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姻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21:45:51

点击下载

作者:张金明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古玩姻缘

古玩姻缘试读:

主要人物介绍

李捷夫:工艺美术厂业务科长、艺术品外贸公司创办人,后无故遭贬,从此游逛鬼市、潜心集藏,最终成为收藏家、作家。

邱敬:老古玩商,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城里古文化街开店,精通古玩品鉴,专营各种铜器及文玩杂项。是李捷夫集藏路上的启蒙师傅。

陈健吾:某高校历史系教授,风流博学,精于铜镜品鉴,后成为李捷夫的藏友与小说合作者。

向伶:女,工艺美术厂财务主管,年轻漂亮、温柔可人且家庭富足,与李捷夫一见钟情,结为夫妇,白头偕老。

孟小军:水产批发部老板,集藏好学的后起之秀,为人侠义,出手大方,主要收藏紫砂与明式家具。

贾鸿运:古玩商,精于翡翠加工,好赌石,为工艺美术厂赌来天价奇石。

叶明珠:女,古玩商,知性漂亮,热情大方,曾暗恋李捷夫,后在李的牵线下,与孟小军结为秦晋之好。

在商品经济大潮中,集藏是多少人魂牵梦萦的致富捷径;

古玩界的捡漏与打眼,演绎了一段前世今生的不解之缘。——题记第一章辛勤创业

国风工艺品厂是个近千人的大厂。因其产品不断创新,故在国内外皆有一定知名度。李捷夫原是该厂的业务科长,被抽调去“四清”工作队已有两年。“文革”开始不久,所有“四清”工作队的队员都从农村撤回市里。经市农委组织短期集中学习后,都各自回到原单位。李捷夫放弃统一规定的一周休假,便提前回厂上班了。

此时,原正、副厂长均作为走资派被关进“牛棚”,还不时进行批斗。时隔不久,军宣队便进该厂进行“支左”。主要是宣传毛主席革命路线,并支持广大群众抓革命促生产。

1968年,根据市革委会文件,各基层单位都要建立军、干、群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军方和群众的代表人选都是现成的,唯干部代表相对难产。因为,原有的厂级干部尚未解放,不能参加“三结合”。由于李捷夫从“四清”工作队回厂后一直全身心地抓业务。在此情况下经过多次协商,后经上级审批,决定由李捷夫作革命干部代表参加三结合革委会。根据上级批复的文件,由军宣队负责人担任革委会主任,李捷夫为副主任,其他七名委员也都做了大致分工:有负责技术革新的,有分管职代会的,有负责妇女工作的,也有负责宣传和文体活动的,委员们各负其责。厂里的生产和业务自然由李捷夫全面负责。他原本就是业务干部,不仅通晓生产流程,且经营思路还很开阔,他通过外贸工艺品公司,把厂里的产品不断销往海外。那年月,尽管国内的工艺品市场处于萧条状态,但该厂的海外订单却一直接连不断。

李捷夫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他每天早来晚走,有上班钟点,却没有下班时间,终日奔波劳碌,简直成了厂里的大忙人。

时光易逝,岁月如梭。由于李捷夫的不懈努力,厂里的生产和经营状况已日益稳定上升,职工的福利也在逐年提高。不知不觉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尾了。

新时期有了新任务。

有一天,刚上班不久,李捷夫接到局办公室打来电话,让他上午9点钟去局小会议室,说局党委有事找他。他放下电话看看表,时间还来得及,便赶紧骑着车准时来到局里。局党委书记兼局长钱国祥和副局长孙忠厚已在会议室等候他了。

钱书记首先说:“今天把你找来,主要是传达局党委关于调动你工作的决定。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局党委决定在我们系统准备成立艺术品进出口外贸公司(以下简称艺术品外贸公司),考虑到这些年你对工艺美术厂的生产和业务都比较熟悉,海外销售渠道也比较畅通,所以,局党委决定由你牵头组建这个公司。并先把你调到局里来,进行前期筹备工作。因你的级别是副处级,故先任命你为公司副经理,一旦工作做出成效,再转成正职。你有什么想法要求,尽管提出来。”

因李捷夫事前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猛然一听局党委的决定,顿时不禁为之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工艺美术厂正在方兴未艾蓬勃发展之际,怎么就把我调走了呢?可又一想,既然局领导如此信任自己,只好欣然应允,并表示:“我首先服从组织安排。不过有两个问题,不知局领导有何考虑:一是,我走后谁来接替我的工作?二是,筹建这样一个公司,总得需要一定资金,还得要有几个懂行的工作人员吧!其他问题我现在还没想好。”

钱书记马上回答:“接替你工作的人选已经定下来了。连同你的工作调动,党委会有文件发到各单位,你等候通知吧!”

紧接着孙副局长告诉他:“我们已经想到了你筹建公司的资金问题,可先从局财务处暂借30万元,等公司赚了钱,再归还他们。关于工作人员嘛,只能从局的处室里先抽调个年轻干部。公司筹备期间,跑跑颠颠的事,可让他多干些。因公司的专业性比较强,其他人选可由你自己选用。”

钱书记问他:“你看这样安排行吗?”

李捷夫点下头:“好吧,先这样吧!”他本意不想走,可局领导把话都交代清楚了,不行也得行。

钱书记还早有安排,告诉他:“公司在筹备期间,你可先在局里办公,已让行政处在后院腾出两间平房,作为你临时落脚的地方,等以后公司筹建起来,再搬到新址去。”

如此谈定后,李捷夫回到厂首先向军宣队负责人即革委会主任通报工作调动之事。随即召开中层干部会,传达局党委关于他调动工作的决定。与会者纷纷表示对他有恋恋不舍之情。

没过多久,厂里果然收到了关于李捷夫调走筹建艺术品外贸公司和任命王立志为该厂厂长兼厂党委书记的文件。时隔两天,王立志便持局里对他的任命文件来厂报到。工作交接后,李捷夫赶紧去局里走马上任新岗位。

局里给李捷夫配备的年轻干部叫武建起,20多岁,白白净净,高高大大,看上去小伙子挺英俊,且谈吐文雅,很有礼貌。李捷夫觉得他很适合做外贸工作。首先持局的公函,跟李捷夫先到工商局办理了营业执照,然后持执照去海关注册该公司进出口的业务范围。紧跟着又去中国银行为公司开了业务账户。此外,李捷夫还带他到国际贸易促进会(以下简称贸促会)登门拜访主管进出口业务的李副主任。

众所周知,作为外贸公司,若没有懂外语的业务员,是很难开展业务的。原先在工艺美术厂时,曾来过一些老外看样订货,可当时都是由外贸工艺公司的人带着翻译来的。至于成交价格和双方的合作意向,厂方则一概不知。自从李捷夫开始筹建艺术品外贸公司那天起,便四处托人物色外语人才,还到外语学院咨询本届毕业生中有无适合做外贸工作的人选。但都没有满意答复,这使他极其焦急。

