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舰科技知识(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18:05:36

点击下载

作者:冯文远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登陆舰科技知识(下)

登陆舰科技知识(下)试读:

前言

舰艇俗称军舰,是指有武器装备,能在海洋执行作战任务的海军船只,是海军主要装备。舰艇主要用于海上机动作战,进行战略核突袭,保护己方或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进行封锁或反封锁,参加登陆或抗登陆作战,以及担负海上补给、运输、修理、救生、医疗、侦察、调查、测量、工程和试验等保障勤务。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现代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舰队中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舰队中的其它船只为它提供保护和供给。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

因此,要普及广大读者的科学知识,首先应从武器科技知识着手,这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最新科技知识和深入的军事爱好,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与和平意识,能储备一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批高新技术用于军事领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看,传统的战争方式已经过时了,但是,人民战争的观念不能丢。在新的形势下,人民战争仍然具有存在的意义,如信息战、网络战等一些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群众中的技术群体会大有作为的,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并投入到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列中来。

舰艇与航母是高技术的武器种类,我们学习舰艇与航母的科学知识,就可以学得武器的有关高科技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高超军事素质,也可以增强我们高度的军事科学知识。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为此,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青少年必知的舰艇航母科技”丛书,包括《航空母舰基础科技知识》、《世界航空母舰科技知识》、《舰艇基础科技知识》、《战列舰科技知识》、《巡洋舰科技知识》、《驱逐舰科技知识》、《登陆舰科技知识》、《核潜艇科技知识》、《特种舰艇科技知识》、《特种潜艇科技知识》共10册,每册全面介绍了相应舰艇与航母种类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因此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科普性和前沿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现代舰艇与航母科学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俄国野牛级气垫登陆艇

简介

野牛级气垫登陆艇是苏联研制的一种大型气垫登陆艇。1986年服役。该艇总重370吨,航速60节,西方国家称它为“贼欧”。艇上可搭载3辆坦克或10艘小运输船,1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气垫登陆艇。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生产。2009年,有媒体报道中国已经订购了4艘野牛级气垫登陆艇,将于乌克兰合作生产。

历史

1978年,“鹅喉羚”小型气垫登陆舰系列研制工作尚未结束,“金刚石”中央设计局就已经接受了设计、研制更强大的12322型“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舰的任务,基本要求是增加航速、提高登陆载荷(3辆主战坦克)、加强火炮威力、提高无线电电子对抗设备性能。

设计师奥济莫夫、莫霍夫、谢苗诺夫负责12322型野牛级气垫登陆艇舰的设计、研制工作。1983年设计工作完成后,开始在3个造船厂(列宁格勒市“金刚石”造船厂、乌克兰费奥多西亚市“大海”造船厂、远东哈巴罗夫斯克造船厂)建造4艘“欧洲野牛”,之后,由列宁格勒(今日的圣彼得堡)市的“金刚石”造船厂和费奥多西亚市的“大海”造船厂进行批量生产。

12322型“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舰首舰МДК-95号原计划1985年交付使用,结果仅于1986年建成,而且还是试验型样品,在经过进一步的试验之后,于1988年正式纳入苏联海军战斗编成,其后的量产型对船体结构进行了一些修正,装配了新型无线电电子武器装备。

到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海军共装备了8艘“欧洲野牛”型气垫登陆舰,主要在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瓜分了这种舰艇。俄罗斯得到了8艘中的5艘,乌克兰得到了3艘,分别是1988年生产的МДК-57“克拉马托尔斯克”号、“戈尔洛夫卡”号、“阿尔焦姆夫斯克”号,同时还接管了乌克兰境内的费奥多西亚市“大海”造船厂及其在建的2艘气垫登陆舰,其中的1艘“顿涅茨克”号于1993年6月26日纳入乌克兰海军战斗编成。

技术数据

12322型“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舰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气垫登陆舰,主要用于运送战斗装备和海军登陆部队先遣登陆分队队员,可在未构筑工事的岸边登陆,对滩头部队提供火力支持,同时还可运送水雷,布设主动雷障。其标准排水量480吨,满载排水量555吨,最长57.3米,最宽25.6米,最高21.9米,吃水1.6米,最大航速60节,巡航速度55节,航程300海里,续航时间5天,满载登陆时续航力1天,乘员27-31人(4名军官,7名准尉),能在浪高2米、风速12米/秒的海况下平稳行驶,可突破1.6米高的墙形水障。

结构

“欧洲野牛”登陆舰的船体由高强度耐腐蚀铝镁合金整体焊接而成,气垫护栏分两层,按照纵横垂直安定面十字形进行隔舱化处理,4台工作轮轴直径达2.5米的НО-10型增压机组、可弯曲气垫输气器及挂件能把船体提升到需要的高度。上部结构由两个纵隔板分成3个功能舱容,中部为登陆装备舱,设有坦克、战车专用的滚道和进出斜坡,设备舱装配主

动力

装置和辅助动力装置,登陆队员和乘员生活设施舱内装配有通风系统、空调、供暖系统、声热绝缘层、减振材料结构、生命救护保障系统、大规模杀伤防护设备。动力

动力系统功率强大,主、辅动力装置共由5台高温燃气涡轮发动机组成,36774千瓦,备用燃料56吨。

战术性能

“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舰战术技术性能优越,运输能力较强,可运送3辆主战坦克(共重150吨)或者10辆装甲运输车(共重131吨)或者8辆步兵战车(共重115吨)或者500名全副武装的登陆队员,4个登陆舱室内设有140个登陆人员座位。

