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爱上学习的10种方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19:57:33

点击下载

作者:邓琼芳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小学生爱上学习的10种方法

让小学生爱上学习的10种方法试读:

前言

从小学开始,孩子们进入了一个主动求知的阶段,和幼儿时期那种在游戏中学习的方式相比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一阶段需要孩子有意识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影响着他学习的成败。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可以证明,那就是爱读书的孩子大多是成绩优异的,不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不会在学习上有好的成绩。

许多家长都会关心孩子每天学了些什么,学会了些什么,学习成绩怎么样,却很少关心孩子爱不爱学,会不会学。这种功利的教育观念无情地伤害了孩子的求知欲,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认为学习一件痛苦的事情。

当一个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厌学,这意味着什么?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孩子求学的道路上将充满艰辛,也必然给家长带来诸多的苦恼。据了解,身陷这种苦恼的家长已经不在少数,全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针对10余个省市区的万余名小学生做过一组调查,发现有40%的孩子都有厌学倾向,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但也是残酷的现实。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理由爱上学习,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学的,一切未知事物对他们都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学习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过程对孩子而言是快乐的。许多时候是由于家长或老师教育方法不当,反而破坏了孩子天性中好学的品质。

让孩子爱上学习,是家长和老师最应关注的关键问题。一个孩子当下的成绩可以不好,但只要他是一个好学的人,一个拥有强烈的求知欲的人,将来一定会迎头赶上。而且这样的孩子,在学习力上会更优于其他的孩子。这正是我们组织编写这本《让小学生爱上学习的10种方法》的动力与动机。

那么让小学生爱上学习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当有人问爱因斯坦是怎样成为天才的,他的回答是:“我不是什么天才,是因为我有兴趣。”当有人问在北京奥运会上拿了8块金牌的菲尔普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是:“兴趣+坚持”。要让孩子爱上学习,就要去发现他的兴趣、尊重他的兴趣、激发他的兴趣、保护他的兴趣并发展他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感兴趣,孩子就一定能学好。

主动的学习是快乐的,但是也需要钻研,需要下功夫,所以需要吃苦。这些道理必须让孩子明白,所以我们在引导孩子爱上学习时,要让他自己有目标,目标是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困难、失败和烦恼,我们应当学会和孩子共同面对,不断地激励孩子,让孩子保持学习的自信。学习也是有诀窍的,良好的学习的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环境都会促进孩子的学习。而这些都需要家长的适当支持与帮助。

让孩子爱上学习需要家长和老师付出更多的智慧,不要把成绩和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应更多地关注孩子是否好学,更多地引导和激励孩子爱学乐学,这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上策。

在此,我们也诚挚地感谢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他们是:邓琼芳、董浩然、张先勇、刘锐、陈妍、李琳、周霞、李翠、吴娜、周丽、冯岩、张振强、阎晓霞、戴菊、张映发、张小红、赵海旭、孙汉福、范海飞、汪和平、胡凯基、王明珠、贾梦婕、环梅、王芳、张丰霞、张妍、沙小钰、林贵舟、吴国财,等等。

愿我们共同的心愿成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成为学习的赢家,生活的强者!编者2010年7月第一章 学习没激情,兴趣是关键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孩子不爱学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兴趣不够。作为父母,要想改变孩子不爱学习的现状,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一)打破“学习就是遭罪”的印象

小伟是某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这学期刚开学两个星期,小伟的父母就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小伟经常在课堂上睡大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急速下降。小伟的父母听了吓了一大跳,但小伟静静坐在一旁,说自己一点也不想上学了。“小伟,你为什么要这样?”父母有些生气地说。“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在外很辛苦,可是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我越来越感觉学习是一件很遭罪的事。”说着说着,小伟委屈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其实,小学生把学习当成一件很遭罪的事情,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多项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小学生认为学习很累、很痛苦,学习是一种折磨人的负担。

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说,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基本上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已经学得头昏脑涨了。但是,有些家长常常教育孩子在学习上要有“拼命三郎”的精神,不管孩子时间是否充足,精力是否充沛,主观上是否愿意,都不断督促孩子要抓紧时间学习,期望通过“小锅小灶”来给孩子“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即使是周末也希望孩子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学习。

这样一来,本来就比较枯燥的学习就容易成为一种没有乐趣、没完没了的“苦差事”,从而孩子就会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孩子的精力如同一根弹簧,如果在它的弹性限度内拉开,手一松,就会弹回去,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假如你无限度地拉,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当你松手的时候,它就难于再恢复原状了。

因此,要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必须要改变当前不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孩子转变“学习就是遭罪”的态度,这是为人父母者不可推却的责任。一般来说,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别给孩子额外的学习时间

在实际生活中,给孩子安排额外的学习时间,是许多学校和家长一贯采用的方法。这是某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时间表。“早6:30起床,7:00学校早读,8:00-12:00上午课,13:30-17:30下午课,18:30-20:30作业时间……”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一天起码有12个小时在与课本和书桌打交道。

学校和家长抓孩子的学习,本来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但是,如果让孩子这样大搞“持久战”和“车轮大战”,带来的现实往往是孩子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却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讨厌父母和学校的老师。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有与成人不同的心理生理特征,他们书写时间、注意力集中时间都有一定的科学范围,学习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就小学生的书写时间来说,6-7岁不超过10分钟;8-10岁不超过15分钟;11-12岁不超过17分钟;13-15岁不超过25分钟;就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来说,6-7岁注意力持续时间为15分钟;8-10岁为20分钟;11-12岁为25分钟;13-15岁为30分钟。

因此,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不能只凭主观想象和自己的愿望去要求孩子,动不动就给孩子安排额外的学习时间,让孩子长时间写字或学习。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根据以上数字合理地安排孩子的书写及学习时间,让孩子在自己能力的承受范围之内进行学习。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帮助孩子总结经验,归纳好的学习方法,要让他们有玩的时间,这非常有利于孩子转变“学习就是遭罪”的态度。

