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说:孔子的大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15:33:30

点击下载

作者:孙朦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长里短说:孔子的大智慧

家长里短说:孔子的大智慧试读:

前言

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关于孔子最著名和影响力最大的作品,首推《论语》。《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它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孔子毕生的智慧,在《论语》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甚至都浓缩其中。例如,《论语》中有很多充满智慧的名言警句,有“吾日三省吾身”,“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论语》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视为智慧的源泉。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很喜欢《论语》,曾经借用《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给他的女儿们取名为李敏、李讷,希望她们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

家长里短说孔子的大智慧,就是将孔子的智慧进一步大众化、通俗化,让其脱离令人敬而远之的传统文化的壁垒,脱离教条式的机械说教,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普通人,发挥它对于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和价值。

本书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商王室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侯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接连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闻名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朝礼制,大夫不得祖诸侯,“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

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后在72岁时娶18岁的颜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传说中在孔子出世前颜徵在曾见到麒麟。

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孔子抚养成人,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打听到父亲葬处,将父母合葬。

幼年即遭丧父的孔子,家境自然十分衰落。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但孔子15岁即“志于学”。他极为聪明好学,且善于取法他人。他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好礼”。

除聪颖好学外,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

孔子19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在官场上获得一番成就,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这时的孔子,已开始授徒讲学,凡稍有资质的,他都收作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出逃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齐景公对孔子赏识有加,十分厚待于他,甚至曾准备封给他一些土地,但被大臣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闻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对此力不从心,颇有无奈。孔子见此,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孔子在齐不得志,归国后,便“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当时,鲁政权由季氏掌控,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9年(前501年),51岁的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定公13年,齐国见孔子治下的鲁国日渐起色,便设计,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他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路上,前后荒无人烟,所带粮食吃尽,绝粮7日,最后弟子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幸得大难不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

颠沛流离凡14后,公元前484年,年近七旬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鲤、颜回、子路皆先他而去。

鲁哀公16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患病,不愈而亡,寿73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以致用,其乐无穷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孔子的大智慧】对于这句话的解释,主要观点是学习然后又时常复习,自然会因知识的获取而乐在其中。但也有的人认为,这里的“学”不是学习的意思,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也不是时常的意思,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也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这种解释颇有道理。其实,无论何种解释,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孔子这句话中所蕴含的“学以致用,其乐无穷”的观点。【孔子大智慧的解读】

孔子是紧紧围绕学以致用主题来办学的,孔子教学生学习“六经六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孔子非常博学,根据周、鲁、宋、杞等国的文献,整理编定了《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部经典,称为“六经”,作为教授弟子的教材;孔子平日教授学生的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并率领学生游学列国,在艰险的环境里奔波应酬,目的就是培养各种士官,以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的“流亡大学”,是学以致用的典范。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背过《诗经》三百篇,交给的政治任务却完不成,出使四方也不能进行言辞应对;这样,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这是切中了教育的核心问题。毛泽东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现代教育的弊端,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死读书、读死书,而且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今后就业有用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研究方法、逻辑思维、文字功底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因为学习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武装嘴巴;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推动实际工作。所以,在认真学习和深入钻研科学理论之后,要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真正把学习作为增强本领、推动实践的根本途径。

学得好不好,最终要看用得好不好。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读书很认真,实际工作能力很强;也有的人读死书、死读书,说起书本上的知识滔滔不绝,但一遇到工作中的难题就“抓瞎”。一个人如果不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只有提高了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众所周知,毛泽东远见卓识、才能超群、智慧过人。然而,这和他酷爱读书有关。他一生笃志嗜学,垂老不倦,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深刻领会,举一反三,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过读过,但不过是把它看作一句普通的寓言而已。而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将这个古老的寓言加以提炼,引伸,才领会出它的深刻寓意。他以愚公的形象比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高大形象,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比作太行、王屋二山,激励大家团结起来为挖掉这两座大山奋斗到底。当年压在我们头上的大山早已被新时代的愚公推翻了,毛泽东同志发掘的这个古老寓言,今天仍然焕发着新的生命力,启示和鼓励我们把横在实现四化征途上的重重障碍一一推倒,缔造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事求是”这句普通的成语,在中国已经用了近两千年。毛泽东同志对它作了新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他用这句成语教育干部,应当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毛泽东同志曾经借用孟子的话“心之官则思”,来启发大家要善于运用思想器官进行思索,养成分析的习惯,学会分析的方法。他还题了“多想”二字,同全党同志共勉。

毛泽东同志精心阅读马列的书,垂老不倦。在这同时,他还经常阅读中国的古书,而且很讲究读书里的学问,从来不是无所谓地去读,而是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常常把书里可以借鉴的内容自然而贴切地运用于指导实践。1956年,毛泽东曾建议一些领导干部读一读《后汉书》中的黄琼传、李固传。书中一些话语如“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曾被不少同志引为箴言。

毛泽东对《红楼梦》也有浓厚的兴趣,说这是一部顶好的社会政治小说。他多次要大家读,不是读故事,而是读历史,你要不读《红楼梦》,怎么知道什么叫封建社会呢?毛泽东看戏也常常与众不同。比如看《打金枝》,他是从工作方法的角度去看的,说郭子仪的儿子同皇帝的女儿结亲以后,闹矛盾,郭子仪和皇帝各自批评了自己的孩子,解决得很好。

显而易见,毛泽东读书的窍门主要是学以致用,联系实际,具体来说,可归纳为四点,即:改造、发挥、提炼、引申。晚清时期的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毛泽东的读书实践,学以致用,正好验证的这个道理。

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也说过一句话:“我发现有些很久以前的教诲还是有用的。”姚明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而且他总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这促成了他的成长。

姚明很喜欢读历史书。他研究比较多的一个人物是诸葛亮。从诸葛亮身上,姚明学到了他解决问题的信条。姚明认为,诸葛亮的理论主旨是运用一切可以支配的资源:你所有的士兵、军官和将军,找到一种方法让他们百分之百地发挥。这种思维方式在姚明来到NBA后对他很有帮助。姚明必须使出自己所有的一切。身体上,姚明处于劣势,虽然姚明很高,但他并不是很壮实。别人很容易把姚明从篮下推开,而姚明推别人却没那么容易。诸葛亮也是如此,他体格并不粗壮,他率领的军队也并不强大,但却能运用头脑击败更强大的敌人。

正是在这个启发下,姚明找到了自己在NBA的强项,尽全力发挥。姚明不会担心自己在他人眼中如何,别人怎样打球,或者以前的NBA中锋做了什么。姚明学会了抛开所有这些,提醒自己,即使对手有许多强项,自己的球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球投进篮里。球队是怎样做到的,自己起了什么作用,这些都不要紧。

姚明还从金庸的一本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姚明很喜欢书中英雄的处世方式。书中的英雄行事非常有原则,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他不是不苟言笑,他常开玩笑,即便是在临死的时候也很放松。姚明也希望当自己身处困境时,也能像书中英雄那样放松。

姚明还将这本书中讲到的不同门派之间的过招运用到了篮球运动中。打斗时,如果一方想击另一方的脸,开始时会握紧拳头,在另一方的面前高高举起。但是,如果什么动作都不做,对方就猜不出自己要打击的部位了。正如不同门派之间的打斗,在篮球运动中,准备进攻和防守前可以有许多不同站位。但姚明在出击的时候不先出手,要让对手猜自己将会做什么。姚明认为,对手如何反应会向自己透露一些关于对手的信息,对手一定会显示自己的强项,然后姚明就能据此设法回应。姚明学会了用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打球,或者用比对手感觉舒服的方式打球。

学以致用不仅是姚明的做法,许多成功人士也都是学以致用的模范。

提起华人首富李嘉诚,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有人说李嘉诚的成功在于幸运,在于机遇。但机遇是偏爱有头脑有准备的人的。曾有一个商人问李嘉诚:“李先生,您成功是靠什么呢?”李嘉诚非常肯定地回答说:“靠学习、不断地学习,并把所学的东西充分地应用到实践中。”

李嘉诚小的时候非常喜欢读书,他什么书都喜欢读。后来他来到了香港,做推销工作,他没有忘掉学习,他一面赚钱养家,还不忘一面博览群书。除了小说,文、史、哲、经济、科技方面的书他都爱读,因为他要了解前沿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

后来,李嘉诚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深有体会地说:“年轻时在兴趣的驱使下,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可那时表现谦虚,心里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因为当别人去玩的时候,我在努力地学习,他们每天都在原地踏步,而我的学问日渐增长,可以说我事业后来的成功,是因为我把所学的知识都很好地应用到工作中了。事实证明当时学习的冲劲,对以后的事业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正由于李嘉诚刻苦勤奋地学习,永不停步地学习,并学以致用,才使他获得了如此的成功。

可见,学以致用是一种走向成功的能力,是一种使自己更轻松地前进的智慧。而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把知识变成能力的人,就会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就会华而不实,很难获得真正的提高。这样的人,终其一生也难以获得成功。智慧之光从《论语》来看,孔子对书呆子是深恶痛绝的。在那个时代,没有现在这么多书,知识都是记载在竹简上,以及口耳相传。想要捧着书天天读,特别在厕所上读,是需要很大体力的。所以出个书呆子,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孔子最反对的是不能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而只是为学而学。他甚至说,一个人如果能尊崇贤达的人,对父母能尽力侍奉,也能对上级用心用力,对朋友说到做到。那么这个人就算没有学诗学礼,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不怨不怒,当为君子

【原文】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怨恨,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孔子的大智慧】“人不知而不愠”,这是孔子对君子的一个基本的判定标准。孔子周游列国时,被人当作大恶人阳虎围了起来。孔子莫名其妙,也不想知道究竟为什么,他“弦歌不绝”,毫不生气,之后不久自然误会消除,他做自己的事去了。在孔子看来,生气、发怒对于事情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发怒时很容易丧失理智,轻则出言不逊,影响人际关系,重则伤人毁物,有时还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发脾气并不能使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反而会增加一层新的矛盾。俄国文学家屠格涅夫,曾经劝告那些很容易爆发激情的人,“最好在发言之前把舌头在嘴里转上几圈”,通过时间缓冲,帮助自己的头脑冷静下来。在快要发脾气时,嘴里默念“镇静,镇静,三思,三思”之类的话。【孔子大智慧的解读】

在社交活动中,人们都愿意和性格豪爽的人交往。在社交场合,除非是原则问题,不要争得面红耳赤。一般来说,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勃然大怒,甚至翻脸,要表现出有气量,有涵养。俗话说:“气大伤身。”发怒者会伤身,对自己的形象也有不良的影响。动不动就生气的人,会失去朋友。

如果对一些事情感到不满,或者别人不理解你,甚至招惹了你,你很想发脾气,那么请控制住自己。你可以尝试一下散步,数数,深呼吸等活动,这样或者可以平复你的怒火,避免争执。如果是你的错,就应该马上道歉;是他人的原因,就向他解释一下,争取他的理解,避免不必要的对抗情绪。否则,受伤害的总会是自己。

有一位大学生到一家公司应聘,应聘的职位是产品营销。公司提出试用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他起早贪黑全力工作,而且颇有业绩。三个月已过,他恼怒公司没有正式聘用他而愤然提出辞职。当时他火冒三丈,说了很多过激的抱怨话,而这家公司的一位副经理请他再考虑一下。最后对方终于也动了气,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公司不但已决定正式聘用他,而且正在考虑是否给他一个营销部副主任的职位。就是因为他这么一闹,这家公司无论如何也不会再用他了。

生活中,需要保持一种平常、淡然的心态,对社会百态和一些问题冷静思考。冷静处世,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睿智的反映。生活里有太多的逆境,它是生活中的偶然。但是在理智面前,偶然总会转化为令人快乐的必然。偶然与必然虽说在理论上有很大的反差,但它可在冷静和智慧中达到完美的统一。古代典籍《大学》中曾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中的“得”字,体现了生活的享受。

