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行业跟对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06:35:57

点击下载

作者:蔡艳鹏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选对行业跟对人

选对行业跟对人试读:

前言 只选最对的,不选最好的

每个人都渴望在职场上获得成功,不过,真正的成功只会青睐懂得选择和取舍的人。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不断地努力,不停地努力,最终把你想要的变成现实,这才是成功。

如果有人问你,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或是你怎样定位你的职场,通俗地说,就是你想做什么工作,你会如何回答?你心中已经有那个目标了吗?许多人听了这样的问题后都有点不知所措,仿佛他们知道答案,但是又回答不出来。原因就在于他们只是匆匆地生活和盲目地工作,究竟自己要什么,可能从来没有想过。如果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那就如同一根在风中摇晃的稻草,没有稳定的根基,很容易被连根拔起,怎么能长成参天大树呢?

我们的职场生涯第一件事情是入行,第二件事情是跟人。第一份工作对人最大的影响就是入行。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当今职场中,无论男女,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如何入对行的问题。一个人选对了行业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选错了行业,必定事倍功半,甚至一败涂地。现代的职业分工已经很细,我们基本上只能在一个行业里成为专家,不可能在多个行业里成为专家。

中国有句古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职场上,我们需要清楚地规划职业发展的道路,不选最好的,只选最对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相信自己的需要。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你就永远也不会找到好工作,因为你永远只会看到你得不到的东西,你得到的都是你不想要的。选择一个自己需要的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工作的快乐。

我们在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行业后,一定要跟对人。所谓跟对人,就是入行后要跟个好领导、好老师,刚步入社会的人做事情往往没有经验,需要有人言传身教。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一个好领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习惯是他未来能否成功的关键。对于职场人来说,最能影响到自己职业发展的人,大概就是自己的直接领导和上司了。入对行后,只有跟随一个好领导,才能让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如果你经常读成功人士的传记,你会发现:许多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是因为紧紧跟在一位成功人士的后面。因此,与上司或者老板保持关系密切是非常必要的。好的上司,不仅在公司内部能给你很多的指导和鼓励,还能随着他的升迁而让你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他可能是你事业中的一盏明灯,直接照亮你的职业前途,甚至改变你的一生。

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会有行动的方向,才会有行动的动力,才会有忍受痛苦的定力,因为你是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做事。所以走在成功的旅途上,我们必须弄明白: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有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方向,才会更容易成功。的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比什么都想要的人更容易成功。

第1章 了解自我,成功定位

第一节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人生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需要都有所不同,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人,能够从一而终地追求下去。对于追求成功的人来说,也许开始时别人觉得他平凡,但是有了明确的目标,成功就少了些弯路,也省去了重新选择的麻烦。

有位年轻人在巴黎的马路上遇见了一个乞丐。乞丐蓬头垢面,穿着厚厚的夹克和牛仔裤,正在细心地摆他的地摊,只见他跪坐在地上,眼前又大又破的包里放着瓶和碗,以及一些家当:番茄酱、芥末酱、醋,还有许多东西,看上去多数是调料。他那认真、细心的样子,就像在搞艺术品展览一样。发现年轻人在看他,乞丐抬头冲年轻人一笑。这时年轻人不解地问道:“你有那么多东西了,为什么还要乞讨呢?”乞丐大笑说:“我包里的东西都不是今天我想要的,我得要到每天的面包呀!”

这个乞丐看似平淡的话却提醒了我们,就像他说的那样,尽管他已经拥有了那么多东西,但是他今天最想得到的是“面包”,所以他必须继续乞讨,因为对他而言只有面包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面包才是他每天必需的东西。人只有有了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行动,继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可是生活中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大多数人的想法都存在变数,今天想要得到的,明天却未必再想要,一觉醒来就会冒出来一个新的想法。他们误以为那是自己想要的,可是沿着这条路走不了多久就会停下来,又要重新选择了。可能他们会说:“我们年轻,有的是选择的机会。”许多人之所以在生活中一事无成,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其实很多时候,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口是心非的理由,实际上,这都是没有勇气去面对现实的借口罢了。成功需要很多条件,什么是最重要的?恐怕莫过于弄清自己想要什么,这对刚刚进入职场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彼得是一个刚刚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做教师应该是最理想的职业,于是他和同学通过网络、招聘会向各学校投简历。很快,他们都接到了许多学校的面试通知。最后彼得选择了一所高中,准备去那里当教师。就在签协议的时候,彼得却犹豫了,他发现眼前这份即将到手的教师工作似乎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他觉得自己可能更适合去企业工作。于是,他同这所高中协商,推迟了签协议的时间,同学们都觉得他疯了,现在教师这个职业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许多人走后门托关系都希望去学校工作,而彼得就这样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接下来,彼得找了三个月的工作,他内心的求职意向却越来越清晰,他想去大型国营企业工作,“企业的环境很适合我的个性,不选择私营企业,是因为它的管理不规范。”

在调整了求职意向后,彼得接到了中国电信的面试通知,因为他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早就作好了准备,所以顺利通过笔试、面试,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如愿以偿地被中国电信录用了。现在已经工作的彼得每天过得开心、充实。彼得说:“这个工作和我当初的预期完全不一样,但是我很满意。和身边的同学比起来,我的求职经历算是比较曲折的,找了三个月,经历了三家公司试用。最后,我是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才知道我想要什么,才得到我现在的工作。”

在别人都替彼得惋惜的时候,彼得没有被别人的看法左右。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他积极准备,很轻松地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现在,他已经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他期待着收获,他也一定能获得成功,因为有了坚定的目标,没有什么困难能挡住他前进的脚步。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你想成功,就不能对此避而不答。如果你不知如何回答,那么不要惊慌,冷静下来什么也不做,仔细地思考一下,聆听自己的心声,找寻自己内在的需求和真正渴望得到的东西,了解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给自己作一个规划,哪怕是简单的,但它必须是明确的,这是成功的开始。

你有没有觉得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很不开心,有没有觉得自己入错了行,有没有觉得工作像一团乱麻,每天上班就是一种痛苦,有没有觉得很想换个工作,有没有觉得其实现在的公司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好?有一个年轻人就遇到了上述问题,他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很不满意,于是去向职业规划师咨询。他说想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一份适合自己的、能让自己发光发热的工作。规划师问他:“那么,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呢?”年轻人皱起眉头说:“我也说不太清楚,我还从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只知道现在的工作不是我最理想的。”规划师接着问:“那么你的爱好和特长是什么呢?”年轻人回答说:“我也不知道,这一点我也从没有仔细考虑过。我就是不知道我究竟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所以才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因为我从来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规划师笑笑说:“我想你确实应该好好考虑考虑了,你不知道你想去哪里,你不知道你喜欢做什么,也不知道你到底能做什么,只是不停地做,不停地奔波,却抓不住问题的关键。你现在的挫折感、烦躁感以及你的迷茫,都是因为你没有明确的方向所致。如果你真的想做点什么的话,那么,现在你必须拿定主意,才能开始新的人生。”

许多年轻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总是遇到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一个良好的规划与明确的方向,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所以找不对路,即使有了工作业绩也是平平。他们不了解自己能够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所以在不停地变换。对于每一份工作,他们几乎都是一开始时雄心勃勃,充满了玫瑰般的梦想,但是没过多久,就变得沮丧,甚至可能失去努力实现梦想的信心和勇气。

第二节 梦想是成功的第一步

走在通向成功的途中,我们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梦想。如果人生没有梦想,就好比陷在黑暗当中,不知道哪里才是方向。一个人,一旦有了梦想,就会进步得很快;一旦有了崇高的梦想,就会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甚至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有了这份矢志不渝的信念,还用担心不成功吗?

一个有梦想的人,总是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热情与活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梦想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种能激发自身动能释放的引子。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忙于低头干活,没有时间抬头看路,更没有时间去关注自己的梦想。如果你暂时没有成功,没有地位,没有财富,这些都没有关系,只要你有成功的欲望,只要你把这种欲望尽情地释放出来,只要你善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只要你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成功就不会太远。

在约翰小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带他到海边玩。有一次,父亲一边指着海上的巨轮,一边给约翰讲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不过,年幼的约翰似乎对父亲的生活道理并不感兴趣,而是目不转睛地望着停泊在码头的巨轮。

望着这些巨轮,约翰心中产生了疑问:这么大的轮船可以稳稳当当地在海上航行,这是怎么回事?真是不可思议啊!约翰不禁十分羡慕巨轮上的船长,就对爸爸说:“爸爸,以后我要做船长!”

望着约翰坚毅的眼神,父亲高兴地说:“好孩子,你的梦想真伟大。不过,做一个船长非常不容易,他必须要考虑很多问题,思考必须非常全面、周到。”父亲开始进一步启发约翰了。

父亲接着说道:“现在天气晴朗,风平浪静,船在海中航行得非常安全。但是如果出海之后,轮船遭遇暴风雨,船长应该怎么做呢?”父亲抚摸着约翰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要做船长,就得提前想到这些情况,提前作好一切准备工作。其实,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都要事先考虑周全,随时准备应付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

父亲的话深深影响了约翰的一生。父亲支持、鼓励自己去实现梦想,并启发自己应注意哪些问题,于是,约翰从那天起就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并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最终,约翰创办了海上货运公司,并拥有了一支庞大的船队。

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梦想,而对于梦想的追求,并不是一个空洞的信念,它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就像约翰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有了梦想的支撑,你就有了努力与拼搏的动力;没有梦想的支撑,你就像一个已经泄了气的皮球,成功的路就走不下去了。梦想就像一盏指路明灯,指引你走出绝境;梦想就像荒漠中的一个绿洲,滋润你的身心,带你走出困境。有了梦想才有希望,才有前行的力量,人生就是一个为梦想而奋斗的过程。人的一生难免经历磨难,遭受挫折,只要不放弃心中的梦想,顽强拼搏,我们就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马云曾经说过:“只要你敢于梦想,一切皆有可能。”马云在杭州长大,少年时代,他通过收听《美国之音》广播的方式学习英语。在考入杭州师范学院之前,马云曾两次高考失败。在大学里面,马云的英语成绩相当好。1988年毕业之后,他教了几年的英语。而即使是在他当老师的时候,他仍然有成为一名企业家的冲动,他始终坚信有朝一日一定可以创立自己的公司。为了这个梦想,马云不断地努力,他坚信只要有梦想,每个人都能创造自己的辉煌。对于想成功的人来说,这种梦想的力量能够帮助他们在面对各种困难时毫不畏缩,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使最初的梦想得以延续。梦想是获得成功的秘诀。拥有了梦想,并为之勇于进取,就会像马云一样,以往日的努力成就今日的灿烂辉煌。

大多数人都有梦想、都有企图心,不过,只有少数人能实现梦想、达成目标,事与愿违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多是在面临困难、遭遇逆境时未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如果能够坚守梦想,迎接挑战,勇往直前,那么你一定会成功。要相信生命的奖赏只会高悬在旅途的终点,你永远不可能在起点附近找到属于自己的钻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就必须接受风雨的洗礼。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大家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名字——陈燮霞,25岁的她不负众望,在女子举重48公斤级比赛中,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7公斤、总成绩212公斤夺得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枚金牌,并打破该项目奥运会纪录,成为第一个站在北京奥运会之巅的中国运动员。在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背后写满了奋斗的艰辛,但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因为那是她的梦想。凭借自己雄厚的实力和积极的心态,她圆了自己的奥运梦,也圆了中国人的梦。

梦想成就人生,成功在于拼搏。陈燮霞曾对记者说:“人应该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让我充满了力量。”的确,有梦想就有希望,梦想是激励人向上的动力。梦想可以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你可以利用它来补充你的精力,并发展成一种坚强的个性。正是梦想引导陈燮霞走上了奥运冠军的领奖台。

