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新建本科院校的机遇与使命——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学术论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20:10:59

点击下载

作者: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新建本科院校的机遇与使命——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学术论文集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新建本科院校的机遇与使命——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学术论文集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创新要素跨国流动,创新资源全球配置,创新活动日趋活跃,以知识资源为基础、以创新能力为决定力量的新的国家竞争格局正逐步形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本科教育的一支新生力量,已经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战略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如何进一步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根植地方、服务地方,是对其办学理念、治理结构、发展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挑战,更是其自身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不竭动力和人才支撑的重要机遇。

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主动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要,不断强化使命意识、创新意识和协同意识,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发挥优势与特色,以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优化结构,错位竞争,强化质量,彰显特色,切实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办好新型本科院校,在地方本科大学中争创一流,持续提升自身对国家发展的贡献率和国际竞争力。这既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正是顺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成立的,其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研究探讨本科办学过程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促进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教育部高教司的大力支持与悉心指导下,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工作研讨会已成功举办15届,会员单位不断壮大,参会人员逐年增加。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也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一个重要的开放、合作交流平台,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新要求,促进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推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创新发展、协同育人、质量保障”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确定的主题。会议由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理事会主办,成都工业学院承办,乐山师范学院、攀枝花学院、西昌学院、四川旅游学院、四川传媒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等6所院校共同协办。2016年10月28~30日,21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600余名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将齐聚成都,深入探讨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新建本科院校的机遇与使命。

围绕会议主题,各院校和老师们高度重视,积极投稿,众多校领导、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提供了优秀稿件。为提高论文集出版水平和学术交流价值,本书编委会各位同志和承担具体编辑任务的成都工业学院相关同志,经过认真遴选,最终收录了140篇论文结集出版。全书论文紧扣会议主题,策划了

创新发展篇

、协同育人篇、评估与质量保障篇、创新创业教育篇四大板块,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使命与责任”“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下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与评价”等重要热点问题,展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代表了各校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对当前新建本科院校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与借鉴价值。

在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在此谨向他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编辑出版时间紧迫、工作量大,本书谬误之处欢迎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愿本书能进一步促进和引领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勇抓机遇,实现转型发展,迎接新挑战、创造新辉煌。本书编辑委员会2016年10月18日创新发展篇

抓住机遇 着力应用学科建设创建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陆靖(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201418)

摘要:当前,应用技术大学已然成为国家着力建设的一种大学类型之一。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中构建了高校二维分类标准体系和资源配置方式,也将应用技术型高校作为其中一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力争抓住机遇,在60年办学积累的基础上办成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大学。这不仅是践行国家和社会赋予学校的使命和职责,更是学校在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寻找并获得学校下一步快速发展的机遇和资源。建成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既要转变观念,合理配置资源,又要学科建设上高水平、人才培养上高水平。

关键词: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征;实现途径

当前,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在推进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创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日益提速。在这种背景下,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质量的一线工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使命。本文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就如何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应用技术大学已然成为国家着力建设的一种大学类型之一。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中构建了高校二维分类标准体系和资源配置方式,也将应用技术型高校作为其中一类。国家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应用技术大学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先进技术、科技服务和科技创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和轻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密不可分,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形成了鲜明的“依托行业、服务企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所公办大学,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办成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大学,不仅是践行国家和社会赋予学校的使命和职责,更是学校在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寻找并获得学校下一步快速发展的机遇和资源。所以,学校不仅有这个义务去担起这份责任,而且从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创崭新的办学局面来讲,学校更有这种追求的内在的和自生的动力。二、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特征(一)高水平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上

培养的目标是“本科水平、技术特长”。本科水平——除了学校开出的课程,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需要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之外,学校还需要努力提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教学资源。技术特长——学校需要长期坚持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技术型人才的定位,并通过不断强化实践教育,将行业企业的要求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一线工程师不仅有技术,而且会创造技术,从而达到高质量,形成独特性。(二)高水平同时体现在学科发展上

高水平的大学一定有高水平的学科支撑,要始终坚持应用为主的学科发展导向。通过发展应用学科,努力成为在上海有影响力的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从而实现高水平学科发展的第一步。(三)高水平同样体现在国际影响上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首先应该追求在全世界的应用技术大学中,能够作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代表,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是形成国际影响的第一步。学校要抓住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机会、抓住“一带一路”拓展的机会。

