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疗法调治心悸胸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9:55:08

点击下载

作者:王广尧,张跃双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独特疗法调治心悸胸痛

独特疗法调治心悸胸痛试读:

前言

心悸、胸痛是临床中的常见症状,常见于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而在中医学中亦可是两种独立的疾病。心悸即病人常感心慌气短,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控制等的一组症状;胸痛即病人常感心前区或前胸部疼痛,活动后加重,甚则难以忍受。心悸、胸痛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症状,但据现代流行病学调查在年轻人中亦不少见,一旦发病会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学习带来诸多不利。同时来自心理上的压力更是加重病情,使病症反复发作,最终病情缠绵难愈,甚至危及生命。对于心悸、胸痛,中医的独特疗法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效果确切显著,方法简便易行,深得百姓厚爱。

在这些方法中,有些方法不用药物,或很少用药物,即使用药,也选用药性平和、药食兼用、无毒之品,让人们远离药毒,在正常膳食或睡眠休息过程中发生治疗作用以去除病痛。有些方法仅凭双手操作,且手法简单,一学就会,省时省力,人们在工间休息、茶余饭后就可以自我调治。

本书介绍的独特疗法,如自我按摩疗法、耳穴贴压疗法、盐热敷法、服紫霄疗法、鸡腹疗法、药茶疗法、冷水疗法、松静功疗法、艾卷灸法、酒剂疗法、药粥疗法、膏滋疗法、香佩疗法、鼻针疗法、拍打疗法、调息疗法、五脏导引疗法、药枕疗法、点穴疗法、气功自我控制疗法、噙化疗法、点眼疗法、蝎毒疗法、胸穴指压疗法、足部按摩疗法、洗足疗法、外敷疗法、醋剂疗法、发泡疗法、七星针疗法、三棱针疗法等,可谓祖国医学宝库中的明珠,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光彩夺目。

本书共分6大部分。第一、二部分分别介绍了心悸、胸痛的概念、病因、分类、诊断、预防的基本知识。第三部分介绍了与心悸胸痛相关的经络腧穴。第四、五部分重点介绍了治疗心悸、胸痛的独特方法。第六部分为附录,介绍了中医治疗心悸、胸痛的名医方、经验方、食疗方,供读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书集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操作便捷,适合广大读者。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韩捷编审的指导和支持,谨致谢忱。

本书可能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我们期待本书给您带来健康,带来快乐!编者2010年3月

心悸的基本知识

心悸即病人常感心慌气短,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控制等的一组症状;严重者不能自控,多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轻者经过休息有所缓解,重者较难缓解,甚至不能从事轻体力劳动。

一、什么是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急剧跳动、心慌不安,甚则夜不能寐的一组症状,严重者不能自控,多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轻者经过休息有所缓解,重者较难缓解,甚至不能进行轻体力劳动。心悸即西医学中的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本病多由心脏疾患而引起,但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病中以心悸心慌为主症时,也属本病范畴。

二、中西医对心悸的分类

(一)中医辨证分型

1.心气不足型 症见心悸气短,头晕乏力,自汗,动则悸发,静则悸缓。

2.心阴亏虚型 症见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口干微热,五心烦热,盗汗。

3.心脾两虚型 症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纳呆腹胀。

4.肝肾阴虚型 症见心悸失眠,五心烦热,眩晕耳鸣,急躁易怒,腰痛遗精。

5.脾肾阳虚型 症见心悸倦怠,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腹胀纳呆,腰痛阴冷,畏寒肢冷,小便不利。

6.心虚胆怯型 症见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

7.痰浊阻滞型 症见心悸短气,心胸痞闷胀痛,痰多,食少腹胀,或有恶心。

8.血脉瘀阻型 症见心悸怔忡,短气喘息,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形寒肢冷。

(二)西医分类

1.心脏疾病引发的心悸(1)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悸:缺血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循环改变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导致的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可以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唯一症状,常常出现室性或房型早搏。(2)心肌梗死引起的心悸:见于75%~95%的患者,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可见乏力、头晕等症状。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因此,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出现频发的室性早搏,注意是否患有心肌梗死这种危及生命的疾病。(3)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心肌炎在青壮年发病较多,常先有原发感染的表现,如病毒感染患者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若治疗不及时可引发心肌炎。心肌炎的症状可能出现在全身性病毒感染期或恢复期。患者发热,多汗,心悸,胸闷、胸痛,疲乏恶心,头晕。严重者心功能不全。常见体征为窦性心动过速,也可有窦性心动过缓,心界扩大。重症心肌炎,因心脏扩大可致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尖部或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杂音。轻者可完全无症状,重者心力衰竭或猝死。所以发热后出现心悸、心律不齐、疲乏等情况应引起注意。(4)心力衰竭引起的心悸: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因慢性心肌病损,长期负荷过重等原因引起的心功能减弱,排出的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而言。临床以心悸、浮肿、气促、尿少,甚至憋气,面色青紫,张口抬肩,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为主要表现。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较高,预后不好,特别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积极地纠正其心律失常尤为重要。(5)心包炎引起的心悸:心脏包膜发生炎症称为心包炎。此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与心肌炎、心内膜炎并存。一般分为急性心包炎与缩窄性心包炎2种。患者在临床当中出现心悸、气急、腹胀、浮肿等症时,注意检查是否患有缩窄性心包炎。

