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传记 李鸿章传:双色珍藏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22:47:30

点击下载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民国四大传记 李鸿章传:双色珍藏版

民国四大传记 李鸿章传:双色珍藏版试读:

序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著有《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一、本书完全依照西方人的传记文体,记述李鸿章一生的事迹,并加以评论,使今后的读者,对他这个人有所了解。

二、中国的旧式文体,凡是记一个人的事迹,或者用传,或者用年谱,或者用事略(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都是记述生平经历和事迹的,不做是非褒贬的评论,如果有也只是附于文章后面。这种夹叙夹议的方式,实际是史马迁首创的,《史记·伯夷列传》、《屈原列传》、《货殖列传》等篇都是这样的。后世人缺乏历史见识,不敢跟着学。我愚钝不敏,偷偷把司马迁的写法拿来一试。

三、四十年来,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无一不和李鸿章有关,所以为李鸿章作传,不能不以做近代史的态度和笔法来写。我对于时局稍微有些见解,不敢隐讳,目的不是给前人看,而是给后人看。只可惜时间太短,身边没有一本书可参考,因此书中记述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日后有机会补充修正。

四、关于江南之战,记述湘军事迹很多,似乎有些跑题了;但淮军与湘军的关系极其复杂,如果不这么写就不能充分展现当时的形势,望读者谅解。

五、《中东铁路和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都全文转载下来。因为李鸿章本人事迹的前因后果,与这类公文的关系很密切,因此宁愿使文章拖沓,也全部收录。

六、李鸿章在中国背负的指责和诽谤很多。我与他,在政治上是公敌,私下里也只是泛泛之交,当然不会有心为他抱屈辩护。所以书中有不少为他开脱辩护的语言,很多与时下的论调不一致,这完全是因为作史者一定要禀着公平之心来写。否则,就会失真也有失公允。英国著名首相格林威尔曾呵斥为他画像的画家说:“画出我的真实面目来!不要失去了我的真相。”我写这本书,自信不至于遭到格林威尔那样的呵斥。李鸿章若泉下有知,必然也会含笑于地下说:“这小子是我的知音。”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既望 作者自序(一九〇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译文部分

第一章 绪论

天下只有平庸的人不被责怪,也不受赞誉。如果一个人被全天下的人憎恨,那么他可说是超乎寻常的奸雄了。虽然,天下说这些话的,大部分都是平常人,千百人里也难找出一个非同寻常的人,那么,以平常人的眼光和见识来评论非常之人,是可信的吗?所以,享誉满天下的,未必不是被人厌恶的伪君子;遭天下诽谤的,未必不是伟人。俗话说:盖棺论定(即死后才给一个人下结论)。我看有不少人死后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对他的评价也还是没个定论的。各自认为自己所评论的是非没问题,那么,后世的史家或论者将如何从中甄别鉴定呢?如:有的人被千万人赞誉,同时也被千万人诋毁;对其称颂达到顶点,对其诽谤也达到顶点。他今天所遭到的诋毁,正好可以与他当初受到的赞誉相抵消;他今天所受的赞誉,正好与他当初所受的诋毁相抵消,像这样的人,那是什么样的人呢?回答是:这种人可以说是非同寻常的人了。他是非常人的奸雄,还是非常人的豪杰,我们暂且不论,而看他所处的位置和所做的事情,就不是平庸之人的眼光和见识随便可以信口雌黄的。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可以读我的这本《李鸿章传》。

我敬重李鸿章的才干,我惋惜他见识的不足,我又同情他的遭遇。李鸿章曾环游欧洲,在德国面见当时的宰相俾斯麦,曾请教地问道:“作为一国的大臣,想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做事,但满朝的人与自己意见不合,大家合力阻挠,束缚你的手脚,此种情况下,仍想不放弃自己志向,应从何处入手,怎么做呢?”俾斯麦回答说:“首先要得到皇上的支持,有他支持你就获得了特别权力,那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李鸿章说:“比如现有这么一个大臣,他的君主无论什么人的话都能听进去,君主身边的近臣和侍卫人员,又经常狐假虎威,借主子名义把持着大局。那处于这种情况的人该怎么办呢?”俾斯麦深思了良久说:“作为大臣,如果他是以忠诚之心操劳国事,估计就没有不被君主理解体谅的,只有与妇人女子共事,就不好说了。”(这些话是从西方报纸翻译过来的,普通华文如《星轺日记》所登载的内容,因有所忌讳而不敢全译)对此,李鸿章沉默认同。唉,我看李鸿章胸中的气闷不快和牢骚忧郁,不是旁观者所能理解的。我因此批评他,我也因此理解他。李鸿章

自从李鸿章在全世界扬名以来,五大洲各国各界,几乎只知道李鸿章,不知道有中国。简单地说,可以说李鸿章就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代表人物了。以甲国人的身份来评论乙国人的事,是必然不能得知其真相的,原因自不必说,但若举出重要人物,李鸿章确实是中国近四十年来第一流的重要人物。读中国近代史,势必不能不说到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的人,也势必不能不参见中国近代史,这是有识之士都认同的。所以我现在这本书,也可命名为“同光以来大事记”了。

不仅如此。大凡一个国家今天之现象,必然与它之前的历史有因应关系,所以,过去的历史是今天现象出现的原因,而今天的现象是之前历史发展的结果。以李鸿章与今日中国的深切关系,那么要想评价李鸿章这个人物,就势必要以高远而准确的眼光,观察中国数千年来政权变化更迭的大势、中国各民族的此消彼长与兴衰的发展方向,及当今中外交涉中的隐情内幕,如此才能了解李鸿章在中国历史上所处的独特位置。孟子说:知人论世。世情世事固然不容易评论,而人难道是容易了解的吗?

今天中国的一些时评家,往往以平定太平天国、平定捻军叛乱为李鸿章的功绩,以数次与外国的谈判议和为李鸿章的罪过。我以为这种功罪评价都有失妥当。过去,俾斯麦曾对李鸿章说:“我们欧洲人把抵御异族入侵当作功绩。为保全一家的利益而自相残杀,是欧洲人不赞赏的做法。”李鸿章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叛乱,可说是兄弟间同室操戈,兄长得胜罢了,如果以此为功劳,那天下兄弟们都会忧惧不安啊。国人因为国耻,积愤已久,痛恨与外国的和议,从而把怨恨都迁怒、集中到李鸿章一人身上,事出固然有因,然而如果设身处地想想,在一八九五年二三月份、一九〇〇年八九月之交,假使这些批评者也处在李鸿章的位置,那么他们的举措和行为,果真就能比李鸿章表现出色吗?对李鸿章批评指责的人,不过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嬉笑怒骂,图一时口舌之快罢了。所以,我对李鸿章对于中国的功罪评价,恰恰是与此不同的。李鸿章与俾斯麦交谈

李鸿章现在已经去世了。国外的评论者,都把李鸿章当成当今中国的第一人。有人说:李鸿章的死,势必会带来中国局势的大变动。李鸿章果真可称得上中国第一人与否,我不敢说,但现在年龄一般在五十岁以上的人,三四品以上的官员,没有一人比得上李鸿章的,这个是我可以断言的;李鸿章的死,与中国全局有无关系,我不敢说,但现今政府失去一个李鸿章,如同虎失去其伥,失去得力助手,瞎子失去说唱的本领,可说是情势危险,前途堪忧,此后麻烦事会越来越多,这个也是我敢断言的。而我又希望外国人对李鸿章的评论有失其真,假使这些评论是真的,那么以我诺大一个中国,只靠一个李鸿章来支撑吗?中国还有病愈的时候吗?

西方有哲言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像李鸿章这样的人,我不能不称他为英雄。虽然,他是时势所造的英雄,而不是造时势的英雄。时势所造的英雄,是平常的英雄。天下如此之大,历史这么久远,何时何代没有时势?所以读一读二十四史,像他李鸿章这样的英雄,可说是为数众多,车载斗量;而造时势的英雄,阅尽历史,往往千年也不出一个啊。这就是我中国历史一直以来因循守旧、缺少创造活力、终不能大放异彩、震撼世界的原因。我写这本书时,胸中自始至终有着这种感慨。

历史学家评价霍光时,常感叹其不学无术。我认为李鸿章之所以不能成为非常的英雄,也因这四个字。李鸿章不了解国民之间相互依存的原理,不通晓世界的大趋势,不懂政治的民生之本原,在十九世纪这个竞争进化加剧的时代,只知道做些添补缺漏的改良工作,苟且偷安,不为休养并扩充国民实力做些事情,把国家建成威名远扬的强大国家,仅仅捡拾了点西方的皮毛,取水却忘了源头,就此自足自安,甚至还凭借自己的那点小才智,想与世界上著名的大政治家抗衡,让出大的利益,却争竞蝇头小利,这不是他不鞠躬尽瘁,但这于事何补呢?孟子说:在尊长面前大吃猛喝,却讲求不要用牙齿啃干肉,这就叫做不知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说得很对啊。李鸿章晚年所做的事桩桩失败,都因为此。尽管如此,这又何必深加指责他?他李鸿章本来就不是一个造时势的英雄。大凡一个人,生于一个社会当中,总会被这个社会数千年来所形成的思想、习俗和观念所束缚而不能自拔。李鸿章没生在欧洲而生在中国,没生活在今日而生在数十年前,先于他而生和与他同时代的人,并没出现一个能造时势的英雄来引导他、帮助他,而当时中国所孕育培养的人物,也就是这样了,自然不能把责任归咎于李鸿章一人。况且他的遭遇也和他的心志在当时形势下难以得到实现有关吧?所以我说:我敬李鸿章的才干,惋惜李鸿章的见识之不足,而哀怜李鸿章的遭遇。但自此后会有沿着李鸿章的道路有所成就的人吗?时势既然已变,那能称为英雄的,自然与以往也不一样,希望他不要用我为李鸿章开脱的话来自我宽恕。

第二章 李鸿章所处的历史位置

中国历史与李鸿章的关系

清朝历史与李鸿章的关系

要评定李鸿章这个人物,就要对李鸿章所属的国家,及他所生活的时代这两个方面,都不能没有深刻了解。

一是李鸿章所属的国家,是一个数千年来君主专制的国家,又正好赶上专制政体发展到成熟,达到极限的时代;

二是李鸿章所处的国家,是满洲人入主中原成立的统一国家,又正好赶上杂居和统治已久,汉族权利逐渐恢复的时代。宣统元年李鸿章像大清银行兑换券

评论家们动不动就说:李鸿章是近代中国的权臣。我不知道他们所谓的权臣,这个说法界定的标准是什么。即使如此,如果把李鸿章与两汉的霍光、曹操,明代的张居正相比,与近代欧、美、日本那些所谓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大臣们相比,那李鸿章的权利则远远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假使李鸿章果真是个权臣,那回顾古代中国的权臣,他们都是专权独断、擅自作威作福、挟持君主、天下人不敢正视,从而动摇江山社稷的人,而李鸿章却是忠直不二,并无非分野心,这也可说是纯正的大臣了;假使李鸿章果真是个权臣,那看近代各国的权臣们,他们都是雷厉风行、改革政务、按自己意愿把持操纵、不回避嫌猜和责难的人,而李鸿章却是因循守旧、不自振作、缩头缩尾、无所成就,这可说是个庸碌的大臣了。即使这样,李鸿章所处的时代,还是与他们有很大的不同的,在此我试着与读者一起放大、放明我们的眼光,上下古今,逐一分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这是全天下的人所共知的。虽然,这个专制政体,也在因循着进化论的原理,渐渐发展并发达起来,到现代中国,开始走向圆满,所以所谓权臣的权力,到今天几乎被剥夺削除完了。回溯春秋战国时代,鲁国的三桓(季孙、孟孙、叔孙),晋国的六卿(智氏、赵氏、韩氏、魏氏、中行氏、范氏),齐国的陈田,都可说是千百年来最大的权臣了。那时候可说是纯粹的贵族政体,大臣对于国家来说,是万中取千,千中取百,一层层选拔上来的。如同一棵大树,树枝如果太强大,必然会伤了树干,这是势所必然的。自两汉起,天下成一统,中央集权的政体逐渐生成,但其根基还没稳固,所以外戚掌权的祸乱特别严重。像霍光、邓骘、窦宪、梁冀这些人相继而起,其权势炙手可热,王莽趁机篡夺了汉朝的江山,此时还带有贵族政治的特点,可说是贵族政治的余波了。如果没有相当的家世门弟,绝不敢有掌握大权的非分之想。范晔在《后汉书》中说到张奂、皇甫规等人,虽功劳盖世,名声传四海,举手投足间,几乎可决定天子性命,但面对天子还是不顾形象地恭敬跪拜而毫无后悔之心,这就要归功于“独尊儒术”的儒家思想的作用了,这理应如此吧。然而此时贵族掌权之风气并未衰落,所以如没有贵族的出身和资历,是不敢有不轨之二心的。这可说是权臣的第一种类型。儒家创始人——孔子

至董卓以后,各路豪杰纷纷而起,曹操趁机窃取了高位,靠武功成为权臣的应该说是从曹操开始的。此后司马懿、桓温、刘裕、萧衍、陈霸先、高欢、宇文泰等人,都是走的这条武功夺权的道路。这是权臣中的第二类。又如秦朝的商鞅、汉代的霍光、诸葛亮、宋代的王安石、明代的张居正等人,都出身于平民家庭,并没什么家世背景和依靠,却能凭自己的才学被主上赏识信任,从而委以大任,得以实行自己的志向,全国上下都俯首听命,一时间大权在握,无人可及,其权势几乎相当于近代君主立宪国家中的首相了。这是权臣中的第三类。还有一类层次在下面的权臣,他们花言巧语,讨好献媚,取悦主上,窃取国家的大权,却带给百姓祸乱和悲惨命运,如秦朝的赵高,汉代的十常侍,唐代的卢杞、李林甫,宋代的蔡京、秦桧、韩侂胄,明代的刘瑾、魏忠贤,都是些气度狭小,见识浅陋的强盗一样的人物,其实不值得充数的。这些是权臣中的第四类。以上四类,可以说把中国数千年来所出现的权臣,都大致包括进去了。

简言之,越是古代权臣越多,越到近代权臣越少,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权臣势力的此消彼长,和专制政体的发展进化成比例关系,而中国专制政治的发达,应有两大原因:一因传统儒家思想的渗透教育,二因雄才大略之君主的谋略和努力。当初,先哲孔子看到周朝末年贵族政治所存在的极大弊端,就思考着如何通过一个明君来安定天下,所以在贵族势力恣肆猖獗时,他就著书立说,建立起儒家思想这个理论体系来教化民心,并一再解释、谆谆诱导,强调其作用和意义。

西汉建立后,叔孙通、公孙弘等人,开始承袭、完善并利用儒家思想,以此树起君主的权威。汉武帝尊崇标榜六艺,而罢黜百家之思想学术,专门弘扬儒家思想来教化并统治天下,天上地下、天子与臣民的尊卑关系更加明显,天下人才开始认识到权臣现象是应该被指责诟病的。之后两千年来,都以此儒家思想作为国民教育的核心思想,宋代学者又进一步补充、弘扬这种思想,使之基础更加稳固,凡是上流社会的官员、名流,及洁身自好的人,无不悉心学习,检点自己的言行以遵守之。儒家的思想和义理既然已深入人心,自然就消除了人心中的野心和飞扬跋扈之气,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儒家思想。如汉代的诸葛亮、唐代的郭子仪,到近代的曾国藩、左宗棠及李鸿章,都是受此思想影响很深刻的人。加之历代的君主,有鉴于国家兴亡之原因和补救之方法的思考和研究,其方法日益完善周密,所以贵族势力的权柄,到汉代末年几乎已消失殆尽。汉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对待功臣,都给予优厚的俸禄,却削夺其兵权;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对功臣,则是抓嫌疑定罪状,甚至满门抄斩,虽然做法和宽忍程度不同,但削弱其兵权以巩固自己作为君主的无上权威则是相同的。到了近代,天下采取郡县制度,土地世袭制也被取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互相牵制,而皇帝则可执一条长鞭随意对他们进行统御。即使在朝中当十年宰相,在地方做官被封疆千里,但皇帝的一纸诏书一朝传令下来,就可能被削夺官职,束手就擒,被小吏押送,与平民百姓没什么区别,所以身居重要地位的人几乎没多少能有幸获免的,只好以持盈保泰来保全名声和身家性命,并以此自勉,难道是他们的性情修养比古人更好了吗?实在是势态所逼啊。因为以上两个原因,所以心存骄傲和野心的人就有所顾忌,不敢透露释放其志向,天下也就因此得以安定了。而那些洁身自好的人,则常有如履薄冰之感,并以此为警戒,不想身居要职以避嫌疑,即使有国家大事,明知道自己应坚持原则,应有所担当,也不敢首当其冲地去力排群议,违抗圣旨。俗话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满朝人士,都是明哲保身主义者,非一朝一夕而成,而是由来已久,逐日形成的。封建社会的金榜封建社会追求中庸的知识分子

