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航舟--国医大师张志远访谈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00:08:58

点击下载

作者:张成博 李玉清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艺海航舟--国医大师张志远访谈录

艺海航舟--国医大师张志远访谈录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艺海航舟:国医大师张志远访谈录/张成博,李玉清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 978-7-117-27981-9

Ⅰ.①艺… Ⅱ.①张…②李… Ⅲ.①张志远-访问记 Ⅳ.①K82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23551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艺海航舟——国医大师张志远访谈录

主  编:张成博 李玉清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7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7981-9

策划编辑:李丽

责任编辑:崔长存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张志远先生张志远教授简介

张志远教授,幼入私塾读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后承父命习医。年轻时曾在天津、德州等地行医。1956年6月,被推荐至山东省中医研究班学习,任辅导员。1957年7月在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任伤寒、温病、医史教师。1958年到山东中医学院任医史、伤寒论、妇科、中医各家学说教师。1970年山东中医学院和山东医学院合并,任妇科、内科、中药教师。1975年两校分家,任山东中医学院医史、中医各家学说教师。曾任大学教授、教研室主任。山东省卫生厅医学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协会顾问。2017年被评为“国医大师”。内容提要

本书以口述史的形式研究张志远教授的学术经验及其成长史,旨在以名老中医的个人史、学术成长史见证社会变迁及医药政策对中医发展的影响。本书共分为17章,分别是家乡、家族、私塾、习医、初行医、我的百位老师、山东省中医研究班、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执教山东中医学院、教学桃李满天下、中药炮制经验、读书、著作、艰苦岁月、经方研究心得、十八罗汉、养生。内容涉及国医大师张志远家族、人生历程、医学经验及心得等。这是抢救性的研究过程,拓宽了学术研究视野,将口述史与名老中医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保留珍贵的名老中医口述史料,是中医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及青年中医必看的著作。学高身正无愧师 锦章流韵千秋誉(代前言)

我们于2014年至2015年对张志远教授进行访谈,这是我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山东当代名老中医口述史研究”研究工作的一部分。今本书出版在即,但我的恩师张志远教授已于2017年11月7日仙逝,大师远去,作为弟子,肝肠寸断,恩师音容笑貌,至今仍在眼前,每思及恩师,心中有敬仰,有钦佩,有不舍,今撰文一篇,以表思念之情。一、学高身正无愧师

张志远教授,1920年出生于德州市,幼入私塾读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后承父命,拜耕读山人为师,学习医学。张老弱冠时,曾在天津、德州等地行医。1955年,山东省卫生厅中医处为加强对中医学术的研究,拟筹办山东省中医研究所中医研究班,但因当时建所相关的专业人才奇缺,故先以山东省中医研究所的名义,从全省范围内招揽中医精英,筹办第一期中医研究班。1956年6月,在当地已小有名气的张志远先生被当地卫生部门推荐至山东省中医研究班学习,成为第一期研究班学员。研读班共有30人左右,成员是全省各地推荐来的临床较有名气、理论有一定修养的医生。张先生即是由此机缘转到济南的。1957年,研究班结业后,因张先生学识丰富,且年龄不太大,有培养前途,故被留下至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师,为全省中医界培养师资。1958年,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成立,张志远先生成为山东中医学院建院“八大讲师”之一。

自1957年始,张先生从教数十年,可谓桃李满天下。张先生知识面广,无论是基础类的课程,还是临床类的课程,他均可以承担。他先后讲过基础类的课程,如《中医医史》《伤寒论》《中药学》《中医各家学说》等,也讲过临床类的课程,如《中医妇科》《中医内科学》等。每个听过张先生讲课的人,无不敬佩先生博学多才,且脱稿讲课,有一种手中不拿课本、讲稿,但有一种成竹在胸、口若悬河的大师气派!

先生之所以脱稿授课,是其父亲对他的要求,所以先生自年轻时即已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外地的学者请先生去讲学,先生从不带讲稿。别人有时征求他的意见,问他想讲什么?张先生说:“你想学什么你说吧,我什么都可以讲。”张先生学问之高,在山东中医学院是出了名的,全校的人均称他是“活字典”。因此,张先生就是有这样的气魄!比如有一次去苏州开会,遇到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裘沛然老,裘老请先生到上海讲学,希望给上海中医学院的师生讲讲徐灵胎的家世、生平和著作及对后世的影响。裘老是中午在火车上吃饭的时候跟先生提出邀请的,下午就安排开讲,时间只有三个小时。裘沛然老担心:时间这么短,突然发出邀请,张先生能准备好吗?先生的回答是没问题,稿子全在他的脑子里。因为裘老是临时提议,先生肯定没带材料。先生说:“这是硬功夫。把学问搞熟了,它就在你的脑子里。”先生96岁时,受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邀请,上台为全省中医骨干培训班讲课,时间是一上午,接近四个小时的时间,老人依然是讲座时不带讲稿,在台上侃侃而谈,有条有理,作为先生的弟子,我也自愧弗如!

张先生讲课时,对本科生实行启发式教学法,给研究生或是有一些理论修养的青年教师讲课时,则采用百鸟捧日、连环跳跃法等。这些方法来源于先生的老师耕读山人及清代一些老先生讲文、史、哲时所用的方法。连环跳跃法适合给有一定医学修养的人讲,因为知识点如许多散在的珍珠,而这种方法,恰是将许多散在的珍珠用线串起来,横向联系多,呈现跳跃式,其结论也精彩,所以有医学基础的人,喜欢这种教学法。这条线就是客观存在的规律,要抓住规律及内部的逻辑性。抓不住规律及内在的逻辑性,就是一盘散沙。先生有时讲授《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即采用这种方法,从“横”的方面一以贯之,纵横结合,以横为主,找出内在逻辑,突出证、方、药、治。内容是以《伤寒论》为主,兼讲授《金匮要略》方面的内容;或是以《金匮要略》为主线,讲授《伤寒论》的内容。

张先生对弟子总是诲人不倦,我自毕业之后,留在中医医史教研室工作,在做学问方面,张先生总是在关键之处加以点拨,提点我读书做学问,在先生的指导下,我阅读了大量书籍,为以后做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生除对学生在做学问方面严格要求外,对学生品德也有严格的要求。先生自身就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先生一生历史清白,淡泊名利。先生常说:“我希望安安静静地研究学问,对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此生足矣。”他说:“现在的人名利思想占80%。我收学生有个标准,德要占90%,才能占1/10,我不要有才无德的人。现在有些人,学历很高,但德行不高,反把这一生都误了。”二、锦章流韵千秋誉

