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读古典名著系列-神怪小说(套装上下册)上册解读《西游记》、八仙等,下册解读《封神演义》、白蛇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16:48:36

点击下载

作者:侯忠义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名家解读古典名著系列-神怪小说(套装上下册)上册解读《西游记》、八仙等,下册解读《封神演义》、白蛇等

名家解读古典名著系列-神怪小说(套装上下册)上册解读《西游记》、八仙等,下册解读《封神演义》、白蛇等试读:

解读中国菩萨罗汉小说徐静波 著

对于中国的菩萨、罗汉,人们大多是从《大闹天宫》《西游记》等电影、电视剧以及寺庙里了解他们的形象和传说的,而对于菩萨、罗汉的缘起和专门描写菩萨、罗汉的小说,则知之不多。本书不但探索了菩萨、罗汉的缘起,而且介绍、解读了多部菩萨、罗汉小说,让人耳目一新。一 解读中国菩萨小说

看过神话小说《西游记》,大家一定忘不了那位慈祥善良的观音菩萨。她虽闲居南海普陀紫竹林,却耳听四面,眼观八方,哪里有难,径往哪里救助,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常常靠她的救助,才得以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大家不禁要问:菩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耐?她(他)是怎样的神?为什么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有他们的影子?要说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菩萨本身讲起。(一)菩萨的缘起1.菩萨的含义

菩萨是佛教中修行到了一定程度的人。梵文写作bodhi-sattva,音译为“菩提萨埵”,简称“菩萨”。“菩萨”是什么意思呢?佛经《翻译名义集》第一卷解释说,菩提是佛道之名,萨埵是中国人所指的“大心众生”,若大心入佛道,就叫做“菩提萨埵”(菩萨)。这种解释比较深奥。

还有一种较为通俗的解释是,菩提指“觉”,一种经过启发和思索而产生的感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觉悟”;萨埵指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运用智慧以求觉悟并以慈悲拯救众生的修行者,就是“菩萨”。

不过,有关菩萨的最完整的解释,莫过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下的定义:“所谓菩萨,是指那些抱着广大的志愿,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而得到究竟安乐(自度、度他),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都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自觉、觉他)的人。”

由于佛经以及文学作品中记述描写的菩萨,个个都具有无所不为、扭转乾坤的超凡能力,所以古人也常常把菩萨称作大士、圣士、高士、力士、大圣、超力、法臣等。如把观音菩萨称作“观音大士”,谓其法力无穷,便是一个例证。

在佛教天宇体系中,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到底有多少佛,有多少菩萨,谁也说不清。人们常以为“佛”是专指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其实不然。释迦牟尼仅是佛的祖宗,称“佛祖”。他的左右前后,还有许多尊佛,他们都在各自的净土世界里教化众生。著名的有三位:一位是东方琉璃净土世界的教主药师光如来,就是我们常说的“如来佛”,又称“大医王佛”“医王仙逝”。因为他曾发过十二个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欲望,使众生离苦得乐,脱离病痛、苦难和灾害的折磨,所以一般人都称他为“消灾延寿药师佛”。

另一个是兜率天净土世界的教主弥勒佛,称“慈氏菩萨”,又称“阿逸多菩萨”。弥勒佛是佛教贤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他负有十分神圣的使命,那就是要在佛祖释迦牟尼涅槃(逝世)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从兜率天净土世界降临人世,在龙华树下成佛,继承释迦牟尼的事业,教化众生。所以,他作为佛祖的法定接班人,在没有正式继承“王位”之前,只得挺着一个光溜溜的大肚皮,在寺院的天王殿门口,哈哈嘻嘻地笑脸相迎善男信女们的朝拜,广结善缘。

还有一位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其名意思是“无量(限)的光明”,所以又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清净光佛”“超光明佛”等。密教称他为“甘露王”。因为他能引度芸芸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他最受世人的崇拜。老太太们为求死后能到那个美妙的世界,拼死的给他烧香,口念他的尊号——“阿弥陀佛”。这种诱惑着实使许多人整日吃素念佛,不求他事了。

天宇世界里有这么多的佛,而每一尊佛都配有几位帮助他弘扬佛法、教化众生的菩萨,这样的菩萨又称佛的“胁侍”,即助手。佛的胁侍一般有两位。佛祖释迦牟尼的左胁侍是文殊菩萨,右胁侍是普贤菩萨,三者合称“华严三圣”。药师琉璃光如来佛的左胁侍是日光遍照菩萨,右胁侍为月光遍照菩萨,合称“东方三圣”。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

除上述菩萨以外,人们也有将笃信佛学且有成果的居士或德高望重的僧侣称作菩萨的,如印度人将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称为菩萨。不过,这些菩萨在民众中的影响甚小,知道的人不多。

菩萨是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而伴随佛传入中国的。隋唐以前,人们过多地崇尚佛的本身,传播佛的教义,供奉佛的偶像,忙于依据不同的佛,建立各自的佛教流派,没有过分重视佛的胁侍作用。隋唐以后,经过统治集团的推崇和知识僧侣的宣扬,佛教广为传播,使广大的平民百姓都开始接受这种舶来品的思想熏陶,并逐渐地使佛教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这样情况下,佛,特别是大乘佛教中的佛,作为神圣崇高的象征,停留在广大百姓脑海里的似乎只是某些抽象的且拥有无限高尚德性的神,与世俗信徒相距太远,可望而不可即,自然也无亲切感可言。而百姓需要的是直接的、具体的、只要积极行善修行就能见到成果的教诲者。于是,那些替佛行道,以教化众生渡苦海、登极乐世界彼岸为宗旨,可以出莲座度众生、历下界演化种种应身教化愚顽野夫村氓的菩萨,成为广大世俗信徒的信奉偶像。就这样,对菩萨的单独信仰逐渐在民间形成,不久又扩大到士大夫官僚阶层,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拥有广大自觉自愿信徒的新信仰。

在这种信仰形成的过程中,讲究实惠的中国百姓又对传入我国的众多菩萨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本身的精神需求进行了筛选,最后留下四大菩萨作为普遍信奉的偶像。这四大菩萨便是以大智著称的文殊菩萨、以大行著称的普贤菩萨、以大悲著称的观音菩萨、以大愿著称的地藏菩萨。佛教信徒们通过种种附会,将这四大菩萨中国化,让他们随缘应化,自立道场。慢慢的,中国土地上出现了四大佛教名山——山西省的五台山、四川省的峨眉山、浙江省的普陀山、安徽省的九华山。

中国百姓对菩萨的信仰主要是通过偶像的供奉和文学作品的渲染来实施的。据佛经记载,菩萨的形象有多种多样,他们可以穿袈裟僧衣,也可以着在家装束。但佛教传入中国后,菩萨在寺院莲台上和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不同的艺术形象。

