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10:54:5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社会救助

2.差序格局

3.社会事实(涂尔干)

4.个别化

5.个案工作

6.社会服务

7.倡导者

8.剩余性社会福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系与区别。

2.简述帕森斯社会现代化模式变项理论。

3.简述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出路。

4.简述社会工作的要素。

5.简述泰彻的价值体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论述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以及现阶段我们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2.论述“标签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3.试论述社会工作、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社会救助

答: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对那些维持社会基本生活水平有困难者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社会救济工作的关键是要正确划定被救济对象最低生活标准,维护贫困者的基本权益。我国长期开展的扶贫工作是社会救济中很有特色的事业,把社会救济与生产开发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贫困者的生活水平。

2.差序格局

答:在分析传统社会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结构时,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是“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3.社会事实(涂尔干)

答:社会事实是种社会学概念,由涂尔干作为社会学的特殊研究对象而提出的。社会事实是指外在于个人,却能制约个人行为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事实,它以社会为基础和承担者。具体来说,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如下特征:(1)客观性: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具有客观性。(2)强制性:社会事实“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带有强制性的力量,他们凭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3)普遍性:“它之所以是普遍的,是因为它是集体的。”也就是说,构成社会事实的现象是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数量的成员共有的普遍特征。

4.个别化

答: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传统的社会工作价值。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个别化原则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个别化处理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每一个当事人的特点,主要是心理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工作。其次,在生活、活动和学习方面也要有相应的措施。另外,在起居上要尊重每一个人的隐私权,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人保守其隐私的需要。

5.个案工作

答:社会个案工作是指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在个案工作中,工作者在与案主彼此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中,充分调动案主本身的潜能与积极性,共同探讨、研究案主的问题、家庭及社会环境,运用案主本身及外部资源,增进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帮助案主成长的目的。

6.社会服务

答:社会服务是指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它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服务与营利性商业服务有本质区别,它是社会福利服务。

7.倡导者

答:在一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即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倡导不是不顾受助者接受程度的强行推动。

8.剩余性社会福利

答:剩余性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系与区别。

答: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区别为:(1)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来承担主要养老责任,实际上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抚养与赡养关系构成的网络,由家人、亲朋向老人提供非正式的家庭照顾。(2)社区居家养老是按照“属地养老”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社区自身所有的资源和条件的前提下,使需要得到照顾的老人尽可能在社区内接受照顾。其目的是帮助老年人体现出作为社区成员的角色,尽可能地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常态”的社会环境中。需要动员全社区的人力物力来帮助那些需要照顾的老年人,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社区中能够幸福地生活。

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系为:(1)社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的历史延伸。在养老责任上,由家庭成员延伸到整个社会身上;在具体承担养老的社会责任的组织形式上,由家庭延伸到其他涉老的专业和非专业组织;在制度建设上,把家庭养老的意识形态基础有文化价值观延伸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并以法律作为这些制度的坚实基础;在承担风险上,把单个家庭的保障风险延伸到家庭和社会身上。(2)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庭养老是一种非正规照顾,它一方面成本低廉,提供的服务快捷灵活,提供服务者又多为熟悉的邻里朋友,所以较容易为老人所接受;另一方面,非正规照顾能增加社区的关怀感、安全感和归属感,能培养社区成员守望相助的精神。而社区居家养老包含正规照顾,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服务,可以有效利用社区内的一切闲置资源。

2.简述帕森斯社会现代化模式变项理论。

答:帕森斯社会现代化模式变项理论的主要内容为:(1)帕森斯提出的关于人的行为价值取向的“模式变项”理论反映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相互对立的结构特性,成为当代现代化理论中关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 两极对立的基本模型。这些模式变项共有五对:

①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依据普遍认同的统一标准待人处事,特殊性则对不同的人和事运用不同的标准。

②专一性与广泛性。这一抉择涉及互动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宽窄和清晰程度。如果相互之间的义务是狭窄的并被明确限定,就意味着选择了专一性,其特征是提出要求的一方有证明这项要求的义务。相反,如果双方全部人格投入到互动关系之中,相互给予或取得的满足是广泛的和不受限定的,那么这类互动选择了扩散性一端,其特征是被要求一方有义务解释这一要求无法满足的理由,朋友关系和雇佣关系可以作为扩散性与专一性的例子。

