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的天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09:00:02

点击下载

作者:(德)多丽丝·迈尔亭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内向者的天赋

内向者的天赋试读:

前言

寂静的奢华:为何安静者所拥有的,却是喧闹者还在寻觅的。

我们在文学和电影作品中见到他们。歌德描写的维特,简·奥斯汀塑造的沉默寡言的达西先生,《哈利·波特》中的赫敏·格兰杰和《饥饿游戏》中思维缜密的女主角凯特尼斯·伊夫狄恩,这都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得到他们:女演员艾玛·沃森、高尔夫运动员马丁·凯梅尔、女时装设计师加布里埃·斯朵艾、脸书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悄无声息中达成目标。他们保护自己的私生活,使之不被窥探;他们不自负、不张扬;他们成功、耀眼而风趣,同时又内敛、敏感甚至害羞。这正是内向(introvertiert),即“向内转”,由拉丁语“intro”(入内)和“vertere”(转向)派生而来。

拥有内向型人格的人比比皆是。下面这些人很可能是内向的:

·当她第一个来到办公室,没有人分散注意力并且盯着她看的时候,这位女同事能做出最为精妙的构想和推理。

·某位信息技术专家迸发的灵感能帮助公司成为行业翘楚,但当他站起来并在公司聚会上说几句话时却会脸红。

·某个孩子更喜欢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天马行空或者冥思苦想,而不愿去学校参加生日聚会或者去踢足球。

·某位受欢迎的演说家可以在济济一堂的听众前登场,却害怕看似轻松的闲聊。

·某位母亲在儿童游乐场时更喜欢埋首于杂志中,而不是加入妈妈们的闲聊。

·某位老板在听取建议时只能一心一意地专注于思考,到了晚些时候才发来一封邮件:“你的建议非常不错。请继续完善!”

·从不多话的朋友,一旦谈到自行车赛车和最美的阿尔卑斯山山道,就会变得活跃起来。

偏于自制和矜持的内向者与众不同。他们与当今时代提倡的性格(乐于交友、平易近人、善于交际)格格不入。见面热情打招呼、主动讲话和大方出场,这些事都与他们无缘。这种差别被性格外向的人视为性格缺陷,甚至有时也会视为对自己的侮辱,从而被激怒。在积极参与并与他人打成一片的人们看来,内向的人较为冷淡且举止拘谨。这种人如果拥有耀眼的成功还具备明显的感知力,没准儿还要经受对其所谓狂妄和傲慢的谴责。

实际上内向、腼腆和敏感的人并非没有快乐或不善交际,他们只是处于与外向者不同的另外一极。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他们天生表现出更活跃的思维,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更强,对多巴胺这种提高感应能力的神经递质的刺激更敏感。日常生活中其意义在于:

内向的人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摆脱日常的喧闹,重新振奋起来。外向者吃完饭会与朋友看场电影,内向者则宁愿窝在家里看蓝光影碟,并非他们害怕外部世界,害怕他人或者寒暄,而是因为他们需要私密性。外向者乐于追求盛大的生日宴会和庞大的交际圈,而内向者在个人世界、二人世界或熟人的小圈子里才更为快乐。

喧闹者乐于享受的刺激和兴奋对于安静者则太过强烈。

内向者与外向者感受世界的方式如此不同,以致有时他们之间像外星人和地球人一般陌生。如果你属于比较安静的那一部分人,许多日常生活场景会令你感觉像来错了星球。高铁中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就像好友婚礼前三天的景象:世界是为喜欢熙攘喧闹的人而不是为生性谨慎安静的人创造的。

但是时代在变。在颇受瞩目的《安静》(苏珊·凯恩)和《安静之人》(希尔维亚·吕肯)出版后,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区别开始为人们所注意。《安静之人》登上了德国《明镜周刊》甚至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后者通常只有安吉丽娜·朱莉或iPhone这些“大人物”才能登上。经济界也预感到,那些不太显眼的独来独往的员工具有一些优秀特质,如更理性、更有创造力和同理心。

那么内向是否就成为“酷”的新标志呢?这样说未免有些夸张。但与过去相比,人们确实越来越看重内向性格的人。原因也许是,在过劳、压力、疲于交际的时代背景下,甚至外向者也发现:精神的复原和内心的幸福才是快乐、思想有深度和轻松的前提。

畅销书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在她销量惊人的著作《一辈子做女孩》中极尽自我嘲讽。在印度的隐修所,她认为通过沉默和克制保持平静是自己的福祉,同时也让自己更为神秘:“我决定,从此不再做这个隐修所里讨人欢心的女孩,不再来回跑蹿、说闲话和开玩笑。我无须站在聚光灯下,也不用抢话,或者为了别人嘴里偶尔蹦出的几个赞美词,是时候改变自己了!”1巴西的明星作家保罗·科埃略吸引了数百万个读者,也是因为他传递了这个信息——思考和冷静会使人生受益。

精神的复原和内心的幸福才是快乐、思想有深度和轻松的前提。

放慢速度和自我思考的魔力对于安静者不言自明。他们喜欢孑然一身,像法国作曲家、歌手乔治·穆斯塔基唱的那样,以蛰居为朋友,并以此作为好习惯:“我的孤独是我的一个朋友/一个美好习惯”,以及“不,我虽孤独但我并不孤单”。

我们大脑的生物钟给我们留下了纯粹享受休息的时间。若是我们过度劳累,它会强迫我们休息以待复原。外向者绞尽脑汁在日程表中为美好和有益的独处空出位子,郑重其事地戒除网络并沉静数日。这对我们这些内向者来讲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需要时常摆脱忙碌,重新恢复精力,这为安静者带来很多好处。

这一切行于无声,令人信服,但这种安静的行事风格在这个嘈杂的世界是不够的。如今每个人都需要建立关系网,然后引人注意,进而推销自己。这一额外工作耗时、费力,甚至外向型的人都无法消受。对我们内向者而言,被迫自我推销的结果是:我们仍然矜持和内向,但我们比以往更少地躲避,更多地直抒胸臆。我们需要为这种工作、生活和交流找到更为适合自己和自身特点的方式,不然没人听得到或看得到我们。本书将带给你提升你的关注度的知识、信心和策略。

