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伤在童年:探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05:48:03

点击下载

作者:方向苹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让孩子伤在童年:探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

别让孩子伤在童年:探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试读:

Part 1和谐的亲子关系就会有好的性格

世界上最幸运的事情就是上天能赐予我们好父母,好父母会给予孩子和谐的亲子关系、愉快的相处模式和高质量的爱,而这一切造就了孩子的性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孩子性格的好坏是由父母决定的。

1.自信的父母培养出了一个自卑的孩子

有一次参加一个朋友聚会,席间大家聊起孩子的话题,其中一个朋友说他的儿子是一个非常不自信的孩子,但让他困惑的是,他和妻子都是非常自信、非常优秀的人,为什么孩子却这么不自信?他们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也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孩子,为什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当他征询我的看法时,我并没有急于给他具体的建议,而是向他讲了我另外一个朋友的故事。

我有位不太熟识的女性朋友,面容姣好,身材苗条,开了一家小小的幼儿园,经营得还算不错,虽然谈不上多么成功和优秀,但生活也算无忧。可她却说自己过得不快乐,常常对生活感到迷惘,尤其是对自己非常不自信,无论是在陌生人面前还是在家人面前,她都不敢主动去争取什么。

我对此感到很纳闷,眼前的她明明是一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人,为什么会感到自卑呢?后来的交流让我得知,她和父母的关系不是很亲密,尤其是和妈妈的关系。原因就是她的妈妈不欣赏她,从小到大她很少从妈妈那里得到肯定,反而经常受到妈妈的批评和指责,无论她做什么事情,无论她做得怎么样,妈妈似乎总是不满意。

我问她:“你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母亲呢?”

她回答:“我的妈妈很优秀,她和爸爸在我童年时就开始开办工厂,并把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妈妈是个略微强势的人,但她的强势是有资本的,因为她非常能干和自信,她经常说只要她想做什么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小时候我很崇拜妈妈,但在妈妈眼里我却是个无能的小孩,我学习不够优秀,胆子不够大,长得不够漂亮,做什么事情都慢吞吞的,总是达不到她的要求。因此,妈妈对我不是大声指责就是唉声叹气。小时候我考了全班第三名,很高兴地告诉妈妈,妈妈却说:‘全班第三名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考年级第一名!’有时候考得不好,妈妈就更不高兴了:‘现在就考得这么差,将来你可怎么办?’我想学钢琴,妈妈却说:‘学习都学不好,钢琴能学好?’听到这些话,我总是感到很沮丧,从此便很少和妈妈谈起我的事情。但是我原本还算不错的学习成绩却越来越差,后来勉强考上了一所很普通的大学。大学毕业后,我立刻从家里搬了出来,因为我非常害怕再听到妈妈那些打击我的话,那些话从童年就伴随我一直到现在,让我每次听到都感到非常沮丧和绝望。”

在许多人看来,我这位朋友真的不算“无能”,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还算不错的生活,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她从未因此自信过,就像小时候,她的妈妈从不相信她能做好一件事一样。

讲完我这位女性朋友的故事,我问聚会上的这位朋友:“她是因为这样不自信的,你的孩子是因为什么不自信呢?”

这位朋友突然明白了,他惊呼道:“我一直以为孩子不自信是孩子的问题,原来,是我的问题!”

孩子是否自信来自于父母是否相信孩子

性格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绝不仅仅是遗传,更多的是环境的影响,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及相处模式于孩子而言就是最重要的环境,所以孩子是否自信并不仅仅取决于有没有自信的父母,而更多取决于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信任。

婴儿脱离母亲温暖而又安全的子宫来到这个冰冷而又陌生的世界时,都带着莫大的恐惧,他们除了会吸吮母亲的乳汁之外,其他什么都不会,这种无力感怎能让他们不恐惧呢?后来,他们开始慢慢接触这个世界,如果他们一伸手,父母就说:“你不行!”他们摔了一跤,父母就说:“你看,我早就知道你会摔跤。”他们刚刚有了一点进步,父母却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其他孩子比你强多了。”那么孩子还敢再去尝试吗?还会对即将要做的事情充满兴趣和信心吗?一个自卑的孩子就这么诞生了。

没有天生自信的孩子,也没有天生自卑的孩子,孩子的自卑与自信都是父母亲手“塑造”的,但父母并不自知,却还在那里哀叹:“唉,我的孩子怎么这么不自信呢?”他们并不知道,孩子是否自信最初并非取决于自己是否相信自己,而是取决于父母是否相信孩子。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孩子在这个世界面前是弱小的,当他以弱小的力量去挑战这个世界时,内心一定是恐惧不安并伴随挫败感的,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不是给予他们温暖和鼓励,而是习惯性的打击,那么孩子的内心将是绝望和崩溃的,在这种情况下,想让孩子形成自信的内心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孩子是否自信与父母是否自信没有直接关系,而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有直接关系。你相信孩子,孩子就相信他自己。孩子的精神和身体一样都需要父母的“喂养”,但有些父母只注重给孩子吃喝,却忘了给孩子的精神补充能量,那么孩子当然不可能有强大的内心。

父母如果总是否定孩子,孩子潜意识里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或者对获得父母的爱没有信心,那么长大以后他对获得别人的爱也没有信心,他会认为自己不会受到上司的重视、同事的欢迎或异性的青睐。所以,一个孩子如果童年时没在父母那里获得信任,长大后即便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他也难以像健康的人那样自信(除非他在成年后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因为童年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及心理暗示一旦形成会不断在以后的人生中呈现。比如,我那位女性朋友,即便自己有不错的生存能力,依然不自信。比较知名的例子是著名影星梁朝伟,他曾经公开袒露过自己是一个极不自信的人,贵为影帝依然不自信,我们大胆猜测也许与他童年时和父母的相处模式有关。

