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金领职业指导系列:如何成为金牌理财规划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03:34:28

点击下载

作者:关红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十佳金领职业指导系列:如何成为金牌理财规划师

十佳金领职业指导系列:如何成为金牌理财规划师试读:

前言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人收入得以大幅增加,对未来充满憧憬。然而,飞涨的房价,高昂的通胀,也将现实冰冷的一面尽情地展现出来。对于此前每天按步就班工作、生活的人们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机遇与风险,显得无所适从。而此前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则远远不足以应付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

近些年在我进行期货、股票交易,以及交易理论、交易方法研究的过程中,也和很多投资者朋友进行过交流,很多人对于理财和投资的知识仍有极大的欠缺,这是造成很多人进行投资理财时,出现亏损的最主要原因。而使这个具有理财意识,同时又缺乏理财水平的群体最为苦恼的是,找不到能够对自己投资理财产生帮助的方法和途径。

当然,绝大多数人,通过努力学习,是可以具备专业的投资理财技能的,但投资理财是很专业的领域,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学习、钻研。但更不能因为达不到专业水平,就不进行合理的投资理财规划。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如果不进行合理的理财规划,并加以实施,那么隐性的亏损,会对生活产生严重地影响。此时,专业理财的重要性得以空前体现,由此也催生了一个新的金领职业——理财规划师。

2003年初,我国制定了《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并于2005年进行了进一步的重新修订,目前,理财师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助理理财规划师、理财规划师二级和理财规划师一级。自2005年标准重新修订之后,通过国家理财规划师培训和认证的人数,已达万计。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且人口基数巨大的国家来说,这仍远远不够。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多层次多元化理财需求,必将促使这个领域的蓬勃发展。

和其他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一样,我国理财行业也由于培训、认证机构众多,培训水平各异,导致理财师队伍发展不均衡,出现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这也对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提高培训机构水平,打造高素质本土理财师队伍,已是迫在眉睫。关红女士所撰写的《如何成为金牌理财规划师》,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如何成为金牌理财规划师》一书,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以全球眼光,探索我国理财业的发展方向。其间结合大量的生活实例,以及详实的统计数据,对职业规划、理财师职业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理财方式、理财观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说明。不仅可以作为立志成为优秀理财师的从业人员学习之用,也可以为普通百姓的理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比如,其中“从事理财规划师职业的若干问题”一章,会帮助有意从事理财师职业的朋友,充分了解、认识这个行业,并在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后,进行理性的职业选择。其中“理财规划师执业技巧”对理财师工作中所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可以有效地对理财师的实际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有理财需求的客户,对理财师水平进行甄别的参考依据。最后一章“如何成为金牌理财师”,从更宏观的视角,陈述了成为一名优秀理财师的众多重要因素,为提高理财师的执业水平指明了方向。

个人在对投资交易研究成果进行普及的过程中,一贯秉承“授之以渔”的理念,而关红女士的这本书,正好与我的理念相契合,这也是我之所以很少公开对书籍进行评价,而此次向读者推荐本书的重要原因。希望本书能给读者以启示,相信这也是本书作者关红女士的本意。NTB交易法创建者、资深投资人、媒体特约评论员

一 理财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理财行业还处在启蒙和发展初期,在这方面,我们正走着欧美等国已经走过的路,不管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类似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理财行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是缘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通过理财为他人带来财务自由,实现美满的生活,这也是理财的宗旨。

1 理财是对家庭负责的表现

最近和朋友们聊天讨论理财的话题时,大家都深有感触。在当今社会理财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光靠薪金收入,工薪阶层要过上高品质生活会比较困难。压在中国普通家庭成员身上的三座大山:购房、医疗、教育,个个都是沉甸甸的,让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感到巨大的生活压力。你不擅长理财,属于自己的房子可能永远是个梦,或者面临孩子上大学甚至交不起学费的窘况。因此,养成理财的习惯已经上升到对家庭负责的高度。

什么叫理财呢?通俗地说,理财即是管理钱财,是一门关于如何花钱、管钱和赚钱的学问。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你若理财了,却不讲方法,财也可能离你而去,越理钱越少,因此理财需要讲究正确的方法。家庭理财的核心是家庭财务安全、资产的稳健增值和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目标。

家庭理财的必要性是什么呢?

中国养育孩子的成本高,家庭负担重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教育蓝皮书》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已经在中国居民消费中排在第一位,超过了养老和住房消费。

那么孩子们到底花了多少钱呢?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市统计局一位专家认为,以深圳市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及孩子占家庭消费比例为基数,可推算出深圳养育孩子的成本。根据200户户籍为城镇居民的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深圳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9960元,一个普通的户籍居民,在16年间的生活费用为31.94万元。按普通三口之家及孩子占普通家庭消费比例在40%~50%的比例计算,深圳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为38.32万元~54.19万元。至少可得出一个结论,深圳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大致为40万元。如考虑到孩子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这一成本将高于50万元。可见,养个孩子确实需要一大笔开销。

就拿2009年高考人数下降这件事情来说,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2009年全国大多数省份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下降幅度甚至超过10%。据悉,2009年重庆市有上万名应届毕业生未报名高考,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考生,家庭负担重、无钱完成学业是这些学生放弃高考的原因之一。

既然孩子教育等支出很多,一个家庭在孩子呱呱坠地后,就应着手考虑孩子的教育金规划问题。年轻的父母应该未雨绸缪,及早进行教育金积累,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让孩子受到和同龄孩子一样良好的教育,不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中年家庭购房压力大

