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建筑寻踪(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8:53:00

点击下载

作者:王新英,崔殿尧,宋志强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长春建筑寻踪

长春建筑寻踪试读:

前言

无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还是一座新兴城市,它都需要某些能够承载这座城市记忆的东西,或是一项技艺,或是一段故事,或是一座建筑……对于长春这座东北移民城市来说,或许更多的记忆是保存在街路两旁那些风格各异的近代建筑上面,而这也正是我一直以来所追寻的。“长春”作为城市之名见诸于公文,开始于清嘉庆五年五月十七日(1800 年7 月8 日)这一天,至今仅有213 年的短暂历史。长春建城史虽不长,但其城市近代化过程和近代建筑发展轨迹却十分具有代表性。巴洛克城市规划、花园城市规划的理念都曾在这里实践,无论是折衷主义、巴洛克风格,还是典型的俄罗斯或日本风格建筑,甚至在国内其他城市鲜有的有机建筑理论大师赖特所倡导的“草原式”建筑,都可以在如今长春的大街小巷上找到一一对应的实例。虽然曾有一段时间,一些近代建筑因长春旧城区的改造而消失,现在只能在泛黄的老照片中看见它们的影像,但值得欣慰的是这种情况正被遏制,更多有价值的近代建筑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利用。

作为一名出生在伊通河畔的长春人,作为一名长春城市历史文化工作者,在这本书中,我尝试着用文字、镜头和画笔记录那些近代建筑上留下的岁月痕迹,希望这样能够呼唤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也想通过这种方式向更多的人们展示长春近代城市发展轨迹和近代建筑的历史。

我希望当图书付梓之后,读者可以揣上这本书,按图索骥,去发现这些近代建筑,去探究这些近代建筑身上所承载的记忆,去感受长春这座年轻城市的建筑文化厚度和历史积淀。王新英2013年6月于长春北苑

序言

我与新英先生相识,是在2008年春季的一次历史建筑踏查活动之中,六年来我们曾一同踏查了长春大街小巷内的百余栋各类建筑。当新英先生嘱我为新书《长春建筑寻踪》撰写序言的时候,我欣然答应。

作为一名年轻的学者,新英先生在完成了《长春近现代史迹图志》后,仍辛勤笔耕,可喜可贺。我作为已过花甲之人,看见有青年学人不辞辛劳地致力于长春的建筑历史和文化探寻,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接到书稿,翻阅之后,发现它不同于一般性对长春建筑的泛泛而论,注重的是对长春近代建筑的个案研究。书中的26处建筑,虽然并非长春老建筑的全部,但大抵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书中详细介绍了建筑的设计者、施工者、始建与落成年代、工程造价、地理区位及使用者等信息,在大量引用历史图像和文字资料外,兼附有建筑平面图,更为亮点的是每一处建筑还都配有手绘图画一张,更具审美性。此外,手绘的《长春建筑寻踪手绘地图》更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这样,自清末民初,中经伪满洲国,至1945年秋的长春历史建筑遗存,就被清晰而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形成了百年长春建筑的形象历史档案。

除此之外,书中还对那些与建筑有关各种人和事进行了钩沉稽隐。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说:“建筑师在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形态要求下产生的,所以当许多建筑在一起时,会把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情况多方面地反映出来。”长春的近代城市与近代建筑,经历了百年的社会变革和发展,从清末民初的长春厅、长春县,到伪满洲国的大规模城市建筑,由民初的蒙旗式民居到巴洛克风格商铺建筑,又到伪满洲国时期的大批“厅舍”建筑,形成了长春近代建筑的自身文化特色。《长春建筑寻踪》在向读者展示长春近代建筑文化的同时,也将长春百年历史风云通过建筑这一实物载体展示了出来,它凝聚着历史的印迹,让我们可以从这些现存的历史建筑中,再次读取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建筑和人文的关系,最终明晰历史是不可复制的道理。

希望更多的青年都能受益于这部形象讲述长春建筑的历史人文读本,也希望能藉此让人们对长春这座城市的认识更加清晰起来。

是为序。2014年3月15日于无为斋(序言作者系吉林省书画院理论研究员、长春乡邦文化学者)

长春近代城市与近代建筑

长春,地处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2′,中国东北平原中部松花江支流伊通河(古称“一秃河”)河畔。

