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一百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3:33:28

点击下载

作者:胡晓明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唐宋诗一百句

唐宋诗一百句试读:

卷前小引

经典无疑很庄重和伟大,不过,在一般生活世界中影响至深的,常常不总是学者皓首不能穷的元典,而是删繁就简加了解说的选本,就像《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通俗选本一方面给人省下了时间,让他在车上马下茶余饭后,很快能亲近那些高深的典册;一方面把经典再经典,经过选家披沙拣金,经由当下眼光锁定,经典被再度提炼浓缩。在现代生活世界里,人们常常没有从俗务中逃脱的机会,这时,精选的“一百句”或“三百句”这样的随身册子,就成了人们的精神快餐。也许很多人瞧不上“快餐”,可是,没有时间从容细细品味满汉全席的时候,快餐也不妨是一种补充体力和精神的选择。记得当年国门初开,《英语九百句》也曾因为简便实用,成为热门读物,当了很多人看世界的拐杖和眼镜。

这些年来,拿“经典”说事儿成了社会一大风气,傍“传统”造势也造就了很多风云人物,不过,我始终有些看法,在这里不妨说一说。一个看法是,千万别把“经典”这两个字理解得太褊狭,有人一提起经典,就想到儒家“五经”加上“四书”,这就把传统等同了儒家,把经典当成了儒经。还有人觉得,也可以把“老”、“庄”算上,可是,这个似乎网开一面的做法还是嫌窄,因为它换了个花样,只承认了“道家”的准入资格,最多满足了思想史家们对古代思想世界所谓“儒道互补”的简单判断。我倒觉得,佛教、道教以及诗词歌赋戏曲里面,那些经历了千锤百炼的东西,若是真的好,不妨也让它得到“经典”的名号。其实说到底,《诗经》里面被两千年恭恭敬敬当经典捧读的这“风”那“风”,当年也不过就是现在的民间小曲,甚至是流行歌曲,唐诗宋词元曲经历了千年吟诵,有什么当不得“经典”二字的?

还有一个看法是,学经典当然是为了温习文化记忆,接续历史传统,不过,传统的关键是在“传”而不在“统”,所谓“传”是发掘自己的资源,加以重新诠释,重建当下的文明。美国已故史华兹教授(Benjamin I. Schwartz)曾诧异道,世界上很多现存的文明古国都有“固守传统的民族主义”,唯有同样古老的汉族中国却流行“反传统的民族主义”,从“五四”以来一路反过来,至今不见停歇。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汉族中国原本是一个传统很厚、自居中央的帝国,在西潮的激烈冲击下,原本的自负和自豪,在颠倒后失衡,便会生出一种弃旧更新的冲动。就好像人和影子赛跑,一路狂奔,总想着甩脱随形之影一样。这时,人总处在紧张和焦虑中,紧张让人少了从容和洒脱,焦虑就使人顾不得教养和秩序。为了弃旧更新,各种文化、历史和经典都变得像时装,没有自信的人总是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又急急地一件一件脱下,仿佛哪一件都不称身,所以,没有消停和从容的时候。按照一种说法,文明就是在群体社会中人人按照秩序行事,就连“自由”,也得有己也有群,有权也有界,秩序便是边界,就像按节奏跳舞一样,任何抄截越次、鼠目寸光的行为都不是文明,也叫做没有风度。什么是有风度?如何才能有风度?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一下经典,多看一下传统,心中有几千年的底气,肚里有若干册的书本,或者就能够让人变得自信一些,而自信则能使人从容一些。“传统”是活的而不是死的,一本题为《为传统声辩》(The Vindication of Tradition)的书里说,“传统是死人的活信念,传统主义是活人的死信念”,这话很对。一方面我们绝不是要离开传统开辟新路,这种“把历史归零的幻想”并不切实际;另一方面我们面对过去,也绝不想寸步不移地死守这个“信念”。我想,在当下语境中重新阅读经典,也许正是创造地诠释传统的途径。

不过,“诠释”两个字相当沉重,它意味着既不能远离文本的旧含义,却又要解释出经典的新价值,要在这种既旧且新之中,传递经典延续传统。因此,如何重新解释经典,让它与现实生活世界产生共振效应,是很难的。这套书里的作者,他们是真正的专家,虽然他们不能像时下一些诠释者那样,不需要太多的知识依傍就可以裁出一件叫做“经典”的全新时装,但是可以相信,他们会借助经典的原料,端出一盘既原汁原味又很具新意的精神菜肴。有人说,一个时代需要有一大批具备充分知识、深信自己传统又坦然面对世界的人,由他们来诠释经典和传统,并赋予这个时代的知识风尚和思想趣味;只有这样,他们所深信的传统、他们所尊重的经典、他们解释世界的语言和词汇、他们的秩序感和教养,甚至他们的衣着、语调、乐趣与爱好,才能够形塑这个时代的既深厚又普遍的文明。