先生著述等身,既有中医理论类的著作,也有中医临床类的著作,是集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文献、中医临床于一身的大家。先生中医各家学说研究的代表作是《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全书57万多字,因原稿字数过多,先生整理成书时,删去了五分之二,即原稿是100多万字的巨著。先生著述此书时,为了考证医学源流及著名医家的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广泛搜集材料,除医学文献外,还参考了文史哲等多方面的文献资料。体现在书中,有一万余种书的参考资料,可谓引证广博,资料翔实。我们作为张先生的弟子,对先生写作此书的过程是亲见亲闻的,用先生自己的话说,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历四十年写成的”。先生利用业余时间,或是周六周日,或是暑假、寒假,到各个图书馆查阅资料。我们师兄弟最津津乐道的是,先生去图书馆查书,必定是带着干粮或是烧饼,自己背着水,或是中午向图书馆的人要点热水喝,就是老人的一顿饭了。若是偶尔带点饼干,这是像过年一样的稀罕事了!先生去得最多的是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其他如北京图书馆(即今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等也是常去的。或是去外地出差时,先生总是先做好功课,以便开会结束之后,到当地的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有的图书馆,因先生去得多了,图书馆的管理员与先生熟悉了,他们中午下班,按规定,阅读者就得出阅览室(因书库与阅览室紧邻,且阅览室也有一些书,他们怕丢书)。但他们给先生行方便,将他锁在阅览室里面,准他在里面继续读书。但是有的图书馆管理较严,管理员是不给行这个方便的。总之,先生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40余年的时间,获取一万多种参考文献,才著成此一巨著。

先生在临床方面的著作亦很多,如《国医大师张志远用药手记》《张志远临证七十年日知录》《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国医大师张志远医论医话》《国医大师张志远习方心悟》《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碎金录》。先生自弱冠行医,已历70余年。50年代末期,先生留在山东中医学院任教,但并未放弃临床,而是仍在临床行医,或是给学生临床带教。至其97岁高龄时,仍拄着拐杖,风雨无阻,一周五个半天在门诊为患者诊病,老人在去世前的20天,还在上门诊!以上这些临床著作,是张先生一辈子的临床结晶。

张先生曾说过:“过去中医界老师带徒弟,会有所保留,所谓传理不传方,传法不传药,传药不传量,传量不传巧。这也致使有些宝贵的经验不能传下来。”所谓“传理不传方”,即给徒弟讲大道理,但不给徒弟方子;“传法不传药”是将方法告诉徒弟,不传药;“传药不传量”,将所用的药物给徒弟讲授,但不谈剂量,即此药的剂量在什么情况下多用,在什么情况下少用,不谈剂量问题;“传量不传巧”,剂量告诉徒弟,但其中用药之“巧”,师父就抱着不放了。先生说:“这些经验,我都传授出去,既传道,也传方;既传药,也传量,传应用之巧。我如今已90余岁,把这些经验传出去,我也好一身轻松,回归道山了。”先生的临床著作出版后,一位近60岁的老中医评价,这些书中全是干货,是真正的名老中医经验!

本书没能在张老有生之年出版,让张老深感遗憾,今将本书献给已回归道山的恩师。张成博2018年10月20日第一章 家乡

张成博:张老师,您能给我们讲讲您家乡的情况么?

张老:我是德州市人。德州也称广川、鬲津等。德州在夏、商时为有鬲氏,秦废分封制改郡县制后,置鬲县,至北齐废鬲县。又先后设置广川、长河、将陵、陵州、陵县、德县。自秦至今,德州已六易其治所,各时期地域大小不一。德州亦称鬲津,在今山东省德州市附近,东流经商河及河北盐山、山东无棣诸县境入海,故称。德州历代人才荟萃。汉代儒学大家董仲舒,即是广川人。(关于广川的归属有一些争议,如河北省认为在河北景县,因为景县有广川镇。从地理位置考察,恐今广川并不是汉代的广川,汉代的广川应在今德州辖境之内,亦即德州是汉代的广川所在地。)

李玉清:也就是说,随着历代县治设置的变迁,该地县境大小、名字的更易较多,古今不同。

张老:是的。但无论如何变迁,德州城是一古城是确定无疑的。该地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西边为大运河(京津运河),东边为京沪铁路,有联结沿海的胶东烟台至德州的铁路,往西去有德石路(从德州到石家庄,连接山西)。我1920年出生在德州市。

张成博:我听说德州曾有“八大家”之说,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张老:明清时代的德州,作为以“九达天衢,神京门户”著称的运河沿岸重要港口城市,出现过不少世家大族,这八大家分别是田、卢、谢、程、李、罗、魏、封。卢家以清代名臣卢见曾、卢荫溥为代表,田家有田雯为代表,谢家、程家也都出过高官。罗家最出名的人物是清末民初的中医、书画名家罗芷园,李、魏、封三家也均是世宦大家,他们之中不少人在朝为官。他们致仕之后,隐居在家,则影响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其中名声最大的是田氏山姜田雯家族及卢氏抱孙卢见曾家族。

田雯,清代德州人,著名诗人。他所居住的村子叫田家圈,紧濒运河。田雯家族原籍山西,明代迁到德州。他家有六世都是科甲出身,大部分是进士。田雯家族至他这一代达到高峰,田雯及其弟田需双双进士及第,虽属官僚阶层,但是书香门第,在地方上也办些善举。田雯

田雯,字紫纶,一字子纶、纶霞,号漪亭,自号山姜子,晚号蒙斋。济南府德州人。顺治十七年(1660)举乡试,康熙三年(1664)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十九年(1680)提督江南学政,二十六年(1687)为江苏巡抚、贵州巡抚,迁刑部、户部侍郎。三十八年(1699)奉旨督修淮安高安堰河工,以病辞职归里。他一生不但官声显赫,而且诗名远扬,有人甚至把他与当时的文坛盟主王士祯并称为“齐鲁二贤”。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南巡,曾下榻于田氏别墅,并曾赐“寒绿堂”三字于田雯。

田氏藏书甚丰,家有“山姜书屋”“古欢堂”,牙签充栋,购古籍、书画万卷以上,德州藏书家卢见曾作有《里门感旧诗》称:“牙签充栋足高门,旧库于今几尚存。最爱遗堂仍赐额,藏书万卷到玄孙。”其著有《古欢堂集》《黔书》《山姜书屋分体诗选》《长河志籍考》等。