未曾想,正当李捷夫为寻求外语人才愁肠百结之际,忽然贸促会刘处长来电话,通知他有个美国专营艺术品的公司老板叫史密斯,近日要来华询求货源,希望他好好接待一下。尽管李捷夫寻求外语人才尚无结果,可他经过深思,总不能让开市大吉的业务泡汤了,得想办法解决这燃眉之急。在万分焦急之际,他忽然灵感一闪,猛然想起在工艺美术厂时,本科室有个叫王悦的业务员曾向他提起过,说有个懂英语的年轻人在某医院管后勤,若把他调来咱厂,对开展业务是否有用?当时李捷夫认为,向海外销售主要是外贸工艺品公司带着翻译来的,即便把他调来恐怕也没多大用场。故此事早就搁浅了。于是,他便迫不及待地给王悦打电话,并约定时间与此人见面。

人世间,物有缘,人更要有缘,有缘才能相聚。

原来有个教英语的赵教授,膝下有一女一男两个孩子,孩子在学龄前,父亲就开始教他们日用英语会话。“文革”后期,一般初中毕业生就开始上山下乡,女孩比弟弟大两岁,便被下放到近郊农场,因为家中已有上山下乡的,弟弟赵世杰高中毕业时,便留城分配到一家医院做后勤工作,故所学的英语一直没派上用场。在王悦的约定下,李捷夫很快和赵世杰见了面。

赵世杰中等身材,五官端正,一副诚实憨厚的面孔。从交谈中,李捷夫得知他英语会话比较熟练,感觉这个年轻人很有才气,正是公司需要的人才。于是,便把即将有个美国人来华询购艺术品的信息告诉了他。如果此次接待成功,就设法把他调到艺术品外贸公司来。赵世杰听了异常高兴,巴不得立刻调进公司的现场试用,也好让公司领导检验一下他的英语水平。为了事先做好准备,李捷夫便带他到工艺美术厂先看一下各种产品,并告知他其出口价格。

三天之后,贸促会刘处长果然约李捷夫去友谊宾馆会见史密斯,赵世杰自然一同前往。双方就艺术品出口试销事宜谈得很投缘。外商一般都很注重办事效率。于是,说走就走,便坐贸促会的汽车来到工艺美术厂。经过产品介绍和外商反复挑选,史密斯对该厂的各种手工刺绣产品很感兴趣,谈好价格后,决定先订购绣花窗帘和绣花枕套各100套试销,若市场比较畅销,再联系批量订货。为了联系方便,并给李捷夫和赵世杰每人一张名片。可李捷夫尚无名片与之回送,只能告诉他因公司刚成立正在选址,有事可先和贸促会刘处长联系。

按常规,应把外商邀请到公司烹茶小坐一会儿,然后再一起去饭店就餐。可李捷夫这公司刚起步筹建,连个正式办公的地方都没有,只好把史密斯送到他下榻的友谊宾馆,并在宾馆餐厅宴请这开门红的客户。除了点几个有中国特色的饭菜外,还要了一瓶茅台酒,以增加席间气氛。李捷夫原本烟酒不沾,可在这种场合,出于礼貌,只能和刘处长一起举杯抿两口儿。由于双方互有诚意,业务洽谈又十分顺利,于是不断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几个人虽是初次同桌共饮,但都十分开心。史密斯的酒量很大,他虽然频频干杯,但一直面不改色,神不紊乱。

临分手时,赵世杰还特意问史密斯自己的翻译水平如何?

史密斯面带微笑,伸出大拇指,连声:“OK!OK!”

这两句问答,是赵世杰刻意翻译给李捷夫听的。因为他多么想调进正在筹建的艺术品外贸公司。确实,通过这次接待外商,李捷夫已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才华,便通过局人事部门与卫生局协商,将赵世杰顺利调进公司来。

既然进出口业务已经开始了,公司总还得有个能管家理财的人。于是李捷夫经过和工艺美术厂刚上任不久的王立志厂长协商,从该厂调来一个懂经营管理的秦守成。虽然年龄稍大点,但他不仅善于精打细算,而且还写一笔好字。由此,李捷夫又多了个能写会算的好帮手。

李捷夫思维敏捷,善于推理判断,举一反三。从史密斯的此次订货信息,他马上联想到,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之所以钟爱手绣工艺品,说明他们制作这种手工产品,肯定成本会很高,而且还没有东方文化的艺术特色。于是他便构想,在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和元旦到来之前,何不给他们再生产一批手绣贺卡呢!此种设想,公司几个人一致表示赞同。

秦守成自告奋勇愿承担此项任务。他说:“有个从刺绣厂刚退休的女工叫冯兰,可让她组织一些退休和待业的女工做绣卡加工,但我们必须先定好贺卡样子。”

李捷夫点下头,说:“样子我已经想好了,这种贺卡应是折叠式的,正面的开窗内镶有各种花卉的丝绢绣片。开窗四边要有压鼓的花边,使花纹凸起。折页里的上端,印有红色英文圣诞和元旦的贺词。贺卡的尺寸不宜太大,可也不能太小,可根据卡纸的尺寸酌定。”

武建起说:“我和印刷厂很熟,卡纸的事我可以去联系。”

赵世杰则表示:“我一定提前把英文贺词翻译出来。”

阳春三月,正是大地回春的好季节。大家说干就干,随即按各自的分工,纷纷去落实,而且行动都非常迅速。

武建起很快就从印刷厂拿来了贺卡纸样,经李捷夫和秦守成商议,最后选用进口的120克白色卡纸。确定贺卡的尺寸后,决定先制作1万张镂空花边压鼓的折叠贺卡,再在折页内印上朱红色的英文贺词。同时,秦守成根据贺卡的开窗尺寸,准备了丝绢和各种花卉图案,立即组织冯兰和一些女工,计件加工手绣丝绢贺卡。如此一通忙活,一个月后,不同花式新颖秀美的手绣贺卡样品终于做成。

李捷夫赶紧持此卡样去贸促会咨询海外客户。刘处长看了卡样颇为赞美,并为其提供了十余家经营艺术品的海外客户名单。李捷夫还带着武建起到几家大宾馆和友谊商店,联系贺卡代销之事。

没过多久,局人事处通知李捷夫,说外语学院给咱局分配来一个学法语的毕业生,名叫刘家禄。局领导决定将他调给你公司录用,明天上午就到你那儿报到。李捷夫正求才若渴,听了自然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喜从天降。

第二天刚上班,刘家禄果然持局介绍信来公司报到。当李捷夫见到这个有点卷发、浓眉大眼、谈吐斯文的刘家禄时十分高兴。经过交谈,方知他主要学的是法语,但也学过英语,这使李捷夫愉悦有加。因为,一旦对外业务开展起来,他和赵世杰相互配合,定会相得益彰。第二章业绩焯焯

李捷夫凝思构想,既然外贸业务已有良好开端,前景方兴未艾,且工作人员也在逐渐增多,怎么也得有个对外联系的窗口。于是,发动公司员工,都抽空去为公司寻找办公用房。也许是天意,一个月后,经秦守成的朋友介绍,在原英租界还真找到了办公洋楼。这是一座三层西式洋房,房主是知识女性,姓方,50多岁。她曾留学英国,后又去日本在一所大学家政系学习各种烹饪。回国后曾在中学教英语,后因丈夫年老体衰,便提前退休。丈夫原是个企业家,两年前已病逝。女主人住在一楼,除卧室、厨房外,尚有客厅、饭厅和储藏室。二楼和三楼均由丈夫前妻的子女居住。为了增加点收入,她便决定将闲置的一楼客厅、餐厅、储藏室和地下室都租出去。当她听说是要租给艺术品外贸公司时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巧遇,没准儿以后还能有机会和老外交流对话,省得自己闲得无聊。

