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气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17:55:11

点击下载

作者:《读者·校园版》编选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未知的气味

未知的气味试读:

趣闻

有的人死了,可细胞还活着

张贵余“一个人死了,他(她)却永远活着。”用这句话来形容六十年前去世的美国黑人妇女亨里埃塔·拉克斯最恰当不过了。也许她本人早已被人遗忘,但她的细胞无限分裂生长,为人类的医学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不少科学杂志称她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人”。在癌症和病毒中永生

拉克斯是个贫穷的非洲裔美国人,有五个孩子,但她很热心,家里总有外人借住。最多时竟然有十二个人睡在他们家的门厅里,她还为他们做饭。

可是,好人没有得到好报。1951年,拉克斯被发现得了肿瘤,最后确诊是宫颈癌。当时她才三十岁,被送到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治疗,六个月后不治身亡。本来有关她的一切也都应该随之成为过去,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诞生。

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试图在实验室里培养人类细胞,但从来没有成功过。20世纪40年代,巴氏涂片技术发明后,医生从每个做检测的妇女身上取下样本,而且从来不告诉患者及其家属。救治拉克斯的医生也如法炮制,从她身上的肿瘤细胞中取下一小片组织样本,然后送到乔治·盖伊(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癌症研究的带头人)的办公室。盖伊的女助手接收了这些细胞,然后在实验室里培养,并将其标注为“海拉细胞”——“海拉”是拉克斯全名的缩写。

盖伊收集过无数的细胞,但都没能存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拉克斯的细胞却活了,而且会永远活着。没有人解释得清原因。拉克斯除了患有宫颈癌外,身上还有乳头(状瘤)多瘤空泡(形)病毒组病毒,另外还有梅毒,这些病毒让她的免疫系统变得异常脆弱。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细胞却永远不会死亡。唯一的解释就是,所有的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让她的细胞永远不死。不死细胞恩泽全球

由于“海拉细胞”永远不会死亡,而且分裂繁殖速度极快,于是阿拉巴马州的塔斯基吉学院建立了一个工厂,大规模生产“海拉细胞”,每周大约培养生产三万亿个“海拉细胞”,送到世界各地的实验室进行研究或使用。“海拉细胞”用途广泛,为人类的医学发展和健康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学家用“海拉细胞”研制出了人类首例小儿麻痹疫苗。另外,“海拉细胞”还协助开发对抗癌症、流感、艾滋病及帕金森氏症等疾病的药物,也用来研究基因图谱和克隆技术。它们甚至还被用来测试原子辐射的影响,并被送入外太空,供科学家研究细胞在没有重力的条件下如何生长。可以这么说,也许你现在服用的某一种药,就得益于“海拉细胞”,只是你并不知道。“海拉细胞”至今仍被不断地培养、研究、出售。据估计,六十年来,“海拉细胞”在全世界繁殖的总重量已经超过五千万吨,有一百栋帝国大厦那么重。如果把它们联结起来覆盖地球的话,能够包住三层还有余。“海拉细胞”到底创造了多少价值?没有人能算得清。如今的“海拉细胞”明码标价,一小瓶可以卖到二百五十美元。“你非常著名,只是没有人知道”

可叹的是,许多研究公司利用“海拉细胞”获得了巨额利润,但拉克斯的家人一开始并不知情。当他们终于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听到这个消息时,感到非常震惊,也很愤怒。科学记者、美国作家丽贝卡·斯克鲁特在其著作《拉克斯不朽的生命》中表示:“他们(指医生)从未征求同意即采集细胞,这是当时的标准做法。”

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不仅拉克斯本人,她的家人也成了医学研究的对象。在拉克斯死亡25年后,她的丈夫大卫·拉克斯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意思是:“你的妻子一直活着,在实验室里生长了25年了。现在,我们需要检查一下你的孩子,看一看他们是不是有癌症。”

拉克斯的女儿黛博拉在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常常会身心疲惫地想一些问题:科学家有没有克隆她的妈妈呢?他们培养“海拉细胞”,有没有伤害到它们?有没有用于不可告人的目的?

讽刺的是,拉克斯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一些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可是她的家人却一直生活在贫困中,买不起医疗保险。经过最初的委屈和愤怒,拉克斯的家人逐渐心平气和。不久前,黛博拉终于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见到了“母亲”,那是一小瓶冷冻的“海拉细胞”。她喃喃低语:“你非常著名,只是没有人知道。”2012年第15期

六十年前的电波

豹子

洛杉矶市民蕾欧娜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存放在阁楼上多年、仅作纪念意义的飞歌牌老式收音机,会被美国飞歌公司出资1.7亿美元收购。罗斯福总统原音重现

蕾欧娜的父亲是一个大型农场的主人,她从小就常看到父亲热衷于每天用收音机收听各电台的广播节目。

1996年,蕾欧娜的父亲去世。她从父亲的遗物中选择了一部生产于1920年的飞歌牌收音机带回了家。对她来说,这是她对父亲独一无二的纪念方式。

2006年圣诞节前,蕾欧娜让两个儿子——九岁的托马斯和七岁的布林,跟自己一起清扫阁楼。托马斯忽然对这台外貌古怪的收音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前,蕾欧娜告诫过两个孩子,不要去触碰这台收音机。可是趁蕾欧娜不注意,托马斯和布林却已经插上了收音机的插头。

收音机里传来了咝咝啦啦的杂音,就在蕾欧娜正要发怒的时候,收音机里传来了一阵低沉的音乐声响。那是一首上个世纪早期流传的乡村音乐作品。紧接着,节目主持人娓娓道来:“现在是1923年12月20日。亲爱的听众们,你们好。”

蕾欧娜皱了皱眉头,她觉得现在的广播节目也太不严肃了。这天又不是愚人节,怎么会在开场的时候就开这种听起来让人觉得无聊的玩笑。很快,蕾欧娜发现,托马斯和布林每天都会带一些孩子来到自己家中。他们一进门就会直奔阁楼,围着那台老式收音机,收听它播出的节目。

2007年2月末,一个中年男人拜访了蕾欧娜一家。他自我介绍说自己是托马斯同班同学的家长,他的来意是想购买那台老式的收音机。这个要求被蕾欧娜当场拒绝了。

托马斯在母亲的追问下说出了实情,原来,在来收听广播的同学中,有人在好奇之下,用手机录下了一段音频,并且回家后放给家长听。这名家长认定,这个节目在现在的广播频段中无法找到,所以认为蕾欧娜的收音机肯定有奇特的秘密。蕾欧娜没有多想,她认为如今的私人电台节目也很多,没准是哪个怀旧的主持人自己开创的节目。没想到,几天后,那个中年男人和孩子们一起来到了蕾欧娜的家中。蕾欧娜怕他会对收音机做出什么离谱的事来,于是一同上了阁楼。

这一次,收音机里传来的是一段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关于“二战”的演讲。蕾欧娜惊呆了,现在不是“二战”纪念日,怎么会突然有这样的演讲播出?而那个中年男人则用自己带来的录音机,录下了演讲的整个音频。

不久后,这段音频被上传到网上,并引起了轰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清楚地记得,这段声音和当年自己从收音机里听到的一模一样,不少出版社要求买断这段音频。更古怪的是,有人拿出了关于这段演讲的文字资料,经过对照发现,音频中的演讲和文字的演讲稿有着四五处不同之处。