梦想是成功的第一步,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梦想。其实为自己塑造梦想的过程十分简单,首先,确定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这时需要你扪心自问: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吗?假如你的回答是“没有”,那么为了成功,你需要有自己的梦想,因为能明确说出他们梦想的人,比那些对自己的梦想只有一个模糊概念的人,会有更大的动力、更多的机会去实现他们的梦想。假如你的回答是“有”,那么你已经拥有了一半的成功机会,接下来,怀着对梦想的执著追求,用你的毅力和恒心去追求、实现你的梦想。《少林足球》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做人如果没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我们应该相信,梦想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高度。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有远大的目标,有积极的心态,就有可能创造奇迹,也就有可能改变世界。也许,你已经错过了生命的早晨,可是生命还在继续,路还在脚下,一切都还不算太迟。

在成功的旅途中,我们有太多的迷茫和失意。当我们决定要放弃时,新的一天、新的梦想又给了我们希望。我们在不断勾勒梦想,揣想现实的残酷,窥视世界的模样,而我们所拥有的,正是坚守梦想、永不言弃的精神力量,它鼓舞着我们勇敢地绘制未来的蓝图。总有一天,你会站在金字塔的塔顶,成功触手可及。

第三节 善用自己的天赋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天赋就是人体中神经系统的分工和布局所形成的能力系统,就如同电脑的一套硬件和附件所具有的功能一样。天赋其实就是天分,是人成长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成长特性。工作中所谓的“天赋”,并非“天赋异禀”中的“天赋”,而是一个人的个性、喜好、专长和志趣。“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长处、优点,也有短处、缺点。如果善用优点,克服缺点,就能发挥天赋,在职场上如鱼得水,勇往直前。

认识自己,发挥并经营自己的长处,你才能更准确地发现自己的天赋,找到成功到达目的地的最佳途径。当我们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时,我们不得不关注自己的职业天赋,因为它是我们获得成功的秘密武器。碌碌无为的人容易自命清高,故步自封,喜欢批评别人,他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和才能是什么,更不懂得经营自己的长处。而成功的人则善于经营自己,善用长处拼搏,因此这样的人现实、积极,富有激情,不怕挫折和失败,具有拼搏精神,也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在广阔的草原上,一只小羚羊垂头丧气地问老羚羊:“这里一望无际,没遮没拦的,我们又没有锋利的牙齿,难道天生就要成为狮子、老虎的腹中物不成?这就是我们的命运吗?”老羚羊笑笑回答道:“别担心,孩子,我们的确没有锋利的牙齿。但是我们拥有可以高速奔跑的腿,这是我们的天赋,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它,即使再锋利的牙齿,又能拿我们怎么样呢?”小羚羊听完开心极了,它以前总是担惊受怕,觉得自己那么渺小,从来没想过自己身上的长处是什么。从今天开始,它再也不用害怕了,只要它能善用它的长处——高速持久的奔跑优势,一样能够开心地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

在古希腊的“戴尔波伊神托所”门口竖立着一块古老的石碑,上面写着醒目而发人深省的大字:“认识你自己!”这句名言被著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称赞为“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的至理名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善于自我认识,善于发现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善用自己的天赋,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总的来说,天赋就是我们最具威力的神经和生理系统,它容易被经过后天努力锻炼出来的能力,或规范化的情景遮挡住,也容易被我们忽略,却能让我们轻而易举地取得职业成效。

我们都知道天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如果不能充分利用,那就相当于把珠宝埋没在地里。既然意识到了天赋的重要性,那你就要问一问自己:在职业定位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了吗?知道自己的天赋吗?对此,不妨冷静想一想,不要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浪费精力。发现自己的天赋并充分利用它,你的成功会来得更快些。

王小姐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最近她发现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顺心,公司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王小姐认为自己很有能力,但是却发挥不出来,因为她觉得老板不善于管理,工作上存在不少漏洞,周围的同事们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没有人能给她发挥的空间。在她看来,这家公司没什么发展前途了。所以她的工作态度越来越消极,她想离开这家公司。

而同一团队的李先生则不然。虽然他也觉得老板的管理能力有所欠缺,但李先生自己的思路是清晰的。工作中,李先生先自己整理出一套计划,然后再执行,既达到了领导的要求,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每当遇到同事们不配合的情况,他便充分地利用自己的长处,调动同事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当领航人的角色。结果,李先生很快便成了公司的红人,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和同事的支持,不久被提升为副经理,主持公司的主要事务。这样的境况让王小姐很尴尬,这时她才发觉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天赋并不输于李先生,只是在最需要发挥的时候她没有意识到这些,也没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结果错过了晋升的机会。

成功有原因,失败有理由。但失败后绝不能埋怨别人,而是要充分看清自己的优势及劣势,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如果不认清自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天赋,那肯定谈不上经营自己。

从人的个性来说,喜欢说话,能言善辩,有这种天赋的人更适合做推销员、市场人员、外交官、公关人员等;一个内向、沉稳的人更擅长出版、科研事业等。所以如何正确定位你的职业方向,和你的天赋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在人生的长卷上留下鲜艳的一笔。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最高文凭是中学,他在哈佛大学没毕业就经营自己的电脑公司去了。他后来的成功令人刮目相看、赞叹不已,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非常具有天赋并且善于经营自己的人,小的时候,他就对电脑技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它的未来有着十分准确的预测。因此,还未等到大学毕业证书,他就毅然决定离开大学,因为他认为只有在电脑领域才能发挥自己的天赋。于是他全身心投入到他所擅长的电脑技术中,成就了今天的微软事业。

天赋是职场经历中的一片沃土,成就的种子就在它的下方。如果你在这里努力耕耘,它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这个世界上,每个成功者都是抓住了自己的长处,并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盖茨成为世界首富,追根溯源就是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梅杰47岁就登上英国首相宝座,为世人所称道。但是他在年轻时并无超人的聪明之处,甚至16岁时因成绩不好而退学,后又因心算差而未被录取为公共汽车售票员。后来他成为英国首相,令许多人费解:一个连售票员都不能胜任的人怎么当了首相?针对这种怀疑,梅杰在一次谈话中回答说:“我很了解我自己更适合什么,首相不是售票员,用不着心算。”

的确,梅杰在早年就表现出了对政治的极大兴趣,时常在布里克斯顿的市集发表街头演说。在1964年,21岁的梅杰开始参选位于伦敦兰贝斯区的地方议会,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1990年11月28日,这位颇具政治头脑的人物被召唤到白金汉宫,正式被任命为英国首相。

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善于经营,是一种聪慧的生存方式,也是我们摆脱局限,超越自己,超越别人的捷径。不管是来自何方的河流,它的源头都在高处。一生中无论你怎样东奔西走,最终用来谋生的还是你的天赋。在你的天赋里,隐藏着成功的秘密,那里是属于你的地方,是你最正确的定位。如果你不甘平庸,渴望成功,那就唤醒你的天赋,让它带你登上最高峰吧!

第四节 做你最感兴趣的事情

也许每个人对快乐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变得富有就会快乐,有人认为官位提升可以带来快乐,有人认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才是快乐……其实这些都对,有位哲学家这样说:“所谓快乐,所谓成功,无非就是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确,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从中体会到快乐,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试想,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事情不感兴趣的人,又怎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并有所作为呢?相反,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就是自己喜欢的,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充满激情,全身心投入,才可能有所建树。

喜欢自己所做的事,事业在其中,快乐也在其中,这就是成功的智慧。事实上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职业,那么很难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长期下去你会很难感到自己是成功的。只有当我们做自己真正喜欢并且能让他人从中受益的工作时,才可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就会让我们每天充满工作的动力,即使遇到困难也有战胜它的勇气,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不会感到辛苦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方法能让我们体会到真正的满足和快乐。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几百年来,莎士比亚的戏剧一直被人们传诵着、演绎着,他成了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剧作家之一。而少年时代的莎士比亚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开始经商,虽然赚了很多钱,但他并不快乐,因为他心中最热爱的事业是戏剧。莎士比亚把国王的赏赐和自己所赚来的钱集中起来,投资建成著名的环球剧场,正因为他在小的时候就由衷地热爱戏剧,长大以后又得以从事自己喜爱的戏剧创作,才使他有极大的热忱和非凡的创造力为人类留下许多不朽的艺术作品。

可以想象,对于一份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你会有恒心和激情去为之奋斗吗?一定不会,如果你一直做自己感兴趣、非常喜欢的事,你的内心便会充实快乐。所以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会有一份持久的动力。那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呢?一个人想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就要多尝试不同的事情,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长时间的认真体会与思索,需要耐得住寂寞,等待属于你的那一刻。也许你很钦羡那些如今功成名就的人,但是你可曾看到他们当初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那份耐心呢?每一个成功者都有过一段低沉苦闷的日子,他们敢于等待那份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因为他们在慢慢了解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后,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

赵进东院士是一位有着杰出成就的科学家,由于在蓝藻细胞分化和发育与分子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他曾先后获得美国李氏奖金、青年科学家安泰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奖项。在布满荆棘的科研探索路途中,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位探索者必然会遭遇挫折和困境,赵进东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这是他热爱的事业,所以他能够克服一切困难。1994年,赵进东刚从国外归来,当时生命科学在国内还是新兴学科,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但艰难的环境并没使他屈服,相反,正是在这段日子里,他通过研究蓝藻细胞分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发现。赵进东用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们:“人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可以谋生,这就是成功。即使我现在不是院士,不是所长,但还是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因为我在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当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跟自己的理想越来越接近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每做一件事情都是那么美好,也就会越来越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当然也就可以乐在工作中。当你乐在工作中时,你的工作效率会更高,工作质量会更好,就会得到更多人的肯定与支持,这时候你就会更喜悦。

事实上,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是乐在工作中。因为通过自己热爱的工作,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你会觉得不成功都难。因此,人快乐的秘诀就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成功学家卡耐基曾经向一位著名的成功人士请教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成功人士的回答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爱上你的工作。从心理学上讲,当一个人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时,他的心情是愉快的,态度是积极的,因此他也很有可能在喜欢的领域发挥最大的才能,取得最佳的成绩。有些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不喜欢自己目前的工作,所以他们不能全身心投入目前的事业,也就不会作出成绩。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需要多尝试,即便不喜欢目前的工作,也要把自己应该做的做好,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沿着自己的兴趣慢慢规划出适合自己的职业。

美国第一位亿万富翁、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叙述自己的成功经历时说:“我由衷地喜欢自己做的事,我永远也忘不了我的第一份工作——簿记员。那时,我虽然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得起床去上班,而且办公室里点着的油灯又很昏暗,条件十分艰苦,但这一切都不能让我对它失去热情,那份工作从未让我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很令我着迷喜悦。我从未尝过失业的滋味,这并非我的运气比别人好,而是我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我从不把工作视为毫无乐趣的苦役,而且能从工作中找到无限的快乐。”洛克菲勒希望把这种快乐工作的方式传给儿子,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说:“如果你的工作源于你的兴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的工作只是生活的工具,人生就是地狱。”

如果一个人做自己不喜欢做的工作,他就会轻视自己的工作,而且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工作,应付差事,这样的态度肯定不会从工作中享受到乐趣。带给你快乐的既不是财富也不是辉煌,而是你从事的事业是你最想要做的事。如果你仅仅为了钱而工作,快乐就会一直躲避着你。这样机械地工作,你的事业就会缺乏成就感,你也不太可能体会到生活的真正意义。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事业成功人士的成长史,那么我们会看到,最容易成功的人,就是那些做自己内心深处真正喜欢的工作,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的人。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再苦再累也是心甘情愿,乐在其中。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他举了两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向大家解释什么是相对论:当一个小伙子独自一人坐在温暖的火炉旁时,他会觉得昏昏欲睡,一分钟就像一小时那样漫长;而当他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在冰天雪地里的时候,他会觉得时间飞逝,一小时就像一分钟那样短暂。其实我们的工作也属于相对论的范畴,做自己喜欢的事,你会觉得快乐无比;而从事的工作是你不感兴趣的事,你会觉得工作就是煎熬。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工作辛苦、烦闷,那么他的工作决不会做好,这一工作也无法发挥他的特长。在社会上,有许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视之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不可避免的劳碌、迫不得已的行为。其实,当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时,你就会发现那可能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幸事。试试看,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第五节 南橘北枳的启发