如果说购房、医疗、教育是中国人生活中的三座大山,而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购房这座大山尤为沉重。1998年我国取消了住房实物分配,加快了住房商品化的进程。进入商品房时代后,自2003年到2007年,房价几乎一直处于上涨通道中,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幅度更大。根据央行报告,北京、上海、天津等10城市2006年10月末的平均房产月供收入比(月房贷支出与收入之比)为35%,其中北京居民月供收入比为42%,上海为45%,可见大中城市居民购房压力之大。

拿成都市来说,2003年富临沙河新城售价为2600元/平方米,到2007年其二手房售价已近6000元/平方米。2005年蓝水湾均价3500元/平方米,2007年浅水半岛二期的售价比一年前刚开盘时的价格提高了近1000元/平方米。

根据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广州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40187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0.64%,而根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2月,全市十区新建商品住宅交易登记均价为10586元/平方米,与2006年12月同比增长47.2%。由此可见,楼价飙升的幅度要远大于工资涨幅,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工薪家庭只能望房兴叹。

高房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年轻人谈婚论嫁房子成了重要砝码,部分白领女性甚至喊出了宁要房子不要老公的口号。类似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年轻女性交男朋友,无房的未婚男基本是不予考虑。

高房价也催生了“房奴族”。房奴这个新词的出现,是伴随着自2005年至今暴涨的房价应运而生的,指的是背负着高房价和高利率双重压力的贷款人,为了还贷像奴隶一样为银行“打工”的一群人。房奴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月供收入比超过50%。

说起房奴,尤其是男性房奴,纯粹是高房价和想结婚等事情所逼的无奈选择,虽然每天一睁眼就要想着要还银行这个“黄世仁”一大堆钱,为了能看似混得像个模样,找个不错的女朋友等理由,也要咬牙坚持着当男“喜儿”。

房奴的生活可以说痛苦只有自己知道。我邻居的朋友小刘自去年贷款28万元,买了一套98平方米的新房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同事、朋友等给介绍对象的多了,平均每周见2~3个,这些女生似乎都是冲着房子来的。买房后,拮据、精打细算成了生活主旋律,每月4000元工资还月供2000元、生活开支加物业费等1000元,陪女朋友逛街、下馆子等还要花钱,一个月下来最多也就结余500元钱,这是最好的情况。他现在最怕的是生病、收入降低、意外事件,等等。最近他在张罗着结婚,他说谈恋爱的成本太高了,而且两个人供房的压力要小一些。

虽然房价涨幅超过了工资涨幅,但对于年轻人来说,买房也要理智,不顾个人财务状况去当房奴的话,个人或家庭财务状况可能陷入危机。另一方面,如果光靠薪金收入来达到购房目标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因此委托专业理财师制定购房规划,通过理财规划系统地为购房做资金上的准备,这样,实现购房目标并不遥远。

中老年人医疗、养老负担沉重

根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2001~2008年,我国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保持了连续增长。比如2001年,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为93.6元,2008年上涨至146.5元,涨幅达57%,而住院医疗费用2001年人均3245.5元,2008年上涨为5463.8元,涨幅达68%。8年来,医疗门诊和住院病人医疗费用年增长率在7%~9%。

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更是高到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地步。比如恶性肿瘤(癌症)的治疗费用通常在10万元~30万元;器官移植费用高达20万元以上。高昂的医疗费用已成为中老年家庭面临的一大难题。

中年人面临事业、家庭、养老等多方面的压力,长期透支身体的结果,使得患重大疾病的人群年龄降低了。著名演员高秀敏、傅彪及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等因病相继去世,让人们对中年人的健康尤为关注。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务人员介绍,自傅彪确诊肝癌至病逝,治疗费用接近百万元。可见,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对于患者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虽然多数市民有社保医疗的保障,但社保医疗的保障较低,有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的限制。而面对不菲的医疗费用,善于理财的人会选择商业健康保险,以补充社保医疗保障的不足,比如通过购买重疾险等将风险转移,根据单位给自己投保的医疗保险情况,来确定投保重疾险的保额。年轻时开始投保,因为年龄越小保费越便宜。另外,可考虑津贴性的住院短险,花费不多且能在住院时得到补贴。这样充足的保障使家庭有成员得大病后,不至于因病致贫,造成家庭财务危机。

目前,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在独生子女居多的情况下,家庭养老问题面临严峻的考验,将来一对独生子女家庭要赡养四个老人,还要抚养自己的孩子,工作、生活压力又大,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不现实了,养老还主要靠自己。

如果想使自己过体面的退休生活,仅凭传统的储蓄、社保养老等方式已无法满足未来养老的费用,需要选择多种理财工具如商业养老保险、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合理组合,通过长期投资增值,实现养老金积累目标。

2 家庭理财的最高境界是财务自由

家庭理财的最终目标是家庭成员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享有更多的生活自由度,不但不为住房、孩子教育等发愁,最好是每年能周游世界,等等。如果我们不工作,就有足够的收入来保障基本生活甚至较高层次的生活品质就好了,试问:这是痴心幻想吗?不是,如果我们能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我们就能够实现上述的目标。

所谓财务自由,是指家庭有足够的收入可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和较高层次的生活品质,且这种收入不是通过领取薪金的工作获取的。这里“足够的收入”可理解为钱生钱,即理财的收入。

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呢?