清廷入主中原之后为保护东北“龙兴之地”,先后于顺治、康熙年间在东北地区修筑边墙,因边墙“布柳结绳,以成屏障”,而俗称为“柳条边”。习惯上将顺治年间修筑的“柳条边”称为“老边”,康熙年间修筑的则称为“新边”。“新边”共有四座边门,第三座边门位于伊通河西岸,称为伊通边门,又称易屯门。柳条边及新立城位置关系示意图(据《长春市文物志》重绘)长春旧城街路旧貌

伊通河畔的莽莽草场曾是蒙古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辅国公的封地,蒙古王公从1791年开始招“闯关东”流民垦种,以后“无业流民利其收获,至者日众”,逐渐形成村落,前后8年时间,已有3300户人家聚居于此。长春旧城示意图(据《长春市文物志》重绘)长春县图

嘉庆五年五月十七日(1800年7月8日),清政府批准时任吉林将军林秀之请,在札萨克辅国公封地内东隔伊通河十里地方筑土城设厅治所,土城名“新立城”,因该地属长春堡界,厅名称“长春厅”。长春厅是清政府在蒙地设立的第一个地方政府,长春建城也由此开始。初期,长春厅辖区范围东西230华里(1154米)、南北180华里(904米),辖沐德、抚安、恒裕、怀惠四乡。

长春厅治所“新立城”,在设治前本无村落,因新筑土城故取“新立”之名。经过25年的发展,到1825年长春厅衙署北迁宽城子前,新立城市街已颇具规模,“街东西长约里许,有杂货商店十数家”。

长春厅设置22年后,其原先划定的垦区被打破,使长春厅管辖范围由最初的四乡扩展到五乡两荒(沐德乡、抚安乡、恒裕乡、怀惠乡、农安乡、夹荒、沐石河夹信子荒)。随着辖区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同时考虑到地理、交通因素,道光五年(1825年)长春厅衙署迁建至宽城子(今长春市南关区大马路、四道街一带)。

宽城子,又名宽庄、宽街,是长春地区伴随关内垦民拓垦自然形成的集镇。宽城子内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街路,宅地、商铺和庙宇等建筑基本处于自发分布状态。长春厅衙署迁建后,宽城子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街道,这里后来被习惯地称为“长春旧城”,旧城沿袭传统中国城镇旧制,以贯穿南北的大街(南大街、北大街)作为城市主轴线,与东西向街路相交共同构成网格状道路网。

长春厅迁治宽城子的40年中一直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城垣,同治四年(1865年)长春通判博霖为了抵御匪患才组织商民修筑了一座简易木板城墙。这座临时“拼凑”的木板城墙呈不规则的多边形,高约4米,周长约10千米,筑有6座城门,木板城墙虽然简易、粗糙,但它却是当时吉林将军辖区内第二座木城墙,更重要的是它使长春旧城城垣初具轮廓。因为宽城子自然形成在前,城墙修建在后,所以长春至今还有“先有宽城子,后有长春城”的俗语。宽城子中东铁路用地平面图(1935年)宽城子中东铁路用地旧貌永安门旧貌(已拆除)崇德门旧貌(已拆除)永兴门旧貌(已拆除)养正书院旧貌(1930年代曾作为伪满立法院使用,已拆除)关帝庙旧貌(已拆除)旧城内的住宅建筑

长春城市的发展,使它逐渐成为“吉林全省之门户”,政治地位也相应得到提升,光绪十五年(1889年),长春升厅为府。在这一时期,旧城原有的木板城墙也被逐渐改建成高约8.3米、宽约3.6米的夯土墙或砖墙,各城门城楼也改用砖瓦建造,又增设6个小门,墙外还挖掘了深丈余的护城河,城墙的修缮和防御功能的完善使长春旧城具备了较为坚固的城郭轮廓,军事职能进一步增强。

这一时期长春旧城内的建筑样式以传统的吉林民居样式为主,建筑材料也主要使用本地烧制的黑砖为主,普通住宅不设前廊,也缺乏腰花、砖雕和彩绘等装饰。当时旧城内规模最大的建筑是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长春厅通判李金镛捐资修建的养正书院。养正书院的建筑格局采取传统三进四合式院落,内建有正室讲堂、堂阔五门、东西厢房、考棚等,建筑面积曾达约1000平方米。此外,旧城内还有关帝庙、清真寺、文庙等传统宗教风格的建筑群落。“满铁”长春驿旧貌(已拆除)长春日本领事馆旧貌(已拆除)

