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读点经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20:06:02

点击下载

作者:365天读经典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365天读点经典

365天读点经典试读:

代序: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

凡是事情古老的,我们常常总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人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到了今天,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有的人竟忧心忡忡,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旦“克隆”出来了人,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但是,话又说了回来,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读书的知识分子,古代通称之为“秀才”,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无能。这话不无道理。在古代——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痞子流氓,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开国“英主”,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诗人只有慨叹“可惜刘项不读书”。“秀才”最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了。

但是,话还要再说回来,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这一批地痞流氓,还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这一批“读书无用论”的现身“说法”者的“高祖”、“太祖”之类,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他们对我们国家竟无贡献可言。

总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沁园春·雪

1月1日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破题】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后写下了这首词。

卜算子·咏梅

1月2日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破题】

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周易》二则

1月3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破题】《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在古代是帝王、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注解】[1]“天行”句:天体的运行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也应该发愤图强,永不停止追求的脚步。[2]“地势”句: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也应该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老子》一则

1月4日

秋·老子[1][2][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4]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破题】

老子(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姓李名耳,字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问礼。传说他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辩证法。在修身方面,讲究性命双修、虚心实腹、不与人争。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其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注解】[1]美:美的,一切美好的事物。[2]恶:丑陋。[3]善:善良。[4]万物作焉而弗始:任凭万物生长发展而不强为主宰。春1月5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都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1]

关雎

1月6日[2][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5][6]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7][8]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9]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注解】[1]关雎:指雎鸠的叫声。雎鸠是一种水鸟,又名“王雎”,常常与配偶结伴同游。[2]窈窕:据古书记载,美心为窈,美状为窕,这里指女子娴静美好。[3]好逑:理想的配偶。逑指配偶。[4]参差荇菜:参差,长短不齐。荇菜,一种可以食用的多年生水草。[5]流:指顺着水流采摘荇菜。[6]寤寐(wù mèi):醒来和睡着。[7]服:思念。[8]悠:形容忧思的样子。[9]芼(mào):选择、采摘。[1]

击鼓

1月7日[2][3][4][5]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6][7][8]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9]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10][1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12][13]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注解】[1]击鼓:这首诗描写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士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2]镗(tāng):鼓声。[3]兵:刀枪之类的武器。[4]土国:在国内修筑土城。[5]漕:漕城。[6]孙子仲:卫国将军。[7]平:调停。[8]陈与宋:陈、宋,两国国名。[9]爰(yuán):于是。[10]契阔:聚散,契即合,阔即离。[11]成说:发过誓。[12]于嗟(xūjiē):哎哟。[13]洵(xún):远。

我的信念(节选)

1月8日[法国]玛丽·居里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是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极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在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回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一直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拖累。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也是一个小孩,他好像沉醉于神话故事中那样,沉醉在大自然的景色当中。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了。

《老子》一则

1月9日春秋·老子[1][2][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4][5][6][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8]夫唯不争,故无尤。【破题】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除此之外,水还具有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滋养万物而不与相争、包容的特征。在本章中,老子认为,最优秀的领导者就应该具有如水一般的、最完善的人格。【注解】[1]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就好像水一样。[2]处众人之所恶:停在人们最厌恶的地方。恶,厌恶。[3]故几于道:所以和道差不多。几,相似,差不多。[4]渊:沉静、清澈的深水。[5]信:讲信誉,有诚信。[6]正:公平,不偏不倚。[7]动善时:把握好时机才行动。时,时机。[8]无尤:没有过错。尤,过失,差错。《老子》一则1月10日春秋·老子[1][2][3][4]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5][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7][8],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9][10][11][12]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破题】

此章集中表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福”人人向往,“祸”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但老子却认为福祸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此言一出可谓振聋发聩,将世人引向一个新的思想境界。【注解】[1]闷闷:迟钝、不清楚、不夸夸其谈的样子,含有宽厚宽泛的意思。[2]淳淳:淳朴、厚道的样子。[3]察察:看得清楚,非常计较的样子,有严厉苛刻的意思。[4]缺缺:狡诈、不满足。[5]极:终点、尽头。[6]无正:没有标准,不能下定论。[7]正:正常的。奇:奇怪的、奇特的,不正常的。[8]善:善良的。妖:邪恶的。[9]方:方正、有原则。割:坚硬,使人不舒服。[10]廉:清廉、自律。刿:伤害到别人。[11]直:正直。肆:胡作非为。[12]光:光芒,做事有个性、有锋芒。耀:刺眼,耀眼。

海燕

1月11日郑振铎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当春间二三月,轻飔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熳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末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卿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再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如縠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的荡漾了开去。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家家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燕子归来寻旧垒。”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洽洽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沉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作家、评论家、考古学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等。[1]

黍离

1月12日[2][3][4][5]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注解】[1]黍离:黍离之悲用以指代亡国之痛。黍即糜子,子实去皮后称黄米,有黏性,可酿酒、做糕等。离离,庄稼一行行齐整排列的样子。[2]稷:谷子,一说高粱。[3]行迈:行,道路。迈,行走。[4]靡靡:缓慢的样子。[5]中心:心神。[1]

风雨

1月13日[2][3][4][5]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6][7][8]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注解】[1]风雨:这首诗描写了风雨交加时,妇人忽然见到心上人时的惊喜。[2]凄凄:寒冷的样子。[3]喈喈(jiē):鸡互相应和的叫声。[4]君子:丈夫。[5]云胡不夷:云,语助词。胡,怎么。夷,心情平静。[6]潇潇:猛烈而急促的样子。[7]胶胶:也是鸡叫声。[8]瘳(chōu):病愈。[9]晦:夜晚。这里指风雨交加,天色昏暗。

哈姆雷特(节选)

1月14日[英国]莎士比亚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破题】《哈姆雷特》是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在《哈姆雷特》中,复仇的故事中交织着爱恨情愁。同时,哈姆雷特也是该剧主人公丹麦王子的名字。这段节选正是哈姆雷特的独白。

爱因斯坦自述(节选)

1月15日[美国]爱因斯坦今年我六十七岁了,来日无多,现在坐在这里打算写点东西,就权当自己的讣告了。之所以要做这件事,除了希尔普博士的说服外,更重要的是我自己也觉得这么做很有意义。我想,给那些奋斗中的人们讲一讲自己的人生体验必是一件好事,这些体验包括了一个人如何看待他当年努力和探索过的事情。不过,我在稍作考虑以后必须事先承认,不要对这种尝试的结果抱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期望与幻想,它肯定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因为要把一生中值得讲的东西讲清楚确实不是简单事,不论我工作的一生是怎样的短暂和有限,且不论其间经历的歧途是怎样的占优势,毕竟现在的我已完全不同于五十岁、三十岁或者二十岁的时候了。由于任何回忆都会多少染上眼前的色彩,所以有些地方是能完全相信依靠的。诸如此类的考虑可能会使我产生畏难而退的想法,不过基于心中的一个信念,我觉得我值得一试。这个信念就是,一个人完全将自己的经验里的一些东西提取出来讲给别人听。大多数人花毕生的时间去追逐一些毫无价值的希望和努力,这是一个我在少年时期就已深切意识到的道理。不久,我发现这种追逐并不轻松,甚至有些残酷。不过,这在当年,甚至今天,很多被精心地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伪装起来。参与这种追逐只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个胃,这基本上是注定的。通常情况下,这种追逐很可能使他的胃得到满足。当然,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例外。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宗教便成了第一条出路,每一个儿童正是通过传统的教育机构得到第一手宗教理论的。因此,我是一对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的(犹太人)夫妇的儿子,但十二岁以前,我仍然深深地信仰着宗教。之所以十二岁那年我突然中止了这种信仰,是因为通俗的科学书籍引导了我。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开始质疑《圣经》里故事的真实性。其结果就是染上了一种狂热的自由思想,并且交织着这样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疑问:国家用谎言将年轻人欺骗了。这种经验给我带来延及终生的影响,那就是怀疑态度。我会对所有权威产生怀疑,敢于对任何社会环境里既存的信念完全持一种怀疑态度。后来,由于要更清楚地弄明白因果关系,我的怀疑精神失去了原有的锋利性,不过它从未离开过我。有一点我很清楚,少年时代的宗教天堂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这是我对“仅仅作为个人”这样桎梏的首次反抗,这是最原始的感情、愿望和希望支配的结果,将实现自我救赎的一个尝试。有一个不可知的世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它的存在并不取决于我们人类的主观意愿。尽管它是一个高深而永恒的谜,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人类至少可以部分地用观察和思维触及到它。这个世界深具魅力,有如争求自由、得到解放一样,吸引我们的凝视深思。而且我不久就注意到,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许多我所尊敬和钦佩的人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详。我总是会有意无意地浮现一个最高目标,那就是借助一切既有力量与条件,在向我们提供的一切可能的范围里,我们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外部世界。我不乏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囊括了古往今来的各个行业与国度,他们是一群充满真知灼见的人士。通向宗教天堂的道路是非常平坦和诱人的,而指向这个天堂的道路却不然。不过,我从来也没有为选择了这条道路而后悔过,因为它已证明是可以信赖的。

《老子》一则

1月16日春秋·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1][2]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破题】“治大国,若烹小鲜”,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总统里根看到这句话,被深深感动了,并把这句话写进了他的国情咨文。

不多事琐碎,不横生枝节,以平常心对待一切,这就是老子认为的很好的处世态度。【注解】[1]莅:以草铺地,作为人的坐席,引申为来临、出席。[2]鬼:隐藏在人心中自私、邪恶的一面,是邪恶力量的代表。《老子》一则1月17日春秋·老子[1][2][3][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5][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7]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8]之自然,而不敢为。【破题】

老子在此章的告诫是:注意祸患的根由在何处,应该在祸患发生之前做预防性质的工作;凡事皆是由小到大,要有耐心和毅力,一点点去完成工作。如果想要培育出参天大树,就从小树芽开始细心照料;想要建摩天大厦,就要一层一层楼去搭建。这些道理再简单不过,但是也容易被我们忽视。【注解】[1]其安易持:事物处于稳定状态时,容易维持。持,维持、控制。[2]其未兆易谋:还没有任何征兆时,容易想办法防止。兆,征兆、迹象。谋,想办法。[3]其脆易泮:还很脆弱时容易消解。泮,通“判”,分解、分判。[4]其微易散:事物刚有细微的征兆时,容易消散。微,微小的预兆。[5]合抱:合围才能抱得住的大树。毫末:像动物的细毛一样细小的树芽儿。[6]累土:堆土。[7]复,补救。过,过失、过错。[8]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辅助万物自然发展,不敢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辅,辅助。

故都的秋(一)

1月18日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式的。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沉沦》、《茑萝集》,中篇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散文集《闲书》、《屐痕处处》、《达夫日记》等。

故都的秋(二)

1月19日郁达夫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来,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的。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1]

子矜

1月20日[2][3]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4]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5][6]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注解】[1]子矜(jīn):你的衣领。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城楼上等待恋人的心情。[2]悠悠:忧思不断。[3]嗣(yí)音:嗣,通“贻”,给、寄、传递。[4]佩:佩玉。[5]挑兮达(tà)兮:来来回回地张望。[6]城阙:城楼。[1]

鹿鸣

1月21日[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3][4][5]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6]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7][8][9][10]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11]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注解】[1]鹿鸣:古人在宴会上唱的歌曲。[2]鼓瑟吹笙:指演奏音乐。瑟和笙都是乐器名。[3]承筐是将:古时用筐盛礼品送给宾客。承,捧着。将,献上。[4]好:关爱。[5]周行:大路,可引申为大道理。[6]德音孔昭:德音,好声誉。孔,十分。昭,昭著。[7]视民不恌(tiāo):视,昭示。恌,轻浮。[8]是则是效:则,以……为法则。效,模仿。[9]旨酒:美酒。[10]式燕以敖:式,语气助词。燕,同“宴”。敖,同“遨”,游玩。[11]湛(dān):快活。

老人与海(节选)

1月22日[美国]海明威刚才吃饭时,桌上没点灯。老人脱掉长裤便摸黑上了床。他将长裤卷起来当做枕头,还把那张昨天的报纸塞在里头。然后用毯子把身子一裹,躺在铺有其他旧报纸的弹簧垫子上睡了。老人很快进入了梦乡,他梦见小时候看到的非洲,有长长的金色海滩和白色海滩,光线十分耀眼,还有高耸的海岬和褐色的大山。如今,每天夜里,他都会回到海岸边,在梦境中聆听海浪拍打岸上的隆隆声,看见土著人驾驶着小船穿越海浪前行。梦中,他似乎闻到了甲板上柏油和填絮的气味,还感受到了清晨从陆地刮来的风中夹杂着的非洲气息。一般情况下,老人一闻到陆地上刮来的风,就会醒,然后穿上衣裳去叫醒那个男孩。然而今夜从陆地刮过来的风的气息似乎早了许多,在梦中,老人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风来得尚早,便继续把梦做下去。他看见海平面升起了白色的顶峰,随后又看到加那利群岛的每一个港湾和锚泊地。老人不再梦见风暴,也梦不到妇女们;他梦不到伟大的事情,也不再梦见大鱼,他不再梦见打架,梦不见角力,更梦不见他的妻子。如今他能梦见的只是一些地方和海滩上的狮子。暮色中,狮子们像小猫一样嬉耍着。他爱它们,就像爱陪伴着他的这个男孩一样。但他一直没梦到过这个孩子。渐渐地,老人醒了,从敞开的门望了望外边的月亮,然后摊开长裤穿上出走窝棚。老人在外面撒了尿,然后顺着大路朝男孩住的地方走去,去叫醒男孩。清晨的寒气不禁让他冷得直哆嗦。但他知道哆嗦一阵子就会感到温暖,而且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要去划船了。