内向者思维缜密,关注根本,认真倾听, 回避争论, 工作有条理,捕捉细节,结论具体。他们思考和行动时比常人更独立。他们小心地避开生活的暗礁,严格保守秘密,不会虚张声势。

知识:本书带你探讨内向性格的方方面面。内向基因(introDNA)作为安静者独有的最显著的性格特征,为你进行自我评价并取得发展进步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

信心:本书旨在传递给你内向是思考、独立、礼貌、创造力之源的理念。对于他人而言,这些深邃的性格资源未必像对你来说那么与生俱来。

策略:本书将帮助你更好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内向性天赋,从而在进步的过程中逐渐超越自己的禀性。

圣雄甘地曾说:“你能以安静的方式改变世界。”这个世界上不止有一个理想的性格类型。影响世界,也未必需要撼动世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迈克尔·杰克逊和维克·冯·比洛(艺名Loriot)都曾如此。当今的美国演员索菲亚·科波拉、英国作家J.K.罗琳、加拿大摇滚巨星艾拉妮丝·莫莉塞特这些内向者真实地活在我们周围。他们的成名表明,安静者有自己成就大事的方式。最终他们的成功与喧闹者相差无几。第一章解锁内向型人格

内向的人可能是出色的听众、毫无同理心的书迷,或是心思纤细的敏感者、寡言的沉默者、沉静的思考者,抑或是抽象的思想家、幕后的策划者、性格腼腆的成功人士或者是热心的通达人情者。他们中的一些人绝望地以低价抛售自己,而另一些人悄无声息地创业成为百万富翁。时尚教父卡尔·拉格斐、现代版的灰姑娘——戴安娜王妃和凯特王妃这样的闪耀人物,同样把自己归为内向者。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每一个安静者都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内向着,而通常情况下,外人对此并不理解。内向概念面世“内向”这一概念在20世纪20年代由瑞士的精神分析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首次提出。他第一个将面向外部世界的行为称为外向,将面向内心世界的行为称为内向。与此同时,他也非常明确地指出:没有人是绝对内向或外向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带有另一种特质。此后荣格将内向和外向的两分法扩展为八种类型的模式,包括四种内向2型和四种外向型。

基于荣格的理论,美国的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和伊莎贝尔·迈尔斯·布里格斯母女提出MBTI类型指标。这种性格测试将行为模式区分为16种,八种内向型和八种外向型。MBTI已经成为全世界进行性格分析最常用的工具,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

几乎同一时间,德裔英国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也开始着手研究内向和外向这一对相反的概念。他从生理学角度来解释外向者与内向者的行为区别,并提出假说:内向者的大脑比外向者更为敏感。艾森克采用“神经质”(neurotizismus)这一概念作为补充,以此得出四种类型:情绪稳定外向型、情绪稳定内向型、情绪不稳定外向型和情绪不稳定内向型。

外向型/内向型这一维度如今被视为当今最重要的性格特征之一。从Big 5(大五人格问卷)到DISG(四种性格模型)的性格测试,可以说都会考虑到内向/外向这一维度。我们都是内向型吗

人人都知道“内向”这个词。但是,目前对于“‘内向’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一问题,却没有简单的答案。现如今,对“内向”尚无明确的定义。3荣格和艾森克当时所说的“内向”不同于如今的“内向”:他们两人以及职业心理学家马克斯·弗莱德都明确指出,内向是多面的(当然外向也是),表现为不合群、害羞、心思较敏感或4者性格古怪,等等。

现代人格心理学目前已将内向性格的几个方面发展成独立的研究主题:

高度敏感型:研究高度敏感性的先锋者伊莲·艾融将那些对潜在刺激的反应比大部分人更敏感的人理解为高度敏感型,而不是内向型。对此,她给出了两个理由:第一,“内向”这一概念带有消极含义,而“高度敏感”一词更好地表明了一种细腻的感受,可以给人以负担,但也令人充实;第二,高度敏感的人中只有70%是内向的,其5余30%却是外向的。然而,批评家推测,外向型高度敏感者干脆掩盖了本身内向的天性。

腼腆:女作家们以内向为主题撰写实用书籍时总是乐此不疲地指6出:内向和害羞完全是两码事,这没错。长久以来,并非每个内向者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都会感到或者表现出不安,外向者也可能会害羞,演员芭芭拉·史翠珊就是例子。另一方面,哈佛的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深信:害羞的人往往也是内向的。害羞是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心理学家估计,几乎一半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内向的。

书呆子综合征:神经科学家珍妮弗·格兰姆斯在她的研究论文中提出,内向最明显的表现与阿斯伯格综合征(一种孤独谱系障碍)一致。也有传闻说爱因斯坦、希区柯克和贝多芬都表现出了轻微的自闭症症状。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人的典型特征就是难以与其他人相处,但他们通常特别有天赋,主要集中在数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或者技术领域。因此,阿斯伯格综合征有时也被称为书呆子综合征或者小教7授综合征。

独行者:由于这些新产生的认知和定义,“内向”这一概念逐步缩小为珍妮弗·格兰姆斯提出的“社交型内向”,即对派对、媒体舞会和滑雪不感兴趣。根据这个定义,内向者不会成为有影响力的人,而是孑然一身、独自思考的一群矜持的孤僻者。

外人开始将沉思的安静者和果断的喧闹者视为旗鼓相当,然而安静者之间却彼此隔绝。

如果能够厘清内向的概念,并能逐个剖析内向性格的不同类型,这会有科学的指导意义。然而,概念上的分歧在社会上却导致了矛盾的结果:外人开始将沉思的安静者和果断的喧闹者视为旗鼓相当,然而安静者之间却彼此隔绝。

特别是高度敏感者,他们自发地成为独立、特别的群体。即使是务实的技术至上论者和书呆子似的学科专家也不会互相支持,而是互相妨碍——虽然二者的行为举止都同样平静和冷淡。不管生性多么静默,在西方文化中没有人乐意被视为害羞的人。