12岁的王峰是一名爱学习的小学生,常常考全班第一名。说到学习的诀窍,王峰说,“和其他父母不一样,爸妈对我的学习没有太多的督促,也不会给我增加额外的学习时间”,“做完作业后,我便可以自由地和他们聊天、散步。我认为学习不是一件遭罪的事情,而是充满了快乐,我越来越愿意学习了”,王峰笑着说。→让孩子睡好觉很关键

一些小学生写作业、做习题,一弄就到夜里十一二点,这并不是罕见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殊不知,就像酒精和毒品会对孩子产生可怕的影响一样,缺乏睡眠也会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导致孩子产生情绪低落、认知滞后等情况。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睡眠时间不足时,整个人会昏昏沉沉,四肢无力。而睡眠时间充足的话,人会精神振奋,头脑清晰,精力旺盛。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睡眠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对稳定孩子的情绪,解除大脑疲劳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等都有重要作用。

因此,要想让孩子喜欢上学习,一定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来说,高中生每天需要8小时睡眠,初中生每天需要9小时睡眠时间,而最合适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为10小时。

当然,除了保证整段的睡眠时间外,当孩子学习感觉到很累时,小睡片刻(以10分钟左右为宜),也可以马上补足精神。有了精神,孩子的学习兴趣当然也就提高了。→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不是受罪,而是对思想和能力的一种培养和锻炼,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是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只有凭着这一点认识,孩子才容易产生和确立热切希望学习的情感状态。

因此,家长要让孩子改变学习是一项苦差事的不良感觉,必须要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认识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比如,你可以告诉孩子学习语文可以体会祖国的深远文化,学习科学可以探求大自然的奥秘,社会课上可以尽览世界各国的风情民俗,地理课上可以认识祖国的辽阔……

想一想,有的孩子说话时顺畅流利、声情并茂,而面对写作文的学习任务时,却常常如临大敌,要费尽心机,勉强凑字。其实,这是孩子自己阻断了文思,偏要以那种严肃的、备受折磨的心态对待作文。

此时,如果家长让孩子把写作文当做是一件和老朋友愉快交谈的事情。那么,孩子就会把感情放纵开来,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实实在在地写作文,而不像老牛拉犁一样。(二)爱学习从“悦”读开始

晨晨小的时候,爸爸就很注意培养她阅读的习惯,在家里墙面上贴了好多挂图,教她识字。晨晨上小学后,爸爸又给她买了很多书籍,有寓言故事书、音乐图书、绘画本等。

每天晚上八点,爸爸都会抽出时间陪晨晨挑选一本书,一起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带给了晨晨无限的快乐。在阅读的过程中,晨晨不仅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也在不断地提高。

课堂学习《赵州桥》时,晨晨念上3遍就能记个大概,10分钟后她一字不差地背诵了下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结果,受到了语文老师的表扬。

早期阅读现在是个热门话题,它的重要性众人皆知。3-8岁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9-12岁是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如果家长能顺应孩子的探究欲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机会,便能很容易激发起孩子获取信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一个热爱阅读、热爱学习的好孩子。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阅读带给孩子的积极意义更为显著。

阅读时,眼、耳、口、手、脑五维并用,可以提高孩子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阅读,可以使孩子涉猎文学、历史、地理、科学、政治等多方面知识,增广见闻,对学习大有裨益;阅读时,书中世界广阔无限、丰富多彩,能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并且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当然,任何兴趣都是需要培养和熏陶的。如果小学生不爱阅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上学前和上学后,家长没有用心地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

让孩子爱上阅读是一条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多花一些心思。→多带孩子去图书馆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上网订购书籍的孩子越来越多。对许多父母而言,“去图书馆”这个活动已经不存在。殊不知,经常带着孩子去图书馆逛逛,意义和网购大不相同。

上图书馆,让孩子置身于浓厚的阅读氛围中,让孩子亲眼见见人们一起安静阅读的场景,看看五彩缤纷的图书世界,有利于激发孩子阅读的愿望及求知的热忱。

不过,可别以为把孩子带进图书馆就可以“交差了事”了,我们还必须提供引导服务才行。比如,在孩子选择图书时,你可以参考孩子的年龄性格以及需要来提议孩子购置什么样的图书,也可以根据图书馆的书单,找出让孩子一读便终身难忘的好书。

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分享自己爱读的儿童书,让孩子继续享受这份阅读的乐趣。如果你不知道从何找起,不妨在Google打上“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仔细研究历年得奖好书。如《仙境之桥》(Bridge to Terabithia)、《威斯汀游戏》(The Westing Game)或《细数繁星》(Number the Stars)等等,这些都可以使孩子充分地感受阅读的乐趣。→选择字大的书来读

书页印刷的密密麻麻,孩子不愿意看,阅读速度也慢。而选择字大的书来读,不仅可以方便孩子阅读,而且由于每一页上印的字数少,翻页的速度就很快。

科学研究表明,翻页的速度快,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阅读速度,而且比那种翻页慢的阅读方式更容易让人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他就很容易体会成就感,激发阅读的积极性,从而对其他科目渐渐产生学习兴趣。

当然,除了字体大外,适合小学生的儿童读物一定要情节简单、图文并茂、趣味盎然,能吸引孩子主动且持续阅读,最好有实际的教育意义。

比如,《绿野仙踪》、《小王子》、《青鸟》等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木偶奇遇记》、《阿凡提》、《聪明的一休》等童话故事;《大自然的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类作品,都是很好的适合孩子看的书籍。→协助孩子进入书本世界

由于孩子的自制力较差、主动性不强,因此他们很少自发地去阅读。因此,家长千万不要急于将书“丢”给孩子,而是应当陪孩子一起阅读。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不仅可以活跃阅读气氛,还可以协助孩子进入书本世界。