面对社会要冷静。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还要有顺境与逆境的反思,这样既利社会又利自己。以冷静面对生活,有利于苦乐中的洗炼,可享尽人生中的惬意;以冷静面对他人,有利于善恶中的辨识,可亲君子而远小人;以冷静面对名利,有利于道德上的筛选,可提高人品和素质;以冷静面对坎坷,可除恶果保康宁,有利于安危中的权衡。所谓的大度、理智、无私和聪颖都是因为有了冷静而体现出来的。

冷静是理性、大度的一种深刻感悟。面对一个高速发展的物质世界,我们必须具有人性的成熟美。如果没有的话,成功就算是来到我们面前了,也会在毛躁中与失败相遇。

冷静就像是夏夜里习习的凉风,让人清凉惬意;暴怒如同漫漫火海中的汽油罐,给人忙中添乱。冷静是雨后天边的七彩虹,让人赏心悦目;暴怒是跋涉者眼中的海市蜃楼,让人走向绝境;冷静与暴怒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因为他们就像是一对天生的敌人,水火不容。

只有冷静才会给人们留下永恒的怀念。不久前传出这样一则消息:曾有一位公交车司机在心脏病发作后做了两件事:一是将车缓缓地停在高速路边,二是打开车门让乘客下车。而最后,自己却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原本可能造成一场严重交通事故的局面,被这位冷静的司机用他生命的余力平安化解了。这是一件多么需要智慧和耐力的事情。当时车上三十多名乘客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只在下车之后才心惊肉跳地发现自己避免了一场多么大的灾难。而这位司机是多么的伟大,他以超人的冷静,谱写了一首献给自己的赞歌,这赞歌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曲赞歌。乘客的安全就是因为他的冷静而被保证了,他的壮举使多少个家庭祥和,人们也会将他铭记。

暴怒却是被后人耻笑的一个把柄。不理智的决定往往是在暴怒之下所做的。宋朝的时候,有一位皇后十分贤慧,当皇帝因宫人失职大发脾气时,她总是假装生气让人把宫人交给专管刑罚的官员处理。当皇帝问她原因时,她说:“皇上在盛怒之下所做的处罚往往过重,把他们交给专管刑罚的官员处理才能公平,不至于让皇上背负残暴的名声。”皇上对她的这一做法十分赞赏。这位皇后与常人相比,个人的冷静与理智确实让人非常佩服,在皇帝大怒之下能巧妙地施行自己的主张不能不说是一种大智慧。冷静让人获得了非常美好的名声,而且还给周围的人树立了榜样,使他们减少遗憾和伤害,泰然处事。而暴怒总是像一把最锐利的刀子,在不恰当的时候割痛人心,给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与痛苦,而这些麻烦与痛苦往往是没有必要的。

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不怨不怒,不仅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且对自身的健康也是有好处的。在祖国传统医学中,怒乃“七情”之一,而且是七情中表现最为强烈的一种不良情绪。引起发怒的原因,往往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被人恶意攻击。“怒”按强度可分为愠怒、愤怒、大怒、盛怒、狂怒等不同等级。民间流传着关于发怒和制怒的趣闻。制怒趣闻

据记载,东晋时的王述是个有名的急性子。后来,他意识到容易生气动怒是人格不完善的表现,是严重的人格缺陷,因此下决心自制,处处磨炼自己的性格。有一回他与谢奕发生矛盾,谢在盛怒之下对他“肆言极骂”,王听之泰然,表现得非常的大度,一时传为美谈。

清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林则徐,性格也比较急躁,有容易动怒的毛病,且往往因为发怒影响了人际关系,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无论到任何地方,总是将“制怒”二字悬于墙上,时时警戒自己。“制怒”的技巧

研究表明,当我们不愉快时,更容易被一些琐事激怒。当我们被激怒时,大脑功能就会发生紊乱,理智的分析能力受到抑制,导致处理事情失常。夫妻间因家事而争吵,若双方互不相让,就可能因怒而动手。在公共场合,人们则可能因为拥挤、碰撞而动怒,因出言不逊而对骂,甚至大打出手。

那么怎样才能制怒呢?

关键在自制。容易发怒的人,要了解自己性格上的弱点,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发火,或像林则徐那样书写“制怒”条幅悬挂于居室,以警戒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任何矛盾都不是通过争吵打架解决的,生气动怒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能使事情越来越复杂。所以,脾气急的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应该努力克制,把怒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内,以理智驾驭情绪。

要听人劝。不论是夫妻间、同事间或不相识的人之间产生矛盾、发生争吵时,要听从别人的劝说,使自己冷静下来,避免因矛盾激化、怒气升级造成不良后果。

找时机发泄。在生气动怒时,可用眺望远方景物或唱歌等方法转移注意力,还可到无人的地方大吼几声,以疏泄怒气。若夫妻吵架怒火中烧,一时难以抑制,甚至可摔两件没用的物件,以发泄自己的怒火。

远离是非之地。当生气争吵一时很难停下来时,不如干脆离开现场,脱离是非之地,改变一下环境,待情绪冷静下来后,再处理问题。

其实,“怒”这种有害情绪是诱发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因,这在医学典籍中早有记载。如《内经》中指出,“怒伤肝”;“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怒在某些情况下虽有一定的发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肝气的疏泄条达,但若大怒不止,则会导致肝气上逆、血随上溢,出现面赤、头晕目眩、胸肋疼痛、吐血、呕血、鼻衄、血压升高,甚至昏厥卒倒,诱发中风。所以,从古至今,善养生的人都把“制怒”放在重要的地位,正如两句诗中说得好:“长寿应止雷霆怒,求健须息霹雳火。”

总之,抱怨和发怒,无论对于别人还是自己,都是没有好处的。应该尽力调控这种不良情绪。智慧之光现实生活中,生性正直的人、好人有正义感,往往容易得气、受气,这需要自己多加注意。为了自己的健康,该发怒时要息怒,或者只是适度宣泄,尤其不要无事生非,这是善待自己和别人的好事。自我制怒的方法有回避、转移、自我告诫、意识控制、诉释、升华法等,此外,还可以采用深呼吸、吹凉风、冷水洗脸等方法。

恪守孝道,仁之根本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

有子(孔子的学生)说:“既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却又喜好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级,却喜好生乱造反,这样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稳固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孔子的大智慧】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孝道的根本是子女伴随着对父母的感恩心理,自然流露的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孔子因此视孝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以说,孝是儒家文化的根。例如,孔子强调,作为人子,不但要奉养父母、尊敬父母,还不要忘记父母的年龄。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一方面,父母高寿应该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应该有所恐惧。因为,年龄大了,随时可能生病,也随时有可能死亡。因此,更应该多关心父母。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精神的根源,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了孝,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了。因而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孔子大智慧的解读】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善事父母”是孝的基本含义。在古代,孝不仅被看作为一种家庭道德,而且被泛化为个体、政治、社会道德,有立身、事君、处世等广泛的衍伸意义。

可以说,孝是中华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文化璀璨的篇章。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心,家庭就多了一份保障;家庭多一份美满,社会就多一份和谐。

鲁迅出生于绍兴乡下一个封建家庭。鲁迅去南京求学时,母亲给他订了亲。女方叫朱安,是个没有文化的缠足姑娘。鲁迅请求退聘。但他母亲坚决不同意,说退聘有损两家名声,会给女方造成嫁不出去的痛苦。

1906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接到母亲的信,说她患病要鲁迅回绍兴探亲。其实母亲没有患病,只是听到谣言,说鲁迅在日本有了妻子,所以赶忙让他回家取亲。7月初,当鲁迅赶回家中,只见客厅张灯结彩,中间贴了张大红纸喜字,一切都明白了,为了不使母亲伤心,鲁迅默默接受了母亲的安排,奉命完婚,行礼如仪。入洞房那天晚上,鲁迅对着新娘一言不语。第二天清早,他就独自搬进了自己的书房,过了三天,他离家回日本了。

青春时期的鲁迅就被“母命难违”的封建礼教剥夺了男女情爱的权利。他曾对许寿裳说朱安“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的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其实,鲁迅何尝不知道爱情,但是他不愿让母亲为难,他那尚未萌芽的爱情种子就被礼教的“恶魔”吞噬了整整20年,直到后来他同许广平同居为止。

鲁迅出于对母亲的爱,宁肯牺牲自己,吞下了“无爱结婚”的苦果。他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孝敬母亲。

1919年,鲁迅在北京教育部任职,他买下了八道弯的房子。先同二弟周作人夫妇迁入,然后回绍兴接母亲和朱安来京安居。三年后,鲁迅与二弟失和,不得不离开母亲,带着朱安另住砖塔胡同小屋。

不久,鲁迅看到65岁的老母亲在周作人家得不到一丝温暖和照顾,时常受到二儿媳妇的闲气。他再向各方借贷,买下阜成门内西二胡同一座四合院,将母亲接了过去,让老人得以安度晚年,直到85寿寝。

在鲁迅接母亲到阜成门家中后,他曲尽孝道,将最好的大房子让母亲住,自己则独居屋后一间简陋的小房充当书房兼卧室。他那时已经四十余岁。但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外出上班,必去母亲处说声:“阿娘,我出去哉!”回家时必要向母亲说声:“阿娘,我回来哉!”每当晚餐以后,他总伴着母亲聊一会天,然后回到书房工作。他每日领到薪水,照例要给母亲买她爱吃的糕点,让老母挑选后,才将剩下的一部分留下自用。除了交出一个月的家用,还给母亲一月26元零花钱。如此种种,在鲁迅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做儿子的规矩。

鲁迅的母亲非常爱看旧小说,她不时要鲁迅提供。鲁迅或自购或托人代买,将一本本小说如鸳鸯蝴蝶派作品,张恨水的章回小说,源源不断地送到母亲手中,即使他后来去上海,仍不断地给母亲寄书。除了书籍、还寄羊皮袍料、金华火腿等衣物食品,每月的家书也从不间断。

有一次,他母亲为修绍兴祖坟之事写信给鲁迅。信中说这笔钱应该三个兄弟共同分担。鲁迅立即回信说,这笔费用他早已汇到了绍兴,要她不必向二弟周作人提起,“免得因为一点小事,或至于淘气也。”鲁迅情愿自己节省,也不愿使母亲淘气。他母亲看到此信后,十分感动,对人说:“他处处想得周到,处处体谅我这老人。”

鲁迅少时父亲病故,家道中衰,几十年来他把供养母亲和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压在自己肩上。他时常对人说:“我娘是受过苦的,自己应当担负起一切做儿子的责任。”另一方面,他母亲也对人说鲁迅孝顺:“他最能体谅我的难处,特别是进当铺典当东西,要遭到多少势利人的白眼,甚至奚落;可他为了减少我的忧愁和痛苦,从来不在我面前吐露他难堪的遭遇,从来不吐半句怨言。”

伟大的文化战士鲁迅,他一生对母亲至爱至孝,体现了他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品德。

孝道,是一个人爱心、善心和良心的综合体现。父精母血,骨肉情深,含辛茹苦,养育之恩。为此,孝敬父母是一个人为人最起码的道德。古往今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报国尽忠,躬身尽孝。

宋代的李密呈交皇帝的《陈情表》中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字里行间,拳拳孝心感人至深。李鸿章70大寿时曾有诗:“已无朝士称前辈,尚有慈亲唤小名。”一代元老,位极人臣,古稀之年,仍不减赤子之心。尚有老妈妈健在,喊着自己的小名,问这问那,他认为是人间至乐。陈毅元帅为尽一份孝心,年过花甲时还为卧病在床的老母洗刷衣物。《孝经》认为:孝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其将孝看作是天地间最要紧的事。古往圣贤无不谨守孝道,他们的言行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用毕生精力研究医药学,所著《千金方》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3000余个药方,史称“药王”。这位药王学医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给父母治病。

孙思邈出生于陕西耀县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一名木匠。在他7岁时,父亲得了雀目病(即夜盲症),母亲患了粗脖子病。有一次,父亲在锯木时,看到他在一边发呆,便问他:“孩儿,你长大了也要做木匠吗?”孙思邈回答说:“不,我要做一名医生,好给父母亲治病。”父亲见他一片孝心,心里十分感动。

