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00:15:26

点击下载

作者:姚芳(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试读:

内容摘要

当代中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尖锐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马克思主义与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的斗争,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就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作了科学回答。因此,深入研究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不仅是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客观需要,而且对于破解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紧紧抓住“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一核心概念,从列宁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等问题的科学回答这一整体性视角出发,系统分析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形成、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当代价值。

第一,分析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时代条件、国情背景和主观因素。第二,运用《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是理解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自主性生成的基本线索,并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历史阶段划分。第三,在深入细致的文本研究基础上,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第四,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列宁与同时代的伯恩施坦、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比较研究,力求进一步凸显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第五,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视角出发,对后列宁时代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命运,即在不同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认识进行了历史梳理,力求在东西方不同视域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不同评价中彰显其价值属性,在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中探寻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列宁 马克思主义观 当代价值

Abstract

Extensive and profound soci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modern China,which are extremely intense and complex in ideological field. The essence of the ideological struggles is the struggles among Marxism,non-Marxism and anti-Marxism. The struggles between Marxism and a variety of ethos are nothing new in history. As early as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y,Lenin exposed and criticized in depth the revisionism with Eduard Bernstein as its representative,and made a scientific reply to “what is Marxism and how to deal with Marxism”. Therefore,a thorough study on Lenin’s Marxism View is not only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discipline of Marxist phylogeny,but also of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solve various problems in ideological field of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the holistic perspective of Lenin’s scientific reply to “what is Marxism”,“how to deal with Marxism” and “what will the historical destiny of Marxism be like”,the present book strives to grip the core concept of “Lenin’s Marxism View”,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historic formation of Lenin’s Marxism View and its main content,essence and contemporary influence.

Firstly,it analyzes the conditions of period,the national background and the subjectiv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formation of Lenin’s Marxism View. Secondly,by using research method of Capital,it exposes tha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s the basic clue to comprehend the autonomic generation of Lenin’s Marxism View. Thirdly,on the basis of in-depth text analysis,it expounds the main content of Lenin’s Marxism View thoroughly and systematically. Fourthly,by applying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study,it compares Lenin’s Marxism View with that of Bernstein’s,Kautsky’s and Plekhanov’s,endeavoring to further highlight the essence and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Lenin’s Marxism View. Fifthly,starting from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of Lenin’s Marxism View,it combs through the historic destiny of Lenin’s Marxism View of post-Lenin period,i.e. the understandings of Lenin’s Marxism View in different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striving to manifest the values of Lenin’s Marxism View among different evaluations from the oriental and occidental perspective and searching its contemporary value in the influence of Lenin’s Marxism View o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Keywords:Lenin;Marxist View;Contemporary Value

导论

一 研究对象

毛泽东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1]殊的矛盾性。”本书确定以“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更好地阐明这个研究对象,有必要对有关概念进行简要的辨析。

1.“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一词经历了从贬义到褒义的词义嬗变过程。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后,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者为了肯定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伟大贡献,开始从褒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1883年4月6日,卡·考茨基在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机关刊物《真理》杂志第7期上发表悼念马克思的文章,正式从正面提出“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随后“马克思主义”被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广泛采用,成为一种公认的提

[2]法。根据当前一般教科书的界定,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经其后继者不断发展的学说,它以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主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为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体系。

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在我国“马克思主义观”这一概念始见于李大钊在1919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从学术界近年的讨论来看,马克思主义观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评价,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即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理解;二是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即对以什么态度、方法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历史命运、发展前景等问题的看法。

可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反映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规律,而后者反映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认识和评价。当然,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一般而论,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它的评价也就越高。这就是说,如果不考虑认识主体的差异,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观的认识客体,其基本性质和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人们的马克思主义观。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认识主体的价值取向、知识背景、认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的认识主体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观也不尽相同。

2.“列宁主义”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列宁主义”一词,始现于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原为列宁的论敌所用,带有贬义。有资料表明,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加米涅夫可能是第一次从正面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人,他在1923年发表《对列宁主义的修正》一文中从积极的意义上[3]使用了“列宁主义”。1924年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列宁主义,并给出了如下定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1924年,在列宁谢世5个月后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与“列[4]宁主义”合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凸显了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品质。“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指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体系,即他在如何认识、评价、运用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的体系,具体体现为列宁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等问题的科学回答。