《庄子》二则

1月23日战国·庄子[1][2][3][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5],殆而已矣。[6][7][8][9]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破题】《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徒以及后学者著述的总集。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注解】[1]涯:极限。[2]知:知识。[3]随:追逐。[4]殆:通怠,困乏,疲惫。已:助词,通“了”。[5]已:既然。而:还。为知:追求知识。[6]涸:干枯。[7]呴:吐气。湿:湿气。[8]濡(rǔ):沾湿。沫:口沫。[9]相忘:彼此忘掉。

庖丁解牛

1月24日战国·庄子[1][2]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3][4][5][6][7]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8][9][10]文惠君曰:“,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11][12][13]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也。三年之后,[14][15]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16][17][18][19][20]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21][22][23]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24][25]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26]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27][28][29][30]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31][32][33][34]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35]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破题】

本篇选自《庄子·养生主》,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庖丁解牛”也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一个成语。这则故事说明做事不仅要掌握规律,还要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才能终究领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注解】[1]庖丁:庖,厨师,庖丁即一个姓丁的厨师。文惠君:人名,是作者假托的一个君王,历史上并无其人。解:剖割分解。[2]踦:抵住。[3]砉然向然:砉、向,都是解牛过程中发出的皮肉骨相分离的声音。[4]奏:进。:音响大于砉的砍割裂之声。[5]中:合乎。[6]桑林:商汤时的乐曲名。[7]经首:尧时的乐名。会:音节。[8]:同嘻,惊叹之声。[9]盖:通“盍”,为何。[10]释:放下。[11]好:喜好。[12]进:超过。[13]全牛:完完整整的一头牛。[14]神遇:从精神上去感知事物、事理,即心领神会。[15]官:指耳目等感觉器官。[16]依:遵循。天理:牛的天然的生理结构。[17]批:击,劈。郤:筋骨间的空隙。[18]导:引。窾:空。导大窾:刀引入到筋骨间的空隙。[19]因:因循。固然:本来的样子。[20]技:当做“枝”字来解。枝经,经脉相连处。肯:附在骨头上的肉。綮:筋肉纠结之处。[21]大:此处指大骨头,即所谓的盘结骨。[22]良:善。岁:年。更:更换。[23]族:大多数。折:用刀砍断骨头。[24]硎:磨刀石。[25]节:骨节。间:间隙,空隙。[26]恢恢乎:宽绰的样子。游刃:运刀。[27]族:骨节筋腱聚集处。[28]怵:一心谨慎。[29]视:目光。为:因。[30]行为迟:动作因此放慢。[31]微:轻。[32]:象声词,这里指牛体解开时的声响。[33]委地:堆积在地上。[34]踌躇满志:从容自得,心满意足。[35]善:收拾。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月25日[1][2][3]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4][5]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6]公何能及君也!”[7]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8]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9]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10]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破题】《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本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注解】[1]修:长,这里指身高。八尺:战国时各国尺度不一,这里的“一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2]昳丽:光艳美丽。[3]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朝,早晨。服,这里用作动词,穿戴。[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孰,谁。孰与,与……相比。[5]君美甚:你美极了。[6]及:赶得上,比得上。[7]旦日:明日。[8]明日:又过了一天。孰视之:仔细地察看他。[9]弗如:不如。[10]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大王受蒙蔽很厉害。蔽,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甚,厉害、严重。

死水

1月26日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红烛

1月27日闻一多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1]

采薇

1月28日[2][3]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4][5][6]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7][8]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9][10]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11][12]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13][14][15][16]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17][18]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19][20]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21][22][23][24]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2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解】[1]采薇:薇,豆科植物,野豌豆苗,俗称大巢菜,可食用。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守卫边疆的战士在返乡途中的所思所想。[2]作止:作,冒出地面。止,句尾语气助词。[3]莫:即岁暮,指一年将尽之时。莫是“暮”的本字。[4]靡:没有。[5]猃狁(xiǎn yǔn):古代时活跃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6]遑启:遑,闲暇。启,跪坐。[7]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这里指心急如焚。[8]聘:探问、探望。[9]刚:薇菜由嫩变粗硬。[10]阳:阴历十月。[11]盬(gǔ):休止。[12]孔疚:非常痛苦。[13]尔:鲜花盛开的样子。[14]常:棠棣。[15]路:同“辂”,指高大的马车。[16]君子:这里指军队的统帅。[17]戎车:兵车。[18]四牡业业:这里指驾车的四匹公马高大威猛。[19]骙骙(kuí):马匹强壮的样子。[20]小人所腓(fěi):小人,这里指士兵。腓,隐蔽。[21]翼翼:军容整齐的样子。[22]象弭鱼服:象牙装饰的弓和鱼皮制成的箭袋。[23]日戒:指每日警备。[24]棘:通“急”。[25]霏霏:雪花纷飞的样子。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1月29日[英国]莎士比亚第二场 同前。凯普莱特家的花园

[罗密欧上。]罗密欧:没有受过伤的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创痕。(朱丽叶自上方窗户中出现)轻声!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既然她这样妒忌着你,你不要忠于她吧;脱下她给你的这一身惨绿色的贞女的道服,它是只配给愚人穿的。那是我的意中人;啊!那是我的爱;唉,但愿她知道我在爱着她!她欲言又止,可是她的眼睛已经道出了她的心事。待我去回答她吧;不,我不要太卤莽,她不是对我说话。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因为有事离去,请求她的眼睛替代它们在空中闪耀。要是她的眼睛变成了天上的星,天上的星变成了她的眼睛,那便怎样呢?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瞧!她用纤手托住了脸,那姿态是多么美妙!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朱丽叶:唉!罗密欧:她说话了。啊!再说下去吧,光明的天使!因为我在这夜色之中仰视着你,就像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神的眼睛,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驾着白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朱丽叶: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吧;也许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莱特了。罗密欧:(旁白)我还是继续听下去呢,还是现在就对她说话?朱丽叶:只有你的名字才是我的仇敌;你即使不姓蒙太古,仍然是这样的一个你。姓不姓蒙太古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又不是手,又不是脚,又不是手臂,又不是脸,又不是身体上任何其他的部分。啊!换一个姓名吧!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叫做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罗密欧要是换了别的名字,他的可爱的完美也决不会有丝毫改变。罗密欧,抛弃了你的名字吧;我愿意把我整个的心灵,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

神曲(节选)

1月30日[意大利]但丁

但丁迷途在一个黑暗的森林;遇见豹、狮、母狼;诗人维吉尔的灵魂来救护他。当人生的中路,我迷途在一个黑暗的森林之中。要说明那个森林的荒凉、肃静和广漠,是多么的困难呀!我一想到它心里就一阵害怕:不下于死的光临。在叙述我遇着救护人之前,且先把触目惊心的景象说一番。我怎样会走进那个森林之中,我自己也不清楚,只知道我在昏昏欲睡的当儿,我就失掉了正道。后来我走到森林的一边,害怕的念头还缠绑着我的心,忽然到了一个小山的脚下,那小山的顶上已经披着了阳光,这是普照一切旅途的明灯。一夜的惊吓,真是可怜,这时可以略微安心了。从海里逃上岸来的,一般要回头去看看那惊涛骇浪,所以我在惊魂初定之后,我也就回顾来路,才晓得来路险恶,不是生人所到的。我休息了一会儿,就立起来赶我的路程,一步一步爬上荒凉的山坡。没有爬得多么高,前面忽然有一只敏捷的、五色斑斓的豹,正拦住我的去路,我几次想回头逃避它。那时天晓了,太阳正同着美丽的群星从东方升起;这样清快的早晨,这样温和的时候,使我有克服那眩眼的走兽之希望。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只狮子又出现了,它似乎向着我冲过来,它的肚子饿极了,高抬它的头,呼呼的口气吓煞人。同时还有一只瘦瘦的母狼,它似乎是饥不择食的,而且已经有许多人受了它的灾害。它的一双眼睛盯着我,吓得我全身发抖,于是我只好放弃爬到山顶的企图。我好比那渴望着金钱的人,忽然受到一个失败的打击,而沉迷于痛楚悲哀的情境,我受到那只母狼的压迫,它一步一步地接近我,使我不得不退往那黑暗无光的森林。当我后退的时候,我看见一个人,他似乎是静默了长久,因此不会说话一样。在此荒山旷野,居然来了救星,我就叫道:“请你快来救我,不问你是什么,一个影子也好,一个真人也好。”他回答道:“我从前是人,现在不是人了。我的父母是伦巴第人,他们的国度是曼图阿。我生于恺撒王朝,但是迟了一点,后来住在罗马,受奥古斯都王的保护,那时还是异教流行。我是一个诗人,我歌吟真正的英雄,安奇塞斯的儿子,他从特洛亚城逃出来,因为那个雄壮的城已被希腊人烧掉了。但是你为什么这样惊慌失措?为什么不爬过这座明媚的山,这是一切幸福的源头?”

经典楹联五则

1月31日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北宋·石曼卿自题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明·胡居仁自题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蒲松龄题镇纸铜尺联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清·陈伯崖自勉联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清·梁同书自题联

《论语》二则

2月1日春秋·孔子[1][2][3][4][5][6][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9][10]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11][12][13]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4]!”【破题】《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注解】[1]子:过去泛称男子,后来变为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在《论语》中,“子”一般指的是孔子。[2]学:《说文》中把“学”解释为觉悟的意思。在原文中,一方面是指学习《诗》、《书》、《礼》、《乐》、《易》之类的典籍,另一方面是指学习六艺之类的实际生活技能。[3]时:意为“在合适的时间”或是“时常、经常”。[4]习:繁体字写作“習”,本义是“鸟数飞也”,练习,引申为实践。[5]说:高兴,开心,通“悦”。[6]有朋:在有些版本中,写作“友朋”。“朋”,这里指的是朋友,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还有人认为指的是孔子的弟子。[7]乐:意思与“悦”相同,都是高兴的意思。但二者有区别,“悦”多指内在感情,“乐”则通常表露在外面。[8]愠:生气,恼怒。[9]有子:有若,孔子的弟子。[10]弟:通“悌”,本意是指敬爱兄长,也泛指尊敬长辈、上级。“孝”和“悌”常同时出现,合称“孝悌”。它是儒家非常重视的道德伦理范畴,被看做是实行“仁道”的根本条件。[11]务:从事,致力于。[12]本:本义是指草木的根,或是靠近根部的茎干。这里是引申意,是指事物的主体或根基。[13]道:本义是供人行走的道路。这里指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道德体系。[14]与:通“欤”,在这里作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感叹的语气。

《论语》二则

2月2日春秋·孔子[1][2][3][4][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6]乎?传不习乎?”[7][8][9][10][11][1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13][14]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破题】

世道纷纭,熙熙攘攘,心为外利所动,几乎失去真我;物欲横流,乃至人心不古;求诸外欲,而忽略了内存的诚信。如何对待浊世横流?孔子主张人应在人世间寻求与他人的契合,在求诸他人之时首先求诸自身:我是否做到了?以此感化世人,引导世人。

在第二则中,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注解】[1]曾子:名参,字子舆,鲁国人。曾子是鄫国太子的后代。曾子在十六岁时,拜孔子为师。曾子是有名的孝子。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和“修齐治平,省身、慎独”都是曾子提出的观点。[2]三省:三,这里是多次的意思。古人对于频率密集,或是数量多,而且持续时间久的数字,都会用“三”来表示。省,检查、查看,这里是检查自己的作为,查找自己的缺点并改正的意思。[3]谋:谋的本义是考虑、谋划。这里可以当做办事讲。[4]忠:本义是尽心竭力,忠诚无私。这里是尽心竭力的意思。[5]信:在文中,“信”的意思是指能够按照礼制的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守信用。“信”被儒家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6]传:这里作名词讲,指老师传授的知识。[7]弟子:这个词在文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学生,另一种是年纪小,身为儿子或是弟弟的人。在这里,采用第二种解释比较合适。[8]入:古时候,父母和子女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入”就是进入父母的住处。[9]出:是相对与上面的“入”而言的,即走出自己的房间,或是出外求学。[10]谨:在《说文解字》中,“谨”被解释为“慎”。文中带有谨慎、少说话的意思。[11]汎:广泛。[12]亲仁:亲,亲近。仁,指有仁德的人。[13]行有余力:有剩余的精力、闲暇的时间。[14]学文:这里不单单指学习文字,还包括古代文献,诗、书、礼、乐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匆匆