最终,NBC广播公司宣布,这段曾经由自己公司播放的演讲还存有当时的节目音频,和网上放出的这段音频一模一样。只是他们宣称,因为这段音频当中个别词句的问题,自播出以后就被封存,没有外泄。他们要求上传音频到网上的用户给NBC广播公司一个解释。神秘电波穿越时空

2007年7月,蕾欧娜家门庭若市。原来NBC通过技术手段锁定了在网上发放音频的IP,正是那个曾要购买收音机的中年男人的上网地址。他在网上写明事情的来龙去脉,想从纠纷中脱身。

于是,蕾欧娜家的那台收音机吸引了大量好奇的人前来参观和收听。蕾欧娜面对应接不暇的来客不知所措,她强调自己除了收音机,从未收藏过什么古老的音像制品或者音频录音,那段罗斯福演讲的音频也是从收音机播放的广播中录制的。这样一来,有音像公司提出,能否让他们在这里收听收音机里播放的节目并且录制下来,他们愿意为此付出不菲的报酬。和音像公司持同样态度的,还有来自四面八方好奇的网友。不堪骚扰的蕾欧娜答应了音像公司和这些好奇网友的要求。她同时觉得,这是一个赚钱的途径。阁楼上的老式收音机被插上电,每天起码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它为蕾欧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很快,在这里录制下来的音频被逐一曝光。随着大量音频被放置在网上,音像公司开始着手研究这一奇特的事件,其结果让所有关注此事的人震惊。

收音机里播出的节目,经过电讯专家的分析,以及NBC、ABC、CBS这三大公司的验证——这些节目均为这三家广播公司在六十多年前播出的节目,而且节目内容和三家广播公司存放的一些资料比较,没有丝毫差错。

三家广播公司马上联合对蕾欧娜发出通告,声明蕾欧娜在没有取得许可的情况下,播放这些广播节目属于侵权。如果蕾欧娜不停止这样的行为,三家广播公司将联合对蕾欧娜提起诉讼。蕾欧娜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而且,她也无法拿出三家公司指责的她家中存放的音频。

2008年4月,法院开庭对此案件进行审理。三家公司拿出他们六十多年前节目的播放安排档案跟网上已经出现的音频进行对照,新闻、歌剧、趣闻以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当年最为火爆的“积宾尼节目”均全部吻合。

蕾欧娜表示,愿意让警方进入自己的家中进行搜查。看有没有这样的音频资料存在,同时表示,可以让专家对收音机进行检测,找出奥秘所在。

阁楼上的老式飞歌牌收音机出现在了法庭上。专家检测的结果让人们瞠目结舌:它就是一台生产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古董产品,根本没有做任何的改造或伪装。蕾欧娜当庭打开了收音机,收音机里传来的是哥伦比亚公司的“积宾尼节目”,声音非常清晰,这让法庭上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而同时将最先进的收音机调到与其一样的频率,却只有咝咝的电流声。

案件的最终判定虽然已经尘埃落定,可是已经没有人再去关注案件本身究竟如何,全美的目光都投在了那台老式飞歌牌收音机上。到底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能够让它接收到六十年前的电波??

蕾欧娜的家中迎来了新的客人,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理学家和电信专家会聚一堂。他们想要对这台老式的飞歌牌收音机进行研究,以便找出隐藏在它身上的秘密。

美国电波演技协会的成员做出大胆的假设,如果这台收音机能够收到六十年前的电波,这证明这些电波的确存在。如果使用昂贵的信号接收设备,说不定能捕捉到电波的来源和信号。一组昂贵的接收设备被迅速运送到了蕾欧娜的家中。专家们将设备安放在收音机的周围。当收音机被打开、声音娓娓传出的时候,那些先进设备,却根本无法捕捉丝毫当年的信号。

研究持续推进了三年多的时间,专家们一无所获。但日夜的研究和骚扰让蕾欧娜不堪重负,她希望回到过去的生活中。蕾欧娜做出了决定,她开始谢绝专家们的研究。

蕾欧娜的拒绝让专家们心急如焚。他们都坚信,收音机后隐藏的秘密,不仅仅是六十年前的广播节目的电波那么简单。任何突破,都可能为人类对时空的研究做出巨大的推动。

2011年9月,美国飞歌公司派专人跟蕾欧娜进行接洽。他们表示愿意花1.7亿美元购买蕾欧娜手中的那台当初不过花二美元买的老式收音机。并且,飞歌公司还愿意额外赠送蕾欧娜一台和她这台收音机同批出厂的产品,可以作为她对父亲的纪念收藏起来。

最终,蕾欧娜和飞歌公司完成了交易。拿到这台神奇的收音机后,飞歌公司马上开始着手组建团队对它进行研究。它们按照这台收音机的结构,用最精细的模具,一点点地完成了绝对精密的生产,连内部真空管的弯曲度、管壁厚薄都将误差控制在纳米级别以内。飞歌公司可以预料到,生产出能够收听过去节目的收音机,将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笔财富简直是不可估量的。

只是,飞歌公司遭遇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坚持研究了半年之后,飞歌公司只能无奈地放弃,但仍将这台收音机妥善存放,作为飞歌公司的传奇圣品。他们欢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前来揭秘。如今,有近千名物理学家和电信专家在对这台收音机进行研究。就连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也表示出了对这台收音机的浓厚兴趣。

在空间物理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霍金推测:“虽然我们现在无法确定这台收音机到底是如何做到了这一点。可是我们能够确定的是,这些广播的信号和电波的确存在。可能是电波能够存在的时间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更可能的是,这台收音机能够抵达六十年前的某个时间片段当中。一旦人类能完成对它的研究和探索,也许我们就能够回到不同的时间平面去。这很有趣,你想一想,你能在那里,看到过去的和未来的你,也能看到你父母小时候的样子。”2013年第12期

神秘的德罗帕人和圆盘之谜

周周  马思奇 编译洞穴中发现716枚神秘圆盘

1937年至1938年,北京大学的考古学家齐福泰率领的考古调查队,在西藏和青海交界的巴颜喀拉山脉中进行调查。

途中,在寻找休息场所时,他们偶然发现了一个洞窟,洞窟中的石壁上描绘着太阳、月亮、地球及其他太阳系的行星。继续往里走,在洞窟的深处,一些坟墓排成一列,不可思议的是,坟墓中的遗骨基本上都长约120厘米,头骨比一般人的头骨大许多。遗骨的腰围直径是30厘米、厚度大约1厘米,在遗骨的旁边放着用某种石头制造的圆盘。圆盘中央有圆孔,圆孔外侧有两条双螺旋形的沟。考古队经过仔细调查研究这些沟槽,确认这是首次发现的未知文字。圆盘总共有716枚,类似于老唱片,根据当地民族的名称,它被命名为“德罗帕石”。

据说,专家们后来曾多次试图解读“德罗帕石”上的文字,但都没有成功。圆盘上的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最终成了一个谜。

就这样,“德罗帕石”在北京大学被尘封了二十年。直到1958年,北京大学的楚闻明等六位学者致力于德罗帕文字的解读,情况才有所改变。终于,“德罗帕石”上的部分文字被解读出来。

