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看尽长安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06:32:10

点击下载

作者:程郁缀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试读:

序言

“中关村专家讲坛”,由李佩老师创办,并亲自组织和主持,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几个春秋。每周五的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小礼堂里(前些年是在中科大厦),这位备受尊敬的老人就会准时地出现在大家面前,用标准而柔和的北京普通话,娓娓动听地介绍讲座的讲演者,周周如此,年年如此。虽然李佩老师现在已是九十有几的老人,她主持讲座,把握要点,用心提问,依然是那样思路清晰,气骨苍然,散发着郁郁挺拔之气。这样的奉献,这样的执着,这样的精神,令人慨叹!接受李佩老师的邀请来讲演的人,既有德高望重的学者,又有各个领域的专家。讲坛的内容非常广泛,有科技进展,也有人文诗词;有健康知识,也有时事形势;有互动座谈,也有参观访问……这个讲坛不仅是知识的学园,更是精神的殿堂。因此,讲坛的影响早已超越中关村的地缘环境,辐射到遥远的地方。讲坛的受惠者不仅是老年人,还包括众多的年轻人;不仅是居住在中关村的人,还包括来自四面八方的北京人,甚至专程而来的外地人。我们的国家发展到今天,似乎什么都有了,然而又似乎缺少些什么,人们的心灵中有了巨大的缺口。李佩老师正是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来填补社会这个“缺口”。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说过:“我从不认为世人有强者、弱者,抑或成功者与失败者之分。我只将世人分为两类——学习者与不学习者。”李佩老师,就是这样的学习者,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学习者,一位在顶级繁华地带坚持传递知识薪火的智者,一位备受人们尊重的知识老人。所有这些,并非因为她是郭永怀的夫人,而是因为她始终怀有矢志不移的信念,将全部心血默默倾注给了中关村这片可爱的蓝天。应李佩老师的邀请,北京大学程郁缀教授来讲坛讲授中国文学史,一年两次,分别在4月和10月左右,从远古的诗经一直讲到近代,持续长达六七年之久。程教授学识广博,满腹诗书,那些沉寂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珍宝和诗词佳句,往往不用讲稿就能脱口吟出,再加上他那浓厚的苏北口音,更增添了别一番语音情趣。程教授在讲授中,有诗词引述,更有评点讲解;有历史背景,更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有调侃,幽默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因此,这一讲座备受欢迎,场场座无虚席,与会者纷纷要求将讲授内容印制出来。为了满足听众的要求,李佩老师让我根据录音整理成文字材料,以便印发给大家。我将这工作当作一次学习机会,认真地去查找原文资料,核对涉及的诗词字句。这些讲座大多是先由我整理成文,继由任知恕先生加以核校,而文稿的录入,则是由许大平女士完成,最后请程郁缀教授过目定稿。最近,李伟格女士策划、搜集和组织相关文稿,并由编审金和女士精心编辑成册。这本讲授文稿之所以能成册问世,饱含了李佩老师、程郁缀教授、任知恕先生、朱照宣先生、许大平女士、李伟格女士、金和女士和王粤女士这许多人的无私奉献和辛劳。毫不夸张地说,这本小册子正是“一条龙”式集体奉献的结果,是李佩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精神的一种文本体现。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关村专家讲坛”包容兼收,文理同飞。除程郁缀教授的系统文学讲座外,还有同样来自北大的沈天佑教授漫谈《聊斋》等。这些精彩的文学诗词讲座,让中关村里我们这些在自然科学领域工作的人,得以欣赏和享受这些好诗文的艺术境界。沉迷其中,俯仰山水,清虚心地,荡漾情怀,不亦乐乎!谢谢李佩老师,谢谢“中关村专家讲坛”,谢谢程郁缀教授!颜基义