李捷夫很快就带着公司的人来看房。一进院门,但见楼房外墙爬满了凌霄的绿叶和嫣红的喇叭花。庭院约有150多米,足够放几辆汽车的。在女主人陪同下,先看一楼的客厅和饭厅,房高均近4米,三层门窗和人字地板,均完整无缺,客厅右侧墙边还有个大理石的壁炉。储藏室也很宽敞。大家边看边合计,客厅除了李捷夫办公外,还可兼作接待室。饭厅足够几个人办公用的。储藏室可存放高档艺术品。地下室除房子矮点,但并不潮湿,完全可作仓库使用。

看过房后,当和女房主面商租金时,方女士首先对这几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就很喜欢,又听说公司的对外业务范围时,不禁喜形于色,不仅租金要得不多,还执意要把地下室送给公司使用。因为它常年不用,墙壁和地上满是塔灰,得需要清扫粉刷和油漆门窗。因得花些钱,最后商定,半年之后再廉价租用。办公楼总算两厢情愿地定了下来。紧跟着做下清洁公司就搬过来了。

自从公司有了新办公地点,为了便于对外联系,李捷夫还给几个业务员都印了中英文的名片。时隔不久,局里还给公司调来一辆四轮货车,司机张善友也一同调来。

根据贸促会提供的海外客户名单,李捷夫便把绣卡样品和自己名片一同寄去。为了增加贺卡品种,以扩大贸易额,李捷夫又让秦守成组织生产了手绘和干花(已压平)的两种贺卡新品种,连同杨柳青的木版水印贺卡,都一起推向海外。

怎么也没想到,刚过一个多月,公司便开始陆续收到海外客户的绣卡订单。李捷夫赶紧让秦守成把公司的银行账户告诉订货单位,并言明对先汇到货款的优先发货。从此,公司出口手工贺卡的贸易额逐年增加,并成为独家垄断出口的名牌艺术品。

20世纪80年代前期,即艺术品外贸公司刚成立时,正值“文革”后落实退赔政策的特殊历史时期。

经过这场史无前例的“阶级斗争”,当时,许多退赔户还心有余悸,甚至见物伤情。于是,便将“四旧”退赔回来的文玩字画等,仨瓜俩枣就卖给走街串巷喝破烂儿的了。为了多卖点钱,有的退赔户,便将东西送到文物公司或外贸工艺品公司作价出售。李捷夫认为,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他便将其收购价格略微上调。于是,不少退赔户闻讯后,便纷纷把够年份的文玩字画和线装古籍等送到该公司出售。

这些收上来的名人字画、三希堂法帖和文房四宝等,均由秦守成负责管理。为了避免有些稀有的东西流失海外,李捷夫果断决定,凡是有较高历史文物价值的珍贵之物,一律不予出口,只将档次略差的出口给港、澳、台华人客户。同时,还向他们出口大陆出版的各种图书。

很明显,李捷夫的经营思路非常开阔,不仅对客观事物有一定的判断力,而且还有果断决策的魄力。所以,他能抓住机遇,使公司的对外贸易日新月异,不断创新。

为了扩展业务,他在百忙中还抽空带着业务员去北京饭店和几个大宾馆以及友谊商店,考察了解艺术品和贺卡的代销情况。顺便带着发票,有需要结账的,便收回已经销出商品的货款。同时,还到荣宝斋调研能出口的货源。当他发现荣宝斋历经三年的手工操作才刚刚完成250部线装本《十竹斋笺谱》时,不由怦然心动。它之所以需要三年时间才做成这250部笺谱,主要是信笺右下角的花饰,全是套色木刻水印的,有的纹饰还要手工压鼓,如此一页一页在宣纸上手工操作,自然要费工费时。敏感的李捷夫灵机一动,何不把这现有的250部笺谱全部包销,由公司独家经营?经过商谈,荣宝斋认为,这是可遇难求的大客户,乐得把这些笺谱全部都卖给他们。于是,便以6折优惠折扣,双方签订了包销合同。为防止他们中途变卦,李捷夫回公司后立即将货款汇至荣宝斋账户,并由秦守成带着司机张善友,用四轮车及时将这250部《十竹斋笺谱》运回公司。

李捷夫认为,即使荣宝斋发现了市场对这种笺谱有一定需求量时,若再加工重印也得要等三年时间。果然不出所料,时隔不久,荣宝斋便派人来找李捷夫,想把《十竹斋笺谱》调回一部分。因为有不少零售客户,在他们店堂看到笺谱样本都想购买。由于已和公司签订了包销合同,而且货款早已两清,再把笺谱调回已不可能。因双方刚开始合作,不能太伤感情,只能按包销合同的6折给调回20部笺谱,以解燃眉之急。

当笺谱从北京运回公司以后,李捷夫首先查阅有关资料,原来《十竹斋笺谱》是明代画家胡曰从(胡正言)的版画力作。虽然这是复制品,但却是按原作精心仿制的,故仍有一定收藏价值。于是,他便根据有关资料,亲自动手书写了该印谱的历史文化及其艺术品位的简介,首先将其发给港、澳、台华商客户。不久便有几家客户迅速反馈,并随函寄来订单和货款。可没想到,过了月余,有个日本客户通过从香港得知的信息,专程从日本来公司洽谈包销《十竹斋笺谱》事宜。最后李捷夫答应给日本客商200部在日本独家经营,并签订了协议。很快货款即汇来了,公司便及时将笺谱通过空运发到日本。仅此一笔业务,不仅将《十竹斋笺谱》的投资成本全部收回,同时还获得不少利润。

时值20世纪80年代初,当代一些很有名望的书画家由于受“文革”的影响,国内市场对他们的作品需求很少。李捷夫便组织了这些书画家,以每平方尺10元的稿酬进行代销。主要渠道是销往海外。

不久,李捷夫发现有个年轻画家,其江南小景作品颇有中西合璧的特色。他先画国画墨稿,再用油画先深后浅的技法,以淡雅绮丽的彩色,在墨稿上描绘湖光山色,小桥流水,绿荫远景,从而相映成趣。于是,李捷夫便让他打破国画惯用的尺寸规格,以大斗方或长方形的样式作画。之后,便让装裱作坊裱成画面四边相同的绢边。镶上镜框往墙上一挂,既像国画又像油画,颇为新颖宜人。

快到国庆节时,贸促会刘处长陪同一个美籍华商来公司寻求货源。和李捷夫见面后,从名片上得知,此人姓谭名正,是美国旧金山华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当他看到墙上挂着的中西合璧的绘画作品时,仔细观赏之后,不由喜形于色。认为如此独一无二的作品定会受到中外买家的热捧。经过和李捷夫商谈,他准备把这种别开生面的作品配上不锈钢画框,在美国旧金山搞一次画展,边展边登记买家。由于外商已有销售意向,双方谈好价格,先订购100幅不同尺寸的作品,时间定于四个月内交货。为了节省运费,外商要求公司只负责裱画,不要装配画框。双方商定后,最后签订了购销合同,并定于两周内,先将一半货款作为订金,汇至公司银行账户。