圆盘上雕刻的事情令人震惊:那是发生在1.2万年前的事情,从外星球来的德罗帕人乘坐的宇宙飞船在巴颜喀拉山因故障紧急降落,由于他们修理不好飞船,最后只得选择留在地球上,适应这里的生活。

在圆盘上还刻着:“德罗帕人是乘坐宇宙飞船从云上飞来的。当他们出现时,我们无论男女老少,都一直隐蔽在洞窟中。直到我们从德罗帕人的动作、语言中,逐渐感悟到他们并没有什么敌意。”这是当地人记录在圆盘上的内容。

在洞窟中的坟墓里,除了身高120厘米左右、头骨比一般人大出很多的遗骨之外,还发现了普通人的遗骨。故而考古学家认为,德罗帕人应该是逐渐和当地居民生活在了一起。因此,当地居民才在圆盘上记下了自己的感受。

1962年,楚教授发表了《1.2万年前存在宇宙飞船和文字的关联》这样极富挑战性标题的研究成果,但等待他的是嘲笑和不相信。1965年,楚教授去世了。德罗帕人是外星人吗

当时,仅有苏联的科学家表示深切关心。莫斯科的科学院为了调查这一发现,要求把圆盘送到莫斯科。之后,苏联的科学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析,最终得出“德罗帕石”含有相当数量的钴、铝和硅等元素。而且,随着调查的深入,很多奇怪、有趣的事实被公布了出来。

苏联科学家瓦奇斯拉夫·扎伊杰夫博士在苏联的《人造卫星》杂志上发表的内容称:“圆盘是像电唱机那样特别的机械,加入电源,就会出现特别的节奏,振动或发出蜂鸣声。”

同时,科学家通过调查生活在洞窟附近的人们,听到了这样的传说:“远古时期,曾有个子矮小、瘦弱、黄皮肤的人从云中出现。那些人的头大而圆,形象丑陋。”从这一点来看,似乎也可以窥视到德罗帕人实际存在的可能性。

那么,对于德罗帕人这样的描写,你是否想到了些什么?是的,那就是外星人。圆盘不翼而飞

1974年,奥地利工程师恩斯特·魏格纳在西安半坡博物馆,偶然看到两个圆盘。出于好奇心,恩斯特·魏格纳把那两个圆盘用波拉罗伊德照相机拍了下来,但这些照片并没有引起什么关注。

1994年3月,出于对中国存在金字塔和圆盘事情的关心,德国旅行家哈特维希·豪斯德尔夫从拉斯韦加斯与相识的佩特·克拉萨一起飞到中国。为了确认恩斯特·魏格纳照片中的圆盘是否存在,他们来到了西安半坡博物馆。豪斯德尔夫访问了半坡博物馆。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二十年前魏格纳拍摄到的圆盘,甚至连关于圆盘的记录也没有留下。他们是两万年前坠落的外星人后裔

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的圆盘就这样不翼而飞、不知所踪了。但另一方面,国外的一些考古学家、科学家也在不停地寻找圆盘的踪迹。

早在1945年,在印度北部的穆索里任军务的英国人塞尔盖·罗拉多尔夫教授,在印度会见了被认为持有德罗帕圆盘的人。据那个人说,被称为“德罗帕”的部族在宗教仪式上有一件类似圆盘的道具,该道具直径22.9厘米、厚5厘米,非常重。塞尔盖·罗拉多尔夫教授便花了60英镑买下了这个所谓的圆盘,并带回英国。

不久,罗拉多尔夫教授遇到了自然研究学家卡利尔·罗宾·埃班斯博士,两人谈起了圆盘的事情。当时,两人把圆盘放在天平上称,重13.5千克。但奇怪的是,圆盘的重量并不固定,通过调查重量的变化,他们发现圆盘是以3.5小时的周期在增减重量。

埃班斯博士对德罗帕人和圆盘非常感兴趣,为了寻找德罗帕族,他来到了中国的巴颜喀拉山脉的高山地带。埃班斯博士谎称来这里学习德罗帕语,才慢慢地融入到当地部族中。从当地人的口中,埃班斯博士知道了被数百人拥护的领导人拉甘·拉,并从他那里了解到部族的历史。

领导人拉甘·拉称,他们的故乡之星是天狼星;他们的故乡曾在两万年前和公元1014年,向地球派遣探险队;由于飞船出现了故障,幸存者无法从地球上起飞,只好留在了此地。总之,他说:“德罗帕人是从天狼星来的外星人的直系子孙。”德罗帕族确实存在

那么,德罗帕族真的存在吗?

1995年11月,有报道称在四川省德瓦村有一个部落,这是一个由120人组成的小村落,村子里的人身高最高只有115厘米,最矮的仅有63.5厘米。他们的居住方式和一般人无异,只是家里的门都特别小,床也很短小。那个村子距离巴颜喀拉山脉有数百公里。

德瓦村虽然距离巴颜喀拉山脉非常遥远,但是由于巴颜喀拉山脉是从青海省一直绵延到四川省,中间没有海洋等隔离。远古时代,从宇宙中降临的德罗帕人,数千年来似乎不可能只居住在狭窄的洞窟中,更何况从青海省的高山地带搬到海拔低、气候宜人的四川省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这样的环境更利于人们的生存。

这一发现绝非是偶然或虚假的。1996年,在NASA实施航天飞机的使命之际,拍摄到的UFO不仅形象酷似“德罗帕石”而且还伴随着发光现象。传说中的“德罗帕石”也带有电荷,或许“德罗帕石”正是模仿UFO制造的。

总之,“德罗帕石”是真实的,所拍摄的照片也是无疑的,身材不高的德罗帕人也是真实的,俄罗斯科学家发现“德罗帕石”具有不可思议的特性也是事实。至于德罗帕人和圆盘的全部历史,则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查。2014年第3期

这些“神器”永垂不朽

斑马黑黑 编译这只灯泡亮了一百多年

旧式的白炽灯泡,平均寿命是几千个小时。虽然新式灯泡的寿命可以达到2.5万个小时,但就算是它们也远远比不上美国加州利佛摩的那只“百年灯泡”——2011年6月18日,人们为它庆祝了110岁生日。

这只灯泡由美国俄亥俄州的薛比电器公司生产,设计者是阿道夫·查雷特。这位老兄曾经和爱迪生竞争,看谁能造出最好的灯泡。

这只设计功率为60瓦的灯泡,现在的实际照明功率只有4瓦,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公认它为全世界寿命最长的灯泡。当地人专门成立了“百年灯泡委员会”来照料它。1976年,它从旧消防站转移到新站时,还有特派警卫为它“护驾”。不下班的“临时工”水坝

在公元二世纪,印度朱罗王朝为了引水灌溉农田,决定建造一座大水坝。但雨季就要来了,为了防止洪灾让一切努力成为无用功,人们便造了一座粗糙的石砌大坝,想在正式水坝造好前顶替一下。

这一替,就是十年又十年,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千年过去了又迎来下一个千年。再大的洪水也没有把它冲垮。直到1500年后英国人来了,这座被后世称为“雄伟大坝”的“临时工”,仍然是整个地区唯一的防洪建筑物。孪生卫星:无穷尽的探索之路