到了本朝(清朝),又有一个特别的原因。本朝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部落,逐渐强大,龙飞崛起,进而入主中原。以其数十万人的一个外来民族,统治人数上亿的汉族人,他们不可能没你我之区别,这是形势造成的。自从在云南、福建和广东设立三藩,任命降将为封僵大吏,结果造成尾大不掉、致使其犯上造反的危险形势,竭尽全力才将其平定,之后威权才又归于统一。所以两百年来,只有满人成为权臣的,而汉人中则没有。如鳌拜、和珅,如肃顺、端华等人,大致上可与前代的权臣相比的,都是满人。

算起来历次重大战役,除定鼎中原开国那一次战争,算起来历次重大战役,如平三藩、平准噶尔、平青海、平回部、平哈萨克布鲁特敖罕巴达克爱乌罕、平西藏廓尔喀、平大小金川、平苗、平白莲教天理教、平喀什噶尔,出兵几十次,都用八旗兵,用亲王贝勒或满人大臣督军。平常,无论是内阁还是封疆大吏,汉人多处于备用的从属位置,对于国家政事,更是没有过问的权力。如顺治、康熙年间的洪承畴,雍正、乾隆年间的张廷玉,虽有尊贵地位和很高声望,但不过是被人利用的臣子罢了。其余百官,更是微不足道的人物。所以咸丰朝以前,文武官员之重要职位,汉人从来没担任过(将帅中偶尔有一两人,则是汉军旗人)。同治帝 在位第三年(1864)清政府将太平天国镇压下去。

到洪秀全、杨秀清造反发难时,赛尚阿、琦善都以大学士身分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八旗精兵远征,结果延误了战机,使敌人实力得以发展壮大,至此才知道八旗兵已经落后不可用,汉人从此被委以重任的时机开始来临。所以金田战役,实际是满汉权力此消彼长的关键时期。到曾国藩、胡林翼等人,起兵于湖南、湖北,成为平定江南的中坚力量,但朝廷还是命令满人以大学士身份担任钦差大臣。当时朝廷虽不得不倚靠汉人,但岂能因此就对汉人推心置腹呢?曾国藩、胡林翼全力与满人搞好关系,每当有军中事宜向朝廷请示汇报,总要请满人领衔;遇有军功,必要推满人为首功;上报奏折,总要等满人同意了才发,其谦谨虚心固然可敬,但内心的苦衷也实在可怜啊。看《曾文正集》,自攻破金陵(南京),平定太平天国后,他每天都战战兢兢,如芒刺在背。以曾国藩的学识修养之深厚,尚且如此,更何况自信力不如曾国藩的李鸿章呢?所以我说:李鸿章之地位,比起汉代的霍光、明代的张居正,及近代欧洲、日本等所谓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大臣,还是远远不同的,形势造成了这样啊。张居正,大胆改革,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的内阁首辅,使明王朝重现生机。

说到李鸿章的地位,更不可不明了中国的官僚体制。李鸿章历任的官职,是大学士、北洋大臣、总理衙门、商务大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表面上看,可说是位极人臣了。尽管如此,本朝自雍正朝以来,政府的实权,掌握在军机大臣手里(同治以后,地方督抚的权力虽然日益增强,但也要看掌握在谁人手里,不可一概而论),所以一个国家政治举措上的得失功罪,军机大臣首先要负主要责任。虽然李鸿章作为总督、巡抚,与平常的总督、巡抚不一样,但要把近四十年来政务上的失败,都归罪于李鸿章一人,那么李鸿章也理当有不能完全接受的理由。现试举同治中兴以来军机大臣中有实力者如下:案语:在这个表中,满汉权力之消长由此可见一斑。太平天国和捻军作乱之前,汉人并无真正的掌权者,文祥和沈桂芬两人,实为汉人掌权的开始。其后,有李龢两人鸿,孙毓汶、章徐用仪又接、其后,他们翁各人的贤能同才智暂且不必讨论,总之同治以后,不只封疆大吏,汉人已占多半,就是内阁中枢,汉人的实力也迅速增强了。到一八九八年八月之后,形势又发生变化。这其中的内容,说起来话长,因与此书没直接关系,所以不详细介绍了。

由此可知,与李鸿章数十年来共事的都是哪些人。他们的贤能与人品不便细说,但总的来说都不是与李鸿章同心同力同见识同理念的人。李鸿章面对俾斯麦所说的话,确实是真的啊。况且还有只会奉旨办事的军机大臣,还有别的人,这就是我之所以怜悯李鸿章的原因。只是我这个观点,并不是有意偏袒李鸿章而为之开脱,即使李鸿章果真有实权,能尽心力实行其心志,我认为他的成就也绝不可能超过今天的成就。为什么呢?因为李鸿章本就是个没有学识的人。而且,假使李鸿章为真豪杰,那他凭借自己所取得的地位,怎么不能够巩固增强自己的实力、广泛培植自己的力量来推行自己的政策于天下呢?像格莱斯顿、俾斯麦,难道就不会遇到阻力吗?因此,为李鸿章做辩护也似乎不应该了。虽如此,如果把中国政府政策上的某种失误归罪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本人也有罪不当辞、不值得同情的一面,但那些执政误国的内阁大臣们,反倒有理由推诿逃避责任,而我中国四亿人中放弃国民责任的,也将不再自觉意识到自己的罪责。这就是我所看到的李鸿章的处境、为他有所辩护的原因。至于他的功罪和人品影响,请允许我在最后讨论。

第三章 李鸿章未发达以前及当时中国的形势

李鸿章的家世

欧洲势力的东扩

中国内乱的发生

李鸿章与曾国藩的关系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父亲名为李进文,母亲沈氏,生有四个儿子,长子李瀚章官至两广总督;李鹤章、李昭庆都投身军旅,立有战功;李鸿章排行第二,生于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正月五日。自幼在普通私塾里读书,准备科举应试;二十五岁时,中进士;道光二十七年进入翰林院,那年是丁未年。李鸿章、李瀚章家族合影

李鸿章出生时,法国大革命的风潮刚刚平息,盖世英雄拿破仑被流放到异国的孤岛上死去。西欧大陆的风波平息,局势得以稳定,各国不再互相侵略,而是养精蓄锐,把野心和目标投射到东方。于是数千年来一统至今的中国,就开始了多事之秋:伊犁划界条约,与俄国人在北方失和;鸦片战争,与英国人在南方造成事端。可说正是世界多事之秋、各国正需人才的时候。加上瓦特新发明了蒸汽机,大型轮船军舰,可冲涛破浪,万里之遥被大大缩短,天涯之隔如近在比邻;苏伊士运河开凿成功,东西间距离骤然缩近。西风东渐,西方势力开始逐日向东方发展,这势力奔腾澎湃,如狂飙,如怒潮,击石拍岸,顿时天地日月为之变色,其力量猝不可挡,也无力对抗。即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涉最艰难的时代。拿破仑

再回过头来,看中国国内的情况。自乾隆朝以来,开始盛极而衰,民生凋敝,官吏腐败骄横,国内的麻烦事日渐增多。乾隆六十年,湖南、贵州爆发了红苗叛乱;嘉庆元年,白莲教起义,势力蔓延到五个省区,前后持续九年,(嘉庆九年)耗资军费两亿两白银,才只是平息了严峻的形势而已。同时,又有海寇蔡牵等人,以越南为巢穴,侵扰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地,所到之处,烧杀掠夺,大肆蹂躏,到嘉庆十五年,才被平定。而天理教李文成、林清等人又起来作乱,振动滋扰山东、河北一带;在陕西,还传来万行五变乱的警报。道光年间又爆发了回疆张格尔叛乱,边境安危受到惊扰,官军大举进攻讨伐,整整七年时间才平定。嘉庆、道光之间,国力开始衰败,民心躁动不安,而满朝上下又多醉生梦死之人,还在安闲自得,一片歌舞升平景象,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还像视若无睹或者知而不言,有识之士却早已心怀忧思了。李鸿章安徽合肥故居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可说是一部流血牺牲的历史;所谓的人才,也多是杀人的人才。纵观古往今来的大事,只有动乱时才出英雄,和平时代则没有英雄出现。一直是这种情况。到道光、咸丰末年,所谓的英雄们,才开始磨刀霍霍,跃跃欲试,以等待大显身手的时机。中国自从有国家以来,就没有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的先例,百姓一直是被官吏所欺凌逼迫的,那些受到暴政和官吏的欺压,求告无门而无奈的人,他们的反抗方法,只有两个途径:小则罢市,大则造反作乱,这也是情急之下的无奈之举。如果易姓受命于天,改朝换代,也被视为平常事,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出身于无赖平民,今天是盗贼,明天就可成为神圣的君主,唯有强者值得崇拜,其他不值得一说。有这个风气,也就有这个人心,所以历代平民揭竿起义的事件,不绝于史册。其间有太平百数十年的,不过是因为经历前次祸乱,杀戮太多,人心思平,厌恶了战争;又人口骤减,谋生不再艰难;或者君主统治有方,以小恩小惠笼络民心得些威望,弥补些不足,姑且得到一时的安稳而已。实际上国内引发动乱的种子或者说隐患,从来没有灭绝过,稍微有点可乘之机,就再次揭竿而起。所以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实在是用血腥写就、用肝脑涂抹而成的,这是不可隐讳的。本朝既兴起于关外,入主中原,统治众多汉民,以我汉民向来自尊自大蔑视他族的心理,自然心上有不满不快。所以从明朝灭亡以后,其遗民中就有人组织了秘密党会,企图造反、光复汉人统治的明朝江山,二百多年来从没灭绝,甚至蔓延到十八个省,到处都有这样的光复组织。以前这些人虽屡屡煽动造反,但都因有英明的君主相继出现,使动乱没能得逞;被压迫积郁久了,自然有一触即发之势。道光、咸丰两朝以后,官吏们的庸俗劣迹已不足以忌惮,越来越明显了;加上政府腐败无能,弊政繁琐,外国侵犯致使国耻纷至沓来,怀有爱国热诚的人一心想扫除阴霾,破旧立新,狡黠凶恶的人想乘机得便实现野心,这就是形势所致,自然也有其必然的道理在。于是一代英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因时因事出现了。

李鸿章最初是作为优贡生的身份(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在北京客居,因为文章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就成为他的学生。日夜与曾国藩朝夕相伴,学习儒家义理和经世致用之学说,李鸿章的毕生学养,实在说就得益于这段时间的学习积累。等到他入翰林院,还不到三年,金田之乱爆发,洪秀全以一介平民在广西揭竿而起,仅两年多,其势力就已蔓延了半个中国,东南部的重要城市相继陷落,土崩瓦解,岌岌可危,颇有令清朝统治者惶惶不可终日的势头。此时李鸿章正好在安徽老家,作为幕僚为巡抚福济和吕贤基参赞军事。当时庐州已经陷落,敌兵分别占据在附近地区,成为两面夹攻的犄角之势。福济想收复庐州,但苦于不能实现。李鸿章就建议先攻取含山、巢县以断绝敌人后援,福济就授权给他指挥部队,李鸿章攻下了这两个县。于是李鸿章在军事上的名声就此传出,这年是咸丰四年十二月。洪秀全铜像太平天国服饰

洪秀全攻陷武昌时,曾国藩以礼部侍郎之职在老家丁忧守孝,圣旨下来,让他负责组织团练,曾国藩慷慨答应,决心操练出一支劲旅精兵以解救危难之中的清朝统治,并以此为己任。于是湘军成立。湘军,是产生淮军的母体。此时八旗的绿营(清朝常备兵之一。顺治初年﹐清廷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他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旧兵,都是些懒惰颓废、胆小怯懦的寄生虫,没多少可用的;其将领们也都是些庸劣无能、不尽忠职守的人,曾国藩深入调查研究了这个形势,认识到不扫除这些腐败的作风习气,另换一套班子和人马,必然不能奏效。为此他四处招揽人才,统筹全局,坚忍刻苦,百折不挠。清朝兵力的恢复,就是在这时开始的。《南京条约》签署油画

洪秀全占据金陵之后,渐渐生出骄傲自大和怠惰心理,加之内部相互倾轧,自相残杀,腐败的趋势已经很厉害了。假使当时官兵中有得力的人才,以实力进攻捣毁之,太平天国瞬间可剿平。无奈官军的骄横腐败,比敌人更厉害。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向荣指挥的江南大营第一次溃败;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年),钦差大臣和春、江南提督张国梁指挥的江南大营再次溃败,导致江苏、浙江相继沦陷,敌人的气焰比年初时更加嚣张。加上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丁未以来,又与英国开战,当张国梁、和春阵亡时,正是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的日子。天时人事,厄运交叠,交相逼迫,至此清朝传了十代的江山社稷,虽还没灭绝,但已是命悬一线了。被焚烧后的圆明园

曾国藩虽统兵十年,但他所担任的只是长江上游一带的军事,这固然与曾国藩深谋远虑、善于设计、谨慎行事、不急功近利、采取脚踏实地、节节进攻的策略有关,但也与朝廷用人不专,事权不统一,不能完全按自己意愿行事有关。所以当湘军转战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区时,因地方官员的牵制束缚而贻误很多的战机,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所以很长时间不能建立功业。当金陵大营第二次溃败时,朝廷才认识到除湘军外,没有可靠的部队了。于是,咸丰十年四月,就任命曾国藩代理两江总督,很快又授以实权,并授予钦差大臣,监督办理江南军务。此时,兵权、财权才统一于曾国藩一人,曾国藩才得以与左宗棠、李鸿章等人规划解决苏州、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战事,大局才开始有所转机。晚清吸食鸦片的百姓

李鸿章在福济幕府做幕僚时,福济曾经荐举他做道员,被郑魁士阻止,没能得到此职位。当时对他的谣言纷纭而起,毁谤丛生,使李鸿章几乎不能在老家立足。后来虽然被授予福建延邵建的道员遗缺,但徒有虚名,并没实际职守。直到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年),曾国藩率军转战到建昌,李鸿章便前来拜访,就留在曾国藩幕府做事。咸丰九年五月,曾国藩调遣在抚州的湘军旧部四营,又重新招募了五营,任命他的弟弟曾国荃为统率,到景德镇助剿,令李鸿章作为参谋一同前往。肃清江西的敌军后,李鸿章又跟随曾国藩在指挥部待了两年多。曾国荃画像

咸丰十年,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商议建立淮阳水师,向上级奏请任命李鸿章为江北司道,未获批准;又荐举李鸿章为两淮盐运使,奏折到北京,正赶上咸丰帝到承德避难,事情就被搁置不提了。此时李鸿章已经三十八岁,怀才不遇,抑郁满怀,只能像失意的古人那样,拍着大腿空叹岁月蹉跎。已经过了半生,自以为命数如此,也不敢再谈功名利禄了。唉,这是上天在磨砺李鸿章,还是上天在厚待李鸿章呢?使他意气不得伸,颠沛流离十余年,这是为磨砺他的气量,巩固增长他的才干,为他日后能担当大任做准备。而随军在曾国藩手下做参军的几年,正是他学习并积蓄能力的实验学校,也成为他终生受用的经历。

第四章 军事家李鸿章(上)

