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入门简单有趣的99个心理学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12:43:56

点击下载

作者:舒娅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学入门简单有趣的99个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入门简单有趣的99个心理学常识试读:

前言

为什么算命先生说的话,听起来总是挺有道理的?

为什么我们会不自觉地喜欢一个人,或是讨厌一个人?

为什么被拐卖已久的人,往往会选择认命?

为什么犯错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被逼的?

……

生活中,为什么总有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和行为以及说不清楚原因,其实,这都与人的心理有关。

如果你知道巴纳姆效应,就会明白算命师的话适用于多数人;如果你知道投射心理,就会懂得你眼中的一切都是内心世界的投射……

心理学摸不着、看不见,却时刻存在于生活中。人的行为都是由心理支配和指导的,许多现象的背后,都反映着心理学法则,也藏着深层的心理动机,而这些东西我们自己很多时候都浑然不知。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必要去了解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只是为了享受心理分析的过程吗?当然不是。其真正目的在于获得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更好地处理和解决生活中问题。无论是衣食住行、人情世故,还是职场商场,都会涉及心理学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学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生活态度,掌握了它,就等于找到了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让我们打开一个全新的天地,找到人生的一盏明灯,引导着我们奋力前行。舒娅2017年10月Chapter 1  入门篇:告别误解,走进真实的心理学001心理学是伪科学?谁告诉你的

心理学的英文是psychology,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灵魂之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心理学也就变成了心灵哲学。

中国人习惯性地认为,思想和感情是源自于“心”,又把调理和规则称为“理”,所以就用“心理”来总称心思、思想、感情等,而心理学则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很多人却并不认可心理学。一是觉得“科学”就得有严格的实验操作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比如物理学、数学等。心理学摸不着、看不见,且人的心理变幻莫测,是难以控制的变量,要对它进行操作和研究,似乎有点不靠谱;二是认为出现心理问题后,经过咨询治疗很快就能痊愈,结果却失望了。鉴于此,就给心理学扣上了一个“伪科学”的帽子。

这对心理学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心理学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会员,这证明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心理学中不少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都跟自然学科的研究方法相似。如今,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直至结论的提出,都已经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制定了统一的科学标准。

世界上不存在瞬间愈病的药,任何治疗都需要时间和过程,心理咨询也是一样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融化三尺冰块不可能一蹴而就。

心理咨询想要收到好的效果,不仅需要咨询师具备丰富的经验技能,还需要来访者的积极配合。所以,对于心理咨询这件事,我们要有正确的理解和现实的期望,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因为短期未见到效果,就否定心理咨询,否定整个心理学。002别再把算命和心理学扯一起了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穷算命,富烧香。”这里说的穷富代指的是形势和境遇,穷是山穷水尽的穷,算命为的是找到走出困境的出口,希望有人给自己指条明路;富指的是暂时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祈祷佛祖保佑能够平安顺利,别出什么灾难。

陷入穷困窘地,算一卦真的就能解决问题吗?显然,这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就算有些人觉得算卦之后灵验了,多半也是心理引导着行动带来的改变,而不是所谓的“破灾”起的作用。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觉得:照此说来,算命就是心理学了?

在此,我们必须为心理学正个名: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或动物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及其行为的学科,绝非研究命理的。至于算命先生为什么总能说到人心里,这里涉及一个心理学名词:巴纳姆效应。

肖曼·巴纳姆是一个有名的杂技师,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自己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人们都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觉着它精准地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其实呢?这些描述是很模糊的,通常也具有普遍性,能在很多人身上得到验证,因而也适用于很多人。

求助于算命的人,往往都是迷失自我的人,容易受到外界暗示。当他们处于情绪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丧失了控制感,安全感也受到了影响,心理依赖性增加,受暗示性也比平时更强。算命先生借助巴纳姆效应,揣摩了人的内心感受,很有讲究地抛出那些听起来很有道理、实则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话,稍微给予求助者一些理解和共情,求助者立刻就会得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说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求助者自然就会深信不疑。

算命这件事运用了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但绝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生活起居、工作习惯、心理变化和发展的学科,最终的目的是治疗和改善人性的弱点;而算命却是运用心理学中一部分内容做推演,断章取义,没有科学依据,最终利用人性的弱点为自己谋利。

生活遭遇滑铁卢,情绪低落的时候,不必急着去找算命先生帮忙预测你的未来。命运是掌控在自己手里的,转换一下思维,去看看事情的另一面,也许就能跳出固有的模式,靠自己的力量去扭转困境,改写人生。知识链接

看完这个,你还会对星座深信不疑吗?

法国研究人员曾把臭名昭著的杀人狂马塞尔·贝迪德的出生日期等资料寄给一家自称能借助高科技软件得出精准星座报告的公司,并支付了一笔不菲的费用。3天后,研究人员拿到了这样的分析结果:

他适应能力很好,可塑性很强,这些能力通过训练就能发挥出来。他在生活中充满了活力,社交举止得当。他富有智慧,具有创造性,非常具有道德感,未来生活会很富足,是思想健全的中产阶级。预测在1970~1972年间会考虑到感情生活并做出承诺。

然而,这个被报告夸赞说“道德感很强”的贝迪,犯下了19条命案,在1946年就已经被处以死刑了!

