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03:10:3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考试分析

一、报考指南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是我国目前开展的非全日制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方式之一。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保证我国学位授予的总体质量、规范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而设立的国家水平考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是国家为同等学力人员开辟的获得学位的渠道。这对于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干部队伍建设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申请人通过了学位授予单位及国家组织的全部考试、并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审查达到了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1.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考生,必须是已通过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审查的硕士学位申请人,即考生应具备以下资格:(1)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2)本人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有关材料已提交学位授予单位,并经学位授予单位审查被确定具有申请硕士学位资格;(3)已通过学位授予单位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包括外国语考试)。

2.报名时间

考试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办法。报考者在网上报名规定时间内,登陆有关省级主管部门指定的网站,填写、提交报名信息;然后,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持经学位授予单位审查通过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资格审查表》(简称《考试资格审查表》)到指定地点现场照相、缴费、确认报名信息。

网上报名时间为3月中、下旬。各省级主管部门确定所辖考区网上报名具体时间和网址后,于3月6日之前传送“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中心”汇总后于3月9日在“中心”网站(http://www.cdgdc.edu.cn)向社会公布。

现场确认时间原则上在每年3月底,各省级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情况确定具体现场确认时间,并在网上报名阶段告知考生。考生一般应在其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授予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报名和考试。如有特殊情况,需申请在工作单位所在地参加报名考试,必须经接受其硕士学位申请的学位授予单位和其工作单位所在省级主管部门同意,方可报名和考试。

3.考试时间

每年全国水平考试时间为五月底或六月初(周六、日),上午9:00至11:30为外国语水平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下午14:30至17:30为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4.考试科目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考试为全国统考,分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两部分。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内容包括: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四个科目的知识点。

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1)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多项选择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2)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4)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5)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内容比例

管理学原理,约25%;企业战略管理,约25%;市场营销,约25%;财务管理,约25%。

5.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40%;难题约占30%。

第二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篇 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管理的历史发展

1.1.1 复习笔记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

一、早期的管理思想

历史上的管理实践始于大规模集体活动的需要,始于政治控制的需要,始于战争,始于宗教。

早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管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1)人类集体协作、社会化活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为近代管理发展奠定了认识基础。(2)商品交换、商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交换的逻辑”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为企业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制度背景。(3)近代自然科学开创的以试验、分析方法为特征的方法论,为管理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4)工业革命及近代工厂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飞速发展,对管理技术进步提出了迫切而现实的需要。

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从1880年起,泰罗(FrederickTaylor,1856—1915,美国)为了改进管理,开始试验和研究,逐步形成被称为“科学管理”或“泰罗制”的管理理论和制度。

泰罗制的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即适合于某种工作并且愿意努力工作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标准化的工作环境中操作。(4)采用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激励工人努力工作。(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应当来一次“精神革命”,把“蛋糕”做大。(6)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以科学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一个工长负责一方面的职能管理工作,细化生产过程管理。(8)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即日常事务授权部下负责,管理人员只对例外事项(重大事项)保留处置权力。

泰罗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利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近代科学分析方法,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管理之父”。

三、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法国)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是后来的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1.六种经营活动和五大管理职能

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引导一个组织趋向一个目标;管理是一种具有一般性的、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组织的一般职能。(1)六种经营活动

技术活动(生产)、商业活动(交换)、财务活动(资金的筹集、控制和使用)、安全活动(财物和人身的安全)、会计活动(记账算账、成本核算和统计等)、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五大管理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法约尔提出的关于管理五大要素或五大职能的思想,成为认识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的一般性框架。

2.14条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原则;(2)权力与责任对等原则;(3)纪律原则;(4)统一指挥原则;(5)统一领导原则;(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7)员工报酬原则;(8)集权原则;(9)等级系列原则;(10)秩序原则;(11)公平原则;(12)人员稳定原则;(13)首创精神原则;(14)团结合作原则。

四、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德国)提出了通常称作“官僚制”、“科层制”或“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他因此被誉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

1.权威的基础

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法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

早期组织管理中多依靠个人的权威,以传统的权威和“神授”的超凡权威为基本的控制手段。马克斯·韦伯指出,组织管理过程中依赖的基本权威将由个人转向“法理”,以理性的、正式规定的制度规范为权威中心来实施管理。