爱与欣赏比孩子是否优秀更重要

一个不自信的人很难感到幸福,因为他无法感受到自己真实的存在,也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而是习惯于从外在寻找存在感和价值感,但外在难免让自己失望。所以,父母有责任让孩子从小就建立起对自己的信任。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中国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往往是有条件的,学习成绩好就笑脸相迎,一旦考得不好就冷漠对之甚至冷言冷语批评指责,这给孩子一种感受:我学习好父母才喜欢我,学习不好他们不会喜欢我,而真实的我有可能学习好也有可能学习不好,但父母喜欢的不是这个真实的我,而是他们理想中的我,这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种压力,对父母是否真正爱自己产生一种怀疑,或者说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让父母爱自己产生怀疑,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而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即无论孩子是什么样的,父母都爱孩子,都肯定孩子存在的价值,都从内心深处接纳孩子,那么孩子才会接纳和喜欢他自己,一个爱自己的人才会真正的自信,这和是否优秀无关。如果一个表面看起来很优秀的孩子总是达不到父母的高要求,无法让父母和自己满意,那么他的内心依然会自卑。但一个表面看起来不怎么优秀的孩子,如果在父母那里得到了欣赏和肯定,那么他也会是个自信的孩子。

所以,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不要用一些所谓“优秀的标准”来摧毁孩子的自信。

用欣赏教育代替批评教育

虽然中国的父母近些年来已经意识到了欣赏教育比批评教育更可贵,但似乎更习惯于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夸奖孩子,而不太会在孩子表现不好时鼓励孩子。中国的传统是严苛教育,中国的父母又羞于向孩子表达爱,这造成了孩子极少在父母那里得到温暖和鼓励,尤其是在遭受失败的时候,父母的习惯性批评往往使孩子失去再次挑战的勇气甚至自暴自弃。哪怕是在孩子取得很好成绩的情况下,父母依然会说:“别太骄傲,你离最好还远着呢!”严苛、批评加上谦虚使得孩子无法真正自信。

批评教育会压抑孩子和父母交流的欲望、自由表达的欲望以及尝试和创造的欲望,这样的孩子不但无法实现与父母之间真正的亲密,还可能走向叛逆,当然,也无法成为真正优秀的人。而欣赏教育能激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的心灵回归自由,真正为自由而活,从而变得自信。

孩子可能天生就是自信的,因为“无知者无畏”;也可能天生是自卑的,因为他们的内心非常脆弱,很容易被外在的力量所摧毁。而决定孩子是走上自信这条路还是自卑这条路的关键就在于父母如何选择。

我们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评价中,如果童年时父母对我们的评价过低,我们的自我评价也会较低,长大后就不太相信别人对我们好的评价,而坏的评价又很容易让我们的内心崩溃,即我们无法客观地面对评价。也就是说,你童年时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将会投射在你以后的人际关系中。

2.懦弱的妈妈却有一个霸道的女儿

有一次和一个朋友吃饭,她带着她的女儿,年龄不过六七岁的样子,披散着头发,神情淡漠,全程都不怎么理会周围的人,好像这个世界和她没有什么关系一样。我对此感到好奇,但令我更好奇抑或是吃惊的是,这个小女孩特别自立。我们吃的是火锅,如果换成其他同龄的小孩,可能还需要在父母的照顾下吃饭,但是这个小女孩完全不需要妈妈的照顾,她可以自己拌调料,自己盛汤,自己下菜,自己夹菜,看到桌上没有自己喜欢吃的那道菜,径直叫来服务员自己点菜,全程都没有询问过她妈妈和其他同桌人的意见。我惊叹道,这个小女孩怎么这么会照顾自己!大概到哪里都不会饿着自己、冻着自己,到哪里都不会让自己吃亏吧!果然,她的妈妈说:“我女儿个性有点强,到哪里都不会吃亏,到哪里都是我行我素,不太理会别人的眼光。”

然而,我的这位朋友性格可一点都不强势,不但不强势,甚至有些软弱,当然她有时会用“善良”来包装这种软弱。所以我有些好奇,她女儿的强势性格是怎么形成的,是她刻意培养的吗?

朋友说道:“不是,我从来都没有刻意培养过她的性格,是她自己长成这样的。”

这一点我是相信的。我的这位朋友是位单身母亲,和女儿相依为命,我很多时候都很难想象一个性格如此善良、软弱的女人带着一个小女孩是如何生活的,小女孩又是如何从她并不强大的妈妈那里寻找到安全感的。但是现在,看到一个如此“自立”的小女孩站在我面前,我相信了,当一个孩子无法从外界寻找到更多安全感的时候,她会在自己的性格中自动生长出强大的一面来保护自己。

每个孩子都会用性格来保护自己

性格反映的是一种心理特征,它由人的心理需要发展而成。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女孩没有爸爸保护自己,也没有强大的妈妈保护自己,更没有一个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完整温暖的家庭给自己力量,那么她该如何更好地长大?她只有自己保护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强势甚至霸道,才不会被别人欺负,才能从自己身上得到力量,才能寻找到一种叫作“安全感”的东西,至于这种强大是否真的强大,这种安全感是否一种真实的存在,一个小女孩是不会有这种思考的。

所以说,性格和自己的心理需要密切相关:当我的心理需要强大的力量时,我就必须在外在发展出强大的气势来保护自己。性格不仅反映的是自己和抚养者之间的关系,它也反映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当一个小女孩觉得这个世界不够温暖时(单亲家庭的孩子得到的爱相对来说是不够的),她的内心和外表也会变得较为冷酷,以此来抵御这个不够温暖的世界。比如,这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脸上淡漠的表情,在众人面前我行我素的言行,无不表现出一种和她这个年龄不相称的“酷”,而大多小孩子身上都有的那种天真、可爱、温柔,在她的脸上却少有看到。

如果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互为镜子,那么就可以说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其实就是世界对待我们的方式,一个小女孩如果对这个世界比较冷酷,那一定是因为她首先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对她的冷酷(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小女孩的爸爸以及她的爷爷奶奶一家都是比较冷漠的人),因此她只能以冷酷还击,因为这是她习惯的方式或者说这是她会的方式,这个世界教会她什么她就还给这个世界什么,家人没有教给她温暖,所以她也不会用温暖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所以,性格既可以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适应这个世界发展而来的,也可以是从家人那里学到的;孩子的性格既可以和父母的性格相同,也有可能和父母的性格完全不同。

