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社区模式下的居家养老创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22:55:41

点击下载

作者:袁妙彧,魏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低碳社区模式下的居家养老创新

低碳社区模式下的居家养老创新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低碳社区模式下的居家养老创新作者:袁妙彧,魏雷排版:KingStar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ISBN:9787520107594本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袁妙彧博士的《低碳社区模式下的居家养老创新》(以下简称《创新》)即将出版,此书凝结了她主持完成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终成果的学术价值。此书的出版也展示了她长期深入城乡社区从事调查研究的心路历程。

该书的核心观点来源于实践,又能够在更高层面上还原实践,凸显出较高的政策价值。本书从整体上讲,是一部将低碳理论与社会养老服务制度结合起来进行融通性模式构建的创新之作。《创新》一书的选题角度新颖,分析视角独具匠心。国内学者既往的研究重心大多聚焦于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平衡,研究视角也多从社会服务、政府购买、社会组织介入、居家养老营利模式等方面切入。而从气候变化、低碳环保的视角进行居家养老研究的文献颇为罕见。作者是国内最早将低碳社区发展与居家养老结合起来进行跨界研究的学者之一。作者从低碳的视角审视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将社区居家养老置于社区环境与资源的约束下,考察老年人养老行为的碳足迹,并将社区养老环境、社区适老化交通、社区养老设施等问题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系统构建中。她提出低碳社区是我国城乡社区在气候变化的新局势下社区治理的新范式,在低碳社区的社区治理范式下,社区生活方式、社区服务方式及价值观念都将变革。本书的研究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养老问题的研究,此书的出版,既能丰富低碳时代的社会养老理论,又对我国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构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我认为本书的创新点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提出低碳时代的社会养老理论

作者尝试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绿色建筑理论、风景园林学理论与传统的社会养老理论交叉共融,构建低碳时代的社会养老理论。这种理论关注老年人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关注养老行为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能源使用,关注老年人与社区环境的共同可持续发展。例如,书中提出“社区作为老年人养老的主要场所,实际上是生态场域,低碳养老理论研究养老与生态场域的关系,考虑养老行为的生态足迹”。再如,书中论及“低碳养老理论并不将老年看作疾病发展过程的生物医学概念,而是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强调老年人的功能维持及社会参与,并重点研究老年志愿者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以上研究为本书的实证研究和对策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 构建低碳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作者先后在武汉市江汉区百步亭社区、湖北省鄂州市长港镇峒山社区、广州市亚运村等低碳社区进行个案研究;并在武汉、宜昌等地的城市社区开展了多次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量化研究;同时充分借鉴国内外低碳社区的建设标准、国际养老宜居城市的设施导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低碳型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并从社区养老绿色公共空间设计、社区低碳适老化交通系统设计、社区养老设施低碳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模式、社区老年人志愿参与模式等几个维度构建低碳型社区居家养老体系。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低碳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立体而维度多元,务实而不流于空泛。基于大量实证研究,作者非常敏锐地关注到了目前我国社区养老环境差、养老设施适老化水平低、老年人交通出行难等极为迫切的问题。有必要强调的是,《创新》一书在低碳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重点凸显了养老服务的资源整合,并将“医养结合”模式与“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养老服务资源整合的两大发展方向,较为清晰地把握了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三 建立低碳型养老社区建设指标体系

作者基于低碳环保与老年宜居理念的结合,将社区层面的节能减碳指标具体化到养老社区的空间布局、养老社区的建筑与能源、社区养老公共空间、社区交通的适老化、社区养老设施、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安全与防护、老年人社区参与以及社区低碳管理等9个方面,多角度选取指标,构建了低碳型养老社区的建设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为我国城市社区进行绿色宜居适老化建设与评价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评估工具。书中应用该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社区进行评价的实例研究,生动地揭示出目前我国不同类型的社区在适老化建设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同时作者也在指标体系的引导之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建议。我相信本书对于正在进行社区居家养老探索的社区、非营利组织、企业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综合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并将理论创新与模式创新相结合,既有理论上的勇敢突破,也有实务上的大胆探索。

作者不畏繁难,从2012年开始,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并且带领她的团队,对湖北、广东、北京等地的低碳社区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她作为湖北省低碳社区建设项目的核心研究成员,也基于此项研究成果,提炼出数项颇具政策价值的建议并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采纳。

在人口老龄化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危机之下,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仍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新的现象、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进而会引发新的思考,然而,这些都是探索而不是定论。此书的研究还存在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的空间。比如,对低碳养老理论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开端,还有广阔的空间值得深入研究;在实证研究方法上应更加优化;对养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进一步科学化;等等。