2月3日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给我的孩子们(节选)

2月4日丰子恺你们一定想:终天无聊地伏在案上弄笔的爸爸,终天闷闷地坐在窗下弄引线的妈妈,是何等无气性的奇怪的动物!你们所视为奇怪动物的我与你们的母亲,有时确实难为了你们,摧残了你们,回想起来,真是不安心得很!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刬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杀风景而野蛮”吧!瞻瞻!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音乐入门》来。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桌边默默地看。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瞻瞻!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字喊得你哭了。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吧!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最不安心的,是有时我还要拉一个你们所最怕的陆露沙医生来,叫他用他的大手来摸你们的肚子,甚至用刀来在你们臂上割几下,还要叫妈妈和漫姑擒住了你们的手脚,捏住了你们的鼻子,把很苦的水灌到你们的嘴里去。这在你们一定认为太无人道的野蛮举动吧!孩子们!你们真果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最是我到上海去干了无聊的所谓“事”回来,或者去同不相干的人们做了叫做“上课”的一种把戏回来,你们在门口或车站旁等我的时候,我心中何等惭愧又欢喜!惭愧我为什么去做这等无聊的事,欢喜我又得暂时放怀一切地加入你们的真生活的团体。[1]

蓼莪

2月5日[2][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4]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5][6][7]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8][9]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10][11]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12][13][14]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15][16][17]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18][19][20]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注解】[1]蓼莪(lù é):蓼,长大的样子。莪,莪蒿。这首诗描写苦于服役的兵士不能终养父母的沉痛心情。[2]匪莪伊蒿:匪,通“非”。伊,是。蒿,青蒿。[3]劬(qú)劳:过分劳累。[4]蔚(wèi):牡蒿。[5]瓶之罄(qìng)矣:瓶,汲水的器具。罄,尽。[6]罍(lěi):盛水的器具。[7]鲜(xiǎn):孤、寡。[8]怙(hù):依靠。[9]衔恤:满怀忧伤。[10]鞠:抚养。[11]拊(fǔ)我畜我:拊,通“抚”,抚慰。畜,爱护。[12]顾我复我:顾,顾念。复,关怀,挂念。[13]腹:抱在怀里。[14]昊(hào)天罔极:昊天,广大的天。罔,无。极,规律,准则。[15]烈烈:通“”,山风凄厉的样子。[16]飘风发发:飘风,同“飙风”。发发,音bō,同“拨拨”,形容风声迅疾。[17]谷:养活。[18]律律:同“烈烈”。[19]弗弗:同“发发”。[20]卒:终,指为父母养老送终。

橘颂

2月6日[1]战国·屈原[2][3][4]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5][6]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7][8][9]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10][11][12][13]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14][15][16]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17][18]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19][20][21]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22][23][24]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注解】[1]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身于楚国王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著名政治家、诗人。[2]后皇:代指天地。[3]徕服:徕,通“来”。服,习惯。指橘树适合在楚地生长。[4]命:这里指橘树的禀性。[5]壹志:专一的意志。[6]素荣:白色的花。[7]曾枝剡(yǎn)棘:曾枝,繁茂的枝条。剡棘,尖利的刺。[8]抟(tuán):通“团”,圆圆的;一说同“圜”(huán),环绕,楚地的方言。[9]文章烂:色彩灿烂。文章,纹理色彩,这里指橘子的皮色。烂,灿烂的样子。[10]精色:鲜亮的颜色。[11]类任道兮:如同担负重任的君子。类,好像。任,承担。[12]纷缊(yūn)宜修:长得繁茂,修饰得体,恰到好处。[13]姱(kuā):美好。[14]廓:心胸开阔。[15]苏世独立:清醒地独立于世。苏,苏醒,指对浊世有所觉悟。[16]横而不流:横,充盈。不流,不随波逐流。[17]秉:坚持。[18]参:参合。[19]愿岁并谢:这里指岁月逝去。岁,年岁。谢,离去。[20]淑离:善良美丽。淑,善良。离,通“丽”。[21]梗:正直。[22]可师长:当橘树为楷模。师,以……为楷模。[23]伯夷: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因反对周武王灭商,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24]像:榜样。

人类的故事(节选)

2月7日[美国]房龙人类一直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疑问中: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哪里?人类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勇气与毅力,慢慢将这个问题推至越来越远的边界,步步逼进答案的边缘。如果我们用一定长度的直线来表示动物生命可能在于地球上存活的时间,那么在它下面最短的那条线则表示人类或者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的生命类似的动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时间。人类是最后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然而却又是最先学会用脑力征服大自然的。据目前所知,我们最初居住的这颗行星,是一个燃烧着的巨大球体。然而相对于浩瀚无垠的宇宙来说,它只不过是一块渺小的烟云而已。经历了几百万年,它的表面渐渐地烧尽,并且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岩石。就是在这片没有一丝生命迹象的岩石上,不断地被暴雨冲刷着,雨水把坚硬的花岗岩慢慢地侵蚀掉,冲刷下来的泥土被带到云雾缭绕的高耸的峡谷,最后,雨过天晴,太阳破云而出。遍布在这颗星球上的许多小水坑逐渐扩展成了东西半球的巨大的海洋。在以后的某一天,最美好的奇迹发生了:在这个死气沉沉的世界上终于有了生命的迹象。第一个存活下来的细胞漂流在海洋中。它漫无目的地随波漂荡了几百万年。在这个过程中,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习性。这些习性使它能够在环境恶劣的地球上更加容易地存活下去。这些细胞中的其中一部分成员认为待在黑漆漆的湖泊和池塘的底部最舒适,于是它们在被雨水从山顶冲刷到水底的淤泥间扎根,变成了植物。而另一些细胞情愿四处游荡,于是它们长出了各种各样一节一节的腿,像蝎子一样,在海底植物和貌似水母一样的淡绿色的物体间爬行。还有一些身上长满了鳞片的细胞,它们用游泳一样的动作四处游荡,寻找食物。慢慢地,它们变成了海洋中各种各样的鱼类。与此同时,植物的数量也在慢慢增长,海底的空间已经容纳不下它们了。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栖息地,无耐只能在沼泽地和山脚下的泥岸处安置新家。每天的潮汐都会淹没它们,让它们能够品尝到故乡的咸味。在剩下的时间里,它们不得不在这极不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如何适应,争取在地球表面上的稀薄空气中生存下来。历经长期训练,它们终于学会了如何才能在空气中生存,就像以前在水中生活一样。它们的身体逐渐增大,变成了灌木和树林。最后,它们还学会如何使自己开出美丽的花朵,让忙碌的大黄蜂和鸟儿把自己的种子带到遥远的地方,使整个陆地都能覆盖上碧绿的原野和树木的浓荫。这时,一些鱼类也开始陆续离开海洋。它们学会用鳃和肺呼吸。我们称它们为两栖动物,意思是说,它们无论是在水里还是在陆上都能同样悠游自在地生存。当你看见在路边上的一只青蛙,它就能告诉你作为两栖动物能够自在地穿梭于水陆之间的乐趣。

《论语》二则

2月8日春秋·孔子[1][2][3][4][5][6][7][8]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9][10]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11]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12][13][14][1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16]失其亲,亦可宗也。”【破题】

这章的意义是孔子因其温和、良善、恭敬、节制、谦让而得以用一种与别人不同的方法得到他国的国政讯息。孔子以此说明温和、良善、恭敬、节制、谦让除了本身即是美德之外,还能去除暴戾、傲慢、骄奢之气,因而对外可使人际关系和谐,对内则可使心性修治推展。【注解】[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齐国人,孔子的弟子。[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儒家七十二贤之一。他善于雄辩,才能出众,且善于经商。[3]夫子:古时候人们对士大夫的尊称,这里指的是孔子。《礼》:“身经为大夫者,得称为夫子。”在鲁国时,孔子曾做过司寇。所以孔子的弟子们尊称他为夫子。后来,学识渊博的人或是传授知识的老师都称为夫子。[4]至:到。[5]是:代词。这,这个。[6]邦:这里指当时的诸侯国。[7]闻:知道、知晓。[8]政:政事、政治。[9]抑:还是、或是。[10]温:和厚、平和。良:善良。恭:庄重、恭敬。俭:节制。让:谦逊。这五个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孔子的形象,是孔子的弟子对老师的评价和描述。[11]其诸:语气词,表推测。[12]义:这里是合理,适宜的意思,同时也指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标准。[13]言:约定,曾经说过的话。[14]复:履行、实践。“复言”就是履行、兑现诺言的意思。[15]因:依靠、凭借。[16]宗:主,引申为可靠的意思。《论语》二则2月9日春秋·孔子[1][2][3][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5][6][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破题】

这一段对话是孔子对好学君子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言语方式的要求。君子是求学求道的人,好学君子在生活方式上必然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在古代的先哲看来,注重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便容易因陷于物欲而失其应有的向学之志;生活上的俭是修身正心的必要途径。第二段话中,孔子强调了信用、信誉也是君子的必备品德。【注解】[1]敏:敏捷,这里可以理解为勤快的意思。[2]就:这里是接近、靠近的意思。[3]有道:那些有德行的人。[4]正:纠正、匡正,这里用作动词。[5]而:在此处,“而”解释为“如果,却”。[6]信:信用,信誉。[7]可:可以,在这里引申为“有什么作为”。

城南旧事(节选)

2月10日林海音母亲时代的儿童教育和我们现代不同,比如妈妈那时候交给老妈子一块钱(多么有用的一块钱!),叫她带我们小孩子到“城南游艺园”去,就可以消磨一整天和一整晚。没有人说这是不合理的。因为那时候的母亲并不注重“不要带儿童到公共场所”的教条。那时候的老妈子也真够厉害,进了游艺园就得由她安排,她爱听张笑影的文明戏《锯碗丁》《春阿氏》,我就不能到大戏场里听雪艳琴的《梅玉配》。后来去熟了,胆子也大了,便找个题目——要两大枚(两个铜板)上厕所,溜出来到各处乱闯。看穿燕尾服的变戏法儿;看扎着长辫子的姑娘唱大鼓;看露天电影郑小秋的《空谷兰》。大戏场里,男女分座(包厢例外),有时候观众在给“扔毛巾把儿的”叫好,摆瓜子碟儿的,卖玉兰花儿的,卖糖果的,要茶钱的,穿来穿去,吵吵闹闹,有时或许赶上一位发脾气的观众老爷飞茶壶。戏台上这边贴着戏报子,那边贴着“奉厅谕:禁止怪声叫好”的大字,但是看了反而使人嗓子眼儿痒痒,非喊两声“好”不过瘾。大戏总是最后散场,已经夜半,雇洋车回家,刚上车就睡着了。我不明白那时候的大人是什么心理,已经十二点多了,还不许人家睡,坐在她们(母亲或者老妈子)的身上,打着瞌睡,她们却时时摇动你说:“别睡!快到家了!”后来我问母亲,为什么不许困得要命的小孩睡觉?母亲说,一则怕着凉,再则怕睡得魂儿回不了家。多少年后,城南游艺园改建成屠宰场,偶然从那里经过,便不胜今昔之感。这并非是眷恋昔日的热闹的生活,那时的社会习俗并不值得一提,只是因为那些事情都是在童年经历的。那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欢乐。

谈生命(节选)

2月11日冰心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延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华,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的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破题】

冰心(1900—1999),福建长乐人,女,作家、翻译家。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短篇小说集《超人》,译作《园丁集》(泰戈尔)、《先知》(纪伯伦)等。[1]

渔父

2月12日战国·屈原[2][3]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4][5]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6]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7][8]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9][10][11]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12][13]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14][15]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16][17][18]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注解】[1]渔父(fǔ):父通“甫”,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2]放:放逐。[3]枯槁(gǎo):憔悴,枯瘦。[4]三闾(lǘ)大夫:掌管楚国屈、景、昭三姓王族谱牒等事务的官,屈原曾任此职。[5]与:通“欤”,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词。[6]是以见放:是以,因此。见,被。[7]淈(gǔ):搅浑。[8]哺其糟而歠其醨:哺,吃。糟,酒糟。歠,饮。醨,薄酒。[9]高举:清高的举止。[10]沐:洗头。[11]浴:洗澡。[12]察察:洁白的样子。[13]汶(mén)汶:玷污。[14]莞尔:微笑的样子。[15]鼓枻(yì):划动着船桨。[16]沧浪:水名,汉水的支流,在今湖北境内。[17]濯(zhuó):洗。[18]缨:系冠的带子,以二组系于冠,结在颔下。[1]

接舆歌

2月13日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2]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3][4][5][6]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7][8][9]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郤曲,无伤吾足。【注解】[1]接舆歌:相传为楚国狂人接舆为劝说孔子不要热衷政治而作。[2]生:支撑。[3]载:承载。[4]已:算了,罢了。[5]临:靠近。[6]殆:危险。[7]画地而趋:画定某处,让人们在此范围内进退。这里比喻苦于被礼法拘束。[8]迷阳:荆棘。[9]郤(xì)曲:指道路曲折。

