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思考,还是想太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3:57:33

点击下载

作者:冀剑制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是思考,还是想太多

是思考,还是想太多试读:

简体版作者序

很高兴有机会透过这本书的出版,在此跟大陆读者说一些话。虽然这不是我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简体书籍,但却是第一本邀我撰写自序的书。

大陆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的地方在于,我父亲生在河北,我从小就听他说很多关于那边的风土民情,尤其北方寒冷冬天的各种趣事,那是生在热带南方的小孩难以想象的。

许多我喜欢的小说、传记,也都记述着那块土地上的人、事与物。尤其中学时读了很多的中国地理,甚至还要背下许多的河流、山脉、省会以及铁路名称,不过有句相声笑话是这样说的:“我们所读的地理,其实都已经是历史了。”的确,在我中学课本里的大陆,还是个工业落后的地方,但现在的许多城市,不仅超越台北,都早已跻身于国际第一流的大都会了。

而陌生的地方在于,我从未踏上故土。其实,在这几年间,两岸学术交流非常热络,交通也更加便利,许多熟识的学者频繁地往返于两岸,我也收到过一些演讲邀请。然而,由于我一直对搭飞机有恐惧感,若非必要,就尽量避免。所以,直到今天,也还没有过去看看。或许,哪一天,时机成熟了,可以游历许多历史上,以及小说里知名的景点(像是找几个朋友一起去华山论剑吧!)。

近年来,发达的网络世界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轻率思考与情绪留言的网络文化,却在意见交流中不断制造族群间的误解。尤其媒体总爱聚焦在少数极端言论,反而遮掩了多数大众的理性思维,成了主要的族群代言人。这个文化现象,不仅在台湾、在两岸、也散布在全世界各个地方,不断制造新的仇恨与对立。在这样的世局里,唯有更多人思考能力的提升,才能化解不必要的冲突。我们无法预期放任这种情况不管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但未雨绸缪,每一个理性人,都该挑起这个肩担,多一句理性声音的崛起,就多一股止息仇恨的力量。

思考能力的提升,不仅对整个社会有利,对个人也有莫大的好处。最简单的一个例子,让我们思考一下,“人们为何会吵架?”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吵架的基本条件是,双方都各自认为自己一定是正确的,而且认定对方一定是错误的。在这种认知里,便容易挑动情绪,怒骂对方。然而,这常常是简单套用单一价值观的思维才会有的现象。当思考能力提升,我们自然发现各种知识的不稳定性,当我们的心思进入此一阶段,无论对自己的想法有多肯定,以及对他人想法有多否定,都自然会有个“我也有可能是错的”以及“对方也有可能是对的”这样的预设摆在心里。那么,当我们听到不同的声音,甚至很匪夷所思的意见时,不会立刻否定他人,而是好奇对方为何如此认为。有了这样的心态,加上进一步的逻辑与分析能力,就能真正沟通不同意见,并且从他人言语中获得成长的养分。而“吵架”这种甚至比疾病更具破坏性的东西,将会远离我们的人生。

另外,在本书中所谈论到的“无知之知”也是一个重要的思考与沟通的基础。简单地说,我们永远要假设可能存在一种“我们自己目前还完全不知道的知识,而且当我们知道后,将会改变目前的想法。”这样的假设,将会让我们更有动力寻找新知识,也让我们更乐意去倾听不同的声音,并藉此追求成长。

然而,当我们的思考能力再度进化后,就会发现,这其实不是一个假设,而是一件事实。无论人们的知识到达什么样的程度,都仍旧存在着无知。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的各种观念、想法、立场,将随着更多的知识而改变,而且没有停止的一天。但走得越深,智慧越发成熟,也就越能站稳立场。

最后,我想再说的是,写书,其实是一种与读者的对话,当原本的对话对象改变之后,对话是否还能顺畅呢?对此,我有忧心,也有期待,希望两岸间的语言习惯和阅读文化,还不至于有过大的差异,期待这本书在陪伴您提升思考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带来一些帮助。冀剑制2017农历年前夕,于石碇大仑山上华梵大学前言是思考,还是想太多?

虽然我一直鼓励众人多思考,想越多越好、想越久越好。但我不否认有时真的会有想太多的情况。尤其对于不该思考的事情,就可能越想越糟。

举例来说,到餐厅点餐时,本来想点A餐,后来想到上次吃过了,或是其他同行的人点了,于是换成B餐。等到餐点来了,总觉得别人的比较好吃。我想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针对想吃的东西,凭直觉比较可靠,想越多就错越多。除非有健康、减肥之类的顾虑,否则就别多想了。另一种想太多的情况则是想错了方向,越弄越糊涂。“思考”和“想太多”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一个是在解决问题,另一个是在制造问题。当我们遇见困难,思考可以协助我们找出好的解决方法,但如果想太多,只会制造更多的困扰。

但“制造问题”不一定都是坏事,要看这个被制造的问题有没有价值,如果没有价值,那就是名符其实的“想太多”,像是点了一盘自己根本不想吃的东西,制造了一个根本没必要的困扰。但是如果制造的问题是有价值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人类思想史上,制造最多问题的哲学家大概可以算是笛卡儿(1596—1650)。笛卡儿怀疑东、怀疑西,针对看见的所有事物都要怀疑,甚至对一加一等于二的数学也要怀疑,这真的制造了大麻烦。但这样的怀疑有价值吗?如果只是怀疑,自然没什么价值,想太多了,没事给自己找麻烦!

然而,笛卡儿在怀疑一切之后,开始寻找知识的根基,想要挖掘出一种“无法怀疑而且绝对不会错的知识”来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这就是著名的“我思故我在”。这个思路,开创了许多新的哲学,让我们对知识的建构有了更深入的反思,有助于找出更合理的知识理论。有了这个价值,自然就不算是想太多了。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常常觉得自己或是别人“想太多”,那是因为想要思考的问题,并没有正确的答案,既然没有正确答案,无论怎么想都不会有结果,为何要浪费力气思考呢?