和孩子一起读书时,家长不要太着急,目不斜视、照本宣科。要知道,没有感情色彩的枯燥语言,没有互动、平淡无奇的阅读过程,只会让孩子失去读书的兴趣。

因此,你最好带着饱满的情绪和情感来朗读,放慢语速,尽量模仿故事中的各种角色的语气。你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停下来,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向孩子多提几个问题,如“你可以看出大灰狼化装成的外婆和真外婆有什么不一样吗”、“你猜哈利波特是怎样降服恶魔的”等。当孩子说出“下文”时,要适时地表扬他;当孩子回答不出时,可做辅助性引导,这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而且还能带动孩子阅读的主动性。→和孩子召开阅读会

陪孩子阅读完后,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孩子,要尽量和孩子召开阅读会,讨论书中的内容,一点点引导孩子回顾故事,启发孩子思考。

比如,在和孩子一起阅读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后,你可以问一问孩子为什么兔子会输给乌龟呢?这样做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而且可以培养孩子推理、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当孩子把自己所学知识讲给你听时,不管他表达是否具体和正确,你都要专注聆听,并且要从语言和表情上体现出你的惊喜和对孩子由衷的欣赏。这样,孩子可以快乐、轻松地畅游书海中,体会尽享学习知识的乐趣。(三)把学习变成孩子最喜爱的游戏

小旭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谁来帮帮我家小旭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11岁的小旭沉迷于玩游戏,每天从学校一回来就开始玩游戏,一点也不爱学习。后来,妈妈开始给小旭限定玩游戏的时间。总体来说,小旭还是比较听话的,限定时间一到就会关掉电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玩游戏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学习,令妈妈很是担忧。

各种各样的游戏在小学生中非常流行,看似毫无意义的游戏却可以吸引孩子花费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很多家长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对游戏着迷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觉得玩游戏很有趣。

如果游戏能使人专注的话,那么也能应用于学习。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很容易找到让孩子爱上学习的“灵丹妙药”,就是“学习游戏化”。所谓“学习游戏化”,就是将游戏导入到孩子的学习中,改变学习在孩子心中的印象,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只要运用得当,可以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孩子走上爱学习的道路。

父母是教育孩子的中坚力量,为了将游戏带入学习中,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你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多让孩子猜谜语

对小学生来说,猜谜语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游戏,它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丰富他们的知识,对开发智力有重要意义。

让孩子猜谜语时,你要注意选择语言浅显、遣词用字口语化、适合孩子理解能力的谜语。

比如,教孩子识汉字“力量”时,你可以给“量”编个字谜:“元旦到,家里真热闹;日下一横长,里字下边藏”,让孩子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如果孩子猜中了,你可以让他讲一讲是怎样猜出来的,这样他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还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果没有猜中,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没有猜中原因,这样也会鼓励孩子进行思考,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利用卡片“找朋友”

对于小学生而言,记忆一些抽象、枯燥的拼音、汉字和诗词是非常没有乐趣的,而且单纯地背诵拼音、汉字、诗歌,也不会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

此时,家长不妨把拼音、汉字和诗词写下来,做成汉字卡片。利用“找朋友”的游戏,为孩子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比如,孩子记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诗词时,家长可以把这些诗词的前、后两句写在不同的卡片上,让孩子一边唱“找朋友”的儿歌,一边帮诗词卡片“找朋友”,找到“朋友”后把相应的诗词卡片放在一起。→和孩子一起玩找错游戏

现在不仅成人杂志上,而且儿童的报纸、杂志上也都毫无例外地登载找错游戏。玩找错游戏时,人很容易集中注意力,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生活中,不少不读书、不看报的孩子对找错游戏也很感兴趣,而且他们时常比大人更快速地找出错误。家长一定不能错过这个让孩子充满好奇的好机会,把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到学习上来。

比如,和孩子们一起做习题集的时候,你可以故意把答案说错或做错几处,让孩子尝试着找一找错误。当发现这些错误的时候,孩子们一定会很兴奋。(四)“偏爱”也能成为学习契机

正上小学的斌斌和其他男孩子一样,特别喜欢飞机模型,看到别人手里的小飞机,心里就羡慕不已。每次放学回家,斌斌总是拿出自己心爱的飞机模型摆弄,怎么说他都不愿意写作业。后来,妈妈开始禁止斌斌玩飞机模型,但是斌斌的成绩非但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差。

听取了一个朋友的建议后,妈妈开始尝试给斌斌买各种有关飞机模型的图书,并不时地问斌斌关于飞机的问题。比如,“这架飞机是什么时候制造的”、“这架飞机是哪个国家的”……斌斌能回答上妈妈的问题自然很高兴,妈妈也会夸奖他,但也有斌斌回答不上的时候。

后来,为了能正确地回答妈妈提出的各种问题,斌斌开始留意各种有关飞机的书,查阅各种飞机资料。渐渐地,这种热情也感染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在生活中,当孩子对一些与学习无关或者与学习关系很小的事物表现出很强的热情时,家长们往往习惯不停地给孩子泼冷水,希望把孩子的狂热熄灭,把精力和热情转移到学习上。

但是,这种泼冷水的方法真的就能让孩子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开始爱上学习并用功学习吗?事实上,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而且结果很有可能事与愿违。

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让他放弃自己关心的对象就好比让他不要动摆在面前的色香俱备的奶油蛋糕一样,完全就是徒劳,不会有任何效果。

此时,家长还不如抓住孩子的“偏爱”,利用孩子的这种狂热心理,引导他们把关心的对象的范围扩大,这很有可能成为他们开始喜欢学习的一个契机。

这是因为,孩子和大人一样喜欢得到别人的崇拜。当一个孩子对某事物有所“偏爱”时,他会努力使自己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他会更加用心用力,努力充实、丰富相关的知识。