爱是什么

2月14日海伦·凯勒我拥有了语言的钥匙后,总是想尽快地运用它,一般说来,有听力的孩子学习语言是很快的,因为他们可以轻松地明白别人说出来的话,并且加以模仿。但是耳聋的孩子却必须经历无数的痛苦煎熬,慢慢才能学会,但无论如何艰辛,结果总是无比美妙。我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由断断续续地发音,进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进行无限美妙的想象。起初,老师告诉我一些新鲜事,我很少提问题,我脑子里的概念模模糊糊的,而且掌握的词汇也很少。而随着知识的增长,我的单词量越来越大,我问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涉及面也越来越广,常常是就一个问题一再地发问,一再地思索,一定要探个究竟。有时从学到的一个新词中,常常联想到自己的种种经历。还记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问莎莉文小姐“爱”是什么意思。当时我知道的字还不很多,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紫罗兰拿给我的老师。她想吻我,可我那时除了母亲外,不喜欢别人吻我,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在我手上拼写出“我爱海伦”几个字。“爱是什么?”我问她,那时候我识字还不多。莎莉文小姐把我搂得紧了一些,用手指着我的心说:“爱在这里。”我第一次感觉到心脏的跳动,但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迷惑不解,因为当时除能触摸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我闻了闻她手中的紫罗兰,一半儿用文字,一半儿用手势问道:“爱就是花的香味儿吗?”老师回答说:“不是。”我又好好地想了想。此时,温暖的阳光正洒落在我们的身上,“这就是爱吧?”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爱就是太阳吧?”在我看来,太阳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了,万物因为它的照耀才得以茁壮生长。但莎莉文小姐总是摇头,我又困惑又失望,也很奇怪,为什么她不明明白白地告诉我,爱到底是什么呢?一两天过后,我正用线把大小不同的珠子穿起来,按两个大的、三个小的这样的顺序,结果总是弄错。莎莉文小姐在一旁耐心地为我纠正错误,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穿错了,于是,我用心想着,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穿好。莎莉文小姐碰碰我的额头,使劲地拼写出了“想”这个字。灵光一闪,我顿时明白了这个词指的就是在我头脑里正进行的活动。于是,我第一次领悟了抽象的概念。我一动不动地在那里坐了好半天,想的不是放在膝上的珠子,而是竭力想根据这一新概念理解“爱”的意思。那天,太阳躲到云彩的后面,下着一阵阵的小雨,但突然间光彩夺目的太阳从南面露出笑脸。我又问莎莉文小姐:“爱难道不像太阳吗?”她回答说:“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前天上的云。”她似乎意识到我仍然是困惑的,于是又用更浅显、但当时我依然无法理解的话解释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的日晒之后,要是花儿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刹那间,我领悟了其中的道理——感到仿佛有无数条无形的绳索连接着我与他人的心灵,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情感吧!莎莉文小姐从一开始教我,就像对待其他耳朵不聋的孩子那样,总是跟我对话,唯一的区别是,她把一句句话拼写在我手上,而不是用嘴说。当我找不到单词或习惯用语来表达思想时,她便提供给我,有时我答不上来的,她甚至提示我应该回答的话。这种学习过程持续了多年,一个耳聋的孩子不可能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里掌握最简单的生活用语,更别说立即加以运用了。正常的孩子学说话是靠反复模仿,听到大人说话,大脑跟着进行思考,联想到谈话的内容,同时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耳聋的孩子是无法进行这个过程的。莎莉文小姐意识到这一点,用各种方法来弥补我的缺陷。她尽最大可能反反复复地、一字一句地重复着一些日常用语,告诉我怎样和别人交谈。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才主动张口和别人交谈,又过了更长一段时间,才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听不见或看不见的人是很难体会到交谈的愉悦的,而既听不见又看不见的人在与人交流中遇到的困难就更难以想象了,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分辨谈话者语调的高低升降、语气的强弱轻重变化,也就无从知晓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同时,他们又看不见对方脸上的表情,无法从中觉察出其内心所想。

神曲(节选)

2月15日[意大利]但丁地狱之门;地狱之走廊,儒大受刑之地。惨淡的阿刻隆河;老船夫卡隆。“从我这里走进苦恼之城,走进罪恶之渊,走进幽灵队里。正义感动了我的创世主:我是神权,神智,神爱的作品。除水存的东西之外,在我之前没有所造的物,我和天地同在:你们走进来,把创造的希望抛在脑后罢!”我看见上段文字,黑沉沉地写在大门上;我说:“老师,这些文字的意思叫我很难懂。”他像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对我说:“到了这个地方,一切的恐怖和畏惧都要放在脑后。我们已经到了我对你说起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将要看见一群苦恼的、不懂什么叫幸福的幽灵。”于是他拉了我的手,脸上露出微笑,使我心里得到安慰,他引导我走进幽冥之国。在这里,叹息声,抱怨声,悲啼声,在没有星光的昏暗的空气里应和着。我一阵心酸,不觉掉下泪来。千奇百怪的语音,痛苦的叫喊,可怕的怒骂,高喊和暗泣,拍手和顿足,空气里面喧闹不已,永无静寂,又好似风卷沙尘,遮天蔽日。那时我毛骨悚然,问道:“老师,我所听见的是什么?发出这样痛苦呼声的又是什么人类呢?”他答道:“这些都是无有名声的懦夫,还混杂了一些卑微鄙陋的天使:他们是只知自利的骑墙派,他们对于上帝既不反叛,也不忠实;这一班幽灵既为天国所排斥,因为天国要保持他的纯洁,又不为地狱所收容,因为罪恶之徒尚有一点自夸之处呢。”我说:“那未他们受了什么刑罚,使他们这样痛苦呢?”他答道:“我可以极简单地对你说。他们既没有寂灭的希望,只是过着昏聩平庸的活,也没有改进的可能。世界上对于他们没有记载;正义和慈悲都轻视他们:我们也不必再谈论他们了,看看就走罢!”[1]

《菜根谭》

五则2月16日明·洪应明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月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注解】[1]菜根谭:《菜根谭》是一部汇集儒释道三家处世思想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形式,每条语录都是由优美的排比句或对仗句组成,乃明代洪应明所撰。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旨在劝诫人们在清苦磨炼中修身养性,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谭》五则

2月17日明·洪应明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以幻境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边城(节选)

2月18日沈从文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必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根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竹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竹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地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时,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本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但是,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这弄渡船的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说:“大哥,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看样子不成材,巴掌大叶子,味道蛮好,送人也合式!”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随意解渴。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份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和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近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伙伴是一只渡船和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

边城(节选)

2月19日沈从文女孩子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七年前同一个茶峒屯防军人唱歌相熟后,很秘密地背着那忠厚爸爸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小孩子后,结婚不成,这屯戍兵士便想约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背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却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经过一番考虑后,屯戍兵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女的却关心腹中的一块肉,不忍心,拿不出主张。事情业已为作渡船夫的父亲知道,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女儿一面怀了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依旧守在父亲身边。等待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在一种近于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一转眼间便十五岁了。为了住处两山多竹篁,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给这个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地在水边玩耍了。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地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溜刷在行,从不误事。有时又和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牵缆索。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称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茶峒附近村子里人不仅认识弄渡船的祖孙二人,也对于这只狗充满好感。[1]

白头吟

2月20日[2]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3][4][5]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6][7][8]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注解】[1]白头吟:乐府旧题,《相和歌·楚调曲》。[2]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皑,白色,通常用以形容雪的洁白。皎,皎洁,通常用以形容月光的洁白。[3]斗:盛酒的容器。[4]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5]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河道。[6]袅袅:动摇的样子。[7]簁簁(shāi):跳跃的样子。钓鱼是男女求偶的隐语,这里比喻男女相爱的幸福。[8]钱刀:刀形钱币。[1]

有所思

2月21日[2][3]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4]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5][6][7]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8]高知之。【注解】[1]有所思:指思念的那个人。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遭受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心绪。[2]问遗(wèi):“问”、“遗”二字同义,赠。[3]缭:缠绕。[4]拉杂:拉,折断。杂,碎。[5]鸡鸣狗吠:古诗中常以“鸡鸣狗吠”借指男女幽会。[6]妃呼豨(xī):语助词。[7]秋风肃肃晨风飔:肃肃,形容风声疾速。飔(sī),凉。[8]东方须臾高知之:须臾,一会儿。高同“皜”(hào)、“皓”,明亮洁白之意。

就职演说(节选)

2月22日[美国]林肯我今天正式宣誓,既无任何思想上的保留意见,也丝毫无意于根据任何苛求的原则来分析宪法或法律。我虽然不选择现在来详述国会的某些特殊法令是否应该实施,但我建议,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私下里,我们都应该遵守并服从还没有被撤销的法律,相对于违反其中的任何法律而指望会免于惩罚来说,这样做都要保险得多。自遵循国家宪法而宣誓就职的第一位总统起,已有七十二个年头了。在此期间,有十五位非常杰出的公民,曾先后掌管过政府行政部门。他们带领政府克服了很多艰难险阻,并大多都取得了伟大成功。虽然前人有这么多的经验和智慧供我借鉴,在四年的短暂任期中,我也出任了这一职务,然而我现在面临的却是巨大而特殊的困境。在此之前,联邦的分道扬镳还只是一种威胁,现在,它却正在进行可怕的尝试。我相信,不管是从普遍法律,还是从宪法来考虑,各州的联盟都是永恒不变的。在所有国家政府的基本法中,即使没有明确指出这种永久性,那也是暗含其中的。可以断定,没有一个政府曾正式在其组成法律中规定了其终结条款。只要我们继续实施我国宪法中所明确规定的条款,我们的联盟就会永远存续。除非是采取了宪法本身未曾规定的某些行动,否则我们的联盟就不可能被摧毁。我要做一个最庄重的宣誓:去维持、保护并捍卫政府。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不会成为敌人。虽然激情已经被扭曲,但它绝不会斩断我们之间情感的纽带。在每一个战场和爱国者的坟墓中,延伸出了神秘的记忆之弦,使每一颗跳动的心和每一个家庭,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都陶醉于联邦大合唱之中。只要我们乐意,合唱的琴弦就会存在,并成为我们天性中最为美好的天使。1861年3月4日

宫之奇谏假道

2月23日春秋·左丘明[1]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2][3]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4][5][6]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7][8]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9][10]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11][12]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13][14]?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15]国乎?”[16]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17]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18][19]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20]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21]乎?”[22][23]弗听,许晋使。官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24]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於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破题】

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晋国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是要趁虞国的不备而一举两得,即先吃掉虢国,再消灭虞国。具有远见卓识的虞国大夫宫之奇,早就看清了晋国的野心。他力谏虞公,有力地驳斥了虞公对宗族关系和神权的迷信,指出应该实行德政,民不和则神不享。可是虞公不听,最终落得了被活捉的可悲下场。文章语言简洁有力,多用比喻句和反问句。如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比喻虞晋的利害关系,十分贴切、生动,很有说服力。【注解】[1]晋:国名,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晋侯:晋献公。复假道:又借路。僖公二年晋曾向虞借道伐虢,今又借道,故用“复”。虞:国名,姬姓,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虢国:国名,姬姓。在今山西平陆。虞在晋南,虢在虞南。[2]表:外表,这里指屏障、藩篱。[3]启:启发,这里指启发晋的贪心。[4]寇:凡兵作乱于内为乱,于外为寇。翫:即“玩”,这里是轻视、不看重的意思。[5]其:反诘语气词,难道。[6]辅:面颊。车:牙床骨。[7]宗:同姓,同一宗族。晋、虞、虢都是姬姓的诸侯国,有相同的祖先。[8]大伯、虞仲:周始祖大王的长子和次子。昭:古代宗庙制度,始祖的神位居中,其下则左昭右穆。昭位之子在穆位,穆位之子在昭位。昭穆相承,所以又说昭生穆,穆生昭。大伯、虞仲、王季俱为大王之子,都是大王之昭。[9]不从:指不从父命。嗣:继承(王位)。[10]虢仲、虢叔:虢的开国祖,王季的次子和三子,文王的弟弟。王季于周为昭,昭生穆,故虢仲、虢叔为王季之穆。[11]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盟府:主持盟誓、典策的宫府。[12]将虢是灭:将灭虢。将,意同“要”。[13]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庄伯是桓叔之子,桓叔是献公的曾祖,庄伯是献公的祖父。晋献公曾尽杀桓叔、庄伯的后代。其:岂能,怎么能。之:指虞。[14]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庄公25年晋献公尽诛同族群公子。以为戮,把他们当做杀戮的对象。唯:因为。逼:这里有威胁的意思。[15]亲:指献公与桓庄之族的血统关系。宠:在尊位,指桓、庄之族的高位。[16]享祀:祭祀。絜:同“洁”。据我:依从我,即保佑我。[17]皇:大。辅:辅佐,这里指保佑。[18]馨:浓郁的香气。[19]易物:改变祭品。繄:句中语气词。[20]冯:同“凭”。[21]明德:使德明。馨香:指黍稷。其:语气词,加强反问。吐:指不食所祭之物。[22]以其族行:指率领全族离开虞。以,介词,表率领。[23]腊:岁终祭祀。这里作动词,指举行腊祭。[24]馆:为宾客们设的住处。这里作动词,驻扎的意思。