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应该是一个整体。作为这个进程的第一阶段,在“十三五”期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要抓住国家正在支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契机,力争成为应用技术大学的全国领头羊。三、实现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途径

要实现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学校要从应用技术大学的特征出发,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一)转变观念,合理配置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上海的“十三五”规划也处处体现了城市发展从资源消费型转到注重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上来。学校的发展也是如此。

众所周知,上海的高等教育投入已经过了跨越式的高速增长期,进入相对比较稳定的阶段。国家对学校的各种资源投入相对固定。因此,学校的发展思路要转型,要从原来的拼资源、铺摊子转到如何通过改革挖掘内生动力上来。不是简单地通过增加投入来谋求发展,而要把目光更多投向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激发发展的活力、更多注重对资源使用效率的考核提升发展的绩效。比如,目前实施的分配方式,让各个学院把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多招学生,而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度不够,这就是政策调配的原因。学校将研究通过政策杠杆,重新考虑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学校有限的资源,将学院自身发展的关注点从单纯地追求数量转变到关注质量提升上来。学院领导和职能部门的领导都要树立起转型发展的理念。比如,对学院而言,重要的不是办了多少个专业,而是有没有办出特色和有竞争力的专业。

准确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学校发展大方向以及行业企业转型发展新需求,梳理现有师资的学科专业方向,聚焦学院发展目标。学校的十三五规划中很多指标分解到了各个学院,各个学院要正确理解这些指标。学院十三五规划,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水平的提升,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完成所下达的指标。应该是在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中自然消化所下达的指标,千万不要只追求完成指标。否则,很可能会出现完成了指标,但是,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水平却下降了。为此,各个学院要认真考虑,集中力量发展几个学科方向,集中力量建设好一个真正体现特色和水平的品牌专业。既不能偏离学校发展主流单打独斗各学院搞自己的一套,也不能盲目随大流,铺摊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最终一事无成,发展停滞。要找准定位,从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和寻找自身优势,形成独特的发展特色。(二)学科建设上高水平

一所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决定了这所大学的地位。高水平大学一定有高水平学科,因为大学是靠学科的发展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应用技术大学应该以应用学科发展为主攻方向,且要有所取舍。所谓应用学科,指的是有鲜明应用前景的研究,以及与应用直接相关的一部分基础研究,这应该是学校学科发展的主流,也是学校将予以重点支持的方向。学校如此,学院也是如此。每个学院都要凝练出几个学科方向,集中全学院大多数学术力量,合力攻关。院系在学科发展中,不仅要纵向比较,更要善于和敢于横向比较。

应用学科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学院都应该积极地到业界寻找合作伙伴和发展资源,搭建“产学研”和协同创新平台,既倡导形成大多数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氛围,又为教师们的科研成果转化创造条件。(三)人才培养上高水平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本科水平、技术特长。高水平的本科教学,首先是能不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目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本科的生均课程开课量还很低,课程资源还不够,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还很小。跨院系、跨专业的选课寥寥无几,跨学科的课程也很少,这和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复合人才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学校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高水平的本科也意味着规范而灵活的教学管理。要实现“技术特长”,但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目前的很多专业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的实际应用有较大差距。其主要的因素可能还是教师。很多教师有博士学位,但是缺少和行业企业的联系,缺少对行业企业的了解。学校和学院要努力创造条件,让教师能够通过“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了解行业企业,并把这样一种认识转化为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技术特长”。

学校的培养质量,要经得住第三方评价。学校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效果,应该有可测量的标准,应该有实实在在的内涵。四、结语“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之路,既符合全球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又顺应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学校将始终牢牢把握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方向,认真分析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各项特征,坚持转变观念,合理配置资源,在学科建设上高水平,人才培养上高水平的路径上不断发展。

作者简介:陆靖,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教授。

更好地服务社会:新型大学的新使命——《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序

顾永安(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中国的“新型大学”,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但如何转型发展、如何体现其新的特质仍然是一个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问题。李克军教授等著《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紧扣新建本科院校“服务社会”这一关键要素和新型大学的新的历史使命,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在服务社会中凸显办学特色,对新建本科院校深化转型发展,建设新型大学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服务社会;新建本科院校;新型大学;转型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布局结构重新调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渐深入,短短十余年的时间,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和内涵发展三个阶段,并以跨越式的发展姿态实现了从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直接带来了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蓬勃兴起与跨越发展。

