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好好说话(共两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18:35:45

点击下载

作者:成甲,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好学习+好好说话(共两册)

好好学习+好好说话(共两册)试读:

总目录

CONTENTS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

目录

CONTENTS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序一 准备好,在临界点爆发

序二 术从简,道从心

自序

引言 什么是知识?

第一章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第二章 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第三章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第四章 案例: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

结语 认知优势的未来

附录 书中提及的重要书籍

致谢

返回总目录序一准备好,在临界点爆发(脱不花,罗辑思维首席执行官)

我喜欢的作家史铁生曾经写过一句“政治特别不正确”的话:“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头猪之间的基因差异,是恒定的、可量化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则会大到完全超乎你的想象,乃至无法预测。

人与人之间,会因种族、文化、性格、价值观等等产生诸多区别,但是我更愿意把这些区别都归因于一点:认知差异。因为认知的不同,事实上人们是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里。《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提出了“想象的共同体”的概念,它在本质上也是“认知的共同体”:认知水平趋同的人,更有可能结成虚拟“社区”,在生活方式、个人成就和社交关系中表现得更为接近。

成甲写作《好好学习》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一个重度学习者为识别茫茫人海中的同类而打造的一个信物、传递的一个暗号。因为只有那些热衷于研究学习方法,并且长时间持续刻意练习这些方法的人,才会理解“临界”这一概念的宝贵价值。

自从加入罗辑思维以来,我时时刻刻都感受到“人比人得死”这句真理的压力,因为身边都是认知水平极高的神人。罗胖就不用说了,他是以为别人提供知识服务为业的。像我们的朋友张泉灵,她长期以来保持着一个分享习惯,我给她起名叫“一秒钟系列”,就是她能教给别人一些本事,可以帮助你一秒钟分辨判断那些原本非常混淆和模糊的事物。这种学习和分享能力是惊人的。所以她从央视主持人转型为风险投资人,几乎不需要过渡期,入行就是专家,一年时间就打造出了业绩非常好的紫牛基金。再比如《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老师,他目前在斯坦福讲课、专业做投资、输出专业级的摄影作品、定期周游世界、每天坚持运动之余,还保持着每天给“得到”的用户写一封长信的纪录。每当我想要从他们身上获得一些“秘籍”时,他们总是会很谦虚地说:“不过就是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没什么特别的。”

天哪,还有比这更特别的吗?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方法”本身呢?因为这个世界太大,而我们的智慧有限。只有掌握了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的认知水平比别人多往前推进一厘米。

认识成甲,是在罗辑思维筹备“得到”App期间。我们当时想要做这样一个产品的原因,就是强烈地感受到了“生有涯而学无涯”的焦虑,希望能够为更多用户提供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知识服务。成甲是作为一位研究学习方法的专家介绍给我的,一聊之下,我发觉他最有价值之处不仅仅在于有一套自己相对完整的学习方法论,而且他本人长期在使用这套方法论进行知识产出。所以,我就非常迫切地邀请他正式成为“得到”App的内容合作者,把他的产出分享给更多人。

一年以来,成甲在“得到”App出品的《成甲说书》这一知识产品,收到了大量积极的反馈,很多年轻的用户不仅是他的听众,而且也受他带动,养成写作读书笔记、绘制思维导图、在社交圈中分享好书的习惯。

现在回想成甲一年前对我提到的“临界知识”这一概念,虽然至今我仍然觉得这个概念可能在传播上会因为比较冷门而略显吃亏,但是,运营“得到”这样一个终身学习工具满一年,我对这一概念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出版业、传媒业、教育业、互联网,每天都在以海量的规模产出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是,“知道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99.99%的道理都不能通往行动。而只有那些极少数的能够启动人们去做、去行动的知识,才能达到“临界值”,继而引爆你的小宇宙。

很多掌握了高级学习方法的人,并没有时间或者意愿把他们的秘密透露给更多人,幸运的是,成甲愿意。

所以,就让我们摩拳擦掌,跟着成甲一起在通往获取“临界知识”的道路上好好学习,随时准备在这条道路上撒欢儿和奔跑吧!脱不花2016年12月14日序二术从简,道从心(徐金琪,多角度沙龙创始人,原央视记者组组长)

这本书发端于三年前的那三次追课。

我和成甲老师的初见是在他的一堂知识管理分享课上,也许他会很惊讶为什么在20多岁为主的学员中会出现一位40多岁的大叔。这次偶然让我对这位年轻的分享者产生了兴趣,下课后我们俩拍了第一张合影。他的第二次分享课我又如约而至,我想看看他的分享又有什么不同,结果他拿出了一套新的体系。参照第一次的惯例,我们又合了影。

当我第三次出现在他的分享课上时,我相信他内心是有些崩溃的,因为一个中年大叔粉丝其实没有那么好对付。是的,我不仅对知识管理感兴趣,我更主要的是想看一看,这个把知识管理讲得如此有趣的年轻人到底能有多少料,他是不是在用一个模式重复。成甲老师再次没有让我失望,他三次课程都有不同,给了我不一样的收获。按照惯例,我们第三次合了影。从那之后,我们就成了好朋友。

三次追课之后,我写下这样的评语:“结缘第九课堂后,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就是成甲老师讲授的知识管理课程。这个课程道术结合,自成体系。成甲老师对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非常到位且烂熟于心,娓娓道来、酣畅淋漓、风格幽默且充满正能量,将知识管理上升为哲学思考,以更高的思维格局统领整个课程。在他的指导下,学员们可以将繁杂无序的知识迅速地梳理盘活,有效地将其系统化、立体化,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外化。听成甲老师的课,真是件特别享受的事:阳光一样的好课,阳光一样的帅哥!”