东晋以前,我国所塑造和绘制的菩萨像,几乎都是男性,其形象多为一位大丈夫,一般不穿僧衣,而裸露嶙峋上身,蓄髭须,且留长眉,这一形象符合佛经有关菩萨都是“善男子”出身这一通俗说法。但佛经也载,菩萨的变相是“非男非女”。于是,在东晋以后,菩萨造像出现了女性相,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内的“杨枝观音像”,便是一尊女性相的代表作。这尊塑于北朝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的观音像,头戴宝冠,右手执尘尾,左手托净瓶,轻依肩头,娇柔妩媚。这种女性菩萨造像,逐渐为广大文学艺术家和佛教信徒所接受,并推而广之,不断地出现于寺院和文学作品中。

隋朝始,出现了圆盘脸,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嘴,外加蝌蚪形小髭的标准“非男非女”菩萨像。唐朝开始,菩萨造像基本定型:头戴凤凰宝冠,蓄长发而垂肩,丰润的圆盘脸上有一对长而弯的秀眉,挺直的小鼻,小而好看的朱唇,上身横披天衣而袒胸露臂,肤色润泽、莹洁、白皙,挂璎珞、戴项饰,下身着锦绣罗裙或贴身羊肠锦裙,两足丰圆。这种健美丰腴、妩媚雅娴的体态,正是唐朝贵族妇女的一种社会性的追求,也符合唐朝朝野各界对女性人体的审美观,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艺术家对佛教发源地——古代南亚次大陆贵族装饰的丰富想象力和对唐代贵族妇女时装的欣赏能力。正是这种奇异而和谐的混合交融,才塑造出了富有魅力的中国标准化的菩萨形象。在以后各朝,除衣饰略有改动外,菩萨形象无多大变化。不过,唐朝的菩萨造像丰满沉郁,过多地体现“神”味。而宋代以后的菩萨造像生活气息浓郁,着重体现“人”味。从艺术角度讲,这是有历史性差别的。

在菩萨信仰中,佛教徒们又根据每一位菩萨所拥有的不同的德性,给他们配置了不同的附属装饰物——佛经称作法器,这些富有个性的成分,下文略有记述。2.文殊菩萨

四大菩萨中,根据传统习惯,当推文殊菩萨为首。文殊,全称“文殊师利”,系梵文Manjusri的音译,也有译作“曼殊师利”的,意思为“妙德”、“妙吉祥”。据说,他在诸大菩萨中,以智慧辩才第一著称。

文殊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专管智慧。佛教徒们给他配了一头青狮和一把宝剑,因此,他的通常造像是骑着一头青狮,表示智慧威猛;手拿宝剑,表示智慧锐利。也有骑孔雀、手持青莲的。佛教的密宗,给文殊菩萨另有一番打扮——头顶五髻,以表示大日如来(佛祖的法身)的“五智”(即谓与法界之体性相契合的法界体性智、能显现世界万象如大圆镜的大圆境智、视世界万法平等无差别的平等性智、妙观万法而明知善恶的妙观察智、成就自利他事业的成就利智),又表示童子天真无邪之意。所以,文殊又称“文殊师利童子”。他的美号是“大智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的来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佛经说,文殊本来就是佛,叫龙种上佛。为了帮助佛祖释迦牟尼教化芸芸众生,他显化成菩萨身,做了佛祖的左胁侍。文殊菩萨在《处胎经》中说:“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华严经》上就有这种说法:“文殊师利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

有关文殊菩萨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比较合乎情理,也能为广大信众所接受。《文殊师利涅槃经》说,文殊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本是舍卫国一个婆罗门贵族家中的公子,因从小有佛性,离家投奔释迦牟尼学佛,以至功德圆满,修成菩萨身。因为他是佛祖的第一号助手,所以被尊为众菩萨之首,只是在唐宋以后,地位被观音菩萨取代,在世俗中的影响逐渐变小。

文殊菩萨的道场是在山西省的五台山。《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记述:佛祖灭度以后,在南赡部洲东北方,有一个大震那国(古印度称中国),其中有山名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到此,居住那里为众生说法。五台山有五峰,峰顶皆无林木,有如星土之台,故称五台。五台山古有“岁积坚冰,夏仍飞雪,夏无炎暑,故曰清凉”之说。五台山的古代称谓和气候特点与《华严经》中所叙述的文殊菩萨的住处也颇相似。这些都构成了五台山被作为文殊菩萨道场的佛经依据。

五台山佛教道场始兴于东汉。北齐时,佛寺已有二百余座。隋朝时,文帝下诏在东、南、西、北、中五台之顶各建梵刹一座,并遣使在五台之顶设斋立碑。然而,五台山正式被当作文殊菩萨的圣地是从唐代开始的。唐王李渊起兵太原独得天下,建立唐朝以后,他把太原府境内的五台山看成是“龙兴之地”,曾说:“五台山者,文殊必宝,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为感谢菩萨保佑他打下江山,李渊赐金大修五台山寺院,致使五台山日益兴盛,最盛时达到佛寺三百六十座,僧尼逾万人。唐朝也因此成为我国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文殊信仰”的鼎盛时代。尼泊尔等东南亚各国的僧人和佛教信徒,都不远万里前来朝拜巡礼,从而也使五台山成为唐宋以来,我国最早、最大的一处国际性道场。

五台山既为文殊道场,自然文殊也成为五台山各大寺院的主要供奉对象。据不完全统计,全山共有各种文殊菩萨造像五百余尊,其中以殊像寺供奉的文殊像最大。殊像寺位于台怀镇南境,寺内主殿文殊阁是五台山中最大的殿宇。阁内所供文殊端坐雄狮背上,两耳垂腮,双目平视,双手微举,仪容丰满,神情安逸凝重。而雄狮四蹄蹬地,昂首竖耳,贲张跃动,威武雄健。像高二丈八尺,塑于明代弘治年间,塑造工艺纯熟精湛,是珍贵的佛教文物。

文殊像塑得最奇妙的,要数黛螺顶寺内的五尊塑像了。艺术家们将五台山五座台顶上不同形态、不同造型的文殊菩萨合塑于此,神态逼真,服饰流畅,颇具性格化,给人以完美动人的艺术享受,以致五台山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3.普贤菩萨

与文殊相伴的是普贤菩萨。普贤,梵文名为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也译作“遍吉”。佛经记述他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右胁侍,专管一切诸佛的理德、行德,掌管着一切生灵的延命之德。他发过“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十大行愿,所以他的美号叫“大行普贤菩萨”。

佛经称普贤的学识和美德,源自他的广大行愿,而广大行愿的虔诚、谨慎和持重,就好像大象一般静重,所以大白象是普贤“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美好象征。普贤的通常造像是他手持莲花,骑着一头六牙大白象——佛教传说这头六牙大白象为菩萨所演化,表示威灵;普贤手持莲花,表示功德无量。

关于普贤的来历,也有种种不同的传说。《华严经》说他是诸佛之子。这种高贵的出生给他带来了骄傲。在《悲华经》里,他成了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第八个儿子,与观音、大势至乃至文殊菩萨都是同胞兄弟,同享荣华富贵的生活。