李鸿章的崛起与淮军的建立

当时官军的衰败和粮饷的匮乏

江浙两省得失的关系

常胜军的兴起

李鸿章与李秀成的交战

淮军平吴之功

江苏军与金陵军、浙江军的关系

金陵的收复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而起,到项羽称霸后,韩信开始出现;汉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起,到曹操成就霸业后,诸葛亮开始出现。自古大伟人,其进退升降之间,上天似乎也对其有所压抑限制,必定要等到时机成熟,如满弦的弓,箭才让射出。冥冥中似乎没有力量使他这样,又有种力量使他这样。谢灵运曾说:“各位升天虽然在我之前,但成佛必在我之后。”我看中兴的各大臣中,论声望,李鸿章是最晚成名的,而论名声之高,李鸿章也是最大的。事情和机遇满天下,时势造英雄,李鸿章自然成为时代的骄子。

咸丰六七年之际,太平天国的声势达到极点,而清朝军队的衰败也更加厉害了。朝廷决策动摇不定,各方面的实力官员们互相猜忌倾轧,加上军需缺乏,国库空虚,财政拮据,只有靠各省自行筹集粮饷解决各项开支,零零碎碎,拆东补西,以解一时燃眉之急。这时,即使有全心为国的忠臣和雄才大略之人才,也不能迅速起到作用,这是显而易见的。于是出于万不得已,采取雇用欧美军队来助剿的想法产生了。咸丰帝像

洪秀全、杨秀清占据南京后,开始四面进攻,大肆蹂躏,十八个省区,几乎没了一块干净的土地,历经十年,也不能平定。清朝政府的无能,已是有目共睹。所以上海的英国领事和富商们,并不把洪秀全视为造反的乱臣贼子,而是把他当作和欧洲各国为民权而战的革命党一类的人物,以文明的方式与之结交,友好相待,时不时还提供给他们武器弹药和粮食。后来洪秀全骄傲自大,奢侈腐化到了极点,以致内部互相残杀,内政懈怠荒废,日渐厉害。欧美有识之士,观察其行为举动,才知道他们所谓的太平天国,所谓四海皆兄弟,所谓和睦博爱,所谓平等自由,都不过是徒有其表的借口而已,其实质真相,实际上和中国自古以来历代出现的流寇。并没什么区别,因此确定他不能成就什么伟业。于是英、法、美等国,都一改其对华方针政策,都想借兵力给清朝政府,以帮助其剿灭乱党。于是列强都向朝廷请示,表达此意,这是咸丰十年的事情。而俄罗斯也派遣海军小舰队,运载了一些士兵,逆流长江而上,来帮助剿匪,俄国公使伊格那还拜访恭亲王奕,表达友好之意。案语:欧美各国,当时与中国刚刚通商,他们自然不想让中国处于动乱之中。所以当两军对战相持不下,历年胜负不决时,他们必然要站出来帮助一方结束战争,使局势归于稳定。而北京政府之腐败,长久以来也让西洋人厌恶忌惮,他们寄希望于太平天国也就多些,这是当时情况决定的。当时欧美各国,帮助官军则官军胜;帮助太平天国,则太平天国胜。胜败之机,瞬息可变。假使洪秀全真有些雄才大略,有些远见卓识,对内加强内治,改革弊政;对外结交友好,精于外交,迅速与各国通商往来并签订和约,借助外力来平定中原,那天下大事归于谁手就说不准了。可惜这小子不能自觉开悟,内部首先出现内讧腐败,外面又失和交恶,为自己树敌,最终被消灭,这结果不也合情理吗?而李鸿章等人的功业名声,也因此得以成就。洪秀全像洪秀全玉玺

当时英法联军刚刚入侵北京,咸丰帝远逃热河。虽然和约已经签订,但彼此的猜忌心还是很严重。所以,对于向外国借兵剿匪这件事,恭亲王不敢一人擅作主张,一面向热河的皇帝请示,一面征求江南江北的钦差大臣曾国藩、袁甲三(袁世凯之父)及江苏巡抚薛焕、浙江巡抚王有龄等人意见,让他们各抒己见。当时极力反对,说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只有江北钦差大臣袁甲三。薛焕虽不赞成向欧美借兵,却建议雇用印度士兵,让他们防卫上海及周边地区,并请示任命美国人华尔、白齐文为队长。曾国藩也再次上奏折,他的意思大致也与此相同。说眼下中国兵力疲敝衰败,外国人既然有相助的美意,就不好拒绝回驳,所以应该一面以好言答复其助剿的热心,但延缓他们出师会合的日期;一面利用外国的军官,以收到剿匪的实际功效。于是朝廷批准了这个建议,但谢绝各国派兵助剿,而命令曾国藩聘请外国军官训练新军,这就是“常胜军”的产生,而李鸿章开始建立功名,与此事大有关系。

华尔,美国纽约人,毕业于美国陆军学校,成为军官,因为犯了一点小罪逃出美国,藏匿在上海。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军队侵入江苏,苏州、常州都陷落了。上海候补道杨坊,得知华尔是个深沉而有才能的人才,就向布政使吴煦荐举。吴煦就向美国领事馆申请,赦免了华尔的罪过,让他招募几十个愿当兵的美国人,又增加了几百个自愿加入的中国人,让华尔训练,用来保卫苏州、上海。后来这支部队屡次与敌人交战,常能以少胜多,所向无敌,所以无论官兵、敌兵,都称之为“常胜军”。常胜军的成立,其实在李鸿章来上海之前就成立了。洋枪队

现在叙述李鸿章的战功,请允许我先从李鸿章立功的地方及其形势说起。

江苏、浙江两省,是中国财政税收的主要省份,可以说没有江、浙,国家就没法生存。所以,要说兵家必争之地,非武汉莫属;要说争夺粮饷之地,非江浙莫属,这是稍微懂点兵法的人都知道的。因近来各地官军的声势高涨,洪秀全不敢像以前那样蔑视官兵了,而且安庆刚被收复(咸丰十一年八月曾国荃收复的),南京日益被孤立,形势紧张,于是洪秀全就派李秀成、李世贤等人兵分两路进攻江苏、浙江,以牵制官军的兵力。李秀成所带部队勇敢善战,萧山、绍兴、宁波、诸暨、杭州接连陷落,浙江巡抚王有龄战死,江苏各地也被李秀成的部队侵入,逃难的百姓涌向上海。宫廷画家郎士宁笔下的清朝士兵

收复安庆后,湘军的声望更加高涨。中央和地方大员中,那些原来与曾国藩不和的,都不是死就是被罢官,因此征讨剿灭太平天国的重任,完全落到曾国藩的身上。朝廷传下圣旨,敦促曾国藩,让他移师东进,收复苏州、常州、杭州等失陷各区县,五天之内,接连下了四道口气严厉的谕旨。曾国藩就上奏折推荐左宗棠一人负责浙江军务,江苏绅士钱鼎铭等人,又在十月坐着轮船逆流而上来到安庆,拜见曾国藩,哀求曾国藩派遣部队前往江苏支援,说吴中地区有可乘之机,将不能持久,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当地团练,二是洋枪和火轮船,三是早已埋伏下的内应;还有三座城池虽没陷落但也将不能持久,他们是镇江、湖州、上海。曾国藩见他说得可怜,也深表同情。然而当时粮饷缺乏,兵力单薄,左宗棠的楚军也实在抽不出兵力,就与李鸿章商议,约定来年二月出兵援助。

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圣旨下来,向曾国藩征询援苏部队统帅的人选,曾国藩就推荐李鸿章,并向朝廷请示酌情调拨几千部队,让李鸿章带领迅速奔赴长江下游,以支援助剿。于是李鸿章回到庐州招募淮人勇士。等到达安庆后,曾国藩又帮他制定营规军制、武器军械的配备、军饷口粮的分配等制度,都依照湘勇的章程制定,同时参照了楚军的营规建制,对淮勇加以训练。

先是淮南屡次遭到太平天国军队和捻军的入侵,百姓被围困其中。合肥的志士张树声、张树珊兄弟,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及潘鼎新、刘铭传等人,自从咸丰初年,就开始组织当地民兵团练来保卫家乡,筑起堡垒以防止流寇,时时警卫,所以安徽全省几乎都遭受战乱,只有合肥还能安定自守。李鸿章开始招募淮军,是在原来乡里团练的基础上加以训练的,所以二张、二周、潘、刘等都跟随他参军。安徽人程学启,一直以来是曾国荃的部下,官至参将,智勇双全,在军中出类拔萃,曾国藩特别选拔出来让他跟随李鸿章。后来此人因勇敢善战,闻名一时。又淮军成立之初,曾国藩划拨了湘军的几个营给淮军,而且特意从湘军将领中选出一名优秀军官作为统帅,也归李鸿章指挥,此人就是郭松林。因此,淮军名将,算起来主要有程、郭、刘、潘、二张、二周。淮军

同治元年二月(一八六二年),淮军正式成立,总共八千人,计划沿长江顺流而下,从太平军的营垒旁边冲过去,以支援镇江,但还没决定下来。二十八日,上海官僚、绅士们筹集白银十八万两,雇了七艘轮船,驶来安庆迎接淮军。于是决定兵分三批奔赴上海。三月三十日,李鸿章全军抵达上海,圣旨命令他代理江苏巡抚,任命薛焕(原江苏巡抚)为通商大臣,专门负责外交事务。

此时常胜军的军制,还不够完备。华尔以一个外国将领的身份,指挥着一支五百人的部队,守卫松江。这年正月,太平军一万多人前来进攻松江,包围华尔及其部队有几十层,华尔带队奋力抵抗,击败敌军。等到李鸿章到达上海,华尔带队归到李鸿章部下;又招募了一些强壮英勇的中国人,让华尔训练。常胜军士兵的薪水和待遇,比起湘军、淮军都高得多。从此常胜军的作用,开始得到大大发挥。曾国藩

松江府,在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是当地最高武官的驻扎之地,为江苏的重要交通要道。太平军急于围攻下这个地方,李鸿章就命令常胜军和英、法防兵(当时英法有防兵若干,专屯上海自保租界)合兵一处,攻打松江南部的金山卫和奉贤县;命令淮军中的程学启、刘铭传、郭松林、潘鼎新等将领,攻打松江东南的南汇县。太平军拼命死战,英法联军抵挡不住而撤退,嘉定县陷落。太平军乘胜进攻上海,程学启率军途中拦击,大败太平军。南汇的太平军将领吴建瀛、刘玉林等人,开城投降。川沙厅(在吴淞口南岸)的太平军有一万多人又来进犯,刘铭传坚守南汇县,大败太平军,收复了川沙厅。然而太平军的气焰仍十分强劲,一队围攻松江青浦,一队又屯集在广福塘桥,集中主力在泗滨,对新桥虎视眈眈。五月,只有程学启一支部队守卫在新桥,抵挡众多太平军的进攻,连日来被围困,情况十分危急。李鸿章得知后,亲自带队前去支援,与太平军在徐家汇交战,击败太平军。程学启在军营中远远看见李鸿章的帅旗,就率军出营两面夹击太平军,大获全胜,斩首消灭太平军三千人,俘虏四百人,一千多人投降。驻扎在松江府外面的太平军,得到此消息,全军震惊,急忙向北撤退,于是新桥解围,上海的严峻形势得到缓解。

淮军刚到上海时,西洋人看士兵们衣帽粗陋,都暗地里耻笑他们,李鸿章镇定地对左右将领说:“能否打仗,难道要看军服吗?等他们见识了我军队的水平,自会有定论。”当欧美人看到淮军将领们的勇敢坚毅,部队的严整和严明纪律时,无不改变了态度,对他们肃然起敬。而其部下的常胜军,也开始对李鸿章心悦诚服,顺从地听其指挥了。

当时曾国藩以一人担负着讨伐歼灭太平天国的大任,责任重大,无人可代,也无人可牵制他。于是命令李鸿章负责平定江苏南部,左宗棠负责平定浙江,曾国荃负责平定南京。南京,是太平天国的根据地,而南京与江苏、浙江两省,其实需要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强大的势力。所以不肃清江苏的太平军,就不能使南京陷于围困之中;而如果不能包围南京的太平天国巢穴,那江苏的歼敌任务也不能完成。当淮军前往上海时,曾国荃和杨载福(后改名岳斌)、彭玉麟等人,计划着水陆并进协助淮军,击破长江南北两岸的太平军堡垒。四月,曾国荃从天平府出发,顺流而下,一连攻破金柱关、东梁山营寨、秣陵关、三汊河、江心洲、蒲包洲。五月,就进驻到南京城外的雨花台。这实际上得益于李鸿章对松江的解围。所以谈到这场子战役的功绩,应当知道湘军能攻克南京,歼灭巨敌,并非曾国荃一人之功,实际依靠李鸿章等人消灭太平天国的外围势力,阻断其兵饷来源,使南京成孤立之势,树根干枯大树自然会枯萎死亡。淮军能平定全吴和苏南地区的太平军,也并非李鸿章一人之功,实际依靠曾国荃等人捣毁太平天国的巢穴,使敌军精锐部队产生后顾之忧,致使其战斗力下降,成受困坐顿之势。苏东坡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同治元年、二年之际,也是中国出现这种景观的时代。李鸿章的劲敌李秀成

李秀成,李鸿章的劲敌,是太平天国将领中的后起之秀。洪秀全开始起兵造反时,其同党中最杰出的将领主要有: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当时号为“五王”。后来,冯、萧战死在湖南;杨、韦在南京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石达开个人另有远大志向,不安现状,便别树一帜,转战于湖南、江西、广西、贵州、四川诸省区,这样,“五王”实际已不存在。咸丰四、五年间,朝廷军队已经萎靡不振,而在江南,太平天国的气势也衰落了。李秀成出身于部队小兵,地位最为低下。当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时,李秀成不过是杨秀清手下的一个小侍卫,然而他十分聪慧机智,善于谋略,胆气超群。所以太平天国晚期,李秀成得以扬起太平天国的余力,以颠波倒海之势让官军疲于奔命,经过六七年才最终平定,全靠李秀成和陈玉成两人之力。陈玉成在长江上游纵横驰骋,在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扬起飓风狂飙;李秀成出没在长江下游及入海口地区,在苏州、杭州、常州、扬州激起万丈波涛。陈玉成战死后,洪秀全所依靠的主要人物,也就李秀成一人了。李秀成不仅智勇过人,而且胸怀大度,宽厚仁慈,爱护部下,很得人心。所以,当时安庆虽然得以收复,但下游的太平军气焰仍高,当地形势严峻。在曾氏兄弟合围雨花台之后,江苏及南京方面的大小战役仍在持续,让李鸿章、曾国荃费尽了心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取得一些表面的功誉,这仅仅因为李秀成的存在。所以,说到李鸿章,就不能不说到李秀成。翼王石达开

李鸿章自从南汇一战后,根基逐渐稳固,于是打算与南京的官军配合,以牵制太平军兵力,于是制定了进攻之策。这年七月,命令程学启、郭松林等人突然袭击青浦县城,收复之;又派遣另一支军队驾驶汽船渡海攻打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收复之。八月,李秀成让谭绍洸带领十多万士兵进攻北新泾(在江苏地界,离上海只有几里地)。刘铭传在半路截击,大败之,太平军于是退守到苏州。

同月,淮军与常胜军一同进入浙江,进攻慈溪县,收复之。在这次战役中,常胜军统帅华尔英勇奋战,身先士卒,不幸胸部中弹牺牲。按他死前的遗嘱,为他穿上中国人的衣服安葬。美国人白齐文代替华尔统领常胜军。