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时间节点来看:1999年是全国高等教育大扩招的第一年,当年新设置本科院校9所,拉开了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帷幕;2002年,累计新设置本科院校92所,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3%,跨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2005年,累计新设置本科院校173所,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数量(701所)的24.7%;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4%,累计新设置本科院校262所,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数(792所)的33.1%,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到2015年4月,新建本科院校数量为408所,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1191所)的34.3%。在1999-2015年的17年中,每年平均增加了24所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和生力军,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新建本科院校兴起与发展的逻辑起点与现实背景。值得充分肯定的是,李克军教授及其课题组花了大量精力与时间对1999-2015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设置的基本情况,在王玉丰博士、顾永安教授等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科类结构、学校名称、所属区域、办学所在地、升本时间、办学性质、建校基础及异动情况作了全面细致的梳理,摸清了新建本科院校群体的“家底”,提供了比较周全的院校研究资料,为开展这类院校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国际经验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应当是一种整体、稳定、和谐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规模和速度的增长。“象牙塔”式的精英教育模式很难适应多样化需求,高校分层分类发展是一种客观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引发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扣动了高等教育质变的扳机(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等方面的变化),也带动和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地方化、国际化进程。新建本科院校从合格本科院校的“新建期”建设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形态”塑造,再到“新型大学”的“新特质”的形成,在此发展演进中,“地方性”“应用型”始终是其核心要义和内在特质。新建本科院校立足地方,面向地方,研究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实现与地方互动发展,已从院校职能和使命上升到这类院校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发展战略。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一种“新(型)大学”,地方性与新建期、应用型、开放式是其最为重要的关键词。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就是融入地方血液,植入地方元素,担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要使命的高校,其根本出路在于真正贯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努力成为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团、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者、区域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者;更是在真正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履行自身使命,实现自我价值,赢得办学资源,开拓办学空间,增强办学能力,形成办学特色,激发创造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与以往讨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研究成果有所不同,《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将研究重点放在新建本科院校如何通过服务地方打造特色竞争力上,强调新建本科院校应当抓住转变服务观念与培育提升服务能力核心问题,加强同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互动合作,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同频共振。整个研究显现出作者强烈的发展意识、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和对现实的真切关怀。据悉,李克军课题组先后深入到10多个省市50余所升本较早且发展较好的院校实地考察调研,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履行服务地方职能、培育办学特色、创建成熟新建本科院校等问题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一手研究资料,为顺利开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的创新之一:将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上升到学校发展战略(校地互动发展战略、服务区域战略,等等)层面来思考。其研究立意新颖、意蕴高远,能够立足并超越社会服务的大学职能,强调在服务地方中显现办学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根本体现即在于其鲜明的地方性;强调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源于且基于地方性和以应用型为主的服务职能的发挥。“大学应成为灯塔,积极促进社会发展,使全州的人民都能与这所大学的人才和知识发生联系,使每一户人家从这种联系中得到益处”——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的这段话形象地概括了大学“服务社会”职能的精髓。在“威斯康星思想”的影响下,美国大学逐步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使“学校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成为现实,为地方和大学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也正是以“威斯康星思想”的提出为标志,服务社会开始成为与教学和科研相提并论的高等教育基本职能。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曾把世界主要国家高校服务社会的途径概括为五条:大学提供设施及人力资源供社区使用;满足社区提出的各种要求;主动参与研究社区的不同需求;根据社区的需要,分析社区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供各种可能[1]的对策;主动向社区提供身份相符的服务项目。从国际上的院校实践与理论研究来看,贯穿始终的就是高校与区域社会、与特定社区是互动联系在一起的,高校需要在服务区域上准确定位,明确服务面向的特定区域,明确这一特定区域的特点、优势和发展目标,寻找到特定区域与自身发展的契合点。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从战略层面来说,就是要坚持走校地互动发展之路。李克军教授及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很好地证明了这些研究观点、发展思路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的创新之二:较好地将高教理论研究与院校发展实际相结合。不仅深入分析了“服务地方”办学定位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提出了一套院校切合实际并且行之有效“服务地方”的方法,而且进行了中外典型案例研究。在中国,如何有效加强高等院校与社会的联系始终是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和办学实践的焦点。摆脱传统本科院校的发展模式,破旧立新,实施一系列变革与转型,需要胆识;合理地利用自身的办学资源,贴近社会需求,规划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和方针,需要智慧。不可否认的是,从诞生至今的15年时间里,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在担负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服务地方”的办学使命和服务面向、校地互动的发展模式与道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类型规格定位及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建本科院校无疑是中国高校直接服务社会的标志性“产品”。作为一种年轻的新型高校,从整体上讲,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发展环境并不乐观。因此,必须不忘“地方性”这一本质属性,打好地方牌,利用地方资源、扎根地方、赢得地方信任,通过提供优质多样的教学、科研、文化、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获得话语权,实现校地互动发展、共荣共进。值得一提的是,课题组从前提基础、根本保障、核心内容、重要支撑、精神纽带、多元形式、实施路径等方面构建了如何“服务地方凸显特色”的立体框架。同时,还精心选择了国外三个国家类型院校和六所国内样板院校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科学发展的院校案例,这些范例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与借鉴。《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的创新之三:将服务地方作为办学特色培育的切入点,探究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可行路径。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既是严峻的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一方面,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将倒逼那些对“学术型”发展模式尚存幻想的院校面对实际,重新调整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另一方面,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将为新建本科院校差异化竞争、错位发展提供目标导向、制度保障,为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办学特色赢得时间和空间,解决好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为有限卓越或局部超越提供极好的机遇。转型发展是政府、行业、企业、学生及家长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外力驱动和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相结合的过程,转型发展同样也是落实办学定位、履行大学职能、实现办学使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所在区域始终是新建本科院校服务的主要对象,因此,转型发展必然也必须是基于地方的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的转型发展。李克军教授及其课题组将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提升学校转型发展水平的立足点、支撑点和生长点,从“理念路径”“内容路径”“优势路径”“区域路径”四个方面勾画出办学特色培育的建设性路径,并从立足地方、依托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走校地互动之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放办学、为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科技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初步构想,并对今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作出了预判与思考。