普贤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好事之徒又将他的身世进行了一番考究。考究结果,得出一个结论,说他是西域妙庄王的二女儿,名唤妙英,是观音菩萨的二姐。《小乘经》将普贤那中国化了的出生描述得更加惟妙惟肖、生动迷人,以致在宋朝以后,他的男身女相造像大多被改变为女身女相造像。这也是佛教汉化的一个鲜明而典型的例子。《华严经》称普贤菩萨居住于光明山上,常给三千弟子说法。四川省的峨眉山,每当午后初霁,人站在悬崖之顶,往往可以看见自己的四周绕有美丽的七色光环,人称“佛光”;到了月黑风清的夜晚,有时会看见一盏明灯远远地从天边飘来,一会儿增至数十盏,顷刻间又增至千百盏。万盏明灯,历乱山谷,飘忽峰峦,情景神密而壮观,人们称之为“天灯”。峨眉山昼有佛光,夜有天灯,昼夜光明,岂不是“光明山”吗?中国的佛教徒们十分自然地将峨眉山看作是普贤所居的光明山了,普贤也毫不客气地在这峰云佛光间建立起自己的道场来了。

峨眉山位于岷江山麓冲积平原的西南,崛起于平畴。在一百多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山重水复,峰峦叠嶂,气势磅礴,雄秀幽奇,有“高出五岳,秀甲九州”之称。东晋时,在此始建普贤寺(今称万年寺)。相传,唐朝时,高僧广浚在峨眉山为大诗人李白弹琴,李白他乡遇知音,一时诗兴大发,写下了“蜀僧抱缘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千古名句。唐宋年间,翠峦碧壑间先后建起七十余座梵宇琳宫,将峨眉山这个道教的第七洞天,完全改造成了普贤菩萨的说法道场,使之成为中国的一大佛教名山。

普贤是峨眉山的主人。万年寺是峨眉山供奉普贤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主刹。寺内有一座明朝年间建造的无梁砖殿。殿顶呈穹窿方形,四周绘有翩翩起舞的四个天女。穹窿下供奉着铜铸的普贤菩萨骑白象像。普贤头戴剔透镂空的五佛金冠,手执如意,神情慈祥凝重,双目炯炯有神。所骑大象为白色,长六颗牙,粗鼻垂地,四足壮健,踏于三尺莲台之上。整座塑像高七点三五米,其中白象高三点三米,普贤像加莲座高四点零五米,总重量为六十二吨。这尊铜像是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宋太祖赵匡胤遣大臣张仁赞用一千两黄金购买赤铜,然后在成都分段铸成数十块,再运到峨眉山焊接而成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宋朝铜铸艺术的精品。4.地藏菩萨

地藏是最后一位加入四大菩萨行列的菩萨。梵文写作Ksitigarbha,音译为“乞叉底蘖婆”。佛经《地藏十轮经》在解释他的名号意义时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称“地藏”。地藏如同大地一样,含着无数的善根种子。他受佛祖释迦牟尼的嘱咐,在佛祖圆寂后,弥勒佛又未降生龙华树下之前这段“群龙无首”的日子里,自誓担当起济度六道众生、拯救世俗苦难的重任,并立下五个“大愿”:“一要孝顺和超荐父母,遵循孝道;二要为众生承担一切难行苦行;三要满足众生需求,令大地草木花果茂盛,四季常青;四要祛除众生疾病,岁岁安康;五要度尽地狱众生。”不然,誓不成佛。因此,佛教徒们送了他一个美号,称“大愿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与其他菩萨不同的是,他所承担的最主要的任务是救度身处地狱备受种种折磨的所有“罪鬼”。佛祖释迦牟尼授予他“幽冥教主”的封号,命他管理阴间一切事务,如同道教中的阎罗大王。地藏为不辜负佛祖的一片厚爱,在他面前也立下一个大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虽然佛心朴直,宏愿深远,但却永远难以成佛。善良的中国佛教徒们倒把他“收留”起来,供奉为大菩萨。

地藏的来历也与众不同,极富传奇色彩,因而也常成为文学家们的主要描写对象。《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他原是古印度的婆罗门贵族尸罗善现的女儿,由于她的母亲悦帝利不信修善,死后魂魄堕入地狱。女儿不知母亲魂归何处,立志要找到母亲,将她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于是,她变卖家产,在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觉华定自在王佛深为她的孝心感动,便带她来到大铁围山西面的第一重海。但见千万男女出没海中,遭受众多恶兽的争相撕食,知母亲已下了地狱,便立下宏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以拯救地狱中一切苦难罪鬼。”遂竭尽身力教化众生,被佛祖封为地藏菩萨。《盂兰盆经》则说地藏菩萨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婆罗门僧人,名叫目犍连,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原名傅罗卜。他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受难,百受折磨,求佛祖救度他的母亲出地狱。释迦牟尼要他在七月十五日,即僧众安居终了之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可使其母亲超度出地狱。于是,他备百食供养僧众,始创盂兰盆会。目犍连涅槃后,成为地藏王,掌管阴间地狱。

地藏菩萨传入中国后,他的身世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血液。道教说他是金蝉子(东岳泰山神天齐王)的化身,带领九万仙官仙女掌管阴间。关于地藏菩萨身世流传最广,也最为世人所接受的,是“新罗僧”之说。佛经称地藏菩萨托胎转世为新罗国(今朝鲜)王子(故又有“地藏王”之称),姓金名乔觉。他立志追寻佛道,遂削发为比丘,梯航中国,于安徽省九华山结茅苦修,感动了九华山主闵公,闵公将九华山全部布施给他。金乔觉苦修九华山数十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召集僧众告别,跏趺于函中圆寂,时年九十九岁。三年后开缸安葬时,发现他肉身不坏,栩栩如生。抬动时肉身骨节俱动,如金锁摇动,音韵绝俗。按佛教说法,如比丘圆寂后,体如兜罗锦软,金锁骸鸣,即为菩萨应世。僧众因此皆呼其为地藏菩萨应世,遂建地藏肉身塔供奉。此后,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和七月三十日,成了地藏菩萨的出生日和涅槃日。届时,万千信众,不惜梯航涉水,攀山登峰,到九华山朝圣膜拜,形成规模盛大的“地藏法会”。

正因为地藏有一个比丘的出身,所以我国供奉的地藏菩萨像,大多作比丘装束,现出家相。一般形象是结跏趺坐,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示要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有的也作立像,左右两旁分塑一个比丘、一个长者,谓九华山地藏道场的布施者——闵公父子。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北濒长江,南接黄山,西界贵池水,东临太平湖,周围百里范围内,九峰宛如莲花翠叠,怪石嶙峋,银瀑飞泻,有“紫翠千仞,融结奇巧”之称。九华山自唐朝开辟地藏菩萨道场后,各朝不断兴建梵刹寺院,至明朝,已达百余座。九华街是佛国的中心,著名的地藏菩萨肉身塔便建在这里。肉身塔置于肉身宝殿中央。宝殿高耸宽大,殿顶以铁瓦覆盖,重檐斗拱,雕梁画栋,甚为壮观。肉身塔为三级石塔,每层有佛龛八座,内均塑地藏金色坐像。肉身宝殿是九华山的圣地,每逢地藏菩萨生日或涅槃日,来自海内外的佛教信徒,虔诚地跪于肉身塔下,膜拜上供,以求菩萨保佑。5.观音菩萨