都说环境创造命运,成功的环境可以创造成功的人生,不好的环境会导致失败的人生。就像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客观环境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历史上,拿破仑的伟大实属时势造英雄。当时法国大革命后,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资产阶级需要一个有才能的人来执政,于是拿破仑在这样的形势下奋斗才有了结果。假如没有法国大革命后那种形势,拿破仑最多也就是一个高级军官。客观环境可以决定个人成功的层次水平,环境改变了,命运就会跟着改变。想要定位自己的方向,周围的环境是你不得不考虑的。

南橘北枳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同一种植物,当生存环境改变了,它竟然也“变质”了。这无疑提醒我们,职场也是大环境,它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如果你忽视职场环境,就很难定准自己的方向。

环境虽然是外部因素,但是没有环境,就无法将社会映射入内心,使世界更加真实。所以说,环境是一个引子,是一切新思想、新事物的源头。环境不一样了,可能一切就得跟着作调整,盲目地照搬照抄无疑是死路一条。

被人们称为“汽车疯子”的李书福,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别人没做,我们更应该做。即使无力回天,也可留下一个时间上的思考。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做大、做强、做好的企业不可能用别人的品牌。我不反对‘挪威的森林’,但更好的是,我们要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出雄伟粗壮的白桦林!”这段话想要表达的就是:别人的成功可以参考,但不能全部照抄,因为别人的成功是在他的环境下取得的,如果你不假思索地照搬照抄,几乎是白费力气。

假如你想取得某人那样的成就,就去学习某人,相信他的信念,按照他的思考模式去思考问题,锻炼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很轻易地发现自己的思考模式跟以前不一样了,与成功者越来越接近。这种方法对许多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想自己创业的人来说是一条捷径。每个人在定位自己时,向其他人学习当然无可厚非,别人的成功确实值得我们借鉴,这种参考能让我们更明确自己的方向。许多人也是受别人成功经验的影响才找到自己成功的方向的,但是这些人绝对不是盲目的模仿,他们是在学习、参考别人的经验后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所以也能成功。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只乌鸦很崇拜老鹰,它见老鹰从悬崖上以优美、矫健的动作飞下叼走一只小羊羔,羡慕得不得了。于是,乌鸦开始细心观察老鹰的一举一动,它梦想着自己也能像老鹰一样成功地抓住自己的猎物,于是它仔细地学习老鹰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态乃至每一个眼神。它模仿得真的太像了,于是它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老鹰的能力,决定去捕捉猎物。结果乌鸦毕竟是乌鸦,就算模仿得再像老鹰,老鹰捕猎的方式也不适合它。没有结合实际的乌鸦最后被牧羊人抓住了,还被剪掉了羽毛扔给孩子们玩。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特点去选择和学习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不能盲目地模仿。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目标、人生阅历、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等本就有差别。

已经习惯了“拷贝”模式的人,只能永远活在别人的阴影下,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长期下去他们的思想会被模式所束缚,他们以为只要按照成功者的路子走下去自己也能成功。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成功不是使用复印机那样简单,放上白纸,按一下“COPY”键,成功就出现在眼前了。就像有些初期创业的人盲目模仿大公司一样,觉得按照大公司的做法去开拓市场,制作方案,就能在短期内看见成效。向成功的企业学习方法是有益于刚起步的公司的,但盲目地照抄照搬只会葬送了小公司的前途。因为大公司投资较大,为了稳妥,一般在制作方案时比较慎重,许多有风险的投资都将受到阻碍。这种方法对于小公司就不适用,刚起步的公司是在摸索中前进的,要敢于冒点风险,敢于尝试,对小公司来说机会更重要。同一种方案在不同的环境下就有不同的作用,所以学习别人的成功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清楚地知道这种方法适合什么样的环境。

别人的成功方法不一定就是我们的成功方法,我们不否认模仿成功的确对自己的成功有很大帮助,但别人的成功方法就像水一样,既可载舟也可覆舟,就看你怎样去琢磨采用,一味地模仿而不结合实际情况往往会妨碍我们走自己的成功之路。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独特的哲学观而闻名于世。“认识你自己”就是苏格拉底对他学生的忠告,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的。柏拉图20岁时就拜苏格拉底为师,跟他学习了10年,因此深受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但柏拉图没有照本宣科地复述老师的思想和观点,他与苏格拉底的学术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他受老师的启发,希望自己的学生也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哲学,所以他的学生在自己的领域都各有建树。他经常同学生展开大辩论。在一场大辩论中,柏拉图的一个学生大放异彩,这个人就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学术观点分歧也很大,到柏拉图的晚年,师徒二人经常发生争论。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创建了一个学派——学者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因而得名“逍遥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全都声名显赫,在学术上一脉相承,但都各自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精神,被后人尊称为“古希腊三贤”。

同一师门因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最终产生截然不同的哲学观,也成就了三位学术上各有成就的大师。可以说,不同的环境成就不同的人生,想要成功定位自己的人,就不能盲目地模仿别人的做事方法,切忌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

那些成功者在成名之前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他们是怎么积聚自己的能量,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简单模仿他们,可能是南辕北辙。成功不是简单模仿就能获得的。从现在开始,从自己身边的环境开始,重视环境带给我们的改变,积极地去适应它,为自己的成功定位塑造良好环境,那么我们的事业也会一步步得到提升。记住那句话:环境改变命运。所以,好好地把握环境,改变你的人生。

第六节 学习小马过河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尤其对于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来说,缺乏经验,缺少辨别能力,以个人能力所能知道的极其有限,总有不如人的地方,总有自己不懂的事,这时需要虚心向别人请教。

早在2000多年前,埃及国王阿克图曾给他的儿子一个忠告,他说:“谦虚一点,它可以使你有求必得。”在工作和生活中,当你遇到了难题时,别忘了谦虚一点,向他人请教。

乔布斯在创建苹果公司时,连如何经营管理都不懂,他开发了一件新产品,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定价。但他知道最快的学习方法就是看别人是什么做的,于是他就跑到零售商那里去请教,因为他认为如何定恰当的价钱应该是常与消费者接触的销售商最清楚。在销售商那里,乔布斯出示了新产品,问他们:“像这样的东西在这里可以卖多少钱?”他们都会坦诚地告诉他行情。参考销售商的意见自然省了不少力气,多走几家,多请教几个人就会有个大概的方向,然后再结合市场需求,乔布斯就定出了合理的价位。

小学课本中讲过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小马过河”。小马由于刚出生不久,所以从来没有独自穿过面前的这条河,这时小马作了个正确的决定,就是问一下其他有经验的动物,给自己作一个参考。其实我们在定位职场方向的时候,也可以虚心请教一下经验丰富的人,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为自己的成功赢得砝码。

美国南部农村的一个小伙子在一家工厂做学徒。一天,他无意中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些大企业家的故事,他很想知道这些大企业家是怎么发家的,希望通过他们学习经验和方法,于是他不辞辛苦地跑到纽约去向其中一位大企业家请教。他对大企业家说:“我很佩服您的创业精神,我想向您学习一下成功的经验,我想知道我怎么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这位大企业家非常欣赏这个小伙子,和他谈了一个多小时,告诉了他许多好的方法和刚刚工作时的经验,临走时又向他介绍了几位其他的成功人士。

于是小伙子相继请教了许多一流的商人、总编辑、银行家等。通过不懈努力,他学到了很多知识、经验以及成功者的思想作风。参照他们的做法,当小伙子20岁出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他当初做学徒的那家工厂的主人了。不到五年,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了百万美元的财富了。最终,这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子成为一家大银行董事会的一员。

虚心请教别人固然重要,但是请教别人的意见不是让你失去自我,所以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有主见,要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别人给了我们指导后,我们应该自己鼓起勇气去尝试,就像小马一样,当它自己蹚过眼前的河流时发现水的深度和其他动物描述得都不一样。只有你自己尝试过后才知道面前的路适不适合自己。站在河边不动,你永远不会知道水的深浅,永远不会蹚过河。成功,在于大胆进行尝试。成功之路遥远而迷茫,前方是未知的,我们在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之前,需要不断探索尝试,敢于踏出第一步,这样才有成功的机会。世间最可怜的是那些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的人。他们不敢决定自己的命运,因为他们不知道决定的结果是好是坏,连试试的勇气都没有,就这样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胡适的一句经典话语就是“自古成功在尝试”。也许很多人都很喜欢这句话,并从中受到些许的启发,从而开始去尝试一些事情。当你面对一个机会时,尝试了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就算没有成功,也可以对自己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积累更多的经验。尝试其实是一个不断接触、体验的过程,很多事情并不是在最初就可以看到、预料到结果的,尝试可以改变甚至创造一个结果,而我们在不断尝试时,也是在确定自己的方向,定位自己的人生。

小李去年毕业于某大学数字传媒专业,费尽心力终于在人才市场找到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可是上班不久,他发现这份工作不是很适合自己,加之他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很适应现在的市场需求,于是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现在很多初涉职场的年轻人都有自己创业的想法和能力,但是他们就是怕冒险,不敢尝试。小李当初想自己创业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很不理解,但他还是去做了,并且成功了,他对那些不敢尝试的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并非每个人都曾经尝试去实现它,如果连尝试都不敢,就不可能成功。机遇来了,就要看你是不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只有自己试过了才知道这条路适不适合你。”

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久而久之,你就可以弄清工作的规律性,就会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由会干到得心应手。莎士比亚曾说过:“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是的,我们只有不断地去探索尝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不敢行动的人就没有成功的机会,永远与成功无缘。只有大胆进行尝试,敢于抓住时机,并积极地付诸行动,克服困难,你才会最终取得成功。

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次尝试。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长大之后的学习、工作……千千万万的尝试中,有失败,有成功,有快乐,有泪水,同样也会有幸福和辛酸。而敢于尝试的人从不停顿下来坐等成功的降临,他们总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前进。“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小马没有贸然地过河,而是虚心地请教了老牛和松鼠,在客观地分析了老牛和松鼠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后,它没有只听别人的看法,而是亲自下水尝试。所以,尝试很重要,细想一下,其实我们就是伴随着一个又一个尝试长大和认识这个世界的。形势在发展,情况在变化,借鉴别人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是无论什么事都必须亲自尝试。不去尝试,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去尝试,虽然不会失败,但也绝不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只有尝试,才有迈向成功的可能。很多人不能取得成功,缺乏的不是才能和机遇,而是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

第七节 朝秦暮楚的下场

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思维活跃,有想象力,青春洋溢,这种年轻人的朝气让人羡慕。但是浮躁也是许多年轻人一个很大的弱点——容易沉不住气,恨不得一时的付出马上就带来收获。这样浮躁的心理导致他们一次次地失败,最终一事无成。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看清楚环境、认清自己。总是朝秦暮楚又怎么能成功呢?