孙思邈12岁时,父亲开始送他去学医,几年之后,孙思邈便回到家乡给乡亲们治病。有一次,他治好了一位病人的痼疾,病人到家里来答谢,得知孙思邈父母也身患痼疾,这位病人对孙思邈说:“我听说太白山麓有一位叫陈元的老医生能治你母亲的病。”孙思邈听了非常高兴,第二天就前往太白山。从家乡到秦岭太白山有400里路程,孙思邈走了半个月才打听到陈元医生,并拜他为师。陈元见他一番孝诚之心就收他为徒。

不久,精心学习钻研的孙思邈便找到了方法。他立即回家给父母亲治病。很快,他父母亲的雀目病和粗脖子病就痊愈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孙思邈恪守孝道,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他毫不犹豫地准备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他心目中的孝道。最终,他至真至诚的孝心,使他轻松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孙思邈的故事让人感动,也给人教益。一个人要理解人生,要立身处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似海恩情。在儿女成长中,长辈们的辛劳与期待,实可感天动地。而儿女对父母的孝敬,不仅是爱,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华民族有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一个是忠,另一个就是孝道。当今社会,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更需要将古代这种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那么,恪守孝道,具体又应该怎样做呢?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1)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谈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2)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3)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4)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5)谏诤。《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于不义。(6)善终。《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智慧之光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今后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否则,就无异于大道废弃,淳朴破产,人心堕落,社会倒退。当然,孝道绝不是为了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自私,而是从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身边事开始,从自己做起,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使我们越来越有爱心和责任感,最终努力修养到大公无私之境界。

巧言令色,为者当戒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谄媚,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孔子的大智慧】“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论语·学而》中,一次是在《论语·阳货》中。这种重复在《论语》中是十分罕见了。此外,“巧言”一词在《论语》中还出现过两次:“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这里的“巧言”,都是指有目的、不诚恳、不合宜的巧言。两个字四次重复,足以想见孔子对“巧言令色”的反感了。孔子之所以反感,是因为在他看来,凡花言巧语的人,都不值得相信,且这样的人少有仁义的。用花言巧语的言行,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样的人当然可憎可恶,仁义无从谈起。骗子,奸商,为富不仁者,他们在掠夺不义之财前,使用的杀手锏无非是巧舌如簧,以至于你无法觉察他们背后的阴暗,等你醒悟的时候,必是人去财空。所以,孔子告诫我们,对巧言令色的人,要少一份亲近,多一份警惕。【孔子大智慧的解读】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生活中有许多貌似忠厚,实际上心怀叵测的人,常常是“大奸若忠”,巧言令色,对于这样的人,不能不多加防备。

唐玄宗时期,李林甫在朝中担任宰相。他深知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讨得皇帝的欢心,于是想方设法结交皇帝的宠臣,做让皇帝高兴的事。唐玄宗见他聪明,对他十分信任和宠爱。李林甫嫉妒心还很强,对有才能的人或皇帝信任的人都恨之入骨,总是想尽办法除掉他们。可他表面上对这些人却十分和善,当面甜言蜜语,其实心里却时时在盘算着害人的诡计,所以一些人被害以后并未察觉。后来,李林甫的这种虚假面具终于被人们识破了,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口有蜜,腹有剑”的人。

的确,“画虎画皮难画骨”,人生“千难万难”莫如“人心隔肚皮”。所以,在“鱼目混珠”的茫茫人海中,我们很有必要练就“一眼看穿”、“一语识破”的高超识别人心的技巧。

对人心的识别,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花言巧语,给人戴高帽子,一般是对有权有势的人而言。

鲁迅曾经在一篇文章说,一户有钱人家,生了一个小孩,大家都去庆贺,没有人不奉承的。有的人说这孩子将来长大后会做官的,有的人说这孩子长大后会发财的,无不尽己奉承之能事。独有一人,突发奇论,说:“这孩子将来会死的。”这突发奇论的人就挨了一顿打。仔细推敲,这孩子将来是否能够做官发财,还要看他的造化,只是说要死的,则是实话,人总是要死的。此人错在出言不顺人心,不能使人接受。但是,对待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是否一定要说奉承话,才能讨得他们的欢心呢?也不一定,只要掌握了说话的技巧,既能使他们高兴,又不会使自己犯忌讳。

再举一个例子,《宋高僧传》记载:宋高僧求那跋摩,族姓刹利,和厨宾国王是兄弟。元嘉八年正月,来到建业。文帝接见了他,殷勤慰问,非常恭敬,说:“我常常想要吃斋戒杀,但难于做到,怎么办?”高僧说:“帝王把天下百姓都看作自己的儿子!说一句好话,天下人民都会高兴;实施一条好的政令,神人都会称赞;尊重贤人,提拔有才能的人,减免徭役赋税,天下就会风调雨顺,桑麻遍野,欣欣向荣。从这方面来持斋,那么功德就大了;从这个方面来戒杀,是不是更加伟大呢?难道一定要减免半天的饭食,救活一只动物的生命,才能叫做广济众生吗?”文帝拍案赞叹道:“俗人不明白事理,出家人不善于说法。像师父这一番教导,真使人恍然大悟,可说天人合一了!”因此就请他住在摩耕霎洹寺。

具有识人的本领,就意味着你可以在瞬息之间看透周围发生的人与事,刺探一个人的真伪,洞察其内心深处潜藏的玄机。能以不变应万变,顺利地窥探出情绪变化的温差,辨别出气色蕴藏的内涵,使你在人生的旅途上左右逢源、移步生莲。具有这样的本领,就可以认识他人的长短优劣,辨人于弹指之间,察其心而制其人;现人于咫尺之内,识其言而审其本,潇洒地辗转于生活的竞技场中,把人生的“发球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另外,人际间的交往,应注意要让其自然发生,不可妄动,也不能强求,应有主见有原则,切忌盲从,且动机必须纯正,心地宽广,不怀成见,就能冷静判断,否则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会有大作为,至于花言巧语的手段是不足取的。

一般来说,男女的智商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在恋爱的这场游戏中,并非是贬低女性的智力,事实上是男人热恋时有用不完的聪明;女人热恋时却变得愚蠢。

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男人们擅长用小便宜,钓大鱼,而这些女人还得意洋洋,自以为成功地拴住了他。却不知当他唯唯诺诺、任劳任怨、服务周到时,他很可能非常清楚自己被利用的真相,他之所以心甘情愿地被利用,或是从中得到了乐趣,或是对把她的假意变成真心报有希望。而且,他也只是劳动劳动,稍微动点小心思,不会傻到为了一个她一心一意把自己吊在她这棵树上的,他的眼睛同时也在搜寻着其他合适的女人。

在女人面前能说会道的男人,越善于用嘴表现的男人,越不可靠。一般来说,一个男人在女人面前花言巧语无非两种可能:一是他的的确确爱她爱到了他甜言蜜语表达的程度,而碰巧他又能说会道;二是他根本就是在演戏,在骗取你的一片真情。后一种可能的不可靠性自然不用说了,只是对于前一种,很多女孩子都不相信它的不可靠性。因为如果爱真到了那种程度,它就太浪漫了,大半会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再者,越强烈的东西越命短,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能跑完一万米吗?遗憾的是女人们似乎更容易被甜言蜜语、花言巧语所打动,其实,在人面前讷于言表的人,才更加可靠。

花言巧语的人就像人带了一副面具,我们必须透过这副面具看清人的本质。也许,在人际关系里,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面具:上班时对上司戴一副面具,对下属戴另一副面具;下班时归家后戴一副面具,与朋友相处时又戴一副面具,打扑克玩麻将时戴的另一副面具。面具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适应和防御措施,也许本身无所谓好坏,但生活中人大抵过分热衷和执著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形成严重的自我异化,人的善良本性和人格面具之间形成尖锐的对立和冲突,最终丧失自我,这样似是而非、似真还假的生活,不能真正认识自我,把握自我。

摘下面具,诚以律己、诚以待人才能做到“真”。而不是花言巧语,巧言令色。所谓诚以律己,即能做到敢于正视自我,承认自我。诚以待人,即能做到对别人少一点防御,多一点接受。倾听自己的真实体验和心声,也倾听别人的真实体验和心声,达到真诚的内心交流。也只有真诚的相处与交流,才能真正把握我心与他心的同一无碍,才能得到自在自由。也就是说,拿出你对待亲人对待朋友的坦诚真挚态度对待一切人。当你能这样做时,你会感到生活是轻松、坦荡、美丽的。

有人对孔子说:“冉雍这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反驳道:“何必要有口才呢?靠口才对付人,常常惹人讨厌。没有仁德,光有口才有什么用呢?”我们应该牢记此言。智慧之光巧言令色之人与口蜜腹剑之人通常都令人防不胜防。每个人都喜欢被别人逢迎奉承,但面对奉承或批评仍能泰然处之,则十分不易。所以明明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缺点,待人的时候,却不一定能看到表面的“巧言令色”。当别人将你捧到高处,心中觉得很舒服,此刻,就要为自己敲响警钟。

常省己身,完善自我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曾子(孔子的得意门生)说:“我每天都不断的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运用了?”【孔子的大智慧】《论语》一书中,孔子多次提及反省。例如,他在《公冶长篇》中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社会人心败坏,孔子大叹没见过能知其过而自我批评的人,此处提出需要反省的对象是普罗大众。又如,他在《里仁篇》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即,藉由别人的经验,为何能使人达到舍不贤而向贤呢?见到贤者的行为,便对照自己的表现,看看有哪些地方贤者做得很好,而自己却做得不对或不够好,进一步想到要效法与学习对方的长处,改正不良的行为;见到不好的表现,也对照自己的内心,看对方有没有错误也是自己会犯的,借此找到自己的问题,加以改正,从而达到舍不贤而向贤、弃恶从善的目的。由此不难看出,孔子对反省的观点持正面支持的态度。的确,反省不仅能安定社会,对个人自身的内心修养更是助益良多,能完善自我,提升个人思想境界,成为有道德的人。【孔子大智慧的解读】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

很多成功人士在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时,都会提到自我反省能力。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正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鲁迅先生从小就是一个严格自律,懂得反省的人。“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12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他使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13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给鲁迅留下深刻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继续前进。

鲁迅的亲身经历告诫人们,要学会反省自己,善于反省自己。

反省,首先是对自身所作所为进行的思索和总结。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是自己直接经历和体验的,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进行反省,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谐之音、不练达之举、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够得到真切、深入而细致的收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但要勇于面对自己、正视自己,并且要及时进行、反复进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过一些本该及时反省的事情,进而导致自己犯错。

反省也是对别人的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个人的经验教训虽然来得更直接更真切,但其广度和深度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加广博而深刻的经验,还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础上,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

反省,主要是对挫折和失败的思考和总结。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正确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聪慧,错误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经验大多相似,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往往要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多,而且更为深刻。

夏朝时候,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被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在人们的意识里,一提到反省,似乎是老年人的事情,而与青年人无缘,青年人就是要敢闯敢干,勇往直前,其实并不尽然。反省是不分年龄的,除了不懂事的孩子,反省对于任何年纪的人都是必要和有意义的。实际上,反省对于年轻人而言,更具有重要性:走过的路短,很容易出现失误和差错;后面的路长,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价值。

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我们希望年轻人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克服自身经验和履历的局限,进而从更广阔、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经验的营养,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有一位没有社会背景的小伙子,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一家全球500强的跨国能源大公司工作。公司安排新员工从基层简单工作做起。其他新员工都在抱怨:“为什么让我们做这些无聊没意义的工作?”“做这种简单平凡的工作会有什么希望呢?”这位小伙子却什么也不说,他每天都认认真真地去做每一件领导交给的工作,而且还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员工去做一些最基础、最劳累的工作。由于他的态度端正,做事情的效率很高。

更难能可贵的是,小伙子是个非常有心的人,他从进入公司基层上班的第一天起,始终坚持了写日记的习惯,对自己每天的工作都有一个详细的记录,做什么事情出现问题,他都记录下来、深刻反思;然后,他就很虚心地去请教老员工。由于他的态度和人缘都很好,大家也非常乐于教他。