对于一颗被送入太空的卫星,科学家们对其寄予的厚望就是它能好好工作几年。服役超过十年的轨道卫星很少,能在轨道外工作十年以上的卫星更是闻所未闻,但“旅行者号”做到了。

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国先后发射了“旅行者2号”和“旅行者1号”卫星,二者沿着两条不同的轨道飞行。最初的期望寿命是它们能运转四年,但是到了第五年,两颗卫星仍然好好的。35年后,距离地球233亿公里的两个“旅行者”还在工作。一顿晚餐的保质期是3.6万年

我们能用科学延长食物保质期。肉类可以安全地在冷库里保存几个月,有些军事口粮在妥善保存的前提下大约能撑五年。罐头就更不用说了,几十年也是有可能做到的。

而在北极,野牛和猛犸象的肉在冰冻了几十个世纪之后还能食用,有人已经尝过了。

回到1万年前,当时猛犸象还在西伯利亚游荡。死后,它们的尸体躺在冻土上,逐渐埋入冻土层中。有些尸体经过几千年的冰冻,还保持着皮肉完整、仿佛死去不久的状态。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人们陆续在一些地区发现猛犸象尸体。寒冰把肉质保持得非常完好,简直能够食用——如果你把半腐和冻伤的肉也归入可食用范围的话。当时有报道称,这些猛犸象的肉常被拿去喂雪橇犬。

而在二十一世纪初,有些不太关心自我保护的俄国科学家,毫不挑剔地从一具猛犸象尸体上切下了肉排烹制后食用,这无疑是字面意义上的“史诗级大餐”。

好在,结果证明吃猛犸象的老肉不算危险,它只是“糟得可怕”,跟在冰箱里放太久的肉的味道也没什么不一样。

回到1976年,也有一位很酷的科学家做过类似的事。当时人们在北极找到一具已有3.6万年的小野牛冻尸,他完成了一堆实验,然后淡定地切一些肉,炖了汤。看来沉重的科研工作带给了他重口味。他表示肉汤安全可以食用,而且味道是“可接受的”。所以,当你发现刚咽下去的肉饼是1994年就冻在冰箱里的,没事,在这方面你有不少前辈。2012年第16期

不用睡觉的人

佚名

人为什么需要睡觉?关于这个问题,科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世界上还存在一些无法正常睡眠的人,他们又是怎么回事呢?人为什么要睡觉

一个正常人的睡眠通常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清醒逐渐趋向睡眠的过渡阶段,这时我们的眼睛是睁着的,眼球做圆周运动,渐渐失去聚焦能力,身体渐渐失去平衡,此时如果有来自外界的刺激,我们立刻会被唤醒。第二阶段是我们辗转反侧于床上的阶段,这时可以出现片断式的短梦。当然,必须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才会由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合称为睡眠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后约半个小时,我们的整个身体开始进入深睡眠状态,此时脑电图上出现慢而有节奏的睡眠电波,心率和整个肌体的新陈代谢均进入了最基本的状态,大脑皮层失去了控制力,遗尿及梦游一般在这个阶段出现。第五阶段是梦境阶段,如果睡眠超过了第四阶段,大脑皮层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极顶期,这时大脑血量突然增加,大脑温度上升,眼球不规则地转动,脑电图上的睡眠波形是短而无定性的,幻觉出现了,人进入了梦境。深沉睡眠与表浅睡眠是交替出现的,大约90分钟出现一次幻觉性的睡眠。在8个小时的睡眠中,能进入梦境的睡眠总共约两个小时。

那么,睡眠是怎么产生的呢?人为什么非要睡觉不可呢?1910年,法国科学家让·列德和彼德隆进行了人类关于睡眠研究的首次实验。他们采用强制的方法,让一只狗在10日内不睡,然后将它的脊髓液抽出,注入到其他狗的脊髓腔内,结果那些被注射脊髓液的狗很快就入睡了。然而,他们既无法证明这些被注射脊髓液的狗是因为输入了脊髓液而入睡的,也无法从脊髓液中提取出所谓的“促睡眠素”。毫无疑问,他们的努力失败了。

1963年,瑞典科学家莫尼尔等人“卷土重来”,他们从困倦的家兔的血液中,用新的生物化学方法分离出一种能促进睡眠的化学物质,这种活性很强的化学物质只要5克,就能使5万只家兔入睡。1977年,科学家们确认这种物质是由9种氨基酸组成的“促睡眠肤”。

此外,美国科学家约翰·巴佩海默等人也进行了类似研究,他们从羊脑中抽出脑脊液,从中分离出一种小分子多肤,命名为“S-促睡眠肤”。我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进步较快,于1982年成功地人工合成了“S-促睡眠肤”,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对这项研究做出最卓越贡献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卡诺威斯金教授,他发现在脑细胞的薄膜内有一种酶体,这种酶体在动物沉睡时活力明显增强,同时肝糖原在脑细胞内也很快地增长了70%。但如果动物醒来,这个现象就立即消失。他认为促使动物从睡眠中苏醒所需的能量,来自过分增长的肝糖原。

此外,还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人为什么要睡觉?常识告诉我们睡眠是为了休息,睡眠本身也确实是最好的休息,因为当人进入“睡眠”状态后,人的基础代谢率降到最低点,人体各系统的工作速度减慢,并且在脑电图上初步出现慢电波。按照这个思路推理,如果一个人不进行任何活动,消耗能量较少,那么需要的睡眠理应减少,但是初生的婴儿活动甚少,为何他们每日都要睡上18个小时呢?同样,宇航员在失重的状态下,消耗能量极少,为何他们也要睡眠呢?所以,说睡眠仅仅是为了休息,或者说睡眠就是休息,是不全面的。形形色色的不眠者

传统的医学观点认为,睡眠是大脑的食物。既然如此,又该如何看待那些并不需要睡眠的大脑呢?大脑与睡眠的实质关系究竟如何呢?

瑞典妇女埃古丽德自1918年母亲突然去世后,过度的精神刺激使她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睡眠了。医生给她开了许多镇静药和强效安眠片,但是没有任何效果。每逢夜间,她都在不停地干家务活,疲倦时就上床休息一下。埃古丽德到1973年已经86岁,住在养老院。她的身体一向健康,并没有受到多年不眠的什么影响。

古巴有一位退休的纺织工人伊斯,他从13岁开始,四十多年间从未睡过觉。据他本人说:“我失去睡觉能力,大约在患脑炎后进行扁桃腺切除手术时,当时心理上受到惊吓,从此就不能入睡了。”1970年,一批精神病医生对他进行了两个星期的全面观察。仪器监测表明,伊斯即使闭上眼睛躺着,大脑仍然和醒着的人一样活动,绝对没有睡着。

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出了一位著名的不眠者奥尔·赫津。这位居住在新泽西州的老人,家里从不置床,甚至连吊床都见不到。他一生中连小睡的经历也没有。许多医生轮班监视,发现缺乏正常睡眠的奥尔,其精神状态及生理状态反而超过一般人。当体力不佳时,他就坐在一张旧摇椅上读点什么;当他感到体力恢复,又继续投入劳作。医生对奥尔的不眠现象无法解释。奥尔的母亲则认为,这可能与自己在生下奥尔前几天时受到严重的伤害相关。奥尔到了90岁时,他已经活得比许多有正常睡眠的人更为长久。

无法睡眠是否属于脑功能障碍?事实上,有些不眠者的智力倒显得更高一些。法国人列尔贝德1791年生于巴黎,1864年逝世,在这73年中,他居然有71年没有睡过一次觉。这种情形源于他两岁时的一次事故。1793年,他和父母一起去看国王路易十六被处绞刑的场面,不料观众席倒塌,将他压在下面,昏迷过去。后来,他虽被医生抢救复生,但头盖骨已是破裂难补了。由于这个缘故,他一生中都无法睡觉了。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日后的读书与治学,列贝尔德后来成为颇有名望的学者。列尔贝德的大脑究竟是怎样像心脏那般无休止地工作的呢?