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之目标。滴水穿石,在于落下的每一滴水,都是向着同一个方向,落在同一个定点上,它们方向明确,目标专一。如果它们不是这样做,恐怕穿石之功也就无从谈起了。在我们确立目标之前一定要作深入细致的思考,权衡各种利弊,考虑各种内外因素,从众多可选择的目标中确立一个。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能成功,而是我们没有一个专一的目标,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执著地追求。

同样,我们在为远大理想奋斗的过程中确立一个目标,然后忠于它,为它而努力奋斗,绝不能见异思迁,这就是成功者的做法。他们明确自己追求的目标,为之付出一切,从不动摇和改变。而多数人恰恰相反,很少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即使有,也往往是朝秦暮楚,开始时还能专心致志,一旦小有成绩就开始飘飘然起来,觉得成功没有什么了不起,开始寻找新的刺激,寻找新的目标。朝秦暮楚看似机会很多,但是这样浮躁的心态注定你什么都把握不住,忙来忙去,只落个碌碌无为。

许多年轻人大学毕业之后就轻松找到了工作,不能否认他们是幸运儿。应该说,找到工作也就解决了毕业后的头等大事。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虽然可以暂时松一口气,可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很难静下心来好好儿地工作,耐心寻找自己的职场定位。一旦遇上点小麻烦,他们就想换个工作,开始抱怨目前的工作“和想象中的工作一点不相符”“简直累死人”“一点没有发展空间”“工资太低,不够用”等,这些都是很表面的理由,他们从来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是梦想着有更好的工作在等着自己。这样朝秦暮楚是不会有好的发展的,没有正确定位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成功。

想要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就要认准一个目标,并使自己不断向着锁定的目标前进。尽量在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领域里努力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好好儿把握机会,向目标挺进。朝秦暮楚只会让我们错失良机,一事无成。

有一幅著名的漫画名叫《挖井》,它形象地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挖井找水,一连挖了四个深浅不一的坑都没有出水,正要挖第五口“井”。漫画到这里就结束了,可能他还会挖第六个、第七个……画面下的文字是这样的: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这反映了他的心思。然而,原来那些“井”再挖深一些,就会有丰富的水源了,可是他并没有坚持下去。他幻想着眼前的井挖不出水来,换个地方一定行,可是他频繁地换地方就是没能在一个地方坚持挖下去,最终也没有得到水。朝秦暮楚的思想坚决不能要,要想找到成功之源,除了准确定位外,还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浅尝辄止、朝秦暮楚是不会成功的。唯有专一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有些人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里获得成功,这是因为他们朝秦暮楚,想要的太多,没有一样做得精,到头来才什么成就也没有。这类人有个通病,就是:他们经常确立目标,经常变换目标。要知道,一个人在太多的领域内都付出努力,就难免会分散精力,最终一无所成。所以说,心中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坚定地走下去,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这个目标上,这样你每一步才走得踏实,成功也会向你招手。

小赵原来只是一家软件公司的普通职员。从大学刚毕业走进公司的第一天起,他就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两年内成为产品开发部的经理。从那天起,他就盯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努力,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在公司,他往往要比其他职员多做许多工作,休息时也要参加许多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他就是这样执著于自己的目标,专注的工作态度让他每天都充满了激情。虽然有些累,但劳累过后,看着自己的优秀业绩,他便体会到了更深的幸福和快乐。

不到一年,小赵的努力已有成效了,他的快速进步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他被提拔到了主管的岗位。小赵工作起来更加努力了,虽然为此牺牲了许多娱乐和休闲的时间。他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当看见目标即将实现时,他感觉工作的劳累其实是一种享受。小赵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不断得到公司的肯定,在当上主管后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又被提拔为部门经理,成了公司里晋升最快、年纪最轻的品牌经理。

正是因为小赵设立了清晰的目标,并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着,没有朝秦暮楚,所以最终他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超越了自己。成功在于专注的态度,一个人要想在某个领域真正做出优秀的成绩来,靠一时的小聪明是做不到的。有的人由于自己的聪明和机遇可能会做出一定的成绩,但那绝不是最终的辉煌。一个人要想在自己所选择的领域里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没有几十年甚至毕生的努力很难实现。如果我们要走向成功,就不能朝秦暮楚,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为之努力,方能取得效果。

今天的职场里,每个人都追求成功,但是,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因为成功者自始至终忠诚于自己的目标,而失败者却是在追求过程中不断地变换自己的目标,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生活中、工作中,不管你是否犯过朝秦暮楚的错误,只要你现在安下心来,认定一个正确的目标,专一而不懈地努力,你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无论是任何人,做任何事,只要有一个专一的目标,具有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心态,就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第八节 给自己一个评语

大多数刚刚进入职场的人,对职场和自我的看法不成熟、不稳定,他们比别人更容易激动,更容易孤独,也更容易自卑,所以在这个时候学会认识、分析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对自己的现状——现实的我是不满意的,往往会“幻想”一个更让自己满意的“我”——理想的我。在两者之间,有的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的,有的却需要自己心平气和地接受。人生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而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气质、性格和兴趣等。

如果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做起事来还有什么不能成功的呢?给自己一个合适的评语,就是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那么如何给自己下一个评语呢?有位作家说得好: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就有信心把握好自己的方向。

我们可以经常对自己的心理、行为进行分析,使自我评价逐步接近客观实际。同时要学会从别人的眼中看自己,人人都会通过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当然他人的评价比自己的主观认识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如果自我评价与周围人给你的评语很接近,则表明你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好、较成熟;如果客观评价与你自己的评价相差过大,则表明你需要作一些调整,可能你并不了解自己,或是你的表现和真实的你之间有偏差。对待别人的评价,也要有认知上的完整性,不可以因为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只注意某一方面的评价,应全面听取、综合分析,恰如其分地对自己作出评价和调节,从而合理地定位。

一名电子信息学院的大学生,成绩不错,英语口语也非常好,自己也非常努力,年年获得学校特等奖学金。他想去电信公司工作,这符合他学的专业,但由于学历不够,无法跨进电信公司的“门槛”。由于家庭原因,他希望早点工作,帮助家庭分担困难。情急之下他找到了他的就业指导老师,老师帮他分析他的现状:“我认为既然电子信息类的工作对学历要求比较高,你可以重新给自己定位。你英语好,尤其是口语不错,这是你的优势,你又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所以去外企做市场工作可能比枯燥的电子行业更适合你。”这位同学回家后仔细分析了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自己的专长,觉得老师的话很有道理,自己学的是电子信息专业,而且擅长英语,这是自己的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如果选择一家电子行业的外企做市场工作的话,就能充分把自己的英语优势和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于是他按照这个方向努力。不久,他去了某著名跨国电子集团做了市场助理,这个职位对他来说再适合不过了,因此他工作起来游刃有余。可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评价、中肯的评语有多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擅长什么,特点是什么,短处在哪里,如何扬长避短。

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他也就在心中点燃了一盏光芒普照的明灯。”一个人只有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从而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并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客观地认识自己当然是困难的,然而作为一个想做一番事业的人,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难道不应当是一个起码的要求吗?在工作中,有不少人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大,要么夸大,要么贬低,做事情总是不能成功。而有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既不夸大、也不贬低自己的能力,认定一个相对可靠的目标,实事求是地量力而行。

小张是一个不太自信的年轻人。尽管他已经大学毕业,并找到了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但他还是觉得周围的人都比自己强。他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境十分贫困,靠着救济金才读完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而他的同学、朋友个个都比他家庭条件好。他总觉得自己的各个方面没有一个能优于别人,自己是一个没有自信也没什么才能的人。由于他的自我评价是什么都不如别人,所以自卑的他到了30多岁还不敢谈女朋友,总担心女孩子瞧不起他,也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些时尚、骄傲的女孩子。他经常责备自己是个懦夫,对自己的言谈举止、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观点总感到十分不满,但又没有改变的勇气,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总之,小张一直生活在苦恼之中。

虽然小张给自己的评语是“什么都不如别人”,是“懦夫”,但他的同事们却认为他是优秀的。其实他的确是一个很优秀的年轻人,工作踏实认真,思考问题全面,思维敏捷,人很谦虚。同事们和领导都很喜欢他。一次意外的谈话中,小张了解到了同事们眼中的自己,以前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这些优点,因为他对自己的认识总是停留在自己是个贫穷的山里小伙子上,结果不仅给他的心理造成了困惑,更影响到了他的工作和生活。这些都源于他没有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没有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语。从那时起,小张给自己的评语是:我是个有能力实现自己理想的人,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它。于是他找回了自信,抬起头沿着成功之路大步向前走。

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做自己人生的导航员。没有谁比你自己更能决定你的命运。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语有助于我们做自己适合做的事。人在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倘若一个人失败的次数多了,就容易把自己想得一无是处。其实多次经历失败的人身上都存在着长处,可能你的失败只是暂时的,可能你没有找到那条适合自己的路,但并不是永远找不到,在找到正确的道路以前一定会在失败的路上进行摸索,然后才能看见正确的路标在何方。如果你只盯着失败,那么你就会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失败的人,忽略了自己的长处,你的失败可能是永久的。所以在给出自己评语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全面考虑,正确的评语可帮助我们定位人生,而错误的、偏离实际的评语会打击我们的信心。

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语,是人生道路上一堵阻隔成功的墙。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那么他的人生道路一定会弯弯曲曲,而且不知道何去何从,甚至会经常迷路。一个人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你在心中把自己定位成什么就是什么。所以说,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语,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这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关键。

第九节 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遵循自己内心的需求,找准自己的方向,要相信自己。世间的道理没有任何规矩可言,没有成套的、既定的说法。也许某种既定的说法是对的,但未必适合你,一定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在喧嚣热闹的环境中受太多因素影响,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其实,一个人无论他身在何处,永远能够倾听到的首先是他内心的声音,首先应该听从的也是这种声音,这才是成功者最有力、最可依赖的根本。

人作为一种生命个体,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需求。工作与创造的愿望是在巨大社会压力之下形成并被无限放大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承认这并不是我们内心深处唯一的愿望。很多时候我们都自认为很了解自己,忙碌中无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殊不知最容易被欺骗的恰恰是自己。我们总善于为自己编织很多自欺欺人的借口,披上很多自我保护的外衣,结果一阵纷乱之后被打倒的竟是自己。此时我们需要发现自己内心所指向的真正方向。

被称为“英语专业户”“英语疯子”的陈春辉,在一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就为之着迷,他渴望记住每一个单词,弄清每一条语法,背下每一篇文章,英语成绩自然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同学,英语也为他带来更多自信。他当时并没有感觉到英语就是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甚至是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一次,他在书店乱逛,只见那些枯燥、单调的英语辅导书在眼前晃来晃去。他正要失望地离开书店时,随手翻开一本英语杂志,内容是英汉双译的,双色纸使文字看起来很有活力,里面的诗歌、散文、新闻、歌曲、电影像是一个个新朋友在向他热情地招手,这种情景再次点燃了他对英语的好奇和热情。他清楚地记得,当他回到家塞上耳机时,悠扬的背景音乐和富有感情的语音语调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英语。这时,他恍然大悟,自己对英语的喜爱不仅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是自己内心最需要的。

遵从着自己内心的召唤,陈春辉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参加各种英语演讲比赛,虽然历程艰辛,但他没有放弃,不断地尝试,最后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和辩论赛中代表山东队取得银牌。在回忆那时的情景时他说:“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戴上全国英语教育专家杨治中教授颁发的奖牌时,曾经艰苦训练的日日夜夜再次浮现在我眼前,一路走来,自己收获了很多,成熟了很多,但这一切都是我发自内心想这么做的,所以我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快乐的,也是值得的。”

善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成功定位的一个前提。人不是机器,会产生多种愿望,发出多种声音,而很多声音可能是微弱的、转瞬即逝的声音。一些由于工作过劳而导致焦虑的人士,则可能忽略了这些声音,或者是粗暴对待这些声音,最后导致冷漠、沮丧,对工作毫无兴趣。其实职场生涯充满浮浮沉沉是再正常不过了,在社会的洪流中为名利权力而追逐,表面的光鲜与浮华掩盖不了有时来自内心的那一份孤寂与迷茫。所以要学会从浮沉中走出来,给自己一个独处的空间与自由,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倾听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让浮躁繁杂的内心得到平静,沉淀出属于自己的纯粹,这样方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在迷茫中找到方向。

真正聪明的人总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李开复就是这样的人,他总是把“选择的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他五岁的时候,他厌倦了幼儿园单调和没有什么内容的学习。有一天,他问妈妈可不可以直接上小学?最终,他的名字出现在一年级的招生名单上。而在那之后,李开复一直是自己掌握主动选择的机会。在哥伦比亚大学,他放弃学了一年多的法律专业而转投计算机系,他知道自己内心更喜欢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但是他觉得这个职业不是他内心渴望的,即使勉强坚持着也不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卡内基·梅隆大学,到苹果公司去从事自己热爱的计算机事业。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他总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慢慢找那个更适合自己的天地。从苹果公司到SGI公司,从SGI公司到微软公司,从微软公司再到Google公司,他从未间断过主动选择,而这些选择不是盲目的,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经过深思熟虑的。2009年,他选择离开Google公司,他用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名言作为结束语:“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这一路走来,他的奋斗是幸福快乐的,因为他在听从内心真正的召唤。

许多人都在为如何进行职业规划而四处问询,看得出来,他们正对此进行着认真的思考。但事实上,别人的建议终归只是一种参考,问题关键不在于答案本身,而在于要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跳动。也许目前你是弱小的,内心对某些事情感到很恐惧、很不安,没有信心,你会听到别人对你的评论和批评,但你必须告诉自己:对你而言,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你自己的道路。

