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80例【考点精讲+习题演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7:59:52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音乐教育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80例【考点精讲+习题演练】

音乐教育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80例【考点精讲+习题演练】试读:

第1章 教学设计

1.1 考点精讲

一、音乐课程内容

1.音乐鉴赏(1)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从中体验音乐的美,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2)能够认识和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3)欣赏中外民族民间音乐和中外作曲家创作的优秀音乐作品,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等。(4)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能够对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有基本的认识,能对社会音乐生活现象作出评价。(5)能够借助乐谱熟悉音乐作品的主题,能在电脑上应用相关软件欣赏音乐,并能够通过互联网搜寻和下载音乐资料。

2.歌唱(1)欣赏优秀声乐作品,感受人声的丰富表现力。(2)学习歌唱基本技能,使歌声具有艺术表现力。(3)参与合唱,对指挥动作做出敏锐反应。(4)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表演独唱或重唱。

3.演奏(1)欣赏优秀的器乐作品,感受器乐丰富的表现力和美感。(2)学习演奏某种乐器的基本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和表现乐曲的情感。(3)参与合奏,能按总谱的要求排练,并对指挥动作做出正确反应。(4)在独奏或重奏中,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进行演奏。

4.创作(1)学习基本的作曲常识,尝试为歌词谱曲。(2)采集优秀的民间音乐作为创作和改编的素材,能够用简谱或五线谱比较准确地记录作品。(3)能为旋律配置简易和声,利用各种不同的音源材料进行某一主题的命题创作。(4)在电脑上尝试运用数字音序和数字音频软件进行简单的音乐编辑和创作。

5.音乐与舞蹈(1)舞蹈常识

舞蹈起源与发展、体裁与舞种、表演形式以及音乐与舞蹈的关系。(2)舞蹈鉴赏

中外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社交舞。(3)舞蹈表演

舞蹈的基本动作及组合,舞蹈或舞剧片段,根据指定或自选的音乐即兴舞蹈。(4)舞蹈创编

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选配合适的音乐;根据音乐来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舞蹈动作及队形。

6.音乐与戏剧表演(1)戏剧常识

我国传统戏剧及中外歌剧的起源、发展、流派、风格、主要代表人物,音乐在不同类别的戏剧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2)戏剧鉴赏

中国戏剧、中外歌剧、音乐剧及戏剧和影视配乐。(3)戏剧表演

配乐朗诵、配乐小品、小型音乐剧或戏曲唱段及中外歌剧选段。(4)戏剧创编

能够选择适当的题材,创编有配乐的戏剧小品或小型音乐剧。

二、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

1.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1)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

高中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审美教育应鲜明地体现和贯穿在整个音乐教学的内容中。(2)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

①立意美与情境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之心灵萌发美的种子;

②音韵美、曲调美是指教材具备“动听”、“耐唱”的特点,因为只有优美的曲调才能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百听不烦,百唱不厌。

③除了旋律的优美和动听外,良好、洗练的音乐编配也很重要。通过配器,显示其音色、织体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

④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融入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处理之中,这样才会产生良好的音乐教学心境。

2.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1)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打破“学科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观念,紧密围绕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来进行。(2)在选择音乐教学内容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密切结合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需求,增强音乐教学内容的亲和力与人文性。

3.体现音乐文化多样性的特点(1)高中音乐教学内容既强调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又重视对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了解;(2)既强调对音乐经典的掌握,又重视对充满时代感的现代音乐的学习;(3)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4)加强音乐学科不同领域间的相互联系与综合,注重与其他姊妹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5)涵盖相关学科内容,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促进课程综合化的发展。

三、音乐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引导人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的精神基石。(1)情感

不仅仅体现为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更体现为情感本身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2)态度

在表现为学习追求、学习责任的同时,更表现在对生活的乐趣、进取、向上的态度;(3)价值观

既反映在个人价值方面,同时更反映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自然价值的统一。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体验

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2)比较

是音乐教学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或是将题材相同而体裁不同、体裁相同而形式不同、形式相同而风格不同的音乐内容进行比较,以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深刻印象。(3)探究

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是指教师不将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由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交流、发现与探索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4)合作

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知识与技能目标(1)音乐知识不仅仅体现为乐理知识,它还包括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知识,特别是还包括音乐创作和音乐历史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的知识。(2)音乐技能不是仅仅体现为视唱、练耳、识谱等方面,也不只是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唱歌技术层面,更为重要的是把乐谱的学习与运用或歌唱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放在整体音乐实践中进行。(3)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式上,也需作根本的改变。应把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放在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智慧等因素紧密结合,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方式和过程来得以完成。

4.音乐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求(1)目标要明确、简洁,指向清晰

①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区别

a.音乐教学目标在具体表述上不同于音乐课程目标。音乐课程目标是从宏观的角度,规定某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b.音乐教学目标则是从微观的角度,预计某一时段、某一环节音乐教学所要获得的结果,是学生在音乐教师指导下,其音乐学习活动具体的行为变化表现。