所以,一个善良、温和、懦弱的妈妈完全可能有一个强势、霸道、酷酷的女儿,只是,这个外表强势的小女孩内心是否一样强大是值得怀疑的。女孩的妈妈说她的女儿虽然个性强,做什么事情也很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但却非常怕黑,晚上不敢独自睡觉,必须有人陪,而且必须开着一盏小灯睡觉,每当这个时候,她就觉得自己的女儿一点都不强势,内心的脆弱和不安全感比其他的小女孩要严重得多。这就说明,小女孩的强势和霸道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虚张声势,一种保护自己的外壳,她的内心其实一点都不强大,反而相当脆弱和没有安全感。

当一个人的性格过于弱或者过于强的时候,其心理可能是不够健康的,真正的强大是平和,平和地对待这个世界,当你需要张牙舞爪地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你的内心感到恐惧不安,所以才需要用一个过于刚强的外表来保护过于柔弱的内心,而这样的人通常是不快乐的,只有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一致时,他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

所以,不要以为孩子的性格很强势,她的内心就是强大的,这恰恰说明孩子的内心脆弱而又不安。

请“看见”孩子真正的内心

了解孩子不能只看到孩子的外在表现,还要“看见”孩子真正的内心,只有看见孩子的内心,你才知道孩子为何会有这样的性格,才知道孩子是否真的快乐,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看到性格背后的心理成因

这个小女孩有她特殊的生活背景和家庭环境,但不代表“每个孩子都会用性格来保护自己”。比如,内向的孩子内心都比较羞怯,对于和他人交往没有自信,所以会用沉默和他人保持距离,于是我们看到内向的小孩大多沉默寡言,寡言是他们保护自己羞怯内心的一种方式;外向的小孩内心比较渴望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他们的言行常常比较夸张,爱说爱笑嘴甜,以此来吸引别人的关注,夸张的言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内心不受到他人的忽视和冷落;还有一种小孩比较怕失败,所以他们行事强势,处处都要争第一,是为了保护自己无法承载失败的内心。每一种性格都有匹配的心理动机,性格就是这样保护自己的内心的。

不要强迫孩子改变自己的性格“看见”了孩子的内心,你就会明白性格为什么这么难以改变,因为改变性格不仅意味着改变一种行为方式,更意味着改变自己的内心,而改变自己的内心是最难的,因为这意味着不让他做他自己,这会让他痛苦。所以,请不要强迫一个内向的孩子多说话,或者一个外向的孩子少说话,请不要强迫孩子改变他们的性格,因为这就是最适合他们内心的性格,拥有这种性格他们才能感到“安全”、舒服和快乐。“看见”孩子的内心

单纯了解孩子的性格还远远不够,这无法让你真正读懂孩子,读懂孩子还要“看见”孩子的内心,看见强势的背后是脆弱和缺乏安全感,看到沉默寡言的背后是对人际交往的惧怕,看到“人来疯”的背后是害怕受到冷落和忽视……当你看到了这些,感受到了孩子的感受时,你就理解了他的行为,进而能够接受(允许)孩子的行为,不管孩子的行为是“好”是“坏”,那都是让孩子内心感到最舒服自在的一种方式。

当你“看见”了孩子的内心,你会发现,孩子不再“折腾”了——冷漠的孩子可能不再冷漠,沉默的孩子开始和你交流,闹腾的孩子开始变得安静……当感到自己被理解、被接受、被允许时,孩子就愿意把真正的内心袒露在你面前,不再伪装自己,而是试着让自己的外在和内心趋向一致。所以,“改变”孩子的性格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那就是——要“看见”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的内心,感受到孩子的感受,这是创造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础,不需要你刻意去做什么,“看见”的力量比任何教子技巧和方法的力量都大,因为“看见”是接纳、关爱、包容和重视,会让孩子感觉到被父母“爱”着,只有爱才能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的孩子不需要再刻意用性格去保护自己,他会变得柔软、温和、平静、热情、喜欢与人接触……

性格与环境的关系有两点:一是指人的性格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被环境所影响;二是指人会有意识地改变性格去适应环境或对抗环境,当对外界环境感到不安时,一个孩子也会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以免自己受到伤害——躲在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中,这,似乎是人的本能。

3.“以慢制快”的小侄女

我有一个小侄女,我妈妈负责每天接送她上下学。最令我崩溃的是每天早上,从小侄女还没起床开始,妈妈的催促和唠叨就不绝于耳。“快起床,快起床,时间不早了!”

可小侄女永远都不会“快”起床,她每次都是慢慢的、再慢慢的……

妈妈并不是个急性子,但非常有时间观念,尤其是上学这种大事,她觉得怎么可以慢待呢?于是,她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小侄女:“快点!动作快点!早饭都凉了!”

小侄女仍然以她千年不变的速度慢慢地洗脸、刷牙、吃早饭。这个过程仍然伴随着妈妈不停的催促和唠叨:“为什么动作这么慢?自己不知道着急吗?不怕迟到吗?快点,快点呀,要迟到了……”妈妈一边催促,一边训斥,声音里充满了急躁、焦虑。

天哪,我几乎要崩溃了,忍不住说妈妈:“不要再催了,她难道不知道迟到的后果吗?就让她迟到一次好了,这样她下次就知道快了。”

妈妈听到我的不满,暂时闭上了嘴,但第二天,她依然开始她重复了无数遍的催促和唠叨。

侄女只不过偶尔到我这里住一两天,我已经受不了妈妈的唠叨了,不敢想象,侄女每天是怎么度过的。但更让我无法理解的是,侄女好像对奶奶的催促和唠叨毫无反应,从来没听到她表达过不满。难道侄女已经习惯奶奶的唠叨了吗?

我对这个问题十分好奇。

妈妈不仅每天要催促侄女上学,还要催促她快点吃饭、按时喝水、快点做作业、早点睡觉,但无一例外,侄女在做这些事情时唯一的特点就是:磨蹭、拖拉、慢。

我感到非常奇怪,侄女并不是一个慢性子的孩子,也不是一个迟钝的孩子,不管是学习还是玩耍,只要她投入去做,语言和动作一点都不慢。比如做作业,奶奶越催促她,她做得越慢,可只要她爸爸在家里,不到半小时她就把作业做完了。而这时,因为有她爸爸管她,也就听不到奶奶的催促和唠叨。

这时,我才发现,侄女只有跟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才慢,而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做事情都很快。看来,侄女的慢和奶奶急躁的催促、训斥和唠叨有直接关系。

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有一次,我问侄女:“为什么奶奶越催你,你越慢呢?是不是奶奶催你、训斥你,你也很烦呢?所以你故意用慢来反抗奶奶的催促,间接表达对奶奶的不满?”