由此可见,“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列宁主义”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首先,两者相互联系。从逻辑上来说,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是列宁主义形成的前提。列宁首先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在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理论上把各种革命经验加以总结和升华,形成了列宁主义。从精神实质看,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体现了列宁主义的本质属性。列宁主义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作为党的领袖的列宁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等问题的回答。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列宁有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观,俄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就会向何处去。从这个角度看,“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涵盖在“列宁主义”范畴之内。

其次,两者相互渗透。理论思维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既是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想的,也是在对前人和自己原有的思想的反思中发展思想的。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列宁在研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后形成的,而在实践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又促使列宁不断回顾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并且反思自己以前的思想,因此,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并非一经确立就再也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列宁革命实践的丰富和革命思想的发展而发展,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和列宁主义的发展必然融合在一起。

再次,两者相互区别。从严格的意义上,“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不等同于“列宁主义”。从创立者看,广义上的“列宁主义”不仅包含列宁的思想学说,而且还包含布尔什维克党内其他同志的思想;从内容看,“列宁主义”是列宁在学习、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理论体系,其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政党、教育、宗教等方方面面。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创立者是列宁,其内容仅仅包含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看法。

3.“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从概念本身的内部联系看,“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和逻辑节点。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列宁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具体理论成果。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种概念的话,“列宁主义”则是这个种概念之中的一个属概念,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联结种概念和属概念的一个重要范畴和逻辑节点。列宁指出:“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梯级,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梯级,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5]象之网的网上纽结。”范畴既是人类实践经验和认识经验的结晶,又是人类认识新事物的阶梯。逻辑范畴或者逻辑的“式”,心理学称为思维结构或认知“图式”。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主体运用已有的认知“图式”认识和反映客体,并以此指导实践活动的过程;另一方面,认识过程也是主体根据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新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6]原有的认知“图式”,甚至转换、创立新的认知“图式”的过程。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具体实践的中介环节。一方面,列宁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俄国现实问题,指导俄国革命实践;另一方面,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使列宁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刻反思。正是在与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的理论斗争中,在风云变幻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列宁理解和感悟了“真理是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科学的方法和行动的指南”等思想真谛,发出了“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感慨,创立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践相结合的新的认知“图式”。正是由于这种创新,列宁主义得以诞生,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也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展现和具体化。

可见,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中介环节。一方面,“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本质联系。另一方面,它是列宁主义的核心范畴,正是因为确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列宁主义才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同时,它兼具抽象与具体两重属性。相对于马克思主义这个比较抽象的种概念来说,它包含着俄国现实这个比较具体的内容;而相对于列宁主义这个比较具体的属概念来说,它又不是一个具体概念,而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是抽象的,然而最抽象的规定往往包含着最丰富的内容。

综上所述,本书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列宁主义、与列宁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本书在把握“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一对象时力图做好三个结合。

首先,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与“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结合起来。“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属于“马克思主义观”的个案研究。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体现出来。因此,全面考察其他历史人物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开展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其次,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与“列宁主义”研究结合起来。列宁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等问题的回答,贯穿于其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每一个历史阶段,贯穿于“列宁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始终。从广义上看,“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属于“列宁主义”的一部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列宁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因此,全面地考察列宁的生平及其思想,对于开展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很有必要。

再次,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与国际范围内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争论结合起来。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过程。这种斗争不仅体现在列宁生前,而且体现在列宁逝世后。在列宁革命的一生中,他就经历了几次国际范围内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因此,只有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放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野中,将这一研究与国际范围内的有关争论结合起来,才能凸显列宁有关思想的文本内涵和当代价值。二 选题意义

近年来,学术界开展了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工作。我们认为,该选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国内外列宁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值得进一步研究。

如前所述,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因其内容的特殊性,在列宁主义的整个体系中占据特殊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列宁主义的核心和基础。没有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没有列宁主义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就没有伟大的十月革命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而正是由于列宁以后的几代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观这个方面出了问题,最终葬送了苏共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就此而论,开展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及其重要历史地位的认识,有助于深入总结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但是,研究综述表明,国内外学术界对此不够重视,尚缺少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系统研究。因此,本书的研究在列宁主义研究领域具有前沿性。

