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美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12:32:44

点击下载

作者:珍妮·拉斯卡斯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看不见的美国

看不见的美国试读:

引言

这本书的灵感形成于一个煤矿之中。当时,我身处俄亥俄州地下一百五十多米的地方,乘着一辆没有车顶只能蹲坐的小矿车,在一片乌漆漆的黑暗中哐哧哐哧向前翻滚。我的屁股墩儿挤压着旁边矿工的背,脚踩在别人的脚上。所有人都“低头哈腰”,免得头上的安全帽碰到低得不能再低的顶板。帽子上的头灯照不了多远,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些摇摇晃晃的杆子和横梁,撑着整个地方不至于崩塌。这不是人呆的地方,这不是人呆的地方,这不是人呆的地方,在小矿车磕磕咔咔的响声和快要跟不上的心跳中,我的脑子里只回荡着这样一句话。

提到煤矿,大家想起的都是“下去”,其实,真正让人惊奇的是,你要“进去”。我们这个人挤人的小分队沿着矿层隧道越来越深入地球的中心,一英里,两英里,最后离我们一开始下来的升降机井已经六英里了。小矿车停下来,我们翻身下车,整理了一下自己,然后站直——好吧,只能说勉强站直。顶板离地面不过一米五左右。我们现在真正身临其境,这里就是矿工们挖煤的地方,每天要像折断的树苗一样,弯着腰,工作整整十个小时。

我本想表现得泰然自若些,就像去拜访一家不幸住在破烂房屋中的邻居,或是强忍某个小孩吱吱呀呀拉锯子一般地拉小提琴。但这不(1)一样。四周一片漆黑,我们离唯一的安全出口相距整整六英里,加上周围的土地正在释放随时可能致命的甲烷,稍不注意受到最轻微的刺激,就会爆炸——所有这一切让我的礼貌与修养荡然无存。“你他妈的在开玩笑吧?”我脱口而出。我将在这个煤矿进进出出长达数月,最初的几天这就是我的口头禅。“他们应该把顶板弄高点啊!”我大放厥词,“这下面简直跟个小城市差不多大了,就他妈不能再修个电梯吗?”最后,我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只会不断重复:“哥们儿,这也太荒唐了吧。”

矿工们用无精打采的厌烦回应我的惊叹。有的面无表情地看我一眼,有的筋疲力竭地眨眨眼睛。一切尽在不言中。正是这样的表情传递的信息引起了我的共鸣,给我深深的启示,最终牢牢抓住我的心,让我开始为期两年的九段不同的旅程。路上的所见所闻,构成了这本书的基本内容。“你这人怎么回事儿?”矿工们脸上的表情好像在说,“你怎么会完全不了解我们、我们的生活以及这个世界呢?”

一边是煤矿业,一个价值270亿美元的产业,这个星球上增长最迅速的能源产业。另一边是挖煤的人们。我们每按动一次电灯开关,就燃烧掉一小块煤。我的日常生活归根结底和这些人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完全离不开他们。然而,在我来煤矿之前,我对这些人和他们的世界一无所知。

真丢脸。说不清为什么,但就是不对。我动笔写《看不见的美国》,就是想把这种说不清的错误说清楚。是这些人让我的生活正常运转,我想把自己的生活与他们联系起来。也许,还能更进一步,让整个美国重新认识自己被遗忘的灵魂。

我们每天吃的蔬菜,是谁来采摘?我们在餐桌上大快朵颐的牛排,是谁在养殖?我们在市场开心采购的东西,是谁运来的?我们扔出去的一袋袋垃圾,是谁让它们最终消失不见?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变得这么难?在我看来,过去,对于这些维持生活运转的人们,我们还是相当了解的。他们与我们关系极为密切。高度工业化之前的美国,小城镇社会的美国,养奶牛的是查理叔叔,送来一车车稻草的是麦克表弟,提着一篮子青豆的是莎拉阿姨,当然还有人人皆知的送奶人。日常生活用到的原材料和人工,都有着不同的情感和个性,还蕴含着历史与文化。

而今,这一切都成了过去。我们住在大城市,新郊区。我们忙忙碌碌。我们随手用电,周围的气温可以随心所欲地调节,食物触手可及,速度日新月异,交通方式也追求最大程度的方便(也就是说不会骑着一匹臭烘烘的老马慢悠悠来来去去)。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有人会拿走我们的垃圾,进行处理,免除这方面的后顾之忧;商场的货架上摆满了需要的商品,让我们随来随取。我们有工作要做,有文件要签,有按揭要还。我们是文明社会的文明人。我们不需要与牲畜面对面,只要对着它们的肉舞动刀叉;我们不需要知道农夫的手掌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只要吃到他们摘下的生菜、桃子或香芹。我们(需求者)和他们(供应者)之间简直是八竿子打不着。这样的状况,这样的冷漠,说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呢?我想答案会让所有人赧然。

然而,在《看不见的美国》中,我倡导的并非是所谓的“简单生活”,所有人自给自足,跑去砍木柴烧自家的炉子,亲手杀鸡做给孩子们吃,收小麦,种燕麦,弹棉花,剪羊毛。任何家里有现代设备、有电子屏幕的人都清楚,当下的生活就是有史以来最简单的生活,我完全支持这个观点。

我写作本书的目的,只是想邀请整个美国转移高高在上的目光,窥探一下这些被忽略的世界,观察那些十分复杂的产业,看看一些不为人知的微小贡献。和我一起在这些世界中走一走,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你也许对美国所知甚多:历史、政治、经济等风向标说明的风险和机遇,共和党红州与民主党蓝州之争……如果你正蜷缩在一个煤矿当中,或是盯着一个同时显示成千上万架飞机的雷达屏幕,或是在沙漠的滚滚热浪和炎炎烈日下放牧五百头身怀六甲的红安格斯奶牛,那么,上述知识再博大精深,也毫无用处。

过了些时日,我告别煤矿,来到北极圈以北大概四百多公里的地方。这里是阿拉斯加的一个人工岛,短短几公里外,就是波弗特海的冰海冻浪。此地温度常年保持在零下四十五度左右。我斜戴着边缘有一圈皮毛的兜帽,一边躲避着刺骨寒风的侵袭,一边听别人讲授如何钻钻头。这人的小胡子已经变成一小撇冰条,而他似乎毫不在意。在这片常常数周乃至数月人迹罕至的冻原之上,我结识了一小群工人,他们戏剧化的生活当然反映了整个美国对石油的迫切需求,但我更多感觉到的是一种爱,一种艰难生存环境催生出的兄弟之情,让我亲眼目睹不为人知的英雄事迹。众多的英雄事迹串联起来,再一次让我大开眼界,催促我用不一样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现代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便利。

我又去了加州的洛杉矶,在那里我见识了一架巨大的机器,正从“垃圾山”陡峭的悬崖上俯冲下来。这垃圾山的高度几乎可与俄亥俄州煤矿的深度比肩。我同时也膜拜了一些美国工程师杰出的工作。他们五十年如一日地努力,要征服垃圾这个大难题。他们的努力看上去富有哲学意味:垃圾是物质,而物质永不消失。你可以改变物质的形态,从这里搬运到那里,倾入海中,一把火烧掉,埋进土里,但物质永远与我们同在。于是,在我眼里,管理垃圾的事业,就略有些奇怪地变成了一种关乎心灵和精神的追求。