②教学目标设定的常见误区

由于受传统教学大纲的影响,一些音乐教师往往把“课程目标”或“教学目的”当做教学目标来对待,把教学目标表述得非常宽泛、笼统。

③教学目标的要求

正确的音乐教学目标表述应明确、具体和简洁,主要涵盖本课时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过程及要达到的程度和水平。(2)目标要涵盖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由单向变成多维是音乐新课程同传统音乐课程在目标上的另一个重要区别。以往音乐教学目标缺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不清晰,主要突出了“知识与技能”维度。(3)目标要合理确定程度

合理确定程度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目标程度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最低线,如果制定的教学目标不是最基本、最普通的要求,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音乐教学就会有悖于音乐课程理念。(4)正确使用目标的行为动词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发生了质的变化,即课堂教学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四、音乐教学重点与难点

1.音乐教学难点的确定(1)确定教学难点的注意事项

①音乐教学难点是根据音乐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音乐的认知规律决定的。确定音乐教学难点也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分析,重视学习障碍的表现与成因。

②分析音乐教学难点时,不能只注意产生困难的知识点本身,还要看到准备知识的掌握情况。难点的形成很多与相关的准备知识不足有关。(2)确定教学难点最主要的因素

了解学情是音乐教师正确确定教学难点的首要因素,了解学生音乐学习的积累和知识技能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才能够结合教材找出难点。

2.突破和化解教学难点的方法(1)分散难点是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①要有预设,在备课中发现可能出现的难点并进行必要的准备;

②要在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中随时发现问题进行解决。

③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从合适的角度切入,采用模仿、对比等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2)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中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抽象的音乐表现形式比较难理解。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图像处理的高超能力,对音乐内容进行分类讲解,使其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五、音乐教学原则

1.音乐性原则

音乐性原则也称音乐为本的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中自始至终应将音乐置于音乐教育的本来(中心)位置或其职能位置。(1)音乐性原则是音乐教学的根本原则。(2)音乐教育之所以要以音乐为本,是由其本质所决定的。

2.情感性原则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利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音乐教育的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1)音乐教师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激发情感动力。(2)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

3.体验性原则

体验性是音乐学习的突出特点之一。音乐创作、表现和鉴赏都离不开人的亲身参与和体验。音乐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1)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尽量要少。(2)要关注、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3)良好的音乐教学过程应体现为各种有利于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同时将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融进音乐活动之中。

4.形象性原则

形象性教学原则,就是在音乐教学中用具体的音乐形态来促进学生对音乐理论、概念的思维。(1)形象性是音乐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由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语言所创造的音乐形象,具有声态、情态、形态、动态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2)在音乐教学中贯彻形象性原则,以美引真,尤其是在音乐知识、识读乐谱等教学中,变抽象、枯燥的概念为生动有趣的形象,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愉悦性原则

音乐能够给人以愉悦,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美感。保持学生的良好心境,使其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前提,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音乐教学的愉悦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1)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2)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都获得美感满足,都感到意趣盎然。(3)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存在情感共鸣,教师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音乐活动。

6.创造性原则

音乐教育是最富有创造性的一种教育形式。一切音乐实践活动从创作、表演到欣赏,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活动。音乐创作是创造,音乐表演是二度创造,欣赏是三度创造。(1)中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2)教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如用为指定的音符编配各种节奏,为曲谱填词,为歌词谱曲等形式引发学生的创造潜能。(3)音乐创造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启发学生想象自己的创造效果,先描述,再与实际音响对照,如此反复练习,使学生的内心听觉与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六、音乐教学方法

1.新课程视角下的音乐教学法(1)体验法

①体验法的内涵

体验法是新课程视角下最基本、最重要的音乐教学方法。它强调学习者全身心参与,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要动脑、动眼、动耳、动嘴、动手。

②体验法的教学要求

a.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视学生的个人知识、经验、生活世界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b.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自我意识与创新精神。

c.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强调参与、强调探究、强调实践,融学生个人感受、见解、体验于教学之中。(2)比较法

①比较法的内涵

比较法是是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或是将题材相同而体裁不同、体裁相同而形式不同、形式相同而风格不同等等音乐内容进行比较,以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深刻印象。

②比较法的意义

运用比较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注意力,并且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能力的提高。(3)探究法

①探究法的内涵

探究法是指教师不将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由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收集音乐资料、调查研究、分析交流、发现与探索音乐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

②探究法的教学要求

a.重视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b.重视实际操作与处理信息,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丰富音乐体验,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4)合作法

①合作法的内涵

合作法是指音乐教学中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助来促进音乐学习,并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达成和实现共同的音乐教学目标。

②合作法的特点

a.学习者之间相互支撑和配合,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

b.融游戏、竞赛因素于教学,增加音乐学习的趣味性;

c.通过小组间的竞争,促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精神。

2.按教学内容分类的音乐教学法(1)鉴赏教学法

①聆听法

音乐是听觉艺术,聆听是鉴赏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鉴赏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包括初听、复听,整体听、分段听等。

②想象与联想法

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是一种不具象的艺术,音乐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

