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19:39:46

点击下载

作者:何俐,曾玲等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作者:何俐 曾玲 等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1ISBN:9787206144295本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绪论

建设高质量、具实际效用的教学资源库,是信息化、数字化校园的内在要求和基本任务。上海市普通教育的教学资源库已建设得非常完善和丰富,主题分明、学科内容齐全、标准规范化、平台稳定,涵盖了各年级、各学科,包括多种形式,如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录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资源库主要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搭建和实施的。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或许我们只有艳羡的份了。由于职业教育的市场性、各学校专业的分散性以及专业的变化性,期望由主管部门来负责建设贴合职业教育教学实际、又与工作岗位相吻合的教学资源库,不太符合效率原则,也不容易实现。所以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资源库的重任,落到了各职业学校、落到了我们教师自己身上。同时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根据专业配置的教学资源,只有相同或邻近专业才能共享和借鉴。高职教学资源库的这种低适应性,要求在资源库建设时应该以专题资源库形式来实现校内或校际共享。第一节研究背景

高职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是高职课程改革、教学实施进行到一定阶段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这既是课程、教材改革尝试推进的需要,也是教师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需要,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发展成熟而迅猛,为资源库的建设与运用提供了可行的现实条件,但有的职教教学资源库的功能与实际使用的需要不匹配。故此建设实用的、优质的、个性化的校本资源库,不仅是为了满足上述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实现现代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为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提供了现实条件,是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网络越来越多地走入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越来越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校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的活动和组织等众多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新型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不仅改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形式,同样也在不断改变着原有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到要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大力推动仿真、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这些都为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深度推进的同时,促进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出发,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与实践,以能力为基础取代以知识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围绕掌握职业能力来组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此次课改,已经完成了教学标准和教材的编写,有了一个比较扎实的开头,但还有配套教学资源建设等大量工作尚待完成,这对于课程的有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之前,教师备课搜集资料,不是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杂志、文献,就是到互联网中进行大海捞针般的搜索,可能有时辛苦半天,也没找到多少有帮助的东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将整合教师们自己平日在教学活动中,日积月累的各类教学素材、实例等,并实现学校范围内的共享,这将极大地提高备课效率,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安排更深入的思考和设计。同时,由于任课教师很少有机会真正地进入某一实际的企业工作岗位,资源库中丰富的资源将弥补此不足,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岗位和它所要求的职业能力,也由此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已迫在眉睫。传统教学中较普遍的教师单枪匹马、源于个人经验累积或教研组小范围的备课、教学、教研方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尤其是项目课程中活动的设计、工作任务的分解、企业真实项目的获得、项目实施的组织等,对教师而言既是一个完全崭新的课题,更是全新的挑战。同时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而学生主体所客观具有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如何在课堂上都能予以充分地满足,也使教师感觉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形之下,单凭教师个体力量已显单薄与弱小,借助于强大的网络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技术尤显迫切,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将为职业教育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我们还得看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应该只是教师的备课素材库,它还有一个必须考虑的服务对象—学生。当我们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开发教学资源库,使之成为课堂的延伸、交流的平台、全天候的辅导者,这对于当前高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将起着巨大的积极推动作用。高职学生普遍年龄小,对形象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兴趣浓厚,传统教学模式不太适合他们。另一方面,他们的好奇心也较强,富于探索精神。教师只有主动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优势,培养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职业学校学到知识、学到技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将来成为能自食其力,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增加职校吸引力的有效途径。现有职教教学资源库存在诸多问题,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在网络上搜寻,各类教学资源库一应俱全、俯拾皆是,教师似乎可以随时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但实际上,无论是综合性资源库,还是专题分类教育资源库,也无论是须付费的商业资源库或是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发的非商业资源库,都存在问题,大多缺乏有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时甚至使教师陷于各种超链接之中,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而依然所获甚少。尤其众多商业教学资源库以海量为卖点,求量不重质,真正能为教师所用的寥寥可数。且大多资源库以静态呈现,一次建设多年使用,少更新、少互动、少共享、少反馈,阻碍了资源库焕发其应有的生命力。大部分教学资源库假设使用对象只是教师,而且设计时往往仅从教师角度考虑,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的需要。

