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以史为骨,趣味横生,让理工男带你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华夏历史!套装共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01:55:52

点击下载

作者:朱良

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以史为骨,趣味横生,让理工男带你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华夏历史!套装共2册。)

权力游戏:简明春秋战国史(以史为骨,趣味横生,让理工男带你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华夏历史!套装共2册。)试读:

春秋:五霸迭兴

作者:朱良

书号:978-7-5535-1787-2

版权: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序章周天子分封列国

公元前一〇四八年,经过几代人的精心准备,周武王率领八百诸侯讨伐商纣,在孟津会盟,昭告天下,然后在牧野之战中一举击溃纣王的军队,消灭了立国六百年的殷商。

天下初定以后,武王犒赏联军,把王室成员、功臣、殷商贵族等各方势力分封为诸侯。天子赐给诸侯一块地盘,交给他们去管理。

诸侯在自己的土地上拥有一切军政大权,称为国君;同时他们要尊奉周天子,定期纳贡、朝觐,镇守边疆,当周王室遇到战乱的时候,诸侯需要发兵勤王。

在诸侯国内部,国君也会把城池、采邑分封给手下的卿大夫,卿大夫再把土地赐给士,层层分封下去。

于是,周天子坐镇王畿,为天下共主;诸侯国四方拱卫,并相互牵制,编织成一道细密的权利网,共同守卫着辽阔的华夏大地。

据说,武王、周公、成王三代统治者共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大部分是姬姓的王室成员,也包括了很多的功臣。

在后来的历史上,重要的诸侯国有以下几个:

鲁国:姬姓,周公旦之后。“至圣先师”孔子的祖国,掌管周礼,地位尊崇。

晋国:姬姓,武王的小儿子唐叔虞之后。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长期占据霸主宝座。

秦国:嬴姓,颛顼后裔。西部边陲的小国,后来继承了西周王朝的关中地区,崛起为超级大国。

齐国:姜姓,姜太公吕尚之后。对整个春秋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传统强国。

楚国:芈(mǐ)姓,颛顼后裔。被认为是南方蛮族,军事实力强大,长期威胁中原各国。

郑国:姬姓,周厉王的小儿子郑伯友之后。处在中原核心的位置,是各大国争夺的主要对象。

卫国:姬姓,武王之弟康叔之后。中原北方小国,立国九百多年,是寿命最长的诸侯国。

宋国:子姓,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的后裔。中原小国,继承商朝宗祀,也是各大国交锋之地。

陈国:妫(guī)姓,帝舜的后裔。中原小国,亡国之后,其后裔窃取了齐国的君位,建立了田氏齐国。

蔡国:姬姓,武王之弟叔度之后。中原最南端的小国,曾发起“管蔡之乱”挑战周公,后来长期做楚国附庸。

虢(guó)国:姬姓,文王之弟的后裔。西周时总共封了四个虢国,其中西虢国跟周王室关系密切。

吴国:姬姓,周太王长子太伯之后。东南方大国,春秋后期崛起,主导了春秋末期的政局。

越国:姒(sì)姓,大禹后裔。春秋末年崛起的东南强国,一直跟吴国争斗,最终灭吴。

申国:姜姓,周宣王的舅舅的封国。联合犬戎攻入镐(hào)京,灭亡西周。

分封制非常适合当时周朝的情况,在几十个诸侯国的拱卫下,周王室成功地弹压了国内外的各种反叛力量,在几百年的时间内,维持了国家的正常运转。

直到公元前七七一年,周幽王末期。第一章乱世的开端灭国血案

西周末年,立国两百多年的周朝遇到了麻烦。

史书记载,周幽王是一个“无道”的昏君,他跟之前的桀纣等昏君一样,沉溺于酒色,宠幸奸臣,失去了诸侯和老百姓的支持,国家在他的治理下逐渐走向混乱。

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很难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也不知道周幽王具体是如何“昏庸”的。从现有的记载来看,他似乎也没干什么祸国殃民的事情,最大的可能是:他是一个没有才能的君王,不会协调各方势力。

作为一个统治者来说,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各种政治势力中间掌握平衡,维持国家机器的平稳运行。

幽王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祸乱从申国开始。

申国在周王室的南方,跟周王室是近亲,双方世代通婚,长期保持着友好关系。

周幽王的王后就是申国国君的女儿,具体名字不详,史书上称为申后。申后替幽王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宜臼,被立为太子。但后来幽王宠信年轻貌美的褒姒,申后受到了冷落。

幽王想改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一场后宫夺嫡大战就这样展开了。

褒姒成了最后的赢家——公元前七七五年(周幽王八年),幽王下诏,废申后与宜臼,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

这是一记严重的昏招,废嫡立庶,取乱之道,尤其是当太子已经成年,并且拥有自己的支持者的时候。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幽王废掉太子的同时也废掉了王后,没有给他们留任何希望。

这说明幽王是个办事不考虑后果的人。真正懂权谋之术的人,整人都是一步步地来,先从你的支持者下手,等剥光了你的外围势力,再来给你致命一击。

幽王显然没有这样的政治智商,他一步到位,直接摊牌。

对于申后一党来说,幽王的这纸诏书,一下就断了他们所有的退路,这不啻于灭顶之灾。既然你先把事情做绝了,我何必再留情面?索性鱼死网破吧。

申后并不好欺负,她有申国娘家作为后台。申后母子二人想办法逃到申国,向娘家人说起自己的经历。

申国国君一下就跳起来了:“我女儿跟你十多年,没犯过一点错,怎么就这样被撵回来了?而且把太子也给废掉,接下来是要灭亡我们家族吗?”这个国丈被愤怒和恐惧冲昏了头脑,一心要报仇。

申国国小力弱,没有足够的底气挑战天子,怎么办?申侯想来想去,只好用出这个狠招——向犬戎借兵。

当时的华夏大地上,周王朝只控制着中原与周边的一些地带。王朝四周是各种未开化的民族,他们的社会很落后,但战斗力却相当强悍,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常常给周王朝带来巨大的威胁。

其中最可怕的就是犬戎,他们是西北地区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从黄帝时代开始就是华夏民族的劲敌。

犬戎的活动范围离周王朝的核心地带很近,彪悍的骑兵队伍,来去如风,如同荒野上的狼群,令周王朝防不胜防。

在前期,周王朝强大的时候,也曾多次主动征讨犬戎,取得过不少胜利;但现在,国力已经明显衰落的周王朝,对抗他们的时候就很吃力了。

而且周王朝还有一个很不利的因素:他们的首都在关中平原,是国家的最西端,而诸侯国大多在东部,西部只有几个弱小的诸侯国。

这样,当面对犬戎入侵的时候,周王朝实际上没有诸侯国可以作屏障,首都地区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

申侯很清楚周朝的这个软肋。

公元前七七一年,申国联合缯(zēng)国和犬戎的军队突袭周王朝,获得大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攻入镐京,诸侯来不及救援。申国犬戎联军在骊山上杀死幽王、伯服父子,掳走褒姒,掳掠丰镐二京,搬光了周朝的府库,大肆屠杀百姓。西周被灭国,天下震恐。