2.官僚制的特征(1)在劳动分工基础上,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明确规范而制度化。(2)按照不同职位权力的大小,确定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以制度形式巩固下来。(3)明确规定职位特性以及该职位对人应有能力的要求,根据技术资格挑选组织成员。(4)管理人员根据法律制度赋予的权力而处于拥有权力的地位,原则上所有人都服从制度规定,不是服从于某个人。(5)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每个管理人员只负责特定的工作,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6)管理者的职务是他的职业,他有固定报酬,有按才干晋升的机会,应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某个人。

3.官僚制的优越性(1)个人与权力相分离。官僚制摆脱了传统组织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组织优越得多的精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2)体现了理性精神和合理化精神。在典型的官僚制中,它给管理过程的每项工作确定了全面的、明确的职权和责任,从而使组织运转和个人行为尽可能少地依赖个人。(3)适合工业革命以来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

古典管理时期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为管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泰罗率先在管理研究中采用近代科学方法,开辟管理研究中采用科学方法之先河。

法约尔明确管理是企业一种基本活动,其过程或职能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为研究管理过程打下坚实基础。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提出最适合于企业组织发展需要的组织类型和基本管理精神,成为各类大型组织的“理想模型”。第二节 近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近代管理理论:以巴纳德、西蒙、马奇为代表的近代组织管理理论和由梅奥发端的人际关系一行为科学理论。

一、巴纳德的一般组织管理原理

巴纳德(ChesterI.Barnard,1886—1961,美国),被誉为近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

巴纳德在管理理论上的主要思想:

1.组织论的管理理论

即以组织为基础分析和说明管理的职能和过程。

理论结构:个体假设→协作行为和协作系统理论→组织理论→管理理论。

比起管理的过程和职能来,更侧重于说明管理的基础和管理的原理。

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有意识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包含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三个基本要素。

非正式组织:个人相互接触中无意识地带有体系化、类型化特征的多种心理因素的体系。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互为条件、互为制约、互为促进,组织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统一。

3.组织平衡

组织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三个方面的平衡:(1)组织内部个人和整体之间的平衡。其关键在于组织成员为组织所作贡献与从组织获得的各种诱因之间的比较。(2)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其关键在于组织目标的选择和组织目标的实现两种过程。(3)组织动态平衡,即在内外各种因素变化前提下,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过程。

组织平衡是组织与管理之间的联结环节。

4.管理人员的职能理论

最根本的职能:协调,实现组织三方面的平衡。

三方面的基本职能: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努力,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

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有领会组织的整体及其有关的整个形势,把握管理过程的艺术。

巴纳德开创的组织管理理论研究,揭示了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经西蒙(HerbertAlexanderSimon)、马奇(JamesGardnerMarch)、赛尔特(RichardMichaelCyert)等人进一步发展,形成管理学领域的组织管理流派,对当代管理学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二、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梅奥(GeorgeEhonMayo,1880—1949,美国)与罗特利斯伯格通过霍桑试验,提出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的道路。

1.霍桑试验

1924年开始,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在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最初的目的是根据科学管理原理,探讨工作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从1927年起,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参加到该项试验中,研究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工人劳动过程的影响。1933年他们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总结霍桑试验研究工作。

2.工人是社会人

工人不是单纯追求金钱和物质收入的“经济人”,他们还有心理上和社会方面的感情需要,是“社会人”。

启示: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工人作为社会人的需要。

3.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员工通过非正式的接触和感情纽带联结在一起,形成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很多时候与管理者的正式规定相冲突,影响劳动生产率。

启示:管理者要善于利用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不能只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既要有科学管理、理性分析能力,也要通晓人性,重视人际关系协调。

4.行为科学

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理论通常被称作人际关系学说,1949年起,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改称为行为科学,20世纪60年代以后,更多地使用组织行为学一词。

行为科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个人需要、行为的研究,团体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激励方式研究和领导行为研究等大的方面。

三、古典与近代管理理论小结表1-1 古典管理理论和近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代表理论称号理论要点人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化;刺激性工资报酬制度;精神科学管理理科学管理泰勒革命;职能工长制;例外原论之父则六种经营活动:生产、商业、管理过程财务、安全、会计及管理活法约一般管理理学派理论动 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尔论创始人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理大于神授 官僚制、科层马克行政组织理组织理论制、理想的行政组织斯·韦论之父伯组织论的管理论;正式组织近代管理巴纳一般组织管与非正式组织;组织平衡;理论的奠德理理论管理人员的职能基人 霍桑试验、工人是社会人、人际关系学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行梅奥说为科学第三节 当代管理理论

经历了20世纪30—40年代的发展时期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领域中出现百花齐放,百家纷呈局面。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HarordKoontz)将之概括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管理理论中的主要流派