一开始,我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有个想当然的设定:在“看不见的美国”,那些人们希望被外界所知。后来我才知道,这样的预设有多么幼稚可笑。我发现,有些人毫不关心外界知不知道自己和自己的贡献;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根本就不愿意为外界所知。我在缅因州一个外来劳工营生活了一段时间,每天天还没亮就跟着工人们来到种满蓝莓的田野中,想了解这些为我们采摘食物的人和他们的生活。这些人来自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和南美洲其他更为遥远的地方。有的人是经过合法登记的,有的则不然。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种羞耻感之中,遮遮掩掩,不愿见人。他们一边违反着法律,一边耕种土地,采摘莓果。而这些莓果正是我每天早上放入麦片粥或谷物粥增添风味的食物。等到与他们熟识,每天早上我走向餐桌时,心绪变得截然不同。现在,我怀揣着感激、愤怒、沮丧和责任,可谓百感交集。

为人所知与默默无闻;扬名天下与沉默隐匿:在我为写作这本书进行调查研究时,不断遇到这些截然相反的人生目标。在纽约那瓜迪亚机场,我遇到的人们,甚至把“默默无闻”作为自己最大的工作目标。那是一个专业技术过硬的军人团队,他们所服务的公众平时对他们一无所知,但他们的工作对公众却至关重要。控制空中交通的人,只有在工作出现失误,引起重大事故的时候,才会被注意到。和这本《看不见的美国》中的很多人物一样,这些人工作得越出色,就越默默无闻。《看不见的美国》是对这个国家的一次深入探寻和颠覆,我所描写的对象和以往截然不同。我所要表达的观点,也和这名利当道的社会习以为常的主流观点完全不同。我们的耳边充斥着“上电视!赚大钱!得大奖!”等现代社会鼓吹的价值观。诸如此类的叫嚣弥漫了我们的感官,让我们忘记还有其他生活方式的存在,还有其他事情在发生。

我也考虑了“名气”这东西,想找找这本书中它能不能占据一席之地。说到名气就想到娱乐业,这个最大的舞台,最吸引眼球的行业。美国橄榄球联盟(NFL)每年创收达90亿美元。那些“演员”们在球场上跑跑跳跳,你推我撞,把那个椭圆形的球抛来丢去,就能有不菲的收入。与此同时,啦啦队员们则展露着永恒不变的动人微笑,在球场边线上挥汗如雨地舞蹈,好像在祈求大家分一点注意力给她们。如果我们暂停狂热的呐喊助威,也问候一下这些姑娘,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和辛辛那提猛虎队的啦啦队员们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另一种形式的专属于女性的默默无闻。她们身穿一模一样的服装,嘴唇上涂着一模一样的橘色唇彩,做着千篇一律的动作,为了做最好的啦啦队员,她们仿佛变成了同一个人。往深了说,这些啦啦队员们正好体现了最基础层面的国民性。每个疯狂的星期天比赛日,我都会亲睹光鲜热闹与视若无睹这样的矛盾在眼前上演,这矛盾也是美利坚的特性之一。《看不见的美国》中所描写的姐妹之情和几乎已经成为普世价值的兄弟义气又有轻微的差别。在很多称兄道弟的世界里,价值体系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团队合作与互相支持。而转到“母性”这个话题,一切又完全不一样了。一位绰号“噼啪”的卡车司机就在俄亥俄州的某时某地,为我打开了检验母性的窗口。我本以为只是和噼啪一同运载拖拉机部件,结果却惊奇地发觉,这是一次自我发现之旅。

我无意在这本书里表达任何个人的政治观点,也有意地控制了语气和内容,不代表任何人发出控诉或是请求。不代表没有登记的非法移民,不代表环境保护主义者,不代表其他的任何利益团体,甚至也不代表得州西部那些因孕酮过剩产下漂亮小牛的奶牛们。然而,美国好像一直在朝不同的政治极端分裂,如果完全忽略这个事实,本书也许不算完整。我怎样才能解释清楚这种分裂,同时又让这些内容体现《看不见的美国》的写作目的呢?于是,我决定重新出发,去探访另一个“看不见的美国”,我相信,生活在那个特定圈子中的人群,是我最无法理解的,如果不是写作的契机,我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去理解。这个特定的圈子就是枪支持有者。我必须忽略分歧,全力以赴,静静守候。无论如何,我想要解答一个问题,美国现在有大约三亿支枪和八千万枪支持有者,一个国家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我这样设问没有任何政治上的指向,甚至也不想探究历史原因。我只想知道个中的来龙去脉。是什么人把美国武装了起来?是什么人站在柜台后面,解释武器性能,展示武器威力,把武器交给顾客?我来到亚利桑那州的尤马市,在一个枪支出售店做售货员,想看个究竟。在出售冲锋枪、手枪、半自动手枪和左轮手枪的过程中,我聆听并学会了一种语言,现在我还没完全想清楚,如何把这种语言翻译出来,解释给这个国家“另外一边”的人听,那正是我的来处。而我则从“另外一边”来到枪支的世界。对我来说,在这本书所呈现的种种文化当中,这种文化仍然令人费解,难以言喻,像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

当然,这样的探索无穷无尽。我思考玉米的问题,棉花的问题,航运港的问题,大桥和高楼的问题,还有那些小小国旗下被埋葬的无名士兵,想听听他们在坟墓中的耳语。随着探究的深入和越来越多的了解,你会发现,“看不见的美国”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

我想,还需要指出很重要的一点,《看不见的美国》和其他所有的书一样,可能不同的读者在字里行间会读出完全不一样的信息。在2012年的今天,如果说美国在歌唱的话,那么这歌唱的背景音乐可谓震耳欲聋,极不和谐。不同的声音竞相登场,自说自话,不屈不挠,拒绝退让。

别怪华尔街,别把账算到大银行头上,如果你是个一贫如洗的无业游民,那得怪你自己!

别再和工人作对!

我们是商业精英,我们知道如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给我们个机会,让我们解释一下如何把美国引回正轨!

我们是99%的多数人。别再给那些就业机会创造者们增加赋税负担!