我们期待着《创新》一书的出版能够引起更多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思考和讨论,也期待着本书的作者更上一层楼,在这一研究领域有更多的学术贡献。赵曼2017年3月于武汉第一章绪论一 研究的缘起(一)选题的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世纪难题。人口老龄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变化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加复杂。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由之引发的一系列风险时刻考量着人类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方方面面。也许我们并未真正意识到人口老龄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全球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资源与环境的视角看,一方面,养老问题实际上是老年消费品与养老服务的问题。老年人使用消费品及养老服务的过程实际上是老年人口对能源、资源消耗的过程,也是碳排放的过程。另一方面,养老实际上是人类与外在生态环境进行持续互动的过程。从生态的视角审视养老就是要研究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生态足迹。养老过程是在既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完成的。因此,老龄人口与环境之间和谐互动模式的创新是老龄化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在“未富先老”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家庭规模小型化、代际赡养压力陡增、城市家庭父母与子女分开居住模式盛行等,都使得主要依靠家庭内部提供养老服务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一方面,曾经作为西方国家养老主流模式的机构养老与中国传统养老观念之间的博弈仍在持续;另一方面,我国机构养老发展滞后,养老机构床位不足,机构养老费用偏高,而中国老年人收入相对较低,因此机构养老难以成为大多数中国老年人的现实选择。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即便是在西方国家也出现了“去机构化”的发展趋势,养老服务开始回归社区。以居家为形式,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依托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强调乡土氛围,尊重传统养老文化和老年人的养老心理,是我国养老服务的主流模式。以居家为形式,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依托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设计关乎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关乎中国老年人的幸福与安康。

社区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养老的主要生态场所,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的研究应置于社区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之下。养老社区的建设及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与社区环境、资源、设施等的建设是浑然一体的。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作为约束性指标已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低碳社会要求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消费全面低碳化,我国城乡社区作为公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低碳社会建设的重点空间单元。建设低碳社区对于实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将“五省八市”作为首批试点地区,全面拉开了我国低碳社区建设的序幕。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组织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国开展的低碳社区试点达1000个左右,择优建设一批国家级低碳示范社区。低碳社区是对社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是我国城乡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低碳的视角审视我国社区养老,就是要在考虑社区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研究老年人养老行为的碳足迹,从社区环境的低碳环保与适老化、社区养老设施的节能与适老化、社区养老服务集成与资源整合化、社区交通的低碳与适老化等方面进行突破与创新。(二)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1)从低碳社区发展的视角进行居家养老制度的构建,试图揭示传统社区养老理论的时代局限,探索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理念,以推进低碳社会建设为任务,从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创新和发展适应低碳时代的社会养老理论。(2)本研究尝试将低碳社区的理论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等领域向社区服务、低碳生活、绿色家庭等领域延伸,以构建更加多维的低碳社区服务理论体系。2.现实意义(1)从低碳的视角研究养老服务问题是为政府在社会养老制度建设中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一重要任务提供具体方案。(2)针对目前我国城乡社区养老面临的社区老龄人口增多、社区环境问题突出、社区适老化不足等问题,设计规划方案,研究解决对策,同时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社会养老的主要供给方式,本研究将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理论依据。二 文献综述(一)国外居家养老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发展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早期有“睦邻运动”和“社区福利中心运动”等。“社区照顾”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社区照顾”被定义为介于家庭照顾和机构照顾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西方社会老人与子女大多分开居住,社区承担养老的较多责任。Brubaker将其划分成在家庭内部给予的帮助(主妇服务、送饭服务、暂托服务)和家庭外部给予的帮助(日间照护、交通服务、家庭外日[1]间照料、辅导和支持小组)。也有学者将居家养老分为以家庭为本的服务,包括送饭、健康照护和家务服务;以及以社区为本的服务,[2]包括营养场所、成人日间照护中心和交通服务。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使老年人的归属感得到增强。社会工作者承担着参与服务计划的制订、评估服务需求、监督服务质量等多项责任。[3]日本的相关法律规定,日本养老服务的中心是居家养老。新加坡老年人政策是“原地养老”,即老年人在社区的家中养老。由于居住集中,所以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也较为方便。韩国通过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或“两代居”集合住宅和“多代同堂组屋”等方式满足居家养老的需求。(二)国内居家养老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国内关于居家养老的文献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关于建立居家养老制度必要性的研究

比较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三种养老模式,学者们认为居家养老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而非权宜之

[4]策。多项实证研究显示,中国老年人大多选择居家养老,中国的传[5]统文化对机构养老产生了排斥。学界基本上对我国发展居家养老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2.在各地居家养老实践的基础上对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

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2006年民政部推出“社区居家养老”计划,2008年国家颁布《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各地相继进行了系列探索,如北京朝阳区街道的呼叫网络、青岛市南区的“社区福利居家养老标准化服[6][7]务模式”、上海的“星光计划”等。但总体上看,我国居家养老[8][9]还面临许多困境:居家养老供给与需求失衡,服务内容单一。在服务对象上,政府购买居家服务主要针对高龄困难老人和对社会有特[10]殊贡献的老人,而对一般老人当前的居家养老服务极为有限。此外,民间参与力量动力不足、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匮乏、社区居家养老[11]资金不足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居家养老的可持续发展。3.关于居家养老发展思路方面的研究