武器装备精良,装配有2门30毫米АК-630火炮(弹药基数3000发,使用МР-123-02火控系统)、8套“针叶-1M”或“箭-3M”防空导弹系统(4联装发射装置,弹药基数32枚)、2套22管MC-227型140毫米非制导弹药发射装置(弹药基数132发,使用ДВУ-3火控系统)、20-80枚鱼雷。

舰载P-784通信设备系统由中波、短波、超短波收发机、超速传输设备、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航行警告系统服务接收机构成,导航设备主要有2套环视警戒雷达、磁回转罗盘、卫星导航设备、气象导航设备、接收指示系统、陀螺稳定系统、无线电定向仪、日视和夜视瞄准器等,另外还装配有现代化无线电电子对抗设备。

建造与使用

列宁格勒市“金刚石”造船厂建造了以下几艘:

工厂编号101,使用编号是МДК-122,或者是МДК-108,舷号795,1989年服役,波罗的海舰队,该艇在最近几年退役;

工厂编号102,使用编号是МДК-50,舷号770,艇名Евгени野牛级气垫登陆艇

йКочешков,1990年服役,波罗的海舰队,在役;

工厂编号103,使用编号是МДК-94,舷号782,艇名Мордовия,1992年服役,波罗的海舰队,在役;

工厂编号104,使用编号是МДК-118,舷号717,1994年服役,原在波罗的海舰队,2001年转给希腊海军,舷号L180;

工厂编号105,未完工,1997年拆毁;

工厂编号106,未完工,1997年拆毁;

工厂编号107,2001年末出售给希腊海军L183;

工厂编号108,2001年末出售给希腊海军L182。

乌克兰境内的费奥多西亚市“大海”造船厂建造了以下几艘:

工厂编号301,使用编号是МДК-54,舷号U422,艇名Краматорськ,1988年服役,乌克兰黑海舰队,退役;

工厂编号302,使用编号是МДК-123,舷号U423,艇名Горливка,1990年服役,乌克兰黑海舰队,出售给希腊海军,但未在希腊海军中服役;

工厂编号303,使用编号是МДК-93,舷号U424,艇名Артемивськ,1991年服役,乌克兰黑海舰队,在役;

说明一下,有俄文资料称U423艇名为Артемивськ,U424艇名为Горливка;以上三艘是苏联建造,乌克兰于1996年接受。

工厂编号304,使用编号不详,舷号U420,艇名Донецк,1993年服役,乌克兰黑海舰队,在役;

工厂编号305,使用编号不详,原舷号U421,2001年出售给希腊海军L181。

工厂编号306,使用编号不详,舷号不详,据说完工。工厂编号305和306的两艘在未完工时被乌克兰海军接受。

外销

希腊

2000年1月24日,俄罗斯武器进出口总公司和乌克兰特种出口总公司与希腊国防部签署了出售4艘“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舰的合同,总价值2亿美元,俄、乌各提供2艘。编号为:(L180—L183)。

中国

2009年上半年,俄罗斯媒体报道,中国正在就“大批”购买“欧洲野牛”级气垫登陆艇与乌克兰进行谈判。8月,俄乌媒体再次暴料,“确认”了这一消息,订购数量则改为4艘。

英国“海湾”级船坞登陆舰

2006年1月10日,在刚刚经历一场凛冽的暴风雪之后,英国海军法斯莱恩基地驶出了一艘巨大舰船,那便是“海湾”级“芒特湾”号辅助船坞登陆舰。它的出场引起了国际传媒的关注。

英国发展船坞登陆舰历史较长,世界上第一艘船坞登陆舰就是英国人设计的。二战之后,英国研制船坞登陆舰的数量虽然远不及美国,但却有着自己的特点。如“无恐”级船坞登陆舰满载排水量1.2万余吨,最大航速达21节,并可以20节航速连续航行5000海里。舰上还能搭载1000名士兵、15辆坦克、7辆卡车。更重要的是,其船坞内可容纳4艘通用登陆舰、4艘登陆艇等设备。

进入21世纪,服役已30余年的“无恐”级船坞登陆舰因性能较差,已不适应英国海军海上行动的要求。2000年初,英国海军决定发展一级“海湾”级新型船坞登陆舰,并于同年6月招标。最后,斯万·亨特船舶有限公司和BAE系统公司船舶分公司被选中。

英国海军认真分析了己方参加塞拉里昂和莫桑比克两栖行动的经验和教训,认为4艘船坞登陆舰的效费比要明显优于2艘新船、3艘旧船组成的混合舰队,于是决定在原定建造2艘“海湾”级船坞登陆舰的基础上再追加2艘。斯万·亨特船舶有限公司作为主承包商统领整个计划,并建造其中的两艘——“拉格湾”号和“莱姆湾”号;BAE系统公司船舶分公司的加万造船厂建造另两艘。