不到一年的磨练,小伙子迅速掌握了基层的全部工作要领,很快,他就被调到公司机关工作;又过了两年,他就成了机关部门的负责人。而与他一起进去的其他员工,却还在基层一直议论着、抱怨着,老觉得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而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现实工作中,一些人思想定位不准,总认为自身不错,一遇到问题或挫折就怨声载道,不断地埋怨别人的过错,指责别人的缺点,他们觉得周围的环境和人处处跟自己作对;或者是认为自己“曲高和寡”,周边人无法理解自己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实际上,他们缺乏自我反省的能力,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来源于周围,而是来自于他们对自己存在的缺点毫无察觉或者满不在乎,不能从根本上清楚自己的错误,把责任时时处处推给别人。

自我反省是净化心灵的手段,是提高认知能力和办事能力的手段,是认识缺点、改正错误的前提。

一个不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只会抱怨他人或环境,对自己的缺点浑然不觉,一次一次地犯同一类错误,使自己一步一步走向输家的角色。而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往往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一步步完善自我,一步步走向成功。智慧之光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只有先了解了自己,才能去了解别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能对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否则只能一次次做出错误的抉择。失败是成功之母,反省是成功之父。一个人如果懂得了成功之道,又明白了失败之因,再将这些经验教训用在今后实际工作过程中,那么他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千乘之国,治理有方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译文】

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就应当严肃认真、恭恭敬敬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讲求信用,而不欺愚百姓;节省开支,不奢侈浪费;正确地使用官吏,役使老百姓应该在农闲时间。”【孔子的大智慧】孔子说的这句话,主要是对治理国家的官吏们说的。他指出,在处理大国国政时要注意三件事情:敬信——争取人民信赖;节用——经济问题;役时——服公役不扰民。清末学者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对于孔子的这句话的解析,尽管历来有不同观点,但其对领导智慧的肯定,却是一致的。【孔子大智慧的解读】

领导是一门艺术。科学的领导艺术,是指在领导的方式方法上表现出的创造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是创造,是真善美在领导活动中的自由创造性。“真”是把握规律,在规律中创造升华,升华到艺术境界;“善”就是要符合政治理念;“美”是指领导使人愉悦、舒畅。另一方面是有效性,领导实践活动是检验领导艺术的唯一标准。

领导艺术是领导者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因人而异的。黑格尔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没有完全相同的领导者和领导模式。有多少个领导者就有多少种领导模式。

1940年5月,被一些人称为英国最黑暗的日子,就在这一时期,丘吉尔成为首相。他这样描写到:“大约凌晨3点上床就寝的时候,我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如释重负。我终于获得指挥全局的大权了。我觉到我好像正与命运同行,而我以往的全部生活,不过是为这个时刻,为承担这种考验而进行的一种准备罢了。我想我对于战争的全局有很多的认识,自己深信不会遭到失败。”

很快,丘吉尔将这个时期称为英国“最辉煌的时刻”,而他也成为了英国民众爱戴的领袖,更被形容成“为人民咆哮的雄狮!”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上述的那段话有很好的提示,丘吉尔可以说是一直用毕生的时间来准备迎接挑战:作为军人、议员、大臣、史学家和新闻记者。而更重要的部分是,他是一个天生的沟通者!丘吉尔没有用语言表达,却在用行动暗示下面的结论:他是一个天生的沟通者,他知道如何描述一个场面,提出一种观点,或讲个好听的故事。丘吉尔确保他的意思能被人了解;对他的人民直截了当,真诚坦率……

正是丘吉尔的这种沟通,使英国人民感受到自己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并产生了自我使命感,同时让他们树立粉碎纳粹入侵的信心和目标!丘吉尔的成功正是领导沟通的经典案例。

要想做一个有力的成功的领导者,必须注意培养自己的领导艺术。(1)用人的艺术。如何用好人,除了要端正用人思想,让那些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好事外,在用人技巧上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领导者要善于用人所长。用人之诀在于用人所长,且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优势互补。

用人所长,首先要注意“适位”。陈景润如果不是被华罗庚发现,并将他调到数学研究所工作,他就难以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其次,要注意“适时”。“用人用在精壮时”。界定各类人才所长的最佳使用期,不能单纯以年龄为依据,而应以素质作决定,对看准的人一定要大胆使用、及时使用。

再次,要注意“适度”。领导者在用人的过程中,就要知人所爱、帮人所爱、成人所爱。爱因斯坦生前曾接到要他出任以色列总统的邀请,对这个不少人垂涎的职务,他却婉言谢绝了,仍钟情于搞他的科研。正因为有了他这种明智的爱,才有了爱因斯坦这个伟大的科学家。(2)决策的艺术。决策是领导者要做的主要工作,决策一旦失误,对组织就意味着损失。对自己就意味着失职。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强化决策意识,尽快提高决策水平,尽量减少各种决策性浪费。

决策前注重调查。领导者在决策前一定要多做些调查研究,搞清各种情况,尤其是要把大家的情绪和呼声作为自己决策的第一信号,不能无准备就进入决策状态。

决策中注意民主。领导者在决策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优选决策方案,尤其碰到一些非常规性决策,应懂得按照“利利相交取其大、弊弊相交取其小、利弊相交取其利”的原则,适时进行决策,不能未谋乱断,不能错失决策良机。

决策后狠抓落实。决策一旦定下来,就要认真抓好实施,做到言必信、信必果。决不能朝令夕改。一个领导者在工作中花样太多,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3)处事的艺术。常听到不少领导者感叹:现在的事情实在太多,怎样忙也忙不过来。一个会当领导的人,不应该成为做事最多的人,而应该成为做事最精的人。

做自己该做的事。当前,摆在领导者面前的事情主要有三类:一是领导者想干、擅长干、必须要干的事。比如,用人、决策等。二是领导者想干、必须干、但不擅长干的事,比如,跑路子挣资金等。三是领导者不想干、不擅长干、也不一定要干的事,比如,一些小应酬、一些可去可不去的会议等。领导者对该自己管的事一定要管好,对不该自己管的事一定不要管。尤其是那些已经明确了是下属分管的工作和只要按有关制度就可办的事,一定不要乱插手、乱干预。多做着眼明天的事。领导者应经常去反思昨天,干好今天,谋划明天。多做一些有利于本地方或本单位可持续发展的事。比如,勾画一个明晰且富于自身特点的长、中、短期工作目标,打造一个团结战斗且优势互补的领导班子。

多做最为重要的事。比如,如何寻找到一条能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如何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领导者在做事时应先做最重要和最紧要的事。不能主次不分见事就做。(4)协调的艺术。没有协调能力的人当不好领导者。协调,不仅要明确协调对象和协调方式,还要掌握一些相应的协调技巧。

对上请示沟通。平时要主动多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若在工作中有意或无意得罪了上级领导,靠“顶”和“躲”是不行的。理智的办法,一是要主动沟通。错了的要大胆承认,误会了的要解释清楚,以求得到领导的谅解。二是要请人调解,这个调解人与自己关系要好。与领导的关系更要非同一般。

对下沟通协调。当下属在一些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上对单位或领导有意见时,领导者应通过淡心、交心等方式来消除彼此间的误解。对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向人家说清原因,千万不能以“打哈哈”的方式去对待人或糊弄人。

对外争让有度。领导者在与外面平级单位的协调中,其领导艺术就往往体现在争让之间。大事要争,小事要让,不能遇事必争,也不能遇事皆让,该争不争,就会丧失原则;该让不让,就会影响全局。(5)运时的艺术。时间是一种无形的稀缺资源,领导者不能无视它,更不能浪费它。

领导者要强化时间意识。有人作了统计:一个人一生的有效工作时间大约一万天。一个领导者的有效当“官”时间就是10至15年。一旦错过这个有效时间,你思想再好、能力再高,也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领导者要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多做点有意义的事。

学会管理时间领导者管理时间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善于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当一件事摆在领导者眼前时,应先问一问自己“这事值不值得做?”然后再问一问自己“是不是现在必须做?”最后还要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必须自己做?”只有这样才能比较主动地驾驭好自己的时间。二是不随便浪费别人的时间。有人作过统计:某领导者有3/5的时间用在开会上。领导者要力戒“会瘾”。不要动不动就开会,不要认为工作就是开会。万一要开会,也应开短会、说短话。千万不要让无关人员来“陪会”,“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养成惜时习惯。人才学的研究表明:成功人士与非成功人士的一个主要区别,就是成功人士年轻时就养成了惜时的习惯。要像比尔·盖茨那样:能站着说的东西就不要坐着说,能站着说完的东西就不要进会议室去说,能写个便条的东西就不要写成文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好的惜时习惯。智慧之光孔子将官吏们在治理一方时所要把握的重点事宜指了出来,这就为官吏们如何为官指明了方向。其实,在领导工作中,领导者无不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样那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只不过有的领导方法好,有的不好,有的是科学的,有的是不科学的罢了。领导方法不同,其工作效果就不同。方法不对头,事与愿违;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从一定意义上讲,能不能实现正确的有效的领导,取决于领导者是否有科学的领导方法,这对工作的好坏至关重要。

谨言慎行,谦逊为人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译文】

孔子说:“有兄长和父母的人,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而诚实守信,博爱大众,和有仁德的人接近。做到这些,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孔子的大智慧】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意在指明一个人要想成为正人君子,就要真正做到孝顺、友悌、谨慎、诚信、博爱、亲仁等等。并且,孔子还给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样的建议,也就是说,你只有把前面所说的这些都做好了,才可以再去考虑学习其他的东西。毫无疑问,以孔子所阐述的这些成为一个正人君子必须具备的要素去鞭策自己是对的。虽然这些要素看起来有点苛刻,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人来说,我们不一定全部按照他所说的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但把它作为我们的借鉴与警醒是必要的。它从根本上告诉我们,无论是处事还是做人,都要谨言慎行,谦恭为人。同时,“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给人以具体而深刻的启示,那就是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自不量力,而应谦逊踏实。因为只有把自己该做的或者学过的都踏实了,再去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刺,我们才可能有一个无悔而精彩的人生。【孔子大智慧的解读】

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诸如:“这孩子就是话多”;“这孩子就爱抢话说”;“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打岔”;“说话时可得好好想想”;“做事要有把握,要深思熟虑,要三思而后行,切勿草率从事”;“这方案不错,但要真正做的话还须考虑仔细,最好把方方面面的问题想得周全一点,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我想还是先放一放,看看再说吧”等等之类强调人们应谨言慎行的话。

的确,谨言谨行是为人处世的一条重要准则,从孔子起便开始反复倡导并身体力行。如“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忧;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忧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这里有一个关于苏东坡的故事。

苏东坡在长江北岸瓜洲任太守时,与镇江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交情很深,互有往来。有一次,苏学士妙神来,写了一首“偈颂”,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学士对自己的作品和感悟相当满意,马上把它封好,并派一名童子乘船,将这封“鸡毛信”送到金山寺,请佛印品鉴。

佛印禅师是得道高僧,明白苏学士的意思。他看完之后,二话不说,在纸片背后写了几个字后,重新封好,叫童子回去,交给苏学士。

看到童子回来,苏学士迫不及待,连连问童子,禅师有没有赞誉之语?童子说,什么话也没说,只在信笺背后写了几个字,就叫我回来了。

苏学士赶忙拆开,一看呆了,信笺的背后只有两个字:“放屁”。苏学士勃然大怒,我好心将作品给你品鉴,不表扬也就算了,还弄什么“嘴脸”?简直不是朋友!于是,带着童子怒冲冲,乘船去找佛印算账。

佛印禅师心里明白,知道苏学士肯定会过江,早已在江边恭候。

一见面,苏大文豪开口就是责问:“我送你品鉴,不看好就算了,为何侮辱我?”佛印呵呵地笑了,“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字,就把你打过江来?”苏学士的表情无可形容,他为自己草率鲁莽的言行感到懊悔不已。

苏东坡的故事说明,一言一行看似小问题,实则不小。

生活中,“会说话”的人常能受人青睐刮目相看,对做人处事大有裨益。然而,“言者多不顾行,谈者未必真知”的原故,自恃口若悬河具“三寸不烂之舌”的人,私人生活往往不见得同等能够无往不利。因为,一个人如果口才太好,却不能“语带三分温厚”地谨言慎行,那么,其矫柔造作的语言技巧,往往随之带来烦扰纷杂的是非,其尚不自知,实在可悲之至。