1.管理过程流派

管理过程流派一直致力于研究和说明“管理人员做些什么和如何做好这些工作”,侧重说明管理工作实务。其开山鼻祖为法约尔,当代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孔茨。

当代管理过程流派对管理职能的概括:计划职能、组织职能、人员配备职能、领导职能(含激励)、控制职能。

2.管理科学流派

管理科学流派指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和数量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张,侧重分析和说明管理中科学、理性的成分和可数量化的侧面。

3.组织管理流派

组织管理流派指通过揭示组织形成、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探讨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的流派,主要致力于组织过程的研究。

相对于管理过程流派,组织管理流派更多地关心管理人员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其奠基人是巴纳德,西蒙关于决策问题的研究对该流派和管理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行为科学流派

行为科学流派指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侧重研究个体需求、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和激励、领导方式的流派。

继梅奥的开创性研究之后,比较著名的研究成果有: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一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等。

5.经验管理流派

其是以大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重视案例分析的流派。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鲁克(PeterP.Drocker)、戴尔(ErnestDale)等。

6.其他学说和主张

如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

二、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企业文化理论

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管理学者。

目前,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企业管理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的趋势。

2.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蒙就在其《管理决策新科学》一书中探讨了信息技术对管理过程的影响,提出很多有价值的观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进步突飞猛进,正在和将进一步改变人类社会生活。企业的工作、生产过程,企业组织结构,管理者的工作,企业间关系,都将发生重要变化。相应地,管理技术和管理过程也将发生重大变化。第四节 管理历史演进的规律和线索

一、管理思想发展与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的思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大的阶段性变化的最终力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发端于技术变化,然后是劳动生产方式改变,再后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后,才是结构制度层面的变化,最后是意识形态、文化层面的变化。

管理发展与历史发展的粗略线索:(1)首先,工业革命在技术层次引起变革。(2)其次,在一个单一企业单位内部生产组织管理过程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后,开始进入制度层面的问题。同时,企业与外部环境相关问题逐步成为关注的对象。(3)最后,涉及意识形态、文化层次的问题,即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经济运作逻辑与古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如何融合、整合的问题。

二、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线索

到目前为止,管理学发展有几条较为显著的线索:

1.科学化、理性化线索

广义上,整个管理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不断强化和重视的,是科学化、理性化。狭义上,由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发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运筹学的应用,再到当代的信息技术应用,是科学管理发展的主要线索。

2.人道主义线索

从梅奥把人当作“社会人”,巴纳德把人当作“独立的个体”开始,研究人的需要和行为,尊重人、重视人的发展成为管理研究当中的一个主题。此后,行为科学及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对管理过程中如何尊重人、如何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提出了很多探索性的理论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3.管理过程线索

从法约尔直到孔茨,对管理过程、管理职能的探索和研究始终不懈,构成管理发展过程中一条显著的轨迹。

4.实证分析线索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操作过程的倾向,有史以来就存在。当代盛行的案例分析、案例研究,就是这一传统的具体表现。

三、管理涉及的层次和方面

1.管理涉及的方面

按照现有社会科学分类,管理学涉及社会、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

这里,社会是指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方面;技术是指与组织的业务活动有关的技术要素;经济是指节约、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产出意义上的经济;政治是社会关系的延伸,表现为势力集团之间关系;文化则是指意识、观念方面的问题。人类社会生活的若干基本方面,都在管理过程中有所反映。

2.管理涉及的层次

管理分化为不同的层次,即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基层管理主要面对具体操作,面对技术问题,考虑效率高低。高层管理对外面向环境,对内统管整体,主要解决决策问题、制度选择问题,与政治、文化方面的关系较为密切。中层管理是中间过渡层次,承上启下,更多地与经济层面有关。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试述科学管理之前的管理发展。

答:按照西方主流的管理学观点看来,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之前阶段称作史前时期,自泰罗率先在管理研究中采用分析方法开始,管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历史上的管理实践始于大规模集体活动的需要,始于政治控制的需要,始于战争,始于宗教。从万里长城、金字塔、著名大型水利工程等历史遗迹,可以看到当时人类组织大规模集体协作活动的实践和成就。从历史上发达最早的几种文明中,可以看到国家管理统治的思想和智慧,孔、孟、老、庄等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古罗马帝国、古代中国的管理实践,都是这方面的证明。《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等著名军事、战略文献则反映了军事方面的管理实践和成就。宗教在西方国家历史上,一定时期某种程度上超过国家、政府对个人生活的控制和影响,在管理方面有更为突出的成就。