说了这么多区别,我们差点忘了,事实上各种类型的安静者,其共同之处要比区别多。不管他们是高度敏感者、书呆子综合征患者,还是害羞的人或者只是不喜交际的人——一旦不太合群,相对安静的他们通常会被更喧闹的大多数人视为内向者,无一例外。他们经常被低估,因为另类的举止而令人捉摸不透,也不太符合克尔斯汀·库尔曼在《明镜周刊》上发表的《我们时代的理想人物》一文中对安静8之人力量的描述。任职于奥尔巴赫市采埃孚集团(IF Friedrichshafen AG)的人事部门主管班哈德·威格特在谈话中也强调道:“不管一个求职者的性格是内向的还是害羞的,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这两种人的言行举止是极其相似的。”

对我们内向者来说,我们是一个整体,不可分离。为了与外向者一样,获得同等的名望和相同的机会,我们即使有着诸多不同却依然要承认自己是众多同类中的一员,因为外向者固然占多数,却并不多9出许多。

因此我决定,在本书中使用“内向”这个词原本的广泛含义。根据我的理解,“内向”是一个上层概念,意指那些安静、声音细微的人,他们并非外向者抑或善于交际、热衷舞会、长于领导的人——2然而如果没有内向者的才华,公式E=mc(爱因斯坦相对论公式)、脸书、哈利·波特或者春天交响曲就不会诞生于世。

至少三分之一,或者甚至二分之一的人更愿意倾听内向者的声音,而不是外向者的。四大内向类型

所有内向者的性格倾向一致,但并不是所有内向的人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特别明显的不同:第一,善用右脑思考的内向者,更喜欢凭借主观直觉来处理信息,而善用左脑思考的内向者,则更经常根据客观分析来提取信息中的有用部分;第二,一部分内向者可以游刃有余地与别人交往,而另一部分内向者觉得十分困难。从这两种极端情况的交点出发可以得出安静性格的四种基本行为方式(见图1-1)。

·实事求是的雄才大略型(masterminds):理性指导行为,善于与人交往。

·心思细腻的超级敏感型(supersensible):感性指导行为,善于与人交往。

·逻辑缜密的不通世故型(nerds):理性指导行为,不善于与人

·交往。

·性格怯懦的隐蔽蛰居型(cocooner):感性指导行为,不善于与人交往。

·新型内向者人格:雄才大略型、超级敏感型、不通世故型、隐蔽蛰居型。图1-1 新型内向者人格

雄才大略型 此类人是内向者中冷静的领导者:理性、谨慎、富有责任感。通过缜密的逻辑思考,他们将工作和家庭经营得井井有条。他们坚定不移,忠实地完成自己的目标。一般情况下,雄才大略型内向者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善于审时度势,主动行动,即使他们看起来与上层人物完全不同。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她向我们证明了——要成长为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女人,未必要遵循政府首脑的刻板形象。

超级敏感型 此类人拥有一种第六感。凭借较高的感知能力,他们从生活、艺术和自然中体验到一种特殊的刺激。他们是细心的观察者,并能直觉地洞察到周围人的情绪和所处环境的氛围。同时,敏感的神经系统却让他们容易受伤。因此旁人眼中的超级敏感型内向者通常是显眼和令人劳神的。这类人中最广为人知的代表,就是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笔下的豌豆公主。

不通世故型 此类人被旁人视为半天才半白痴的混合体。他们自认为是看透世故的思想怪人,认为自己精通本领域,无人可企及。但是不通世故的书呆子无论有何追求,都想要明白体系是如何运作的,他们深入体系,并且毫不在意冲破极限、打破常规。比尔·盖茨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在2013年登上了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榜首。这就说明,“书呆子”这一词的含义已有所转变,成为逻辑、创造力和某10一领域卓越能力的代名词。

隐蔽蛰居型 他们非常看重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并且惧怕外界的批评。他们最喜欢龟缩在信任安心的环境中,他们偏爱过程和层次清楚明了的结构化工作环境。隐蔽蛰居型内向者以踏实、体贴和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特别尊重对方见长。在面对陌生人时他们常常觉得十分拘束,害怕成为注意的焦点,并且竭力保护自己的隐私,即使他人乐意看到他的出现,且并未觉察到他内心的这些特点。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是最为知名的例子。与他们之前的各代王室不同,两人谨慎地接受自身的任务和使命,才得以逐步适应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内向基因基本类型

内向基因描绘了安静者表现出来的四种典型行为方式。内向基因11并不像对其有所影响的DISG(四种性格模型)和MBTI职业性格测12试那样旨在将人们分门别类——就此而言,无论内向或外向,每个人都与众不同。内向基因更多致力于为内向者理解自己的性格结构提供一个实用工具。

当然,内向基因并非第一个对内向者人格进行分类的性格模型。但它是第一个专门只针对安静的内向者提出的模型。最重要的是,它是第一个融合了安静者各种表现类型的模型:独行者、高度敏感、腼腆、书呆子综合征。

内向基因为内向者评估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并有方向性地发展自我提供了模型。相应地,你可以在本书中直接翻到对自己这种类型最为有用的内容部分。这样,你可以以最容易获取成效的方式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交往、工作方式和个人形象。

我是哪种或者哪几种内向类型:测测你的内向类型

你可以用内向基因测试自己是哪种内向类型以及如何最大化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很多测试只能选定一个答案,但事实上另外一两个选项也可能符合你的行为方式。内向基因测试与此不同,你可以给每个选项打1、2、3或4分。也就是说:

·与你的性格最为符合的选项,打4分,也是最高分;

·与你的性格最不符合的选项,打1分,也是最低分;

·与你的性格第二符合和第三符合的选项相应打3分和2分。

注意:凭第一感觉打分,而不是按照你的个人意愿。

指导语:

请你回想你过去的行为和情感体验,根据每个题目的每个选项与你实际情况相符的程度打分并记录分数。

4=最符合

3=比较符合

2=比较不符合

1=最不符合

问题1:如下四组词是否与你相符?

a.正义、有远见、激励

b.冷静、实事求是、反思

c.可行、高效、持续工作

d.认真、和谐、关注

问题2:你去参加一个专业演讲。活动前你将做何表现?

a. 你与三个重要的商务伙伴打招呼,友好地点头并入座,然后专心研读活动安排

b. 你觉得没有认识的人很不自在,因此你避免与人聚众交谈,演讲开始前一小会儿才悄悄入座

c. 聚众交谈时,大家围得水泄不通,因此你向与自己交谈的女士建议到安静的院子里继续交谈

d. 你利用此机会,在活动开始前向一位专业同行询问一个棘手的问题

问题3:寒暄对你来说是?

