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黄帝内经》之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17:38:14

点击下载

作者:王洪图,王长宇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打开《黄帝内经》之门

打开《黄帝内经》之门试读:

前言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第一经典,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中后期面世,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医药学发展之滥觞。《黄帝内经》囊括了中医药学养生、防病、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全部内容,一经出世便成为古人学习中医药学的必读之书。历代医家在研读《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经验不断充实中医药学理论,由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被尊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与儒家的四书五经并驾齐驱,被收入《国学基本丛书》。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底蕴在医学经典中独树一帜。《黄帝内经》所形成的学术体系,以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为基础,运用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与古代哲学充分融合,完美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鉴于《黄帝内经》丰富的养生防病治病内容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以及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有关《黄帝内经》的科学普及工作也在逐渐开展。目前,基于《黄帝内经》的科普著作已出版了不少,也有很多中医研究者借助电视等媒体开展《黄帝内经》的科普讲座,这其中绝大多数局限于养生保健方面,铺天盖地且良莠不齐,这对人民群众正确、全面认识《黄帝内经》有一定的误导,很容易让人认为《黄帝内经》仅是一本专门的养生保健古籍。而实际上,作为“中医之本”的《黄帝内经》,思想内容浩如烟海,其所蕴含的文化与医学思想,岂是单纯的养生保健内容所能概括?虽然《黄帝内经》中含有大量“治未病”的内容,包含众多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与措施,但这只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不能展现《黄帝内经》之全貌。因此,将《黄帝内经》的科普工作重心全部放在养生保健方面失之偏颇,不利于《黄帝内经》科普工作的全面与长远发展。

由于《黄帝内经》是两千多年前的古籍,其文义古奥,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如何将专业化、理论化、抽象化的经文警句、哲理医道用简单、易懂、形象、有趣的语言和形式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实现《黄帝内经》从专业化向科普化的过渡,这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黄帝内经》研究工作者应当走出书斋、走下学术高台,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权威正统的专业知识,将《黄帝内经》有关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思想、方法翔实传达给民众,让更多人真正了解《黄帝内经》这一祖辈留给我们的“传家之宝”,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由研究《黄帝内经》的专家、学者构成,体现了《黄帝内经》当代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平,也肩负着继承、发展、弘扬《黄帝内经》精粹的历史使命。2008年初,学会组织专家、学者从科普角度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并筹划撰著《黄帝内经》科普丛书,于当年7月在吉林长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期间讨论通过了编写书目、目录、编写要求等,确定了编著人员。本丛书各分册编著者均由全国《黄帝内经》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担纲,其对于各自承担的编著内容、所涉及的理论都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够确保本丛书的权威性、学术性。在编著和修订过程中,反复推敲,注意密切结合群众的日常生活事例,以突出其实用性,并力求使文字通俗化,赋予其趣味性,从而达到科学普及《黄帝内经》的目的。

本套丛书包括养生、经络、脏腑、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等分册,编写内容由浅入深,旨在揭示《黄帝内经》中有关生命、人体、疾病、诊治疾病、养生保健的奥秘,同时答疑解惑,介绍《黄帝内经》中人民群众关心的内容,对常见的中医术语给出正确的解答,希望以此为媒介,吸引更多人对《黄帝内经》、对中医产生兴趣,并使之客观地看待《黄帝内经》与中医,让《黄帝内经》及中医学获得更广泛的民众认同,为其良性发展添砖加瓦。

在本套丛书尚未付梓之际,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原主任委员王洪图教授不幸逝世。王洪图教授为《黄帝内经》的研究、发展及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临终前依然关心《黄帝内经》科普工作开展情况。现在丛书即将面市,愿能告慰王教授在天之灵。《黄帝内经》的普及将是全国内经学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翟双庆2010年7月3日第一章 黄帝与《黄帝内经》第一节 “黄帝”的故事

中国古代历史书说,约5000年前在我们这片锦绣般的中华大地上,曾经居住着若干个氏族社会的部落。这些氏族社会的部落,后来的史学家将他们称为诸侯国。黄帝族就是其中之一。

黄帝这个部落,国号“有熊”。黄帝本姓“公孙”,居住在北方地势较高的一个叫轩辕之丘的地方。因此黄帝既称“有熊氏”,又叫“轩辕氏”。后来又迁居到姬水,因而又姓姬。这种随居住地而取姓的习俗,在古代十分常见。比如大家所熟悉的那位传说活了880岁的彭祖,他本姓钱,叫“钱铿”。因为他的封地在彭,所以就姓彭了。现在这种取姓方法在中国好像不太多见了,但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日本,他们的姓氏现在还有许多是这样取的,像“高桥”、“松下”等。所以姓公孙的黄帝部族迁到姬水就又姓“姬”,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

关于“轩辕”之名,还有另一种传说。认为与黄帝发明的车战法有关。相传,当时黄帝在战争中发明了一种战法,作战的时候,将士站在战车上;停战或途中休息时,就把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只留一个空当作门可以出入,指挥员在中间,既可以方便指挥,又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围有布幕的战车称作“轩”,把战车之间的空当(门)叫作“辕”,因为黄帝发明了这种战法,所以后人就把黄帝尊称为轩辕氏。“黄帝族”本来是一个氏族、一个部落的名称。但在传说中,人们又将“黄帝”看作一位贤明的君主,看成了一个人。

那么,为什么叫“黄”帝呢?《淮南子》对此曾有解释:“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这是说黄帝是居于中央的首领,管理四方,因为中央属土而黄色,又有“土德之瑞”,所以称为“黄帝”。“黄帝”之称,显然与阴阳五行的观念有关。如果剥掉阴阳五行观念的外壳,我们说,这与中华民族发祥地的地理环境有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先民在黄河流域也就是现在的黄土高原一带活动。黄土高原是当时最适合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土色黄,这应当是黄帝称“黄”的真正原因。

黄帝族曾在阪泉之野战胜炎帝(即神农氏),故炎黄两族融合为一。至今中华民族多自称是炎黄子孙。后来黄帝族又与蚩尤部族大战于涿鹿之野,斩杀蚩尤,使三个部族融合在一起。各部族尊黄帝为天子,听其号令。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先祖,从他登上历史舞台就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用武力平定了诸侯间的混战,将一个各部族星罗棋布、四分五裂的部落社会,推向了大一统的国家社会。他不仅促进了氏族间的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的雏形,也使得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技发明有了划时代的跨越,引领着中华民族的先祖们,从蒙昧走向文明。一、两场旷古之战与民族大融合

1.阪泉之战

据说炎帝和黄帝是由少典部落分离出来的两个族群。炎帝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其部落原位于黄河上游、渭河地区。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炎帝长于姜水,故又姓“姜”。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有关炎帝的传说在宝鸡民间流传,经久不衰。宝鸡市区和南郊常羊山建有炎帝祠、炎帝陵,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每年清明节和农历七月七,均举行盛大祭祀纪念活动。

炎帝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天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成为黄河中游地区的强大部落联盟。依靠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首先壮大繁盛起来。

当炎帝作为黄河中游地区部落联盟首领之时,其内部各部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财富开始经常发生侵伐征战,使得炎帝逐渐无力号令部下,其势力日衰。而黄帝部族却发展壮大,通过征讨周边的部落,势力不断向东方扩张,迫使炎帝部落向北方退却,最终导致黄帝与炎帝部落发生了冲突。支持传统炎帝统治的部落与支持新兴黄帝统治的部落在阪泉(今天的河北省涿鹿县东南)展开了决战,而阪泉这时也是炎帝最后的根据地了。

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有很强的实力,战争的规模颇为壮观。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为了取得这次战争胜利,都作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他们不仅调动了本部落的全部力量,而且联合其他部落作为盟军,在这方面黄帝表现得更为出色。《史记·五帝本纪》说:“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这里所说的熊、罴、貔貅?虎并非猛兽飞禽,而是各部落图腾的名称。这场对决中大规模的战役一共发生了三次,厮杀得非常激烈。

首先,炎帝在黄帝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先发制人,率兵以火围攻,使得黄帝联军营盘经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黄帝的大将应龙带人用水熄灭火焰,黄帝亲自率兵把炎帝赶回阪泉之谷。黄帝嘱咐手下士兵,只和炎帝斗智斗勇,不要伤其性命。在阪泉河谷中,黄帝一方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火战失利后,面对星斗七旗战法,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黄帝仰慕炎帝的医药和农耕技术,决心与他携手创建文明国家。他在炎帝营外摆阵练兵,千变万化的阵法层出不穷,让炎帝的士兵看得眼花缭乱。在长达三年多的操练中,黄帝各部的战斗力越来越强。黄帝一边以星斗七旗战法练兵作掩护,一边派士兵日夜掘进,早将洞穴挖到炎帝大营的后方。忽一日,黄帝兵将突然窜出,偷袭了炎帝营,活捉了炎帝,俘虏了兵丁,这一战让炎帝输得诚服,甘拜下风,甘愿帮助黄帝烧荒垦田,治理家园。炎黄两个部落联合了起来,形成了今天华夏民族的主体。黄帝便取炎帝而代之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2.鏖战涿鹿

炎黄联盟后,不断融合,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天的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与此同时,兴起于东南地区的九夷部落(东夷集团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天的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向西方向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

相传炎帝统治时期,各氏族、部落互相掠夺,为害百姓,其中蚩尤最为暴虐,炎帝、黄帝无力单独征讨。阪泉之战后,黄帝成为部落首领,但蚩尤仍继续作乱,不肯听命,经常前来骚扰。为了解除蚩尤部落的威胁,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这是远古时代一次很大规模的战争。

传说蚩尤,兽身人面,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其部落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腾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分支。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铜制兵器精良坚利,且部众勇猛剽悍,生性善战,善于角癥。其部族进入黄河中游地区后,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挑战炎黄联盟。

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一说72族),在力量上占据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黄帝族则率领以熊、罴、貔貅、虎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战争爆发时,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这很适合来自东南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因此在初战阶段,黄帝族处境并不有利,曾经九战而九败(九是虚数,形容次数之多)。黄帝命应龙作水阵阻挡蚩尤,即利用位处上游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蚩尤请来能呼风唤雨的风伯、雨师对付。黄帝又命随军出征的女儿、名叫魃的旱神收云息雨,使狂风暴雨无影无踪,霎时烈日当空,把蚩尤的军队晒得焦灼不堪,四散逃命。蚩尤眼看就要战败,便使了一个绝招:他和他的弟兄张开大口吐雾,使大地白茫茫、迷濛濛一片,抬头不辨东西南北,使黄帝的军队迷失方向而蚩尤的军队却能时隐时现,运动自如。黄帝命人制作一辆指南车,用以辨别方向,并集中力量向蚩尤军队发动强大攻势。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部族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冀州)擒杀首领蚩尤。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传说,黄帝与蚩尤一共打了三年仗,交锋了72次,最后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此后,黄帝族、炎帝族和蚩尤族等部落,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以炎黄族为主体的部落群体,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我国各族人民都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二、黄帝时代的文明初创

1.春风化雨,文明创生

黄帝很善于治理国家,而且又爱民如子,怎样才能使人们生活无忧、幸福安康呢?这就必须发展生产、改善技术、创造文字、制作历法、增强武备、研究医药……(1)农桑

发展生产是提高生活水平的最主要办法。古时人们曾以捕鱼、打猎、采集野果,作为获取生活物资的来源。至黄帝时,单纯依靠渔猎,已不能满足生活需求,必须另寻他法。而从土地上获取更多物质,是最直接也是最牢靠的办法。这就要发展农业,但是最初的农业是很原始的,人们只是把草木用火烧掉,然后用木棒在地上扎一个洞,把种子放进去。之后就任凭它与杂草一起生长,等待秋季收割,后世把这种最初的农业称为“刀耕火种”。由于产量低,急需改进技术,于是黄帝引导人们研制出了犁耙等农具,开始注意进行田间管理。收获渐渐丰富了,从而养育了更多的子民。