③自致性与先赋性。前者是以角色执行者的实际表现成就来评价,后者是根据角色执行者的先赋条件如家庭背景、关系来评价。

④情感中立性与情感性。前者指角色行为不受情感影响,后者指角色行为常受情感影响。

⑤私利性与公益性。这一抉择涉及互动中优先考虑的是哪一方的利益。私利性意味着将自身利益置于优先地位,而公益性则是将对方或整个集体的利益放在优先地位。例如,商业关系主要受私利性支配,而公众福利事业则要优先考虑他人或集体利益。(2)在帕森斯看来,普遍性、专一性、自致性、情感中立性、个人倾向是现代社会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特殊性、广泛性、先赋性、情感性、集体倾向是传统社会人们行为的价值所向。帕森斯建立的理想模式分析把现代化的过程过分简化,尤其将现代化进程截然划分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但他建立的理想模式变项却可以给人们提供直观形象的参考框架,为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便利。

3.简述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出路。

答:(1)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

①城市化进程中户籍制度管理的问题。许多农民进城后,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融入到原有的社会经济组织之内,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拥有的社会福利等,只能在体制外生存而成为流动人口,大大延缓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②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压力,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度密集,交通拥挤,地价房价高昂,居住条件差,社会秩序混乱。

③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困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影响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也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样,使农村更落后。然而在城市中,贫困主要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在城市逐渐出现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家庭的基本生活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自然地理环境破坏问题。热岛效应、大气污染等。

⑤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文地理环境破坏问题。许多文物古迹,古建筑群等被强行拆除,相当程度上不可逆地对人文景观造成了极大地破坏。

⑥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问题。为保证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

⑦城市资源短缺的问题。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短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相伴随的问题,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障碍。(2)中国城市化的出路

在有关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中,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围绕以何种类型城市为主实现城市化,形成了以下几个著名观点:小城镇重点论、中等城市重点论、大城市重点论、并举论。

以上观点各有道理,又都存在一定缺陷。比较而言,“并举论”似更具合理性,更符合城市化的国际惯例,但鉴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分割政策,旧体制与政策的滞后效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改革只能循序渐进,这就必然对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产生影响。在对城乡分割的一些主要政策,像户口、就业、社会保障等的改革,在大中城市尚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目前推进城市化的主要选择。中国政府自2001年10月1日起全面放开小城镇的户口限制,就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当然,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城市化模式亦将在保持一定特色的基础上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4.简述社会工作的要素。

答:社会工作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项:(1)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没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活动就无从谈起。(2)受助者

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受助者是遇有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3)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它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服务过程,而不是社会工作者在行使手中的权力。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借助于助人活动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工作区别开来。(4)助人活动

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在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传输的是精心考虑过的、科学的、能够满足受助者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而受助者输出的则是需要和对来自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行为的理解、选择和反应。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角色、享用文化、情景、传输手段等多种因素结合而成的行动体系。

5.简述泰彻的价值体系。

答:泰彻的价值体系主要有以下内容:(1)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2)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3)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他的决策;(4)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5)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分享对货物和服务的控制;(6)对于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权利。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论述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以及现阶段我们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答:(1)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维护了社会公正。人是有差异的。每个人在身体、智力等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不同,加上后天教育环境、食品营养等因素,这种差别就更明显了。然而,人类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没有竞争社会就无从发展,激烈的竞争对那些各方面条件较差的人来说无疑处在一种不利的地位。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世界,完全实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有悖于人道主义理想,有损于人的尊严,降低了人的价值。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类在实行竞争原则的同时,还要强调公正原则,就是说,效率和公正应当兼顾实行。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许多条款,确实体现这种公正原则。例如,雇主责任制,强调雇主在赚取雇员创造的大量利润的同时,也应对雇员在退休、工伤、医疗等方面负有责任,甚至完全是单方面的责任。又如有些国家实行的对最低收入家庭的补助,即划定“贫困线”,使那些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达到正常收入而家庭又陷于困顿的人能够在社会中继续生存下去。(2)现阶段我们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①社会保险范围过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自建国以来几十年,从国有企业扩大到集体企业,并在农村试行养老保险和推广合作医疗,成效卓著。但就全国范围来说仍显得过于狭窄。从人口来说,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人口基本上无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城市来说,享有社会保障待遇的只限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而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在一个时期内没有实行基本的保障制度;此外,占我国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的乡镇企业至今未施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如此庞大的人口没有或缺乏社会保障,对于劳动者素质的保护,对于社会的稳定,对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无疑是不利的。