这些呐喊震耳欲聋,本书已经没有任何需要补充的了,也不会再为99%的多数人或1%的少数人进一步发声。如果说《看不见的美国》有任何立场的话,那也是来自球场的边线,来自深邃的地下,来自高远的天空,或是不为人知的内部。这些都是“有利地形”,因为在这些地方,能够听到那些安静而微妙的声音,被高声喊叫和响亮口号屏蔽了的声音,平时听不到的声音。“看不见的美国”无心争论。“看不见的美国”筋疲力尽。“看不见的美国”没有时间去静坐示威,也抽不出空闲观看电视上激烈的辩论。“看不见的美国”只想喝杯啤酒,早点睡觉。正是这些人维持着美国的正常运转。如果这些人明天辞职不干,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就会戛然而止。

我也想过,为了写作本书所做的研究和书里讲的那些故事,到底有什么重要?我为什么要在意谁点亮我的灯,谁让我的食物如此美味,谁帮我的航班顺利着陆,谁让我的牛排入口爽滑,谁让我安全准时地到达目的地?和别人一样,我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好像不应该浪费时间想东想西。(毕竟,我们给焚烧炉安上门,给汽车引擎盖上闪亮的车盖,这是有原因的。)但我又想到,过去这几年,我为了这本书走南闯北,调查研究,好像眼界一下子打开了;而之前那些平静的“好日子”里,我就像一个紧闭双眼的无知稚童。到底哪种生活更好呢?

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形象,那是一个孩子,从来没人要她布置饭桌,削土豆或是出去扔垃圾。这个孩子想要新的玩具,马上就能到手;想要新的手套帽子,马上就能穿戴起来。她张口要求,东西就自然而然送到手里,于是她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直到习惯成自然,直到她觉得自己天生就具有这样的特权,理应获得如此待遇。但是,如果这个孩子足够幸运,她最终会发现,自己的衣食住行、娱乐设施和舒适生活,都是父母辛苦工作换来的。她会更多地了解到一个家庭的功能,了解自己的欲望不过是这个复杂拼图的一小块。原来世界比之前想象的更加广阔丰富,无限无涯,值得她为之奋斗,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想,这样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管是作为家庭一员的孩子,还是作为国家一分子的公民,抑或只是正在熟食店买火腿的老顾客。把幕布拉开,看看忙碌无比闹哄哄的后台,那里是如何运作的,有多少人在全速开动脑筋,贡献体力,甚至做出个人牺牲,努力让这个系统正常运转,努力让你眼前的这台戏精彩纷呈,奇妙非凡。

地底世界

俄亥俄州,卡迪斯城,霍普戴尔煤矿

他递给我一根撒了盐和醋的薯条。我们置身于地下一百五十多米的地方,脚下是化为粉末的石灰岩,好像一张毯子,我们席地而坐。这是煤矿南区,编号2.5。我问他挖煤有没有乐趣。

他思忖片刻。“我不得不说,没有。”他说。“别啊,再想想,总会有的吧。”我说。“你那该死的灯别晃我眼睛了好吗,”他说,“你忘了我说的话吗?”

他叮嘱过我,要想激怒比利、斯密提、帕普、拉谷和这个小队中的其他人,有个办法就是用我的头灯直接照他们的眼睛。新手基本上都会犯这个错误。说话时人的本能就是看着对方的眼睛,而如果唯一能让你看见东西的就是头顶这硬邦邦的帽子上发出的那一束微弱光线,你当然要把那束光对准面前这混蛋的眼睛啦。“不好意思。”我说。“照肩膀吧,”他说,“要不就下巴。”

我问他“大脚”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我第一天进煤矿的时候,有个家伙低头看了看,说:‘我的天,你的脚有多大?’我说:‘十五码。’他说:‘你这狗娘养的脚可够大的啊。’从此就得了这么个外号。有个家伙脑袋特大,所以我们就叫他‘南瓜头’啦。有个家伙脸上有一块很大的红色胎记,所以他肯定就叫‘斑点’了。他们可从来不会放你一马。抓着你的小辫子就不放。矿工整人可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我把头灯照到他的靴子上,他木偶般地摇了摇双脚。

习惯在黑暗中认出这些人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四周一片漆黑,还只能看脚、肩膀、下巴和牙齿。大脚真是个魁梧的男人,他今年四十九岁,身材膀大腰圆,精神粗犷豪迈。灰白的头发乱得跟鸡窝似的,皱纹崎岖的脸看上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张脸上的表情万年不变:你他妈是在逗我吧。他对自己目前的人生成就很是骄傲:三个孩子承欢膝下,县委委员的身份使他略有节余,挖矿的专业知识让他独当一面。但他说,自己的心头爱是那五十二头肉牛:肉乎乎的“猪排”,形影不离的弗里克和弗兰克,哦,还有“呆瓜”,它有美得惊人的白色睫毛。

高中毕业后,他就在煤矿进进出出。最近刚刚升了职,成为俄亥俄州卡迪斯城霍普戴尔矿业公司的安全总监助理。这是一家美国东部的小公司,就在西弗吉尼亚走廊以北。地面上的区域颇具新英格兰风韵:高耸的橡树点缀着绵延的农场,白色的教堂塔尖若隐若现,各家各户的门廊上挂着天竺葵盆栽。唯一能让人们把这个地区和煤矿联系在一起的,可能就是阿巴拉契亚山上那些焦油纸包裹的小屋。地下是另一个世界,上面规定我必须随时和大脚在一起,不许单独行动。但我违反了规定。他觉得我很烦,我觉得他特别讨厌。所以他就更烦我了。后来,经过四个月的相处,我们俩之间形成了一种简单直接的友谊。“这下面有种宁静的感觉。”我对他说。“哦。”他回答。

我们没有面对面,这也不是什么正式的谈话。笨重的挖矿机张牙舞爪,看上去活像男人的生殖器,正咔哒咔哒咔哒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不断开采着大量的煤炭,装上又卸下,等着装煤的矿车在黑暗中轰鸣,像发了疯的巨型蟑螂。我们好像是在B口,又好像在A口,也可能在3号矿房。我真的完全摸不着头脑。地下坟墓般的隧道绵延不绝,没有尽头,总面积大概有四十平方公里,我很少能搞清楚自己到底身处何方。如果有幸寻得一处安静的地方,那简直就像谁给了你一个温暖的拥抱。你可以在那里长时间地坐着,关上头灯,就那样呆在一片黑暗与寂静之中。空无一物。真的是——空无一物。

直到“啪!”的一声。

嘶嘶,嘶嘶。

又传来壁炉火堆般细碎的爆裂声。

嘶嘶,嘶嘶。

身处地球内部,你就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地心可不像你想的那样,是一些毫无生气呆滞迟缓的岩石。不是毫无反应,只供人们站立的硬邦邦的物体。地球一直在运动,无时无刻不在延伸、响动、自我调整,就像一个人,想尽力让自己舒服些。“呆在这下面,”我对大脚说,“就像远离了一切难题和烦恼。你觉得这对你们所有人来说,是不是挺有吸引力的?逃开一切的烦恼?”