2.甲状腺功能亢进引发的心悸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中出现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多食而消瘦、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眼球突出、甲状腺肿或肿大等症,那就应该去医院检查甲状腺激素(T、T),34注意是否患有甲亢疾病。

3.贫血引发的心悸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不足。临床上,有很多老年人就是因为出现贫血没有及时治疗,导致了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发生。这是因为发生了贫血后,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红细胞携氧能力也大幅度下降,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的缺氧,大大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当出现乏力、容易疲劳、活动量大时出现心悸,面色、手指甲、嘴唇苍白等早期的贫血症状时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

4.心脏神经官能症引发的心悸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多见于女性,除心悸外,常感呼吸不畅,还常伴有头痛、头晕、失眠等,因此,女性患者心脏在没出现器质性病变且常常感到心慌、气短、失眠等症时,就应该引起重视,检查是否患有心脏神经官能症。

5.其他疾病引发的心悸 因低血糖、神经官能症等原因引起的心悸。低血糖症引起的心悸可表现为心慌,出汗,肢体震颤等症;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心悸表现为心悸,伴有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等症。

三、中西医对心悸病因的认识

(一)中医病因

中医认为心悸的发生多与体质、饮食、情志、感受外邪、药物过量而引起的气血阴阳亏虚、痰饮瘀血阻滞有关,从而导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发为心悸。

1.体质虚弱 素体不强,久病或劳欲过度,或各种失血,造成气血阴阳的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2.久病体虚 热病伤阴,或房室过度,均可导致肾阴亏损,心火妄动,扰乱心神,形成心悸。

3.饮食劳逸不当 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久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引起心悸。或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均可生痰蕴热化火,或伤脾而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

4.七情刺激 平素心虚胆怯之人,如骤遇惊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致七情扰动,忤犯心神,心神不能自主而心悸,所谓“思虑烦多则损心”(《诸病源候论·心痹候》),“悲哀愁忧则心动”(《灵枢·口问》)。

或长期忧思惊恐,精神情绪过度紧张,心气虚怯,阴血暗耗,不能养心;或心气郁结,生痰动火,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为心悸。

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亦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若郁热内蕴,复加恚怒,变生肝火,肝火扰心;或痰火扰动心神,心神失宁,也易导致心悸。

5.感受外邪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邪阻心脉,阻塞经隧,心血营行受阻;或风寒、湿、热等外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或心阴,均可引起心悸怔忡之证。

温病、疫证日久,邪毒灼伤营阴,心肾失养;或邪毒传心扰神,亦可引起“心中憺憺大动”等心悸、怔忡之症。如春温、风温、暑湿、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

6.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可以损害心气,甚则损伤心体,引起心悸。如近代使用锑剂、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过量或失当,均能引起“脉结代、心动悸”一类证候。

(二)西医病因

1.生理性因素 一般健康人不会感到自己心跳的动作,只有在剧烈运动或兴奋、精神紧张、过用烟酒、浓茶、咖啡、某些药品时才会有心悸的感觉。这是生理现象。

2.病理性因素(1)心脏疾患:常见为心律失常,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导致心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遇到此种情况需要进行心电图的检查和医生的听诊以明确诊断;也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2)心外疾患: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低血糖等均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输出量增加、心脏搏动增强而导致心悸。(3)神经敏感性增高:如神经官能症患者,除感觉心悸外,还会有很多主诉如头晕头痛、失眠、健忘、多梦多汗、易疲劳等症。

四、心悸的诊断

(一)注意诱发因素

1.生活习惯(1)如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饮用酒、浓茶、咖啡或大量吸烟后,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素、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片等,均可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的亢进而诱发心悸,这些多属于生理性诱因。(2)如因情绪的改变而诱发者,一般包括各种原因的心脏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或神经官能症。这种情况除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外,还应做T3、T4、TSH等相关检查以鉴别之。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临床表现除心悸外,常有心率加快、心前区或心尖部微痛,以及疲乏、失眠、头昏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表现,且在焦虑、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更易发生。β-肾上腺素受体反应亢进综合征也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易在精神紧张时发生,其表现除心悸、胸闷、头昏外,尚可有一些心电图的改变,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轻度S-T段下移及T波平坦或倒置,易与心脏器质性病变相混淆。本病通过心得安实验可以鉴别,β-肾上腺素受体反应亢进综合征,在应用心得安后心电图可恢复正常则显示为功能性改变。