接着,他们又把希特勒的生日资料发送给其他星座研究公司,还招来50多位不知道希特勒具体生日的星座爱好者参与讨论。结果,星座公司并没有准确地概括出希特勒的性格,还非常“不准确”地预测出希特勒“非常喜欢动物,富有爱心,热爱和平”。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也明白点儿什么了?003对心理学家撒谎,会不会被识破

当你对心理学没有任何了解的时候,让你突然面对一位资深的心理学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会不会觉得对方目光深邃、心灵敏感?会不会担心自己某一个不经意的表情或动作,就被对方看穿了心思?会不会担心说了谎言瞬间被拆穿,并被猜透此行为背后的动机?

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毕竟很多人对心理学家的认识,都是从影视中获得的。比如《沉默的羔羊》里的汉尼拔博士,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精通心理学,可以轻而易举地准确分析每个人的想法和意愿;再如《LIE TO ME》里的Lightman,能够瞬间读脸,即便一个犯罪嫌疑人不吭不响地坐着,他也可以透过微表情发现真相。

这些情节确实会让人对心理学家产生一种误解,认为他们可以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其实,这些都是影片渲染出来的,有夸张的成分。你只看到了Lightman可以瞬间读懂微表情的能力,却不知道瞬间读脸还需要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问对问题”,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有效刺激源”,以此突破对方的心理防备。

心理学家通常都是依据人的情绪表现和外在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或许,他们可以根据某个人的外在特征或测验结果,来推测这个人的内部心理特征。除非他具备超感知能力,否则的话,任凭他的经验有多丰富,也不可能一眼就看穿他人的内心世界,更无法迅速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

所以说,面对面坐着就能把人心看穿,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也不存在如此超能的心理学家。今后,跟学心理学的人在一起聊天,或是面对资深的心理专家时,千万别傻到去问:“你是心理学家,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知识链接

别不相信,识谎专家可能还不如你呢!

美国有研究显示,一个普通人分辨谎言与真话的平均正确率大概是54%。事实上,判断正确或失误,各占50%的机会。这也就是说,人们对说谎行为的识别准确率并不显著高于随机判断的概率。

至于警察、侦探、心理学家等对识谎能力要求较高的职业人群,虽然他们自认为识别谎言的能力高于普通人,但其实他们跟普通人没什么明显的差异,甚至还有可能低于后者,因为他们更倾向于对自己所持怀疑的证实,并相信自己的主观经验。004是不是只有变态的人才去做心理咨询

当我们发现一个人心里有症结总也解不开,建议他去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的时候,往往会遭到强烈的抗议,他会强调“我没病”;还有一些人,也想去找心理咨询师谈谈,但过不了心里那道坎儿,要跟自己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中国人比较好面子,强调“家丑不可外扬”,把有了心理困扰视为一件不光彩的、见不得人的事,倾向于自己解决。如果直接去找心理咨询师,担心被人知道后,被说成是精神病。再者,为了谋求利益,很多媒体就抓住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在呈现和心理学相关的话题内容时,喜欢选择和炒作心理变态。

这真的是一个天大的误解!谁说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有病的人呢?

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比如儿童情绪的发展、性别差异、智力、老年人心理和跨文化的比较等,这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精神病学属于医学领域,精神病学家是医生,他们要面对的是心理失常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变态者”。

精神病学家跟其他医生一样,在治疗精神疾病时需要使用药物,这一点是任何心理咨询师都不会做的事。咨询师虽然也关注精神病人,但绝对不会使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知识链接

来来来,科普一下心理咨询

★是不是有病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

★是不是有病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

错!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有30%的人会定期看心理咨询师,80%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你能说这么多人全有病吗?悲伤和困苦是生命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人人都会遇到,如果压抑在心里解不开,就可以寻求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面向的是正常的群体,大部分人都会有的情绪、沟通、婚恋困扰等。至于那些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精神障碍等问题,已经超出了心理咨询的范畴,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是不是遇到问题,就能找心理咨询师聊聊天,让他帮忙出个主意?

错!心理咨询真不是聊天那么简单,会谈不过是一种形式,咨询师会更多地倾听,秉持“中立”的态度,让来访者发现和看到自己的问题。至于最后要做什么样的决定,咨询师是不会直接给出建议的,他们的工作是助人自助,与来访者一起探索,让他们做出改变的决定。

★有朋友是心理咨询师,找他给自己作咨询不是更方便?

不可以!心理学专业的朋友只能给你一些建议,但不能做你的咨询师。咨询过程要避免双重关系,否则会违背咨询伦理,也影响疗效。

★心理咨询师天天接收情绪垃圾,会不会抑郁?

别担心!心理咨询师有自己的督导老师,会定期帮他们处理情绪困扰。他们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和了解,一旦心理出现警报,也会动用自己的心理资源,去寻求解决之道。005你是心理学家?给我催眠吧“你是学什么的?”“心理学。”“你会催眠吗?”“不会。”“你不是学心理学的吗?”“谁说学心理学,就一定会催眠?”

你是不是也曾想当然地以为,心理学家都应该会催眠术?真这么想的话,可能是你电影看多了。有些电影在描述心理学家使用催眠术时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为了商业炒作而对催眠术的作用进行了夸张甚至扭曲,让人对心理学的认识产生了误解和片面的认识。

催眠术源自18世纪的麦斯麦术。奥地利的麦斯麦医生以“动物磁力法”的心理暗示技术,开创了催眠术治疗的先河。这种治疗方式,就是用磁铁棒诱惑病人进入意识恍惚的状态中。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研究得出,让患者凝视发光的物体会诱导其进入催眠状态。他认为麦斯麦术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经性睡眠,因此另创了催眠术一词。在后来出版的《神经催眠术》中,他又将心理暗示技术正式定名为“催眠”。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心理学家都会催眠,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方法之一。现实中绝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术的,他们更倾向于用实验和行为观察等更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催眠和睡眠不是一回事。人在催眠状态下,脑电波为8~13Hz;而在深度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为0.4~4Hz,两者有生理上的区别。在轻中度的催眠状态下,受术者的肌肉放松,头脑甚至比清醒时还要敏锐。