第一讲 关关雎鸠在河洲——先秦神话和诗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周南·关雎》

中华民族历史非常悠久,这是凡炎黄子孙皆引以为自豪的。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是从文学上讲,并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因为人类先有语言,后有文字,任何民族都是这样。在劳动过程中产生语言,然后逐步产生文字。有了文字以后,用文字把流传的历史写下来,就成为历史文献记录。我们中国夏、商、周三代,夏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商是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大约公元前14世纪,也就是公元前1400年左右,中华民族的文字已经产生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文字是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文字比较早的是甲骨文,是在殷商的中后期产生的。在殷商时期,文字有两种,一种叫金文,是刻在铜器上面的文字;一种叫甲骨文,是刻在甲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从公元前1400年开始产生,一直到公元1899年才被重新发现。

甲骨文的发现很有传奇性,我稍微讲一点。在河南安阳有一个小村子,曾经是殷朝的首都,后来衰落了,变成了一片废墟,叫殷墟。在这个地方,明清时期老百姓在耕地的时候,经常捡到一些甲骨。地里有它,庄稼不好长,老百姓就把它捡出来当垃圾扔掉。有个姓李的理发剃头匠,身上生了脓疮,找医生怎么看也没有用。有一次在地里捡了甲骨,甲骨比较松软,他无意识地用甲骨的粉朝自己的疮上抹弄,结果奇迹出现了:脓水干了,不长时间就开始愈合了。他觉得这东西非常神奇,他有意将手划破,用了它以后也很快好了。于是,他便认为这是一种药,捡上到中药店里去卖。人家不相信,他就把手一拉一个口子,果然抹上它以后伤口很快就愈合好了。中药店一看这样,立马就把它买下来了。当时是论斤,一斤没多少钱,很便宜。这个理发师傅无意中的一个发现,使得记载着中华古代文化的宝贵甲骨源源不断地流到中药铺里。

开始的时候这也并没有引起注意。1899年,原首都图书馆先前所在的安定门那个地方,是国子监。国子监的校长,叫王懿荣,是山东烟台人。这个人是金石学家,正在研究金文。对于金文,即刻在铜鼎上的文字,早在明朝就有人进行研究。他有一次生病,抓了中药。这个人懂中医,有个习惯,每次煎药前先把抓的中药倒出来,一味一味地检看。这次一看,有骨头;骨头上面好像有人工刻的痕迹;再看看笔画,与他正在研究的金文很相像,便大吃一惊。就问这药是哪家药铺买的,并让人去把这些骨头全买回来研究。这一下子,石破天惊,就发现了甲骨文。

20世纪一开头的时候,人类文化史上有两件伟大的事情,一件就是甲骨文被发现,另一件就是敦煌石窟被打开,一个道士王圆箓在敦煌第16窟和第17窟发现了经卷。谁也不知道这石窟里面藏有这些宝贵的东西。有一次,偶尔发现墙壁有一个方形裂缝,他感到很奇怪,弄开一看,哇,原来是个洞口。里面有很多经卷,他怕别人去窃取,把墙重新砌起来。这样一个偶尔的发现,就打开了敦煌石窟经卷的宝库。敦煌石窟被打开也是石破天惊的事情。后来,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把大批经卷给弄走了,我们就不说它了。甲骨文的发现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王懿荣去世以后,中国研究甲骨文最有名的人,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一个是刘鹗,字铁云,除了是文字学家,他还是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他也非常喜欢甲骨文,收集了很多甲骨。甲骨开始是一斤一斤地卖,后来变贵,就一块一块地卖。再后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卖。国人有这个不好的习惯,什么东西一值钱,什么东西就有造假。老百姓看到甲骨卖给洋鬼子价钱挺好的,就在猪骨头上仿刻,然后埋在地下,然后挖出来说发现甲骨了。老外也不知道,买了很多假的回去。这是我们很不好的一种习气。有个法国人到河南收甲骨,收到几万片甲骨,但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运不出去。这位法国人就将这些甲骨埋在山东大学的校园里,可是等战争结束他再挖出来时,已经全都腐烂了,非常可惜。若能运出去,就能保存下来;不管存在哪,反正存在人世间。现在对保存在国外的甲骨,我们都用录像录下来,加以研究。在甲骨研究上很有成就的第一个人就是刘鹗,他把收集的甲骨分类整理,出了一本书,叫做《铁云藏龟》。再后来的著名研究者就是王国维。他留学日本回来后喜欢古文字,可是他当时没有甲骨。有一个外国人,记不清叫什么名字了,就请他(王国维)来研究,开始发表文章都是以这个外国人的名字来发表,后来人们才知道,文章不是那个外国人写的,而是王国维写的。