一所大学对于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贡献可以体现在现代大学职能的各个方面,但是其最大的贡献就是培养出一大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学生。大学主要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来实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使命与价值。正当我在通读《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书稿之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第七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大会上对“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作出了非常精辟的阐述:地方高校办学要做到“三个为”,就是育人为本、科研为基、服务为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务,也是服务地方的重要体现。搞好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这是地方高校开展科研和科技创新的要义。评价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要聚焦在服务地方能力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上。张大良司长还强调指出:地方高校必须彰显“地方性”这个特征,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主线,确定学校的办学定位,坚持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只有立足地方办学,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才能争取到地方政府对学校的支持,才能拓宽学校办学空间,才能实现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该专著中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战略基点”“科学研究服务是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重要支撑”等研究观点都很好地体现了与张司长讲话精神的一致性。同时,张司长关于地方高校与服务地方的重要论述也为今后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清晰地指明了方向。

当下教育部正在推进以新建本科院校为主体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主动积极、有效有为地服务地方、特色发展是其办学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也是其转型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新建本科院校是一个庞大、复杂、多样、多元的群体。任何对于转型发展“一刀切”或“一概而论”的做法与提法都是不对的。对常熟理工学院、合肥学院等升格本科伊始就明确为应用型院校发展定位的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坚持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的核心要义与内在特质,坚持创建应用型品牌大学(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趋向,坚持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对于那些没有明确应用型定位,或者办学定位不明不清甚至仍然做着学术研究型院校之梦的高校来说,关键是要“转型”,即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为主的办学形态转向应用型为主的办学形态;并且要在向应用型转型的同时尽快“塑型”,按照应用型大学的定位、使命、目标、标准和任务,重塑新型大学的新形象与新特质。在经济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转型的时代,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何去何从?笔者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中作出了预判:新建本科院校的未来注定必须把握好“坚持、呼应、争取、呼吁”八字方略,也注定必须在探索、迷茫、确立和适应之中不断前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必将成为今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之一。

李克军教授及其课题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可喜可贺。诚然,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国家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命题的大势下,如何进一步把握好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支撑、主动服务、创新引领”的三重境界,如何明确新建本科院校的新的办学使命与新的大学精神,如何处理好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发展中地方性与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等方面的关系,如何合理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办学质量和效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以及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等等。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期待着李克军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我所负责的常熟理工学院新建本科院校研究科研创新团队愿意与李克军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及全国有志于新建本科院校研究的专家和同仁协同合作、携手并进。

作者简介:顾永安,常熟理工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新建本科院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参考文献:

[1]王生洪.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312-313.

[2]张大良.改革创新,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 [J].中国高教研究,2014 (12).

[3]顾永安,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98.