再一个就是卢见曾,号抱孙,又号雅雨(亦作语),斋名雅雨堂,德州市黄河涯镇纪庄人。卢氏家族出了很多的文人学者。较有名的是卢雅雨,他曾经在扬州做过两淮盐运使。他有诗名,在扬州任上,即声名远播。他曾经办过诗社,将苏北、苏南、两淮一带文人墨客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诗词,也通过诗社结交了很多有学问的人才,共同研究历史、文学、人文、物候等等。幕府的宴集活动为其赢得了名声,使其成为了乾隆中期江南地区的文坛盟主。卢雅雨著述等身,著有《雅雨十种》等。

卢见曾自称雅雨翁。其家中上下五代均是儒门子弟,出了许多有作为的学者。卢雅雨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说起其亲家纪晓岚则如雷贯耳。卢雅雨和纪晓岚是师生关系,还是儿女亲家。纪晓岚大比之年在北京参加会试,考进士的试卷是卢雅雨批阅的,并且大力推荐纪晓岚,认为纪是个有才华的人才。卢雅雨和纪晓岚是师生关系。卢雅雨的孙子娶了纪晓岚最小的女儿,因此两家也是亲家。他们之间关系不错,经常往来。纪家和卢家在研究古代典籍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两淮盐引案发时,纪晓岚曾给卢见曾通风报信。

卢见曾,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又号道悦子,山东德州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1690),卒年不详。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历官洪雅知县、滦州知州、永平知府、长芦、两淮盐运使。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形貌矮瘦,人称“矮卢”。学诗于王渔洋,有诗名,爱才好客,四方名士咸集,流连唱和,一时称为海内宗匠。与纪晓岚为姻亲关系。乾隆三十三年(1768),两淮盐引案发,此事涉及卢见曾。纪晓岚得知万分着急,偷偷地派心腹急驰卢府,所携带的只有一只信匣,匣子信中装了少许茶叶和盐。初时卢见曾见信不解,为何信封没有一字,只有一包盐、一包茶。但细琢磨:盐、茶,盐、茶。突然醒悟,皇帝有可能查盐亏空。于是卢见曾预先将家产全部转移,等朝廷来抄家时,家中并无多少财产。乾隆认定纪晓岚走漏风声,逼问其通风报信的方法,纪晓岚无奈全盘托出。乾隆大怒,将纪晓岚发配新疆长达三年。卢见曾被逮论绞,病死扬州狱中。

德州也有一些古迹,如文庙、苏禄王坟等。文庙(也称夫子庙、孔子庙)建筑比较豪华,在德州北门里。苏禄王墓则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北区北营村。后来由于历代兵燹、军阀混战、朝代变更、日本在中国八年蹂躏等原因,这些文化古迹大部分都被破坏了。苏禄王坟现在尚存。苏禄王墓

明永乐十五年(1417),苏禄群岛(今菲律宾共和国的一部分)上的3位国王——东王、西王和峒王,以东王巴都葛叭哈剌为尊,率领家眷、官员共340多人组成友好使团,远渡重洋,经苏州、杭州,沿京杭大运河至北京,受到了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在中国访问了27天后,三王辞归,永乐皇帝又派人专程护送。1417年9月13日,东王在归途中病死德州。永乐皇帝派人赴德州为东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东王下葬后,其长子都马含随西王、峒王等人回国继承王位,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及侍从十余人则留在德州守墓3年。

李玉清:德州经济情况如何?

张老:德州地灵人杰,文化、教育方面在山东来说还是数得着的。自古以来,德州因为盐碱地很多,农业不发达,工业也很少,整体来说,不算富裕的地区。过去常说北三区中就有德州。北三区为山东三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分别是聊城、德州、滨州。自古以来比较贫困,是地瘠民贫的地方。但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在全国来说应属中等,不属于先进但也不属于落后。德州城区(不包括附属县),人口已达百万。德州多次承办大型国际会议,如举办国际太阳能会议等,城市发展是较快的。

张成博:德州在历史上有没有比较有名的名医?

张老:德州市县志上记载的本地名医不多。县志一般将医生列入方技、艺术、百工技艺中。我介绍几个清代德州有特色的名医。如马家弟兄两人,马翥、马,为同科进士,知医,且为百姓治病,但不以医为业。还有张家兄弟二人,同一科拔贡,亦是知医,但不以医为业。以上为德州儒而知医者。

清代进士一般是三年一考(当然也有例外),考试地点在北京,但拔贡是12年一次(乾隆之后),由地方举荐,因此,拔贡生较为难得。

张成博:清代县学拔贡只有一个名额,为什么德州两兄弟同时被拔贡呢?

张老:一科拔贡弟兄俩,不仅是在其他县里,既使是全省也是罕见的。县里拔贡确有明文规定,12年只拔一个,不能拔俩,为什么兄弟两个在一个县同时拔贡呢?这与德州所处的位置有关。德州跟别的县份不一样,历史上留下来德地、魏地两个区,因为还有一个魏地,所以允许一次拔两个人。

有清一代,拔贡者政治地位较高。清初每六年拔贡一次,乾隆七年(1742)定为12年一次,由各省学政考取后保送入京,经朝考合格,即可授予小京官、知县或教职。第二章 家族

李玉清:张老,能给我们谈谈您家族的情况吗?

张老:我们家族原在山西潞安府阳城县,即今山西长治一带。此地位于山西的东南部,紧邻河北、河南。山东有广为流传的民谣曰:“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鹳窝。”元末战争之后,因山东、河南的人口不足200万,而山西的人口有400多万之多,且山西山地较多,可耕地不多,人民生活较苦,山东、河南一带则可耕地较多,为了发展生产及经济,明初朱元璋决定将山西之民移于山东及河南等中原地带。现在许多山东人说自己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这些事情,你听说过没有?