同年夏秋交接之时,江南瘟疫流行,官兵中有不少传染死亡。李秀成抓住这个机会,想为南京解围,于是在闰八月,挑选苏州常州的精兵十多万人奔赴南京,包围了曾国荃的大营,调用数十门西洋开花大炮,集中火力进行轰炸,连续十五昼夜。清朝军队拼死抗战,士气高昂,丝毫没见削弱。九月,李秀成又令李世贤从浙江带领十多万士兵过来,一起合围了南京,进攻进一步加剧。曾国藩听到战报,深表忧虑,急忙从别处征集援兵。这次战役,可说是两军开战以来最激烈的一次战斗。当时太平军有二十万大军,而陷于重围中的官军才三万多,而且将帅和士兵病死、战死及负伤者也有大半。曾国荃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共患难,团结关爱如同家人父子,所以三军将士愿意以死来报达他,也因此能够抵抗十倍于自己的敌军,从而成就自己的功业。李秀成眼看不能为南京解围,又因为江苏的官军气势也日益高涨,恐怕江苏失守而南京也不能自保,十月,就带兵撤退,雨花台之围就此解开。案语:此次战役后,洪秀全的大势已去。在敌人坚固的城池下驻扎部队,是兵家的大忌。向荣、和春,都因此两度失败,所以曾国藩对此十分警觉,十分慎重。曾国荃之前曾屯兵雨花台,曾国藩曾屡次告诫他。等到这次战役时,外有十倍于自己的强悍军队,内有困境中殊死抵抗的流寇,官军的处境之危急,可说是前所未有。然而太平军明知道官军势单力薄,又伤病那么惨重,却终不敢拼死突入重围,决一死战,以抓住此机会建起非常之功业,却功亏一篑,忽然引兵退去,致使进退失守,进而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因为当时太平军将帅们也多富贵已极,骄奢淫逸,贪生怕死,所以失败灭亡。这也是朝廷军队所始料不及的。曾国藩曾说:“军队最怕萎靡不振,缺乏士气。”道光、咸丰两朝的时候,官军开始不思振作,而太平军则充满朝气活力;到同治初年,太平军开始士气下降,而官军军威重振。得失的关键,全在于此。这话是可信的啊。以李秀成的贤能,尚且不能避免失败,像洪秀全那样几乎快入土的,更加微不足道了。所谓灭六国的,是六国本身,并非秦国;灭秦朝的,是秦朝自己,并非天下。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有志于夺取天下的人,不能不以此为借鉴。洪秀全以一介市井无赖平民,一朝崛起,没几年其势力便席卷半个中国,但他不能抓住当时的有利形势乘胜前进,通过武力夺取江山,却苟且偏安于一方,视南京为安乐窝,筑起深宫高宅,真是连陈胜也不如的人物!死守在一座城里,坐以待毙。所以,向荣、和春的溃败,不是洪秀全本身有多少克敌制胜的手段,而实在是他所遇到的对手,也与自己水平不相上下而已。所以洪秀全得以苟延残喘,勉强支撑了几年。唉!曾国藩、洪秀全两人一兴一亡,是天意,还是人事决定的呢?君子说:是人,是人事造成的。又案:这次战役是湘军和淮军立下功劳的最大最关键的战役。不包围南京,就不能牵制江苏、浙江的太平军,而李鸿章新成立不久的军队,也难以立即取胜;而如果不进攻江苏、浙江的太平军,也不能解南京之重围,曾国荃久已疲顿的军队,也将不能保全。读者不能不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李秀成包围南京,让他的副手谭绍洸、陈炳文留守苏州。九月,谭绍洸等人率领部队十多万人,分道从金山、太仓向东进发,淮军有诸位将领进行抵防,两军在三江口、四江口交战,互有胜负。太平军又沿着运河安营扎寨,横亘数十里。又在运河及其支流上驾起浮桥,往来交通,进攻黄渡,包围四江口,情势危急。九月二十二日,李鸿章命令诸位将领进攻太平军大本营。太平军强悍善战,淮军几乎支持不住。刘铭传、郭松林、程学启等人身先士卒,挥剑奋斗,全军士气为之一振,大败太平军,俘虏斩首一万多人,四江口解围。

常胜军统领华尔死后,白齐文凭借华尔副手的资格接替他的职务。白齐文的为人处事,与华尔完全不同,属于贪权谋利的狡黠小人。当时他见官军处境窘迫危急,就私下与李秀成勾结。十月,暗地计划在松江城为李秀成作内应。到上海威胁逼迫道台杨坊,索要巨额军费,没能得到,就殴打杨坊,掠夺了白银四万两逃去。听说此事,李鸿章大怒,立即与英国领事馆交涉。还罢免了白齐文的职务,要他偿还所掠夺的钱财,以英国将官戈登取代他的职务,常胜军才重被启用。时为同治二年二月。这实际是李鸿章与外国进行交涉的第一件事情,他表现出的果敢与强硬作风,令人交口称赞。潘鼎新书札白齐文被罢免后,本要杀他,却被美国领事馆阻拦,就放了他。白齐文就投到李秀成帐下,做了他的参谋,参与策划了一些战役,只是规模成效十分有限。他建议李秀成放弃江苏、浙江,掠夺收割当地的桑茶,烧毁其村舍房屋,然后集中兵力北上,占据秦晋齐豫(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中原地带,以控制东南,这里是官军水兵的能力无从发挥的地方,可以成就大业。李秀成没采纳他的建议。白齐文还为太平军购买武器,偷窃汽船,偷到官军的几门新式大炮,献给了李秀成。正因此,官军在宝带桥一战中牺牲数百人。后来白齐文在李秀成那里不能得志,又跑到漳州投奔到别的太平军将领手下,最后被郭松林捉拿杀掉。

先是曾国藩抓获了一个太平军的谍报人员,得到洪秀全给李秀成下的一道手谕,说湖南、河北及长江以北地区,现正兵力空虚,命令李秀成带兵二十万,先攻陷常熟,然后一面攻打扬州,一面窥视安徽。曾国藩就让人飞报给李鸿章,让他先发制人,说应紧急夺取太仓州,以干扰常熟的形势,牵制李秀成,让他不能赶到长江以北。李鸿章的意见正好与此相同。同治二年二月,就下令常熟守将,令他死守等待支援,而派遣刘铭传、潘鼎新、张树珊率领自己的部队驾驶轮船赶赴福山,与敌军数十次交战,都取得胜利。李鸿章另外又派遣程学启、李鹤章攻打太仓昆山来阻断敌军的势力,而命令戈登率领常胜军与淮军一起攻打福山,攻克之,常熟解围。三月,又攻克了太仓、昆山,擒拿敌人七千多,程学启的功劳最大。戈登从此更加佩服程学启。戈登

五月,李秀成从无锡出发,和他的五个部将一起率领水陆大军数十万人准备支援江阴,占据常熟。李鸿章派遣他的弟弟李鹤章及刘铭传、郭松林等人分路阻击敌军。刘铭传、郭松林与敌军先锋相遇,打败之,取得胜利。然而敌军来势太猛,每次战斗双方都死伤人数相当。当时敌人在运河两岸筑起连营,北自北漍,南到张泾桥,东自陈市,西到长寿,纵横六七十里,还有上百个堡垒,都扼守在运河的险要位置。又把桥梁全部拆毁,在河上备置了船炮,水陆相呼应配合,一时形势十分紧张。

李鹤章与刘铭传商量后,暗地里收集些木材来造浮桥,在半夜紧急渡过运河袭击太平军,击破北漍的敌营三十二个。郭松林也发起猛烈进攻,击破南漍的敌营三十五个。周盛波又带领部队,击破麦市桥的敌营二十三个。太平军陷入大溃败,死伤数万人,致使运河被堵塞不流。擒拿各级军官头领百余人、马五百匹、船二十艘,兵器弹药粮食无数。从此顾山以西太平军的足迹消失,湘军士气又高涨。六月,吴江的太平军将领望风投降。

程学启率领水陆大军一万多人,与刘铭传商量一起攻打苏州。攻入苏州,打下花泾港,守将投降,驻扎在潍亭。七月,李鸿章亲自带队,收复了太湖厅,向苏州进发,先令刘铭传攻打江阴。太平军的强将陈坤书,调集了湖南、湖北、山东等四股共有十多万人的庞大军队,合力来支援江阴。李鸿章、刘铭传亲自勘察敌情,见敌军大大小小的军营堡垒如棋子般星布排列着,西自江滨,东到山口,便定下了猛攻之策略。敌军拼力抵抗,两军相持不下。后来江阴城内有人发动内变,开门投降,于是江阴收复。

当时程学启驻扎在苏州附近,连日来奋力激战,前后大约有数十战都取得胜利。敌人在宝带桥、五龙桥、蠡口、黄埭、浒关、王瓜泾、十里亭、虎丘、观音庙等十多处的营垒都先后失陷。而郭松林的军队,也在新塘桥大获全胜,斩杀太平军伪王两名,连杀带伤一万多人,夺得数百艘船舰,太平军水师因之大大衰落下去。李秀成为此痛哭流涕,悲伤得不能自控。从此淮军的威名响彻天下。

太平军经此巨大挫伤之后,李秀成又大举反攻,图谋恢复失地,他命令部将集合无锡、溧阳、宜兴等地的部队八万多人,船一千多只,从运河口出发,又亲自率领精兵几千,占据金匮援助苏州,两边互相配合策应,与官军连续作战,互有胜负。十月十九日(同治二年),李鸿章亲自率军,程学启、戈登为先锋,向苏州进攻,经过激烈苦战,攻破苏州外围防护。李秀成和谭绍洸等人退回内城,宁死不屈。后来官军水陆并进,联合起来三面围攻,此时城中断了粮食,人心慌乱。李秀成的部下郜云官等人,生了猜疑二心,就私下与程学启联系,向官军投降。于是程学启与戈登亲自登上轻便小船,到城北的洋澄湖,与郜云官等人面谈,订下投降协约。让他杀死李秀成、谭绍洸,献上他二人的首级来,答应赏给他二品的官衔,戈登担任保人,这样郜云官等人才没了怀疑,但终于不忍心杀害李秀成,只答应杀谭绍洸,就离开了。李鸿章克复苏州战图

李秀成对这一谋杀自已的阴谋已有所察觉,然而事已至此,无可奈何,于是连夜(十月二十三日夜)逃出城。二十四日,谭绍洸因有事召见郜云官到军帐中来,郜云官和猛将汪有为有点怕事情泄露,见到绍洸,就杀了他,并消灭了他的亲信部队一千多人,于是开城门投降。二十五日,郜云官等人献上谭绍洸的首级,请程学启进城验收。一起投降的头领以及职衔如下:一、纳王郜云官 二、比王伍贵文三、康王汪安均 四、宁王周文佳五、天将军范起发 六、天将军张大洲七、天将军汪环武 八、天将军汪有为

当时这八个将军在城里的部队还有十多万人,声势汹汹。因程学启许诺给他们总兵副将等职位,于是他们要求履行承诺。程学启仔细观察这八个人,感到他们都是狠毒凶残的人,恐日后难以控制。于是与李鸿章暗地里密谋,在军舰中大摆宴席款待这八个人。只等到号炮一响,埋伏的兵士就起来把他们全杀了,还杀了他们手下顽强抵抗者一千多人,其余都投降了。苏州平定,李鸿章因此功被授予太子太保。

当时八个人投降时,戈登是保人。此时他听说李鸿章食言杀了他们,大怒,要杀李鸿章以惩罚其罪过。于是戈登揣了短枪寻找李鸿章。李鸿章避着他,不敢回军营。几天后,戈登怒气才消,杀李的念头才没了。案语:李鸿章在这件事上应该有惭愧之心的。杀降者本是君子所不耻不做的事,更何况与投降者事先又有约定,还有保人呢?所以李鸿章的这个行为有三罪:一是杀降者,违背了公理;二是违背约定,食言杀降;三是背信于戈登,有失朋友之信义。戈登为此切齿痛恨,以至于要拿刀杀了他以泄怒气,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吗?虽然李鸿章杀降为避免出现如苗沛霖、李世忠等人降后叛乱的事情,也许其中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但李鸿章一生中喜好玩弄小聪明小权术,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苏州平定,是平定整个江南的第一关键之战役。当初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各人都以孤军东下江南深入到军事重地,彼此不能联络配合,所以每个人力量很单薄,处境形势也很危急。拿下苏州后,李鸿章建议统筹全局,乘胜攻入浙江,与曾国荃、左宗棠两支部队相接应,以合力大举进攻,这是官军最后取胜的第一因素。十一月,刘铭传、郭松林、李鸿章进攻无锡,攻克之,擒拿了守将黄子漋父子。于是李鸿章把淮军分为三支部队:甲队,自己带领;乙队,程学启带领,进入浙江,攻克平湖、乍浦、澉浦、海盐、嘉善,逼近嘉兴府,左宗棠的部队也过来与之配合,攻入杭州地界,攻下余杭县,屡次大败太平军;丙队,刘铭传、郭松林等人带领,与常胜军一起攻打常州,大获全胜,平定了宜兴、荆溪,擒拿了敌将黄靖忠。李鸿章又命令郭松林进攻溧阳,那里的敌军也投降。

当时太平军将领陈坤书,带领部队十多万人,占据着常州府,并拓展兵力进攻官军的背后。李鸿章与刘铭传抵挡迎战,太平军气势旺盛,官军失败。陈坤书又偷偷派兵迂回攻入江苏腹地,出没在江阴、常熟、福山等县,江阴、无锡因此戒严,加强防备,江苏以西因此受到影响。李鸿章就命令刘铭传带领部队独自抵挡常州方面的敌军,而急忙命令郭松林放弃金坛,日夜赶路急速支援苏州。又命令李鹤章急忙回去守卫无锡,令杨鼎勋、张树声率领另一支部队扼守在江阴的青阳、焦阴,断绝敌人的后路。当时太平军包围常熟,情况危急,官军连日苦战,才勉强支撑。太平军又合力包围了无锡,李鸿章奋力守护,几乎要筋疲力尽了。几天后,郭松林带领的援兵赶到,大战破敌,无锡之围才解。郭松林因此功被授予福山镇总兵。清朝头品顶戴三眼花翎

当时程学启围攻嘉兴(同治三年正月开始),以急力猛攻,城中守护的太平军,也气势威猛锋利,两军伤亡都很惨重。二月二十九日,程学启激励战士,想加速攻克下来,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穿越浮桥,又爬上云梯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城上敌兵奋力死守,发射出的弹丸密集如雨,突然,一颗流弹击中了程学启的头部左边,程倒在地上。部将刘士奇看见,当机立断代替主将领兵,先登上城楼。士兵们悲愤交加,士气大涨。而潘鼎新、刘秉璋等人,也赶过来,水陆并进,一举攻克嘉兴。

程学启受伤后,卧床疗伤几十天,没有好转,三月十日去世。太平军的大队人马连夜从北门逃脱。左宗棠的部队三月二日进入杭州城,从此苏军(李鸿章军队)与浙军(左宗棠军队)的联络打通,兵力开始集中了。

程学启死后,李鸿章命令他的部将王永胜、刘士奇分别带领他的部队,与郭松林会合,从福山镇出发进攻沙山,连续作战攻克之。到三河口,消灭了敌军两万人。李鸿章命令各支军队合力围攻常州,让刘铭传攻击常州西北,攻了下来;郭松林进攻陈桥大营,也攻下;张树声、周盛波、郑国櫆等人袭击河边敌营二十多个,也都攻下。太平军大败溃走,想撤回常州城中,被陈坤书挡住,无数太平军士兵死在城下。三月二十二日,李鸿章的部队逼进常州城,用大炮和炸药轰城,常州城倒塌数十丈,挑选士兵组成敢死队数百人,爬云梯登上城楼。陈坤书骁勇善战,亲自率领精兵抵挡迎战,修补城墙缺口,官军也死亡数百人。李鸿章大怒,命令将士们增强攻城器具,筑起长围,连日猛攻,两军伤亡相当。经过十多天,李鸿章亲自督阵,刘铭传、郭松林、刘士奇、王永胜等人,身先士卒,奋勇战斗,登上城台,太平军大乱。陈坤书还不屈服,与其部下费天将共同率领精锐部队,大声怒喝着展开巷战,郭松林奋力战斗,擒住陈坤书,费天将也被周盛波擒拿。刘铭传大声呼喊:“放下兵器者赦免!”立时投降者有一万多人。官军也死亡好几千人。常州收复,时为四月六日。至此,江苏军(李鸿章军队)与金陵军(曾国荃军队)的联络全部打通,江苏全省内,除南京城,没有了一个敌人的踪迹。曾国藩和李鸿章庆贺太平宴

