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民情与礼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09:43:13

点击下载

作者:曲小月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北京的民情与礼俗

老北京的民情与礼俗试读:

1.满月

诞生礼

小孩儿呱呱坠地,一个小生命便诞生了。诞生礼作为人生的第一大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生育”不同于其他事情,这个礼仪的范围要比其他礼小得多。根据《礼记》的训诫,产妇生产后,就是丈夫也不得进入产房。

老北京人认为,人生下来的头等大事就是“洗三儿”,也就是给出生三天的婴儿洗澡。不管是生男还是生女,都要进行这一仪式。洗三儿的做法源于佛教的轮回说法,目的是把上世的罪孽全部洗掉,使之一生平安吉利。“洗三儿”仪式由“三姑六婆”中的“稳婆”来主持。过去,有一种专门以接生、洗三儿为职业的中老年妇女,老北京称之为“产婆”、“接生婆”、“接生姥姥”或“吉祥姥姥”。

生小孩儿的人家在“洗三儿”之日,近亲会带着礼物来祝贺。本家则要根据自家状况准备酒席,但主食必须是面条。此仪式一般在接生婆的主持下于午饭后举行。

仪式开始,生小孩家人要先在门厅正面设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催生娘娘、送子娘娘等十三位神像。并在香案前的香炉里装上小米,当作香灰插香用,下边压上纸钱、纸元宝。产妇卧室的炕头上供着“炕公、炕母”的神像,由本家年长女主人上香叩首,吉祥姥姥随后三拜。

然后,本家将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在炕上。这时,接生姥姥把婴儿一抱,“洗三儿”就开始了。

本家按风俗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钱币,谓之“添盆”。如添的是金银裸子、银元就放在盆里,如添的是纸币、银票就放在旁边的茶盘里。“洗三儿”时,即便是穷人家也要放几枚铜币。“添盆”后,给接生姥姥喜钱,恭送姥姥;仪式至此也就算结束了。洗三的讲究

在北京雍和宫的法轮殿“五百罗汉山”前,放着一个精致美观的“鱼龙变化盆”。据说,清乾隆皇帝生下三天就用这个盆洗过澡,所以后来又叫做“洗三盆”。

过去,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生小孩儿都有“洗三”的风俗,以表示对小孩儿最美好的祝愿。

清代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三日洗儿,谓之洗三。”此用意是洗去婴儿从“前世”带来的污垢,使之今生平安吉利。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洁身防病。

接生婆以接生、洗三儿作为自己的职业。她们都有一定的接生助产经验,但多数都缺乏科学知识,甚至有的是文盲,连当时稳婆必读的基本课本《达生编》都读不下来。

即便是这样,当时医院少,再加上人们思想守旧,也只能请接生婆来接生。洗三儿时还必须要请她来做主持。“洗三”之前,本家照规矩要先准备好熬好的槐条蒲艾水、木盆、围盆子、新梳子、新拢子、胭脂粉、猪胰皂团、新毛巾、铜茶盘、艾叶球儿、钱粮纸码儿、生熟鸡蛋等等,若生的是女孩,还要预备绣花针,给女婴扎耳朵眼儿。“洗三”之日,通常近亲会带一些油糕、桂花缸炉、破边缸炉、鸡蛋、红糖等食品或者送些小孩所用的衣服等作为礼品。本家会根据自家的经济状况准备酒席,不管是丰是简,其主食必定是面条,俗称“洗三面”。坐席时,自然是收生姥姥坐在正座上,以上宾之礼待之。“洗三”仪式通常在午饭后举行,由收生姥姥具体主持。首先,在产房外厅正面设上香案,由收生姥姥对着神像行三拜之礼。然后,本家将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用品摆在炕上。这时,收生姥姥把婴儿抱起来,“洗三”也就算正式开始了。“洗三”时,本家依长幼要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和一些钱币,还可以添些桂元、荔枝、红枣、花生、栗子之类的喜果,是取“早立子”、“连生贵子”、“连中三元”的谐音,希望图个吉利。有钱人为显阔气,会放些首饰,贫穷人家也就放几枚铜钱。此谓之“添盆”。

人们往里边添什么东西,收生姥姥会说什么祝词,让本家和来宾们都高兴。“添盆”后,收生姥姥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随口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这才开始给婴儿洗澡。收生姥姥一边洗,一边还会念叨祝词,什么“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随后,将艾叶球儿点着,以生姜片作托,放在婴儿脑门上,象征性地炙一炙。再给婴儿梳头打扮一下,说什么:“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女婿)准四衬;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用鸡蛋往婴儿脸上滚一滚,说什么“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

洗罢,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葱往身上轻轻扫三下,口中说道:“一打聪明(“聪”与“葱”谐音),二打伶俐。”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有祝愿小孩将来聪明绝顶之意)。

又拿起秤砣轻轻往孩子身上按几下,希望小孩儿将来在家庭、社会上有很重要的地位。还拿起镇头三比划说:“长大啦,头紧、脚紧、手紧。”(祝愿小孩长大后稳重、谨慎。)再把婴儿托在茶盘里,用本家准备好的金银锞子或首饰往婴上身上一掖,口中说道:“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是祝愿小孩儿长大后福星高照、财源广进。

最后用小镜子往婴儿屁股上照一照,口中说道:“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最有趣的是,把几朵纸制的石榴花往烘笼儿里一筛,说道:“栀子花、茉莉花、桃、杏、玫瑰、晚香玉、花瘢豆疹稀稀拉拉儿的……”是希望小孩不出或少出天花,健健康康成长。

小孩儿经过如此多的程序,一般都会放声大哭,人们不但不忌讳,反而认为很吉利,称之为“响盆”。

洗三结束后,本家老婆婆把敬神钱粮连同香根一起请下,拿到院中焚化。焚烧完了以后,把灰用红纸一包,压在炕席底下,保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这时,收生姥姥向本家道喜,自然会得到些赏钱。

此外,“添盆”的金银锞子、首饰、铜子儿、围盆布;当香灰用的小米儿、鸡蛋、喜果儿;给炕公炕母上供的缸炉、油糕也全都由她拿去。

20世纪40年代,人们的科学意识增强了,妇女生孩子大多去医院,所以“选三”这种旧风俗也逐渐消失了。办满月

中国自古就有为小孩办满月的习俗。小孩生下一个月时,为了吉庆,也为了驱除婴孩的病痛(婴儿因抵抗能力差,容易生病),要办满月。

这时要设宴招待亲朋好友,有的还请艺人唱堂会戏。

办满月一般家庭只办一天,有在家里办的,也有在饭庄里办的。

在家里办的照例要搭酒棚,摆茶座,礼堂正中的八仙桌上供奉“满月全神”(共有十三位娘娘以及门神、灶王、本命寿星、土地、炕公炕母等家宅六神),点上红烛,并把亲朋好友送的礼品放在案上。这些礼品有贺幛、礼金、各种金质银质的长命锁,银质的瓶、炉鼎、盾(上刻麒麟送子的图案)以及铃铛、寿星等物品。