他看着我,哈哈大笑。“这才是我们的烦恼啊,”他说。

我住的地方下面,是绵延深广的沥青煤矿,含硫磺量中等。这是著名的匹兹堡8号煤层,从东俄亥俄一直延伸到西马里兰。一个多世纪以来,煤矿在这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个事实至今还让很多人吃惊。现在我们还有煤矿?每当别人听说我正在一个煤矿打发时间的时候,这个问题出现的频率很高。

就这个方面来说,我的知识还算比较超前:至少我知道煤矿是存在的。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并非什么永远跟不上时代的老古董;这个行业也不是旧时代的可笑遗物。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现代行业,一天又一天,人们拿着午餐盒进进出出,每年给家里带回六万、七万或八万美元的血汗钱。我住在西宾夕法尼亚,不时会和运煤的卡车狭路相逢,有时模模糊糊地看到载满煤炭的货运火车在群山间穿梭,还会看见满身煤灰的矿工来到地上,去小店买冰茶。

煤矿也许被这个国家的很多人完全遗忘了,但它还是一直存在着。这就是美国,这就是我们的化石燃料,这是一个价值276亿美元的产业,在二十六个州拥有将近八万矿工。我们的煤炭供应量占了全世界的25%!我们就是煤炭产业的沙特阿拉伯啊!最近,我们对煤炭的使用量简直破了纪录,这一度被布什政府称为“自由燃料”的矿物,被我们贪婪地吞噬着。

我调查的初衷是想解决一个听上去十分荒唐的问题:如果煤矿真的这么大,如果所有这些人真的存在,那我怎么会对此一无所知呢?

我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获得进入一个煤矿的通行证。这个行业并不愿意做什么宣传。也许是因为相关的宣传一直都很可怕。煤矿只有在爆炸、垮塌和死人的时候才会出现在新闻中。这些新闻让人兴奋!灾难啊!悲剧啊!能变成引起轰动的新闻素材。看看这些可怜的愚蠢的乡巴佬吧!干着如此糟糕的工作!深陷地下!窒息了!活埋了!

霍普戴尔矿业公司的矿工们一遍又一遍地要求我不要把他们塑造成可怜而愚蠢的乡巴佬。他们说,如果我真这么做,只能说明我傲慢无知。一开始他们都挺腼腆的,很想给我留下好印象,而且,似乎也没什么明显的动力,他们就欢迎我进入煤矿了。我跟了“E组”,成员有比利、斯密提、斯科蒂、帕普、里克、克里斯、凯文、胡克、杜克、拉古、斯巴基和查理。公司有两个煤矿入口,他们在其中之一的卡迪斯城工作。我跟着他们下矿井挖煤,回家,去教堂礼拜,还到脱衣舞店喝酒闲聊,互相嘲笑打闹,也彼此关心担忧。我听到他们为斯密提担心,他是这个小组的“独行侠”,刚给自己邮购了个女人。斯密提和那个女人网上聊天持续一年多了;他出钱让她从俄罗斯坐船过来,在挖矿季开始的第一天,她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地来到他面前。我也听到他们无情地嘲笑斯科蒂。这是个完全无害、永远开开心心的家伙。他总是喜欢自言自语,特别是洗澡的时候。每次轮完班,大家总会去澡堂洗掉一身的污秽,再回到地上尘世的生活中。每当这时,斯科蒂就会一边微笑着擦洗身体,一边絮絮叨叨地自言自语,说说这个,说说那个,有时候还会爆发出一阵大笑,把别人的耳朵都要震聋了。“你他妈到底什么毛病,斯科蒂?”最近一次,大脚在斯科蒂旁边洗澡,就“享受”了这样的待遇。“我明天就要因为杀人去坐牢啦。”斯科蒂对大脚说。“为什么?”“我要把那个狗娘养的杀了,就是那个和我对打的。我要杀了他!”“哦,好吧,别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兄弟。”大脚淡淡地回应道。威灵岛赛马与竞技中心将举行第十五个拳击决斗之夜,那是该中心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轻中量级冠军赛。绰号“硬石头”的斯科特·图里乌斯将对战托德·曼宁,很多矿工都要前去观战。

这些人每天都会在地下一起工作十个小时,每周五天。他们和工友们共度的时间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要多。所以彼此知根知底。他们知道比利买了个新房子,在地下室装了个地方做谷仓;知道克里斯的孩子要进行第二次骨髓移植;知道帕普的老婆要做个膝盖置换手术。帕普已经六十二岁了,还在挖煤。但大家都知道,没什么必要去问他到底为什么还在这鬼地方挥汗如雨,累死累活。帕普很久以前就该退休了,要不然就应该去找一份“外面”的工作。很多人在地下工作多年,满心希望能调到地上的岗位。基本上,帕普想要外面的什么工作都可以。但他选择死守地下,做着所有人眼里世上最糟糕的工作:架设顶板锚杆。他会拿六英寸的锚杆钻进煤矿的顶部,开通一个挖煤的渠道。而地球也会适时发出不满的嘶嘶声,泄出甲烷,时不时地来个倒塌什么的。

当然,“为什么还呆在这儿”这个问题由我开了口。我给帕普列举了能想到的所有其他出路,问他为什么选择呆在地下。但他和我见到的其他很多矿工一样,回答问题总是含糊其辞。帕普的老婆名叫南希,帕普说她是“和我住在一起的老女人”。我也问过南希,为什么帕普还在地下工作。她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那煤矿里到底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我完全不知道啊。”她说。(她根本不介意被称为“老女人”。有时候她叫帕普“我的帅哥”,有时候又叫他“老魔鬼”。)和我寻访过的很多人一样,她也给了我一个爱心包裹带回家享用,里面是几块红波奶酪和一个梨子。帕普又送我两瓶自酿的黑莓酒,让带给我丈夫。我从来没说过自己有老公,但每个人都让我带些家常的礼物给他。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你是个有家室的人。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自然规律,就是家庭和家庭之间的互动往来。

我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想在这些人中间定位自己和自己的世界。这些人似乎陷入一个早已烟消云散的旧时代,但这个行业远远没有成为过去。如果非要说谁过时了,落后了,那也是我们,消费者。我们忘了这个地方,我们与之失去了联系,或者说从我们出生到成长,生活都已经进行了“净化”。我们住在“这边”,而他们生活在“那边”。我们是那么依赖他们,但却毫不知情,也无从接触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令我特别烦恼的是,我研究的任何发现都比不上这个研究本身的问题更有价值:这些悄然守在我们身边的邻居,怎么会成为只有人类学才会关注的对象呢?这种漠不关心说明我们是怎样的人呢?答案一定不怎么光彩。“我们为什么还要开采煤矿呢?”2006年,一位金发闪闪的电视新闻女主播如是说。当时正现场直播着著名的西弗吉尼亚赛古煤矿矿难,十二名矿工被困,然后……哎呀,死掉了。突然间,整个国家的目光都聚集到矿工身上。大家像去动物园观赏动物一样看着他们,说什么矿工们也是人,也需要人性的关怀。“我们为什么还要开采煤矿呢?”我采访的那些矿工还记得这个问题,他们当时都哈哈大笑起来,觉得这是特别有趣的谈资。“要是有一天你把自慰棒通了电,结果发现它不工作了,就知道为什么要开采煤矿了!”有个矿工对着电视喊道。这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例子,因为性玩具产业基本上依靠电池,和煤炭没什么关系。但关键在于:电力。煤炭就代表着电力。“说得好啊小妞,你关灯试试啊。所以你需要煤矿。你觉得电是从哪儿来的?”