相传,黄帝的正妃螺祖,亲自植桑养蚕,取丝织帛,并染五色衣裳,使人们生活的文明程度得到空前提高。今天河北省涿鹿县,还有一个叫“桑园”的地方,据说是螺祖养蚕之处。(2)造字

人类交流信息,传播和继承文化,文字是最重要的工具,可以说它是在语言之后的人类第二大发明。上古之时,人们对重要的事情,用系绳结的方法帮助记忆,这就是所谓的“结绳而治”。但是随着人们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内容越来越丰富,绳疙瘩越结越多,最终连自己也不知道哪个疙瘩代表哪件事了。

有一个名叫仓颉的人在黄帝手下当官,管理粮仓和牲口。他很细心,用绳结记的账目从来不出错误。可是由于粮、畜数量增多,而且有进有出,尽管他用了不同颜色的绳子,结了大疙瘩、小疙瘩,还有绳套,累得不亦乐乎,终究有一天还是出错了。

一天清晨,仓颉发现圈栏里边的牲口少了两只,不知道是少了马,还是少了骆驼。他在栏外附近寻找,很快发现了动物的脚印,原来是一只羚羊和一只梅花鹿。仓颉从此受到启发,既然脚印可以代表某种动物,那就用画动物脚印的方法,记录动物吧。这样仓颉管理动物的数量,再也不出差错。不仅是记录动物的数量,对很多事物他都采用了这个办法,如记某月某日,便不再用大绳套代表日、小绳结代表月,而是画一个“⊙”代表日,画一个代表月。看见山,画一个“”;看见水,画一个“”……

黄帝发现仓颉创造的符号很好,便命他专心研究,并将这些符号和使用方法推广开来,就这么形成了最早的文字。后来在仓颉的基础上,人们又有新的创造和发明,使中国文字有形、有意。文字对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具有无法估量的巨大作用。(3)指南车

指南车是黄帝与蚩尤作战时发明的。当时蚩尤借助大雾,使黄帝将士迷失方向,于是多次战败。后来黄帝与大臣研制出指南车,车上立一木人,无论车行方向如何改变,木人的手永远指向南方。在以后与蚩尤作战时,虽有大雾,黄帝的队伍不会迷失方向,从而擒获蚩尤。(4)算盘、算术

算盘和算术是一位叫隶首的人发明创造的,据说隶首是黄帝任命管理账目的官员。

黄帝统一天下后,文化发展,物质丰富,算账、管账的事多而繁杂。为了记账,隶首曾用不同颜色的石片,代表不同的东西,用绳子串起来,每100片为一串,代表数量。但日久天长,各种颜色穿成的石片堆积很多。逐渐地,有些绳索断了,变成了几箩筐无法清点的碎石。愁得隶首,茶不思饭不想,眉头紧锁。一天,他到山坡上折下一枝鲜艳的山里红果实,苦思着用山里红怎么算账。正为没有想出办法而心急如焚时,忽听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黄帝的重臣风后向他走来。隶首赶忙站起来,躬身施礼,并诉说用山里红算账的念头。风后一听,也心有所动,似乎想到什么,于是两人坐在山坡上,摆弄起山里红来。

他们先把山里红用树枝一个个串起来,每10个一串,用100个山里红,共做10串,并列放在地上。经过反复琢磨,终于想出了办法。他们以羊作为计算对象,在一串山里红中往上推1粒,代表1只羊,推9粒代表9只羊;如果10只羊,便在前面的一串山里红中,往上推1粒;如果是100只羊,便在前两排山里红串中再往上推1粒。这样,如果是119只羊,便在相邻三排山里红串上,分别推起1、1、9粒山里红。于是就有了十进位的计算方法。

隶首对山里红串加以改进,做成了永久性的算盘,用十进位的方法,经过加减乘除,可以在算盘上计算出千千万万的数字。在没有使用计算机之前的几千年里,无论多么复杂的数据,中国人都是以小小的算盘为主计算出来的。隶首创造的算盘与算术,对中国人来说,真是功莫大焉!(5)音乐

传说黄帝治国,天下太平,引来凤凰降临,凤鸣之声悠扬婉转,似箫若笙,黄帝常听得心旷神怡,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后来,黄帝想到,如果天下人都能听到这样美妙的声音,该有多好啊!于是,广召天下有音乐天赋的能人。

有一位名叫伶伦的人前来应召,声称自己知道竹管可以发出声音,如果进一步研究一定可以做出产生悦耳声音的器物。于是,黄帝命他加紧研制。聪明手巧的伶伦,把竹管截成一定长度,在上面不同的部位,挖出几个孔,用口吹起来便产生不同的音调。经过反复修改,居然可以吹出近似百鸟与凤凰和鸣的声音,这便是世上第一支竹制乐器。屡经改进、发展,直至今天,中国民族乐器仍然是以竹制品为主体。

伶伦制乐,先确定五个音调,即宫、商、角、徵(音止)、羽,相当于现代简谱的1、2、3、5、6。为使音调准确,伶伦研制出“律”(定音器),是用竹管制成的,以竹管的不同长度,分别声音的高低清浊,乐器的音调都以它为准。律分阴、阳两种,属阳的6种称“律”,属阴的6种称“吕”,共有12种。

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太多了,各种文化、技术正如春风化雨,万物俱生般地初生、向荣。

2.天干地支,纪年纪时(1)天干和地支

黄帝命大挠作天干和地支,用来纪事、纪时。天干,用“天”字;地支用“地”字,即包含有天与地相配合、相统一的意思,也含有可以容纳很多事物,解释和说明很多现象的意思。当然,干支也作为符号来使用。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十天干,每一干有特定含义。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十二地支,每一支也有特定含义。

天干和地支配合使用,干在前,支在后。干者,干也,如树干之干;支者,枝也,如树枝之枝。如:甲子、乙丑、庚子之类。

用来纪年,以天干和地支配合,如上所说甲子、乙丑、丙寅、丁卯……顺序配合,各表示每年与下一年的排序关系。天干10和地支12,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0,也就是说60年重又出现甲与子配合的情况,所以叫60花甲子,又简称60花甲。干支排列纪年如2007年是丁亥年,2008年就应是戊子年,2009年应该是己丑年……

中国运用甲子纪年法的历史悠久,这是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早在西周共和五年(公元前837年)开始,至今已是第48个甲子周期。就是说西周共和五年算作甲子年,每60年一个周期,至今已出现过48个甲子年。若以2008年来看,是第48个甲子周期中的第25个年头(戊子)。戊子年排在第25位,可以从下面“甲子周期表”中查到。

一天之中,分为12个时段,一般只用地支纪时,即子时(相当于深夜23时至凌晨1时)、丑时、寅时……

为了查找方便,现将干支配合甲子周期表列于下。表1-1 干支配合甲子周期表(2)干支与中国人的生活

十二属相的由来“您老今年高寿?”“还小哪,八十整,属虎的。”“小朋友几岁啦?”“属大龙的,六岁。”

有人诙谐地说:“在中国,每个家庭都有几个,全国却只有12个。”这说的就是12属相。也就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中国人把这12种动物,叫“十二生肖”。

要问这十二生肖的来历,那可很久远了,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都和轩辕黄帝密切相关。在这里只讲一种笔者认为最合理的解释。

大家知道,黄帝命大挠作干支以纪事,特别常用来纪年、月、日和时辰。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如前面“干支配合甲子周期表”所列。用来纪年,比如说2008年是戊子年,那么这年春节后所生的小孩,当属鼠;2009年为己丑年,春节后出生的小孩,则应当属牛……

据说,当初黄帝战胜炎帝、打败蚩尤之后,各诸侯国(部族)一致拥戴黄帝,尊他为天子,中华大地成为一统江山。但毕竟各部族居住地区不同,生活习惯以及所崇拜的“图腾”互不一样。为了尊重各部族的原有文化,便于调动各部族的积极性,以利于团结与和谐发展,黄帝曾用了一种被后人称作“原始共和制”的管理办法。

古籍《帝王世纪》说:“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国。”风后是黄帝的重臣,协助黄帝治理天下,他根据中华大地上山川土地的自然结构和走势,将国土划分为九州;又根据各诸侯国宾从黄帝的前后次序,设立十二国。

哪九州?它们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共为九州。

十二国的设置,是将原有各部族的图腾或几个图腾综合为一个图腾,共选留12种动物,每种动物分别代表一个国家(部族)。其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黄帝治理天下,以“天下为子孙们所共有”为理念,将十天干(中央直属力量)和十二地支(地方各诸侯国)进行搭配,轮流值年。即干支配合60年一周的天下“共理”值年。按照这个方法,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了。

但“黄帝崩,葬桥山”后,由其孙高杨(颛顼帝)继位之后,天下又乱,颛顼不得已,才实行“专制”,不再实行各国轮流值年。而原来的“值年表”,纯粹用于历法纪年,作为“颛顼历”历法,被以后历代沿用至今。我们今天看到的日历上,仍多标明所属干支年号。

十二属相,就是这个干支纪年方法具体运用的一种表现,从每个人出生的干支年份,自然就可以判知他的属相。同样,知道一个人的属相,也可以推导出他的年龄。如果将干支联合起来看,60年才一个轮回,所谓60花甲子,即使两个人的“甲子”相同,则或者为同龄,或者相差60岁,不会使人对两者年龄产生误解。单从属相上看,同一属相者如果不是同龄,那么至少是相差12岁(叫作一轮),或者相差两轮、三轮……因此,同一属相的两个人,他们的实际年龄也不容易被误解。

所以,中国人见面只要互报属相,自然可以分出长幼。

用干支推算属相

中国人都有一个属相,在过去,这个属相很重要,它甚至常常会对一个人的“终身大事”起决定性的作用。一对青年男女能否成婚配,先要交换“庚帖”,这庚帖上的重要内容就是生辰属相,两者相合的则双方家长拍手相庆,若是相克,必会受到阻挠。

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都要表明身份,而身份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则是出生年、月、日,如身份证、户口簿、履历表,甚至出门坐飞机的机票上,都注明出生日期。

尽管属相已不再标注在个人的档案和证件里,但是出于文化传统,或者另有某些意味,至今中国人仍然对十二属相津津乐道。小孩自从会说话开始,便知道自己属什么,甚至知道父亲、母亲属什么。不仅是中国人,近些年,中国过春节(农历年)的时候,在俄罗斯以及美国的一些城市也举行与十二生肖有关的庆祝活动。活动的举办和参加者,常常并不是华人、华裔。十二属相作为一种文化,远播他乡不是很有趣吗?