职业教育教师由于职校专业的特殊性、局限性、变动性等因素,相比普通教育的教师,更需要优质、可用教学资源库的有力支持。但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由于开发难度大且利用率低,为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提供的教学资源库在数量上根本无法与普通教育教学资源库媲美,更别说质量了。以上海教育资源库为例,其中的基础教育资源库,非常充实和完备,涵盖各学科、各年级高等教育资源库。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中的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如火如荼地推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的精品课程网站也为高职共享的教学资源库,提供了高质量、可借鉴的素材。而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刚起步,其作用显现还有待时日。第二节研究现状

所有的研究都是以已有的研究为基础的,因此梳理和总结已有研究,可以为本研究提供借鉴。一、在专著方面

据笔者了解我国尚未有以教学资源命名的著作。对于教学资源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散见于教育技术学的著作中。余武老师主编的《教育技术学》中提到,美国教育与传播协会的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所谓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如师资、学生、教学辅助人员等和非人力资源如用于教学过程的教材、设备、环境设施等。教育技术的定义没有特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而是包括与学习有关的一切资源。茅育青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定义学习资源就是学习者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联系的所有的信息、人和物,并将学习资源分为“被设计的学习资源”和“被利用的学习资源”两种。人员、资料、设备活动和环境,构成了无论是被设计的或被利用的学习资源的五种形态。祝智庭老师在编著的《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书中,就学习资源、信息化教育系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些专著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但仅是资源库建设中需关注的一个方面,系统性不强。

对于技术在课程和教学中的应用,张华在《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提到“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理念和手段向整个课程体系渗透的时候,将带来整个课程体系的信息化”。同时强调信息化的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仪器为中心的明确了课程的信息化,适应了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个性发展的新要求。加涅等著的《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一书中,阐述了数字时代的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并详细地介绍了教育工作者能够利用的资源和技术的类型,它们与教学事件和学习结果的关系以及与其使用相联系的挑战。这些论述也使我们明白,作为服务的手段,只有教学资源库深深地植根于教学和课程的土壤,以学习者为中心,才可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这些专著,有的从技术学的角度,给出了教学资源的相关含义、类型等,但对于资源的获取、整合、呈现等没有具体地阐述有的从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这个大概念,论证了其对于现代课程和教学的意义,但对于更细化的教学资源库在教学中的功能和运用,尤其是在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中的实践没有具体的论述。二、在论文方面

通过检索数据库,笔者发现,国内对教学资源库的研究相当丰富。在较早的文献中,绝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普通教育领域。而近几年,职业教育领域内的相关研究明显增多,而且大多数集中在高等职业教育。通过阅读和整理这些文献,笔者发现,对教学资源库进行研究的,主要有三种类型,从教育技术的角度,研究资源库的系统功能、结构及开发技术;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研究教学资源的分类、资源搜索与制作技术、资源的开发策略、资源的组织线索等一线的院校;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出发,进行探讨、思考与总结。其中后两类与第一类的研究成果相比,在数量上少之又少。由于与第一类技术角度相关的文章较多,又不是本书研究的重点,故并未将其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分类。在二三类研究中,已有文献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

首先,对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研究者普遍认为,在全球信息化及课程、教材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资源库建设对于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论者提出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其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整合和共享教师教育资源,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有论者认为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关键因素,促进了教学观念的更新,有利于促进教学模式的重塑。

其次,对于现有教学资源库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出现数据孤岛、数据坟墓—资源数据的类型不标准、不规范,不利于数据的共享与交换,资源的重复性建设比较严重,难于及时更新数据。资源的审核与评价办法还不十分地完善。资源的集中存储与集中管理模式限制了资源的共享和使用。资源只讲“海量”而忽视了教育性和教学性,不能很好地体现网络教学资源应有的价值。资源库建成运行以后,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建设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性能差,利于教师教、不利于学生学。针对高职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现状,有论者分析认为盲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量而不重质、资源不够贴合教学、缺乏交流沟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后期管理和交互欠缺。

第三,对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以“服务于教学”为最终目的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必须予以统筹规划,并逐步建设推进。对于建设过程中须遵循的具体指导原则,有论者提出了技术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服务性原则。有论者在阐述具体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原则时指出以学科教学大纲为主线原则,教师、学生及计算机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原则,以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促教学资源库建设原则、资源库建设标准化原则、重视资源库管理及应用系统的实用化原则。也有论者认为,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应是科学性和统一性、共享性、动态性、易用性。对于资源库系统,有论者认为该由制作平台、教学资源库、网络传输系统的构建和用户终端四个部分组成。也有从功能的角度,认为应包括资源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及其他辅助功能。