创新理念和机制全面推进学校整体转型发展

夏明忠(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13)

摘要:西昌学院作为一所远离省会城市的新建院校,经过10年应用型本科办学探索,在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推进办学思路的“五个转向”(转向服务地方经济、助推彝区精准扶贫、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推进产教融合、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扎实推进学校整体转型发展。

关键词:创新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

所谓转型,是指地方本科院校对办学类型进行方向性的调整,即从过去的以学术型为主,转向现在的以应用型为主,注重内涵发展、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2015年2月,西昌学院被列为四川省首批唯一一所公办整体转型试点学校。远离省会城市的地方高校怎么转型?近年来,学校针对“远离省会城市,地处民族边远地区,多校多点合并,基础条件薄弱”的校情,积极开展应用型办学的理论研究,转变思想观念,推进办学思路的“五个转向”,扎实推进学校整体转型发展。一、开展转型发展理论研究,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特征

2006年,学校提出“走应用型发展之路”的办学定位;2008年,探索并实践“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开展了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产学研”合作等7大课题的专项研究,着力解决四大问题:一是解决地级市新建本科院校长期以来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特色不明,实践指导理论依据不力的问题;二是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在向应用型转型中理论和观念不能顺利转变为实践和行动的难题;三是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规格不清的问题;四是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缺乏、方法单一、实效性不高的问题。2011-2014年,立项“职业技术本科内涵建设研究”等20个课题,并获准列入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实践意义的成果,发表了《强化本科职业教育,培养地方应用人才》等论文近50篇,出版了《地级市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与监控》等专著,同时编写了实验、实习、实训类教材170余部。

通过研究,我们明确了应用型本科办学的六大基本特征:一是鲜明的办学定位——服务地方经济。面向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学科专业设置紧扣地方经济,参与地方重大战略实施,建立地方特色产业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为地方、企业、社区提供专业人才、科技服务、技术创新和技术支撑。二是鲜明的专业建设——对接产业链。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战略,跟踪地方产业升级,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建立企业(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与退出评估和专业设置论证制度。三是鲜明的培养方向——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一致,主要培养企业高层次技术人员、一线管理人员、社会服务领域专业从业人员,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属性上是专门人才,类型上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四是鲜明的办学特色——“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多元融合,协同育人。强调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覆盖、全参与,实现“六个共同”:共同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共同研发科技项目,共同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三个统一”:学习环境与职场环境统一,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统一,学习目标与工作目标统一。五是鲜明的开放意识——国际合作交流。树立“四个最好”的意识:最好的设备在校外,最好的工艺在校外,最好的技术在校外,最好的师资在校外。建立国内外的学校、地方、行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的机制。六是鲜明的科学研究——应用型技术研发创新。科研定位为应用型研究,重点是应用研发、产品创新、技术转让等,主要体现为横向科研项目。教师以行业、区域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创新与应用作为主要目标,为其提供新产品、新方法、新工艺。企业提供研发经费、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平台,助推企业技术升级。

通过研究,我们明确了应用型本科的八大核心内涵:一是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机制。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2个改变”和“4个对接”;改变“三中心(教室、教材、教师)”教学模式,改变“三为主(灌输式、应试式、传授式)”教学方式;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培养规格与用人需求对接。二是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坚持“应用型、地方性”的人才培养定位,树立“实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设计理念,构建“理实一体、学以致用”的教学结构体系,践行“知行对接、实训贯通”的路径。基本原则是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制订弹性教学计划,对接岗位融通课程,注重实践导向学习。三是把课程体系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以作业流程和职业岗位(群)为导向设置课程,建立与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与企业(行业)合作研发在线开放课,建立课程共享联盟,推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四是把强化实践教学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推行“注重实践、强化应用”的培养模式,“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注重实务、强调实践锻炼,教学方法灵活。五是把“双师型”师资建设作为核心要素。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队伍,是实现转型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实践经历比高学历还重要,如果教师缺少知识应用的实践能力,就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六是把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能力作为重要标志。强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创新创业学分银行”。强化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培养,改善创新创业基本条件。通过拓展知识结构、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科技研发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七是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基本标准。强化“第二课堂”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八是把建立质量监控体系作为重要保障。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科学研究质量标准、内控体系和评价制度,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质量和创新能力作为评估的标准;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建立企业(行业)参与的治理结构和社会评价制度。二、转变思想观念,营造转型发展共识

转型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关键在于营造应用型的办学氛围。通过探索,我们认为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向应用型转型发展。