同时被杀的还有周幽王的叔叔——郑国国君郑桓公。“二王并立”

根据现有的史料,我们无法了解太子宜臼在这场国变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只能说,他可能是无辜的吧,毕竟当时他还没有任何政治经验,可能一切都是他的外公申侯在主导——借戎兵,灭周国。然后,这个小伙子就被推到历史的前台来了。

戎兵大肆掳掠一番以后满载而归。另一边,在申国,由申侯主持,鲁、许等几个诸侯共同拥立宜臼继位,史称周平王。

平王坐上这个宝座其实是相当尴尬的,天下人都知道他母亲的家族引来侵略者杀死了他父王,灭亡了他的国家。虽然不能直接说他“弑父篡位”,但他的嫌疑是洗不掉的。

可以想象,诸侯们对于这个新登基的天子背地里肯定不太服气。

这时候,出现了一位传统史书上没有记载的神秘人物——周携王。

据说,西虢国的君主虢公翰不肯承认宜臼的地位,于是带领其余一些诸侯,在镐京附近拥立幽王的弟弟“余臣”为王,称为“周携王”。这一派基本代表了支持幽王的传统势力。

于是周朝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一个国家,却同时有两位天子,两派诸侯各自尊奉自己的天子。

一直到二十年以后的公元前七五〇年,支持平王的晋文侯起兵杀掉携王,才结束了这段独特的历史。

但对于这段历史,正史上只字不提,很显然被人刻意抹掉了。这是谁干的?令人浮想联翩。

后人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才知道了携王的事迹。可惜正本《竹书纪年》已经失传,现有的残本只留下只言片语,我们甚至连“携王”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也不能确定他是否真的是幽王的弟弟。

甚至连《竹书纪年》的记载都不一定完全可靠,因为考古发掘出的“清华简”记载的内容就不一样。“清华简”上说,幽王被弑以后,诸侯最初拥立的是携王,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二王并立”的情况。但携王可能很不得人心,在登基九年以后诸侯们就不再朝觐他了。登基二十一年后晋文侯弑杀了携王,扶立平王登基,然后才迁都到洛邑,这才真正是东周的开始。

中间的这二十一年是一段消失的隐秘历史,其中的真相无法再考证。

不管怎么样,最后都是弑君的申国和平王一方获得了胜利。有力者胜,弑君者成为天子,并且最终得到了所有诸侯的承认。

既然天子弑父都可以得到大家原谅,诸侯杀几个人、夺一点权又算什么呢?所以后人开始争相模仿。

这就开了一个很恶劣的头,几百年的尊卑关系被打破,“礼崩乐坏”从这里开始。

后宫争宠、兄弟争位、引狼入室、弑君篡位……这样的剧情在随后的华夏大地上一遍又一遍地上演,贯穿着整个春秋战国五百年的历史。

五百年的乱世就这样拉开了帷幕……烽火戏诸侯

平王虽然来路不太正,但他得到几个重要诸侯的支持,最终顺利干掉携王这个对手,成为周王室的正统继承人。

然而怎样证明他的合法性?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周朝的官方宣传机构只好拼命向大家说明,幽王是个多么昏庸的君主,申后母子又是怎样被逼无奈才借兵反抗。

这是借鉴了当初周武王(可能)抹黑纣王的手法。

但幽王毕竟是平王的父亲,很多话还是不能说得太过分,而伯服又是个小孩,也不好抹黑,所以最后只好把绝大多数污水都泼到褒姒头上去——反正让女人背锅本来就是传统。

于是在官方记录的史料里,褒姒成了跟妺喜、妲己并列的亡国妖女,是著名的“红颜祸水”之一,西周之亡,主要赖她。

另外,昏君身边必定有个心狠手辣的奸臣,幽王身边的奸臣叫虢石父,他无恶不作,专门挑拨君王,陷害忠良。(注意:携王正是被虢石父的儿子虢公翰拥立的。)

昏君、妖女、奸臣都齐了,好戏上演,最后正史上就记录了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

据说夏朝末年的时候,有一天,天上掉下两条龙,落到夏桀的宫廷里,口吐人言,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位先王。”

当时龙涎流得满地都是。夏桀让巫师占卜,得到的结果是,需要把这些龙涎收集起来才吉利。所以他就让人把龙涎装到盒子里面,这样龙才飞走了。

后来这个盒子一直留传下来,直到西周时期都放在宫廷里面。

一直到周厉王末年,有宫人打开了这个盒子,里面的龙涎流出来,变成一只巨鼋(yuán),被一个年轻的宫女踩到。过了几年,这个宫女成年后就怀孕了,生下一个女孩。

宫女知道这个女孩是妖孽,就把她送到宫外让人丢掉。这时正好有一对卖弓箭的夫妇路过,捡走了这个小孩,在褒国的乡下把这个孩子养大。

又过了很多年,到周幽王的时候,褒国得罪了幽王,为了赎罪,褒国派人去民间遍访美女。使者在一个偏远的村庄里见到一位姿容绝代的女子,便花重金把这个女子买回来,献给幽王。

这女子就是褒姒,也就是当年的弃婴,这时候应该有六十多岁了——好吧,我们先忽略年龄问题,假装这褒姒还是个十几岁的妙龄女郎。

褒国的计谋很管用,幽王一见到褒姒就被她的美色迷得神魂颠倒,当即赦免了褒国的罪过。后来,如同大家预料的那样,当年纣王与妲己的故事再度上演——幽王从此荒废朝政,周朝国势日下。

褒姒有个毛病:从来不笑。从入宫以后幽王就没见她笑过,直到生了伯服以后依旧如此。

幽王想尽办法引褒姒笑,都没用,最后只好发布悬赏令:谁能逗娘娘笑,重金赏赐。

著名的奸臣虢石父登场了,他给幽王出了一个主意:大王在骊山不是有烽火台吗?只要您点燃烽火,诸侯以为有戎人入侵,就会赶过来救援。诸侯来了却发现没有敌人,那场面肯定很滑稽,一定能把娘娘逗笑的。

幽王竟然听了他这个馊主意,选了个良辰吉日,跟褒姒两个盛装打扮,坐到骊山上面,一面赏风景,一面让人点起烽火。

诸侯们看到烽火,果然赶紧调集大军来勤王——我们忽略诸侯国到都城的距离——诸侯们到了山下一看,什么敌人都没有,只有幽王一干人在山顶上觥筹交错地玩乐,这才明白自己被戏弄了。

褒姒看到这一幕,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笑起来以后更加美艳绝伦。幽王觉得为了她这一笑,花再大的价钱都是划算的,当然也没忘记赏赐虢石父一大笔钱。

后来幽王又多次玩这一招引褒姒开心——我们再忽略文武百官的存在吧——诸侯被玩得多了,就再也不相信幽王的烽火了。

直到有一天,犬戎真的打了过来,幽王再点烽火,可是已经没有诸侯来救了,最终被犬戎攻破都城,身死国灭……

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褒姒是一个纯粹的妖孽,根本不是人类,她生的小孩当然也没资格继承王位;另一方面,褒姒降临人间就是来灭亡西周的,西周之亡,纯属“天数”,除了怪幽王自己“无道”以外,赖不到别人头上。