2.气候因素 猝受寒冷刺激而诱发者多属素体气血、阳气不足,血脉凝滞,大多为缺血性心脏病,常伴有心前区疼痛、憋闷等症状;受寒冷刺激导致发热后出现心悸者,多与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有关。应检查血白细胞、心肌酶、血沉及超声心动图等。

3.劳累 劳累及运动时出现心悸者多为心脏器质性病变,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各种原因所致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引起的左心室肥大,心脏收缩力增强。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致回心血流量增多,增加心脏的工作量,导致心室增大可引起心悸;脚气性心脏病,因维生素B1缺乏,周围小动脉扩张,阻力降低,回心血流量增多,也可以出现心悸;其他引起心脏搏出量增加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由基础代谢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心率加快;贫血时血液携氧量减少,器官及组织缺氧,机体为保证氧的供应,通过增加心率、提高心排出量来代偿,于是心率加快导致心悸;发热时基础代谢率增高,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可引起心悸;低血糖症、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也可引发心悸。

(二)注意原发疾病

1.久咳久喘 咳喘日久出现的心悸常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脏三维图可发现右心扩大、右下肺动脉段增粗,心电图出现肺型P波,心功能不全者可出现体循环瘀血的体征。

2.心动过缓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心率缓慢,舒张期延长,心室充盈度增加,心搏强而有力导致心悸的发生。

3.其他心律失常 房性和室性的早搏、心房颤动,由于心脏跳动不规则或有一段间歇,使病人感到心悸甚至有停跳的感觉。

(三)注意伴随症状

1.伴心前区疼痛 可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亦可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

2.伴发热 可见于急性传染病、风湿热、心肌炎、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3.伴晕厥或抽搐 可见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4.伴贫血 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失血,此时常有虚汗、脉搏微弱、血压下降或休克伴慢性贫血的心悸多在劳累后较明显。

5.伴消瘦及出汗 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五、心悸有哪些危害

1.降低生活质量 心悸常使患者心慌气短、乏力,烦躁,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不能从事正常的锻炼和娱乐活动,对生活失去信心,失去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不能保证生活质量,甚者,彻夜不眠,无法得到正常的休息,使生活规律改变,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2.影响工作情绪 心悸发作,常使自己体力不支,心力憔悴,严重者甚至行动不便,因此,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年代,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常使自己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弱势状态,严重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无论是对本人还是所在单位,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3.增加自己和亲属的苦恼 心悸的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并且严重影响自己的工作情绪,使得自己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同时也使得自己的亲属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担忧,增加了自己和亲属的烦恼。同时,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产生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4.成为一些疾病的隐患 心悸不仅是一种病态,也是各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心悸严重者可引发心衰、失眠、心律失常等疾病,严重影响自己的健康状况,对自己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六、如何对心悸进行有效的预防

1.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疾病 心悸亦是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心悸反复发生,应主动到医院就诊,以确定原发病,并能及时防治。通常情况下,心悸有时虽然能暂时缓解,但在未明确诊断心悸的情况下,单纯治疗心悸,只能缓解一时之苦,而后会反复发作,百害无益。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贫血等各种原发疾病,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重视自我调节情志 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丰富生活内容,怡情悦志,使气血条达,心气和顺,情志调畅,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心情愉快,避免因情志内伤、恐惧而诱发。总之,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则可避免情志为害,减少发病。

3.生活起居有一定规律 生活作息要有一定的规律,轻证可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以使心肺功能正常,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中医提倡未病先防,一切疾病都先侵袭肌表,由表入里,所以应在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锻炼的同时,积极预防外邪入侵机体,防止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而诱发心悸,或使病情加重。注意活动应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重症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4.饮食有节 心悸患者应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平素饮食不宜过饱,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不要过多食用肥甘厚味,忌烟酒、浓茶等,因为该类物质可诱发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导致心悸的发生。

5.心悸发作时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心悸发作时,应放松心情,卧床休息;如不能缓解,反复发作,应立即就医,进行系统治疗。对重症病人要密切注意血压、呼吸、脉搏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胸痛的基本知识

胸痛是指病人常感心前区或前胸部疼痛,活动后加重,甚则难以忍受的一组症状,在中医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胸痛包括西医多种疾病,有的疾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了解胸痛的概念、分类、病因、诊断、预防等基本知识,对于防治胸痛十分必要。

一、什么是胸痛

胸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人群终生发生率为24.6%,主要由胸壁、心血管、呼吸系统及腹腔病变刺激了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支配心脏和主动脉的交感神经及支配气管、支气管、食管的迷走神经等感觉纤维而引起。由于每个人的痛阈不同,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病情相平行。胸痛如起源于胸壁浅表或局部轻微损害,多易诊断和处理,如起源于内脏(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肺梗死、动脉夹层),病变往往比较隐蔽,若不及时诊断处理,可危及生命。本病在老年患者当中以心血管病变为主要原因。