一是传统文化对应用型教育影响根深蒂固。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的思想是重学术轻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君子”。“君子”就是有高深学问的劳心者,而不是劳力者,劳心者不从事技术体力劳动,技术是庶人掌握的雕虫小技。这一思想对中国的技术技能教育影响颇深,而且产生了严重的负面作用。

二是社会对应用型大学的认知偏差。社会上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实际能力就是不如学历学位”等错误认识。社会大环境还没有形成崇尚劳动、尊重技术、追求一技之长的社会氛围。甚至认为办学水平低才会向应用技术类转型,应用型代表了低水平。因此,在社会认知偏差影响下,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教职工,自然而然地把“转型发展”视为学校“降格”, “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对转型发展的抵制情绪可想而知。

三是学校办学参照标杆认识不准。多数地方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实践中有意或无意地选择学术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理念,始终把大众化之前的老牌本科大学作为标杆和参照。学科专业、人才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内容甚至实验室建设等都一味地向重点大学看齐,人才培养方案照搬照套;学校文化建设、价值取向也以老牌大学为目标。这种标杆参照物无形中误导了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一味向“211”“985”学校看齐,攀比一流,争创知名。

四是办学者不知怎样办应用型大学。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出现“两张皮”现象,表面上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实际上只是在传统教育的躯壳外又披上了一层应用型办学之皮。有的学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缺乏研究,不知道怎样办应用型大学。因此,难以将“应用型”真正固化并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自觉行为。

为了解决上述思想观念问题,学校把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营造氛围视为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使应用型本科之路成为全校师生的基本共识。三、以“五个转向”为载体,切实推进整体转型发展(一)重大项目切入,服务地方经济

1.参与重大项目研发

重点开展以攀西自然资源为主的自然科学研究和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主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研发项目与地方产业密切相关的达295项,占学校研发总数的72.1%。一是现代烟草农业。与川渝中烟、湖南中烟及四川省烟草公司建立了战略联盟,承担凉山、攀枝花烟草研发项目20多项,投入研发及示范经费达2497.3万元,取得成果30余项。举办各类培训班300余期,培训人员2.5万人,为凉山和攀枝花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是马铃薯主食化。建设4个省级马铃薯科研平台,研发项目25个。实现四个突破:①种质资源研发的突破:收集资源800份,丰富四川马铃薯种质资源库,对部分资源进行基因组测序。②专用品种选育的突破:审定适于加工的品种4个,区试5个,2个新品种获四川科技进步奖。③主食化食品加工的突破:研发出马铃薯面包、面条、馒头等主食化产品20多个。④战略研究取得突破:完成《四川凉山州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研究》等多份专题报告。三是经济林果业。承担省州富民强县、科技攻关等经济林果研发项目20多项。配合凉山州1500万亩核桃产业发展战略,实施“123生态林业人才培训计划战略”,获州政府资金资助570余万元,培训1万名基层林业人员,定向招收200名经济林木专业(核桃方向)大专学生和300名中专以上层次学生。四是有机杂粮作物。承担荞麦、燕麦等山地作物研发20多个项目,取得成果15项。选育“西荞1号”等3个新品种,并在西南苦荞麦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苦荞麦加工企业提供了大量优质原料。获得苦荞方便食品、苦荞茶加工等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依托西昌航飞苦荞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苦荞麦综合产业平台,为苦荞麦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重大贡献。

2.构建多元教育培训模式

推进“四类课堂”,开展培训工作。一是举办固定课堂。2013年以来举办各类培训班100多期,参训人员达8000余人次。二是开辟空中课程。2014年以来,开展远程培训和咨询服务共200余次。三是开办移动课堂。针对产业链较长、附加值较高、带动面较广的农业产业,编写应用技术教程80多册。四是开辟田间课堂。根据农时深入示范基地和校县合作企业现场,开展咨询服务300多次。

3.开展民族文化研究

承担有关彝族文化研究项目36个,取得成果20余项。在弘扬彝族文化、开发彝族文化资源、发展彝族文化产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承担国家民委和四川省双语人才培训班(贵州班、云南班、四川班)等16期,参训人员1500余人。(二)着力科教旅卫,助推彝区精准扶贫

成立“西昌学院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扶贫专家服务团队30余个,全面推进科技、教育、旅游、卫生扶贫工作。成立“一院四校四所”服务联盟,实现多元合作精准扶贫。在凉山州普格、雷波、美姑、布拖、越西5县开展精准定点扶贫。连续多年被评为凉山州委、州政府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1.科技扶贫,重在示范引领