在这个坚持的过程中,哪怕这些“偏爱”和学习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家长能够科学引导的话,不仅能扩展孩子的视野,而且还会逐步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对待孩子的“偏爱”,家长切勿盲目地扼杀,而是要学会及时、准确地引导,把孩子的精力渐渐地转移到学习上,让“偏爱”成为孩子学习的契机。

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帮孩子挑选“专业精神”的书籍

20世纪人类科学的代表人物,原子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好,而且,他只喜欢数学。于是,爱因斯坦的叔叔常常会送给他一些数学书。每次从叔叔那里拿到数学书,爱因斯坦便如饥似渴地学习。渐渐地,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书籍是知识的宝库,对于孩子而言,读书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是一种充满乐趣的学习。

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发现孩子对哪些方面感兴趣,就应该及时给他买相关方面的书籍。孩子看得书多了,知识广了,就会很容易对相关学科产生学习兴趣。

比如,如果孩子喜欢去动物园看鸟,那么,家长就可以给孩子买一些鸟类图鉴或鸟类知识画册,这样,孩子一定会产生好好学生物的想法。

比如,如果孩子喜欢研究各种小动物、小机器,那么,你可以给孩子选购一些科普类的图书,激发孩子学习科学课的兴趣。适合小学生的科普类图书有《法布尔昆虫记》、《森林报》、《它们是怎么来的》等。→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东西

一旦明确了什么东西属于自己之后,我们就会对那样东西非常关心,这是人之常情。孩子们很少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这种情绪表现得更加明显。

家长要适时地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东西。无论是金鱼,还是小鸟,这并不重要,关键是明确宣布这样东西是属于孩子的。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而且可以调动孩子的求知欲。

刚上小学的小雪,学习上表现得懒散,消极。每次上学,爸爸妈妈要催促她好几次,她才肯背上书包走出家门。

一天,爸爸出差回来,给小雪带来一个小盒子,“小雪,你不是很喜欢蚕宝宝吗,这是爸爸送给你的,你要好好照顾它们啊。”当小雪打开盒子,看到黑黑的、小小的蚕宝宝时,她的眼睛似乎都发光了。

小雪睁着好奇的大眼睛,不停地问爸爸:“蚕宝宝爱吃什么”、“蚕宝宝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有什么用”、“我应该怎么照顾它们”……

接下来,小雪一边学习蚕的有关知识,一边经历养蚕的过程。她时常会盯着一只正在吃得津津有味的小蚕发愣,更时不时地与小蚕逗上几句可爱的话。

后来,爸爸妈妈发现小雪养蚕的兴趣,也渐渐地转移到了学习上,不用父母催促,她也会背上书包快乐地去上学。(五)多带孩子与大自然亲近

小莉的生物成绩一直不好,她总是跟妈妈抱怨生物课很枯燥。为了让孩子喜欢生物课,周末妈妈带着小莉来到了植物园。

植物园有几百种植物,在妈妈的指导下,小莉认识了许多以前不认识的植物,如油麻藤、吉祥草、千金藤、八角金盘等,小莉玩得特别开心。

回家路上,小莉意犹未尽,和妈妈说:“妈妈,植物园里的好多植物都是生物老师以前讲过的,可惜我觉得没有意思就没有好好听,现在看来这些知识真是有趣呢。”“是啊,生物是一门介绍植物、动物、自然界的学科,有好多有趣的知识呢。学好了生物课,你就会知道什么是昆虫、什么动物属于鸟类、什么是化石等。”

小莉瞪大了眼睛,兴奋地摇着妈妈的胳膊,“妈妈,妈妈,我好想知道这些啊,那样以后我就可以讲给表弟听了。”

从那以后,小莉对生物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

不少家长希望孩子能尽量把自己多关在屋里一会,多坐在书桌前一会,认为孩子只有安静地坐在屋子里才有可能好好学习。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却常常不能如愿。孩子不仅不会好好学习,而且还会变得更加不爱学习。

正如一位外国教育家说:“世界上有很多孩子没有机会与大自然这个大教师亲近,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作为家长,你应该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跟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亲密接触,这比把孩子关在书屋里学习要好得多。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是最有趣的教师,它的形、声、色都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有助于开发大脑细胞的潜力,会对培养孩子的智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大自然与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历史、地理、文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直接的联系,可以启迪孩子的智慧,开阔孩子的视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当然,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并非把孩子简单地交给大自然就可以激发他们求索知识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识、感悟大自然。→对孩子进行启发式提问

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家长要善于对孩子进行启发式提问,让孩子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发现自然界的变化,充分调动孩子的思维,从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比如,面对生机勃勃的春色美景时,你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春天到了,我们在哪里可以寻找到春季的变化”、“你听到婉转的鸟啼声了吗?猜一猜唱歌的小鸟长什么样”、“闻一闻花朵哪些有香气,哪些没有味道”等等。

不要怕孩子说错,我们提问孩子并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回答问题,更多的是引导孩子主动地、积极地进行思考。而且当孩子不明白或回答错误时,他就会更加地对知识充满了向往和期待。→抓住机会向孩子讲述自然知识

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中,当孩子看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高山大河、风雨雷电、冰雹雪花这些平时在家里和学校难得一见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物时,往往兴趣盎然,忍不住问这问那“为什么蚂蚁要搬家”,“为什么向日葵朝着太阳”、“为什么天空会闪电打雷”……

此时,你千万不要以“你怎么这么多问题呀”、“你以后就会明白了”、“没有什么原因,本来就是这样的”之类的回答敷衍孩子,而是要注意抓住机会认真地、耐心地向孩子讲述一些大自然的常识。

比如,蚂蚁搬家是为了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或者躲避雨淋、日晒的危险;天空会打雷是因为天空中有带“-”极的云,也有带“+”的云,两种云相撞的话会发生大规模的放电现象,即闪电,而发出的火花声便是雷声……