西班牙的塞托维亚在19岁那年从睡眠中惊醒,此后睡眠日减,到了1955年,睡眠就完全与他无缘了。33年来,这位西班牙人已经度过了1.2万多个不眠的昼夜。尽管塞托维亚长期不眠,他却体格强壮,精力旺盛,看上去无丝毫倦意,反倒显得朝气蓬勃。每天晚上,他都像正常人一样躺在床上,但不是睡觉,而是读书、听收音机;清晨他就和大家一样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甜蜜的睡眠就没有甜蜜的梦,然而,塞托维亚自有他的享受。1988年,他所在城市的体育馆举行了一次48小时无间断的足球循环赛。球场上球员们轮番上场,裁判也轮换执裁。看台上的观众们换了一批又批,唯独一个人坐守看台大饱眼福地连续观看了两天两夜的全部球赛。此人当然是塞托维亚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西班牙有一位不识字的农场工人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像一头野兽那样工作,工作从来不会使我疲倦。如果我能读书,晚上的时间就会变得短些了。”

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不眠者,医生们的见解大有分歧,有的认为大脑由于偶然的变故而激发了潜在能力,造成有些人无法正常睡眠。有的提出所谓不眠是相对的,只是不眠者及周围的人对骤然而至的短暂睡眠状态没有察觉罢了。更多的意见则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现象,答案要从大脑解剖学上的新发现中去寻找。2014年第22期

现实生活有超人

任秋凌

1963年漫画传奇人物斯坦·李和杰克·科比第一次打造出X战警时,他们并不清楚从他们手中到底诞生了什么。尽管当时蜘蛛侠、绿巨人和神奇四侠抢尽了风头,但令漫画书迷们感到失望的是,这些超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是有数量惊人的一批人(通过基因突变的方式)已经获得了“超能力”,完全可以把他们归类为超人。冰人《X战警》最早的一个人物是罗伯特·巴比·德里克,又名冰人。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冰人,这个人也许不能把日常物体变成冰块,但是他是有20项与抵御严寒有关的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其中包括冰浴时间最长的人,他在冰水中能坚持待1小时13分48秒。这个人就是维姆·霍夫。霍夫取得的众多成就中,包括他在冰中站立长达1小时44分和仅穿一条运动短裤在芬兰极圈里跑马拉松,他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仅穿一条短裤。科学家发现,霍夫确实能够调节他的身体功能,升高皮质醇的水平,抑制与免疫响应有关的细胞生成,并使自动进程变得更快、更有效。他认为,他的超能力是冥想练习的结果,而且任何人都能学会这些本领。他甚至已经把这写成了一本书。马拉松高手

迪安·卡纳泽斯的肌肉具有非凡能力。当52岁的他做运动时,他永远不会达到“乳酸阈值”,因此他不会因为肌肉失灵而感到极度疲乏,这是因为他的身体清除乳酸的效率非常高。这意味着他在进行耐力表演时,能保持水合作用和显著的长期功能。乳酸是葡萄糖的副产品,能被转化成能量。但是一旦达到“乳酸阈值”,乳酸就会达到饱和状态,酸会在肌肉里越积越多。此刻大部分人会被迫停止运动。然而卡纳泽斯并非如此。他在22年的运动生涯中取得的成就包括:80小时44分不睡觉跑完563公里,在温度高达49℃的情况下跑完加利福尼亚州死谷的217公里极限马拉松,以及2006年在连续的50天内跑完美国50个州的50项马拉松。一些人认为,只要卡纳泽斯能够适当地进食和饮水,他就能以每小时16公里的速度连续奔跑,直至“老死”。不知道恐惧的人

挪威的杂技演员埃斯基尔·洛宁斯巴肯具有极强的平衡感,他已经在很多致命高度展示了这种超能力。这个挪威人曾冒着生命危险在两个热气球之间的绳索上行走、在高达1000米的一座海湾上方的绳索上骑脚踏车以及在一摞椅子上玩倒立——这些椅子所在的那块岩石被嵌在两块落差超过1067米的岩石中间。科学家经过研究确定,洛宁斯巴肯不能以正常方式感觉到恐惧。他说:“当我集中精力时,我就不会产生多余的肾上腺素,而且我的心跳仍会保持正常。”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不管洛宁斯巴肯是站在陆地上,还是在一座30米高的建筑边缘玩倒立,他的心率读数始终都是一样的。2014年第16期

最可怕的科学工作

南木死鹿解剖员

世界上可能没有几位研究员有着约翰·弗瑟迪奇那样强大的忍受力。弗瑟迪奇是密歇根理工大学生态学副教授,致力于研究皇家岛国家公园上灰狼与麋鹿之间的数量分布关系。虽然这项工作听起来挺浪漫,做起来却相当不容易——多数时候是在搜寻腐烂的麋鹿尸体。循着恶臭发现残骸之后,弗瑟迪奇和研究伙伴们要用斧头和刀子把它剖开。为了拿到需要的骨头,弗瑟迪奇常常要在一群群的蛆和蜱虫之间摸索。一具鹿尸上可能会有5万多只蜱虫,而且它们都在寻找新的宿主。

把鹿尸大卸八块后,他们还要把骨头运回去。研究员们常常要在几英尺深的雪地里,拖着重达40磅的骨头回到实验场所。他们还要在附近搜集狼的粪便,进行基因和数量研究。“感觉就像圣诞老人,”弗瑟迪奇说,“做完这一切,你身上就背了一个装满各种礼物的垃圾袋。”回到设在岛上的实验室后,研究员要对骨头进行处理。第一步就是把它们扔进一大桶滚热的水里,把剩下的肉和毛发烫掉,结果就像煮了一锅挺恶心的麋鹿汤。弗瑟迪奇他们搜集的数据让生态学者明白,早期的食物会影响麋鹿后期躲避捕食者的能力。兽肉市场数据搜集员

人人都喜欢猴子,但没有人像杰克·欧文斯一样,要接受爱的检验。正在费城德雷塞尔大学攻读环境学博士学位的他,专门研究生态学和猴子行为。为此,他常要去非洲西海岸小岛比奥科这样的地方。在岛上,欧文斯手脚并用,在蛇类出没的草丛中搜集猴子的粪便。2010年,欧文斯去赤道几内亚调查一个非法兽肉交易市场,那里的商贩出售濒危灵长类动物的肉。在腐肉的恶臭中,欧文斯搜集了数百份猴子的毛发和组织样本,进行同位素分析,希望利用这些数据锁定偷猎热点地区。“市场上的大多数人都很恨我,而且他们毫不掩饰这种恨意。”欧文斯说。商贩们动不动就拿扫帚打他,冲他脚下吐口水,朝他挥舞焊枪和砍刀,赶他走。而欧文斯坚持不懈地干下去,得到了什么回报呢?他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持续整整一个月,最后头发都掉光了。床虱饲养员