学者们在我国居家养老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赵丽宏等认为应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逐步[12]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顾大男等认为应提倡紧邻居住,开发[13]两代型居室、网络型住宅、辅助设施住宅。刘红芹等提出应鼓励居家养老的多元供给,并提出政府购买、社工介入、建立虚拟养老院[14][15]等思路。(三)国内外关于生态养老模式方面的研究1.场所性健康促进理论

舒尔茨认为:“场所有一个显著的范围或界限,场所可被体验成与四周之‘外部’相对的‘内部’,并自然地伴随了中心化的形式。”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建筑的实体空间,而且具有精神上的意义。场所精神认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独特性,塑造了场所一种总体的特征和气氛。这种使人们产生归属感的气氛构成了场所精神。关于场所的理论,其核心内容是强调使用者的社会文化价值、视觉感受以[16]及每个人对贴身公共环境的控制感。人是公共空间的主体,场所精神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与活动,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是物质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有机统一体。物质空间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相应的平台,人类活动又强化了物质空间,使其成为场所,场所又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人类活动,这样城市的空间才具有“公共”的意味。同样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也对公共空间中活动的人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以人为出发点,分析和研究了影响人们从事室外活动的视线、距离、声[17]音等方面的因素。

关于生态环境与老年人养老的理论研究,国外学者已经取得了一些很有意义的成果。Koch认为老龄化并非简单的生物医学问题,应[18]从生态学意义上将养老置于生态场所的框架中。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场所性的健康促进策略,该理论认为“人们越来越关注场所性健康促进策略中生态健康促进方面的内容,不再将个体与他[19]们所居住、生活和娱乐的社会单位隔离开来”。老龄化社会是一个生态场所,应关注老年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2.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框架性研究

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老年友好城市指南》中强调,老年人对家庭、社区、社会来说都是一种资源,城市的发展与国家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为了可持续发展,城市必须提供一定的设施和服务去支持居民良好地生活。老年人尤其需要宜居便捷的生活环境以弥补社会和自身生理变化带来的不便。《全球老年友好城市指南》中从室外空间和建筑、城市绿化、城市交通、住所、社会参与、尊重和社会包容、社区参与与就业、信息交流以及社区支持与健康服[20]务等方面对全球建设老年友好城市指明了方向。

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出版的“老龄蓝皮书”《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报告(2015)》指出了我国社区环境与老年人养老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首先,社区住房的适老化程度低,适老化设计及无障碍设施不足,安全隐患大。其次,社区交通的适老化程度低,老年人出行难。再次,社区户外场所及休憩设施匮乏,不利于老年人在社区内活动休闲。最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社区养老服务能力严重不足。报告关注并指出了作为我国养老主要场所的社区在生态宜居上存在的突出[21]问题。3.社区适老化方面的研究(1)社区规划

陶澈通过分析我国部分混合老年社区的典型案例,从“规划策略”层面的选址、规模和“空间规划”层面包括公建、住宅的空间布[22]局、道路交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和建议。熊伟借鉴国内外老年社区规划案例,从规划层面上探讨了适老化社区的设计对策,包括布局适老单元、布局服务设施、完善居住空间、优化环境空[23]间四个方面。薛亮、韩伟分析了老年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提出适应老年人生活的居住区道路设计措施,包括居住区道路网结构、照[24]明、无障碍步行环境、休息座椅等。朱莹对养老社区的内部功能空间,包括居住空间、公共空间、娱乐活动空间等的设计提出建议,认为老年人使用空间在设计上应动静分区,同时讨论了养老社区的空[25]间组织方法。(2)养老公共空间设计

李昆通过养老机构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类比,从老年人需求、建筑选型、规划布局、公共空间设计、设施设备设计及物理环境营造等方面对老年人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针对老年人群[26]体社区的探索性设计。陈实对所参与的北京平谷国际综合退休社区项目开发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中西方老年社区开发模式的对比和分析,提出了一种相对合理的老年社区规划设计方法并分析了未来可行的发展趋势。其中主要包括老年社区的多功能化、总体布局的集中化、社区文化的地域化、社区规划的整体化、住宅组织的单间化和户型设[27]计的小型化等。谷鲁奇倡导以宜居为目的的旧住宅区公共活动空间更新、合理的更新改造程序、详尽的现状基础调研、全面的公众参[28]与机制的方法。4.低碳社区与老年行为