刚才说了,现在的个人资料里并不注明属相,如果你有兴趣,想知道亲朋好友的属相,这里可以介绍一个办法。这个办法的前提,是你首先要知道他(她)出生在公历哪一年。同时知道他(她)的生日是在该年的春节(农历年)前或春节后。如果生日在春节前,那应该算在上年的属相里。每个属相,当然都得从该年的干支中找到。

你朋友的出生年干支可以按以下公式推求:S=y-60m-3年

S年是所求年的干支序号(在干支周期表中可以查到)。y是公元纪年数。m为应变常数,可取值32。

假设你的朋友出生在1982年4月(该年春节除夕是1月24日),引入上述公式:S=1982-60×32-3年=1982-1920-3=59

结果是:你朋友出生在干支序号为59那年。查看干支甲子周期表,可以清楚地看到,59是“壬戌”年。那么,他(她)是属“狗”的。

但是如果出生在1982年1月24日或之前,那么他(她)只能是属“鸡”了。虽然是鸡尾巴,也比狗头大若干天。

前面说了,中国以外的国家,有些地方也饶有兴致地过起中国年了,给他们自己,当然也给我们中国人,平添了不少的欢乐。不过,也有些年轻的中国人,给他们自己或他们幼年的子女,也要算一算是属于哪个“星座”,他们觉得也很好玩。除了好玩,往深里说,这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现象吧!“小时”——绝对的中国话

60分钟一小时,每天24小时。这是今天中国人最常用的计时方法,也是最常说的话。

其实,你是否知道,这“小时”的说法,可以说是绝对的中国话,据笔者所知,在外国话里这个概念只用“时”,而没有“小时”一说。日本国和中国在文化、语言、文字方面,有很深的渊源,但即使在日本语里,这个时间概念,也只用“时”。如:两小时,在日语里是“二时间”。

为什么唯独汉语里不单独有“时”,而一定要对“时”加以修饰和限定,前面加一个“小”字呢?根源还是和黄帝时代创制的干支纪时法密不可分。

在古代,人们对一昼夜分为几个时间段,曾有不同的划分法。如以日升日落为标准,将一天分为昼与夜两个时段;又把白天分为午前、午后,夜里分为半夜前、半夜后,即全天四个时段;在《黄帝内经》这部书里除上述时段划分法外,还有将昼夜分为15个时段和12个时段的记载。

其中很重要的,也是此后数千年中国人通常使用的,就是以十二地支纪时的方法。也就是将一天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12个时段,叫作十二时辰。具体方法是:

先确定日中,为正午时,半夜,为正子时。将日夜分作两等份。或者看作“纵线”、“经线”。

再确定平旦,为正卯时,日落,为正酉时。卯、酉又相当于画出“横线”、“纬线”。

有了子午的经线,也有了卯酉的纬线,这就有了进一步划分时间段的依据和标准。中国话在批评做事不守规则的时候,斥之为“不懂子午卯酉”,实际上是在这个意义上的引申,颇含有“不可理喻”的贬义。

在子午卯酉划分出的四部分时段中,每段再细分三等份,便成了十二时辰。中国人用十二地支纪日夜时辰,使用了数千年,直至近代,西方文化进入,为了交流方便,“与国际接轨”,中国也吸收了西方将一昼夜分为24个时段的方法。

虽然把一天分为12个时段,还是24个时段,并无优劣之分,但在中国话的称呼上,出现了不便。因为中国人所称的“时”或时辰,是指昼夜的十二分之一;而西洋所说的“时”,是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了不造成误会,中国人根据外来“时”的概念比固有“时”辰为“小”的实际情况,特用“小时”加以明确。因而“小时”就成了中国人的特有说法。

但是,今天的中国人早已习惯24时段的划分方法,但在传统和习惯上仍称“小时”。以24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其实很容易。只需首先确定“子”时,是夜间23时至凌晨1时,这两个小时为子时。其余各时段有序排列,每两小时为一时辰即可。如:凌晨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

从中医理论看来,十二时辰与五脏六腑有关系,在不同的时段,人的脏腑功能会有相应的改变。比如:午时心脏功能最旺盛,子时肾脏功能会有特殊变化等。这方面的学问,本书以下两章都会介绍。三、黄帝——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祖先

1.黄帝活了多少年

由于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以几千年来受到后世子孙的无限崇敬、怀念、祭祀。对黄帝寿数的传说当中,有时不免加入了美好的想象,使黄帝由人转而神化,但终究还要回归于人,即使圣人,也是人,而有人的一生。关于黄帝寿数的传说有三种:

一说“成神”。传说黄帝在完成中华民族统一大业之后,江山稳固,发明创造出了很多新技术,开创了新的文化,民众过上了美满而和平的生活。一天,黄帝和各位大臣在议政大厅讨论天上、人间的重大问题,并且得到了满意认识。这时,忽听天上传来优雅的仙乐,动听悦耳。很快,便有两位神童,一左一右扶侍黄帝登上龙车,升天而去,群臣跪拜送别。

第二种说法是晋代学者皇甫谧提出的。他认为,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岁”。寿命是111岁。

第三种是传说黄帝治国三百年,但寿命却是一百岁,和第二种说法基本相同。司马迁《史记·帝王本纪第一》注释中引用了《大戴礼》记载的一段话:“宰我问于孔子曰:‘予闻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耶?何以至三百年?’孔子曰: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木火财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也。”这段文字中的“亡”字,与盼望的“望”字意思相同,有希望再回来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解释这段话是:

有一位叫宰我的人,向孔子提出个问题,他说:“我听荣伊说黄帝治国有300年之久,那么请问,黄帝是人还是神?怎么能达到300年的?”孔子回答说:“黄帝一生勤劳,尽心竭力,而且教导民众节省物资财力,其贡献之大无与伦比。在其一生中民众得到利益一百年;虽然逝世,而民众敬畏之如神,沿用黄帝制定的一切典章制度,又一百年;民众希望黄帝复生而遵循他的教诲,又一百年。所以黄帝的直接影响达三百年之久。”

可见这第三种说法,其结论与第二种,即黄帝寿命111岁的说法基本一致。而孔子说黄帝的“直接影响三百年”,其长远影响至今已五千年,并且会更为久远。

2.“黄帝崩,葬桥山”《史记·帝王本纪第一》记载:“黄帝崩,葬桥山。”但是,桥山在何处,黄帝陵有几座,却有不同的解说。(1)桥山有几座

桥山即黄帝陵桥山。现在我们所知道的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南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游览地。传说黄帝逝世于河南荆山,葬在陕西桥山。

桥山地处子午岭中部向东延伸的支脉,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一公里处,桥山在远古时代为有鑝氏居地,称作鑝山,以后演变成桥山。司马迁《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后,名留青史。汉、唐、宋、明、清各代设有祠、园、庙,黄帝陵居于山顶。桥山土厚水丰,林木郁葱,现有柏树林1300余亩,柏树8万余株。

自西汉王朝建立后,到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曾祭拜过黄帝陵,“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王莽、光武帝刘秀,也都曾祭扫黄帝陵。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乱的原因,对黄帝陵的祭扫曾一度中断。隋唐时期,唐太宗每年都在长安南郊祭祀黄帝。唐代宗时期,在桥山西麓建庙,并规定按时举行祭奠。到宋太祖开宝年间,将庙址移于桥山东麓(今址)。至明王朝建立,朱元璋即位,于洪武三年遣官访历代帝王陵庙,再次肯定了黄帝陵在中部县(今黄陵县)。据统计,在明代,皇室派遣专官祭奠黄帝陵共有十四次。清王朝建立,力倡满汉一家。世祖顺治八年,遣专官致祭,此后相延不断,康熙曾撰写过祭黄帝文,清王朝派遣专官致祭者达二十九次。这都说明,我国历朝历代,在陕西桥山祭祀祖先黄帝的传统,由来已久。

此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经过对文献和历史遗迹的大量研究,得出结论:在今天河北省涿鹿县温泉屯乡李虎沟村南,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陵寝山的地方,就是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的“黄帝崩,葬桥山”之桥山。专家认为在辽金时期以前,桥山都建有黄帝庙,但到元朝至顺四年时,涿鹿地区发生了大地震,使得桥山的黄帝庙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而且在汉代以前关于桥山的记载是清楚的,指的就是现在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的桥山,全国仅此一地。但到五代时期以后,由于战乱,桥山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占据,脱离了中原王朝。在此后的几百年里,中原王朝的统治者无法到这一地区祭奠黄帝。为了不辱黄帝子孙的名分,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到处指鹿为马,附会其他地方为黄帝的埋葬之地。致使今天全国出现了多处桥山,以至于难辨真假。

另据河北省《涿鹿县志·古遗迹文物篇》载:桥山位于今涿鹿城东南20公里处,以山顶有天然形成的拱形石桥而得名,海拔918米。史称的“黄帝崩,葬桥山”即指这里。

而且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据说与黄帝有关的遗迹,黄帝陵也有多处。除了河北涿鹿的黄陵和陕西中部的黄陵外,河南有黄陵,北京平谷有黄帝墓,甘肃东部桥山有黄陵,陕西北部上都桥山有黄陵。这一处又一处轩辕黄帝陵墓,都说明了炎黄子孙对自己始祖的敬仰、挚爱之情。(2)黄帝陵是衣冠冢吗

有的史书上说黄帝只是古代氏族社会的一个部落的名称,代表着文化初创的那样一个时代,是后人将其拟人化为一位贤明的君主。换言之,黄帝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如果按这个说法,黄帝陵连衣冠冢也够不上,只是如同神坛古刹那样,是个象征性的建筑。

也有更多的文献记载,说黄帝确有其人,由于他治理国家(部族)有法,教化民众有方,使社会文明得到飞跃性的进步,部族强盛,民众安康,因此这个部族便以黄帝来命名。虽然他代表着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时代,但他确实是一位有血有肉、重情重义的圣德明君。如此说来,黄帝陵所埋葬的便不只是衣冠,必有遗体葬于其中。不过,必须说明,由于今天有几座同名的桥山,并且山上均有黄帝陵或黄帝庙,因而肯定不会每座陵墓都有黄帝遗体。那么,其中某座为衣冠冢也是很有可能的。

古籍《列仙传》称:“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说黄帝自己选择了9月9日为死亡日期,并且与群臣辞别,去世后回葬在他故乡的桥山。但是埋葬后山体崩裂,人们再去看时,棺材内已见不到黄帝遗体,只剩下一把佩剑和一只靴子还留在那里。于是人们重新埋葬,所以黄帝陵只是衣冠冢,而黄帝升天成了神仙。