还有姨家、姑家送的小衣裳、小鞋帽。这些衣服裤子故意做成不同颜色的袖子、裤腿,说是小孩穿了这样的衣服后好养活。

如果是男孩,亲戚家还会送上一顶虎头帽,祝愿小男孩虎头虎脑的,健康地成长。如果是女孩,就送上一顶莲花瓣帽,祝愿她如莲花般水灵、美丽。另外还要给小孩穿上虎头鞋,上边要有眼睛,意思是引导小孩看路识途,避免摔伤。

亲友们送的长命锁,正反两面有“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字样及吉祥图案,是希望将孩子的生命像锁门、箱、柜一样给锁住的意思。还有送小升小斗小印的,小升意思是“步步高升”,小斗的意思是“日进斗金”,小印的意思是祝愿小孩长大后能掌大印。

孩子满月后照例由父母带孩子到亲戚家去玩,亲戚们要将系上红线的钱包在红纸里送给孩子,称为挂钱。其意是预祝孩子日后财源广进,大富大贵。【链接】清宫内的“洗三”风俗“育儿”是中国人繁衍后代的大事,由此也形成了如“洗三”、“弥月”、“抓周”等不同的风俗。清朝时期满族人入关后,受汉族人的影响,也开始在宫内给孩子举行诸如“洗三”、“抓周”之类的庆祝仪式。

中国人向来特别钟爱“三”,因此有三元、三阳、三光、三才、三多、三余等词。

由于婴儿初生的第三天是个值得注重的日子,因此有“洗三”、“做三朝”、“开眼”等节目。

所谓“洗三”是指在婴儿初生的第三日给其洗身。这在清朝之前就已成为一种风俗。唐代玄宗时章敬吴后生代宗,第三天玄宗亲临观看其孙代宗洗澡。杨太真也曾以锦绣裹安禄山,戏称杨贵妃三日洗儿也。

洗三也有办“洗儿会”的,是时亲朋欢聚,主家熬煎一盆香味四溢的洗澡水,将很多果子、彩钱、葱蒜等东西放在盆内,并用数丈彩布环绕,称为“围盆”。再用金属钗子搅水,这称为搅盆。参加“洗儿会”的亲友都要添盆,即将钱散在水中。

清宫内廷对于后妃或公主生子生女的“洗三”给用物品都有详尽的记载。清德宗光绪帝载湉“洗三”时场面就极为热闹。

醇亲王之前就特意命工匠将大院落改建为大厅,以招待客人。这天,从早到晚前来祝贺的人络绎不绝,他们除了带来各式各样的食品外,还会给载湉带来一些做衣服的绸缎、上好的绢绫等。醇亲王收下礼物后,就会把客人请到一座大厅去入席,酒菜当然非常丰盛。“洗三”这天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开眼”。一般的婴儿都在第三天“开眼”,婴儿开眼时为避免受惊吓,首先要看到的应该是父母。

当载湉即将“开眼”时,醇亲王急忙奔到载湉的房间,载湉张开的右眼正好与醇亲王相对,这时,载湉的母亲醇王福晋也急忙走上前,载湉的左眼也张开了。载湉开眼完满地看到了自己的父母,“洗三”这件大事才算圆满结束。

2.过周

办“百岁”“百岁”又称之为“百日”。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记载:“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碎。”宋.吴自牧《梦梁录.育子》中记载:“生于百时,即一百日,亦开筵作庆。”明时,称百日为百岁。明.沈榜《宛署杂记》云:“一百日,曰婴儿百岁。”

清代,有的人家只办满月(即弥月),不过在京城有的人家还是沿用旧制,为小孩办百岁。其实两者庆典活动内容、形式,差不多一样,也就是设宴款待亲朋好友,请艺人唱堂会戏。至清末民初时,一般家庭都是只给小孩办满月,不办百岁。《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士大夫多以此等酬应近于琐屑,京谚所谓‘婆婆妈妈事’也”。

北京也有句歇后语说:“养活孩子办满月——没事儿找事儿。”这些记载和俗语都对办满月或百岁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不屑和厌烦。其实从古至今举办这些都是有其特定的内容和目的的。

比如说有些大户人家,兄弟虽多,却均无后嗣,待终于盼来哥弟兄中生一男孩,形成了“千顷地,一根苗”这种情况,从老人到兄弟,自然都主张花钱办事。

还有,弟兄几个都无后嗣,但在家产分配上出现了争议,这时谁家要是生个男孩儿,老人可能独自出钱办事,以便当着众亲友行使家长制的权利,给儿子们分家产,把主要的部分或大部分,分给有小孩的那个儿子,剩下的再给其余的儿子们平分。其用意是告诉亲朋好友让他们承认自己的做法。

旧时,无子嗣者,都有抱养他人小孩的风俗习惯,称为“过继”。这种“过继”的孩子,无论是从哪里抱过来的,都是通过办满月或办百日的形式来让亲友人知道,并予以承认。

还有那些在京城为官多年,有权有势的人,可以借办“百日”公开收受别人送来的礼品,此乃薄酌换厚礼。过去称此谓“撒大网”。

办事的目的虽然不同,但形式却大同小异,现详述如下:

办百日时,一般人家只办一天。有在家里办的,也有的在饭庄子办的。无论在哪里办,事先都必须由家长具名,发出请帖,邀请亲友。

这样,男、女客人均可往贺。如未发请帖者,一般仅女客往贺,男则不往,即便是至亲也是如此。

百日当天,主人家门前须搭红、黄两色的彩牌楼,也有的挂红黄彩球;设火壶茶会;院内搭一酒棚,把茶座摆好。

正厅做为礼堂,红毡铺地。挂着红缎绣花桌围子的八仙桌上,供着碧霞元君等十三位娘娘和本命寿星、门神、灶王、当方土地、炕公、炕母等家宅六神;点上红蜡烛,左右两边的案上摆上亲友所送的各种礼品。

前来祝贺的亲友所送的礼品也不尽相同。有的送礼金,用红封套装好,并在外皮书写“弥敬”;有的送贺幛,大多都送彩缎彩绸,次者送彩布,长一大二,有的送来贺联,一般都是裱好的红色对联;有的送来银炉、银循、银瓶等,上刻有麒麟送子等图案和一些祝词;有的送来银质镀金的“长命百岁”锁;有的送来小孩子穿的衣服和鞋帽,一般都是由姑家或姨家送来的,过去讲究说穿了这样的衣服孩子好养活;还有的送一些油糕、桂花缸炉之类的糕点食品给产妇。

至客人到齐,主家开始大宴宾客。之后,还要请艺人唱堂会戏,这是百日那天的一项重要内容。

堂会结束后,小孩的母亲马上要给“十三位娘娘”和“家宅六神”焚香叩首。此礼完毕,与近亲们一起走出大门,往东走出一百步,将神龛、神像及敬神钱粮,点火焚化,此称之为“送娘娘”。送完“娘娘”百日庆典才算全部结束。抓周儿“抓周儿”是指老北京人在孩子周岁生日时,于家中放置书、笔、糖果、银钱、玩具、算盘、官帽、梳子等物品,叫孩子随便去抓,以先抓得的物品来判断他一生的事业及人生目标。