2001年10月1日,斯万·亨特船舶有限公司沃尔森德船厂正式切割“拉格湾”号船坞登陆舰钢板。斯万·亨特船舶厂的船坞登陆舰设计方案以“支持者”运输船为蓝本。“支持者”运输船由荷兰斯切尔德船厂设计建造。但由于斯切尔德船厂一再拖延向斯万·亨特船厂转让技术,致使斯万·亨特船厂无法按期完成结构设计,结果延误开工进度近12个月。

2001年11月19日,英国国防部与BAE系统公司签订了建造“海湾”级第3艘和第4艘船坞登陆舰的合同。这两艘舰被分别命名为“芒特湾”号和“加廷根湾”号。由于它们没有耽误建造工期,2004年4月,经过为期5个月舾装的“芒特湾”号后来居上,反而成为“海湾”级中第一艘下水的舰。随后,“芒特湾”号船坞登陆舰进行了为期10天的第一阶段海试和数月休整。2005年10月21日,“芒特湾”号船坞登陆舰又进行了第二阶段海试。与此同时,该级第4艘也是最后一艘——“加廷根湾”号成功下水。“海湾”级船坞登陆舰全长176.6米,宽26.4米,设计吃水5.2米;满载排水量为1.616万吨;最大速度18节,以15节巡航速度航行时的续航力8000海里。舰上编制人员60人。它能载运35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12个40吨重的集装箱或24个24吨重集装箱。舰上飞行甲板可搭载“默林”、“支奴干”直升机以及V-22“鱼鹰”倾转翼机,还可携带多艘登陆艇。

舰上配备近程自卫防御武器和诱饵弹。4艘“海湾”级船坞登陆舰与经过现代化改装的“贝德维尔爵士”号船坞登陆舰一起构成英国海军船坞登陆舰群的主体,将大增英海上支援力量和两栖战力。“海湾”级舰可运送人员、装备到世界任何海域,并且有能力部署登陆部队。看来,“海湾”级将会在英国海军于2010年前组建的“全球舰队”中扮演重要角色。

英国海神之子级登陆舰

满载排水量:16981t。

舰长:176m。

舰宽:28.9m。

吃水:6.6m。

航速:18kn。

人员编制:325人。

军运能力

:305名士兵,超载为710名士兵,67辆支援车辆,4艘MK10通用登陆艇或2艘LCAC(位于船坞内),4艘MK5车辆及人员登陆艇(位于吊艇架上)。

动力装置:柴-电动力装置。两台瓦特西拉·瓦萨公司的16V32E柴油发电机,12.5MW(17000马力);两台瓦特西拉·瓦萨公司的4R32E柴油发电机,3.1MW(4216马力);两台电动机,双轴;一部首助推器(216kM)。

舰炮:两座双联装20mm“守门员”近程

武器系统

对抗措施:DLJ诱饵装备。8座“海蚊”箔条诱饵发射装置和DLH舷外诱饵。雷卡·索恩公司的UAT1/4电子支援和对抗设备。

作战数据系统:ADAWS2000作战数据自动处理系统。英国宇航公司的SEMA/CS指挥系统。马可尼·马特拉公司的“税赋”2D卫星通信系统。

雷达:对空/对海搜索――西门子·普莱西公司的996型雷达,E/F波段。

对海搜索―部雷达,I波段。

导航/

飞机

控制雷达两部凯尔文·休斯公司的1007型/雷卡海洋公司的1008型雷达,I波段。

直升机:供3架“默林”EH101型直升机用的平台。能搭载“支奴干人”直升机。

说明:1991年中决定建造该级舰以代替2艘现有的两栖船坞登陆舰。1994年2月亚德有限公司完成了设计方案的研究。1994年8月18日,向维克斯和亚罗公司发布招标邀请设计和建造这2艘舰;1994年11月向沃·桑公司补充招标成套设备。1995年3月,宣布仅有维克斯公司投标,符合无竞争管理规则。

该级舰的建造合同于1996年7月18日签发,1997年11日17日动工建造。设计草图形成于合同谈判。两个直升机着舰点。基本的指挥和控制设备均包含在一大型综合作战室内。该级舰的结构类似于“勇猛”号舰,设有一个坞阱和尾坞门,但也设有舷侧坡道。该级舰正按军标损管标准建造。

法国“暴风”级船坞登陆舰

法国“暴风”级两栖船坞登陆舰,该级舰包括“暴风”和“暴风雨”两艘。该级登陆舰集货船、运输舰、浮力船坞、登陆艇母舰及指挥舰等两栖登陆作战功能于一身,主要任务是装运登陆艇和兵员,实施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或远洋快速登陆作战。“暴风”号主要在法国本土与塔西提岛之间运输物资;“暴风雨”号则在南太平洋那努瓦环礁的核试验场参与试验。

该级舰长约149米,标准排水量为5800吨,满载8500吨,最大航速17节,动力装置为2台6320千瓦柴油机。舰载机为AS332F“超美洲豹”多用途直升机和SA321G“超黄蜂”反潜直升机。舰上装备2座“辛伯德”双联装舰空导弹发射装置、2座40毫米“博福斯”舰炮、4座12.7毫米机枪、2座120毫米迫击炮、1部DRBV5lA搜索雷达、2部1266导航雷达、“萨格姆”火控系统及1部SQSl7型声呐。另外,该舰装备有“西北风”舰空导弹和改进型“海麻雀”导弹,近海攻防作战能力较强。