这话我相信。2007年4月13日写于复旦光华楼上

摇一竿星星当灯烛

古人说,撞星扪天。拿一根竹竿上屋,捅捅天幕,打下一星来作灯烛,何等快意,这是古人的童心。余生也晚,撞星不得,扪天亦不得,而喜读唐宋诗,也是看满天的星星,心生美意,想象那一天的碎星星,恍然间摇几个下来当灯烛,于是就有下面的诗话,都是破碎片断的,不能成章,聊复尔耳。

本书的体例是:一、以句子为中心,发扬古代的摘句批评传统。二、努力尝试将相同的题材,不同的表现,放在一起。从一句诗,“联想”到另一句诗。三、文字随意,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四、说是一百句,其实不到一百句,凡事都要留余地。这里也留空,让读者将自己喜欢的名句,接着写下去。

黑暗深重之际的烈士之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

初唐诗人王绩名句。写隐居山中,所见黄昏暮色来临时的风景。在诗中,深重的秋意,苍茫的暮色,往往有深意,融注诗人对时代的忧患。

中国文化对于新旧转换的时代特为敏感。但是王绩归隐东皋的时候,正是贞观初年,那本不是一个乱世来临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反而是一个大时代来临前,他就退隐了。你说是乱世,我们却说是治世,如何解读这个矛盾?

其实,从他个人的角度看,他那时由于哥哥王凝弹劾侯君集,从权贵长孙无忌那里,遭受了政治打击,他也被弃抑而不用。对王绩来说,这不同样也是一个不好的时代么?这表明文学与历史不同。文学是个人的世界,在治世里,也有个人的乱世。同样在乱世里,也有个人的治世。

何况,新旧时代转换之际,新中有旧,治中有乱,天亮之前,最为黑暗,可能比旧时代更为可怕。所以他坚持自己的操守,而不为“乱世”所左右,也不仅是他个人意义上的“乱世”。古人评此诗“结处方露己意”,也就是点出全篇的主旨。“三、四喻时之衰晚”,这个“衰晚”的时代就是《周易》里所说的“天地闭,贤人隐”的时代。

三四两句“秋色”、“落晖”一方面是写景,一方面是时代的寓意。所以结尾之处要以“采薇”来寄怀,表达追随古之义士伯夷叔齐的意愿。

在此千山一沉日、万树一萧瑟的背景下,人也必然是“壁立千仞”的大人气象。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很重视此二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气象皆相似。

说出了中国诗歌中一个重要的抒情传统:在黑暗深重之际的烈士之思。

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联想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唐诗发现了无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名句。“风烟”一词并非唐人的独创,六朝的北方诗人,如阴铿、王褒、顾野王等,都用过这个语词。这里有什么不同?

我以为都没有这里明朗、寥廓、大气。而且跟“望”搭配在一起,它表明了唐代诗人已经不仅仅是用“经验的眼睛”看天地,而且是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你拿一个“风烟”来给我看看?其实是拿不来的。日本史家宫崎市定曾说:“唐诗发现了无限。”以前这种无限并不太明显,唐诗开始自觉了。“风烟”便是这样一个词语,不是用“经验的眼睛”,而是用“想象的眼睛”去看世界,可以“置万山于己膝”,“纳千里于眼底”。风烟不可以用于小景,一定是用于大景。王维“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杜甫“衢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树秋”,从人间遥望瑶台,自长安远眺巫山——这种万里“风烟”之外的景象绝不是经验的眼睛所能企及的,而完全是由想象的眼睛才能把握得住的。这就是“发现了无限”。“风烟”一词的妙处,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来获得认识。诗歌里还有大量类似的词语,像“水烟”、“江烟”、“野烟”、“空烟”、“浮烟”、“寒烟”、“云烟”等等。但这些词语,它们不是太过于具体了,比如“浮烟”、“江烟”、“野烟”,人间味太浓郁了,便是太过于空无了,一下子遁入道家仙山的感觉,如“空烟”、“云烟”。而要表达这种举目千里,一片缥缈的世界,只能用“风烟”——隔得又远,又有情意,不是那种道家世界的烟;能把握得住,又很大气,不是那种梦幻的烟。“风烟”的妙处就在这里。“风烟”是属于壮游的生命的词语。王勃另有一句诗:“鼓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风烟”用在这里,既有一种动身时刻、上路的感觉,要到远方去,但是那远方又是可以企及的所在,是一个比较明朗的、充满希望的世界。中国古代诗人历来有一种“宦游”的传统,唐人更是成为风尚,初唐人李义府,还写过七十卷的《宦游记》。但是这不仅是寻求做官进身机会的周游,而且也是书剑飘零、浪迹天涯,或者可以称之为“生命的壮游”。而“风烟”一词就特别能表达初盛唐诗人这种“壮游”的生命气息。因为它将诗人离家时悲哀的情绪变成为一种生命的壮游。诗歌词语最好的搭配,是让每一个词语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地凝聚成为诗歌的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不是松散的、任何词语都可以杂凑进去的一个组织,它的每一个词语构件都有如水晶体一般拥有一个共同的“统一场”,从而凝聚成最终的诗的晶体。