②国家、企业负担过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强调国家、企业在社会保险中的责任,而受保人一旦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即可终生享受,无须有大的负担。下述三种情况使国家和企业不堪重负:一是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离退休人员大规模增长,退休金开支越来越大;二是随着人们对身心健康的关注,公费医疗支出十分庞大,加上管理不尽合理,浪费惊人;三是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迈不出步伐,企事业单位人满为患,生产效率低下,但平均型的福利费用却大幅度增长,入不敷出。再不改革,很难走出困境。

③个人积极性难以调动。我国社会保障的水准虽然不高,但对于受保人来说,从出生到死亡均可享受各种保障待遇,的确减少了人们的许多后顾之忧。然而这种保障制度,只与你是否在保障的范围内有关,一旦进入范围,与你个人的生产效率、对国家的贡献全然无关。久而久之,客观上助长了人们的懒惰行为。个人考虑的是如何多争取一些福利待遇,不争白不争,而很少考虑个人对企业的贡献。于是出现了公费医疗药品倒流入自由市场、你死我活地争夺企业住房、享受长期病休在外搞第二职业而企业效益无人关心的怪现象。

2.论述“标签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答:(1)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标签理论是解释某些偏差行为何以产生的理论,也是反对那些不正确地制造偏差行为的理论。某些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偏差行为,是社会上有权势的人给弱势者加标签的结果。本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这些弱势群体的行为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在那些有权势的人来说这些行为则不合规范,从而给这些行为加上“偏差”、“不正常”的标签。又由于这些人具有权势,经过宣传或某些社会程序,这些加在弱势群体头上的“偏差”、“不正常”的标签逐渐被广大社会所接受。

对于提出标签理论的社会学家来说,有些弱势者的“偏差”或“不正常”,与其说是真正的偏差,倒不如说是有权势者给弱势群体妄加标签的结果。有权势者的妄加标签使那些可能并不属于偏差的行为成为“偏差行为”,而且这种妄加标签可能真的会产生促成弱势者偏差行为的后果.(2)在实务中的运用

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按照标签理论,我们可以在介入过程中提出以下问题:哪些人被认为是残疾人?他们为什么会被认定是残疾人?当他们被认为是残疾人之后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对残疾人的行为与生活又有何种影响等等,进而帮助案主摆脱以前的标签,给予案主公平的评价待遇,改善其所处的人际关系环境,肯定其价值,增强他的信心。

总之,用于残疾现象的标签理论反对轻率、不负责任地给某些人加上“残疾人”的标签,以避免这种妄加给这些人带来不利影响。

3.试论述社会工作、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答:(1)社会工作、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基本含义

社会管理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管理是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狭义的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

社会工作根源于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是由政府或私人团体所举办,以解决因经济困难所引起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包括对社会上失业、贫困、疾病、衰老、残疾、孤寡等各种经济方面的扶助与救济事业。

社会建设所解决的是民生问题,是依据客观条件,尽力满足人民的各种需要,使人民能够和谐相处,生活幸福安康的事业。现代社会建设不仅包括满足人们的物质诉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治理,包括为教育、科技、文化、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还包括对越轨和冲突行为的规范和控制,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缓和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另外,社会建设还应包括促进人们的道德水平的提高,构建合理的社会共享道德价值观。(2)三者的内在联系

①主体的同一性。社会管理的主体包括党、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和群众等。这些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基本上也是社会工作和社会建设的主体。最主要的是政府和社会组织。

②目的的一致性。它们的根本目的都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③内容的交错性。无论是社会管理、社会工作还是社会建设,所面对的都是社会,又因其目的的一致性,就不可避免地在内容上存在交错性。(3)三者之间的区别

①社会管理侧重秩序。目前我国政府在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关系进行规范、协调和服务,并在提供相关公共产品和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处于协调配合的地位,他治他律比自治自律更重要,强制秩序比自发秩序更普遍,政府是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由此可见,管理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

②社会工作注重服务。无论从社会工作的功能,还是社会工作的过程和结果都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服务,而且这种服务还是非盈利性的。

③社会建设强调发展。社会建设就是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领域从事教育、文化、就业、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社会治安等各项建设,以促进社会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

社会管理、社会工作、社会建设的区别是相对的,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社会管理和社会工作都属于社会建设的内容。无论是从事社会工作、加强社会管理还是进行社会建设,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促使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37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人本治疗模式

2.互动治疗

3.社区发展

4.微观社会工作行政

5.科学环

6.纵观研究

7.非抽样误差

8.内容分析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小组工作的一般性技巧。

2.简述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3.简述影响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因素。

4.简述实验方法的思想。

5.简述观察法的类型。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2.论述社区工作的目标、功能,以及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3.论述调研方案设计的过程步骤,以及每个部分的内容。