二、中西医对胸痛的分类

(一)中医辨证分型

1.实证(1)寒凝心脉:卒然心痛如绞,形寒,天时寒冷或迎寒风则心痛易作或加剧,甚则手足不温,冷汗出,短气心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2)火邪热结:心中灼痛,口干,烦躁,气粗,痰稠,或有发热,大便不通。(3)气滞心胸:心胸满闷,隐痛阵阵,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怀不畅则诱发、加剧,或可兼有脘胀,得嗳气、矢气则舒等症。(4)痰浊闭阻:可分为痰饮、痰浊、痰火、风痰等不同证候。痰饮者胸闷重而心痛轻,遇阴天易作,咳唾痰涎;痰浊者胸闷而兼心痛时作,痰稠;痰火者,胸闷,心胸时作灼痛;风痰者胸闷时痛,并见舌蹇偏瘫,眩晕,手足颤抖麻木之症。(5)瘀血痹闭:心胸疼痛较剧,如刺如绞,痛有定处,伴有胸闷,日久不愈,或可由暴怒而致心胸剧痛。

2.虚证(1)心气不足: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喘息,心悸且慌,倦怠乏力,或懒言,面色白,或易汗出。(2)心阴不足: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兼胸闷,心悸怔忡,心烦不寐,头晕,盗汗口干,大便不爽,或有面红生火之象。(3)心阳亏虚:心悸动而痛,胸闷,神倦怯寒,遇冷则心痛加剧,气短,动则更甚,四肢欠温。

(二)西医对胸痛的分类

1.心源性胸痛 这类病变中冠状动脉疾患最常见,主要是心绞痛,还可能产生心肌梗死。(1)心绞痛:Frieab提出心绞痛的概念,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描述,其部位在胸骨后,并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能通过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缓解。(2)心肌梗死和心绞痛之间,尚有一些中间的症候群,如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心绞痛状态,梗死后绞痛。心绞痛是一个古老名词,目前已被梗死前绞痛代替。梗死性心绞痛,类似典型心绞痛,但常自发地产生,而与情绪和活动无关,对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无明显反应,一般认为这是心绞痛的特殊类型。(3)心包炎:也是胸痛的重要原因,它的发生往往是突出而较重,锐痛随吸气动作加重,身体前屈可缓解。部分患者合并胸膜炎,较为少见。

心源性胸痛在老年患者之中较为常见。

2.胃肠源性胸痛(1)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是上消化道的异常,可以造成类似心脏病样的胸痛。裂孔疝和返流性食管炎,是最常见到的以心肌缺血状态出现的胃肠内疾患。(2)胆囊炎和胆石症患者可产生胸部疼痛。临床检查可见莫菲征阳性。(3)溃疡病,肝脾曲综合征、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患有些可引起胸部疼痛,但这些临床表现较明显,易诊断。

3.肺源性胸痛(1)肺动脉栓塞有2种特殊胸痛。一种是伴有胸膜炎的胸痛,听诊可闻及胸膜摩擦音,触诊偶尔可有胸壁触痛。另一种是较少见的类心肌缺血的胸痛,此种在胸片上往往发现大块肺栓塞阴影,所以一般认为是缺血或冠状动脉灌注减少所致。伴胸膜炎的胸痛,多有呼吸困难,咳血,烦躁和发绀,易诊断。(2)气胸所致的胸痛是突然发作性锐痛,常向肩背部放射,吸气时加重,病人常有慢性肺部疾患或胸部外伤史。(3)胸膜炎引起的胸痛是锐性的,而且吸气时加重,且有咳嗽和呼吸困难。

4.肌肉骨骼源性胸痛(1)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是常见到的胸痛之一。多为胸肋软骨局限性炎症和增生,伴有钝痛或刺痛,至今病因不明。临床症状起病突然,可有微热,初为胸痛,后有肋软骨隆起,常为一侧性胸痛,咳嗽和呼吸时加重,隆起多为局限性,也可自行消失,长达数月或几年。(2)增生性脊柱炎和颈椎病可引起胸痛。一般认为是继发于神经根受压或肋间神经受刺激所引起。(3)心前区闷胀综合征也较多见。本病与胸壁肌肉痉挛有关,往往累及胸膜,出现剧烈锐痛,局限而吸气时加重,可以通过弯腰运动缓解消失。(4)波恩贺病,又叫流行胸痛,夏秋季多见,常由克萨奇病毒引起,感染途径是胃肠道和飞沫,除胸部肌肉受累外,胸膜和膈肌也可累及。

5.功能性胸痛 临床上常遇到暂时查不出原因的胸痛,大多认为与原因不明的功能综合征有关,一般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衰弱的表现。有人称为应急性心脏病,疲劳综合征,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等。患者常有心悸,神经过敏,激动,失眠,不明原因的胸闷等症状,也可感头痛和眩晕。但是过度换气,叹息呼吸和全身疲乏是该综合征的特点。