自同治元年二月开始,李鸿章率领八千人东下到上海,统领淮军、常胜军,转战各地,大小战役数十个,开始于松江保卫战,终止于嘉兴、常州攻坚战,共两年,到同治三年四月,终于平定了苏南的太平军。案语:李鸿章平定苏南,固然由于淮军各级将领的骁勇善战和坚忍不拔,而其得到华尔、戈登的帮助也确实不少,不只是常胜军的攻取得胜而已。当时李秀成智勇过人,其部队用的也多是西式枪炮,程学启、刘铭传、郭松林、周盛波、张树声、潘鼎新等将领,虽然善战,但也不过是凭借天赋的勇气和谋略,而并不知新式作战方式方法的作用。所以淮军作战初期,与敌军交战中屡次失利,吃了不少苦头。李鸿章考虑到这种情况,让诸位将领向常胜军学习,也用不少常胜军的武器装备。而左宗棠平定浙江之功,也从法国将官托格比、吉格尔等人那里得到不少帮助。所以本朝在将灭亡时又得以起死回生,可以说英法人也有不少的功劳。他们的原意,是想通过帮助清朝来维护东亚的和平稳定局面,使之成为他们从事商务的一大乐园。而不料本朝直到今天,还不自觉,不思振作,将来恐怕难免再起战乱之祸。

当时曾国荃水陆大军互相配合,包围南京已是两年,到同治三年正月,攻下钟山的石头堡垒,太平军失去这个险要据点,官军外围才开始围合过来,太平军内外不通,运输粮饷的道路断绝,南京城内粮食也吃完了。洪秀全知道败局已经无法挽回了,在四月二十七日这天服毒药自尽。他手下将领拥立他的儿子洪福继位。当时官军还不知道这一种情况。朝廷屡次命令李鸿章,让他率领江苏的得胜之军到南京助剿。曾国荃以为城中的敌军筋疲力尽,粮食弹药断绝,胜利在望,所以不想让李鸿章参与进来,而李鸿章也不想与之分享功劳,就采取谦卑回避的态度,借口盛夏不便用火器,执意不肯进军到南京。朝廷不理解李鸿章的意思,再三敦促,曾国荃听说,不由忧愁愤怒,于是从五月十八日起,不分昼夜督促将士们猛攻地保城(即龙膊子,山阴之坚垒,第一险要地),攻克之。半夜挖地道,从五月三十日到六月十五日,十多条地道打通。于是严肃命令城外各营,做好战斗准备,另外贴出告示重赏敢死队员,准备一旦发现城墙有缺口就冲锋上去。

当时李秀成在南京城里,洪秀全死后,所有号令都出自他一人。李秀成知人善任,恩威并施,很得人心,将士们如同儿子对父亲一样服从他。五月十五日,李秀成亲自率领敢死队员数百人,从太平门的缺口突围出来,又派遣敢死队员数百人穿上官兵军服冒充官兵,从朝阳门突围而出,冲入曾国荃的军营,放火喧哗起乱。当时官军已很疲惫,战斗力几乎丧失殆尽,突然遭此袭击,几乎瓦解溃散,幸亏有彭毓橘等诸位将领率领新兵急速赶来救援,才解除了这一危机。太平天国宫殿恢复模型

六月十六日,正午,隧道内所装的火药爆炸,声如雷鸣,轰然炸响,天地也为之一振,南京城墙被崩坏二十多丈。曾国荃的部队呼喊着奋力登上城楼,太平军死命抵抗,然而弹丸如雨点般飞来,守护在外围的太平军士兵有四百多人当场死亡。官军更加振奋,脚踩着尸体冲过去,于是进入南京城中。李秀成此时早已立下以死报达太平天国的志向,他把自己所喜爱的骏马赠送给幼主洪福,让他出城逃命。而李秀成亲自带兵与官军展开巷战,连续三个日夜,直到打不动了被擒拿住,太平军大小将士战死烧死的有三千多人。太平天国天王宫殿被放火焚烧,三天三夜火焰不绝,城中长期跟随洪秀全的十多万士兵和男女百姓,没一个人投降。从咸丰三年洪秀全开始占据南京,到此灭亡共十二年,才最终得以平定。李秀成亲供手迹 李秀成被擒后,三天时间内,在战笼中壮怀激烈地写下供状,记录了数万字史实。虽经清政府删节,不能全部流传下来,但今天读起来,还是威风凛凛,笔挟风雷。案语:李秀成真是人中豪杰啊。在太平天国危急存亡之际,满城上下的人命在旦夕之时,他还能驱使千百精兵,突破重围,决一死战,那气势几乎要歼灭官军。五月十五日这一天的战斗,曾国荃的军队没灭亡,大概是天意吧。等到南京城已告破,李秀成还能把爱马送给幼主,自己却慷慨赴死,有国家灭亡,自己也同归于尽的志向。回顾历代的名臣儒将,也不过如此。回看项羽和文天祥的最终失意,是天意?还是人力造成?我听说李秀成离开苏州时,苏州的百姓,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不是痛哭流涕的。至于他以礼安葬战死的浙江巡抚王有龄,优待投降的将士,简直有文明国家的战时公法的作风。南京城内十多万百姓,没一人投降。如同齐国的田横,礼遇宾客五百人,他们志向相同,所做的事情也相同,而说到魄力,李秀成又超过前人百倍了,这实在是自古以来战争结局中不曾有过的现象。假使李秀成处在洪秀全的位置上,那今天的中国,还不知道是谁的天下呢!李秀成被捉拿,从六月十七日到十九日,三天之内,他在战笼中壮怀激昂,破指为笔,奋笔疾书,写下洋洋数万言的供状。后来虽经过官军方面的删节,不能完全流传下来,但至今读来,仍然可见他凛然不屈的豪迈气概。唉!刘邦坐了天下,项羽被骂。成败论英雄。今天又有谁肯为李秀成的功业说句公道话呢?百年之后,自有定评,后来史官作史,怎么会有私心妄评呢?不过,毕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曾国藩兄弟、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也是人中豪杰啊。

南京收复,朝廷论功行赏。两江总督曾国藩,加授太子太保衔,封世袭一等侯。浙江巡抚曾国荃,江苏巡抚李鸿章,都被封为世袭一等伯。其余将帅都受到不同级别的赏赐。曾国荃收复南京,立一大功,各个派系的将领,都有些嫉妒他。于是诽谤谗言,一时间纷纭而起,即使是左宗棠这样的贤能之士,也不免对曾国荃有妒意,而唯有李鸿章没有一句议论是非的话,而且还竭力为曾国荃说话,维护其功绩。案语:这也是李鸿章之所以有“文忠”这个谥号的原因了,圣旨传令让他会合曾国荃的军队剿敌,他却不愿在功在垂成时分功,到事成之后还不怀嫉妒心,向主上推荐标榜其功绩,他的这种德操和胸怀确实有过人之处。名不虚传,不是随便就能留名的。

第五章 军事家李鸿章(下)

捻军之猖獗

李鸿章以前平捻诸将的失当

曾国藩、李鸿章平捻方略

东捻之役

西捻之役

南京收复,中国的战争也消失了大半。尽管如此,捻军的叛乱还在继续,所以担忧还是不能消除。捻军之乱,开始于山东的无业游民。到咸丰三年,洪秀全攻陷了安庆、南京,安徽全省大惊。捻党趁此机会,在宿州、亳州、寿州、蒙县等地造反,横行于安徽、山东、河南一带,所到之处,大肆掠夺,官军没办法控制。奉朝廷之命前来剿灭捻党的官员一来,就遭到捻党袭击,屡次被打败,因此捻党势力日益猖獗起来。到咸丰七年冬天,捻军的骑兵已侵扰到直隶大名府等地,北京形势紧张,进入戒严。

现在把捻军开始发起到李鸿章率军平捻之前,朝廷所派平捻的统帅列表如下: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咸丰帝避难到热河,捻党乘机侵入山东,在济宁大肆掠夺。德楞额与捻军交战,大败而回。由此开始让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带军追剿捻党,树起骁勇善战的名声。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太平军诸位头目陈得才、蓝成昌、赖汶洸等人与捻军联合在一起。捻军头目张宗禹、任柱、牛落江、陈大喜等人率领数万人,出没在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各州县,来往迅速,如暴风骤雨,不可捉摸,官军疲于奔命。同治三年九月,一股捻军进入湖北,在襄阳、随州、京山、德安、应山、黄州、蕲州等地大肆抢劫。舒保战死,僧格林沁的军队也屡遭溃败。僧格林沁这个人,勇敢强悍有余,但不学无术,军纪不严,所到之处奸淫掠夺,残害百姓,几乎与太平军和捻军没什么区别,因此湖北的百姓对官军大失所望。

当时南京已收复,太平军余党加入到捻军中有数万人,转战到河南、山东一带,对那里的城市进行侵扰掠夺。同治四年春天,僧格林沁决心一扫乱党,率领轻便骑兵,追击捻军头目,日夜飞驰三百里。到曹州,部下中有不少心怀怨恨和背叛。四月二十五日,就中了捻军首领的计策,大败,僧格林沁奋勇作战,落马而死。朝廷震惊,深表哀悼。急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督办直隶、山东、河南的军务;并命令李鸿章代理两江总督,为曾国藩在粮草方面作后勤支援。僧格林沁行猎图

之前,官军追剿捻军,只知道追踪,往往劳而无功,偶尔防备围堵一下,也不过是拆东补西,解决一时之急罢了。总之,无论是攻是守,不是苟且作战,给了敌人实力增长的机会,就是有勇无谋地冒然进攻,挫伤了自己的兵力,并没有一个全局的规划,制定一个统一的战略,因此派军追剿乱党十多年,却不见成效。自从曾国藩受命以来,开始制定了一个大举包围乱党、牵制其活动的战略规划,认为此举必然会把敌人围堵在一处,然后聚集优势兵力围歼。李鸿章继承了这一方略,于是平定了中原。

曾国藩,是位君子,经常以兢兢业业、持盈保泰、急流勇退的低调态度自勉自励。收复南京后,平生志向已得到实现,便急切地希望能功成身退。到僧格林沁亲王战死,捻军之乱气势猖獗,直逼京城,情势危急,曾国藩又受命于官军失败的危难之时,义不容辞,就勉强担起这个重任。但他看到湘军的士气已日益低迷消沉,恐怕不能再胜任,所以逐步将湘军遣散,而只用淮军到阵前杀敌。曾国藩受命大任的开始,就想着把这个位置让给李鸿章,以成就他的功业,有此想法也很久了。到同治五年十二月,曾国藩就托病辞去职务,李鸿章担任钦差大臣。曾国藩重又回到两江总督的职位,负责粮饷等后勤保障事务。

李鸿章的剿捻方针是:考虑到捻军已经成为流寇,要追堵逼迫他们停止流窜,然后集合各方兵力合围歼灭,这是最好的方法。明朝孙传庭曾说:追剿流寇应驱逐逼迫他们到绝境,在他们困顿灭亡前加以围攻;否则,在枪林弹雨中争胜负,即使打了胜仗也不能彻底荡平流寇。李鸿章就是领会并运用了这个策略。同治四年十一月,李鸿章上奏,称必须将乱党追逼到深山环水的复杂地带,再故意放弃,诱敌深入,然后集合各省兵力,从三面或四面围困之。后来李鸿章之所以成功,实际上是这一策略的作用。

同年五月,任柱、赖汶洸等人大举侵入山东。李鸿章命令潘鼎新、刘铭传全力追击,想逼迫他们到登州莱州海边,然后在胶州、莱州的交通要道,想办法围困,使他们往北不能窜入京畿地区,往南不能跑到淮南。六月,李鸿章亲自率军到济宁,观察分析形势,认为任柱、赖汶洸等各队人马,都是经历过上百次战争保留下来的精锐部队,加上一些游兵散勇和有煽动力的老兵,既狡猾又剽悍,不可轻视。如果兵力不足以包围,却追逼他们太紧急了,包围圈过于狭小,就会让他们看穿计划,势必着急突围,稍微有些放松就会逃走,导致全局不利。于是制定策略,先在运河上设防,断绝敌军退路,再在胶、莱两地设防,挡住其交通。当时的山东巡抚丁宝桢,一心想驱逐捻军出山东境,对于李鸿章的这个策略,不以为然,而是反对抵触。

七月,捻军突然进攻潍河,山东省守将王心安此时驻扎在戴庙,放纵捻军偷渡过去,导致胶州、莱州的防线崩溃。此时诽谤声纷纭而起,朝廷严厉责备下来,甚至有建议要改变李鸿章的战略。李鸿章又上奏折,认为运河东、南、北三面,捻军来往流窜,官军分路追截,当地百姓虽受些蹂躏侵扰,但受害地区不过几个府县而已;倘若让捻军长驱直入运河以西,那么将会有好几个省份受到侵扰,其害将无穷。同是中国的领土,同是华夏人民,而不应该有所偏袒歧视。于是朝廷准奏,坚持之前的策略,没有改变。十月十三日,刘铭传在安邱和潍县的交界地带和捻军交战,大获全胜。二十四日,刘铭传又带队追击捻军到赣榆,和骑兵统帅善庆一起作战,在战争中击毙了任柱,于是东捻军势力大大削减。

二十八日,潘鼎新在海州上庄与捻军交战,击毙大批强悍的捻军。十一月十一、二日,刘铭传、唐仁廉等人在潍县、寿光抄袭捻军一昼夜,捻军军心动摇,很多人投降。郭松林、杨鼎勋、潘鼎新等人也频传捷报,战无不胜。到二十九日,刘铭传、郭松林、杨鼎勋等人,追击捻军七十里,到寿光的弥河,开始与敌军交战。战斗打了十几个回合,又追杀捻军四十多里,消灭近三万人,捻军的精锐兵器、骡马、辎重等丧失殆尽。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报中说:“我军士兵回到军营后,我亲自去抚慰,他们都劳苦疲惫,面无人色。”赖汶洸经弥河一战失败后,落水不死,就又纠集了一千多骑兵,冲出六塘河防线。黄翼升、刘秉璋、李昭庆等人,带领水、陆、骑兵,紧跟其后追剿,一步也不放过,直到赖汶洸只剩下数百骑兵,被追逼到高室水乡。李鸿章先前派遣的淮军“华”字营统带吴毓兰正好在扬州运河防守。各支官军部队合力战斗,前截后追,十二月十一日,吴毓兰活捉赖汶洸。东捻军被全部消灭,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五省的东捻军也都被消灭。刘铭传

李鸿章所上的报捷奏折中,附带陈述了各支部队自剿捻以来,奔波数个省份,长年转战各地,日行百里,忍饥耐寒,还要担忧受到指责和讥讽,这些都是人生中前所未有的困苦。刘铭传、刘秉璋、周盛波、潘鼎新、郭松林、杨鼎勋也多次申请离职,李鸿章代为他们请求朝廷让他们稍稍休养一下,不要再派给他们远调的任务。因为刘铭传积劳成疾,李鸿章代为请假三个月。同治七年正月,东捻军张宗禹率领大军,忽然从山西渡过黄河,向北流窜,势力直逼北京城下。北京政府为之大惊。初七、初八日,朝廷多次下令催促刘铭传、善庆等人,带领步兵、骑兵各营,迅速赶赴河北剿杀西捻军。李鸿章因为刘铭传受疾病所困,正在假期中,不忍心催调他作战,于是率领周盛波、周盛传兄弟的骑兵十一个营,潘鼎新的“鼎”字军全军,善庆、温德克勒西的骑兵,陆续进发,由东阿渡过黄河。命令郭松林、杨鼎勋整顿大队人马,随后出发跟进。赖文光画像