这个习俗是受古代的占卜术的影响,在民间流传已久。

宋吴自牧《梦粱录.育子》载:“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开斗戥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应,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谓之‘拈周试啐’。”

清末时期,老北京民间非常盛行这种“抓周儿”的习俗。“抓周儿”虽然没有办满月那么热闹,但亲朋好友们都会前往祝贺,来者一般不送大礼,只给小孩买些糕点食物或玩具就行了。不过,是小孩长辈的都要送点礼金。“抓周儿”的仪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设个大案子,摆上印章、经书、笔、算盘、钱币、账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等,如是女孩“抓周儿”还要加摆铲子、勺子、剪子、尺子、绣线、花样子等等。

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用一铜茶盘,内放一本《三字经》或《百家姓》,毛笔、算盘、糖果,女孩加摆铲子、剪子、绣花线就行了。东西摆好后,由大人将小孩抱来,扶他端坐,不给任何诱导暗示,任其挑选。

然后,根据先抓何物、后抓何物,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就会官运事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就会学业有成;如果小孩先抓算盘,就是经商的好手;如果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不会被解释成“好吃”、“贪玩”,而是说“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福儿”,会“享福儿”。

其实,抓周儿不过是长辈们对小孩前途的一种精神寄托,借小孩一周岁之际搞的社会交际活动而已,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链接】喜庆宴会上的堂会

旧京,每逢喜庆,举办宴会往往要请戏曲界的艺人演出助兴。这就是喜庆宴会上的堂会。办堂会既可以用来烘托喜庆气氛,又可以借戏曲来表达祝福,还用一种别出心裁的形式招待了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真可谓一举数得。

中国戏曲诞生之前,就已经有类似堂会的演出活动了。直到清代中后期,梨园界人士才将此类演出称之为堂会,之后便广泛传叫开来。

喜庆堂会是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清康、乾盛世以来,人们生活日益殷实,社会环境相对自由宽松,统治阶层讲礼仪、排场的风气进盛,喜庆堂会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盛行于世,进而影响到社会底层。

喜庆堂会也是一种传统民族文化的体现,其中蕴含了丰厚的民俗文化。人们的传统信仰、向往、追求等心态,在堂会演出中得到了充分的展露。

堂会虽然是一种戏曲演出形式,但却与在戏院、曲艺舞台上演出的剧目有所不同,礼仪性、祝愿性、应酬性等特点。

旧京堂会演出活动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喜爱,堂会在京都逐渐发展成了艺术形式多样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演出形式。

根据内容堂会可分为戏剧及曲艺两大类。

戏剧类包括昆曲、高腔,乱弹包括皮黄(京剧)、秦腔(河北梆子)及清末京东的蹦蹦戏(西路评戏)等,北京人习惯称之为昆曲。

京剧为“大戏”,其他戏种被称为“小戏”。

曲艺类则几乎囊括了如岔曲、单弦牌子曲、子弟书(东城调、西城调)、码头调、北板大鼓(梅花大鼓)、相声、双簧、联珠快书、古彩戏法、琴腔、太平歌词、十不闲——莲花落、木板大鼓及由此发展而来的京韵大鼓、乐亭大鼓、西河大鼓、单琴大鼓(北京琴书)、拆唱八角鼓带小戏、托偶戏、皮影戏等等地方曲艺种类。

另外还有“什样杂耍”,即曲艺节目中加上抖空竹、耍坛子、踢毽子等杂技。

另外,按照喜庆堂会演出时间来划分,有“全包”堂会和“分包”堂会。“全包”堂会从亲友中午坐完宴席起开始演戏,直至深夜一两点钟,甚至会演到天亮;而“分包”堂会,有的演半天,有的只演一晚上。

根据堂会的性质,喜庆堂会可以分为如下三大类。人生礼仪庆典堂会

中国历来尊崇礼仪。从初生婴儿的“洗三”、“满月”、“百日”到男婚女嫁的喜庆大事,再到长辈的整寿之日,举办堂会成了这些庆典的主要内容。

清末民初,那些坐吃俸禄、游手好闲、经济并不宽裕的下等旗人,逢有婚嫁等幸事,即使是砸锅卖铁,也要办一次堂会,为门第增辉。谢天酬神祭典堂会

旧时,每逢神佛圣诞、庙宇落成或重修竣工、神像塑成的时候或遇战乱、旱涝、病疫等灾祸,人们修建殿堂庙宇以祈祷求愿时,除诵经、礼忏之外,还要请戏班演戏,称为“酬神堂会”。

民间丰年也会举办酬神堂会,这种堂会除酬神外,也有娱乐的意味。年节人际交往堂会

清末民初,清廷的一些官僚在新年之际举行“团拜”时,也要请戏班演出,为的是搞好同僚的关系,以利日后共事。

由于每个家族、家庭成员在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社会关系上都存在着差异,再加上个人艺术审美观和戏曲爱好的不同,喜庆堂会的形式和内容也有所差异。

3.喜庆

保亲

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旧时,大抵男女成年,就开始张罗婚事。因为人们普遍有“早生贵子早得济”的思想,有的人家劳动力少,老人也希望儿子早日娶媳妇,让儿媳操持家务,以便减轻负担。所以很多家庭在孩子刚满十四、五岁就开始被亲友或媒人保亲了。

保亲,即介绍婚姻。那时,父母给子女选择配偶,一般都是由亲友来保亲,亦称为“执柯”,俗称“说媒”。

社会上有一种专门以说媒拉纤谋生的中老年妇女,人们习惯地称她们为“媒婆”。这些人只要看到某家青年男女到了结婚年龄,即主动上门,给男女双方牵红线,撮合他们的婚姻。

同一桩婚事,有时有两个媒人,即男方一个媒人,女方一个媒人,各自介绍各自的对象;有时只有一个媒人,两头说合的。通常她们要靠腿勤、嘴巧才能保成一门亲事。

保亲,首先要征得男女双方父母同意,取得双方的过“门户帖”。“过门帖”即一张用红纸写的、上面有姓名、年龄、籍贯、三代(即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名号、官职等的帖子。媒人拿到这个帖子名负责传给对方,这便是《仪礼》中所说的“问名”。

接着,男方主妇选择良辰吉日去女家探视,主要是看女方家里的门户与条件是否与自家相配,如其主要家庭成员的官职地位,财产状况、姑娘的德才和容貌等。这是上层府第很重视的一个程序。

一般家庭则主要是看女方家庭名声如何,家产是否殷实,有无生计,从事何等职业,姑娘品貌是否端正,身体是否健康,是否能操持家务等等。有些贫寒人家讨媳妇,则只要求女方“上炕一把剪子(会做针线活);下炕一把铲子(会做饭菜)”就成。

女方父、母长辈也要选择良辰吉日,在媒人的陪同下去相姑爷。相的方式有明相和暗相之分,多在家中会见,甚或举行酒宴。

相见时,媒人给双方正式介绍,女方家人可以正面问询情况,也可以半真半假地出题考试,让姑爷答对。

暗相,小户人家往往约在某某庙会上,大户人家则多约定于戏院,总之,是以游览娱乐等形式与姑爷会面。暗相,一般不让对方知道,只是从暗中观察对方的相貌和身体状况。合婚择日