1896-1898年间,沙俄通过《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中俄密约”)、《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及《中俄会订旅顺大连湾租地条约》(《旅大租地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先后攫取了中东铁路干线和南部支线的筑路权。中东铁路四、五等站舍通用设计图宽城子车站站舍旧貌

中东铁路,尤其是南部支线的修筑,不仅重新构建了东北地区交通运输体系,也对长春近代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898年5月28日,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哈长(哈尔滨——长春)段开工;7月26日,长大(长春——大连)段开工。1899年,中东铁路公司在修筑中东铁路南部支线的同时在长春旧城西北约5千米的二道沟修筑站区,命名为宽城子车站,属第四等车站,铁路用地规划和建设也随之展开。宽城子中东铁路铁路用地的出现,使长春发生了城市空间布局上的变化,城市规模突破了传统边疆集镇的封闭格局,加速了城市近代化的发展进程,使城市进入了铁路城市时期。中东铁路干线及南满支线最终决定方案(1899年)

宽城子中东铁路用地占地5.53平方千米,呈规则长方形,规划形制上采取同心圆广场和垂直交叉式道路,以秋林街(今一匡街)和巴珊街(今二酉街)为主干道,横竖形成方格式交通网络。宽城子中东铁路用地作为长春历史上第一块经过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的近代城市街区,标志着长春近代城市建设的开始。20世纪30年代初长春各街区位置关系图

铁路用地在规划上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城镇模式,此外还将近代建筑技术和建筑风格引进了长春。红砖、水泥、钢筋、混凝土等近代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被引进到长春建筑领域,在这里也陆续出现了长春历史上第一批西式风格的近代建筑。中东铁路公司先后在宽城子铁路用地和市街用地内建设了车站站舍、职工住宅、俱乐部、兵营、教堂等近代建筑。虽然这些建筑基本使用了当时的通用定型图纸,但是却为长春近代建筑领域带来了此前未曾有过的建筑样式。

俄国设计师在将俄罗斯建筑风格引进长春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将宝瓶口和龙凤造型、鸱尾装饰构件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运用在建筑立面装饰构图和构件上。“日俄战争”之后,长春成为日俄势力的分界点。1910年3月,双方议定宽城子车站及铁路用地归两国共有,由于双方共有难以实施,最终“满铁”以56.3930万卢布的价格将共有权转让给俄国。此后宽城子铁路用地的建设受到多方限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最终建设区域仅1平方千米,不到占地的1/5。区域内除火车站俱乐部、亚乔辛制粉厂等为数不多的多层建筑外,其他均为单层建筑,而且分布密度较低,区域内人口最多时也未超过3000人。

日本通过《朴斯茅斯条约》获得了中东铁路宽城子车站至旅顺口间铁路线路,以及该铁路线内所附属的一切权益和财产。1906年6月7日,日本政府公布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章程;1907年4月1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正式营业,作为殖民机构开始对南满铁路线路及其他财产进行经营和管理。“满铁”所接收的原中东铁路用地除大连外,只有辽阳、公主岭等站区初具市街规模。为此,1907-1909年间“满铁”选定铁路沿线15个重要城市进行了附属地市街计划,长春位列其中。

1907年,“满铁”在远离宽城子中东铁路用地的头道沟附近收购约4970399平方米土地用于长春附属地建设,长春附属地也成为15个重要城市中唯一由“满铁”自行选址、规划及建设的铁路附属地。

在长春附属地的规划中,道路交通方面以“网格、端景、放射、节点”为基本元素,道路系统采用直角交叉和方格状结合,以长春驿广场为中心(今站前广场),道路沿着东广场和西广场辐射整个附属地。这种以车站广场为中心和放射性结构的城市规划设计源于巴洛克城市规划的影响。此外,附属地利用网格状的道路交通网络,实现了长春近代街区的首次功能分区,附属地内60个街区被分成1200个地段,还对住宅地、商业地、粮栈、公共游览及娱乐、公用设施用地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满铁”长春附属地规划图“满铁”长春附属地旧貌“满铁”长春附属地平面图