对西捻军的战役,相比东捻军更加难以成功,原因是:一因黄河以北,千里平坦,没有高山大河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张宗禹狡猾多端又知晓兵法,流窜到北方的辽阔平原,掠夺了很多马匹,如狂飙般迅速往来,瞬息百里。想给他设计一个圈子围困他,但地势不允许,所以罗网难以实行。而且他吸收了任柱、赖汶洸的前车之鉴,一听说被围,就立即死命突围而出,不给官军时间施工,来构筑围堵的工事,这是第一大难题;二因淮军士兵全部是南方人,和黄河以北地区的风俗习惯完全不一样;南方人的性情、口音与北方人都不相同,而且吃米吃面的习惯也不相同。而骑兵力气单薄,草料也不足,这是第二大难题。李鸿章于是奏请施行坚壁清野(坚固壁垒,清除郊野,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的策略,认为“之前的东捻军任柱、赖汶洸的部队,流窜在中原数个省份,害怕城寨更甚于害怕官兵。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民风强悍,因受乱党侵扰已久,逐渐修筑起堡垒和城寨,随处可见,如城池那么多,所以东捻军只能一过即走,不能久停。近年来只有湖北、陕西一带,被捻军侵扰最厉害,因为那里一直没有堡垒和城寨,临时修筑又来不及,所以乱党能够在那里流窜并大肆掠夺,其势力日益嚣张。河北、山西一带向来没遭到捻军侵扰,民风淳朴软弱,也没有修筑起堡垒城寨来自卫。张宗禹本来就狡猾多端,又是个末路的流寇,南面又有黄河为之做屏障,势必会纵横驰骋,到处流窜作乱,百姓受此惊扰蹂躏,到处迁徙,何时能结束?真是可悲可叹……自古用兵,必然要彼此对比实力,以此为决策的标准。捻军未必比我军强大,但他们骑兵多而我军骑兵少,自然有我军不能比的气势;他们可随处掠夺粮草,而我军必须就地采购粮草;他们常能吃饱,而我军常要挨饿,这又是我军不能比的地方。现在要想断绝其粮草和马匹,只有下旨传令河北的绅士和百姓们,赶紧修筑起堡垒城寨来,加强防卫,一旦有捻军入侵的警报,立即收集粮草牲畜到城堡,这样既保卫巩固了自身安全,也能置流寇于绝境……”如此等等。西捻军最后能平定,实际就有赖于此策略。

四月,李鸿章又奏请让刘铭传总领前线各军,朝廷同意,敦促刘铭传立即赴任。李鸿章命令淮军和河北、山东的民兵,沿着黄河和运河,修筑起长墙、深沟以围困捻军;又随时抽调各军,轮流进攻,轮流休息。让那些长时间追击敌军,已经疲惫,停下来暂时休息的军队,在运河东岸选择险要地势屯集驻扎下来,一等到捻军流窜过来,就立即奋起迎击,改剿为防。又派张曜、宋庆分别驻扎在夏津、高唐一带,程文炳驻扎在陵县、吴桥一带,为防守在运河的部队做掩护。左宗棠也派刘松山、郭宝昌等人带部队来,自连镇以北到沧州一带减河东岸分别驻扎,与杨鼎勋等人带领的部队互相策应配合。布置安排妥当后,才开始进兵围剿。

五月,捻军流窜到西北,各路官军分路拦截阻击,接连获胜。李鸿章于是趁黄河在汛期河水上涨时,缩小包围圈,以运河为外围;而将恩县、夏津、高唐的马颊河,截长补短,划为内部的包围圈。逼迫捻军到西南,层层布置。五、六月间,官军各军连续获胜,捻军势力大衰,投降流散的逐渐多起来。六月十九到二十二日,官军乘胜追击,每战每胜。二十三日,张宗禹渡河,向西南逃窜。二十四日,由平原县逃到高唐县。二十五日,潘鼎新追击一百二十里,冒雨到高唐县,流寇已逃向博平、清平县一带,企图进攻运河。而官军早在马颊河西北岸筑起了数百里长墙,足以围堵住捻军人马。捻军不知已入官军圈套中,流窜到越是狭窄的地方,死期就越近。此时官军各部也因长时间追击疲惫了,李鸿章就派刘铭传带领战斗力强盛的骑兵前来助战,部队士气大振。二十八日,将敌人包围在徒骇河、黄河和运河之间,刘铭传调集骑兵和步兵迎击,追杀好几里远;此时,从东面来的郭松林率骑兵正好挡住了逃跑的捻军去路,加上河道交错纵横,地下泥泞湿滑,刘铭传、郭松林两军骑兵五六千人,合兵一处,纵横追杀,捻军被杀死活捉无数。张宗禹只带几十个骑兵往北逃窜,很快又投水自杀。西捻军被消灭,中原恢复安定。八月,李鸿章奉旨进京。

李鸿章用兵打仗,先制定进攻谋略再采取行动,料敌如有神助,所以从军十五年,从没打过败仗。虽说也是幸运,但难道不也因为个人的努力吗?他剿灭太平军时,以小小的三个城池为根据地,只用了一年就荡平了苏南的太平军;他剿灭捻军,面对横行了十多年的强悍敌人,众多将领束手无策之时,他却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歼灭了他们,好像有天助一样;他对待属下将领,都是以道义相交,亲爱如同骨肉一家人,所以属下都愿服从他的命令,真不愧为统帅将领的人才啊!虽然如此,李鸿章的军旅生涯,实际和曾国藩始终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不只是感念他把自己推荐给主上而已。他平定苏南时,是由曾国藩统筹整个战事全局,肃清长江上游的太平军,曾国荃又合兵包围南京,牵制敌军势力,因此使李秀成疲于奔命,李鸿章才有机可乘;他剿杀捻军,也是秉承了曾国藩的战略,而之所以有千里之外提供的充足粮草,也是因为有一位优秀的两江总督曾国藩的背后支援,使他没有后顾之忧。还不止这些,李鸿章曾跟随曾国藩军队数年,从中得到磨练,接受道德、学问上的熏陶和磨砺,练习兵法和用兵打仗。总结李鸿章一生身体力行、任劳任怨又坚忍不拔的精神,及他治军带将推行开诚布公、团结将士的方略,无一不是从曾国藩那里学来的。所以有曾国藩,然后才有李鸿章。李鸿章对待曾国藩如同侍奉父母一样,尊敬如同神明,不也是应该的吗!

第六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李鸿章

洋务运动的成绩

北洋海陆兵力

李鸿章办理洋务失败之原因“洋务”二字,实不能成为李鸿章的专用词。虽如此,本着名从主人的原则,为李鸿章作传,就不得不以“洋务”二字来概括他人生旅途中二十多年的事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也是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说李鸿章不懂洋务吗?中国的洋务人士中,我还没见过有比他强的;说李鸿章真精通洋务吗?可是为何其他国家通过实行洋务运动而兴旺发达,而我国却因洋务运动反而衰弱了?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李鸿章自认为远见卓识,通晓洋务,却不懂得国家事务,以为洋人所做的事情,也不过和他所做的洋务一样而已。现在把他平定太平天国、平定捻军之乱后、和日本交战之前,所办的洋务事件列表如下:中国第一批赴美学生

以上所列李鸿章所办的洋务事件,大概就是这些。综合这些洋务,不外乎两类:一是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修缮船坞等;二是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其间也有举办学堂、派学生到外国学习等事,但都是为军事服务的,要不就是为外交培养翻译人员的。李鸿章所认识到的西洋人的长处,大体就是这些。京师大学堂牌匾

陆海军事,是李鸿章一生中全力倾注的事业。他以知兵善战树立起自己的功名,而他之所以成功,实际上和他与西洋军人相处,又亲眼看到西洋先进武器的威力,进而拿来使用有关。所以他在功成之后,深切认识到中国的兵力平定内乱有余,但要抵御外来势力的入侵就明显不足了,所以他兢兢业业把加强国家兵力作为重要事情来抓,其眼光不可说不高出平常人一等了,他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也算是最多的了。算起来中日战争以前,李鸿章手下的兵力,大体如下:北洋海军兵力表附水雷船直隶淮军练勇表

中日战争爆发时,直隶淮军练勇有两万多人,大概如下:

合计四十九营二万五千人之间。清军演习图

李鸿章倾注全部精力来经营这海陆两军的建设,自称确实有一定把握。光绪八年,法国侵到越南,对我广西边境寻衅滋事时,朝廷商议筹资加强京城周边地区的防卫,李鸿章上奏说:“我花了十多年时间练兵,购买新式武器,只苦于经费紧张,不能完全实现我的愿望,然而临阵杀敌,还不至于孤注一掷让皇上担忧……”李鸿章的自信,由此可见一斑。怎么也没料到,一朝中日开战,自己辛苦经营的艨艟战舰不是被挫伤就是被击沉,有不少还被日军缴获,淮军和新式军队,屡战屡败,李鸿章之前树起的声名一下子一扫而光。所剩下的残破武器装备,后经过在天津溏沽与八国联军一战,也基本上随同罗荣光、聂士成一起化为灰烬了。于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三十年来所积蓄、规划、培养的战争资本,就此烟消云散,几乎就像昨天的梦魇。直到李鸿章死时,他精心培植的天津大本营,还没有收复。唉!李合肥啊李合肥,我知道你在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啊。

至于李鸿章失败的原因,一半因群臣争议,牵制他按自己意愿行动,一半因为他自己的行为。从他个人原因这个角度讲,一半因为用人不当,一半因为自己见识不够。当他已经立下大功,声名鼎盛之时,自视很高,认为天下事对自己而言很容易。而对他的副将和老部下,念他们以前与自己共患难,现在与自己同享富贵,念到私情,互相引荐,让这些人在重要岗位任职,承担着重任,也顾不上去管他们是否胜任,因此遇到事情反把事情搞坏了,从而贻误了大局,这也是一个原因。而且李鸿章只知道练兵,而不知士兵之来源;只知道筹集粮饷,而不知粮饷之来源,所以只能做些零零碎碎的事情,以致终无所成,这也是一个原因。下节中再详细论述。金陵制造局制造的火炮

李鸿章所办的商务,也没有让人看到明显的成效,没别的原因,是由官督商办这个做法所牵制造成的。中国人最擅长做买卖,犹如天生。如果国家能制定商法,开辟市场,广辟渠道,保护商人的权利,自然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至于浪费成本,国家的富强指日可待。现在每开发一个新项目,动不动就上奏请示,还要派大臣督办,即使所派遣的人很合适得力,但还是会产生越俎代庖的效果,不可能对办事的人没有牵制影响。况且还有奸猾虚伪的官吏,以贪财得利为目的;要么狐假虎威,掌控操纵着局势,那已经入股的人怎能不寒心呢,那些准备入股的人怎能不犹豫观望呢?所以中国的商务不能发达起来,可说是被李鸿章所推行的官督商办主义的政策所害的。

我敢用一句话下一个结论:李鸿章实在是一个不懂国家事务的人。他不懂国家为什么东西,不懂国家与政府间有什么关系,不懂政府与人民间有什么责权关系,不知道作为大臣应当尽什么样的责任。他对于西方国家富强的原因,茫然不知,认为我中国的政治、教化、传统、风俗等等,无一不优越于别的国家,所不如人家的不过是些枪炮、轮船、铁路、机器等等罢了,认为我只要学他们这些长处,做些洋务就足够了。这是近日来全国上下谈时事的人们所异口同声的论调,而李鸿章实际是这一派中已有三十年资格的老前辈了。这就是所谓无盐效仿西施的笑容,寿陵人学习邯郸人走路,越学越丑,适得其反,终无所成,这是必然的。旧上海街头

虽然如此,李鸿章的见识,还是有远远超越寻常人的一面的。曾看到他在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五月,第二次上奏商议不可裁撤制造轮船的事情,奏折中说:微臣个人认为欧洲各国,一百年来,从印度到南洋,从南洋到中国,闯入边界腹地,这是史上没有记载过的。自古以来,凡是还没通关,没贸易往来的国家,无不前来拜访我国,来请求通商互市。我们的皇上有天朝上国的气度,一概与他们立约通商,以笼络这些国家。如今,全地球东西南北,隔着数万里之遥的国家,都聚集到中国来了,这是三千年来的一大变化。西洋人依靠的就是他们先进锐利的枪炮轮船,所以他们能横行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中国一向所使用的武器,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受制于他们。今天我们说的驱逐他们出境,本来就是些没用的虚狂之论,即使想保全和平,守住疆土,也不是没有先进武器就能够保全得了的……那些士大夫们限于道德和辞章学问,而对数千年来这一大变化愚昧不知;拘泥于眼前的苟且偷安,而忘却二三十年前所受的创伤巨痛。千百年之后用什么方法来安内制外呢?这就是为何有人提出停止制造轮船的所谓原因。我以为国家的其他各项费用都可节省,唯独在养兵设防、练习枪炮、制造轮船战舰这些费用上不能节省。如果要省,其他就更不必要了,国家将无以立足,永远不能强大起来。

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因台湾事变起,李鸿章在筹备建立海防的奏折中说:这是总理衙门所陈述汇报的六条主张。它把当前最紧要的事情,及日后长远之规划,都进行了综合概括,没有遗漏,应该说是挽救时局的重要策略。其中不容易立即办好的,就是难得优秀的人才,经费筹措有困难,意见分歧难以化解,陈旧风气难以消除。如果因循守旧,不加改变,即使每天设防,也如画饼充饥,徒劳无功。那么现在当务之急,就在于努力破除成见,来做些实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历代对边防的守备,重点在西北地区,其强弱势力的分布,主要次要的划分,各代都是差不多的。而且中国与外国之间都有固定的界限。现在东南沿海一万多里的广大国土上,允许各国通商、互相传教,往来自如;他们还聚集在北京,以及各省会中心。表面上借友好往来之名义,私下里怀着侵略吞并我国的阴谋,一个国家闹事,其他各国跟着煽动,这实在是几千年来所不曾有过的新局面。轮船电报的迅速,瞬息可达千里,军事器械的威力比以前强过百倍。这又是数千年来所没遇到过的强大对手。外来侵扰不断,变幻迅速,而我们还在以旧有的方法来抵制,就像医生看病,不问什么症状,统统开出原有的旧处方给病人,实在是不能起到疗效啊。一八六〇年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势力日渐指向内陆,那些对外国人鄙夷不屑的文人士大夫们,无不义愤填膺,慷慨议论,纷纷说着驱逐外国人出境的话。这些都属于局外人的非议,因他们根本不知道局中人办事的艰难,等到问他以什么方法自强,有什么能力抵御外来入侵时,他们就茫然不知所措了。我办理洋务也很长时间了,经历和见识也较广了,对于敌我之间优劣长短的对比,也认识得较深刻。环顾当下我们的人、财、物等各方面实在很不足,有的也多拘泥于已有传统观念,受众人议论的牵制,即使想振奋做点事情也无从下手。《易经》上说:“穷则变,变则通。”如不能变通,那么无论是战是守都是不可靠的,而靠讲和也是不能持久的。上海租界的外国军队

李鸿章又说:近来一些拘谨守旧的读书人,多数以办理洋务,与外国交涉为耻;那些怀有功利和机巧之心的人,又把回避洋务当成自己的终南捷径,以此提高自己的声望地位。如果朝廷不下大力气开辟新风气,破除以往拘泥的陋习,实行国富民强的实际做法,那天下的危难局面,永远无力支撑挽回。日后人才的缺乏,比今天还要厉害,诺大一个中国,将没有自强自立之时,这不只令人担忧,也令人感到耻辱。开平煤矿股票

由此可见,李鸿章本来就知道今天这个三千年来产生最大变化的时局,也知道拘泥苟安于现状就不能长治久安;本来他为以后中国的千百年社稷着想,有意识地寻求安内制外的良方,也知道古老的处方已不能医治现在的新病;本来就知道如不进行变法维新,那么是战是守都不可靠;本来就知道分歧意见如不化解,陋习不除,就将一事无成;甚至他也知道日后中国将缺乏人才,比今天还要厉害,这么大一个中国,将没有自强自立之时。李鸿章的话说得沉痛,令我至今读来,也忍不住热泪盈眶。那么,以李鸿章这样的忠诚纯正,如此敏锐深刻的洞察力,又长期在重要职位上,大权在握,但他的成就也就今天看到的这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而不知道有民政;只知道有外交,而不知道有内治;只知道有朝廷,而不知道还有国民。每天责备他人不知时局,而自己对大局也并不明了;每天责备他人意见分歧难以化解,陋习不除,而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分歧和陋习,却视而不见,他与那些人比较起来,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区别。却不知道今天世界各国间的竞争,不在于国家而在于国民;不知道西方各国之所以能化解分歧,消除陋习,实施新政使国家富强,原因就在于有一股源于下面而不是上面的动力。而要寻求这种动力如何才能激发,那就必须有一两个有先知先觉的、能激发人力量的先行者,从而引导人们前行,并鼓舞前行的勇气;新风气形成后,再因势利导,利用下层百姓的力量,那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李鸿章不知道这点,不以此为忧,也就算了;既知道此,也为此担忧,以他的声望地位,对上可以打动皇上,从而指使各级官员,对下可以制造舆论,从而号召起全国人民,可惜李鸿章没能做到。所以我说:李鸿章的问题,在于不学无术。所以说:他是被时势所造就的英雄,而不是造就时势的英雄。晚清礼仪