第四,对于教学资源库组织形式和结构,论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论者根据教学资源库的不同组织层次,将之分为国家级教育资源库、分类教育资源库、学校公司个人网站。也有论者基于所要实现的不同的核心任务,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组织结构教学辅助类资源的组织结构、探究类教学资源组织结构和主题网站的结构。“在资源库的具体建设中,资源的组织和数据库的结构又可分两种主要类型:按资源的存储类型、按学科知识点。也有论者在谈到资源分类体系时认为,可有这样几种资源分类方式按照资源格式分、按照资源的用途分、按教学单元分、按年级分、按典型工作过程分。”

第五,对于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开发。有论者认为选择教学资源要从教学活动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学生状况等各方面关系。也有论者认为教学资源库,应开发的内容有教学基础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专业背景资源、学生活动资源。有论者从不同的素材类型,如文档资料、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资源制作要求。最后,对于教学资源库的应用。有论者认为,领导认识应提高,创造良好发展条件教师的信息素养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早地开设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制定相应措施和制度,积极鼓励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有论者提出了关于资源库应用的四个策略,将动画素材、视频素材和电子教案相结合,将所有素材和课堂教学设计相结合,将交互性素材、动画素材等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将交互性素材和课堂讨论课相结合。

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教学资源库设计与开发的模式、原则、方法和策略等,为信息化时代、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线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进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探讨如何组织教学资源,构建特色教学资源库,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共建,使教学资源库的设计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这些源于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思考,因其真实而显得朴实和生动,为实践探索开辟了道路,但还缺乏理论的深度,并因其实际建设条件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可借鉴程度不高。

教学资源是建设教学资源库的核心和灵魂,但由于教学资源的种类极为丰富,众多研究者对教学资源的认识不同,不同课程对资源的要求也不同,对于资源的功能特点、性质、呈现方式及选取收集等,都还没有系统的认识和操作的方法。尤其对于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这方面的研究还刚起步。综合以上论述,可以归纳为从技术角度研究多,资源内涵研究少,浅层情况介绍多,深层研究探讨少。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出现了以Internet为基础的网上学习,教学资源库建设初见端倪。教育机构或组织开始着手建设自己的资源库,许多商业公司抓住有利的时机,研发教学资源库产品。近几年来,Internet在我国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各类院校的教育网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随着教学资源库的市场不断成熟,资源库的产品种类也日益繁多,但是它带来的一个问题却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资源库制作者各自为营,不同的资源库都有自己的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这样就给资源的共享、传输等带来了巨大的团难,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性建设和浪费,违背了建设教学资源库的最初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世界各国都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资源的可共享性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对于网络教育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技术研究者认识到:当前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的重心应放在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建设规范与标准上来,而不应再是硬件建设。“对于各个行业来说,标准化都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基础性的工作,从本源的意义上讲,标准化是为了交换而产生的,构建教育资源库的标准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信息的广泛传播,而这正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于1997年,我国于2000年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教育资源库实际上是各种相关教育资源的汇集。从四五年前,教育资源库(特别是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库)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到目前发展成具有多种建设模式和各类服务目标的不同形式的资源库。其间经历或并存着文件目录管理、专题和学科资源网站、资源管理数据库、资源中心和分布式资源库的系统等几种模式。根据建设教育资源库的规范要求,参照国内外使用的标准,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库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点。

1.科学性

即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准确地表述知识的内容,内容符合迄今为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已取得的成果。这是教育资源与一般娱乐性、游戏性资源的重要区别。知识内容应当是科学的、正确的,而不能有错误的观点。运用的概念、提出的定义、选择的例证和做出的结论应该是正确的。所用的文本、图形图像、视音频等资料要真实正确,符合科学事实。采用的动画要准确,能科学地反映客观事实。

2.基础性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职业岗位、工种变换不断的今天,职业教育正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什么学习经验对学生最有价值?既要给学生作为社会中一名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传授其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即迁移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就业岗位不断变换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基础性。这里的基础性并不是指定理、概念、规则,而是指包含专业大类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先进性

首先是教育理念上的先进性,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培养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获得信息和通过自己思考加工信息、建立概念和发现规律的能力。其次是教育内容上的先进性。职业教育受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影响很大,如果不能及时地在教学资源库中吸收、涵盖新技术、新知识,则势必影响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4.实用性