该级舰用途较多。用作运输舰时,可装运1500吨物资;用作登陆艇母舰时,可装运2艘载11辆轻型坦克的EDIC型登陆艇,或18艘LCM-6型登陆艇,或1艘EDIC型和9艘机械化登陆艇;用作浮坞时,可接纳424吨的MSC型扫雷艇;用作指挥舰时,可利用舰载的声呐、雷达等

电子设备

,指挥海、空及地面部队登陆作战。舰上还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面积900平方米。

船坞设计新颖、结构独特。“暴风”加大了坞舰的长度比,提高了舰艇的装载量和攻击力。坞长120米,约占舰长的83%;宽13.2米,为舰宽的60%;坞内水深3米。坞舱内距底板约4米处设一个标准木制活动平台,舰长方向为6米、舰宽方向与坞宽相同;在坞内按需铺设不同长度的平台,总长度可达90米,平台可承载滚装的运输车。坞舱总共可载120辆AMX-13型轻型坦克,或340辆吉普车,或12艘50吨级驳船。坞顶为可拆式直升机平台,供直升机起降。

该级舰采用可变距螺旋桨推进,有较好的低速性能。这对于船坞登陆舰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使用船坞时,登陆舰必须锚泊或低速航行。

法国“闪电”级船坞登陆舰

“闪电”级是法国海军最新服役的一级船坞登陆舰,共3艘,&127;首制舰已于1991年底交付使用,后两艘正在建造。&127;“闪电”级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块化建造方法,全舰由96个模块构成,&127;每个模块重约80吨。

该舰的满载排水量为11900吨;舰体总长168米,水线宽22米,吃水5.2米;航速20节,续航力11000海里/15节;&127;舰员226人,此外还设置了运送&127;500名两栖登陆人员的舱室。动力装置为2台柴油机,功率1.56万马力,还装有艏侧推器。“闪电”级的甲板设置别具一格。艏楼内部分空间作为固定机库,可停放4架“超美洲豹”或2架“超黄蜂”直升机。机库后部是直升机主起降甲板,设有两个起降点。

主起降甲板后部是可伸缩式活动甲板,上面可停放一架直升机或一部车辆,这层活动甲板可通过滑轨缩进主起降甲板下面。活动甲板后部是一层踞直升机起降甲板。这三层直升机起降甲板呈阶梯状。

甲板下层是面积约1640平方米的浮船坞,可容纳10艘大型登陆艇,浮船坞作干船坞使用时可运送一艘P400&127;巡逻艇。“闪电”级船坞登陆舰除可运送两栖作战兵力,实施后勤保障等外,还具有指挥能力,舰上设有作战计划拟定室、两栖作战综合指挥室、作战情报中心和通信中心等。舰上还设置了一个面积为500平方米的包括手术室、观察室和47张病床等的医务区。“闪电”级舰的防御任务主要由编队内的其他战舰负责,所以舰上只装备了一座“西蒙巴德”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两座&127;127毫米炮、一座40毫米炮和两座20毫米炮等少量近距自卫武器。

概述

“鹿特丹”级两栖船坞登陆舰由荷兰与西班牙联合

设计

,荷兰皇家Schelde公司造船厂负责制造,首舰“鹿特丹”号(L800)于1997年下水,1998年开始服役,2004年3月,“鹿特丹”号在非洲利比里亚参加了联合国行动。

2002年,荷兰皇家海军定购第二艘“鹿特丹”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即L801――HrMs“约翰·德维特”号。L801于2006年5月下水,2007年7月开始服役。它比“鹿特丹”号大,满载排水量为16,680吨,装备有供联合作战力量使用的指挥控制设施,而L800“鹿特丹”号的排水量为14,000吨。设计“鹿特丹”号(L800)船体总长162.2米,宽25米,最大吃水限度5.9米,满载排水量14,000吨,能够在6级海况下执行直升机行动任务,能够在4级海况下进行登陆艇行动任务。飞行甲板长58米,宽25米,可供两架EH101这样的大型直升机起降。

在执行两栖作战任务时,L800能够对海军陆战队士兵、联合作战和后勤支援所需的车辆和装备进行装运,并辅助其登陆。舰上携带的给养物资可保障其承载的海军陆战队官兵10天以上的供给。除此之外,它还能够承担运送后备力量、后撤受伤人员的任务。“鹿特丹”舰共有船员124人,其中有13名军官。舰上的食宿条件可满足一个满编的海军陆战队营的需要,最多可以同时供应613人食宿。“鹿特丹”号可以运输170装甲运兵车,或者是33辆主战坦克,同时还可以搭载至多6艘登陆艇,比如,它可为6艘LCVPmk3登陆艇、或是4艘LCUmk9登陆艇或是4艘LCM8登陆艇提供进坞服务和登陆帮助。“鹿特丹”号舰上具有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的医院条件,有一个诊疗室、一个手术室和一个实验室。武器系统“鹿特丹”号的舰首甲板和上甲板上装有2座30毫米“守门员”近程武器系统,其30mm格林机关炮最高射速4,200发/分钟,射程可达1,500米。

舰上与“守门员”近程武器系统配套安装了一个Tha-lesNederland“艾尔斯坎”(IRSCAN)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它能发现并跟踪20公里以外的目标。