a.多余的废话

b.必做的事

c.费力的事情

d.总是很可怕

问题4:有人让你在女孩聚会上向初三年级女生介绍你的专业领域。你会做何反应?

a.没问题,我对自己的专业可以聊上几个钟头

b.可以。这种场合我心里都备有“底稿”

c.我拒绝并转而讲到最近占用我全部精力的那个项目

d.我思考自己在她们这个年纪会感兴趣的话题

问题5:你的邻居家最近新添了条小狗,它的叫声几乎每天把你从睡梦中吵醒。你如何应对?

a.我对此并不十分厌恶,我可以自动屏蔽掉犬吠

b. 这让我很烦,它就算轻声叫我也会受到惊吓。但是我并不想给人不宽容的印象,所以我会考虑该怎样应对为好

c. 我希望别的邻居提意见。实在受不了狗叫时,我就关紧窗户睡觉

d. 我先静待观察,毕竟这个狗还小。但若没有改观,我会提醒邻居——夜晚是休息时间

问题6:在一次团队建设活动中,你需要在实时角色扮演游戏中跟其他四位同事一起逃离密室。你会扮演何种角色?

a.你协调大家一起合作,以便游戏有序进行

b. 你观察并理清现在已有的线索和答案,让每个人都清楚最新的情况

c.你躲在角落里,被动等待房间和屋内设施对你造成影响

d.你力求借用其他队员找到的密码和信号来机智地找到出口

问题7:你被邀请参加一个名流俱乐部。你会做何反应?

a.你委婉地询问负责人参加该协会后有什么任务和要求

b.你接受邀请,这样的关系网对工作很重要

c. 你对常规的俱乐部不感兴趣,因为自己在专业领域已经有很好的关系网

d.你感谢邀请,并以家事为由拒绝邀请

问题8:下面性格缺点哪些跟你更符合?哪些不太符合?

a.胆小

b.执拗

c.过于冷静

d.敏感

问题9:朋友请你帮助准备婚礼。如下哪个工作更适合你的才能?

a.烤生日蛋糕

b.安排外地宾客的住宿

c.组织发送邀请

d.想出几个有创意的婚礼游戏

问题10:下面哪句名言与你最为相符?

a. “想要真正的身体舒适,没有什么比待在家里更好了。”(简·奥斯汀)

b. “最好的想法在孤独中产生。”(托马斯·爱迪生)

c. “我并非不合群,我只是没那么友好。”(T恤文字)

d. “我喜欢一个人,我喜欢出门,我喜欢跟我的狗狗一起长时间漫步,途中观察树木、花朵和天空。”(奥黛丽·赫本)[1]

问题11:回想一下过去数年,当被邀请参加儿童生日聚会时,你……

a. 喜欢参加你的姑姑为自己孩子和生日宾客组织的野外童话剧场的短途旅行

b.在猜谜寻宝的游戏中破解谜底和提示

c.在主人家孩子的书柜上翻看书籍,并很快专注于某本书

d.悄然玩起了乐高积木或者任天堂游戏

问题12:你偶然得知同事如何在背后议论你。下面哪个句子片段可能与你更为相符?

a.“……真是过度敏感……”

b.“……总是躲避……”

c.“……有些社交障碍……”

d.“……不谙世故……”

问题13:你邻居烧烤晚会上所谈论的话题,你丝毫不感兴趣?你会怎么办?

a.你开诚布公地说自己感觉无趣,然后回家

b.出于友情,你会坚持捱过整个聚会

c.你思想开小差,转而思考其他事情

d.你微微一笑然后退回屋内

问题14:在会谈中……

a.相对来说你更沉默寡言,你更喜欢在非正式场合表达观点

b.你会有备而来,你的发言准确而客观

c.你会说出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当同事忽视了重要的细节时

d.你常常凭直觉感受到该采取怎样的解决方案才对各方都公平

问题15:你所赏识的人……

a.不刻意追逐效果却总能说到点子上

b.照顾到其他人,把所有人都纳入团体

c.爱思考,并善于运用精巧的幽默

d.擅长逻辑思考和理性论证

问题16:要取得最佳成果,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

a.有明确清晰的过程和标准来保障成果水平

b.没有人盯着你

c.可以将想法付诸实践而没有时间压力

d.不受任何人管束

问题17:你在一场有奖竞猜中获胜。你最喜欢哪种奖项?

a.你可以去参加一个感兴趣领域的课程

b.你可以和你的伙伴在一个舒适的疗养酒店度过一个周末

c.你被邀请参加欧洲某大都市的艺术、音乐文化周末活动

d.你可以搬进配有划船的湖边小屋度过一个超长周末

问题18:你将安排一个实习岗位。你对哪种应聘者印象最为深刻?

a.一位21岁就即将本科毕业的女性应聘者

b.一位曾开发出一个app并以此获奖的女性应聘者

c.一位化学方面一点就通的女性应聘者

d.一位学业之余还是认证急救员的女性应聘者

问题19:对我来说,举止得体的人……

a.体谅他人、乐于助人

b.举止恰当、自信

c.直接、不复杂

d.友好、真诚13

问题20:下面哪个图片最好地反映了你的头脑思维?

结果分析

自我测试结果一览:为题目的每个选项打上分数,并算出如下表格中每个大写字母项的总分。

你在某两个或三个甚至所有的行为类型上获得了同样的得分也是可能的。如果你将M、S、N、C四项各自的得分标在面积图的各个对角线上,并将这四个点用直线连接,就会看到你个人行为方式的组成方式以及四种行为倾向对你来说如何相互作用。

例:M得52分,S得72分,N得40分,C得46分

例:你个人的结果分析

得分最高的行为类型字母表明了你最为明显的行为方式,其他字母的得分展示了你的内向基因在其他方面的行为趋势。请你阅读下面部分的解释,在M、N、S、C中某项越明显,下文的相应的行为类型讲解与你的行为方式就越符合。