所有的锅都让死者背了,活着的人们就可以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反正我们谁都没错,不必内疚,未来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忘掉曾经的那个旧时代吧,周天子君临天下的时代已经永远过去了,现在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各路诸侯即将陆续登场,属于他们的大戏即将开演!第二章跑马圈地大赛平王东迁

幽王末年的这场国难使关中地区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重建这些地区需要巨额的资金与很长的时间。再说,这次灾难也完全暴露出丰镐二京在地理位置上的严重缺陷——我们前面提过,这里离戎人太近,缺少诸侯国作屏障。

周王室确实被戎人吓怕了,所以平王继位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迁都——尽量躲开戎人。

当初周公执政,为了更好地管理东方的领土,在东部洛水的位置新建了一座都城——洛邑,也就是后来的洛阳。所以西周其实一直都有两座都城:一名宗周,即镐京;一名成周,就是洛邑。

西周王室一直住在镐京,现在平王决定——也可能是众位诸侯要求的——把整个周王室都搬到洛邑去。

公元前七七〇年,幽王被弑后一年,周王朝开始迁都。

由于洛邑在东方,此后的周王朝就被称为东周。

这次迁都对于诸侯们来说,是一次传统势力的大洗牌,也是一次重大的机会——谁保护王室迁都,谁就能成为王室的再造者之一,从而获得巨大的政治利益。

但当时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似乎不多,只有几个国君敏锐地抓住了这次机会,他们是:

秦襄公、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早期的秦国

秦国最早的历史能追溯到五帝时期。当时有个叫大费的人,因参与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嬴,他便是嬴姓部落的祖先。

后来嬴姓部落加入商汤的阵营,讨伐夏桀,成为商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在整个商朝,嬴姓都是贵族,是一方重要的诸侯,为商王守卫边疆立下了汗马功劳。

商朝末年,嬴姓出了父子二人,名叫蜚廉(fěi lián)和恶来,都是朝廷里的武将,武艺高强。武王伐纣时,蜚廉、恶来父子作为纣王一方的大将参战——具体的战况已经湮没,我们只知道,他们最后投降了周朝。

周朝开国以后不久,管叔、蔡叔带着商朝遗民造反,史称“三监之乱”。周公派兵镇压,把这些造反的遗民,其中包括嬴姓部落,全部贬为奴隶,发配到遥远的边疆,蜚廉、恶来父子也在这次镇压中被杀。史书上记载:“周公诛蜚廉、恶来,天下大悦。”

这背后可能是一部已经湮没的民族的血泪史。

从现有的史料推测,蜚廉、恶来在当时应该是殷商一方的名将,是三监之乱的主力之一,他们一直在寻找机会恢复故国,犹如三国时的姜维,是真正的忠臣义士。

因此周朝官方宣传机构拼命诋毁他们,把他们丑化成纣王手下两个小丑似的奸臣,后世的《封神演义》里面还有姜子牙斩蜚廉、恶来,以其魂魄封神的情节。

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嬴姓部落都在边远地区的荒原里为周王朝戍守边疆。

其中有一个族群驻扎在犬丘——这里是周朝的西部边陲,靠近西戎——因此他们一直是抗击西戎的主力。公元前八九〇年前后,周孝王时期,这个家族里面出了一个叫非子的年轻人,他有一项独特的才能——养马。

周朝政府为了抵御四方的蛮族,需要许多马匹,养马是后勤保障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政府特别看重这方面的人才。

有人告诉孝王,犬丘的非子很善于养马,在当地名气不小,可以召来试试。孝王就找到非子,在汧(qiān)水和渭水之间给了他一片马场让他去管理。非子不负众望,过了几年,果然把那里的马匹养得又肥又壮,繁育出很多马匹。

其实他们的祖先大费当年就曾经为舜帝训练野兽,也是干得很出色。所以这大概算是一项祖传技能吧,也间接说明这个家族的人办事严谨、认真、勤恳——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主要的诸侯国里面,只有秦国没有出过任何昏君、暴君。这一点十分可怕。

周孝王很高兴,而且后来非子又做出了更多贡献,名声更加响亮,孝王就说:“当年你们祖先为舜帝驯兽,因此得到封地;现在你又为我养马,我也给你一块封地,就让你来继承嬴氏的宗祀吧。”就在王国西部给了他一块小小的封地,称为秦。非子从此以后被称为秦非子,也叫秦嬴。

秦国自此立国,非子就是第一代秦君。

但这时候秦国只是一座小小的城邑,地位低下,还不算是诸侯国。秦国要升级为诸侯,还得等一百年后的那一次重大机遇。

后来西戎反叛,进攻周王朝。犬丘那边的嬴氏家族全体为国捐躯,嬴氏家族只有秦非子这一支幸存了下来,继续为国戍守边疆。

这之后的整个西周时期,秦国都在跟西戎作战,为保卫国家做出了很大牺牲——从这一点来看,秦国对周朝的贡献超过绝大多数诸侯国——也因此得到不少封赏,在诸侯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公元前七七八年,秦襄公即位。七年以后,骊山之变发生,幽王被弑,秦人一直等待的机会来了!早期的晋国

上古时期,中原有一个重要的部落——陶唐氏,他们是帝尧的后裔,在太原建立了唐国。这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国家之一,这个古唐国的历史现在已经无人知晓。

后来,商朝末年,陶唐氏的后人在古唐国的位置上重新建立了唐国,唐国之后成为周朝的封国之一。

公元前一〇三五年,周成王八年,唐国发生叛乱。朝廷派军队镇压唐人,把他们都迁到杜国,又从周朝的属地迁移民众去占领了唐地。

所以这以后的唐国已经不是原来的唐国了——人民已经被替换掉了。

两年以后,成王把自己的弟弟叔虞封为唐侯,让他去管理唐国,并且给出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国方略。

唐国所处的位置是夏朝故地,又是华夏与蛮族交界的位置,各种民族杂居,所以其治国方式跟周朝不同。

后来叔虞的儿子燮(xiè)父把国家迁到晋水之畔,因此改国名为晋国。

因为祖上是周王的弟弟,所以晋国跟周王室关系非常亲密,地位不同于一般诸侯国。

晋国在周王朝的北部,挨着戎狄等蛮族,是抗击蛮族的前沿阵地。历史上晋国多次派出军队参与周王朝对戎狄的战争,立下不少军功,这也使得晋国一直保持着强大的武力,成为中原诸侯里面军力最强盛的一支。这一点跟秦国类似。甚至到数百年后,晋国的继承者赵国,军事实力也非常强大,一度威震天下。

西周末年,晋国当政者是晋文侯,这是个狠角色。

文侯本名仇,父亲是晋穆侯。穆侯去世以后,本来应该让嫡长子公子仇继承王位,穆侯的弟弟殇叔却抢先一步,自立为王。公子仇趁乱逃出晋国。四年以后,公子仇带着自己的军队打回晋国,杀掉殇叔,夺回了政权。