参考答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人本治疗模式

答:人本治疗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创立的个案工作模式,其理论分析模式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非指导性治疗阶段、当事人中心治疗阶段、治疗的条件阶段和以人为中心治疗阶段。(1)人本治疗模式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治疗领域的运用和发展,其主要的理论假设包括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求助者的主观经验世界、自我概念以及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失调等。(2)人本治疗模式不注重工作者的具体辅导技巧,而以创造和谐、接纳和真诚的合作辅导关系为中心。罗杰斯认为工作者在辅导过程中不是治疗求助者的问题,而是关注求助者本身的发展;工作者不应以专家身份自居,而需要协助求助者,帮助求助者开发其内在的资源,促进求助者逐渐成熟。因此,人本治疗模式的辅导技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注重工作者的品格和态度;②注重个案辅导关系;③注重个案辅导过程;④注重非指导性影响技巧。

2.互动治疗

答:互动模式又称互惠模式,这个模式的主张者是施瓦茨,他认为在助人的过程中应该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互动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和场域理论,互动和沟通理论也对此模式有影响。它主要关注子系统(小组成员)和整体系统(小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人本身,同时它也关注小组成员彼此的沟通和互动。(2)该模式的目标是使小组成员在社会归属和互相依存中得到满足,要在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有关的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小组的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通过这样的互相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功能都将得到增强。小组工作的目标可能是预防性的、补充性的和复原性的。小组通过成员的交谈和讨论来决定它的具体目标。

3.社区发展

答:社区发展是指居民、政府和有关的社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过程,是塑造居民社区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加强社区参与、培育互助与自治精神的过程,是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确立新型和谐人际关系的过程,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

4.微观社会工作行政

答:微观社会行政是指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环节上的行政活动。在社会福利机构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它常常表现为社会福利机构的统筹与管理活动,即通过机构(组织)的筹集资源和有效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提供服务。在企事业单位承担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情况下,社会行政则表现为这些单位具体负责福利服务分配的部门如何落实政策,而将服务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即使微观社会行政也不是具体的服务工作,而属于统筹、协调和管理范畴。

5.科学环

答:科学环是指社会学家华莱士1971年提出的社会研究的逻辑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华莱士用方框表示五个知识部分:(1)理论,(2)假设,(3)经验观察,(4)经验概括,(5)被检验过的假设。用椭圆表示研究各阶段中使用的六套方法:(1)逻辑演绎方法,(2)操作方法,它包括研究设计,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测量方法、抽样方法和调查方法等等,(3)量度、测定与分析方法,指观察的记录、资料的整理、分类、评定、统计及分析的方法,(4)检验假设的方法,如统计检验,(5)逻辑推论方法,如统计推论,(6)建立概念、命题和理论的方法。各个知识部分通过各种方法转换为其它形式。箭头表示知识形式转换的阶段。中心线的右边是理论演绎的过程,即把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在这一过程中是运用演绎法。中心线的左边是理论建构的过程,它首先是运用归纳法由经验观察概括出研究结论,然后再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在横剖线的上方属于理论研究,它们处于抽象层次。横剖线的下方则属于经验研究。

这一模型是对社会研究中各种逻辑过程的概括,它表明了科学研究是从理论→假设→观察→概括或检验→新的理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过程。它的优点在于没有始点也没有终点,研究工作可从任何一点开始。当然,具体的研究工作只是整个科学过程中的一部分,许多研究往往只包括其中一个或几个阶段。

华莱士的逻辑模型可作为社会研究的“指南”,它可使我们了解各种研究在整个科学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6.纵贯研究

答:纵贯研究是指在不同时点或较长的时期内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纵贯研究包括三种类型:(1)趋势研究是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例如,每隔一年或半年就调查一次人们对政治改革的态度。(2)同期群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3)追踪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纵贯研究的特点在于,它能了解现象的发展过程,能比较不同时期的变化,此外,由于各种变量的时间顺序清楚,因此容易作出逻辑上的因果判断。但纵贯研究的调查范围较小,难以进行不同类型的比较。

7.非抽样误差

答:非抽样误差是指除抽样误差外,由于其他各种原因而引起的误差。非抽样误差存在于各种抽样和调查中,而且不能通过增大样本量而得到控制。

非抽样误差的类型可分为:(1)从抽样调查的环节来看,可分为:调查设计过程中引起的误差;调查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数据汇总和处理过程中引起的误差。(2)按非抽样误差的来源、性质和处理方法不同,可分为:抽样框误差、无回答误差和计量误差。