事实上,针对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不同的思路之间还是可以比较的,它们有着不同的合理性,当我们学会如何评估这些思考的合理程度,就能找到一个最合理的解答,选择它,会有最高的获胜机会。这样的思考当然是有价值的,而学习思考,就是要把这样的价值找出来,成为一种能力,用它来引领我们的人生。

当众人都具备这个能力,社会就该以理性为主导,朝向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发展。第一篇培养思考的鉴赏能力1KTV高歌却没有掌声,都怪别人不会欣赏?先有鉴赏力,才有学习力

当我还是大学生的时候,曾经想要当一个诗人。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参加了新诗写作班。在二十多人的班级中,包括我在内只有两个男生,其中一个是后来成为著名盲人马拉松选手的张文彦先生。他是一个积极、有抱负、又有好心肠的人,在自我介绍时他自告奋勇地念了一首他的新作,每句字数相同,尾巴押韵。但老实说,我觉得那不太能算是新诗,写得也不怎么样。他念完后,似乎在等待众人的赞美。我猜他应该是以为自己在新诗创作方面还不错,只不过,当时的场面有点冷。珍贵的自知之明

我当时也认为自己新诗创作能力还不错,而且在我心目中,我的作品和那些著名现代诗人写的差不了多少,不过我没有立刻拿出来(虽然很想表现,但总觉得应该要虚伪地矜持一下)。过了几堂课后,我终于等到一个“很自然”的机会发表了我的创作,也期待着众人的赞美,像是伟大诗人终于诞生之类的,但出乎意料,场面一样冷得很,连虚情假意的客套都没有。看着众人尴尬的表情,我有点不高兴地得出结论:“他们缺乏欣赏能力!”

究竟是他们缺乏欣赏能力,还是我根本不懂新诗呢?除了当事人之外的大多数人,应该很容易就知道真相为何,因为这种事情实在太普遍了,“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甚至连自知之明都没有。”

有一天,诗人白灵老师给我们看一些很典型的烂诗,并且说明了它们烂在哪里,这个反其道的教学法对我非常有用,让我开始懂得如何欣赏一首好的作品,于是我逐渐学会该如何创作、修改,以及自我评价。“想学会一样东西,必须先具有鉴赏力。”这是我学习新诗的一个重要心得。

虽然我后来没再继续写新诗,但这个心得还是很有用处。尤其是避免自己因为无知而生出来的自以为是,这其实是个很可怕的盲点。每当回忆起那股冷清的场面,以及众人尴尬的神情,都令我汗颜。知道自己的无知

类似情形也常发生在卡拉OK包厢里,没有音感而走调的,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话说回来,这种众人反应很冷的尴尬经历,却也是自我了解很好的契机。只要不太自恋,至少可以警觉到“something wrong”(好像哪里怪怪的,跟自己预期的不太一样)。

学习思考事实上更是如此。不懂思考的人,不太可能藉由思考而发现自己不懂思考,因而难有自知之明。西方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就很重视这种“知道自己无知的知识”,并大力强调它们有多么重要,以及多么难得。

社会上许多人不觉得自己的思考有任何问题,认为自己的想法通常是正确的,因此自然而然也很爱现(喜欢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意见,以及批评)。爱现其实没关系,只要在态度上不要太骄傲,甚至是件好事。然而,不懂又爱现,就容易让自己陷入难堪的局面了。

在网络上可以看见许多人“勇于发言”,就像我和张文彦先生很勇于发表自己的作品一般,因为我们自己觉得“写得很好”,而他们觉得自己“想得很好”,所以很希望让别人也欣赏一下自己的才华,希望获得掌声。但是,当我们没有获得掌声时,不仅场面尴尬,也常常难以发现问题所在。尤其针对反省力较弱的,直觉上也不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问题,而是别人有问题。鉴赏力:什么是好的思考、坏的思考?

就像在动漫《哆啦A梦》中的胖虎,他爱唱歌,觉得自己唱得很好,希望藉由表演获得掌声。当别人觉得不好听、不想听时,由于他根本缺乏鉴赏能力,所以不会反省自己的歌声,而是愤怒面对那些“不懂欣赏”的人。

如同许多在网络上发言被批评的,大多会回骂,觉得别人不懂他们的思考。这种因为没有自知之明而产生的冲突,大多不是谈理可以沟通清楚的,这需要个人自我成长,先愿意大胆假设,“或许我的思考能力不足”,然后开始学习思考,直到学会了思考的鉴赏力,了解好的思考与坏的思考的差异,才能逐渐发现这个盲点,而后精进思考力。

但是,这种自知之明却是最难通过的关卡,因为困在思考盲点中的人,根本不觉得自己需要读一本关于思考的书,或是听一场关于思考的演讲,也就缺乏开始真正学习思考的第一步。因此,每一个人,无论自认为自己的思考能力是否有问题,最好都先好好学习思考,才能够避免成为不足而不自知的人。

学习思考,要先学习思考的鉴赏力,了解什么是好的思考与坏的思考;然而,要学习思考的鉴赏力,又必须先了解思考。思考究竟是什么呢?有哪些种类?如果你愿意试着学习思考,就跟我们一起从这里出发吧!2“窗外的风景真好!”这真的是思考吗?揭开思考的真面目

很多人都说:“思考很重要。”然而,到底是什么东西很重要?我们所强调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呢?谁有在思考?谁没在思考?

什么是思考?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因为思考有很多种类,像是逻辑思考、创造性思考、最佳策略的思考、跳脱框架的思考、批判性思考、甚至关于智慧的思考方式都不太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先从反面来想,试着回答:“什么不是思考?”这个问题会比较简单一点。从一个生活实例开始,试着想想,在下面的叙述中,谁有在思考?谁没在思考?

有一天,甲、乙、丙、丁,四人相约在山区一家咖啡店里聚餐。甲看着报纸演艺版,想着:“如果我是个大明星,那该有多好啊?”乙则看着眼前一片美景,陶醉在秋意浓浓的晚风中,想到很多过去美好的回忆。而丙正在观察店里其他的客人,有正在补妆的(丙想:“补妆给谁看啊?”)也有正在打电话谈生意的(丙想:“来这里还谈什么生意,真没情趣!”)这时,丁正想着在线游戏里的法师角色,该如何让他的战力提升。

以上四人,哪些人有在思考呢?