比起历史上人类的管理智慧和经验,我们对历史上人类的管理智慧和经验的了解应该说还远远不够。漫长历史岁月中人类创造出的管理成就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和整理。

从早期的管理积累和近代管理理论的突飞猛进发展来看,早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管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1)人类集体协作、社会化活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为近代管理发展奠定了认识基础。(2)商品交换、商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交换的逻辑”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为企业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制度背景。(3)近代自然科学开创的以试验、分析方法为特征的方法论,为管理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4)工业革命及近代工厂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飞速发展,对管理技术进步提出了迫切而现实的需要。

2.为什么称泰罗为科学管理之父?

答:泰罗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是因为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把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提出了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方法。

泰罗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对任何事情,都想找出“一种最好的方法”。在米德维尔钢铁厂工作期间,他感到当时的管理当局不懂工作程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工人缺少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适用的工具,大大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了改进管理,从1880年起,他开始试验和研究,逐步形成后来被称为“科学管理”或“泰罗制”的管理理论和制度。

泰罗制的要点包括:(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泰罗通过科学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致力于“时间动作研究”,探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佳方法,制定出合理的日工作量。(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所谓第一流的工人,是指适合于某种工作并且愿意努力工作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标准化的工作环境中操作。(4)采用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激励工人努力工作。这主要是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作定额,实行差别计件制,即完成任务正常报酬、未达到标准低酬、超标准高酬,根据工作表现衡量等基本措施实现。(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应当来一次“精神革命”。双方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把“蛋糕”做大,即使不改变分配比例也同时有利于双方。劳资双方应变对立为合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6)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以科学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一个工长负责一方面的职能管理工作,细化生产过程管理。(8)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即日常事务授权部下负责,管理人员只对例外事项(重大事项)保留处置权力。

泰罗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利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近代科学分析方法,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管理之父”。

3.法约尔对管理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法约尔1841年出生于法国一个富裕资产阶级家庭。长期从事高层管理工作的经历,使他对全面管理工作具有深刻的体会和了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他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所谓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1)六种经营活动和五大管理职能。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引导一个组织趋向一个目标。经营包含六种活动:技术活动(生产)、商业活动(交换)、财务活动(资金的筹集、控制和使用)、安全活动(财物和人身的安全)、会计活动(记账算账、成本核算和统计等)、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法约尔指出,人们对前五种活动了解较多,但对管理活动知之甚少。管理是一种具有一般性的、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组织的一般职能。管理具有可概念化、可理论化、可传授的特点,应该大力发展管理教育。他提出的关于管理五大要素或五大职能的思想,成为认识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的一般性框架。(2)管理的一般性。法约尔认为,人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也可以像技术能力一样,首先在学校里,然后在车间里获得。为此,他首次指出管理理论具有普遍性,可以用于各个组织之中,把管理视为一门科学,提出在学校设置这门课程,并在社会各个领域宣传、普及和传授管理知识。(3)14条管理原则。法约尔提出了著名的14条管理原则,至今仍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这些原则包括:①劳动分工原则;②权力与责任对等原则;③纪律原则;④统一指挥原则;⑤统一领导原则;⑥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⑦员工报酬原则;⑧集权原则;⑨等级系列原则;⑩秩序原则;(11)公平原则;(12)人员稳定原则;(13)首创精神原则;(14)团结合作原则。

4.什么是理想的行政组织?

答:著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通常称作“官僚制”、“科层制”或“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对工业化以来各种不同类型组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大型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组织管理方式。因此,马克斯·韦伯被誉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是:(1)权威的基础。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法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在人类组织管理历史上,由于管理所依托的基本手段不同,曾经有不同类型的权威关系和相应的管理方式。早期组织管理中多依靠个人的权威,以传统的权威和“神授”的超凡权威为基本的控制手段。马克斯·韦伯指出,组织管理过程中依赖的基本权威将由个人转向“法理”,以理性的、正式规定的制度规范为权威中心来实施管理。(2)官僚制的特征。官僚制的主要特征有:

①在劳动分工基础上,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明确规范而制度化。

②按照不同职位权力的大小,确定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以制度形式巩固下来。

③明确规定职位特性以及该职位对人应有能力的要求,根据技术资格挑选组织成员。

④管理人员根据法律制度赋予的权力而处于拥有权力的地位,原则上所有人都服从制度规定,不是服从于某个人。

⑤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每个管理人员只负责特定的工作,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

⑥管理者的职务是他的职业,他有固定报酬,有按才干晋升的机会,应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某个人。

5.巴纳德理论的特征是什么?