子产不毁乡校

2月24日春秋·左丘明[1][2]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3][4][5]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6]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7][8]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9][10]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11][12][13]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破题】

子产名公孙侨,春秋时政治家。他任郑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铸刑书于鼎,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孟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本文说的就是子产主张将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从而根据公众的意见来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这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注解】[1]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2]然明:郑国大夫。[3]何为:干什么。[4]夫:句首语气词,引起议论。退:工作完毕后回来。游:闲逛。[5]善否:好和不好。[6]忠善:尽力做善事。损:减少。[7]遽:很快、迅速。[8]防:堵塞。川:河流。[9]道:同“导”,疏通、引导。[10]药之:以之为药,用它做治病的药。之:指郑人的议论。[11]今而后:从今以后。信:确实、的确。可事:可以成事。[12]小人:自己的谦称。不才:没有才能。[13]二三:这些,这几位。

曹刿论战

2月25日春秋·左丘明[1][2][3][4][5]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6][7]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8][9][10][11]?”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12][13][14]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15][16]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17][18][19]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20]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21]“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2]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23],故逐之。”【破题】

本文讲述的是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注解】[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2]师:军队。[3]公:指鲁庄公。[4]曹刿: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5]肉食者:居高位享厚禄的人。[6]间:参与。[7]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8]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以,用,凭。[9]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弗,不。专,个人专有。[10]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于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11]徧:通“遍”,遍及、普及。[12]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用来祭祀的猪、牛、羊等。玉帛,玉器和丝织品。[13]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14]必以信:一定凭借实情(禀告神)。信,实情。[15]小信未孚:(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孚,为人所信服,信任。[16]福:赐福保佑,这里用作动词。[17]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事情。忠,尽力竭力。属,一类事。[18]可以一战:可以与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19]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20]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21]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此指车前的横木。[22]竭:(士气)竭尽。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23]靡:倒下。

为奴隶的母亲

2月26日柔石日子是一天天地过去了。旧的家,渐渐地在她的脑子里疏远了,而眼前,却一步步地亲近她使她熟悉。虽则,春宝的哭声有时竟在她的耳朵边响,梦中,她也几次地遇到过他了。可是梦是一个比一个缥缈,眼前的事务是一天比一天繁多。她知道这个老妇人是猜忌多心的,外表虽则对她还算大方,可是她的嫉妒的心是和侦探一样,监视着秀才对她的一举一动。有时,秀才从外面回来,先遇见了她而同她说话,老妇人就疑心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买给她了,非在当晚,将秀才叫到她自己的房内去,狠狠地训斥一番不可。“你给狐狸迷着了么?”“你应该称一称你自己的老骨头是多少重!”像这样的话,她耳闻到不止一次了。这样以后,她望见秀才从外面回来而旁边没有她坐着的时候,就非得急忙避开不可。即使她在旁边,有时也该让开一些,但这种动作,她要做得非常自然,而且不能让旁人看出,否则,她又要向她发怒,说是她有意要在旁人的前面暴露她大娘的丑恶。而且以后,竟将家里的许多杂务都堆积在她的身上,同一个女仆那么样。她还算是聪明的,有时老妇人的换下来的衣服放着,她也给她拿去洗了,虽然她说:“我的衣服怎么要你洗呢?就是你自己的衣服,也可叫黄妈洗的。”可是接着说:“妹妹呀,你最好到猪栏里去看一看,那两只猪为什么这样喁喁叫的,或者因为没有吃饱罢,黄妈总是不肯给它们吃饱的。”八个月了,那年冬天,她的胃却起了变化:老是不想吃饭,想吃新鲜的面,番薯等。但番薯或面吃了两餐,又不想吃,又想吃馄饨,多吃又要呕。而且还想吃南瓜和梅子——这是六月里的东西,真稀奇,向哪里去找呢?秀才是知道在这个变化中所带来的预告了。他镇日地笑微微,能找到的东西,总忙着给她找来。他亲身给她到街上去买橘子,又托便人买了金柑来。他在廊沿下走来走去,口里念念有词的,不知说什么。他看她和黄妈磨过年的粉,但还没有磨了三升,就向她叫:“歇一歇罢,长工也好磨的,年糕是人人要吃的。”有时在夜里,人家谈着话,他却独自拿了一盏灯,在灯下,读起《诗经》来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时长工向他问:“先生,你又不去考举人,还读它做什么呢?”他却摸一摸没有胡子的口边,怡悦地说道:“是呀,你也知道人生的快乐么?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你也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么?这是人生的最快乐的两件事呀!可是我对于这两件事都过去了,我却还有比这两件更快乐的事呢!”这样,除了他的两个妻以外,其余的人们都大笑了。[1]

上邪

2月27日[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注解】[1]上邪(yé):天哪。[2]陵:峰棱。

小王子(节选)

2月28日[法国]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就在这个时候,跑过来一只狐狸。“你好。”狐狸说。“你好。”小王子很有礼貌地回答道。他转过身来,但是什么也没有看到。“我在这儿呢,在苹果树的下面。”那声音说。“你是谁?”小王子说,“你真漂亮。”“我是一只狐狸。”狐狸说。“来和我一起玩吧。”小王子说,“我很苦恼……”“我不能和你一起玩。”狐狸说,“我还没有被驯服呢。”“啊!真是对不起。”小王子说。小王子思索了一会儿,又说道:“什么叫‘驯服’呀?”“你不是本地人吧。”狐狸说,“你是来寻找什么的呢?”“我是来找人的。”小王子说,“什么叫‘驯服’呢?”“人?”狐狸说,“他们有枪,他们还会打猎,这真是太碍事了!他们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他们也养鸡,你是来寻找鸡的吗?”“不!”小王子说,“我是来找朋友的。什么叫‘驯服’呢?”“这是常常被人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建立联系?”“一点也不错。”狐狸说,“对于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千万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不需要我。对于你来说,我也不过只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千万万只狐狸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那么我们就是互相不可缺少的了。对于我来说,你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于你来说,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了。”[1]

《增广贤文》

五则3月1日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注解】[1]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事的各类谚语,极有哲理性,释、道、儒各家的思想均在书中有体现。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增广贤文》六则

3月2日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繁星(节选)

3月3日冰心一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二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三万顷的颤动——深黑的岛边,月儿上来了,生之源,死之所!四小弟弟呵!我灵魂中三颗光明喜乐的星。温柔的,无可言说的,灵魂深处的孩子呵!五黑暗,怎样地描画呢?心灵的深深处,宇宙的深深处,灿烂光中的休息处。

春水(节选)

3月4日冰心一春水!又是一年了,还这般地微微吹动。可以再照一个影儿么?春水温静地答谢我说:“我的朋友!我从来未曾留下一个影子,不但对你是如此。”二四时缓缓地过去——百花互相耳语说:“我们都只是弱者!甜香的梦轮流着做罢,憔悴的杯也轮流着饮罢,上帝原是这样安排的呵!”三青年人!你不能像风般飞扬,便应当像山般静止。浮云似的无力的生涯,只做了诗人的资料呵!四芦荻,只伴着这黄波浪么?趁风儿吹到江南去罢!五一道小河平平荡荡地流将下去,只经过平沙万里——自由的,沉寂的,它没有快乐的声音。一道小河曲曲折折地流将下去,只经过高山深谷——

险阻的,挫折的,它也没有快乐的声音。我的朋友!感谢你解答了我久闷的问题,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青年的快乐在其中荡漾着了!

长歌行

3月5日[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2]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3][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解】[1]晞(xī):干燥。[2]布:散布。[3]焜(kūn)黄:枯黄。[4]华:同“花”。[5]老大:长大以后。[1]

行行重行行

3月6日[2]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3][4]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5][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7]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注解】[1]行行重行行:行了又行,一直在走。重(chóng),又。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思念离家远行的丈夫的心情。[2]一涯:一方。[3]胡马:北方的马。[4]越鸟:南方的鸟。[5]日已远:一天比一天远。[6]缓:宽松,这里是指人因相思而日渐消瘦。[7]弃捐:抛弃。

人性的弱点(节选)

3月7日[美国]戴尔·卡耐基苍天之下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别人去做事。你是否停下来仔细思考过这点?是的,这里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让别人想去做这件事。记住,这里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当然,你也可以拿着左轮手枪顶在别人的胸口,跟他索要他的手表;你也可以要求你的员工好好地配合你工作——通过私底下威胁他们,不好好合作的话就开除;你也可以通过扇孩子耳光或者威胁他们,让他们做你想做的事。但是,这些粗暴的方法最后并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唯一一个能让你为我做任何事的方法就是给你所想要的一切。你想要什么?史古本多·弗洛伊德说,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来源于两个动机:性欲与想变得伟大的欲望。约翰·杜威,美国知识最为渊博的哲学家之一,措辞稍有不同。杜威说:“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愿望就是变得更重要的愿望。”记住:“变得更重要的愿望。”这意义十分重大。通常,绝大多数这些想要的东西都可以被满足——除了一点。但是,这里有这么一个欲望,就如同睡眠一样,就如同对食物的渴望一样,这个欲望很难被满足。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变得伟大的欲望”,是杜威所谓的“变得更重要的欲望”。林肯一次在信中写道:“每个人都喜欢被赞美。”威廉姆·詹姆斯说:“人类本性中最深层的渴望就是被别人尊重的渴望。”他这里并不是说“愿望”,或“欲望”,或“期望”,他这里说的是,被别人尊重的“渴望”。这里有一种难以满足又十分坚定的欲望存在于人类灵魂深处。只有极少数的人寻求到了这种内心的渴望。他们总是能轻易地把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当他们死去的时候,甚至连殡仪馆司仪都会感到惋惜。这种变得重要的渴望是人类和动物最显而易见的区别之一。如果我们的祖先没有这种要让自己变得更重要的强烈的欲望,那么根本不可能有我们现在的文化。如果没有这种进取心,那么我们和动物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就是这种要让自己变得更重要的进取心激励了狄更斯写下他传世的名篇;就是这种进取心,激励着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谱写下了千古绝唱的交响乐;就是这种进取心让洛克菲勒赚到了他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也同样是这种进取心,让你们小镇上最富有的人给自己修了一个远远超出自己需要的大房子。所以,请停止对自己的那点小成就念念不忘吧!请努力地看清别人的优点,及时地给予别人最诚挚的赞赏。“真心地给予别人肯定,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人们会因为你的肯定和赞美而欢呼雀跃,而且会用心铭记你的话语,直到永远。[1]

《声律启蒙》

二则3月8日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2]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注解】[1]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是一本专门训练儿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乃车万育所撰。车万育,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清康熙三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车万育平生所著杂诗甚多,却以此书最为流传。[2]途次:旅途中。

《声律启蒙》二则

3月9日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1][2]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牛对马,犬对猫,旨酒对嘉肴。桃红对柳绿,竹叶对松梢。藜杖叟,布衣樵,北野对东郊。白驹形皎皎,黄鸟语交交。花圃春残无客到,柴门夜永有僧敲。墙畔佳人,飘扬竞把秋千舞;楼前公子,笑语争将蹴踘抛。【注解】[1]渔矶:水边突出的岩石,可在上面垂钓。[2]欹(qī):斜靠。

放歌(节选)

3月10日柳亚子天地太无情,日月何无光?浮云西北来,随风作低昂。我生胡不辰,丁斯老大邦。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听我前致辞,血气同感伤。上言专制酷,罗网重重强,人权既蹂躏,《天演》终沦亡。众生尚酣睡,民气苦不扬。豺狼方当道,燕雀犹处堂。天骄闯然入,踞我卧榻旁。瓜分与豆剖,横议声洋洋。世界大风潮,鬼泣神亦瞠。盘涡日以急,欲渡河无梁。沉沉四百州,尸冢遥相望。他人殖民地,何处为故乡?下言女贼盛,兰惠黯不芳。女权痛零落,女界遭厄殃。邪说起何人?扶抑分阴阳。无才便是德,忍令群雌盲。服从供玩好,谬种流无疆。明明平等权,剥削无尽藏。会稽首刻石,罪魁仇秦皇。变本复加厉,蠢尔南朝唐。刖刑施无辜,岸狱盈闺房。同胞二百兆,心死热血凉。钗愁与鬟病,漫漫长夜长。我思欧人种,贤哲用斗量。私心窃景仰,二圣难颉颃。卢梭第一人,铜像巍天阊。《民约》创鸿著,大义君民昌。胚胎革命军,一扫秕与糠。百年来欧陆,幸福日恢张。继者斯宾塞,女界赖一匡。平权富想象,公理方翔翔。谬种辟前人,妄诩解剖详。智慧用益出,大哉言煌煌。独笑支那士,论理魔为障。乡愿倡卫言,毒人纲与常。横流今泛滥,洪祸谁能当?安得有豪杰,重使此理彰!仰天苦无言,长歌一引吭。