答案是只有丁可能在思考,其他应该都没在思考。因为,空想不是思考、回忆不是思考、发呆或是漫无目的的胡思乱想也不算是思考。而丁可能正认真地想要藉由他所知道的各种关于法师的特质以及战力提升的信息,得出一个有目的(最能提升法师战力的方式)的结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考。不管他思考的问题有没有意义和价值,这种大脑运作过程,才能算是思考。思考的两大特点:有组织、有目的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思考的两大特点:“有组织”以及“有目的”。藉由组织一些基本思考素材,企图得出一个思考的成果。

举例来说,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思考,藉由组织与链接已知的各种信息,像是关于困难的起源、性质,做一个通盘的了解,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整个信息运作的过程,就是思考;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思考的目的。

再举例来说,许多人常常会忘东忘西,重要的事情没去做,导致不良后果。面临这样的问题时,大多数人只会抱怨自己怎么又忘了、为什么自己的记性这么不好,或是干脆养成一个“算了”的心境、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以上这些想法,都不能算是“思考”。因为:一没有好好组织已知的信息,二没有寻找解决的方法。“思考”要求我们先放下情绪,运用理智去想,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如果思考的目的是期待不要再继续发生,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于是我们暂时不抱怨、不生气、不后悔、不怨天尤人,大脑开始运作,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汇整已知信息,寻找解决方法。

思考过后,我们一开始可能会提出的方法是“提醒自己下次一定要记住!”因为只要下次记住了,就不会再犯。这个办法乍看很好,但稍微反思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因为之前也都这么想,为什么没有改善呢?所以,理智可以协助我们发现,这个解决方案显然不是个好方法,否则就不会一直失败了。

那么,“要求别人提醒”又如何?这方法或许不错,但如果别人也常忘记怎么办?别人都值得信赖吗?如果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专业秘书,可以时时提醒自己,这倒真的是个好方法,但是,大多数人是请不起秘书的。于是,我们可能会想到“写备忘录”的方法,只要训练自己养成看备忘录的习惯(不要连这个也忘了),就可以改善健忘所导致的不良后果了。这整个思维过程,就是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常常是思考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没错!大家都会思考。人人会思考,好坏不同

虽然很多人不习惯用思考来解决问题,但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大家所说的“思考很重要,应该要多学习思考”,这句话谈的思考不是指思考的基本能力,因为思考是每个人的本能,不用学习,顶多学习养成思考的习惯即可。

但是,思考的过程决定思考的好坏。虽然每一个人都有思考的本能,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好的思考能力”。“好的思考能力”才是我们最强调的东西,所以当我们说:“思考能力很重要,要学习思考。”实际上要说的是:“好的思考能力很重要,我们应该要努力学习这种能力。”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很无趣,但实际上很重要,因为大部分人都误以为自己懂得分辨思考的好坏,其实并非如此。

要学习“好的思考能力”,必须先具备分辨好坏思考的能力,也就是先学习思考的鉴赏力。否则,就算我们的思考很糟糕,自己也不知道。缺乏自知之明时,便难以改善自己的思考,进而找到最佳策略。就像没有音感的人不可能把歌唱好,连自己走调都不知道,再怎么练习也没用。要想把歌唱好,先学习鉴赏力,辨识歌声的准确与好坏。只要有鉴赏力了,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追求进步,也就能走上精进的道路了。

那么,我们如何学习思考的鉴赏力呢?

虽然这个主题很重要,但我们没这么快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先对思考有更多的了解,才能去谈鉴赏力,尤其是针对“我们要鉴赏的究竟是什么?”3你能分辨谁说真话,谁说假话吗?掌握思考的核心能力

学习思考,最要紧的,究竟是在学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试着想想下面这个推理练习题:真话与假话的推理

在一座岛上,住着两种人,分别是真话人和假话人。真话人只说真话,假话人只说假话。有一天,你到这座岛上观光,遇见两个人(甲和乙)。

甲对你说:“我和乙都是说真话的人。”

乙则说:“甲说的是假话。”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依据这些线索,推理出甲、乙各是哪一种人?假设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汇整已知资料,依据给定的条件来推理,目的是得出一个正确的解答。

首先可以假设,甲是真话人(当然,不一定要从这个假设作为思考的起点,也可以先假设甲说假话,或是乙说真话等等)。既然甲是真话人,那么,依据最初条件(真话人只说真话),他说的话就都是真话了。于是,通过他所说的话(甲和乙都说真话),可以得出“甲和乙都是真话人”。推理

继续推理,既然“甲和乙都是真话人”,就可以从中导出“乙是真话人”,因此“乙说的都是真话”。但是,如果乙说真话,那么通过乙说的话(甲说假话),甲就变成假话人了。这个推理结果给我们带来了麻烦,变成“甲既是真话人也是假话人”,这样的人既说真话又说假话,岂不是导致矛盾了吗?所以,这个结果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依据“甲是真话人”的假设开始推理,却导出“甲是假话人”,形成矛盾。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开始的这个假设是错误的,我们可以确定“甲不是真话人”。(这种推理方法称之为“归谬证法”:假设任一句子P为真,而后导出矛盾,因此证明P为假。)既然甲不是真话人,就只能是假话人,那么他说的都是假话,而乙又说“甲说假话”,由于乙说的是正确的,所以乙说的是真话,我们便可以推理出,“乙是真话人”。所以答案应该是:“甲是假话人,而乙是真话人。”检验

这时,回头检验看看甲所说的话和他的假话人身分是否会导致矛盾。由于甲所说的话包含了真话(乙是真话人)和假话(甲是真话人),整体来说可以算是假话(例如,我是男人也是老师,但如果说我是女老师,里面的讯息有真有假,整体来说便是假),所以没有矛盾产生,我们确认了解答:“甲是假话人,而乙是真话人。”宾果!推理结束,通过这个思考,我们得到了正确解答。学校教育培养科学性的思考模式

这个思考过程的特色,在于从确定的基础出发,目标是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在目前各级学校课程教育中,这类的思考训练并不算少,像是解方程式、几何证明、理化问题等等都属于这类思考模式,市面上也有许多推理游戏的书籍提供大量练习题。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其实很重视思考,并训练学生培养这种类型的思考能力。

然而,当我们强调思考能力很重要时,指的并不是这种思考。

不是说这类思考不重要,它的确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属于科学性的思考模式——“从确定的基础与定义出发,通过不变的定理与思考法则,得出具有正确性的结论。”但是,这种思考能力较容易学习,通过基础的学校教育,我们大致上可以掌握并养成这样的思考习惯。

大多数人所缺乏的,其实是另一种思考能力,而且是一种更为实用、甚至更为重要的能力。

这种更重要的思考能力的特点是——“从不太确定的基础出发,并且到达一个也不太确定的临时终点。”4填志愿、购物、交朋友……这些事情的正确答案在哪里?如何评估不确定思考的合理性程度?