答:巴纳德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近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巴纳德在管理理论上的主要特征是:(1)组织论的管理论。巴纳德理论总的特征是组织论的管理理论,即以组织为基础分析和说明管理的职能和过程。其理论结构为:个体假设→协作行为和协作系统理论→组织理论→管理理论。比起管理的过程和职能来,更侧重于说明管理的基础和管理的原理。(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在对个体基本特征和协作过程分析基础上,巴纳德提出著名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有意识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正式组织包含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三个基本要素。而非正式组织是个人相互接触中无意识地带有体系化、类型化特征的多种心理因素的体系。

正式组织包含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三个基本要素。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互为条件、互为制约、互为促进,组织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统一。(3)组织平衡。组织平衡是组织与管理之间的联结环节。组织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三个方面的平衡:①组织内部个人和整体之间的平衡。其关键在于组织成员为组织所作贡献与从组织获得的各种诱因之间的比较。②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其关键在于组织目标的选择和组织目标的实现两种过程。③组织动态平衡,即在内外各种因素变化前提下,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过程。(4)管理人员的职能。管理人员最根本的职能是协调,实现组织三方面的平衡。管理人员有三方面的基本职能: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努力,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除此以外,管理人员还需要有领会组织的整体及其有关的整个形势,把握管理过程的艺术。

巴纳德开创的组织管理理论研究,揭示了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经西蒙、马奇、赛尔特等人进一步发展,形成管理学领域的组织管理流派,对当代管理学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巴纳德被誉为近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

6.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梅奥是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他与罗特利斯伯格通过霍桑试验,提出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的道路。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思想是:(1)职工是“社会人”。在人际关系学说产生以前,西方管理理论的前提是把职工视为“经济人”,只是追求高工资和良好的物质条件。因此,对职工的管理强调绝对的、集中的权力统治,这就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主张。梅奥等人以霍桑试验的成果为依据,提出了与“经济人”观点不同的“社会人”观点,认为工人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还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求,这就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尊重等。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而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古典管理理论所注重的是正式组织,即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而设立的企业各成员之间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组织体系。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必然形成共同的感情或兴趣,进而形成“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工人起两种保护作用:保护工人免受内部成员的疏忽所造成的损失,如生产得过多或过少;保护工人免受外部管理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如降低工资率或提高产量定额。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3)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以便提高职工的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人际关系学说从职工是“社会人”的理论前提出发,认为职工的满足程度主要指职工为获取安全的感觉和归属的感觉这些社会需求的满足度而言。工人的满足度越高,士气就越高,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所以,必须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学会通过同工人交谈来了解其感情的技巧,并提高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的能力。

7.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答:在经历了20世纪30–40年代的发展时期后,管理学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领域中出现百花齐放,百家纷呈局面。其中既有沿着历史线索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历史源流,也有新出现的思想和主张。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将之概括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当代管理思想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管理理论的研究多姿多彩,各个流派各有所长、各不相同,共同组成了一个知识体系,形成了一个学科群。

从既有一定历史渊源,又涉及管理过程重要侧面、对管理学整体具备重要意义的角度划分,当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1)管理过程流派。管理过程流派一直致力于研究和说明“管理人员做些什么和如何做好这些工作”,侧重说明管理工作实务。当代管理过程流派对管理职能的概括是:计划职能、组织职能、人员配备职能、领导职能(含激励)、控制职能。(2)管理科学流派。管理科学流派指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和数量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张,侧重分析和说明管理中科学、理性的成分和可数量化的侧面。(3)组织管理流派。组织管理流派是指通过揭示组织形成、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探讨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的流派,主要致力于组织过程的研究。如果说管理过程流派关心的核心是“管理人员做些什么和如何做好这些工作”的话,组织管理流派则更多地关心管理人员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4)行为科学流派。行为科学流派是指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侧重研究个体需求、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和激励、领导方式的流派。(5)经验管理流派。重视管理经验的传统古已有之。这是以大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经

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重视案例分析的流派。(6)其他学说和主张。除以上几个流派以外,按照孔茨的划分,还有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学说和主张。