侄女用力地冲我点了点头:“嗯。”她眼睛里满是惊喜,大概是因为我理解了她的心情。“那你怎么不直接向奶奶表达你的不满呢?”“唉,奶奶都是为了我好,我怎么可以向奶奶表达我的不满呢?爸爸知道了会骂我的。”

拖拉的性格原来是这样造成的

孩子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它最初来自于一种关系,即孩子与父母或其他抚养者之间的关系,性格是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当奶奶用训斥、催促和唠叨来表达对侄女的不满时,侄女只能用故意拖拉来被动反抗,以此告诉奶奶:我对你每天的训斥和唠叨非常不满。但奶奶没有意识到拖拉是侄女表达不满的方式,反而认为拖拉就是孩子的性格。但是,如果侄女一直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奶奶的不满,拖拉很可能就成了她的习惯,而习惯最终又形成性格。

侄女为什么会用拖拉来反抗奶奶的训斥和唠叨?因为性格具有平衡心理的作用。每一个人的情绪都需要找到一个出口,用故意拖拉来被动还击奶奶的催促和训斥,侄女的不满情绪就宣泄了出去,她的心理就得到了平衡,这种平衡让她能够继续忍受奶奶日复一日的训斥和唠叨。侄女的心理模式就是——一边忍受,一边寻找自我平衡,找到了平衡,就继续忍受。而故意拖拉就是她反抗奶奶、寻找内心平衡的手段。

但拖拉恰恰是奶奶无法忍受的。正是因为奶奶无法忍受,侄女才用它来“被动还击”奶奶的“攻击”,因为她知道,这样最有杀伤力,最能让奶奶抓狂、焦虑,因为奶奶的训斥和唠叨同样让她感到焦虑。

是什么造成了侄女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奶奶的不满?正是奶奶不当的教育方式。催促孩子快一点当然没错,但不停地训斥和唠叨就是不当的方式,哪怕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对孩子同样是伤害,因为它忽视了孩子的感受。人的心是不讲道理的,即便大人的意图是好的,出发点是爱孩子的,但方式如果是粗暴的,孩子一样会感到愤怒。而且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是一种攻击,每个人在遭受到攻击的时候都会本能地还击,只不过有人直接还击,有人被动还击。

但孩子为什么选择了被动还击的方式?一是因为在父母面前,孩子是弱者,他们不敢直接向父母表达不满,有些父母也不允许孩子表达不满。二是因为孩子理智上认为父母是爱自己的,他们也在乎父母的爱,因此不愿意或不愿意直接表达愤怒。但愤怒又是压抑不住的,只好被动攻击。他们内心的潜台词是:我不能直接表达我的不满,但我可以用你讨厌的方式让你生气。

有时我们无法理解,急性子的父母为什么会有一个慢性子的孩子,细心的父母为什么会有一个粗心的孩子,爱说话的父母为什么会有一个沉默的孩子,现在你明白了,孩子身上那些你无法容忍的性格缺点恰恰是你造成的。

每一种愤怒都需要表达

这种相处模式对父母和孩子都是一种伤害。如何让父母和孩子走出这种伤害?其实并不难,就是允许孩子表达不满或者愤怒,并让孩子用直接、合理的方式表达,同时父母也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或表达方法

每一个孩子的性格中可能都有一些不好的地方,比如拖拉、粗心等,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在合适的时机提醒他改正,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他的缺点,更不要用粗暴的方式训斥他,这样只会让孩子认为他就是这么粗心,同时让孩子心中产生逆反心理:既然你认为我粗心,那我就粗心给你看,以此对父母进行被动攻击,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孩子虽然弱小,不敢和父母直接对抗,但他依然有自己表达愤怒的方法,因为愤怒的情绪是很难压抑的,必须找到一种方式来表达,即便这种方式是不合理的。

父母不要认为孩子有错,就可以随意训斥,犯了错的人也应该得到尊重;也不要认为他们是孩子,而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就可以不注意方式方法,孩子应该和大人一样得到同等尊重。

让孩子学会直接表达不满

其实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父母不当教育方式的伤害,但为何有的孩子没有采取被动还击的方式来攻击父母?这是因为他们能够采取正确的、直接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不满。这一方面和他们的性格有关,天生就擅长表达情感和情绪;另一方面是父母为他们创造了一种安全的表达情绪的氛围,他们允许孩子表达不满,孩子也知道直接表达不满不会受到父母的责骂,所以他们会直接还击父母:“妈妈,不要再催促了,我很烦!”或者“爸爸,请注意你的态度,简直像个暴君!”而父母接收到孩子表达的不满时,不但不会暴跳如雷,反而会主动反省自己。如此,孩子就不会用被动攻击的方式伤害父母。因此,做一个民主开放的父母,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表达情绪的氛围,允许孩子直接表达对自己的不满,孩子自然就不会形成被动攻击的性格。

表达愤怒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永远都没有明显愤怒情绪的孩子才有问题。而父母也可以通过孩子的愤怒表达来反省自己,愤怒反而成了亲子关系的协调剂。被动攻击即便是一种不好的表达愤怒的方式,也不能轻易被父母责怪,因为孩子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性格正是父母造成的,他们正常的表达愤怒的方法被父母压抑了,所以只能用这种消极抵抗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也再次说明,性格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每一种愤怒都需要表达,理智上不表达,潜意识也会表达,如果既不直接表达,也不被动表达,孩子就只能向自己表达——攻击自己,就有可能形成抑郁症,因为情绪只有两种宣泄的渠道,向外或者向内。