从这时候起,兄弟争位、宫廷政变就成了晋国的一项“保留剧目”,在几百年中一直困扰着晋国,晋国也就一直是个很容易发生内乱的国家,直到最终亡于内乱。

晋国史就是一部对外争霸和对内夺权的杀戮史。

再回到晋文侯这边来,他跟秦襄公一样,抓住了平王东迁的机会,是这项超大型工程的主持者之一。我们稍后再继续说他的事。早期的郑国

郑国这个国家在诸侯国里面地位特殊,简单来说就是:它是最后一个被分封的诸侯国,其君主也是跟后来的周天子血缘关系最近的诸侯。

在西周末年,郑国跟周王室实际算一家人。

西周的最后三个君主分别是: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

周厉王有两个儿子:王子静和王子友。

公元前八二八年,王子静继位成为周宣王。

公元前八〇六年,宣王把自己的弟弟友封到了“郑”这个地方(在关中平原附近,靠近周王室),郑国由此建立。友的爵位是伯爵,因此便称为郑伯,又叫郑桓公。

按照周朝的传统,被分封的诸侯同时也要兼任朝廷里的官员。所以郑桓公不仅是郑国的君王,也是周朝的高官,他大部分时间要在朝廷里面处理国政。

郑桓公并不完全是靠自己的血统走上高位的,他本身的才能也非常突出。早在被封为诸侯之前,他就曾带兵抗击猃狁(xiǎn yǔn)入侵,取得大胜;他被封为诸侯以后,又把郑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真是帝王之才。

后来宣王的儿子宫湦(shēng)继位,史称周幽王。郑桓公继续尽心竭力地辅佐这个侄儿。

当时天下局势已经风雨飘摇,看到幽王昏聩无能,郑桓公为了保全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迁国。

前面说过,西周的都城镐京一直受到犬戎的威胁。而郑国的土地就在镐京以东,离犬戎也不远,属于比较危险的地区。

桓公是政治嗅觉非常敏锐的人,他分析当时的局势,感到关中不是久留之地,就着手把郑国的人口和财富向东迁移。

迁到哪里去呢?桓公看中了洛邑附近的土地。洛邑在很远的东部,各个诸侯国中间,远离各种蛮族;洛邑本身又是国都之一,经济发达,其附近是建立新国家的好地方。

后来平王也把国家迁到洛邑,所以桓公这次迁国可以算平王东迁的预演。

桓公找到洛邑附近的东虢国和郐(kuài)国,送给这两个国家大量钱财,跟他们说,要向他们借一块地来安置郑国的人民。

他是君王的叔叔,两个小国当然没法拒绝,只好献出了十座城池给郑国,史称“桓公寄孥(nú)”。

公元前七七二年,郑国东迁到新取得的土地上,首府在虢郐之间的“京”城,这是郑国在东部最初的基地。

第二年,犬戎入侵,关中大乱,幽王在骊山被弑!

郑国民众刚好躲过这场劫难。多么惊险!

但不幸的是,桓公在这场变乱中与幽王一同被杀,成了无辜的牺牲品。

桓公的儿子掘突听说父亲被杀,披麻戴孝地带领郑国军队来到镐京,当着众位诸侯的面继位,是为郑武公。

郑国自此走上了一条富有戏剧性的称霸之路。秦国:天道酬勤的典范

再说平王迁都的事。

公元前七七〇年,车马喧阗,旌旗蔽日,从镐京向东的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在秦、晋、郑、卫四国诸侯的护卫下,周朝政府的全体成员开始了迁都的旅程。

洛邑本身就是王国的都城之一,营建得很完备,道路规整,宫室雄峻,再加上周围沃野千里都是富庶的地区,比起废墟中的丰镐二京,这里就是一个全新的浮华世界,霎时使人忘记了不久前那一场惨烈的变乱。

丰镐二京的府库已经被洗劫一空,没有什么需要携带的物资,一路上反倒轻松。周朝政府来到洛邑之后对原来的宫室略加修缮就安顿下来了,整个过程没有遇到太大的波折。

平王这时可能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没什么政治经验。他看到四国诸侯对自己鞍前马后地悉心照料,心里很感激,再想到一路上四位“叔叔”风餐露宿吃了那么多苦,却什么抱怨都没有,心里一热,就对身旁的秦襄公说:“爱卿如此为国尽忠,实在让本王感激不已。本王知道你们家族世代守卫西部边疆,为国家出了很多力,却只有‘大夫’之位,实在亏待你们了。现在本王特封你为诸侯,与齐晋等列。”

秦襄公赶紧跪谢。至此,秦国立国一百多年之后,终于升为诸侯国。

平王又说:“岐丰之地,已经被西戎占据。只要你能赶走西戎,收复国土,本王就把这些土地赐给你,你们秦国以后就替本王守护这份祖宗基业怎么样?”

秦襄公大喜过望,连声称谢。

这是秦国得到的一份绝大家产。

当年周王室的祖先住在岐山附近,从那里发迹,向东扩张,逐渐掌握了天下,所以岐丰的土地是周王朝的祖宗基业所在。现在那里被戎狄侵占,平王不想着怎么去收回故土,却做个顺水人情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秦国——反正我也拿不回来,就送给你好了;你有本事把那边抢回来那就是你的,抢不回来也别怪我,反正人情已经给你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平王是个很平庸的国君,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他随便一个决定就使周王室永久丢失了祖先的土地,丢失了西周时期的王国中心地带。

他以为洛邑处在天下中心,物阜民丰,以这里作立国之本也不错;西部那些土地都被人踏烂了,丢就丢了吧。

他却没想到,洛邑位于诸侯中央,是优势,也是一种很大的劣势,这使得周王室被诸侯国包围起来,没有了发展空间:周围诸侯都在跑马圈地,日渐挤压周王室的空间;再加上常常需要赏赐土地给有功劳的诸侯,更让土地一直缩水。后来周王室的土地竟缩成了一个小小的城郭,拥有天下九州的周王朝竟这样逐渐走向消亡了。

再有,洛邑周围都是一马平川,没有山川阻隔,完全没有防卫能力,只能让诸侯来保护,这根本就不是可以立百年基业的地方。事实上,从这以后都是各路诸侯在纵横天下,根本就没有周王室什么事了。

而秦襄公得到这样一份大礼,丝毫没有浪费,回去以后就开始厉兵秣马,展开对戎狄的战争。

秦人发扬他们祖先做事刻苦认真的优点,稳扎稳打,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终于把戎狄彻底赶跑,把原来西周的土地尽数收入囊中。到后来,甚至把戎狄原本的土地都给占了,号称“辟地千里”。秦国就这样拥有了大片险峻的国土,更拥有了相对于山东[崤(xiáo)山以东]各国的体量优势和战略纵深,从此成长为一流大国。

回顾秦国的扩张史,可发现其属于典型的苦孩子熬出头。他们所处的位置本来是各诸侯国里面最差的,直接面对蛮族的威胁,数百年的秦国史,就是不断抗击蛮族侵略的历史。哪知道这样一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反而锻炼了秦人的意志,使他们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当后来他们跟山东各国竞争的时候,这种刚毅的品质就变成为一种咄咄逼人的国家性格,压得山东各国喘不过气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许说的正是秦人的这种情况吧。晋国:喜好内斗的大国