驾驶甲板上安装有四门“厄利孔”20毫米火炮,此外“鹿特丹”号还携带36枚鱼雷。飞机

飞机库棚可容纳四架EH101大型直升机,或者六架SuperPuma或是NH90这样的中型直升机。机库内有各种型号的直升机维修设施及零部件。

防护措施

“鹿特丹”号的诱骗系统包含四套洛克希德·马丁Sip-pican公司生产的SRBOC干扰发射器,它能发射红外欺骗干扰诱饵和金属箔条来迷惑敌人,分散来袭的反舰导弹的注意力。另外“鹿特丹”号还装有AN/SLQ-25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使来袭的鱼雷无法命中目标。

传感器

“鹿特丹”号上的雷达包括工作于E波段和F波段的ThalesNederlandDA08空海搜索雷达、工作于I波段的KelvinHughesARPA对海探索雷达,和工作于I波段的航海和航空雷达。而在L801舰(“约翰·德维特”号)上则安装了ThalesNederlandVARIANT2-DMk2空海监视雷达。

数据链

直升机异频雷达收发机

海航雷达

海航/直升机雷达

监视雷达

光电火控装置

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

辅助雷达自动描绘

敌我识别系统

指挥显示

金属箔条发射装置

海军陆战队火炮

近程武器系统

点防御导弹系统

基线系统

扩展系统

综合系统

动力

“鹿特丹”号配备有四台Stork Wartsila柴油发电机,其中12SW28型发电机的功率为为14兆瓦,Holec发动机的功率可达12兆瓦,推动两个传动轴,舰首推进器功率为185千瓦。“鹿特丹”号最高时速可达18节,以12节时速航行时其续航能力超过6000英里。

法国“西北风”级新型两栖登陆舰

法国“西北风”级新型两栖登陆舰的首舰“西北风”号已于2004年10月在布雷斯特海军造船厂建成下水,预定2005年6月服役。该级舰的另外一艘名为“托奈尔”的预计将于2006年6月服役。这两艘舰将用来替代目前正在法国海军服役的2艘“暴风”级船坞登陆舰。这是法国继“暴风”、“闪电”级登陆舰之后推出的又一全球瞩目的新型舰艇。

“西北风”研制背景

法国是传统的海军强国,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其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被削弱,但是高傲的法国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参与国际事务的决心。70年代以前法国还拥有相当一部分的海外殖民地,因此向海外投送兵力、支持对陆作战、保持前沿存在的能力对法国来说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法国早在60年代就开始研制保持前沿存在最重要的运载武器两栖战舰,并独具一格。“暴风”级船坞登陆舰是法国第一代两栖船坞登陆舰。该级舰只建造了2艘,均由布雷斯特海军船厂建造,分别于1963年、1967年开始服役于法国土伦港海军。该级舰可装载343名陆战队队员,2艘坦克登陆艇或8艘装有货物的运货平底驳船。其本装载量为1500吨,典型装载方式为:18架“超黄蜂”或80架“云雀”Ⅲ直升机或120辆AMX13坦克或84辆两栖运兵卡车或340辆吉普车或12-50吨货物。船坞可放400吨的舰船。

70年代法国两栖战舰的研制相对停滞了一个阶段。1983年,法国海军重新开始研制后来被誉为法国两栖战舰典型代表的“闪电”级新型船坞登陆舰,首舰于1990年12月交付法国海军,第二艘“非洲热风”也于1998年2月交付海军。“闪电”级船坞登陆舰是法国两栖战舰设计和建造中的经典之作,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船坞登陆舰相比较,给人一种独具匠心、别具一格的感觉。

该舰飞行甲板后端的升降机将坞舱、车库及飞行甲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坞舱可根据需要随时变成直升机库,而飞行甲板也可随时停放大量的车辆。尾端的活动坞舱盖,既可增加直升机起降点,又可在拆除后进行较大吨位舰艇的坞内修理。

该舰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一舰多用”的设计思想,它既可以在任何海岸独立执行两栖作战任务,又可担负反潜、反舰、防空、编队指挥等多种任务,还可以作为后勤保障供应舰以及海上小型舰船的应急维修等多种用途。“闪电”级设首桥楼,首桥楼的后部空间设一个固定机库,可停放4架“超美洲豹”直升机或2架“超黄蜂”直升机。驾驶室及通信指挥中心设在机库上的一层甲板室内。机库后面为直升机起降甲板,面积约1450米2,可停放3架“超美洲豹”或2架“超黄蜂”直升机。

直升机起降甲板后面是略低的车库顶甲板,可以停放车辆及轻型坦克,面积约290米2。车库顶甲板后端设有一部承载能力为52吨的108米2升降平台。在升降平台后面是由活动坞舱盖组成的一个临时直升机起降平台。在固定直升机起降甲板下升降平台前设有1360米2的车库,车库下就是长122米、宽13.5米、高7.7米的坞舱。

机舱设在船体中后部坞舱下面,坞舱下还设有燃油舱、水舱及大量压载水舱。该舰的装载处所包括坞舱、车库、机库、直升机起降甲板、车库顶甲板及活动坞舱盖。其输转设备集中在船体后部,包括1台37吨的起重机,1部52吨的升降平台。