指使用最流行的开发平台和软件,采用通用的文件格式、界面风格和操作规范,使系统不仅便于使用和维护,而且易于移植推广。系统应提供完备的系统维护和检测手段,确保资源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同时,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使使用者感到有内容、有新意,在使用上要做到实用性。

5.服务性

教育教学资源库是为学习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这就决定了教育教学资源库必须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简单明了的导航与操作界面,让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找到所需的资源,同时也要为用户提供一个搜索引擎,这个搜索应为用户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并能实现对资源的精确定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各地意识到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库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纷纷加大力度进行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2003年,教育部决定,在今后5年内,将引进300门国外优秀网络教育课程,促进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重点开发300个网络课程、素材库等教学软件,逐步建成国家远程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资源库,在全国范同内建立开放的资源共享机制,形成高质量、全方位的国家职成教育资源库。虽然,信息技术已为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在低水平上的自治与共享(例如通过HTTP和HTML)、学习活动的合作(例如通过各种通信工具)提供了基本技术条件,但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关于网络教育的技术标准、没有很好地认定允许教学资源在课程知识和教学管理水平进行交换的标准,因而各教育教学资源库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效交流和共享,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资源现象严重。不但带来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无法与国际网上教育体系相沟通。通过对现有的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点需要完善和改进。第三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长期以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都难以发挥。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被应用于教育领域,由此带来了教学模式的改变及对教育技术内涵的深入理解。

教育技术是依据教育理论和科技知识,开发和使用各种媒体及其他学习资源,优化教与学的过程的一种实践研究。该表述从媒体和学习资源的合理使用、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这一层面上去理解教育技术。因此,作为教育技术重要领域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能够优化利用媒体和资源,支持教和学是其应该提供的基本功能。我们希望能够给老师学生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同时减轻任课教师教学的负担。

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应用体系结构和相关技术,则使系统能充分利用技术非常先进且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Browser/Server技术,统一、方便、经济地处理信息流量大的综合性管理和服务数据信息,满足多媒体教学现在和将来对资源采集、存储、处理、组织、管理和利用的需求,使各种资源高度集成与共享,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如果充分利用多媒体数据库与Internet技术在多媒体教学和各种库管理、发布方面的优势,以Browser/Server为基本架构,以Web页面为基本表现形式,将有效解决大容量多媒体数据的存储、查询、管理、共享、整理、采集、播放等问题,以最快最简单的方式逐步实施网络课件制作系统建设的各个功能,最终促进网络教育的广泛发展。

构建一个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让用户特别是通过网络学习的学生在巨量的教学资源中快速搜索、浏览所需信息。为教师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课件发布渠道,为他们制作新的课件提供足够的、海量的和准确的教学资源素材,并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上述资源。因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完备的多媒体课件库,利用网络的优势,让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选择和浏览课件;同时提供一个组织良好的教学素材库以及提供灵活选取的方式,使得教师备课时利用组装工具方便地组装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不仅能减少教师备课工作量,而且能按教师擅长的风格有效地重组各种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的动态性、开放性能够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最新的知识。信息时代的另外一个特征是世界互联网化。互联网将世界带进了教室,为我们提供了坐在教室接触世界的机会,世界各国都在逐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国家对网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给予高度重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我国,自教育部提出“校校通”工程以来,各个高校已陆续建立了自己校园网,并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与因特网的互联。但是要想开展真正的网络教学,还必须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的支持,否则,网络教学就无从谈起。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部针对网络教学系统平台和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标准,希望能够整合已经建立的教学资源库的系统和网络教学内容开发系统,希望能够符合网络课件的共享和流通标准,这样也有助于根据标准制作的网络教学课件能在不同的平台里共享和流通。网络教学系统与教学资源的标准化会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如何应用课件的标准化规则来建构网络教学资源库,用来满足各种课件应用在各平台之间的需求,是现在网络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特色,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特别是它的内在矛盾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它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这就规定,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