时光如流,转眼四个月期限就要到了。期间画家根据公司要求,夜以继日地精心创作,历经三个月终于将100幅作品按时交到公司。公司随即将画裱好后,用两层塑料布先对其内包装,然后用两块木板将画夹在中间,捆好后顺利空运到美国旧金山。按合同规定,货物发运之际,外商即将那一半货款汇至公司账户。为了遵守信誉,双方均按合同要求,发货和货款都已分别如期落实。

据从海外反馈的信息得知,当外商收到100幅中西合璧的绘画作品后,立即都装置在不锈钢的镜框内。并在繁华区提前选定的约500平方米的展厅内将绘画作品逐幅编号展出。由于作品别具一格,故从画展开幕那天起,观展者一直络绎不绝,且有不少人都欲购这别开生面的展品。工作人员只答应先给登记,并不作保证答复。令人出乎意料的,画展刚过10天,很多展品都已标出“售出”标签。当半月画展结束时,凡是提前登记的购画者都优先选购,故很多展品均按高价售出,其展品已所剩无几。

中西合璧的绘画作品如此成功外销,可说买卖两方双赢。对艺术品外贸公司来说,这是一项收入可观的出口业务。从此,开创了该公司艺术品进出口贸易的新纪元。《十竹斋笺谱》和中西合璧绘画作品的成功出口,激发了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只要有任务,大家不辞辛劳,不计时间,都尽心尽力地完成。有时去北京饭店与外商洽谈业务和去中国书店商谈出口货源,以及还得去友谊商店等几个艺术品代销点结算货款时,李捷夫便带着两个业务员,乘张善友的四轮车一同前往,车上还带着两辆自行车。到达北京饭店之后,汽车便停在北京饭店马路对面的地质部门前的停车场。几个人便按事先分工,骑着自行车分头到有关单位办理业务。并定于下午4点半前后到停车场集合,本来三天办完的事,一天便已完成,可见工作效率之高。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李捷夫精心策划和带领下,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公司在试开业的第一年即创汇利润10万美元(当时人民币和美元的比价为10∶1),除归还局财务处的借款外,尚有几十万元结余。以后又陆续与工艺品厂、古籍书店和文物公司等单位合作,利用他们可以出口的货源以及当代书画家的作品,不断扩展出口业务。后还与旅游局搭上关系,可让来华的旅游者来公司选购艺术品。如此不断扩展业务,三年下来,外汇收入逐年增加。加之已经收购的碑帖古籍和文房四宝等,公司的家底越来越厚,职工的干劲也越来越足,形势如此大好,公司的前景方兴未艾,正在蓬勃发展中。第三章得罪贪官

贪官腐败早就有,不足为奇。

局里的党委书记钱国祥是个博学广闻的进城干部,能说善讲,还能写一笔流畅的行草书法。但他一向恃才自傲,总是轻视别人。由于他是局里的一把手,大家只能对他顺情说好话,谁也不想惹是生非得罪他。这就更促使他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全局公认,李捷夫所开创的艺术品外贸公司,成绩卓著,有口皆碑。而钱书记则认为,这完全是他的果断决策,才有今天的艺术品外贸公司。他一直揣想,李捷夫若有心计,定会面对现实,若想把现职的副处提升为正处,定会对他投其所好,言听计从。否则,连副处的位置也坐不稳。

李捷夫是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不仅精力充沛,而且责任心很强。他每天早来晚走,甚至大年初二即来上班,安排对外商发货之事。

他对员工说:“外国根本没有春节,我们绝不能因春节长假而失信于客户。”大家均表示理解和赞同。

在他的带领下,全体员工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战,不仅客户不断增多,出口贸易额也随之逐年增长。同时,还不断收购一些有价值的碑帖字画和文房雅玩。可说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日新月异。

有一天,钱书记到公司来视察工作,可他并不过问公司的业务情况,主要是问最近又收到什么好东西啦?他最有兴趣的是高档次的文房四宝。李捷夫让秦守成打开储藏室,因收购一些够档次东西,都存放在这里的货架上。钱书记把货架上的藏品逐个拿下来仔细察看。当他发现其中竟然还有一盒(清)“雅玩墨”时,凭直觉,认为这是殊为罕见的无上绝品,无疑这是大文豪特意精制的。他从软囊盒里将其拿出反复审视把玩,意在让李捷夫说句话将其拿走。可李捷夫却一直不吭声。无奈,他只好以拿回去鉴赏一下为名,想让李捷夫暗中送予他收藏,而李捷夫仍没表态。钱书记则认为他默认了,便大大方方将这盒“雅玩墨”放在汽车里带走喽。之前,他还从公司拿走一部清末版的《三希堂法帖》(四箱),以后又陆续拿走几部明清版本的线装古籍。所有这些东西,既不打借条,也不归还,认为这都是李捷夫默认送给他的。

钱国祥之所以如此贪得无厌,是认为艺术品外贸公司若没有他的支撑,不可能会有今天的局面。所以他把这个公司视为他麾下任意摆布的马前卒。即使拿走点东西不再归还,也理直气壮,没什么了不起。

然而,令钱国祥大失所望的是,李捷夫根本就不是他所想象的对领导溜须拍马、献媚讨好、以求早日将副处扶正的俗人。他一向对本职工作恪守不渝,从不假公济私,更没想对领导投其所好,不时主动送去些他心仪之物,以博得对自己的好感。

其实,李捷夫也是热衷传统文化的人。他对收购上来的文玩杂项,经过对其不断查阅有关资料,反复对其研究鉴赏,不仅使他大开眼界,而且还增长了不少文物知识,使他终身受益。他曾预想,再过几年,“文革”退赔结束以后,这些收购上来的东西定会恢复自身的历史文物和经济价值。故他对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决不贪图蝇头小利急于出手。

他对钱书记从公司任意索取东西,尽量往好处想,认为他之所以喜欢这些东西,主要缘于他具有传统文人的历史文化情怀,他会从中探求一些有关知识,这对指导我们工作定会有所裨益。再说,东西也不会长期借而不还。

但是,一晃三年多了,钱书记似乎忘记了归还这些东西。如何妥善处理此事,简直成了李捷夫的心病。他先让秦守成把钱书记经年累月久借不还的东西给他列个清单。他手持清单反复思考,这些有很高价值的珍贵文物尤其是那盒举世无双的“雅玩墨”绝品,如何向他索回呢?弄不好会伤他的自尊心。但他未曾想过,一旦向其索回,会给他带来深重灾难。

他思来想去,为了不伤钱书记的自尊,李捷夫去局财务处谈完公事,便借机来到钱书记办公室,以咨询的口气询问道:“钱书记,前两天有个客户来公司要买‘雅玩墨’,但我们说不好它的历史文物和经济价值,您能给辅导一下吗?”