③唱奏音乐主题法

音乐主题是音乐作品的灵魂,记住了主题便不会忘记聆听过的音乐作品,欣赏中唱奏和熟记音乐主题会形成音乐积累和经验。

④其他辅助鉴赏的方法

a.利用乐谱与音响对照鉴赏,利用教具进行直观的鉴赏,利用视听媒体进行声像结合的鉴赏等。

b.还可以利用节奏、律动、表演等形式来配合对音乐音响的感受与鉴赏,利用线条、色彩、图画、诗歌、散文来表达对音乐音响的体验和理解。(2)歌唱教学法

①听唱法

在歌唱教学中,学生在逐句聆听范唱、范奏的基础上进行逐句模仿的方法称为听唱法。

听唱法一般有三种形式:

a.教师范唱,学生模唱;

b.教师以乐器范奏,学生模唱;

c.学生通过聆听他人(光盘、磁带等)的演唱进行模唱。

②视唱法

a.在歌唱教学中,学生依据乐谱通过视唱学习歌曲的方法称为视唱法。

b.视唱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视唱歌谱,后视唱歌词;另一种是直接视谱唱词。(3)器乐教学法

①课堂乐器法

课堂乐器法是指适用于音乐课堂教学的某些乐器的演奏方法。

课堂乐器的共同特点是构造简单,易于演奏,比较容易获得良好的音准和音色,适合学生学习。

②演奏教学法

a.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演奏活动,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

b.要降低演奏技术难度,增强艺术体验,重视合奏教学,使学生了解声部知识,明确自己所承担声部的责任,逐步养成合奏能力与群体意识。(4)创作教学法

①音响探索法

a.运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声音材料模仿或表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b.运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声音材料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c.利用声音材料自制简易乐器。

②即兴编创法

创编表演动作、音乐故事、游戏,创编歌词、节奏或旋律短句。

③创作实践法

创作实践是运用各种资源和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实践练习并获得相应成果的方法。

3.按教学方式分类的音乐教学法(1)情境法

情境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具体、形象的学习情境,使之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态度来促进音乐学习的教学方法。(2)游戏法

游戏法是将音乐学习融入到游戏当中,通过游戏的形式将所学知识加以表现、将所学技能加以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播放音响、声像、呈示直观教具或由本人演唱演奏进行示范,让学生获得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并引起学生相应模仿行为的教学方法,也称为示范教学法。(4)练习法

练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依据一定的音乐目标,运用反复操作和演练的方式学会和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运用练习法,应注意方法的多样化,保持学生对练习的新鲜感,避免枯燥、机械训练。(5)谈话法

①谈话法是运用语言方式导入、展开、调控教学的方法。

②谈话法是一种教学语言艺术,体现出清晰、规范、亲切、生动、充满感情色彩和富于启发性、感染力等特点。

③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a.教师谈话,包括教学情境描述、教学内容导入、活动环节连接等方面的语言;

b.师生之间的问答、对话,包括教师的引导、启发、提问和学生的思考、交流、回答;

c.讨论,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研讨、辩论。(6)讲授法

①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以描述、说明、解释等方式向学生传递音乐知识的教学方法。

②形式:

a.讲述:是教师向学生对某个音乐内容以叙述或描绘的方式进行教学;

b.讲解:是教师对某个音乐概念、原理运用说明、解释、论证等方式进行的教学;

c.讲评:是教师针对某一音乐现象和事物所进行的评论和分析。

4.国外音乐教学法(1)奥尔夫教学法

①奥尔夫简介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②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a.引导创作法

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一些元素性材料,如最基本的节奏、动作方式、结构组成方式等,学生通过范例和教师的启发,在集体创作过程中进行音乐学习。

b.声势节奏法

用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身体动作发出不同的声音和音色,引导学生去探索、感受音高、音色等方面的差异。

c.打击乐器法

奥尔夫体系采用多种特制的、有固定音高能奏旋律的或无固定音高仅起节奏作用和音色作用的打击乐器进行教学。(2)柯达伊教学法

①柯达伊简介

柯达伊·佐尔丹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创立的柯达伊教学法不仅是匈牙利音乐教育的基础,而且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音乐教学方法之一。

②柯达伊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a.首调唱名法

柯达伊首调唱名法按儿童自然的认知规律,采用五声音阶教学序列。

b.节奏读法

节奏读法的读音采用象声词的形式,使各种时值的节奏都有一个相对应的音响。

c.柯尔文手势法

柯达伊教学法中巧妙地将约翰·柯尔文手势运用于柯达伊教学体系之中。(3)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①达尔克罗兹简介

爱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是瑞士著名的音乐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关于“体态律动”的学说,并在这一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音乐教育体系。