8.内容分析法

答:内容分析是指对各种信息交流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的一种研究技术。所谓“各种信息交流形式”指的是诸如书籍、杂志、报纸、诗歌、歌曲、绘画、电视节目、演说、信件、照片、广告等各种书面材料、宣传品和艺术品。所谓“明显的"内容,是指这些形式外在的东西,比如它们的文字,颜色和实物本身,而不是这些文字,颜色和实物的含义。研究者所分析的只是这些外在的、表面的内容,而不是内容的深层解释。“进行客观的、系统的”描述,意味着内容分析是一种规范的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决定的计划,采取一定的规则,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而“定量的”描述则说明内容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质。它意味着,在内容分析中,其主要目标通常是决定内容中某一项目的频数,或者决定某一类别在整个内容中所占的比例等等。此外,还对这些定量的结果进行分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小组工作的一般性技巧。

答:社会工作理论中将社会小组工作一般技巧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关系的技巧。小组工作者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策略与成员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促进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2)观察的技巧。小组工作者要能够灵敏、细致地观察和判断个人、小组所面临的环境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确定适合的小组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方案。(3)组织和介入的技巧。小组工作者要能够组成小组,介入小组出现的问题、冲突、突发事件等,把握和推进小组工作进程,在目标实现后结束小组。(4)领导的技巧。小组工作者有时是以小组领导的角色出现的,因而要适当地运用专业技能与权威,主导和推进小组的进程。(5)沟通的技巧。小组工作者是促进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的桥梁,自身要与成员沟通,也要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并且与小组外部的环境,如机构、社区、人员等进行沟通。(6)参与小组活动的技巧。小组成员自己设计了各种活动方案,小组工作者要愉快地投入其中。(7)运用社会资源的技巧。为实现小组的目标,小组工作者要善于调动社会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的、机构的、新闻媒体的以及社区的资源。(8)评估小组过程的技巧。小组工作者要给小组各种的活动订立指标,并做出评估。

2.简述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答:(1)社会工作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成果之一。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发送或传递体系。通常来说,社会福利作为一个改善公民的社会功能与减轻人类痛苦的资源和服务体系,包括社会行政系统与社会服务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实施社会助人的行动系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或成熟的程度。(2)社会福利作为人一资源一行动的综合系统

社会福利是一个集资源、机构、人力、理念与环境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其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它是现代社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建制。社会福利系统中不同组成部分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①社会福利制度中最基本的是人的系统,包括一般的公民、社会福利工作者与社会福利对象。在这一系统中,人及其需要的满足是核心问题。为满足一般公民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社会需要,需要通过社会行政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来策划并传递社会服务。

②社会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运行还必须依赖必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金钱、物质、津贴、服务、相关的理念及政策。经济资源是社会福利发挥效力的前提,而理念与政策则是保证社会福利制度效率的重要基础。

③社会福利制度作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必然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完成社会服务的规划与传递。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作为专业的行动,是解决个人、家庭和社区等问题与满足公民社会需要的保障。任何好的社会目标与社会发展理念,都必须以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实现,否则社会福利制度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3)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

①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最早是从民间慈善事业发展而来,它的发展和演进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发挥着解决不同层面社会问题、改善人的社会功能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②在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中,社会服务的组织、传递与评估等都需要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来完成,从而保证社会服务本身的效率与公平。社会工作是同社会福利系统联结最紧密的专业,它通过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来推行各种各样的助人服务。作为一门专业和特定职业,社会工作可以有效地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有效联结,在需要和服务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促成政府和各种专业组织对社会问题的有效干预。

③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其作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社会福利资源分配和政策实施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扮演着核心的角色。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中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也是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

b.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等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的实施可以使服务更有效地惠及服务对象。

c.社会福利制度要实现既定的社会目标,必须通过社会行动来完成,而这一行动必须以专业实践来达到,社会工作是这一行动的内容。

d.社会是不断变迁与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必须对上述过程做出反应,而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应对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4)社会福利模式对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发展的影响

社会工作是在特定的社会福利模式下运作的一门助人专业,它深受社会福利制度理念、政策和组织框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根据各国社会福利发展状况,按照福利分配的基本原则与理念,当今社会福利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即普惠主义模式、剩余主义福利模式和混合福利模式。

①在普惠主义模式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并不发达,政府在社会服务中承担着重要责任,社会政策的实施为在社会风险中的公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减少了个人因风险和偶然事件造成的贫困与排斥,从而有利于社会平等与正义的实现。