初、高中时代,无论男女生,大多有着自己欣赏、喜欢的人。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我们常常会因为胆怯而不知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常常本能地依据自己的情绪(害羞、担心被讨厌,又希望受到注意)行事,结果反而越搞越糟,像是故意批评自己喜欢的人,或是在暗恋的对象面前表现出奇怪的行为。然而,假设我们不是依据本能地把事情搞坏,而是很认真地去思考“什么样的谈话最好”以及“什么样的行为较为恰当”,可以得出好的结论吗?误以为有正确解答的思考

由于我们对对方不够了解,自己也不是什么经验老到的恋爱高手,所以,这种思考是从没有确定的立足点出发,即使想到一些感觉上像是好点子的结论,也无法判断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做法。也就是说,这样的思考能够到达的,也只能是不确定的终点。

正因为这样,许多人认为这种思考没有太大的意义。多数人遇到这类问题时,只会尝试找一个看起来还可以的解答,不会再更认真地去想一想,看看是否能找出一个完美的构想。对尚未具有这种思考能力的人来说,大部分不确定的解答看起来都差不了多少,因此人们会缺乏兴趣去思考这类问题。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问题能够吸引众人去思考,但大多数人之所以愿意去思考,往往是因为误以为它们有着正确解答,因而抱着寻找正确解答的心态去想。

当哲学家们到校园去演讲时,无论讨论到道德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常常会引发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例如,由著名哈佛教授桑德尔在网络课程中所引用的“电车问题”来说:

假设你是一个行驶中的电车驾驶,你看见前方铁轨上有五个工人睡着了,这时鸣笛失效、煞车也失灵,唯一能避开撞到他们的选择是尽快转到另一个车道上,但这另一个原本并非路线的车道却睡着另一个工人,这时你应该怎么办?问题、思考、答案三部曲

这类问题往往可以引起学生很大的讨论兴趣,通过思考,提出许多有趣的见解。像是为了救更多人而牺牲少数人,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杀害那位在安全轨道的无辜人士。意见不同的双方可能互相热烈交火,企图以理来说服对方,既练习了思考,也展现文明社会运用理性的骄傲。

但讨论到最后,学生们往往期待演讲者在结束前“公布答案”。如果演讲者没有这么做,会后也会有些很积极的学生来问:“答案是什么?”如果演讲者回答说:“没有答案。”学生们便大失所望,好像之前的所有讨论都白费了。

在当前学校的各种教育中,我们习惯寻找正确解答,并且认为找到正确解答才是让思考有价值、有成果的结局。因此,学生们也习惯用这种正确答案来评价一个思考。得出错误的答案就是错误的思考;有了正确答案,就是正确的思考;但若在思考之后没有答案,这就成了没有用处的思考了。

若是针对有正确答案问题的思考,这种评价方式大致还算适用,因为这类问题的思考过程和正确答案之间有着较为密不可分的关联。也因此,大多数人很自然地认为自己懂得如何评价一个思考。但是,对于一个没有正确答案问题的思考,这种评价方式就容易偏离重点。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首先,我们应该改掉认为所有问题都有(或应该有)正确解答的习惯。尤其在日常生活中所遇见的各种问题,不一定有正确的解答,不仅现在没有,未来也不一定会有,甚至根本不可能有。而且事实上,在真实世界中,大多数问题都没有标准解答。

以前面谈到的“真话人与假话人”的例子来说,题目本身就已经过度理想化地把条件限制死了,先假设我们的依据是不会错的,而且有着正确的解答,然后开始推理。

如果不单纯将它当作一个推理练习题,而看作是一个生活实例,我们可以(也应该)怀疑的是,那两个人会不会不是岛民而只是游客呢?或者,会不会有人想跟你开玩笑而假装是岛民?又或者,会不会是岛民正好不愿意再持续这个说真话与说假话的传统而开始改变了?

甚至我们一开始获得的信息,关于他们一定说真话与一定说假话的条件,是否根本就是错误的?真有人会这么无聊吗?如果这样他们要如何生活?万一遇到不知道答案时该如何回答?或者是否有可能不小心弄错答案,原本想说谎却说了实话?

这种种考虑,都会让我们的推理出现问题。而实际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会破坏我们完美的思考计划,让思考的结果出现偏差。

不仅思考所依据的各种条件可能有问题,还有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原本就是没有正确解答的。我们不但不能通过思考得出正确解答,甚至,就算无意间猜到了正确解答,我们也没有办法确认它们。

举例来说,大学填报志愿时到底要填哪个系作为第一志愿呢?针对这类问题,无论多么仔细地思考,我们都很难确认自己真的获得了一个正确的解答。即使像是最简单的吃饭还是吃面的问题,在百货专柜前考虑应该买绿色洋装还是蓝色外套的问题,这些都很难有(甚至根本没有)确定的解答。我们思考过后,也很难得知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即使买回家后很开心,也不表示选择正确,因为如果买了另一个,说不定会有更好的结果(这已无从查证)。万一买了其中一个很后悔,也不代表抉择错误,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确认如果做的选择是另一个,究竟结果会如何。学习评估合理性的程度

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大多是从不太确定的基础出发,前往一个也不太确定的结论。即使如此,各种思考之间还是有所不同,差别在于它们有着不同的“合理性”,不同的合理性就产生了不同的“可信度”。我们可以通过合理性的差异来区别不同思考的可信度。评估每一个不确定思考的合理性程度,就是我们真正要学的思考能力。越是合理的思考过程,就是越好的思考。

当我们有能力鉴赏一个推理的合理程度时,我们就能分辨思考的好坏,也同时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针对每一个问题,找出一个最大合理性的解答。

虽然,具有最大合理性的解答,不一定就是正确答案,但是它将会有最高的正确率。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的抉择能够常常靠向最高成功率,那么即使不能在每一场战斗中获胜,也会造就最高的胜利机会。

将领找到最高胜率的作战兵法,执行官想出最可能成功的策略,老师设计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学者们研究出最可能是事实的理论,考生们找到最好的读书方式、选择了最适合的学校与科系,想要好好过生活的人找出了最愉快的生命方程式。

可以试着想一下,当生活中的一切都被最高合理性解答与最可能成功的策略给填满时,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呢?当思路走到这里,我们便看见了这种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但要获得这种思考能力,首先需要认识这种不确定性的思考,以及学习如何评价与鉴赏这种思考过程。5学习思考就像骑脚踏车,练习才能进步寻找正确答案的思考vs.寻找最合理答案的思考

从前两章的讨论来说,思考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有确定答案的思考”,二是“没有确定答案的思考”。

有确定答案的思考较偏向科学思考,没有确定答案的思考则偏向哲学思考。通常有确定解答的问题比较容易找到思考方法,而没有确定解答的问题常常让人不知所措。科学性思考与哲学性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两种思考能力都用得着。例如,当我们想知道班上同学旅游比较想去游乐区或是博物馆,可以简单做个问卷或是举手表决,藉由这些数据,很快就有答案。这种问题是有确定答案的,也较容易找到适当的思考方法,而且当我们获得答案时,也较有把握。这是偏向科学性的思考方式。