众所周知,世界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是财务自由的代表人物,他的人生经历对我们来说有所启示。

孩提时代极具投资意识

5岁时就在家中练摊儿卖口香糖。11岁投身股海买了平生中第一张股票。

专业知识积累

17岁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后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学习投资。

创业和投资之路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美元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市值暴增了59%,而道琼斯指数仅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04亿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94年底巴菲特的公司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

1965~2006年的42年间,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达21.4%,累计增长361156%;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长率为10.4%,累计增幅为6479%。

巴菲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其传奇的经历和辉煌的业绩是普通人极难复制的,但从中我们可以找到通向财务自由的一些方法。1.早理财早受益

这是我们反复对客户强调的观点,要及早培养理财意识,养成理财的习惯。假如我们60岁退休,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笔养老金的话,开始投资的年龄分别是20岁、30岁、40岁,每月投资1000元,每年的回报率是7.5%,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表1 不同年龄的投资者积累退休金的结果

可以看出,20岁开始投资到60岁的资金终值要比从40岁开始高4.46倍。理财要赶早,虽然普通人很难做到像巴菲特那样在11岁就开始投资股票,但是至少在参加工作后,就应该逐渐培养理财意识、开始投资实践,为将来购房、孩子教育、养老等目标积累资金。

在我们和年轻客户交流的过程中,有些人很害怕亏损。当我们为他设计理财规划前,他会问这个规划保证投资收益吗?我说不能保证,他马上会说那我还是去存款吧。其实短期亏损并不是很可怕,最可怕的是通货膨胀,而存款等现金类的资产,看似本金安全,其实是无法战胜通货膨胀的,长期持有现金类资产面临的是货币贬值风险。

纵观那些达到财务自由的投资大师们,没有一个是靠存款发财的,如果理财光靠存款,他们也许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平庸。2.系统学习理财知识

纵观巴菲特、索罗斯等投资大师的成长历程,他们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两个老投资精灵都是正宗科班出身。巴菲特19岁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从老师那里巴菲特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诀窍,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格雷厄姆反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巴菲特在此后的投资生涯中,始终坚持并得益于这种价值投资的理念。

再来看看索罗斯的求学历程。1949年想改变自己社会底层生活的索罗斯,在伦敦经济学院求学期间,研究自由市场经济的教授弗雷德里奇·伍恩·海克和著名的哲学家卡尔·波普的思想和理论,这种研究对索罗斯今后的投资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理性和独到的思维方式是在两位老师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这些也为他建立金融市场投资理论打下了基础。

就我们普通人来说,巴菲特、索罗斯等投资大师的经历和成就是很难复制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考虑理财之前丰富一下专业知识。有些年轻朋友经常咨询我,觉得理财师这个职业很有前途,也想去试试,我会建议他们先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有的人认为仅仅取得了理财规划师证书就可以做理财师了。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最基本的是有金融专业基础,系统学习过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等课程。

但是仅知道这些理论,并不能指导客户达到财务自由的目标。现在的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理财产品纷繁复杂,因此,还要在市场中学习,结合资本市场熟悉各种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等特性,指导客户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如果仅仅是个书呆子,自己都不知道基金是怎么回事,如何指导客户投资呢?3.敦促客户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已经越来越丰富多彩,高档酒楼的美味佳肴、夜夜笙歌的娱乐场所和购物城光鲜亮丽的时装,都在诱惑着我们的钱包,尤其对于某些追求时尚生活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控制不了奢侈消费的欲望,很可能成为“月光族”。在上海等大城市,白领“月光族”屡见不鲜,一些追求时尚的女性白领曾在网上晒自己高价购买但始终压箱底儿的衣服。浑身上下包装名牌的结果,是银行无存款、靠信用卡负债度日的现象,个人或家庭财务状况恶化。如果不及时控制无节制消费的话,当面临结婚、购房等大宗消费需求时,往往会捉襟见肘,别人有的自己可能都没有,更何谈财务自由呢。

因此,帮客户控制无度消费的欲望、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是理财师的工作责任,也是客户将来实现财务自由的基础。

理财师通常会指导客户采取记账方式分析个人或家庭的财务支出。合理安排每月的收入和支出,养成先储蓄、投资,再消费的习惯。通过这些良好的理财习惯,时下的“月光族”们可以逐渐积累起自己的第一桶金,按理财计划逐渐实现家庭中、长期理财目标,朝着财务自由的方向努力。4.财务自由源于良好的投资理念和坚持不懈的理财实践

财务自由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或书本上的东西,而是要落实到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去。在获得了理论知识的同时,理财师应该注重自己投资经验方面的积累,在实践中积累理财经验,对自己和客户都是有益处的。

那么从何入手呢?如果一个家庭要想实现财务自由,那么家庭的理财收入要能满足家庭基本支出和较高品质的生活。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金融资产约50万元的三口之家,每年的总支出约5万元,达到财务自由的话,50万元金融资产年度总收益率达到10%即可。那么,理财师可以帮助客户分析家庭的支出情况,以及金融资产的收益情况等,分析客户离财务自由的目标还差多少。表2 家庭支出情况汇总表(2008年1月20日~2009年1月19日)

需要注意的是,财务自由是长期的理财目标,如果一两年达到了财务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有的股民在牛市里资产能翻几番,这叫财务自由吗?如果无正确的投资方法和理念,到熊市里可能把收益完全吐出来且亏损本金,这显然不是财务自由,这是赌博。1965~2006年的42年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达21.4%,可见,财务自由应该是资产长期稳健复利增值的结果,而不是一夜暴富。5.正确看待投资失败的经历