4.“刀子嘴”的母亲和“刀子嘴”的儿子

上中学时,我有一个同学,他非常聪明,幽默健谈,这样的人应该很受同学们欢迎,但事实并非如此,和他交好的同学并不多。为什么?了解他的同学都知道,他有一个特点——嘴特别“损”。什么是“嘴损”?即说话刻薄,容易出口伤人。比如,他喜欢开玩笑,却常常戳到同学们的痛处;虽然健谈,但却喜欢打击别人;用词总是那么“狠”,似乎不这样说话,就不足以表达他的意思。以至于想和他交朋友的同学总是被他的“刀子嘴”吓跑,吓跑倒还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同学们的小心灵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虽然他常常说自己“虽然嘴损,但心不坏”,但是同学们依然无法接受他那张“刀子嘴”。

那时候我有些无法理解,为什么他小小年纪嘴却这么损,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说话,难道他不知道这样说话很伤人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以和他聊天,这才知道他的妈妈已经生病去世了,而且他们家和邻里的关系不是很好,原因就是他的妈妈也是一个说话“嘴损”的人,所以在言语之间得罪了不少人,以至于妈妈都去世这么久了,还不时遭到邻里的“诟病”。

而他,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饱受妈妈“嘴损”的伤害。他说,从小妈妈就喜欢批评和指责他,在妈妈眼里,他是个一无是处的人,他不服,也不甘心被妈妈言语所伤,于是就和妈妈顶嘴,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嘴皮子也挺“厉害”,常常和妈妈争得“不相上下”,把妈妈气得够呛。他并不想伤害妈妈,可是他也不允许妈妈伤害自己。他讨厌妈妈说话的方式,却学会了妈妈说话的方式,所以他也讨厌自己。他何尝不知道这样说话会伤人,但无法控制自己,就像妈妈总是习惯用言语攻击别人一样,他也习惯了这样的表达方式,即便说完他就后悔,却依然无法改变这一缺陷。

受到伤害的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伤害他人

在亲子关系的案例中,我们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酗酒的父亲常常有一个酗酒的儿子,家暴的父亲常常有一个家暴的儿子,即便这个儿子从小就饱受酗酒或家暴父亲的伤害,但成年后,他们依然继承了父亲身上让他们从童年时就一直痛恨的特点。

这是怎么回事?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轮回”。人生所遭遇的很多事情并非只会在下辈子轮回,在今生就会轮回,其心理状态就是“强迫性重复”或者说“习惯”。也就是说,你童年在什么样的环境或心理状态下长大,长大后依然会重复这种环境或心理状态,这是一种习惯,无论这种习惯是好是坏,你都会在潜意识里想要重复。哪怕这是你痛恨的事情,会给你带来痛苦,但你学会了,依然会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情感或解决问题。

所以,在童年时学习到幸福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会重复幸福;在童年时学习到痛苦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会重复痛苦;在童年时学习到酗酒或家暴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也会重复酗酒或家暴;同样,在童年时“学习”到了“嘴损”的孩子,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重复“嘴损”。这就是轮回或心理上的强迫性重复。

这就不难理解我那位同学的“嘴损”了,虽然他受到了来自妈妈“毒舌”的伤害,却从妈妈身上学会了这种表达方式,而且他知道这种表达方式很管用,“杀伤力”极强,因为他亲身体验过,所以他会用这种方式来反击妈妈和攻击他人,刚开始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偶尔为之,渐渐成为一种习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习惯,最终形成性格。他知道这种表达方式会给他人带来痛苦甚至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伤害别人是有反作用力的),但他依然无法控制自己,因为他控制不了这种心理上的强迫性重复,这是他习惯的心理状态,最难改的就是习惯。

所以,受到父母信赖的孩子也会信赖他人,受到父母伤害的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伤害他人,他会把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复制到他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如果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懂得反省,这种关系模式将会影响他的一生。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为“童年决定论”,即童年决定人的一生,听起来有些可怕,但并非无解:其一,人在童年时固然会受父母、家庭的很大影响,但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受艺术作品、他人、社会的影响,他在童年时建立的关系模式会因此发生改变;其二,大部分人都具备自省能力。性格中的缺陷会给自己带来挫折,遭遇挫折人就会反省和重新审视自己,就会有意或无意去改变性格中的问题,即便是孩子,也有可能会改变(丝毫不懂得反省的人当然也有,但他会因此遭遇更大的挫折)。所以,童年对人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但并不完全决定人的一生,否则人的命运就不能由自己做主了。

童年时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模式对孩子的一生确实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结论已经得到了心理学家、文学家和哲学家的认可。既然这样,我们有义务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和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使童年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最小化、正向影响最大化,具体怎么做呢?

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孩子是父母的折射,孩子的好坏往往反映出父母的好坏。孩子“嘴损”,可能是因为父母“嘴损”;孩子不够自信,可能是因为父母不够自信或不够信赖孩子;孩子对你的教训不理不睬,可能是厌倦了你的教育方式……孩子生来是没有这么多问题的,是在你的教育下才有了这诸多问题,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出现了问题,而是父母的教育出现了问题,与其在孩子身上找原因,不如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想要让孩子拥有正向的一面,首先你要做一个正向的父母。

给孩子更多的潜意识教育

有的父母可能会疑惑,虽然我不是一个非常正向的父母,但是我在努力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正向的孩子。比如,我那位同学的妈妈,她知道自己有一张“刀子嘴”,所以她非常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这样,因此经常纠正孩子的说话方式,但是很不幸,她的儿子还是学会了这样的说话方式。这是为什么?教他的他学不会,不教他的他却学会了?这是父母没有弄明白一个问题,即什么才是“教”。口头上的“教”是“教”,还是行为上的“教”才是“教”?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

意识是知道的、感觉的东西在大脑中的反应,而潜意识是不知道的、没有感觉到的东西在大脑中的记忆。意识是外在的东西强塞到我们大脑里的,它需要我们调动心理机制主动作出反应才能接受,这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抵触心理或感觉到累,就算接受了也是来得快去得快;而无意识是不知不觉被我们的大脑记忆,是润物细无声地侵入我们的大脑,潜移默化地留在我们心中,所以潜意识的记忆很难被赶走,因为我们根本没意识到它的到来。