具有“现代舞之母”之称的伊莎多拉·邓肯,其舞蹈生涯虽跌宕起伏,但绚烂多姿。小时候,她被送到名师那里去学习每个女孩都渴望学习的芭蕾舞,因为芭蕾舞是那么高雅、优美,翩翩的舞姿让人们着迷。但是邓肯只上了几节课就厌倦了,她厌恶芭蕾舞的程式化,厌恶那种约束人的舞鞋和束身衣。这和她自己内心对舞蹈的认识完全不同,她觉得舞蹈一定要表现人类的精神与灵魂。

于是,她彻底抛弃了传统的舞鞋和舞衣,改穿宽松裙袍或透明纱衣,赤着双足,自由摆动,自由起舞。她的观点惊世骇俗,她跳舞的方式更是惊世骇俗。当时的舞蹈界并没有接受她的表演方式,人们视其为异类。为给自己的舞蹈争得一席之地,她百折不挠,经历无数的坎坷波折,依然听从内心的声音,依然跨大步伐,跳前跳后,跳起跳落,高仰着头,挥动臂膀。听从内心的声音,给了她异乎寻常的生存勇气,终于使她的舞蹈大放异彩,轰动世界,她以振奋人心、难以超越的舞蹈思想和舞蹈动作,影响了世界舞蹈的发展进程。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埋藏了无限潜能,这种力量本来就蕴涵于我们身体中,或者说,是我们容易遗忘的能量。潜能不会自动显现,就像泉水没有压力不会喷出地表,你必须有意识地唤醒并激发它。而在激发潜能之前,你必须听到内心的声音,遵循它的引导,只有这样,潜能才会有流动的空间。

其实在漫长的一生中,你总会有怦然心动的一刻,这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瞬间不会无缘无故来找你,如果它蓦然降临在你面前,你要相信自己就是它一直在寻找的人,千万别错过。也正是从这一刻起,你的心绪被一种难言的力量所牵引,虽然那时的你还无法确切知道未来到底会走上什么路,但你要有一种直觉,只要有一线机会,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第2章 有规划的人生才精彩

第一节 面对选择,心中清明

漫漫人生,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一个生存于大千世界的人,必须面对许多的事或物,又常常需要从中作出一些选择。人生只有一件事不能选择——就是自己的出身,其他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选择得当,前路一帆风顺;选择不当,旅途磕磕绊绊,甚至会把你搞得灰头土脸,于是便生出“悔不当初”的感慨。要作好人生的规划,选择尤其重要,当我们面对各种选择时要做到心中清明,要清楚自己的选择。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他说:“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人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我们每天都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一种生活状态、一种职业时,我们可以作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使我们的生命走向不同的方向,从此产生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头饥肠辘辘的毛驴一直叫,想要吃草。这时它发现自己的左右两边各放一堆青草,毛驴高兴坏了,但同时它也困惑了,要先吃哪一堆呢?毛驴犹豫不决,它刚要吃左边的草,可是想右边的草一定更好吃,于是它又走到右边,刚要下口觉得左边的可能更新鲜。就这样,毛驴一直犹豫自己的选择,最后在来来回回中饿死了。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面对选择时,心里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今天有一个想法,作这样的选择,明天又有了新的想法,选择就跟着改变。其实人生中可以选择的机会是有限的,面对选择我们首先要做到头脑清醒,心里清楚这样的选择意味着什么,选择以后形势将会怎样。

虽然我们不能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却可以选择用什么态度来回应。我们能够在困苦中求生存,能够克服障碍,是因为我们都有自由意志,有选择的自由与权利,因此我们能安然面对逆境,战胜逆境。一个在职场中获得成功的人一定是个聪明的人,一个聪明的人一定是善于选择的人。在作选择的同时也意味着许多东西应该放弃,这样更有利于你朝着自己选择的路勇往直前地走下去。就像林肯说的那样:“所谓聪明的人,就在于他知道什么是选择。”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发现许多人这一生碌碌无为,就是因为他们面对选择时舍不得放弃其他机会,面对不同的机会时不知道如何选择,就在这犹犹豫豫中虚度自己的一生。

小李毕业于工商管理专业,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说话,也不太善于交际。他毕业后在一家金融公司实习过将近一年,主要工作是写些企业制度、方案等,这类工作也是比较适合他的性格和所学的专业的,所以他的工作一直很顺心。可是后来公司经营出现了问题,效益下滑。没办法,他换了一家培训公司做销售,小李对这样的选择有自己的想法,就是想通过在培训公司做销售,改变自己的性格,以后找到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培训方面。

做了大概一年多的销售工作后,他的收入较过去多了许多,所以他现在不知道自己应该是直接去做人事,还是继续做销售?做销售的收入比较可观,而且职业规划期比较短,短时间内就能得到职业晋升。但销售似乎不是适合自己的职业,他不太喜欢整天与人打交道、应酬。他是那种很平淡、没有强烈欲望的人,喜欢安静地工作,按自己的计划做事。所以小李不知道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

于是小李向一位职业规划师求助,规划师给他的建议是:“不同的选择会把我们带向不同的路途,带向不同的终点。在作选择之前,问问自己的内心,我要的是什么?尽量让头脑保持清醒,对于每一种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是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问问自己,这两种结果哪一种是自己愿意接受的,哪一种是不愿意接受的,甚至会让自己感到难过的。”其实小李还是比较喜欢人力资源的,想把人力资源做精了,几年后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其实他已经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完成自己的职业规划。最后,规划师提醒小李:“如果你真想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而且能够遇到精通于此的上级和同事,同时又能提升自己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那么你也可以选择去从事这样的工作,而收入也会随着你的经历和能力的提升而不断提升,所以合适的机会和合适的企业是你要着重考虑的。”

许多年轻人充满激情,但往往徘徊于抉择的岔路口,时间从身边匆匆流过时,没有坚持自己的选择,而面对机会时,将失败的缘由归结于天时地利人和的不协调。选择了一条道路,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如同无法改变岁月流逝一般,你也无法改变选择的初衷,所以,只要有坚定的生活信念,并企盼这一选择有美好的结果,无论所选之路上是鲜花还是荆棘,就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

面临选择时,无论选项多少,人总是很容易迷茫,总想着还有更好的选择。尽管认真地选择并不能保证结果如愿,然而我们仍应面对自己的选择,这不仅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更是对自己信心的肯定。人人都会面对各种痛苦的抉择,就如同掉到河里一样,除了游上岸不至于淹死外,别无生路。如果作出了选择,想一想在面对结果的时候,自己会不会后悔没有选择另外一个。如果不会后悔,那么你的选择就是正确的;如果可能后悔或者感到遗憾,那么你的选择就是错误的。

面对生活、事业的一次次选择,我们的角色也在一次次变化。做好人生的选择题不是那么容易的,大多数人在做人生的选择题时经常是晕头转向的,所以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要心中清明,经得起诱惑,只有不被诱惑,才看得准答案,不至于掉进陷阱。更要敢于取舍,一旦认准了答案,便果断地作出选择。

面对一个又一个选择,关键在于自己。犹如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远远望去四处都是美丽的风景,然而不同的景致一定会演绎出不同的结果。清醒地坚持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选择义无反顾地努力,你一定会奏出华美的乐章。

第二节 赚钱行业未必适合你

当我们在择业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什么行业最适合自己?”这也是有远大抱负的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许多成功的人就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行业,最终在这个行业里绽放光芒的,但这个行业最初未必是最赚钱或最流行的行业。赚更多的钱和从事适合自己的行业,哪个对自己的职场生涯更重要?其实赚钱只是实现人生理想的一个手段,而不是人生最终的目的,赚钱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试想,一个人赚钱虽多,但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么钱多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有些人在作行业选择时存在误区,一门心思地奔着那些看起来赚钱的行业努力,从来没想过这个行业是否适合自己。有的人进了看起来光鲜的行业,或是进了国企,进了政府机关,但没有得到太大发展,一直非常矛盾,想离开又不愿失去既得利益,转换成本又越来越大,勉强得来一官半职也很没意思。如果一个人始终处在矛盾当中,那么他的激情就会在无聊的事务中慢慢消磨。因为他们只能从事看起来体面、赚钱多的行业,但事实上这个行业并不适合自己,所以他们一直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那个行业适合你,加上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对自己所处的职场有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持之以恒地去做,踏踏实实地去做,成功就会离你不远,赚钱也不再困难。

小张是一个农村孩子。高中毕业后,由于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他不得已回家务农了。他家境比较清贫,务了几年农后,他想自己做点生意。那时周围许多人都做保健品生意,他家有个有钱的亲戚也一头扎进热火朝天的保健品市场,同时还劝小张也做保健品生意,一定能赚钱。小张并没有盲目跟风,他决定考察一下市场,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他观察、了解后认为,做豆腐本钱少、市场大,于是就借了几百元钱当本钱做了起豆腐生意。他坚信小产品成就大事业,小产品也能赚大钱。

刚开始,他做的豆腐口味、外观都不好,生意并不是很理想。但他没有气馁,善于向同行学习,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再加上足斤足两、服务周到、说话和气,没多久,他做的豆腐在十里八乡就有了名气。一年的时间就赚了三万多元。后来,他又增添了设备,扩大了规模,不但做豆腐,还做豆腐皮、豆腐干、冻豆腐、熏豆腐等,品种多达十几个。附近的二十多个集贸市场都有他的豆腐专业摊位。同时,他还将加工豆腐产品剩下的豆腐渣,做成饲料出售和用来养猪,每年仅养猪一项就收入几十万元。现在,他成立了豆制品公司并连锁经营,有的连锁店已开到了别的地市,在外省还有几家。除此之外,他还成立了豆制品加工机械厂,制造豆腐、豆皮、豆浆等产品的加工机械设备,十分畅销。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他现在买了高档住房,有了自己的高档轿车,拥有了上百万元的资产。

而小张家那个从事保健品生意的亲戚,虽然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对产品上市策略、渠道建设、终端设计、人员管理、招商政策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当头一棒,几千万元的资金投进去了,产品的销售状况惨淡。情急之下,他把房子、车子都卖了,大量资金都用来给产品做广告,但是广告投放了数月后经营状况依然没有起色,自己也欠了许多钱,无奈之下他只有跑到其他地方去躲债。

在作职业选择时,我们会遇到各种诱惑,尤其是人人都有发财梦,但是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才能真正变富有,所以在面对那些看似短期就能见收益的行业,我们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在作职业规划时,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应该是“什么行业才是最合适自己的”,而不是“做什么项目最赚钱”。不要看见别人从事某项工作或是某个行业赚了钱,自己脑袋一热就做起发财梦。有些赚钱的行业不一定适合自己,因为不同的行业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和规律。贸然进入不熟悉的行业,就如同进入一个黑暗的房子,不知东西南北,失去了方向,这会影响你的职业生涯。

当然,倘若你认准了某个职业前景无限,一定要有耐力,否则机会稍纵即逝。但是在我们没有足够的实力以前,就只有踏踏实实做我们能做的事情,做适合我们的事,把基础打好了以后才能做大事,职场中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实现更远大的目标,这是现实生活对我们的要求。如果不能一步达到,就需要分两步,甚至多步走。成功决不是一步登天。

小李大学毕业后先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待遇还算不错。当时,房地产行业较热,许多人纷纷投身于此,小李也辞去了工作,加入到这股热流里。他利用父亲的一些关系开始了房地产生意,不久后,就拥有了百万元资产。但是小李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当他撇开父亲的关系自己做生意时问题就来了,许多事情他自己处理不了,经营管理上也有许多漏洞,而且许多交际的场合他也应付不来,公司业绩开始下滑。小李渐渐感到房地产行业并不适合自己,至少不适合目前的自己,于是他决定暂停房地产事业,去一家房地产公司打工,学习经验,锻炼自己,为今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小李终于明白,选择行业要量体裁衣,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让自己得到真正的进步,盲目的选择容易遭遇滑铁卢。