有人研究认为衣冠冢之说起自汉武帝时,武帝信奉道教,而道家认为最高级的养生得道之人,寿命无穷,能“与天同纪”,也就是长生不老。当汉武帝祭陵后便问大臣们:“黄帝是最贤德的君主,为什么会埋葬在这里呢?”于是有人回答说:“黄帝并不是亡故了,而是升天成神仙了。在他临升天那会儿,群臣们不舍,企图挽留住黄帝,上前去拉、去抱,结果只扯下一只靴子、一把剑葬在这里了。”我有幸祭拜黄帝陵、岐伯庙1998年春夏之交,陕西省有关部门为了重新修整黄帝陵,准备扩充碑林,拟选《黄帝内经》的若干记载,作为新增的数十筒石碑的内容。本人应邀,赴西安市参与择选经文工作。期间由主办方安排专家成员五六人集体祭拜黄帝陵,并实地考察碑林安放具体位置。乘车自西安市出发,看到西北一片黄土高坡,虽然雄浑壮阔,却又颇显苍凉。而临近黄帝陵所在的那座不太大的桥山时,呈现在眼前的是另一番景象,苍松翠柏,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与那植被稀疏而辽阔的黄土塬,形成明显的对照,令人不禁生出许多感慨。数千年来,中华大地上经历了多少饥荒战乱,人为地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以致大片森林被毁、耕地水土流失、植被变得十分稀罕而脆弱,国人无不为之痛惜。但是,无论是由战争胜负决出的王侯与贼寇,还是饥馑难挨的穷苦大众,也无论他们的社会地位与生活环境有何等的差别,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没有数典忘祖。桥山上的林木始终无人去砍伐、去焚烧,从而为中华民族完好地保存了一片心灵中的绿洲。当我们走近黄帝陵时,桥山前面的沮河上,已经架起了新桥,白色大理石的桥栏,雍容华美。黄帝陵前醒目地矗立着两座石碑,各书“黄帝陵”三个大字,一为蒋介石先生亲笔,一为郭沫若先生所书。在陵上工作的人员,似乎猜到我们的疑问,没等发问,便说:“本来请毛泽东主席题写石碑,毛主席请郭老写。毛主席曾为黄帝陵写过祭文。”传说汉武帝拜祭时挂过铠甲的柏树,至今犹挺立在陵前,尤显高大而苍劲。我们虔诚地向黄帝陵行三鞠躬礼后,难免浮想联翩,但有一个感受是明确而坚定的:桥山上那一片苍松翠柏,足以唤起中华儿女重建美丽家园的激情,给予凝聚起我们再塑辉煌的力量与信心。岐伯其人,非同凡响,传说他是黄帝的老师,所以又被称为天师。以岐伯为首创立的维护健康、祛除疾病的医学,对中华民族的保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深受人们崇敬。传说岐伯是甘肃省人,在甘肃省庆阳市有一座岐伯庙,香火很盛。2005年6月,庆阳市举办民俗节期间,社会各界曾隆重举行祭拜岐伯仪式。香烟缭绕,鼓乐齐鸣,众人向岐伯像行鞠躬礼,热烈而庄严。岐伯坐像,须发皆白,衣着朴素,容貌庄重而慈祥。本人以中医界代表的身份敬献花篮,略表对中医祖先无限敬仰之情。与黄帝陵的乔山上的苍松翠柏相仿佛,由甘肃庆阳市至陕北延安,其中有上百里长一段路的两边,树木繁茂,流水淙淙,大片大片的稻田映入眼帘,完全不是想象中的西北黄土高坡,倒如同进入了江南水乡一般,这或许也是岐伯留给后人的福气吧!第二节 千古奇书《黄帝内经》一、古代医经七家《黄帝内经》并不是五千年前黄帝时代写出的著作,而是春秋战国至西汉时代的作品,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一部两千年前写成的医学书籍,今天还指导几十万名医药人员的实践活动,为数亿以至十数亿人的医疗保健服务,并且取得举世瞩目的效果,这个事实,就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一个奇迹。

在班固撰写的《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过《黄帝内经》书名。“艺文志”是专门记载科学技术、工艺等著作“目录”的,它说:在汉代医药学中,关于医学典籍有“医经七家”。哪七家?它们是:《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

可见,那时候医学经典著作不只有《黄帝内经》一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其余六部典籍早已失传,惟有《黄帝内经》保存下来,流传于世,尤其显得弥足珍贵。说《黄帝内经》至为珍贵,不仅因为它是医学典籍,更由于书中十分广泛地记载了古代其他学科的知识、技术,被誉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典。二、托名黄帝及“内”与“经”

1.“黄帝”为托名

既然《黄帝内经》并不是黄帝时代的作品,那么撰写论文和编辑书籍之人为什么要将书名冠以“黄帝”呢?其实,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为了书籍便于流传。

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始祖,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宗都十分尊敬、崇拜。那么文章书籍,或者其他发明创造,如果托名是黄帝所作,在民众中就会容易取得信任、受到重视,从而既受到保护,又便于流传。

要知道,古时候书写十分困难,尤其在《黄帝内经》的文章产生的时期,“纸”还没有发明出来,要把文字写到一片片的竹板上,最重要的部分还要刻到石板上,那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啊!假若说,我把最重要、最宝贵的理论、知识、技术,历尽千辛万苦写出来,希望传播开去,并留给后世,但却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注意,极有可能会被丢失或破坏,那不实在太可惜了吗?而托名“黄帝”对保存、收藏以及传播,都会有好处,所以不少古籍都采用了托名的方法。仅和医药有关的书还有很多,如《黄帝明堂经》、《黄帝素女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雷公药性赋》等。

有一点必须注意,很多托名而留下来的典籍,其真正的作者却永远不被人所知。他们之所以要呕心沥血地把知识记录下来,无非是认为这些发明、发现十分不易,对人们具有重要用途。可以说,他们必须具有十足的民族责任心,而绝无名利之想,才能这么做。这难道不让我们后人感动吗?他们记载下来的文字,必定是真实古朴,而绝无浮华之气,因而可信度极高,以致历经两千年,用之实践仍然极为灵验!

2.“内”与“经”的含意《黄帝内经》书名中“内”字含意,经过多方面的研究与求证,其实并无特别深奥的用意,仅是与“外”字相对而言,以示分别而已。如上面所说,古时“医经七家”,其中六家都是内、外相对命名。就好像我们今天写书的人,经常把一部书分为上篇、下篇,或者把相联系的两部书称为“姊妹篇”一样。这种给书籍命名的方法,不单出现在医学书中,其他古籍也常这样起名字,例如《易经》有内外卦、《春秋》有内外传、《庄子》有内外篇、《韩非子》有内储说与外储说等,都属于把书籍的内容分列次序的一种方法。只不过,今天我们仅知道《黄帝内经》的内容,而《黄帝外经》记载些什么,却无从考查了。“经”字的本义是指纺织品的纵线,以纵线为主干,横线往来穿梭才能织成,而这横线叫作纬线。“经”字的引申义为常理、法则、原则。所以书籍可以称为典范的,叫作“经”,如《诗经》、《书经》、《易经》等。明代,有一位大医学家叫吴?他说:“万世宗法,谓之经。”意思是说《黄帝内经》讲述了医学最根本的理论、最重要的法则,永远都应该学习和遵循。三、《灵》、《素》与81篇《黄帝内经》一书,其中又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人们常简化称之为《灵》、《素》。每部之中又各有81篇文章,所以《黄帝内经》总共由162篇医学论文组成。之所以书名叫作《灵枢》、叫作《素问》,又各有81篇文章,不是80篇,也不是91篇,自有它的原因。

1.《灵枢》《灵枢》又称《灵枢经》,它主要记载的内容是人体的经络、腧穴、气血,还有针刺和艾灸治病的原则及具体方法。经络和穴位,绝对是中国医学所特有的理论,不单在医学上要用它,武术上也会运用到。针、灸之所以有效,是因为通过腧穴(穴位),经过经络气血,把针灸的刺激,运行到人体特定部位,发生特定的反应而达到治疗效果。在这里,经络和腧穴就如同“枢纽”机关一样,谁能“启动”它,谁就能看到它十分灵验而有奇迹般的收获。所以这部书就取名《灵枢》了。

2.《素问》《素问》这部书讲了天人一体的大道理,又讲了人的生理、病理、养生、治疗等具体理论与方法。至于它的命名,有两个解释。

一个说法是根据书中文章体裁,主要是以黄帝与岐伯等臣下问答形式写成的,因此,其取名是“黄帝与岐伯等平素问答之辞,所以叫《素问》”。

另一种解释相对比较深奥,是从古人探索天地宇宙形成过程的四个阶段来分析的。这个四阶段是:太易,为虚无,还没有气的存在;太初,是从无到有,开始有元气产生;太始,元气分为阴阳二气,二气化合,形成原始物质;太素,已构成了有形态、有质地的宇宙,从而产生人类。所以在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这四个阶段中,只有到太素才谈得上人类的形体与生命。有了形体与生命,才有医学。由于《黄帝内经》这部分内容,是从天地人宏观角度讨论医学问题的,所以取“太素”之意,而命名为《素问》。

3.为什么有八十一篇文章《黄帝内经》一书共有162篇医学论文,《灵枢》和《素问》各有81篇。为什么都要选81篇?其中蕴含着对数字的认识。

在所有数字之中,最基本的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九个数字。再多一个则又返回,成为一十、一十一、一十二……由此可以看出“九”是最大的数,称为数之极。若九而九之,即是九九八十一,那不是最大了吗?

所以,《灵枢》、《素问》各有81篇文章,用意在于说明这部书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李灵素何许人有一部武打古装电视剧,剧中人有一位名叫李灵素的女子,她是什么人?由于剧本所讲的故事“纯属虚构”,当然李灵素也是电视剧塑造出来的人物。故事不仅塑造了李灵素,她还有一位师傅,李灵素这个名字,正是师傅给她起的。这位师傅的品性,可以说是亦邪亦正。他不是好人。因为他是个用毒的高手,时常用毒虫、毒药残忍地杀害别人。他也不是坏人,故事说,这位使毒高手忽有一日幡然向善,成为替人消灾治病的医生。师傅之所以给徒弟起名为灵素,其实正是从《灵枢》和《素问》书名中得来的。不要忘记,他可是用毒高手,又是治病的医生。用毒当然要精通药物的毒性、药性;治病,也必须通晓生理、病情。而这些知识从哪里来?只有潜心研读《黄帝内经》的人才能学到手。由此说来,给自己徒弟起这样一个名字,一点儿也不奇怪了。当然,李灵素和她的师傅,都是虚构的人物,但是剧本的作者,确有其人。作者虽未必是一名中医,但却必须知道《灵枢》、《素问》是医学经典,所以这段故事,才能入情入理。第三节 《黄帝内经》的版权该归谁一、黄帝与六位医学家的智慧碰撞

1.问答式的论文集《黄帝内经》162篇医学论文,大多数都是以问答形式写成的。主要是黄帝提出困惑由岐伯等人解答,少数文章由雷公提问,黄帝回答。通过这样问答的方式来论述医学理论,叙述具体的技术。

由黄帝发问岐伯回答,如:《素问·异法方宜论》:“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同样是一种病,医生们常使用不同的治法,使用不同的药方,但都能治愈。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有充分的理由,其中重要一点是“地势”不同。想想看,我国南方偏湿热,北方偏燥寒,即使都患感冒,症状会完全相同吗?用药能一样吗?或者症状相同,由于人的体质差别,用药也应有所改变。这才是真正的“个体化”治疗啊!

雷公问黄帝,如:《灵枢·经脉》:“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愿尽闻其道。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段话是说,雷公问黄帝,《禁脉》一书上说,针刺的基本理论,必须先从学习经脉开始……我希望全面学习有关学问。黄帝先从人的胚胎形成至胎儿长成,而有经脉、气血流通的过程讲起,之下才逐渐讲解人身12经脉的有关理论。

2.书中出场的六位医学家《黄帝内经》中除提到黄帝为君主、圣王之外,提到最多的是岐伯,被称为“天师”。天师,有人认为是天子的老师,所以书中多以黄帝提问,岐伯答疑的形式出现;也有人认为“天师”是官职,如后代有“太师”、“国师”等官职一样。不论是人名还是官称,总之岐伯是一位大医学家。

少师,同样是一位医学家。若认为岐伯被称作“天师”,而天师为官职名称的话,那么“少师”似乎就是天师的副手或助手。

少俞、伯高,也是两位重要医家,黄帝曾多次提出问题,而由伯高或少俞解答。

雷公,作为黄帝的臣子,黄帝时常向他传授医学知识。

此外,还有一位名叫鬼臾区的人,《黄帝内经》也曾提及,但相关学术内容较少。二、究竟是谁写了《黄帝内经》

1.出版时间:比《史记》晚

关于《黄帝内经》的时代,应从两方面讲,一是所收录的文章的作者的时代,二是将162篇文章编辑成书的时代。对《灵枢》、《素问》两部书的162篇文章,经过多方面的研究考证,得出的结论是:有的文章较早,约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文章,即属于春秋战国时的作品。有的则是汉代文章,某些文章在后世传抄过程中,还有些字词,甚至句子的修改。

但是,是在什么时候才把这162篇文章,汇编成一部《黄帝内经》的呢?(1)下限——最晚在公元前26年成书

下限,也就是最晚,那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早记载,即《汉书·艺文志》中所说“医经七家”,包括《黄帝内经》。《汉书·艺文志》是根据《七略》写的,而《七略》是刘向、刘歆父子所著,并由李柱国于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校定。因此,《黄帝内经》一书最晚也在公元前26年问世了。(2)上限——最早不早于公元前99年

上限,也就是《黄帝内经》不会早过的年限。《史记》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史书,由司马迁所撰写。司马氏写《史记》时不仅参阅皇家藏书,还大量搜集民间资料。其中,涉及医药的有《扁鹊仓公列传》,为扁鹊(秦越人)、仓公(淳于意)两位医家立传,但并未提及《黄帝内经》一书。设想,如果该书已经问世,司马迁是应该看得到,并且会写入《史记》的。因此,结论是《黄帝内经》成书于《史记》之后。大家知道,《史记》是司马迁入狱(前99年)之后写成的。如此推算,《黄帝内经》应在公元前99年至公元前26年之间,汇编成书而问世的。

2.作者:无名氏《黄帝内经》中的文章前后相差数百年,书中反映了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有的重点研究生理、病理,如岐伯等;有的重视经络,如雷公;有的重视解剖知识,如伯高等。

通过《黄帝内经》中文章出现的时间有早晚,以及学术流派不尽相同等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黄帝内经》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亦非一时之作。一定要填写“作者”栏,只能写“无名氏”。

3.隐名背后的真情

我们虽然知道《黄帝内经》汇集了前后数百年间写出的论文,又是经过西汉的专家编辑成册的,但是那许多的文章作者并未署名,汇编者也同样隐姓埋名,究竟是为了什么?