然而,如果我们要思考“未来是否要念大学”“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甚至只是“该穿哪一件外套出门”这类问题显然就困难很多,因为问题本身很难有一个确定答案。我们只能藉由寻找一些相关联的线索,进行推理、统整、比较,然后找到最合理、最有说服力的解答。然而,即使找到最合理的解答,我们也无法验证它的正确性,甚至难以确认它就是最合理的。最好的情况只能是在说出自己的解答之后,大家都想不出有更好的答案,或是在自己的推理中,找不到任何思考的不当之处。但这并不表示解答与推理都没有问题,很可能只是大家思考能力不足尚未发现问题而已。

举例来说,一个著名的“经验机器论证”主张“快乐不是人生的目的”。理由在于,如果有一个机器可以让人忘记现实世界的一切,进入虚拟情境,提供人一生的快乐经验,是否有人希望未来余生都在机器里面度过呢?由于大部分的人会回答“不要”,所以此论证就主张“快乐不是人生的目的”。

这类主张不适合用正确与否来评价,而是应该去思考其合理性程度。要评估这个论证的合理性,就必须找出此论证内部更细致的推理过程。例如,它预设了“人的内心可以掌握人生的意义,所以当我们内心不期待那样的人生时,就表示那不是人生的意义”。而支持这个预设的理由,主要在于认为“如果人生有意义,至少我们内心应该要能把握这个意义,否则只能随机碰运气,这种状态似乎很荒谬”。以此类推,当我们了解了整个论证的合理性程度,就能知道这个论证有几分可信度,而达到评价一个哲学性思考的目的。

由此也可以发现,两种思考方法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评价科学性思考的标准是对或错;而评价哲学性思考的标准则是合理性程度。所以,如果有人说某个哲学理论“不一定是对的”,基本上就用错评价标准了。

由于“没有确定答案的思考”无法评估思考结果的对错,而且在思考方法上常常没有固定脉络可循,不知从哪里开始推理,又前往哪个终点,所以,这种哲学性思考比较难学。就像在学一种技能一样,刚开始根本无从下手。这种感觉有点像学骑脚踏车,在最初的学习过程中,因为无法掌握平衡感,从而有一种自己永远学不会的错觉,无论指导者说了哪些诀窍,不会骑就是不会骑。

例如,当我们要思考“人生意义”的问题时,甚至不知该如何思考起,就算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答,多数人也很难评估其说服力有多高。商业界与政治界重要的问题也是如此。“一个新产品如何推出获得的效果最好?”“怎样的竞选口号最能提高当选机会?”这些问题的依据大都无法完全确定,即使得出一个看起来不错的解答,也很难说是不是“正确的”解答。这会让大多数不习惯思考这类问题的人,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多练习,多思考

学骑脚踏车的方法就是去骑它,久而久之,很神奇地会越来越得心应手。学习思考,也很类似,就是去思考,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多思考就是最好的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大多数问题是没有确定答案的,所以哲学性思考的应用范围也较大。但是,哲学性思考其实很难学会,而且严格来讲,可以说没有真正学成的一天,只有能力高低的差异。

当我们说思考很重要时,其实指的就是这种哲学性思考能力。这是思考最核心的一种能力,也是最难获得的能力。

中学生在校园里,从数学、理化等学科的学习,大致上可以掌握科学性思考的诀窍,从一些确定的观点出发,达到一个确定的结论。由于在台湾校园里,除了思辨性社团之外,普遍缺乏哲学性思考的训练,许多人在学会科学性思考方式后,误以为这是唯一的思考方法,所以训练出只会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维。当遇到模糊不清的问题时,会要求必须先定义清楚,否则根本无法思考。最常见的情况是有人谈论“神是否存在”的问题时,会先要求把神定义清楚再说。事实上,如果运用哲学性思考,推理和定义是可以同时进行的。面对人生,需要的思考力

事实上,科学家并不只是做(我们上面分类的)科学性思考,尤其针对最核心的科学问题时,科学家们也做哲学性思考,去质疑原本的科学依据,找出最合理的整个解释系统。当原本思考的科学依据被怀疑时,整个思考的确定性就会丧失,自然就变成了没有确定性的思考了。

科学性思考与哲学性思考都很重要,但世事多变,在应付真实人生时,我们更需要掌握的思考能力,是从不确定出发,前往仍是不确定的终点。其差异在于,掌握哲学性思考力,我们就能在各种不确定中找到最大的机会。

要学习这种具有不确定性的思考能力,就必须能够判断思考的好坏。我们无法通过思考结果来判断,只能针对思考过程本身来评价,也就是学习哲学性思考的鉴赏力。

那么,是否必须先学习各种哲学理论,才能掌握这种哲学性思考能力呢?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之所以称呼这种思考能力为哲学性思考,是因为哲学主要使用这种思考方法,但并不是说,只有哲学才具有这样的思考方法。虽然阅读哲学理论的确可以训练这种思考能力,但学习这种思考能力未必一定要通过哲学理论。所以,即使不学哲学,也可以学习哲学性思考。6成功,是思考正确;失败,就是思考错误?学会运用鉴赏力,评价思考的好与坏

学习哲学性思考的鉴赏力(以下简称“思考的鉴赏力”,未来谈论到思考能力时,若没有特别指明,一律针对哲学性思考能力来谈,因为这是本书的重点),首先要改掉一个坏习惯,就是从思考的结果评价思考过程好坏的习惯。“股神”到底懂不懂投资?

假设有一个人,依据其个人的股票哲学来预测股市变动,在一段时间的买卖里,几乎战无不胜,赚进大把钞票,于是被誉为“股神”。那么,这是否证明了他的股市哲学是个很好的(或甚至是正确的)思考方式呢?

当一个股票投资人或是操盘经理人赚大钱的时候,我们通常就会觉得他们很懂得投资;反之,赔钱的就是不懂投资的人。这种评价方式,完全从投资结果来论断其预测股市变动的思考能力。

事实上,虽然股票价值在未来会得到确定答案,但在预测时,除非有某种人为操作的情况,否则它存在着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它根本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因为干扰市场的因素太多,几乎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些因素。

不仅一家公司的营运状态会改变这家公司的股票价值,对这家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预测,也会改变其价值。而这样的预测就已经处在不确定状态了,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预测观点,再加上不同的投资人会相信不同的观点,因而对股价采取不同的买卖态度,这也会干扰股价的变动。

除此之外,还有些不按牌理出牌的投资人、思考错误的人、盲目跟买跟卖的人,以及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变动与相信经济大环境将如何变动的不同族群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有谁能掌握完全的变动方式而得出正确的预测呢?而且,许多完全无法预料的因素(像是某国政变、地震、某公司突然宣布倒闭、黑心油新闻)也可能突然出现而扰乱市场运作。在这种情况下,“没人能够真正预测股市”,凡是自认为能够准确预测的人,不是在说谎,就是处于无知(不懂股市运作)而且又没有自知之明的状态。靠实力还是靠运气?