谁不想成为世界首富?谁不想拥有几亿元、几十亿元的大生意?谁不想自己的一生名利双收?奔着发大财的梦想而去的人们要注意,有些职业虽然赚钱,但不一定适合你。你需要具备这些素质:对自己有强烈的信心,对市场动态有着灵敏的嗅觉,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及时发现并把握新的机会。另外,你还要做好克服种种困难的心理准备。

在职业之路上,我们经常需要在“想做的事情”和“能做的事情”之间寻找平衡,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干一行,爱一行”和“爱一行,干一行”。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条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只能先做着我们能做的工作,然后在这个前提下,不断地学习、实战、积累,这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来可以去做“想做的事情”的那一天,并且还能够继续承担起相应的经济责任。你适合哪个行业,你就是哪个行业的人才。我们可以有远大的志向,但路还是要从脚下走,在面临行业选择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可以先给自己一个较低的起点,然后再考虑怎样找到一个更高的起点。我们当然应该去追求更好的工作,更好的职业发展,可是也要着眼于实际,一步一步地前进,不要奢望一下子就做到人人仰慕的结果。

第三节 做真正喜欢的事才快乐

一个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所以选择工作之前一定要问自己:这到底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自己的兴奋点在哪?只有找到自己的兴奋点,才能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极致。一个人如果能够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自然会迸发出无穷的动力与创造力。不管最后他的成就如何,他都一定是快乐的。

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你喜爱的事。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是成功规划自己人生的关键所在,因为一个人最喜欢做的事当然就会成为他最能干的事,这样他就能够每天都精神饱满地去学习与实践。所以想在职场上有一番作为,就需要抽时间去学习你喜欢、爱好的行业知识,打好基础,机会一成熟就可以梦想成真。

李丽是某大型网站的高级程序员,她年轻漂亮,收入颇丰。在公司里,她专业技术过硬,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很受领导的赏识,公司许多大型项目都由她负责,年轻有为的她职场前景不可限量。在外人看来,李丽可谓是春风得意,收入可观,职业前卫,生活事业一片光明,理应自信快乐才是。然而,她的内心深处其实早已厌倦了这份工作,日复一日的电脑操作使她感到单调机械,毫无兴趣可言。其实李丽自小酷爱文学,在当地也以才女而出名,理想是当一名作家、文学家,像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那样。考大学时她的理想专业是中文,但是父母出于将来就业的考虑反对她学中文,希望她能选择计算机专业。父母的态度很坚决,没办法,李丽只好顺从父母的意思。

现在的李丽虽然有高额的收入,能让自己的生活有保障,能为暂不富裕的家庭提供资助,但从个人爱好的角度来说,李丽对于目前的工作是一百个不愿意,她现在只要一上班就感到很痛苦,整个心情就会沉重起来,就连昔日觉得很美好的东西现在感觉一点意思也没有了。这份不喜欢的工作,让她感到很痛苦,这种状态让她很压抑。反复思考后,李丽决定放弃这份高薪的工作,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感到快乐,工作才有意义。

每个人都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有责任去做真正喜欢的事情。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草,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心里非常踏实。相反,那种做事全凭功利心、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的人是最可怜的,不管多高的职位,多丰厚的薪金,其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

很多人为了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夸奖而做着各种事情,于是根本不喜欢的事情,也不得不努力地、辛苦地去做。他们感受不到工作的快乐,因为他们一直做着不得不做的事,而不去做喜欢的事。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我们做一件事情,只有因为我们喜欢,能被事情本身的魅力所吸引,这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然后才知道该怎样去做,并付诸行动把它做到最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首要的一件事是你要有真正所爱的东西,只有爱,才是成功最好的动力、最合适的动力。你一旦发现真正爱做的事,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了,然后你心中所有的迷茫、困惑、彷徨和恐惧都将一无例外地烟消云散,剩下的将只是喜悦、兴奋、感恩和充满能量。

小张毕业以后,被分到政府机关做理论干事,这份工作让许多人都很羡慕,大家都认为这份工作稳定、体面,收入也不错。但小张并不喜欢这份工作,每天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给公社干部读报纸,解读上级指示。他觉得这些差事和自己喜欢的音乐风马牛不相及。虽然在那样的环境中自己过得安稳舒适,自己也擅长处理各类关系,很得领导重视,但是这并不是自己最理想的职业。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开心了。与其这样不快乐地混日子,还不如重新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作规划,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于是小张辞去了政府工作,和朋友组起了乐团,周围的人对小张此举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放弃这么稳定的工作去做什么明星梦,搞乐团,真是不务正业。”但是小张执著于自己喜欢的事,虽然过程艰苦,但经过他和搭档的共同努力,他的乐团现在在业内已经是小有名气了,就在前不久还发行了第一张专辑,他们越来越成熟的表演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小张觉得现在的工作才是自己喜欢的,现在的生活状态才是自己满意的。

的确,要想工作得快乐,就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一个人总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么他很难获得真正的成就感,因为这意味着他无法按照内心的渴望做事,内外相斥的气氛使他总是处在左右为难的心灵状态。谁都知道这种状态是有害的,可是能超然其外、成功突破重围的人极少。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选择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别人永远都是旁观者。选你所爱,爱你所选,你应当尽全力保护自己的梦想,那些嘲笑你梦想的人,只是想把你变成和他们一样而已。

如果说你目前并没有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职业,这并不可怕,你还有希望,但是如果你没有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那就很糟糕了。要想有所建树,就要勇敢去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那些平庸之人从来都不敢去做自己喜爱的事,因为他们害怕别人的反应,害怕失去安全感。爱迪生原来天天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别人问他:“是什么原因使你能那么辛勤地工作?”爱迪生却说:“我工作过吗?我从来就没工作过,我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感到热血沸腾的事情就是全力以赴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把它做到最好。

成功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如果能找到自己所喜欢的事物,并把它作为职业规划的方向,那么你就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战胜这一路上的种种困难与艰辛,直到成功的那一刻。很多失败的人,只走了一段路,就轻易放弃,这样是很难获得成功的。请永远在内心深处牢记:如果想获得成功、幸福、美满的职业生涯,就必须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跟随自己内心的指引,去做自己内心深处最喜欢的事,永远不要因为别人的期望和现实的残酷而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内心的声音得不到相应的回应,即使你赢得了整个世界,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第四节 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放长线,钓大鱼”这个典故出自三国时期刘晔,在今天的释义为:做事要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见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目光要放得长远些啊。”许多老辈人都喜欢用这句话来告诫自己的后辈儿孙。的确,目光长远才能有大收获。职业生涯也是一样,放长线才能钓大鱼。在家时,父母教育我们:目光要长远,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牵绊住,因小失大;在学校时,老师也常常告诫我们:不必太在意和纠结于眼前的利益,在某些时候,适当地舍弃了一些小的利益,甚至后退一小步,并不是永远的失去和落后,而是类似于起跑时做的下蹲动作,是为了积蓄更多的力量,厚积薄发,奋力一搏。

谁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轻松、赚得多、离家近,这成为很多职场新人的求职标准,达不到这种标准就宁愿在家待业,或者频繁跳槽。而事实上,这种轻松、赚得多、离家近的工作是一种理想的职业目标,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更要树立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踏实、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与其悬在半空中左右摇摆,不如先看准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从基础性工作做起。一旦得到了机会,就要认真把握,努力去做。

李楠是一个目光长远的女孩,从学习到就业,她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大学毕业那会儿,在找工作的问题上,她就很为自己从长远考虑,她觉得自己刚毕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比赚到多少钱更重要。毕业后三年,李楠成了一家小公司的销售经理,当初之所以选择这家公司,是由于面试时这家公司的领导对未来发展蓝图的描绘打动了她,而且这个职位给她的成长空间也是很大的。因此,她并没有计较试用期工资低的问题,果断地决定留在这家公司。

说到“放长线钓大鱼”,首先要找对符合自己的“鱼塘”,让自己从低层次的工作开始做。这并不是说不顾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随便找一个工作来做,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要求作一个长远的规划,从基础做起。假如你学计算机专业,职业定位是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那你在选择行业时显然不应该到服务业去工作,而是要找一个与计算机有关的工作,单位可以远点,薪资可以低一点,从基础做起,点滴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很多时候,看起来最近的路,其实是最远的;看起来最远的路,其实是最近的。

小杨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公司从事计算机编程工作,虽然工资不高,工作繁忙,但是这份工作对刚刚毕业、没有任何经验的小杨来说是最好的锻炼。小杨打算以后自己开一家网络公司,现在他必须好好学习经验,为将来作准备。

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后,小杨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家小型网络公司。他深知经营公司眼光一定要长远,因此在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他诚信重德,从不过分计较眼前的一些利益得失,哪怕吃点小亏都无所谓。他认为现在即使做一两桩亏本生意,日后也会再将利润赚回来。对于与自己长期合作的那些大公司的重要人物,他常施以小恩小惠,对年轻的职员也殷勤款待。小杨的做法并非无的放矢。他总是想方设法将合作公司内各员工的学历、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和业绩作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认为这个人大有可为,以后会成为该公司的重要人物时,小杨就会和这个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日后获得更多的利益作准备。小杨懂得放长线的道理,懂得无论做什么生意,目光都不能过于短浅。

因此,在生意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许多网络公司都倒闭了,而小杨的公司却仍旧生意兴隆,原因就在于他平常积累的关系多,投资项目眼光长远。正是因为他有长远眼光,长期进行有目标的人际关系投资,经营公司懂得放长线钓大鱼,所以路才会越走越长远,越走越宽阔。

高手为何是高手?因为他们谋篇布局几个子,就能够改变几十年的命运。就算没有这样的能力,那你也要有这样的眼力,因为这是关系终身的事情,绝对不可马虎。有些人做事情前喜欢作计划,这当然没错。但很多人只是作了眼前的计划,却忘记了长远规划。在职场中,你作决定时需要有长期和短期两方面的考虑。人的职场生涯大概三十到四十年。如果我们在作重大决定时只考虑一年甚至几个月的事情,显然目光太过于短浅了。

老赵现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上大学时学的是机械磨具设计专业。毕业后,老赵先留校当了老师,后来又做过一些技术方面的咨询工作,去年又投身于保险行业。他性格开朗,为人热情,喜欢挑战,想问题比较透彻长远,所以这份保险工作很适合他。他自己也说:“选择工作一定要从长远考虑,虽然我当初学的是机械磨具设计专业,后来留校,再后来又做技术咨询,但经过认真分析,我认为这两类工作都不适合自己,虽然工作环境好,舒适安逸,但从长远来看,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更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价值。”老赵坚信在保险行业努力下去一定能打造出一番天地。就这样,几年后,他的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别人业绩下降,而他却能超额完成任务。老赵认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放长线,尤其是在保险行业,他说:“虽然现在某些客户由于经济问题不会买保险或者只是买几百元的保险,但如果能保持好关系,取得客户的信任,说不定两三年后客户升职了,甚至成了某集团总裁,就能拿到大单子了。这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你周围的人都可能是潜在的客户,只有眼光长远才能培养未来客户。”他在小区中供大家休闲娱乐的地方作问卷调查,40个被调查人后来有10个成了他的客户。收到问卷调查后,他会向填写问卷调查的人逐一表示感谢,平时有空就问候问候,这样大家有保险需求时自然就想到他了。

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职业的长远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正确的、合适的规划,你的努力才有价值,你的职业发展之路才会顺畅。所以,选择职业切勿急功近利,在争取到眼前利益的同时一定要兼顾长远利益,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悲剧。

职场中,大多数人容易人穷志短,为了工资而受制于人,迫于生计,很多时候只能妥协,这一妥协又埋没了自己的才华,错过了发展的机会,最后只好随波逐流混下去。如果你不懂得为自己作一个长远的规划,那么你可能确实会得到眼前的一点好处,但却离你的职场目标越来越远。作好自己的长远规划,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抗拒短期诱惑,明确自己的目标,这是最实际不过的职场生涯法则。