在中国四大菩萨中,观音菩萨是影响最广、最受世俗民众欢迎的。这位以慈悲救难而家喻户晓的菩萨,历来被人们当成是“济世造福的圣人”“拯救苦难的救星”而备受敬仰。

观音,梵文写作Avalokite’svara,也译作“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观世自在”等,音译为“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多伊温伐罗”。关于他名号的由来,佛经《妙法莲花经》第七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解释说:“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因而称“观世音”。也就是说,观世音名号是根据佛经所载其能“观”(不仅仅是“听”)众生受难时呼唤其名号而寻声音来救度的说法,从梵文中意译过来的。后来在佛经翻译中,为求精略,并与其他三位菩萨两个字的名号相对应,略去世字,而仅称“观音”。也有一种说法,说在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在佛经翻译与日常称呼中,略去“世”字的。究其实,都是中国人喜好略称的缘故。

观音作为济世造福的大菩萨,他是一位跨教之神,有着十分离奇而神秘的身世。她带着婆罗门教的烙印,走进佛教这个博大自由的世界,从一对小马驹而演变为一名伟男子,继而成为一名慈善妩媚的女菩萨。

观音菩萨原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善神。据印度上古时期的诗歌总集《梨俱吠陀》描述,早在佛教尚未产生的公元前7世纪,天竺(今印度)就盛行婆罗门教。这时候的观音,既不是丈夫身,也不是女儿身,而是一对十分可爱的孪生小马驹,头是两颗明亮的星星。作为婆罗门教慈悲和善、神力宏大的象征,这对孪生小马驹有时化作一对年轻英俊、聪明敏捷的兄弟,头戴莲花冠,乘坐马或鸟拉的金车,在每天黎明之时,驾车驶过天空,据说,其行驶速度比思想还快。在婆罗门教中,这对小马驹被称为“阿湿波”,系梵文Asvin的音译,意译为“双马童”。双马童所具有的神力能使盲者双目复明、疾病缠身者康复、肢躯残缺者健全、不育的妇女生子,还能使公牛产乳、朽木开花、老女得夫、沉船获救,可谓无所不能,超然一切。因而,受到天竺国朝野上下、贵宦黎民的普遍敬崇和信仰,被当作苦难的救星,主宰命运的神仙,处处受人供奉。

然而,佛教的创立,使观音的命运产生了转机。公元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和“行善济世”思想,使一大批饱受森严等级压迫之苦的婆罗门教教徒看到了自由平等生活的希望。于是,大批的婆罗门教徒倒戈易门,转信佛教。随着岁月的流逝,佛教在南亚次大陆的影响日益深远,逐渐取代了婆罗门教的统治地位。然而,即使如此,长期以来受婆罗门教教义熏陶的佛教徒们,一下子难以全部改变原有的信仰和习惯,他们也需要佛教中有一位能够帮助他们解脱苦难的善神。于是,婆罗门教中的那一对可爱的小马驹自然而然地带进了佛教的婆裟世界,成为佛教徒的幸福和自由的保护神。

到了公元3世纪,佛教的大乘教产生以后,佛教徒们正式地将婆罗门教中的“善神”双马童,吸收为佛教的一名慈悲菩萨,并给它改名换姓为“马头观世音”,形象依然如故,所不同的是,佛教徒们将这对孪生兄弟拆散了,仅选了一匹供奉,而将另一匹摈而弃之,以致后人不知其去向,无从论考了。公元前后,佛教徒们考虑到佛教众多菩萨都是人身,唯独这观音是个畜身,有点不伦不类,遂将“马头观世音”改作男人身。就这样,观音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位伟丈夫。

自从观音正式成为佛教的慈悲菩萨后,为了使他在佛教世界里具有无可非议的神圣地位,佛家弟子们便开始为他编了一份美好的“履历”,使他完全佛化和合法化。于是,在佛教经典中有了这样的记载:观音原是古代天竺国(今印度)转轮王无诤念(即阿弥陀佛)的大王子。《悲华经》说:“有转轮圣王,名无诤念。王有千子,第一王子名不眗,即观世音菩萨;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势至菩萨;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八王子名泥图,即普贤菩萨。”

不眗曾发下宏愿,要解脱世间众生的一切苦难。后来,转轮王成佛,成为阿弥陀佛,不眗经数十年潜心苦修,也终得佛果,成为正法明佛,称“正法明如来”。不眗成佛后,为了启发众菩萨的愿行,使一切众生都成为佛种,获得安乐,他示现成菩萨身,辅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这样,他成了父王的左胁侍,其弟大势至成了右胁侍,父子三人,弘扬佛法,宣传教义,缔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美好天地——西方极乐世界。

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后,在长达几个世纪的佛教汉化运动中,观音菩萨也难避“异化”,成了一尊拥有中国血统且中国妇女打扮的汉化菩萨。中国民间相传,观音原是西域妙庄王的第三女儿,名叫妙善,从小笃信佛教,长大后决意皈依佛门,不愿成为人妻,因而被妙庄王逐出王宫。后来妙庄王重病缠身,御医告知须由亲生骨肉手眼相医方可痊愈。妙善闻讯后,献出双眼,并自断双手,制成药丸,救活了父王,自己因而修得正果,成为菩萨。有关观音菩萨汉化了的出身,其类似传说还有好几种,大致是妙善如何坚信佛门,而父王又如何阻止迫害,最后又如何觉悟的故事,掺杂了佛道两家神仙大佛的种种善行和功德。佛教的《小乘经》在描述这个故事时,采用生动感人的笔触,将观音(妙善)塑造成了一个美丽迷人又性格刚强,立志皈依佛门的少女形象。故事情节曲折,读来如同浏览传奇小说。

在我国藏族聚居区,人们把松赞干布看成是观音的化身。公元七世纪之前,西藏地区民众信奉的是“苯教”。这种以祈禳等法为主要内容的原始宗教,有着许多不完美的地方。松赞干布即位后,决意要寻找一种新的宗教来替代原始的“苯教”。此时,佛教已在南亚次大陆,尤其在中国汉族地区广为流传。松赞干布在了解到这种宗教的教义后,大为赞赏,便遣使去锡兰请来经卷和佛像。使者请来的第一尊佛像,便是一尊蛇心旃檀十一面观音像。此后,松赞干布下令建造佛寺,并着经师翻译了《观音六字明》《观音经续》等佛经的藏文本,广泛宣扬佛教,弘扬观音妙法。松赞干布从宣扬观音菩萨伟大神力开始,创造文字,改造藏族文化,发展畜牧业,促进藏汉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使西藏从一个原始的游牧部落逐步走向文明社会。因此,藏族民众坚信松赞干布是观音菩萨为了西藏的繁荣和富裕示现成“国王相”的。在藏民的眼里,松赞干布就是观音菩萨。这种融合了政治因素的宗教信仰,很快地在西藏地区盛行起来。拉萨西北角的玛布日山上,一幢高达一百一十米的辉煌庄严的宫殿建造起来。殿内的观音堂里供奉的就是松赞干布和唐朝文成公主的塑像。根据佛经所言观音菩萨居住于普陀洛迦山(梵文Potalaka)之说,将这座殿宇取名为“布达拉宫”(普陀洛迦宫),作为观音菩萨(松赞干布)的圣地。如今西藏的佛寺里,还普遍供奉观音菩萨;日喀则县的拉当寺,还保留着宋代雕琢的千手观音、四臂观音等雕像。