要想达到财务自由,每年需要达到一定的资产收益率,需要投资股票、股票型基金等,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投资的风险,即使投资大师也难免在投资生涯中遭遇巨额亏损,因此,理财师需要告诫客户正确看待投资亏损和失败的经历,不要自暴自弃,在失败中积累经验才能使我们在财务自由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小张和小刘都是某大型国企职工,2003年大学毕业后一同进厂还分到了同一个部门,既是同事又是好朋友。2007年我国的股票市场很火爆,很多股民都赚了钱,两人受炒股的朋友、亲戚的影响,2007年7、8月份的时候,相继“跳入股海”,股票走势和基金净值成为他们业余谈论的主要话题,当时股民情绪乐观、人心思涨,百元股比比皆是,股市泡沫汹涌,风险正在逼近股海狂欢的人群。小试牛刀之后,他们都赚了点钱,没想到股市赚钱竟然这么容易,于是纷纷加码,提高了投资额度。

A股在2007年10月中旬达到6124点后,开始了惊天逆转,从此开始了漫漫“熊途”,和多数股民一样,他们也被深深套牢了。到2008年6月,股票、基金的投资亏损已达到30%以上。为了投资的事儿,小张和老婆没少吵架,两人结婚后辛辛苦苦攒了几万块钱,在泡沫中险些灰飞烟灭,他老婆再也不能容忍他这样烧钱,在遭遇河东狮吼之后,小张将股票、基金都套现,亏损了35%。而小刘两口子虽然也为投资亏损犯愁,但小刘性格乐观,投资失败并没把他打倒,他扬言过两年手中股票能够再涨回来,至少有20%的收益。为了实现这所谓20%收益,小刘开始找理财师寻求投资规划,理财师把他手中的股票型基金全部转换成债券型基金获得稳健收益,股票高抛低吸降低成本,到2008年底他的亏损已经降到20%以内,小刘真正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自2008年11月份,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了四万亿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2009年年初,在理财师的建议下,他把70%的债券型基金全部转换成股票型和指数型基金,到2009年6月底,投资已经扭亏,股票、基金的总收益达到20%以上。而亏损35%后“割肉”的小张,存款的收益不到3%。

投资亏损并不可怕,关键是正确看待投资失败的经历,吸取经验教训,不断积累投资经验或在专业理财师指导下合理进行资产配置。

3 国外理财行业发展历程

纵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理财行业发展历程,都经过了萌芽、发展、挫折及成熟等各阶段,都是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提高及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过程。当资本市场遭受重挫的时候,理财行业及理财师也曾饱受指责和质疑,骗子、贪婪、没良心的评价让理财师们备受打击。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理财行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理财师的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在中国,理财行业还处在启蒙和发展初期,通过了解国外理财行业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对我国理财行业的健康认识。1.美国

就美国来说,20世纪30年代保险业的发展,象征着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雏形。1929年10月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出现了噩梦般暴跌,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股市危机、银行危机和经济危机,形成相互推波助澜的恶性循环。股灾过后,经济陷入大萧条中。在这种经济背景下,百姓开始产生了关于资产管理和生活综合目标规划相结合的需求,当时,保险从业人员在提供保险产品的同时,提供资产合理配置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金融理财行业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经济处于滞涨的漩涡中。1970~1981年期间,两位数的通胀、高失业率、生产力增长放缓,等等,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与此对应的是,资本市场表现低迷,人们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凭借社会保障体系也不能满足人们退休后安享晚年的需要,完全靠薪金收入和养老金来养老,已经变得不现实,这些问题使得个人理财需求骤然升温。

1969年,世界上最早的理财团体——国际理财协会在美国成立。从1970年开始,理财师资格认定制度逐步趋于完善,成立了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对于理财师资格、培训、考试、鉴定等方面作出了规定。1972年,专业理财教育机构College for Financial Planning在美国成立,该校首批毕业生于1973年获得CFP(注册金融理财师)资格证书。

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灾暴发,道琼斯指数暴跌508.32点,跌幅达22.62%,市值在一天之中就损失了5000亿美元。伴随着纽约股市暴跌,持续几年的牛市结束了。投资者财富遭受巨大损失,提供投资方案的理财师饱受指责,社会信任度下降,理财行业发展也陷入了低谷。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各类理财资格认证机构开始抢滩国际市场。CFP启动国际化战略,从美国辐射全球,美国CFP标准委员会与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签署了CFP商标国际许可协议,允许当地惟一获得授权的组织参照美国CFP标准委员会的模式,向达到标准的当地金融理财师颁发CFP资格证书。到2007年,国际CFP组织已有18个正式成员组织。

在美国理财业务发展有以下几种形式。(1)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组建个人理财部门

美国的大型商业银行一般为三种层面的客户提供理财服务:大众、富裕阶层和高端私人银行客户。

对于普通大众客户来说,特点是客户数量多、金融资产规模较小、产品认知度有限等,美国商业银行通常提供常规的银行账户业务、住房及消费贷款、信用卡等服务,个性化服务基本上是不提供的。对于富裕阶层客户来说,他们的特点是收入较高、对投资品和保险理财产品以及银行理财服务质量提出了较高服务要求。银行通常可为这些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规划方案。私人银行客户的特点是人数极少但财富可观、对银行服务质量要求很高,一般只有大型银行能满足他们的要求,银行会为他们提供完全量身定做的个性化理财服务,包括一些特殊服务,等等。(2)独立理财机构

独立理财机构包括理财咨询公司、理财师事务所等。独立理财机构将理财作为主业,一般没有自身的产品,靠理财规划、理财咨询服务等收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提供的服务是基于客户的需要,受到具有多种理财需求的客户欢迎。

在美国,理财职业资格有多种,如CFP、ChFC、RFP、RFC、CFC、CWM等,其中,最具权威性的是注册金融理财师(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简称CFP),能提供全面的理财建议。