②在实行剩余主义福利模式的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比较发达,专业服务在为弱势人群服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简述影响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因素。

答:影响社会行政体制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福利资源募集方式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等。(1)国家政治制度;

最早提出“福利体制”概念的丹麦社会福利研究专家艾斯平一安德森在解释不同福利体制差异的原因时,提到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阶级动员的性质(尤其是工人阶级),阶级政治联盟的结构,福利国家体制制度化的历史传承。这三个因素的核心就是阶级结构,正是阶级结构的差异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福利体制类型。(2)经济发展水平;

具体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形式和社会福利待遇水平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3)福利资源募集方式;

当前各国政府为谋求有效推动社会行政,以实现社会福利的目标,对于筹集经费无不全力以赴。其来源有四种:

①政府按年度编列财政预算;

②政府为举办某种社会福利事业而开征特别税,专款专用;

③政府拨付特定税收的全部或部分,作为社会福利基金,专款专用;

④政府制定有效办法奖励国内民间机构团体及热心人士的捐赠,并建立志愿服务完整体制,有效结合民间力量配合政府推广社会服务。上述不同的福利资源募集方式对一国福利体制也会产生影响。(4)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在现代社会中,专业社会服务即社会工作就与政府的社会政策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组织的社会服务一般是在政府的社会政策框架内进行的;

②社会福利服务活动是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

③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政策的“检验器”;

④社会工作的效果有可能反过来成为推动社会政策改进的力量。

4.简述实验方法的思想。

答:(1)首先以一个理论假设为起点,这个假设是一种因果关系的陈述,它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2)然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实验开始时对因变量(y)进行测试(即前测);

②引入自变量(x),让它发挥作用或影响;

③在实验结束前再测量因变量(即后测);

④比较前测与后测的差异值就可以检验假设。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没有影响,从而推翻假设。如果有差异,则可证实原假设,即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影响。(3)为了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通常将受试者分为两个组:实验组与控制组。这两个组是随机选派的,它们的所有特征和条件都相同,只不过在实验中,实验组受到自变量的影响;而控制组则未受到这种影响。分两个组进行实验的目的是要考察自变量X引起的变化E。因为即使不引入自变量,由于某些其它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后(几小时、几天或一年)后测的数值也肯定不会与前测的数值相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由u表示。实验组所受的影响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由于外部的因素,另一部分是由于新引入的自变量,即de=U+E。由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构成是采取随机分派的原则进行的,因此实验组所受到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与控制组所受的影响相等(即都等于u)。这样,实验组真正受到的自变量的影响E应该为:E=de—U=de—dc

5.简述观察法的类型。

答:总的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观察的方式进行分类:(1)从观察的场所来看,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大类。

①实验室观察通常在具有单向透镜、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的实验室中进行。有时,这种“实验室”也可以是某些自然场所,如教室。但这些自然的场所事前必须经过一定程度的控制,比如预先设置某些观察工具,规定好观察的程序和内容等等。总之,要使它尽可能接近实验室的条件。

②实地观察则是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的,即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进行的观察。这种观察不需要(实际上也不可能)对观察的场所和对象进行控制,而是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对实际所发生的现象进行观察。(2)从观察者的角色来看,观察法可分为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

①所谓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置身于所观察的现象之外,“冷眼旁观”研究对象的活动和表现。比如,实验室观察就是典型的局外观察,在实地观察中,有些也是以局外观察的形式进行的。

②参与观察则是指观察者亲自投身到所观察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中去,在自身成为社会生活中各种活动的一员的同时所进行的观察。比如到工厂和农村,边参加实际劳动边进行观察。当然,根据观察者在参与观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参与观察中还有不同的形式。(3)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可把观察法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两大类。

①结构式观察往往事先要对观察的范畴详细分类,对各项内容的观察和记录方法逐一规定。因此,结构式观察常将注意力集中到若干具体的、明确的、许多还是可以计数的行为和特征上。这样,结构式观察的结果通常可以像问卷调查的结果那样进行定量的处理和分析。

②在非结构式观察中,研究人员事先并不专注于某些特定的行为和特征,在观察过程中也不只是期待这种行为的出现。他们只是当行为发生时进行全面的观察并记录下来。因此,非结构式观察的资料通常不能像结构式观察所得资料那样进行定量的分析和处理,它通常只能从定性角度用来描述所研究的对象和行为。(4)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又可将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