据说观音菩萨有着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没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毁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扭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等等,神乎其神。”

观音的救苦救难,真是到了不分贵贱贤愚,不分良善丑恶,只要有求,相信菩萨,观音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必予应救的地步了。因此,他的美号称为“大悲观音菩萨”,全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观音的这一“善性”,正符合世俗民众的祈求需要和祈求心理,从而成为唐宋以后观音信仰盛行中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观音主张“随类化度”,即根据不同类的众生,在不同的环境,根据教化需要,演化成不同的形象(佛教称“相”),从佛身、菩萨身、直至非人身,以便能与众生亲近,予以教化。我国许多寺院都有观音示现的“三十三化身”或“三十三应身”之塑像。《观世音普门品》所载观音三十三化身和民间相传的有关观音的种种故事相结合,在中国创造出了三十三个应身观音形象。这三十三个形象是:

一杨柳观音、二龙头观音、三持经观音、四圆光观音、五游戏观音、六白衣观音、七莲卧观音、八泷见观音、九施药观音、十鱼篮观音、十一德王观音、十二水月观音、十三一叶观音、十四青劲观音、十五威德观音、十六延命观音、十七众宝观音、十八岩户观音、十九能静观音、二十阿耨观音、二十一阿么提观音、二十二叶衣观音、二十三琉璃观音、二十四多罗尊观音、二十五蛤蜊观音、二十六六时观音、二十七善慈观音、二十八马郎妇观音、二十九合掌观音、三十一如观音、三十一不二观音、三十二持莲观音、三十三洒水观音。

三十三观音形象带有浓郁的中国民间的艺术风格,且皆以女性形象出现,婀娜多姿,妩媚动人。

观音形象千姿百态,变化无定。他的标准形象应该是怎样?佛教徒们给他塑的是头戴金冠,面容慈祥安逸,眼帘低垂。身披袈裟,盘腿作跏趺状端坐于莲花台上,双手相接,平坦放于两膝之上,形象非男非女。这一形象后来被称为“正观音”或“圣观音”。

令人费解的是,观音作为王子出身的菩萨,为什么在中国的寺院里,或在文学作品中大多被塑造成女性(近似于纯情少女)的形象呢?这其中的奥妙是多方面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哪些教义适应中国的需要,佛教徒们进行了认真和反复的思索。在千头万绪中,精选了有关“生”和“死”这两个内容为中心的相关教义,并根据各自的需要加以充分地发挥,形成了中国佛教的十三个主要教派,即“十三宗”。其中净土宗不重理论,只重信仰,众生只要一心念佛,向往净土世界,即能借助观音菩萨的神力,飞渡苦海,到达彼岸——西方极乐世界。

因为观音菩萨是男性,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社会里,恰是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净土信仰的广泛性。如果菩萨是女性,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信女,女性所拥有的婆性,又是中国人所特别爱恋的。婆性所意味着的善良、慈悲、聪慧、美丽、贤淑,与观音菩萨所拥有的“大慈大悲”的德性正好相吻合;而且女菩萨除了拥有男菩萨的—切法力外,还能完成男菩萨所不能完成的工作,诸如深受欢迎的送子之类的紧俏活儿。因此,从南北朝开始,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就已开始出现女性的观音菩萨。到了唐朝,女性相臻于完美。宋朝以后,全国各寺院所供观音像,几乎都是妩媚动人的女性了。

观音最受人们喜爱的女性相,是“杨枝观音”。杨枝观音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璎珞横披,环结宝明。袒胸露臂,紫衣锦袍。乌云巧叠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右手执杨枝,左手托净瓶,身姿窈窕,线条柔和。神情妩媚,秀丽可爱。一副长发唐装,俨然翩翩嫦娥。这种仙女般的姣美形象,激发了佛教徒们对佛教、对菩萨的热爱和忠诚之心,也引起了许多凡夫俗子对美丽的杨枝观音的赞赏与沉醉。因此,观音的魅力实在有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妙处。西方的美学家们往往将观音的这一形象与古希腊雅典女神相媲美,赞誉她是“东方的维纳斯”。

从观音能救世间一切苦难的神力中得到启发的佛教密宗,创造出了观音另一美妙的形象——千手千眼。这一观音造像一般是在两眼两手之下,左右各长出二十手,手中各长一眼,共四十只手四十只眼,各配所谓的“二十五有”(佛教三界中二十五种有情存在环境)。这种造像包含了深刻而有趣的数学原理,即二十乘二,再各乘二十五,即为千手千眼。它所表达的含义是:度一切众生,手疾众生,眼到手到,毫无阻挡。

在全国各大寺院中,最有代表性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当推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大乘之阁内的观音像了。这尊世界上最大的木雕像,是清朝乾隆皇帝下令建造的,像通高二十二点二八米,腰围十五米,由松、柏、杨、榆、椴五种木料雕刻相并而成,重约一百二十吨。观音长四十二只手,手上各执金刚杵、三戟、棍夹、宝印、锡杖、宝轮、莲花、佛珠、杨柳枝等法器,胸前的两只手作合十状,每个手掌之中有一只眼,加上脸部三只眼,共有四十三只眼睛,体态匀称,眉目生动。花纹自然流畅,造型优美动人,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观音菩萨的说法道场是在浙江省普陀山。依据佛教《华严经》的一段记载:

瑟鞞脉罗居士告善财言:“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陀洛迦山,被有菩萨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为菩萨行,修菩萨道?即说颂曰:‘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花极清净。华果树林皆遍满,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向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善财童子……渐次达行,至于彼山,处处求贤此菩萨。见其西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

这段佛经所记述的,就是佛教故事中有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第二十八参——于普陀洛迦山参拜观音菩萨,也成为普陀山之所以成为观音道场的佛经依据。

普陀山第一尊观音像的供奉和第一座庵院的创建,则是在唐朝咸通年间。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僧慧锷从五台山迎观音像回国,途经普陀山莲花洋时,船触礁受阻,遂将观音像供于普陀山潮音洞上,并与岛民张氏共建“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1080年),宋神宗赐币兴建“宝陀观音寺”,指定普陀山专供观世音菩萨,这大概是普陀山正式成为观音道场的“法律”依据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相传为观音生日)、六月十九(为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为观音涅槃日),海内外香客扬帆梯航,纷来朝圣,多至数万人,形成观音香会。舟山市政府为此在每年的九月十九日前期举行普陀山朝山节活动。