我在想,如果这样的好课如阳光一样惠及更多的人,出版图书应该算是一条好的途径。于是我向成甲老师提出建议,希望他能够出出书。成甲老师同意了,然而,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三年之后。千万别误会,成甲老师没有拖延症,但是,注意效率的成甲老师同时追求完美。在这1000多个日子里,我们这些好友都见证了他的精进,他的努力!他对这本书的呕心沥血,让这本书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更是当初成甲老师知识管理课程的更高版本。

后来,我创立了公益沙龙——“多角度沙龙”,一个具有媒体属性的跨界演讲沙龙,定期邀请各领域大咖前来交流分享。成甲老师自然作为分享嘉宾成为沙龙的常客。这不仅是因为我们之间亲密的关系,更是因为理念的相合。“有意思、有意义”的多角度沙龙,不仅要传播知识、分享经验,更是要用一种快乐的方式来让大家接受。成甲老师做的就是我们希望的那样。如果不是他精彩的分享,我会一直认为知识管理是一门非常“涩”的学问。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都在做“跨界”的事情。在一个领域内做到专业很不容易,能把经验用合适的方式分享出来就更难,而要在转变一个领域后还能做得很好,那就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成甲创办的景区规划设计公司做得很成功,做知识管理的分享有干货,这些都是我知道的。我没想到的是,他居然能把新媒体节目《成甲说书》也做得有模有样。“跨界”是一种多角度观察的能力,多角度学习的能力。成甲无疑是有这种能力的,而这种能力的背后是一整套的学习方法论。所以,成甲在《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这本书里,把他多年管理知识、提升自我的方法彻底奉献了出来。这些方法来自他自己的学习和感悟,是他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这些方法又很简单,每个人只要用心都能掌握。“术从简”,是成甲讲述方法论的一个特点,没有高深复杂的套路,都是简单易行的方法。然而,要做到简单,往往是最难的。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媒体人,我已经习惯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灵魂”。无论是写一篇文章,还是做一档新闻属性的专题片,或是做一场分享的沙龙,又或者是设计一场演讲,我都会努力地让受众透过作品的表面去感受背后的温度与力量。这一点,也是我与成甲老师的共识。在阅读《好好学习》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在充满墨香的纸张背后触摸到了一颗火热跳动的心。成甲是懂得感恩的人,他对读者的回馈绝不仅仅是表面的方法论,他也在用一本书来告诉大家让知识产生力量的“道”,一种走“心”的“道”。

对读者而言,对一本方法论的书籍往往期待其有术又有道,然而能做到“术从简,道从心”的境界实为不易。我理解成甲的这本书能够与读者见面有多么不容易:这本融合了他经验与感悟的书,是用生活的磨难与思考写成的。当我们看到他一次次成功跨界的时候,也一定知道这背后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往事。我们都在为美好拼搏,我们都在努力提升超越自我,我们无须站在巨人的肩膀,只要吸收如成甲老师这样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的经验,也能够找到前行的方向,“未来多角度,答案在风中”。《好好学习》是成甲老师知识管理课程的升级版,而我创办的多角度沙龙经过三年的历练,也实现了升级。我以媒体人的身份,去观察这个“个人崛起”的时代,于是,我组织举办了一场话剧式跨年演讲,近距离面对和剖析这个时代下快速崛起的个人。在这场演讲会上,成甲老师作为嘉宾之一,也将走上东方梅地亚M剧场,向更多的人分享他成长背后的思考。

互联网赋予了一个人无限的可能,让个人力量增强,个人价值释放。相信《好好学习》这本书,会带着成甲老师的热情、能量和智慧,让更多的人重视知识管理,让更多的人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实现“个人崛起”!徐金琪2016年12月5日自序

我是从2008年开始接触知识管理的。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在几次创业过程中,迫切地感受到需要尽快地提升自我认知能力。那时候,对于“知识管理”这个词,大家还都很陌生。关于“知识管理”这个话题的书籍和资料也寥寥无几,已有的书籍、课程一般都是关于具体方法和工具的介绍,比如思维导图、速记、沟通技能等等。

可是,在参加很多培训和课程之后,我反而更加困惑了:感觉学了很多东西,好像当时课上听懂了,可是课后也没怎么用上,隔一段时间就都忘了。有没有一种课程,是教你学习“怎么学习”的呢?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从各个地方学习关于“怎么学习”的知识,开始慢慢地把从不同领域获取的信息整合起来,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

第一个转折发生在2010年。在我坚持记反思日记的第三个月,自己感觉有点坚持不下去了——因为似乎没什么用。这时候,我无意中看到了《美国之梦:富兰克林自己的故事》,一本关于富兰克林的传记。在这本传记中有这样一段:富兰克林要培养自己养成13个道德准则,采用了“集中精力一次实践一项,待一种习惯养成之后,再实践另一项”的方法。为了监督自己,他便每日自省,把道德要求和自己的行为做比较,持之以恒。

这个做法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一直困扰于学了新知识记不住,用不上。如果富兰克林可以通过每天自省一个习惯来锻炼自己,我是否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掌握学习到的新知识呢?从此之后,我的日记开始变成了每日的自省,后来又演化成我独特的“晨修”工作,通过反思晨修,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形成战斗力。这是我对知识管理理解的入门,而这个过程也为我打下了重要的基本功。到今天(2016年),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近7年,我从中受益良多。

第二个转折是在2012年。在两年多的反思晨修中,我逐渐发现一个问题:我学到的知识越多,越觉得不对劲。虽然我掌握了很多方法,可是每项知识都是单独解决特定问题的;有时候觉得有些方法之间似乎有些联系又有些冲突,就好像几股真气在体内互相冲撞、无法融合。可是问题究竟是什么,一直没想明白,直到我看到查理·芒格的演讲录《穷查理宝典》后,才茅塞顿开。芒格在普世智慧演讲中提到的第一个关键原则就是:“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