阅人精准的曾国藩,在《冰鉴》一书曾说“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思路紊乱的人,说话必也缺乏条理;急躁的人,出口往往有欠考虑,常会出现语无伦次的窘境;刻薄寡恩的人,说话杀气寒薄、锐利尖酸。其实,个人平日言语的内容,除了能呈现内里思路的条理与否,又何尝不是个人修养与襟怀风度的一个表征?不过,城府极深的人,可将内心世界隐蔽得天衣无缝,但言不由衷,生活不出真性情,却也苦不堪言。

要在寻常应对的每一刹,随机对应自如有节,在紧要关头,能“一语惊人”说得好、答得巧,并收放自如。要有内在的修养,也要有才思的智慧。偶尔,视情况适时地“纳言”、“禁语”,自退一步的婉言沟通,往往才是真正“会说话”,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说话”不受听,甚至令人反感,是“话”说得不好,本来知识涵养就差,又没掌握语言技巧,满嘴大话、空话、套话,口沫横飞、滔滔不绝,说个不停,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废话了。既不能启人智慧,又不能发人深省,听之茫然,浪费时间。

有的不看对象,无论对什么人说话都是一副面孔、一个腔调,啰嗦、嘈杂、语无伦次,既无感染力,更无吸引力,令人退避三舍,听之何益?不听也罢。

更有甚者,言语不慎,还可能给自己带来追悔莫及的祸患。

前不久,某卫视播出了发生在江苏某地的一件事:一天晚上,某地医院妇产科住院部里忽然传出了一个婴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当医生赶到现场的时候几乎惊呆了,那个刚出生一天的婴儿头上脸上被人泼满了硫酸,婴儿的眼睛与鼻子几乎都烧没了……面对这一幕惨剧,人们不禁要问,是谁竟有如此狠毒,对一个如此弱小的生命痛下杀手呢!

随着警方的介入调查,迫害这个婴儿的凶手也被抓到了,她竟然是婴儿母亲的最好朋友张某!事件的真相很快浮出了水面:原来张某虽然表面上与婴儿的母亲关系很好,但心里却因为发生了两件不愉快的事情而对婴儿的母亲怀恨在心。一件事情是因为张某曾经向婴儿的母亲借五千元钱,结果被婴儿的母亲以手中无钱而拒绝,但几天之后婴儿的母亲却又在电话聊天中告诉张某自己刚刚借了两万元钱给老师的女儿……张某听后便怀恨在心,觉得婴儿的母亲是耍自己——你不借钱也罢了,不应该把借给别人钱的事在她面前提起;另外一件事情则是三年前张某的孩子出生后,瘦小枯干、面相难看,婴儿的母亲前去探望时对其刚出生的宝宝说了很不中听的话语,还拿自己的孩子与之相比,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这令张某感到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恨意又加深了一层。

时间一天天过去,张某对她好友的恨意却与日俱增,她终于在三年后等来了好友第二次生产的机会,在婴儿降生的当晚,她装扮成医生走进了医院的妇产科……

当人们问起服刑的张某,问她为何要在一个无辜的婴儿身上如此下毒手时,张某说:就是想让婴儿的母亲也感受到她曾经感受过的痛苦,让她付出伤害他人的代价。听到张某如此的表述,婴儿的母亲却非常的愕然,她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粗枝大叶”和“口无遮拦”会给张某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这场悲剧留给人的教训是深刻的,它提醒我们在为人处事时应当谨言慎行,谦逊待人,以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言多必失,话一出口,妄下结论,所造成的影响,再有几百句、几千句话也弥补不了。三国时杨修善于卖弄小聪明,凡事都喜欢开口点破,使得本来就疑心很重的曹操十分反感。最后,终于因道破“鸡肋”的意义,招来杀身之祸。其实,曹操的意思,别人未必不懂。杨修只道是自己聪明,说话不看场合,误了身家性命。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只图一时之快,不注意言语的轻重对错,不考虑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如此任性而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和行为的尺度,做到谨言慎行。智慧之光所谓人行于世当谨言慎行,任何时候都不可自我膨胀,自满自大,目中无人。无论一个人到什么位置,拥有多大的功绩,都不可以此为骄,都要时刻明白自己是谁,认清自己,及时调整自己到合理的状态。而且一个人越是功绩和位置显著,越要学会谦虛谨慎,唯有如此,方能行得长久,行得安稳。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

子夏(孔子的学生)说:“一个人注重贤德而轻视女色,能尽心竭力地孝敬父母,能舍身忘我地辅佐君主,能真诚守信地与朋友交往。对于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也必定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孔子的大智慧】子夏的这句话,非常典型地表达了儒家行德高于知德的思想。即,一个人以贤为贤,并能践行忠、孝、信等德性,即使没有接受什么教育,但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一种更本质的学习。因为它融洽地处理好了与妻子、父母、君主、朋友的关系,已经很有“德”。由此也可以进一步看出,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直接指出了如何交友的关键所在。【孔子大智慧的解读】

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十分注重讲信用、守信义。清代顾炎武曾赋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表达了自己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和内在品格。因此,中国人向来把守信作为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品质,言必行,行必果。

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他们分别的时候,张劭站在路口,望着天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范式拉着张劭的手,劝解道:“兄弟,不要伤悲。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落叶萧萧,篱菊怒放,这正是两年后的秋天。张劭突然听见天空一声雁叫,牵动了情思,不由自言自语地说“他快来了。”说完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见天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路,范式怎会来呢?”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一千多里路啊!”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备点酒。”其实,老人并不相信,只是怕儿子伤心,宽慰宽慰儿子而已。

约定的日期到了,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亲热异常。老妈妈激动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泪,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范式重信守诺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为佳话。

讲信用,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本,是一种高深的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已的尊重。我们反对那种“言过其实”的许诺,也反对使人容易“寡信”的“轻诺”;我们更反对“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的丑行!

在社会交往中,如果真能主动帮助朋友办点事,这种精神当然是可贵的。办事要量力而行,说话要注意掌握分寸。因为,诺言的能否兑现不仅有自己努力程度的问题,还有一个客观条件的因素。有些在正常情况下是可以办到的事,后来由于客观条件起了变化,一时办不到,这种情况是有的,这是要求我们在朋友面前,不要轻率地许诺。而一旦做出承诺,就要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公元前4世纪,在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法律被判绞刑,将在某个择定的日子被处死。皮斯阿司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能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歉意,因为他再也不能孝敬母亲了。他的这一要求被国王准许了,但交换条件是,皮斯阿司必须找一个人来替他坐牢。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近乎不可能做到的条件。假如皮斯阿司一去不返怎么办?谁愿意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来干这件蠢事呢?

这个消息传出后,有一个人表示愿意来替换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达蒙住进牢房以后,皮斯阿司就赶回家与母亲诀别,人们都静静地等着事态的发展。日子如水一样流逝,眼看刑期在即,皮斯阿司却音讯全无。人们一时间议论纷纷,都说达蒙上了皮斯阿司的当。

行刑日是个雨天,因为皮斯阿司没有如期归来,只好由达蒙替死。当达蒙被押赴刑场时,围观的人都笑他是个傻瓜。也有人对他产生了同情,更多的人却是幸灾乐祸。但刑车上的达蒙,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有一种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已经挂在达蒙的脖子上。胆小的人吓得紧闭了双眼,他们在内心深处为达蒙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

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风雨中,皮斯阿司飞奔而来!他高声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这真正是人世间最最感人的一幕,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是在梦中,但事实不容怀疑,皮斯阿司已经冲到达蒙的身边,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大概只是一会儿的工夫,国王便知道了这件事。他亲自赶到刑场,要亲眼看一看自己如此优秀的子民。喜悦万分的国王立即为皮斯阿司松了绑,亲口赦免了他,并且重重地奖赏了他的朋友达蒙。

真正的朋友需要信任,这就是达蒙为什么敢代人坐牢的缘故;真正的朋友更需要忠诚,所以,皮斯阿司本可逃脱一死,仍然视死如归。因为忠诚,才得信任;因为有信任,才必须要有忠诚。

生活中,真正聪明的人一定是言而有信的。做到言而有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求没有把握的话绝对不要说,有把握的话,在不适当的对象面前也不要说。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千万不要轻易许下诺言,也就是“不轻诺”。“不轻诺”是做人守信的基础。轻率许诺者,必是少有信义的人。与其最终成为失信的人,不如一开始就不对人许诺。

曾经有一个商人临死前告诫自己的儿子:“你要想在生意上成功,一定要记住两点:守信和聪明。”“那么什么叫守信呢?”儿子焦急地问道。“如果你与别人签订了一份合同,而签字之后你才发现你将因为这份合同而倾家荡产,那么你也得照约履行。”“那么什么叫聪明呢?”“不要签订这份合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已经许下诺言,就要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能反悔。假如你已经做了某个承诺,尤其是关于人们的未来及前途方面的承诺,你就必须履行诺言而不能失信。因为你的话将被人们一字不差地牢记在心里,直至它被履行的那一天。所以,你必须重视你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生活总是照顾那些讲话算数的人,食言则是最不好的习惯,你必须改正自己的缺点,成功地推销你自己。

但是怎样才能做到不失信于人呢?“不要签订这份合同!”那位商人说。这是精明的商人留给儿子的第二份遗产!虽说为人是要言而有信,然而却并不是毫无原则地事事都答应。一个老成持重的人对于别人总是很少许诺,这样,才能减少诺言难于兑现的机会。

你对任何一件事许诺的时候,都必须慎重地掂量,无论对大人对小孩,对妻子对父母,对同事对朋友,对领导对下属,对名人对凡人,对老师对同学,都是这样。也无论大的许诺、小的许诺,眼前的许诺、将来的许诺,都是如此。无论你的许诺在什么时候做出的也都是这样。你的许诺价值千金。

总之,生活中一定要养成信守承诺的好习惯,对待身边的人,对待亲人朋友,则更要言而有信。这是与人交往的根本所在。智慧之光言而有信,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准则,是一种美德。它能使你情绪激昂,游刃有余,顺风而航。信守承诺的人也是品德良好的人,他们讲诚信,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更因为他们遵守承诺值得信赖,所以是人们信任和求助的对象。他们因此而能交到真正的朋友,他们的人生也将因此而受益无穷。

积极学习,与时俱进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不自重就不会有威严;学习,能使人知道了解得更多,不会使人闭塞,成为井底之蛙。”【孔子的大智慧】对孔子的这句话,很多大家都作出了解释。如朱熹说:“重,厚重。威,威严。固,坚固也。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杨树达说:“学则不固,谓人能学则不至于固陋鄙倍也。”“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坚固的意思,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固陋的意思,喻指人见闻少,学了就不会显得浅陋。其实,孔子在此表明的道理很简单,这就是:一个真正具备理想人格的君子,应当时刻保持庄重大方、自信自强、威严深沉的良好形象,这样才能使人觉得他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同时,他还要注重学习,多了解学习未知的事物,这样才能不自我封闭,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孔子大智慧的解读】

孔子“学则不固”这句话,说通俗点即是,只有学习才能见多识广,才能博闻强记,才能深入、强化自己的学识,才能跟得上不断发展的社会步伐。这就要求人们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学到老”,是我国的一句古训,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恒公,当时的齐恒公,七八十岁了还在坚持学习,他的臣子问他,为什么还在学习,他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知识迅速更新,学习永无止境,所以人要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而且不管你学什么,都能从中学到知识,得到快乐,学校里的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所以“活到老,学到老”就越发显得重要了。

从自身来讲,学习也是对精神的充实,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人性会得到升华,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需要突显自己的价值,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活到老,学到老”,平凡的一句话,是做人的大意境。

国学大师任继愈不但在年轻时刻苦学习,努力进取,晚年时期,他也呕心沥血,精心创作,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他的一位学生在他逝世后如此写道:

谈到一些老教授的晩年,先生语重心长地引孔子的话:“老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先生不过生日、不赴宴会、不出全集、不趋风附势,每日4点起床,伏案写作,晩上8点早早睡觉,日复一日,除知识、学术外,再无追求与余物。《中华大典》的部分经费,先生还是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来的,所一心希望的,只是为民族文化的繁荣贡献力量,可谓“戒得”的典范。先生说,“人生有涯,学无止境”。他的《老子今译》出版于1956年,是很早的译本,《老子新译》出版于1978年3月,1985年又出修订本,1992年出《老子全译》,《老子译读》则修改出版于2006年先生90岁时,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改到老,“永不知足”,体现和延续了我国知识分子自孔子、朱熹到所有老一辈学者的宝贵传统。

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人们要适应变化的世界,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像任继愈一样,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

在离德国科隆不远的西比希城,约翰娜·玛克司夫人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早在1994年,当时70高龄的她,经过长达6年的刻苦攻读完成了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科隆大学的教育学硕士文凭。9年之后,玛克司夫人又在年近八旬时,完成了长达200页的博士论文,论文的题目是:“如何度过晚年———学习使老人永远充满活力”,最后被科隆大学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小城的市民们,无不对这位孜孜不倦的老人赞叹不已,由此她还当选为该城“最伟大女性”。而前不久,玛克司夫人作为嘉宾,参加了德国著名电视主持人迪沃累克主持的一次脱口秀节目。于是全国范围的观众都认识了这名戴着大框架眼镜、说话有条不紊又颇富幽默感的老人。

玛克司夫人退休之前长期在一家公司任职,是个活跃、开朗的女士。退休之后,不甘寂寞的她先是上了一个法语班。后来在报上看到科隆大学招收老年大学生的广告,便勇敢地报名成为正式大学生,当时她已满65岁。她披露,第一学期的学习让她最难以适应。因为小时候上中学时,课程和课表都是由学校或教师制订的,而这回,一切都得自己安排。在度过最初的难关之后,她越学干劲越大,而且凭借着年轻时积累的丰富知识和打下的良好的学习基础,成绩居然在班上经常遥遥领先。平时她和年青人一样身穿运动装或牛仔服,还常常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游戏或体育运动。她坚持每周参加一次。她在入学的第三年就学会了电脑操作,还积满了所需要的足够学分。不过她并不忘记时不时忙里偷闲回家操持家务,并尽量抽空陪伴夫君进餐。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在她念书期间,竟然做到了学习、家庭两不误。

玛克司夫人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老年妇女如何才能安度晚年。玛克司夫人曾深入多个养老院和普通家庭,采访了34名终身学习的老年妇女。由于她是她们的同龄人,她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向她倾诉了二战遗留在自己心灵深处的创伤,以及进入老龄之后感觉到的孤独、失落等负面情绪。而正是老年时代孜孜不倦的学习,她们的晚年生活异常充实和快乐,有的还因此而克服了酗酒、吸毒或依赖药物。她认为,进入老年后大脑的“锻炼”尤为重要,如背诵歌词和外语单词就是很好的锻炼大脑的方式。在论文中她强调,每个人都会变老,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但如何度过晚年却可以由自己决定。除了坚持学习外,另一关键是坚持运动。她建议所有老人都选择至少一种力所能及的运动,并力图避免只说不做。她的口号是:天天锻炼,使自己年轻10岁。

时下,玛克司夫人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来信,其中也不乏来自年轻人的。一名30多岁的少妇在信中写道:听了您老人家的故事,我们再也不怕变老了。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智者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足之心。

因为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文化,不能在短时间内学完。就算把一生几十年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也还是很有限的。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世界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据说现在一个人一年的信息接收量相当于17世纪英国一个农场主17年的阅读量的总和。人们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就必须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何况现代社会的知识寿命大为缩短,知识淘汰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过去所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过时。一个人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很快就会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很快就会被淘汰。据统计,当今世界九成以上的知识是近30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蓄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流失。人们的知识需要不断“加油”、“充电”,不及时“充电”很快就会在现代社会中失去能量。

所以,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唯有把学校教育延长为终身的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简言之,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他常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不可以不读;读书治学,一是要珍惜时间,二是要勤奋刻苦,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因此,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求知,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孜孜不倦地从大量的书籍中汲取营养。他总是挤时间读书,有时白天实在忙不过来,就减少夜晚的睡眠时间来读书。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每天的睡眠时间很少,有时读书就像工作一样,常常是通宵达旦。即使每次外出,毛泽东也总要带些书,或者向当地借些书来读。

知识就是力量,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学习,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这对你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

总之,没有一本万利的知识。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逐渐从人才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真正实现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智慧之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如果不继续学习,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这样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原文】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

孔子说:“要讲忠诚,讲信誉,不要与不讲忠诚不讲信誉的人做朋友。有了过错不要逃避,要勇于改正。”【孔子的大智慧】“过,则勿惮改。”是孔子教导我们应该具备的一种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不管我们自己愿意不愿意,错误总是难免的,关键是看我们怎样面对错误。是否能正确面对错误,决定着一个人能否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有了错误不要怕改正。这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但是对于很多人,尤其是较高职位的管理者来说,往往是一个很难做到的要求,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层管理者往往会文过饰非,明明错了也坚持不改,甚至用新的错误去掩盖旧的错误。更有许多人,为了虚荣的面子,坚持不改正自己的错误,使许多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其结果不但伤害了自己,更伤害了别人,甚至伤害了社会。【孔子大智慧的解读】

古语有云: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一语道出多少人学都学不会的人生态度。

诚然,古之成大事者无不有“知错就改”之心境,廉颇如此,楚庄王如此,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亦是如此。

再如近代大作家沈从文,其精致的《边城》让多少人看到了人性的质朴和纯真,更让多少人对凤凰产生无限憧憬。然而谁又曾想到,小时候的沈从文也曾是个不守纪律的学童。

沈从文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伟人和凡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有一颗知错就改之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是社会人,在日常的生活和交际中不可能不犯错误。犯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不但不反省自警,反而咄咄逼人,想尽办法将自己的错误漫天泼洒,殃及身边许多无辜之人。为此,“虚怀若谷、慎独自省”和“狂妄自大、理亏势大”就造就了为人处事的两种境界。“境不同,名已在外!”于是乎,有人垂青千史,有人却湮于尘世。

生活中,人们都怕犯错误,都要求不犯错误;但这是不可能的。

人,偶然地来到世界上,个人生命只有一次;求生存,图发展,每个人都必须勇敢地“闯世界”。对于每个人来说,世界的每一处地方、每一种事物,一开始都是未知;你要在这个世界立足,你要生活好,就需要勇敢地去探索、尝试。胡适先生宣传得好,“自古成功在尝试”。而探索、尝试,就不能不犯错误。怕犯错误,就不能“经风雨”,不敢“见世面”;“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怕跌跤子摔跟头,一辈子龟缩在家中,有什么出息呢?

达尔文医学的新观点认为:人在婴幼儿时期常常生病,生各种各样的病,反而对人以后健康成长具有好处;那是因为,小孩生病,是在发育过程中身体本能地“试错”,反而促进了他们身体免疫机能的成长成熟。

幼儿爱攀爬因而摔跤甚至受伤,小孩玩耍中常常“破坏”而损坏玩具器物;不要紧,这正是他们在探索,在尝试。多犯些这样的“错误”,其实倒有利于孩子身体机能的协调,手和大脑的发育、成长,有利于他们长大以后“成器”。

在这个世界上要“成器”,有“出息”、有造就,你就必须直面人生,勇敢地探索向前进。就要敢于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积累感性经验,发展理性知识。

传说爱因斯坦小学时的“手工制作课”,他上交一条自己做的小木凳,老师拿着这条制作粗糙的凳子,很不满意地说,“谁还会做得比这更差?”小爱因斯坦站起来说:“我!”他又拿出两条小凳,那是他第一次、第二次做的,当然更粗糙、拙劣。就是这位不怕犯错误、勇敢尝试的爱因斯坦,后来发现了“相对论”!

综上可见,作为父母、教师、上级,不要怕你的孩子、学生、下属犯错误。这是第一。第二,那就是要允许他们改正错误。

允许人改正错误,首先是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犯错误的人。劈头盖脑就训斥、马上就提出处罚,这不是好办法。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一般人心里已经在不好过;训斥处罚他,只是加重他的难过,再没有其他好处。如果能够平心静气,最好能让犯错者也平静冷静,询问了解前后经过情况,掌握详细信息。

了解清楚犯错误的事实以后,要分析情况作出不同处理。对于初犯这种错误的,可以简要分析犯错的原因;小错,提醒下次不犯就可以了;错误大,可能导致危害,就要分析出来、清楚告诉,但是决不能危言耸听、夸张吓人。对于初犯,不必批评;他自己认识了,答应改正,就可以了。对于第二次犯相同错误的,弄清情况后,严肃分析,要给予批评;但是主要地还是要让犯错者自己认识危害,保证改正。

允许人改正错误的第三点是不要老记着谁谁谁犯过什么错误,不要“用老眼光看人”,把人“看扁”了、“看死”了。每天早上,太阳升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看人也要这样。“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不要老以为别人仍然是“吴下阿蒙”、不学习不懂事。好多人都至少有过一次“生活在别处”的愿望:希望自己拥有新的身份,处身在新的环境,一切都“从头来过”。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愿望,理由可能各不相同;然而其中必有一条原因,就是惟愿自己没有犯过某些错误吧。我们为什么不积极创造条件,让人即使在老地方工作生活,也经常有新鲜感,把自己当作一个新的人呢?

第三,要鼓励改正错误。孔子说的“过,则勿惮改”,也就是说的不要怕改正错误。中国民谚:“浪子回头金不换”;犯了那么多那么大错误,已经成为了“浪子”,只要他肯“回头”改正错误,就比黄金都宝贵!这句民谚富含哲理:人们常常由于无知而受骗上当,或者经受不住诱惑而犯错误摔跟头;反而是那在江湖风尘里闯荡翻滚过,吃过大亏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能够识破机关、抵制诱惑,不但自己不再犯错误,而且还能现身说法,教育帮助他人。

对待错误的错误态度是:一,死不认错,讳疾忌医;以丑为善,肉麻当有趣。你告诉他长了疱疖,红肿作恶,他说是“艳若桃花”;你提醒他疱疖溃烂,流脓恶臭,他还夸口“美如乳酪”。中国古籍《扁鹊见蔡桓公》,早已指出了它的危害。二,顽固坚持,一犯再犯。那肯定是他认为大有利于自己,能够满足他膨胀的自私欲望。我们看那些贪官污吏,难道他们不知道贪污受贿是错误吗?三,消极消沉,“破罐子破摔”;认为自己犯了大错误犯了罪,难以改正;就是改正了也难以获得人们认可。这几种错误态度都必须予以摒弃。智慧之光知错就改,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民间有句俗语:“黄鼠狼变猫,变过也不高”。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他们干脆不去改正错误变做猫,而一意孤行地做那偷鸡咬兔的黄鼠狼算了。多么可悲。“无错不成人”,有错不改不成好人。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及时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痛下决心,勇敢地改正错误,从此不再犯相同的错误;轻装上阵,不断开创人生新的旅程。

礼之根本,在于和谐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

有子(孔子的学生)说:“礼法的运用,以和谐为贵。这是最美好的传统,适用于一切事情。但不论大事小事都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孔子的大智慧】孔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为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学习和运用“礼”都是一个根本条件。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是立人之本,没有“礼”则在社会上无法立足,也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又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有学问的人若只在学习上下功夫而不在礼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同样不能达到完美的人生境界。“礼”不仅是自立的基础,在通往理想人格的道路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而回归到“礼”所规定的范围中去,“立于礼、约于礼、归于礼”,这些都是个人道德修养时所应该首先做到的,只有在这些“礼”的方面取得了独立,才能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仁”的境界,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升华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礼”不只是普通的礼貌,不只是外在的规范,“礼”还体现着一种悠久的文化精神,一种传统的深刻的历史力量。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孔子大智慧的解读】

礼最初是人们在彼此交往中形成的一系列的规范,礼是有不同的层次的。有的礼是人类最一般的礼,人类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说我们人与人之间,平常交往的时候,要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见到老人,要表现出一种尊老的礼,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要向老人让座。那么,这是一种礼。见到残疾人的时候,或者见到病人的时候,应该从神态上,从语言上,从行为上表现出对病人的一种爱护,关心。这就是礼。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

当前,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不协调的时代,一个人与人互相竞争的时代,一个人与人的交往十分频繁的时代,一个人人充满多种欲望的时代,一个闲暇时间越来越多的时代。然而,我们常常被许多事情困扰着:为什么物质财富越来越多,而“礼”却越来越少?是“礼”过时了?非也!