其次,从现实性的角度来看,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破解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难题具有重要启示,必须加强研究。

当代中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尖锐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这些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或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帜,或披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外衣,或抱持抽象的人道主义和超阶级的国家观,尽管具体形式和表现手法不一,但实质上都是企图修正、重释、解构乃至颠覆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其危害性在于混淆视听,[7]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和信仰迷失。这些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出现,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伯恩施坦就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列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作了科学回答。因此,深入研究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辨别当今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的实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8年12月,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8]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地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置于以上四个问题之首。我们认为,提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应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俄国复杂的革命形势,列宁并没有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带领人民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篇章。列宁能够成功地领导俄国革命取得胜利,与其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密不可分。学习和研究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无疑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次,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是这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应该重点研究。[9]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为世人所公认。长期以来,列宁主义一直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词。“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不仅被载入《中国共产党党章》,而且已经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然而,近年来特别是在苏联解体以后,列宁的历史地位越来越成[10]为问题。在西方学术界掀起了一股“重评派”浪潮,一些西方人士极力否定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认为十月革命纯属“列宁的阴谋、布尔什维克的政变”,还有人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割裂开来,声称不是伯恩施坦修正了马克思主义,而是列宁“修正”了马克思主

[11]义。在俄罗斯国内,除了微弱的传统性反思之外,人们似乎有意无意地在删除那一段历史。从思想史的逻辑发展看,这显然是一种不可能的历史虚无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对强加于列宁的种种不实之词进行有力的反驳,有必要对列宁的历史地位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同时,马克思主义观作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国内学术界要么对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代表人物,如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评价,要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如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评价,鲜有学者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更少有人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的视野中,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逻辑框架、历史地位进行系统的梳理。显然,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中显现出来的此种现象,与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列宁问题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专题史的重要内容,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为列宁主义的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专题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就此而论,本选题力争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奉献微薄之力。三 相关研究综述

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学界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发现直接相关的研究著作,相关学术论文也较少。根据前文关于把握研究对象的“三个结合”的原则来看,虽然学术界关于此命题的直接研究资料比较欠缺,但与此问题相关的间接资料很丰富。本书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对列宁、列宁主义以及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一)国外研究现状

从我们搜集的资料来看,关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尚未发现国外直接相关的著作和论文。本书主要对国外关于列宁和列宁主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国外学术界关于列宁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零星见诸大部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式的作品中;第二,见诸为数众多的列宁主义研究的专著中;第三,体现在一系列的书评和学术论文中。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两个。

1.研究趋势:从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向学理性的探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外列宁研究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列宁及列宁主义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有的学者的研究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猛烈批判列宁和列宁主义,为列宁主义的终结欢呼。比如: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梅耶尔(Alfred G. Meyer)撰写的《共产主义的灭亡?》、美国学者弗拉基米尔·莱蒙鲁(Vladimir Riamneanu)和帕特里克·克劳森(Patrick Clawson)撰写的《铲除列宁主义》、法国学者马宗达(Majumdar)和玛格利特(Margaret A.)撰写的《列宁主义的终结》、美国学者罗伯特·梅耶尔(Robert C. Mayer)撰写的《列宁主义和权力的消失》、俄国学者萨瓦(Savva)撰写的《作为救世主的列宁》等。虽然此时期大部分学者对列宁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但仍然有部分学者对列宁持肯定态度,强调要高举列宁主义旗帜。比如:俄国学者弗拉基米尔·萨普雷金(Vladimir Saprykin)撰写的《列宁主义:经受无知》、美国学者图马金(N.Tumarkin)撰写的《列宁活着!》等。

进入21世纪,国外学术界开始强调列宁主义研究的学理性和研究态度的客观性。英国著名列宁主义研究专家哈丁就是主张淡化意识形态的学者之一。哈丁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列宁学”关于列宁主义的一些观点失之偏颇,应当对列宁主义进行重新研究。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外学者对列宁主义只是力求从学理上进行梳理,对不同流派的认识和态度进行简要陈述。比如,美国学者丹尼尔·希罗(Daniel Chirot)主编的《列宁主义的危机和左派的衰退——1989年革命》。该书将一些关于列宁主义观点相左的论文放到了一起,在读者面前呈现出形形色色的列宁主义观。而美国学者麦克德莫特(K.McDermott)和阿格纽(J. Agnew)撰写的《共产国际:从列宁到斯大林的国际共运史》、美国学者菲列普·庞珀(Philip Pomper)主编的《列宁、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知识分子和权力》,则试图从比较客观的角度,探讨“列宁主义还有没有生命力”“列宁主义为什么会失败”等问题。