原来,过去看似复杂的知识和道理,可以通过基本的模型和框架来统一安排,而这些模型和框架,就是芒格说的普世智慧。

受到芒格的巨大启发,我开始投入到学习和构建自己框架体系的过程中。从2012年到2016年,在4年多的时间里,我慢慢地形成了自己对知识管理的独特认知。

在我看来,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应该说,没有哪个人的学习会超过这个范畴,而评价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就很明确了,那就是:学习之后,你的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你上了一年MBA(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可回到公司之后,自己的管理方式完全没有改变,那么你的学习显然是无效的。

所以,以这样一个认知作为基础,我们对知识管理的理解也就清晰了: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提高我们改变认知或行动的速度。在这个理解基础上再去看现在形形色色的学习方法和管理技巧,就能看出大家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大概存在着三个维度。

第一个是数据管理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我们所谈论的知识管理更多是具体的数据层面技巧。比如,下载的文件怎么保存?学到的知识点怎么归类?如何快速搜索文件?如何给文件贴标签?怎样整理文件夹?在哪里找到合适的书单?等等。

第二个是信息管理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关注的是怎样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获得的各个知识点。有很多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组织起来强化这一过程,比如: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用思维导图增强理解?学习中精读和泛读的区别、行动学习法、刻意练习等等。而能够有效利用这些方法,也是一个学习者进阶的标志——能够有效地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问题。

第三个是底层规律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更关心自己的认知深度:我们必须在大量具体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形成更宏观和抽象的理解,在深层次上掌握普遍规律,从而将之前学到的繁杂的知识用一根线串起来,在具体知识之外找到新的答案,将有形化为无形,又将无形用于有形。

2012年,我第一次利用查理·芒格提到的方法做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让我十分震惊。

我应邀在一个学习型网站上开设个人知识管理课程。由于我自己既不是职业培训师,也没有什么知名度,所以如何让大家对我的课程感兴趣并愿意付费购买就成了一个难题。当时,我能够展示、销售自己的地方主要是课程介绍页面。换句话说,我需要在一个课程页面内通过文案来营销自己。而写营销文案是我此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事情。

我并没有着急去搜索如何写一篇营销文案这样的技巧,而是第一次开始利用芒格提到的方法:深刻理解问题的实质,然后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律去解决问题。撰写营销文案,本质上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那么关于建立信任这件事情,心理学上就有很多方法来构建和增进认同。我找到心理学书籍中构建信任和认同的内容,并且以一个做营销多年的朋友写过的文案为参照对象,仔细分析其中用到的心理学原理,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应用这些心理学成果来写我的文案。

我原本以为,自己这么一个文案新手,第一次就得写需要进行实际销售的产品,而这个产品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非职业培训师的培训课程,难度也太大了,所以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可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同期上线的那一批课程中,我的课程付费人数快速增长,不到3天,名额就全部售出,而当时还有其他老师的课程销量为0。甚至我的课程停止报名之后,还有用户不断咨询怎么能补上报名,为了加塞还愿意多出钱。

那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当我们掌握底层规律并以此分析问题时,即使是一个新手,也能瞬间超越众多按部就班工作很久的“职业”专家。这种经历太奇妙了!

那次的经历成为一个契机,我越来越多地尝试和应用这样的方法,激励着自己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底层规律。我慢慢地理解,为什么“少即是多”,为什么有些知识会比另一些知识有着更强大的力量。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步形成了“临界知识”这一概念。这一概念脱胎于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或者应该说,芒格提到的普世智慧都属于临界知识,但是有些不那么“普世”,但仍然能够在一个专业或者较为广泛的领域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同样具有临界效应。因此,我将这些规律一并纳入“临界知识”的关注范围中。

探索到知识管理底层规律这一层次上时,我们对学习的理解就慢慢不一样了。过去我们认为,学习主要是输入和消化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参加更多的课程和培训,让自己增加更多的输入。而当我们理解了底层规律在知识管理体系中的价值后,学习就变成了一个生长和创造的过程:知识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彼此联系、相互接触,甚至在一次次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新的启发和认识。知识开始了自己的生长!

在我看来,只有让自己对学习的理解达到这个层面,才能真正在学海无涯中找到一叶扁舟。在这个层次上,我常常讲,对于学习这件事情,自己是最好的老师。理解了底层规律,自己就是一个炼丹炉:外部输入的东西,经过加工形成全新而又熟悉的认知;而反过来,这种认知又进一步增进你对外部输入的理解,甚至可能会超出作者本身的认知来看问题。

可是,现在人们的学习大都集中在第一个层次,有一部分人达到了第二个层次。而在第三个层次上,至少我身边认识的人中,真正融会贯通、把底层规律用到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屈指可数。学习改变底层认知,对每个人都有巨大意义和价值,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非常稀缺。我自己从中受益匪浅。如果能够让更多人从这个层面认识学习和知识管理,那无论对于个人的素养提升还是各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储备,都有积极意义。

而这也成了我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一。“是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最好就用它来更好地拯救这个世界。”

我自己曾经在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有过太多困惑和迷茫,只能从不同角落里收集只言片语来咀嚼思考。然而,我发现我过去遇到的问题,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在不断经历着,所以我希望把我现在的一些感悟和认识分享出来——这些认知可能会有偏差甚至错误,但是我相信,对大家提升自己的学习效能还是会有启发的。