我们每按动一次电灯开关,就会燃烧掉一小块煤。平均每人每天会烧掉九公斤煤块。我们的电力一半来自煤炭。这和中国还没法比。中国的煤炭产量和使用量都是世界第一,煤炭消耗占了这个国家巨大能源消耗的70%。煤炭是地球上增长最快的能源产业。(而这个星球正因此负担过重,气喘吁吁。)

所以,我们应该来说一说矿工。矿工的形象可能会出现在乡村音乐与诗歌里,被塑造成工人阶级的英雄。一个多世纪前,我们开始把人们派往地下挖煤,自那以后,有超过十万人因此命丧黄泉。这个数字足以让你摇摇头,发出感激的叹息,来到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台,给那些人灌输一种冠冕堂皇的哲学:“如果说,艰难、肮脏和危险的生活蕴含着什么传奇的话,那这种传奇与矿工们密不可分,他们是这个国家良心与灵魂的一部分。”

我们就从这里开始。我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我希望去探寻这种传奇。我希望找到矿工们在地下努力工作的原因,希望看到他们是出于对地球母亲的感情,对历史的兴趣,或对自己祖先的致敬,或是想寻找一种充满阳刚之气的兄弟情义,或者——对!——为了代表这个国家的良心与灵魂。

要是在一个煤矿里说这种话,你就别想吃午饭了。说真的。吃不到午饭可不好受。

如果你想在霍普戴尔煤矿公司工作,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你来一场地下之旅,看看你心理上是否承受得住。基本上你立刻就能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这逼仄的空间,这基本没有灯光的昏暗环境,以及对顶板突然崩塌、突然停供空气或某样东西突然爆炸的强烈忧虑。如果你自己一时半会儿还搞不清楚,就有一帮家伙看着你,看你有没有抽搐、颤抖、脸色发白。有的人会说:“好吧,当我没来过。”然后头也不回地走掉。最近有个人当场晕倒了。

六年前,小比利·瑟马克首次来到地下世界。他努力说服自己这一步走得很正确。我可以的,我可以的,我可以的。因为之前他曾经赌咒发誓,说自己干什么也不会去做矿工:他绝对不能让瑟马克家连续四代都做矿工。第一个矿工是他的曾祖父,某个煤矿公司从捷克共和国(当时还不是捷克共和国)征召了他;接着是他的祖父,十二岁起就在煤矿工作,最后死于黑肺病;然后当然是比利的父亲,大半生都在露天矿工作。我不要成为另一个他,比利从小就这样想。他要加入自己这一代的主流社会,工作的地方至少要有空调。他厌倦了家里的农场,厌倦了需要进行大量体力劳动的生活。他进了大学,学习护理,努力骗自己并不讨厌这一行。他一直想,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但一切从来没好过。他毕业了。但最终还是离开了有空调的世界,去建筑工地找工作,去输油管道干力气活,还去修铁路。肌肉。力量。汗水。这让他感觉更舒服,更好。很快他就有了老婆。他想象自己的儿子驾着农车,孩子们耙着一堆堆干草。农场。离开农场只不过证明了他有多么爱它,想念它。而他却身处铁路,终日劳作。他只想找到扎根农场的办法。而在自己的后院,就有挖煤的工作等着他。

因此,比利·瑟马克走进了老霍普戴尔路上的卡迪斯煤矿。我可以的,我可以的,我可以的。公司大楼的外墙是蓝色波浪状的钢铁材质,大门前一根旗杆上挂着美国国旗。走廊上的盆栽杜鹃有气无力地开放着。停车场里一个燃料箱上画着一张硕大的脸,表情很是轻松快活。巨型排气扇一刻不停地将煤矿里糟糕的空气排出来,震耳欲聋的嗡嗡声无时无刻不萦绕在耳边,让人心烦意乱。

比利穿戴好一身行头:连体工作服,钢筋加固的靴子,安全帽,头灯,腰带上装了个电池盒,随身携带着甲烷探测器,以及W65自救防毒面具——这面具能够将一氧化碳过滤出去,每次大概能持续一个小时左右。如果发生了爆炸或者火灾,就把面具戴在脸上,直到能使用SCSR(配套齐全的独立自救设备)。整个煤矿安置了很多SCSR设备,每个都可以坚持一个小时的充足供氧。公司给了他一个金属标牌,上面刻着他的名字,让他把这标牌放在圆洞板的相应位置。如果煤矿发生坍塌,他们就可以对照着找出需要搜救的矿工。他上了电梯,往下一百五十多米,第五十层的按钮亮了,只不过是——地下五十层。电梯门开了,眼前一片白色。这是新手在地下世界遭遇的第一件怪事。白色?什么情况?

大家告诉我,每个初来乍到的人都会被这白色震惊,不由自主地去想合理的解释。“他们把入口的部分全部涂成白色,好让大家心情好些?”我第一次看到这片白色时,就这样问大脚。这种问题他根本就懒得回答。“这,是在,开玩笑吗?”我迟疑地问。“反讽?在进入一片黑暗之前,先幽你一默?”我自言自语地得出结论,说只要再进去深一些的地方,就能看到黑漆漆的煤矿了。大脚用万年不变的表情看着我,呆板、迟缓、毫无感情的眼神,好像在说:“你越来越像个白痴了。”他开口道:“我想你慢慢会明白,在一个煤矿里,不可能有什么美学啊反讽之类的想法。”

这片白色来自“岩粉”,即化为粉末的石灰岩。煤矿中每一寸暴露的地方,都会撒上这样的东西,作为火的阻滞剂。否则的话,这些地方就会成为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定时炸弹”。一次小小的爆炸,也许会触发一系列爆炸,连续不断地“嘭!嘭!嘭!”殃及整个煤矿。但如果撒了岩粉,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爆炸这东西可惹不得。在矿道表面,煤炭暴露,甲烷不断渗出,他们甚至不允许我使用录音笔,摄影师也不能使用闪光灯。最轻微的闪光都可能引发冲击波一般的猛烈爆炸。

所以,在一百五十多米地下的这片白色,不过是煤矿向我打的一个招呼。严格来说,在这里,工作甚至还没开始。走出电梯,紧接着就要跳上运送人员的小矿车。这辆“敞篷车”在煤矿中蠕动穿梭,你坐立不安,躺也躺不下来。只好尽量压低身子,斜靠着,免得头碰到顶部。隧道里凉飕飕,湿乎乎,泥巴、污水在身旁飞溅,车轮咔哒咔哒,耳边有嘶嘶的响动。你跟着矿车深入到一英里、两英里……差不多离最初下来的电梯井有六七英里的样子。这要取决于他们在哪儿挖煤。当然,矿工们已经习以为常,这是他们每天的必经之路。于是有的人会漫不经心地打开午餐盒。斯科蒂把M&M巧克力豆分给大家,胡克咕嘟咕嘟喝下一罐“激浪”。他们都不开头灯,尽量保存电力。不过矿车也有自己的头灯,于是乘客就能看到地下世界在身边嗖嗖而过,处处是白色的外壳,十分怪异,看着像结了霜。一切都好像是弯曲的,倾斜的。到处都撑着杆子,支持着顶板。生锈的加固螺桩伸着巨手,周围悬挂着电线。在这样的环境里,你自然而然抛弃了其他的杂念,只剩下祈祷。拜托,可别让这鬼东西塌下来啊!煤矿里是没什么美学可言的。没有设计理念,没有几何学的考虑,也没有什么韵律节奏。煤矿给你的“见面礼”,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将会给你沉重打击的感觉:这不是人呆的地方,这不是人呆的地方,这不是人呆的地方。