80年代,法国海军还建造了一艘5000吨级的“布干维尔”级船坞登陆舰。配合船坞登陆舰的发展,法国海军同时建造了一批传统登陆舰艇,包括5艘“巴特拉尔”级坦克登陆舰,2艘EDIC、2艘CDIC大型坦克登陆艇,2艘LCM及24艘CRM小型登陆艇LCM。

进入90年代以后,冷战结束,世界形势呈现新的走向,世界海军力量也由两大集团远洋对峙逐步转变为大国海军在近海应付中小国家海军突击、登陆战、反恐怖、参与维和等多任务角色,而两栖战舰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冷战结束以后,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军事行动越来越频繁,但其激烈程度已远远小于冷战前的战争。随着国际环境的转变,各国海军要想符合现代战争与军事行动的要求,多种用途的新型两栖战舰在其战略体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法国第一代两栖战舰“暴风”级船坞登陆舰的服役年限最长的已经达到40年,该型舰的老化程度相当严重,退出现役已是势在必行。

同时,为了增强海军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对陆攻击作战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多种威胁,法国海军计划于2015年全面更新其

武器装备

。80年代建造的“闪电”级船坞登陆舰已远远不能适应未来军事行动的要求,因此,设计和建造新型两栖战舰也就刻不容缓了。

“西北风”吹来

在认识到现有“暴风”、“闪电”级船坞登陆舰已不能满足未来作战要求之后,法国海军开始计划其新型两栖战舰的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末,法国海军提出在21世纪前5年研制并采购新型船坞登陆舰。

最初,根据DCN造船集团提出的船坞登陆舰方案,新型船坞登陆舰的满载排水量为13000吨,设有可容纳2艘LCCA坦克气垫登陆艇和8艘大型登陆艇的坞舱及滚动式斜坡甲板。其全通式飞行甲板可搭载14架固定翼飞机和8架直升机。2000年后,法国国防部与DCN造船集团签订了一项价值4.72亿美元的合同,用商业标准为法国海军建造2艘新型两栖战舰,并将新舰的排水量提升为21000吨。其中法国国营海军舰船建造局将作为新舰的总承包商,法国大西洋船厂是第二承包商。按照签订的合同,2002年完成设计。大西洋船厂将在圣那泽尔建造2艘舰的舰艏部分和舱室模块,DCN的布列斯特船厂负责舰舯、舰艉和全舰总装合拢任务。

按照法国国防部的设想,新舰将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使法国两栖力量得到全面提升,新舰将是法国的两栖力量与英国、荷兰、意大利和西班牙之间具有更大的互操作性,为联合及多国两栖作战提供预置指挥平台和登陆船坞,同时也可从事非战斗人员的撤离和人道主义援救。“西北风”两栖攻击舰在提高隐形性能上下了很多功夫。其满载排水量21500吨,全舰长199米,舰宽32米,吃水6.2米,飞行甲板面积5200米2。位于舰肿靠后右舷的上层建筑结构采用具有隐形性能的集成化设计,改变舰上部结构几何形状,凸显简洁舰面;用固态电扫描阵替代旋转天线;采用封闭式桅杆,在关键部位采用多功能复合材料,从而降低了舰体雷达反射信号特征,又能抑制红外辐射和消除电磁干扰。

该舰是法国海军第一艘采用电力推进的战舰,采用全电式推进是其一大特色。它取消了传动机械、主轴和舵机等复杂装置,简化了总体结构,提高了动力系统可靠性。该舰采用4台5200千瓦的主柴油发动机驱动2台7500千瓦的MERMAID电力推进系统,该电力推进系统在DCN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设计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噪音,总功率达到20800千瓦。最大航速可达19-20节,以15节速度航行时续航力11000海里,最大自持力45天。“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装载能力很强。其全通式飞行甲板上设有6处飞机起降点,依靠2部各自独立的电梯与机库相连,可同时起降6架直升机。飞行甲板下是面积达1800米2的直升机库,可停放16架NH90或“虎”式直升机。舰上设有1000米2的车库,可装载60辆装甲车或12辆“勒克莱尔”坦克。

舰尾有大型坞舱,长是57.5米,宽15.4米,高8.2米,用于装载2艘LCAC大型气垫登陆艇或4艘LCM通用登陆艇。舰上除有160人的舰员舱外,还有能装运450名全副武装海军陆战队员的载员舱区,另有一个设69张病床的医院,需要增加医疗能力时使用集装箱化的野战医院单元,还有保障45天生活需要的生活用品舱。

该舰的防卫能力仍然主要依靠护卫舰的保障,武器装备有2套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即最大射程为6公里的“西北风”舰空导弹,2门30毫米和20毫米单管自动炮,2-4挺12.7毫米机枪,16架直升机。舰面上有一块800米2的专用区,设置了专供指挥部用的综合通信系统、数字计算机中心系统和一系列子系统。这为“西北风”级舰担任舰队旗舰和多国部队作战指挥舰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此外,高新技术提高了“西北风”级舰的自动化程度。它既可遂行两栖作战任务,也可担当多国部队联合作战指挥舰任务,还能承担各种支援任务。它是一种整体性能优良的新型多功能两栖攻击舰。法国海军称该级指挥舰为兵力投送与指挥舰。它不仅是突击登陆和综合作战时的指挥舰,还能对执行前沿部署、海外派遣的部队进行补给支援等。