一般来说,孩子对大自然的认识越深刻,知识面越广,孩子的智力也就越发达,求知欲也就更强。→让孩子写一写大自然日记

美丽的花草蓬勃生长、可爱的动物健康成长……当孩子亲身感受大自然中时,你可以鼓励孩子写自然日记,这样既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又可以培养孩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的优良品质。

先要确定自然日记的内容。动植物、环境气象、天文地理等,一切自然界存在的现象都是自然日记的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能多写就多写,能少写就少写。只要把自己的所见、所想、所听的大自然的事情真实地记录下来,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写大自然日记时,可以让孩子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叙述事情的经过,也可以写下他认为有趣或好玩的事情,还可以让孩子用观察润色的方法,采用拟人、比喻等描写手法,或者编织一个小故事或者一首诗。

每次周末,爸爸都会带着苏涛去郊外进行一场自然之旅。回到家,爸爸还会鼓励苏涛把每次愉快的旅行用几句话记下来。比如,在书写和描绘千变万化的云朵时,苏涛写道:“那些云朵变化真快真多,一会像一只小狗,一会像一朵棉花,多好看。”

潜移默化中,苏涛不仅产生了解知识的渴望,而且形象表达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当然,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而言,由于他们认识的字词少,还不会写日记,父母可以鼓励他们用口述的方式记录大自然日记。即让孩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孩子口述时,父母可以一边听,一边帮孩子记录下来。然后,再逐步培养孩子自己记。(六)给孩子制造求知“饥饿感”

五年级的琳琳很不喜欢学英语,英语成绩一直很不好。为此,爸爸苦恼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请教了教育专家后,爸爸到书店买来一些生动有趣的英文小人书,每天晚上他都会挑选一篇细细地讲给琳琳听,每次琳琳都听得很入迷。

几天后,爸爸激励琳琳说:“如果学好了英语,你就可以自己读这些故事了,那样理解起来也会更加有趣。”。后来爸爸干脆不给琳琳讲了,只是告诉她:“这些英文小人书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只是爸爸没时间给你讲。”

渐渐地,琳琳产生了好好学习英语的想法,肯求爸爸教自己识英语单词、记英语句子。在爸爸顺水推舟的帮助下,琳琳学得很努力,英语成绩也越来越好。

孩子天生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和探求精神,他们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总是喜欢刨根问底,并勇于去探索、追求真相。事实上,这样的心理需求是一种精神上的“饥饿感”。

也许,有些家长认为这种精神饥饿感很抽象,难于理解。其实很简单,精神饥饿感就像一个饥饿的人看到一块可口的面包一样,他会想方设法得到面包。

很多专家明确表示:精神饥饿感不仅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求知欲和积极性,而且会促进孩子智力活动的发展,促使孩子坚持不懈地探求知识。

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却忽视了孩子的这种“精神饥饿感”,一味地让孩子尽量多学一些知识。

德国医生内特尔认为,在智力培养中,家长过多给予被动刺激造成集中、饱和状态,会使孩子出现求知活动中的“厌食症”,即对求知缺乏兴趣,求知欲减弱,从而妨碍智力活动的发展。

因此,要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家长一定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学习上既要让孩子“吃饱”,又要使孩子感到“还想吃”,使孩子保持一定的“饥饿感”。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答案

孩子学习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父母会急于把答案告诉孩子,以为这样是为了孩子好,会让孩子更加积极地学习。殊不知,这样做反倒容易让孩子失去学习的进取心和积极性。

其实,最好的方法不是轻易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应该留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让他自己思考。

比如,当孩子做数学题遇到难题时,你可以鼓励孩子慢慢地想一想自己是否正确地理解了题意,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思路偏离了轨道,能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等。同时,你也可根据问题内容进行启发式提问:“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你觉得这两种方法哪一种会更好?”、“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等诱导孩子逐步展开思考。这样一来,可以把孩子学习的“胃口”吊得高高的,制造他学习上的“饥饿感”,从而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利用成人书籍吸引孩子学习

我们知道,专门为孩子编写的书籍和教材是引导孩子学习的敲门砖。但是,成年人阅读的书籍,特别是图鉴、字典等,在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方面效果会很好。

王兴虽然只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但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求知欲望,比班里的其他同学要强不少,而且他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是非常积极的。

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王兴的爸爸说:“我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陪着王兴玩。没有办法,我就把自己平时读的《百科字典》给了他,让他看里面的图画。后来,我发现王兴不再满足于只看图画,会指着图画下面的字问我:‘这个字怎么念’、‘这个字是什么意思’等等。就这样,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的确,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成年人的书籍时,他们会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内容,这会让孩子有一种站在知识海洋的感觉。他或者会请教父母,或者会想:“我以后也能看懂这么难的书吧”、“以后我想看懂这样的字典书”。有了这样的想法,孩子自然会表现出极强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走出“儿童世界”

在很多家庭中,我们不难看到家长为孩子建构的“儿童世界”,如担心孩子打碎餐具,就给他们配上塑料的;担心孩子受伤,给他一把儿童专用的小剪刀。

家长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总是让孩子使用儿童专用的东西,特别是孩子已经升入小学,却还在用儿童用品,孩子就永远只能蜷缩在儿童的世界,不愿意长大,也不愿意学习。

因此,作为家长,你应该适时地鼓励孩子使用大人们的日常用品。刚开始孩子使用起来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正因为如此孩子们才渴望早日长大,能够和大人们一样说话办事,这对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利的。(七)让卡通做孩子的好学伴

李倩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很懒散、没有上进心。为了帮助孩子改变这样的学习态度,妈妈用李倩最喜欢的《蓝猫淘气三百问》里的蓝猫“引诱”她:“倩倩,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蓝猫啊?”