钱书记乍一听他要卖“雅玩墨”的事,不由心头为之一震。无疑他对此十分敏感。这不明摆着向他索回这件最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吗!可这件东西他早就送给市里某位领导啦!不可能再把东西要回来。最后他灵机一动,竟然来个金蝉脱壳。他阴沉着脸,没好气地说:“这件东西我记不清放在家里什么地方了,等我抽空儿把它找出来再通知你行吗?”他说话的语气和表情,明显满脸的恼怒。

既然他的态度如此气愤,不行也得行。只能逆来顺受:“好吧,我听您的信儿。”说完就走了。李捷夫明知他是有意推托,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既然得罪了顶头上司,只能静观事态如何发展。反正我是一心为公,还能把我怎么着?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可“雅玩墨”之事一直杳无音讯。李捷夫预感到这种迹象不是好兆头。对此,他苦思冥想:钱书记若把“雅玩墨”退回来,其他东西势必也得如数归还;如果什么东西也不退还,等于此事并没了结。既然事已至此,可又欲罢不能。此时此刻,尽管他心里十分焦急,但却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唯能使他解心宽的是,我去索要“雅玩墨”,完全出于公心,没有任何私心杂念,想必钱书记定会妥善处理此事,只能以此聊以自慰。虽然如此,但问题尚未解决之前,他心里一直不踏实。可又不能火上浇油去催问,除了耐心等待,别无他法可想。

时值1985年初春,李捷夫怎么也想不到,局党委在召开全局党员大会上,钱国祥书记严肃宣布:“艺术品外贸公司的副经理李捷夫在工艺美术厂任职革委会副主任期间,由于贯彻执行‘四人帮’的反动路线,使很多革命群众受到残酷迫害。为此,局党委决定,从即日起,对李捷夫进行停职审查。局里将派人去艺术品外贸公司接替他的工作。”

钱书记的突然指令,犹如晴天霹雳,令李捷夫为之一震,心里咯噔一下。由于他毫无思想准备,一颗赤子之心,如此被重重撞击,使他惊心动魄,深感悲切。正如古人所云:“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在场的人也都感到疑惑不解。散会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一致认为,基层革委会都是按照市革委会的文件行事的。再说了,革委会的一把手是军宣队的负责人,怎么把账都算在副主任身上呢?再者说,问题有这么严重吗?

既然这是局党委的决定,李捷夫只能听从组织发落。但他认为,此事并不复杂,很快就会得出结论。

原来,在此之前,李捷夫又录用了一个懂日语的年轻人姜承衍,又进来个体壮心细的库管人员老罗。他认为,公司有这几个人就足够用啦。不料,有一天,局人事处何处长来公司对李捷夫说:“局打算再给你调两个人来,你给他们安排一下。”

李捷夫问他:“他们会外语吗?”“不会。”“懂经营管理吗?”“不懂。”

李捷夫一脸诧异地问:“既然如此,那来我这儿有什么用呢?”

沉默一瞬,何处长在他耳边轻声嘱告道:“这可是钱书记让把这两个人调给你的。我劝你最好还是先把他们收下。”

李捷夫则坚持己见:“你回去和钱书记解释一下,因为艺术品外贸公司是个涉外单位,这两个人既不懂外语,又不会经营管理,一旦来到公司我怕出笑话,影响多不好啊!咱局下属单位这么多,最好把他们调到别的单位去,你说行吗?”

何处长一看他这么死心眼,只好怏怏离去。至于他回局如何向钱书记禀报的,以及钱书记的态度如何,李捷夫则一概不知。这次被停职审查,是否和此事也有关联,在他心里一直是个问号。但事实上,在李捷夫被停职审查仅半年之内,艺术品外贸公司的人员已超过20人。当然这是后话。

话再说回来,李捷夫被勒令停职审查的消息,艺术品外贸公司的人很快就都知道了。当他回到公司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听候处理时,秦守成趴在桌上泣不成声,其他人无不摇头嘬牙,唉声叹气,神情都非常沮丧。此时此刻,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怅惘,笼罩着公司全体员工的忧心,个个都萎靡不振,无精打采。那种别绪依依的情怀,令李捷夫感到阵阵绞痛。可没辙,只能看局党委最后如何发落。

李捷夫由于每天忙碌惯了,经常晚八点才回家吃饭。如今冷不丁一下岗,成天像失魂落魄似的无所适从。整天茶不思饭不想,甚至长夜无眠。他躺在床上反躬自问:自己一向对工作兢兢业业,从不徇私舞弊,更无历史和作风问题,可为什么要以执行“四人帮”反动路线为由来整我呢?难道全国凡是参加“三结合”的革委会副主任都要挨整吗?他本不想怀疑钱书记对他抱有成见,可又不得不去忆想。难道找他索要雅玩墨之事得罪了他?加之他要给安排两个人,又被我拒绝,这不就给他火上浇油吗!即使如此,难道就为这点事,促使他将我拿下?除此之外,再也想不出其他缘由。

李捷夫一天天度日如年地苦熬着,整天忧愁烦闷,一筹莫展。平日很少说话,书也看不下去,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凄怆和失望。可一点辙也没有,只能耐心静候局党委对自己的处理决定。

一个月之后的一天上午,他忽然接局纪委王主任电话,说让他现在就到局里去一趟,主要是来看一下对他问题的结论材料。他放下电话心中暗想,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给他问题下结论的这一天。他看下钟点,刚上午10点。便急三火四地来到局纪委办公室。刚一进门,王主任便顺手把他问题的书面结论材料递给他看。并郑重地跟他说:“这个结论是经过局党委同意的。今天让你来,主要是听听你还有什么意见。同意的话,就在上面写上‘同意’二字,并签上你的名字和日期。”

当他看完这个结论材料,立马就把它往王主任的桌上一拽,愤愤不平地说:“这哪是对我问题的结论啊!简直就是大批判材料,我根本无法接受!你把我的意见跟局党委汇报去吧,如果硬要按这个结论对我进行处理,悉听君便。但我保留向市纪委乃至中央纪委申诉的权利!”

人世间往往有些牵肠挂肚的事,一旦豁出去了,心里反而没负担了。

李捷夫从局里回来,心情显然平静了。他坐在写字台旁,一直回想之前的痛苦和悲愤。当他痛定思痛之后,认为人生在世,历经沧桑,谁都难免饱尝酸甜苦辣。看来,自己受点挫折不足为奇。既然事已至此,决不能还在愤恨中纠缠,更不能因被伤害而呻吟。即使对我加重处理,又能怎样呢?不就是个基层单位的革委会副主任嘛,还能有多大的罪过?我就不信市纪委会容忍违犯党纪的人兴风作浪!想到此,这一夜他睡得很安稳。竟然因索要雅玩墨和拒绝接纳他安排的两个人,钱国祥对他打击报复,而一直想不通的冤屈,一股脑都扔脑后去了。从此,他便重新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第四章游逛鬼市

自从李捷夫上次跟纪委王主任对他问题的结论叫板不服,他一定添油加醋地到钱书记那儿告黑状。可自冬至春已有三个多月,对他问题的审查结论,却仍音讯全无。

他本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可如今有劲儿没处使,整天无所事事闲得难受。他扪心自问,人能活多久?也不过就这几十年。在短暂而仓促的人生中,难道这点宝贵时光就这样消磨掉?花开花落年年有,青春一去不再回。何不趁现在还年轻又有时间,总得想法儿干点什么才对。