[1] 本书是德文书译版,可能不太适用于中国国情,请凭直觉作答。雄才大略型:冷静的引领者

我们来说一个这类行为方式的代表人物——克里斯托夫。克里斯托夫是法学家,他所提供法律咨询的重点是租赁与劳动法,有较强的能力和丰富的知识,读书甚多,尤其爱读传记类和通俗政治类书籍。他在法庭上长于辞令,他的辩词文笔扎实且内容渊博,然而当面对一些当事人的情绪波动时却会手足无措。因此,克里斯托夫注重在客观的对话后将自己的弱点隐藏起来,让当事人尽情发泄激动情绪。

工作之余,克里斯托夫不断完善自己的钢琴技法,在周末与友人登山时放空思想。他与友人较少交谈,而是利用这段时间理顺思路,回归自我。

家庭生活中,除了与妻子比较亲近,克里斯托夫也与大女儿特别亲近——这个女儿学业顺利无间断,与克里斯托夫一样爱好钢琴。而小女儿高中毕业一年后还未能选定大学专业,邀请来家的朋友也都像她一样迷茫,“令人寒心”,这让克里斯托夫难以忍受。他庆幸家里地方够大,即使满是宾客也能有自己的空间。

克里斯托夫这种雄才大略型内向者左脑相对发达,情绪稳定。

也就是说:他们思考有章法,表达清晰,反应审慎,克制。他们稳定的情绪令人心生信任,稳定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大脑边缘系统情绪14兴奋度相对较低。

四种内向者人格中,雄才大略型得分高的人最为符合人们对于内向者的传统印象:认真的观察者、专注的倾听者、有计划的组织者。他们乐于承担责任,常常担任领导岗位,因其谨慎、冷静的风格颇受重视。他们的价值体系以稳定性、持久性为基础。公开场合的情绪高涨,自我表现与他们格格不入。这种思想者类型的人常常令周围的人产生距离感,让批评他们的人觉得他们没有人情味。他们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相处的准则,却不像同等水平的外向者那样重视关系维护,改善外表以及提高个人形象。“安格拉·默克尔不是虚张声势的人,花环、首饰、寒暄,这些她都不感兴趣。”《南德意志报》的记者斯戴凡·克莱恩是这样描述德国15总理默克尔的。她的服装、款式、身份象征(手表、首饰等)都令她显得冷淡,然而她足够聪明,也知道在正式场合需要面带微笑,身着套装,发型恰当。

简而言之

如果从头到尾通读本书,你将全面了解内向者人格的各个方面。当然,你也可以跟随分类导航直通雄才大略型内向者相关章节。这样你也能最快地改善生活方式、交流技巧和自我形象。注意:一个人的行为风格很少纯粹以某种内向人格类型呈现,因此你也要关注你得分第二的内向人格类型的行为方式的内涵。超级敏感型:敏感的唯美主义者

我们来看一个这类行为方式的代表人物伊莎贝拉。她曾长时间认为自己过于敏感,不能吃苦耐劳,如今她说自己是高度敏感的。其他人鲜少察觉的气味、声响或弊病都能刺激到她的神经,甚至无法忍受。她对不可察觉、即将降临的风险具有无与伦比的直觉,有时甚至令她的儿子们反感。反之,伊莎贝拉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受也更为深刻和细腻。亲人中没有谁像她那样对音乐有如此深刻的感受,朋友中也没有谁像她那样对光影氛围有如此丰富的体验。

在工作中,细腻的直觉也让伊莎贝拉受益匪浅。她作为独立的版画师为出版社和作者设计书籍。自由职业者的这种独立性让她有可能实现个人的想法并按照个人的感觉来安排工作。美中不足的是,她的想法并非都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为了能实现创意,她对很多项目付出了与薪酬不相对等的时间。

私下里,伊莎贝拉非常注重美感和休闲。她家的双拼别墅对于五口之家来说过于局促,然而房子简单的形状和丰富的采光却几乎抵消了这一劣势。伊莎贝拉带起耳机,或者冥想,或者埋头进入童话或幻想类故事来逃避家里日常的喧闹。她也这样承受住了邻居家男孩刺耳的小提琴声。伊莎贝拉知道自己应该跟邻居协商一下音乐练习的时间,然而她也害怕冲突,甚至期待自己的孩子也能这样勤奋地练习乐器。

超级敏感型内向者右脑发达,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

对于此类人员的高敏感性的心理学成因的研究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本来抑制大脑刺激的丘脑,可能将过多的信号识别为重要信号并不加过滤地让其进入意识。也有人提出压力激素——皮质醇升高的水平以及遗传物质的变异作为解释:2011年有科学家证实,高度敏感类型人的血清素遗传因子及数个多巴胺遗传因子与常人不同。

超级敏感型内向者特别擅长体会他人的内心。他们凭直觉就能感知各种情况及事物的不同方面。然而这种内心的富足也有其不好的一面:性格中敏感占比较大的人持久力较差,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疲倦,对个人和他人期望颇高,跟他们一起生活或工作并非易事。

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有着“超级敏感和易疲劳的神经”,这也让他能够创作出一部透露出强烈感知力的作品。作品产生的前提是让一切顺应稳定心理的生活秩序——与外界隔离的工作间,严格的日程,家中有六个孩子也未能搅扰的平静。“最重要的是,我随处可以归于平静,释放自我,调整自我,享受舒缓均匀的工作时间。这是很有裨益的生活秩序。”他在1933年5月4日的日记16中如是写道。

简而言之

如果从头到尾通读本书,你将全面了解内向者人格的各个方面。当然,你也可以跟随专题导航直通超级敏感型内向者相关章节。这样你也能最快地改善生活方式、交流技巧和自我形象。注意:一个人的行为风格很少纯粹以某种内向人格类型呈现,因此你也要关注你得分第二的内向人格类型的行为方式的内涵。不通世故型:孤僻的天才

我们来看一个这类行为方式的代表人物卢卡斯。他年近30,是一家电影成品制作企业的联合创始人。两个大学肄业生曾经在后院作坊建立的公司,如今已是电影视觉效果这一细分市场的世界龙头企业。从10岁起,卢卡斯就醉心于动画荧屏技巧。他的客户将其视为电影行业的乔布斯——可见他多么精通本行。