第二,写这本书也是自我实现的一部分。我从2007年就开始不断地寻找自己生命的热情所在。后来发现,激励我充满热情,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生活的原因是:我享受这种激发别人潜能、帮助别人的成就感。2009年,我第四次创业。当时,我在公司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激励团队成员的成长,这也是我的巨大热情所在。在繁忙的创业中,我仍然尽量抽出时间准备各种单从物质回报上看“性价比”极低的沙龙与课程:从在第九课堂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课程分享,再到在罗辑思维“得到”上开设《成甲说书》节目。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其实都是来自我“享受激励、帮助别人的成就感”这一原始动力。而这一点,也是我在生活中践行黄金思维圈,从“why”(为什么)出发的一部分。所以,这本书也是我对这种生活哲学的应用。

第三,写书也是我的承诺和责任。促成我写这本书的重要原因,是我生活中的老师——前中央电视台记者组组长、现多角度沙龙联盟主席徐金琪大哥。徐大哥亦师亦友。当年他参加我在第九课堂的个人知识管理课程,我们因此结缘;而他连续三次报名参加同一门课,后来又多次鼓励和支持我将自己在知识管理中的认识集结成书。而在这个过程中,又有众筹出书的众多认识或者不认识的朋友们支持……大家的信任和支持,都是我写作本书的动力。

从内容上说,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常见的核心临界知识及其解释和应用”。

第一部分,我会介绍为什么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威力更大。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

第二部分,对于学习临界知识而言,首先要掌握的是底层思维和方法,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部分,在掌握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回到核心问题:如何找到有价值的临界知识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

第四部分,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框架来安排自己的临界知识,当然,有一些临界知识是通用的。我在介绍这些知识的同时也提供了应用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我自己认为,这本书的特色在于:不同于传统讲学习或知识管理的书按照组织结构或者学习方法来讲,我更多是注重底层方法、思考逻辑和案例展示,希望用问题的结构而非信息的结构来展开全书。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我对学习和知识是什么的宏观思考,也有实际应用的具体案例。这对不了解什么是知识管理或者还看不到宏观层面和底层认知的学习者而言,可能会有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学习”这件事情。甚至对已经有多年知识管理经验的人而言,这本书也可以提供启发和借鉴。

此外,在过去6年里,我坚持每年阅读不少于100本书,同时还保持了每天两小时反思晨修的习惯。这对我理解知识管理的高效输入有极大帮助。与此同时,我又是一个“好为人师”、不断寻求在输出中加深认识的人。从2009年开始我就组织“知行社”进行分享(2012年停办);2012年在第九课堂开设“个人知识管理”课程,学员评分的满分为10分,而我的课程平均得分高达9.95分,成为第九课堂得分最高的课程;再后来,我在罗辑思维“得到”上开设《成甲说书》,开始以每周一本书的高强度进行知识输出。这些知识输出的经验,又让我对理解知识管理核心要点有了更多自己的认识。同时,我不是一个职业培训师,并不靠知识管理培训讲课为生,因此我写书和讲课也不担心泄漏课程核心内容;相反,我一边在自己的公司中大量实践和改进我所讲的方法,一边期待看到更多人加入这一事业,一起推动我们对知识管理的进一步深入认识。我想,我的这些经历和背景让我能够把学习“学习”这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讲清楚,并用实战的方式让大家理解。这种形式,能让更多人有机会在生活、工作、创业中亲身感受这一认知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就像我第一次用这个方法写文案时感受到的神奇一样。

最后,本书中提到的方法和理念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因为方法本身也是基于价值观的。比如“坚持小的习惯和努力,累积大的突变”,“构建底层认知是理解复杂现象的关键,而底层认知本身要步步为营,偷不得懒”……这些价值观和当今时代一些人追求一切“唯快不破”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尤其是还希望在学习底层认知这件事情上也要有速成法,这一点我是帮不上忙的。说来惭愧,我在“得到”上曾经上线过一期节目叫作《如何工作三年获得十年经验》,题目本身就利用了这种“速成”心态,结果节目销量颇佳。可是答案可能和追求速成的人想象的不一样——坚持从底层思考,这样的习惯培养训练三年,你比有十年工作技巧的人成长得都要快。从这一点上说,全书也是一种速成法,一种以慢为快的速成法。

当然,本书也有局限。

首先,前面提到知识管理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数据、信息和底层规律。这本书更多地讨论了第三个层次,第一、第二层次涉及的内容较少。

其次,对跨学科临界知识的理解也有局限。毕竟我在学习“学习”这条道路上探索也不过6年时间,对“临界知识”的学习与思考也才3年。3年时间,我对这些跨学科的临界知识从自己应用的角度进行了粗浅的理解,可能会有偏差甚至错误,也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吝赐教。关于本书的一切建议,欢迎通过我的微信公众号留言。扫描左图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个人知识管理”(搜索:pkm100)。

最后,无论如何,这本书是我将自己这一阶段关于知识管理的所有认知的一个毫无保留的展示。也许因为我的能力、认知的局限,这本书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你至少可以相信,我是用了十二分的认真和努力完成这本书的。10万字初稿完成后,经过半年多时间,自己对知识管理又有了新的认识,再加上图书编辑对初稿给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我的第二稿10万字几乎全部重写。

但是,正是这些努力和付出,才让我自己能够找回自己:我不是在写书,我是享受尽力帮助别人的乐趣与成就感。

今天,我“好为人师”的这一部分终于告一段落。至少我的用心,让我可以安心入睡。剩下的工作,就是读者的任务了。

如果这本书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让我知道。

这是我最大的成就。

是为序。引言什么是知识?

在谈临界知识之前,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知识?

我们学了很多年知识,可什么是知识,似乎一下子说不清楚。比如:“回”字有四个写法是知识吗?朋友圈里吐槽春晚的文章是知识吗?罗辑思维“得到”App(应用软件)中的课程音频是知识吗?