21世纪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到低碳社区建设中,通过低碳理念来改变居民的行为模式,同时以低碳设施为辅助,创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西方发达国家在低碳社区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上起步较早,并取得了一系列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成果。西方国家为促进和保障低碳社区的建设,立法先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低碳社区建设确立了政策框架。荷兰政府通过制定《能源节约法》引导并规范社区建设低碳节能示范项目;英国政府也在《气候变化法案》《英国低碳转换计划》中专门构建了低碳社区能源规划框架,通过国家、城市和地区三个层次的低碳社区规划和建设体制实现低碳社区的发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与增加碳汇是低碳社区建设的两[29]个核心目标。国内学者徐义中认为低碳社区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30]方面的建设。低碳社区建设应以绿色低碳为理念,社区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较大变化,具有较强的减少温室气[31]体排放的社会责任,并以低碳行动来改变自身的行为模式。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社区的界定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考虑:绿色低碳单体住宅、绿色低碳室外环境、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因此,“低碳社区”不仅仅是个技术性的概念,还包括制度性、组织性和文化性的内涵。洪大用提出“低碳社会”的概念,认为低碳社会是指“适应全球气候变[32]化、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一种新的社会整体形态”,也为低碳社区的软件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5.简要评述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我国当前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研究较多,学者们对当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问题研究透彻,也基本形成了共识。但传统的养老理论无法解决社区居家养老资源匮乏、资金短缺,社区养老设计脱离社区生态等现实问题。国外学者对于生态环境与老年人养老关系的理论研究为本书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我国尚未系统地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养老制度设计中,尤其针对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将居家养老制度放在社区发展的大系统进行思考的文献极少。对低碳社区的研究概念化的较多,现有文献中较为缺乏将低碳理念与社区居民主要生活行为结合的交叉研究。三 研究思路

本课题运用场所性的健康促进理论、低碳社区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构建低碳社区发展模式下居家养老问题的理论模型。课题组在湖北省、广东省这两个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第一批低碳省区进行低碳社区实地研究,考察在低碳社区场域内社区养老模式的特征。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低碳社区建设标准、养老宜居城市的设施导则,提出“低碳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概念,并试从社区养老绿色公共空间设计、社区低碳适老化交通系统设计、社区养老设施低碳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模式、社区老年人志愿参与模式等几个方面构建低碳型社区居家养老体系。再运用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从低碳发展视角对社区居家养老进行全面的剖析,从节约社区能源、降低居民交通需求、整合社区资源、实现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勾勒出低碳社区视角下居家养老服务所具备的特质。对不同类型的社区、家庭、个人进行低碳型居家养老需求和适应性实证分析,并构建低碳社区发展模式下的社区居家养老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1)。本课题的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推进城市低碳社区发展的实践,有利于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图1-1 研究思路四 研究方法

本课题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低碳社区居家养老制度进行研究,在具体方法上,以社会学研究方法为基础辅以经济学和人口学的相关理论,采用实地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力求有所创新有所突破。1.文献计量学方法

在本课题的文献回顾部分,课题组将通过分析国际与国内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人口学文献(各种出版物,尤以期刊论文和引文居多)、作者数(个人集体或团体)、词汇数(关键词),输出关于居家养老文献研究的“量化”数据,揭示居家养老研究领域,低碳社区方面,尤其是关于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方面文献发展规律,更为系统和清晰地描绘社区居家养老与低碳社区研究的全景视图。2.实地研究方法

以参与观察、访谈等方法深入低碳社区的养老制度安排中去,从中提炼出低碳型居家养老模式的内涵与外延。3.问卷调查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居民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定量数据分析。4.指标体系开发法

根据低碳养老社区建设要素以及AHP层次分析体系构建需要,构建低碳养老社区建设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四个等级: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从空间布局、建筑与能源、社区养老公共空间、交通的适老化、养老设施、养老服务、社区的安全与防护,以及老年人的社区参与和低碳养老社区的管理等9大方面遴选,全面系统地建立低碳养老社区建设的引导性指标体系。五 研究内容(一)研究目标1.理论研究目标

我国居家养老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针对居家养老实践中存在的服务单一,资金、人员不足,缺乏系统规划等问题,本课题将居家养老置于低碳社区建设的大系统中,将居家养老与社区发展紧密联系,提出低碳社区发展模式下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概念。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社区理论,结合公共管理学、人口学、建筑学、园林艺术学等社区方面的理论,将低碳社区理论与居家养老的理论结合起来,力求实现理论上新的突破,实现对居家养老理论和低碳社区建设理论的有益补充。2.实证研究目标

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收集第一手的微观数据,考察不同个体特征的老人、不同的家庭和社区对低碳型居家养老项目的需求,进行制度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分析。本课题期望通过实证研究获得影响低碳型居家养老各项具体服务项目可行性的关键性因素,建立动态模型,提高本课题实证研究的准确性和政策研究导向的明确度。3.应用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期望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借鉴管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拟从社区养老服务的低碳化、社区养老设施的低碳化、社区公共空间的适老化与低碳化、社区交通的适老化与低碳化,以及老年人的社区参与、养老互助等方面,探索构建低碳社区发展模式下的居家养老制度体系,将居家养老的设计从服务扩展到环境、设施与公共空间,从整体上让居家养老嵌入社区,扎根邻里,并用低碳环保理念引领社区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 低碳社区发展模式下居家养老制度的分析框架。