当然,隐去自己姓名的理由之一,是要托名“黄帝”,以便于流传,这一点已在前面讲过了。

但是,为了学术传承,那不是彻底“忘我”了吗?因为当时写文章、传抄文章得不到报酬是肯定的,谈不到版权,没有人发给稿费,丝毫无利可图;既然不署名,当然也就不出名。一无名,二无利,而要去认真、辛苦地写文章,编辑书籍,确实是忘我。

很显然,这是忘却了个人的“小我”,而成就了中华民族之“大我”,创立了中医药学这个大宝库。

由此看来,我们的祖辈医学家,他们的觉悟高得很!他们的精神境界,真如皓月当空,皎洁无比,高不可攀!三、《黄帝内经》的流传:一波三折的传奇

古代无印刷术,或印刷术不发达,书籍流传主要依靠用手抄写的方法,因而流传不广,且容易出现抄写错误。加之年代久远,保存不易,所以《黄帝内经》传至唐代,已经出现不少错讹。或不同的传本篇目不同,内容却大抵一致;或内容有缺失,如有问无答,有答无问;或这篇文章中的话,重复出现在那一篇的段落里。再加上文辞古奥,使研究、学习都不容易。

1.传承内经的第一大功臣

王冰,号启玄子,唐代人。不仅精通医理,而且信奉道教。他虽然爱好医学,但苦于所见《黄帝内经》多是残缺、零乱的本子,于是他立志研究,并遍访同时代的名家,搜集可靠资料。

一天,王冰在郭先的书房里,得到了已故张老师收藏的《素问》,字体清晰,文义周密,他马上意识到,这是已知最好的本子。于是他便以张公所藏之书为蓝本,参阅其他本子及相关资料,对《素问》进行了全面整理,对文章前后顺序进行编排。由于《素问》文字古奥,即使在王冰时代也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所以他对文字、医理又加以注解。正是有王冰近二十年的努力,才使《素问》得以较完好地保存流传下来。

今天我们读到的《黄帝内经素问》,应该称为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次,即编排次序;注,就是注解。

2.二十年磨一剑

王冰是一个严谨的人。严,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谨,是谨慎、细心、实事求是。严谨,是做学问的人必须具有的品格,舍此便是浮躁、华而不实。在医学上说,浮华就是“庸医杀人不用刀”,就是“草菅人命”。

王冰对流传已见散乱的《素问》,进行编排、整理并加以注解,花费了二十年的精力,才在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完成。其工作十分认真、仔细。他虽然以张公秘本为蓝本,但在编排整理时,凡对内容所在位置有所迁移,必定说明从哪一篇移到哪一篇;或从哪段之前(后)移到本段之中;《素问》原文传抄有误,而不能读的地方,他有时再加或减掉一字等,凡遇这类情况,即使是一字,他也要特殊标明。

王冰区分《素问》原书和他改动文字的方法简便而可靠。即凡是《素问》原书的文字,他便用墨笔书写,而他更改的文字,则用朱砂笔写为红色。只可惜,在其后别人抄写或印刷时,又把所有的字都变为黑字了。

今天《素问》原文部分,只有研究《黄帝内经》的专家,才会发现一些王冰改动的地方。

3.高丽国献《灵枢经》

在《黄帝内经》成书后,《灵枢》曾经以《九卷》、《针经》等名流传。而《灵枢》之名在文献上最早见于王冰次注的《黄帝内经素问》序和注中。王氏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传说到宋朝时,《灵枢》在流传中也有所丢失。史实确是这样,《灵枢》传至宋代已是残本。

北宋哲宗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高丽国君派使臣到宋朝进贡。在进献的礼品中有一批书籍,其中就有在中国已成残本的《灵枢经》。高丽国使臣在宋朝朝廷觐见宋哲宗皇帝并呈上礼单时,特别转达了高丽国君希望拿《黄帝针经》(即《灵枢》)等书换宋朝的历代史和《册府元龟》等典籍的愿望。宋哲宗沉思了一会儿,转头向分列两侧的大臣们征询意见。这时,在朝上的礼部尚书大文豪苏东坡立即上奏,极力表示反对。他认为《册府元龟》乃我上邦大国的治国方略,岂可随便送人,就是用多少奇珍异宝也不能换。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大臣却认为,医书对于国民健康和国家兴盛更为重要,可以考虑交换。宋哲宗皇帝在听取了不同意见后,经过研究,最终还是决定用《册府元龟》等换回了《黄帝针经》。并于第二年正月诏颁高丽所献《黄帝针经》于天下,使此书复行于世。

北宋末年,由于金兵的南犯和继之而形成的北金南宋的对峙局势,严重地影响了医籍的保存和流传,《灵枢》等古籍又面临着散佚和失传的厄运。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锦官(今天的成都)人史崧以自己家藏《灵枢经》为底本,进行了认真的整理校核,对书中一些文字进行了注音和解释,附于每一卷末。使全书卷数与王冰本《素问》的卷数相同。经史崧校正的《灵枢经》,后人未再改动,流传至今。

4.研究《黄帝内经》的论著知多少《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第一经典,又包含有古代多学科的知识,因而从古至今受到医学界和所有知识界的重视。历代以来有很多专家对它进行研究,发表论文或著作。

1992年,我国和日本、韩国共几十位专家,曾经作过一次合作调查,结果是:

自古至1991年研究《黄帝内经》的专门著作共有400余种(部)。

自1950~1991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有3000余篇。

从1991年至2008年又过去17年了,这17年有很多的著作出版、很多的论文发表。不但是近年来的学术环境越来越好,有关《黄帝内经》的文章与论著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与欢迎,还因为现代出版、印刷技术大为提高,为学术推广带来极大方便。

可以推测,近17年来出版的有关新书约在80~100部左右;发表的学术论文约在1500篇左右。不过,这个数字可能偏于保守。

5.上古遗风的存留

前面说过,《黄帝内经》的作者高风亮节,毫无名利之心,具有以发扬学术为宗旨的品德。这种隐没自己发明与发现的品格,在历代研究《黄帝内经》的专家身上,仍然有所保留与体现。即以现有400至500余部研究《黄帝内经》的古、今专著而言,每部书都有其独特体会,对《黄帝内经》某些理论都或多或少地有所发挥。可以肯定,《黄帝内经》这部将近20万字的古书,从书名、文章名、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经过了几百次推敲、琢磨。在这几百次研究过程中,人们从自己的专业所长、个人的实践体验出发,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从而对学术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每个研究《黄帝内经》的人士,不论古人、今人,一律把他们的哪怕是最新创见,也说成是“内经的本旨”,而不愿作标新立异的表白。说通俗点,就是把自己的发现,归功于《黄帝内经》。第二章 既是医学经典,又是百科全书第一节 不可不知的《黄帝内经》三大特点

由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第一经典,所以说,讨论它的学术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等于是讲中医学的学术特征。既然是“特征”,就应有一个“参比”物,在今天看来,最容易找到,也最现实的参比物,就是西医学。一、从整体角度研究医学

1.人是一个小宇宙——以大观小《黄帝内经》讨论医学问题时,它首先是把人放在宇宙自然的背景之下,而人只是自然界万事万物中间的一分子。因此,人的生、长、壮、老以及疾病、死亡,也就是生命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天地自然。如同《灵枢·本神》所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薄,与迫、搏同义,即结合的意思。天之德,是指包括空气在内的阳光、雨露、风、寒、暑、湿、燥、火等,自天而降的各种因素;地之气,指包括饮食五味在内的,供给人类生存的一切物质。只有天德下流,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交泰,才能孕育万物,也包括人类。

既然人类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性的一员,而且同样是由宇宙自然孕育而生的,那么人的一切,不论形体、功能都与自然界密不可分。如:天有春夏秋冬四时,人有手足四肢;地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天有12月,人有12经脉;地有九州、九野,人有九窍(上七窍耳目口鼻,下二窍前阴与后阴);夏季暑热,江河水涨,波涛澎湃,人体经脉中气血旺盛;冬季严寒,江河水浅或结冰,人的气血收敛,容易梗阻不通。

总之,《黄帝内经》把人视为一个小宇宙,而与大宇宙相联系,在分析医学中相对细小的问题时,也要先从天地自然方面考虑,只有符合大宇宙的规律了,那医学上的小问题才被确认无疑,所以说“以大观小”。假如一个人患病,其具体细微的病位,医生可能看不到,但从大的规律分析,却可以作出较明确的判断,从而在治疗上取得满意的效果。

2.脏腑像个小朝廷——和谐统一

人不单和宇宙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同时,人体本身也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1)人体结构的层次

如果把正常的人体划分为几个层面,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比如:

以肚脐为中心点(两旁有天枢穴),可以分为上半身和下半身。

将胸部视为上部,脐上脘腹视为中部,脐下小腹视为下部,全身可分为三部分。

最常用的方法是依浅深分层次:

最深层(核心层)——心、肝、脾、肺、肾五脏;

较深层——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

较浅层——经络(经深、络浅);

肢体层——由深至浅依次为骨、筋、血管、肌肉、皮毛。(2)脏腑像个小朝廷

既然人体可以视为一个小天地,人体中核心部分也可以视作一个小朝廷,君臣共议国事,和谐统一治理全身,以求健康长寿,这个比喻并无不可。《素问·灵兰秘典论》就是用这个方法来讨论人体生理功能,以及各脏腑是如何在心脏统一协调下,发挥各自作用的。这篇文章说:

人有十二官:即上面所说五脏、六腑;再加一个膻中(又叫心包络),共为十二脏腑,称十二官。

心者,君主之官,主持精神。如同帝王,位置最高。

肺者,相辅之官,主气。如辅佐君主的宰相。

肝者,将军之官,主持谋虑,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

脾胃,仓廪之官,主管粮库,供应生命所需营养。

肾者,作强之官,主持技巧。智力强,生殖能力旺盛,关键在肾。

胆者,中正之官,主持决断。正直果敢,与肝配合,有谋而善断。

小肠、大肠、三焦、膀胱、膻中各有其用。

十二官的功能虽各不相同,但都必须在心脏统领下,协调一致地工作,才是健康的人体。其中心脏尤为关键,必须保持精神意志的聪慧、正直。《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

失,即失调、不和。宗,指帝王家的宗庙。治身如同治国,人身和谐统一即健康,国家和谐统一即强盛,否则危矣!