公元前七八一年,晋文侯杀死他的叔叔,夺回王位。

到平王迁都的时候,文侯三十五岁,正处在政治生涯的巅峰。

在辅佐平王迁都之后,晋国虽然没有像秦国那样取得大片土地,但也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史书上说:“及平王之末,……秦景、襄于是乎取周土,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就是说,尽管秦国趁机取得了西周的土地,晋文侯的功绩却是“定天子”——可见在当时的人们心目中,平王的朝廷里位居首位的功臣可能是晋文侯。

晋文侯最大的功绩是在公元前七五〇年派兵打败并且杀死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尴尬局面,使平王真正坐稳了江山。

平王为了表彰文侯的功绩,赐给他一套弓箭、酒器等祭祀用品,在诸侯中间大肆宣扬他的功绩,就差直接吹捧他了。

不过,平王对于文侯的感情除了感激,更多的恐怕还是畏惧。从文侯果断杀叔、杀携王来看,他应该是一个特别强势的人物,很不好惹——只不过史书上没有点明这一点而已。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平王能够坐稳江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侯的支持。文侯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要是他支持携王的话,获胜的一方恐怕就是携王了。

从晋文侯起,晋国基本确立了一等强国的地位。

但这时的文侯绝对料想不到,他的后人即将面临一场血腥的政治屠杀,有人的手段比他更狠……郑国:跑马圈地第一人

平王这称号挺有意思,他的人就跟他的称号一样,能力平庸,只知道苟且偏安,毫无出色之处。

堂堂周天子沦落到要靠诸侯扶助才能坐稳王位的地步,这已经够丢脸了;祖宗基业也送人了,困守在洛邑这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在诸侯国的包围中间勉强维生;何况,诸侯们还在背地里传说他如何如何杀父弑君的小道消息:这样的周王当然得不到大家的尊重。

但天子毕竟是天子,大家背地里不敬重,表面上还是要尊崇他的:隔三岔五去朝廷里朝觐述职是免不了的,定期进贡一些珍宝玩器土特产之类的也是必须的。

但如果某个诸侯本身就是周王室家族的人,还是天子的长辈,又是朝廷里的实权人物,这样的人,恐怕就不太会把天子放在眼里了。

郑武公就是这样一个人。

前面提到过,幽王的叔叔被封在郑地,是为郑桓公。桓公在骊山殉国以后,他的儿子继位,就是郑武公。所以武公是幽王的堂弟、平王的叔叔。

武公登基以后,马上参与平王迁都的大工程,鞍前马后,出过不少力。周朝迁都以后,郑国的地位上升了很多。

而且郑国就在洛邑旁边,挨着周天子。

这时候,洛邑成了天下的中心,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资源都面临大洗牌,涌现出许多千载难逢的机会。

另外,周王室既然已经不受人敬重,也就无法制约诸侯,诸侯国之间因此展开了一轮轰轰烈烈的跑马圈地运动。

武公看准了这次机会,毫不犹豫,果断“抢跑”。他抢先灭掉东虢国、郐国,以及周围的一堆小国,彻底占了这些国家的土地,并把侵占的土地跟之前桓公借来的土地合到一起,重新建立了郑国,将首都建在新郑。(东虢国以外还有一个西虢国,就是拥立携王的国家。)

东虢国、郐国都对郑国有大恩,但郑国却毫不手软,因为这是春秋——一个血腥杀戮的时代,不讲恩义,只讲利益。

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的大幕由此拉开。

平王不敢发话。他自己就是靠这几个诸侯扶上位的,现在位置还没坐稳,自己又是个毛头小伙子,面对一群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敢说什么呢?再说郑国也确实需要土地,不让他吞并小国,难道让他来找自己要土地?

武公正是算准了平王的这种心理,所以不遗余力地扩张自己的地盘。几年之内,郑国就扩张成了中原最大的国家之一,而且占的都是王畿附近的黄金地带。从此郑国物阜民丰,经济领先于各国。

这一系列扩张行动中,最有名的是《韩非子》里面记载的攻占胡国的故事。

胡国跟郑国挨得很近,正因为这个原因,胡国对郑国也就防得特别严,在边境陈列着大量军队。郑武公确实在打胡国的主意,但他不能让胡国看出自己的想法,就处处向胡国示好,表达自己向往和平的愿望。

他先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觉得这样还不够,又召开大会,故意在朝堂上问手下的大臣们:“寡人想对外征伐,大家觉得打哪个国家比较合适?”

一个叫关其思的大臣站出来说:“胡国离我们最近,微臣觉得可以先讨伐胡国。”

武公勃然大怒:“大胆!胡国是我们的兄弟之国,怎么可以讨伐他?”于是叫人把关其思拖出去当场斩首。

消息很快传到胡国,胡国国君以为郑武公真的对自己这么有情有义,就放松了警惕。不久以后,郑国出兵突袭,一举兼并了胡国。

其实朝堂上那一幕,表演的痕迹很明显。这君臣二人很可能是串通好的,以让关其思牺牲性命的方式拿下一个国家。但不管怎么说,武公做事之果决狠辣,在当时各国的君主里面是排在前列的。

有这样霸道的一个君王,再赶上春秋初年各诸侯国刚刚崛起的大好时机,郑国成功地占得了先机,成为春秋初期扩张最迅速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另外还有晋国和秦国,都抓住了这次机会大肆扩张。)

但这只是郑国崛起的序幕。接下来,一个比郑武公更加狠辣老练的人物登场了,把郑国真正带向了霸主之路。第三章郑庄公小霸郑国的兄弟之争

郑庄公名寤(wù)生,是郑武公的儿子,在公元前七四三年即位。

当初武公娶南申国国君的女儿姜氏为妻,史书上称为武姜。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即寤生和段(又叫叔段)。

据说武姜生寤生的时候难产,受了很多苦,所以她一直不喜欢自己这个大儿子,只喜欢小儿子叔段。

武姜是极端认死理的女人,自从对两个儿子的好恶在她心里扎下根以后,她就陷入了一种无可救药的偏执状态:把大儿子当成仇人看待,不管什么事都要维护小儿子。

武公还在世的时候,她就一直碎碎念,让武公把王位传给叔段。但嫡长子继承制是不能随便废除的,武公最终还是把王位传给了寤生。

尽管武姜在换继承人的问题上失败了,但她还是尽最大努力给叔段谋求利益。于是她向寤生,也就是郑庄公,提出很多过分的要求。例如在庄公刚刚登基的时候,她就向庄公提出,把虎牢关附近的“制”这个地方封给叔段。

这里是郑国北部的重要军事关隘,怎么能分封出去呢?庄公当然不答应。

武姜又提出,那就把京邑封给叔段。京邑是郑国在东方最早的根据地,可以说是郑国的发家之地,也是当时郑国最大的城邑,甚至超过其首都新郑。把这个地方封出去,这怎么可能?可是庄公居然答应了。

叔段就这样意外得到一座超大型根据地,高高兴兴地上任去了。表面上看,庄公对叔段简直宠爱有加。

但有一个很微妙的细节:叔段离开首都以后,就跟母亲武姜分开了,此后两人之间的联络只能通过书信,而书信从宫里传到京邑需要过许多道关卡。

而且他也离开了郑国的政治中心,从此与朝臣隔绝开来!