李玉清:是的,听过。元末农民战争主战场在黄河下游、黄淮平原一带,战乱及水旱灾荒使山东、河南一带的人数骤减。据《元史》记载,元朝末年山东水旱灾荒18次,河南水旱灾荒17次,民庐漂没,大水害稼,死亡甚多,人相食。加上战火不息,房屋被毁,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城郭为墟,尸骨遍野,地尽抛荒,渺无人烟。朱元璋曰:“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有诗曰:“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山东乐陵一县,仅剩400余户;潍县之族姓,惟存李、金二姓。而山西地理位置较特殊,西有吕梁山,东有太行山,在天然屏障的护佑下,受战争的影响比较小,所以人口有400万之多。当时办理移民的官署就设在山西洪洞城北的广济寺。广济寺不远处有一棵直径3米多的大槐树,官府就在此处张贴告示,大槐树下经移民登记造册,发给“川资”“凭照”,督促他们上路。所以山东民谣说自己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

张老:是啊。我祖先来自山西,但不是来自洪洞县。当时山西的移民较多,明初时交通工具不发达,普通老百姓赶路只能靠两条腿。如从太原走到洪洞县得七八天的时间,从长治走到洪洞县有几百里路,也得好几天的时间,因此不可能都集中到洪洞县再迁移,有的也是从自家所在的府县直接迁移的。我家就是这样。迁过来到北方的那个始祖叫张如斗,举人出身,曾在河南做知县。我的家族人很多,据说接近百十口。第一站到了河北邯郸,在邯郸市留下了一部分人;另一部分到了冀中这一带,河北的中部,但现在已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了;第三部分,就迁到了河北的土坦庄。后来居住土坦庄的一部分族人迁到了景县。在景县定居以后,家族人口繁衍很多,逐渐形成一个村落,叫张家庄。张家庄的族人有的通过科甲考试,到外地就职。族人中有任知县、知府、游击(清代武官名。从三品,次于参将一级)的。这位游击任职于江宁卫督漕,江宁位于今南京的中南部,工作是给皇帝运粮,是个武官,我就是游击的后人。

族人中还有一个在凤翔府扶风县做县长的,他的后人定居在今扶风县的一个乡镇。这个乡镇很出名,即法门寺所在地,居住在扶风县法门寺附近的张家后人曾来过德州,认祖宗,续家谱。据他们的家谱上记载,我们张家的祖先与三国时期曹操的大将张辽有关系。

家族延续到我祖父这一代,我的祖父膝下有三个儿子,我父亲行三。我的大伯父是邑庠生。他中秀才,后又考入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该校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校址在河北保定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临毕业,等待分配工作时,他在天津因肺结核去世。武备学堂出了许多名人,如蒋介石、冯玉祥都曾是保定武备学堂的学生。当时有名的陆军学校,北方有武备学堂,南方则有昆明的讲武堂,朱德同志就是讲武堂毕业的。

我的二伯父在家务农,是农民。当时家中有17口人。我的祖父、儿子、女儿、儿媳妇,共17口,家境属中农家庭。我祖父当有三十来亩地,但家中人口众多,平均算下来,地很少啊!相对来说,那里地广人稀,水土不是很肥沃。

我父亲曾被过继给族中的三爷爷,这是一段辛酸史!

我祖父弟兄四个,他是长子。我祖父的伯父(我叫他老大爷爷,是本族的,不是我曾祖父),是个老秀才,夫妻两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按过去的规矩,没有儿子,一般过继侄子,来承继本家的香火。按家族的族谱,应当过继族中的三爷爷。三爷爷在北京从事戏曲行业,但过去从事戏曲工作的人地位很低,在人们的脑海里,认为吹拉弹唱不是正当职业,所以老大爷爷不想要他,而是指名过继我祖父。但本族的人不同意,因为过继三爷爷名正言顺,过继我的祖父在血统上相对来说要远得多,不合家规,不符合过继的规则。为了解决矛盾,老大爷爷同时过继了两个儿子,将我爷爷和三爷爷都过继过去了。

三爷爷曾在北京教音乐,后来自北京返回本地居住,身体不好,眼睛也失明了,家中只有二亩半地,生活十分贫困。老大爷爷虽然同时过继了两个儿子,但仍偏爱我祖父,临终时将他的土地全部给了我祖父,虽然数量也不是很多,但我三爷爷什么财产也没得到。三爷爷也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也需要过继儿子。因为我爷爷和三爷爷同时被过继给老大爷爷,他俩等同于亲兄弟,过继儿子应当从我祖父的儿子中选择,这样,我父亲就被过继给了三爷爷,成为三爷爷的儿子。

李玉清:我听说过去过继是需立契约的,过继之后,要以过继后的父母为亲生父母一样看待,延续香火;原来的亲生父母是永远不能再相认的,也要改称呼。

张老:是的。我父亲过继过去之后,是不能再回去了。三爷爷家中生活很贫困,连吃饱都很困难。(张老说到这一段时,未再深说。只见先生低下头去,眼圈发红,数度语音哽咽,当是想起当年父亲生活的艰难。)

张成博:您父亲家中生活很困难,老人们是如何克服困难,让孩子读上书的呢?

张老:虽然三爷爷家较贫困,但家族中有一亲戚,家庭比较富有,家中设有私塾,我的三爷爷就把我父亲送到了亲戚家,读了七年书。后来我父亲出来经商。他酷爱读书,在很多亲友的帮助下,一边经商一边继续念书。20多岁时,参加了清朝末年的国家考试,在保定考取了商科举人。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为我上过私塾,读的书较多,我家老人们也很有学问,部分北方人认为念书人的家里可能不是地主,就是资本家。曾经有段时间,单位个别同事怀疑我是地主出身,说:“你家庭是不是地主?若不是地主或是资本家,怎么能念这么多书啊!你念得起这些书么?贫民大多是没机会识字的。”其实我真不是地主。为什么?现实情况是我家没有一亩土地,没有一间房,我父亲在外面租赁房居住。没有土地,怎么能叫地主呢?其实很多知识分子出身贫穷家庭。

实际上,城市里面贫民念书的也有的是,农村地主的子女也有不识字的。不能一概而论。我的情况就是这样。我家划成分的时候被划成城市贫民,不是贫农,因为我们家没有地,怎么能算农啊?