所以,下到地下一百五十多米,再往深处走几英里。你头上可能是某人的房子,或是杂货店。而现在我们的头顶上,是22号公路的温迪快餐连锁店。矿工们开玩笑说,可以猛地向上吼一声,要个汉堡什么的,或许再加点辣。到了地方,一骨碌翻身下车,你会迫不及待地想要站直。不过,顶壁也就高一米五左右,所以你根本不可能站直。看看周围,大家都像电影《傀儡人生》里那些怪胎一样,走得畏畏缩缩,鬼鬼祟祟。“好吧,他们至少应该把这顶板弄高点。”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对大脚说。我想给国会议员或某位说得上话的人打电话反映反映情况。这简直太荒唐了!还有人在这里工作呢!每个人都缩头缩脑,弯腰低头,走得跟鸭子似的。双手交叉在背后,以便弯着腰蹒跚而行的时候能保持平衡。整整十小时的班,都像这样,在黑暗中猫着身子走路,只有帽子上那一束微弱的光线告诉你隧道的路在哪边。隧道看着就像老鼠洞。对,老鼠,你会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老鼠。

我根本习惯不了这种高度。每次下到矿里,我都会问:“这比上次那个低吗?我们是不是在一个更低的地方?”“和上次一样的地方啊,”大脚回答道,然后解释说,高度这个问题,根本没法解决。“煤层就是煤层。”

煤层就是煤层。而这个大概有一米五高,煤矿也就这么高了。这个高度很久很久以前就确定了,可能是在三亿年前,可能是在恐龙还没诞生的洪荒初始,这个煤层还是一堆枯死的植物和烂泥。接着就变成了泥煤、褐煤,还有亚烟煤、烟煤或者无烟煤。变成什么煤,取决于这个煤层能在那里沉淀多少个百万年,能积累多久的能量,也取决于周围的地质作用力。煤层是大自然的作品。想得到煤炭,那就开采煤矿。不能在煤层的上面或下面开采。上去一点点,你只能采到毫无用处的岩石,岩石和煤炭混起来,出来的产品杂质太多,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洗煤。下去一点点,结果一样,而且还有可能碰到地下水,让自己陷入一个烂泥洞中,比利就得赶紧去拿他妈的排水泵来救急。你只能开采纯粹的煤矿。并且闭上你的臭嘴。因为大脚会如数家珍地告诉你,还有些地方的煤层高度甚至不足一米,只有八十或九十厘米的样子。帕普还会给你讲起在萨吉诺的“挠背”煤矿工作的经历,他在那里,是趴着作业的。是的,趴着。

当然也有好消息。煤矿里不时会发现好消息,或者听到好消息:一个“漏斗”!快来快来!漏斗的顶部是开放的,形成一个圆顶。这真是天堂啊。因为在这里你就可以站直了。真是谢谢老天爷!矿工们把漏斗作为休闲娱乐的场所。斯科蒂活动着筋骨,斯巴基转着脖子。站在漏斗下面,你会感觉到自己的脊椎满怀感激地舒展着。不过,你还要努力忽视一个事实,技术上来说,“漏斗”其实是因为顶板塌陷形成的,可能是昨天塌陷的,也可能是前天。

顶板绝对是煤矿里的主要话题之一。糟糕的顶板。嘿,那边的顶板可真够糟的。哎哟,这里的顶板真是糟糕。小心。好吧。在塌陷呢。赶紧撤离。顶板正在塌陷。“你去10+30那边的C入口,他妈的那儿顶板正塌着呢。”

其实也不都是这么糟糕。主要是E组作业的煤矿南区,编号2.5的地方,顶板状况尤其堪忧。我采访过的每个矿工职业生涯中都至少经历过一次塌陷事故。“是啊,他就那么被活埋了。”矿工们总是这样描述塌陷事故中不幸丧生的父亲、兄弟或儿子。

煤矿里出现频率第二高的话题可能就是空气了。每凿下一块煤,地球就会释放出爆炸性的甲烷气体。必须把这气体赶出去。在地面作业的人们总是离开他们的机器,去控制和引导空气的流通:包上油布,放下去,检查一下他们的甲烷探测器,以保持整个工作面随时有新鲜的空气流通。

矿工很忙。他们可没时间闲坐着仔细思考这一切:甲烷,糟糕的顶板,没有光线,站不直,没有地方洗澡,没有自来水,打不了电话,听不了广播,没有窗户。就在这里,地下一百五十多米,好几英里深的地方。其实,我发现身处煤矿时,自己心理上还是可以承受的,不过只是因为我随时可以离开。无论我下了多少次煤矿,始终都只是个游客。我可以大惊小怪地呼呼哈哈一番,然后扬长而去。但斯密提不行,凯文不行,拉古不行。而帕普根本就不会离开。卡迪斯煤矿每天不停歇地运营二十四个小时,每周七天。“采煤工作组”在煤矿面工作,操纵闹哄哄的重型机器。排在头一个的是里克,他一刻不停地操纵着开矿机。开矿机发出噗咔-嚓咔-噗咔-嚓咔的声音,用不断翻滚的矩形“牙齿”一口将煤炭咬下。他身后是两名顶板锚杆架设员,帕普和查理,用的家伙是力大无比的橙色液压千斤顶。先用一只铁臂撑住顶板,然后将四脚或六脚杠杆猛地戳进顶板进行加固。接着开工的是三个拉煤车的工人:斯科蒂、拉古和斯密提。三人不停不休地搬运着煤炭,倒在传送带上。他们身后是铲煤工凯文,拉起装载机,装好松散的煤炭。接着里克又操纵开矿机粉墨登场,咬下煤炭。大家合作无间,周而复始。

所有的工人和机器一刻不停地运动、“咀嚼”、搬运、安装和铲煤,好像在跳一曲属于煤矿的舞蹈。这是一个永远在向前推进的工厂,每一次轮班就会往煤矿深处前进十八米左右,也离这一切的控制基地,也就是电力中心越来越远。每过两周左右,就得把电力中心收拾一下,将整个工厂往前迁移。

六年前,比利·瑟马克第一次来到地下世界,看自己心理上能否承受得住。当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兴高采烈。没传说中那么糟嘛!这下面是……白色的耶!看上去还有点身心愉悦呢,真的。并不是到处阴暗漆黑,跟世界末日似的嘛。另外,除了高度需要克服一下,只剩下学习如何操纵机械设备的问题。来自农场的小伙子是最好的矿工人选,因为农场生活早就让他们对各种设备轻车熟路——真是不赖呢。我能干好!他对自己说,第二周就干劲十足地开始了新工作。他一下到煤矿就被看做一颗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马上就被安排到采煤工作组,做顶板锚杆架设员。他成长迅速,很快就高升组长,变成大家的指挥官。他手下有十一个人:斯密提、斯科蒂、帕普、里克、克里斯、凯文、胡克、杜克、拉古、斯巴基和查理。这就是E组。