双方经过一般时间的了解和磨合,在家人及本人都无异议的情况下,即可过“八字帖”。“八字帖”是上面写有男女双方出生年、月、日、时的红纸折子。有了这个帖子,就可以请“星命家”测看男、女双方的“八字”,这个程序称为“合婚”。这是旧时结婚必不可少的。

旧时,人们算命都是依据“八字”进行的。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循环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时的顺序。

而每个人的出生都由年、月、日、时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占干、支各一个字,四个部分共计八个字,谓之“八字”。

古人为便于记忆,又用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支,形成人的十二属相(又称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

星命家谓男女结婚要属相相合才行,否则婚后不顺利,或夫妻相克、家业不旺等。

当时有所谓“十二属相相合”的说法。即:“青兔黄狗古来有;红马黄羊寿命长;黑鼠黄牛两兴旺;青牛黑猪喜洋洋;龙鸡更久长……”

另外,还有所谓“十二属相相犯”的说法,即:“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错,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

还有所谓的“虎丫头必缺一角”,意思是说,属虎的女人“克丈夫,妨公婆;终无子,主贫穷。”属羊的亦克丈夫,终成寡妇,所以,一些人家娶媳妇忌讳属羊和属虎的。

通过“合婚”,命相家根据上述法则,拆散了无数婚姻。有个别硬要成婚者,则暗中多给命馆先生一些钱,令其在某方生辰年、月、日、时上略作改动,使之“命相相合”,谓之“破解”。

通常星命家根据“乾造”(男方)、“坤造”(女方)的生辰八字和属相,写出鉴定(如“子与丑合”等),再根据“黄道吉日”和喜神方位择定迎娶日期以及忌什么属相等项,写一个红纸折子上,谓之“龙凤帖”。以此为结婚证书。

通过命馆合婚,取得上述“龙凤帖”,就相当于领取了结婚证书,但“龙凤帖”只不过是民间的婚书,所以,民国以后,为履行结婚的法律手续,男女双方还要到民政局去办结婚证书。放定

婚礼中的主要程序和礼节是放定,放定即订婚,定礼是“六礼”中的“纳采”,是确定婚姻关系的手续。放定,旧日有放小定和放大定。

男女双方经过命馆星命家的推勘,如被合成“上等婚”或“中等婚”,人们便认为,此是“天造地设的婚姻”,可以联姻。随即找个“良辰日”放小定。

放小定即男方给女方一个或一对金属戒指,让女方戴在手上,表示“已有婆家”之意,同时,也是希望她心灵手巧,做一手好针线活。但还不规定迎娶的吉期。

讲究的一些家庭在放小定时,男方要送女方首饰四样,金、银、银质包金不等:

一、戒指一个或一对;

二、镯子一对;

三、耳环一对;

四、颈圈一个。

以上这些都表示男方以“家法”约束姑娘,希望姑娘嫁过来之后稳重、守规矩。

如是满人还要送“如意”一柄,以示祝愿。

此外,还要送些“大、小八件”之类的糕点。糕点的包装也要有讲究,要用匣子包装,不像平时过节用蒲包,因为大家认为蒲包是不吉利、不讲究的做法。

少女订婚后,发型要有所改变,过去少女留辫子,一般不扎辫根,但一过小定,就要扎上红辫根。有的少女过去留所谓“三道帘”鬓角下垂,受小定后,则马上剪成齐眉穗了。

满人宅门府第“男家主妇至女家问名,相女年貌,意既洽,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以为定礼,名曰小定”。定礼一般多是托媒人送去。但有的男女双方家长系老亲旧友,则由男家径自求亲,插戴一言为定。

婚姻确定下来之后就要放大定。有的单放大定,有的将放大定与“通信过礼”一起举行,成了行聘(下茶、过礼)“纳采”、“纳征”、“纳币”下财礼的综合形式。

过去民间女方向男方索要财礼多是在这个时候进行,它反应了当时的买卖婚姻。父母将女儿嫁出去,如同出售一件商品,公开要价,有时双方还会讨价还价。其实聘礼、聘金应以对方家庭状况为基础。古代就曾普遍流行过货币、羊酒、实物等不同形式的聘礼。起初比较朴实,后来,形式越来越复杂,聘女有如卖女。

不过,北京还比较文明,虽然也有放定礼之说,一般女方均不强求,贫者,双方仅是象征性地遵礼如仪而已。如单独放大定,礼品要比放小定时更多一些,照例由男家送给女家一些首饰衣服之类。

从放小定至放大定的时间较长,二、三年不等,在此期间双方各自操持、筹备,男做家具,女做嫁妆。

放大定、通信过礼,本来是一回事,即男女双方商量迎娶之期,女方收受大定礼。此礼通常要在迎娶前一百天举行。但有的人家“老妈妈论儿”很多,所以由男家在上半月、下半月各择“黄道吉日”,为的是躲开女的经期。

旧时人们有一种说法:女子行经时订婚是“红马上床,家败人亡”。又如:女方进门以后,立刻怀孕,没来过月经,即称以后那个孩子为“迈门子儿”(男)、“迈门花儿”(女)。说什么:“迈门子儿,妨到底儿,迈门花儿,妨三家儿。”因此很注重通信日期。

过礼仪式都在上午举行,俗云“早礼晚嫁妆”。

过礼数量各不相同,有十二抬、十六抬、二十四抬、三十二抬或更多,都是双数。所谓“抬”,主要是指食盒,食盒和抬伕均向轿子铺赁雇。每一抬四层食盒,每层里面放两样东西,食盒宽约一尺半,长三尺,每层厚六寸。过礼的礼品主要有:

一、龙凤婚书,表示“龙凤呈祥”,有报喜之意。

二、过礼大帖,系旧日“致意贴”、“允帖”“白字帖”之综合文件,等于迎娶通知书。

三、“鹅笼”:用胭脂将一只或一对活鹅染红,装在一个六角形的筒子里,上面盖以圆锥形的笼盖。据说,这是代替古礼用的雁。如果听见谁家有鹅叫,就证明要嫁女儿了。民间传说,通信过礼时如果鹅爱叫,说明新姑爷性格外向,豪爽;如是鹅不爱叫,则说明新姑父内向。

四、“酒海”:此抬与鹅笼并列,放笼形与鹅笼近似,内装一坛酒。

五、绸缎尺头(衣料):皮、棉、夹、单、纱等四季衣服、鞋袜、金银首饰。

六、龙凤喜饼:一般是在糕铺订做一种上面印有红色龙凤花纹的大块酥皮点心。

七、“喜果”:干、鲜各四盘,例如:桂圆、荔枝、生花生、生栗子、红枣等均用胭脂染红,表示早儿(“枣”与“早”谐音)立子(“栗”与“立”谐音),早生贵子(“桂”与“贵”谐音)。