这些内容是不是知识,答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达成共识:它们都是信息。

在我的定义里,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也就是说,上述三条信息是不是知识不是一个客观存在,它取决于了解他的人能否使用这些信息改变自己的行为,产生新的结果。

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点头称是,然后生活照旧,那么这篇文章和其他所有类似文章一样,都只是一个信息。只有你看完一篇文章、了解一个观点之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这个信息才是知识。

换一种角度看,衡量你的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是:学习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变。如果你学习之后和学习之前,思考和行动都一样,那么显然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阅读,它就只是一些数据;而当你阅读了内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了你的知识。

因此,本书对知识的定义就是:那些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什么是临界知识?

但是,知识与知识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要比另一些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行为。比如,你知道从山顶上滚下的石头速度会越来越快,因此你懂得利用这一信息,当遇到泥石流的时候就会往山体两侧跑,而不是试图顺着山谷与石头比赛。

石头会越滚越快,这对你便是一个有用的知识。

不过,如果你懂得牛顿第二定律F=ma,你就不仅仅能够解释为什么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快,你甚至有可能想办法造出火箭。

像牛顿第二定律F=ma这样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我称为“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套用了核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临界质量。临界质量是指要产生核爆炸需要的裂变材料质量,只有突破这一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与此相似,有些知识也能够发生裂变,可以对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进行指导。而当你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查理·芒格称之为lollapalooza效应,即“叠加放大”效应)。这便是应用临界知识系统产生的巨大威力。

作为一名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咨询师和创业者,我要接触各种人,寻找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协助客户更好地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在不断高强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人们犯下的很多错误,往往源自其漠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规律。而对这些规律的熟练应用,能让我们在面对全新的问题时有更准确的判断,进而解决方式往往会比大多数人要好。这些重要而基本的规律便是可以发生裂变的临界知识。此后,我对于如何发现这些临界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在探索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慢慢发现:通过正确的训练,我们能够洞察一些规律;而通过对这些规律的应用,我们甚至能够预测与控制未来,进而创造惊人的结果!这并不是宣扬超能力的迷信,而是人情练达、洞明世事之后的智慧结果,甚至我还找到了一位运用这一方法取得巨大成就的模范榜样: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是“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巴菲特的导师。白手起家的查理·芒格凭借着不断总结那些重要而基本的规律——临界知识(查理·芒格称之为“普世智慧”),成长为对世界有影响力的亿万富翁。他本人也不断地向世人介绍这一理念:在查理·芒格的演讲录《穷查理宝典》中,你甚至能够找到他总结出来的模型与技巧。

然而,即使查理·芒格公布他关于临界知识的“答案”,对我们而言也很难有直接的帮助。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影响更有决定性作用,这些知识要在怎样的场景里才能发挥作用,我们才算得上掌握了一项临界知识。也只有我们有能力自己发现和总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临界知识,才能让这一能力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帮助。

如何发现和应用临界知识,正是本书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核心内容。第一章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知识与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威力更大。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在海量信息即时获取时代,我们拼什么?

我自己有这么一个总结,中国过去30年的社会发展,从认知优势的构建角度看,大概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

这个阶段大概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左右。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市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在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过去在制度转型中凭借大胆“下海”获得红利的企业家,在市场逐步规范的过程中渐渐隐退。而90年代到2000年,大学生是非常吃香的人才,学院派加入市场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竞争对知识的需求。代表性事件是这一阶段各种咨询企业、广告公司等知识密集型行业蓬勃发展。

第二个阶段: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

从2000年开始差不多持续到现在,是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的时代。在这一阶段,国内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打破了知识获取范围的边界,过去在少数圈子里传播的专业知识现在可以非常方便地被我们获取。因此,知识数量构建的优势被瓦解;相反,以更快的速度获得最新的知识成为新的竞争优势来源。

由于互联网行业被改造得最彻底,这一情形在互联网中的表现也最典型。在2000年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国内的互联网发展基本就是越来越快地学习国外产品的过程:从门户网站开始,到搜索引擎、SNS(社交网络服务)、微博、在线视频的发展,无一不是如此。其中典型代表就是现任美团网首席执行官王兴,他的校内网、饭否和美团,无一不是第一时间引入美国快速兴起的产品,Facebook(脸谱网)、Twitter(推特)、Groupon(美国团购网鼻祖)。这种依靠知识获取速度构建的优势,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力量。

第三个阶段: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

第三个阶段,是我认为现在可能已经慢慢到来的、知识深度带来认知优势的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像TED(一家致力于传播创意的非营利机构)、译言网、智能网页翻译技术的发展,国外新的思想理念引入国内的速度大大提升;同时众多行业的媒体在激烈竞争中,基本都把报道国际最新发展动态作为基础内容,使得优先获得国外信息这一方法带来的先发优势越来越弱化。比如,在罗辑思维旗下的音频App“得到”上面,你可以只花199元订阅《前哨·王煜全》,第一时间获得过去只有少数人才了解的全球科技创新风口;或者订阅万维钢的《精英日课》,把西方经济、社会、科技、哲学界思想的新突破第一时间收入囊中。这种以极低成本获取第一时间资讯的现象,使得速度优势被极大瓦解。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产品和创业方向可能会越来越同质化,对热点、风口的追逐也越来越密集。这也是近年来所谓的“风口”转换速度越来越快,而每次风口的能量也越来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在知识数量相似和知识获取速度相似的情况下,我们的产品和策略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能越来越取决于知识的深度。

对同一个产品和项目,理解的深度不同决定了结果的不同。王兴的美团能够在千团大战中胜出,不仅仅是因为他第一时间看准了团购这个方向;更重要的是,他在众多竞争者中是看得最深刻的。介绍王兴创业十年经历的书籍《九败一胜》提到,当其他团购网站在大打广告战的时候,美团王兴坚持不加入广告大战,而是坚信决定团购事业的关键是: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他把别人用于广告的钱,投入系统开发和效率提升。最后美团的胜出成就了“新美大”这个互联网新巨头,可以说是知识深度的胜利。

有意思的是,美团在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后,王兴说了这么一句话:“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我们都对“知识改变命运”耳熟能详,然而改变命运的不再是知识数量这一维度,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深度。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而管理知识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因此,对我们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怎样才能提升认知深度?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才算深度认知?