美国的理财规划师的收入包括手续费和佣金,为客户打理资产按照一定比例收取手续费,或者向客户出售某些金融机构产品时,从金融机构获取佣金,有些理财师按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收取理财咨询费。2.日本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理财行业处于启蒙阶段。其背景是日本1955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日本通过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自1955到1972年,日本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高达9.3%。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个人金融资产规模扩大,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升,为理财行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也逐渐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从中年即开始关注如何养老、遗产继承以及合理配置金融资产等问题。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需求,促进了金融机构开始为客户提供理财综合服务。

1950年,福田赳夫创立了日本金融财政事务研究会,下设金融理财师实务研究会,为日本各大金融机构培养金融理财师。这些金融理财师活跃在日本各大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及理财咨询机构,等等。

1977年第一劝业银行成立理财部,野村投资销售部门在20世纪70年代前期即设置了理财中心,1987年第一生命保险株式会社、住友海上财产保险株式会社成立理财中心,理财服务的理念最先在日本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中扎下了根。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股市、楼市遭重挫,人们需要重新思考生活规划,对理财需求也不断提高。1992年日本引进了CFP资格,成立了理财协会。以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主的金融机构相继成立了理财系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动产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介入理财,掀起了理财高潮。

日本理财协会经过近20年的努力,解决了理财师培养本土化问题。理财师的规模、素质等方面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近20年来,全日本已经有30余万名金融理财师在提供专业理财服务。

在日本,理财师通常都在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就职。因金融机构实行混业经营,在日本银行中除了银行业务外,买保险、证券等理财产品也很方便,理财师一般分布在各个营业网点,为客户提供理财咨询服务,每个银行网点通常有一两名理财经理值班提供服务,一个理财师一般可以为几十位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对于高端客户来说,可根据理财经验等找知名的理财经理,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

目前,日本的金融机构的优秀理财师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为他人打工,有些理财师选择了离开金融机构,开办理财咨询公司或理财事务所,为客户提供客观、中立的服务。3.其他国家

成立理财组织的国家,除了美国、日本外,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7个国家。理财组织在这些国家都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英国1987年成立了本国理财师协会,2001年拥有1250名会员。

在欧洲,1997年法国成立了法国理财师协会,2001年拥有成员约850人。该集团对会员入会要求的知识、经验、业绩等非常严格,会员的“含金量”较高,至今会员人数并不多。

澳大利亚1992年成立理财师协会,现有会员14320人;加拿大1995年成立理财师协会,现在拥有会员13250名;新西兰1999年成立理财师协会,现在拥有会员1400名;德国理财师协会成立于1997年,现在拥有会员601名;南非理财师协会成立于1982年,现在拥有理财师4000名(以上均为2001年数据)。

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印度等地,理财的需求日益高涨,相继产生了与资产运用相关的理财咨询机构。

总之,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理财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4 国内理财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理财规划师在中国属于新兴职业,理财行业也在近几年有所发展。这些都是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无论是GDP、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居民储蓄额等代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都反映了个人财富水平在快速增长。

根据对专业理财网站的调查,78%的被调查者对理财服务有需求,50%以上的人愿意为理财服务支付费用。根据专家介绍,按照1个理财顾问服务100人估算,国内理财顾问的缺口至少为10万人。巨大的市场需求呼唤着具有专业背景的本土理财规划师的成长。

我国理财行业发展和美国、日本等类似,起源于银行等大的金融机构理财部门。

1997年底,工行上海分行在上海成立了一些以个人命名的理财工作室。在这些理财工作室,居民办理理财业务最多的项目仍然以银行自有业务为主,如存单质押、95588电话银行、银证转账等。2002年8月,平安保险北京分公司首批50名经过培训的寿险代理人获得“平安公司的个人理财规划师”资格证书;2003年2月,招商银行率先举办了个人客户经理金融理财规划师(CFP)培训,培训合格者获得金融理财规划师资格。

随着大型金融机构的理财中心相继成立,理财师也陆续出现在银行理财中心或贵宾室里,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

2008年3月,5家中资银行还开展了私人银行业务或服务,对资产在100万美元到1000万元人民币不等的高端客户提供“私密、个性化、全方位”的理财服务。

在理财行业发展过程中,理财规划师统一和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若采取金融机构各自内部认证,其权威性和统一性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可。因此,鉴于社会需求及理财规划师国家标准的缺位,国家职业鉴定中心组织有关专家根据我国国情制定了《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并于2003年1月23日开始施行,将理财师正式确定为一门职业。国家职业鉴定中心于2005年对原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新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出较大的改动,以更好地体现对理财规划师的职业要求。《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将理财师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助理理财规划师、理财规划师二级和理财规划师一级。据悉,自2005年以来,通过国家理财规划师培训和认证的已达数万人。

另外,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通过与国际CFP理事会合作,已经启动了金融理财师(简称AFP)和国际金融理财师(简称CFP)的两级资格认证制度。

根据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理财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财规划师大部分还是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里提供服务,而客观、中立、不依附金融机构的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市场份额只有约1%;这和理财行业已进入成熟期的欧美国家是不同的,拿美国来说,第三方理财公司的理财市场份额占到了60%。随着理财行业不断发展,我国理财行业有可能形成类似欧美大的金融机构、独立的第三方理财咨询公司、理财事务所等多元化的理财服务体系。

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理财服务存在哪些问题?(1)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主要以产品销售为导向。

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等现象,成为银行客户抱怨、投诉的焦点。一些银行理财经理在为客户介绍产品时,存在着强调收益、忽略风险的情况,没有根据客户情况选择适合客户的理财产品,导致在出现亏损后,投诉现象增多。若客户到某商业银行了解银行理财产品,理财经理在给客户介绍产品时,往往不问客户个人财务状况等,服务仅停留在对产品的宣传层面。

