际上,许多癌症的发病率男性要高于女性。中年后男性工作、生活压力更大,且经常忽略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当感觉不适后再检查,往往已经比较晚了;所以呼吁男性朋友们应多加关注和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第六讲 如何诊断癌症——科学为你答疑解惑

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把癌细胞扼杀在摇篮里,从而使患者不必承受因癌细胞扩散与恶化所带来的痛苦与生命危险,治愈率可达80%,而且不必花费太多的医疗费用。目前多种多样的癌症检测纷至沓来,让人既欣喜又茫然,到底如何诊断。与其他疾病基本相似,癌症的诊断以病史和身体检查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身体检查包括CT、超声检查、内窥镜检查、组织学活检、血液检查等。一、诊断癌症常用的医学手段有哪些

发现和诊断癌症主要通过以下途径:①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等十分重要,常常能发现相当一部分肿瘤,并能对其性质做出初步的判断;②各种常规检验及具有一定特异性的化验,如放射免疫学检查甲胎蛋白、癌胚抗原、EB病毒抗体检测等;③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常规透视、拍片、各种造影、各种体层检查,如CT、ECT、磁共振检查,B型超声检查、核医学检查等;④内窥镜检查:食管镜、纤维胃镜及纤维结肠镜、支气管镜、膀胱镜、纤维喉镜、超声内镜等;⑤医用激光检查诊断等;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癌症最准确的方法:包括脱落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检查。二、几滴血能检查出癌症吗

曾有媒体报道过“一滴血”可以查出癌症,其理由是癌症患者血液中可能出现一些异常的物质。这种简单的方法曾使许多体检者欣喜不已,但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尚不得而知。抽血查癌症一般是检测肿瘤标志物,尽管肿瘤标志物可以发现某些早期肿瘤,但肿瘤标志物并没有很好的特异性,就是说即使检测到肿瘤标志物高了,并不能肯定得了肿瘤,且标志物阴性也不能断定没有得肿瘤,医生只有把检测结果和临床表现相结合才能做出判断。

肿瘤标志物是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直接产生或由非肿瘤细胞经肿瘤细胞诱导后合成的物质。可通过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在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检测及疗效评价、预后判断、复发检测及高危人群随访观察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根据肿瘤标志物本身的特性,可将其分为以下7类:胚胎抗原类肿瘤标志物(如AFP、CEA);糖类抗原类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5-3、CA-19-9、CA-72-4、CA50);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如CYFRA21-1、SCC、βMG、Fer、TPA);酶类肿瘤标志物(如NSE、2-PSA、AFU、PAP);激素类肿瘤标志物(如HCG、ACTH);受体类肿瘤标志物(如HER2);病毒类肿瘤标志物(如EBV、HPV、HBV、HCV);基因类肿瘤标志物(如ras、P53.EGFR、myc、Rb)。在临床工作中,各项肿瘤标志物都有其特殊的意义。

以上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并非100%,就算抽血发现肿瘤标志物等相应指标有异常,也不能断定患上肿瘤,只是提示一种可能性,医生必须结合临床和其他诊断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诊断。三、诊断肿瘤不可或缺的超声检查

B超检查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许多疾病不可缺少的常规诊断方法,也是某些恶性肿瘤首选的影像协助诊断方法,其主要有以下作用:

1.明确肿瘤病变所在脏器、位置、数目、大小,为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提供有用信息。

2.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肝脏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准确性达95%,对胆道、胰腺、腹膜后及妇科肿瘤诊断准确性90%左右。

3.心脏超声检查可了解患者心脏功能情况,评估患者对手术及其他治疗的耐受性和风险。

4.通过超声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液循环情况的改变,判定肿瘤治疗是否有效,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5.有助发现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尤其对于临床不易发现的肝脏转移、腹腔、盆腔转移有重要作用。四、什么是介入性超声诊断

介入性超声即在实时超声成像视频引导下完成各种诊断和治疗,如穿刺活检、液体引流、局部注药治疗等。介入性超声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可在门诊、病床旁、手术室等场所完成诊治。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应选择避开大血管和重要脏器的安全途径进针。医生通过电视屏幕清晰地监视穿刺进针的过程,观察穿刺针是否准确到达肿瘤,使穿刺安全而有效,诊断也迅速。目前超声引导下穿刺已能取体表(甲状腺、乳腺、淋巴结)、深部脏器(肝、胆、胰、脾、肾、前列腺、腹膜后淋巴结等)1~2厘米大小肿瘤的活检标本做病理诊断,成为临床对肿瘤定性确诊的常规手段。五、超声检查注意事项有哪些

超声显像检查时,为了能避开胃肠道内气体等影响,获得较好的检查效果,需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做好相应的准备。

1.患者衣着应便于裸露整个检查区域,皮肤应保持清洁。

2.胃肠道内气体会成为胰腺等腹腔及腹膜后组织检查的主要干扰因素,应尽量减少其影响,如检查前一天晚餐要少食油腻,检查当日早上排便、排气,检查前4小时禁食,必要时服用缓泻药或在检查前灌肠。腹部检查:检查肝、胆、胰腺及腹腔的患者,均应在检查当日晨空腹;查胆囊、胆道疾病的患者尚需于检查前一日晚餐后禁食,禁饮牛奶及茶,但可饮白开水。体表肿物及病变:可以随时检查,一般无需特殊准备。需要检查盆腔脏器或泌尿系统的,如前列腺、精囊、子宫、卵巢、直肠、膀胱等,需在检查前2~3小时饮水500~600毫升,留尿至膀胱充盈后才能检查。不能憋尿者,可要求医生选择经阴道或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

3.钡造影剂和胃镜检查后胃内气体可影响声波的传播,碘造影剂对胆道的正常生理状态也有影响,故超声检查应在钡餐前进行,或在胃肠道镜检查3日后、胆道检查2日后再做超声检查。

4.检查时,应携带病历、CT、超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报告,以便超声医生参考。六、哪种影像学检查对身体影响最小,哪个又最可靠

对身体健康影响最小的影像学检查应该是B超。B超对身体浅表部位的病变诊断价值很高,比如甲状腺、乳腺等器官,有经验的医生能够达到很高的准确率;对于一些深部的器官,B超的诊断能力会有所下降。没有最可靠的影像学检查这一说法,只有针对于不同部位相对准确率较高的检查方法。七、放射影像检查有哪些

临床上的放射检查包括X线、CT、MRI等,这些检查方法和原理不同,检查的范围及侧重点也不同。1.X线检查

X线是影像检查中使用最多和最基本的方法,它具有成像较清晰、经济、简便等优点,是胃肠道、骨骼关节和胸部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乳腺癌首选钼靶,胃肠道肿瘤主要做X线造影及内窥镜检查。2.CT检查

CT检查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具有分辨率高、成像清晰的优点,中枢神经系统、头、颈、腹部的疾病应首选CT检查,CT检查不能确诊者再用MRI检查。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采用低剂量CT,比如肺癌的筛查。3.磁共振检查(MRI)

MRI可用多种方法成多种影像,能发现检查部位形态学、功能性改变,所以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对疾病诊断客观、详细,对人体也无辐射危害,是一种比CT更先进的检查方法。MRI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腹部、关节软组织等疾病的诊断上,某些方面更优于CT;MRI检查可准确、早期发现脑血管畸形及脑中风;对乳腺病变、关节软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