碰到床虱,多数人的反应类似——首先是恐惧,然后是愤怒,接下来是采取暴力。然而,对于斯科特·哈里森而言,床虱引起的是一种奇怪的爱意。哈里森是俄亥俄州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堪称“床虱之友”:实验室里的伙伴们整天研究如何消灭床虱,哈里森的工作则是饲养它们,以备实验之用。实验室里有30多种床虱,有些达到数万只,它们对杀虫剂的抵抗能力各有不同。每天哈里森温柔地用兔子血饲养床虱,甚至冲它们吹气,把它们放在自己手上,这是在模仿床虱的吸食刺激。有时哈里森很忙,但据他说,跟床虱共事的一大好处就是:老板深知床虱之害,不会逼他把工作带回家。地铁工程师

纽约地铁每天运载540万人,行驶在总长660英里的铁轨上,所经之处多为阴冷、深邃的地下隧道。当地铁呼啸前进时,多数乘客丝毫没有意识到,有一小群交通工程师正在隧道中长途跋涉,测试信号,保证轨道正常。尽管他们上岗前会接受大都会运输署的培训,但真正工作起来,却往往发现自己心理准备不足。夏天隧道里的温度可达100华氏度以上,到处是老鼠,到处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还有给列车提供动力的危险的输电轨,它输送的是600伏的直流电,足以致人重伤甚至死亡。而且,由始至终,400吨重的列车都在身边,以至少30英里的时速前进。“如果一个人从没来过这样的地方,肯定会瞠目结舌。”纽约公共运输局官员乔·里德说,“曾经有人当场吓得动弹不得。”冬季上班的南极天文学家

2005年,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研究生辛西娅·张面临选择:到夏威夷或南极的天文观测站工作。“简直不用考虑,”她说,“如果去夏威夷,随时买一张机票就能去。”于是她选择了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那里夏天的温度都低至华氏零下10度到零下40度,吃的方面选择有限,整天研究宇宙背景辐射。总的来说,条件艰苦,但不算可怕。然后,2012年冬,她又去了观测站。

在南极,太阳于3月21日落下,然后直到9月才会再次升起。冬天的温度一般在零下70华氏度到零下90华氏度之间,但不时会降到零下100华氏度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仍然要定期出去,检查研究设备,给望远镜上润滑油。眼睛一眨,睫毛往往就会冻到一起。因为空气太冷,不能保存太多水汽,哪怕是观测站内也非常干燥,以至于常常会鼻孔出血,皮肤掉屑。同时,由于仅有五十多名研究人员和后勤人员选择在这里过冬(夏天约有170人),他们感觉更加孤独。舒服的热水澡有助于缓解这种感觉,但每人每周只能洗两分钟的澡。泥浆测井员“泥浆测井这一行找的是能把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做得很出色的人。”科特·冯德里特说。他在大学读完地质学之后,做了一年的测井。在石油钻井的所有工种中,测井员是食物链上最低的那一级。“而且没人会让你忘记这一点。”这工作的名称很直白地说明了它的内容:钻井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或每隔一定深度,将返出井口的泥浆取样观察和分析、化验,了解石头样本的矿物构成和含油潜力,这对安全、快速钻井和判断地下油气层很有意义。

至于工作过程,就是连续12个小时,一遍又一遍透过显微镜不停地观察。测井员往往是两人一起工作,一个人忙时,另外一个人休息,轮流上班。沉闷和辛苦还可以忍受,更让人担心的是危险。一旦钻井过程中发生阻塞,测井员要探身到装满泥浆的金属槽内,进行清理。消化系统失调研究者

说格伦·吉布森的工作令人恶心已经算是客气的了。吉布森是英国雷丁大学一名微生物学教授,他研究人类消化系统内的细菌,以便治疗应激性结肠综合征之类的紊乱症。在研究中,吉布森会把由志愿者排泄物样本构成的液体倒入人类消化系统模型中,然后用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的细菌样本。“那股恶臭弥漫在整个实验室、整栋大楼和周围区域。”他说。吉布森尽量让自己不要受到感染,他会戴上手套和口罩,但是接触是难免的。有一次在拆开一个邮寄到实验室的包裹时,他身上溅到了带血的粪便。还好,不是所有收到的东西都那么恶心,至少对他来说是这样。“几年前,我们正等着收从美国寄来的几百份粪便样本,结果意外地收到了一盒猪扒。”2014年第10期

全球最寒冷村庄

张子宇 罗晓彤

-50℃有多冷?将一锅滚烫的开水泼出去,开水在空中瞬间变成一条冰雪带,随即飘散而去。每当冬季来临,这一幕时不时出现在俄罗斯远东小村奥伊米亚康。

即使这个冬天俄罗斯特别冷,大部分地区甚至遭遇七十多年来最强寒流袭击,学校停课、居民供水供暖系统出现故障、汽车“趴窝”、建筑施工中断……奥伊米亚康的居民还是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在这个全球变暖的年代,还有它这样一个被称为地球“寒极”的地方。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定居点,其最低温度曾低于-71℃。

在这个村落生活的居民,并非拥有强大物质支持的科学家,而只是普通的牧民和猎人。由于天气极度寒冷,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全球其余几十亿人的生活体验和烦恼——虽是现代文明社会,但由于气候极端,很多东西会在此失灵。-60℃水不结冰

奥伊米亚康属于俄罗斯联邦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管辖,得名来自萨哈语,意为“不冻的水”,由村庄附近的一眼温泉而来。驯鹿牧人通常在这里歇脚,让驯鹿饮水,于是奥伊米亚康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渐发展成一个村庄。

值得注意的是,奥伊米亚康的地理位置并非极北,从地图上看,它处于西伯利亚的中南部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南350公里。其极寒的气候与那里特别的地形构造有关——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每年冬季的寒潮在这里汇集聚合。

奥伊米亚康的冬季平均温度,通常保持在-50℃。对于世代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居民来说,这个温度他们早已习惯。村里唯一的学校只有在温度降至-52℃时才停课。

1926年1月26日,奥伊米亚康地区达到-71.2℃的极端最低温度,这是有人居住地区所测到的最低温度,仅次在于南极洲沃斯托克站测得的-89.2℃。

根据当地人的说法,当气温到了-65℃以下,人朝地上吐的一口痰,在还没有掉到地上之前就先结成了冰。在-60℃的低温中,如果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出现在户外,人的脸可能在几秒钟之内就会被冻伤,甚至被风吹伤。温度计中的水银也会被冻住,如果往杯子里倒开水,不小心溅出来的水会立刻变成冰。挖一个墓穴需要三天

目前,奥伊米亚康共有2300名居民,很多住户的祖辈早已在此居住。大部分居民都以狩猎为生,其余的则饲养奶牛和驯鹿。

村里只有一家小杂货店提供生活必需品,并没有现代化的便利设施,大多数房屋的厕所都在户外。

由于常年寒冷,这里依靠燃烧煤炭和木材取暖。虽说设有以煤炭为燃料的发电装置,但如果煤炭供应中断,整个村庄就会在5小时内陷入瘫痪。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奥伊米亚康,汽车发动机必须保持全天候工作,熄火片刻后可能就无法重启。另外,车辆启动后必须沿直线驾驶,否则轮胎会在转弯时脱离车轴飞出去。