其中,花生代表先生子,后生女,或子女双生。

鲜果方面有:柿子,表示事事(“柿”与“事”谐音)如意,苹果,表示平平(“苹”与“平”谐音)安安。藕,表示夫妻情意连绵,取藕断丝连之意。也有用对山药的,其意义与藕相同。

八、鸡蛋、鸭蛋若干,均用胭脂染红。

九、茶叶;品种视季节而定,如是夏天即送龙井、或碧螺春之类。

此外,羊腿或猪腿(肘子)也是必须要送的,这东西是经过女家送给媒人的。有答谢媒人之意。

抬盒、酒笼等都是红漆描金边的,每抬由两名身穿绣着红光金双喜字丝袍的抬伕抬着,送往女方家中(一般不用响器吹打)。女家收到礼品后,也要向男方表示感谢。一般送以靴、帽、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及糕饼等。陪奁

女家收到男家的定礼之后,把龙凤喜饼、茶食点心分成多份,装入食盒,分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品尝,告知陪送妆奁的日期,表示邀请。

对于一般朋友,仅送去一张请帖就可以了。凡收到礼品或请帖的,都要送些礼品,给姑娘买些嫁妆,如衣料、首饰或鞋袜等物,谓之“填箱”。也有的送些礼金,装在红封套里。上书“奁敬×元”。

按旧京礼俗,送嫁妆要在女子出嫁的前一天下午举行。是日,女家即请男宾4~8人,雇来抬伕,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谓之“陪奁”。

嫁妆的多少要看女家的家庭情况,中等之家大多为24抬、32抬、48抬;贫者则为16抬、12抬、甚至8抬、6抬。

有的要看男家的抬数,如果男家过礼为8抬,女家则陪奁16抬,原则上以增一倍之数还礼。

抬的样式是长方桌似的,有如过去的茶桌、油桌,四面用红围子挡上,上面四边有荷花栏杆,红漆雕花,也是两人一抬。

这与过礼时用的食盒不同,嫁妆有如小轿,两边各有两根抬竿,双手或双肩抬着。通常是些樟木箱子(内放四季衣服、鞋帽)、“子孙箱”(内放平日喜爱的物件和储蓄钱)、连三条案、八仙桌、梳妆台之类的家具摆设。

陪奁必须要有座钟一架,盆景一对,帽镜一座,掸瓶一个(内插毛掸),烛台一对(上插红烛),“长命灯”一盏,茶叶罐一对,帽筒一对,花瓶一对等生活用品。

此外,还需要有脸盆、脚盆、尿盆(俗称“夜净儿”)、“子孙盆”(洗骑马布的),那时称女人出嫁有三宗宝,即“夜净儿”、“子孙盆”、“长命灯”。

如系富户可多至百八十抬,鼓乐齐奏,走街串巷,引来众人观看。

所送妆奁,除循例不陪送剪刀外,余者必求周全。

首先是花梨、紫檀、硬木罗甸镶嵌的家具,例如:顶箱立柜、架几案、方桌、圆桌、琴桌、炕桌、炕几、太师椅、方凳、圆凳、绣墩,以及西式沙发、靠椅之类。

其次是古玩、字画、挂屏、座钟、挂表、金银首饰,各种化妆、生活用品,数不胜数。

还有一些大户,甚至将陪送姑娘的买卖商号(只抬一块商号匾额或带蓝布套上贴红签的帐册),房产(只抬一块瓦),土地(只抬一块土坯,上压红帖,写着亩数、顷数)也排进嫁妆行列。

嫁妆被送到男方,男方照例出来四人至八人迎妆。有讲究的大户人家还要有鼓乐吹奏。

妆奁送到大户人家后,当即由媒妁二人同新婿一起前往女家“谢妆”。这个礼节并不像其它礼节那么复杂,只需新婿进至上房中间,循例向上三叩首,即礼成,也不必说些答谢之类的客套话,即可走出来,登车而返。

女家虽由妻父、母或尊长衣冠在旁立候,也不用接送,更不用以烟、茶酒席招待。

中、下等人家姑娘的嫁妆自然比大户人家的少的多,无非是一大一小的木箱(内装四季衣服)、脸盆、油灯等物而已,所以不用抬,而是到喜轿铺雇几个“窝脖儿”的工人给送去。迎娶

迎娶也叫“迎亲”或“亲迎”,也就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妇。老北京人娶、聘正式办喜事都在迎娶这一天。

迎亲是办喜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当然也是最后一个环节,迎亲完毕,才算完婚。

过去有一首童谣说:“大姑娘大,二姑娘二,小姑娘出门子给我个信儿。搭大棚,贴喜字儿。牛角灯,二十对儿,娶亲太太两把头,送亲太太大拉翅儿。八团褂子大开褉儿,四轮马车双马对儿……”这反映了当时办喜事的热闹场面。

旧京办喜事一般都在家里,这就要给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准备酒席,在院子里放上几张大桌子,并搭建喜棚。但有的由于居住条件不能适应办事时的需要,便要到饭庄子上去办喜事。

在京城有“有房子借人停丧,不借人成双”的说法,故办事不能向亲友借房。

当时,北京城里能应喜庆宴会的饭庄子不下数十处,比较出名的有:

地安门外大街的庆和堂,北城什刹海的会贤堂,东城金鱼胡同的福寿堂,钱粮胡同的聚寿堂,西城阜成门内大街的万寿堂,锦什坊街的富庆堂,南城前门外观音寺的惠丰堂,五老胡同的颐寿堂、取灯胡同的同兴堂等等。

这些大饭庄子院内几乎都搭有罩棚,有的还搭着华丽的戏台。搭喜棚

在家办喜事,为了给前来贺喜的亲朋设座,招待酒饭,照例要搭喜棚,也叫“酒棚”。

喜棚分为夏天的凉棚和冬天的暖棚两种,夏天的凉棚,在其高大的席棚上安有大型卷窗,根据需要,随时可以用绳拉卷,以便通风。四周席壁上安装着玻璃窗,阳光可以从此照射进来。棚顶四周饰以各种彩色的挂檐。

冬天的暖棚,是在每座棚里用砖临时砌一两个火池子,升上煤炭;或者以两具大汽油桶制成的炉子,升上煤炭,火烧的很旺,棚内很暖和。每个出口都搭有“避风阁”。

普通喜棚一般指没有起脊的平棚。用布或芦席搭建而成,顶上安着栏杆,栏杆为红色,中间嵌有彩色花瓶,状如古典楼阁上的装饰,有木制和玻璃制的两种,有两面、三面、四面不等。