2.主要研究重点:对苏联剧变进行深度解析

力图从深层次上解读列宁主义的演变过程及其与苏联剧变之间的关系,是国外列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的学者探寻了列宁主义的内涵。如:美国学者乔治·布林克利(George Brinkley)撰写的《列宁主义: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还有的学者将列宁与相关历史人物进行比较研究。如:美国学者菲列普·庞珀主编的《列宁、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知识分子和权力》一书,描述了列宁、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三人30年间思想发展变化历程,阐述了托洛茨基、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认识和态度,并对托洛茨基、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认识和态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为我们研究苏俄人列宁主义观的历史流变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素材。更多的学者分析了列宁主义与苏联解体的内在关系。如:美国学者丹尼尔·希罗主编的《列宁主义的危机和左派的衰退——1989年革命》、美国学者普法夫·史蒂文(Pfaff Steven)主编的《列宁主义的危机和1989年革命》、美国学者莫德斯利(E. Mawdsley)和怀特(S. White)撰写的《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的苏联精英》、荷兰学者马塞尔·范·林登(Marcel van der Linden)撰写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1917年以来的批评理论和争论概览》、美国学者保罗·霍兰德(Paul Hollander)主编的《衰退和不满:共产主义和西方今天》、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埃文斯(Alfred B. Evans)撰写的《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衰退》等。(二)国内研究现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率先以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为题展开了相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树发从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观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山东大学教授周向军及其团队对马克思主义观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

国内涉及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著作甚多,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许征帆撰写的《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梁树发撰写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方章东撰写的《第二国际理论家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董德刚撰写的《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更多的是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显现。现将近30年来国内学界就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综述。

1.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总体性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展开。(1)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

有学者从认识论的角度阐述了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意义,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目的在于:“认识和总结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经验和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失误的教训,分析其失误的认识论的和社会的根源,发现其规律,从而[12]能够避免马克思主义观上的失误。”

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意义。在周向军教授看来,“从国际上看,20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都与是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看,什么时候确立并坚持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什么时候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取得成功;什么时候我们偏离、放弃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什么时候社会主义事业就受挫[13]折”。因此,进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至关重要。

有学者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当代价值,指出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党的理论和实践中第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本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14]系的迫切需要。(2)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

有学者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把握,就是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中不[15]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观主要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里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发展、本质、特点、结构、体系、功能和命运等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里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16]习、宣传、研究、运用、捍卫、坚持和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观主要应包含三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观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它不仅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而且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存在状态和发展前景即马克思主义怎么样[17]的问题提出看法。”

我们赞成最后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是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存在状态和发展前景的认识,最终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因此,马克思主义观应包含“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三位一体的内容。(3)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继承人、[18]阶级属性、研究对象等角度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界定。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史学”。[19][20]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有学者为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新定义: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21]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深刻而多方面的学说,既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又是关于工人阶级及其政[22]党的科学世界观的科学。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格。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几大基本特征:“它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23]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24]“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和开放性”等理论品格。有学者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25]主义科学方法论。有学者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鲜[26]明特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质。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整体性特征;它反映了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27]立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学者从理论特征、社会理想、理论品格和政治立场四个方面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了精辟诠释。[28]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学者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体系的角度,阐述了整体性问题。他指出:一是要从整体角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从对应于“非基本原理”角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是从具体内容角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29]义基本原理。有学者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高放认为,“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内容应该包括:马克思[30]主义科学的基本问题、人的解放问题等。有学者从学科建设的高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思[31]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