三、中西医对胸痛病因的认识

1.中医病因(1)寒邪犯心:素体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复因寒邪侵及,两虚相得,寒凝胸中,胸阳失展,心脉痹阻而发胸痛。(2)七情内伤:由于忧思恼怒,心肝之气郁滞,血脉运行不畅,而致胸痛。(3)饮食失节:恣食膏粱厚味,或饥饱无常,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饮食不能生化气血,聚湿生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闭阻,遂致心痛。痰浊留恋日久,则可成痰瘀交阻之证,病情变得顽固。(4)气血不足:劳倦内伤或久病之后脾胃虚弱,气血乏生化之源,以致心脏气血不足,即所谓心脾两虚之证;或失血之后,血脉不充,心失所养。心气虚可进而导致心阳不足,阳气亏虚,鼓动无力,清阳失展,血气行滞,发为胸痛。心脏阴血亏乏,心脉失于濡养,拘急而痛。此外,心气心血不足也可由七情所致,喜伤心,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等,皆属此例。(5)气滞血瘀:胸部外伤或外邪侵袭,至经络受损,气血流通不畅,而发胸痛。

2.西医对胸痛病因的认识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颇多,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及严重程度相一致。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末梢,均可引起胸痛。鉴别时可先分析属于哪一大类,再在此大类中鉴别各个原因。(1)胸壁病变:胸壁变所引起的胸痛是各类胸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如胸壁的外伤、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肿瘤等引起的局部皮肤、肌肉、骨骼及神经病变。常见的急性皮炎,皮下蜂窝织炎,带状疱疹,痛性肥胖症,肌炎及皮肌炎,流行性肌痛,颈椎痛,肋软骨炎,骨肿瘤,肋间神经炎,神经根痛等。其共同特征为:疼痛的部位固定于病变处,且局部有明显压痛;深呼吸、咳嗽、举臂、弯腰等动作使胸廓活动时疼痛加剧。(2)肺及胸膜病变:肺和脏层胸膜对疼痛觉不敏感,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肺梗死等,由于病变累及壁层而发生胸痛。肺癌侵及支气管壁及壁层胸膜都可产生胸痛。自发性气胸时由于粘连撕裂产生突然剧痛。干性胸膜炎由于炎症波及脏层和壁层胸膜发生摩擦而致胸痛。大量胸腔积液与张力性气胸可由于壁层胸膜受压发生胸痛。其共同特点为:多伴咳嗽或咳痰;常因咳嗽、深呼吸而胸痛加重,其他胸壁活动并不引起疼痛;胸壁局部无压痛。常伴有原发疾病之体征,X线检查可发现病变。(3)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包炎。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瓣疾病及心肌病引发胸痛是由于心肌缺血所致。心包炎是由于病变累及第五肋水平以下的心包壁层和邻近胸膜而出现疼痛,其共同特征为: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少数在剑突下,可向左肩放射;疼痛常因体力活动诱发加重,休息后好转。(4)纵隔及食管病变:较少见,常见原因有急性纵隔炎,纵隔肿瘤,纵隔气肿,急性食管炎,食管癌等。纵隔疾病是因纵隔内组织受压,神经或骨质受累等因素引起胸痛。食管疾病主要由于炎症或化学刺激物作用于食管黏膜而引起。其共同特征为:胸痛位于胸骨后,呈持续进行性隐痛或钻痛,常放射至其他部位;吞咽时疼痛加剧,伴有吞咽困难。(5)横膈病变:病因可由横膈本身或由腹腔脏器疾病所引起,常见者为膈胸膜炎、膈下脓肿、膈疝、肝炎、肝脓肿、肝癌等。横膈病变引起的胸痛是由于膈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其特点为:一般疼痛位于胸廓及胸骨下部。膈肌中央受刺激时,疼痛可放射至肩部及颈部。

四、如何对胸痛进行诊断

1.根据疼痛部位及放射 很多疾病引起胸痛常有一定的部位。胸壁疾患的疼痛常固定于病变部位,且局部有明显压痛。急性肺炎、肺梗死、自发性气胸等的疼痛在患侧胸部;胸膜炎所致胸痛常在胸廓扩张度较大的下侧部。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且放射至左肩及左臂内侧。纵隔食管疾患的疼痛常位于胸骨后,膈肌及膈下疾患常在肋缘及斜方肌处有放射痛。

2.根据疼痛的性质 胸痛自轻微的隐痛至剧烈的疼痛,程度不等,性质各异。肋间神经疼痛呈刀割样触电样灼痛。肌痛呈酸胀痛,骨痛呈痉痛、锥痛。原发性肺癌和纵隔肿瘤可能胸部隐痛和闷痛。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常呈压榨样痛可伴有窒息感。主动脉瘤侵蚀胸壁时呈锥痛。食管炎和膈疝呈灼痛或灼热感。

3.根据疼痛发生的方式 肌痛常在肌肉收缩时加剧。骨源性疼痛、肿瘤所致疼痛为持续性的。脊神经后根疼痛发生于身体转动或弯曲时。胸膜炎的疼痛常在深吸气及咳嗽时加重,屏住气时疼痛减轻。心绞痛常在用力或过度激动时诱发,呈阵发性。心肌梗死则常呈持续性剧痛。心脏神经官能症所致胸痛则常因运动反而好转。食管疾患的胸痛常随吞咽动作时引起或加剧。