比如教育孩子,你告诉孩子怎么做,这是意识层面的,作用很小。但是如果你自己先做好,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很难被抹掉,这就是潜意识层面。潜意识不会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孩子不需要刻意去努力学习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学会,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潜移默化,所以我们常说身教大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其实就是说潜意识的巨大作用。

所以,培养一个好孩子的第一步就是,给孩子潜意识方面的教育多一些,即想让孩子做什么,自己先做到,用无声教育给孩子示范作用,孩子看到一个正向的父母,自然也会朝着好的方向努力。

给孩子好的强迫性重复

孩子的潜意识里一旦接受了某种教育,就会在心理上进行强迫性重复,无论是好的坏的都很难改变,因此,想让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就必须给孩子好的强迫性重复,给他爱、理解、支持、信任、尊重等,孩子如果在小时候得到了这些好的东西,一生都很难被人拿走。比如,如果你小时候给了孩子足够的爱、支持和信任,哪怕他被人拒绝过无数次,他仍然愿意和他人交朋友;哪怕他被人打击过无数次,他仍然对自己充满自信。内心的强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来自童年时父母给自己的好的强迫性重复。

心理上的强迫性重复也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就算一个人在意识里(理性)抵制这种重复,潜意识(感性)里仍然会进行这种重复,潜意识常常是我们无法察觉又无法抗拒的,因此,我们必须给孩子一些好的强迫性重复,这是对他的一生负责。

特别篇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决定孩子的性格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人的命运?关于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性格决定命运是种常见的说法。但性格是如何决定人的命运的?现在我们知道了,是通过心理强迫性重复,命运其实等于心理强迫性重复。这种心理又是怎么形成的?是在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把孩子的性格也比喻成一面镜子,它反映的就是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

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如果给予孩子的是赞美、鼓励、支持、理解、尊重、信任、欣赏、宽容、爱……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就能形成一种和谐的亲子关系,在这种亲子关系中,孩子感受到的是被爱和幸福,并把这种感受在他的人生中不断重复,那么他就会形成好性格。我们常说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才有能力爱别人,其实就是说童年时有强烈的爱的感受的人,会在他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将这种幸福的心理感受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即他有了爱的能力和幸福的能力。

但是,如果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给予孩子的是批评、打击、压制、不信任、约束、忽视、冷落……那么可想而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将是非常糟糕的,在这种亲子关系中长大的孩子感受到的是伤害和不幸福,这种痛苦的感觉也会在他的人生中不断重复,最终形成他的性格。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给予他人的也是批评、打击、不信任……因为他没有得到过爱,所以也不知道如何爱别人。

人的内心其实是一个能量系统,童年时父母为他输入的是正能量,那么他输出的也会是正能量;如果父母为他输入的是负能量,那么他也只有负能量可以输出。

心理强迫性的力量是非常大的,童年时得到过爱与支持的孩子,哪怕被他人伤害多次,他依然相信爱;相反,童年时没有得到过爱和学习过爱的孩子,即便别人对他很好,但有一次疏忽,他就有可能不再相信这个人了。

所以,孩子的性格真的是父母给的,一部分来自于父母的遗传,一部分来自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模式。但这也说明,孩子的性格不是天注定,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假如你觉得孩子天生的性格不好,假如你希望孩子的性格可以更好,那么,你就可以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给予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孩子的好性格是可以期待的。

但假如很不幸,你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非常糟糕,那就只能寄希望于孩子的“造化”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会受到艺术作品和社会的影响,会不会受到他人的指点,会不会自我反省和审视人生,假如会,孩子的性格依然会向好的方向转变,所以,性格虽然会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真正能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人一生的际遇和成长。但如果这样的话,孩子一生会遭遇许多挫折,会受到痛苦的折磨。如果你希望孩子一生幸福、乐观、顺利,那么,在童年就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亲子关系吧!

Part 2每一个习惯都是孩子的朋友

我们一生都在和自己的习惯打交道,习惯既像自己的朋友如影随形,又像自己的敌人搅得自己的生活混乱不堪。孩子对于自己的坏习惯总是深恶痛绝却又无能无力,既然这样,为何不化敌为友,把坏习惯当成自己的朋友试试?

1.我的儿子是一个“手机控”

朋友小风向我抱怨,他的儿子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手机控”,没人看管的时候肆无忌惮地玩儿,有人看管的时候偷偷摸摸地玩儿,没有父母的命令,他就不会放下手中的手机,小小年纪,他对手机的各项操作比大人还要娴熟。

每当父母因为他玩手机而训斥他时,他则振振有词:“现在的小朋友哪个不玩儿手机?不会玩儿手机的小朋友‘out’了,看看你们大人,吃饭的时候,开会的时候,甚至开车的时候都在玩儿手机,凭什么不让我们小孩儿玩手机?”

小风有点无力反驳,但还强装镇定:“大人不需要学习,你们需要学习,所以不应该玩儿手机。”“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就不能玩儿手机?难道我们小孩因为需要学习就被剥夺了玩儿的权利了吗?”“没人剥夺你玩儿的权利,但应该有所节制,像你这样玩儿手机严重影响了学习!”“我也想节制,但是手机实在是太好玩儿了,不要怪我,要怪就怪设计和生产手机的人,把手机弄得太有意思了!”

儿子的“强词夺理”把小风气坏了,于是他不再和儿子讲道理,每次看到儿子玩儿手机就一把夺过去,被强硬地剥夺了玩儿手机权利的儿子也气坏了,每次都气鼓鼓地不和他讲话,父子俩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紧张兮兮的。

看着气恼的小风,我问他:“手机有意思吗?”

他回答:“当然有意思了。”“孩子被一个有意思的东西吸引,有错吗?”“没错!”“那为什么不让孩子玩儿有意思的东西呢?”“不是不让他玩儿,而是要有所节制地玩儿,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学习。”“是的,所以我们的问题是,不是不让孩子玩儿手机,而是要让他有所节制地玩儿。”“怎么才能让他有所节制呢?”