3.整体的维持——经络气血

人的身体是在心脏统领下的统一整体,但心脏要发挥统领作用,各脏腑功能相互协调,需有通道传递。传递的通道就是经络,传送的信息和物质则是气血。

十二脏腑各有一条所属的经脉,这十二条经脉如同管道,运送着维持生命活动的信息和营养物质。而各经脉之间构成一个有规律的循环系统,彼此联系,气血在其中周而复始地运行,使人体各部位之间形成了一个时刻相联系着的整体。十二经又有若干层次的分支,有大络、支络、孙络、浮络。总之,经络系统联络周身,表里上下,无处不到,所以牵一发就可以动全身。

4.此系统非彼系统

人体这个整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或者说是以五脏功能活动系统为中心的整体。既然称为五脏功能活动系统,言下之意,《内经》中所说的五脏,固然有解剖学的意味,但却是以“功能活动”为主。就以心脏为例,中医说心脏有两个主要功能:

一个是心藏神,聪明智慧属于心。学习要用心、工作要细心,心情要平静,不可粗心大意,切勿财迷心窍。有病也怕痰迷心窍。

一个是心主血脉,血液与脉管的功能与心脏有直接联系。

上面两种功能,第一种显然和解剖生理之心脏并无直接关系,但却是中医学对心脏认识的主体内容之一。

因此说,自《黄帝内经》起的中医理论,以肝、心、脾、肺、肾五脏功能活动系统为中心,把全部生命活动都归入这五个系统之中,加以认识。

显然,此五脏功能活动系统,与西医学所说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等,并非在同一个层面上。虽然西医学也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但它和中医学对整体的认识是有很大区别的。二、从运动变化角度诠释生命

1.升降出入,无器不有(1)运动变化是一切事物的常态《黄帝内经》指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一切都在不停顿地运动变化着,日月星辰、四时寒暑、生长收藏……只不过有时变化明显,有时变化隐微。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其生命之短暂,真可谓是“匆匆过客”。所以,运动变化在生物体中最容易察觉。《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器,泛指一切生物体。生物体就是那容器,里面进行着不停顿的生化过程。生长壮老已,是说生物体从出生到死亡运动变化的全过程。生长化收藏,是指生物体在一年或一日,相对固定的周期之内运动变化的不同阶段。

假若没有了升降、出入各种运动变化,那么原有的事物就不复存在了。以生物体而言,就是死亡了。当然,死亡后的遗体,又会进入另一个不同的升降出入过程之中。那种过程,一般说来,不在医学讨论范围之内了。(2)生命有没有静止期

严格地说,万事万物,永远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是没有绝对静止期的。但是,相对静止、短时间之内的静止,可以认为是存在的。《素问·六微旨大论》说:“不生不化,静之期也。”

对生物体而言,一切生化停止,就等于死亡。但是,有些生物可以用“冬眠”的方法,使体内的生化运动减少到最小,接近于零(无)的状态。当然,不能是真正的无,否则不会有复苏的机会了。

医生看病,有时会把病情看作是暂时静止状态,以便留有抢救、治疗的时间。否则,尚未来得及治疗,病情又变化、运动了。疾病变了,照理说,治疗措施也应跟着改变。留给医生的“静止”时期的长短,随病情而定,急性病时间短,慢性病时间可略长。但即使慢性病,假设的静止期一般不能超过5天。

中医不是讲证候吗?证,就是疾病表现出来的、给医生提供的证据;候,就是时间概念。《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是说5天为一候,三候15天为一个节气,六气90天三个月为一季,四季为一年(岁)。由于气与候的变化,自然乃至人体之气都会有一定的改变,所以不论养生、治病的方法都应随之加以调整。

2.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从运动形式看,除上下升降、表里出入运动外,还常见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运动形式。如日月运行,寒暑往来都是周而复始的。(1)营卫之气的运行

营,又叫营气,它为人体提供营养,维持生命活动。营气在十二经脉里运行,先从肺的经脉开始,按一定顺序通过十条经脉,最后到达肝经。一昼夜按十二经的顺序,循环50周。图2-1 营气运行示意图

卫,又叫卫气,它有保护人体、抵抗致病因素的作用,同时直接影响人体的睡眠。它在经脉之外沿着一定路线运行。白天人在清醒的时候,卫气在偏体表的部位运行25周;夜里循着肾→心→肺→肝→脾→肾的顺序,每夜运行25周,这时人就处在睡眠状态。所以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扰乱了卫气运行的规律,人就会出现睡眠障碍,最常见的是失眠或嗜睡。这就是《灵枢·营卫生会》所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图2-2 卫气运行示意图(2)五脏之气的运行

由于人与天地日月相一致,所以人的脏腑之气在运动方向上,与日月运行一致。日月自东方升起,从西方降落(这是相对运行,实际是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因此,人身的脏腑之气也有从左升起,自右下降的特点。圣人面向南,左侧就是东方,右侧就是西方。其运行的具体方位是:

肝气从左侧上升,肺气从右侧下降。心在上自右而降,肾在下自左而升。形成了一种以脾脏为轴心的“环周不休”的运动。图2-3 五脏气运行示意图

3.三因制宜与个体化治疗

近年在医学界引进了一个所谓“全新的理念”,叫作个体化治疗。个体化,就是针对个人而不是群体,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天底下尚且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何况是人呢?根据每一个人的病情、体质、环境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肯定是比千篇一律、大工业式的治疗,要精确得多。

但是,这个理念并不是新的,中国早已有了,所以也无需再引进。那不就是三因制宜中“因人制宜”的内容之一吗?也正是在“从运动变化角度诠释生命”等观点指导下,产生的治疗疾病总法则。(1)因人制宜

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相适宜的措施。如果是病人,就制定具体的治疗、调理的措施;如果无病,就制定具体的养生防病的措施。每个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病因、病情都有差别,只有全面分析才能找出最适合这个病人的治疗措施。《黄帝内经》反复强调“因人制宜”的重要性,如说身体壮实的人耐受性强,用药量可稍大,针刺可多刺几针,适当深刺;体弱者耐受力弱,用药宜少,针刺取穴应少而浅刺;小儿即使针刺,不仅要少取穴,而且不要留针。《素问·血气形志》根据人的生存状态,容易得不同类型的疾病,从而采取各种治法:“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身体不累,但思想很累、脑力劳苦,病易生在经脉中,适合用针灸疗法。“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体不劳累,思想也悠闲,待遇优厚,容易长虚肉肥胖,或生疮疡,适宜用针刺治疗。如果生疮化脓,可以用砭石割开放出脓血。“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体劳苦,但脑力轻松,容易发生筋肉受伤之病,适合用热敷、冷敷,或按摩、牵引法治疗。“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体力劳动不少,脑力劳动更多,病容易生于咽喉,比较不易彻底治愈,需要多种药物配合治疗。

这些,也只是举例言之,择其要而已。(2)因地制宜

人处在不同地域环境,外界的气候、水土以及不同的饮食习惯,甚至是衣着等不同习俗,都对人的体质,甚至疾病有重要影响。同样,对药物的反应也有不同。《素问·异法方宜论》是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它指出:“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曰:地势使然也。”

麻黄这个药,有发汗、平喘的作用,是治疗感冒发热、无汗的常用药。但在中国北方,由于气候寒冷,人们的皮肤致密,不易出汗,所以用量较大,北方医生一剂药常用到10克;而南方气候温热,人们容易出汗,所以南方医生用麻黄分量较轻,一剂药3~5克最为常见。甚至于南方医生不用麻黄,而改用发汗作用较弱的香薷。

南、北方之人患同样的外感,或重用或轻用麻黄,或改用香薷,其病皆愈,这就是“地势使然也”。是地理环境使它这样的。(3)因时制宜

年份、季节、月份、节气、晨昏等,都是时间概念。不同时间,自然界的阴阳盛衰各异,人体受到外界影响,气血也随之发生改变,从而生理、病理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无论用药、用针以及其他方法治病,都必须注意这一点。否则会发生错误。《素问·八正神明论》举针刺为例说:“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服,指针刺技术。天光,即日月星辰。四时,春夏秋冬。八正,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八个重要节气。气定,是说准确地知道气的盛衰。

接着,《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当天气温和日光充足的时候,人的气血流畅,用针刺泻出血的方法,容易取得好效果;当天气寒冷,乌云蔽日的时候,人的气血流动不畅,就不宜针刺治病;当月亮圆的时候,人的气血盛,可以多刺几个穴位;当月亮亏的时候,人的气血不足,应该少刺几个穴位;当农历每月二十九、三十、初一日没有月亮那几天,要少针刺或不针刺。

有人注意到,妇女月经期赶上月圆的日子,月经量就偏多。

当然,不仅月亮随着时间而变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判断时间、节气,比如通过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方向,也可以推测月份与季度。因时制宜是一个大的原则,不论用针、用药以及用其他治病方法,都应随“时”、随“地”加以注意。三、从功能角度认识生命的意义

1.天地之间人为贵

有人觉得奇怪,说《黄帝内经》已经两千多年了,为什么还在指导中医,不该变吗?笔者的回答是:为什么不变?其中的具体技术、方法,甚至某些观点,早已变了,而且是时常在改变,在提高。

但是,基本理论、基本学术取向,永远不能变。天地之间人为贵,这个观点就属于不能变的。否则,把人看成机器,看成实验对象,那绝对是不可取的。《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既是万物之灵,又是天地间之最贵。为什么?

天地间之物,非生物类有形而无生命;植物类有形体、有生命而无知觉;动物类有形、有知而无义、无信;只有人类,有形、有知,而且有仁爱、礼义、智慧与诚信。所以人最高贵。

2.神气与形体

人体固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但我们在认识生命的时候,不妨从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一方面是形体(形),身有多高,体有多重,发育是否健全;另一方面则是功能(气),或者称作神气,是否充沛、调畅。只有两方面健全,并且协调一致,才是一个健康的人。

形与气相辅相成,但在认识方法上,《黄帝内经》则把气看得更重要。把形看作是载体,而把气看作是率领载体的向导。

中医师诊治,首先看病人的生理功能受损程度,主要是病人的痛苦所在;治疗效果也主要是看症状减轻多少。例如一位患胃溃疡的人经常胃痛,食欲不好,中医师根据症状、脉象开出药方,嘱咐如何调养。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与调养,病人症状消失,多年不再复发,便可以认为治愈。其实,这只能确定是功能恢复,如果强调形体,那非作胃镜或X光不可。不过,很多类似的病人,宁愿相信这种模糊的痊愈,也不愿像有些医生那样较真儿。

3.人活一口气

人活一口气,虽是中医语言,但更是医学知识深入民众以后的生活语言,重点不再是讲医学理论,而是讲人生哲理。也就是为人在世,要树雄心,有志气,干出一番事业的意思。

其实,在疾病情况下,有时人的意志(气)也确实能发挥作用。有的人病本不太重,但精神压力太大,以致一蹶不振;而有的人病本不轻,但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较短时间内康复。这类实例,并不少见。《黄帝内经》说过:“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是说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是血与气。而气与血相对言之,气是偏于动力、功能一类的。两者关系,在中医理论里讲得很明确:“血能载气,气能统血。”又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又是一位急性胃出血的病人,出血很多、很快,医院输血,赶不上出血的速度,血压急速下降,病情危重。用什么方法维持住了血压?口服人参汤,保住血压,争得抢救时间,挽回了生命。