倩倩扑扇着大眼睛说:“蓝猫单纯直率,乐于助人,他的朋友很多,别人有难题时总是找他帮忙。”

妈妈点点头说,“倩倩,蓝猫之所以总是能帮助别人,能有那么多朋友,是因为他懂的知识很多,是不是?”倩倩点点头。“其实,你也可以像蓝猫一样受欢迎,但是前提是你要好好学习,先做一个很懂知识的人”。妈妈接着强调说:“我相信你,如果你不信可以试一试!我们和蓝猫比赛,看谁懂得东西更多,好不好?”

倩倩高兴地说:“好呀好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我要像蓝猫一样!”

只要家里有小孩子的家长就深有体会:一看卡通,孩子就如痴如醉;一说起卡通,孩子就眉飞色舞;一走到街上,孩子就要求买卡通玩具。卡通,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为此,很多家长担心不已,认为孩子着迷于动画片、漫画书里的卡通人物,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既消耗孩子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卡通人物之所以能够在孩子中间大行其道,有其深厚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也符合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

首先,卡通人物虽然千姿百态,但是无论美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造型可爱、充满童趣,这些可爱的形象,让人情不自禁地喜欢,更别说孩子了。

其次,卡通人物如天线宝宝、奥特曼、米奇、喜羊羊等,融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不仅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幽默感,还可满足孩子情感交流的需要,帮助孩子学会分辨善与恶、好与坏,教育孩子养成坚强、勇敢等良好品质。

因此,当孩子喜欢卡通人物,甚至沉迷于卡通人物时,家长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能强夺孩子所爱,以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甚至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其实,家长的最佳做法是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卡通人物充当孩子学习上的“好伙伴”。这样,孩子不仅不会沉迷卡通人物,而且对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强化他的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也是十分显著的。

让卡通人物充当孩子学习上的“好伙伴”,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就需要父母花一番心思。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呢?→引导孩子正确地选择卡通人物

由于小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提倡父母根据孩子的爱好,帮助孩子选择与其年龄相符、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漫画等。

比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邋遢大王》、《猫和老鼠》、《葫芦娃》、《大耳朵图图》等,这些卡通人物可爱、活泼,让人看了很轻松。最主要的是里面还包含着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可谓“故事虽小,道理皆深”。

作为家长,你可以与孩子边看边聊,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可以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潜移默化,不仅可以及时帮助孩子挑选出积极的、正面的卡通人物,而且也可以让孩子免受或少受负面卡通角色错误的引导。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孩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孩子一同喜欢卡通人物

如果家长什么都不懂,不了解卡通人物的特点和优点,只是一味斥责或是一概制止的话,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让卡通人物来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的计划也就无法实施。

因此,父母应该和孩子一同喜欢卡通人物,真正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喜欢他们。此时,你就可以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对卡通人物做出正确、全面的评价,让孩子心悦诚服,主动地适当投人精力。

挑选孩子学习上的“好伙伴”时,要多利用孩子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因为孩子越喜欢哪个卡通人物,哪个人物对孩子的激励作用就越大,孩子就越容易爱上学习,最终让你的教育事半功倍!→鼓励孩子多喜欢几个卡通人物

家长不妨多给孩子讲一些优秀卡通人物的故事、多给孩子介绍一些优秀的动画、电影作品,鼓励孩子多发现、多喜欢几个卡通人物,从而让孩子多几个“学伴”。

也许,你会问,这样岂不是让孩子花更多的时间,投入的精力更多吗?其实不然,如果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多了,反而能使孩子摆脱狭隘的小天地,主动地去接触这个处处都能引起他们好奇心的世界。同时,他的兴趣爱好也就多了。这样有利于孩子开阔视野,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第二章 打造学习环境,引导孩子“乐学”强行把孩子赶进书房,一味地教训孩子要“好好学习”是不行的。要使孩子真正地爱上学习,需要家长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气氛。让他们耳濡目染,自觉地学习,这才是关键。(一)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最近,三年级的小胡对学习越来越提不起兴趣,上课时爱走神,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时胡乱做一下,有时干脆不做。为此,老师批评过她几次。

班主任王老师找小胡谈话时,才得知:小胡的父母每天或者在家看电视,或者吆喝三五个人在家玩麻将,偶尔还闹腾到深夜两三点。“老师,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我就是很难静下心来学习,我也不想学习,只想看电视、玩游戏。”小胡有些无奈地说。

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孩子的学习应由任课老师、学校全权负责,孩子不喜欢学习、学习不好,老师、学校责无旁贷。其实,这种教育理念是错误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学习固然重要,但家庭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一天24小时,孩子在家里要待16小时以上。每天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必须回到家里进行消化、吸收。

其中,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孩子学习都需要一个安静的、无干扰的环境。

在家庭学习时间,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受到外界干扰,不仅不利于集中精神做作业,而且还会消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家长必须消除可能影响孩子学习的干扰因素,想方设法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无干扰的学习环境,这是让孩子主动学习的开端。

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先让自己安静下来

孩子的注意力与周围的环境关系密切,要让孩子主动、安心地学习,家长应该善于节制自己,自己先要静下心来,才能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

比如,在孩子学习时间,父母不要开电视机、收音机或者录音机,应该读读书、看看报,做一些不出声、不转移孩子注意力的事;比如,邻居串门、好友来访都是常有的事。但是,父母要注意说话时简单扼要,尽量放低声音,不要话匣子一打开就高谈阔论、没完没了,全然忘了孩子在房内做功课,大人聊天最易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父母要尽量少,最好不要聚朋邀友来家打扑克、打麻将、唱歌等。如果活动很有必要,最好在家庭以外进行,或安排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时间进行。→不要中途干扰孩子

孩子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家长给他们足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希望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

但是,很多的家长总是担心孩子不好好学习,一会询问这个,一会提醒那个:“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或批评)”、“现在做几道题了?还有几道”、“你一定要安心学习啊”……

看起来这似乎是父母关心孩子,殊不知,这样不时地加以干扰,只会让孩子意乱心烦,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样孩子也就很难体会学习的乐趣。

季晓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父母经常督促她,常常问这问那,孩子每天的学习情况都要了如指掌,管得也比较严。