但一般人并没有想到这些,都觉得庄公简直糊涂透顶。朝廷里的大臣们都炸开了锅,纷纷找到庄公,说这么重要的大城市怎么能封出去呢?庄公只是两手一摊,无可奈何地说:“太后亲自要求的,我有什么办法?”大家只好摇头离开。

可是武姜的偏执远远不止于此,她念念不忘的还是让叔段继承王位。于是她跟叔段谋划,让他在京邑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自己则在朝廷里做内应。母子俩暗中勾结,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起兵篡夺王位——太后要篡自己儿子的位。

但他们没想到,他们母子俩背地里的这些谋划,庄公全都了如指掌,甚至一些大臣也知道。至于庄公是通过什么途径掌握的这些情报,那就是国家机密了。

可是表面上,庄公没有任何动作,完全放纵叔段胡作非为。

叔段在京邑厉兵秣马,不停地扩张自己的势力,甚至又吞并了其他的一些城邑,俨然成了郑国的另一个君王——这样下去,郑国是要分裂了吗?

新郑的气氛渐渐紧张起来。满朝文武都知道了武姜母子要谋反的事,可是当他们去找庄公的时候,庄公还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大臣们只能干着急,都觉得庄公实在过分宠爱自己的弟弟了。

最后,郑国最重要的大臣祭(zhài)足私下找到庄公,说了自己的担忧。庄公淡淡地说出了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就是庄公真正的心态,之所以有意放纵叔段,就是要引得他谋反——不谋反,哪有理由除掉他?“多行不义必自毙”

公元前七二二年,经过了充分准备的叔段在京邑起兵,准备攻打新郑。

新郑这边,武姜也准备好打开城门放叔段的兵马进城。

可是这一切早已在庄公的掌握之中。庄公抢先一步,发兵攻打京邑,京邑的百姓立即倒戈;叔段大败,只好逃到鄢城。庄公的兵马又追到鄢城,再次打败叔段;叔段只好逃到共城躲避。庄公又派兵追杀到共城;叔段走投无路,只好自杀身亡——因此后来他又被称为共叔段。

叔段兵败之前,让他的儿子公孙滑逃到卫国去借兵,公孙滑因此躲过了庄公的追杀。但这造成了后来的一系列国际纠纷……

这时大家才看出,叔段自以为准备充分,可庄公准备得比他充分得多。庄公对于局势的掌控能力,是叔段根本比不上的。他表面上一直放纵叔段,背地里却做好了全部准备,而且成功瞒过了叔段母子。

赶跑了叔段以后,庄公把武姜母子密谋篡位的事情公布于天下。事实俱在,证据确凿(可能是截获了叔段母子通信的内容),武姜声名扫地,无法继续在新郑待下去。庄公派人把她送到城颍去居住,并且撂下狠话:“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意思就是我们这辈子就别再见面了。掘地见母

送走武姜以后,郑国内乱平息,庄公彻底掌握了大权。

但武姜毕竟是庄公的母亲,不久以后庄公就后悔了。一方面可能是他放不下母子的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恐怕也是顾及自己的名声,怕担上“不孝”的罪名。

不过话已经说出来了,现在要反悔终究抹不下面子,得有一个台阶。

大臣们都猜到了庄公的心思,纷纷配合表演。

在颍谷有一个小官员,叫颍考叔,他听说了庄公撵走母亲的事,就以进献贡品为由来见庄公。

庄公收下他的贡品,当面赐给他一些食物。

颍考叔把里面最好的一些肉挑出来,剩下的才自己吃。

庄公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

颍考叔说:“我家里有老母亲,一直以来只吃过我做的饭菜,从来没有吃过大王赏赐的食物,所以我带回去给她老人家品尝。”

庄公叹了一口气,伤心地说:“你还有母亲可以奉养,我却没有。”

颍考叔故意问是怎么回事,庄公就把自己跟母亲和弟弟的那些事说了。

颍考叔一听,马上说,这好办。“不到黄泉不相见”是吧?大王您可以挖一条地道,一直挖到出泉水为止,到那里去跟您母亲相见,这就是“黄泉下相见”,这样就不违背誓言了。

庄公一想,这个法子不错。于是他就派人到郊外挖了一条很深的隧道,一直挖到泉眼,然后在隧道里面搭建起一个木棚,先把武姜接到木棚里等着,庄公亲自下到隧道里拜见武姜。母子相见,尽弃前嫌,昭告天下。庄公重新奉迎武姜为国母,但武姜从此再也无法作乱了。

一场纷繁芜杂的家族斗争就这样结束了,大家都得到了能接受的结果。庄公宽厚仁德的美名也从此传遍天下,他既除掉了争权的弟弟,又赢得“孝子”的口碑,最后大权在握,家庭和睦,世人交口称赞。不得不说庄公的情商是非常惊人的。《诗经》里的叔段

叔段在当时就已经名满天下。《诗经·郑风》里面有《叔于田》和《大叔于田》两首诗,传说就是赞美叔段的,里面描写的“叔”是一位仁义又勇武的美男子,风华绝代,天下无人能比,是郑国的超级偶像。《郑风·叔于田》这样描述: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叔”据说就是叔段,“田”是打猎的意思,“叔于田”就是描述叔段出外打猎的事。“叔”只要饮酒,其他人那样也配叫饮酒?“叔”只要骑马出门,其他人那样也算骑马?“叔”一亮相,普天之下的人都被比下去了。多么鹤立鸡群的叔段!

那为什么史书上记载的叔段和武姜母子又是那样卑琐的形象呢?历史上的有些事,真的是很难说得清的。

再说叔段的儿子公孙滑,他逃过了庄公的追杀,逃到与郑国相邻的卫国。卫国拿到这张牌,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冲击包围圈

郑国的位置其实很尴尬。

当初“桓公寄孥”的时候,因为桓公是天子的叔叔,权势压人,找的都是最好的土地。这些土地就在洛邑南边,是王国东部的中心地带。这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使新建立的郑国迅速成长为一个繁荣的国家。

但地处中心位置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缺陷——郑国被其他诸侯国围在中间,没有扩张空间,反而受到周围国家的挤压,跟邻国的冲突不可避免。

郑国东边是宋国,西边是王畿和晋国,南边后来与楚国接壤,北边是卫国,周围还夹杂着一堆小国家,被重重包围。

当时晋国正在内乱,暂时没精力对外扩张;楚国这只大鳄的触角还没有伸到郑国边上;真正会带来麻烦的就是宋卫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体量跟郑国差不多,国力接近,也是被一堆诸侯国围在中间,急需发展空间,他们的扩张必定要跟郑国直接冲突!卫国:打不死的千年小国

卫国是周武王的弟弟的封国,封在殷商故土上,国民很多都是商朝遗民,治国方略是“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根据周朝的特点改进了商朝的制度。