同时代的四杰之一卢照邻,后来“预为墓,偃卧其中”,有《五悲》诗,其中有两句是:“自高箕颖,长揖交亲,以蕙兰为九族,以风烟为四邻”,风烟,很是壮怀激烈。

某种意义上,诗人就好比炼丹的道士,九转灵砂,是一世的修炼。好的词语,其实是诗人一生的成就,也是时代一代人的成就,最能表达时代士人的心声。“风烟”一词的搭配,的确是很能反映初唐诗歌的“生命气象”。

原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联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就是青山,就是明月

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送崔主簿赴沧州》

初唐诗人李峤的名句。写千里之外的异地他乡共有一轮明月,因此离别无须太过感伤。

其实初唐人的抒情美学中,宇宙感的觉醒是一大主题。王勃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天涯,这两个词语的并用,正是宇宙美感的发现。

这是前人未曾发明的。这里面有一种宇宙的背景和博大的同情心。唐人内心生活里建立了一种很大的生命格局,他们的“看”,他们的“感”,或是远游,或是送别,都会自然而然地将这一切置于一个很大的宇宙背景中来发问、怀想和感动。于是,再远的地方,在他们看来,也能像邻居一样,像家乡一样,亲切、温暖。这样的诗歌也只有在唐代才写得出来。所以要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分离虽然在即,但大可不必作小儿女状的哭哭啼啼,悲哀会有,却总可以被希望所冲淡。

又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语出谢庄《月赋》,却因宇宙背景的怀抱而带有一种更乐观、更温暖的调子。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没有无概念框架的经验世界。即,任何人在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头脑中都是预设了一个概念框架。借用康德的话来讲,唐人的“框架”就是一种宇宙的胸襟,就是青山,就是明月;就是青山、明月共同构筑起的宇宙背景。这一点古人的诗话中没有提到,然而却是诗歌中蕴藏的思想宝矿。它作为一种唐代人所共享的、把握经验世界的认知图式,实实在在地隐藏在唐人的诗歌当中。我们所要做的,便是把这些同类的诗结合起来,从中揭示出古代理论家未曾发现的古诗的美的奥秘。

原诗紫陌追随日,青门相见时。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生命的展开的美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普安建阴题壁》

这首诗是初唐的一个神品,不可不讲。我一读就直觉得喜欢。

分析来看,有一个结构,即宇宙自然无限,人生有限。这个结构是唐诗的常见抒情图式。但是这样说还不够。比如,“游子几时还”,究竟是还,还是不还?这是一种兴象缥缈之美。

在这个结构之中,生命的存在是什么感觉?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生命的漂泊无依,四顾茫然,有一种上下无着落的感觉,此诗的第三句,正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恰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后古今之感。二是生命的意兴风发,展开的美。

这正是初唐时代特有的感觉。

为什么说是展开的美?诗人的抒怀,是在无形、无边的背景中体认生命;使人体味生命的庄严、有为与存在的深度。某种意义上说,“体无”,即体察与自证其生命的真实可能性。生命的可能性,是从宇宙自然的无限性上得到展开的。所以,“游子几时还”,是骄傲的口吻。

为什么说是上下无着落的感觉?诗人在今古茫茫、旧未死新方生之际,吊影孤危,百端交集,四顾无依。这也是大时代将临的感觉。所以,“游子几时还”,这时又是悲凉的语气。

这种抒情诗学,是唐诗特美的地方。

原诗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联想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人以来罕有此作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如果有一两句唐诗,最能写出上海代表江南、代表中国的地域特点,我就选这两句。

上海作为中国地理的最东端,是每一天清晨最早迎接海上初日的地方。上海作为长江的入海口,春天作为东方之节气,又是最早迎来春气的地方。

晚清有一大诗人沈曾植,曾经在上海居住。他的楼,就命名为“海日楼”。他深深知道上海作为新文化开端的重大意义,也深深知道新的生命是从旧的生命中生长而出,以及上海作为中国江南文化之龙头,孕育新机、开启新运的重大意义。尽管,他并没有亲眼看到这个时代的到来。

所以,这两句唐诗,作为上海的形象语,是十分恰当的。

一千多年前,唐代开元时的宰相张说,在新年伊始之际,于政事堂上题书王湾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史书上记载:“他经常拿来作为例子,叫所有能写文章的人,都要像这首诗那样写作。”王湾的这两句诗,也可以视为整个盛唐精神之缩写。它内涵丰富,意思正大。第一,此两句中的意象,是集天地之大美,汇自然之伟观。黎明、春天、新年,一齐来到人间,使人间成为美好的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