8.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管理的历史演进。

答:(1)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管理的历史演进规律的解释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大的阶段性变化的最终力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发端于技术变化,然后是劳动生产方式改变,再后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后,才是结构制度层面的变化,最后是意识形态、文化层面的变化。(2)按照这一线索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在技术层次引起变革。技术变化导致生产组织方式和过程发生变化,在此之前的以农业、牧业、渔业和手工作坊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得不适应,于是有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只解决劳动生产组织过程和方式问题,劳动者的工作观念、习惯、人际关系仍然是传统的,两者之间不适应。于是有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

在一个单一企业单位内部生产组织管理过程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后,开始进入制度层面的问题。组织管理理论、企业制度方面的研究,管理过程研究,都主要与结构、制度层次的问题有关。

同时,企业与外部环境相关问题逐步成为关注的对象。企业战略问题、营销问题、竞争与垄断的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都先后成为注意的对象。

进一步才是涉及意识形态、文化层次的问题,即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经济运作逻辑与古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如何融合、整合的问题。日本战后所提供的,无非是这方面一个成功的实例而已。(3)总体上看来,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发展的历程,是组织生活、管理过程中发现相关因素越来越多,内容日益丰富、完善的过程。管理脱胎于一种类型的传统文化,伴随着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一定程度上带有很深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印迹。

工业革命以来管理发展总的趋势是科学化和理性化。对效率、效用、科学、理性的追求,是推动管理发展演变的根本性力量。科学化和理性化本身并没有错,20世纪管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科学和理性成了至高无上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逻辑,组织与人的协调发展受到一定的压抑和忽视。

进一步梳理,到目前为止管理学发展的几条较为明显的线索是科学化和理想化线索、人道主义线索、管理过程线索、实证分析线索等。

9.为什么说科学化、理性化是管理发展的主要线索?

答: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管理的历史演进规律的解释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大的阶段性变化的最终力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发端于技术变化,然后是劳动生产方式改变,再后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后,才是结构制度层面的变化,最后是意识形态、文化层面的变化。

总体上看来,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发展的历程,是组织生活、管理过程中发现相关因素越来越多,内容日益丰富、完善的过程。

工业革命以来,管理发展总的趋势是科学化和理性化。对效率、效用、科学、理性的追求,是推动管理发展演变的根本性力量。为了更高的效率、更多的利润、更大的经济成就、人们不断地挖掘、发展科学的、理性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科学和理性,是20世纪管理发展中的基本精神和最高价值。管理史就是一部科学化、理性化的历史。

管理学发展的较为明显的线索,首要的,仍然是科学化和理性化。广义上,整个管理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不断强化和重视的是科学化、理性化。狭义上,由泰罗开科学管理之先河,到战后运筹学方法应用,乃至当代的信息化趋势,是管理科学化的主要线索。与科学化伴随的理性化趋势,则更广泛、更深入地体现在管理的其他方面。

第二章 组织管理原理

1.2.1 复习笔记

第一节 个体层次的基础知识

一、个体假设

1.个体假设的意义

管理学是关于人类集体化协作行为的协调的科学。如何看待个体,以一种什么样的个体假设前提作为决定管理方针、运用管理手段的基础,从基本的方面制约着管理的方式和效果。

对人自身的认识或假设是管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由独立的个体行为到集体化协作行为的过程,是组织管理的基础。管理学原理首先要回答独立的个体通过一种什么样的纽带或机理结合为团体。由个体到整体的环节,是组织管理理论最基本的环节。

2.传统的看法(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指以完全追求私人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假设: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且为此可以不择手段。(2)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指以追求满足社会需要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假设:个人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入的,他们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心理欲望和社会需要。(3)管理人假设

管理人:遵循令人满意准则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假设: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不可能作出最优的决策,而只是在可能的范围内作出相对令人满意的决策。

上述各种假设,都只强调个体的某一个侧面。现实中的个体,实际上是上述各方面的综合,即“复杂人”。但如果把个体当作一种多因素的复杂人对等,组织管理问题就无从谈起了。所以,从组织管理角度出发,明确选择个体的有关特征为依据,是一种较为适当的选择。

3.必须回答的几个基本问题

管理学研究人的什么;人的需求结构如何;支配人的行为的力量有哪些;人的理性能力有无限度,限度何在等。

巴纳德关于个体是由物的、生物的、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个体的看法,包含了对个体认识的基本规定性。从本质上说,人是独立的个体,但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不可避免要受到社会性制约。

因此,管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学习,研究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心理力量,对人的理性能力给出判断和假设,研究社会性的交往和学习过程。行为、需求、理性能力、学习过程,构成管理学中个体层次的基本环节。