本部分的研究内容,首先对国内外低碳社区和居家养老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前人研究的方法和选取关键变量;其次对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和演变、低碳社区发展的路径进行总结,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运用健康促进理论、低碳社区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等构建低碳社区发展模式下居家养老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寻求新型的低碳发展模式下居家养老制度的实现路径。该部分为本课题研究背景的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大量的文献帮助和理论支持。

第二部分 低碳社区中居家养老的描述和分析。

本部分的研究内容,课题组将针对两个省首批低碳示范社区的居家养老进行实地研究,运用参与观察、访谈等方法收集定性资料,以低碳社区理论为基础,创新性地引出“低碳型居家养老”的概念。对定性资料进行分析,将居家养老制度置于低碳社区建设模式的大系统中,以降低社区居民的出行量、减少社区能源消耗、充分利用社区内部资源、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等低碳发展方向为目标,确定低碳社区发展模式下居家养老制度的目标与原则。(1)居家养老制度设计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模式,并要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契合协同。(2)低碳型居家养老制度要通过提供集中、便捷的社区养老服务,降低社区老年人的交通需求,实现低碳交通、绿色养老。(3)低碳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设计关注社区公共空间的绿色适老,关注社区养老设施的低碳节能。(4)建立低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是实现养老资源的有效整合。(5)低碳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不仅需要解决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问题,还需要关注老年人和社区的和谐发展。本部分是课题实证研究的基础。

第三部分 低碳型社区居家养老的实证分析。(1)从社区养老公共空间低碳化设计、社区适老化低碳交通系统建设、低碳型社区养老设施建设、资源整合模式下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以及老年志愿者的社区参与等方面构建低碳型社区居家养老制度体系。(2)运用逻辑实证研究方法,采用系统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城市社区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定量数据分析,考察不同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以及来自不同特征社区的老年人对低碳型社区居家养老项目需求的差异,寻找影响低碳型居家养老项目需求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优化低碳社区发展模式下的居家养老项目的设计。

第四部分 低碳型养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部分是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的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进行归纳。建立低碳型养老社区考核指标体系,一方面要引导城市社区对社区养老服务、养老环境、养老设施进行低碳化、适老化的设计;另一方面要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不断衡量一般社区逐步走向低碳型养老社区的实现进程,使社区管理部门更加关注低碳养老理念的宣传和低碳养老硬件的规划实施。低碳型养老社区建设指标全面考虑社区空间布局、社区养老公共空间、社区交通的适老化、社区养老设施的低碳节能、社区养老服务的资源整合、社区安全与防护、社区老年人的参与、低碳养老社区管理等方面,最终提出能够对低碳型养老社区进行全面考核的62个指标,全面构建低碳型养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1] Timothy H.Brubaker,Elli Brubaker,“Family Care of the Elderly in the United States:An Issue of Gender Differences?Caregiving and Cost of Health Care for Later Life Families”,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1992,13(4),pp.477-483.

[2] N.Muramatsu,et al.,“Functional Declines,Social Support,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Elderly:Does Living in a State Supportive of Home and Community—Based Services Makea Difference”,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2010,70(7),pp.1050-1058.

[3] Sherry Anne Chapman,et al.,“Client-cantered,Community-based Care for Frail Seniors”,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2002,11(3),pp.253-261.

[4] 姚远:《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对居家养老方式的选择》,《人口研究》2008年第2期;施学莲:《社区服务养老模式探讨》,《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田文华、王云竹、许非、李佩珊:《上海浦东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一体化思考——阶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2期;杨敏、钱英:《基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健康研究》2012年第2期;林娜:《社会化居家养老论略》,《中国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2期。

[5] 赵立新:《论社区建设与居家式社区养老》,《人口学刊》2004年第3期。

[6] 王海燕:《发展城市社区养老 应对人口老龄化》,《理论学刊》2002年第3期。

[7] 杨晓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运行的机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7期。

[8] 王晓峰、马云博、刘帆:《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分析——以长春市的调查为例》,《人口学刊》2012年第6期。

[9] 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俞贺楠、王敏、李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0] 刘飞燕:《居家养老模式的探讨》,《江苏商论》2006年第12期。

[11] 矫海霞:《上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社会工作》2012年第1期。

[12] 赵丽宏:《城市居家养老生活照料体系研究》,《学术交流》2007年第10期。

[13] 顾大男、柳玉芝:《我国机构养老老人与居家养老老人健康状况和死亡风险的比较研究》,《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

[14] 刘红芹、包国宪:《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价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祁峰:《论多元化养老保障主体选择的社会进步性》,《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2期;张咏梅:《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社会工作介入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5] 刘红芹、包国宪:《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管理机制研究——以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为例》,《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1期。

[16] 〔挪〕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17] 〔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8] Koch T.,“The Bio-medical Construction of Aging: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Care of Older People”,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6,23,pp.954-959.