但是,令父母失望的是,季晓在学习上表现得很不积极,写作业拖拖拉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抱怨上学一点意思也没有,还要被父母天天管着。“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她知道怎么安排自己的学习,我们最好不要过多地干扰他们。”在老师的建议下,父母尝试让季晓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时间表,对她的学习也不怎么过问了。

渐渐地,父母发现季晓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写作业时,脸上常常露出平静、幸福的笑容,好像得到了很大的快乐一样。

因此,父母要给孩子多一份理解与宽容,给孩子独处、独立的学习时间。一旦孩子开始学习,父母最好不要和他说话,也不要在周围走来走去或者询问学习的进展。我们该做的,只是适当、适时的引导。(二)营造家中的“书香气”

小学三年级的雯雯,很不喜欢学英语,每次英语考试总不及格。她父母有一些英语基础,所以就准备了一些英语读物,还把单词表、生字表等放在厕所、浴室等孩子可能到的地方,并坚持与女儿一起学习英语。

雯雯看到家里到处都摆满了英语书,随手就能拿到。同时,看到父母每天都埋头学习英语,非常专心,她自己也就埋头认真学习英语了。

渐渐地,雯雯的英语学习开始有了起色,期中考试时她的英语提高了近20分,她看到英语不再感到厌烦了,相反还督促爸爸妈妈学读英语。学习,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有些爱整洁的家长,习惯把家里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样就没有了学习气氛,反而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相反,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喜欢模仿的心理时期,如果父母爱学习,家里有各种各样书籍,孩子很容易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学习产生兴趣。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父亲,他的女儿虽然正在读小学,但表现出来的求知欲比初中生还要强烈。原来,这位父亲,把家里布置得充满书香之气,处处堆满了杂志和各种类型的书籍,让孩子每天的出入,起居都能看到书、感觉到书、拿到书。

可以想象,成长在这样一个“书香之家”的小孩,又怎会不成长为一位爱学习、追求知识的人?

因此,作为家长,你要善于制造家庭中的“书香气”,尽力让家中充满学习的气氛。这种学习气氛对孩子是一种压力,是一种净化,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那么,身为父母,要怎样营造家庭中的“书香气”呢?建议你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父母先要充满“书生气”

你爱学习吗?你想要培养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吗?你想改变孩子不爱学习的现状吗?但是,要培养别人必须先培养自己,要改变别人同样也要先改变自己。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学阶段,各方面都不能独立的孩子对家长有着天然的依赖。所以,他有模仿家长的天然本性。家长在家里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都会影响孩子。

如果孩子接触最多、最亲近的父母不爱学习的话,要求或希望孩子爱学习似乎有点不太现实。相反,如果父母都是爱学习的人,那么孩子不爱学习的也极少。

要想让孩子爱学习,父母自己首先要爱学习,充满“书生气”。只要父母爱学习,有学习的习惯,那么就不用愁孩子不爱学习。

试想,在家中,如果孩子常常看到父母像“书生”一样抱着书本,专心致志地学习,那么孩子是不是就会被激起看书的欲望?然后,他是不是也就自然地、主动地坐到书桌前学习?

当然,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心里肯定会想:学习一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不然父母怎么那么专注啊!

如果父母再用些心,在孩子面前,一本正经地把适合孩子学习的书当成自己的“专业书”津津有味地学习、研究。等孩子自己捧书学习时,自然会发现一片新天地,自然会被吸引。长此以往,你想让孩子不学习都不可能。

11岁的王胜是某小学的学生,今天老师又批评他了:“你怎么不好好看课本,我提问的都是书里的内容,你也答不上来。”王胜满不在乎的说:“我没有时间。”

老师反映情况后,王胜的父母意识到孩子出现现在的问题并非偶然,而是父母一直没有给孩子做好爱学的榜样,自责不已。

原来,王胜的父母常常忙于工作琐事,在家几乎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更别说进行读书、看报之类的学习活动了。有时,王胜他兴致勃勃地想让父母和自己一起进行学习活动时,父母总是会说“没有时间”。时间一长,孩子对学习也就没有多大兴趣了。

为了改变孩子的学习现状,王胜的父母决定以后不管多忙,都要抽出一点时间读书、看报,一定要在孩子眼里扮好爱学的“书生”角色。→给孩子一个专属书柜

不管你的家是几百平米的敞亮大房间,还是几十平米的昏暗小蜗居,你都应该给孩子一个专属书柜,让孩子感觉到家里浓厚的“书香气”。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这样做很有必要。

当孩子拥有了一个专属书柜后,孩子就会意识到,书籍是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他自己的必备品。可以说,这种意识是孩子热爱学习的推动力。

同时,当孩子看着自己看过的书一本本地增多,占据了书橱越来越多的空间,孩子持续的学习热情自然就有了。

那么,如何选购一个合适家庭又适合孩子的书柜呢?以下四种书柜可供你考:

独立书柜:书柜空间灵活,可以根据空间的大小来调整和填充;书柜的可调整性比较高,可以根据书籍的高度任意调节隔板间的距离,能放比较多的书籍。适用于空间不大的房间,适合书籍较多的孩子;

组合书桌柜:书桌跟书架的组合,有层次性。常用的书籍可以放在小书柜上,方便拿取,而不常用的则可以放在书桌的抽屉里,藏书量较少。适合于将书桌放在窗下的家庭,适合自觉性较差的孩子。

组合床书柜:床和书柜位于同一位置的不同高度,可以腾出很多位置。适合小房间,适合个子较矮的孩子。不过,书柜位于床板的下方,在光源不足的情况下阅读,容易造成视力下降,因此采光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床上的书柜:床上的书柜不是位于床上,而是位于床头或者床尾,藏书量相对较小。蜗在舒服的床上,还能随手拿到想看的书,适合追求舒服与方便天性的孩子。