卢卡斯也乐于承认自己在电影行业的专家导师地位。没有人能跟得上卢卡斯追求完美的步伐,即使最优秀的同事偶尔也显出一丝愚昧。在这种情况下,卢卡斯的合伙人作为调停人介入活动,他也是公司的经济首领和矛盾避风港。然而即使这位合伙人也难以阻止公司高频率的人员流失,虽然业务都很有趣,企业文化却过于随意:卢卡斯已经当面狠批过不止一个专家同事。然而目前几个辞职的人重新回到公司——卢卡斯发起的每年两次超棒的公司聚会就已经让他们欲罢不能。

在自己圈子的聚会上,卢卡斯比以往更多地释放自我,然而社交方面他依旧我行我素,他不懂得展示出对别人的兴趣或跳出自己的话题范围。卢卡斯不喜欢内容空洞的寒暄也没什么,但他的自我却会让他那本就匮乏的团队归属感进一步恶化。

卢卡斯这种不通世故型内向者用左脑思考,思维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规则导向性。

同时他们很难深切感受到他人的思想和情绪,因此其个性带有轻17微的孤独症特点。从这个角度看,可能不通世故型内向者脑中负责移情功能的杏仁核活性较弱。阿斯伯格症候群作为孤独症一种较轻的形式,其患者就是杏仁核活性差。遗传因子也可能是一个原因,剑桥孤独症研究中心的西蒙·巴伦-科恩就指出:阿斯伯格患者较常见于数学家和信息技术学家的家庭。此外,性格中有较高不通世故型特点比重的人往往是杰出人才,比如贝多芬、爱因斯坦、希区柯克、简·奥斯汀、玛丽莲·梦露这些名人都被认为有着孤独症的性格特点。

不通世故型是专业能力特别好的一类内向者,与此相反,他们对与人交往的方式没什么兴趣。当然并非他们中每个人都能成为爱因斯坦。但是许多人集中研究了他们性格的秘密,认为他们有成为当今时代偶像的潜能,不拘泥于华美的仪表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不通世故型的天才担得起这种厚望,世界需要更多的、新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其他人又有谁能改变世界呢?

性格中有较高不通世故型特点比重的内向者常常是某一兴趣领域的天才。比如Vogue杂志美国版25年来的主编、时尚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安娜·温图尔。这位内向的风尚偶像在社交中羞怯、难以交往,因其举世无双的时尚感知和绝对的完美主义著称。温图尔虽未受过相关高等教育却能够杀出一条时尚之路,也符合她的风格。13岁18的时候她就声称:“我将成为Vogue的主编!”

简而言之

如果从头到尾通读本书,你将全面了解内向者人格的各个方面。当然,你也可以跟随专题导航直通超级敏感型内向者相关章节。这样你也能最快地改善生活方式、交流技巧和自我形象。注意:一个人的行为风格很少纯粹以某种内向人格类型呈现,因此你也要关注你得分第二的内向人格类型的行为方式的内涵。隐蔽蛰居型:低调的和气人

我们来看一个这类行为方式的代表人物苏珊娜。她是微生物学家,从事化妆品和医药行业的分析和质量检验工作。实验室细致、循规蹈矩的工作符合她胆怯、拘谨的天性。在相互熟悉和协助的和谐团队中,她感到很有安全感。虽然大多数同事都跟苏珊娜一样是高级专业人才,但他们几乎没有权势争斗,也没人爱出风头。这一点对苏珊娜很重要,她很重视事物顺利进行,不喜欢争着出风头。

她也很清楚这种态度会阻碍事业前行。最近有人建议她参加一个新生女性科学家的项目,这个项目旨在培养女性承担教授岗位。从专业角度看,这个项目很吸引她,而且作为女教授,她能够较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但是一想到每周要有那么几个小时需要在一大群学生面前讲课,她又生出一种无力感。现在只是需要在科技大会上针对团队的研发结果做报告,她就已经让同事代劳了。

因此在考虑良久之后,苏珊娜还是决定放弃申请这个项目。她的丈夫并不能真正了解她的这种做法,毕竟参加项目并不意味着她必须怎么样,相反给她创造了各种可能。但是对苏珊娜来说,内心的平静比一个让自己战战兢兢的事业机会更为重要。

隐蔽蛰居型内向者与超级敏感者一样右脑发达,因此特别注重人际关系。

尽管如此,她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或身处崭新环境时还是会感到手足无措并痛苦地自我怀疑。这一社交障碍是以往经验影响的结果,也可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核磁共振实验中,隐蔽蛰居型的受试者的杏仁核有明显更高的活动性,这也是大脑的恐惧中心。如果给隐蔽蛰居型受试者看一些陌生人的照片,他们的杏仁核比其他受试者19更易激活“警报”,尤其是那些遗传了用于构建5-羟色胺转运蛋白20的基因的短变体的人。这一生理特性使得性格中隐蔽蛰居型特征比重很大的人虽然乐于与人建立联系,却又视建立联系为威胁,因此避之唯恐不及。

隐蔽蛰居者的腼腆令其自我压抑。大会休息时间的寒暄,工作的改变都会令他们紧张不已。他们总是专注于自己的不足,然后为了逃避外界对自己的苛求而退缩进自己的亲密港湾:家人、朋友、熟悉的工作环境以及漂亮的住所都给他们带来和谐与安全感。然而隐蔽蛰居者的社交恐惧却没那么外显,甚至有时谈话对象会喜欢他们的这种拘束,认为这是修养的表现。

至少自电影《国王的演讲》上映以来我们知道了,隐蔽蛰居型内向者也出现在高贵的家庭中。如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所爱戴的父亲乔治六世遭受的社交障碍强到每次公开露面都是对自己的折磨。戴安娜王妃那“害羞的戴”的形象令全世界着迷,年轻的皇族成员威廉和凯特也被视为和善的羞怯者,很容易脸红,不得已时甚至会采取法律手段追索隐私权。

简而言之

如果从头到尾通读本书,你将全面了解内向者人格的各个方面。当然,你也可以跟随专题导航直通超级敏感型内向者相关章节。这样你也能最快地改善生活方式、交流技巧和自我形象。注意:一个人的行为风格很少纯粹以某种内向人格类型呈现,因此你也要关注你得分第二的内向人格类型的行为方式的内涵。第二章露出你外向的一面