第五节 知识是人生规划的基石

知识可以改变人生。的确,知识是我们前行道路上的照明灯,是雨中的保护伞,是我们饥饿时的粮食。多一些知识就让我们多了一份力量,让我们的心不再干涸、荒芜,也让我们的职场道路充满绿色,生机盎然。在现代职场,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迟迟不能进步的员工、始终无所建树的人,都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什么规划的人。在这些人中,有许多人不是不想规划,而是不知道如何规划,缺少必要的知识让他们对职业规划无从下手。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的高度应用、知识资源的高度共享让我们终于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机遇是留给那些随时准备着的人。只有那些不断学习、始终保持进步状态的人,才能用知识扭转局面,取得成绩。现代社会的竞争规则是强者胜,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是能者上。因此,我们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在现代职场上轻松自如。知识可以照亮我们的成功之路,知识可以赋予我们更多的智慧。一句话,知识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成功就是知识的不断积累,他的人生经历就是知识不断提升改变的过程。在创业之前,他做过许多工作,比如推销、跑业务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并没有因骄傲满足而停滞不前,而是坚持学习,为将来职场的规划奠定基础。即使再忙再累,他也不会忘记学习知识,尤其是没有放松对英语的学习,他时刻都在储备知识。由于条件有限,李嘉诚没有钱去参加英语培训,也没有时间专门去学校上课、旁听。为此,他便结合自己的工作为积累知识创造条件。他当时做药材推销,在每一种药品的介绍说明中都有中英文两种文字,闲暇之余,他就仔细学习药品说明中的英文语句,这样既方便吸取知识,又能为自己的推销工作提供另一种途径。经过长时间坚持,李嘉诚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这种具有战略眼光的知识储备为他将来和外商的激烈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后大大小小的竞争中,李嘉诚始终屹立不倒。中英文双语的策略为他的成功赢得了更多机会,使他最终在国际商界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缺乏知识就意味着缺少竞争的真正资本。因为每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都是有限的,要想提高自己,就必须能广泛吸收外部的信息、知识、资源和变化,并乐于尝试新思想和新经历。任何故步自封、固执己见的人,都不可能有所提高与发展。每个从普通走向不凡的人,无一不注重培养自己求知求学的能力,他们依靠自己不断积累的知识战胜了工作中的难点,成功地规划人生,他们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为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力量。

孔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一个聪明的人决不会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已经过去的昨天,而是不断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能更好地迎接崭新的明天。我们所遇到的人,所遇到的事物,所得到的经验,所经历的事情都是我们宝贵的知识,但单单只有这些并不够,我们需要对自己获得的知识进行系统调整、重新规划,要让它真正地去为我们效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因盗窃被关进监狱服刑的犯人,整天在监狱里悔恨自己的行为,一想到以后在社会上难以立足的惨淡人生,他就唉声叹气,郁闷至极。一个偶然的机会,没上过几年学的他接触了英语,很快便喜欢上了这个新鲜的玩意,并乐在其中,发愤图强。他决定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并很好地利用了服刑的时间来学习知识。这不仅有助于他规划出狱后的人生,而且也给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果然,在坚持一段学习之后,他不再像刚入狱时那样哀叹了,因为他的努力已经有了回报,他文章写得好,同时又能顺利地把文章翻译成英语,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乐趣的新的人生道路,至少他有了对将来职业作规划的基础。

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学习知识,即便我们的起点很低,随着知识的增长,我们的力量也会慢慢强大,而人生境况也会逐渐改变。知识是一座开采不尽的金矿,只有那些善于积累知识的人,才能从它那获得丰厚的财富,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知识的人在职场上几乎是寸步难行,其实没有知识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没有学习意识,最可悲无望的人就是那些没有知识且思想贫穷、没有学习意识的人。所有的力量莫不依赖于知识、产生于知识,知识是美好人生规划的诸多要素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力量。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越壮阔。

知识创造财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张林今年已经年过半百了,年轻时他是一位汽车销售人员,后来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工作经验,自己开了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生意相当不错。几年的时间,他的资产就已经过亿元了。他利用这笔资金投资购物中心,生意依然红火。现在的他拥有几十亿元的资产、数家连锁购物中心。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张林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好做大?他在接受某杂志采访时解开了大家的疑惑:“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其秘诀就是不断地补充知识。我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作了很多调查,研究所有的相关资料,不断地积累知识,掌握充足的知识后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做到游刃有余。”现在功成名就的他依然不断地学习,从而能累积更多的知识,这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是为了充实自己的人生。

掌握更多的知识能让你对今后的人生分析得更透彻,从而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去走。的确,人生的规划离不开知识这个基础。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我们需要知识,知识就是财富,就是潜在的生产力,没有知识的人是根本无法生存的。

在当今这个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生活、工作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新事物都透露出知识的力量,知识不仅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更能改变人的一生。因此,我们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不断进步,改变命运,收获成功。

第六节 骑驴找马的心态

在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想要有长久的发展,合理的规划必不可少。但是人生的规划不是一步完成的,理想的职业也不是马上就能找到的,方向与目标是最核心的问题。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求职者可谓使出浑身解数。有些人既保留原有的工作以提高“安全系数”,又通过各种渠道找工作。还有一些求职者,索性辞去原有的工作,再根据自己的个人要求,全心投入寻找机遇。然而很多人在作出选择时,根本不知道适合自己的职业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找的马究竟是什么。

很多年轻人选择职业,嫌这个公司工资低,嫌那个公司不规范,工资不低、管理规范的,他又嫌公司要加班……问他们究竟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想要的?他们的答案让人无语:“我想找一个真正适合我的工作。”“骑驴找马”是职场中人为了长远的发展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是“骑驴找马”需要正确的心态,做个理性的辞职者,骑驴找马,但是不要虐待现在的驴。或许目前的工作真的不适合你,但是你也要认真地对待它。很多年轻人匆匆找了一份工作,但刚工作不久就抱怨目前工作的种种不是,殊不知,当你不满工作的同时,公司也在观察你、考核你。如果你是这样的工作态度,估计没有等你找到“马”,可能“驴”你也不能骑了。

李梅的专业是电脑动画设计。大学毕业以后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影视后期设计,但是这行工资不高,就是努力加班工作收入也不是很好。做了半年后她想换个工作。自从有了辞职的想法,即使是在上班,她也一门心思地想换工作,于是频繁投简历。可是她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动画、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广告设计,这些行业她都没有工作经验,发了很多简历也都石沉大海,所以她很是迷茫,很是苦恼,她觉得自己的职业规划完全失去了方向。在这种状态下工作,她频频出错,最近设计的几个方案都没达到客户的要求,有的还出现了很大的失误。她的“马”没找到,现在的工作也面临危机。

李梅在职场上遇到的问题不是个案,反映了职场上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残酷的就业压力下,“骑驴找马”曾经被众多职场内外的年轻人奉为职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即使你有了很好的人生规划,也不可能立刻实现,需要你从底层一步步做起,一步步摸索着前进。在择业初期,你可以选择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锻炼,等到时机成熟了自然就能走上规划好的道路。这就是“骑驴找马”。但是“骑驴找马”得把心态放好,不论你近期是否有找“马”的打算,你都必须认真对待当前的工作,不论行业是否对口、待遇是否理想、职位是高是低,它都会有助于你的未来。所以,即使对于目前的工作不满意,你也要做好,你的任务不是抱怨职场中的问题,而是提升你在职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有长久的发展。

孙强是个大专毕业生,毕业后一直没找到满意的工作。但是总不能闲着吧?于是他打算先找一份工作,至少能解决现在的生活费用,同时多积累一点社会和工作经验。后来他找了一份在水果市场拉车的工作,这个工作十分辛苦,每天一身臭汗,但孙强并无怨言,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分内之事。孙强坚持了一年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进入某公司当临时工,做一个月薪几百元的打字员。尽管工资不高,但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拉了几年车,他早已忘记怎么打字,工作速度比别人慢很多,经常是别人打完一页,他才打了一半。于是,他每天早上六点就来到办公室,晚上九点才离开回家,午休时间也坚持打字。打完之后,他还要认真地核对一遍。当年的拉车工作虽然辛苦,但是让他练就了顽强的毅力。该部门几次清退临时工,当初打字比他快但总是马马虎虎的几名临时工先后离去,孙强却留了下来。他的认真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从一个打字员被提升为经理助理。以前的辛苦让他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他更加认真负责,进步很快。现在他已经成为这家公司的行政部门负责人了。

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处于弱势的人们做出这种行为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当时光走到今天,人们意外地发现“骑驴找马”已不再是简单的选择行为,它已在不知不觉间侵入了人们的思想,成为具有相当普遍性的心态。但是这样的心态应该摆在正确的位置上,否则就会使人内心浮躁、缺失责任感,甚至还会产生深深的迷茫。上例中的孙强在自己职业发展道路上也采取了“骑驴找马”的心态,但任何一份工作他都以同样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就像当初他在水果市场拉车,他并没有任何怨言,认真做好了自己的分内之事。因为他明白,自己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份拉车的工作使自己的生活费有了着落,而且如果没有当初拉车的锻炼,他也不可能有毅力那么辛苦地重练打字,也就没有后来发展的机会。

还有一些有着自己职业规划的职场人士抱着先就业再择业、骑驴找马的心态顺便找一家公司工作,也没有为公司长远地作多大贡献的想法,只是暂时把这当做一个跳板。这样的人稳定性很差,会在一个公司工作的同时寻找其他机会。这样的心态会严重影响其工作,长期下去,人就变得越来越浮躁,即使有再好再伟大的人生规划恐怕也实现不了。想要在职场中有长远的发展,不论是“驴”是“马”,你都要骑好。不管你现在做什么工作,离你的职业规划有多远,你都一定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切不可因为它只是个“跳板”就怠慢它,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且在工作中,你还要积极学习,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起跳。这是一种迂回战术,但是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或许当你有一天骑上了“马”后就会发现,我们应该感谢“驴”,它看似不起眼,但却默默无闻地教会了我们许多。

小张到新公司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初他在原来的公司时有满肚子怨言,他觉得在那受苦受累的,公司小没什么发展。自从他加入新团队后,原本满心欢喜的他慢慢发现有些问题仍困扰着他。在原公司,虽然在工作上没什么奔头,但是与同事以及上司的关系可谓亲如兄弟,处得非常好。如今在新公司,虽然工作前景看似不错,但是他发现在工作中有很多必要的经验在原公司倒是都接触过,但是他在原公司的懈怠懒散使他并不熟悉这方面的经验。如今得到了理想的工作,小张却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似乎无法胜任,不禁为自己以前没认真工作、学习经验而懊恼不已。

在职场上,求职者从长远打算,可先就业再择业,以免错失就业良机。而且如果太久找不到工作,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边工作边等待新的机会的确是一个聪明的做法,而且在工作过程中,职场中人就会对自己有一个逐渐明确的认识和定位,这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不过,“骑驴找马”一定要端正心态,讲究方法,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七节 这山望着那山高

当人类认为自己所处的是最好的而不思进取时,那么人类离灭亡也就不远了。例如曾经辉煌的罗马文明、玛雅文明等就是最好的实证,它们的衰败证明了只有不断攀登、不断超越才能生存这一真理。职场中同样如此,具有更高的追求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人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它通常用在不满足于自己的工作、生活环境,认为自己的待遇没有别人的好,生活没有别人的舒适等方面。当我们在进行精彩的人生规划时,就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它的意义应该有所不同。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这样的朋友,他们在刚从事一项新工作时就抱怨不断,整日只知怨天尤人,而不思进取;或者从一开始就没有为自己的职业作过长远的规划,在有了一份自己可以接受的工作之后就“适可而止”,开始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

2010年的一个上午,无锡火车站挤满了等待勇士归来的人们,大家是在欢迎登顶珠峰的金马登山队凯旋。当四位勇士风尘仆仆地走下列车时,现场沸腾了。绚丽的礼花为勇士们洗尽尘埃,喧天的锣鼓为勇士们鼓劲呐喊,掌声、欢呼声汇成一片。金马登山队登顶珠峰的新闻发布会在国际饭店举行,大家祝贺金马登山队的四位勇士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大家都对金马登山队的四位成员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精神表示敬佩。队员们回顾了登顶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历险,他们表示那样的感觉是一种幸福。当媒体记者问其中一名队员:“你为什么登山?”“因为山在那边,所以我们选择攀登。”