因为跟周王室是近亲,所以卫国积极辅佐周王。幽王犬戎之乱的时候,卫武公派兵救助,后来又扶助平王迁都,因此获得了公爵的封号,国家地位是很高的。

卫武公是一个强势人物,跟前面提到的晋文侯类似,他也是弑君上位的,他杀的是自己的亲哥哥卫共伯。这样的人,要么是极其凶残的暴君,要么就是开宗立派的一代明主。卫武公是后者。他才能卓著,能文能武,当政五十五年,把卫国带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卫国国力强盛,眼看一代霸主呼之欲出。

但卫国的上升过程到这里便戛然而止。卫国以后就一路下行,逐渐沦落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国,最后成了春秋时代最早被灭国的诸侯国,但很快又复国了。

最神奇的是,经过灭国大难之后,这个处在四战之地的蕞尔小国从此好像被大国们忘了,竟然顽强地通过了春秋战国的血腥考验,在风暴中坚强生活着,一直挺到秦朝末年才最终灭亡。算起来,卫国的生存时间比周朝还长,无意中创造了诸侯国生存时间最长的纪录。

先说卫国跟郑国掐架的事。

叔段被剿灭、公孙滑逃到卫国的时候,卫国的国君是卫武公的孙子卫桓公。他听公孙滑说起郑国内乱的事,喜出望外——终于有借口可以公开打击郑国了。于是他以替公孙滑讨公道的名义派兵攻打郑国。

公孙滑带路,卫国军队很快打下了郑国的廪(lǐn)延。郑庄公反击,纠集西虢国等多国军队连续两年攻打卫国,大获全胜,最后还与邾(zhū)国和鲁国会盟于翼。

这里有一个细节,郑庄公纠集的多国部队中,有一支是周王室的军队——周天子无力阻止诸侯之间的冲突,反而派兵加入战团,把自己降到跟诸侯一个档次,这是很掉价的行为。

最后可能是在武姜的请求下,郑庄公才放过公孙滑。公孙滑最终老死在卫国。

卫桓公这一轮吃了亏,当然不会罢休。不料正当他一心想着再找郑国报仇的时候,自己的后院却起火了。大义灭亲

卫桓公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州吁(xū)。州吁从小很受父亲卫庄公宠爱,后来被封为将军,手下有不少军队。他性格很招摇。大夫石碏(què)就对庄公说:“州吁这样的人是不会安分守己的,最好防着一点,不要给他军权。”庄公不听,继续宠着他。

桓公登基以后可就不宠着这个弟弟了。他找个借口,说州吁“骄奢”,夺了州吁的军权,接下来准备进一步处理他。但桓公的保密工作做得不好,被州吁跑掉了,逃到了国外。

接下来的剧情跟当年晋文侯经历的类似。州吁潜伏在国外,到处拉关系,培植自己的势力,准备反攻。据说他跟叔段是同病相怜的好友。十四年之后,州吁带着自己手下的军队,借着外国敌对势力的帮助,偷偷潜伏回卫国,突袭杀死卫桓公,自己当上了卫国国君。

这是春秋初期诸侯国中特别有名的一起弑君案,带头作用很明显。从此以后,各种弑君篡位的事件源源不绝地出现。

这起弑君案也成为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样本:兄弟争位,失败的一方逃亡国外,再借助国内外敌对势力支持,回国篡位。这样的案例在春秋历史上实在太多了。

要追究责任的话,首先是作为父亲的庄公没有把太子的势力培养起来,结果兄弟党的势力太大,强枝弱干,太子镇不住。其次是,桓公的能力跟他这个弟弟相比,显然要差一些。州吁很能沉得住气,在国外长期潜伏,最后一击必杀——这样的人当然是很不容易对付的。

州吁篡位成功,当上了国君,俨然一个翻版的晋文侯。但晋文侯本来就是君位继承人,他是被人篡位以后再夺回君位的,名义上是站得住的。州吁就不同了,他是极其恶劣的弑君篡位,名不正言不顺。

而且他的才能和眼光也比晋文侯差得远,所以还没坐稳君位就出事了。

州吁跟叔段惺惺相惜,也可以说是臭味相投。他登基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攻打郑国替叔段报仇。

州吁篡位成功的当年(公元前七一九年)夏天,他纠集起宋、陈、蔡三国一起攻打郑国。这次草率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取得实质上的胜利,仅仅包围郑国都城的东门五天以后就撤退了。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四国不心齐,尤其是陈蔡两个小国,只是打打酱油罢了。

四国联军不甘心失败,当年秋天带上鲁国军队再一次攻打郑国。这次的战果稍微好看一点,史书上记载是“取其禾而还” ——抢了郑国的一些庄稼回去。

这时候距离州吁篡位不过半年而已。

州吁在刚刚篡位成功、位子没坐稳的时候就连续对外用兵,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定要在国内局势稳定的时候才能进行,否则就会给政敌以空子钻。

结果,老百姓都怪州吁穷兵黩武,卫国国内开始人心不稳。

他看到这情形,也有些心虚,就想着怎么去弥补。

石碏有一个儿子,叫石厚。石厚是州吁的心腹大臣。有一天石厚问自己父亲:“我们的君王怎么才能得到百姓拥护呢?”

石碏回答:“国君要受百姓拥护,先要得到天子的支持。你们可以去朝觐周天子,争取名分。”

但州吁是弑兄上位的,是个非法君主,怎么能去朝觐天子呢?

石碏就给他出主意说:陈桓公当下不是天子跟前的红人吗?我们国家现在跟他关系很好,可以托他帮忙去打通跟天子的关系。

在石碏的反复撺掇下,州吁带着石厚去了陈国,商量朝觐周天子的事。

这本身是没问题的,但他们想不到的是,老谋深算的石碏暗地里托人带信给陈国,说:“这两个人是弑君的恶棍。卫国是个小国,我又是个老头子了,实在没有能力除掉他们,还请陈君帮我们除害。”

卫桓公的母亲是从陈国嫁过去的(可能是陈桓公的亲属),而州吁跟卫桓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州吁弑卫桓公,陈桓公内心肯定是反对的。

陈桓公收到石碏的信以后就暗做准备,派武士埋伏在州吁一行人下车的地方。州吁等人刚下车就被当场活捉,分开关押起来。陈桓公随后派人向卫国报告情况。

卫国国内,石碏收到卫桓公的回信,于是向满朝文武公布了州吁落网的消息。州吁实在不得人心,而且他已经被拿住了,所以没人再支持他。石碏一党很快控制了局势,马上派出大臣去陈国杀掉了州吁,一场篡位闹剧至此终结。

但怎么处理石厚是个麻烦事。

石厚毕竟是石碏的儿子,石碏现在是卫国实际的掌权者,所以有人揣摩着他的心意,替他儿子求情:弑君的主犯是州吁,现在州吁已经伏法了,别人可以免罪。

但石碏丝毫不为所动。实际上,石厚的罪行可能确实没那么严重,但如果就这样放过他,别人都会说石碏徇私舞弊,那么杀州吁这件事就难以服众。所以石碏必须立一面旗帜,以儆效尤。

最终,石碏排除一切干扰,派人到陈国杀掉石厚。从此石碏留下“大义灭亲”的美名,给后世树立了一个正面的榜样。

然后,卫国的大臣们把卫桓公的侄儿公子晋迎回国内,立为君主,是为卫宣公。

州吁说来也倒霉,费尽心机潜伏十四年终于上位,最后才当了不到一年的国君就被杀了,连自己的名号都没有,只在卫国王室的谱系上留下一个称号:卫前废公。一个“废”字,多么可悲!