有人对催眠心存恐惧,担心在这种状态下自己无法说谎,会让所有的秘密暴露出来。

放松点儿吧!催眠不是非要你说出真相的魔术,在催眠状态下,受术者不会完全丧失个人意志,依然可以说谎,且谎言未必能被检测出来。同时,受术者依然有很好的自我保护与自我控制能力,不会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想要通过催眠了解他人内心的隐私,是不太可能实现的,除非他愿意告诉你。知识链接

你永远无法催眠一个不愿被催眠的人

★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

这个问题,真的是因人而异。面对同一个催眠师,受术者的敏感性也是有很大差别的,5%~20%的人不能完全被催眠,大约15%的人很容易被催眠,大多数人介于这两者之间。临床催眠实践证明,注意力集中、身体易于放松、感受性高、想象力丰富的人,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

★什么样的人不能被完全催眠呢?

6岁以下的孩子,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很难进入催眠状态;受术者本身有精神病,思维混乱,精力不够,抑或是智力低下,自然也无法全身心地听从催眠指导语;还有本身极端抗拒催眠的人,也不可能将其催眠。

总而言之,催眠是“两情相悦”的事,你永远无法催眠一个不愿被催眠的人,就像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道理如出一辙。006心理学不就是解梦分析吗

很多人对心理学的了解有些片面,一提到它就会联想到解梦。这也很容易理解,多数人都觉得催眠和做梦是很奇妙的体验,一直以来被视为透视人内心世界的途径,而人本身的好奇心又促使着他们乐于去挖掘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秘密。同时,这种误解的产生,也跟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很大关系。

大家都知道,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而他的理论中最有名的就是解梦,因此很多人就很自然地把弗洛伊德的理论等同于梦的解析。好莱坞电影对人的认知影响也很大,比如《爱德华大夫》是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票房很高,也使得精神分析题材在电影界盛行。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就是解梦,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也是很多人将梦跟心理学家联系起来的原因:“晚安,做个好梦,明天拿出来分析一下!”

其实呢?解梦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如果把心理学比喻成一片热带雨林的话,那么解梦不过是这片雨林中的一株树木,不能代表整个心理学。知识链接

不可不知的“梦的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一位精神病医生,他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总结,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精神分析理论,其中最独特、最具有开创性的部分,就是梦的理论。他指出:“梦,并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它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

弗洛伊德在梦的理论中,将梦视为一种精神过程,划分为显意和隐意。他把真实的梦的内容称为显意,把通过梦用力挤入意识、使梦发生的思想称为隐意,把梦的隐意和无意识活动联结在一起。在他看来,精神分析就是要把梦的显意“还原”成它的隐意,继而从隐意中发现梦者无意识的动机和欲望。

弗洛伊德认为,把梦分成若干组成部分,让被试去细想,每次只能针对某一个部分,让他的思想自由地漫游,思绪会慢慢走向过去的体验和想法上。他相信,这种自由联想的过程,会产生一个联结思想的链条,它会和梦的隐意相联结。

表现在梦中的隐意到底是什么呢?弗洛伊德指出,各种内容的梦都是愿望的满足,而梦的愿望全部来自于无意识。他相信,在梦的分析中,能够揭示出叠加着的层层愿望,最下面的是来自于童年早期的愿望。

尽管弗洛伊德在释梦理论中存在泛性主义倾向和其他不足,但他在理论上对梦的研究,对后来的心理学研究起到了极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Chapter 2  认知篇:从零开始,了解心理学常识007心理学发展史:聊聊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先哲们开始讨论意识与灵魂的问题,但在16世纪前,还没有出现心理学一词。亚里士多德曾在《灵魂论》里,把人的心理视为灵魂,认为植物和动物也有灵魂。说起来,这本书也算是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专著呐!

到了1590年,德国哲学家葛克尔首次用“心理学”一词标明自己的著作,再后来德国哲学家沃尔夫的《理性心理学》《经验心理学》陆续问世,“心理学”一词才得到公认和流行。虽然有了心理学一词,可它依然属于哲学范畴,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

直到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才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从那个时候算起,迄今为止心理学也只有一百多年的短暂历史。所以说,心理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知识链接

心理活动是“心”的功能吗?

说起“心理”这个词,给人的印象有点儿神秘诡异,看不见、摸不着,藏在内心深处,可又能通过行为、语言表现出来,对人体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有人就问:“心理是心的活动吗?”

别误会,心理虽然是心理活动的简称,可它实质上是人脑的一种功能,即人脑对客观事物主观的反映。人的心理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大脑、客观现实和人的实践活动。其中,大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或者说是硬件;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决定性因素,或者说是软件;人的实践活动,就是把上述两者联结起来的桥梁。008派系之争:听起来都有道理耶

巴甫洛夫有一句名言:“争论是思想的最好触媒。”

科学心理学诞生一百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成长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少不了分歧和争论。要学习心理学,也得了解一下这些流派。◎内容心理学派

这是最早的科学心理学派,起源于德国,代表人物是冯特和费希纳。该学派主张用实验和测量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简单来说,就是对人的直接经验的研究分析。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到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但这里研究的并非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因而称为内容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派