栏杆之下,围以挂檐,相当于房檐,上绘有花卉图案。

棚的四壁,安以玻璃窗户,视房屋院落形式,搭一面、两面、三面或四面均可,以使棚内光线充足。

夏天,棚的北面朝阴处,多不再挡窗,以图透风凉爽。

玻璃窗均为红框,四角绘有彩色的蝙蝠,取“蝠”的谐音为“福”之意,娶亲的正中绘红双喜字;嫁女的正中绘红色单喜字。

讲究的喜棚一般都搭成二层或三层楼阁形式,四周均做出廊子。其棚顶装有“天井”,形似覆盆,中间镶嵌玻璃花饰,垂以璎络,既美观又能透光。

棚内顶上四角,安上三角木框涂制的“云角”(角形的云朵),玻璃窗下,安上玻璃隔扇,上绘各种花卉、乌兽等图案。

棚的出入口处,都安装有拉手的玻璃门。

有的大棚内中间留出一条路,在其两旁或四处搭起约一米多高的木台,四周围用彩色栏杆围住,出入口处要安装木阶梯和扶手栏杆。

台上设茶座、饭座,甬路直通喜房。

同时,棚内四周,有各式精美挂屏,上面画着山水、花卉、鸟兽、人物等图画。

棚内外,凡能看到的梁柱、杉篙,都要用红布给包起来。棚中的地面上,铺有红毡或红地毯。棚内悬挂着照明度极强的“汽灯”。

棚口和大门都悬挂着彩球,颜色为红、绿、黄三色,取“连中三元”之意。

有的还搭建以红、绿、黄三色为主要颜色的花牌楼。通常是以竹竿和彩布,扎成状如佛龛的过道门,上边往前探着五个至七个“山尖”,每个“山尖”上垂挂着一串彩球,两旁红布立框上,饰以交错着的彩布条,成为菱形小格。在其交叉点上再配以各色的纸花,也可谓“富丽堂皇”。

搭建了喜棚,那贴“喜”字这一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男方娶媳妇贴双喜字;女方女家姑娘贴单喜字。有的还要在大门、二门门框上贴喜联。以表达对新人最美好的祝福。

娶亲那天早上喜轿铺就会拿出所有执事,如旗、锣、伞、扇等以及轿子都在门外摆开,这叫亮执事、亮轿。有前一天就亮,也有前三天就亮的,并不完全一样。

大门和二门之间的地方设有火壶茶会,这是专为供给招待亲友用水及茶具而设的摊子,有一档至数档不等。烧水的人有的是本家请去的,有的是自己主动去的。

办喜事那天用一大铜壶来烧水,再摆上八张以上的油桌,挂上绣有堂号的围子,上面摆放一些茶壶、茶碗,把一对玻璃门灯置于桌前,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供应茶水的地方。喜房

喜房也叫“洞房”,是新婚夫妇拜天地、坐帐的屋子。通常办事的人家将正厅的东套间当做喜房,并把所有的玻璃窗都用红绣片或红布帘遮挡起来,房中设“天地桌”,就是供奉神灵的香案,供新郎和新娘拜天地时使用。

桌前围上大红缎子刺绣着鸾凤合鸣的桌帘,香案后端正中的神祇夹子里装着一沓木刻水印的神像,有玉皇大帝、如来佛、关帝圣君等。桌上设有装着小米的木升一个,当做香炉;蜡扦一对,上插喜蜡,下边压着黄钱、千张、元宝全份敬神“钱粮”。

桌上放着桃木弓、柳木箭、马鞍、新秤杆(用红纸包裹)、宝瓶、苹果、胭脂等新娘入洞房时礼仪上的用品。

对面炕上铺垫全是新的,墙壁糊成四白落地,贴上红双喜字。满铺红毡。炕的上面挂着红罗帐,帐前挂红喜字灯。

为了避凶趋吉,新房内除娶亲太太、送亲太太以外,其他任何妇女都不得进入,因为根据命馆星命家的勘定,要忌某些属相。娶亲人员

迎新之日,依传统习俗,男方必须要请一位年长的妇人,做为娶亲太太。男方所请的娶亲太太必须是一位上有丈夫,下有孙男弟女的年长妇人,也称之“全福人”。

娶亲太太要懂得迎娶中的各种礼节,且属相不能和新郎、新娘的相克,她是男方迎娶仪式的总主持人。

除娶亲太太外,男方还要请四位至八位男宾,称之为“娶亲老爷”,在路上陪着新郎,对男宾没有官品和职位的要求。

有的家庭还要找一小男孩给新人提拉盖头,大人将一个包有盖头的红包袱交给小男孩,叮嘱他途中不要将盖头倒手,说是倒手则意味着新妇将来要改嫁。

有的家主则找一小男孩给提“金银水壶”,要从男家带一壶水,倒在女家的水缸里;再从女家打一壶水倒在男方水缸里。

旧时有“借水得财”之说,这样一来一往,自然是希望男女两家都能发大财。发轿

迎娶仪式一般要在男、女宾客坐完席之后开始。这时茶房要向娶亲大大请示什么时间发轿,都忌些什么属相,是正响房,还是倒响房。

所谓响房就是找一个小男孩在喜房里敲三下大锣,据说这样可以驱逐一切邪祟。至此不准任何人再到喜房里去了,以免犯属相。

正响房是在发轿之前举行,倒响房是等宝轿回到门前时进行。因为响房之后就不可再进喜房,所以大多都采取倒响房。

迎娶仪式开始,由娶亲太太先到喜房给天地爷上香。这时,茶房便高声喊道:“娶亲太太上香啦!”院内的鼓手就跟着击鼓敲锣,新郎向天地桌上供着的神祇三叩首。

接着,由茶房托一铜茶盘,内放万年历、铜镜、红棉纸灯花、芭兰香,请娶亲太太到门外“照轿”、“熏轿”,其用意是驱逐妖邪。

有的还要往轿子里撒一些染红了的桂圆、荔枝、枣儿、栗子、花生之类的喜果。

然后娶亲太太盘腿坐在轿里,不放下轿帘,称之为“压轿”。

新郎官和其他娶亲宾客以及提盖头或提“金银水壶”的小孩一同乘上轿车或四轮马车跟在喜轿的后边,但距离不能太远。

有些讲究的富户,则用三乘轿,照例是一红两绿。前清“迎婚大娶”时有用五乘轿的,即一乘红轿,两乘绿轿之外,还有两乘官轿。仪仗、响器、轿子

传统婚礼的迎娶仪式行列一般由仪仗、响器和喜轿三者组成,那时人们对此十分重视。比如在清代,就十分讲究金灯执事等仪仗,仪仗就是平时所说的“执事”。

有民谣说“宫灯、戳灯十二对”,其实际比这要多。因为当时满族人为了遵从古代婚礼之制,大多在夜间迎娶,这样灯笼火把是不可少的。

迎娶行列照例是以牛角透明质,上绘红喜字图案的高架灯16对、24对、32对不等。这样既可以照明又为婚礼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宅门府第或绅商富户家办喜事,不论是满族还是汉族,都要用两班响器。即:开道锣(两人扛旗,上面写有“开道”字样,并标着喜轿铺的字号。在旗杆上挂锣)——弯脖号——大号——令箭、金瓜、钺斧、朝天镫、飞龙旗、飞凤旗、飞虎旗、飞豹旗、肃静、回避牌(以上代表半份銮驾)——笙、笛、唢呐、九音锣、大鼓(八面)——金框戳灯12~32对不等、牛角灯12~32对不等——笙、笛、唢呐、九音锣、大鼓(八面)——大镜、二镜、筛镜、掌扇(上面悬挂一面小镜,写着“子孙万代”、“教子成龙”等祝语),大红伞盖(以二人用黄绸子拉幌)。