可惜州吁的失败并没有让后来者们吸取教训。随着周天子权威的衰落,各国的野心家们都磨刀霍霍,跃跃欲试,开始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弑君浪潮。

下一个出事的国家,是宋国。宋国:小国也可以有大梦想

宋国是纣王的哥哥微子的封国。

当年周武王打败殷商以后,纣王自焚而死。微子“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让左边的人牵着一只羊,右边的人持着茅草,自己绑着双手,裸跪在地上,用膝盖行走到武王面前,献上祖宗的祭器,乞求武王原谅。

武王对这个“带路党”的热烈表演非常满意,不仅在官方舆论里面大肆宣扬“殷有三仁”(这话虽然是孔子说的,但源头应该是周朝的官宣)——微子就是三仁之一,是商朝为数不多的好人之一——而且给了微子特别丰厚的赏赐。

最重要的赏赐就是把微子封到殷商故地,给他封了一个诸侯,并且给他封的是最高级别的“公爵”,跟周公、召公并列,比其他诸侯的爵位都高。这叫作“兴灭国,继绝世”,就是说,不让前朝贵族断绝香火。(另外还把夏朝后裔封到杞国。)

周朝政府给了宋国很多优待条件,比如可以单独奉祀殷商的祖先,可以继承商朝的礼法等,并且让他们以客礼事周。所以名义上他们家是周朝的客人,不是周朝的臣子。

商朝的礼法是几百年前的东西,跟当前的周礼差别很大,保留着很多上古时期质朴的民风民俗。在周人看来,这些礼法显得迂腐而不合时宜,也只有那群前朝遗老还抱着这些东西不放。

而且更尴尬的是,商人的礼法其实也并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他们其实已经被迫接受了周人的各种思想观念,剩下的只有嘴硬了。

所以宋国在诸侯国里面是一个异类,是前朝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大家都以看笑话的心态看着他们,像“守株待兔”“揠苗助长”这些笑话,都是编派宋人的。

关键是宋人还没有自知之明,总以“贵族”自居,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屑于跟你们这些“俗人”为伍。反映到国家性格上就是:无视自己的实际国力,总以大国自居;明明是一个夹在诸侯国中间的受气包,偏偏总干一些天下霸主的事情——气得你总想扁他一顿。但这个国家又还特别硬,城池坚固,很不好打,不是一等强国还收拾不下他。

总结起来就是——又臭又硬。

这样一个国家,对于身边迅猛扩张的郑国当然很看不惯。郑国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暴发户富二代,没文化,没内涵,仗着是周王的亲戚到处招摇。所以宋国总是忍不住要出来敲打一下他。

于是,宋国成了郑国扩张之路上最大的对手。好心办坏事的制度

殷人有一个传统“兄终弟及”,君王死后会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弟弟,弟弟以后再传位给哥哥的儿子。有商一朝,好几次王位继承都是这样的方式。

公元前七二九年,宋宣公临终前,把他的弟弟叫到身边说:“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按照我们的传统,我应该把王位传给你。”于是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把王位传给了弟弟公子和。公子和继位,是为宋穆公。

宣公的太子是与夷,穆公的太子是冯。

后来穆公病重,召集以孔父嘉为首的大臣们说:“我哥哥那么仁义,把位子传给我,我不能辜负他。所以现在我把王位还给哥哥的儿子与夷,不给我儿子。”

孔父嘉却表示反对,说太子很受人拥戴,为什么要废他。但是穆公坚持自己的主张,更进一步,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冯将来争夺王位,他特地把冯驱逐到了郑国——这给宋郑关系埋下了一颗炸弹——然后把王位传给了与夷。与夷继位,是为宋殇公。

那是公元前七二〇年。

但这种“兄终弟及”的模式只是看起来和谐,实际上已经完全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后来的无数历史证明,只要出现“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随后必然引起严重的君位争夺战。这种模式坑了无数个国家,宋国就是第一个牺牲品。

穆公把自己的儿子先发配走,确实是一个明智的招数,理论上能防止争位的情况发生。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后来的事态发展完全超出了穆公的预料——这是后话,先说殇公的事。第一轮宋郑冲突

宋殇公是个特别好战的国君。他上任伊始,马上开始用战争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打谁合适呢?

对于殇公来说,上一代人的兄弟情义并不是他要考虑的事,反倒是公子冯的存在让他如有芒刺在背——目前国内还有很多人支持公子冯。这是他真正的威胁,必须把这个威胁除掉。

公子冯被驱逐到了郑国。本来郑国就是宋国的死对头,现在郑国又好酒好饭地养着公子冯,明显居心不良。这下宋国不打郑国都说不过去了。恰好这时候,卫国的州吁成功夺位,他想转移国内对他弑君的指责,也准备对外发动战争。两个新上任的国君一拍即合,马上联合到一起。

公元前七一九年,宋殇公纠集了陈蔡两个小弟,加上州吁的卫国,四国联军两次进攻郑国(第二次鲁国也参战了,五国联军打郑国)。但他们没能把郑国打倒,前面已经说过,最大的战绩是包围了郑国东门五天,又顺便割了郑国郊外的稻谷。

这只是个开始,中原战火从此被点燃,宋郑两大集团之间的一系列战争拉开了帷幕。

几个月后,卫国的石碏杀掉州吁,迎立宣公,但州吁点燃的这把战火却熄灭不了了。①

第二年四月,郑国侵入卫国。卫国联合南燕国军队反击。郑国派出祭足等大将,带领主力与南燕军队正面对决,同时派制地的军队偷袭南燕军后方。最后郑国在虎牢关打败了卫燕联军。

同时,郕(chéng)国那边又来插一脚,从另一面攻入卫国。卫国又掉头去打郕国。局势一时间乱成一锅粥。

同年九月,宋国侵占邾国的农田,邾国向郑国求援。郑庄公趁机报仇,纠集周王的军队攻打宋国。宋国大败。郑国攻入宋国外城,耀武扬威。

宋国向鲁国求援。当鲁君问起战况,宋国使者却不说实话,鲁君心里很不愉快,于是拒绝援助。宋鲁关系开始破裂。

势单力孤的宋国被郑国军队狂虐。最后郑国掳掠了大量战利品顺利班师,报了去年的仇。

郑国随后向陈国发出通牒,要求陈国归附。陈桓公(曾经帮助卫国杀州吁)说:“有宋卫两国罩着我们,郑国敢把我们怎么样?”于是陈国没有答应。

来年五月,郑庄公出手教训陈国。陈国根本不是郑国的对手,被打得满地找牙,被迫跟郑国签订城下之盟。郑国再次掠夺了大量战利品班师回国。

至此,卫、宋、陈三兄弟被轮流打了一次。这显示出郑庄公霸道的性格——得罪过我的,我都要打回去。

几个月之后,宋国缓过气来,又去攻打郑国。这次宋国憋足了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