学校在彝区建立示范推广基地50余个,通过“庄稼大院”“农产品加工园区”“动物医院”,形成“一户一个示范项目,一村一片推广基地”的格局,发挥科技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科技项目30余项,制定发展规划50余个。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单位。

2.教育扶贫,重在帮扶

组建“一村一幼”帮扶支教团队,240名志愿者赴盐源、昭觉、普格的20个彝族乡村幼儿园帮扶支教。开展中小学教师、幼师及学生培训50余期,培训师生11609人。每年“六一儿童节”在彝区开展“表彰先进树典型”“小手牵大手养成好习惯”等活动。学校“一村一幼”帮扶活动被教育部评选为精准扶贫工作典型案例。

3.旅游扶贫,重在规划

竞标设立四川省大小凉山彝区(含凉山、攀枝花、乐山)旅游扶贫促进中心,编制20余个产业规划和13个彝区旅游扶贫行动规划。指导大小凉山彝区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区、示范村、乡村民宿达标户,培育旅游商品,策划乡村旅游节,开展旅游扶贫培训1000余人次。

4.卫生扶贫,重在普及

将“禁毒防艾”与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紧密结合,纳入教学计划,在校生防艾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派出60余个小分队、6000余名师生志愿者深入彝区开展“禁毒防艾”乡村行活动。承担20余项研究课题,建立“无毒”村镇示范点15个。2014年被评为“四川省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示范学校”。(三)做好“一二三四五”,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

按照“一个推进、两个定位、三个改变、四个减少、五个增加”的思路扎实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个推进,形成共识。即推进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先后召开10余次全校性应用型办学专题学习会、讨论会、推进会,组织50余个团队外出学习应用型办学先进经验,邀请20余位专家传授应用型办学理念,筹办30余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营造氛围,走应用型本科之路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

两个定位,明确方向。一是明确应用型办学的类型定位。坚持“办学定位的区域性、专业设置的地方性、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第一,立足校情州情,凝练三大特色。①应用型:应用为本,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②地方性:立足凉山,校地合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③民族性:心系彝区,促进民族地区稳定、繁荣和发展。第二,厘清发展思路,实现“四个推进”。①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把未来10年的主要任务定位在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上;②推进应用型本科办学:明晰办学定位和顶层设计,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应用型教学模式,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④推进服务地方能力提升: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为民族地区提供科技、文化、人才支撑。第三,促进内涵发展,实施“五大工程”。①人才强校工程:以培养“双师型”教师和青年教师团队为重点,建立一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资队伍;②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学校整体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③特色建设工程:培育建设一批适应需求、优势突出、质量优异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优秀教学团队和学科专业带头人;④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关键问题立项研发,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有效提升成果转化率;⑤条件保障工程:统筹规划学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第四,构建应用型的专业体系,实现地方产业与专业建设对接,根据地方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按照攀西地区“构建水能、矿冶、绿色、旅游”四大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和凉山“五大新兴先导产业”,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工业工程、材料科学、汽车维护、城乡规划、电子商务、旅游等专业。二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第一,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对接,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需求对接。面向一线岗位(群),培养直接解决实际问题和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既要达到本科层次的学业标准,又要符合应用型教育的特殊要求。第二,明确人才层次。培养与生产和社会实际相符,具有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实际能力的“师”字号、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第三,明确人才的主要任务,即主要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物质形态的具体操作、构思、实际产品或服务。第四,明确人才特点,即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应用,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第五,明确学生创新创业方向,即主要不是追求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而是应用创新和技术创新。第六,明确培养途径,即侧重于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以“知行对接,实训贯通”“短兵相接”为原则。

三个改变,掌握主动。一是改变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逻辑。由过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设置逻辑,改为按行业企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设置“知识结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基础课”。二是改变“教室、教材、教师”“三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培养道路的改变,改变与行业脱节、与企业隔离的封闭式知识传授,打破校门和学期的界限。三是改变“灌输式、应试式、传授式”“三为主”的教学方式。实现培养方式的转型,改变教师课堂一统天下,学生死记硬背、为考试而学习的被动状态,打破教室和教师的界限。