月下小景(节选)

3月11日沈从文初八的月亮圆了一半,很早就悬到天空中。傍了××省边境由南而北的横断山脉长岭脚下,有一些为人类所疏忽、历史所遗忘的残余种族聚集的山寨。他们用另一种言语,用另一种习惯,用另一种梦,生活到这个世界一隅,已经有了许多年。当这松杉挺茂嘉树四合的山寨,以及寨前大地平原,整个为黄昏占领了以后,从山头那个青石碉堡向下望去,月光淡淡地洒满了各处,如一首富于光色和谐雅丽的诗歌。山寨中,树林角上,平田的一隅,各处有新收的稻草积,以及白木作成的谷仓。各处有火光,飘扬着快乐的火焰,且隐隐地听得着人语声,望得着火光附近有人影走动。官道上有马项铃清亮细碎的声音,有牛项下铜铎沉静庄严的声音。从田中回去的种田人,从乡场上回家的小商人,家中莫不有一个温和的脸儿等候在大门外。厨房中莫不预备得有热腾腾的饭菜与用瓦罐燉热的家酿烧酒。薄暮的空气极其温柔,微风摇荡的大气中,有稻草香味,有烂熟了山果香味,有甲虫类气味,有泥土气味。一切在成熟,在开始结束一个夏天阳光雨露所及长养生成的一切。一切光景具有一种节日的欢乐情调。柔软的白白月光,给位置在山岨上石头碉堡画出一个明明朗朗的轮廓,碉堡影子横卧在斜坡间,如同一个巨人的影子。碉堡缺口处,迎月光的一面,倚着本乡寨主独生儿子傩佑,傩神所保佑的儿子,身体靠定石墙,眺望那半规新月,微笑着思索人生苦乐。

短歌行

3月12日[1]三国·曹操[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5]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6]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8]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注解】[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2]朝露:代指人的寿命。[3]杜康:人名,传说中善于酿酒的人。这里代指美酒。[4]沉吟:怀念、回味的样子。[5]掇(duō):拾取。[6]越陌度阡:这里指贤士前来投奔。[7]匝(zā):圈、周。[8]周公吐哺:周公吐出嘴里的食物。这里指停止吃饭。据说,周公正在吃饭,忽然听说有贤士来访,立即吐出嘴里的饭,去迎接贤士。后人常用“周公吐哺”来比喻礼贤下士。[1]

胡笳

十八拍(其一)3月13日[2]三国·蔡琰[3][4]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5][6]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7][8]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9]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注解】[1]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2]蔡琰(177—?):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开封)人,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三国时代著名诗人、音乐家。《后汉书》:“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南匈奴,嫁给了匈奴左贤王,于匈奴诞下二子,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与挚友及恩师蔡邕的情谊,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这里选录了第一拍。[3]无为:社会安定。[4]祚(zuò):福运。[5]寻:接连不断。[6]卒(cù):同“猝”。仓促,急速。[7]胡虏:匈奴人。[8]乖:违背。[9]殊俗:不同的风俗。

人性的优点(节选)

3月14日[美国]戴尔·卡耐基只要知道你在心里想些什么,就可以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每一个人的性格特征都是由他的思想造成的。我们的命运也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状态。爱默生就曾说:“一个人就是他成天所想象的那种样子……他怎么可能成为另一种样子呢?”我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你和我所必须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选择正确的思想——事实上这几乎可以算是我们需要应对的唯一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马尔卡斯·阿理流士——这位曾经统治罗马帝国的伟大哲学家,把这些总结成一句话——一句可以决定你的命运的话:“生活是由思想形成的。”不错,如果我们所想的都是快乐的东西,那我们就可以获得快乐;如果我们所想的都是悲伤之事,那我们就会悲伤;如果我们所想的是一些恐怖的情况,那我们就会恐惧;如果我们所想的是不好的念头,那我们恐怕就不得安宁了;如果我们所想的全都是失败,那我们就会失败,如果我们沉浸在自我哀怜之中,那别人都会有意躲开我们。“你并不是,”诺曼·温森·皮尔说,“你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样子,而你却会是你所想的那种人。”我这么说,是不是在暗示我们都应该用习惯性的乐观态度去应对一切困难呢?当然不是的。很不幸的是,生命不会像这样简单化,但我却鼓励大家要尽力采取积极正面的态度,而不要采取消极负面的态度。换一句话说,我们必须关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但是不能为此而忧心忡忡。关注和忧虑之间的区别又何在呢?让我说得更明白一些吧!例如,每当我要通过交通拥挤的纽约市街区时,我对正在做的这件事就会很注意,可是我并不会忧虑。关注指的是要了解问题出在哪里,然后镇定自若地采取各种办法解决它,而忧虑却是盲目而疯狂地转圈子。我想再重复一次爱默生在他那篇散文《自信》中所写的那句结束语:“不要认为一次政治上的获胜,收入的提高,病体的康复,或是分手许久的好友的归来,或是任何其他纯粹外在的事物,能提高你的兴致,使你觉得你的眼前有许多美好的日子。不要相信它,事情绝不会是这样简单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东西能给你带来平静。”

格列佛游记(节选)

3月15日[英国]乔纳森·斯威夫特尊贵的读者们,至此我已经把我十六年零七个多月来的旅行经历如实地告诉了你们。我写旅游传记,追求的是真实,而非那些纯属缀饰的辞藻。我原本也可效仿别人,用一些荒谬离奇的故事来吸引眼球,但我还是选择了用最质朴的方式和文体叙述一些平凡的事实,因为我的最终目的并非给你们取乐,而是告诉你们真相。英国人或者其他欧洲国家的人鲜少能游历一些遥远的国家,而我这种去过的,只想描写一番山海间的奇珍异兽是手到擒来。但是,对旅行家而言,首要目标应该是完善人们的智慧和美德,他应列举那些异国他乡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来改进人们的思想。我由衷希望能制定这样一条法律:在每一位旅行家得到他游记的出版许可之前,必须先在大法官面前宣誓,担保他要发表的东西都绝对真实可靠。因为这样,世人才不会再像往常那样每每受骗了,而有那么一些作家,为让自己的著作更加热门,就撒些弥天大谎来蒙蔽缺乏警惕的读者。年轻时,我曾劲头十足地研读过几本游记,但在游历了全球大部分地区之后,我发现那些书中有很多严重失实的描述,与我的亲身体验大相径庭,这令我极厌恶这些书,同时很愤怒人们如此轻易地就相信了这些东西。因此,既然我拼命辛辛苦苦写了这本书,熟识我的人都认为它还有可能为国人所接受,我就要求自己永远恪守这条准则:严格遵循事实。事实上,我也绝不会因一些诱惑偏离事实,因为我高贵的主人和其他“慧骃”的言行举止,都被我牢牢铭记于心,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做它们谦恭的听众,我备感荣幸。“残酷的命运使西农蒙受不幸,却不会使西农诳语骗人。”我明白,写这一类作品只求记性好、描述准,无需天才也不要学问,事实上也不用其他任何天赋,至于写出来后,也无法享有什么大名。我也明白,像编订字典的人一样,游记作家注定默默无闻,而时代进步,后人无论在数量还是篇幅上都会超越他们。同时也不无可能,日后的游记作家来到我所描写的国家里,会发现我的错误(假使我有错误的话),还会增添许多自己的新发现,这样他就把我推下文坛、取而代之,使世人忘却我这样一位作家从前存在过。倘使我著书只求名誉,我确该感到屈辱之至,然而我著书一心只为公利,所以我便不会失望。

《孟子》一则

3月16日战国·孟子[1][2]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3][4]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5]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6]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7]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破题】《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弟子言论的集结。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居,战国著名思想家。在人性方面,他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注解】[1]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指适合出兵打仗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有利条件;人和指人心的团结与和睦。[2]城、郭:城指“内城”,郭指“外城”。内城和外城的比例一般是三比七,因此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3]兵革:兵器和铠甲。[4]委:放弃、弃城。[5]域民:限制百姓。域,本指界限,这里引申为限制。[6]畔:同“叛”,背叛。[7]有:要么。

《孟子》一则

3月17日战国·孟子[1][2][3][4]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5][6]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7][8]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9]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破题】

这是《孟子》一书中最能激动人心的一章,内容丰富,说理深刻,行文之优美,语言凝练,堪称古代散文中上乘之作。【注解】[1]畎亩:田间地头,意为农民。[2]傅说:商王武丁时的大臣。傅说是囚犯,被指派修筑城墙,后来武丁发现他有大才,便立即破格重用了他。[3]版筑:一种筑墙工作,指在两块墙板中填入泥土夯实。[4]胶鬲:曾以贩卖私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商纣,没有得到重用,后来辅佐周武王成就大业。[5]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楚王发现他有大才后,任命为令尹。[6]百里奚举于市:春秋时期的贤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国,秦穆公听说他的才名后,用五张羊皮把他买了回来,并重用了他。[7]曾:同“增”,增加。[8]衡:通“横”,堵塞。[9]征:表征、表现。

洪水与猛兽

3月18日蔡元培二千二百年前,中国有个哲学家孟轲,他说国家的历史常是“一乱一治”的。他说第一次大乱是四千二百年前的洪水,第二次大乱是三千年前的猛兽,后来说到他那时候的大乱,是杨朱、墨翟的学说。他又把自己的距杨、墨比较禹的抑洪水,周公的驱猛兽。所以崇奉他的人,就说杨、墨之害,甚于洪水猛兽。后来一个学者,要是攻击别种学说,总是袭用“甚于洪水猛兽”这句话。譬如唐、宋儒家,攻击佛、老,用他;清朝程朱派,攻击陆王派,也用他;现在旧派攻击新派,也用他。我以为用洪水来比新思潮,很有几分相像。他的来势很勇猛,把旧日的习惯冲破了,总有一部分的人感受苦痛;仿佛水源太旺,旧有的河槽,不能容受他,就泛滥岸上,把田庐都扫荡了。对付洪水,要是如鲧的用湮法,便愈湮愈决,不可收拾。所以禹改用导法,这些水归了江河,不但无害,反有灌溉之利了。对付新思潮,也要舍湮法用导法,让他自由发展,定是有利无害的。孟氏称“禹之治水,行其所无事”,这正是旧派对付新派的好方法。至于猛兽,恰好作军阀的写照。孟氏引公明仪的话:“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现在军阀的要人,都有几百万几千万的家产,奢侈得了不得,别种好好作工的人,穷得饿死;这不是率兽食人的样子么?现在天津、北京的军人,受了要人的指使,乱打爱国的青年,岂不明明是猛兽的派头么?所以中国现在的状况,可算是洪水与猛兽竞争。要是有人能把猛兽驯服了,来帮同疏导洪水,那中国就立刻太平了。

蝶恋花

3月19日顾随少岁诗书成自娱,将近中年,有甚佳情绪。仆仆风尘衣食路,茫茫湖海来还去。殢酒消愁愁更苦,醉里高歌,醒后心无主。客舍怕听闲笑语,开窗又见廉纤雨。【作者简介】

顾随(1897—1960),河北清河县人。中国韵文、散文领域的大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讲授艺术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

赠秀才入军(其二)

3月20日[1]三国·嵇康[2][3][4][5][6]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7]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8][9]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注解】[1]嵇康(223—263):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人,三国魏末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竹林七贤”的领袖和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秀才是指地方推荐给朝廷的有才德之人。一般认为,此处“秀才”指的是嵇康的哥哥嵇喜。[2]兰圃:长着兰草的野地。[3]秣马(mò):饲养马匹。[4]磻(bō):指在系箭的绳子上系一块石头。[5]皋(gāo):水边的陆地。[6]纶:钓鱼的渔线。[7]太玄:大道。[8]筌(quán):捕鱼的竹器。《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得鱼忘筌”比喻得意忘言的样子。[9]郢(yǐng):古地名,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

短歌行

3月21日[1]西晋·陆机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2]时无重至,华不再扬。以春晖,兰以秋芳。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今我不乐,蟋蟀在房。乐以会兴,悲以别章。岂曰无感,忧为子忘。[3][4]我酒既旨,我肴既臧。短歌有咏,长夜无荒。【注解】[1]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2]:春天生长的一种水草。[3]旨:美味的。[4]臧(zāng):美好的,美味的。

昆虫记(节选)