当然,选购书柜时,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只有孩子喜欢书柜,才会对书柜及书柜藏书有亲切感和亲近感,进而对学习产生亲切感和亲近感。(三)小书房里的大“学问”

王教授的女儿娟娟正在读小学,无论和谁聊天,她的话题都丰富得惊人。当别人问王教授如何让女儿如此博学时,王教授笑着说:“我只是在她的书房用了些心思罢了”。

原来,娟娟刚上一年级的时候,王教授就腾出一间屋子作为娟娟的专用书房,书房里不仅堆满了各种类型的书籍,而且是按照女儿的喜好布置的。“因为孩子喜欢书房,所以她就愿意主动地走进去学习。”

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喝水。孩子在学习上的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即使家长能把孩子赶进书房,只要孩子没有那份学习的心情也是无法坐下来好好学习的。

可见,把孩子赶进书房并不是督促孩子学习的可行之法,有时甚至会让孩子更加不认真学习。如何让孩子经常主动地走到书房,产生积极学习的态度,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制造某种形式就能产生真正符合这种形式的心情。这样的心理也可以运用到孩子的学习上,如果我们可以给孩子制造真正符合学习心情的环境,就能轻松地解决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孩子的书房。

如果父母能多动脑筋、多下功夫,把小书房做出“大学问”,让孩子自觉地走进房间坐在书桌前学习,又没有任何思想负担的话,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下面几种方法,父母不妨一试。→摆放孩子喜欢的东西

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希望找到一个自己认为即隐秘又安全的地方,放上自己很重要的东西。其实,这是一种确认自我的心理方式。这一点,在孩子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家长可以利用这种心理,让不喜欢学习的孩子主动走进书房,坐到书桌前学习。比如,把孩子心爱的玩具放在书房里,让孩子把自己最钟爱的收集品放在书桌的抽屉里……当孩子看到身边摆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自然就想多坐一会儿,不知不觉学习时间就延长了。→重视贴在墙上的知识

在孩子房间容易看得到的地方贴一些东西,比如,家长可以把汉字、英语单词写在纸上挂墙上,孩子看得多了,这些知识不知不觉就印在脑海里了。

凌凌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就把一首唐诗里复杂的汉字都背下来,让老师大吃一惊。不过,凌凌自从上小学后就不怎么学习。那么,为什么她却能够做到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凌凌家里挂着的字画里面有这首诗。凌凌虽然不懂诗的意思,但是每天看,不知不觉就背下来了。

当然,也可以贴一些警示性的名言、格言,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等,提醒孩子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并在学习时进行自我监督。

另外,你还要记得经常用墙上的字卡考一考孩子,这样不仅可以提醒孩子多留意墙上的知识,而且方便检查这种方法的效果如何。→让书桌前最明亮

很多作家为了赶稿子会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这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之所以能够奏效,并不只是因为远离了平时琐碎的生活空间,还和房间的照明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我们这里所说的照明并不是指让房间整体明亮,而是整个房间是昏暗的,桌子上的台灯是最明亮的。这是促进孩子静下心来,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因此,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应该把房间里的光线调暗,让孩子的书桌前保持最明亮。

为此,你可以在孩子的书桌前安置小台灯,可以用纸板将灯光集中,或用屏风将灯光隔离等。但是,一定要注意将灯光调到最佳亮度,保证灯光既明亮又不会刺痛孩子的眼睛。→保证书房内通风透气

孩子的书房不应该是那种没有窗户或紧闭窗户的“牢房”,不要以为窗户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完全封闭的环境更会让孩子胡思乱想、无法集中注意力。

同时,如果书房内长时间密不透风,空气不流通,书房中的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孩子就会感到昏昏欲睡,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得不到保证。

因此,家长一定要保证孩子的书房通风透气,保证孩子在学习时保持大脑的清醒,学习起来较轻松。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高了,他也就愿意多学一会。(四)不时地改变一下学习环境

鹏鹏的妈妈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平时对孩子的要求也很严格。比如,脏了的衣服要放到洗衣机、用过的书本一定要放回原位置、在固定的时间要到书房学习……

妈妈本来以为,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对学习是百利无一害的。但是,鹏鹏不仅不愿意按照妈妈的意愿做,还常常抱怨这样的生活和学习让自己一点激情也没有。

不少从事学术研究和写作的人,时常刻意地变换写作时的环境,在更迭的环境中,消除繁重工作的压力,保持写作的热情。这种变换学习环境的方法,也能利用在教育孩子上。

孩子天性对变化敏感,多一些变化,给孩子制造一些新鲜感,让孩子有重新开始的感觉孩子就不会厌倦,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面对的是一成不变的环境,开始的那种新鲜感会逐渐消失他也就没有活力进行学习活动。

因此,过一段时间父母就应该改变一下孩子的学习环境。改变环境的方法有很多,如更换学习用品、变化房间内的装修、在书架上摆上不一样的书籍、改变书本摆设的方式、改变学习的地点等,这种方法特别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在改变学习环境时,一定要争取孩子的意见。只有按照孩子的需要和喜好布置学习环境,才能让孩子产生好奇感和满足感,从而达到预想的效果。→改变书本摆设的方式

不少家长,常常教育孩子要把看过、用过的书本放回原位。这样有利于孩子养成做事认真、有条理的好习惯,但是适当地改变一下书本摆设的方式也未尝不是一件有利于孩子学习的事情。

这样,孩子每看到书本就有一种被打乱的感觉,产生新鲜感,甚至是陌生感,从而产生再看一遍、读一遍的想法和愿望。

书本摆设的方式,最好是一个月改变一次。频率过高,容易导致孩子不能及时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书本摆设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灵活运用,交替使用。

如,把书本按书名排序:A、B、C、D……

如,按书本种类排序:英语、语文……

如,按孩子阅读的频率排序:每天看、经常看、偶尔看……

如,按孩子的喜好程度:特别喜欢、一般喜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