让我们先看几个例子。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北京房价那么高?有两种答案。第一个回答:都是炒房团搞的!第二个回答:北京的土地供应稀缺,而高购买力人群又过度集中,所以推高了价格。

再比如,有人问:怎么增加团队的认同感?第一个回答:领导要经常开会强调!第二个回答:人的认同感来自全力以赴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其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共同参与的仪式感都很重要。

这些回答里,你有没有发现第二个回答似乎比第一个回答更有深度?如果把第二个回答称为有深度的回答,那么第一个回答就可以称为简单的回答。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呢?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差别:

1.从形式上看,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2.从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3.从答案的效果上看,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所以,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理解了什么是深度认知,让我们再进一步思考: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境中的很多问题。在这些结论中,有些结论经过了更为广泛长期的验证,也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那么,这些结论就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提高学习效率,可能是每个读书人都在追求的。可是能不能很好地做到,就是另一码事了。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看一个典型的案例。

2015年突然冒出来一个营销公众号,叫作“李叫兽”。你就算没关注这个公众号,多半也看到过他的文章,比如《为什么你会写自嗨型文案?》《做市场的人,不一定知道什么才是“市场”》《为什么你有十年经验,但成不了专家?》等等。这些文章在朋友圈传播极广,分分钟10W+(阅读量超过10万)。

如果只是传播广也就罢了,可他的每篇文章还都很有深度,很多做了多年营销的从业人员也在认真研读。

如果只是传播广、有深度也就罢了,最让人吃惊的是,作者是个90后!

我第一次看到的李叫兽出品的文章是《为什么你会写自嗨型文案?》。当时看了这篇文章后的第一个反应是:小马宋的文章咋没火?因为此前小马宋讲过同一个原理,他用的不是“自嗨型文案”这个措辞,而是更有视觉冲击力的一个词:“镶金边的狗屎”。为什么讲同一个概念,李叫兽的文章会更火爆?我就查了一下作者的背景。结果我发现,李叫兽,本名李靖,2010年才参加高考,考入武汉大学市场营销专业,2014年大学毕业。你也知道,大学本科学习的市场营销知识,多数人毕业后是没法直接运用到工作中的,可是李叫兽2015年就开始给营销工作多年的“老司机”指路了。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你想想,同样是混营销圈的达人,小马宋老师也挺有名了,可是小马宋老师是70后啊,而且人家是从报纸开始到4A(美国广告代理协会)广告公司一路干过来的。小马宋老师比咱牛,那是应该的;可是刚毕业的90后就比咱厉害,和谁讲理去呢?问题出在哪里?

如果我们关心为什么李叫兽能够快速成功,倒不如问一个更加普遍的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为什么那些在营销行业工作了十来年的“老司机”,会说一个90后的专业文章好呢?问题出在哪里呢?

在我看来,问题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不是我们不够聪明,而是我们的努力有一个重大的误区。我们一直把时间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什么是“技术效率”?什么是“认知效率”?

让我们先看看,李叫兽的文章究竟讲了什么。以《为什么你会写自嗨型文案?》为例。文章定义了两种类型的文案:X型与Y型。

李叫兽认为,X型文案是指把本来平实无华的表达写得更加有修辞,用词对称,词汇高级。比如把“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这个简单的表达写成“乐享生活,畅意人生”。而Y型文案不一样,其文案往往并不华丽,有时甚至只不过是简单地描绘出用户心中的情境。比如,同样表达“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Y型文案会写成:你写PPT(幻灯片)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李叫兽这篇文章结语处告诉我们:有些人写文案是为了感动自己,而优秀的文案是感动用户。

看完文章,很多人疯了:“哇!说得太棒了!”“太深刻了。”李叫兽在他的年终总结里还专门引用过一个用户对这篇文章的评论:“振聋发聩!!此文对品牌和广告业的典型意义几乎是里程碑式的,值得一读再读,接着反复读!!!”

用户评价如此高,当然是因为大家从中受益了。不过这个问题真的是里程碑式的,第一次被李叫兽发现的吗?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此前有无数人讨论过。比如在奥美创始人奥格威的经典著作《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奥格威就说过:“不要用最高级形容词、一般化字眼和陈词滥调。讲事实,但要把事实讲得引人入胜。”

再比如,另一个广告界达人克劳德·霍普金斯也说过:“高雅的文字对广告是明显的不利因素。精雕细刻的笔法也如此。它们喧宾夺主地把对广告主题的注意力攫走了。”70年前的声音,换个说法,放在今天仍然是微信公众号的10W+。

事实上,任何一个广告/文案从业人员都知道洞察与言之有物是最最基本的入门准则。但是,我们看到李叫兽的文章,仍然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为什么?