4.根据伴随症状 胸痛伴咳嗽者考虑呼吸系统疾患,胸痛同时有高热者考虑肺炎;胸痛伴有小量咯血者应考虑到肺癌、肺梗死、肺结核;胸痛突然发生伴呼吸困难者应想到自发性气胸;胸痛伴吞咽困难者考虑食管疾患。

5.根据其他有关病史 肺梗死常有心脏病或最近手术史,急性纵隔炎常有颈部外伤,炎性疾患或邻近脏器疾患史。青壮年胸痛多注意肌源性胸痛、肋软骨炎、胸膜炎、肺炎、肺结核等。中老年者则应多考虑心血管疾患、肿瘤侵及胸膜神经痛,心脏神经官能症则以青中年女性为多见。

五、胸痛有哪些危害

1.降低生活质量 胸痛使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娱乐,使得自己的很多生活乐趣都成为了一种奢求,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特别是心脏病变引发的胸痛,使患者难以忍受,有痛不欲生的心情,不仅影响了自身的情绪,而且严重地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胸痛发作时,疼痛难忍,且发无定时,使得自己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不仅给工作带来损失,而且使自己情绪郁闷,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2.可能造成意外伤害 胸痛严重的患者,可能引起窒息,因此,可能造成意外伤害。胸痛突然发作,口唇发紫,伴有憋闷感,如果是在户外,且周围无人时,特别危险,后果不堪想象。因此,胸痛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独自外出。

3.可能引起致死或致残 引起胸痛的主要疾病是冠心病号称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致死率致残率(丧失劳动能力)较高,就目前医学科技水平来说,冠心病一旦发病不能彻底治愈,病情迁延,最终出现心衰、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故本病应以预防为主,发病后要积极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有效延长生存期及改善生活质量。

4.并发引发其他疾病 不论是那种原因引起的胸痛,迁延不愈都可能并发引发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心衰、房颤、急性心梗时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造成脑、肾、肠系膜、四肢等部位的动脉栓塞。另外,心衰时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多器官缺血缺氧,可致多脏器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六、如何对胸痛进行有效的预防

胸痛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因此,预防胸痛应从预防原发病做起,例如冠心病有三级预防的模式,其他疾病也有相应的有效的预防方法。就其共性而言,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波动 中医历来重视摄生养神,《素问·上古天真论》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情志异常可导致脏腑病变,特别是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注意精神的调摄,避免过于激动喜怒或思虑无度,保持心情愉快,这对预防胸痛的发生、发展是很重要的。

2.注意生活起居,寒温适宜 气候的寒暑晴雨变化,对胸痛的发生、发展也有明显的影响。有关胸痛发病因素的调查报告指出,阴雨寒凉等因素诱发胸痛者约占1/3以上。因此,平素注意生活起居,做到寒暖适宜是十分必要的。

3.合理调配饮食 忌辛辣刺激、肥厚油腻之品。饮食节制,不宜饱餐,宜多进食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素食品,纠正偏食。

中医认为,过食肥甘、膏粱厚味易于产生痰浊,阻塞经络,同时进食肥甘亦可生湿,致使湿浊困脾,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致令食物中厚浊部分壅遏脉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影响气的正常运行,而发生胸痛。因此平素饮食注意调节是十分重要的。另外,烟酒等刺激之品对于脏腑功能亦有影响,应予禁烟限酒。

4.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在中医摄生理论中,不仅主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而且还主张“不妄作劳”。所谓“不妄作劳”表达了“要劳”,但不要“过劳”的劳逸结合的思想。《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的“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就是说明劳逸失宜会给人体带来损害,这对于胸痛同样是重要的。过劳易耗伤心及其他脏腑的气血阴阳;好逸则易致气血停滞,对于胸痛是不利的。因此,必须强调在患者体力许可范围内的适当活动锻炼。

5.胸痛的应急措施(1)怀疑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吸氧、休息,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2)胸膜炎或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可以用较宽的腹带在疼痛处固定胸壁,减轻呼吸时胸廓的运动度。(3)立即去医院做心电图和其他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4)严重者可适当地服用止痛片。

看图找经络腧穴

本书的治疗方法,很多涉及到经络、腧穴,因此了解一下经络、腧穴的基本知识,对于方便治疗、提高疗效很有意义。

一、什么是经络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远在公元前3-前2世纪的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内经》中,就已有关于“经络”的记载,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如《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息,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经和络构成一个系统,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是经脉,犹如途径,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为络脉,它譬如网络,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

(二)看图找经络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许多孙络、浮络等组成。其中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经的总称。由于它们隶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奇经八脉中,唯任、督二脉,各有其专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其循行分布见图1-1。图1-1 十四经循行分布示意图