比利很有绅士范儿。他会喷古龙香水。他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积极实践“人往高处走”这句话的矿工了。他不断努力从不放弃,他相信努力就能换来好结果。他甚至还去参加公司的野餐聚会。他的房子漂亮崭新,有着宽大明亮的门廊,养着活蹦乱跳的宠物猫。这一切都给他烙上“人生赢家”的标签。车道上停着一艘十八英尺长的摩托艇、一辆擦得锃亮的道奇和一辆雪佛兰萨博班SUV。家里世世代代经营的农场一直欣欣向荣。他的房子对面就是父亲的住处,也和兄弟的居所遥遥相望。比利生了两个儿子。看着小布罗迪和卡其,你一定能想象不久的将来他们骑着儿童车满地乱窜的样子。他家有三匹矮种马。明年计划在庭院里弄一个下沉式游泳池。对于比利来说,这一切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成了真,尽管他曾赌咒发誓,说自己绝不会成为家族的第四代矿工。“我只知道,在煤矿里工作太危险了,我每天提心吊胆的,”有一天,我们都在比利家的客厅里闲坐着,看布罗迪蹒跚学步。他的妻子泰娜突然开了口。“没那么糟糕啦,”比利对她说,“那什么,反正我现在压根儿就不会去想有多危险了。”“我知道,”她努力做出轻松的样子,很明显是在强颜欢笑。“那些事儿啊,都只不过是讨厌的意外。”“我知道。”“那些讨厌的意外发生的概率很小的。”“我知道。”

接着她转过头,装作和布罗迪一起看蓝精灵的动画片。没人再说什么。

几天以后,我俩都在煤矿的工作区。比利对我说:“跟你说一声,我从来不在我老婆面前说那些糟糕的事情,行不?”

阿尔伯特在矿难中丧生的那天,比利就在现场。当时,离他确定自己心理上能承受煤矿工作,决定在这行长干下去才不过短短两个月。一场爆炸发生了。停了电,四周一片漆黑。工作组长大喊:“快叫人来帮忙啊!”爆炸是在斜坡底部发生的,运输车恰好顺着斜坡从外面开进来,搬运着重达数吨的设备。运输车翻了,以大概九十七公里的时速从空中落下。一辆,两辆,一共三辆装满设备的车自由落体,直冲阿尔伯特而来,他当场就咽气了。奇普发现了阿尔伯特的惨状,比利和布莫帮着他挖。他们找到了阿尔伯特一半的尸体,可能还不到一半吧。接着三人分散开去找剩下的残肢。他们把找到的所有部分包在毯子里,拖到外面。

据说在地上的“欢乐乡”,身材妖娆的脱衣舞娘们随时待命。就算是早上九点,只要你愿意,她们就尽情开舞。E组的一群人一边喝着大杯的银子弹淡啤酒,一边让我好好想想矿工的生活有哪些好处。自动唱机就在我们身旁,重金属乐队的歌声环绕在耳边;头顶的牌子上写着“今日特饮:圣鹿红牛子弹杯只需4.5美元!”矿工生活的好处嘛,他们告诉我,其中之一就是不用在乎天气。说真的,一年大部分时间稳稳当当地呆在几乎是恒温十二摄氏度的地下。下雨淋不到,刮风吹不着。他们高唱着霍普戴尔煤矿的赞歌,坚信在别处干活的矿工都很嫉妒自己,因为他们是五/三工作制(上五天,歇三天;而别处的工作强度是上六天,歇一天)。而且这个煤矿不属于工会,不需要处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麻烦事。另外,他们觉得平均时薪21.15美元,实在是太棒了。

斯巴基:“我们就是冲着这份薪水来的。”

胡克:“拿到薪水,第一件事情就是直接跑去迪龙谷,两公里内就有七家酒吧呢。在那里什么也不用想,好好找乐子吧!”

凯文:“一般来说,我一上来就买十二杯啤酒,然后到周围兜兜风,去看看小鹿。我会带上我的老婆孩子,我的天,一晚上能看到七八十只鹿呢。全是没铺好的土路,我还没遇到过警察。”

里克:“你这个混蛋,醉驾过几次?”

凯文:“两次。但绝对不是去看小鹿。是做些傻乎乎的事情。比如在酒吧外面的路上飙车,还他妈的凌晨三点跑到城里去。这种傻不拉几的事情。现在再也不做那样的事儿啦。都是在土路上规规矩矩地开。”

斯巴基:“简直该热烈鼓掌!”

杜克:“跟挖煤有什么关系?跟她讲讲挖煤的好处。”

胡克:“好吧,给你好好讲讲:所有人去那儿都是同一个原因。挖煤,赚钱,然后回家。”

杜克:“就是这么个事儿。很简单。挖煤就是人生目标啦。”

他们又点了一轮酒。他们谈论着煤炭。他们谈论着操纵挖煤机的里克,谈论他有多威风。他不是上头指定的总管,却是所有人的主心骨,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谁操纵挖煤机,谁就掌控着全局。

杜克:“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穿透煤层。矿工在那个岗位上,就要把这个当做唯一的职责。要是你身后那三个拉煤车的人太烂,装煤太慢,你就得停下来等他们,就会耽误穿透煤层的工作。还有那些你挖过的地方,需要支撑起来,要是架锚杆的人太烂,情况就更糟糕了。还有铲煤工,要是一直哭啊磨叽啊,那就真的惨了。”

斯巴基:“大家就是你靠我,我靠你,谁也离不开谁。就这么简单。”

胡克:“就这么简单。”

他们继续聊着挖煤的事,又叫了一轮酒。接着讨论起大家为什么总在聊挖煤。

凯文:“在地下挖煤的时候,要努力把一切事情做好,方便你后面的人。比如,帕普每天都给我个三明治,要么是萨拉米香肠馅儿,要么是火腿馅儿。很多人都会多带点吃的来,万一被困在下面了呢。我经常把我带的一口气吃光,但帕普会剩下点儿东西。就是那个三明治。不过吃完午饭,帕普就知道我随时可能宰了他。我跟他说:‘你他妈真是个老混蛋。’你懂的。一开始大家和和气气的。但午饭以后,吃嗨了,就随时可以为了自己的安危宰了别人。哈哈。”

胡克:“要是真有人想杀了你,凯文,那肯定是你又搞砸了什么事儿。”

凯文:“真是胡说八道。”

斯巴基:“胡克说得有道理。”

凯文:“你来说说,里克,我是不是尽了全力做好我的工作?”

里克:“是的,是的,你是个很好的铲煤工,很棒的铲煤工。”

凯文:“我是不是你见过的最好的铲煤工?”

里克:“我就这么跟你说吧,你铲煤铲得很好!”