虽然学者们普遍认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层次性问题上,学界众说纷纭。有学者指出,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是要注意区分层次;二是要注意区分基[32]本原理与具体运用的关系,不能将两者混同。有学者指出:“弄清楚不同层次的原理的时空界限,是理解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首要前提。”段若非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可区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最普[33]遍的原理;二是普遍原理;三是局部原理;四是个别原理。有学者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具体结论的精髓和灵魂,从“核心—外围”的角度,将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层次:外围层次——具体结论以及个别论断;中间层次——基本原[34]理;核心层次——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学者从“一般—个别”的角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个层次是经典作家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重要结论;第三个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个别结论、个别[35]观点。(4)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批判。有学者驳斥了当前否定劳动价值论的错误思潮,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总原则应该是,在坚持中求发展。不仅要努力克服教条主义的弊端,而且要重视“抛弃论、包袱论和重建论”所诱发的推翻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36]有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社会思潮进行了批判,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实质是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经济和政治根本利益服务的。它对发展中国[37]家的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有学者指出,必须警惕有人用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观取代马克思主义改革观,把改革的矛头指[38]向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行为。有学者分析了教条主义及其三种表[39]现形式:“古教条”“西教条”“马教条”。有学者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批判了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是一种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典型的实用主义,只有坚持唯物史[40]观,才能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真实图景。与之相反,有学者指出,任意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有坠入另[41]一个极端的危险。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有学者指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是辩证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和开放性”的理论品格,二是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方法和价值取向,[42]三是明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和途径。有学者指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做到“三个弄清”:一是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二是弄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是科学,三是弄清马克思主[43]义是开放的理论。有学者认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是要向“老祖宗”请教,二是向实践学习,三是在破中立,四是力求持续优[44]化,五是加强学理上的探讨。有学者指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是要从本来面目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二是要从时代特征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三是要从根基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四是要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五是要从本质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六是要从发展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七是要从结合[45]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5)关于马克思主义观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

有学者指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实质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核心和灵魂就在于理论创新。科学马克思主义观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让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46]

有学者突出强调了时代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关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重在发现时代的根本问题,提出时代的本质原则,把握改革的时代逻辑。离开时代问题、时代原则和时代逻辑来谈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就有可能偏离其逻辑正[47]轨,滑入形式化和庸俗化的深渊。有学者强调要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转换[48]及其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体现。

有学者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问题。有学者对现行的马克思[49]主义教科书体系提出了质疑。有学者从时代的高度阐述了坚持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的时代价值,指出要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丰富基本原理的新内涵,从新的实际出发破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条式理解,要澄清附[50]加给马克思主义的偏颇理解和错误观点。有学者指出,当前很多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主要是根据苏联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而写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原来被我们忽视的思想恰恰是马克思思想中的重要部分,而原来被我们强调的思想恰恰又不是马克思原始思想中的[51]重要部分。因此,应重视对马克思、恩格斯本人思想的研究。

有学者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者与教条主义者的根本分歧,不是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而是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端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不断解放思想,避免僵死化、[52]凝固化。(6)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的认识

有学者在回顾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后指出,虽然垄断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但并没有消除这一基本矛盾,相反在新的形式上加剧了这一基本矛盾。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并存、竞争和斗争,会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下去。但是,从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趋势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53]会发展的历史命运的学说,至今仍然是科学的。顾海良指出,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密切结合上,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事关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有学者在分析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基础上,阐述了对资本主义前途命运的认识。张雷声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其在经济全球化中激化的新的表现形式导致了这场危机。面对这场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救市”措施,实际上就是通过适时调整的方式来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此,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而改变现存的国际金融体系、[54]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实现“两个必然”的重要途径。

有学者在深入分析了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后指出,导致苏东剧变的原因有很多,政治信仰危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广大群众的信仰危机为苏联解体提供了社会基础和必要条件,苏共领导人和党政集团[55]的政治信仰危机是苏联解体的直接的关键性因素。

有学者指出,理论的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基础。针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总体态势,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关于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杂音,梁柱援引列宁的相关论述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真理性和创造性;它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它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内部危机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对理论的背离或僵化理解。要克服这种危机,决不是要抛弃马克思主义,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56]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

2.对马克思主义观的个案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从总体性一般研究转向对具体历史人物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下面主要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马克思主义观、苏俄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三个方面,对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思想进行评述。(1)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较为深入。不仅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了整体研究,而且对毛泽东、邓小平以及其他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了个案研究。