①直接观察即对那些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人们的行为所进行的观察。即研究者当时亲眼目睹人们的行为举止,目睹正在发生的各种事件和过程。

②间接观察的对象通常不是正在活动着的人们,不是人们当时的行为和表现,也不是正在发生的事件和活动,而主要是人们行为以后、事件发生以后所留下的各种痕迹。比如通过观察不同的展览会的地板的磨损程度,可以比较哪个展览会更受欢迎。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答:(1)虽然专业社会工作最初产生于西方,但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2)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丰富的文化遗产中蕴含着许多有关社会福利的思想。

①《礼记·礼运大同篇》记述了孔子提出的社会福利主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能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也,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短短数语就道出了大同社会的理想,它希望能超越一家一户,在经济上互助互利,人与人之间融洽和谐,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得到正当合理的生存,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幼而壮而老,从男到女,到鳏寡孤独废疾者,都能生活下去,都过着没有欺诈,没有盗窃的安宁的社会生活。这一大同思想对我国后来的社会福利思想及实践有着极大的影响。徐震认为,大同思想不但已将理想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且亦为我国立国建国之最高准绳,近世福利思想,并未能越其境界,其中提及“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数句,对我国早期的福利措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我国古代福利思想的代表,同时也就是现代所实施的主要社会福利措施。

②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社会福利思想。他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为了实现这种“仁政”,孟子提出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孟子的这种“仁政”思想无疑是孔子思想的延续,同样对我国后世的社会福利思想及实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③墨子是一位富于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他在揭露和批判当时不合理社会现象的基础上,提出要使广大人民能够生存,能够活下去,进而提出和平康乐的理想社会图景。墨子的理想社会是和平、非攻的社会,是“兼相爱”的社会,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的理想社会还是康乐的社会,交相利的社会,除了维持最低的生活条件外,更需要人民之间的互助协作,亦即交相利。虽然墨子的这些思想是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中引发出来的,但无疑是建设性的,对我国后来社会福利思想及实践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

可以说,包括孔子、孟子和墨子在内的许多古代思想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而这些思想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措施。(3)我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制度

①保息六政

a.我国的救贫措施,在殷周时代已趋于完备。《周礼》记载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赈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保护儿童,赡养老人,扶助穷人,社会救助,医疗保健,社会安全。

b.周代还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微宫室,二曰族坟墓,三曰联兄弟,四曰联师儒,五曰联朋友,六曰同衣服。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住宅修建和精神伦理建设。福利的真义应是物质与精神兼有,整体与个体兼顾,政府与民众并举,为使民众能够生得其所,活得愉快,死得安详,不仅要慈幼、养老,而且还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来配合,此外还需以本俗来呼应。

②九惠之教

我国古代福利思想与措施的记载,除《大同篇》及《周礼》之外,还有《管子》一书。其中写道:“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穷,八曰赈困,九曰接绝。”此九惠之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现代各国实施的老人福利,儿童福利,社会救助,医疗服务,婚姻咨询,健康服务,创业服务,就业服务,义亲奉视等等。

③社仓乡约

a.常平仓。此项措施自汉朝开始,其具体做法是:常平仓者置理仓舍,当粮食价格低时适当抬高粮价买入储存起来,到粮食价格高时适当压低粮价卖给百姓。历代均于各地广置常平仓,以备荒年平粜之用。

b.义仓。义仓是把政府征粮或由富户义捐的粮食储存到仓库里由官府派人管理,荒年或青黄不接时,出仓以赈济难民。

c.社仓。社仓是由人民自行组织,或由政府督导人民办理类似一种农贷合作组织的救济设施,由各地人民捐集粮食,或由政府贷给粮食,在各乡设仓储存,遇凶年或青黄不接时用以救济邻里贫户,仓务的管理由社仓参加人或设立者推选管理人员自行负责。

d.乡约。乡约制度是我国古代社区组织的创举。所谓“乡约”,即住在邻近地区的人,共同遵守的规约。此种规约起始于北宋的“吕氏乡约”,为蓝田吕大钧及其兄弟、邻里亲友所发起。其内容分为德业相励,过失相规,礼俗相交和患难相恤等四大项。后经南宋朱熹加以增减,推行全国。

2.论述社区工作的目标、功能,以及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答:(1)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

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主要存在着两种类型:罗斯曼分类法和托马斯分类法。

①罗斯曼分类法主要将社区工作的目标分为两大类别:

a.任务目标: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件具体任务,达到一些社会福利的目标,满足社区需要,以至修桥铺路、安置无家可归者等。这些改善是具体而落实的。

b.过程目标:促进社区居民一般能力的提高,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发掘及培育社区领袖参与社区事务,加强公民事务的了解,以期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信心及技巧等。