弗朗兹·布伦塔诺不认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派,他主张心理学以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的互动,而非心理元素本身,这一流派被称为意动心理学派。它几乎是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派同时产生的,其观点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心理学思潮。◎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冯特的内容心理理论观点,后来被他的学生铁钦纳带到美国,并于19世纪末在美国发展形成了一个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与冯特观点相似,但又有区别的较大学派,即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机能主义学派

机能主义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威等人创立的,该学派反对将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心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且不能脱离社会环境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在研究方法上,机能主义提倡客观观察法和文化产物分析法,这在心理学研究史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格式塔学派

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创立了格式塔学派,该学派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并不等于且大于部分之和。此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苛勒和考夫卡,苛勒认为学习是利用已有经验和现有条件组合之后的顿悟。◎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等,该学派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要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他们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行为主义强调环境的影响,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也有不足之处。◎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他在对精神异常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大量的经验。他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并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虽然弗洛伊德的学说存在明显的泛性论倾向,但他的学生们逐渐改善了这一缺陷,最终使得精神分析在今天的咨询界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人本主义学派

人本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该学派由亚伯拉罕·马斯洛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其核心内容有四个方面:强调人的责任、强调此时此刻、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强调人的成长。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到现在依然广泛应用,另一位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也备受称赞。在心理咨询中,人本主义至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内瓦学派

日内瓦学派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创立的,主要侧重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认识活动。他以儿童心智发展为基础,继而研究人类认识的发展和变化,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皮亚杰对儿童与发展心理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009心理学大咖:他们的名字值得一记

谈到心理学常识,有几位知名的大咖,很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多亏了他们的勤奋努力,心理学才能不断地发展、成熟。◎心理学之父——冯特

冯特是德国人,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年少时就对学习不感兴趣,喜欢做白日梦。父亲去世后,家境陷入困顿,他才控制住走神的毛病,痛改前非。他曾在海德堡大学学医,毕业后在校任生理学讲师,后给赫尔曼·冯·赫姆霍兹在生理学研究所担任助手。从那时起,他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1871年,冯特撰写了《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1875年他被德国莱比锡大学聘为教授。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后来,他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心理学队伍,为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条件反射的发现者——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发现,狗在被喂食后会分泌唾液,配合食物同时响起铃声的几次实验后,狗在只听到铃声的情况下也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就是所谓的条件刺激。在随后的几次实验中,巴甫洛夫又发现,不仅铃声,任何视觉、听觉、嗅觉的刺激在与食物配合之后,都能成为对狗分泌唾液的条件刺激,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条件反射。

这项研究让巴甫洛夫名声大噪,他被推向了心理学领域,可他极其抵触心理学,直到老年的时候,才对心理学的态度稍微有点好转,但他依然不愿意被人称为心理学家。不过,人们最终还是把他归在了心理学家的行列中,且称其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可谓神一样的存在,既备受称赞又广遭非议。不过,他对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影响,绝对不容小觑。弗洛伊德原本是学医的,后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位医生朋友跟他分享了一位患歇斯底里症的病人安娜的案例,引起了弗洛伊德的注意,他开始用自由联想和催眠的方法治疗精神疾病。对于安娜病例的研究,是心理分析学的第一份个案报告,精神分析就是从这里萌芽的。

弗洛伊德致力于研究人的潜意识,认为人们真实的想法都隐藏在潜意识中,我们在生活中不会意识到这些。梦是无意识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过梦的解析可以觉察到人内心隐藏的心理内容。尽管这一说法有泛性论的色彩,但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开创了心理学对无意识的研究,甚至改变了当时的西方社会。◎分析心理学先驱——荣格

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从师弗洛伊德,但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更加注重人的精神。他提出过不少影响至深的心理学理论,现在我们常用的人格分类、内向外向的说法,都源自荣格。在内向和外向的基础上,他将心理活动划分为感觉、思维、情感、直觉四种基本技能,与内倾和外倾共同组成了八种人格类型。同时,他还提出一个人的意识中不仅有个人意识和前意识,还有集体意识和潜意识,集体意识与种族文化紧密相关。◎动物心理学首创者——桑代克

美国动物心理学研究者桑代克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饿猫关进紧闭的笼子里,猫在笼子里可以通过拉绳或按按钮等方式逃出来。起初,猫只是四处乱撞,乱抓乱咬,经过一段时间后,猫无意间碰到了打开笼子的机关,逃出了笼子。

桑代克把逃出来的猫重新关进笼子,猫再次重复了上述过程,最终打开笼子。桑代克每次都把逃出来的猫抓回去,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逃出来的时间,结果发现,猫打开笼子的时间越来越短。最终,猫发现了规律,学会了如何从笼子里逃跑。

猫在逃出笼子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种“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错误尝试后,学会了打开笼子的正确方法。后来,人们将他这种观点称为“试错说”。在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著名的学习三定律:准备律,学习需要提前准备;练习律,学会的东西要重复强化;效果律,学习者需要看到学习带来的效果,运用奖惩方式。◎环境决定论者——华生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小时候是个“问题少年”,懒惰、叛逆、考试不及格、不擅长社交、没什么朋友,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缺乏热情的人,却在日后改写了心理学的方向。1903年,华生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在此期间开始探索行为主义心理学。

他特别强调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他曾经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儿童心理学之父——皮亚杰

让·皮亚杰出生在瑞士的纳沙特尔,父亲是历史学教授,为人一丝不苟,因而皮亚杰几乎没有童年生活,大概因此缘故,他日后才那么喜欢跟孩子待在一起。

皮亚杰心理学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他认为,人类的认识再怎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期,甚至追溯到胚胎时期。儿童出生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智力是怎样发展的,受哪些因素制约,内在结构是什么……都是他试图探讨和解答的问题,而他解答的主要科学依据是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马斯洛出生在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父母是俄罗斯移民,都没有受过教育。他是一个生活在非犹太地区的犹太人,在图书馆里度过了不怎么幸福的童年。最初,父母想让他学法律,可他不感兴趣,后开始攻读心理学。