中国虽然是一个“礼仪之邦”,但近几十年,无“礼”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可以回顾我们经历的每一个“旅游黄金周”,人们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大型集会活动,伴随的是喧嚣、吵闹、拥挤、一片狼藉的路面。大多数的旅游景点人满为患,有游客经过的地方必是一片狼藉:桌上、椅上留下餐巾纸、花生壳、瓜皮、果屑、残汤剩饭等杂什堆积如山,地上也丢满了烟头和啤酒瓶。凡是有候机(车)、候场的地方必是熙熙攘攘、秩序混乱、争吵殴斗。即使是离开中国本土,客居他乡此恶习也一点不改。在美国洛杉矶和旧金山的国际机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办理登机手续的地方从来都是秩序混乱,声音嘈杂。而在高档的休闲娱乐场所,那些所谓的“有钱阶层”也常常缺少斯文儒雅,常常以炫耀性的消费打发他们的闲暇时间,而极其缺乏“准文化”、“准学术”、“准艺术”的休闲姿态。整体上这个阶层并未体现出一个文化先锋的群体形象,大多数人在休闲生活中不能形成“礼”的制度与规范。

近些年饮食消费也是一路走高,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每遇饭局必是山珍海味、飞禽走兽、美味珍馐;为显阔、为排场,可以一掷千金,甚至万金。

再以我们的城市交通为例,各大城市交通极其拥堵,车与行人互不相让,违规行驶(行走)司空见惯。因此我国成了交通肇事死亡率最高的国家,2003年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50万人,中国占有10.4万人。

在诚信服务方面,中国人更是每况愈下,稍不留意便入陷阱。产品上以次充好;服务上偷工减料;市场上一锤子买卖;生产上的假烟、假酒、假药、假肉,“阜阳劣质奶粉致多名婴儿死亡案”,居然多行不义到婴孩头上,可谓天良丧尽。中央电视台的《每周质检报告》中每次披露的制假、贩假的种种案例触目惊心。现在我们社会中过高的交易成本和相当多的低效率劳动大多来自道德和信用的危机。当然,这种制假案不是“礼”的问题了,而是在犯罪。而如此下去,我们丢掉的就不仅是市场的前景、经济的效益,而更重要地是丢掉了民族和国家的尊严、声望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如此地失“礼”?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很根本的问题是,近百年来,我们在大批特批封建主义的时候,也把那些世世代代滋养了我们的“礼规”、“礼法”一同断送掉了。文化思想史学家刘梦溪先生曾撰文指出:“晚清以来百年中国的文化处于艰难的解构与重建的过程之中。这其中的问题多到不知凡几,但最为人所忽略也是最重要的,是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秩序和文明程度的礼仪问题。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但百年来西潮冲击、传统解体,我们越来越少了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诸种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状态。”

社会进步的历史表明:社会越是进步人们对“礼”的要求就越强烈。古代人言“仓廪实而知礼仪”。《礼记》第一篇就开宗明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这就是儒家重视礼的主要原因。也是现代社会呼唤“礼”的道理。

有人可能会说,这完全是束缚人的旧礼教,根本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这种认识显然是极端错误的。儒家思想文化之所以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被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人认同与传承,说明这是被社会生活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仁义礼智信”是“礼”之根本,试想,无论什么样的国家体制、历史阶段、社会文化背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及未来,谁能离开“礼”呢。实践反复证明:一个缺少“礼”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无秩序、无效率、无凝聚力、无公平性、无安全感的社会,最终将导致亲情不亲、夫妻不忠、友朋反目、社会离散、文化颓废。

应该看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一个外在强行的法律与内在自觉的道德之间的很大空间。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形成的: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旧礼与新规的交汇,对我们已有的休闲生活和“礼”的制度都产生极大的碰撞与冲击。仅靠行政命令、法律制约、意识形态的束缚等等还是有其局限性,应该调动教育、道德自律、文化手段、礼仪礼规等途径提高国民的文明程度,协调群体、社区的关系,促成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地发展,建立新时代的礼仪文化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

礼让为国,安定社会,消弭争夺战乱,节制骄奢淫逸,是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的前提。以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事处理恰到好处。这里有社会正义的意蕴,即反对贫富过于悬殊。一部分人富起来了,富了以后怎么办?孔子讲“富而后教”,讲教化、教养,反对铺张浪费、夸财斗富。目前我国的大众消费文化无度的渲染,对社会风气有极大的腐蚀作用,对青少年的成长十分不利,而文化批评的力量却格外薄弱。这是值得我们检讨的。这种反省是切中时弊的。

总之,“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之一,和谐社会无时无刻不需要“礼”的存在。智慧之光讲礼貌是文明涵养的一种表现,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客观需要。要培养讲文明礼貌的品德,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比如,在公共场合中,吃剩的果皮应当投在果皮箱里;用后的废纸应当扔在废纸篓里;路遇步履艰难者应当搀扶;挤汽车火车应当让位给老幼病残者;遇生人问路应当耐心指点;排队办事应当严守公共秩序;看电影电视应当少说话或说话声细;雨后驾车应当防止积水溅在行人身上。如此等等,都关系到对别人的尊重,如若被视为小事而不顾,那礼貌待人的文明素养也就无从谈起。

君子好学,忌图享乐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富足美味,居住不要求舒适奢华,做起事来灵敏迅速,说起话来谨慎小心,向有道人学习从而匡正自己,就算是好学了。”【孔子的大智慧】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好学的标准,要勤奋、刻苦、认真。孔子是一个十分好学的人。《论语》开篇即讲“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自己说:“十有五而志于学”,却能做到,常常复习学过的知识而感到心情愉悦,如他总结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自己也承认他是爱好学习的人,他不谦虚地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者之好学也”。孔子的好学,先是出于对自己“非生而知之”的认识,再就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所谓“学而优则仕”。这自然就把志于仕和志于学统一起来了。但是在求仕屡遭挫折时,他更加注重世事人生和安身立命。因此,在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向度上,“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一生筚路蓝缕,志虽不得,道却得,“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正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求识、求理、求道的欲念,支撑着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一生。【孔子大智慧的解读】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韩愈的一句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意在告诉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驶,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刻苦学习是唯一的方法,贪图享乐是不可能学有所成的。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也曾说过:“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那么学习的旅程就是这苦根,而学问又是从这苦根上长出来的,所以说是无捷径的。

所谓学习无捷径,言下之意当然是学习是无捷径可走的,得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慢慢向学问高峰爬上去。

国学大师钱钟书出生于书香门第。以周岁抓“周”抓到书而取名“钟书”。幼年过继伯父后由其开蒙读书。后来伯父去世,回到父亲钱基博身边。

钱基博是一位极其保守的儒家学者,不顾时代潮流,对于20世纪排山倒海的西学东渐新思潮视若无睹。可是时代变了,在钱钟书出生前五年,清廷已停考乡试、会试。科举废除,一切士子都要从新式学堂出身。但钱基博仍希望他的子弟也像他一样能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

据钱钟韩(钱钟书弟弟)回忆说,当他们两人在东林小学读书时,每天下午放学后,钱基博(时在无锡第三师范任教)就要他们去他办公室自修或教读古文,等到在校学生晚餐后,才带钟书和钟韩两兄弟回家。钱钟书除学校规定的作业外,还得读古文名著。

钱基博管教极严。他不许女儿用舶来品化妆,不许儿子穿西装。他常用体罚来管教子弟。据杨绛说,那年(1925年)他父亲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有回家。钟书寒假回家没有严父管束,更是快活。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恣意阅读。暑假他父亲归途阻塞,到天津改乘轮船,辗转回家,假期已过了一半。他父亲回家第一件事是命钟书、钟韩各做一篇文章。钟韩的一篇颇受夸赞,钟书的一篇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亲气得把他痛打了一顿。

这次“痛打一顿”,虽然没有使钱钟书“豁然开通”,但激发了他发愤用功。不过一两年功夫便判若两人。1927年,因桃坞中学停办,他们返回无锡故里上辅仁中学,此时一因他父亲耳提面命朝夕教诲,二因自己用功,作文大有进步。常为他父亲口授代书,稍后代笔写信,到最后为他父亲捉刀写文章。当时,“商务印书馆出版钱穆的一本书,上有钟书父亲的序文。据钟书告诉我,那是他代写的,一字没有改动”。杨绛文中所称“钱穆的一本书”是指钱穆的《国学概论》。

钱钟书为钱穆写的序文写得相当老到,文字畅达壮丽。这篇序文撰于1930年7月,那时钱钟书已进清华,才念完大一,还不到20岁。他父亲与钱穆是饱读古书的大学问家,而钱基博请他未及弱冠的儿子来捉刀,这里有两层意思:一、他已看出他儿子的才华,认为钱钟书的古文会比他写得好;二、命钱钟书来代书,对钱钟书来说也是一种训练。不管出于哪一种动机,钱钟书不负乃父托付而优为之,很快把序文写就,钱基博一字不改交付钱穆。这种捷才不是天生的,据杨绛说,他看见钱钟书写应酬信时,从不起草,提笔就写在八行信笺上。几次抬头,写来刚好八行,一行不多,一行不少。钱钟书对她说,那都是父亲训练出来的,他额头上挨了不少“爆栗子”呢!换句话说,钱钟书的八行书是被打出来的。

钱钟书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学海无涯苦作舟。像他这样极具天赋的人尚且需要经历一番苦读才能有所成就,更何况是普通人呢?

凡爱学习的人皆是爱吃苦的人,都是不图享乐的人。世人都爱吃甜头,若换成苦头,莫说看着,就是远远地听着,也觉有黄连在喉,唯恐避之不及,哪里会有人主动请“吃”呢?但世事无绝对,偏偏就有那么一种人会视之如蜜,食之若醴。这种人胸有宏图乾坤大,志存高远天地宽。故而在他们眼中苦头虽苦,却是磨炼意志的磨刀石、试练信念的试金石。他们在学习中的吃苦精神也就少了一份勉强与无奈,多了一份信念与执著。韦编三绝者意欲天下大同;悬梁刺股者意欲闻达诸侯;闻鸡起舞者意欲收复山河;鲁迅把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是为了唤醒铁屋中的人们麻木的灵魂。他们皆是为了心中的信念与胸中的理想,把学习上的苦头吃得甘愿,吃得欣然,吃得无怨无悔!我们可以相信,真正有理想,爱学习的人,是懂得吃苦之趣的人。

学习上的吃苦精神不仅是一份矢志不渝的信念,也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明悟。

会学习的人总是那些会吃苦的人。学习从来没有终南捷径可走。王羲之练就绝世书法是从涮黑一池清水开始;陈景润证明“哥特巴赫猜想”是从写完几麻袋草稿纸开始;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8块金牌是从2500多个日子中仅有5天没有下过水开始。成功的背后没有哪个人不是费尽了心血,吃尽了苦楚。在通往成功的万千道路中,但凡有一条可以不用吃苦的路,绝不会有人去选择其他的道路。正因如此,吃苦之路才是必经之路,也是最有保障之路。学习中选择吃苦之路的人非但不愚笨,反倒是最最明智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人。反观那些投机取巧者、偷奸耍滑者,貌似聪明伶俐,学习起来不用功,做起事来不努力,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真正聪明之人永远是那些默默无语、埋头苦干、懂得吃苦的人,这样的人也才是真正会学习的人。