②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a.动作的入门

训练学生的动作,是体态律动教学的基础。如:拍手、走、跑、跳、摇摆、列队行进等自然动作,通过配乐,使学生感到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等特点。

b.大脑与身体的协作

发展大脑与身体间的协作是体态律动学训练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通过学生自由行走听到约定信号后作出约定反应,学生随教师弹奏的音乐节奏行走并随弹奏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学生运用动作幅度的大小表现不同时值的音符等。

c.节奏的训练

节奏的训练贯穿于体态律动教学之中,通过日常生活、自然界声音、游戏、歌唱和音乐等产生节奏概念。

d.听力的训练。对各种信号的反应来自听力,因此练耳是重要的环节,它和动作结合在一起进行。(二)音乐教学设计中教学方法的选择

1.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教学方法(1)高一学生身心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也是形成良好音乐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因此,适宜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如体验、比较、探究、合作方法的合用等。(2)高二年级的学生,知识结构相对完整,有较好的想象力和判断力,那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多考虑体验、探究、交流和研讨等。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1)同类体裁构成的音乐教学内容,适宜采取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比较而获得鲜明的印象;(2)特殊的、不常见的体裁构成的音乐教学内容,则更适宜探究的方法,由于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音乐课题,探究法会激起学生强烈地求知欲望。

3.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1)比如音乐课《又见茉莉花》的教学目标是:“聆听不同体裁、风格和表演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与形态,了解民歌曲式结构、演唱形式等知识。”就适宜采用体验法和比较法进行教学;(2)又如音乐课《爵士乐》的教学目标是:“能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爵士音乐文化的资料(文字、音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共同探讨爵士音乐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其相关文化及艺术价值”,则适宜采用合作法和探究法进行教学。

4.根据教师特长选择教学方法

每个音乐教师都具有自身的特长。在总体符合教学对象、内容、目标的前提下,在教学方法选择上体现和突出教师之所长,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办法。

1.2 习题演练

1.根据对《青春舞曲》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要求:(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答:新疆之歌

一、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生理、心理日趋成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其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了解维吾尔族民歌与舞蹈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在音乐活动中,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水平,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

②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不同的形式演唱《青春舞曲》,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愉快的声音演唱《青春舞曲》,表现歌曲乐观向上、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2.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所选的曲目,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以及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设备、乐器(电子琴及打击乐器)、PPT课件(欣赏的音乐作品、相关资料与图片)。

[学生]

1.了解新疆风光、维吾尔族民俗风情及音乐特点的相关资料。

2.收集雏吾尔族音乐。

3.自制小型打击乐器。

4.学唱《青春舞曲》。

5.维吾尔族舞蹈创编。

6.绘制以“新疆”为主题的图画。

五、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法、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

[学法]欣赏法、发现法、练习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课件展示:学生收集的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新疆的风光图片、居民舞蹈视频】

2.师生问好。【课件展示:课题】

3.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看到本节课的音乐主题《新疆之歌》,你们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课件展示:中国地图】

4.学生相互提问、解答:交流新疆的风光美景、雏吾尔族民俗风情及音乐特点、熟悉的维吾尔族音乐作品等。

5.向学生进一步介绍相关的知识。【板书:新疆之歌,课件展示: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分奚,十二木卡姆、民歌类别及民族乐器】(二)感受体验,学唱歌曲

1.导入:提问学生了解熟悉的新疆音乐。“好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维吾尔族民歌。请同学们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思考歌曲的节拍、速度、力度、情绪、曲式结构以及音乐风格。”【课件播放谭晶演唱的《青春舞曲》】

2.提问:歌曲的名称。【课件出示:曲名】

3.了解:词曲配译作者——王洛宾。【课件展示:王洛宾的简介】

4.分析:歌曲(4/4,中速稍快,中强mf,热情、活泼、欢快,一段体,民歌风格)。【课件:歌曲分析】

5.交流:维吾尔族舞蹈的独特动作(指生回答并示范)。

6.感受:新疆舞蹈的律动。【课件播放民族唱法版《青春舞曲》,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律动,请跳得好的同学做示范】

7.探究:歌词的韵律和深刻含义。【课件播放卡拉OK伴奏版《青春舞曲》,指导学生随音乐按节奏朗读歌词】(歌曲以“太阳、花儿、鸟儿”等大自然生态的变化为借喻,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轻人:人的青春就像歌词中的小鸟一样一去不复返,要热爱生活,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8.突破:演唱难点。【指导学生接唱每句尾词,与老师合作完成歌曲】

9.训练:为歌曲伴奏。【课件出示节奏型,指导学生用自制乐器或击掌以固定节奏为歌曲伴奏】

10.表现:学生有表情、有感情地齐唱歌曲。

11.自评:演唱的优缺点。【播放演唱录音,学生自评】(三)表现创作、拓展提高

1.“同学们,我们刚才的演唱属于哪一种声乐演唱形式?声乐的演唱形式还有哪些呢?(独唱、对唱、二重唱、齐唱、轮唱、合唱、表演唱、歌伴舞等)

2.思考:除了演唱之外的表现方式,指派演奏、舞蹈、绘画队的队长。

3.排练:自由分组设计表演,教师相机指导。【课件展示新疆风光、民俗图片,播放背景:梦之旅合唱版《青春舞曲》(罗大佑演唱的摇滚版《青春舞曲》、网络歌手B.A.D组合演唱的改编版)】

4.表演:演唱,队、演奏队、绘画队、舞蹈队,分别依次展示。(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1)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2)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和表演,学唱了《青春舞曲》,了解了维吾尔族民歌的音乐及舞蹈的特点、。每个人的青春就像歌曲中的小鸟一样一去不复返,希望同学们都能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2.宣布下课,师生告别。【课件播放“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视频】