马斯洛一生致力于对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并且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他的理论中最著名的就是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至高有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本主义的代表——罗杰斯

罗杰斯出生在美国芝加哥郊区,父母都信教。童年时期的罗杰斯比较害羞,但非常聪明。他从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后,去了纽约联合神学院,准备当一个牧师,但在纽约的学习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他开始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临床及教育心理学。

罗杰斯主要从事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和研究,坚信人类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以及积极自主性,并以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经验论证了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他认为,这种内在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影响,但可以通过外在无条件关怀、移情理解和积极诱导使障碍消除,继而恢复心理健康。010感觉剥夺:人丧失感觉会怎么样

说起感觉,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因为时刻都在切身地体会着,包括触觉、嗅觉、听觉、味觉。从定义上说,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来自于外界的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产生。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常都是从认识事物的一些简单属性开始的,头脑接受并加工了这些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就形成了感觉。

在此,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感觉,人会如何?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了一次“感觉剥夺实验”,被试安静地躺在实验室里,戴上护目镜,以单调的空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被套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被固定住……总之,所有来自外界的刺激都被“剥夺”了。

起初,被试还能安静地睡着,可是没过多久,糟糕的状况就出现了:他们会感到烦恼、恐慌、失眠、不舒服,甚至产生幻觉。虽然被试当时每天能得到20美元的报酬,可就算是这么有诱惑力的条件,依然让他们难以坚持3天以上。被试在实验室里待了三四天后,均出现了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紧张焦虑等问题,实验后需数日才能恢复正常。

这个实验说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生存非常必要。知识链接

别再以爱之名,剥夺孩子的感觉了!

生活中,很多父母宠爱孩子,凡事都包办代办,书包帮忙拎、鞋带帮忙系、怕摔不让跑、怕烫不让摸,各种限制令摆在脸上,上面标着大写的“爱”。看似是为孩子好,怕他受到伤害,结果却把孩子与外界隔离开了,剥夺了他们的感觉。也许这一刻是安全的,但不良后果已经在酝酿中,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爱孩子,就把感觉还给孩子,让他们在不断尝试中成长。带着你的爱,带着你的眼,站在一旁观看,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这才是最好的爱。011听觉:有了对比,才会印象深刻

盛夏时节,在郊外搭起帐篷,静静地躺着,风吹草动、蟋蟀鸣叫,一点点细小的声音都能够被察觉到,可在喧闹的白天,却完全注意不到;深夜失眠,翻来覆去睡不着,钟表的滴答声、水龙头的滴水声、外面道路上汽车疾驰而过的声音,都会让人更加烦躁。

到底是这些声音太大,还是夜晚太静?抑或是耳朵太敏感了?为什么黑夜里,听什么都觉得那么清晰?其实,这种现象就是感觉对比中的听觉对比效应。

所谓感觉对比,是由于背景不同的同一刺激可能会令我们产生感觉上的差异。比如:刚吃完甜的奶油蛋糕,再吃橘子的话,会觉得橘子特别酸;同时听到一个高音和一个低音,低音对高音的掩蔽效果更强,我们更容易听到低音。

这种对比效应,不仅出现在感觉上,在心理感受上也一样。如果一个向来严厉的人,偶尔说几句温柔的话,会让人觉得特别难忘;性格温和的人,突然大发雷霆,也让人感到意外。012知觉选择性:总有你注意不到的东西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事先告诉被试,注意观察视频中打篮球的运动员传了几次球,然后给他们播放打篮球的视频。等视频放完后,心理学家却问了另外的问题:有没有看到在球员之间走过了一只大猩猩?

怎么会有大猩猩呢?所有被试都觉得奇怪,一致表示没有。可当研究人员再次播放视频时,令人惊讶的是,打篮球的人群中竟然真的有一只大猩猩穿过,而他们居然都没有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

用心理学知识解释,这叫作知觉选择性。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然而,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在特定时间内,我们只能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而对其他事物只做模糊的反映。

想想看,如果不能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东西进行过滤,那大脑要处理多么庞大的信息量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知觉的选择性也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保护。知识链接

查尔斯大街的故事

医生、商人和艺术家三位朋友沿街走着,准备去神甫家吃晚饭。到了神甫家后,神甫的孩子请艺术家讲个故事。艺术家说:“今天,我沿街行走,城市在天空的映衬下,就像一个穹隆,在落日的余晖中泛着光,很美。”

孩子听后,沉思了一会儿,又开始让商人讲故事。商人说:“我一路走来,听到两个小男孩在谈论他们的理想,一个孩子说想卖冰激凌,在两条街道的交汇处。我觉得,这孩子具备商人的素质,他认识到了经营位置的重要性。”

接下来,轮到医生讲故事了。“药店的橱窗里摆满了各种药品的瓶子,还排列了一长串的清单,写着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的后果。我看到不少人在橱窗前犹豫,考虑某种药对他们是否有效,但我又没有办法告诉他们。”

孩子问医生:“这个药店是在查尔斯大街上吗?”医生点点头。“你说的街道在哪儿呢?”孩子又问商人。“查尔斯大街。”商人回答。“我说的也是那里。”艺术家说。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街道,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事物。013错觉:你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的

人们总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你了解心理学,就会发现,这句话是值得商榷的。在知觉的一些组织原则上,往往会产生一些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虽然你亲眼看见了一些东西,但那未必是真的。

说几个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吧!