一天夜里,李捷夫还在酣睡时,忽然一声炸雷将他从睡梦中惊醒。顿时,几道闪电从窗棂照射床上。顷刻间,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天公一通折腾,他再也没有睡意。本来白天还惦着问题结论之事,此时他却心念陡转。不知哪儿来的灵感,很想雨过天晴到“鬼市”去散散心。他在艺术品外贸公司任职期间,曾和秦守成一起去过两次鬼市,主要是调研出口的货源及其市场价格。当时正是“文革”退赔的特殊时代,地摊上尽是廉价处理的文玩字画,他发现公司收购的碑帖字画原来大多都来源于此。可公司又不能直接从鬼市收购东西。因为所有的摊货,全无固定的标准定价,又怕一旦收进来赝品,到时候谁也说不清。从此就再没上鬼市来过。“鬼市”原是新中国成立前远离市中心的偏僻之地。天还没亮时,这里就已有摊贩摆卖,尽管黑乎乎人影攒动,可遛摊寻宝的人,大多都提着马灯(防雨的煤油灯)东瞧瞧西看看,到处寻摸俏货。此地还是偷盗来的东西销赃之地,通常都把这类东西称为“小货”。有的人碰见东西不错价格又便宜的“小货”,就把它买下来,然后再倒手转卖赚钱。因为这种买卖都在天亮前成交,故人们便把此地称为“鬼市”。后来,鬼市逐渐演变成旧货市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整顿这无序的旧货市场,便把此地改为“天明市场”。可人们仍一直习惯叫它“鬼市”。

这次李捷夫来游逛鬼市,和以往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以往是为工作来此进行调研,而如今则纯属散淡心情。此时,处理“文革”退赔的东西尚未结束。大量的文化结晶任其散落街头,致使这旧货市场古玩遍地,春色满园。这是古今中外在和平年代前所未有的奇异景观。这次李捷夫到此地来,面对如此迷人的景观,他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眼花缭乱。由于他久未来此,加之单纯消遣的心态,他竟然流连忘返,直至摊贩收摊时,他才上存车处去取自行车回家。鬼市地摊

李捷夫这次到鬼市来,由于心无旁骛,又无职务牵挂,对其所见所闻,便能静下心来,展望古玩市场的前景。当年曾深居静巷被视为高不可攀的这些神秘之物,今天竟然如此低价但求栖身之地。认为这种情景不可能延续很久。太阳落山了,明天还会爬上来;花谢了,明年还会再开。而当前这种史无前例的市场景象,很快就会永远消失。有心人如不及早下手,恐怕将来只有望古兴叹了。

由于他还时常挂念艺术品外贸公司,想趁现在市场上东西多,既可开阔眼界,又能增长知识,以后回到公司定会派上用场。古玩字画的吸引力,使他对未来充满着憧憬。

然而,李捷夫被停职审查已有半年多了,至今尚无任何说法。看来势必把他挂起来了。而他既然豁出去了任其发落,索性就排除杂念,上目迷五色的鬼市去寻开心呗。于是,他隔三岔五就上鬼市跑一趟。不去心里憋得慌,总觉得没抓没挠的。鬼市地摊

其实,他游逛鬼市地摊,除了寻开心长见识外,别无任何企求。一来,他对回艺术品外贸公司还抱很大希望,认为说不定哪天他的问题一经做出结论,即可返回工作岗位;二来,他手里也没多少富余钱,来收藏几件物高价廉的精品。只是偶尔见到心仪的文房小件,诸如有纹饰的铜墨盒、青花纹饰的瓷笔筒和小水盂等,价钱又不贵,便顺手就买一两件。真是货到街头死,十块八块就能把东西买到手。

有一天,李捷夫在遛鬼市旧货市场后街时,当他看见在个摊贩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幅齐白石的条幅时,不由怦然心动。尽管其品相有点陈旧,但画面上的牵牛花娇艳欲滴,两只蜜蜂飞于其间,颇有诗情画意。笔意虽简,但意趣无穷。再一细看,腾飞的蜜蜂竟是工笔技法,极其精细逼真,显示了白石老人深厚的艺术功力。“这幅画够旧的,要多少钱?”“你可看好了,这可是大画家齐白石的作品,就给120块钱吧!”“哟,这么贵!”“50块卖吗?”贩子摇摇头,并没搭茬儿。

李捷夫寻思,估计给80块钱准难成交,撑死了再给他加10块,就准能把这幅齐白石的老画拿到手。可他一个月的工资都买画了,家里几口人吃饭怎么办?这明摆着是幅俏货,不如建议公司把它买走,出口给港、澳、台客户,定能赚一笔可观的外汇。可又一想,自己仍在停职审查中,是谁授权给你的,还为公司的业务操劳?!怎么不在家好好反省自己的问题,跑到鬼市干什么去啦?没准会对自己本不复杂的问题,制造借口而加重处理。想到此,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就别操这份闲心了。

又一个星期日上午,李捷夫在逛古玩市场当中,忽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叫卖古玩的贩子。此人大高个,黑脸膛,五大三粗,听说是从河北省霸县骑车过来的。自行车后货架两旁,各拴一个大方竹筐,里面都是各种老瓷器,他说这些东西都是从退赔户家里收上来的。每当他拿出一件东西,就向围观的买家喊这是什么年代的,卖多少钱。因为他的东西,一般都比市场卖得便宜些,故随叫卖随成交。他边拿边卖,谁若先喊“我要啦”或是“给我吧”就先卖给谁。很像新中国成立前喝估衣似的拿着东西叫卖。

不料想,当他从筐里拿出个大白碗时,说这是民国的。虽然喊价只20块钱,但却无人搭茬儿。因为围观的人都想买精品俏货,认为这个大白碗既无底款,又无纹饰,傻大笨粗的,没什么收藏价值,故喊了几遍,也没人要买。等他把带来的东西都卖完之后,又把这个大白碗从筐里拿了出来,直着脖子又吆喝:“谁要这个大白碗,就给15块钱便宜谁!”看样子他不想把它带回去了。虽然又降了5块,可还是无人搭茬儿,急得他直嘬牙花子。他忘了,一赶三不买,一赶三不卖啊!