2.根据对《唱脸谱》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要求(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答:唱脸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了解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产生对京剧的兴趣。

2.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了解戏歌、脸谱、四击头、拖腔及京剧表演形式等知识;让学生感受倚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音乐中的韵味。

3.通过《唱脸谱》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脸谱知识,让学生感受体会京剧的韵味,对京剧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言:在众多的文艺晚会上,有很多非常精彩的节目。有这么一首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播放《我是中国人》片断,导入新问题:这是什么唱腔?(京剧)

旧知识回顾: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京剧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京歌!新知识的传授:什么叫京歌。京歌就是改良了的京剧,加上了流行音乐的元素。京歌比京剧更多了一些现代的东西,但是具备了?京剧的韵味。唱脸谱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二)新课《唱脸谱》的学习教学流程:

1.聆听范唱《唱脸谱》请大家边听边思考问题:歌曲唱的什么内容?(老师补充对歌曲唱词的分析。)

2.音乐小知识:脸谱(学生欣赏脸谱图片并说说脸谱与人物性格的关系。(进行旧知识的回顾:京剧的行当。)

3.歌曲的_曲式分析:既然这首歌曲是京歌,那么肯定是有京剧部会,也有歌曲部分,各部分音乐有何特点?(全曲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旋律汲取了京剧音乐的素材;并采用了通俗音乐的创作手法,可谓雅俗共赏,别有风味。第二部分旋律完全使用了京剧音乐的西皮唱腔,从而与第一部分的音乐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4.歌曲的分段学习(1)第一乐段的学习:

①4/4拍的强弱规律及划拍方法,弱起小节的准确演唱;

②前倚音的模唱(老师范唱);

③时值饱满的演唱长音、休止符的准确把握。(学生看谱、模唱,老师范唱、指挥;学生分组分唱、交替两乐句演唱、比赛;老师评价。)(2)第二乐段的学习:

①插入唱腔小知识;(西皮、二黄的唱腔特点:西皮的曲调比较激越活泼,如《四郎探母》等都是从头到尾唱西皮的戏。二黄的曲调则比较平稳、深沉。)

②拖腔的重点练习;(看指挥、划拍、找感觉,注意长音的时值唱满。)

③歌曲的艺术处理(分组讨论):你认为用怎样的声音与演唱形式才能更好的表现歌曲?(第一部分由女生演唱,声音流畅舒展,在娓娓道来中又富含激情。第二部分由男生演唱,声音明亮、刚强有力。)

④分析歌曲情感。

三、教学拓展(音乐活动——京剧大舞台)

音乐活动:你能唱首京歌吗?你能唱段京剧吗?你会说句念白吗?你能做几个动作吗?让学生选其一即可,也可以作为比赛的加试题进行。

四、评价与总结

中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希望今后大家多去了解,多去学习,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学生总结学习本节课的感悟。(老师希望大家都喜欢京剧,并唤起无比的热情去热爱中国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着重引导:流行音乐也要以民间音乐、严肃音乐为基石,有了它们的融合才有音乐的艺术之美。)

3.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概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选修“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走进维吾尔族舞蹈音乐世界》

教学重点:了解维吾尔族舞蹈音乐的基本特点,并能配合音乐学跳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舞步。

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25分)

教学材料一:送我一只玫瑰花维吾尔族民歌

教学材料二:维吾尔族赛乃姆舞蹈音乐的特色乐器有手鼓、铁鼓、热瓦普、卡龙、艾捷克等。主要鼓点:

答: 《走进维吾尔族舞蹈音乐世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独特的艺术特色,主动探索维吾尔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参与舞蹈体验,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感受表达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并与他人进行探讨、交流、合作,加深对舞蹈动作的了解、准确把握舞蹈风格。【知识与技能】学会维吾尔族舞蹈中赛乃姆舞蹈的三大步伐的基本动作,并在学习中进一步加深对基本体态和律动的肢体体验。(2)教学重点

①初步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

②能够跟着音乐节奏学跳维吾尔族的基本舞步。(3)教学难点

①准确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体态、动律,并能将其贯穿始终。

②把握赛乃姆舞蹈的基本动作、节奏、风格。(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伴奏乐器。(5)教学过程

①谈话交流导入

a.了解学生的舞蹈知识储备,为同学们表演一段维吾尔族舞蹈。

b.导入本课教学内容,教师出示课题名称。

c.教师介绍维吾尔族舞蹈的形式及风格特征。

②维吾尔族舞蹈的学习

a.基本体态及律动的学习

观看完教师的表演后找出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律动,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练习。

教师介绍维吾尔族舞蹈动作韵律的特点:挺拔而不僵、微颤而不窜,上身撒的开,脚步不离散,摇身带晃头,耸肩绕手腕,技巧多旋转,节奏多符点的特点。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以传情达意。

总结出维吾尔族舞蹈脚步动作是弱拍给予强势的处理的规律。

探索维吾尔族舞蹈特点的形成原因。(学生交流探索)