我国共有1200多所高职类院校,在校生超过480万。尽快建立适合于高职类院校的教学资源库是一项刻不容缓且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我们以当前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开拓创新,结合高职类院校的特点构建适合高职类院校的特色教学资源库。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一种趋势。为了避免教师低水平的重复开发,提高学科整体教学水平,促进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首次发出了“关于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通知”提出建设200门左右的基础性网络课程、案例库、试题库,以加快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步伐,同时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国家级网络资源库,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推动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以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切入点,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我们设计了这个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先后采用了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分布式应用架构设计和实时多媒体数据压缩、网络传输等技术,实现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小学校助教助学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了系统的支撑。它可以减轻学生和教师负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应用该系统既可为各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综合服务,又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资源服务,并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现有教学资源库没有办法为提供学校个性的教学资源的情况下,以本校教师为主体,建设实用的、优质的、个性化的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将是尤显必要且行之有效的办法。电子商务项目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对于项目课程实施、教学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能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挖掘知识的显性和隐性特点,并能紧跟行业和岗位变化,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企业需求最大程度的贴合。

突破课堂教学时间限制,为课前和课后服务以教学过程的时间维度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备课、查阅教学素材提供支持。更可利用资源共享的优势,使得同一资源可同时被多个教师浏览和下载,提高使用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其制作好的教学设计上传到资源库备用,以此来不断充实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可以想见,资源库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教学资源,帮助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并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对于教师有这样的帮助,在课前浏览、搜索教学资源库时,同样也能帮助到学生了解下一堂课教学的内容,并掌握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同时有疑惑、有思考,将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并可在课堂上获得教师针对性的解答,帮助其对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后,教学资源库中可以提供一些供教师和学生利用的拓展型问题,同时结合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将拓展型问题进行归类,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理解能力弱一些的学生,不再会“听不听懂只在一节课”了,教学资源库可以担当课后辅导的角色,将教师的课件、所利用的教学资源整合在库中,方便学生在课后再进行咀嚼和揣摩,提高学习的效果。

突破课堂教学空间限制,为课内和课外服务以教学过程的空间维度为出发点,我们不难发现,现代教学越来越突破空间的限制,网络的出现更推动了这一巨大的转变。在课堂里,我们可以依托教学资源库提供的丰富的、类型多样的资源,实现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组合,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在推崇自主学习的今天,教学的触角早已慢慢地伸向了课堂之外。在学习某一主题之前,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们就该主题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索各类素材,并回答某些问题等,当然这一切都是在课外进行的。

当教与学都越来越电子化、网络化后,我们不得不面对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受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的限制,在课堂如此集中的时间段内,并不能保证班级每位学生都能及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或作业。所以会发生在公开课时,校园网其他端口都关闭,来保障开课教室网络畅通的情况。平日教学则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迫使其不得不向课外延伸。教学资源库恰能提供此种便利—整合了模拟环境和自测平台,使学生的课外学习和技能训练成为可能,并且由于各自学习的时间不那么集中,避免了服务器访问冲突的发生,使一切变得更顺畅、方便。挖掘知识特性,外显和内隐齐头并进,知识具有隐形和显性之分,职业教育中的知识更是如此,因此教学资源库的资源也应当具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资源就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的信息资源。这些显性资源较容易在教学资源库中铺陈和展现,使用者通过浏览、下载的方式就能够获得。

除了外显的教学资源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更多地建立在行动平台上,许多工作经验和工作知识都是隐性的,可以说工作过程是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再到隐性知识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教学资源库需要挖掘隐藏于学生、教师、专家身上的个性化、创造性的隐性知识,而交流协作平台、经验交流区和成果展示区等合作交流功能将为隐性资源开辟一个窗口和附着点。通过隐性资源而提炼出隐性知识和技能,这种学习的转化效果还是因人而异的,并不能由资源建设者和平台参与者所控制。但我们也相信,通过平台所提供的互动、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一定会使相当多的参与者受益。

紧抓职业特点,稳定和动态相辅相成。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稳定和动态是相对的—既要保持教学资源的长期稳定,又要进行不断更新与维护。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点主要在于教学资源的开发、收集、整理和入库等大量工作,因为资源是教学资源库的灵魂与核心。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科教与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直接载体,资源质量的高低以及资源组织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资源库质量的高低。可以说,教学资源库功能及优势的充分发挥,完全依赖于其中的精髓教学资源。