3月22日[法国]法布尔在野外建立一个实验室是我年轻时最大的愿望。这是一个很奢侈的想法,因为当时我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我四十多年来一直有一种想法,那就是拥有一块小小的土地,把四面都围起来,谁也不得入内,任它长满荆草,变得荒芜。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黄蜂和蜜蜂最喜欢这种环境。在这里,我可以避开烦扰,用一种特殊的语言同我的这些朋友们相互问候、交流,谁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学会它们的语言。在这里,不会有长途旅行和远足浪费时间和精力,我可以专心地去观察我的昆虫。四十年来,我每天过着为衣食操心的日子。最终,凭借着我坚强的意志,我终于建起了梦寐以求的实验室。尽管实验室的条件不是太好,但是我还是非常高兴,我相信我的生活会从此改变。这个实验室就像是一把钥匙,他打开了戴在我脚上几十年的铐链,让我重新获得了自由。我唯恐这自由来得太迟,最难过的莫过于等到桃子熟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牙已经吃不了桃子了。我现在的视野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广阔,不但如此,还在不断压低,变得狭窄。对于已经逝去的那些生命,我毫无遗憾,也无所谓自疚,甚至没有一点点眷恋。我体会到的只是社会的世态炎凉,心早就碎了。现在我不想只为了活命而吃苦,我要干我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如此。这个实验室是一个荒园,里面到处都是废墟,立着的只有一面破墙,墙根被石灰沙泥筑得结结实实。这半截墙多么像我啊!为了追求,即使是残垣断壁也不放弃。我还能否再为昆虫们书写几页历史呢?我的体力还能否允许我追求自己的理想?我对昆虫是如此的热爱,为什么直到今天才想起为它们做点什么?昆虫啊!快去告诉你们的朋友吧,就说我从来没有把你们忘记,我一直惦记着你们。说我一直惦记着节腹泥蜂的秘洞中那个我没有解开的秘密,还有我对洞泥蜂猎食的细节记得清清楚楚。我之所以现在才来,是因为我的时间少得可怜,我势单力薄,没有人与我为伍。最重要的就是,我要对付那糟糕的生活。好吧,我想你们会原谅我的。【破题】《昆虫记》又名《昆虫物语》,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也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

《孟子》一则

3月23日战国·孟子[1][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3]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4][5]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6][7]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8][9][10]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11]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破题】

这一章历来被学者看做是孟子的王道思想的施政宣言,中心思想是如何施行仁政,如何由仁政而王道。孟子提出的民本思想在施行仁政和王道时的具体措施,与早期儒家“先富后教”的思想不谋而合。【注解】[1]洿池:地面低洼处形成的水池,这里指养鱼的池塘。[2]斧斤:泛指斧头等伐木、砍柴的工具。[3]畜:家畜。[4]庠序:商朝把乡村的学校称之为“序”,到了周朝又称之为“庠”,都指的是乡村的学校和小私塾等。[5]申:反复告诫。[6]颁白者:指头发花白的老人。颁,通“斑”。[7]负戴:肩扛头顶。[8]检:收敛、约束。[9]饿莩:即饿殍,指因饥饿而死的人。[10]发:指发放粮仓里的粮食救济灾民。[11]罪岁:归罪于年成。《孟子》一则3月24日战国·孟子[1][2][3]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破题】

这一章是围绕着“什么人才算是大丈夫”这个概念展开的。孟子认为作为大丈夫,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和“与民由之”的伟大志向;二是要有坚持这一伟大志向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注解】[1]景春: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2]公孙衍:号犀首,魏国人,著名的说客,曾经担任过五个国家的相国。[3]张仪:魏国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连横”,一生致力于游说各诸侯国服从秦国。《孟子》一则3月25日战国·孟子[1][2][3]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4]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破题】

孟子在同别人谈到士应加强道德情操的培养时指出:士人在穷困时能够不丢掉义这个道德规范,所以能自得其乐;在得志时不偏离道这个行为准则,所以使百姓不至感到失望。古代的君子,得了志,恩泽普遍施加到百姓;不得志,也能自修自身品德,以此表现于世人。穷困时搞好自身的品德修养,得志时便兼善天下。【注解】[1]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2]游:游说。[3]嚣嚣:安然自得的样子。[4]得己:自得。

荷塘月色(节选)

3月26日朱自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教我如何不想她

3月27日刘半农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破题】

本诗中出现了“她”,在刘半农之前,中国还没有开始使用“她”,也就是刘半农第一个开始使用“她”。“她”字意义非同小可,因为它不仅对于白话文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让中国的女性在文字上有了一个专有的位置。

拟挽歌辞(其一)

3月28日[1]东晋·陶渊明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2][3]嶕峣。鸟为动哀鸣,林风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4]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以归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5]死去何所道,讬体同山阿。【注解】[1]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晚年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担任过几年小官,后来辞官隐居山林,终身不仕。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被称为“田园诗派的鼻祖”。[2]嶕峣(jiāo yáo):高耸的样子。[3]幽室:墓穴。[4]向:当初。[5]讬(tuō)体:讬,同“托”,寄托身体。

森林报(节选)

3月29日[苏联]维·比安基

在河里、湖里密密匝匝的木材漂浮在小河里:人们开始借助河水来运输冬天砍伐的木材了。木筏工人在小河汇入江湖的地方筑了一道坝,将小河口堵住了,然后在那里将拦住的木材编成木筏,让这些木筏继续向前流。有几百条小河穿行在列宁格勒州的密林里,有不少都汇入了姆斯塔河。姆斯塔河则注入伊尔明湖,从伊尔明湖流出的宽阔的伏尔霍夫河,汇注入拉多加湖。从拉多加湖中又汇流入涅瓦河。伐木工人冬天的时候会在列宁格勒州的密林里伐木。春天一到,他们就让小河把木材带走。于是那些木材就会顺着大大小小的河道漂流了。有时候,寄居在木材里的木蠹蛾也会跟着到列宁格勒来了。工人们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趣事。他们中有一个人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天,他看见一只松鼠正坐在小河边的树墩上,用两只前爪抱着一颗大松果在啃。这时突然有一只大狗汪汪地从树林里冲了出来,死命向松鼠扑过去。松鼠如果逃到树上去就能逃生了,但附近一棵树都没有。松鼠急忙丢下大松果,把它毛蓬蓬的大尾巴翘到背上,向小河边飞奔过去。狗在后面猛追。那时河面上正浮着密密匝匝的木材。松鼠赶忙跳上离自己最近的那根木头,一根接着一根地向前跳。狗儿也不顾一切地跟着跳上了木头。可是狗的腿又长又僵硬,怎么能在上面跳呢?木材在水面上打着滚儿,狗的后腿一打滑,前腿也接着滑,就掉进水里了。这时又有一大批木材浮在河面上。转眼间狗就不见了。那只机灵轻巧的松鼠,此时正蹦蹦跶跶地跃过一根又一根的圆木,很快就蹿到对岸了。还有一个伐木工人看到了一只棕色的怪兽,这只怪兽有两只猫那么大。它趴在一根单独漂浮的木头上,嘴里还叼着一条大鳊鱼呢!这家伙舒展了身子,安然地吃完美餐,挠了挠痒痒,打个哈欠就钻进水里了。原来这是一只水獭。【破题】《森林报》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被誉为是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

马克·吐温自传(节选)

3月30日[美国]马克·吐温当大家看见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是一个坟墓中的人正在对大家说话,我会永远记着,这部自传是我从坟墓中在向大家讲述一切。我之所以决定在我死后从坟墓中向大家说话,而不是在世时就向大家说,是有我自己的考虑的,因为那样我可以畅所欲言。当一个人还在世,就写一些关于自己私人生活的回忆录给大家看时,就算他竭尽全力地想直言不讳,最后也很难如愿。他最终会认识到,这是一个人在活着时根本做不到的事。人的内心活动中,最坦率、最自由、最私密的成果就是情书了。当你写情书时,你知道除了那个人,别人是不会看到你究竟写了些什么,因而在写信表露心曲时可以自由自在。当然也有意外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信被发表,那时候对自己来说真是一种煎熬。如果提前知道这信会发表,就不会那样无拘无束地吐露心曲了。之所以觉得煎熬,并不是因为信中写的事不真实、不真诚、不体面,但是不管怎么说,要是早知道这信会发表,你总会写得拘束一些。我认为,我会像写情书那样,敞开心扉以真诚而又坦率的态度来写一本书,因为我深知,人一旦死去,对于身后事是无知无觉的。当然,在上帝召唤我之前,我写的这些东西是完全保密的,不会让任何人看到。

经典楹联三则

3月31日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佚名题甘肃敦煌阳关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题江苏东林书院联身心外别无道理,静中最好寻思;天地间都是文章,妙处还须自得。——明·汤显祖题玉茗堂联

《大学》三则

4月1日春秋·曾子[1][2][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破题】

大学是“四书”之一。“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本篇选录的部分提出了“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既是全文的宗旨,也是儒家教学的目标。【注解】[1]道:宗旨。[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使彰明、弘扬的意思。第二个“明”即光明正大的品德的意思。[3]亲民:使人弃旧图新、从善如流。[4]知止:知道目标的所在。

《大学》一则

4月2日春秋·曾子[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2]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3][4]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破题】

本篇选录的部分,提出了儒家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为儒家为古时知识分子设立的人生追求阶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和心理。【注解】[1]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2]修其身:修养自己的身心品性。[3]致其知:使自己获取知识。[4]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背影(一)

4月3日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背影(二)

4月4日朱自清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归园田居(其一)

4月5日东晋·陶渊明[1][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3]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4][5]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注解】[1]适俗韵:适应风俗的气质。韵,气质、风度。[2]尘网:罗网一般的尘世。比喻官场。[3]墟里:村落。[4]尘杂:尘世间的俗事、杂事。[5]樊笼:关鸟的笼子,这里比喻官场、仕途。

杂诗(其一)

4月6日东晋·陶渊明[1]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2]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做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注解】[1]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体,即不再是盛年壮年时的身体了。[2]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应当把世人都视同兄弟,何必只有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4月7日[美国]海伦·凯勒书籍不但给予了我智慧与快乐,而且给予了我知识,这些知识对别的人来说可以靠视听获得,而我只有依赖书。事实上在我所受的教育中,书籍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是其他人所不可比拟的。1887年5月,我第一次阅读了一篇完整的短篇小说,那时我才七岁,从那时到现在,我如饥似渴地吞食我的手指所接触到的一切书籍。正像前面所说的,我早年接受教育时并没有进行正规的学习,读书同样也很没有章法。起初我只有几本凸印书,一套启蒙读本,一套儿童故事和一本叙述地球的书——《我们的世界》,我的全部书库仅此而已。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上面的字磨损得无法辨认。有时候,莎莉文小姐读给我“听”,把她认为我能懂得的故事和诗歌写在我手上。但我宁愿自己读,而不愿人家读给我“听”,因为我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我觉得有趣的作品。在第一次去波士顿时,我才真正开始认真地读书,那时,我被允许每天花上一段时间到学校图书馆读书。我在书架间自由地走动,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不管书中的文字我能认识多少,即便十个只有一个或者一页中才有两个文字认识,我仍然执著于读书。文字本身使我入了迷,但我没有有意识地把读过的东西都记到心里。然而在那段时期我的记忆力很好,许多字句虽然我一点儿也不明白其含义,但都记在了脑子里。后来当我开始了说和写的时候,这些字句很自然地冒了出来,朋友们都很惊奇我的词汇竟如此丰富。我其实是不求甚解地读过很多书的片段(那段时期我从未从头到尾读完过一本书)以及大量的诗歌,直到发现《方德诺小伯爵》这本书,我才算第一次把一本有价值的书读懂、读完。

《墨子》二则

4月8日战国·墨子[1]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破题】《墨子》由墨子和各代门徒逐渐增补而成,其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墨子名翟,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生活上奉行“以自苦为极”。【注解】[1]兼相爱:互爱互助。

《中庸》一则

4月9日战国·子思[1]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破题】《中庸》是“四书”之一,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注解】[1]知:通“智”。

合理的人生生活

4月10日梁漱溟合理的生活有没有其积极的主张呢?有的。方才说,没有一物可以看得上,这就是没有安排计较,这就是合理的人生生活。我们只应顺着我们的本性去走。这须待解释,就是要问,吾人在生活中是怎么回事?何以使我们如此而不如彼?这个支配我们行动的心理作用,是直觉而非理智。我们平常所倾向的,多是合于我们脾胃的意味;所以能领受这个意味的,就是直觉作用,不是理智作用。如果看得上一种东西而安排计较着去走,就会渐渐违离了我们原来生活的路子。说浅显一点,就是,粗莽而任天真的人,生活比较是合理的。若处处抑制情感,事事安排计较,反倒错误愈多。我们所谓道德,决非先有客观的道理存放在那里,然后我们人遵循着去走。这种客观的道理,是没有的。我以为只要任听直觉的冲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都是对的。各时代各地方都有道德伦理等等的名词,但我们求其根本基础,差不多全在直觉,就是平常喜欢说的良心。譬如某人作了一件好的事情,我们看见或者听人称道,便立刻有欣羡赞叹之感,甚或感极堕泪,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因为我们自己根本上喜欢这样,不是谁人能教给我们的,这是一种本能。理智是待教的,直觉不待教——道德不待教。要求合理的生活,只有完全听凭直觉。又如听见恶人做恶而愤怒,粗莽的就很不手刃其人,其感情较常人格外激烈,因为他比较少受社会上种种复杂习俗的熏染,所以他的天生的反感格外容易引起。只有完全听凭自己真实的真诚的不自欺的直觉,才有合理的生活。最对的莫过于自己直觉的认识。但如何使直觉为真诚的,很应注重。一个人,只要能完全听凭他真诚的直觉,他虽然不希望成一个大人物,但是他里面有真实的气力,自然有作大事业,成大学问的可能。凡是成大事业,成大学问的人,都是凭他里面的兴味,冲动,绝非理智计较的力量。