二、什么是腧穴

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称作腧穴。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有孔隙的意思。腧穴是针灸施术的部位,在历代文献中还有“砭灸处”、“气穴”、“骨空”、“孔穴”以及“穴位”等不同的名称。针灸刺激通过腧穴、经络的作用,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节机体的虚实状态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所以历代医家极为重视经络学说,《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此,经络和腧穴的理论,对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三、心悸胸痛的相关穴位

(一)常用腧穴

头项部(图1-2)

睛明 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百会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图1-2

胸腹部(图1-3)

膻中 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府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巨阙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中脘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气户 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

屋翳 在胸部,当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乳根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鸠尾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库房 在胸部,当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膺窗 在胸部,当第三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图1-3

周荣 在胸外侧部,当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胸乡 在胸外侧部,当第三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天溪 在胸外侧部,当第四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期门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虚里 在左乳下心尖搏动处。

丹田即关元 在前正中线,脐下。

胞中包含丹田、下焦、肝胆肾膀胱,少腹部。

腰背部(图1-4)

心俞 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 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脾俞 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焦俞 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 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4

肺俞 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夹脊 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大抒 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门 在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神道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膈俞 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上肢部(图1-5)

神门 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 在前臀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少冲 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少府 在手掌面,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处。

少商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图1-5

阴郄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中冲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大棱 在腕横纹的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合谷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

十宣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穴。

劳宫 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通里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少海 在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踝连线中点处。

尺泽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天府 在左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线头下3寸处。

鱼际 在手拇指本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商阳 在手示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下肢部(图1-6)

涌泉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大敦 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阳陵泉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环跳 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阴陵泉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足窍阴 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中指)。

太冲 在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的凹陷处。

太溪 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图1-6

(二)耳部反射区(图1-7)

皮质下 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

口 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即耳甲1区。

小肠 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即耳甲6区。

三焦 在外耳门后方,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

胃 在耳轮角消失处,即耳甲4区。

脑干 在在轮屏切迹处,即对耳屏3、4区之间。

内分泌 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

肾 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

肝 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

脾 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

心 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

神门 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图1-7

(三)足部反射区(图1-8)

心 位于左侧足底,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在肺反射区后方(向足跟方向)。

肺 位于双足斜方肌反射区下方,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成带状到肩反射区下方,前后宽1cm。

肾 位于双足足底中央,肾上腺反射区下约1横指处。

肾上腺 位于双足足底第二、三跖骨之间,离跖骨头近足心端1拇指宽处。

输尿管 位于双足足底自肾脏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之间的一条弧线状区域。

膀胱 双足足底自肾脏反射区斜向内后方,至舟状骨内下方,呈弧形带状区。

腹腔神经丛 位于双足足底中心,分布在肾反射区与胃反射区附近。

甲状腺 位于双足拇趾与第二趾蹼处沿第一跖骨头身内呈L型。

胸部淋巴结 位于双足背第一跖骨及第二跖骨间缝处。

胃 位于双足底第一跖趾关节后方(向足跟方向),约一横指。

喉 位于足背第一跖趾关节的外侧。

肩胛骨 位于双侧足背,第四、五跖骨间延伸到骰骨处稍向两侧分开的带状区域。图1-8

独特疗法调治心悸

中医防治心悸经验丰富,数千年来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独特疗法,如

耳穴贴压法

,服紫霄疗法、药茶疗法、气功疗法、艾灸疗法、酒剂疗法、药粥疗法、膏滋疗法等等,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一试。

自我按摩疗法

自我保健按摩是在掌握了一定按摩手法,熟悉了人体一些基本穴位之后,以自己的双手在自身或家人身上进行按摩的一种最方便、最简单的自我保健康复方法。自我按摩疗法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及滞留体液或病理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病理产生物的消散,缓解病理紧张并促进排出有毒代谢产物。中医学认为,自我按摩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益肾补虚、清泄三焦燥热等功效。休闲之时,自己进行以下按摩,或给家人按摩一下,即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通过自我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和脏腑器官功能,增强免疫力,可以有效地防治心悸。

手法

1.按法 用拇指指尖或指腹垂直平压穴位或反射区、反应点(图2-1)。图2-1

2.点法 用拇指指端按在施术部位的穴位上,拇指指端着力,拇指与施术部位成80°角(图2-2)。图2-2

3.揉法 是以拇指指腹或示、中指指腹按于施术部位穴区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和掌指做轻柔和缓的旋转揉动,将力通过手指而达部位(图2-3)。图2-3

4.擦法 是以单指或手掌大小鱼际及掌根部附着于手的一定部位,紧贴皮肤进行往复快速直线运动(图2-4)。图2-4

5.摩法 是以手掌面或示指、中指、无名指螺纹面附于手部一定穴区上,以腕关节连同臂部摆动使掌部穴区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行擦动(图2-5)。图2-5