也许你跟大多数内向者一样,安静的行为方式在你的人生中占主要地位。因为这种行为方式对你来说自然又正确,你能够毫无意识地、准确地切换到这种方式。特别是当你感到紧张、有压力的时候,你会很容易自动切入这些标准模式般的核心特征。然而许多内向者忽视了一点:你也有外向的一面,每个人都有。只是这一面明显没有得到足够发展,很多安静之人很久以来都意识不到自己有这一面了,相应地,外向一面也很少展现出来。如果你想知道你外向的一面的程度,可以做一下内向–外向测试,该测试可以在www.campus.de/leisegewinnt上下载。

本章将会让你更强烈地意识到和利用好自己个性当中外向的一面。当你参透了这些点,生活将更加轻松并且充满欢乐。01 察觉另一面

想象一下,你伴侣的公司每年圣诞节前两周的周六会邀请你去参加圣诞节派对。如以往一样,派对前你都要紧张到害怕,启程时也是十分勉强。现在吃饭和发言都结束了,端上了咖啡,许多宾客开始换座位,你看了下表,还有一个钟头,就觉得可以心安理得地辞别了。这时一个同事的太太坐到你身边来,给你和她自己都斟上酒,于是你无意间卷入了一场关于上次度假的聊天。你啜了一口意大利的巴罗洛葡萄酒,感觉很自由甚至颇有活力,聊得相当兴奋,这时派对主办方的总经理和太太参与进你们的小范围聊天。你礼貌性地称赞了派对的氛围和菜肴,同时脑子里想着如果这会儿在家里会有多舒适。换个视角看,你是不是展示出类似外向的这类性格?或者甚至同时以外向和内向的方式感受着这个世界?

这当然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不管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内向的或是外向的,每个心理健康的人其实都有这两个性格系统,只是两者的比重不同,很多人的内向和外向性基本持平。因为他们天生会充分利用两种行为趋势的优点,这类人被称为双向的(ambivertiert,其中“ambo”在拉丁语中意为“两个”)。

被问到自认为是内向还是外向时,来自林堡的纪录片制片人、作家莱纳·维尔德回答说:“我两个都是”,“我对人很好奇,喜欢身边充满生气。但是独身一人、享受安静的时刻对我也同样重要。为了感觉舒适,我注重让内向和外向保持平衡”。

而在很多其他人身上明显内向占主导。但对他们来说,无论内向的比重多大,外向总是占一定比重。说得更贴切些:每个内向者都有一点外向。

每个内向者都有一点外向。

从数据上看,比如内向占70%,外向占30%。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往下说。你只需要察觉到自己性格中或多或少的外向性并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许多内向者没法做好这一点。就像自行车选手腿部肌肉非常发达而手臂肌肉却缺乏锻炼,我们这些内向者对较小的声音有完美的掌控,而对很大的声音则充其量只是尚能掌控。这一相对弱势并非只有一个而是有两个原因:首先,我们天生就不太擅长外向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也没怎么练习这种行为方式。这其实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项潜能。

简而言之

考虑一下你的外向部分有多明显。我的一个爱好园艺的接受心理辅导的来访者曾这样说过:“我的内向部分像我种的牡丹一样顽固,我的外向部分则像雪钟花一样毫不起眼……不过二月的时候每一朵雪钟花都令人愉悦。”从这个想法出发,请你用适合你并与你相关的一幅图片来描述自己“内向部分”和“外向部分”。www.campus.de/leisegewinnt的内向–外向测试将会告知你的内/外向百分比比重。02 假装如此

保持本真一直备受推崇,珍视自己不通世故或胆小的天性自然也是正确和重要的。任何形式的内向都像一根主线贯穿一生,无须推翻。

只是你不应总维持现状。

因为当我们或多或少地听任自己保持内向,就被禁锢于自我之中了。英国心理学教授本·弗莱彻和卡伦·派因对此表示,只忠诚于自我的人一般只利用了自己行为能力储备的1/10,而能够偶尔跨越自己天然喜好的人,生活更有成就:“你会的行为方式越多,就越能够应对21生活中的各类境况,也越少有不安全感。”

如今我在内心和外部世界切换自如,就像一会儿穿连帽卫衣一会儿换成演出服一般,过去可不总是这样。在我事业初始阶段,我很多错误的决定都是因为内向使然。高中毕业考后选择大学专业时,我没有选择法学,因为当时我无法想象自己在法庭上陈述。在大学的时候,我的口试总是黯然无光,这好歹还能因为优秀的笔试成绩得以弥补。求职面试被问到单人间对我是否重要时,我回答“是”,当然心里也明白这并非机智的回答。自己最初几本书面世时,我因为害怕公开露面而拒绝了数十个做报告和接受采访的邀请。

你拒绝过多少次演讲邀请,多少次寒暄时仅仅站在边角,多少次在会议时把自己放在观察者的角度,又有多少次为了避免在升降电梯里碰面转而走楼梯?如果你听任自己内向的直觉冲动,这些事总是时不时发生。而如果你再更多地退缩,退缩到自己都不自在或者有损形象了,问题就来了:听任自己的内向性格而将世界拒之门外时,你真的忠诚于自己吗?或者这种举止是否让你错过了人生的实质性目标,而本来你只需要将自己的界限扩展一下就能达到目标。

加拿大心理学教授布莱恩·利特尔,称自己“生理上极度内向”,早前就感觉到做自己是不够的。作为高校老师要吸引学生,让学生坐满教室,安静的举止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利特尔决定上课时有意识地显得比自己本性更外向,他自己称其为“伪外向”。

如今他能娴熟运用这种训练而得的外向形象,并因此获得了多个教学优秀奖。与此相应,他也“赏”给本性内向的自己独处的时间来透透气。“如果能给我一点恢复的空当来释放本性,我会做一些不符合本22性的事情来推进工作。”

利特尔的做法与我多次推广的观点相同:当需要有能力与外界相处时,fake it till you make it,也就是扮演这个角色直到事情完成。

这样看来,装作外向并非放弃本真的形象,而是意味着为自己创造又一个形象。

内向的人也完全能以外向的形象示人和交往。他只是需要为此耗费比天生外向者更多的精力。相反,外向者遇到需要安静的情况时则需要拼命压制自己,比如当需要逐渐熟悉一个话题或者写一本书时。此外雷托尔还体会到,一般没有人可以察觉天生外向和伪外向的区别。