二、行为与学习

行为和学习,是组织生活中个体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其中,行为关系到现阶段的企业状态,学习则更多地对将来的企业发展起影响作用。通过现时的行为,可以促进成员的学习,学习的结果又会提高未来的行为能力,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个体行为的两个基本点:行为的方向和强度。方向解决“干什么”和“为什么要干”的问题,取决于选择,取决于决策;强度解决通常所谓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取决于个人的心理力量,个人的努力程度。

制约个人的决策和努力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个人抱有的目的、个人的知识、思维方式和个人的情感。其中,目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主要与决策相关,情感则主要与努力程度相关。

上述有关个体层次的基本知识可简单地列表如表2-1所示。表2-1 个体层次的基本要素基本范畴决定因素进一步的制约因素行为决策目标  知识  思维方式学习心理力量情感

三、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包括个体和组织两个层次。学习主要是一种个人性质的活动,作为主体和基础的是个人的学习过程。

1.个人在组织中学习的特点(1)个人的学习过程是在行为过程中的学习,即在于实践中学。适当的工作安排可以促进个体层次的学习。(2)学习的模仿性质。个体的学习往往最初是一种模仿过程。(3)个体学习有稳定化、定型化的倾向。

2.两类学习的区别(1)在无重大环境变化前提下,因循既定方式的、渐进的、累积的、连续的学习;(2)当组织面临变革时,与组织变革相伴随的、非连续性的、飞跃的、革新性的学习。

这两类学习,不仅机制、过程不同,而且所需条件和促进的方式有所不同。

3.组织层次的学习

组织层次的学习,是组织作为个人组成的集团的学习,是集团的知识、情报的积累和认识的变化提高。组织中由两部分知识构成:一部分是个人的知识储备,即在组织成员头脑中保有的知识;另一部分是属于组织的或大家共享或一部分人享有的知识,如组织的规章、组织结构表、组织文化、共有的观念和行为准则等。

组织的学习过程,可以从两个层次上去衡量。(1)个人层次的学习过程。(2)组织层次上知识获得的过程。有两种基本的方法:

①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共有的知识;

②借助于信息沟通过程和决策过程,使个别的、零散的知识加工综合成为系统的知识。其中,信息沟通过程中由个人的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是一个重要途径。

总之,组织中学习的主体和基础是个人。与组织发展联系起来分析,组织学习问题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在连续性的学习和变革性的学习之间找到平衡的问题。

四、心理能量

1.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或心理力量是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采取适当行为的心理力量。

2.组织整体力量

企业整体能量是经过调节和作用综合而成的整体力量,其形成的过程取决于下述几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见表2-2)。表2-2 组织整体力量的形成①个人潜在心理能量的AC表面化②个人能量围绕组织目BD标和任务的有效化 ③管理体系给④企业中个人相互之予个人的影响间的影响和作用(1)在情况A下,管理中激励系统和领导工作作用于个人,使得个人潜在能量在较高程度上成为组织可利用的力量。(2)在情况B下,通过有效的分工协调安排、计划和控制过程以及有效的领导活动,使个人的努力尽可能地围绕组织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发挥作用。个人力量成为组织一个有效组成部分。(3)情况C是指由于受周围其他人的工作精神感染,或者由于相互比较、竞争的作用,导致个人焕发出更大的能量为组织工作。(4)在情况D下,在个人相互之间的接触、影响、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默契、配合、理解和沟通,客观上对个人行为起到调节作用。

3.协调和调节的过程和机制

表2-2中,A、B两种情况下的能量,可以还原为个人的能量。但C和D两种情况下所形成的力量,不能还原为个人的能量,而是组织整体产生的新的力量,是由于集团这个“场”的作用所形成的能量。集团作为“场”的作用,是依靠管理的体系和过程形成的。这种协调和调节的过程和机制主要包括:(1)个人与组织及组织价值观的一体化过程;(2)相互影响的机制;(3)集团的活力。

从经营管理角度讲,问题归结为如何处理好对个人行为的维持和心理能量的激发之间的关系,即一方面要创造维持调动个人能量的集团环境,实施各种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在必要的阶段,当原有的体系、因素和方法逐步失去效果时,要创造新的因素、体系和方法,激发个人的心理能量。只有有效地把握好这两个方面的平衡,才能保证组织所需的心理能量源源不断。

五、学习与心理能量的相互作用

学习与心理能量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有较强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心理能量的提高有促进学习过程的作用,但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另外,不同类型的学习行为,对心理能量的要求也不同。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学习行为,对心理能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组织中学习与心理能量相互之间的作用主要有两条轨迹。