[19] Green L.W.,Poland B.D.,Rootman I.,“The Settings Approach to Health Promotion”,In:Settings for Health Promotion:Linking Theory and Practice,Green L.W.,Poland B.D.,Rootman I.(editors),Sage:Thousand Oaks,CA,2000,pp.1-43.

[20]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老年友好城市指南》,2007。

[21] 党俊武、周燕珉主编《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2] 陶澈:《我国城市混合老年社区规划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3] 熊伟:《住区规划中的适老化设计对策》,《规划师》2012年第S1期。

[24] 薛亮、韩伟:《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道路设计》,《山西建筑》2007年第33期。

[25] 朱莹:《谈养老社区建筑空间设计》,《山西建筑》2012年第20期。

[26] 李昆:《老年人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研究初探》,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7] 陈实:《老年人社区居住环境空间需求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8] 谷鲁奇:《面向老年人的旧住宅区公共活动空间更新方法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9] Middle Miss L.,Parrish B.D.,“Building Capacity for Low-Carbon Communities:The Role of Grassroots Initiatives”,Energy Policy,2010(12),pp.7559-7566.

[30] 徐义中:《低碳社区开发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1] 参见叶昌东、周春山《低碳社区建设框架与形式》,《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第8期。

[32] 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二章低碳社区中的居家养老第一节低碳社区的含义及特征

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城市是碳排放的集中地域。城市消耗了全球能源的75%,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工业、民生和交通三大部分构成了城市碳排放的三大排放源。社区作为人们工作、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是碳排放的主要排放源,通过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引导,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一 什么是低碳社区“社区”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提出的,社区初始[1]的含义是指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和亲密的伙伴关系。在西方工业化的进程中,社会的高流动性与异质性,使得社区中传统的元素渐渐淡化,滕尼斯所描述的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习俗在现代社区中并不常常具备。从现代意义看,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2]是社区的构成要素。21世纪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将低碳环保的理念与社区建设进行融合,通过低碳理念来改变居民的行为模式,同时以低碳设施为辅助,创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国外在低碳社区建设上重点放在三个层面:绿色低碳单体住宅、绿色低碳室外环境、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区建[3]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建设。在社区绿色建筑、清洁能源、低碳绿色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低碳社区建设以绿色低碳为理念,社区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将发生较大变化,具有较强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社会责任,并以低碳行动来改变自身的行为模[4]式。

总结国内外低碳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学者们对低碳社区不同层面的探索,我们认为低碳社区(low-carbon community)是以低碳环保的理念,对城乡社区的住宅、社区环境、社区交通以及生活方式进行改造,以达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减少能源消耗的目标。具体包括在社区建筑、能源系统、交通系统、社区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社区绿化系统中运用低碳技术,进行社区硬件的低碳化改造。此外低碳社区还应在社区建立低碳管理制度,引导与规范社区居民行为的低碳化;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低碳活动,营造绿色低碳的社区文化氛围。二 城市低碳社区与农村低碳社区(一)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

社区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按照社区的规模,可以划分为巨型社区、大型社区、中型社区、小型社区和微型社区。按照社区的形成方式,可以划分为自然性社区与法定社区。从整体上以地域标准划分,一般将社区划分为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两大类型。

城市社区是经济规模大、人口密度高的非农产业活动的集聚地。与农村社区相比,地域特征上城市社区具有在城市地表上的位置、范围和特点。从人口特征看,城市社区人口数量多且密度大,人口质量比农村社区高,人口的流动性也较大。在城市社区中社会组织成为人际互动的主要载体。

农村社区是居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地域性共同体或区域性共同体。从地域特征来看,土地是农村社区居民基本的生产资料,对农村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此外,农村社区地理条件、地理位置以及交通也是影响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人口特征来看,农村社区人口数量与密度远低于城市社区,人口流动性低于城镇。人口同质性高,异质性低,农村居民人际交往的社会群体与组织在数量上和结构上较为简单。农村社区的主要形态包括村落、集镇和集镇区。

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在地域特征、人口特征、文化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城乡社区在碳排放特征上也有一定差异,因此,低碳社区也可按地域划分为城市低碳社区与农村低碳社区。(二)城市低碳社区与农村低碳社区

城市社区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社区内公共和居民的能源消耗、社区居民出行的交通排放、社区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等。此外,城市社区内的植被带能够产生碳汇功能。根据城市社区的碳排放特征,城市社区在进行低碳化建设时应根据自身的碳排放特点,在包括社区低碳规划、清洁能源的使用、绿色交通系统建设、社区绿色建筑设计、社区绿色碳汇方案设计、社区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以及社区的低碳管理与社区低碳文化营造等重点领域,设计低碳项目。