许先生2008年在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一年下来收益为零。据了解,当初许先生想要存定期存款,银行理财经理力荐这款理财产品,口头承诺该产品即使最低收益也比银行活期利息高。结果一年下来,没有通过理财实现钱生钱。许先生找银行理论,银行理财经理表示,理财协议上已经进行了风险提示,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是正常现象。(2)银行等金融机构境外代客理财业务风险控制水平和投资经验有待加强。

金融海啸爆发后,涉足海外投资的银行、基金公司的QDII产品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最严重时亏损达60%以上,甚至出现了“三毛钱基金”。

2008年3月26日,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QDII产品由于净值低于50%而进行清盘,持有该产品的客户遭受了近50%的亏损。造成巨亏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全球金融海啸冲击香港市场走弱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在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的过程中,QDII理财产品遭受汇率风险的短板,可以说在人民币处于升值通道中,这种QDII理财产品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商业银行QDII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仅为20余款,到了2007年,该类产品发行数量一举突破190款。在QDII理财产品纷纷出海、大上快上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投资团队、投资经验和技术积累等并未跟上,未充分考虑客户风险属性等因素,导致产品大面积亏损,遭到投诉是难以避免的。(3)理财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我国理财行业刚刚兴起,国内理财师培训、认证机构很多,培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通过与国际CFP理事会合作,已经启动了金融理财师和国际金融理财师的两级资格认证制度,但同样面临着理财师本土化和国际化接轨和兼容的问题。因为各国政策、法律、人文历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培训教材和模式。这种形势下培养出来的理财师水平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要将理论付诸于理财实践中去,仍需要漫长的过程。

这对理财培训机构也提出了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后,我们相信这些机构能培训出大量高素质的中国本土特色的理财师。(4)分业经营的限制。

理财师为客户设计理财规划,要涉及保险、投资、税务、养老、财产传承等多个方面。而在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就制约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单一金融机构仅能提供片面的、不成熟的理财业务,且分业经营制度使得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业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受到影响,对于理财客户来说,更趋向于接受全面的一站式的理财服务方式。

银行的一些理财经理,他们基本上都不懂基金、股票、保险方面的知识或者经验,在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时,也仅限于范围很窄的银行理财产品或者银行代销的基金等。

按照全球金融发展的轨迹,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国外金融机构因具有混业经营的体制,理财方面能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理财服务,且理财中间业务贡献了相当大的利润。随着海外金融机构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带动着中国金融机构走向混业合作的大趋势。

2009年6月份在中国金融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深圳发展银行宣布计划向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18.26元的价格定向增发至少3.70亿不超过5.85亿股的新股。这次购并实现了市场化的金融整合,将大幅提升中国平安的银行业务,这是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大动作。

完成收购后,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银行在资产规模扩大的同时,可借助深圳发展银行在全国布局已久的网点展开银行业务,实施保险和银行业的优势互补,平安将成为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从平安和深发展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更重量级的金融整合、金融混业经营的大戏将上演,金融机构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平台,将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专业化服务。

5 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发展

首先,什么叫第三方理财呢?通常我们所说的第一方指客户,第二方指银行,传统的理财方式是第二方将理财产品卖给第一方。而第三方理财是指那些独立的理财机构,它们不代表银行、保险、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能够基于客观、中立的立场,独立地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及理财咨询服务。

第三方理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2003年我国开始出现第三方理财机构,在2004年很多公司经营难以维系,2005~2006年进入行业缄默期,2007年10月红杉资本宣布注资诺亚财富,预示着中国的独立理财顾问机构开始驶入资本轨道,第三方理财公司进入创业高潮期,2007年国内第三方理财公司约有近万家。

1.第三方理财的特点

独立性:第三方理财坚持相对独立的立场,完全站在客户的角度、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构建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组合。通常第三方理财机构仅提供专业的理财建议,不涉及打理客户资产,因此能保持独立的第三方立场。

客观性:因第三方理财机构不代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没有银行理财师推销产品等业绩压力,因此,在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时,能保持客观性。比如同样是介绍理财产品,第三方理财师会客观分析产品的风险、收益、流动性等各项特性,尤其对风险要如实告知,而银行理财师可能迫于营销业绩压力而仅强调收益而忽略对客户进行风险提示。

中立性;相对于和客户有着产品买卖关系的金融机构来说,第三方理财具有相对中立的特点。有些第三方理财咨询公司具有很完备的投研团队,建立了完善的模型等对理财产品和服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它们没有任何自己的投资或保险产品,不管理任何基金,因此,在理财服务中能保持中立性的特点。

个性化:第三方理财机构为客户提供的是个性化的理财服务,理财咨询或者理财规划等都围绕着客户的需求,个性化、量身定做成为第三方理财的特点。2.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种类及盈利模式

目前,国内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作为第三方,以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为对象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代表公司:上海普益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益财富”)。它是国内理财市场中一家集理财资讯、数据分析、行业研究、培训服务于一体的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为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部、财富管理中心等高端理财市场以及个人投资者提供专业服务。

盈利模式:向投资者出售服务终端,收取服务年费。

普益的理财服务终端主要向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普益公司也通过数据终端,向机构用户提供理财市场的数据服务。(2)为高端客户提供理财服务

代表公司:诺亚财富。目标客户锁定于资产百万级的富裕阶层,通过理财顾问为客户做个性化的理财规划,赚取金融机构产品的佣金。

诺亚通过理财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理财规划为主要手段,一般可提供投资规划、风险管理规划、税收筹划、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养老规划和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等。(3)资产管理类第三方理财公司