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

4月11日梁漱溟按我的解释,道德就是生命的和谐。普通一般人对道德有三种不同的误解:(一)认道德是拘谨的。拘谨都是牵就外边,照顾外边,求外边不出乱子,不遭人非议,这很与乡愿接近。所谓道德,并不是拘谨;道德是一种力量,没有力量不成道德。道德是生命的精彩,生命发光的地方,生命动人的地方,让人看着很痛快、很舒服的地方,这是很明白的。我们的行动背后,都有感情与意志的存在(或者说都有情感要求在内)。情感要求越直接,越有力量;情感要求越深细,越有味道。反过来说,虽然有要求,可是很迂缓,很间接,这样行动就没有力量,没有光彩。还有,情感要求虽然是直接,可是很粗,也没有味道。(二)认道德是枯燥的。普通人看道德是枯燥的,仿佛很难有趣味。这是不对的。道德本身就是有趣味的。所以说“德者得也”;凡有道之士,都能有以自得——人生不能无趣味,无趣味就不能活下去。人之趣味高下,即其人格之高下——人格高下,从其趣味高下之不同而来;可是,都同样靠趣味,离趣味都不能生活。道德是最深最永的趣味,因为道德乃是生命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艺术。所谓生命的和谐,即人生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谐;同时亦是我的生命与社会其他的人的生命的和谐。所谓人生的艺术,就是会让生命和谐,会做人,做得痛快漂亮。普通人在他生命的某一点上,偶尔得到和谐,值得大家佩服赞叹,不过这是从其生命之自然流露而有,并未在此讲求。儒家则于此注意讲求,所以与普通人不同。儒家圣人让你会要在他的整个生活——举凡一颦一笑一呼吸之间,都佩服赞叹,从他的生命能受到感动变化。他的生命无时不得到最和谐,无时不精彩,也就是无时不趣味盎然。我们在这里可以知道,一个人常对自己无办法,与大家不调和,这大概就是生命的不和谐、道德的不够。(三)认道德是格外的事情,仿佛在日常生活之外,很高远的,多添的一件事情。而其实只是在寻常日用中,能够使生命和谐,生命有精彩,生活充实有力而已。道德虽然有时候可以发挥为一个不平常的事;然而就是不平常的事,也还是平常人人心里有的道理。道德并不以新奇为贵,故曰庸言庸行。[1]

拟行路难

(其六)4月12日[2]南朝·鲍照[3]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4]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注解】[1]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旧题,内容多为描写世路的艰难以及离别的悲伤。[2]鲍照(约415—470):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3]垂羽翼:垂头丧气。[4]孤且直:孤高且耿直。

拟咏怀

4月13日[1]北朝·庾信[2]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3]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4][5]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注解】[1]庾信(513—581):字子山,宫体文学的代表人物。[2]中夜:半夜。这里是说诗人夜不能寐。[3]梦蝴蝶:据《庄子·齐物论》记载,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后竟然分不清在梦中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4]露泣:意为露珠下落,就好像是在哭泣流泪一般。[5]碎火:形容萤火点点的样子。

简·爱(节选)

4月14日[英国]夏洛蒂·勃朗特“你这个女巫,果真看到了我的心!”罗切斯特先生插话进来说,“但是自这面纱上面,除去绣花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难道说你发现了毒药或是匕首啦?所以目前才显得如此愁眉苦脸?”“不是,不是的,先生。在这件精致与华丽的东西上面,我除去费尔费克斯·罗切斯特的骄傲外,没有发现任何其他的东西,但他的骄傲却并不令我害怕,我早已将那个魔鬼看惯了。不过,先生,当天渐渐黑下来时候,外面刮起了风,昨晚的风不像今天的这样狂暴凶猛,而是像一种凄惨呜咽的声音,要比现在的阴森可怕得多。如果你在家该有多好啊。我来到了这间屋子里面,看见椅子空着,炉火也没有生,心里觉得凄凉。我上床后,久久都不能入睡,有一种焦虑不安的心情在折磨着我。风刮得越来越猛了,我觉得都将那种低沉的悲哀呜咽声盖住了。起初,我无法分辨那种悲哀的呜咽声是自外面传进来的,还是自房子内发出的,可是只要是风声暂时停歇,那声音便会再次响起来。到了最后,我觉得那肯定是远处的一条狗在叫。终于它不再叫了,这让我觉得很高兴。睡着时,我还在梦中继续看着怒吼狂风的沉沉夜色。在梦中,我还继续希望能够和你在一起,奇怪并且遗憾地感到会有一个什么障碍,将我们阻隔开来。在我头一次醒来前,我自头到尾都梦到在一条陌生而又弯曲的道路上面走着,四周是一片漆黑,雨对我进行着抽打,我怀里抱着一个小孩,那是一个非常小的娃娃,小并且虚弱,还不会走路,他在我的怀中瑟瑟发抖,冲我的耳朵号啕大哭。当时我感觉,先生,你就在我前面那大路上,离我非常远,我竭尽全力想要赶上你,并且还一再大声地叫着你的名字,想乞求你停下来,但我却无论如何也无法走动,我的话还没等说出来便已经消失掉了。而你呢,我感觉,每时每刻都在朝着更远的地方走去。”“简,现在我已经在你的面前,难道现在你还在为那个梦而感到压抑吗?你这神经紧张的小东西!将那些想象中的痛苦全都忘掉吧,只想一下现实当中的幸福!你说过你是爱我的,简妮特。是的,我是不会将这个忘掉的,你也不能够否认。那些话并没有还没等说出来便消失掉。我已经听到你用温和的声音清楚地讲了出来。这当中的想法恐怕是太严肃了,不过却像是音乐一样动听——‘我认为,能够和你一起生活是令人感到非常愉快的。因为我爱你。’——再说一遍,你爱我吗,简?”“我爱你,先生——我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在爱着你。”【破题】《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倔强的守望者(节选)

4月15日[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那些以自我为中心、受自我所限制的作家全都具有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是那些气量宽宏而又胸怀广大的作家所不具有的。他们所感受到的那些印象全都是在他们那狭窄的四堵墙内被稠密地积累起来并被牢牢地打上了戳记的。由他们的心灵所产生的一切全都带有他们自己的特征。他们很少自别的作家那里学习什么,哪怕仅仅采取一点儿,也是消化不了的。哈代与夏洛蒂·勃朗特的风格似乎全是拿一种生硬而又庄重的报章文体作为基础而形成的。他们笔下的散文往往是板滞而不灵活的。但是,通过长期专注的努力,他们两位对于自己的每一份构思都要凝神细思直到为它找出了确切的语言,终于锻造出了自己所需要的那种散文——它能够对他们用心灵所熔铸的形象进行原原本本的描摹,并且还具有自己所特有的美、特有的力量、特有的敏锐。通常,如果一部书的意图不在于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在于说了什么话,还不在于作者自己从那些各不相同的事物中看出了什么联系,那么,了解起来自然便会很难。特别是当一位作家具有诗人般的气质的话,他的意图和语言便会难解难分,如果还并不是什么细致的观感,而只不过是一种情绪时,想要了解就更难了。他们往往会在自我限制的世界里成为孤独的倔强的守望者。【破题】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意识流文学的代表者。最知名的小说包括《戴洛维夫人》、《灯塔行》、《雅各的房间》等。《倔强的守望者》是伍尔夫所著关于一本书的评论文章。

《礼记》二则

4月16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1][2][3]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4]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5][6]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破题】《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本篇作者一方面承认了人所拥有的天赋和才能(不像白纸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开掘和发展天赋、才能,必须通过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展现。【注解】[1]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2]兑命:《尚书》中的篇名,也作《说命》、《兑命》。[3]念终:始终想着。[4]困:疑惑、迷惑。[5]长:促进。[6]学学半:前一个“学”的意思是教育别人,后一个“学”意思是向别人学习。

《礼记》大同篇

4月17日[1][2][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4][5][6][7]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8][9][10][11]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破题】

本篇是《礼记·礼运》中的一篇,描述了一个人人平等、安定富裕的理想社会——大同世界。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既是个人修养之要,也是社会公德的最高原则。【注解】[1]与:通“举”,把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人选拔出来。[2]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3]亲:用作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以……为子。[4]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5]分:职分,指职业、职守。[6]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7]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憎恶。[8]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9]兴:发生。[10]作:兴起。[11]外户:泛指大门。

本事诗(节选)

4月18日苏曼殊一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我亦艰难多病日,哪堪更听八云筝!二丈室番茶手自煎,语深香冷涕潸然。生身阿母无情甚,为向摩耶问夙缘!三丹顿裴伦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朱弦休为佳人绝,孤愤酸情欲语谁?【作者简介】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玄瑛,法号曼殊,广东香山(今中山)人。著有《苏曼殊全集》。

哭摩(节选)

4月19日陆小曼一转眼,你已经离开了我一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我也不知道是怎样过来的,朋友们跑来安慰我,我也不知道是说什么好。虽然决心不生病,谁知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离开过我一天。摩摩,我虽然下了天大的决心,想与你争一口气,可是叫我怎生受得了每天每时的悲念你的一阵阵心肺的绞痛。到现在有时想哭,眼泪干得流不出一点;要叫,喉中疼得发不出声。虽然他们成天的逼我一碗碗的苦水,也难以补得我心头的悲痛,怕的是我恹恹的病体再受不了那岁月的摧残。我的爱,你叫我怎样忍受没有你在我身边的孤单。你那幽默的灵魂为什么这些日子也不给我一些声响?我晚间有时也叫了他们走开,房间不让有一点声音,盼你在人静时给我一些声响,叫我知道你的灵魂是常常环绕着我,也好叫我在茫茫前途感觉到一点生趣,不然怕死也难以支持下去了。摩!大大!求你显一显灵罢,你难道忍心真的从此不再同我说一句话了么?不要这样的苛酷了罢!你看,我这孤单一人影从此怎样去撞这艰难的世界?难道你看了不心痛么?你爱我的心还存在么?你为什么不响?大!你真的不响了么?

西洲曲

4月20日[1]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2]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头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注解】[1]鸦雏色:形容头发像小鸦的羽毛那样乌黑亮泽。[2]伯劳:一种鸣禽,常用来比喻夫妻、情侣、亲人、朋友之间的分离。《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滕王阁诗

4月21日[1]唐·王勃[2][3]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4]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5]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注解】[1]王勃(650—676):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并称为“初唐四杰”。其在文学上主张崇尚实用,一反当时盛行以上官体为代表的诗风。著有《王子安集》。[2]渚:水中的小沙洲。[3]鸣鸾: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4]浦:水边,多用于水边的地名。[5]槛:栏杆。

感恩的心

4月22日[美国]威廉·贝内特

寻求快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的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予的快乐。——卡耐基在一个闹饥荒的城市里,一个殷实而且心地善良家庭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几十个孩子聚集到一块,然后拿出一个盛有面包的篮子,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个。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个面包。”瞬间,这些饥饿的孩子仿佛一窝蜂一样涌了上来,他们围着篮子推来挤去大声叫嚷着,谁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当他们每人都拿到了面包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但是有一个叫艾丽斯的小女孩却例外,她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别的孩子都拿到以后,才把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个面包拿起来。她并没有急于离去,她向面包师表示了感谢,并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之后才回家。第二天,面包师又把面包的篮子放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其他孩子依旧如昨日一样疯抢着,羞怯、可怜的艾丽斯只得到一个比前一天还小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艾丽斯,赶快去!”当艾丽斯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面包师面露慈爱地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她激动地跑回了家,告诉了妈妈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报。一个心中不知感恩的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人,也是一个不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人。怨天尤人是他们的习惯,嫉妒是他们内心的火焰,在这样的人心中,别人的成果与成功都是靠运气得来的。他们整天被怨恨的情绪所啃噬,搞得自己痛苦不堪。而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到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因为他们懂得珍惜。那些常常抱怨生活,总爱发泄怨气的人,就算在人人羡慕的地方工作,在舒适的豪宅里居住,他们也不会感觉到幸福。一个心怀感恩的人心中充满了美好,他会感激一切让他快乐的人和事。[1]

《二十四诗品》

二则4月23日唐·司空图

其六·典雅[2][3]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其十一·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4][5]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注解】[1]二十四诗品:晚唐诗人司空图探讨诗歌美学风格的理论著作。[2]玉壶买春:提着玉壶去买酒。[3]茆(máo):同“茅”。[4]渌(lù):同“漉”,渗滤。[5]沤(ōu):水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