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低碳社区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建设了一些典型的城市低碳社区,如英国的贝丁顿“零能耗”社区,是世界上第一个“零能耗”社区。美国波兰特生态城,是美国较早转变交通投资导向,从小汽车交通投资逐渐转向公共交通的投资,鼓励更多居民采用公交出行的城市,波兰特采用了多种富有创新性的公交发展政策与实践,包括实行公交优先和免费公交区、实时公交信息服务等。从2012年起,我国各地也在政府的推动下积极开展低碳社区建设试点,我国城市低碳社区建设从建筑节能、绿色交通系统建设、清洁能源的使用、绿色碳汇工程建设、低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低碳项目建设,示范社区建设了一批绿色建筑、新能源利用、低碳交通、中水利用等示范工程,如北京国奥村小区建立了以中水循环、太阳能路灯等为特点的低碳社区系统;昆明的石林低碳社区修建了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武汉的百步亭社区利用长江水资源推行地源热泵技术;杭州的社区自行车系统也是社区低碳交通的成功范例。

农村低碳社区建设的重点与城市不同,其突出的特征是农村社区既是农民生活的居住地,也是农业生产的场所。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其排放甲烷量占人类活动造成的甲烷排放总量的[5]50%。降低农业碳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生产和生活是建设低碳农村社区的关键。农村低碳社区建设的重点除了在既有的条件下对农村住宅进行低碳化改造、优化农村社区交通基础条件、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及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之外,还应在农业生产上逐步实现低碳化。

本书试图探索的低碳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研究重点放在城市社区。虽然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不断加速的进程中,中国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农村老人空巢化的问题不断加剧,但中国农村的社会化养老模式的设计难以完全复制中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农村老人养老金水平极低,社区养老设施匮乏,农村社区适老化建设尚未起步,农村社区的养老服务也尚处于初步建立阶段。同时,我国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无论是在养老服务设计还是在低碳社区建设上均有较大差异,因此目前我国农村社区还未到构建低碳型社区养老模式的阶段。本书的研究聚焦我国城市社区在人口老龄化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之下,进行低碳社区养老设施、环境、服务的整合设计、整体规划。第二节城市社区低碳化建设的总体框架

低碳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创新是将养老设施、养老环境、养老出行、养老服务等与社区低碳化建设整合,将低碳节能的理念融合到养老模式的构建之中。城市社区在进行低碳建设时虽各有侧重,但核心是实现社区的舒适宜居、节能环保。低碳社区建设在项目设计时将二氧化碳减排和增汇作为目标,运用低碳技术,实现社区建筑、环境及人的行为的低碳化。针对城市社区的主要碳排放源,城市低碳社区建设的总体框架由社区低碳规划、社区清洁能源系统、社区绿色建筑建设、社区低碳交通系统、社区绿色碳汇建设、社区水环境治理、社区低碳管理与低碳文化等方面构成。一 社区低碳规划

社区规划是指一定时期内由社区发展目标、社区发展主要框架、社区发展的建设项目等组成的社区建设总方案。社区低碳规划,即是在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的理念中融入低碳发展理念。具体而言,根据社区降低碳排放的需求,确定相应的低碳技术标准及技术组合;以生态、环保、节能、节约、减排、舒适等低碳理念统领规划设计全过程;充分考虑当地资源、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可再生资源,做出适宜当地环境的规划设计方案。低碳型社区居家养老的设计应在社区低碳规划的统领之下进行。二 社区清洁能源系统

一般意义上认为清洁能源指的是排放少、污染程度小的能源。但清洁能源并不是对能源进行分类,并非是将能源划分为清洁和非清洁。严格来讲,清洁能源是指对能源清洁、高效、系统化应用的技术体系。清洁能源的清洁性指的是符合一定的排放标准。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能源消耗后可自然恢复,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氢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是指在生产及消费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包括使用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等)和利用[6]清洁能源技术处理过的化石能源,如洁净煤、洁净油等。

城市社区在低碳建设中应因地制宜地利用清洁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的关键技术。目前太阳能技术在社区建设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利用,此外,风能、地热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以及天然气等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在低碳社区建设中均能发挥突出的作用。(一)水源热泵系统

水源热泵系统是指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利用各种地表水为建筑提供热量或冷量的系统。水中所蕴含的热能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因此,该系统是可再生能源的一种重要利用方式,是一种具有节能、[7]环保意义的绿色供热空调系统。(二)太阳热反射涂料

太阳热反射涂料技术适用于建筑外围结构、大跨度屋面,能够满足其降温、节能、降耗、防腐等需求。太阳热反射涂料技术基于航天热控涂层技术,具有较高的太阳热反射率和辐射率,以及优良的耐候[8]性和耐沾污性。涂上太阳热反射涂料,物体的表面温度将大大降低。与没有涂刷过太阳热反射涂料的屋顶表面温度相比,涂刷后可降低温度20℃左右。夏季天热的时候,涂刷了太阳热反射涂料的屋顶,可以减少21%的空调能源。(三)SMC密度复合材料沼气池

SMC密度复合材料沼气池主要功能是进行禽畜粪便分解处理,将其转化为清洁能源和高效有机肥,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是农村低碳社区建设中废弃资源再生利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理想