坐在停靠在车站的火车上,看着另一辆从车站开出的火车时,总会觉得站台在移动的那辆火车是静止的,这是站台错觉,是因为两个对象的空间相对关系发生了改变,而又缺乏更多的运动知觉的参考体。

和一个漂亮的姑娘坐2个小时车,时间过得很快,跟不喜欢的人共处一室,分分钟都是煎熬,这就是对时间的错觉。时间有客观的长度,但在人心里也有相对的长度,它跟客观长度是有出入的,因为人的心理是复杂的。通常来说,你做的事情越丰富,越快乐,就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反之则觉得时间过得越慢;你越希望它快,就感觉过得越慢,你越希望它慢,它反而显得比实际快。014意识和潜意识:一个是主人,一个是仆人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意识的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他认为,人类的意识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能看到的部分是意识,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但它只占整个意识的一小部分,真正让我们产生冲突和纠葛影响的是隐藏在水面下的那一部分冰山,也就是潜意识。所谓的前意识,就是从潜意识过渡到意识的这一部分。

了解这个有什么用呢?人们的行为通常是为了实现自己所期待的结果,因此他们相信,是意志在决定着自己的行为。但是,世上并不只存在着有意识的意念,在更多情况下,我们是在自己都不知道想干什么的情况下做出行动的。

意识做出的是理性选择,潜意识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当意识转化为潜意识时,会在大脑皮层留下生理印记,一旦潜意识接受了某种观念,就会立刻实践这种观念,调动所有的力量去实现目标。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潜意识接受的这个观念是正面还是负面,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如果命令是负面的,它就会带来失败、屈辱和痛苦;如果命令是积极的,它就会带来健康、成功和财富。潜意识塑造现实的力量太强大了,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子,生活是什么样子,最终就会成为那个样子。知识链接

防不胜防的“弗洛伊德口误”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说错话的经历,那些原本不是发自内心的话,被称为“口误”。多数人都不会在意口误,但有一个人却对此格外感兴趣,那就是弗洛伊德。他提醒我们,口误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因为口误并非偶然,它的内容很有可能是内心深处真实想法的反映和写照。

看过《老友记》的朋友,大概能想起剧中的这一处情节:Ross和Emily在教堂里举行婚礼,Emily向牧师宣誓:“我,Emily,愿意把Ross当成我的合法丈夫,无论贫穷富有、健康疾病,都会相守一生。”轮到Ross宣誓:“我,Ross,愿把Rachel……”瞬间,在场的人们都惊呆了,Ross居然把Emily的名字说成了Rachel!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那么很简单:Ross,你真正爱的人不是Emily,是Rachel!

当然啦,不是所有口误都可以套用这一理论,当注意力不集中、高度紧张时,也会出现口误,这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015习得性无助:被拐卖的人,为何会认命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即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个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鸣器一响,就施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鸣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跑,而是没等电击出现,就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原本可以主动逃跑的它,绝望地等待着痛苦的降临。

就像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如果一个人面对不可控的情境时,认识到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不可避免的结果后,就会产生放弃努力的消极认知和行为,表现出无助、无望和抑郁等消极情绪。习得性无助会进一步恶化当事人的身心状态,影响他的理性判断能力。

这种情况,在很多被拐卖的妇女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她们遭受了长期的身心摧残,最终放弃了逃跑的想法,接受在当地的生活。即便有逃跑或者离开的机会出现,曾经遭遇的长期绝望也已经改变了她们对未来的预判,继而选择“认命”。知识链接

怎样走出“习得性无助”的沼泽?

塞利格曼指出,消极的行为事件或结果本身并不一定导致无助感,只有当这种事件或结果被个体知觉为自己难以控制和改变时,才会产生无助感。这种归因方式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最终陷入“习得性无助”中。要消除习得性无助感,最重要的是改变不良的归因模式,不要总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尝试把失败归于努力因素,使自己更加努力。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对于习得性无助具备极强免疫力的主人公安迪说过:“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这个世界上可以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就是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许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强者自救,圣者渡人。”016记忆:偷偷告诉你,它是一个大骗子

人生的大事小事,都与记忆撇不开关系。没有了记忆,就跟没有大脑差不多,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那你知道记忆到底是什么吗?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它是不是你想的那样呢?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由于记忆,人才能保持过去的反映,才能积累经验、扩大经验,把先后的经验联系起来,使心理活动成为统一的过程,形成个体的心理特征。

记忆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

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一个过渡阶段,对信息的保持时间约为1分钟,比如看到一个新的电话号码,当时能记下来,但过后想要用的话,还得翻开记录。

长时记忆是指存取时间在1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生保持的记忆。大部分的长时记忆都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虽然长时记忆存储在头脑里,但在提取时会受到时间和各种原因的影响,比如你看到多年未见的同学,看着对方很面熟,却叫不出名字。

有人会问:记忆这个东西,是不是完全可靠呢?这个还真不一定。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对无意义音节的记忆实验的记录,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遗忘规律,即“艾宾浩斯曲线”:在学习的20分钟后,遗忘达到了41.8%,而在31天后遗忘达到了78.9%。所以说,记忆随着时光流走,遗忘一直都在发生。

除了这种传统性的遗忘,记忆还会发生下面这些现象:

虚构。谈论一些事情时,就像是真的发生过一样,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想象出来的,以此填补记忆缺陷。严重的虚构是器质性脑病的特征之一,与病理性谎言不同,后者只是喜欢幻想,想靠制造虚假的经历博得他人的同情和关注。