当教学资源库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对资源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加工和组织后,即保持一定时期内的稳定,便于师生取用。同时,由于项目课程的起始点是工作任务和与之相应的职业能力,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相比普通教育的学科有更多的变动性和发展性,这在客观上也要求教学资源库必须是动态的,能进行阶段性的维护和更新,以紧跟社会的步伐和岗位要求的变化。期待电子商务项目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品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一个方便、快捷、互动的资源共享平台。我们当然也不能奢望仅靠一个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就能对高职教学效果的提高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但相信踏出的这一步将对职业院校进行自主的资源库建设,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期待电子商务项目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际成果,也能推进案例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第四节概念界定一、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尤其在进入网络时代、信息时代以后,教学资源就其数量、内容、媒体种类、储存传递和提取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学资源所直接面向的使用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组织选取和加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同时也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对资源进行选取和使用以支持自我的学习和发展,职教课程专家徐国庆从资源的类型角度,对教学资源给予了定义,教学资源指教学所需要的所有材料、手段、器具、设备、场地等的总和。也有论者从学习者的角度这样描述教学资源是指那些可以提供给学习者使用,能帮助和促进他们学习的信息、技术和环境。而从教育技术的角度,美国教育与传播协会在对教育技术的定义中提出,所谓“资源”是指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所利用的各种教学材料信息,支持系统、环境和人际包括教师及学生同伴等。由此可见,教学资源不仅包括各类信息资源,还包括支持学习的硬件资源设备,支持系统、技术等以及学习环境人机虚拟交互环境,人人的真实交流环境。总而言之,教学资源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并应用于教学活动的各种实体资源材料、器具、设备、场地等和隐性资源信息、手段、技术、环境等的综合。二、教学资源库(一)教学资源库概述

教学资源库的定义,“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专栏网在研究活动“如何建设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中如此表述,教学资源库是指按照统一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技术规范和课程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的,由优秀的数字化媒体素材、知识点素材及示范性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

王艳军在其毕业论文《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构研究》中,对标准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归纳总结了以下几条应当具有的重要特征,它首先应该是一个丰富翔实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分为课件库和多媒体素材库,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作为独立单元,资源库中的资源可被用于拷贝、传输、使用、加工和组合,即一系列具有很强通用性的标准组件,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心理学理论和现代传播理论,教师可以组合这些标准组件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要。为便于查找和利用,所有资源都该基于标注的元数据。标准的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支持着标准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正常运行,这个系统应该基于分布式资源建设的特点,有序组织教学资源。动态与开放是标准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应有的特点,不但能与校园网连接,而且通过网络端口能和国际互联网相连接,实现学生能随时随地使用的功能。

教学资源库是指按照统一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技术规范和课程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的,由全国优秀的数字化媒体素材、知识点素材及示范性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教学资源库的功能包括资源采集、资源验证和入库、资源检索、资源浏览和下载等。建设教学资源库是为了整合全国优秀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教学信息资源库主要由素材类资源、网络课程类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各类教与学的支持平台等组成。素材类资源库主要包括媒体素材库、课件素材库、案例素材库、试题库、文献素材库、常见问题素材库等。表现格式为文本、图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每一种格式又有许多标准。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课件素材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的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而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到本地计算机上来运行。案例素材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文献素材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常见问题素材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网络课程类教学资源库,即按学科课程的知识结构组织起来的,涵盖学科课程内容领域的,能自成体系的教学软件,包括网络课程课件库、文件库、电子教案。电子教案是作为教学线索贯穿并展示于教学过程的网页、交互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等。

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教学资源的管理系统、课件制作系统、授课观摩系统、智能学习系统、视频点播系统、自助考试系统、电子备课室、电子图书馆、课件制作工具、系统组织与分析系统。各类教学系统支持平台。这些平台是为了使这些教学资源都要能在标准的浏览器上运行,包括教育资源网、信息发布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教育督导系统、网络安全系统、校园网操作系统等。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是建设的重点和核心,管理系统和教与学系统支持平台必须适应网络课程和素材类资源的具体内容的形式多样的变化。所有素材建设都必须围绕课程这个核心来进行组织,它是以课程为基本单位组织实施的,统一服从于网络课程建设的要求。特别是教育资源网这一平台的建设,这是由于教育资源网是学校师生共享教学信息资源库资源的平台,也是学校组织网上教学、发布各种教学信息、听取各类反馈意见的工具。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是对存储于资源库介质中的教育资源进行管理、维护和更新的功能性设施。它构架于校园内部网和外部Internet高速宽带网络平台上,在规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在整个Internet网范围内有效、方便、快捷的上网。由于现有的教学资源库存在上述不足之处,我们希望在对本系统的研究设计中能够提出一些方法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基于智能引导的教学资源库,是指在一个能够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用户的使用记录、和对用户的搜索结果进行处理、为用户提供学习引导服务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这种学习引导服务包括向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资源,向使用者提供学习方法,同时还能够引导使用者的学习过程。例如:

1.从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库的特点,总结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

2.就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库现存的问题进行探讨,总结过去的教训,为现在提供借鉴,把握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3.对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库,从理论框架和技术思维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了解其依据,梳理其对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启示。

4.提出系统设计遵循的原则,对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库的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进行设计,并运用一定的系统开发技术和开发工具将设计推向系统应用。

5.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面向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合理建构模式,以使资源库达到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有效服务的目的。

6.以作为开发的实例来阐述高职类院校教学资源库构建。(二)教学资源库的特点

1.科学性

即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准确地表述知识的内容,内容符合迄今为止自然科社会科学已取得的成果。知识内容应当是科学的,这是教育资源与一般娱乐性、游戏性资源的重要区别,而不能有错误的观点,运用的概念、提出视音、选择的例证和做出的结论应该是正确的。所用的文本、图形图像、音视频等资料要真实正确,符合科学事实,采用的动画要准确,能科学地反映客观事实。

2.基础性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职业岗位、工种变换不断的今天,职业教育正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什么学习经验对学生最有价值,既要给学生作为社会中一名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传授其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即迁移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就业岗位不断变换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基础性。这里的基础性并不是指定理、概念、规则,而是指包含专业大类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先进性

首先是教育理念上的先进性。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培养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获得信息和通过自己思考加工信息、建立概念和发现规律的能力。其次是教育内容上的先进性。职业教育受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影响很大,如果不能及时地在教学资源库中吸收、涵盖新技术、新知识,则势必影响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4.实用性

指使用最流行的开发平台和软件,采用通用的文件格式、界面风格和操作规范,使系统不仅便于使用和维护,而且易于移植推广。系统应提供完备的系统维护和检测手段,确保资源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同时,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使使用者感到有内容、有新意,在使用上要做到实用性。

5.服务性

教育教学资源库是为学习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这就决定了教育教学资源库必须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简单明了的导航与操作界面,让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找到所需的资源,同时也要为用户提供一个搜索引擎,这个搜索应为用户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并能实现对资源的精确定位。(三)教学资源库属性与分类

1.资源分类的基本依据

根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各门课程在时间上并无太大的延续性,取消适用对象的分类,主要以媒体类型和课程作为分类的基本依据。在具体实施时,根据情况,选用“媒体类型—课程”或“课程—媒体类型”两种分类方式。另外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还可能要对课程本身及不同的媒体类型进行再分类,以适应不同的教学要求。

2.资源属性标注的依据

资源属性标注元数据的标准化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源的查询和使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不同资源库之间的数据交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升资源的价值。

在资源的属性标注方面,主要参照模型及我国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根据一对资源属性的界定,它主要包括必须数据元素核心集、可选数据元素通用可选集及分类数据元素分类扩展集。必须数据元素是任何类型资源都必须具备的属性标注,可选集是与教育资源密切相关,并对教学资源都适用的属性集合,扩展集是用来区分媒体类型的属性集合如课件、教案等。在实际应用时,对那些必选集我们主要定义常用的标题、关键词等,对于可选集主要定义文件类型、大小、使用次数、用户评价等,同时根据需要还补充了一些基本的、必要的特殊资源的分类属性。

3.教学资源库建设环境

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库主要是为高职教育的各个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交互提供最大的支持性服务。因此笔者认为,高职教学资源库系统设计与开发应从研究高职教育的特色入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并充分利用当前对网络教学资源库的理论研究成果。

4.高职教育的特点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将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此专业主要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我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特色,要求学生掌握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远程教育及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学生在毕业后具有以下几种能力:各种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教学系统与环境的设计与维护、教学媒体设计与制作、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

5.建构主义理论与基于资源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各种网络学习方式能够很好地满足以学生为主的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构建,依托于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方便的协作、良好的会话氛围,因此更有利于学生完成主动的意义建构。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教学到基于资源的教学,再到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是学习者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利用环境所提供的各类资源,通过对资源的检索、学习、评价和重组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而达到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基于资源学习的优势,首先要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相关的学习资源并要求学习者掌握查找资源的技巧和方法,这也是基于资源学习实现的前提条件。