6.捻法 是用拇指、示指螺纹面夹持住一定部位,一般是单指、两指相对做搓揉动作(图2-6)。图2-6图2-7

治疗

1.缺血性心脏病引发的心悸 症见心中悸动,胸前憋闷感,气短,乏力,时感头晕目眩等症。(1)点揉神门5分钟(图2-7)。图2-8(2)点揉心俞5分钟(图2-8)。(3)屈指点压涌泉2 0秒(图2-9)。

每日早晚治疗2次。图2-9

2.心肌炎及心包炎引发的心悸 症见发热多汗,心悸气急,恶寒,疲乏无力,浮肿等症。(1)摩虚里5分钟(图2-10)。图2-10(2)摩心俞5分钟(图2-11)。

每日早晚治疗2次。图2-11

3.甲亢引发的心悸 症见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多食而消瘦,性情急躁,甲状腺肿大。(1)揉内关1分钟(图2-12)。图2-12(2)揉神门1分钟(图2-13)。图2-13图2-14(3)按揉太冲30秒(图2-14)。(4)按揉涌泉30秒(图2-15)。每日早晚治疗2次。图2-15

4.贫血引发的心悸 症见心慌心悸,面色、手指甲、口唇苍白。(1)用力摩擦手掌,搓揉手掌心,擦小指各侧至温热,点揉神门1分钟(图2-16)。图2-16图2-17(2)点揉少府1分钟(图2-17)。(3)点揉大陵1分钟(图2-18)。图2-18(4)点揉少冲1分钟(图2-19)。每日早晚治疗2次。图2-19

5.其他原因引发的心悸 症见心慌心悸,汗出,精神不振,肢体震颤等症。(1)捻十宣每个手指各用时1分钟(图2-20)。图2-20(2)揉合谷2分钟(图2-21)。图2-21(2)揉内关2分钟(图2-22)。图2-22图2-23(3)揉神门2分钟(图2-23)。

每日早晚治疗2次。

注意

1.自我按摩时,双手要洁净,温度要适宜。

2.修整指甲,长短适宜,边缘光滑整齐,防止在操作中损伤皮肤或产生疼痛。

3.室内空气要流通,温度不宜过高。

4.颈旁自我按摩时,不可两侧同时操作。

5.手法操作宜由轻到重,切忌施用暴力。

6.出血性疾病患者、感染发炎患者、皮肤破损患者、皮肤病患者、怀孕3个月以上的孕妇、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适合用此法治疗。耳穴贴压法耳穴贴压法简称耳压法,是指在耳穴表面用胶布固定贴压药籽的一种方法。此法简便易行,花费少,且安全无不良反应,适应证广,奏效迅速。应用本法可以起到持续刺激作用(因患者可不定时地在贴压处加以刺激)。选用耳穴诊治疾病,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灵枢·厥病》中就有记载:“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灵枢·五邪》篇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历代医学文献都有不少介绍用刺激耳穴方法来治疗疾病,通过望触耳郭穴位来诊断疾病的记载,说明我国利用耳穴来诊治疾病的历史已相当悠久,近年来耳压疗法又有很大的发展,它不仅在国内推广使用,而且已传至国外。近年来,应用耳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心悸、胸痛的报道日渐增多。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无不良反应,安全经济,不损害组织,药籽刺激持久,医疗效果稳定,对心悸患者更为适宜。

操作

在耳郭上先寻找阳性点,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辨证、选穴。然后耳郭用75%酒精消毒,左手托住耳郭,右手用止血钳将粘有药籽的胶布取下,对准穴位贴压。贴压后,用手指轻压穴位1~2分钟。每次选3~5穴,必要时取双耳穴进行贴压。隔3~5天换1次,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1周。药豆可选用油菜籽、小米、绿豆、莱菔子、王不留行籽、白芥子等。

治疗

方1(1)取心、口、小肠、神门、三焦(图3-1、图3-2)。图3-1图3-2(2)心悸气短,面色不华,乏力者加脾、胃(图3-3、图3-4)。图3-3图3-4(3)心悸怔忡,胸闷不舒,心痛时作者选加脑干、肾、内分泌、皮质下(图3-5、图3-6)。图3-5图3-6(4)心悸,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者加肝、肾、内分泌(图3-7、图3-8)。图3-7图3-8(5)心悸短气,心胸胀痛,痰多者加肺、脾、肾、皮质下(图3-9、图3-10)。图3-9图3-10

治法:将王不留行籽用麝香虎骨膏贴敷于上述耳穴上。按压5分钟致耳部发热,隔2日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

方2图3-11图3-12(1)取心(图3-11、图3-12)。(2)心悸,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者配肾、内分泌(图3-13、图3-14)。图3-13图3-14(3)心悸,健忘失眠,头晕头痛者配内分泌、神门(图3-15、图3-16)。图3-15图3-16(4)心悸失眠者配心、肾、皮质下(图3-17、图3-18)。图3-17图3-18

治法: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压于耳穴。嘱患者每日按压数次。隔日一换。15日为1个疗程。

注意

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4.耳郭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