教师点评并引出赛乃姆舞蹈:赛乃姆的舞蹈姿态大多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如最常见的托帽式、挽袖式、拉裙式、瞭望式、抚胸式等。赛乃姆的舞蹈风格特点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性格、服饰等特征是分不幵的,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风趣乐观的精神面貌。

b.赛乃姆舞蹈基本动作的学习。

赛乃姆步伐的学习。(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孚习“三步一踢”、“踏蹲旁点”、“垫步”三大步伐)

赛乃姆舞蹈组合的学习。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播放歌曲《送我一只玫瑰花》,学生跟随音乐练习舞蹈组合动作。

学生分组,各组由小组长组织大家练习所学的动作,然后进行组内评价,相互帮助,纠正错误动作,以提高全组学习效果。

c.巩固提高

教师展示一段舞蹈组合,请学生听一听这段舞蹈运用了什么伴奏乐器。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评并介绍维吾尔族舞蹈常用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手鼓、铁鼓、热瓦普等,主要鼓点是:

d.教师踏着鼓点给学生即兴表演一段维吾尔族舞蹈。

e.教师利用维吾尔族特色乐器伴奏,请学生根据音乐节奏自由发挥,即兴创编舞蹈。

③拓展提高

a.教师播放录像片段,请同学们判断是不是维吾尔族舞蹈。(教师播两段舞蹈)

b.学生观看视频并讨论舞蹈特点。

c.教师引导学生从体态、动律、动作特点、音乐等方面来判断。

d.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

④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维吾尔族舞蹈,除此之外,我们国家其他民族如蒙古族、傣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的舞蹈也都风格各异,而且与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希望大家走进生活,用我们的双眼去观察生活,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多做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快更好地掌握这些民族舞蹈奠定基础。

4.根据对《牧歌》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要求:(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芳法适合全体学生。

答:牧歌

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2)学会用竖笛吹奏《蒙古小夜曲》。(3)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

2.教学过程:(1)唱歌

①请学生从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描绘颜色的字词,提示学生讨论这些美好的视觉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来展现的。

②请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比如:第1、2小节与5、6小、节,9、10小节在节奏上相同;最后四小节基本上是5~8小节的低五度变化形式。)

③采用跟随录音(CD唱片)哼唱、教师范唱、随琴教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唱《牧歌》。

④组织学生演唱。可以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上下句接唱等方式进行。

⑤跟随录音或钢琴伴奏放声高歌。(2)欣赏

①《牧歌》

a.向学生介绍:《牧歌》已经被改编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下面我们听听由作曲家瞿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

b.播放录音。

c.提出问题:无伴奏合唱《牧歌》与原民歌在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d.根据学生回答,介绍无伴奏合唱的有关常识:无伴奏合唱;曾经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顾名思义,它没有伴奏乐器,但由人声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比如我们所听到的这首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艺术价值、表现意境上与原民歌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的力度和表现幅度上较原民歌的单一声部要丰富。

e.请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画面(教师也可另外提供一些图片)和对蒙古族民歌的介绍文字,谈谈欣赏这首作品时的感受。

②《万马奔腾》

a.向学生介绍: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比较独特。马头琴的演奏也比较有特点,虽然它与二胡一样是两根弦,但演奏时琴弓像大提琴。

b.播放录音。

c.参看教科书上的两幅图.,用语言描述你听这首乐曲的感受。(3)音乐表现——吹竖笛

①画出这首乐曲的拱形旋律线。

②了解这首小曲的节奏特点

③自己练习5分钟,看谁先学会,看谁吹得好。

④以不同方式抽查。

⑤鼓励学生创作一条相关旋律或长音,与之形成对比。

⑥尝试着练习两声部的重奏。

5.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理念,按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八年级

教学内容:演唱教学《黄河船夫曲》

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2)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发声练习的具体教学策略与过程。(25分)

答:(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在音乐中的作用,并能够熟练演唱歌曲。

②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增强音乐体验,组织学生交流、探索,在共同合作中完成学习目标。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学习歌曲,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黄河船夫勤劳勇敢、不畏艰难的精神。(2)教学策略与过程

①导入

a.多媒体展示诗词,教师提问:这几句诗词都描绘了什么?

b.通过学生的回答简单介绍黄河的历史文化,同时展示与黄河有关的图片。

c.引出本课学习内容,出示课题。

②发声练习

a.调整坐姿

第一,腰部挺直,脊椎向上,自然挺胸,小腹微收。

第二,下颚微收,双眼平视,颈部放松。

b.调整呼吸,主要采用胸腹式呼吸法

第一,吸气(两肋张开)。

第二,保持(维持吸气时的紧张度)。

第三,呼气(放松)。

c.发声练习

6.根据对《渴望春天》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要求:(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答:渴望春天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2)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欣赏、自制打击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感受音乐。

二、教学重点:

歌曲的演唱。

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弱起起唱。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视唱法、创作法。

五、教学过程:

教师演唱歌曲《田野的春天》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1)导入新课

教师演唱歌曲《田野的春天》。

师:同学们好,刚才我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我非常喜欢的歌曲《田野的春天》,因为从这首歌中,我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再随着美妙的歌声去寻找春天的踪影!