此时,李捷夫寻思,这个大白碗的口径怎么也得一尺多,虽无底款和纹饰,可造型圆润工整,不裂不残,不就15块钱嘛。“我要啦!”随即掏出15块钱递给了贩子。

成交后找贩子要个破布兜,将大白碗放在里面,骑着自行车便把它带回家了。

回到家,他不顾饥肠辘辘,赶紧用热碱水将大白碗消毒去污,洗净擦干后便放在窗台上过过风。好歹二三吃几口饭,便赶快去看那大白碗。但见它虽然件头不小,可胎体却较薄,且釉面牙白莹润,有一层小孩肌肤般的细润。且做工十分规整精良。他断定这绝不是一般民用的食具,但具体用项他也说不清。于是,便把它装在纸箱里,顺手就放在床下了。

殊不知,这是李捷夫在鬼市无意中买的俏货,后来方知,这是官窑半成品。

1986年元旦过后,刚进腊月没几天的一个星期日,李捷夫认为,此时正是上鬼市买俏货的好时机,因为摊贩都恨不得赶紧把东西出手好回家过年去。尽管此时北风寒峭,他穿着棉大衣,戴着皮帽子,就上鬼市去了。

虽然天寒地冻,可市场上的摊贩仍然不少,但遛摊转店的人却稀稀拉拉。但见有的摊贩穿着大棉袄,头戴毡帽,揣着手站在摊后,东瞧瞧西看看;有的摊贩冻得站在原地直跺脚;也有的摊贩抽着烟,还左右摇摆晃着身子。他们之所以挨着冻还坚持摆卖,正如李捷夫所想的,无非是都想把东西换成钱,早点回家过年去。

李捷夫虽然此时购物心切,可在市场转了一大圈儿,并没有可买之物。他便沿着市场后街,顺着河堤往前溜达。因此地离市场中心稍微偏远点,故遛摊的人显得更少。还没走多远,当他在一个旧书摊上看见有许多旧书时,立刻就哈着腰大略浏览一下,除了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外,还有《东周列国志》《官场现形记》《铁道游击队》,和“三言二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等。此外还有外国文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静静的顿河》和《外国文学小百科》等,可说尽是一些中外名著。他大略数了数,约有三十多种,虽然都是几十年的旧书,但品相还都不错。

贩子一看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书,便跟他说:“这些书都是从一个大户家刚收购的,喜欢哪本就拿哪本。”

李捷夫从上学时,在父母熏陶下,就喜欢阅读中外名著。一看这些书正合自己心意,便挑选了一些自己没看过的和需要更新的品种,便问价贩子:“这十几种书你开个价吧!”

贩子一看他一次就买这么多书,便以商量的口气说:“这些书可都是个很有名望的文人多年的藏书。因本人已经去世,家里人一看这些书就悲伤,所以就把它都处理了。我看你也像很喜欢书的文人,建议你别挑着买,干脆把这些书都完整地包圆了,便便宜宜给你继续收藏多好啊!”

李捷夫一寻思,觉得他说的倒也是。便问:“除了这些书,还有别的书吗?”“再有就是一些线装书,你不一定需要。我准备一半天去古籍书店,让他们作价收购。”“那你拿出来让我看看。”

贩子从身后的纸箱里拿出三个小樟木箱,里边有《唐诗三百首》《纲鉴易知录》和书信来往的各种尺牍等,都是蓝布书套带骨签的线装古籍。李捷夫在艺术品外贸公司时,曾出口过这类线装书。从纸张和装帧看,他断定都是晚清的版本。

他随便翻阅一下,便对贩子说:“这些线装书里的文言很难懂,连标点符号都没有,我买不买都两可。你说吧,连地摊上这些书,我一块儿都给包圆了,你开个价吧!合适我就要,要是太贵,你就另找买主。”

贩子心想,难得遇上这大买主,只要能赚钱,宁可要少了,也别把他要跑了。他思量一下:“一共就给360块钱吧!”

李捷夫嫌贵,打算放弃走人。

贩子说:“你给个价我听听,只要不赔钱你就拿走。”“这些新版旧书都印着定价哪,虽说这是当时的定价,可你也别把价钱要出圈啦!这样吧,我也不少给你,连那点儿线装书,总共就给280块吧!这比书上印的定价已经高出一大块,如果嫌少那就算啦!”

贩子有点为难似的:“你给的这个价儿正是我的收购价儿,我还得交市场管理费呢,总不能让我赔钱吧!”“既是这样,我就再给你加20块,还不卖你就自个留着吧!”

贩子抿着嘴摆下头,一狠心:“拿出吧!省得我来回折腾怪累人的,卖点钱正好回家去过年。”

李捷夫让贩子稍等一会儿,他到存车处去取自行车,回来后又大略点了点这些书,给完了钱,便找贩子把原来盛这些书的两个纸箱子要过来,把书都装了进去。他骑的是一辆日本富士牌的旧车,后货架比较宽大,又找贩子要根绳子,把两个纸箱捆在车的后货架上,骑着车顺顺当当到家了。

他把书搬到屋里后,都摆在吃饭桌和椅子上。母亲是个知识女性,名叫于芬,退休前一直在中学教语文,她自然很喜欢书,当见到这些中外名著,不禁喜形于色。便问儿子:“这些书是从哪儿弄来的?”

儿子便把在鬼市如何淘到这些书的经过,如实跟妈妈叙说一遍。

妈妈说:“这里的书有不少都是五十年代出版的,现在早就绝版了。能把个藏书家的书都给买下来,而且花钱还不多,实在太幸运了。我过去看这些书,都是从学校图书馆借阅,现在好了,想看哪本可随手就拿,多方便啊!不过如何把这些书保存好,你还得想个办法。”“办法我已经想好了,准备在我屋里打几个书柜,把这些书和家里已有的不少书,都分门别类进行存放,既有利于保存书,又便于查找阅读,您觉得怎么样?”

妈妈立即表示赞同。便叮嘱他:“一定要根据书的不同开本,设计高矮不同尺寸的书格,免得一些大开本的书放不进去。”“您说得很对,我画好图后,您先看一眼,没问题了我就找几个木工连工带料进行招标,谁的活儿好又便宜就让谁做。”

李捷夫的本性就是干事从不拖拉。画好书柜图样让妈妈看过之后,跟手就找木工来看活儿,最后选定一个郊区的个体作坊。这作坊是个女老板,姓于。谈好四个书柜的工料费,她便带着图纸回去了。

没想到,活儿干得挺快。春节前,于老板打电话给李捷夫,说四个书柜已经做完,约他来木工房看看活儿的质量,并定一下油漆颜色。

他闻讯很快就来了。来到木工房用尺一量书柜的高矮和厚度,以及各书格高低不同的尺寸,均符合图纸要求。并都是用存放多年的老红松材料制作的,且做工十分精细,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李捷夫表示很满意。最后选定为深棕色油漆和长形铜拉手,因要上两遍油漆,干透之后,还要安装玻璃和拉手,中间还有春节长假,便定于4月中旬交活,并负责将书柜送到他家。李捷夫表示应允。第五章端砚结友

李捷夫的祖父是水果批发商,有店铺还有货栈,光伙友就有四五个。由于家里比较有钱,民国时期曾在城里盖了一所四合院。祖父去世后,长子李树林继承父业,但一直经营不力。主要是因他常年哮喘,一直久治不愈。一天夜里,刚要咳嗽,一口痰没上来,竟把个大活人给憋死了。其所经营的店铺,便廉价兑给了同行好友。李捷夫的叔叔李树青是开饭馆的,为人憨厚、实在,传统观念很强,很讲孝悌。自从兄长去世后,他隔三岔五就给老嫂一些零用钱。可惜其叔身患高血压,加之业务忙碌不得休息,于新中国成立前夕也撒手人寰。

新中国成立以后,妯娌两家的晚辈虽然都各有工作,但还是在一个锅里抡马勺。经李捷夫与堂弟商议,便将唯一祖产——四合院的住房各分一半,从此便各起炉灶。李捷夫还有个哥哥在邮局上班,结婚后单位已分给了住房,从此便离开家单过。李捷夫尚未成家,老娘便一直和他一起生活。