虽然如此,事情换了环境就会不同了,人换了时代也就不一样了。我等生在今天的人,以如此大道理来指责李鸿章,我知道他一定不肯接受。他所说的局外人的非议,是不知道局中人的艰难,言下之意,是自己心里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和不为人知的痛苦。援引《春秋》中责备圣贤之人的良苦用心,李鸿章固然难辞其咎,然而试问今日中国四亿人中,有资格向他投这第一块石头的人,能有几个呢?我虽然责备李鸿章,也必然不能对那些拘谨古板的儒生、投机取巧的小人、局限于辞章和眼前利益的人有所谅解,更绝不允许他们跟随我来对李鸿章妄加评议。简要地说,李鸿章不失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英雄,最不幸的是,诺大一个中国,继李鸿章之后,却没有一个哪怕是无名英雄的人出现,所以李鸿章一跃而起的行动之后,终没能完全成功。我对于李鸿章的这一遭遇,也表示同情悲悯。

这一章以后,李鸿章一生的得意历史终结,失意的历史开始了。

第七章 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李鸿章

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

战争之前李鸿章的失策

大东沟之战

平壤之战

甲午九十月以后大概情形

致败的原因

李鸿章的地位和责任

中国维新运动的萌芽,自中日甲午战争开始;李鸿章一生建立起来的功勋名声,在中日战争中被淹没。可惜啊!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年),李鸿章过完七十岁生日,生病了,但病而不死,最终遭遇甲午战争这场变故,祸不单行,一个接着一个,又经历了八年最艰难、极危险、极窘迫的耻辱岁月,直到今天死去。苍天啊,之前为什么那么宠爱优待他,后半生却为什么让他如此遭遇厄运、残酷地对待他呢?写到这里,我不禁停笔喟叹。

中日战争,起源于朝鲜,追溯这场祸事的源头,不能不说是李鸿章外交上的一大失误和遗憾。朝鲜本是中国的附属国。最初于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时,日本与朝鲜产生不合,日本人派遣使者到中国进行交涉,按说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其外交应当由中国为他作主,这是国际公法也认可的道理。中国当局因为害怕多事,就答复日本说:“朝鲜的国事,我朝向来不干涉参与,听凭贵国与朝鲜自行交涉好了。”日本于是又派使者到朝鲜,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正月,与朝鲜国王签订和约,第一条是:“日本认定朝鲜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朝鲜和日本一样,拥有自主平等的主权。”这就成为日本与朝鲜交涉的开端。光绪五年,英、美、德、法等国家,先后来请求,要与朝鲜互市通商,朝鲜政府为此感到惊恐,一时犹豫不决。李鸿章就写了封密信给朝鲜太师李裕元,鼓励他与各国签订条约,又上奏说借此可以防御俄国人,牵制日本人,等等。光绪六年,驻日本使臣何如璋写信给总理衙门,提倡中国应主持朝鲜的外交事宜,说中国应当在朝鲜设立并驻扎办事大臣。李鸿章说,如果秘密地对朝鲜加以维护,倒还进退自如;倘若明显地为之代理谋划,朝鲜方面也未必都听从我们的话,而其他国家可能会把矛头指向我国,有朝一日,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恐怕会引起战争等麻烦事,等等。光绪八年十月,皇上的侍读张佩伦又上奏,请求皇上派遣高官作为朝鲜的通商大臣,协助办理朝鲜的外交事宜。李鸿章再次上奏,还是之前的意见。这都是因为李鸿章对于“藩属国无外交”的国际公法不熟悉,只图一时省事,借助国家大道理,却不能大方磊落地表示立场,最终给人以口实,这实在是外交上的一大千古遗恨啊。自此以后,各国都不再以中国的藩属国来看待朝鲜了。光绪十一年(一八五二年),李鸿章在天津与伊藤博文签订条约,明确约定,有朝一日如果朝鲜发生战争,中日两国如要派兵前往,必要事先互相知会一声。于是朝鲜又像是成了中日两个国家共同的保护国,这实在是名实不符、不可思议的事情。后来两个国家各执一理,纠缠不清,终于酿成战争,实在说其祸根开始于这件事。而这个祸事源头不能不说是由李鸿章的外交策略引起的,这成为李鸿章的第一大失误。黄海海战图 左上角为北洋水师舰队,右下角为日本舰队

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三月,朝鲜发生东学党叛乱,气势十分猖獗。当时袁世凯作为办理商务的委员驻扎在朝鲜。袁世凯,是李鸿章的亲信,他屡次致电李鸿章,请求派兵来朝鲜助剿东学党之乱,又鼓动朝鲜国王向大清朝乞求援兵。李鸿章就在五月初一日派海军“济远舰”、“扬威舰”赶赴仁川、汉城保护商业,并调遣直隶提督叶志超带领淮军一千五百人开往牙山,同时遵照《天津条约》的规定,通知日本派兵的消息。日本随即也派兵前往。到五月十五日,到达朝鲜仁川的日本军队已达到五千人。朝鲜政府大为震惊,请求中国先行撤兵以让日本心理平衡从而撤兵。日本既然派来重兵,自然有进无退,就商议与中国共同干涉朝鲜的内政,帮助其变法。双方信函往来,言辞激昂,战争的气息已是埋伏其中,迫在眉睫了。中日朝鲜相争漫画

这次战役,对中国来说,认为藩属国有叛乱,国王又以谦卑的态度和言词来请求派兵支援,作为宗主国自然应有帮助剿平叛乱的责任,所以中国就派去了军队;对日本国来说,他认为既然朝鲜已成为主权自主的国家,与世界各国平等无异。但现在,中国紧急派兵来帮助一个自主权的国家平定叛乱,其中似乎有某种目的,所以日本国也派军队来抵制防备,认为也是应该的。两个国家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正确对方错误,都能找到自己的根据,说起来都有道理。但其中也有可疑的地方,当中国还没派兵时,袁世凯屡次致电李鸿章,说朝鲜的东学党很猖獗,朝鲜国自己没能力平定,之后朝鲜国王就发来向中国乞求援兵的文书,也是袁世凯所指使的,但为何五月初一日才发兵,而初十日已有乱党被平定的消息了呢?当时我中国军队还在路途中,与朝鲜乱党根本没有一点联系,可见朝鲜的叛乱根本不必请我军助剿,这是很明显的了。不必助剿,而我国无缘无故派兵,怎能不让日本国生疑心呢?所以我方要说日本没道理,日本国自然不能接受。有人说袁世凯是想借此机会来取得战功,所以夸大其词,造成这一波澜,却没料到日本紧跟其后也派了军队来。如果真如此,就是用一已之私心,使十多万百姓遭受兵灾,进而损坏了延续数千年的国家体面和尊严。袁世凯自然难辞其咎,但任用他并听信他的人,不也有知人不明、用人不当的罪过吗?这是李鸿章的第二大失误。

日本屡次与中国商议共同协助并干预朝鲜内政,而中国不同意,中国屡次要求双方同时撤兵,而日本不同意。李鸿章与总理衙门,才开始寄希望于俄国和英国的出面调停。北京、伦敦、圣彼得堡三个城市间电报和信函往来传递,俄国、英国也表示愿意帮忙,却暗里希望坐收渔翁之利。拖延了一些日子,战争准备还没做好。到五月下旬,日本调遣到朝鲜境内的军队已达一万多人。本来平时的兵力就已经不如人家,临时来了战争,又准备不利,每一步都落后于人家,所有险要的战略据点都被敌人占据了,主客颠倒了位置,所以还没开战,胜负的结果就已可知了。这是李鸿章的第三大失误。甲午战争中的日本旗舰

三大失误没能挽回,战争就打响了。六月十二日,李鸿章奉朝廷之命准备作战。于是派总兵卫汝贵统领“盛军”的骑兵六个营进驻平壤,令提督马玉崑统领“毅军”两千人进驻义州,都分别由海路到朝鲜的大东沟登陆,令叶志超的军队转移进驻到平壤,这些都是淮军。所派前往的各支部队,雇用英国的三轮商船分批运输,让济远舰、广丙舰两艘军舰护卫。二十五日凌晨,被日本军舰袭击,济远舰舰长方伯谦,看见日本舰临近,惶恐跑到铁甲最厚的地方躲藏。随即,济远舰遭到日本军舰的炮轰,船舵被毁,方伯谦就立即挂起白旗,下面挂起日本旗,逃回旅顺港。高升号商船被击沉,我军死亡七百多人。二十七日,战事通告全国,勒令中国驻日本公使汪凤藻撤下国旗回国。二十九日,牙山失守,叶志超撤回平壤,却谎报打了胜仗,声称在二十五、六、七等几天内,多次歼灭敌人五千多人,朝廷下旨,赏给军队两万两白银,各级军官中有数十人受到赏赐。自此以后,中国海军、淮军的威望,开始日渐衰落。

当时正值五、六月间,日本军舰聚集在朝鲜海面,穿梭如织。而中国的各艘军舰却躲避在威海卫,在海面上逍遥自在,等到北京城外有人上奏弹劾,才开始假装着派遣一只辅助舰队,开出军港,有时行驶三十里就停止,有时行驶五十里就停下来,大都是从起航出港,大约五六个小时后,便又迅速开回军港,然后飞电报告北洋大臣,说某船巡逻到某处,并没有看见日本兵的足迹等话语。种种情形,真是可笑可叹。八月上旬,北洋大臣接连接到前线来的电报,要求增加兵力以壮大声势。于是就雇用五艘轮船招商局的轮船,运载士兵钱粮,由海军军舰护送。铁甲船、巡洋船各六艘,水雷船四艘,合成一队同行。中秋节这天,安全抵达鸭绿江口。五艘运兵船鼓起轮帆,直接驶入鸭绿江,浅水兵船和水雷船护卫它们一起进入,其他船舰临时驻扎在离江十里或十六里远的地方。当时锅炉里的煤火还没有熄灭。十六日清晨,远远看见南方黑烟缕缕升起,知道日本军舰将要临近。海军提督丁汝昌,传令下去列成“人”字形阵,镇远、定远两舰排在人字形阵的顶部,靖远、来远、怀远、经远、致远、济远、超勇、扬威、广甲、广丙及水雷船,张开排列,作为“人”字形阵的两翼,另外还用号旗招呼鸭绿江中的各艘战船都出来助战。一会儿敌人的舰队靠近,排列成“一”字形阵,向中国军队猛扑过来,总共有十一艘,敌军巡洋舰的速度,比我军的大。转眼间又变为太极阵,把中国军队的“人”字形阵裹入其中。

中国战舰先开炮示威,然而距离日本船舰有九里远,自然是打不中的了。炮声还没停止,敌人的战舰都已经聚集过来了,与定远舰、镇远舰相距六里多,他们害怕中国战舰的重装甲和重炮,而且这个距离是中国军舰的大炮打不到的地方,而日本的军舰大炮却可以打到中国军舰。日本军舰离中国“人”字形阵最末端的两艘军舰较近,欺负这两艘军舰的炮小装甲薄。一会儿,日本军舰就切入中国的“人”字形阵脚,致远、经远、济远三舰,都被隔断在“人”字形阵之外。致远舰被孤立失群后,船身接连受到重挫,几乎快要沉溺了,致远舰长邓世昌,开足马力,向日舰扑去,想撞击它,与之同沉,结果没能做到就已全舰沉溺了,舰中二百五十人,同时遇难。致远舰沉没

整个中日战争的死难者中,以邓世昌的战死最为悲壮。同时被孤立出阵外的经远舰,刚离开主舰队,就突然船身失火,舰长林永升,一面开炮攻击敌人,一面泼水以灭火,紧急之中依然有条不紊。远远看见一艘日本军舰,似乎已经受伤,立即开足马力追击,却被日军所放的水雷击中,躲闪不及,就被轰然炸毁,殉难者共有二百七十人。真是惨烈啊!济远舰舰长方伯谦,就是七月份护送高升号商船到牙山的那个人,中途遇到日本军舰而逃回到了旅顺港。当天两军刚一交战,方伯谦挂起旗帜,以告诉主将他的军舰已受伤,后来因为企图逃跑,也被日本军舰隔出阵外。当时致远、经远两舰与日军激烈交战时,方伯谦全然不顾,只顾自己,如丧家之犬一样逃窜,却失误地进入浅水区,当时扬威舰在此处搁浅,不能转动,被济远舰猛然撞击,裂开一个大洞,即而沉没。扬威舰遭遇此不幸,死难者一百五十多人。方伯谦惊恐万分,飞速逃到旅顺港口。第二天,李鸿章发电报命令将方伯谦捆绑到军前正法。同时与方伯谦一样的,还有广甲舰,不知是否受伤,但它只顾防备身后的追击,不顾前路,结果也失误,撞在海岛的礁石上,被日军发出的水雷击碎。中国的整个“人”字形阵中,经远、致远、扬威、超勇舰沉没,济远、广甲舰逃跑,能与日本军舰相抗衡的只有七艘军舰。这次战斗中,日本舰队虽也有受重任或小伤的,但并没丧失一艘军舰,而中国军舰却丧失了五艘。致远舰部分军官

中国海军在大东沟几乎被消灭,与此同时陆军也在平壤战败。平壤为朝鲜的重镇,西、南、东三面环海,北面是崇山峻岭,整个城市背靠着山崖,城东的江水,绕过山崖曲折向西流去,西北角则无山无水,是直接通达义州的通道。中国的叶志超、聂桂林、丰升阿、左宝贵、卫汝贵、马玉崑六员大将,总共统领了精兵三十四个营,七月中旬在此地会合,他们都是李鸿章的部下。当中国军队从牙山出发时,副将聂士成曾经建议,应当趁日本军队还没进入朝鲜境内之前,先派大军渡过鸭绿江,迅速占据平壤;同时让我海军舰队占据把守在仁川港,使日本军舰无计可施。牙山的陆军与北面的海军,共同牵制日军,然后,让驻扎在平壤的大军南下向南部进攻,等等。李鸿章没有采纳此建议。到七月二十九日,牙山失守,这个策略自然作废。

日军进入朝鲜境内时,正当酷暑夏日,道路崎岖坎坷,行军非常艰难;又沿途村庄贫瘠,无处募粮。朝鲜人向来害怕我中国的威势,中国军队所到之处,都供给粮草,一呼百应,而他们对待日军正好相反。所以日军进攻平壤时,除干粮之外,没别的吃的,一勺咸盐要吃上几天。此时,我军如果通晓兵法的话,趁日军疲惫之时,出动奇兵袭击他们,必能获胜。但并没出此计策,只采取以主待客、以逸待劳的策略,凭借平壤的坚强堡垒,自认足以抵御敌人,这是最大的失误。李鸿章八月十四日所下的军令,核心思想全在防守而不是进攻。整个中日战争都为这个策略所误导。