凯文:“看见没?我才不管你们这些机械工怎么想呢。如果一架机器他妈的要坏,那肯定会坏的。你猜怎么着?你面前这个鬼家伙就是会弄坏机器的人。我这一辈子都是这样的。”

杜克:“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生产。我开挖矿机的时候,唯一关心的就是生产。我他妈的才不在乎别的事、别的人呢,我好好搞生产就对了。”

凯文:“但是我在乎啊。我很在乎,我特别在乎。我在乎,是因为这个人在乎,那个人也在乎。如果那个人希望给煤撒岩粉,那你他妈的听好了,我只要有机会,肯定是铲了煤然后撒上岩粉,铲了煤,然后撒上岩粉,知道吗?”

胡克:“底线就是这样。每一家都是一样的。”

杜克:“这就是底线。就因为他妈的这些煤坑啊,每个人每天都要下到那里面去,要靠他妈的煤坑这些啊。这就是底线。”

里克:“底线就是,他爱他,他爱他,他爱他,他也爱他,就像我关心他一样。”

凯文:“你可能会怨他们,但你爱他们,没办法。”

斯巴基:“这就是底线。”

胡克:“就是这么说,说得对。”

凯文:“我跟你说,我他妈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要是有机械工整天白吃饭不做事,我他妈的就让他们忙得团团转。”

里克:“狠了点儿啊,凯文,这话狠了点儿。”

据我估计,和其他人比起来,凯文其实一点也不狠。不过,酒越喝越多,人越来越醉,醉话就越说越多,什么你爱我我恨你啊,底线啊,他妈的煤坑啊之类的。凯文的言辞越来越激烈。里克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不说‘他妈的’。”然后叫凯文好好放在上衣口袋里。

凯文:“我有个四岁的孩子,在他面前肯定不说。”

里克:“很好。不过嘛,我们这儿可有女士在场哦。”

凯文:“不好意思了。”

里克:“没关系。”

凯文:“现在你肯定觉得我是个混蛋了吧。”

里克:“没有啊。”

凯文:“我懂的,里克。我现在不是个好人了是吧?你先表扬我,现在又鄙视我了。”

里克:“我才没有鄙视你呢。”

凯文说想回家了。斯巴基说开车送他去自己家里,在那里可以随便歇下,借着酒劲昏睡过去。凯文拒绝了。时间已近午夜,大伙儿都得在早上六点以前回到矿上去。

凯文:“我家里有老婆有孩子,还是得回家啊。我有两次醉驾记录,而且还是个混蛋。”

斯巴基:“说真的,你就在我那儿歇着吧。明天就从我那儿带午饭好啦。”

凯文:“我必须得回家陪老婆孩子。我必须得回家,因为我是个混蛋。”

说完这话他就走了。没人再多说什么。甚至没人有心思叫脱衣舞娘来一饱眼福。

里克:“我们本来好像要给她讲讲挖煤的好处来着。”

胡克:“我们多多少少把好处给说了吧,你说对吧?”

我和煤矿里的很多人都谈过,大家来当矿工的原因形形色色,但都有一个与煤炭无关的理由,甚至还有人因为爱喝啤酒就来这里工作的。煤炭很值钱,对于煤炭的消费者们来说自然如此;而对于矿工们来讲更是养家糊口的东西。挖煤收入不少,但这钱不好赚。煤炭很脏,煤矿很危险,对将它们开采运送到地上的矿工们来说是这样,对于这个消耗煤炭的星球来说也是这样。没什么两样。一切都是严肃的、真实的、残酷无情的。煤炭可不会跟你嬉皮笑脸。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煤炭的话,那就是“诚实”。“有人说,要是你找到了真心热爱的工作,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享受,”大脚告诉我。但他说的可不是挖煤。五十二头肉牛,一辆崭新的麦赛·福格森390型拖拉机,一架科罗那KR125青草打包机,一辆自带装载的凯斯IH995拖拉机——这些就是他来做矿工的原因。他要维护两个农场,一共二百八十公顷土地的开支用度。他还打算再买第三个农场,因为他有三个孩子,应该给每个孩子一人留一个农场才对。“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闻闻刚割下的新鲜稻草,扬扬这些稻草,再耙耙这些稻草。”他说,“有时候,左邻右舍主动提出帮忙,他们会说:‘你一晚上都在那个煤矿卖命,现在又他妈的跑到农场来干活了。’我就跟他们说:‘要是我就坐在河岸上拿根鱼竿钓鱼,你们会把我手里的鱼竿抢走吗?’‘这倒不会。’我就告诉他们:‘听好了,对于我来说,这就是钓鱼。’你懂的。干农活对我来说,就是钓鱼。”

这样的故事我听了一遍又一遍。见过的矿工里,只有少数几个不是农场主。其余的都在俄亥俄州至少拥有一百公顷的农场。大片的土地代代相传,日积月累,增长壮大,又在兄弟姐妹之间分来分去。干农活是挣不了多少钱的,所以你必须下煤矿做工人。正是阿巴拉契亚地区深深埋藏在地下的丰富矿藏,养活了密西西比以东大大小小的家族农场,让它们得以安然存活一个多世纪。

要说这自然规律受到什么威胁的话,这威胁从三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当时煤炭遭遇了第一次严重的“信誉危机”。1970年,联邦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1977年和1990年又分别颁布了修正案,严格控制烧煤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引发这些行动的直接原因就是酸雨的逐渐增多。发电厂被迫转而使用更为昂贵但更为清洁的天然气,甚至开始涉足核工业技术。

那么煤炭呢?突然间,东边这些已经开采出来的煤矿变得那样令人恋恋不舍。含硫量中等的沥青煤矿,就在匹兹堡的8号煤层,当然还有煤矿情况相似的卡迪斯6A煤层,也就是我和E组队员们朝夕相处的地方。然而这样的煤炭对环境污染很大,于是电力公司转向西部那些材质差得多但污染稍小一些的煤炭,在那里,大型的露天煤矿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阿巴拉契亚地区的煤工业自由落体般地大幅衰落,而整个宾夕法尼亚、俄亥俄、肯塔基和西弗吉尼亚的煤矿也随之关门大吉。

卡迪斯受的打击不小。这里曾经拥有美国最大的一把“煤铲”,俗称“银铲子”,有十二层楼那么深,如果每个工人同时挖一下,就能挖起三十一万五千磅的地球矿物质;而到了1980年,这把煤铲却陷入严重的身份危机。这里有每年夏天举行“煤炭节”的传统,会有“煤炭皇后”的选美大会,有铲煤比赛,还有重型挖煤设备的游行;结果就连这些也成了一个酸溜溜的笑话。大家不再把这叫做“煤炭节”了,改口称为“遗产纪念日”。

男人们拼尽全力另谋出路,纷纷离开家乡。大脚举家搬到了康涅狄格州,找了两家温迪快餐连锁店——他是一家的店长,而老婆杰基管着另一家。这真是太荒唐了,就像让一头强壮的水牛戴上插满鲜花的草帽那么可笑。郊区环境和条件都不错,但压抑得令人难以忍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