错构。事件是真实发生的,但在追忆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错误的细节。

屏蔽。个体对童年时发生的,与某种重大的或伤害性的事件有一定联系的平凡小事的记忆。通过对这件小事的回忆,不自觉地抑制或阻碍对那个重大的或伤害性事件的回忆,掩盖其他记忆及相关的情感和驱力,借此防御痛苦体验的再现。

选择性记忆。只能记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只记自己愿意记的信息,而其余信息往往会被遗忘。这种记忆上的取舍,就叫选择性记忆。

情绪性记忆闪回。那些激起我们强烈情绪的事件,会让我们记得更清楚,你越是想忘记,越是记得深刻,比如恐怖袭击、刻骨铭心的虐恋,等等。

现在,你还敢相信自己的记忆吗?知识链接

人为什么会遗忘呢?

把信息存在计算机的硬盘里,只要不出现故障,它会一直待在那里。人脑为什么不能像计算机一样,永不遗忘呢?有人说,这是因为脑中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弱了,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学习过程中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干扰。

不少研究证实,长时记忆的遗忘,有自然消退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由信息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一般来说,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越相近,干扰作用越大。几乎所有长时记忆的遗忘,都是某种形式的信息提取失败所致。017本能:说实话,你管得住自己吗

明知道自己超重该减肥了,却还是忍不住吃高热量的食物;明知道该早点完成任务,却还是忍不住刷微博、发微信!为什么我们总是管不住自己呢?你有没有为此烦恼过?

弗洛伊德在人格理论中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即我们个性中最原始的部分。本我的原则是追求快乐,完全按照自己的本能去做事。在婴儿时期,我们就是这样生活的,吃奶、排便、哭泣,随心所欲,只要活得舒服就好,没有人强迫我们按照社会的基本准则来行事。

超我,即可进行道德判断和自我控制,能按照社会准则做事。这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学到了各种规范。超我的职责就是在道德和良心的控制下,压抑本我的冲动,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不能毫无理性地追求快乐。

自我,即基于本我产生的,在自我支配下,会运用已经学到的规则约束本我,但同时又用现实的客观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让自己既能理性地获得快乐,又能避免痛苦。所以,自我通常都是按照现实的原则来支配行动。

当一个人有较高的道德准则时,超我会发挥作用,抑制本我的享乐冲动;当一个人降低对自我的要求时,本我就会开始享受快乐。两者之间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就是自我。依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想管住自己,得先提高内心的道德准则,每次控制不住享乐后,内心的自我就开始对本我进行抨击,让自己产生负罪感,下次控制不住的时候,想想这种难受的罪恶感,控制不住的情况就会减少。知识链接

延迟满足的益处

197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沃尔特·米歇尔做了一个棉花糖实验,被试都是四五岁的孩子。工作人员在每个孩子的桌子上放了一块棉花糖,告诉他们15分钟后再回教室,且让他们知道,随时都可以吃掉那个糖果。但如果谁没有吃掉,将会得到另外一块棉花糖。

这是一项通过延迟满足来了解行为自我控制力的实验。对孩子来说,棉花糖的诱惑太大了,15分钟的时间太久了。自控力差一点的孩子,没到15分钟就把棉花糖吃了;自控力强的孩子,其间尽量转移注意力,忍住了没吃,结果得到了两块棉花糖。

实验表明,每个人的自控力是有差异的。这些参与测试的孩子,在几年后的跟踪调查中,在学习、人际、成长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自控力强的更善于管住自己,实现目标;自控力差的,只满足于瞬间的快乐。

怎么样,你是不是决定开始管管自己了?018智商: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培养

多年以来,智商的高低是受遗传因素还是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可谓公认的天才,智商极高,很多人都想知道,他的大脑结构是不是跟常人不一样。在爱因斯坦去世后,研究者征得其家人的同意,开始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全面的研究。

英国著名生理学家威廉·哈维,将爱因斯坦的大脑保存了40多年,还成立了威尔特森研究小组,对爱因斯坦的大脑和99名已死的老年男女的脑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爱因斯坦大脑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域,比常人大15%,非常发达!

大脑后上部的顶下叶区域,有什么用途呢?这个区域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数学思维、想象能力以及视觉空间认识。爱因斯坦在这个生理区域上的特殊性,解释了他为什么具有独特的思维,才智过人。

研究还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表层的很多部分没有回间沟。回间沟是干什么的呢?它就像脑中的路障,使神经细胞受阻,难以互相联系。没有了这些障碍,神经细胞就能畅通无阻地联系,大脑的思维自然会很活跃。

这样说来,爱因斯坦的高智商就是因为他的大脑结构和常人不同,完全不受外在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当然不是这样的。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犹太裔。科学家格雷戈里·科克伦博士认为,犹太人比其他人类族群更聪明,导致这一结果的,正是自然选择。犹太人一直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早期遭受过罗马统治的压迫,中世纪遭受法律歧视,只好从事与金钱相关的职业,不允许与非犹太人通婚,等等。科克伦博士强调,欧洲犹太人从事的职业都是高度重视智力因素的职业。

所以,对于智力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不能一概而论。知识链接

爱因斯坦的智力测试题

相传,爱因斯坦在20世纪时出过一道智力测试题,声称只有2%的人才能给出正确答案。想不想测试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属于那2%?题目是这样的——

1.有5座不同颜色的房子在同一条街上。

2.这5座房子里分别住着不同国家的人。

3.每个人饲养不同的宠物,喜欢喝不同的饮料,抽不同牌子的香烟。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判断:养鱼的是哪个国家的人?