我说:“首先你要从理解孩子做起……”

孩子的每一个坏习惯都曾让他受益

孩子对某样东西上瘾或被其控制,那一定是这个东西对孩子极富吸引力,父母若只是强迫孩子放弃是没有用的,就算孩子迫于家长的威严暂时放弃,内心依然会被其左右,无法专心地做其他事情。

成为某种“控”当然是不好的事情,那代表孩子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不能自由地掌控自己的身心和安排自己的时间,但是要摆脱“被控”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成为“控”背后的心理原因。我们回想一下小时候我们对待玩具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是不是爱不释手?只是玩具的吸引力远没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吸引力大,所以我们很幸运地没有沦为“玩具控”。但是今天,就连大人也无可幸免地沦为了电子产品的俘虏,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被其“控制”的时候,它也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了巨大的快乐和愉悦。这些电子产品和我们小时候玩的玩具其功能有什么区别,不都是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快乐的工具吗?只是,电子产品带来的快乐太大了,所以我们无法顾忌其带来的副作用和后遗症。

明明知道无所节制地玩手机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孩子们乃至大人们仍然无法摆脱,是因为这个坏习惯给我们带来了某种快乐或者某些益处。

由此可以推及到其他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说睡懒觉,是因为多睡一会儿能让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拖延,是因为孩子不想去面对枯燥的作业;临阵磨枪,是因为在过去曾经靠“临阵磨枪”获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每一个坏习惯背后反映的是孩子的某种需求。

好习惯是我们必须这么做,而坏习惯则是我们想这么做,这就回归到潜意识了,必须这么做是意识,想这么做是潜意识,潜意识总是很难控制,所以坏习惯总是很难被克服。

想要改变习惯,先要满足需求

坏习惯给孩子带来了某种快乐和益处,这是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剥夺的,否则会受到孩子的反抗。要看到坏习惯背后孩子的某种需求,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同时去改变,改变才会成为可能。

要以身作则而非一味指挥

这一条虽然是老生常谈,却非常重要,这仍然是潜意识的力量。当父母也是“手机控”,当父母有无数的坏习惯而不去改变时,你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改掉坏习惯呢?你又有什么力量说服孩子改变呢?在意识层面上,即便你说的是对的,也很难说服他人改变。所以,舍弃语言,用榜样的力量给孩子潜意识的教育,自己先放下手机,努力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少指责孩子,多改变自己,当孩子看到父母的好习惯带来的高效生活时,他也就有了改变的动力和愿望。指挥孩子是容易的,以身作则是不容易的,但带动的力量比指挥的力量要大得多。

有些懒父母,自己没有时间和耐心陪伴孩子,而把孩子丢给手机,就别指望孩子会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再精彩的电子产品世界也无法代替小朋友的陪伴和与父母的交流,更无法带给他真实的现实世界的精彩。

用一种快乐代替另一种快乐

坏习惯既然在某种程度上给孩子带来了快乐,那么孩子改变坏习惯就意味着将损失一定的快乐,孩子当然是不情愿的,但如果我们可以弥补孩子的损失,用另一种快乐来代替孩子即将损失的这种快乐,那么孩子可能就会接受。比如,带孩子外出活动,旅行、踢球、看电影等,让孩子从其他活动中得到快乐,远离手机或电脑,远离让他形成坏习惯的环境或事物,那么他就会渐渐改掉坏习惯。这一是让孩子转移注意力,二是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事物,寻找新的快乐,让他的生活丰富起来,他的快乐来源不再是单一的事物,也就不容易只对一件事情着迷。这就是从满足孩子需求的角度来帮助孩子改变坏习惯。父母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做到以身作则,让自己和孩子同时改掉坏习惯。

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

我们想做的事情和必须做的事情有时是一对矛盾,比如,想看电视,但必须去做作业;想睡懒觉,但必须早睡早起;想多吃肉,但必须营养均衡;想自由自在,但必须受一定的约束……那怎么办?是一刀切掉想做的事情,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吗?强迫人放弃欲望会很痛苦。是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顾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吗?只为欲望而活没有责任感的人将无法生存,也会很痛苦。所以,正确的做法是适当满足人的需求,让人在想做的事情和必须做的事情之间找到平衡。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可以让他适当地玩儿手机、电脑,偶尔睡一睡懒觉,偶尔多吃点肉,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给他们一些自由……对于人的心理来说,你越不让他接触的事情他就越惦念,当你不过分关注的时候,他也就没那么在意了。

当父母做好了榜样,孩子的注意力又被其他事情转移之后,做到第三点并不难,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孩子永远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是要让孩子在快乐的心情下去改变。快乐,他的内心才有能量,有了能量,他才有动力去改变。

我们在评判好习惯还是坏习惯的时候,是从结果和功利层面来说的,而不是从内心感受来说的,坏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在于它曾经让我们受益或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所以,我们的内心会想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种感受。那么,要改变坏习惯,就要首先打破这种心理强迫性重复,冲淡这种感觉,从而形成好习惯。

2.半小时的作业做了三小时

有一次,我一个同学在微博上“吐槽”:“陪儿子做作业已经三小时了,中间儿子无数次磨蹭,多次找借口去做别的事情,有多道题目不会又不肯独立思考,以至于半小时就可以做完的作业整整做了将近三小时!中间我几次忍不住发脾气训斥了儿子,我不想做个坏脾气的妈妈,可儿子的拖延和无法专注让我几乎抓狂!什么时候,孩子们做作业也变成了一件这么难的事情?”

同学是一家育儿杂志的主编,对教育孩子应该比一般的父母多些经验和方法,但在对待儿子拖延和无法专注这件事情上也和其他父母一样束手无策。

无独有偶,没过几天,我又看到一位知名作家也在微博上抱怨同样的事情,其抓狂的心情和我的同学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我的身边,这样的案例就更多了,许多小朋友做一会儿作业就干会儿别的,甚至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的都有,或者是玩够了玩累了实在无法拖延了才去做作业。

这让我想起我的小时候,那时没有那么多精彩的电视节目,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好玩的玩具,学习就是我最大的乐趣,哪怕是枯燥的抄写生字我都写得津津有味,每一次做作业我都是那么专注,不需要父母的催促,也不需要父母的陪同,我总是又快又好地把作业做完,有时候做不完就不肯吃饭,那时候我的爸妈从来没有因为我做作业而烦恼过。

而现在是怎么了?专注变成了如此难的事情。别说孩子了,就是对于我这样一个有一定自控力的成人来说,专注也变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每次写稿的时候,我都会时不时地看看微博、微信,不管有没有消息传来,我的注意力似乎总被牵引着。

究竟是什么让孩子和我们变得无法专注?究竟是什么让孩子和大人都患上“拖延症”?