所以,有人可能只是一时运气好而投资获胜,并不是真的具有掌握最大可能性的思考能力。然而,真有人运气这么好,可以在一段时间里不断猜中吗?事实上真的有可能。以涨跌这种二分之一的机会来说,平均在一千人中,就会有一个投资者连续十次都猜赢,在台湾超过百万的投资人中,自然会出现很神奇的命中率,如果从全世界来看,就会有更神奇的幸运儿。如果我们单看结果来评价思考,这样的人就可能被称为“股神”,而大家会想去学习他的”投资技巧”(不管真懂假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投资理论),误以为那就是赚大钱的秘方。

当然,这种评价方式并非完全不可信,投资获胜的时间越长,单纯靠运气的可能性就会越低。所以,只要观察更久一些,运气的作用就会慢慢失效。因此我们会看到昔日的股神,变成今日的衰神,而那些信仰股神哲学而大举跟进的,往往损失惨重。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思考这类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时,有可能产生一种现象:明明思考错得一塌糊涂,结论却是正确的。

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人在推理时根本没想清楚,但最终竟然被他瞎蒙到,还很开心地说:“你看,我就说吧!”这其实是以思考的结果来论断思考的过程,是学习思考的人必须先改掉的习惯。

如果没有改掉这个习惯,如果在某些时候运气特别好,即使依据错误的思考所得出的策略,实践结果却依然成功。这种经验就会让人很相信自己的(错误的)思考。也就是说,依据这类经验所学到的东西,是错误的知识,但因为有成功的经验,自己通常会很相信它。运气越好,信赖越高,也就越愿意押上更高的赌注。当一大堆错误的知识支撑起一个重大的抉择时,一旦运气的海市蜃楼消失,也就是惨遭滑铁卢的时刻。这样的事情,经常在世间上演。思考的过程比结果重要

我们要把评价思考的眼光转向思考过程,不再只依据思考结果的对与错去判断。结果即使是错的,也有可能思考过程是对的;反之,思考的结果是对的,也不代表思考过程一定是正确的。所以,当我们评价一个主张时,别只看结论,必须看思考与推理的过程;当我们要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时,也别只讲结论,重要的是我们为何会得出这个结论。

无论是在跟人讨论问题,或是在网络发言,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无论做什么主张,把理由说清楚。”因为,只有依据你的理由,我们才能评估你的思考,以及得出结论的可信度。一个好的思考,指的是好的思考过程,而不是正确的思考结果;一个越好的思考过程,就越容易导向正确的结果。

当我们要评价一个思考时,必须仔细检视思考的每一个步骤。这样的检视能力,就是在学习思考的鉴赏力,有了思考的鉴赏力,就可以自我评价思考的好坏。遇到不好的推理,便寻求改善,再经由不断改良而淬炼出一个最大合理性的解答,或是行动的最佳策略,逐步走向学习思考的正确目标。

如何学习评价思考的鉴赏力呢?最初的两个步骤为“逻辑”与“批判性思考”,逻辑的训练主要让我们确认正确的推理;批判性思考的训练可以强化我们对于不当推理的侦测能力,尤其当我们能够捕获各种似是而非的推理时,就较能避开思考的陷阱,简单地说,就是提升我们的“侦错神经”——侦测错误思考的敏锐神经。

学会这两个技巧之后,再去认识哲学性思考中的其他部分,像是怀疑精神、逆向思考、智能型思考、深度思考、主动性思考、创造性思考等等,了解这些思考形态,并且能够欣赏与评价它们的时候,就等于学会了完整的思考鉴赏力,真正踏上不断提升思考能力的正确道路了。第二篇练习逻辑思考、谬误辨识、逆向思考7志玲姐姐的推理闯关逻辑思考的前提、结论与有效论证

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作亚里士多德。他是拥有“西方孔子”称号的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的学生。从某个角度来说,他发明了逻辑学。之所以说他发明了逻辑学,是因为他似乎是凭空造出了这样的学问,在他之前的哲人们似乎都没有任何类似的主张(当然也可能是被历史遗忘了)。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发明

有一天,亚里士多德发现,在人类天生的各种思考习惯中,会自然而然地带有许多思考的法则;在这些思考的法则中,有一些可能产生错误,另外有一些则永远是正确的。他找到了一些方法,可以用来准确地区分两者,于是就形成了最初的逻辑学。

在当代经过改良的逻辑学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呈现这些思考法则。把这些正确的法则列出来,就形成了一系列的“逻辑法则”,只要所有推理都依据逻辑法则,推理过程就能保证是正确的。当我们熟记这些逻辑法则,并且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推理时,不仅可以掌握自己推理的正确性,也能够用来评价别人的推理。所以,逻辑思考的训练可以提升对思考的鉴赏能力。

在上面的说明里,当我们说“正确”时,指的只是推理正确,并不表示结论一定正确,但是,如果我们假设推理的依据(前提)都是正确的,并且有着正确的推理,那么依据逻辑学,结论将必然是正确的。这也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伟大发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正确推理”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和在逻辑学中意思不太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推理”通常指“推出了正确的结论”。如果推理出错误结论,还说这叫“正确推理”,似乎很奇怪。但在逻辑学上,“正确推理”通常只针对推理本身,不管结论是否正确。所以,为了区别二者,我们换一个专有名词:“有效推理”或是“合乎逻辑的推理”。“林志玲是女艺人”的推理“有效推理”这个逻辑学专有名词的意思就是指“合乎逻辑的推理”,也就是运用各种逻辑法则来推理。当我们正确应用这些法则做推理时,只要是依据正确的前提,必然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依据的前提是错误的,就不一定会导出正确的结论,但推理本身仍旧是个有效推理。

举例来说,最简单的一个逻辑法则是“从两件事中,推出其中一件事。”假设我们用来推理的前提是:“林志玲是女艺人。”这个句子事实上可以分成两件事,就是“林志玲是女人”以及“林志玲是艺人”,当我们从这个句子推出其中一个事情时,不管推出的是“林志玲是女人”或者是“林志玲是艺人”,这样的推理都是有效的。因为很明显的,只要前提正确,结论也一定正确。