第三方理财目前在中国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对于一般的理财公司来说,靠咨询费或者收取理财规划费是难以维持公司运作的。就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看,还没有养成为知识付费的习惯。因此,一些中小规模的理财公司的盈利主要来自资产管理即代客理财。这迎合了客户你给我赚了钱我才会付费的观念,一般是基于理财师和客户的长期合作,客户对于理财机构及理财师理财水平的信任,双方签订理财规划方案代理实施协议(也叫代理投资协议),由理财师代理客户投资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根据协议双方进行投资收益分成。这种代客理财方式双方都面临市场风险、道德风险和相关法律不完善等风险,所以信任和信誉是合作的基础。3.第三方理财发展的瓶颈

目前,第三方理财在中国正在蓬勃发展,任何一个新兴行业发展都要经过一个艰辛的发展历程。早在2003、2004年介入第三方理财的多数公司因生存问题,已经成了行业“先烈”,如今,众多第三方理财机构和理财师正在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而努力着,那么在中国第三方理财还存在着哪些发展瓶颈呢?

首先,第三方理财公司在人才、设施等资源方面无法和银行等大的金融机构竞争,第三方理财公司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但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等从稳定性角度考虑,从业一般优先选择银行。

第三方理财相关法律不完善,比如关于理财公司的监管以及从业人员管理方面的法律尚属空白,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障碍。

第三方理财靠咨询费等理财服务来维持生存,在中国来说比较困难,而一旦以产品销售佣金为主的方式来营利,其客观、中立性就难以保证。

相比大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第三方理财公司要得到客户的信任很难。

第三方理财刚刚起步,理财机构和理财师水平等参差不齐,一些浑水摸鱼的骗子公司遭到投诉等,为这个行业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虽然存在这些发展障碍,近两年第三方理财在中国仍有较大的发展,涌现了如诺亚、展恒等一批理财公司,并且一些外国理财公司也开始抢滩中国的理财市场。今后中国的理财市场有望和欧美等国一样,成为金融机构、第三方理财机构共存的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多元化市场。

6 揭秘离财富最近的一群人——理财规划师

2003年,国家职业鉴定中心组织有关专家根据我国国情制定了《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将理财师正式确定为一门职业。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个人理财需求的不断增加,关注和报考理财师的人数越来越多,自2005年以来,通过国家理财规划师培训和认证的已达数万人。

在百姓眼里,理财师是专门和富人打交道的人,他们的生活潇洒、惬意,天天和客户喝茶、打球,靠着“忽悠”卖理财产品,收入不菲,真的是这样的吗?

张燕是中国工商银行某分行的一名理财经理,已经有十年银行工作经验。她工作认真、负责、具有亲和力,理财方面,客户很愿意让她出谋划策。在报考理财规划师之前,她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时,也仅限于介绍本行代理的开放式基金及银行理财产品等。因为她服务比较热心,给客户充分披露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等,客户们对她是比较信赖的。2006年,张燕参加了劳动部的理财师培训和考试,凭借着扎实的金融专业基础,顺利地通过了考试。通过理财师培训,她重新认识了理财,从客户需求、家庭理财目标、客户风险偏好等方面来为客户家庭进行详细的规划,而不是单单进行理财产品的配置,她今后的工作也由原来以介绍产品为主转变为给客户带来全新的理财理念,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后来,她又参加了理财师的几个短期在职培训,经过勤奋学习再加上原有的工作经验,她在理财服务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张燕已成为自己所在网点的明星理财经理。

她现在是怎么为客户理财呢?和原来截然不同,当客户咨询理财产品时,她首先会为客户进行一个风险测试,通过交流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引导客户对自己家庭财务情况进行简单介绍,根据客户对产品收益、风险、流动性等要求,选择适合他的理财产品。客户对这种理财方式感到很新鲜也很满意,用他们的话说,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推销产品为本,她的专业、诚信服务,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任。

和其他的银行理财经理一样,每个月张燕也有业绩考核指标,她并没有为了完成任务而失去诚信的原则。在2008年初股市出现调整后,她让前期获利丰厚的客户及时进行了基金赎回或者转换,而且她为客户选择基金等产品时,也并非局限于本行代理的基金,她和她的团队建立了基金评级库,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是她的宗旨。诚信服务的结果,把客户当成朋友,客户也越来越多,每个月都能出色完成考核任务。

张燕在工作中,还注意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因为她知道理财的范围太广了,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刘丽红是一名资深保险代理人,在保险行业摸爬滚打了8年,个险、团险等业务经验非常丰富。和张燕一样,刘丽红也是个爱钻研、爱学习的人,每年公司都会组织很多场专业培训,她几乎一场不落,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使她的业务如鱼得水。

2005年她通过了理财规划师培训和考试。通过培训她意识到自己在给客户服务时,具有保险方面的专长,但在投资、税收筹划等方面几乎完全不通,因此她选择了和第三方理财公司合作的形式。第三方理财公司的理财师在投资、养老规划等方面有独到的研究,因此,和第三方理财公司合办讲座,优势互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成了她的另一种营销方式。一般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会组织客户保险专场或者投资专场理财讲座,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双方都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她也被第三方理财公司特聘为保险顾问。

我曾和她一起去拜访过客户,发现她在为客户提供保险理财服务时,和其他的代理人有不同之处。在她为客户介绍保险时,也是先了解客户家庭基本财务情况及目前的投保情况,在客户提出一些保险方面的问题时,她会帮客户分析产品利弊等。比如在介绍万能险时,她会告知客户如果在3年内用钱,要退保的话,会遭到本金损失的,这是因为保险费用的因素。