人参,是补气的药。气为血帅,服了人参不仅稳定了这位病人的血压,而且有一定的止血作用。第二节 中医学第一经典览胜《黄帝内经》既然是医学经典,它的主要内容当然还是医学的理论与技术。但是在这本小书里,只能作一大概的介绍,就如同游览山川名胜那样,领略一番而已。一、穿梭于医学与哲学之间——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和五行本来是两种哲学理论,但是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而有两相融合的现象,所以又统称为阴阳五行学说,或阴阳五行理论。理论与学说,并没有实质的区别,都是以探索某方面(领域)的规律为目的。

1.阴阳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事万物之所以产生、变化、消亡,是其内在阴与阳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换言之,阴与阳是一切事物内具有不同性质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轻柔地碰撞结合在一起,才构成该事物。比如说天与地两个方面:天为阳,在上而清虚辽阔,天气下降;地为阴,在下而厚重无边,地气上升。上与下、清虚与重浊、下降与上升,都是看似相反的现象而分属于阴、阳。但天与地不能分离,两者分离就没有了宇宙万物;天与地必须交合,天地气交才有万物的发生。

人体中的阴阳,便是医学理论了。气为阳,动而无形;血为阴,静而有质。人人都知道,血是流动的,可以用器皿盛装的,可以用计量测知的,献血与输血都知道是多少毫升。但你知道血为什么会流动吗?那是因为“气”在推动并带领它。也许你会说,血是靠心脏跳动和血管弹性作用,才会流动的。实际上,心脏的跳动力和血管的弹力,这个“力”就属于中医学的“气”。

气和血就是阳和阴的关系,中医理论明确地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或说:血以载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与血不能分离,气离开血而无所依附,就要散失掉了;血离开气而不能流动,就变成瘀血、死血了。

阴与阳、气与血当然是不能分离的。

2.五行

五行就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为代表,用来分析和认识宇宙间一切事物存在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行”就是运行,是脱离了原本物质,而且有某种特性的概念。

所有事物,当然包括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医学中的一切,都可以用五行加以归类,并按照五行之间的关系,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着。

事物之间存在着两种基本关系:

一是相互助长、滋生的关系,叫“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即木→火→土→金→水→木……

二是相互制约、克制的关系,叫“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即木→土→水→火→金→木……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用了土克水的五行学说。

人体五脏的五行归类是: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有些人特别容易生气,而生气后又常常胃疼,这是怎么回事?用五行理论分析是这样的:

急躁易怒,多是因为木(肝)郁不能舒缓,木气太过就过分克制土(脾胃),称为“木旺克土”或“木害土”。治疗这种胃痛,不应该专一治胃,而应把重点放在疏肝上。用“疏肝和胃”或“补土泻木”的方法。

由于阴阳和五行理论对中医学的非凡意义,所以本书会在之后的两章详细解读这两大学说。而《黄帝内经》中的其他重要理论会由本套丛书的其他分册专门讲述。二、《黄帝内经》的核心——藏象理论

1.为什么叫藏象

内脏的脏字,在古代就写作“藏”,读音为脏。为什么和隐藏的藏字相同?

因为内脏是藏于体内,而不露在外边。“象”是表现于外的征象、现象。

在人体中,内脏是生命的中心,因而也是医学要研究的重点。但是内脏又藏在身体内部,外边无法看到它。怎么办呢?“有诸内,必形诸外。”这是一个重要的观点,凡事物内部变化,必然会在外面有所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五脏,如果有所变化,无论是生理的还是病理的,都会在外表有相应的反映。

从研究方法来说,从外在的表现和征象变化,来认识内脏的情况(主要是生理功能),所以把这个理论叫做藏象。“象”不单是人体的表现之象,同时还包括天地自然之象,所以在讨论人体内脏的时候,必须和天地、四时、阴阳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人的生命问题。《黄帝内经》中所说的脏,绝不只是解剖学上那个实体的脏器,更重要的是和四时阴阳密切相关的,以生理功能为主的,并和全身联系在一起的“象系统”,称为五脏功能活动系统,又叫四时五脏阴阳系统。即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以心系统为例:

心脏,属阳,在五行属火,与夏季相通相应。主要功能有二:藏精神,聪明智慧由心主管;主管血脉,血液和脉管的生成、功能与心脏有直接的关系。

属于心系统的还有小肠(六腑之一)、心的经脉(叫手少阴心经)、面部的颜色(心色红)、舌的感觉和灵敏程度等,都是心系统的内容。

当然,藏象学说主要还是讨论“生理”的。

2.藏象学说的内容

五脏:肝、心、脾、肺、肾,是藏象理论的核心。有时把心包也列为脏。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其中胆、骨、脉与其他归类有交叉。

形体:肌肉、筋、骨、脉、皮毛。

官窍:耳、目、舌、口、鼻、前阴、后阴。

此外,气、血、津、液、精、神,也是藏象的内容。

中医学里脏与腑有区别,脏在最深层,以藏精气为主要功能特点;而腑是以消化和传送饮食物为功能特点。在西医学则统称为内脏,而无脏与腑之分。三、神秘而生机勃勃的经络理论

1.什么是经络

经络学说,本来也是藏象学说的内容,同样属生理,但因为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把它单列出来讨论。

经与络,都是流通气血、联系周身表里内外,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组织结构。其中大者叫经,分布的部位较深;小者叫络,是经的分支结构,分布的部位较浅。络又从大到小,分成若干等级:大络、小络、浮络、孙络,构成一个极细密的网状结构,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

其实,所说经络中流通气血,不只是肉眼看到的,还有更主要的是“气”,这个气又叫经脉之气,用现代话说,气代表着一切生命的“信息”。所以中医针灸、按摩要在经络的某些特殊的点上(穴位)施治,可以治疗内到脏腑、外到皮毛很多种疾病。据说练武术的大师,也有“点穴”的功夫。虽然那不是医学,但经络的理论却都是出自《黄帝内经》的。

2.经络的内容(1)十二正经

五脏肝、心、脾、肺、肾,还有心包,合为六脏,每脏各有一条经脉,有六脉。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也各有一条经脉,有六脉。

上述这十二条经脉,分属不同脏腑,而又互相配合,是经脉的主体,称为十二正经。(2)奇经八脉

奇经的称呼,是与“正经”相对而言的。奇经与正经不同,它不直接隶属于脏腑,由于共有八条,所以又叫奇经八脉。哪八脉?

任脉,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从会阴(前后二阴之间)至舌根。

督脉,行于人体后面正中线,从会阴至后背、头顶至口内。

带脉,围绕腰间一周,如同腰带。

冲脉,从小腹向上分前后两支,还有向下至足的分支。

以上冲、任、督、带各一条。此外,还有以下四条:

跷脉,分为阴跷、阳跷两条。

维脉,分为阴维、阳维两条。

冲、任、督、带、阳跷、阴跷、阳维、阴维,共有八条,就是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也是流通气血的,但还有调节的作用,古人比喻说:正经如同江河,奇经好像湖泊,江河水满,则溢于深湖。(3)络脉

经脉之下的第一级分支,又叫大络,人身有十五大络,就是上述十二正经、任脉、督脉各有一络,脾脏特殊又多一条大络,共十五大络。

其他层次的络脉很多,越来越细,在这里不再细讲,本套书中另有分册会有专论。

3.历久弥新

经络的理论历史悠久,《黄帝内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在这部书之前,经络的理论以及针灸治病的技术便已经产生了。

自从西医学伴随着现代科学传入中国,给中国的医学和科学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但从中医学看来,就具体到经络与针灸来说吧,现代科学还亟待完善和提高。明显的事实是,针灸的理论基础是经络,针灸突出的治疗效果,世人皆知。但经络是什么?经气是何物?人们使用现有科学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用了将近上百年的时间,至今仍没有证实。经络的现代研究,是新的重要的科研课题之一。它的真面目,也许应该换一个角度去观察,才能看得到。四、人为什么会生病——病因与发病

1.有病必有因

就如同世上没有无源之水、没有无本之木一样,也不会有无因的疾病。只不过,有人生病明确地知道原因是什么,而有人得了病却浑然不觉,仅感到哪里疼痛、哪里痒!那不是傻了吗?多半并不傻,只是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

自《黄帝内经》至今的中医学,把能引起人体生病的原因分为三类,换言之,人们应该从三个方面加以留心,千万别让病因伤着你。哪三种?(1)内因

内因,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心理因素。这可是引起疾病第一等重要的原因,由于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这本来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所谓七情六欲,人人皆有,当然不会致病。但关键是,七情太过,超出人体生理所能承受的限度,它便会使人生病了。

这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激,或者某种情志持续太久,就会引发疾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七情伤人,首先损伤人的内在脏腑、气血,病位深,较难治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内伤病”。每种情志,有它容易损伤的部位,或者说有一定(但非绝对)选择性: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情志变化,很多时候人们自己是可以主动调节的。因此,每个人都要关心自己,调节好自己的心境,不要得内伤病哦!(2)外因

中医学所说的内因、外因不是哲学中的概念。这里的外因,就是外界环境、气候等条件的急剧变化,超出了人体所能适应的界限,从而使人生病的那些因素。

外因主要归纳为六种: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在正常情况下叫“六气”,是一切生物离不开的因素;但它们到来的不是时候(如冬天突然温度升高),或者变化太大,成为引起疾病的原因时,就叫“六淫”,便是邪气了。如冬天有伤寒,夏天有中暑之类。由六淫引起的疾病,邪气从体外而来,所以这类病,统称为“外感病”。

还有一种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病因,比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或者2003年发生的“SARS”(非典)等。本来也属于“外因”,但因它们有传染的特点,就另起个名字,叫“疫”气。由它们引起的传染病,笼统都称作瘟疫。

瘟疫在动物间也有,比如禽流感,那不就是鸡(鸭)瘟嘛。(3)不内外因

除上述七情、六淫、疫气分属内因、外因之外,凡能引起人体生病的其他一切原因,既不是内,也不算外,那就是不内外因了。如:饮食不当、劳逸失度、跌打损伤以及某些环境污染等,都属于此类。

2.病因是相对的

中医学对病因的分析,并不一定是找到直接的致病因子,如某种细菌、病毒等。而是在观察得病原因的同时,更关心病人的表现,从病人的表现中确定致病的具体原因。因此,尽管直接致病原因相同,但是在不同病人身上却可以出现不同的反应,因而可以判断为不同的病因,这个方法叫作“辨证求因”或“审证求因”。比如:

在同一间教室里听课的几十名学生中,有两个人同时患了感冒,但两个人的症状却不一样。

甲同学发热、头痛、无汗、怕冷。医生诊断是“风寒感冒”,这“风寒”原本是病因的语言。

乙同学发热、头痛、咽干痛、有汗,不怕冷。医生就诊断为“风热感冒”。风热,也说的是病因。

几十人同在一个环境下,室内因素基本相同,但对甲、乙二同学而言,这里有邪气,对其他人而言,这里无病因。在甲和乙同学来说,甲同学受到了风寒侵袭,而乙同学则是感受了风热之邪。甲乙两人需要服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所以说外在因素是否构成为病因,以及病因的性质是什么,在很多情况下并不绝对,而是相对的。仅此而言,中医是难学的,但又是最能体现“个体化治疗”的。

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人体是否发生疾病,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人的体质、状态,一句话,抵抗力统称为“正气”。现代所说的免疫力之类,也属于正气。

二是邪气,可引起疾病的各种因素,它们的力量、毒性是否足够大。

只有两个方面“条件都满足”了才会发生疾病,首先是人体正气虚,抵抗力不足,再遇到邪气比较强大,二者相遇的情况下,自然会生病。

如果正气不虚,尽管有一定的邪气存在,也不至于生病。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正因为这个道理,所以《素问·评热病论》总结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如果不虚,一般的邪气是不会侵犯人体而发生疾病的。