有些人再穷也让孩子读书,他们去借钱,拼命做工,也得叫孩子念上书。以苏州为例,苏州读书的风气很盛,自顺治三年(1646)丙戌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止,正恩会试112科。苏州府考取了13个会元,25个状元,6个榜眼,12个探花,状元数占全国的22.5%,为全国各府之冠。比如我的老师是苏州长州人,进士出身,但家里很穷。苏州平均三个门就有一个举人,三个门三家都有秀才,15个门就有一个进士。但不表示他们都是富人,因为穷人也读书。清代苏州府曾辖九县、二厅。苏州府辖吴县、长洲县、元和县、昆山县、新阳县、常熟县、昭文县、吴江县、震泽县、太湖厅、靖湖厅。有清一代,全国状元112人,常熟一地就有6人,翁同龢即是常熟出来的状元——山东全省才出三个状元,两个在潍县,另一个是清朝开科的聊城傅以渐——可见常熟的文风之盛。我老师的父亲(我的太老师)是南方人,家中七八亩稻田,所打的粮食远远不够生活,依靠教书为生,有时也为人看病。我老师的父亲将他送到常熟翁家念书,此翁姓与翁同龢不是一家,是个商人家庭。教书的老师是个北京人,考过四五次秀才都没考上,但很有学问,翁家聘他做教书先生。除教授其自己家子弟外,在苏州又招了十几个学生,学生会给老师交束修,这样给老师增加部分收入。我老师也是交学费上学。我老师的老师,虽然连秀才都没考上,但在他手底下出来10个进士。

科甲出身本来是荣耀的事情,说明有学问,但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别说举人,是秀才也不敢说。有人会说举人、秀才是封建家庭,就算是条件差一些,也应是地主啊!但状元家里也不一定是地主,不一定都是有钱人,出身贫寒家庭者亦有。“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了确认我家的家庭成分,单位专门派人到我德州老家去外调。外调的同志看到,我父亲的坟墓并未埋在我祖父家的坟地中,而是埋在我三爷爷旁边,调研的同志就明白了我的家庭情况,确是出身贫困。这样也洗清了单位中某些人对我的猜疑——认为有学问的人皆是出身地主家或是财主家的说法也就不成立了。

李玉清:刚才您说您父亲是举人,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情况吗?

张老:我的家庭那时候比较贫寒,但我的父亲在保定考中了光绪末科商科举人,这是最后一科。

我父亲的商科举人,跟传统的科举考试不一样。自隋朝以来,国家举行科举考试网络人才,通过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选拔秀才、举人与进士。比如:河北省的考生,县里考试通过之后,再到河间,考中秀才之后,到保定考举人,参加乡试。清末清政府废止了传统的科举,但并未停止透过考试从民间选拔人才。清末戊戌变法后的考试,考试内容不再考八股文,改为策论议;考试的方法也不是县考、府考,而是直接到保定考试,考中后即录取。出的考题与传统的四书五经内容不一样,比如考欧洲有多少国家?大洋洲在哪里?大洋洲包括几个国家?出题点着眼于世界了。

李玉清:科举考试延续了一千多年,民间对以考试入士为官之途,仍然有相当的需求。《大清宣统政纪》上记载“看学部考验游学毕业生”部分有授予吴乃琛等人“法政科进士”“文科进士”“农科进士”“工科进士”“医科进士”“商科进士”“商科举人”“文科举人”“工科举人”等。

自隋朝以来,国家举行科举考试网络人才,通过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选拔秀才、举人与进士,清末清政府废止了传统的科举,但仍通过考试从民间选拔人才。在废科举的同时,清政府同时制订了《留学生考试章程》,吸引归国的海外留学生透过考试进入政府。1905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为止,被称为“洋科举”的留学生考试举办过六次,总共取录了1388人。根据规定,在海外高等学校入学三年者可以应考。考试分为两场,首场在学部举行,称“部试”;次场在保和殿举行,称为“廷试”。考试内容包括外文,以及留学生留学时所习科目。考取者按成绩及其学习专业,分别授予各科“进士”“举人”等传统科举的身份,成绩最佳者更授予翰林编修。当时的各式名衔包括有“格致科进士”“工科进士”“商科举人”以至“牙科进士”等等。

张老:过去不敢提科甲出身,因为怕被扣上封建才子的帽子。当初《宪法》规定,三年富农改变成分,地主五年改变成分——三年、五年都过去了,但这些人的孙子填表的时候还得填富农!那时候什么都不敢说,特别是富农、地主,怕以后历史有变化,弄不好都是罪名。比如聊城傅家,是挂了号的。清朝开科第一个状元就是傅以渐,当时住在聊城城里的状元之后都不敢承认,怕说了以后,被记在档案里,这样就会跟随你一辈子,成为政治上的污点。

我父亲经商的同时,也学医。主要是经商,业余时间给人看病,不开药店。我父亲一生不置产,不带徒弟,也没房产。他经常说:子孙的生活不要富;父母不给子孙做马牛。

李玉清:汉朝萧何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您父亲的想法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

张老:是的。我父亲名讳上“星”下“洲”,号寒江遗翁,很有学问。(张老在说到自己父亲的名讳时,已经95岁的张老站了起来。他原是与我相对而坐的,站起之后,垂手很恭敬地站着,才说出自己父亲的名讳。这让我们十分感动,这种对父辈很尊敬的礼仪现在几乎是看不到了。)

我父亲早年在德州桑园镇经商。桑园镇地理位置较特殊,当时既是德州市第三区区政府所在地,也是德州市桑园镇镇政府所在地。它既是区,又是乡镇,介于京沪铁路和大运河之间,商业非常繁荣,比较富庶。在当地开当铺、开钱庄的山西商人较多。当时桑园的经济状况不低于德州,但自从1941年德石铁路通车以后,由于交通要道不再经过桑园镇,此地的商业就日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桑园镇划归河北省,不归山东管辖了,成为吴桥县(吴桥县是杂技之乡)县政府所在地。但我出生在德州城,所以我在填表时籍贯均写山东德州。

李玉清:听说您父亲在当地很有名,曾被选为商会会长?

张老:因为我父亲刻苦励学,知识渊博,被当地当作名人来对待,曾被选为商会会长。有人曾说:你父亲既不是资本家,又不是地主,怎么会被选为会长呢?大部分商会会长均以资本家居多。比如解放前济南的商会会长叫苗兰亭,经营数家粮食与纺织品店,天津、北京的商会会长也大部分是资本家。但我父亲并不是资本家,他能当商会会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我父亲具有多方面的知识,讲话很有分寸,能因人制宜。

第二,我父亲有胆量,能和当时一些军阀、地头蛇周旋,敢与他们抗衡。有的人很惧怕与军阀、地头蛇打交道,摄于他们的淫威,连话也讲不清楚,更别说有理有据,据理力争了。我父亲讲话不卑不亢,有理有据,说的话在理上,能维护同道们的正当权益,并为同道们争取正当的利益。

第三,我父亲懂法律,这是他能任会长的重要原因。他对当时《刑事诉讼条例》《民事诉讼条例》等法律条文烂熟于胸,所以打官司时他能当律师,能出庭为商人辩护,争取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所以商人们就推选他当会长。