应用这个逻辑法则,同样可以从“林志玲是男艺人”推出“林志玲是男人”。只不过这个推理的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林志玲实际上是女人),也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但这个推理依然是有效的。在这里“有效的”这个逻辑专门术语指的是“如果前提正确,则结论必然正确”。也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而不谈前提与结论的正确与否。这是学习逻辑时需要特别注意不能混淆的地方。关于志玲姐姐的几种论证

另一个很重要的专门术语称之为“论证”。前提、结论与推理过程合称为论证,评价论证的方式则是有效与无效。论证中的推理过程全部都是有效推理时,就称之为“有效论证”,反之为无效论证。那么,学了这些专有名词之后,让我们试着看看以下情形都是有可能发生的:(A)依据正确的前提,以有效论证推理,推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林志玲是女艺人,所以,林志玲是艺人。(B)依据正确的前提,以无效论证推理,推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林志玲是女艺人,所以,林志玲是台湾人。(C)依据正确的前提,以无效论证推理,推出错误的结论。

例如:林志玲是女艺人,所以,林志玲是美国人。(D)依据错误的前提,以有效论证推理,推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林志玲是男艺人,所以,林志玲是艺人。(E)依据错误的前提,以有效论证推理,推出错误的结论。

例如:林志玲是男艺人,所以,林志玲是男人。(F)依据错误的前提,以无效论证推理,推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林志玲是男艺人,所以,林志玲是台湾人。(G)依据错误的前提,以无效论证推理,推出错误的结论。

例如:林志玲是男艺人,所以,林志玲是美国人。

以上的组合都有可能发生,但最重要的是,以下情形是绝不可能发生的:(H)依据正确的前提,以有效论证推理,推出错误的结论。逻辑思考的价值

也就是说,当我们依据正确的前提,以有效论证推理,推出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逻辑学在日常生活的推理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这里。只要我们能够从正确前提出发,只要使用有效推理,结论必然正确。相同的,即使我们无法先确认前提的正确性,只要我们的前提有相当程度的可信度,依据有效推理,则结论一样具有可信度。就算我们无法完全使用有效论证来推理(因为有些推理需要冒点风险),那么我们一样可以说,只要一个论证越接近有效论证,则此论证的可信度也越高。从这些角度,我们就能够去评估一个思考的合理程度与说服力程度了。8如果他有一百万,就会出国念书;所以,如果他出国念书,他就有一百万?应用逻辑法则的思考

当我们学会了各种逻辑法则之后,就可以抽丝剥茧去检查一个思考过程的全部推理,暂且不管前提是否正确,至少先检视这些推理的有效与否。如果整个推理乱七八糟,完全不符合逻辑法则,那么不管前提是否正确,这个思考都是没有说服力的。当推理过程符合逻辑法则的程度较高(甚至完全符合逻辑法则),便可以开始检视其前提是否有可能是对的,如果是的话,那这样的思考就比较有参考价值。前提的准确度越高,以及推理的有效程度越高,结论的合理性与可信度自然就会更高。

当我们学会了各种逻辑法则,并能正确地使用它们,我们对思考过程的鉴赏力也就自然提升了。逻辑推理小测验

在大学学习基本逻辑的课程中,大约需要记忆十八条逻辑法则,但有些法则实际上属于天生推理能力,不太需要特别学习,就像上面所举的例子(从两件事推出其中一件事),即使是没学过逻辑的人,都知道(而且可以肯定)这样的逻辑推理是正确的。除非要学习完整的逻辑系统,否则这些法则就不用特别去学了。在这里,我特别指出一个日常生活中比较没把握且容易弄错的逻辑法则。

假设有一个前提:“如果小明有一百万存款,他就会去美国留学。”

那么,下列哪一个句子是依据这个前提的有效推理呢?(A)如果小明没有一百万存款,他就不会去美国留学。(B)如果小明去美国留学,那就表示他有一百万存款。(C)如果小明没去美国留学,那就表示他没有一百万存款。

上面这三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有效推理,其他两个都是无效推理。仔细想一想,其实很多人都可以想得出来。但是当日常生活中类似问题纠结在一起,我们通常不会仔细检视,因此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出错。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训练很有用,就是把这些例子抽象化,用很简单的符号来取代它们。只要熟练抽象符号的运算,在日常生活中,即使很多类似问题纠结在一起,我们一样可以很干净利落地找出推理的法则,并且检视其为有效或是无效。

这个例子的答案是(C),只有(C)是有效推理,其他两个都是无效推理。依据前提,我们只说:“如果小明有一百万,那他就会去美国留学。”这句话或许暗示如果没一百万就不会去留学,但也不一定有这个意思。

例如,如果有学生要我帮忙看一下他的非课程范围内的文章,并且给点意见。由于我没有义务要帮这个忙,所以可能会说:“如果你最近用功一点,不要逃课,我就帮你。”这个说法的用意可能在于顺便鼓励学生用功一点,但如果他没做到,而且还是把文章拿来了,这不表示我一定不会帮,就算我帮了,也没有违背我之前所设定的条件。所以,针对前面的(A)选项,即使前提是对的,结论也未必正确,因此这个推理就属于无效推理。同理,(B)也是一样的。有一百万就会去,不表示没有就不去,也不表示去了就是有。练习抽象化的思考

当我们把这些推理用简单的符号取代之后,只要习惯它,可以更清楚把握。例如,首先用大写英文字母取代一个句子:

令,P=小明有一百万存款。

Q=小明会去美国留学。

再以符号“~”代表句子的反面。读作“非”。

以“→”此符号代表“如果……,则……”的句子形式。(其他常见符号是以“∨”代表“或”;而以“·”代表“且”。)

那么,我们可以把前提改写成“P→Q”

而各选项可以改写成:(A)~P→~Q(B)Q→P(C)~Q→~P

由于(C)是有效推理,从前提到(C)的推理形式就是一个逻辑法则,无论P和Q用什么样的句子取代,只要符合这种推理的结构,就是有效推理。相反的,由于从前提推到(A)和(B)的结构都可能导致“前提正确而结论错误”的情况,所以这些推理都有可能会出错,因此它们都算是无效论证,不管P和Q是什么样的句子,情况都不会有所改变。

但要记得的是,这并不表示无效论证推出的结论一定是错的,这在前面有特别强调了。当我们发现一个思考里面具有无效论证时,只能说,这个思考会有问题,结论的可信度较低。但它的推理结果仍然有可能是对的,只是对的几率低一些。抓出似是而非的推理