1.学习—信息蓄集—成功—能量改变(侧重于个体层次)

首先,以一定的心理能量为基础导致学习行为;学习的成果是知识和信息的积累、认识的深化或能力的提高,结果是事业成功;由于学习最终导致的事业成功,其结果影响到下一阶段个体的心理能量。

能量的改变会导致循环产生两种情况:

①成功激发了个人的能量,能量进一步提高,这是理想的情况;

②成功之后,个人的干劲减小,松弛下来,能量反而不如从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外来的刺激,学习行为会受到严重影响。

2.学习—信息共有—相互激励—集团能量(侧重于集团的作用过程)

作为集团的学习过程,第二条轨迹除了第一种情况中的知识和信息的蓄积作用外,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考察,它还具有知识信息共有以及形成共同的心理状态、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的作用,能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信赖感、相互一体感。

这种共有的作用起到激励其中每一个个体的作用,给个人以一种有力量、有自信、有保障的感觉,从而强化了与他人合作和相互协调的愿望,增强了组织的一体感。其结果是集团整体力量的提高。第二节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一、正式组织及其要素

1.正式组织的概念

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正式组织概念包含的基本点为:(1)构成正式组织内容的,是人的行为。它不是体现个体人格的行为,而是以组织人格为特征的行为。(2)个人所提供的行为或力的相互作用,是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它是包含各种对立、利害关系在内的相互作用的行为体系。(3)正式组织是个人行为在方法、时间、质和量等各方面都经过有意识的调整而体系化的系统。正式组织行为可能大于、小于或异于个体行为的累计,是具有一定结构、统一目标、特定功能的行为系统。

2.正式组织三要素(1)协作意愿:协作意愿是个体为组织贡献力量的愿望。个人在组织中的协作意愿意味着个人自我克制,放弃完全人格性行为的自由,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个体行为的非个体化。个人协作意愿总体上的组织结果是个人努力的凝聚。(2)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组织要求个人提供的行为必须是有方向性的行为,否则不可能成为现实的行为。任何正式组织都有共同目标,不管这种目标是明文规定的还是隐含着的。(3)信息沟通:信息沟通是组织成员理解共同目标、相互沟通、协同工作的条件,是组织的基础。

二、非正式组织

1.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无意识地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其特征为:(1)无明确结构、形态,可辨识性差

非正式组织没有明确的组织名称、结构,没有清楚的上下级单位,初步接触很难辨认。(2)非正式组织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非正式组织是以个人的心理特征为基础形成的,是自发形成的,个人之间协调程度高。(3)非正式组织侧重于人们相互接触的心理因素、非理性因素

正式组织侧重于人们社会关系的理性、意识、行为等方面,而非正式组织中起作用的,更多的是非理性的、无意识的、心理的因素。(4)非正式组织中通行的是通过感觉、情感、个性特征等因素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品格往往是导向因素。

2.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作用(1)非正式组织创造正式组织产生的条件

人与人之间非正式接触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基础、习惯、行为方式,有助于正式组织确定的沟通和理解顺利实现,为正式组织正常运转创造条件。(2)非正式组织赋予正式组织以活力

离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仅是理性的、机械性的行为系统。有了人们相互之间非正式的接触、感情交流、认同、刺激,才赋予正式组织以血肉、活力和创造性,这种非正式的、无意识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客观上会影响到正式组织的运转。(3)促进信息沟通

组织中不可能事无巨细都通过正式的信息沟通来传递,事实上非正式组织承担了相当可观的信息沟通量。此外,非正式接触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沟通过程。(4)有助于维持正式组织的内聚力

非正式组织给个人提供了某种感情交流、心理认同、相互理解等方面的心理满足,甚至影响个人的价值偏好,因而有助于强化个人的协作意愿,维持正式组织的内聚力,培养个人对组织的忠诚。(5)维护个人完整人格

正式组织强调个人的社会化,强调共同目标对个人的非人格性支配,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格偏离。非正式的接触有助于维护个体自尊心、自主选择和人格整体感,弥补正式组织的缺陷。

3.正式组织对非正式组织的作用(1)正式组织为非正式组织形成创造条件

正式组织一旦形成,为成员聚集在一起发生关系创造了基本条件。共同的场所、活动,一定的组织层次、结构,既为相互接触创造了条件,也提供了接触和交往的限度。(2)正式组织为非正式组织长期存在和发展创造条件

有了正式组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才具有持续、反复特征,非正式组织的生长发育才有条件。

可见,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互为基础,互为条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