第四,我父亲信佛教。曾担任过红“卍”字会会长、佛道院的首席统掌。

那时候商会会长并不好干啊!仅是军阀就很难应付。他在卢沟桥事变前当商会会长,“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人侵入华北,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想当汉奸,因此卸职,此后未再出山。

李玉清:您父亲是很有骨气的!第三章 私塾

张成博:您是从私塾接受教育的吗?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张老:我读私塾出身,也在学校读过书,但打下学术根基的是在私塾。我在私塾断断续续学了17年,期间读过若干个私塾。我父亲曾在私塾任教,我在我父亲跟前学习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十三经》。

以前我在填学习及工作履历表时,一般不填私塾,只填学校。因为当时有人提醒我说:私塾涉及封建、四旧,别填了,只填学校即可。“四人帮”倒台后,孔孟学说得到公认,还在世界上设了许多孔子学院,朋友们说写学历时,私塾可以谈了,没有人干预了,要实事求是地写,所以现在学历写私塾。

我介绍一下那时为什么读私塾。私塾以教授孔孟儒学为主,但孔子的权威在民国时期受到挑战。有一批人对孔子持批判态度,如胡适、吴虞、鲁迅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影响较大。其实际含义是要打倒孔子、儒学和礼教。但也有一些人肯定孔子的价值,如陈独秀、郭沫若、周作人等。陈独秀曾在《东方杂志》34卷发表《孔子与中国》,明确表示:“在现代知识的评定之下,孔子有没有价值?我敢肯定地说:有!”我父亲让我进私塾,是因私塾里学习的内容,除有关外国的知识涉及得很少,但于国内历史、地理、文化和一些多学科的知识均能涉及。读私塾既能学知识,也能学如何做人。

譬如《滕王阁序》,开篇云:“豫章(亦即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老师解说云:江西南昌在唐朝时称洪都。古人讲天地人相应,洪都府在二十八星宿中所对应的是翼星和轸星,那么,翼星和轸星就是南昌的分野。从地理上讲,洪都紧接衡州、江州;以三江为衣襟、五湖为束带,上控荆楚,下连瓯越。仅这一段话,既学了文学,还学习了滕王阁所在地洪都,涉及地理、政治及历史沿革等内容。

又如《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环滁即今安徽滁县。滁州的地理特色是山多,从文章中可以学到滁州的环境、地理。

又如从《孟子·梁惠王上》学习到义利观。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云:“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意即,你这个老头子不远千里而来,能对我带来什么好处呢?孟子通过“利”字批评梁惠王:“王!何必曰利?”谈利干嘛?“亦有仁义而已矣。”有仁义就够了。从此篇文章我们知道,不能把钱放在第一位,人格应放在第一。

又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滕子京因犯错被贬至巴陵郡,第二年,巴陵郡在滕子京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从此句可以看出:国家政通人和,才能百废俱兴,家和万事兴也是这个道理。

从古籍中可以学到历史及文化方面的知识。《孟子》中言及武王伐纣,私塾老师将殷纣王的历史前前后后作了介绍,我从中学到了历史知识。梁惠王说,臣子将殷纣王杀死,“臣弑其君,可乎?”封建时代臣杀君、子杀父母称弑,表示杀人者大逆不道,以下犯上。同样是杀人,在称呼上、名称上不同,这是文学方面的知识。孟子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杀了一个独夫,一个恶霸——纣王,没有听说弑君的事。孟子不盲目地惧怕君王,倡“民为本,君为轻”,且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上拉下马。这则涉及政治方面的知识。

多读书还有一个好处,即少念错字。如清代墨客秀才饶汉祥——黎元洪的秘书长,黎元洪发表的布告,大多出自他手。他的文章有金石声,有时他用字与咱们不一样。有的人可能误认为他用错了字,实际上是咱们用错了。他有次在北京讲话,说这个人太无虑——实际上是说这个人太孟浪。垃圾不念“lājī”,念“lèsè”,滑稽念“ɡǔjī”,《史记》有《滑稽列传》。

李玉清:您读的是古音,其中,孟浪是联绵词。垃圾念“lèsè”,滑稽念“ɡǔjī”,均是古音。滑稽,原意是流酒器滑(ɡǔ)稽。中国古代特别是《史记·滑稽列传》中引申为能言善辩,言辞流利之人。

张老:是的。有一次,开政协会,我与曲阜师范大学的包教授在一块谈话,我说滑稽念“ɡǔjī”。他很惊讶,说:“你怎么知道这两个字的读音?”

我说:“我是学来的。”

还有,“叶公好龙”的叶不念“yè”,念“shè”。搞中医的应注意古字的读音。中医文献源远流长,所以应多识古字,不要念错字。

读古文还有利于理解与医学有关的问题。如《春秋·郑伯克段于鄢》谈到“寤生”一词。有人理解为逆生难产,有人则理解为惊醒。《郑伯克段于鄢》曰:“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意为郑国国王郑武公娶了一个申国国君之女为妻,因郑武公谥号为武,故称武姜。武姜生两个儿子,一个是庄公,另一个是共叔段。按照立嫡立长的礼法,庄公当为世子,并在郑武公去世后接任王位。但其母姜氏讨厌大儿子,喜爱小儿子,千方百计想让小儿子共叔段登上王位。姜氏之所以讨厌庄公,是因生他时“寤生”。有人认为:寤生可解为睡着觉惊醒了,吓醒后生了孩子。这样无法解释姜氏讨厌庄公的原因,应当理解为难产更为合理。之所以难产,当是由胎位不正引起。(胎位不正,也可纠正。胎儿两三个月时,可以采取方法纠正。因胎儿头最沉,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孕妇怀孕七个月左右,一般胎儿会转为头朝下,但有的胎儿并未转正,或是横生,或是子宫收缩力差,不能压迫送出胎儿,或是胎体大,骨缝沟小,都会引起难产。)因武姜生庄公时难产,差点要了她的命,因此庄公寤生,姜氏恶之。寤生当为逆生,知道这样的理由,就容易理解了。

从典故、成语、词汇、诗词中可以学到人生的道理。譬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即人在困难时候,觉得走进死路之时,不要发愁,曙光总是会出现的,困难有办法解决。老百姓说“天无绝人之路”,即是此意。不要自己钻死胡同。

李玉清:私塾中师生关系如何?