②20世纪80年代,托马斯提出了另一个社区工作的目标分类法:

a.分配资源:社区工作在于组织居民,就市民日常的切身事情,争取合理而平均的资源调配,从而令市民的权益得到保障。

b.发展市民:

第一,社区工作可促进公民权的发展,这包括培养基层市民的“政治责任感”,也即他们的“政治能力”及政治重要性。所谓政治能力,就是令市民对政治产生兴趣,掌握更多的政治知识及技巧去参与政治事务。所谓政治重要性,是令市民拥有信心及能力,借以影响政党及政客,觉得自己在政治参与上有着重要位置。社区工作者有责任培养政治意识成熟的选民,监察政府或政党的运作。

第二,社区可促进社会发展,这里是指培养居民的“社区凝聚力”,增进居民间的交往,及对社区的归属感,令居民觉得可对整个社区作出贡献。

两种分类法中,托马斯分类法更加具体,更加切合实际。在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中,居民的政治需求、维权需求以及资源分配的要求等日趋增强。由此看来,托马斯的分类法似乎更加适合我国社区工作的情况。

(2)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

满足社区需要是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社区工作就是为满足包括个人、家庭、社区等各种工作对象的需要,提供专业服务、发掘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

进一步来看,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是:

①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生活素质。个体化的居民一般缺乏处理社区危机问题的知识和能力,但通过学习可以获得这种知识和能力。社区工作者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解决问题,帮助他们获得或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

②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利分配。社区工作者要鼓励受到问题影响的居民,主动地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使社区资源和权利达到比较合理的水平。

③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要使居民意识到表达自己意见是一种权利和义务,并使居民意识到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和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相关的社会问题。

④发挥居民的潜能。社区工作在于促使社区居民的集体行动,以此来提高居民的自我解决能力,发挥居民的潜能,更好地实现自己应有的权益。

⑤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社区工作要促使居民相互交往,从中体会到互相帮助与群体的力量,这样能够降低居民对社会的疏远感,最终促成一个相互关怀的社区,达到社区照顾和社区支持的目的。

⑥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社区工作在于增进居民对社区的关注和投入,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幸福,以此增加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⑦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社区工作在于将社区资源与社区需要协调匹配,使社区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受到帮助者得到有效和高质量的服务。(3)社区工作的社会功能

①社会福利功能

社区工作的社会福利功能,是指立足社区居民的福利需求,开发和利用社区的社会福利资源,以解决社区的问题,改善社区的生活,促进社区的进步。

②社会服务功能

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是社区工作最基本的社会功能。社区工作这一功能的实现,有赖于为社区居民提供包含福利服务在内的社会服务以及管理服务的过程。

③社会行动功能

社区工作的社会行动功能,在于达到合力解决社区问题,维权与增权,争取所需资源,改善社区环境及生活素质等目标。社区工作者所促使的社会行动,只是在现存的体制下,谋求改变不公正的政策,达到有限度的社会改革,并提升居民的权利意识和维权能力。

④社会稳定功能

社区社会工作的稳定功能,是指社区工作在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控制各种非稳定因素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社区工作通过运用各类方法,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或者预防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发生,实现社会稳定。

a.社区社会工作的社会稳定功能,表现为社区管理与组织具有的社会控制作用及运作机制。

b. 社区社会工作的社会稳定功能实现的好坏,有赖于社区是否拥有一套社区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服务的体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运作机制。完善的社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及其相应的运作机制,使得社区工作者能够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人、财、物等资源,去协调社区内部的关系,缓解和解决社区内的矛盾和冲突。

c. 最后,社区社会工作的社会稳定功能,还蕴涵在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服务、环境卫生等各项社区事业计划和社区生活中。积极的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是发展中的控制和稳定。社区工作通过促进社区的各项事业的完善和发展,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生活的质量提高,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增强,从而使得社区的控制和稳定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3.论述调研方案设计的过程步骤,以及每个部分的内容。

答:(1)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制订一个完整、详细的研究方案。它是对研究的具体程序和操作方式的规划,即制订研究计划,分解研究课题,然后将所要研究的概念具体化、操作化,并说明研究中的各种细节以及所采取的各种策略。研究方案相当于一项工程的设计图和施工方案,如果事先有比较周密和精细的规划,考虑各种问题就比较全面。那么实旋过程就会比较顺利。(2)研究方案的内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