职场中的提升就是不断攀登的过程。正是因为我们看见了“高山”,所以才产生了攀登的欲望,每一个进步都是爬上高山的一小步,积累了许许多多的一小步就能跨出一大步。我们之所以如此辛苦地努力攀登,是因为我们不断看到更高的山,不断有更高的目标。

今天的黄安齐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35岁的他不但有自己的公司,还能手握国际品牌专营权。从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毛头小子到日进斗金的大老板,黄安齐的职场之路就是一个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攀登过程。黄安齐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小学一毕业就开始帮父母干活。16岁时,他到一家钢制家具厂做学徒工。聪明伶俐的他很快就受到师傅们的喜爱,师傅们都称赞他的手艺,说他将来一定是做家具的好手。有了这样好的手艺,以后生活就不成问题了,可是黄安齐并没有就此停止自己的人生规划,他说:“一个人不能得过且过,过一种撑不死吃不饱的生活。”

后来,黄安齐背着家人辞去工厂的工作,独自到外面闯。他先是开了一家小电器商店,30平方米的小店被众多商品塞满了。创业初期非常艰难,新的商家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许多货压着卖不出去。好在他始终诚信待人,又迅速降低利润,终于熬过了关。之后,小店生意越来越红火。这时他又有新的目标了,别人都劝他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别出去折腾了,自己做老板多好。黄安齐则认为做生意应该往高看,今天的商界小本经营的模式已经赚不了多少钱了,再这样下去就走向死胡同了。于是他借了一些钱成立了一家正式的公司。

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公司慢慢发展壮大,经营电器由少数几个品牌发展成了从小影碟机到大家庭影院的绝大多数品牌,公司还发展到连锁经营模式,入住多家大商场。有了系统的经营方式和强大的销售网络,自然能引鹊来巢,很快公司取得了韩国三星电子在公司所在地经营的代理权。经过多年的打拼,公司一个月的销售额竟相当于其他几家公司半年的营业总和。身价近亿元的黄安齐现在仍常在市场上调查研究,寻找更好的机会,继续攀登。

对于黄安齐这样一个有高要求的人来说,“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意义就不再是人们的一般理解了。对他来说,当自己走向一个高峰时,他并不会满足现有的成绩,总是与“高山”相比,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人们总说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太浮躁、不专一,不能脚踏实地,到头来肯定一事无成。这话并不完全对,“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某些人的确是过于浮躁,眼高手低;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是有自己的规划的,他非常清楚自己要爬这座山。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你这山望着那山高时,你的心态如何?是否能清楚地给出一个放弃这座低矮之山、另攀高山的合理的理由?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是一位登山爱好者,他享受的不是“一览众山小”的喜悦,而是体会攀登过程中给人带来更高目标的力量。可能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他将“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高”的精神贯彻到企业文化中。在望着别的高山时,他很清楚,人不应该取得些成绩就自足,其实一山更比一山高,不断向上的精神使企业的追求不断有新高度。但是万科的攀登不是盲目的,不是哪高登哪,而是量力而行。就像在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投资运营中,万科中意珠江三角洲已久,并加快步伐。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潜力很大,但万科在长江三角洲发展不一定就有优势,所以公司在城市以及城市中具体地块的选择上会严格根据万科的自身优势及自身实力来定,不会盲目跟风。

雨果有句名言:“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峻峰的人。”一个人如果不认识到“那山”之高,又怎能意识到“这山”之矮呢?“山”代表着个人的职业追求。“人往高处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都是人之常情,每一个追求进步与成功的人都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追求。爬上这座山后,觉得那一山更高;达到这个职业目标后,又树立更高的目标。我们在职场之路上不断行走,只有不断攀登,不断超越,才能看到一处又一处的美丽风景。

第八节 男女都怕入错行

不论是走上社会的职场新人,还是在社会上打拼过几年的老手,在择业时选什么行业都是其职业生涯的头等大事。如果认为选择的行业不适合自己或者未来发展前景不好,那就需要为职业转型作好准备了。不管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还是面临职业转型的职场中人,他们共同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该选择什么样的行业,怎样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人生。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此话不假,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现代社会里,远远不止三百六十行。行业的不断增多,新鲜行业的诞生使我们的选择机会也更多,但另一方面也值得我们注意,如果选择不当,就如同歧路亡羊,很难有长远的发展。任何人都怕入错行,不管男女,但往往许多人都是稀里糊涂进入某个行业,稀里糊涂选择了错误的方向。要明白,行业的选择真的是影响你职场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

小赵大学学的是经济学,后来又进修法律,成为法律硕士,有良好的经济学知识和法学素养,并且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所以他很轻松地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国内一家大型的综合性出版社从事广告制作工作。在正式工作之前,他并没有对自己的行业选择作过系统的规划。在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广告制作工作后,他发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他,广告行业讲究创意,学习法律的他在此方面并不擅长。同时他也开始对自己没能从事所学专业而耿耿于怀。慢慢地,他感觉现在的工作有点力不从心。工作两年了,他对今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走错了路,也许自己真的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慎重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

其实很多人像小赵一样,由于种种原因而盲目地选择了一份工作,或是因为急于找一份工作进行锻炼,或是这个行业的待遇目前看似还不错,或是其他别的原因。但进入这样的行业不久就发现并不适合自己,有的人选择跳槽,有的人继续忍耐,还有的人踌躇不决,这都不利于我们的职场发展。其实选错行业并不可怕,当你发现自己在一个行业的发展出现瓶颈的时候,就必须认真思考一下这个行业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自己有没有决心坚持或有没有信心从事这个行业。假如你觉得自己在这个行业毫无潜力,也没有兴趣,而且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兴趣,那么就意味着你在这个行业不会有好的发展。

如果行业选择不对,即便自己再努力,也难以有好的发展结果,所以在选择进入一个行业前要全方位考虑,作一个恰当的规划。首先,你需要考虑的是:你所选择的这个行业在社会上的发展前景如何,在社会上的需求情况怎么样?其次,如果你所选择的行业各方面都很好,那么你就要认真考虑:自己的性格或能力是不是适合从事这个行业?沙漠更适合骆驼,草原更适合骏马。骏马不慎迷失方向跑入沙漠后,必须赶快找到通往草原的路,那才是正确的。择业也是一样,当发现选择了不恰当的行业时,就要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作出合理的规划。

赵刚是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了IT行业,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因为对软件的了解很不够,所以他就没有做技术支持,而是从事管理工作。工作了五年后,他才成为行政主管,薪水也就5000元多一点,继续晋升的机会也不大,在公司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其实他外形阳光、性格开朗、善于交际、思维灵活而且有创意,IT行业则相对比较枯燥,天天都和程序打交道,需要为人沉稳、坐得住,肯下工夫钻研。赵刚的性格特点实在不适合IT行业,而更适合灵活一点的行业,如广告行业、数字技术行业等。

很多人选择工作或行业时可能是遍地撒网,能捞到什么鱼就吃什么鱼,完全不顾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这样非常不利于个人能力的展现与潜力的发挥,将阻碍自己的职业发展。如果能够结合自己的喜好和特点,认真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那么在这个行业里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特长,取得更大的成就。

小李在一家餐饮连锁公司工作,餐饮行业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这家公司的生意也红红火火,又是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所以计算机应用专业出身的小李认为在这家公司应该大有用武之地。在来这家公司之前,小李了解到这家公司的信息技术几乎为零,到这里来做信息技术工作,可是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刚刚到公司,小李就有了一个新想法,并把自己的想法汇报给老板听,原来他想给公司建立一个数字系统,对业务水平进行监控与分析,这将为公司日后的发展方向提供有利的依据。这一想法得到了老板的肯定,于是小李更是激情满满,把自己的想法做成了几十页的计划书交给了老板。但是老板一看这项计划需要非常大的投资,而且近期内可能无法看到收益,于是打消了搞信息化餐饮服务的念头,小李的项目就被遥遥无期地搁置了。小李当初的设想没有实现,现在在公司只负责简单的日常技术支持工作,如此低端的、重复性的工作让他苦不堪言,大有怀才不遇之感。

梦想家园IT部门的负责人小赵的事业则是蒸蒸日上。梦想家园是一家大型建材公司,对IT的投资自然是毫不懈怠。所以小赵申请的上千万元的IT项目,只要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都会给予人力财力支持。同样都是想有所发展,选对行业自然就能实现你的抱负,而入错了行,即使你再有能力,再有远大的抱负,却也只能空叹无用武之地。

在职业规划中,大家最关心的不外乎职业定位、竞争优势、人职匹配等,但是发掘这些要素最基本的前提是:选择正确的行业。其实我们都怕入错行。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行业,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工作的不适应和低廉的薪水,更为严重的是,你将因此看不到职业生涯的希望,你的一生也将因此而一事无成。

职场中有的人起点并不高,既非名校也不是什么热门专业,但是因为他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行业,几年之后,他们在职场上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很多当初起点比他们高的人。长久发展的秘诀就是明晰自己的优缺点和自己的兴趣所在,以确定最适合自己的行业。所以,入对行的第一步就在于认清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和兴趣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行业,从事该行业的相关工作,进而不断努力,取得成功。

第九节 转行的技巧

关于职场,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你经过必要的努力,发现这个行业根本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就必须快刀斩乱麻,拿出自己的勇气和魄力重新作出选择,而不是被动地将就。转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有这么一组数据: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初改行的比例为16%,毕业后五年内的比例为29%,十年内的比例为45%。由此可见,转行并不是个别现象。

许多人改行之后,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身边不乏此类成功转行的事例。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在决定转行之前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合理规划,权衡利弊。的确,草率行事或被动将就都是注定要失败的。现在,转行的人不在少数,但是要想成功转行,却真的并非易事。因为你将要从事的行业和你以前积累的工作经验大相径庭,很多转行者对此甚为苦恼:要不要转行?转行好像比较难,换一个新的行业,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相关的人脉资源,困难重重,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事实上,只要拥有一定的理念和技巧,我们的职业生涯完全可以不断发展,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境界。能否转行成功,要看你是否掌握了其中的门道。转行不是说跳就跳,说转就转,在这之前需要作好各种准备,一定要有详细的规划。准备得充分,转行就很容易成功。

张娜现在一家医药公司从事销售类的工作,在这个行业做了几年,她的职业发展仍然没什么起色。她觉得很不开心,首先,收入不稳定;其次,这个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工作起来有点力不从心。她感到这个行业不适合自己,因此有了转行的打算。可是,该换什么行业呢?张娜最近一直在思考。其实她从小学画,国画西画都学过,一直想从事与绘画相关的行业,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她觉得自己有良好的美术基础,而且自己曾有软件学习的经历,选择设计类的行业应该会有不错的发展。同时对于这个行业的薪酬水平、发展前景、所需的知识水平等,她都作了详细的了解。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后,张娜就转了行,经过几年的打拼,她现在已经是一家大型平面媒体公司的设计总监了。

在我们身边,许多人都有转行的经历。有人说,转行好比是换个跑道重新跑。有时候转行是给职业生涯带来生机的必要手段,但在这一敏感而又不可弥补的环节上,随意转行往往容易造成事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错误的转行很可能带来长期的职业低迷,从而影响终生。转行必须是在职业定位之后,通过重新进行市场定位、行业定位、职位定位、薪酬定位,从而有目标、有方向地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

小梅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政府部门做出纳。做了一段时间后,她感觉机关单位太沉闷、没有活力,不会有大的发展,于是跳到一家国营企业做成本会计。做了几个月后,她发现在这里做好做坏都一个样,也看不到发展的机会。后来她又进了一家大型咨询公司做财务助理,可是情况没有多少改变,平时做的只是些辅助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小梅还是没能得到提升。她感觉自己在这家公司也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又转到一家跨国电子公司。这家公司的管理很规范,岗位职责分明,给每个人的权限也较大。她在这家公司做了四年的总账会计,同时也学了很多财务软件的知识。尽管如此,她还是觉得在财务行业上看不到前途,在几家公司之间换来换去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