自从李捷夫和堂弟分家以后,娘俩住四间房总觉得空空荡荡的,而且连厨房和厕所都是两家合用,生活很不方便。经和老娘商量后,便把这四合院的四间砖瓦房连同一些老家具都卖给了一个商户。此前,他已在一个小区看好了一楼两室一厅的单元房。当时,人们都怕一楼潮湿,曾一度流传:“四楼高,一楼潮,二楼三楼最时髦。”也有的说:“一楼脏,二楼乱,三楼四楼住高干。”尽管开发商还赠送一个小院,但一楼的单元却一直没卖出去。李捷夫老娘因年事已高,住惯了平房,正不愿上楼,娘俩看完房后,便与开发商签订了合同将此房买下。因是新房不用重新装修,只刷浆之后晾了几天,便搬了过来。此时已刚进四月,李捷夫立即把新房住址、电话告诉了木工作坊的于老板。果然,一周之后的一个上午,于老板带着木工将做好的四个书柜就送来了,并帮助将其安放在李捷夫作为书房的房间里。娘俩一看这四个书柜都做得相当不错,付完工料费,便执意留于老板和一个司机、一个木工到饭馆吃完饭再回去。

吃过饭,母亲已去睡午觉,李捷夫便把几个纸箱的书全都打开,按门类分别陈列在书柜上半截带玻璃门的柜中,一些内部发行和在书摊上买的港台版的书,诸如《金瓶梅》《玫瑰梦》和《中国古艳稀品选刊》等,均放在书柜下半截带锁的木门柜里。

母亲睡醒之后,一看已把书都分门别类放进书柜了,十分高兴。只告知他:“除了杂文和散文要集中在一起外,其他书的分类都没错。”

李捷夫坐在书房悠远地遐想,卖房款和卖老家具的款,买完新居单元房和新家具之后还剩下一些钱。可这都是祖辈留下的遗产,一定得派上好用场,决不能随便把它花掉。何不趁现在旧货市场上古玩字画物美价廉,收藏几件有价值的东西,以后传给晚辈也好留个念想。想到此,他蓦然想起上次在鬼市看见的那幅齐白石的牵牛花条幅。明天是周日,趁早把它买下来,估计100块之内,准能把这幅画拿下。

由于他惦着此事,一宿没睡踏实觉,转天很早就起来,急匆匆地直奔鬼市后街去找那个卖画的摊贩。但到那儿一看,竟然人画两空,又前后找了一遍,仍不见人,也不见画。没辙,只好灰心丧气往回走。此时,他忽然又想起,在临街的一个小屋门前,还有个摊贩摆卖一捆大约有十几幅的老画,印象最深的,其中有溥心畲的朱砂单线菩萨和李可染的山水立轴,其他画都没来得及细看,因为不准挑着买,估计这捆画便宜不了,因手里没多少钱,当时就放弃了。尽管货到街头死,卖画贩子又是门外汉,可他怕把东西卖漏了,才决定整捆来的还整捆走,估计这捆画一时半会儿卖不出去。既然现在手里有钱了,干脆就把这捆画都买走。

当李捷夫在那临街小屋找到那卖画的贩子时,说明来意后,贩子一撇嘴:“你早干吗去啦?有个北京人只对这捆画大概其看一下,二话没说,就全给包圆了。”

此时此刻,李捷夫并不后悔,此一时彼一时嘛!谁叫咱当时囊中羞涩呢!他尽量往开想,好在市场上东西还很多,慢慢寻摸吧!老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李捷夫一向喜爱文房杂项,以前只买铜墨盒和瓷笔筒之类的小玩意儿,主要是因为便宜。上档次的东西只能拿起来看看,一问价就赶紧把东西撂下。如今虽然手里有点钱,可合适的东西始终碰不见。

然而,天下有很多难解的事,都难脱一个“巧”字。

一天上午,李捷夫在遛鬼市时,一个偶然机遇,在一个不起眼的货摊上,见到一方既无纹饰又无砚铭的椭圆形石砚,可它竟然装在一个紫檀盒里。出于好奇,他便把此砚拿在手中反复审视,只见它是青紫色的,石质细腻而温润。再看那砚盒,是按椭圆形石砚,用一块紫檀整料挖刻成的。看来,这是一方有来头的砚台。〔清〕紫檀盒端砚“这砚台多少钱?”“你看好了,这可是高档砚台。快收摊了,就给300块吧。”“啊?这么贵!连点刻工都没有,我看顶多值100块。”“那你就甭买啦,还不够我的进价哪,想买就给160块吧!不买我一会儿就收摊啦!”

他正在犹豫不决时,忽然身后有个人撺掇他:“就给他160块拿走吧!”

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长得白白净净,面容挺文静,不像是旧货市场里的人。他默默揣测,如若不买,估计他准会买走。“得嘞!听人劝吃饱饭。”跟手掏出160块钱就成交了。

他们离开货摊时,李捷夫便主动与之搭讪:“看来你是专玩砚台的行家吧!”“行家谈不上,只是喜欢而已。你买的这方砚台,明显捡个大漏儿。你知道这方砚台的档次吗?”“我还真说不好,请你给我讲讲。”“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应是乾隆年间的水岩老坑端砚。”

此时,李捷夫已然意识到,他一定是通晓文房四宝的文人墨客,不如请他到市场出口处的茶摊小坐一会儿,听听他对此砚有何见解。他们边走边谈,经双方自我介绍,他叫陈健吾,原来是艺术学院讲历史课的大学教授。由于他学识渊博,明显高于同级教授的水平,加之出身不好,还在海外留过学,故“文革”时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至今尚未解放。李捷夫自然也介绍了自己身世。因是同病相怜,两个人自然一见如故。

他们来到小茶摊,李捷夫要了一壶龙井茶,他们边喝茶,边歇脚,边聊砚台。

陈健吾拿起这方砚台说:“为什么说它是水岩老坑的砚石呢?你看这石质多么细腻缜润,故发墨不会损毫。此外,水岩老坑砚石还有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即呵气就能研墨。”

李捷夫趁他喝口茶时,便不解地问:“怎么呵气还能研墨?”

他放下茶碗说:“那我就给你讲个故事吧!据说晚唐时候,端州有个姓梁的举人进京赶考时,恰逢京城风雪交加,天气十分寒冷。故应试的举人们研出的墨很快就结成冰,均无法写下去。唯独梁举人的砚台不结冰。当他用完所研的墨之后,便使劲向砚堂呵气,砚堂顿时出现一片水蒸气,他便赶快研墨继续撰写,结果端砚帮他做完试卷,使他得天独厚地考取了进士。尽管这是出神入化的传说,但水岩端砚的名望却已名扬四海,曾被历代文人墨客视为文房瑰宝。再看你这紫檀砚盒,从材质、做工和包浆看,应是200年前从乾隆时期流传至今的文房珍品,若不是“文革”后低价处理,恐怕1000块钱也难买到。

虽然已到中午,肚子饿得直咕噜,可两个人谈兴正浓,谁也不愿马上离开。李捷夫立即站起身:“你稍等会儿我,马上就回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