意大利“圣·乔治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

意大利在历史上也曾是海军强国之一,经历二战之后,其海上力量受到沉重打击。1949年,意大利加入北约组织,承担起在地中海与苏联舰艇对抗的使命。随着冷战的延续,北约对华约不断调整战略,实施“灵活反应”,由此引发出对大、中型两栖战舰的新需求。

60年代初,二战后对意大利的约束宣告结束,意海军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此后,意大利凭借传统的技术优势,使造船业飞速发展,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一级级大、中型舰艇不断从船台冲向大海,但却迟迟不见登陆舰的身影。

80年代,贝鲁特事件发生,促使意大利下决心发展两栖战舰,而一开始,便提出先进的两栖船坞登陆舰方案,这便是现在意海军引以为荣的“圣·乔治奥”级。

与当时美、苏等国设计需求不同的是,“圣·乔治奥”级不仅承担战时运送登陆兵力及装备的任务,在平时还要起运送物资、储存货物、救灾等作用,并作为医用船。如今,这种“平战结合,军民两用”的设计思想已在各国普及开来。

简介

“圣·乔治奥”级共建有3艘,首舰“圣·乔治奥”号舷号L9892,1985年6月27日动工建造,1987年2月25日下水,1987年10月9日服役。第二艘舰“圣·马可”号,舷号L9893,1986年6月28日动工建造,1987年10月21日下水,1988年5月18日服役。后续建一艘“圣·吉斯托”号,1992年11月30日动工建造,1993年12月2日下水,1994年4月9日服役。这3艘舰都是由泛安科纳造船集团建造。

总体布置与性能

“圣·乔治奥”级采用类似航空母舰的舰型,艏部水线以上较宽,圆弧过渡到后部舰体,这样对艏门及跳板的布置十分有利。舰体从飞行甲板首端起至舰尾宽度几乎一致,有利于舰内舱室的布置。舰体右舷中前部设有舷侧装载舱门。舰尾方正,设有艉坞门。为登陆需要,舰首两侧设有艏锚,艉坞门左侧设有艉锚。

舰内前部大多空间为纵通式装载舱,长110米,宽14米,高5米,分上、下两层,用于装载登陆用坦克、车辆和物资。舰内艉部为坞舱,长20.5米,宽7米,可装载3艘通用登陆艇。坞内还设有上层甲板,车辆可由艉坞门进入舰内,通过坞内下层甲板,经斜坡跳板到达上层坞舱甲板,并可继续到达各停放车辆处。坞舱和装载舱舷侧设有大量生活空间,便于平时和战时人员使用。

飞行甲板采用贯通式,长100米,宽20.5米,设3个起降点。“岛”式上层建筑位于飞行甲板右舷中部,与“岛”相对的飞行甲板左舷侧设2个车辆及人员登陆艇吊艇架,“岛”前飞行甲板右舷侧设小型交通艇吊艇架,其前方设一部30吨起重机。飞行甲板最前端布置有1门舰炮。“岛”式上层建筑较长,共3层,内设驾驶室、登陆指挥中心、飞行控制中心等作战、航海用舱室及生活舱室,除驾驶室外,上层建筑四周不设舷窗和舱门,由此可见舱内已是空调化。“岛”顶部中央设一简捷的柱桅,桅后是一体化烟囱,一根长天线从烟囱右侧向偏后方直刺天空。“圣·乔治奥”级舰长133.3米,宽20.5米,吃水5.3米,标准排水量6687吨,满载排水量7665吨,航速21节,续航力7500海里/16节,4500海里/20节,人员编制163人,其中17名军官,“圣·吉斯托”号人员编制196人,其中军官16名。

动力装置

“圣·乔治奥”级采用柴油机作为主机,共有2台A 402.12型,持续功率12356千瓦。该级舰采用双轴推进,带动2具可调螺距螺旋桨。为使舰体运动灵活,舰首还设有助推器。电子设备“圣·乔治奥”级舰装备的雷达有:SMA公司的SPS 702对海搜索雷达,I波段;SPN748型导航雷达,I波段;塞莱尼亚公司的SPG70火控雷达,I/J波段。除雷达外,舰上还装有各类电子设备,如SLR730电子支援装置,塞莱尼亚公司的IPN20作战数据系统,伊尔塞格公司的NA 10武器控制系统。武器装备“圣·乔治奥”级舰只装备了一些舰炮,其中有1门“奥托·梅腊拉”76毫米炮,仰角85°,射速60发/分,射程16千米,弹重6千克。“圣·吉斯托”号则装备的是“奥托·梅腊拉”76毫米紧凑型舰炮,射速提高到85发/分。另外舰上还设有2座“厄利孔”20毫米或25毫米炮,2挺12.7毫米机枪。军运能力“圣·乔治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可装载400名陆战队员和30~36辆装甲运兵车或30辆中型坦克,3艘通用登陆艇,2艘车辆及人员登陆艇,1艘小型交通艇,3架SH-3D“海王”或5架AB212直升机。

日本大隅级登陆舰

概述

1996年l1月18日,日本海军战后最大的坦克登陆舰“大隅”号缓缓下水。该舰的建成,创下了战后日本海军舰艇史上数个第一:舰体长度第一:作战舰艇中标准排水量第一;在两栖舰船中,首次采用隐形设计,无前开门,搭载直升机和气垫登陆艇并装备2座“密集阵”炮。