介绍具体险种,她会进行相同险种的比较、分析,选择适合客户需要的。

做保险代理人很不容易,每个月都要完成一定的保险任务,耐心、诚信、坚持是她能在保险行业生存下来的秘诀,一年四季她都奔波在为客户服务的第一线,端庄、整齐的职业装,善解人意的微笑,不卑不亢的态度,专业的讲解,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信任。

和银行、保险行业的理财师相比,第三方理财师的生存状况要更艰辛一些。

王志原来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财会人员,2005年通过了理财师资格认证,在一家理财公司工作了一年后,他和几个朋友选择了创业,创办了一家第三方理财咨询公司。创业初期,他们经历了很长一段困难时期,没有客户而公司的各项费用照交不误。为了开拓业务,他们一方面和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办理财节目,同时,周六、周日还在高档小区办免费理财讲座。他们给听众介绍理财的理念,列举家庭理财的一些误区,等等。讲座快结束的时候还会有理财师现场解答问题,听众反响很热烈,都说对自己理财很有帮助,有些现场就理财服务等进行咨询,慢慢开始有了客户。

王志现在所在的理财咨询公司有四个合伙人,分别负责市场开拓、理财研究、客户服务和维护等方面,人手少,大家每天都很忙碌。有一段时间,他们在高档小区做理财宣传,一般上午在小区摆摊服务,解答理财问题,下午回到办公室后,开始研究或在自己网站上解答客户问题。

在开办公司的头一年,公司整体是亏损的,进入第二年后,随着客户的增多,理财规划收费、保险代理费还有一些代客理财的收入等,基本能支撑公司的运营了。对于未来,王志和他的伙伴们充满憧憬,虽然前期运作公司很辛苦,但他们相信经过努力,第三方理财会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这三位理财师只是中国成千上万名理财师的代表,他们都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为客户解决财务担忧、实现家庭财务自由的目标是他们共同的理想。中国的理财事业就是靠这些普普通通的理财师一点一滴的汗水在铺垫,他们坚信,在中国,理财事业会像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具有光明的前景。

二 理财规划师——金领职业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喻成在大海中航行的话,那么职业规划就像航标灯一样指引着我们朝着目标前进。若无系统的职业规划,到了中年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竟然还这么坎坷,始终要面临重新选择的尴尬。我们该如何选择职业呢?理财规划师被称为近10年内的金领职业,但如果是一个平庸的理财师也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境遇。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才能成为合格的理财师。理财师成长的道路是非常艰辛的,并不像电视里看到的仅仅是和客户喝茶或打球那样轻松。

1 职业规划——走向成功的指南针

职业规划是指人们对一生中所从事的职业的预期和计划。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要准确评价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准确定位职业发展方向,增强职业竞争力。

当年轻人跨进大学校门时,就面临着一个问题,我毕业后,要从事什么职业,我为此要付出哪些努力,等等。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人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目标,理想的实现会比较漫长。

在进行职业规划前,应了解一下人生职业发展的几个时期:1.职业探索阶段

处于职业探索阶段的人,年龄一般在25岁以下,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可以在工作实践中测试自己适合怎样的职业,有怎样的职业取向,可以通过更换工作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在职业探索阶段,怎样才能被用人单位欢迎和接受呢?(1)职业定位的吻合性

求职者的职业定位要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吻合,价值观等与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相吻合。(2)对企业忠诚,富有团队协作精神

对企业有忠诚感,能迅速溶入集体和团队的新员工,更能得到老板的青睐。有了忠诚感就能踏踏实实地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3)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很多企业并不苛求名校学生或者专业对口等,只要有学习和适应能力,具备综合素质,能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这样的学生是很受欢迎的。(4)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

对工作负责,保质保量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是职场人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具有这种职业素质的员工无论到哪个单位都是受欢迎的。(5)人际关系好,沟通能力强

用人单位都喜欢性格开朗、乐观、乐于助人的员工,他们更具备团队协作精神,他能够和同事或客户融洽地交往、合作,能赢得更多的客户,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2.职业确定阶段

此阶段的人,一般年龄在40岁以下。经过摸索后,已经确定了职业发展目标,根据自己的目标开始为此进行努力。在这个阶段,兢兢业业地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成为某些领域的项目负责人等,博得单位领导的重视,事业上会取得很显著的成绩。按说职业应该稳定下来,但是,这个阶段同样会面临很多困惑。比如当晋升到较高职位时,会面临上下两难的尴尬境地,上层有元老级人物把守,下面一大堆初生牛犊在跃跃欲试,自己在原来职位上是轻车熟路,但也难以再取得突破或更大的成绩,在竞争激烈的企业或大公司里,如果持续下去的话,很可能有被后来人替代的风险。因此,这个阶段的人要具备创新和转型的意识,平稳度过职业生涯中的尴尬期。【案例】张林大学毕业已经10年,一直在某国有企业集团工作,工作努力、敬业的他,就业后的前6年内职位不断提升,从人力资源部小职员升到主管,再到部门经理。目前他已经35岁,近几年一直在人力资源部部门经理的位子上,再没有升迁机会。他想在职业上有进一步发展,但是根据企业现状他到部门经理已属不易,再向上发展很难,但如果固步自封,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别人取代。自己的职业生涯将从高峰走向回落、调整。【点评】对于张林来说,这是短期陷入了职业发展瓶颈。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靠原来的工作成绩吃老本的观念是行不通的,解决方法可以换一种思路,如果在人力资源口上再难提升的话,可以注重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比如财务、营销等方面的技能培养,争取向更高的职业目标迈进,如企业高管、CEO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