[9]产品。三 社区绿色建筑建设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造过程中尽量减少生态足迹的居住用房、办公室或其他建筑物。绿色建筑又被称为“可持续建筑”或“生态设计”,绿色建筑采用的资源保护措施能够减少建筑物消耗水、能源和材料的

[10]总量。低碳社区建设的重点是社区绿色建筑的建设。2006年3月,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列示为几个方面:一是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二是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尽量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三是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在低碳社区建设中应用的绿色建筑技术主要包括:(一)新型节能保温墙材

新型节能保温墙材主要用途在于解决传统烧结砖大量消耗煤炭和耕地减少的问题。选择将淤泥作为制砖的主要原料,不仅可以节约耕地,还能够达到疏通河道、使水域环境得到美化的效果。研制成功的新型墙材——淤泥免烧砖,优点诸多,不仅强度高、耐久性好,且尺寸标准、外形完整、色泽一致,可做清水墙,也可以用于任何外装饰。此外,淤泥免烧砖还以其优良的性能,例如干燥收缩、抗冻质量损失、强度损失、抗渗性能、外照射系数、内照射系数均达标,被广泛应用于多、高层建筑的承重和非承重墙体。(二)新型建筑节能环保通风隔声窗

在给予室内外噪声级插入损失达到40dB以上,室内换气量达到335m/人的条件下,该产品可在保证室内通风换气要求的同时,给室内提供安静的声环境。安装该产品后,可免除实施额外的声屏障等噪声防治工程,较普通隔声窗成本低廉。(三)高效节电照明技术“绿色照明”这一全新概念是美国环保局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完整的绿色照明其本质包含了高效节能、环保、安全、舒适4项指标。高效节能意味着以低消耗的电能来获得高质量的照明,从而明显减少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环保的目的。安全、舒适旨在光照清晰、柔和及不产生紫外线、眩光等有害光照,无光污染。推广绿色照明工程本质即逐步普及绿色高效照明灯具,以替代传统的低效照明光源。四 社区低碳交通系统

丹麦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首次提出低碳交通。低碳交通是在交通规划设计与交通发展模式上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一)低碳交通设计的原则1.公交优先原则

在既定的交通需求量的情况下,低碳交通规划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分担率,降低机动车辆的总数量。2.慢行交通优先原则

在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前提下,低碳交通设计应鼓励城市居民多选择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方式,降低温室气体排放。3.减少交通需要原则

低碳交通设计应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进行城市形态规划,进而力求减少交通需求量,从而实现降低城市交通的能源消耗量及温室气体排放量。(二)社区低碳交通系统建设

在我国城乡社区,尤其是中国城市社区,以私人小汽车快速增长为特征的城市交通模式给大气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交通出行产生的碳排放也是城市社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中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建设城市社区的低碳交通系统,鼓励市民低碳出行是建设低碳社区的重点内容。城市社区低碳交通建设的路径包括:(1)采用土地混合利用模式,建设特定导向的自行道;采用公共服务、居住等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社区居民的出行距离;建立连接小区公共设施的专用自行车道。出行距离合理,步行300米可到达社区中心,步行500米可到达公交站点。80%的日常出行需求能在3km内实现。(2)对外实现快速通达率,对内实现公交站点周边500米半径服务范围100%覆盖。灵活组合多种交通方式,合理安排公交线及站点设置,倡导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之间的存车换乘(ParkandRide,P[11][12]+R)或接送转乘(KissandRide,K+R),鼓励社区居民降低私人交通的使用频率。(3)鼓励社区组建汽车共享俱乐部。加大社区内部宣传,形成低碳消费观,倡导居民低碳出行。(4)建设社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电动车充电设施,鼓励低碳出行。五 社区绿色碳汇建设“碳汇”一词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是指有效管理陆地生态系统提高固碳潜力。碳汇一[13]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社区绿色碳汇是指通过在社区内种植绿色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社区内的林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起到减缓温室效应[14]的效果。(一)社区低碳绿地的建设原则1.生态优先

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思想,合理布置社区绿地景观系统。2.因地制宜

绿地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建筑区域环境的复杂多样、系统脆弱和胁迫深刻等特点,必须考虑土壤、环境、位置和功能等多种综合因素。3.以人为本

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处理好各种关系,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4.美观

绿地景观不是绿色植物和景观小品简单地堆砌,不是简单地返璞归真,而是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5.文化保护

绿地景观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

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风格才能提高绿地景观的品位。在低碳社区的绿地环境建设中“生态优先”是一个核心的原则,其他四个因素从不同的层面体现了“生态化”的概念。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体现了景观生态学的联系与整体的概念。因此在低碳社区绿地规划中既要突出生态化的重点,又要有全局观。(二)社区绿色碳汇的建设重点1.采用立体绿化提升社区生态设计水平

建设社区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构建立体绿化模式。根据社区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