张老:私塾重点是教书、教人,老师是表率,正襟危坐,从来不说一些没用的话,废话很少。但是学生之间、师生关系很好,学生们对老师均是念念不忘,感念师恩。不像现在,有的老师上课教书,下课走人,跟学生无交流。师生之间的感情很淡薄,那时师生感情很深。

我们私塾下午五点放学,四点开始读诗词。读诗词的时候,老师给学生讲典故、讲处世之道,怎样做人、修身、治家这些道理,也有时候给大家变些口味,讲一些很风趣的事。譬如说,黄昏时节,老师讲李清照的诗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是李清照后半生所写,抒发家破国亡后的心情。这首词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老师给大家讲词,体会李清照用词之优美。

若是教诗时恰逢清明,老师又会教与清明有关的诗。如宋代高翥《清明》诗曰:“南山北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老师讲:清明扫墓,子女在墓地上思念先人,痛哭失声。但不能一味沉溺于痛苦,回来还得过日子,不要再哭了。人已经去世了,祭奠一番,尽尽人事,就对得起先辈了,回来后还得做事。此为此词之大旨。

私塾老师还教为人处世。指出人应有本色,不要以外物掩盖了本质,弄虚作假。譬如说,有些人出门或是办事去,换上新衣服,衣冠整齐,这是好事情;但有一些人做出超出实际的打扮,没有本人原有的形态、作风,完全是伪装,这就不可取了。比较著名的有东床择婿之典故。东晋太尉郗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非常疼爱,想从时任丞相的王导家族中选一个佳婿。郗鉴令门生将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王丞相。王丞相表示同意,请其到自己家中东厢任意挑,并说:凡是王氏子弟,只要他看中了,他都会同意。东晋王家、谢家均是世家大族,族中子弟有许多出色的人才。郗鉴的门生奉命去王府挑选。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举止矜持,等待挑选。唯有一青年人,袒腹仰卧于东床,嘴中还嘎巴嘎巴吃着东西,好像不知有人前来选婿一事。管家汇报之后,郗鉴曰:“正此佳婿邪!”派人一访,原来此年轻人正是王羲之,便将女儿嫁给了他。郗鉴欣赏王羲之,说明王羲之东床袒腹所折射出的行为方式与郗鉴的审美价值取向趋同,进而发生了共鸣。

老师还介绍女诗人。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认为女子小事多,爱计较,没什么胸怀。但我的老师指出:女子中有才能及有学识的大有人在。譬如谢道韫,东晋时女诗人,宰相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之子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曾参加家族聚会,恰逢下雪,谢安于是问:“何所拟也?”谢安兄长之子谢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之诗因比喻恰当,受到谢安及众人的交口称赞。

老师还谈到清代一位才女的故事。据说当时有一上联“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许多知识渊博的进士、翰林都对不上此联,但有一女子对上了。这位女子是山东益都青州冯阁老的孙女,她对的下联是“两岸夹河,二渔叟斜钓双钩”,以双对单,对仗工整。说明女子中有才华的大有人在。

李玉清:确是令人佩服。过去对联讲究“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要对得好并不容易。您在私塾中读过什么书?张志远先生

张老:入门时读《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些自不必细说。除此之外,重点读过的书有:儒家经典《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书经》《易经》《礼记》,先秦诸子之作《道德经》《南华经》《商子》《荀子》《墨子》《杨子》,史学方面有《公羊》《谷梁》《左传》《二十四史》《战国策》《国语》,文学方面有《唐宋八大家》《古文观止》。以上是重点学习过的著作。《二十四史》的学习方式是老人们挑重点讲授,如《史记》《汉书》给我们讲,其他的自己学习。

我还有一件事情,坚持了一辈子。我不请名人为我的著作作序。

所谓的名人,只能说他社会交际面广,不能代表有真才实学。凡是由名人作序多的,借名人的名声起来的,这种人不值得向他学习。

真正有学问的人,大都不露锋芒,不炫耀自己,埋头苦干,虚怀若谷。因为虚怀若谷,所以会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知识越积越多。一个人一旦骄傲,就完了,就是从百尺高楼上掉下来了。所以我父亲经常告诉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千万不能自视甚高。咱知道的东西九牛一毛,沧海一粟。

关于读书,文学方面的书也要读。《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是学中文的人必须学习的课程,可以学习它的政治、技巧、智谋。看《三国演义》的人,智谋多。看《红楼梦》,可以了解人的思想及人间的世态炎凉。看《水浒传》,可以了解民间的情况。我的一位老师王蔚然,逼我三天之内拿下《西厢记》,非看不可,并要求我看了以后,告诉他有哪些体会、感想。我至今记得,我向老师汇报了我读书的一些心得,许多被王老师否定了;但有一条对了,就是人不能“出尔反尔”,说话不算话。《西厢记》说的是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便率领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要强抢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危急之中,崔莺莺的母亲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但张生请救兵救了她们之后,崔莺莺的母亲又悔婚,不承认以前所说的话了。这些对为人处世都有启示作用。

从文学著作中可以学到许多古代文化知识。信佛教之人一般称之为居士,和尚自称“贫僧”,道士自称“小道”,这是自谦之词。

总之,我读书多且杂,思想体系比较复杂。我当时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严重,是读四书五经的人。我读过《十三经》、先秦诸子等书,了解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又学习了些佛家、道家、耶稣、伊斯兰各方面的书籍。也学习了一些犹太人的思想学说(马克思、恩格斯都是犹太人)。

我父亲一再告诫:尽可能向一个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看齐。我父亲是信佛教的,但他对释、儒、道以及耶稣、回教各种思想均了解。所以我虽不是宗教信徒,但对各个宗教也很感兴趣。为什么呢?因为宗教能解脱人的烦恼,教你怎样做人,求得公平正义。

张成博:听说您有座右铭,可以给我们讲讲吗?

张老:我父亲信佛,他有四句话,体现佛教思想:“愿修功行,愿造上乘,愿得真谛,愿救众生。”

我的老师万老又加了三句话:“名高易坠,居安思危,骄者必败。”意为名声大了容易毁掉;居安要思危;骄者必败,任何人不能骄傲。这些都是我的座右铭。

老师说的话,特别第三句话,我时刻铭记在心:骄者必败!此话意义很深。我也没有骄的本钱,一个普通医生,比下有余,比上不足,能满足衣食住行,能安稳过日子即可,我很知足。中国有句老话:“谦受益,满招损。”

我父亲在当地被视为文史哲医全面人才。他曾经带过一些学文、学史、学哲学、学医的学生。我在私塾学习《十三经》、先秦诸子、《二十四史》等,私塾生活有十余年(接近17年),跟父亲学习15年。我父亲对我的教导是:要研究学问,多读书,充实头脑,不入官府,不要搞行政,做一个平民百姓。

他希望我研究学问,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进取,要改变外国人所说的“中国人只能模仿,不能创造”的情况。他一再强调说:我不希望我的儿子完全模仿我,最好要能有第二个、第三个面目,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

他还说:临床要掌握尺寸,要官民、贫富一样对待,眼往下看。你的衣食住行(就是说我)要来自百姓,若离开老百姓,则一事无成。

我父亲强调一点:学校、书本知识只占你成才的20%~30%,70%来源于社会实践。他嘱我常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些都是真理啊。

李玉清:是的,老人家的话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第四章 习医

张成博:请问您父亲为何让您学医?