这种执事仪仗到了晚清时和清通典礼典中所载卤簿项目不同,满汉执事相互间杂使用。家里有做官的也可使用官衔牌,没有的也可以向亲朋家借用。

民国以后,除了寡妇再嫁时的迎娶仪式外,不分满汉,新婚的迎娶仪式都要在白天举行(寡妇再嫁时除外),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巳时)发轿,故此多不再用所谓金灯之类。

至于执事,只要有钱,可以随意使用,已无所谓“僭越”。

喜事的仪仗比清时简单了许多,娶亲行列一般是:开道锣一对、弯脖号一对、大号一对、红伞一对、绿扇一对、大镜一对、二镜一对、筛镜一对、令箭一对、金瓜一对、钺斧一对、朝天镫一对、捧笙的一对、吹笛的一对、吹唢呐的一至二对、九音锣一对、大鼓八面。

执事仪仗的后边是由八名轿伕抬着的喜轿。按老北京的风俗,轿子抬过来的是正娶,寡妇再嫁或者娶姨太太时用车。

所以,新婚必须用轿子迎娶,即便是穷人家也要用轿子来迎娶新娘。

清代,有官品的用红呢轿,民间则用花轿。

20世纪30年代后,一般都是一乘红轿。轿子上罩有红缎绣片,上绣鸾凤合鸣、牡丹等图案,后来又兴出平金加绣钻石的轿围,有“头水儿”、“二水儿”之分,有钱人家为摆阔气,专用头水儿的轿围子,其价钱相当高,差不多和买价一样。

打执事的、吹鼓手、轿伕一般都是阵容整齐,训练有素。

打执事的和吹鼓手的衣着统一,一律身穿绿色绣红双喜字的短大褂。

轿伕身穿镶红边的短蓝大褂。夏天,头戴“纬令”,冬天戴“秋帽”。民国十八年(1929年)时,因北伐成功,喜轿铺为迎合当时形势,把抬伕们的帽子改了样式,后来又恢复如初。新人上轿

迎娶行列到达女方街口时,首先由鼓手猛烈鸣锣,女方家听到后,知道是迎亲的来了,照当时风俗将街门紧闭,说这样可以“避避煞气”。

此时由娶亲官客陪同新郎叫门,他们在门外喊道:“开门,开门,别误吉时!”送亲的官客向外喊话,要求鼓手们奏些喜庆的乐曲。如《炒麻豆腐——大咕嘟》、《大头和尚斗绿翠》等。

侍新娘穿戴梳整完毕,才喊道:“合叶开门!”大门打开时,顺手将一把小铜钱或当时市面流通的硬币和红纸包好的茶叶包扬出门外,谓之撒“满天星”。小孩儿会蜂拥而上去抢喜包。

进来以后,娶亲人员由送亲人引至女家客厅,道“大喜”,新郎向老丈人、老丈母娘一叩首,此举叫“谢亲”。

照旧例这时还要有一娶亲官客将女家事前准备好的吃子孙饺子、长寿面用的碗、筷“拿”过来。男方娶亲太太和女方送亲太太见面之后、略加寒喧,即摆上酒席,每两位娶亲人员便坐一桌,由女方四人坐陪。

这只是照旧俗所走的过程,其实桌上的东西不能吃喝,因为所有碗筷,均用红绳捆着,不能启封。入席后,只等茶房一喊:“话到礼到啦,娶亲太太告辞啦!”就要起席。每桌娶亲人员照例要掏出红纸包好的赏钱给茶房。

席毕,新娘头戴凤冠霞帔,蒙上红盖头,身穿红色上轿袄,由送亲太太搀扶上轿。这时娘家可能要哭,新娘也哭哭啼啼上轿,人们不但不忌讳反认为是很吉利的事。据说,新娘哭得越响,婆家就越能人财两旺。

喜轿走后,男家即送来酒席三桌,两桌是送给老丈人、老丈母娘等女方亲戚的;另一桌送给媒人,以此表示感谢。娶亲归途

娶亲返回时,照例是不能走原路的,其用意是“不走回头路”。这时,新娘乘坐的轿子,谓之“宝轿”,必须平稳。

起轿后,由新娘的哥哥给扶轿杆,主要是为了压步子。这正是轿伕们显露技艺的时候。如果在街巷内遇上另一挡子迎娶行列,双方一定会比个高低,相互“斗法”。

这时,双方轿伕们会要放慢脚步,两眼前看,把腰挺得很直。

有时前头轿伕喊“左门照”(告知后边的轿伕,左边有障碍物),有时喊“右门照”(告知后边的轿扶,右边有障碍物)。还有时喊“左蹬空”、“右蹬空”(左边有坑,右边有坑),到两伙轿子相遇时,步子更小,甚至是一点一点地往前挪,力求轿子更加平衡。

这样既给轿辅争了光,做了宣传,同时,还能向本家多讨几个赏钱。

归途,由于新娘乘坐宝轿,所以娶亲太太、送亲太太都要乘坐轿车或四轮马车。如果是三乘轿或五乘轿,那娶亲太太和迎亲太太则都要乘轿。要是雇用五乘轿,新郎和提盖头的或提“金银水壶”的小孩也要乘轿。这是由男方家的经济状况决定的。

途中凡经过庙、祠、坟、井、河等处.必须由男方娶亲人手员用一张红毡子将主轿遮住,意为“避邪”。要是在途中遇见出殡的,娶送亲人员均须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啦!”(“财”与“材”音)。总之,都是为了趋吉避凶。新人下轿

娶亲行列临近家门,亦须鸣锣。喜轿临门后,有的也要关一会儿大门“避避煞气”。

然后,宝轿从男方院内事前设好的炭盆上徐徐抬过,其意为烧去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日后夫妻生活火红兴旺。

宝轿一直抬到中堂屋门口,堵门停下,如轿子与上门楣有空隙时,用红毡子堵严。

新娘下轿时,手抱宝瓶(有的抱一苹果),由新郎官虚发三箭,谓之“桃花女破周公”。然后,新娘跨过木质金漆的马鞍,因“鞍”与“安”同音,故此说是象征着平平安安。这才从红毡子上步入洞房。

在洞房里,由娶亲太太给新娘擦胭指抹粉,稍微化一下妆,谓之“开脸”,其意为新娘从此由少女变成少妇了。

随后,即在娶亲太太主持下,新郎新娘,给天地爷上香,同行三叩首礼,谓之拜天地。拜罢,送神,由茶房将香根请下来,连同神纸、钱粮,一起放在院内的钱粮盆里焚化。鼓手奏清音,所有礼节至此完成。贺喜

旧时京城人家办喜事,如果本家的主人是在任的官宦、社会名流、绅商富户,前来“出份子”的必然很多,即使本家不下请帖,那些攀龙附凤之人,也会不请自来,带着厚礼来“巴结”本家主人。

而那些家中主要成员社会关系简单,又没什么社会地位的,办红白喜事时,“出份子”的人会很少。

通过办事,可以检阅这个家庭的社会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为人处事的情况。按一般人的心理,办大事谁都希望有人来出份子,以壮大声势和场面。