自1907年开始,“满铁”为满足长春附属地内生产、生活需要,开展了一系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诸如市田菊治郎、平泽仪平、三桥四郎、横井谦介等日本设计师均参与其中,他们或合作、或单独主持设计了一批风格各异的近代建筑,其中包括明显受新艺术运动影响的长春大和旅馆、典型“辰野式”风格的长春日本领事馆、折衷主义风格的“满铁”长春驿、拜占庭建筑风格的警察署和邮便局,等等。

伪满政权成立之后,长春附属地依然保持相对独立状态达5年之久,街区规划和建设不受伪满国都建设局控制。1937年11月5日,日本与伪满签订《关于撤销治外法权和转让满铁附属地行政权条约》,正式撤销所谓治外法权和“满铁”附属地行政权,同年底将长春附属地移交“新京”特别市管理。

1905年12月22日,日本借“日俄战争”之势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中日东三省事宜条约》,在附约中规定“中国自行开埠通商”。所谓的“自行开埠通商”,带有很强的强迫性。当时东北地区包括哈尔滨、长春、吉林、凤凰城、辽阳、新民屯、铁岭、通江子、法库门、宁古塔(宁安)、珲春、三姓(依兰)、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在内的16座城镇开埠通商。

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一日(1907年1月14日),长春正式开埠。长春府成立商埠局,管辖商埠地。商埠地最初规划范围四至:“长春府城外,自西北门、马号门及大北门、东北门、大东门、龙王庙起,东界伊通川,北界二道沟,西北界与东清南满铁路线毗连。”即自旧城永兴门起,北经头道沟、二道沟,与宽城子铁路用地相邻,沿南满铁路向西经十里堡至聚宝门,再向东至永兴门。这一区域,基本囊括了后来“满铁”长春附属地的核心区域。1907年8月末,“满铁”完成长春附属地选址实地调查之后,未经中国政府同意,擅自秘密地以高价收购头道沟周边土地,致使商埠地最初规划用地大部分被强占。最终,商埠地被挤压在旧城与附属地之间近4平方千米的范围内。

1909年,商埠局聘请英籍工程师邓芝伟(音译)主持商埠地街区规划,这是长春历史上第一块按照中国人意愿聘用外国专业人员主持规划设计并进行建设和管理的近代城市街区。长春商埠地的规划以圆形广场和斜向街道为主,共规划有6条南北向主要街道,其中4条分别穿过旧城的乾佑门、马号门、永兴门和东北门,与旧城内街路相连,加强了商埠地与旧城间的联系。商埠地的这种规划显然与附属地一样受到了巴洛克城市规划的影响。

商埠地建设期间,开埠局制定了相关的条例对商埠地内建筑进行了统一规划。在建筑条例的第二十六条中详细规定“凡租户在地上建筑住屋及行栈店铺或楼房或平房均可任便起造,唯须先将图样送开埠局验看,有无违碍侵损公益及工料不坚之事”。因此,商埠地建筑形成了传统的平房、三合院、四合院与二层小洋楼相互交错的局面。大量出现的沿街二层建筑多为商铺,下层为铺面,上层住人,西洋式的门脸,外墙墙体多装饰有浮雕,女儿墙也较多地表现为简化的巴洛克式风格,这些都成为商埠地内建筑的显著特色。虽然商埠地内多数建筑的外观与旧城中的迥然不同,但在建筑材料上仍然使用传统的砖石木材,较少使用钢筋、混凝土等近代建筑材料。长春商埠地原始规划图(1905年)长春商埠地规划图(实线为已完成区域)长春商埠地图(1911年)

在建设商埠地的同时,清政府筹建了吉长铁路。1912年12月,全长127.7千米的吉长铁路竣工。位于伊通河东岸的长春东站成为吉长铁路的起点车站,在东站的周边也陆续形成许多不规则小块街区,为日后伊通河东岸地区发展创造了条件。长春商埠地旧貌长春商埠地旧貌长春商埠地旧貌

由于商埠地位于“满铁”长春附属地和长春旧城之间,实现了长春城市四块街区的首次空间连接。从政治上讲,它是“满铁”长春附属地和中国政府之间的一个缓冲带;从经济上讲,则是日本近代经济与中国传统经济的交融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初商埠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人口约44000人,取代长春旧城成为当时长春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长春城市近代化完成了从边疆集镇到铁路城市的蜕变。20世纪30年代初的长春已经是一个典型空间拼接型的城市,整个城市由四块分别隶属于不同政体管理的街区构成。这四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