别看“大隅”号体大身重,但它的隐形效果相当不错:主舰体横断面呈V字型,舰首具有较大的前倾斜度,两舷外飘。上层建筑呈倒V字型结构,采用向内倾斜角度。&127;上述举措将有助于减小雷达反射波强度,从而收到了较好的隐身效果。

由于排水量和吃水深度增大,“大隅”号的装载量是现役最大的“三浦”级坦克登陆舰的3倍,一次可运载1000名陆战队员、10辆90型主战坦克及数架CH-47&127;型重型直升机。

传统登陆舰的舰首近水线处一般设有大门和跳板装置,主要是为了使坦克、车辆和登陆部队在敌岸直接抢滩登陆。这样就要求舰首部位线型肥钝,因而对于提高舰艇的航速和适航性都是不利的。“大隅”号舰首不再开门,舰体水线以下部分比较尖瘦,水线以上部分充分向外伸展,从而大大降低了航行阻力,提高了舰艇的航速和适航性能。该舰舰尾设置了升降机井梯,搭载两艘从美国订购的LCAC&127;气垫登陆艇;主甲板上配备两部大型直升机升降机,用来搭载CH-47&127;型重型直升机。该舰的使用,突破了日海军以往登陆舰单一的抢滩登陆模式;实现了既可凭借气垫登陆艇抢滩登陆,又可以借助舰载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大隅”号在舰首、尾各装备了一座“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该系统射速3000发/分,采用MK140型脱壳穿甲弹,&127;其弹芯由贫铀制成,弹箱备弹1000发。由于采用了VPS—2型搜索和火控雷达以及脉冲多普勒跟踪雷达,对目标的搜索与跟踪能力很强;系统作战反应时间小于4秒,一次反导耗弹量约200发,作战区域为460米一l850米。“大隅”号舰长178米,宽25.8米,吃水&127;6&127;米;&127;标准排水量8900吨;动力装置为2台柴油机,总功率27000马力,最大航速&127;22节。该舰经过额装后将于1998年3月正式服役,目前,&127;日本海军计划再建2艘“大隅”级舰,以替代日海军现役的“渥美”级坦克登陆舰的第二、第三艘“本部”和“根宝”号。

研制背景与计划

日本原来两栖战舰艇的力量比较薄弱,为此,20世纪70年代开始加大了发展力度,建造了“三浦”和“渥美”两级中型坦克登陆舰各3艘。这两级舰是二战时期美国同类舰的改型,具有明显的弱点,主要是排水量太小(分别是1500t和2000t),速度低(13kn左右),与日本当时积极扩充远洋作战能力的要求极不适应。

在这种情况下,80年代初期日本决定继“三浦”和“渥美”级之后再发展新一级大型登陆舰。对新舰的基本要求是速度快,装载量大,适合现代两栖作战的要求。

按照这种要求,日本海上自卫队在1986-1990财年计划中提出建造两艘3500t级船坞登陆舰的请求,拟与已有的坦克登陆舰一起,组成两个两栖战斗群(分别由1艘船坞登陆舰和3艘坦克登陆舰组成),每个战斗群可载运一个加强营的登陆部队。

由于这一计划涉及到增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力量投送这一敏感问题,因而遭到强烈反对,死于“胎腹”。1989年,日本海上自卫队又提出建造一艘5600吨级坦克登陆舰的新方案。该舰名为坦克登陆舰,实则类似于意大利刚刚服役的“圣乔治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坦克登陆舰是其避免遭受谴责的一个‘雅称”。日本海上自卫队拟以其为核心组成一个两栖战斗群。该方案后来也被撤消。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日本在筹划新型两栖战舰的同时,不时放出风声,欲建“白根”级和“榛名”级那样的可载直升机的大型驱逐舰,此举也遭到国外强烈反对。尽管如此,日本海上自卫队将大型两栖战舰和载机方案结合到一起,于1992年提出了新一级两栖战舰方案,这就是今天的“大隅”级两栖攻击舰。

日本官方将“大隅”级称为“新型输送舰”,意思是说它属于两栖运输舰一类。但由于它采用岛式上层建筑、直通甲板的构形,使它的外形酷似两栖攻击舰或轻型航母,因而自方案问世以来引起不少议论。

权威的《詹氏年鉴》虽将该级研制过程中曾使用过的“坦克登陆舰”和上述“新型输送舰”两种叫法混合起来,称其为“两栖船坞运输舰/坦克登陆舰”,但同时评论道:“就其直通甲板、舰尾设坞井而言,与其说它是坦克登陆舰不如说它更像一级小型两栖攻击舰。”“该舰舰首似乎尚未完成,可能将装(供垂直短距起降飞机使用的)滑跃式甲板。”

法国《战舰年鉴》则直呼“大隅”级为两栖攻击直升机母舰。日本国内媒体曾直言不讳地披露道,“大隅”号有改装为轻型航母的可能。有鉴于日本近20年来大力扩充海上自卫队力量,不断扬言要发展航母的事实,国际上一些权威性防务杂志认为“大隅”级将来可能会改装或改用为轻型航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