这里有手机网络,但手机在极端寒冷天气中根本无法使用。这里曾有过一家牛奶加工厂,但已于2007年10月关闭。对于奶牛来说,这里的冬天实在太寒冷,人们不得不用皮质袋子把奶牛的乳房包裹起来,以防它们被冻伤,而成本也就此增加。尽管如此,当地居民并不缺奶,他们把冷冻后的奶保存在地下一米的地窖中。

冰冻天气给村民造成的另一个困扰是埋葬逝者,他们必须用煤点燃篝火,燃烧数小时,才能让泥土解冻,然后把滚烫的煤推至一旁,挖掘10厘米,然后再次点篝火解冻,多次重复。挖一个足够埋葬棺材的墓穴,需要3天时间。

不过寒冷也给当地居民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旅游业。对不少人而言,奥伊米亚康的极端寒冷天气是一种新鲜体验。俄罗斯几家旅行社推出旅游产品,带领感兴趣者参观奥伊米亚康,体验一把呵气成冰的“极寒”生活。在当地出售的纪念品上,也都标有-71.2℃这个标志性的低温数字。?

奥伊米亚康如此寒冷,但这里的人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早在苏联时期,就因村中居民长寿而闻名于世。

安德烈·达尼洛夫已是102岁的高龄。与其祖先一样,他一生与驯鹿相依为命。安德烈的父母分别在117岁和108岁时去世,而他的朋友阿里扬和阿夫洛斯尼娅夫妇现在已经90岁,却还有精力收养一名养女。

安德烈表示,自己从未生过病,都是因为经常食用名叫“哈耶克”和“乔尔切赫”的两种奶制品。哈耶克的味道和颜色会让人想到脂肪油,而乔尔切赫从其配方来看,更像是人们平时吃的冰激凌,将鲜牛奶和浆果搅拌在一起,将糊状物经过冷冻之后制成饼形,就成了“乔尔切赫”。当地医生说,摄入动物奶对保证居民的健康很有帮助,因为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另有研究者认为,完全纯净的空气和水、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饮食等传统因素,很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过于寒冷无法种植庄稼,当地居民的食物以鱼肉、马肉和奶制品为主,还会采摘野生浆果补充营养。

除了鹿肉,鱼肉是奥伊米亚康人主要的食物。西伯利亚的淡水湖与河川盛产各种肥美的鲟鱼、秋白鲑和宽鼻白鲑,这些鱼脂肪丰厚,营养奇佳,对当地人保持体温和维持健康有很大贡献。

村民捕鱼时,常常凿开冰层寻找鱼类,用渔叉等工具一击即中,然后将鱼冷冻和生吃。冷冻时,鱼要始终保持顺直的状态,否则很难切片。因为从冰面下把鱼打上来后,仅需30秒钟鱼就会冻住,僵硬得如同一块木板。

吃冻生鱼片与其说像日本刺身,还不如说更像吃西班牙火腿。将在室外冻好的鱼拿进屋中后,要立刻切成薄片。剥鱼皮时要格外注意,要在每一层中都保留一层薄薄的皮下脂肪,这里富含有益心脏和延缓衰老的脂肪酸。

这些菜肴在任何一座俄罗斯南部城市都是无法吃到的,甚至都无法运输,所以,它们只属于奥伊米亚康。2013年第16期

影视

恐怖片怎么拍出来?

马晓溪  姜黎

在人人都爱重口味的今天,随便洒几袋番茄酱已经没办法糊弄观众了,于是乎,咔嚓咔嚓,路人A头皮被掀开了,路人B心脏被挖出来了,银幕上动不动就血流成河,尸体横七竖八躺一地。

对于资深道具师及特效化装师刘吉来说,制造出“横尸遍布”的场景几乎可以说是“基本功”。大部分假肢、器官用硅胶做成,拍摄割喉戏时,化装师会在演员脖子上贴上一层很薄的硅胶假皮,里面夹着很多条装有人工血浆的导管。导演一喊“开拍”,演员用刀子割开脖子上的假皮,躲在后面的工作人员就迅速地通过导管挤出血浆。

假血浆的主要原料是色素、蜂蜜、水或者酒精,其中蜂蜜负责调节黏稠度,让假血浆看起来更真实。如果在冬天拍摄,就要用上酒精,避免假血浆凝结过快。“血浆的颜色其实也是有讲究的,因为血离开人身体后,颜色是会发生变化的:刚流出的血会带点粉色,比较新鲜;时间久了就会慢慢变黑,这个时候就需要加点绿色跟咖啡色来调和。”刘吉说。

而同样是硅胶皮,用来化装“抓伤”的就要薄多了,几乎是和皮肤一样的厚度,化装师要在这层薄薄的硅胶上施展本领,难度可想而知。为化装一小块“抓伤”,化装师要用各种颜料笔在演员脸上上色,从外围的瘀青到最中心溃败的血肉共要上色十几遍,一块拇指大的抓伤要耗时半小时,大面积的伤痕则要从天亮化到天黑。

伤口装因受伤情况而各不相同,“伤口装虽然是比较常见的特效化装,但每次接到这类任务时,我们都要先问清楚,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伤,枪伤、刺刀伤、炸伤还是烧伤。”刘吉说。

硅胶、假血浆,这一切从多方面做足功夫,让观众观看时恨不得紧闭双眼,可对电影音效师罗锟来说这还不够,他说:“如果有一部恐怖片,让你除了捂住眼睛之外还要堵住耳朵,那才是真正成功的。”人们不能忘记那些令人汗毛直竖的声音:《驱魔人》里被魔鬼附身的小女孩歇斯底里的粗口,《切肤之爱》里女主角用钢丝锯男主角的小腿时的声音,《咒怨》里伽椰子从楼梯爬下来时“嘎嘎嘎嘎”的声音。

金属乐队使用的电子合成器也能制作出恐怖的音效。金属音乐的风格偏向于狂吼咆哮、诡异吓人、死亡仇恨等,电子合成乐器则可做出尖锐的鸣声,借由忽大忽小的音量、忽快忽慢的音速,给人一种受压迫、急躁不安的感觉。除传统乐器外,还有一种名为“水琴”的乐器,它造型非常奇怪,主要部件是一个不锈钢谐振器“碗”与一个圆柱形“脖子”,包含少量的水和数十根长短不一的黄铜标尺,还配有一根类似棒棒糖的敲击棍,演奏时会发出让人毛骨悚然的声音。

为达到突出的视听效果,化装师、音效师自然想尽办法,而对剧组演员来说,他们的辛苦除技巧外,更多了一层心理上的压力和挑战。恐怖片的拍摄场地多在荒郊野外,拍摄《笔仙惊魂》时,导演安排饰演小武的演员翟文斌跑到一片小土坡上,事后他才知道这片土坡是一座坟。拍完戏,翟文斌对着土坡不停地磕头。另一次他拍《凶林》时,五个演员去山林中的一间茅屋拍摄,茅屋很脏,留有血迹,茅屋主人早已过世,屋子是专门用来放遗体的。

虽然活计难干,要求却不低,鬼片对“女鬼”外形的要求往往很高,要消瘦、大眼睛,单眼皮都不行。演员也需要很高的演技,和普通电影不同,鬼片重在气氛,演员往往要把全身感官都撑开去表现,一场拍下来特别累。执导过《鬼铃》、《公寓》、《笔仙》等多部惊悚片的导演安兵基说:“演员讲台词的语调和呼吸很重要,尤其不能让演员在演戏时眨眼睛。因为演员一眨眼睛,观众的紧张感就会消失。”

为了平衡阴沉的内容、肃杀的气氛和血腥的场面,剧组往往会想方设法补充“阳气”:《笔仙》在开拍时,请活佛为大家加持;《咒·丝》在开机前,整个剧组主创人员都齐聚八大处烧香。而翟文斌每次在拍恐怖片时,都要在片场念《心经》。2013年第18期

纪录片是怎样拍出来的?