欲望是可以延迟满足的

有无数人在痛诉“拖延症”这个恶魔,它几乎是众多坏习惯之首,我们低效率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因“拖延症”而起,因为患上“拖延症”,生活就像塔罗牌一样,一件事情被一件事情往后推。孩子更容易成为“拖延症”患者,因为孩子的责任意识比成人差很多,在想做的事情和必须做的事情之间,他们会本能地选择想做的事情,而且是立刻做想做的事情。而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人的欲望。对于孩子来说,欲望是第一位的,是必须立刻满足的。就像一个婴儿,他想吃一颗糖,父母就要马上给他,否则他就会哇哇大哭。而孩子这一刻想看电视,就要立刻看,否则心里就会很痛苦。孩子极少作理性的思考,即便作理性的思考,意识(思考)也很难管住潜意识(欲望),感性是人的本能,满足人的欲望和让自己感到快乐都是人的本能,所以,孩子“管”不住自己是很正常的。

但是,人的欲望又是必须要得到合理的控制的,就像一个婴儿排泄大小便,这是本能,是正常的,但不能随时随地大小便。同样地,玩耍、游戏、睡觉,这都是人的欲望和本能,但也不能随时随地地玩耍、游戏和睡觉。

但问题是,在婴儿时期,父母会很有耐心地训练孩子“合理地”大小便:隔一段时间,就抱孩子到厕所里排便——这是合理地满足孩子的欲望;孩子想排便,但还没到厕所,父母会让孩子忍一忍——这是让孩子的欲望延迟一点得到满足;如果孩子因一时没忍住拉到了地板上或裤子里,父母一般也不会大发雷霆——这是因为排便是孩子的正常欲望,没忍住情有可原。在父母有意识的训练下,孩子学会了在合适的时间到厕所里排便,即学会了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排便欲望。

可父母却很少像训练孩子的排便习惯一样去有意识地训练他们的其他习惯,父母以为,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孩子根本不需要通过训练就可以很好地控制他的其他欲望,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一些成年人不一样是有许多不好的习惯而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吗?所以,孩子的每一个习惯都必须在父母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下才能形成。如果不训练,孩子是不会明白和做到“延迟满足欲望”的;如果不训练,父母却只会在孩子无法控制欲望的时候斥责孩子,那是很难“管”住孩子的。

用外力管住孩子的心(潜意识)是很难的,必须引导和训练孩子自己“管”住自己,即自己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

用什么办法做到这一点呢?

欲望是可以延迟满足的

以“拖延症”为首的坏习惯的根源之一为“欲望或愿望必须立刻得到满足”:现在想吃糖,就必须现在吃;现在想看电视,就必须现在看;否则就不开心。孩子不太明白,欲望其实是可以延迟满足的,就像排便,是可以稍微忍一忍的。其他欲望也是一样,糖可以稍晚一些再吃,电视可以等做完了作业再看,不是现在想干什么就必须立刻干什么,只满足欲望而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放在一边的是动物,人应该是欲望和责任兼顾。所以,父母首先让孩子明白“延迟满足欲望”这个道理。

但是,问题来了,孩子明白这个道理却做不到怎么办?这就得靠父母的训练了。如何训练呢?

奖励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方法,却是个非常管用的方法,因为奖励能让人的内心得到快乐,快乐的事情谁都愿意做。但是,不同的问题奖励的方法不同,就“拖延症”而言,我们可以这样奖励:一小时做完作业可以看一小时电视,五十分钟做完作业可以看一小时零十分钟电视,半小时做完作业可以看一小时零三十分钟电视,以此类推。作业做得越快,奖励看电视的时间越长,把孩子做作业的效率和他的欲望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督促孩子专心学习,又适当地满足了孩子的欲望。当然,看电视可以换成玩电脑、玩手机等其他事情,这就是训练孩子延迟满足欲望,至于延迟多长时间,就看孩子多长时间做完他必须做的事情,这也是训练孩子自己“管”自己。

和自己的欲望对话

在实施“延迟满足欲望”的过程中,孩子如果能够和自己的欲望对话,则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欲望。如何对话?首先,父母要告诉孩子,不要因为自己有各种欲望(坏习惯)而产生罪恶感,因为欲望也是自己的一部分,讨厌欲望就是讨厌自己,这会让自己痛苦。而是要把欲望当成自己的朋友,这样才能和自己的内心更好地相处。接着,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时就可以和自己的内心进行这样的对话: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你(欲望)等我一会儿,等我做完了更重要的事情,我再找你玩(看电视或者玩电脑)。当孩子作完这样的心理对话,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没有那么急躁和不安了,欲望渐渐被自己控制,不再总是来打扰自己了。

找到内心的驱动力

延迟欲望是个好办法,但这个办法并不能让孩子真正快乐起来,因为这是让孩子为了想做的事情(玩耍)去忍受不太想做的事情(学习或者其他),那么孩子还是不能很好地投入学习这个过程,“拖延症”还是不能被彻底根治。这里就要说到“拖延症”的根源之二——凡是患有“拖延症”的人,都是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或没有把握。想想看,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怎么不拖延呢?如果孩子爱上了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乐趣,他还会拖延吗?所以,改变“拖延症”的方法之二就是让孩子找到内心的驱动力——爱上他所做的事情。

还是以学习为例。父母要放弃向孩子灌输“学习好了就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之类的大道理,更不要说“你学习好了父母有面子,你也有面子”之类的话,这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但无法形成动力,孩子要么在潜意识里抗拒这样的意识教育,要么根本就不拿这种教育当回事儿。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给自己定一个小小的目标,比如,每天比前一天做作业快5分钟,每次考试比前一次考试提高5分,今天要背会这段课文,明天要攻克这道难题等,目标越小,越容易实现,当孩子达成了目标,内心的成就感就增加一分,对自己就更满意,继续定目标并实现目标的能力和动力就越强,也就渐渐喜欢上了给他带来自信和满足的这件事——学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