课件播放歌曲《春矢在哪里》。

师:春天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来谈谈对春天的印象!

生:描述。

师:同学们喜欢春天吗?你们想知道音乐一大师又是怎样表达他对春天的喜爱的吗?

请听我为大家演唱奥地剁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歌曲《渴望春天》。(2)学唱《渴望春天》

①教师范唱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请同学们说一下你从这首歌中感受到什么?

②教师简单介绍作品及作者(课件出示)。(歌曲以少年儿童那纯真的稚气,话泼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小鸟歌唱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

③熟悉歌曲旋律:用“啦”代替歌词轻声演唱。

④视唱曲谱: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弱起起唱及装饰音。

⑤用钢琴伴奏,学生填词演唱。

⑥用拍手和拍桌子打节奏为歌曲伴奏。

师:为了更好的渲染气氛,我们一起为这首歌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过渡: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渴望春天》这首歌曲。(3)巩固练习

想一想:

①歌曲是几拍子的?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4)拓展:创编表演动作在我们感受了春的美,音乐的美之后,大家有没有想跳舞的冲动?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5)教师小结

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眷是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代言词,希望同学们像春天那样充满活力!

7.根据对《月之故乡》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要求:(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答:月之故乡

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歌曲《月之故乡》,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深切的思乡之情。(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听、辩、感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知道这是一首多段体的歌曲,能够在甄别相似乐句中的异同点中准确演唱并记忆歌曲。

二、教学重点

能够在甄别相似乐句的异同点中准确演唱并记忆歌曲。

三、教学难点

旋律中5、6小节与13、14小节的区别。

四、教学准备

音乐教室、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钢琴。

五、教学过程:(一)常规发声,声音铺垫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设计意图:通过常规发声训练,纠正演唱中的咬字、气息和歌唱位置,为学生把歌唱好做准备。】(二)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导语:在这美丽的金秋十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这节音乐课的学习。提到“秋”,我们刚刚过完了一个和“秋”有关的节日,还记得是哪个节日吗?(中秋节)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你们在这个节日里都与你的家人团聚了吗?有一位老人,59年没有在家乡过中秋节了,他思念自己的家乡,就写了一首诗叫《月之故乡》,有作曲家把这首诗谱上了曲,就变成了一首歌,现在,老师就为同学们来演唱这首歌曲,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位诗人是如何思念他的家乡的。【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刚刚过完的中秋节引出课题《月之故乡》。】

教师演唱——《月之故乡》【设计意图:教师有感情地范唱,让学生对歌曲形象有整体认识并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板书课题《月之故乡》(三)学习歌曲,挖掘情感

1.出示歌曲《月之故乡》曲谱,请学生观察歌曲的结构。

2.学唱第一乐段曲谱。【设计意图:试唱主题旋律,加深对主题的印象,为与后面的曲谱比较做准备。】

3.出示第二段曲谱,与第一段作比较。(1)比较节奏;(2)比较旋律;(3)试唱前两段乐谱。

4.出示第三段曲谱,与第一段作比较。(1)比较旋律;(2)比较节奏;(3)试唱前三段乐谱。

5.出示第四段乐谱,与第一段做比较。(1)比较旋律:有所不同;(2)试唱第四段乐谱;(3)试唱整首乐谱;(4)提示注意每一乐段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设计意图:通过相似旋律与节奏的演唱比较,解决演唱时容易混淆的问题,并加深对歌曲情绪的把握。】

6.出示歌词,再次听范唱。

7.跟教师铜琴演唱歌词。(四)理解歌曲,抒发情感

1.介绍词作者彭邦正

彭邦正,20世纪闻名海峡两岸与大洋彼岸的诗人,也是_位心系故土的爱国游子。他以《诗玫瑰的花圈》代唱战歌、以《花叫》代唱建设、以《月之故乡》代唱祖国统一、以《梦·致花神之诗》代唱爱心……归乡的夙愿一直魂牵梦萦于其晚年。但由于健康状况,直到辞世,这位阔别故乡59年的海外华人诗坛巨匠,才终于实现了他毕生最大的夙愿——魂归故里,落叶归根。

2.再次演唱歌曲《月之故乡》。【设计意图:通过对词作者彭邦正的,了解,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表达歌曲情绪。】(五)总结提高,升华情感

1.播放《乡愁》视频。

2.再次演唱歌曲《月之故乡》。【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视频《乡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随着情感的升华,从“把歌曲唱会”到“把歌曲唱好”。】

8.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选修“演奏”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器乐合奏《梭罗河》。

教学重点:合奏时节奏的准确性与声音的协调性。

要求:(1)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教学(5分)(2)设定教学目标(10分)(3)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20分)

答:(1)教学乐器《梭罗河》是一首传统的印度尼西亚民歌风格的歌曲。曲调优美细腻,所以选择了声音比较清脆,演奏方法简单的乐器葫芦丝、竖笛、手鼓。(2)设定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具有印度尼西亚民歌风格的歌曲,能够尊重、感受印尼音乐独特的韵味,并以正确的态度理解音乐的多元化。