按照李鸿章的部署,马玉崑率领所部“毅”字军四个营绕出江东,与其他部队形成两面夹攻之势。卫汝贵、丰升阿率领的两支部队共十八个营,驻扎在城南江岸,左宝贵的六个营防守在北山城,叶志超、聂桂林率领军队据守在平壤城中。十二、十三、十四等几天内,日军已陆续集合在平壤附近。开始互相挑战,但彼此损伤不多。到十五日晚上,敌军完成部署,以右翼部队攻陷大同江左岸桥里的炮台,再渡江进攻平壤城的正面,以师团长率领的主队作为后援;以左翼部队从羊角岛往下渡过大同江,直接冲击我军右翼。十六日,日军在大同江岸与马玉崑率领的部队相遇,展开激战,日军死伤很多,其炮台失陷。当时左宝贵已退守牡丹台,拥有七连发的毛瑟枪和快炮等机械,在激战中很起作用,但敌军接连发射开花大炮,左宝贵受伤死亡,军队大乱。午后四点半,叶志超紧急挂起了白旗,请求停战。当晚全军士兵纷纷撤退,从义州、甑山兵分两路,却被敌人堵截,阵亡二千多人,平壤失陷。新军演习

这次战役,李鸿章二十多年所练就的部队,自夸为强兵劲旅的部队,基本上完了。中国在军事装备上的懈怠,本来早已为外国人所熟知。唯独淮军、奉军、正定练军等,向来使用的是西洋的方法操练,也是李鸿章一生苦心经营的部队,因此日本也被它的赫赫威名所震慑,颇有几分忌惮的。等到战胜后,日本的将领们还说这结果开始并没料到。淮军之所以失败,一因将帅愚蠢又不称职,更有甚者,如卫汝贵克扣军饷,临阵先逃;叶志超谎报军情,把败仗谎报为胜仗,欺骗皇上邀功请赏,让这样的所谓将才到前线指挥,怎能不败!一因六个统帅中,官职、权限都相同,没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指挥,所以军队管理涣散,呼应配合不灵不力。这次战役是李鸿章在用兵上失败的开始,而淮军的名声,从此也一扫而光了。

久经训练的军队,尚且如此,其他仓促间新近招募起来的,军纪不熟不严、军械又不完备的部队,就更不值得一提了。自从平壤战败后,朝廷决策更加动摇不定,军事上的责任,不单在李鸿章一人身上,这里不作详细传述,只列其中的重要将帅如下:

其余先后从军的,还有承恩公桂祥(慈禧太后之胞弟)、副都统秀吉的神机营骑兵;按察使陈湜、布政使魏光焘、道员李光久、总兵刘树元、编修曾广钧、总兵余虎恩、提督熊铁生等人的湘军;按察使周馥、提督宗德胜等人的淮军;副将吴元恺的鄂军;提督冯子材的粤勇;提督苏元春的桂勇;郡王哈咪的回兵;提督闪殿魁新招募的京兵;提督丁槐的苗兵;侍郎王文锦、提督曹克忠奉旨团练的津胜军;某蒙员所带的蒙古兵。其间有的归李鸿章节制,有的归依克唐阿节制,有的归宋庆节制,有的归吴大澂节制,有的归刘坤一节制,丝毫没有一定之规,丝毫不统一。有识之士早就知道这种部队无法打胜仗了。冯子材定远号战舰

九连城失陷,凤凰城失陷,金州失陷,大连湾失陷,岫岩失陷,海城失陷,旅顺失陷,盖平失陷,营口失陷,登州失陷,荣城失陷,威海卫失陷,刘公岛失陷。海军提督丁汝昌,带领在北部海上战败的舰队,投降日本,于是,中国的海、陆军兵力全部被摧毁。在这里将李鸿章生平下大力气经营的海军,重列一表,以纪念我对李鸿章英雄末路的感慨:

其余还有康济、湄云等木质小兵船,镇北、镇边、镇西、镇中等四艘蚊子船,还有水雷船五艘,炮船三艘,在刘公岛海湾内或伤或完好无损的船只,大大小小共有二十三艘,全被日本军缴获。其中还有广东水师的广甲、广丙、广乙三艘军舰,或是沉没,或是投降。自此以后,中国北部数千里的海面上,几乎再也看不到中国海军军舰的身影了。甲午之战时的龙旗

中日战争之际,李鸿章被指责,成了众矢之的,几乎被骂得体无完肤,人人都想杀死他。平心而论,李鸿章的确有难辞其咎的一面,他开始错误地劝告朝鲜国王与外国签订和约,而不明白国际公法,这是责任一;既然与日本签约,默认朝鲜作为自主国家,而又派兵干涉其内政,授人以话柄,这是责任二;日本调遣部队到朝鲜,其形势有进无退,李鸿章不审时度势,抓住先机,还想依赖别的国家出面调停,致使时机延误,这是责任三;聂士成建议趁日军没到达集合时,率军直接进攻韩城以牵制敌军,李鸿章却不采纳,这是责任四;高升号商船被击沉之前,丁汝昌曾请示带北洋水师先与日军作战,李鸿章也没采纳,致使日军反客为主,给日军以喘息壮大的机会,而我军日益处境危险。综合以上原因,都是由于不想寻衅滋事与人交战所起的,以为用外交之礼仪应付即可,而不知道当甲午年五、六月间,中日早已成为敌对国,而不是友好的邻邦了,错误地把外交上的策略运用到战争事件中,这是责任五;李鸿章也许会辩解说:考虑到我国的兵力不是日军的对手,所以苟且忍让,害怕挑起战争。虽然如此,身为北洋大臣,治军经武二十年,怎么连一仗都打不了?这是责任六;他可能又会辩解说:有朝廷牵制,经费又不足。虽然如此,这不过是不能扩充兵力而已,为何现有的部队,如叶志超、卫汝贵等向来久经训练的部队,也如此脆弱,而且他们克扣军粮、奸淫掳盗之事时有耳闻,视军纪为无有,这是责任七;枪要么不好,弹药要么是假的,子弹与枪不匹配,弹药与军械不协调,说是从前管理军械局的人都很廉明,谁相信呢?这是责任八;平壤之战,军队没统帅,此兵家大忌,李鸿章却重蹈覆辙,这是责任九;自始至终防守为主,等着敌人来进攻,导致受制于敌人,而不是牵制敌人,害怕敌人如怕老虎一样,这是责任十;海军居然不知道用快船快炮,这是责任十一;旅顺港可说是地处天险,西洋人说就是只让数百士兵守护,只要粮食充足,三年也难攻破下来,如今却任用一个鄙陋懦弱的亲信守护,战事一来却望风而逃了,这是责任十二;这些都是李鸿章的罪过。甲午年九、十月以后,整个清朝上下到处可见盲目无知却指手划脚的人,他们闭门造车,道出多门,号令也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所以战败的责任自然不能归咎到一个人身上。如果都说成是李鸿章的罪过,李鸿章也是不能接受的。

又岂止不接受而已,我看那些指责李鸿章的人,他们应负的责任,应比李鸿章还要多出几倍。这次战役中,没有一个将帅不辱国,这个自不待言。然而相对而言,海军表现比陆军优秀,李鸿章部下的陆军表现比其他军队优秀。海军在大东沟一战中,中日激战五个钟头,令西洋人中观战的也啧啧称赞。虽然其中有如方伯谦这种败类(有人说伯谦实为救火保船,海军战术就是这样的),但其他舰队若能抗战的也可以与之相抵偿了,即使敌军也肃然起敬了。所以日军在这次战役中,只有海军是他的对手,而陆军没对手。到刘公岛一战,弹尽粮绝,于是投降敌人以保全船上士兵的性命,以身殉国以保全气节。算起来前后死难的有:邓世昌、林泰增、丁汝昌、刘步蟾、张文宣,虽然他们死的地方及价值不同,但都有一股男儿的气概,所以他们的死令君子钦佩哀痛。这些人全是北洋海军中最重要的人物了。再看陆军,可说都是些没有心肝的人物,陆军之无能都不值得一提了。然而平壤之战中,还是有左宝贵、马玉崑等人连续一两天的激战,他们也是李鸿章的部下,这次战役敌我死伤差不多。说是后来想收复金州、海城、凤凰城等处,到防御盖平,与敌人前后几次,都曾与敌人激烈交战,虽然没能成功,然而也是竭尽全力了,指挥这次战斗的,是宋庆,也是李鸿章的部下。这虽不足以抵偿叶志超、卫汝贵、黄仕林、赵怀业、龚照玙等人的罪过。虽然如此,但比起吴大澂贴出劝降敌人的告示,没等交战就全军溃败的表现如何?再比刘坤一奉命出征,却逗留数月不出发的表现如何?所以,说中国全军腐败可以,但说李鸿章的淮军腐败,是不合适的。当时满朝有一股浮躁骄横之气,好像以为杀了李鸿章,就万事大吉了;然后那些道貌岸然、指天画地的官僚绅士们,就可以气吞东海、舌撼三山,任意作为了。尤其是湖南人的气焰最为嚣张。于是重新启用湘军的议论产生,但统观全局,湘军比不过淮军的地方更多。唉,这些议论者真该羞愧啊。我这么说,不是为淮军和李鸿章辩护。我看这次中日战争,虽然本来一点都不能原谅李鸿章和淮军,但特别讨厌那些奸诈骄狂的人,毫不负责地站在背后,专挑人毛病,飞短流长道人是非,以图一时口舌之快,却从来没想过如何改进的方法,所以此等人实在是败坏国家的人。李鸿章固然应受到指责,但这类人难道有资格责备李鸿章吗?

这次战役,李鸿章的失误多多,但即使没失误也不可能侥幸获胜。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各国之间的战争,其胜负都可以在没开战前就能决定。为什么呢?世道发展越文明,那么优胜劣汰的公理就更加明确。谁有实力,谁就能获得胜利,丝毫没有别的依靠。无论政治、学术、商务、无不如此,而军事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已。日本三十年来,苦心经营,上下团结一心,才造就这样一支纪律严明、勇敢善战的强大军队,然后孤注一掷地向我军发起进攻,如果没有自信,敢这样吗?所以等到失败后,才知道失败的原因,这是愚蠢的人;或者等到失败了还不知道失败的原因,这是麻木死人啊。然而只加罪于李鸿章一人,这说得过去吗?

西方国家的报纸有评论说:日本不是与中国作战,而是与李鸿章一人作战。此话虽有些过头,但也近于情理之中。没看见各省的行政大员们,只知道自守自己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情,而认为中日战争就是直隶省或满洲的私事,他们肯筹集点粮食或者出点兵力以救急的吗?即使有,也多空口说说而已。还有最可笑的,舰队在刘公岛投降时,当事人还写信给日军,请求放还广丙一舰,信中说此舰属于广东,这次战役,跟广东无关等语。别国人士听说的,无不觉得可笑。却不知这种话实际代表了各省封疆大吏各自为政的思想。如果真是这样,那日本真是与李鸿章一人在作战了。以一个人对抗一个国家,李合肥啊李合肥,虽战败也足以自豪了。

从此李鸿章在军事上的声誉结束,而外交上的困难又开始了。

第八章 外交家李鸿章(上)

天津教案

法越之役

中日天津条约

议和日本

停战条约及遇刺

中日和约及其功罪

李鸿章在国外享有很大声誉是因为外交,李鸿章在中国受到严重的诽谤也是因为外交。简要说李鸿章的一生,就是外交的一生。要论断他的功罪,不能不把他的外交生涯当成最大的事情。所以在此特别叙述。晚清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

李鸿章办理的第一件外交事务是天津教案。当时正值太平天国、捻军叛乱刚刚平定时,内忧刚刚消除,突然有天津百姓杀传教士、焚烧法国领事馆一事发生(同治九年即一八七〇年)。法国人借此要挟,联合英、美两国逼迫我国政府,其欲望十分贪婪。曾国藩当时刚就任直隶总督,深刻认识到此事中国一方理亏,但各国得理不饶并提出过分要求的手段,又不是随便就可应付解决的。于是委婉地与之周旋,镇压天津百姓,处死了八人,二十多人被依法治罪。而法国人还不满意,必须索要巨额赔偿,并且要求给天津知府、知县治罪。曾国藩应付外国人,已是很疲惫;又被朝廷内部的顽固党所攻击,把他叫为卖国贼(京师湖广会馆将曾国藩写的匾烧毁,就是这个时候),弹劾他的奏章纷纷扬扬,举国上下都想杀害他似的。于是通商大臣崇厚恐怕事情闹大,就请奏皇上罢免曾国藩,以李鸿章代替他的职位。圣旨下来,让李鸿章到天津赴任,这是李鸿章担任重要外交使命的开始,这时为同治九年八月。此照拍于李鸿章五十岁,刚擢升直隶总督

那时的李鸿章,可说是天之骄子,事业声名一帆风顺,真是一日千里,好像上天又另外为他设立这一位置以成就他的功名。当他刚就任直隶总督时,普法战争爆发了,法国人匆忙回国自救,无暇顾及其他事,而欧美各国也开始奔走相顾,忙得不可开交,去研究解决西方的大问题,而天津的这点小事,几乎没人在意理会。于是天津教案,就在若有若无中不了了之了。当时的中国人,没有一个了解世界大局的,对普法战争这样的大事,都熟视无睹,还以为是李鸿章的声望和韬略在起作用,就认为他比曾国藩高明多了。于是李鸿章的身价顿时猛增。普法战争油画

天津教案以后,中日战争之前,李鸿章所办理的涉外事务有十几起。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国安南之战,日本朝鲜之战。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法国在越南挑起事端,开始对我国虎视眈眈,想要得到更大的利益。法国与中国已经签订了条约,又找个事端撕毁条约,于是中法开战。法国水师提督格鲁比,事先制定战略,让法国海军先夺取海南,再占据台湾,然后直捣福州,歼灭我驻守在那里的海军舰队;让法国陆军从越南的东京出发,进攻云南和贵州。如此水陆两方面进攻必将大获全胜,那么将来法国在东方的势力,就可与英国差不多了。于是格鲁比一面电报本国,请求提供军需物资并增派军队来华;一面趁福州还没有防备,炮轰我船厂,破坏我兵船;一面派出法国陆军进迫越南东京。当时中国南方的天地,风云惨淡,笼罩着战争的阴霾。李鸿章实行软硬兼施的政策,想着让英国和德国来牵制法国人。当时曾纪泽刚担任驻英公使,接受了这个使命办理此事,后来虽没办成,但法国政府因有所顾忌英国,往中国增加兵力和军费的方案在议会遭到否决。格鲁比当时正攻打台湾淡水,一时没能攻下,越南的陆军又被黑旗军所阻挡,不能实现他的军事计划;忽又接到方案被否决的报告,几乎大怒而死。法国人于是先向我国提出议和。李鸿章经过此中法交涉,他的外交手段,开始被欧洲人所关注。曾纪泽,清末外交家,曾国藩长子。

当法国这件事刚平息,朝鲜京城内又发生了袭击日本领事馆的事件,中国部队和朝鲜部队都准备行动。朝鲜作为中国的藩属国,为了实现独立自主,长期以来在和中日两国相抗争。纠纷还没平息,日本趁我国处于多事之秋,派伊藤博文来天津进行交涉。他刚到天津时,法国人已经向我国请求讲和,李鸿章本就有一种唯我自大的气质,现在凶残如虎狼的法国,都俯首帖耳请求讲和了,小小一个日本国,还能做出什么大事来?所以当伊藤博文来到天津时,李鸿章以傲慢威严的态度接待他。后来伊藤博文在与张荫桓、邵友濂议和时,曾私下里对伍庭芳说,从前在天津见到李鸿章那尊严不可侵犯的神情,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呢,这是他在得意时渲泄一下自己的一个不满或遗憾吧。伊藤博文此行,也没能实现目的,仅仅定下约定:如有一天朝鲜有了战事,甲国派兵,必须知会乙国一声而已,这就是所谓的《天津条约》。虽然如此,此条约日后还是成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索。

李鸿章对于朝鲜的外交,种种失策,在前一章中已经叙述。然而,正因此,《天津条约》转变成为《马关条约》。唉!庄子曾说:“开始时往往很小,结果时往往变成巨大。”擅长棋艺的人,每在闲着时,也不会轻易放过。后来人如有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不加慎重。战争打到甲午年冬天,中国除了讲和外,已经没有别的策略了。正月,中方就派张荫桓、邵友濂去日本讲和。日本以这两个人身份地位低,说话没分量为借口,拒不接受讲和,于是才改派了李鸿章前往。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