提示:

1.红色房子中住的是英国人。

2.养狗的是瑞典人。

3.喜欢喝茶的是丹麦人。

4.白色房子左面的是绿色房子。

5.喜欢喝咖啡的是绿色房子的主人。

6.养鸟的人喜欢抽Pall Mall香烟。

7.抽Dunhill香烟的是黄色房子的主人。

8.喜欢喝牛奶的人住在中间的房子里。

9.住第一间房的是挪威人。

10.住在养猫的人隔壁是抽Blends香烟的人。

11.抽Dunhill香烟的人隔壁是养马的人。

12.喜欢喝啤酒的人抽Blue Master香烟。

13.抽Prince香烟的是德国人。

14.住蓝色房子隔壁的是挪威人。

15.爱喝水的人住在抽Blends香烟的人的隔壁。

测试答案:养鱼的人是德国人。

你答对了吗?(记住:独立思考会让你更聪明。)019学习:其实,我们都能变得更聪明

还记得桑代克吗?就是那位把饿猫关进笼子里的心理学家,他一辈子都在琢磨心理学,对不少小动物们进行过研究。他曾经在哈佛大学做过一个小鸡走迷宫的实验,跟饿猫逃离笼子的实验有些相似,发现小动物在死胡同里转来转去的时候,偶尔会找到出口,逃出困局,但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经过多次寻找,它们寻找出口的时间会缩短;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它们会很快找到出口,成功逃出。

桑代克指出,小动物们是没有推理逻辑的,它们之所以能够逃出困局,主要在于不断地尝试,有了失败的经验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据此,他推断出,学习其实就是机体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一种不断积累错误行为的过程。换而言之,不是智商决定了学习,而是孜孜不倦、不畏失败的进取心。

2006年,英国广播公司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并将其称为“变聪明指南”。被试根据指南上的建议,在一周中尽最大可能去完成那些要求。这些建议都很简单,有空的话你也可以试试,看是否变聪明了。

星期一:徒步或骑车上班,晚餐以鱼肉为主。

星期二:学习几个陌生的单词,用它造句对话。

星期三:跑步健身或冥想,和陌生人交流。

星期四:换一条路线上班,玩脑筋急转弯的游戏。

星期五:告别咖啡和酒精,把要买的东西列出清单。

星期六:不用惯手刷牙,洗澡的时候闭眼。

星期日:玩拼字游戏,在公园散步。

试验过后,多数受试者都表示,他们变得聪明了一些,其中有些人的智商竟然提高了40%!这说明,智力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提升,如改变饮食习惯、增强情商、多进行创意思考等。知识链接

智力测量,能说明什么?

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找一些智力测量题,按要求计分,最终查看自己的智商值。有时测出的结果让自己很吃惊,或超出正常人,或是分值比较低,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对这种测量,当成娱乐就好了。我们说点科学的,智力测量有正式的量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是世界上的第一个测量智力的正式量表;后来,斯坦福大学以此为基础,修订了斯坦福-比奈量表;再后来,又发展出了韦氏智力量表、瑞文测验等量表。

真想测试一下的话,找这些比较靠谱哈!

不过,智力测验不是测量身高体重,不可能那么精准,它一定是有“误差”的,不能盲目迷信。曾经有一位国外的女士,为了给儿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儿子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测验中作弊,这就有点武断了。

一个人测试出来的智商值高,就代表他真的聪明吗?如果他恰好善于玩智力游戏,擅长做智力测试,又该如何解释呢?在使用智力量表时,只要把分数当成参考就行了,不能将其作为标准。尤其对孩子来说,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除了智商以外,性格、人品等也是不容忽视的。Chapter 3  自我篇:颠覆思维,重新认识你自己020自我知觉:认识自己,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古时候,有个衙役押送一个罪犯到边疆。这个衙役有点糊涂,记性也不好,每天早晨上路前,都得清点一下重要的东西。他先摸摸包袱,告诉自己:“包袱在。”再摸摸罪犯的官府文书,告诉自己:“文书在。”而后摸摸罪犯身上的枷锁,说:“罪犯在。”最后再摸摸自己的头,说:“我也在。”

一连多日,衙役都在重复这个过程。狡猾的罪犯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就想到一个逃跑的好办法。晚上,他们在客栈住下,吃饭的时候,罪犯不断地给衙役劝酒,结果衙役喝得酩酊大醉,呼呼睡去。罪犯找了一把刀,把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衙役身上,就跑掉了。

第二天早上,衙役醒了,他开始清点物品。“包袱在”“文书在”“枷锁呢?”衙役有点着急,忽然他看到自己身上的枷锁,瞬间就放松了,“噢,罪犯也在。”可是,忽然他又紧张起来:“我呢?我哪儿去了?”

这笑话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衙役怎么能愚蠢到这个地步呢?其实,在笑话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人有时候无法清醒地认识自己。这就好像一句诗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认识自己,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知觉,指人们对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的感知和判断。比如,知道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够做什么样的事情?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儿?

准确的自我知觉,可以有效率地帮助我们进行社会调试,让心理和行为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为他知道如何扬长避短,如何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不过,认识自己是很难的。因为人无法做到时时刻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于是,我们就习惯借助外界的信息来认识自己,但因为外部的环境不稳定,复杂多变,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或暗示,从而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

想要真正地认识自己,就得经常认真地自省和反思,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变化。他人的意见要听取,因为很多时候是旁观者清;但在听完他人的意见后,也要对自己进行分析。我们永远不能把自己的脑子交给别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独立的思考。021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