想一想,下面我列举的概念你是不是都知道?市场均衡、用户视角、看不见的手、认知偏差、复利效应、边际成本、规模效应……

然后呢?你每天的工作生活里是只有看到它们时才能想起它们,还是你遇到问题时它们就会主动出来?如果你真的明白用户视角,那么对于李叫兽、奥格威和霍普金斯说的,你就都不会觉得意外——他们只是在印证一个你知道的道理罢了。

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了。老鼠赛道和快车道

我们买来专业经典著作,报名参加培训,参加行业沙龙,向经理学习业务知识,给客户分析专业知识,掌握了PowerPoint 2016(微软公司的演示文稿软件)的最新功能。我们努力学会了越来越多的业务套路,对我们的工作越来越驾轻就熟,但也有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涌入:我们需要继续看新的书籍、新的文章,学习新的软件、新的套路。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发现,很多看似全新的问题,其实只不过是狡猾的旧问题换了一身装扮再次出现而已,就像自嗨型文案只是换了一个说法的基本道理而已。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一直无法提升,就是因为我们掉进了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我们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越多。而这,让我们陷入了学习的“老鼠赛道”。在老鼠赛道中,我们看起来一直在努力,可是其实是在原地打转。

要想从老鼠赛道中跳出来,我们就要努力提升认知效率;而要提升认知效率,就要找到撬动效能的杠杆点——临界知识。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

可是问题来了: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究竟该学习什么知识,才能提升认知深度和认知效率呢?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学知识是不是越多越好?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不过,我觉得前一段时间有一个热点词和这个问题密切相关,那就是:“斜杠青年”。“斜杠”这个词来源于英文“slash”,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马尔齐·阿尔博(Marci Alboher)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One person/Multiple Caress)中提出的概念,意思是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们可能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在工作之余会利用才艺优势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并获得额外的收入。例如,小王,记者/歌手/摄影师,就是典型的斜杠青年。《第一财经日报》为此还专门发文介绍了一个斜杠青年,文章题目叫《身兼八职的女“斜杠”:一个活经常能赚到一年的钱》。

成为斜杠青年,意味着“自己有能力赚多份钱”,所以这个身份特别受刚入职场的年轻人青睐。在互动百科里,关于“斜杠青年”的词条引用了这样的调查数据:“在对国内18~25岁人群的调查中,有82.6%的年轻人想成为‘斜杠青年’。”有八成多的年轻人想要成为斜杠青年,这真是一个激励人心的数字啊!

可是,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斜杠青年呢?斜杠=兼职?

我翻了一遍网上关于斜杠青年的介绍:在大多数报道里,成为斜杠青年的方式是兼职接活儿。比如《北京晚报》介绍斜杠青年的案例是,一个做会计的姑娘,喜欢摆弄花,去酒店看到婚庆公司在布置婚礼现场,和工作人员聊了之后,发现那边缺花艺师,她就成了兼职的婚庆花艺师。后来又有人介绍她写剧本赚外快,她就学习写剧本,又接了兼职剧作家的活儿。所以她就成了斜杠青年典范:会计/花艺师/剧作家。

这让我想起我上大学时,虽然没有“斜杠青年”这个词,但是有一个哥们儿放在今天应该完全是斜杠青年的标准:他在学校旁边租居民楼房间做日租房,还在校园里代理售卖移动电话充值卡,同时也在学校推销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的信用卡。我记得有一次,他被邀请去一个活动演讲,他的自我介绍内容包括:目前经营业务横跨房地产、通信和金融三大领域。放到今天,这哥们儿应该是斜杠青年了吧?

可是如果有多个兼职就算斜杠青年的话,我觉得他们都比不过我们村里东头的王大爷。王大爷,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斜杠老年:搬运工/瓦工/烧炭工/除草匠/街头棋手/门卫/环卫工……如果有必要,我还能列举出大爷更多的斜杠。

如果我们把追求多元的职业体验/兼职收入作为成为斜杠青年的努力方向的话,我觉得这可能会是很多人的大坑。

有人可能会不同意我的说法:尝试各种职业,既能学到各种知识开阔眼界,又能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能增加收入,有什么不好呢?而且你看人家特斯拉的老总马斯克就是一个斜杠青年啊!他既是工程师、慈善家,又创立了特斯拉、支付巨头PayPal、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还有研发家用光伏发电产品的SolarCity等四家不同类型的企业,你能说斜杠青年不对吗?!

呃,你说得都对,但是我不同意。为什么呢?

在有多个兼职的情况下,所谓的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增加的往往只是一个“能力假象”罢了。你更多的只是经历了一下而已,认知深度并没有明显增加。

我承认,对于没怎么接触过社会的人而言,接触一下社会各行业是有好处的,毕竟直接的生活经验很重要。但是,正如十个麻雀在一起也比不上一只雄鹰,多元的经历如果不能帮助我们提升认知深度,从长期来看,那也是低效的。我并不是反对成为斜杠青年,我只是说:我们因果倒置了。斜杠青年应该更加深入探索,而不是简单追求多元的结果。斜杠是结果,不是原因

如果盲目地要做斜杠青年,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追求所谓的多元生活,那我们很可能在追求成功的路上绕了一个大弯。

想一想,在今天这个人才高度流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你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的认识足够深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不明白这一点,盲目追求多元学习,兼职变现,表面上看是在提升能力,其实都是肤浅地拿时间直接变现而已。在这一点上,我们和村里兼职的王大爷没有一点差别。你说他又干保安,又干保洁,难道就没有增长能力吗?可是,这样的能力认知变现水平,又能有多高呢?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你把宝贵的时间用在肤浅的兼职变现上,那并不是多元与提升能力,只不过是自己控制不住虚荣心和金钱诱惑罢了。事实上,很多事情表面看是好事,往深里想,可能是坏事。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

以斜杠青年的代表马斯克为例。表面上看,马斯克是跨界从事了多元的领域,但实质上,这是马斯克看问题看得足够深刻的结果。在一次访谈中,埃隆·马斯克说,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用第一性原理思考问题罢了。你有没有发现,他其实没有认为自己在跨界,他是比别人都能更深刻地看到他做事情背后的规律:用最基础的原理来改变一个行业。因为埃隆·马斯克有了这种认知深度作为前提,我们才能见到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SpaceX和特斯拉均由同一个人创办。事实上,在马斯克眼里,它们都是一回事。

想想我们上文提到的90后网红李叫兽吧。如果他也单纯追求斜杠,早早做各种兼职,你觉得他会有今天的成就吗?换个角度看,正是李叫兽的专注、不断提升认知深度才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反而让他有了斜杠身份:培训师/咨询师/企业家/网红。

你看出这两者的差别了吗?