四个减少,科学施教。一是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数。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兼顾“上手快”和“后劲足”二者的需要,课堂理论学时原则上减少10%~20%。二是减少“验证式、分散式、观摩式”的实验教学时数,着力解决真正实训动手做得太少的问题,“知行对接、实训贯通”,观摩式、演示性、印证式实验学时减少30%~50%。三是减少成绩评价中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分值,着力解决重知识记忆和考试分数,而轻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的问题,80%课程的记忆性知识考试分值不得高于40%。四是减少论文(设计)中非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比例,着力解决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室、实习、工程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中完成的比例较低及每个教师所指导学生人数过多的问题,实践中完成的论文(设计)达90%以上,每个教师所指导学生原则上不得超过5人。

五个增加,提升质量。一是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创新创业学分上不封顶,免费学分18学分,其中免费创新创业5学分,免费专业技能训练与竞赛4学分。二是增加实习实训总学分。增加虚拟技术、仿真实验、模拟流程和技术技能大赛的学时,实现实践教学总学分的提高,管理类和文科专业32%~35%,工科、理科、农科专业35%~38%,艺术、体育专业40%~45%。三是增加协同育人教学时数。校外基地的实践教学及校外教师参与的实践教学学分应分别达1/3以上。四是增加第二课堂教学时数。提高课外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启发式等学习时数,原则上在现有总课时基础上增加10%~20%;将问题作业、查阅资料、读书笔记、社会实践等活动撰写的小论文、设计的小项目、创作的小节目等纳入成绩评价体系,可占课程考核成绩的30%。五是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制定“双师型”标准规格、准入程序和考核办法,建设一支教师资格、工程师资格兼具,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研发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达到“三能”: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能上好课堂理论教学课;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有较扎实的研发能力,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学校“双师型”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1.5%。(四)产教融合,合作共赢

1.搭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

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建立实践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服务平台。与130余家企业(行业等)签订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协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专业实践岗位。建成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7个省级卓越农林师(工程师、教师)培养项目、3个省级实践教学建设项目。

2. “六个共同”推进产教融合

校企一体,多元融合,协同育人。实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覆盖、全参与,实现“六个共同”:共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标准、课程体系、教材、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共同研发科技项目,共同促进学生创业就业。

3.创新产教融合教育模式

推进校企一体化培养模式,建立自主型、入驻型、共建型和校外型等校企合作模式,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与大北农集团、通威集团、新希望集团、铁骑力士公司等开展联合人才培养,每年招收“定向培养”“联合培养”“订单式”专业班500余人。

4.建立产教融合对接机制

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建立学生到实务部门、企业行业实习实训的长效机制。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训和假期实习制度。通过研发、交流和合作,进入市场与企业工作环境实现“三个统一”:学习环境与职场环境统一、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统一、学习目标与工作目标统一。(五)搭建平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为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学校制定了《西昌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创新创业中心和大学生创新俱乐部,建成1.8万余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和创新创业综合实训平台。

1.设置创新创业学分银行

设置“职业生涯”“创业基础”“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等创新创业就业课程。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存储银行”,将创新创业学分获取分为论文类、项目类、成果类(包括专利)、技能大赛类、咨询服务类、专著教材类等。创新创业学分可冲抵专业模块、拓展模块的相关课程或实践项目15~20学分。

2.开展创新创业资助

2015年,学校提供创新创业就业专项经费250余万元,资助创新创业项目299个;实施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200余项。

3.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以“重实践、重创新、重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行大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竞赛,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技能竞赛。2013年,“大凉山手工蚕丝被的网络营销与推广”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2014年,“南丝路集团公司系列产品网络营销与推广——冬桑凉茶”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特等奖。2015年,“云采电商集成应用项目”获四川省第二届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同时获10万元创业基金奖励。四、先行试点取得显著成效,经验及成果得到推广(一)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明显转变

在顶层设计上更加认可强化应用型本科办学,更加坚定推行“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层和教师群体更加明确和理解应用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内涵,自觉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融入教学中,走应用型本科之路成了全校教师的共识,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明显转变。(二)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我们在探索和实践应用型整体转型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进一步凝练出了应用型、地方性、民族性三大办学特色,即:应用型——应用为本,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地方性——立足地方资源优势,校地合作,产教融合,为攀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民族性——心系彝区,促进民族地区繁荣与稳定。(三)实践育人取得明显成效“1-2-3-4-5”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日趋完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质量得到保证。学生技能素质显著提升,2013年以来参加国家、省、州专业技能竞赛获奖17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省级一等奖30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