6.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

基于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学习环境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它可分为三层,即资源层、功能层、管理层。资源层为学习环境提供大量的基础性学习资源,它是网络学习实现的重要保障。功能层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实现具体的应用功能。学习者的学习感触就来自于这一层,因此这一层的设计最为重要,在设计时应注重人性化。管理层对整体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与管理,保证资源层中资源数据有效性与安全性,保证功能层各项功能的实现。管理层是资源层和功能层都必需的,有效的管理保障了从资源层到功能层数据流的顺利传输,从而使整个网络学习系统高效运行。资源层、功能层、管理层在逻辑上构成了网络学习环境的基本结构。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职业教育特色,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特别是它的内在矛盾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它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这就规定,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首先具有其他类型教育都具有的一般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有其他类型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它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行业建设服务的,它是直接为人的就业服务的,它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这些特殊的属性,就确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职业教育比较明显的特色体现在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三个方面。

1.地方性与行业性

发展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服务,为人民的就业服务。黄炎培先生曾经说过,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己谋生,为群服务”。晏阳初先生也曾提出,职业教育主要是治愚、治穷、治弱、治私等。这些著名论断都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性。现代职业教育的功能已经大大拓宽,但出发点、落脚点同样离不开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离不开为行业(企业)的生产服务。

2.技术技能性

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是由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只有让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掌握专业技术和熟练的技能,才能胜任就业岗位需要。有关专家以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为标准,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大致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四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因而同一类教育往往难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所有类型的人才,这就需要不同类型的教育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则更多地依靠职业教育包括专科、本科以及中等层次的教育来培养,不少国家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也是这样分工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需要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等。

3.市场导向性

影响职业教育的市场因素很多,有生源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力市场。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考虑学生的充分就业,这是衡量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主要取决于劳动力需求,最终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市场的决定性表现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旺盛与否,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类别,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规格,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层次;劳动力市场的人才岗位需求,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四、高职院校

从高校办学类型角度讲,高职院校指的是区别于普通的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学院之外的职业技术学院;从高校办学层次角度讲,高职院校指的是区别于研究性大学和教学研究性大学的专门学院;从高等教育的类型角度讲,高职院校指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院校,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院校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校。其知识的讲授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高职院校培养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使学生兼备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熟练技术,侧重实际应用;侧重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合作共事能力;重视务实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

很多学者已经对教育资源作了很多解释和界定,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当下“课程上网”所承担的重任并不仅仅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变化,主要作用是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使内容和形式要能够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是对教育资源进行再设计与开发的过程。这种“再”开发,不能单纯停留在对教育内容或资源的分析上,而应该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思想,从过程的角度对网络课程的活动和实施过程进行分析,使之符合教学与学习规律,体现生动的教学活动过程,具有网络学习的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和适应性等基本特征,能够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具备以上特征的资源才能称之为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那么教育资源(Resources)就包括了材料(Materials)和环境(Environment),也就是除了各类用于教与学的设施、设备和材料之外,所有有利于教与学的社会活动、环境和情境也是教育资源或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克东教授将教育资源定义为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学与教的系统和教学材料与环境,还包括优秀的教学团队、优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科学的教学管理,这些都与课程的内涵息息相关。

高职教育面向高职院校能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高职教育面向高职学生侧重于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高职教育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使学生在结束学业后能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很快地适应企业需求;高职教育还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将知识有效地转化成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教育资源面向全国各类高职学生,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独创性: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由原创的素材或者是加工后的非原创素材制作,从而使表达形式新颖,构思独特、巧妙,内容、结构设计独到。

2.科学性: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必须体现客观、科学,能为日常的教学活动提供相关参考,以相关的事实为依据,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不可违背有关公理、定理、规则、常识、规律。

3.整合性:整合高职院校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体现学习过程的综合渗透性,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

4.教育性: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整合资源的教育意义,使其符合教学大纲,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高效学习动力,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

5.艺术性:高职教育资源内容要突出自身的表现风格,展现资源的艺术效果,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审美要求。例如:动画资源中的角色要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艺术想象力,音效要与主题风格一致,具有艺术表现力,画面美观,色彩和谐;网页、程序设计要使界面美观、布局独到,设计富有新意。

6.技术性: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严格遵循教育部相关的资源建设标准,资源的建设以课件、文本、视频为基础,实现在主流浏览器中浏览。就网页制作而言,应体现人机交互方便,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