②过程与方法

在对印尼音乐学习、体验的过程中,以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唱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加深对印尼音乐的理解。

③知识与技能

能够利用器乐合奏的形式演奏《梭罗河》。(3)具体教学策略与过程

①导入

播放用印尼甘美兰乐器演奏的《梭罗河》,同时用课件展示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学习印尼民歌的兴趣。

②新课教授

a.出示甘美兰乐器图片,教师介绍印尼甘美兰乐器及其演奏形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葫芦丝、竖笛、手鼓、三角铁模仿甘美兰音乐中的节奏型,体验印尼音乐的特色。

b.指导学生做连续性的多声部的合作练习。

c.在节奏的伴奏下,用葫芦丝演奏歌曲第一声部,用竖笛演奏第二声部:

9.根据《大海啊,故乡》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要求:(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答: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3.通过独唱、齐唱、合唱、朗诵,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教学重点:

用连贯的、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

教学方法:

引导、示范、合作。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的交响乐。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海浪声音)

生:是海浪的声音。

师:我们来一起看看这如诗如画的本海。(出示有关大海的图片)

师问:大海美吗?请同学们用一些形容词或成语来形容大海。

生答:排山倒海、一望无际、汹涌澎湃、宽广无垠、温柔恬静、平静等等。

师:同学们刚才都回答得很好,今天就学习一首有关大海的歌——《大海啊,故乡》。(出示歌曲,提示书上的页面)

2.激情教学(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

师:歌曲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生:歌中的大海总体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

师补充:这是由三拍子的节奏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决定的。(2)请学生随着音乐哼唱并划拍子,体验三拍子的节奏特点。(3)介绍作品背景:《大海啊,故乡》是王立平词曲,作于1983年。此曲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作品以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开始,通过对故乡、对大海如叙家常的深情描述,表达了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热爱之情。(4)学唱歌曲。

①请学生跟音乐,用lü音哼唱歌曲旋律。

②解决附点音符的唱法:大家听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唱第一向,对照歌谱,哪种唱法是正确的?

③教师强调长音的唱法,歌曲中哪里还有长音?找一找。

④以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齐唱,领唱)。(5)深入体验歌曲。

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师问:划出的的旋律线像什么?

生答:像大海的波浪。

师问:这首歌曲节奏有何特点?运用到的典型节奏是什么?(运用得最多的是节奏型)

生答:歌曲节奏平和,较为舒展,这节奏运用的较明显,重复多次。XX X·XX|XX X-

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的起伏和节奏特点与歌曲情感表达有联系吗?

生答:节奏和旋律线的运用都真切地展现出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两者结合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像大海潮起潮落的声音,像大海的声音。

师问:“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多余?(讨论回答)师补答:“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哆嗦,恰恰相反,每一次重复感情就更进一步,亲切倾诉一抒发情怀一情感升华一怀恋之情,这样的情感线,也仿佛是大海的波澜。从旋律的起伏到情感的发展,歌词的完美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表现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

师问:这首歌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讨论回答)

师补答: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要注意节拍的重音,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变化)

齐唱歌曲(播放MTV作品),互助学生的情景感受。

3.表现与创作(1)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唱排练。

前奏部分用“啊”唱。

第一段

第一部分:女生齐唱,男生用“呜”伴唱;第二部分:女生齐唱,男生用“啊”伴唱;

第二段

第一部分:领唱,其他同学用“呜”伴唱;第二部分:齐唱;

第二部分反复的地方:轮唱结尾要放慢。(2)配乐诗朗诵,并辅以绘画。(叫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根据音乐画出自己想象的画面)(3)舞蹈表现(请一个或几个学生用舞蹈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4.结束部分

最后师生用自己的舞蹈和动作,根据音乐和歌词,自由、放松、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0.根据对《友谊地久天长》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要求:(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答 :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目标]

1.通过歌唱《友谊地久天长》,表达优美、怀念的音乐情绪,激发珍爱友谊的情感。

2.能够用圆润的蔗音演唱《友谊地久天长》。

3.尝试合唱练习,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基本做到声部均衡、和谐。

[教学重点]

二声部合唱的训练。

[教学过程]

1.聆听合唱《友谊地久天长》教师提出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和情感?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学生聆听后回答问题。教师引导:演唱时注意气息的控制,注意吐音的清晰及后两小节的连贯性。

2.发声练习要求:(1)吸气要深,连贯地歌唱。节拍、节奏唱准确。(2)每个音发声位置要统一,注意声音连贯,圆润。(3)注意两个声部的协调性。二声部进入要整齐。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做二声部的合唱练习。

3.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1)分声部学唱

要求:节拍、节奏、音准要准确,咬字、吐字清晰,保持练声时的状态。教师钢琴伴奏,指导学生练习。(2)两声部合唱

要求:注意保持音准,声部间互相聆听。

教师钢琴伴奏,并随时给予指导和点评。(3)合唱处理要求:轻声而有感情地歌唱,注意声音的位置及气息的控制,注意声部间的配合及声音的协调性。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4)师生点评和交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