提示我们,增强体质,是预防疾病第一重要的方法。五、生命的异常过程——病证理论

1.什么是疾病

人在一生中几乎都生过病,只是有多少、轻重不同而已。疾病是生命中的异常过程,它是和健康相对而言的。那么,什么是健康?《黄帝内经》把健康的人,称为平人,说:“平人者,不病也。”平人,是说身体内的阴阳气血和平调畅,相对平衡的人。《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形,指人的形体。九候,是指人体上中下三部分,每部分又有三个动脉跳动之处,可以作为诊脉部位。一个切脉部位叫一候,每部三候,三部共有九候。从切脉角度看,人身上中下都协调一致,没有发现异常,反映阴阳气血匀平而没有偏多、偏少以及阻滞不通的现象。这就是健康的人。

与平人不同,阴阳气血偏颇而失于平衡便是有病的人。在《内经》中病又叫疾病、痛或疾。

2.炼钢看火候,治病看证候

炼钢、烧瓷窑、瓦窑,技术高超的人通过看火候,便能准确地判断炉(窑)内的物品是否烧炼成功。中医治病,也要先分析疾病的证候,才能明确治疗方法。

证,就是证据,也就是通过分析病人表现出的种种症状,得出的疾病在这个时段的总体性质。而中医治病,就是治的这个证。所以说中医治病的特点之一,叫“辨证论治”。

常有这种情况,本来都是一种病,但因为证候不同,因而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同为感冒,有的是“风热证候”、有的是“风寒证候”。前者用辛凉解表法治疗,后者则用辛温解表法治疗。这一凉、一温,可是有本质的差别,属于中医理论中的“同病异治”。

也有虽然是两个病,但通过临床症状分析,可以认为是同一个“证候”,因而用相同的方法治疗,这种情况就叫“异病同治”。例如有人生带状疱疹,皮肤起泡,很疼(俗称串腰龙的多属于这个病),是皮肤病的一种;有的青壮年男子患急性前列腺炎,尿浑浊而不畅快,以上两个病无论中医、西医,都认为不是同一疾病。但在中医诊病时,常有两个病人都属于“肝经湿热证候”的诊断,而都用相同的方药治疗,并取得突出的疗效。六、望闻问切——简便实用的诊病方法

1.以表知里的基本观点

中医诊病是无损伤性的,是通过对病人外表的观察和询问有关情况,作出诊断。这样做为什么会可靠?它的认识基础是什么?

以表知里,又叫司外揣内,还有个传统说法是“有成于中,必形之于外”。总之,凡处在动态中的事物,其内在的变化总会在外表部位有所表现,因而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它的表现,推测、判断其内部的变化。我们前面讲的“藏象学说”,不也是使用过这种方法吗?《灵枢·外揣》篇举例说:站在水塘边,观察哪里的芦苇长势茂盛,哪里的芦苇比较细弱,便可以知道水下的哪部分泥土肥沃,而另外的地方瘠薄。特别是有经验的人,一看便知。一般而言,不必深入水下采集两块地方的泥土,化验一下其中的化学成分,再确定它们年终的收获量,究竟会谁高、谁低。

2.望闻问切四诊

中医诊病方法,主要通过医生的直接感官,耳、目、口、鼻、身(手),再与病人或其家属交流后,便可以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自《黄帝内经》之后的中医师们,一直沿用这四种基本诊法,并且形容为: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1)望诊

望,用目望。首先看到病人的神态、气色、眼神及形体状态,灵活与否;再看病人的舌质颜色、形态以及舌上的苔;舌苔的质地、湿泽度、颜色。必要的时候,再看疾病显现出来特点的身体其他部位。

这个过程,虽不能说不细致,但所用时间不长,就如同站在水塘旁观看芦苇,一眼望去就能知道长势如何,哪里出现了异样。假若医生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病人的舌头,那可能是病人舌上生了一种罕见的病,否则绝无必要。

一望便知的情况并不少见,不仅知道病人的一般状况,如:舌色淡的气血虚,舌苔黄的有内热等。甚至一望便知病人的具体症状与部位,这当然与医生的师承和个人的经验有关了。

一望便知,看到了病人的综合表现——神;一望便知的医生,真是“神”乎其技!所以说望而知之,谓之神。(2)闻诊

耳闻声音,鼻闻气味。《黄帝内经》记载了五音,是宫、商、角、微、羽,并与五脏相联系,其中:脾音宫、肺音商、肝音角、心音微、肾音羽。又有五声,也与五脏相关,即:

心之声笑,肝之声呼,脾之声歌,肺之声哭,肾之声呻。

病在不同的脏腑,在声音上常有相应的变化。比如精神病人多笑的病在心,不停歌唱的病在脾;虽然不是精神病,睡眠中高声呼叫的,也多属肝脏的病。这类情况,临床上并不罕见。

有些疾病往往发出特殊的气味,如尿毒症的病人呼出的气体,有尿臊气味;糖尿病人的尿有烂苹果味;肺脓疡病人呼出的气有臭味等。这些不同的气味,对诊断病情有提示作用。

如果没有深厚的医学功底,没有热爱、关怀病人的纯洁之心,是不会认真进行闻诊的。所以说能正确运用闻诊的医生,不但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这就是《内经》所说的圣人,因而有“闻而知之谓之圣”的赞誉。(3)问诊

问诊,就是询问病人或其家属,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全部情况。重点是得病原因、疾病变化、治疗经过以及现在的主要痛苦。《黄帝内经》不仅重视问诊,而且还指出问诊要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医生有责任替病人保守隐私,一般情况下,不能让无关的人或患者反对的人在现场。《素问·移精变气论》说:“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

牖,窗。关窗闭门,就是排除干扰,让病人尽情表述。与疾病有关系的事情,应详细询问。同时应注意,不要随便打断病人说话,解除病人的顾虑,取得病人的信任,都是问诊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问诊并不容易,尤其是经验不够多的医生,往往问了很多、病人也说了很多,却仍抓不住重点。而经验丰富的医生,在听到病人的几个主要症状后,便会有目的地提出问题,一般的疾病,问上三五句话,心中便有谱了。再结合其他望、闻、切的信息,便可作出诊断了。

经验,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也不是一年、两年积累起来的,它既需要实践,又需要不断和理论反复印证,最费工夫,也是医生很不容易做的工作,所以说:问而知之谓之工。(4)切诊

切,是按、压、触的意思。中医切诊包括两部分,一是切脉,二是切按腹部等部位。一般中医在门诊上看病,主要采取切脉一种方法。

切脉又叫按脉、拿脉、看脉。口头说白了也叫摸脉,不过就有些太不专业了。

看脉的说法很形象,有内涵。医生手指端的感官,好像可以代替眼睛那样,看到人体内的各种变化。

目前中医所用最主要的切脉位置,叫寸口,就是手掌大拇指侧后方,叫桡动脉的那个位置。因为长度为一寸多,所以称寸口,又叫气口。《素问·五脏别论》说:“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提出单独切寸口脉为什么可以诊断五脏之病、全身之病的问题。之后作了较全面的解释,在这里只告诉大家结论:

因为寸口这个位置很特殊,五脏六腑以及全身的气血盛衰都可以从这里反映出来,所以通过了解该处的“脉象”变化,可以诊断全身的疾病与健康状况。

你看,在小小的寸口处,就能诊断全身的疾病,那是多么“巧”啊!但是,脉象很复杂,也只有心灵手巧的医师,才能掌握更多的脉象。这就是“切而知之谓之巧”的含意了。《黄帝内经》强调,必须把望闻问切四诊取得的全部信息综合分析,才能正确诊断疾病,断定生死,并且说:“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以三相参(考)谓之参,以五相较(比较)谓之伍。反对以一种诊法代替其他的做法。“病家不必开口,便知病情”的情况虽然存在,但医生更多地了解病情,肯定有助于诊断的正确性。七、治病的策略与技术——治则和治法

1.治略与战略《黄帝内经》把治病看作如同打仗、作战,必须讲究策略。《孙子》是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军事名著,兵家圣典。《内经》的治略思想与《孙子》的战略思想有很多相一致处,如:《孙子·谋攻篇》:“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不动干戈而能战胜对方,令其臣服,要比双方厮杀,互有死伤,尽管取得大胜要好得多。《素问·灵兰秘典论》强调人体内十二脏腑和谐则无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强调“治未病”,未病时作好预防,或病初起尚轻微时,便用极简便治法甚至饮食调理,使病痊愈,而无需动用针灸、药物。《孙子·谋攻篇》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全面掌握敌我双方的情况,则战无不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用针者……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全面掌握人体正气和疾病邪气的情况,再进行针刺治疗,疗效一定会高。《灵枢·逆顺》直接引用兵法,来说明针刺治病之法:“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説説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逢逢,即蓬蓬,蓬勃而气势雄壮;堂堂,威武严整。反映敌方士气高涨,暂时不要正面进攻,以免一战不下,反挫己方锐气。説説,形容发热很高。漉漉,水流的样子。浑浑,如水流汹涌而无节律可言。说明病人体内邪气极盛,不宜用针刺。尤其是周期性发作的病,如疟疾等,不要在症状最重的时候针刺。应待病气衰减之时治疗,便可一鼓而下。

2.治疗原则

根据疾病的证候,确定治疗原则,指导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黄帝内经》提出的治疗原则,主要有:

治病求本:求,研究之意。本,疾病证候,如阴阳、虚实、寒热等。应该随证而治,如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

三因治宜:即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制定相适宜的治法。

因势利导:根据邪正双方的态势,尤其是病邪所在位置,采取适当治法,使邪气从最近的部位,以最快的速度排出,以免过多地伤害正气。如病邪在上部,从上吐出;病邪在下部,从大便泻出等。

3.多彩的治疗技术(1)药物疗法《黄帝内经》把药物按其性质,分为寒、热、温、凉四种,叫“四气”。寒药治热病,热药治寒病。温药治清冷的病,凉药治温热病。

药性还可分为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叫“五味”。酸味药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辛入肺。酸味和苦味同用,有泻下和催吐的特点;甘味、辛味共用,有发散邪气或补益正气的作用。咸味有时也能催吐,比如淡盐汤,温服,可以催吐。

根据疾病证候,在治疗原则指导下,把几种药配合起来使用,组成药方。《内经》分为大方、小方、奇方、偶方、缓方、急方、复方,称为“七方”。“复方”现在也很常用,把两个药方合成一个方使用就叫复方。

每个药方最少由两味药组成,多可用十余味。每味药在方中的作用不同,互相配合而发挥治疗作用。依据每味药在方中作用,而命名为君、臣、佐、使。针对疾病的主要药物为君;辅助君药为臣;辅助臣药又能减少药物副作用的,是佐药;引导药物作用直达病变部位的,是使药。(2)针灸疗法

针,是针刺法。灸,是用艾叶加工为艾绒,点燃后,在肢体上灸烤的方法。

针灸的理论基础是经络,针灸的部位是腧穴。

针灸治病和药物治病,同样有补、泻的作用,尤其擅长调畅气血。灸法,主要适用于寒证。对正气虚的病证,可以在人体的“强壮穴”上用灸法,日久天长可以使虚者复壮。例如前人总结“要想身体安,三里永不干”,是指灸足三里,有强壮作用。

针灸疗法,效果卓著,而且常能立竿见影,简便易行,副作用又少,深受广大民众欢迎。(3)其他疗法

气功导引、推拿按摩、外科手术、放腹水、洗浴、熨帖、饥饿疗法、寒冷疗法、心理疗法、体育疗法、饮食疗法等多种治病方法,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