张老:我父亲说:学习医学,当一名大夫,是为人民服务、积德行善之事,走到哪里百姓都看得起你。因为医生是社会上有用之人。

张成博:您什么时候开始学医的?

张老:我家老人行医,老人也经商,我从小就被家庭熏染,生活在医药气氛浓厚的环境中,每天接触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慢慢地走上学医之路。

实际上,我少时并不想学医,我对物理、化学感兴趣,曾希望以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当时,我对医不感任何兴趣。但因为我家庭是行医之家,我是奉父母之命学习医学的。父母之所以让我学医,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我父母共生了一个儿子、四个女儿,我只有弟兄一个,父母若是老了,指望儿子来照顾。若是走向军政两界,怕孩子走上歧途。父母希望我当老百姓,一生平安。

其二,我若是从医,家中老人们积累了许多经验,可以让我学习,就可以将我拴在身边。

其三,当医生能帮人解除疾苦。

我于是遵照父亲的教言、训导,从事医生的专业。

李玉清:从事医生行业,不像有的行业可以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医学是济世救人的行业。

张老:是的。父母希望我选择医学,一生平安。我的老师也说:平安是福,当老百姓是福,吃亏是大福,小糊涂也是福。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样我就不会离开家了。

反观我一生,的确也是实现了我父母对我的要求。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在我年轻时代,不和官府有任何联系。比如国民党或是汪伪政府时代,我没染上污泥浊水,没有加入国民党。

总之,我往往在一个地方一干几十年。所以我的历史非常简单,历史清白。

李玉清:张老,您学习中医的引路人是您的父亲,对吗?

张老:我学习中医的引路人,除我父亲之外,还有本族的族伯父,也是老中医。这两位先人的教导和栽培使我逐渐走入中医之门。我开始学医是从《医宗金鉴》入手,学《医宗金鉴》《汤头歌诀》。《医宗金鉴》里面包含有《伤寒论》《金匮要略》,所以最初我读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医宗金鉴》的版本。《医宗金鉴》还有内、外、妇、儿等各科的内容,其中有歌诀,易于背诵。而后才学习《难经》《素问》等古典著作,最后学习《灵枢》一书。

李玉清:老人们安排是有深意的。

张老:是的。老人们认为先学习《难经》能结合临床,之后学《素问》,最后学《灵枢》。现在看来,老人们安排读书的次序,重点是看病、搞临床。理论性的著作稍靠后一些。

我父亲很重视药物,所以我对药物的学习下过苦功。除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这两本书以外,我还重点研读过《本经疏证》。当时不明白老人为什么让我学这本书,因为对当时的我来说,此书文字不浅显,而是略有古意,读起来感觉有点吃力。但当时我也没敢问,因为那时候学东西不敢问。那时是老人给你定什么,你就学什么。现在回想起来,《本经疏证》的作者邹澍很有学问。《本经疏证》所载的药物应用部分,基本是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来的。

李玉清:是的。《本经疏证》所注药物悉本《伤寒》《金匮》,学术根基很正,是本好书。我知道您在药物方面也有研究,很有成就,且有著作。《本经疏证》作者邹澍,字润安,清代江苏武进人。其同乡周仪颖谈到他的出身与治学曰:“家故贫,艰于就傅。勤苦自励,于书无所不窥,虽冱寒盛暑,披览不辍。”此书为注释《神农本草经》之作,全文以《神农本草经》为经,取《名医别录》《唐本》《图经》等内容为注,并采《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古方,与经文互相印证,逐味详释。该书引征广博,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精义于一炉,以《神农本草经》原文分析古方的应用,以经方药物配伍理论注疏《本经》的内容,间或附以自己的治疗经验,对某些药物的阐发颇有特色。

张老:除此之外,历代的本草著作,大部分我也都读过,这也是我这一生在药物研究方面有点成就的原因。再加上我这70余年的用药经验,于是写了药物方面的著作《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碎金录》。

我学医的时候,父亲抓得很紧,不许我有丝毫放松,并且说:你要搞医,不能只看医书、药物学方面的书,也不能仅看《内经》《伤寒论》。一个人要有点成就,在学术上能够丰满,且提高医药研究的水平,还需要学一些杂学,亦即需多学科的知识。重点是文史哲和一些名人的笔记、随笔、记录、回忆、医话、医论、稗官野史。这些著作对学习医学有很多帮助,有启发性、借助性,能丰富你们的头脑。

举一个例子,叶天士,被人称作“天医星”,是利用广告捧起来的。有几种史料记载这件事。江西龙虎山一位颇有名声的道长,到苏州来找叶天士看病。叶天士和他合谋唱了一出戏。叶天士与道长商量一计,让道长乘船经过一座桥。要算准时间,在这条船经过桥时,恰恰叶天士桥上面走过去。此时,道长令船家停下,说:“桥上有天医星,我不敢过,等天医星过去了,我才敢过桥。”众人肯定很好奇,这件奇事肯定会在百姓中流传开去:原来叶天士是上帝派遣下来的,是天医星下凡,成神了,从此他的药店业务繁荣。

此事是否属实咱先按下不表。但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当时叶天士打广告,提高自己的身价,武装自己,让别人都知道,达到了使自己声名遐迩的目的。

从另一方面讲,叶天士是位名医,是值得佩服的。老朽于中年时,为采集医药史料,数次访问苏州,叶桂先贤的事迹是我访问的重点之一。其墓在太平天国时已被犁平,尚有一宅三进院落,恐也非他的故居。当地卫生部门介绍,其故居已无迹可寻了。我曾写有七言小诗以记此事:

乌飞月落天黎明,远看青山草木盟。小僧抱瓮来汲水,晨鸡不鸣枫江城。寒气袭人先秋意,竹菊仍与百花争。吾曾三访天医府,未得遗药半个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