当我们熟悉了各种逻辑法则之后,就越来越能够通过仔细检视一个思考的步骤,更清楚且更迅速地评估它的可信度与合理性究竟到达哪一个层次了。

学习逻辑法则的下一步,要辨识许多很难看得出来、似是而非的推理,学会在思考中找出这些乱源,除去它们,并且改进思考,这将会大幅提升思考能力以及对思考的鉴赏力。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再谈一个常见的逻辑法则。9想下定决心学好英文,怎么思考才有用?双刀论证的逻辑

除了上面讨论到的逻辑法则之外,还有一个很实用的逻辑法则,适合大家学习。这个逻辑法则乍看有点复杂,但只要稍微用点心了解,并不会太困难。首先来看看它(看起来有点复杂)的逻辑形式:实用的逻辑法则与形式

1.P→Q

2.R→S

3.P∨R

4.所以,Q∨S

用口语来描述这个逻辑形式,可以这样说:假设P、Q、R、S是四件事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如果P成立(意即P这件事情为真实事件)时,则Q一定会成立;而且如果R成立时,S一定会成立。现在我们已经知道P或R至少有一个会成立,那么我们就可以推理出:Q或S至少有一个会成立。这样的推理是一个有效推理(当前提全部为真时,结论必然为真)。

我们可以用一个实例来表达这种推理形态:

1.如果小王要去夏威夷,则他会搭飞机。(P→Q)

2.如果小王要去小琉球,则他会坐船。(R→S)

3.小王要去夏威夷,或者要去小琉球。(P∨R)

4.所以,小王会搭飞机或是坐船。(Q∨S)

在这个推理中,1~3是前提,当前提全部为真时,结论必然为真。所以,这是一个有效论证。只要推理符合这个形式,就具有“有效论证”的保证。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种形式的推理常常会以某些特殊情况出现,例如,当Q和S是同一件事情时,那就会得出一个很实用的单一结论,这个逻辑形式如下:

1.P→Q

2.R→Q

3.P∨R

4.所以,Q

以实例来说,有一天,有个学生跟我讨论她的生涯规划,她希望未来可以当空姐,可是英文不够好,怎么办呢?她的问题在于英文不好,而且英文又很难速成,另外空姐考试有年龄限制,如果全力去读英文考空姐,来不及的可能性很高,感觉上赌注太大,于是她很犹豫不知该如何抉择,以及该不该多花时间去学好英文。

这时,我问她为何想当空姐?她说,她很希望未来能够常常出国,如果工作本身就可以常常出国,那就太完美了。于是我跟她建议,要不要也考虑一下国际旅游的领队呢?这更是一个工作和出国能完美结合的工作。她觉得这个提议也不错。于是,我们就可以引出以下论证:

1.如果未来要考空姐,则需要学好英文。(P→Q)

2.如果未来要当国际旅游领队,则需要学好英文。(R→Q)

3.未来去当空姐,或是当国际旅游领队。(P∨R)

4.所以,需要学好英文。(Q)

藉由这个推理,无论是否来得及考空姐,都可以先好好把英文准备好。当然,对于完整的生涯规划来说,光是只有这样的论证太过草率,还需要考虑国际旅游领队这项工作的其他必备能力,以及是否存在有其他更好的选项。我们需要更完整的思考才能找出最佳策略。

这个推理形态的特色在于,当我们对很多事情犹豫不决时,像是对未来的生涯规划,不知该读文组或是理组、不知该先当兵还是先考研究所,在这些选项中,事实上都有共同必须完成的事情要做。若感到彷徨时,不要让时间在恍惚中流逝,也不要在无意间放任自己,把难以抉择的关卡当作偷懒的借口,因为它们必然有着共同需要学习的能力,把这些东西找出来,即使尚未下定决心,我们依然可以继续向前。这是这个逻辑形式对日常生活的有效应用。知名的“双刀论证”

事实上,这个逻辑形式还有一种更特殊的状况,就是当R刚好是P的反面时,也就是当R=~P时,会出现另一种很著名的论证形式,这个论证形式有个特别的名称,叫作“双刀论证”。这个名称的想象是仿佛在一个三叉路上,其中两条路线都有人拿着一把刀指着你,让你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没得选择。其逻辑形式表达如下:

1.P→Q

2.~P→Q

3.所以,Q

这个论证从原始结构中省略了一个前提:(P∨~P),这个前提之所以可以省略,那是因为它名列为逻辑三大定律之一,称之为“排中律”,排中律的意思是说,“某件事跟这件事的反面至少有一为真。”(亦即P或~P至少有一为真,正反二选一,中间选项全部排除,所以叫作“排中律”)例如,“我是男人”和这句话的反面“我不是男人”,这两者中至少有一为真。(跟排中律并驾齐驱的另一个定律比较常被大众知晓,叫作“矛盾律”,矛盾律的逻辑表达式为:~(P·~P),意思是说,某件事和这件事的反面不可能同时为真,例如,“我是男人”和“我不是男人”这两句话不可能同时为真,否则就导致矛盾了。)

在这个双刀论证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日常生活的例子。例如,在爆发了一连串黑心食品的风暴之后,虽然大多数人都把箭头指向厂商,但也有人认为政府有一定的责任。论证如下:

1.如果政府事先查不出黑心食品,则政府有疏失。

2.如果政府事前查得出黑心食品(却一直没去处理),则政府有疏失。

3.所以,无论政府是否事前有查出黑心食品,政府都有疏失。

这就是一个借用双刀论证的推理。由于这是有效论证,所以如果前提都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一定要被这个论证说服,如果我们不接受这个结论,可以尝试挑战任何一个前提,只要有一个前提未必为真,那么即使是有效论证,也不保证结论必然为真。神与石头的推理

这个双刀论证的应用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推理,常常在网络上被一些反宗教人士谈起:“神是否可以制造一个自己搬不动的石头呢?”论证如下:

1.如果神可以制造出来,则神不是全能的。(因为存在有他搬不动的石头。)

2.如果神制造不出来,则神也不是全能的。(因为存在有他做不出来的东西。)

3.所以,神不是全能的。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个论证的前提都为真,而且还是一个有效论证,那么照理说,结论也必然为真。但事实上,这个论证在有效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反宗教人士真正想要得到的结论,而真正想要得出的结论却无法成功导出,因为这里面藏有其他问题。

要找出这类论证的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非常困难,而且光是逻辑法则的训练是不够用的。这时我们需要一种专门找出错误思考的训练,称之为“批判性思考”。这也是我们学习如何评价思考,以及提升思考鉴赏力所必须学会的一项技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