简而言之

如果假装外向,在展会上每半小时接待一批生意伙伴,或者在好友的婚礼上发表一番感人的致辞,你会有何感受?笨拙?有压力?紧张?得心应手?或者都有?如果假装这样做让你不习惯或者很有压力,你无须为此迷惑。进行从未练过的运动项目训练也是这样!重要的是,你要给自己作为内向者复原所需的喘息空间。03 扩展舒适区

舒适区很美妙。花几个小时坐在海滩篷椅里,听着优美的音乐,陶醉于自己的思想,与好友深入聊天,在周日早上走过空空的城市,忘我地跟进一个项目,按照自己意愿来布置私人的和工作的环境,这些都很有裨益。

然而,这首先是不可能的。工作、家庭和外部世界都对你有要求。需要按时完成工作安排,需要参加婚礼,需要筹备孩子的生日,需要在人头攒动的商业街购物。如果要逃脱这些工作和社交的要求,难免被冠上怪异或无可救药的个人主义的帽子。此外:内向者似乎彻底低估了对外交往能带来快乐的潜力。

这个令人振奋的观点是由两个最新的研究得出的。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心理学教授威廉·弗利森请内向和外向的实验组成员在一个群组讨论中表现出典型的外向:活泼、健谈、有行动力。对照组成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给以指示要安静和克制。在记下来的自我评价中,实验组一致表示很享受讨论,对照组却全程感觉不自在和无趣。“每个实验参与者表现得更外向后,都比举止内向感觉更愉快”,弗利森总23结道。

当羞怯和敏感的人表现外向、在会议上表达观点或者大声参与生日会合唱时,他们显然同样“盛开”。这听起来很不错。问题是:既然外向的行为让人如此愉快,为什么我们这些内向者不能完全从自我中释放出来?毕竟我们所有人都倾向于重复好的感觉。

心理学教授约翰·泽伦斯基和他的团队为此给出了答案。加拿大渥太华的卡尔顿大学“幸福实验室”的系列研究通过对6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得出:问题出在前期阶段。内向者将社会义务和交际活动与恐惧感和害羞感联系起来。他们先入为主地预期自己超出惯常地引人注意地会感觉不适。“他们没有意识到”,泽伦斯基说道,“自己期待24一场派对并且在那里会感觉超棒。”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也知道:这是对的。无论电台采访、组团旅行、圣诞晚会或者各种可能的长夜庆祝——以及所有与大群人或隆重登场挂钩的活动,我都条件反射地拒绝。只当有工作要求,我丈夫认为不错或者朋友拉上我一起时,我才适当地参与一下。在活动中或活动结束之后,虽然并非每次都是,但比我预料中的更常发现:也没想的那么糟糕。相反:其实事情挺好的,至少比想的要好。

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适当的外向会振奋情绪。一种理论是说,内向者如果表现得更开朗和强势,就能有更多正面的反应。还有人猜测,参与讨论或者维护个人观点会提高心理舒适度。我们也可以略带嘲弄地说:这种“总算搞定了”的感觉会激活愉快激素。不管怎么说,偶尔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是值得一试的,不然,许多美好和有趣的事物就会与我们擦肩而过。

冰岛女歌手比约克给我们带来又一个值得思考的观点:“如果总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来,人生会很孤独。但是当你有时反其道而行之——比如你正处在内向状态,这时一个朋友来访,你努力突破自我去交际——我认为这就很美好。我们为了其他人放弃了自己的情绪25状态。”

作为有着较高超级敏感或隐蔽蛰居性格比重的人,你会对图像和诗歌有直观的感受。也许赫尔曼·黑塞的名诗《历程》会激励你更多地走出自我的阴影:“我们欣然跨越一片片领域,

我们绝不眷恋故土的羁绊,

世间的幽灵无从束缚我们,

他促使我们奋发向上,心境开阔。”

简而言之

你担心,有意地做出外向的样子会显得不自然?尽管放心:你敏感的感觉会让你免于夸张,让你的表现非常自然。多突破自我往往还会振奋你的情绪,给你的谈话对象留下好感。04 切换于两极间

成功的工作和社交都需要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并在团队中贯彻下去,需要建立关系网或者进行谈判。你在本专业领域越受欢迎,越想有所进步,你就越需要在聪明的心智之余触动心灵,比如通过与人握手,让氛围变得有人情味,还有透露自己的某些私人细节。雄才大略型内向者往往自己就能看到这些的重要性并理智地察觉到:没有社交互动,就没什么能做成的。

一个称自己个性85%是内向的企业主在自己的日常生意中稳健地维护了工作关系。“在我的每日日程中有固定的时间段让我坦诚地交际和尽可能的外向。不过我的员工也知道——当我的门关闭时,我是想要不受干扰地工作。可以说,我像在两个电台间一样自由切换于内向和外向间。”

审时度势地按照环境的要求和期待来调节自己的举止并将个人喜26好暂时置之一旁,这被普遍视为成熟、健全人格的标志。雄才大略型内向者特别擅长这一点。他们并不因此抛弃自己对于反思和安静的喜好。他们善于运用自己所有的个性特点——既有占主导的安静一面,也有不太明显的喧闹一面。能够有意识地切换于内向/外向两极间也是高情商的表现,这也增强了创造能力。

由此看来,假装外向对于不通世故型内向者也很有意义,即使他们不能像雄才大略型内向者那样有天生能从社会期望的角度思考问题,但这种伪外向的姿态使他们往往位于名人之列:爱因斯坦就是独一无二的古怪科学家类型,他不怎么关心自己的孩子或者发型,他的成功让他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实至名归。另一方面,创造力心理学告诉我们:孤独天才那过于内向的人生绝不是灵感迸发的最好前提。

孤独天才那过于内向的人生绝不是灵感迸发的最好前提。

因此,幸福和创造力学者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建议有针对性地在内/外向状态间切换。当生活中这两面可以平均分摊时,人是最有创造力的:“当一个外向者学着向内向者那样体验世界,或者反之,27那么他就像发现了人生一个全新的维度。”

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看起来掌握了这个原则。这个过去的怪才为了体验到全新的世界,每年要求自己完成一项与自己根本格格不入的任务,并在365天中持续执行:学习中文,戴领带。最近又有了极端的任务:每天认识一个新人——而且是在现实生活中,面对

28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