其一,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整体研究。

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机理。有学者从现代性[57]的视角,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生成逻辑。有学者从民族意识和世界胸怀的视角阐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思想境界,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58]律性。

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流变。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大致表现出“一个铺垫”“两次飞跃”的[59]“三部曲”历史演变轨迹。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流变,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毛泽东的[60]“马克思主义观”阶段、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阶段。

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本质、特点、结构、功能、命运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从学习、研究、运用、捍卫、坚持、发展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61]思想。有学者从理论创新的视角,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指出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形成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的根本前提;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62]义理论体系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存在着两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态度: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党内两种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63]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所体现。有学者在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后指出,关键是要把握好“三个弄清”: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弄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是科学,弄清[64]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是开放(即发展的理论)。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人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置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个问题之首。这个新概括,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65]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认为科学普及马克思主义,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原理的理论要求,也是正视马克思[66]主义生存状况的现实需要。

其二,关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

关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一是毛泽东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有学者从发生论、本质论、结构论、特征论、价值论等方面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二是毛泽东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有学者指出,毛泽东重点从学习研究、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等方面[67]强调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强调要分清创造式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要使马克思主义中[68]国化。有学者认为,毛泽东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问

[69]题。

关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特征。有学者认为,毛泽东的[70]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有学者认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特征表现为五个方面:阶级性、革命性、实[71]践性、动态性、科学性。有学者从学习观的视野阐述了马克思主[72]义的理论特性。

关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内容。有学者指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内容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结合”原则融汇在毛泽东思想的整体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回答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都贯穿着这一思想原则和方法论原则,都是“结合”的[73]深刻体现。

关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有学者阐述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联系,指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实事求是,对于毛[74]泽东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三,关于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

关于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机理。有学者依据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接触、认识、理解、坚持和发展过程,将其划分为四个时

[75]期。有学者探讨了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发生发展的机制,认为业已存在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发生发展的理论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发生发展的实践基础;与各种错误的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发生发展的重要动力;邓小平自身多方面的优良[76]素质是其马克思主义观得以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于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是如何认识马克[77]思主义的?有学者提出“二因素说”,有学者提出“三因素说”[78][79][80],有学者提出“四因素说”,有学者提出“五因素说”,有[81]学者提出“六因素说”。还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个体系,应包括六个分论。我们比较赞同山东大学教授周向军的观点。他认为,应该从精神实质、理论形态、基本特征、功能四个方[82]面系统把握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是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有学者指出,认真学习研究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首要方面,完整准确地理解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理论联系实际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既坚持又发展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向。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有学者从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高度,阐述了邓小平的马克思主[83]义观的历史地位;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阐述了邓[84]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现实意义;有学者从培育当代大学生理想[85]信念的角度,阐述了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价值。(2)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梁树发教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86]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此外,国内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的马克思主义观也进行了个案研究。

关于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学者认为,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种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观,指出柯尔施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观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实践性、现实性和具体性品质,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提供了正确的视角。但是,柯尔施后来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马克思主义者转为反对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再到一个实际的反马克思主义者,其教训[87]是深刻的。

关于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学者认为,实践哲学是葛兰西在20世纪30年代特殊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认

[88]识。有学者认为,应从总体上理解和认识实践哲学在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中的基础性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葛兰西的马克思[89]主义观的深刻内涵。

关于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学者指出,弗洛姆的思想主要建立在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思想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之上。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既不是阶级斗争,也不是暴力革命,而是人道主义。[90]

关于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学者指出,詹姆逊运用“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诗学马克思主义”等概念,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认识。尤其值得赞赏的是,在马克[91]思主义遭遇挫折时,詹姆逊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追求。

詹·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观。有学者指出,在奥康纳看来,只有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观从第一重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进到第二重矛盾,即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解读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奥康纳的这种资本批判理论,具[92]有放弃矛盾观的方法论倾向。(3)关于苏俄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

第一,关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

在众多的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论文中,对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相对薄弱。可喜的是,近年来关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日益受到学界同仁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以来,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现将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

一是关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有学者认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实践马克思主义和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93]主义。

有学者认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列宁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的科学回答。其一,列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阶级属性、理论精髓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其二,树立了学习与运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其三,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的发展规律,科学地回答了[94]“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承认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二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功能;三要抓住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四要善于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五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态度。[95]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