反之,如果,高搭大棚,准备了很多席位,但前来“出份子”的人却寥寥无几,这会让本家主人觉得很没面子。所以,办喜事时无论是男家娶还是女家嫁,都把邀请亲友视为头等大事。邀请亲友

老北京人办喜事所请人员,基本上可以分为“满请人”、“请近亲友”、“请至亲”三种:

满请人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至亲、至友、同寅、本行业同人以及一般亲朋等。

邀请亲友时,首先是家族内主要成员提供所请人员名单;再就是将距离此次办事最近的红、白礼帐拿出来翻阅,以此作参考,从中也可以看出能有多少人情,以及近来与自家的交往状况。经过一番参考后,来下发请贴。

对于至亲,一般都不下请帖,只须口头邀请即可。如果两家男主人有交往,其两家女眷之间也有交往,那女主人就要亲自去请,办完事后还要回拜。

其他如至友、同寅、同事,及一般朋情则要下请帖邀请,这样会显得礼周而又着重。

下发请贴邀请时,大部分是通过亲友转递、仆人送贴或邮递,根据实际情况,有的还要家长或其主要成员亲自送上门去,这样既显得心诚,又能显示出对邀请人的尊敬。

请近亲友主要是请至亲和至友,以及在一起共事的上司、平级、下级,还有平日关系很好、来往密切的人。至于一般的共事者和平日往来较少的朋友,一般就不在邀请之列了。

如果办事规模小,只请至亲而不请其它亲朋则就没必要下请帖了。这就相当于一次家族内部聚会。

凡是未被邀请的,自不会挑礼也不会去打扰。如果有人认为与本家家中某个成员有某种特殊关系,主动前来祝贺随礼,本家也要表示欢迎,以礼相待。随礼者亦不会挑礼。

在民间办喜事,其规模一般都不太大,门前也较稀松,所以,亲友来出份子时,入门并不需要出示请帖。而且,远近街坊,大人小孩虽不出份子,也都来看热闹,一挤就是半院子。本家从来不烦,更不往外撵。因为人多热闹,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对那些蹭吃蹭喝的主儿本家也不会往外撵的。

但在王府、宅门办喜事就会大不相同,他们事先向亲友发的贴子都是有编号的,而且还要登记在礼帐上。

办事那天,前来贺喜的亲朋由门房引至“礼宾处”,礼宾人员接待来宾,这时来宾要出示请贴,礼宾人员则要查案对号,对上号后,还要送上一朵绢裱红牡丹花,下配一条写有“来宾”二字的绸条。然后由回事的知宾引进棚去。

由此看来,民间办喜事是要求热热闹闹的,而且喜庆气氛越浓越好。而王府、宅门办喜事既要有喜庆气氛,还要显示出场面的庄重。所以其待客方式也不一样。亲友祝贺

古代,儒家的观点认为男婚女嫁只是人生的正常程序,亲朋们没有必要特别的进行祝贺。《礼记.郊特牲》载“婚礼不贺,人之序也。”

但这种观点有悖于世俗观念,人们以为结婚乃是人生大事,婚礼一定要隆重,祝贺亦系人情之常事,于是甩开儒家的一套礼教,民间自立仪典,竟至相沿成风,其势不可遏止。统治者也只好废古礼,而承认既已形成的民俗。

至清代,办喜事时亲友间相互祝贺之风更加兴盛。老北京人都很重视人情往来,这自然要突出一个“礼”字。总不能空手而去吧。一般在收到亲友家送来的喜帖之后,就一定要先送贺礼(礼品),等到结婚之日再亲往祝贺,这也叫“行人情”。因为出份子、行人情是互相的,所以又叫“人情份往”。

旧时,亲友家办喜事前去贺喜的人,必须遵守一整套的传统礼仪。在男娶、女嫁的那天,至亲至友多于上午就去道喜祝贺,而且全家都可以去,这样显得亲近,也就是过去所谓“阖第光临”。

普通朋友上午或下午都可以,一般只是被请的个人去,避免“出二百钱的份子,倒去五、六口‘吃客’”的现象,因为这样会让人看不起。

贺喜的礼节也很简单,尤其是庶民对庶民的祝贺,对主人无须行跪拜之礼。多是两家亲家互相行礼祝贺。朋友则主要是向男、女主婚人祝贺,对新郎、新妇倒没有什么固定礼节。

另外,男女两头亲家讲究互相递份子。男家给女家送去“奁敬”的钱封;女家给男家送去“喜敬”的钱封,礼金数额都差不多。这种份礼一般都不直接交帐房,而是两家亲家直接交递。

至亲至友送完贺礼后,也可以在棚里的茶座上陪客、待客;如果主人忙不过来,还可以为来宾带路、引荐,或者张罗一下棚里棚外的一些事务,总之是帮本家做一些事,一来可以为主人分担点儿,二来也显得近乎。

一般朋友则坐在棚里的官座上喝茶、闲谈。老朋友在这里见了面,自然要叙叙旧,等酒席备好后,就可以边喝酒、边助兴了。

按当时风俗,一般朋友给男方家贺喜,只要迎娶的喜轿一回来,新娘入了洞房,道喜的礼节就算礼成。

如果给嫁女的亲友家祝贺,只要男家的喜轿将新姑娘娶走了,道喜的礼节就告礼成。照例礼成就可回去。由于主人很忙,无法一一相送。所以,客人走时可以给主人打招呼,这样都不算失礼。

本家办完这桩婚事之后,对于参加婚礼“出份子”的至亲至友,尤其是被请出娶亲或跑前跑后的人,一定要亲自登门拜谢,称之为“谢步道乏”。一般不一定有礼物,但必须送上一纸红色的“谢帖”。喜庆宴会

旧时,办喜事的人家一定要设筵。其一这是一种庆贺形式,其二这也是对随礼者表示谢意。当然随礼者也会接受这一礼请,以示同喜同欢。

由于红白喜事的酒筵都有其供坐的位子,习惯上又要在红、白棚里用饭,故通称为“坐席”;在筵席的位置上就位,谓之“入席”。

坐席的位置也很讲究,要是尊卑长幼同堂聚会,那就要按老规矩“序坐”。如果入席人员很少,仅是一次开席,那就要按席次“序坐”。但一般民间办喜事,前来祝贺的人很多,而且来宾出席有早有晚,只能随来随入席。来宾当中既有亲戚,又有朋友,所以没有办法按传统规矩“序坐”,那只能是分别开席,以桌为单位地序座。

席的类别也很多,下面简述如下:贵宾席,亦称上宾席

在迎亲行列中,娶亲太太、送亲太太、娶、送亲官客,包括提拉盖头、“金银水壶”的小孩都被本家视为贵宾,要坐上宾席。

还有在文明结婚婚礼当中,被本家请来的证婚人、介绍人、司仪、伴郎、伴娘,包括给新娘拉头纱的小孩也要坐上宾席。

这是一种特殊的礼遇,上宾席均为一人一桌,坐在正面。由本家四名近亲在两旁坐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