除普陀山外,全国各地供奉观音菩萨的梵刹丛林比比皆是。福建省厦门市的南普陀寺、泉州市的龙山寺,河南省开封市的相国寺,河北省正定县的隆兴寺、承德避暑山庄的普宁寺,云南省昆明市的观音寺、大理县的崇圣寺,天津市蓟县的独乐寺,四川省平武县的报恩寺,江苏省扬州市的观音寺、南京市的鸡鸣寺,北京市的雍和宫等都是国内供奉观音的主要道场。台湾有观音寺院四百余座,尤以台北市的龙山寺、台南市的清水寺、基隆市的灵泉寺、高雄县的水岩寺规模为大。由此可见,观音菩萨在中国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她在民间的影响早已超过了文殊、普贤、地藏菩萨,而实际成为佛教的第一大菩萨。她在中国民众中的知名度,已超过了佛祖释迦牟尼,而成为佛教的一个象征。

观音也好,文殊也好,普贤也罢,地藏也罢,他们宣扬的无所不能的神力,那种济世造福的宏愿,在进入中国这个长期受封建思想统治的国度后,触动了一大批时刻祈求神灵降福消灾的达官贵宦、村夫黎民的灵感,使他们产生了超越自然的种种幻想。这种幻想伴随着理性的思索和无穷无尽的随想,在周围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自觉自愿地将原本已超然物外的菩萨神力加以不断地弘扬和发挥,创造出了一个个比雕塑更传神、更生动、更迷人的艺术形象,形成了一种带有浓郁中国味的佛教文学,这就是“菩萨小说”。(二)菩萨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菩萨之所以能够从古印度翻过喜马拉雅山,穿过戈壁大沙漠,堂而皇之地端坐于中国华丽庄严的佛寺莲花台上,接受人们的膜拜和传颂,这番福分,全靠了佛经的翻译和传播。佛经的翻译,也给中国的文学带来了新的创作题材和崭新的意境,使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内容——菩萨小说。1.佛经翻译的影响

汉朝以前,中国经过诸子百家几度春秋的争鸣和辩驳,产生了大量的哲学和文学作品,诸如诗歌、散文、四书五经,构成了中国秦汉文化的基础,但那都是“国货”。汉朝以后,随着印度佛教的传入,佛经作为“舶来品”,也带着异域的风尘,带着古印度的神话和寓言,闯进了中国的大门,给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强烈的刺激。然而,印度的佛经都是用梵文写成的,中国的百姓看不懂这几何形的字体,自然需要翻译。最早的译经大师都是印度僧人,如安世高、竺法护等,他们不远万里,携经卷来中国,边翻译边传播,精神十分可嘉。

后秦时,西域的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出现了一位译经家,名叫鸠摩罗什。他七岁就随母亲皈依佛门,潜心研究佛学,到过许多地方。弘始三年(401年),被后秦王姚兴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请入西明阁和逍遥园,翻译佛经。从弘始三年至弘始十一年(409年),鸠摩罗什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率弟子译出《大品般若经》《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经论。所译经卷,一弃前辈呆板滞凝的文风,而用优美流畅的语言,给世人展示了佛教婆娑世界博深美妙的境界。这些经卷不但成为此后中国佛教各家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而且给中国带来了众多的又是崭新的文学艺术形象。

鸠摩罗什在弘始六年(404年)译出了著名佛教经典《妙法莲花经》。这部佛经共八卷二十八品,虽然以宣扬众生都能得到与佛一样的智慧,人人都能成佛为主题,但是,经文利用古代南亚次大陆大量的寓言故事来宣扬佛和诸位菩萨的伟大神力,从文学角度来讲,它是一部优美的寓言集,又是一部生动有趣的神话小说集。经书的第二十四品讲叙了妙音菩萨的神通;第二十八品描述普贤菩萨的种种神奇而非凡的愿行;第二十五品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述了观世音菩萨那种说变就变、说来就来,哪里有难,就上哪儿救助的种种超凡能耐以及瞬间即可演变的种种化身。在这本佛经中,观音菩萨是一个极其伟大的人物,单单看那三十三化身,便足使人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恨不得自己也有如此般功夫,上可揽明月、戏嫦娥;下可闹龙宫、扯龙须。佛经这种神话样的描述,给人们塑造了一个富有魅力的文学形象。于是观音菩萨开始从佛经中走出,跨进了中国文学艺术的锦绣长廊。

我们在前面介绍观音菩萨的时候,已经引用了《妙法莲花经》的记述,讲到观音为了教化众生,常因众生的不同身份和环境演化成不同的形象。在观世音常现化的三十三种形象中,有六个妇女形象,她们是比丘尼、长者妇女、居士妇女、宰官妇女、婆罗门妇女、童女。这些姿态各异的妇女形象启发了中国文学家们的丰富想象力,使她们从进入中国第一天开始,就成为中国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唐朝有二位传记文学家写了两本书,一本叫《观音感应传》,一本叫《法华持验》。两本书所叙述的,都是与《妙法莲花经》所描绘的观音种种应身相对应的灵验。其中有这么一篇寓言,或者说是小说,讲述了观音显化居士妇女身教化众生的离奇故事:

说在唐朝元和年间,在陕右这个地方,人们只知道骑马射箭,不晓得天底下还有佛和世界。所以,没有寺院,也没有香火,更没有日夜诵经的虔诚场面。有一天,在金沙滩上,走来一位妙龄少女,她身材窈窕,美艳绝伦,身穿鲜艳裙裾,手挈鱼篮,一路卖鱼,引起众多公子哥儿的追逐,争相出金献银,要娶这位少女为妻。少女不动声色,许久,拿出《妙法莲花经》,轻启朱唇说:“谁能在一夜之中,背出《妙法莲花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我就嫁给他。”结果到黎明一考,竟有二十人能一字不漏地背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来。一个人怎么能嫁这么多丈夫呢?那少女拿出《金刚经》又说:“谁能在一夜之间背出《金刚经》,我就嫁给他。”结果到第二天黎明,竟有十人能背出《金刚经》来。少女无奈,只好捧出整部的《妙法莲花经》对众多求爱者说:“谁能在三天之内,把这部经书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背出来,我一定嫁给他。”那些求妻心切的男儿抢了《妙法莲花经》闭门苦读去了。三天过去,唯有一位姓马的小伙子从头到尾地把整部经书背出来了,陕右地区为之轰动。结婚的那一天,马家鼓乐齐鸣,鞭炮震天,新郎官喜气洋洋,把美丽的少女迎进了洞房。待至挑灯时分,新娘对新郎说;“我身体不舒服,到隔壁稍事休息便来。”可没过多久,新娘便死了。奇怪的是,玉体随即腐烂。马家乐极生悲,也只好将婚事当成丧事办,将刚过门的媳妇埋于金沙滩旁。没过几天,村里来了一位穿紫衣的老和尚。新郎将自己的不幸经历告诉了他。老和尚劝慰新郎一番,便随新郎来到那少女的墓前,用僧杖轻轻一挑,墓棺洞开,棺内并无尸体,唯有一副黄金锁子骨。那老和尚对新郎说:“你不必难过,新娘乃是观世音菩萨,她是为了教化你们才演化成卖鱼女子的。”说罢,便腾空而去,留下新郎一人呆呆地站在墓前不知所措。