学习立足于吃苦精神,就好比树苗扎住了根。但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只扎住根是不够的,还需气候适宜,风调雨顺;同样的,吃苦精神对于学习固然不可或缺,但却不是取得好成绩的唯一因素。先天的禀赋与外界的帮助对于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假如郎朗没有相当的音乐天赋,他不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假如刘翔没有遇到孙海平,他不可能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但是后天的努力,即吃苦精神,却无疑是具有决定力量的因素。正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其实,学习中的吃苦精神,也不全是在吃苦头,当你将心灵沉浸其中之后,会发现吃苦有时就像吃臭豆腐一样,闻起来其臭无比,吃到嘴里却是芳香溢口,美味无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学习中做一个爱吃苦、会吃苦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智慧之光在奋斗的道路上,我们是需要付出汗水的,那些安于享乐的人从来就不会取得什么大的成就。上天是很公平的,你付出了多少,获得的成果也就有多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自古流传至今的名言,激励了无数有志之士,潜心书海,发奋攻读,为人类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人生之路,循序渐进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孔子的大智慧】人们都很熟悉孔子的这句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学习和修养过程的自述。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孔子大智慧的解读】《论语·子路》载:“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长,他来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为政的原则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百年大计,不要急功好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到整体大局。

还有一个揠苗助长的故事。讲的是宋国有个人,见别人家的庄稼长得很好,总觉得自己家的庄稼长得太慢,很是着急。有一天他忽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便将自己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全部拔高了一些。看着自己家的庄稼一下子比别人家的庄稼长高了,感到非常高兴。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个人让地里所有的庄稼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听完他的详细介绍,立刻跑到地里去看,结果发现他们家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往往事与愿违,反而达不到目的。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著作《人间词话》中,将人生分为三种境界,指出要想在学问上有所成绩,必须循序渐进。这也是成功的三个必经阶段。

这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一个人登上高楼,看到一条漫长的路,一直引到天边,不知道究竟有多长。这是一个人立志做一件事情时的情景。第二个阶段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在工作进行中,一定要努力奋斗,刻苦钻研,日夜不停,坚持不懈,即使身体瘦削得连衣裳的带子都显得松了,也不要后悔,仍要勇往直前,不顾自己的憔悴。第三阶段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即到处寻找,也不知道找了多少遍,始终找不到。猛一回头,原来就在灯火不太亮的地方。这和“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是同样的道理,就是不但要立志做事,还要苦干、实干、巧干。

王国维所说的这三个境界,对人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成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许多人一事无成,往往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缺乏耐心,看不上每次进步的一点点,急于求成,总想一口吃个胖子,结果放弃了每次的一点点进步,也就放弃了最后的成功。纵观许多成就事业的人,他们都是在努力中创造和积累着成功所需要的条件。

全国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人士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对他们说:“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一动不动。他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就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纹丝不动。

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们认定那是没用的。

这时,老人笑了笑,他掏出了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敲一下,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然用小锤不停地工作着,根本不在意人们的反应。观众开始愤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那间会场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都市环境里,一切讲求快速;放眼望去,吃的是“速食面”、“快餐”,读的是“速成班”,走的是“捷径”,渴望的是“瞬间发财”,以至于造成社会追逐名利,普遍短视的现象。

古人告诉我们,鸡肉要慢火炖其鸡肉中的营养呈鲜物质才会释放出来;才会品到真正鸡肉的鲜美;拜师学艺也是这个道理,至少要三年四个月才会有成;古人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持七年期”,其意都是有深悔的道理的,任何工匠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可是,我们已经把这套宝贵的生活哲学遗忘了。

在“速度”第一的前提下,很多人不再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处处显得毛躁马虎,急功近利。这样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有个顽皮的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捡回了家。以前听老师说过化蛹成蝶的故事,这么难看的一个蛹怎么会化成蝶呢?他想看个究竟。

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痕,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于心不忍,心想“我必须助它一臂之力”,所以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了;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它的身体臃肿,翅膀干皱。根本飞不起来。

小孩以为几个小时之后,蝴蝶的翅膀慢慢会舒展开来;可是他的希望落空了,一切依旧;那只蝴蝶注定要拖着臃肿的身子与干皱的翅膀爬行一生永远无法开展飞翔了。

大自然的道理是非常奥妙的;一切事物皆有一个不能违背的法则,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充满了神奇与庄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蝴蝶一定要在蛹中痛苦地挣扎,直到它的翅膀强壮有力了,才会破茧而出化蛹成蝶的,小孩这善意的一剪反而害了它的一生。这同揠苗助长的道理是一样的。

成功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锻炼的过程,不要幻想一夜成名,因为一夜成名的背后更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付出。人们总是喜欢问怎样才能成功,怎样才能得到收获。其实成功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努力了,不经意间我们就成功了。而如果只是空想,不经意间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我们察觉出来就晚了。

费尽心思寻找成功的结晶,不如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成功永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努力地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才能取得成功。智慧之光人生之中,无论做什么事情,想要实现怎样的理想和目标,都要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成功是一个过程,如果只注意一个终极的大目标,往往会因为成功来得太慢而失去耐心和信心。如果把一条长城分作许多段,让自己有机会看到许多小成绩,就能得到较多的鼓励,由此就会有信心和兴趣去继续努力。最终,成功也必然会在你坚持不懈的过程中来临。

学而不思,为学大忌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

孔子说:“只是读书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而一无所获;只是空想连篇却不学习知识,就会不学无术而一无所知。”【孔子的大智慧】孔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到学思结合。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就会被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论语》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孔子在强调思考的重要性。《论语·为政》中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孔子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的这句话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孔子大智慧的解读】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曾经用毛毛虫做过一个试验。这是一种过着团体生活的毛毛虫,每次出外觅食时,都会由其中一只带头,其他的则一只跟着一只很有秩序地排成一列往前走。约翰·法伯把这些毛毛虫放到一个花盆旁边,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圆圈,然后在离它们约六英寸的地方洒了毛毛虫最喜欢的食物。

这些毛毛虫一直跟着前一只毛毛虫不停地走,一圈又一圈绕着花盆边缘行走。不吃不喝过了几天,守纪律的毛毛虫始终没有乱了队伍,最后终于饿死了。临死之前还不知道食物就在离它们六英寸的地方。

于是法伯感叹地说道:只要有一只毛毛虫不盲从,就可以拯救自己以及其他毛毛虫的命运。可惜没有任何一只毛毛虫可以做到这一点。

很多人在看完这个故事后都会觉得这些毛毛虫太笨了,为什么不看看别的地方,而只跟在伙伴的后面走呢?可细细想来,在我们身边像毛毛虫这样的人可不少。比如每年都会发生考生一窝蜂地填报某个热门学校或专业的现象,结果有时候非常不幸,毕业时该热门专业对应的行业刚好走下坡路了,大学四年像白念了一样。还有,当炒股、债券投资蔚为风潮时,不少人会前仆后继地跟进,结果到最后发现是市场主力为了出货放出好消息,当散户发现苗头不对想亡羊补牢时,已经惨遭套牢。这些不就是毛毛虫一只跟一只的故事吗?

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类有一个可以思考的智能的大脑。英国作家波尔克说过一句话:“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它充分说明了思考对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其实,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有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这个世界不缺能干活的人,缺的是会思考的人。

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为什么有的人成就了伟业,有的人却碌碌无为一辈子?其实,成功的机会无处不在,只是她更青睐于善于思考的人。别人成功了,我们却没有,并不是别人运气好,而是他们善于思考,对这个世界多了份观察,对自己的生活多了份思考。

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的人都特别善于思考。思考是成长的唯一方法,思考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的特征。优秀的人经常思考,在思考中得到成长,在思考中找到工作的方法,在思考中领悟工作的快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思考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有一天下雨,3个人在一个破房子里面避雨。一只蜘蛛在断墙处结网,因为遭受风雨的袭击,它的网已支离破碎。大雨刚过,这只蜘蛛向墙上的网艰难地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他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看到蜘蛛爬上去又掉下来的情景,3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观点。第一个看到后,自言自语地说:“哎,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虽然一直都在忙忙碌碌可结果却一无所得。看来我的命运和这只蜘蛛一样也是无法改变的。”于是,他继续沉迷于颓废之中,日渐消沉。第二个人在一旁静静地看了一会儿,说道:“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呢?以后再遇到问题我一定要用头脑认真思考,不能一味地埋头苦干。”从此,他变得聪明起来了。第三个人专注地看着屡败屡战的蜘蛛,他的心灵为之深深地震撼了,他在想:“一只小小的蜘蛛竟然有如此执著而顽强的精神,有这样的精神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受这只蜘蛛的启发,他从此坚强无比。

当然,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也不是胡思乱想就能得到的。真正的思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须知,思考的果实虽甜,但是思考的过程却很苦。苦就苦在思考需要大量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需要坚持不懈地总结积累经验,需要博览群书不断“充电”……而要做到这些,无不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闹”中守静,放弃安逸的念头,牺牲许多娱乐,有时还要精简交往,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应酬。另外,思考也贵在坚持,贵在于“勤”,要多思考,常思考,养成勤思考的习惯。一番“痛苦”过后,一天天的领悟,终会在一天顿悟,品得甜美的果实。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思考,遇到事情要勤于思考,特别是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去解决;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我们要鼓起勇气去做;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我们要努力想到并实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从某种角度讲,也有一定的道理。这个世界上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关键看你如何走。这个世界上没有解不开的结,关键是看你以何种方式解决。善于思考的人是永远不会被困难吓倒的,即使前面荆棘丛生,他们也能披荆斩棘;即使前面泥泞满路,他们也能风雨兼程。善于思考,成就辉煌

一个苹果落到牛顿头上,牛顿拿着苹果引发了思考,为什么苹果会往下落呢?正因为牛顿善于思考而引发探索,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开启了物理世界的大门。人们常常想为什么那个苹果不是掉在我头上呢?其实并不是那个苹果的问题。难道人们没看过苹果落地吗?有。只是人们对此没有善于思考罢了,而牛顿正是因为善于思考,从而打开了物理世界的成功的大门,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无独有偶,法国化学家别涅迪克也是因善于思考而成功。在一次实验时,他不小心将一个瓶子打落,但瓶子却没有摔破,他很疑惑但一时又找不到答案,于是就先将瓶子注明问题后保存起来。过了不久,他看到了一则关于客车相撞后车窗破裂而伤到乘客的新闻。对此,他开始思考,如果能研制出一种不碎的玻璃就好了。他想到了上次那个不碎的瓶子,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发明了不碎的玻璃窗。也因此,他获得了20世纪法国最突出贡献奖。深入思考,有如神助

1984年2月9日,苏联领导人尤里·安德罗波夫逝世。这在当时可是个举世震惊的事情,但更令各国特别是苏联震惊的是:首先将这条重要消息公布于天下的不是苏联的新闻机构,而是美国驻莫斯科的首席记者杜德尔!

这真是让苏联感到大丢面子!苏联决心不惜任何代价,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但它完全出乎苏联当局和许多大国情报组织的意料:杜德尔并没有得到任何苏方高级官员的情报,这条重要消息只是他多方深入思考、正确分析的结果。杜德尔把当时种种反常迹象联系起来深入思考分析,认为这与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逝世时的情景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他得出了大胆的令人震惊的准确判断:安德罗波夫已于1984年2月9日逝世。

有位评论员在对此事发表的评论中说:“不会思考的人是白痴,不愿思考的人是懒汉,不敢思考的人是奴才。只有敢于和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平凡中发现非凡,才是出类拔萃的人。杜德尔的深入思考有如神助,让他成为舆论界一颗更加耀眼的明星。”

在当今社会,因为善于思考、深入思考而获得成功的人不胜枚举。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习知识,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华罗庚善于思考成为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从洗漱中得到启示,发现了著名的浮力定律;戴震的肯于动脑,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广为流传;鲁班被草划破手后善于对此进行思考,发明了锯子;达尔文看到脚边的种子细心思考,提出了进化论;邓小平为了香港的顺利回归深入思考,提出了“一国两制”主张;泰格尔看过窗外飞过的萤火虫进行思考,写出了《飞鸟集》……太多太多的例子告诉了我们:思考,可以打开成功之门,走向辉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