陈赛《帝企鹅日记》中,七千多只帝企鹅围成方阵,抵御漫天而来的暴风雪。《深蓝》中,一群鲨鱼围攻幼鲸,海面翻涌惊心动魄的蓝色泡沫。《迁徙的鸟》中,鸟群一次次以无比飘逸的姿态掠过雪山、荒原。《微观世界》中,两只通体透明的蜗牛缠绵悱恻、荡气回肠。《海底印象》中,深海的夜行者在珊瑚礁丛中悠然漂游,发着鲜艳的光……这些镜头,常常让人忍不住要问同一个问题:“怎么拍出来的?”

在这些令人窒息的镜头背后,是什么样的摄影机、什么样的摄影师、什么样的环境?其实,这些问题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极精彩的故事。

BBC有一部纪录片《动物摄影机》,介绍科学家对于动物的观察和记录是如何上天入地——在雕身上安装唇膏大小的微型摄影机,可以从雕的视角拍摄它翱翔天际的镜头;内窥视镜头能够深入蜂巢,将蜜蜂的一举一动看得一清二楚;热能摄影机通过侦测动物身体发出的热力,在漆黑的环境中追踪拍摄大象、狮子等温血动物的行踪。安在高科技遥控模型内的摄影机能够深入狮群,拍摄凶猛动物生死相搏或温情脉脉的镜头;慢动作摄影机能够将动物的动作速度放慢1‰,把1秒钟的动作拍成15分钟,记录下那些肉眼不可能观测到的细节;潜水机器人可以潜入数千米的深海中,拍摄海底奇观……

对于纪录片摄影师来说,尝试这些新技术是充满乐趣的。《帝企鹅日记》中,为了拍摄新出生的小企鹅,摄影师杰罗姆·梅森设计了一种单脚滑行车,把摄影机绑在上面,能够在冰面上绕着小企鹅滑行拍摄;为了拍摄企鹅在海底觅食的镜头,他们将摄影机绑在一根大柱子上探入冰层下,然后随企鹅一起潜到海底拍摄。雅克·贝汉在拍摄《迁徙的鸟》时更是大动干戈。为了跟踪鸟群拍摄,他们动用了五六种不同的飞行器,包括传统滑翔机、热气球、直升机、小三角翼飞机和载有摄影机的遥控飞行器等。在这些飞行器的辅助下,摄影机跟着迁徙的鸟群,或者直接混入鸟群,一路从南极跟到北极,从大海跟到雪山,从冰川跟到沙漠,从世外桃源跟到沼泽地,拍下了许多无比震撼的空中飞行镜头。

比《帝企鹅日记》《迁徙的鸟》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微观世界》。这部以各色昆虫为主角的纪录片,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法国著名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天·地·人》系列中最精彩的一部。其实雅克·贝汉只是制片人,真正的导演和摄影是一对夫妇——法国生物学家克劳德·努利德山和玛丽·佩瑞努,他们厌倦了学术圈的封闭和自以为是,转而以电影为媒介,分享“在昆虫世界的发现与情感”。

这部片子将克劳德夫妇家门口花园的那片小草地,拍得好像一片龙蛇混杂的原始森林:蚂蚁像牛一样在水潭边喝水,蜗牛缠绵来缠绵去地交配,两只甲虫抵触决斗如角斗士,野鸡攻击蚂蚁部落,弄得蚂蚁尸横遍野,毛毛虫大军像火车车厢般节节前行。尤其一只蚊子的出世,仿佛维纳斯在海的泡沫中诞生,即使今天好莱坞最先进的特效技术,也达不到那种惊艳瑰丽的视觉效果。所以,你不需要到科幻小说里去寻找什么外星人或者异度空间,自家后院就上演着惊心动魄的《侏罗纪公园》。

为了将这个微观世界搬上胶片,克劳德夫妇耗费两年时间,开发了各种新的摄影技术与设备。比如在一个遥控飞机模型上装了轻如蝉翼的摄影机,可以跟着蜻蜓一起飞;一套运动控制摄影系统,由计算机直接控制镜头的运动,能多角度拍摄高清晰的影像而不破坏镜头流畅的诗意。这种设备极其昂贵,当时只在好莱坞的一些科幻大片如《侏罗纪公园》中派过用场。另外,他们对当时的摄影机做了大量改装,景深也做了修改,以达到超微距拍摄的效果。影片中多处应用了延时拍摄技术,达到慢速摄影的效果——毛毛虫在枝干上寸步挪动、雨滴爆炸的瞬间、食人草逐渐吞噬无助的猎物等,都令人叹为观止。

与科学家不同,纪录片的导演和摄影师总是喜欢在动物和人类行为之间寻找可以类比之处,无论《微观世界》《迁徙的鸟》《深蓝》,还是《帝企鹅日记》,我们都可以从其中的动物身上反观自己,发现与它们的相似之处,远甚于我们的想象,从而生出更多亲切的情感。摄影师还喜欢在自己的纪录片中,不动声色地渲染一些戏剧性的元素:《帝企鹅日记》中,那个痛失幼子的企鹅妈妈疯抢别人的孩子;《迁徙的鸟》中,折翅的小鸟在海滩上被一群螃蟹围攻;《微观世界》中,屎壳郎推的粪球被阻……这些细节加上快速的剪辑,使生物纪录片变得非常有趣,比起当年迪斯尼利用北极旅鼠集体跳崖自杀吸引眼球的手法高明多了。

搜索这些生物纪录片的拍摄花絮,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克劳德在一次采访中特别提到,拍摄《微观世界》的时候,他找了许多替身,有些昆虫真是天生的演员,比如那只飞离野草的瓢虫,它总是先打个旋儿再起飞,姿态也特别飘逸。

相比之下,《帝企鹅日记》的摄影师可能要“尴尬”一些:“我们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花一个多小时准备摄影器材,穿得像企鹅一样出门,背上是重达一百三十多磅的家伙。一到帝企鹅营地,两个小家伙——我们管它们叫波比和莱克斯,就会过来跟我们打招呼。它们啄我们的衣服,在摄影机前面绕来绕去,发出很好听的声音,像唱歌一样。尽管周围还有其他人,但它们只与我们亲近。有一天中午我们打了一个小盹,醒来发现它俩竟然也睡在我们身边。后来我们发现,原来它俩是因为没有‘爱人’,才在我们身上用错了情!”2014年第15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