这则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将《妙法莲花经》观音“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自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短短的一句话加以了充分地发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倾一片苦心弘扬佛法的“马郎妇观音”的文学形象。看了,谁不为之动容呢?“鱼篮观音”是中国的文学家根据《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化身而创造出来的又一文学形象。《香山宝卷》写道:“河南洛阳府知府张无尽,虽有菩提之根,如来之性,但贪恋酒色财气,一直痴迷不悟。观音菩萨受佛的指示,化成一个美丽的渔姑,挎着鱼篮,来到洛阳。在弥陀佛的帮助下,观音以放鱼归水的道理,使张无尽觉悟,皈依佛门。”清朝著名文学家范希哲将这篇小说改写成一出著名的戏曲《观音菩萨鱼篮记》,成为清朝民间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

与观音文学形象产生不同,地藏菩萨的文学形象是通过小说般的佛经本身的描绘塑造起来的。《佛说盂兰盆经》是一部四卷本的著名佛教经典。它通过神话传说,记述了地藏菩萨地狱救母以致得道的经历。佛经说,地藏菩萨原名叫摩诃目犍连,简称目连,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郊人,属婆罗门种姓。由于其母亲不信佛教,死后身陷地狱,备受饿鬼的折磨。目连十分悲痛,发誓要将母亲救出地狱。他便恳求释迦牟尼帮助。释迦牟尼给他指点迷津,告诉他,要使饿鬼不折磨你的母亲,你得设斋食施舍地狱中的饿鬼。于是,目连深入地狱,施舍斋食,救出母亲,并把她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皈依佛门。

西晋时,月氏国僧人竺法护在我国洛阳,把《佛说盂兰盆经》翻译成汉文,“目连救母”的故事遂传入中国。这则完全符合中国孝道精神的故事立即受到了佛教信徒和世俗民众的欢迎,并加以充分地发挥,使这一故事融合了中国文化的色彩。南朝梁元帝时,这段故事已被整理成结构完整的《大目犍连冥间救母》变文。另外,在敦煌变文集里,还有《大目连变文》《大目连缘起》等写本。唐朝也有小说体经卷《目连经》和说唱文学作品《目连救母三世宝卷》。

宋朝文学家李沐根据佛教经书记载的“目连救母”故事,写成了三卷本小说《目连救母记》。小说的梗概是这样的(译文):

古印度的南耶王舍城,有一家贵族,父亲叫傅相,母亲姓刘,先有一个儿子,叫傅罗卜。一家供奉佛教,常年食素,不着荤食。唯小儿子远游他乡,向来不信佛教。一天,父亲患病身亡,刘氏的弟弟前来奔丧,见一家人面色蜡黄,直怪罗卜不好好以酒肉侍奉父母,以致父亲得病而死。傅罗卜佛性已成,听不进这一切,大讲杀灭生灵有罪有过,人生在世,当慈悲为怀的道理。舅舅听不进外甥的话,反驳说,孔子在世,照样吃肉,而且要调上酱油,十分讲究。孟子为了吃到鱼和熊掌,不惜金银。但他们照样成为圣人,为历代帝王和百姓所敬奉。刘氏弄糊涂了,不知听哪个人好,想想丈夫常年吃素,终因吃素过早谢世;自己吃素,也并不见得身体健朗。禁不住弟弟的再三劝说,她杀鸡宰羊,开斋吃荤,没想到当天晚上,刘氏便悄然死去。傅罗卜悲痛欲绝,决意皈依佛门,削发为僧。佛祖释迦牟尼收他为弟子,取法号名目连。

一天,在冥冥间他看见母亲在地狱被饿鬼折磨得死去活来,大为震惊,立即烧煮了一锅乌饭,前去十八重地狱营救。无奈进入第一重,母亲已被鬼使押往第二重。进入第二重,母亲已被押往第三重。目连一直跟随而去。到第六重,正值四月八日,狱主和鬼使们都赴宴去了,目连终于见到了母亲,带来的乌饭则被饿鬼们一抢而空。目连未及时将母亲救出,鬼使们酒醉饭饱回来了,又将刘氏押入第七重地狱。目连一直尾随至第十重,方知母亲已被投生到一户姓郑的官家做了看门狗。目连急忙逃出地狱,寻到郑家。那狗看到目连,连声哀号,并衔住他的衣服不放,目连始知是母亲,悲痛万分,便用银两把这条狗买回家中,待如亲母。为了使母亲脱离苦海,赎回人身,目连恳求释迦牟尼帮助。释迦牟尼告诉他:到七月十五日,准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可以使其母亲脱离畜身,并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于是,在七月十五日那一天,目连设下盂兰盆会,供养十方僧众。果然,那狗忽地不见了。目连始知是母亲灵魂已升天,感动得直掉眼泪。事后,玉皇大帝深为目连的孝心感动,敕封他为地藏菩萨,掌管阴间一切事务。其母亲刘氏被敕封为劝善夫人。

从这篇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佛经传入中国后,其有关佛和菩萨的故事也受到了中国民众的重视。这些佛经和其中的故事,经过中国文化的熏陶和改造,已与中国的道教(玉皇大帝为代表)相融合,使地藏王成了一个穿长衫、套西装这样中西合璧的人物。佛教也正因为有汉化的过程,才在中国广大的民众之中扎下了根,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同时,菩萨小说又使更多的人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领略到了佛教“劝人为善”的真谛。

后来,这篇小说又被改编成戏剧,在全国各地上演。宋朝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说:目连救母的戏搬上舞台演出,前后长达八天。明朝戏剧家郑之珍改编的戏剧《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有一百出,能演三天三夜,是我国大型宗教杂剧的典范作品。戏中配以刀山剑岩、屠刀磨盘等各色道具,把地狱渲染得异常阴森和恐怖,以致老太太们来看戏时都带了佛珠,边看边念,生怕今生不虔诚拜佛,来世必如目连母亲身陷地狱,备受痛苦和折磨。戏剧的这种教化,如同菩萨小说一样,又潜移默化地宣扬了佛法,令更多的人皈依佛门。

读过《西游记》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位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观音菩萨。在整部小说中,她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而且必然的是在事件发展的最关键、情节变化最紧要的时候,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于众生之中。