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你可能会觉得:哦,这么说我还是心无旁骛、专心学习专业知识好了,其他的事情我就不管了,我要专注到极致。如果你这么理解,那又错了。

提升认知深度,不是仅仅学习专业领域知识就可以,相反,你要多元跨界。

啊?等等,刚才你不是反对多元跨界吗?怎么一转眼又变了?

别误会,我没有反对多元,我反对的是盲目的多元。我说的多元跨界,更形象地说,叫: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这句话,我最早是从罗辑思维“得到”的主编筱颖那里听来的。筱颖是我在罗辑思维“得到”App里《成甲说书》节目的主编,也是万维钢《精英日课》的主编。这姑娘雷厉风行,常常凌晨三四点还在给我回邮件。我想,这可能就是由她负责身在美国的万维钢节目的原因——不用倒时差。我对筱颖说:你提前过上了美国人的生活。

如果没有和罗辑思维“得到”合作过,你就不会知道这个团队的人工作起来有多癫狂。人少,活儿多,要求高——看来,这不仅仅是我们设计行业的痛苦,也是“得到”团队工作的真实写照。

可是,在我看来很多无法完成的工作,筱颖都出色地完成了。用她的话说就是:在这里,我们必须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筱颖这一个人,活成了什么样的队伍呢?她一个人要负责主题策划、音频录制、音频剪辑、内容审核、留言审查、新作者挖掘、老作者维护、新内容开发、宣传文案策划……当她全力投入,把一个人活成一个能够随时完成“侦察”“设伏”“狙击”“围点打援”各项能力的队伍之后,她自然就成了斜杠青年。(当然,我觉得筱颖得注意身体,要不然就要成为省略号青年了……)

所以,想要做到极致,不是说只学某个专业的知识就够了,也不是简单地这也学学,那也学学,而是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这一点,一定是突破专业限制的。

我们所谓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法律、政治、历史、文学,其实只是人为制造的分类标签罢了,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按照你划分的标签在各个专业之内单独运行的。一个市场营销的问题,背后往往涉及法律、政治、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可是我们所谓的专业,并不管这些:你学好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市场细分等概念,就可以毕业了。这种认识,会极大地阻碍我们学习真正应该学的知识。

我的个人知识管理公众号里,有一个叫“安”的网友留言说:很多人不理解地跟我说:你一个创业狗,不好好跑你的客户,做你的技术,学什么“认知革命”?我要把你的文章转到朋友圈,给予他们有力的回答!

安所遭遇到的身边人的不理解,恰恰反映了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现状:我们被标签框定了自己的可能性。因而,学习就学习标签内的东西。

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做到极致,恰恰要学习“无用之用”!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哪些“无用”对你有用?

英国有一家保险公司,要在非洲的热带平原上修建一座写字楼。在这个气温白天高达40摄氏度而晚上可以下降到5摄氏度以下的地方,公司对建筑设计师提出的要求是:建筑外貌迷人、功能一应俱全,但是不准使用空调设备!

在热带建写字楼不允许用空调?!

这个问题对于绝大多数专业建筑师而言都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建筑业的解决方案最终来自生态学。一个懂生态学的建筑师联想到了热带地区的白蚁能够常年将蚁穴的温度精确地控制在30摄氏度上下。结果,他不仅完成了这个建筑任务,还开创了建设设计的全新领域“自然拟态工程”,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所以,想要做到极致,恰恰要学习“无用之用”。

你可能会困惑:“无用”的事情那么多,我到底应该学习哪些无用的知识呢?

在我看来,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而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就找到了知识一通百通的突破口。比如,你对历史感兴趣,一定会研究到地理和人类文化;而研究人类文化,就一定会进入心理学和传播学的领域;而如果你对外语感兴趣,也会从语法学习延伸到研究语言产生、文化变迁等。一旦你的研究深度达到底层规律的层面,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都会在底层盘根错节地联系起来。而将这些“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的,正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能力,我们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所谓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市面上有海量的书籍在介绍这些知识,我们学习和掌握起来都比较方便。在这个层面,我们的学习就好像士兵训练踢正步、瞄准和射击这样的军事基础技术一样。

而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正如前面说的,这个专业不是指学校划分的专业,而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领域里,你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而这种系统解决问题的知识往往是内隐的,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到跨领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从而灵活地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随时调用,打赢一场战役。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思想认知更像是一个指挥官:精准恰当地调动步兵、炮兵、空军、坦克、侦察兵和狙击手,让他们在正确的时机,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胜利完成任务。

而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我们经营的领域是如何产生的?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规律会普遍地影响这些事物?这就像在深刻理解一场战役为什么爆发,会以什么样的脉络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一样。抗日战争初期,多数人还在讨论中日之间的武器差异、国力差距的时候,毛泽东就思考到了底层的规律:中日战争的底层决定因素,是中国战略空间的广阔与日本需要速战速决的压力。所以,影响战争的基本动力结构是空间和时间的博弈。如果能够促进以空间换时间的结构发展,那么战略局势将对中国大大有利,而对日本极为不利。所以,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就成为经典的战略研判著作。

我认为这是每个人都应训练的通用必修能力,可市面上相关的书却非常罕见。我们人为划分的专业课程也不讲这些内容。既然没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