不仅《西游记》如此,在其他明清神话小说中,观音菩萨都是作为重点描述对象,而成为作品的主角或配角。她是文学家们首选的菩萨。所以,佛经的翻译和传入,不仅仅只把文殊、普贤、地藏、观音诸尊菩萨的来历和身世以及种种神力介绍给中国的民众,而且确定了他们在整个佛教婆娑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观音菩萨便是一个代表。

最早被单独翻译成汉文的观音经卷是《观音受经记》,这部在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由幽州高僧昙无竭从印度带回中国并翻译成汉文的观音经卷,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观音菩萨的身世和得道的经过。北周武帝建德年间,印度僧人耶余崛多又翻译了《大悲经》,叙述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替父王阿弥陀佛弘扬佛法的故事。唐朝,先后又有《赞观音菩萨经》《叶衣观自在菩萨经》《清净观世音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等十余部观音经卷被译成汉文传入中国,使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美妙被世俗民众所敬仰。

中国的百姓最怕死后入地狱,受那饿鬼的折磨,更怕变成狗之类的畜牲遭人欺凌和奴役,总期望死后能升入西方极乐世界去享受清福。要想来世不入地狱,直上西天,唯一的办法是恳求观音菩萨的指引,没有她的恩准,自然是入地有门,升天无路。观音大权独揽,又搞行业垄断,所以她的权势越来越大,地位也自然越来越重要,以至于人人皆知其名,人人皆懂其法。中国虽已有掌管三界十方的玉皇大帝,还有“德高望重”、神圣不可侵犯的王母娘娘,以及太上老君、东岳大帝、雷神、城隍、八仙之类神通广大的神仙,但观音一来到中国,整个天界都乱了套。玉皇大帝不得不以道教的“总管大人”的身份来协理佛教的事宜。而道教的祖师爷太上老君只好降职做了玉皇大帝的臣子,以便能让观音菩萨在三界十方的世界里,有说话和拍板的权力,真所谓“外来和尚好念经”。《西游记》中描写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故事的主要有这么几回: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第十二回 唐王秉诚修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其实,观音菩萨救苦救难作为小说的一条主线,贯穿于唐僧西天取经的全过程。如果说《西游记》是一部描写唐僧一行历尽艰难去西天取得真经的神话小说,那么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西游记》也是一部描写观音菩萨扫三灾,救八难,保佑唐僧西天取经的菩萨小说。假如以观音菩萨作为小说的主角,那么《西游记》就变成了一部毫不违背作品原来情节和内容的菩萨小说:

东土大唐国民,生性顽劣,佛祖释迦牟尼有意要将佛经东传,以教化大唐国民,于是观音菩萨自告奋勇,赴东土寻找可去西天取那三藏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经的高僧,佛祖赞许说:“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于是,观音率弟子惠岸遵旨东去,成为佛法东传的奠基人。

观音一路东去,在五行山下,将压在山下五百年的猴王孙悟空放出,让其皈依佛门。将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变为白马,又在福陵山收伏天蓬元帅猪八戒,最后在流沙河畔,将昔日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收归佛门,取法号沙悟净。这样,观音为唐僧西天取经准备了保护者和侍者,为以后的取经成功奠定了基础。

到了东土大唐国京城长安,观音并不急于去朝廷商量遣僧西行取经事,而是设计引出德高望重、真心崇佛的高僧。在一千二百名高僧聚集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选举高僧时,观音演现成癫和尚,当众出卖佛祖所赐金线袈裟和九龙锡杖,得到唐太宗的仰识,也因此寻到了合适的取经者玄奘法师。为了鼓励玄奘西去取经,观音又演化成和尚,大闹法堂,与玄奘辩说大乘佛教,从而使“度之脱苦”的大乘教义为东土所知,也启发了玄奘西行取经的决心。最后,观音现出真相,喜得个唐太宗“忘了江山”。观音软硬兼施,促使唐太宗决心遣玄奘西天取经,弄得个“皇帝有意,玄奘有心”的美好开端。

于是,在观音的指引下,唐僧打点行装,从长安出发,开始了漫长的西行征途。行至半路,孙悟空、猪八戒听从观音菩萨旨意,早已等候在半路上,为师父保驾。孙悟空神通广大,却生性好动,常不听师父使唤。观音为了收伏他的猿心,现化老母,教咒语,将一顶嵌金花帽儿(金箍圈)送给唐僧,套在孙悟空头上。又将到东海龙宫游玩的悟空教训了一顿,把他赶回唐僧处,使悟空死心塌地地保唐僧西天取经。

话说唐僧一行到蛇盘山,白马不慎被孽龙吞食。悟空没法,只好来普陀山求观音。观音遂将那孽龙点化成白马,做个西行的苦力。同时,观音又叫洛迦山土地神送鞍辔给唐僧,鼓励他“莫一时怠慢”,继续西行。不日,唐僧一行来到观音院,那件金线袈裟被黑风山妖魔偷去,急坏了师徒。悟空一时无法,径往南海普陀山恳求观音帮助。观音亲自出马,将那妖怪变成熊罴,带回南海收伏,使唐僧安然脱险。唐僧离观音院后,又继续西行,来到八百里流沙河畔,卷帘大将不知是唐僧来到,横加阻挠,悟空、八戒与其大战三个回合,唐僧依然过不了流沙河。悟空无可奈何,又来普陀山求观音。观音早知此情,准备了红葫芦儿,着弟子惠岸与悟空同往流沙河,收伏卷帘大将(沙和尚),并以葫芦当舟,安然过河。

当唐僧一行来到万寿山五庄观时,悟空与八戒禁不住那人参果的诱惑,结果,不但偷吃了果子,而且把那棵开天辟地的灵根一齐拉倒,惹得地仙之祖镇元大仙要把唐僧、八戒、沙和尚一并煮油锅,急得悟空到处寻求活树之丹,却处处碰壁。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悟空又只好硬着头皮来到普陀山。观音将他好好教训了一顿之后,也只得亲自出马,来到五庄观,用杨枝净瓶的甘露水,使得人参果树复活,枝叶又绿。镇元大仙也与悟空握手言欢,结为兄弟。此后,唐僧一行历尽艰险,来到枯松涧的火云洞,不想,被红孩儿设计擒住。红孩儿要吃唐僧的肉,悟空敌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实在无计可施,红着脸再到普陀。这下,观音并没有怪他,而是借了一海之水装于净瓶,又向托塔李天王借了三十六把天罡刀,把这个红孩儿好端端地捉弄了一番,并收为“善财童子”。悟空虽不满观音菩萨的做法,但敢怒不敢言。当唐僧骑马过冰河,不幸又被妖怪捉住,沉于水牢时,悟空厮打无用,依然赴南海请观音帮忙。观音早有准备,制紫竹篮儿来到河边,解下一根束袄的丝带,将篮儿拴定,口念“死的去,活着住”,将妖怪变成金鱼,救出唐僧。

唐僧在女儿国了却了女王的一片情意后,却落入了毒敌山的蝎子精之手。唐僧身陷琵琶洞,受尽女妖的调弄。悟空与八戒几度营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