文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能够凝聚在一起,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有汉字。汉字把所有的华人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它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而且我认为中国的文字,不但实用,而且艺术。

从文学来说,任何民族,不光是中国,英国,还有美国,最早、最发达的文学样式是诗歌,中华民族也是这样。因为诗歌与劳动生活紧密相连。我是很赞成马克思这个基本观点的,即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就像鲁迅先生所说,人类最早的诗歌起源于一起干活,在一起抬木头,木头很重,为了协调动作,便打号子:“杭育!杭育!”这就是最早的诗歌。它本来是用来协调劳动动作,后来在“杭育——杭育”这种节奏里加上文字,这就变成诗歌了。鲁迅说,如果说我们中国诗歌最早的流派的话,那就是“杭育”派。诗歌起源于劳动,这是应该明确的一个基本观点。

最早的中国文学是原始歌谣。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原始歌谣是文字产生以后记载下来的。例如殷商时期的歌,其中很有名的一个歌,叫“弹歌”,它是《吴越春秋》中记载的: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

这是最早的原始诗歌,写的是打猎生活。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是狩猎,然后才转向农耕、养殖。“断竹”就是折下竹子;“续竹”,有一种说法是把竹子接上,我认为没准儿是在制作小工具;“飞土”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拿土块砸,我理解是先断竹,后续竹,然后把土块放在上面弹射出去。“逐宍”这个“宍”代表野兽的意思。这个“逐”,古代“追逐”本来是两个意思,追人叫做“追”,追野兽叫做“逐”。现代汉语文字许多文字,本来意思不一样,现在意思都一样了。我举个例子,像“学习”,在古代“学”是针对还不知道的知识,而针对已经知道的知识叫“习”,复习复习,温习温习。可是现代,“学习”是一样的了。又例如,“行走”,“行”是这样行(示范“走”的动作),“走”是跑的意思。但是现代的“行走”是一个意思。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一个原始歌谣,它是最幼稚的,最初步的。两个字是一个节奏,这是最基本的节奏。以后的诗歌,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是四个字一句;再后来,如“白日依山尽”是五个字一句,是“二二一”或“二三”;“无边落木萧萧下”可以“无边——落木——萧萧下”,也可以“无边落木——萧萧下”。

另外,原始歌谣还记录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神化和崇拜。当时生产力非常低,人们战胜不了自然,就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咒语的力量可以改变自然,于是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用咒语的形式说出来。例如发洪水了,就希望“水归其壑”:水呀,回到你的地方去吧!

第二方面是上古神话。神话产生于什么时期,已经很难准确地说了。因为《山海经》啦,《淮南子》啦,都是春秋战国以后才编成的典籍,但记载的故事并不是这个时候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神话是人们用一种幻想的形式战胜自然。上古神话,如大家都知道的“女娲补天”,这是中国的创世神话。天的东南角突然塌下来了,女娲炼五色石,把它熔化了,用勺子舀上往天上补,凝固后天就补起来了。这个神话在中国文学上影响是很大的。唐代诗人李贺曾写诗说,“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就是说艺人李凭箜篌弹得非常非常好,弹箜篌的清脆声把女娲补天的地方都震裂了,天上的雨水漏下来了。另外还有创人神话——“女娲造人”。世界上原本没有人,她便用黄泥巴捏成一个男的,捏成一个女的。后来说,捏人太费劲了,得抟到什么时候!后来就把土放到水里搅和搅和,搅成泥浆稠稠的,用一根绳子放在里面一浸,拿出来一抖,一个泥珠子就变成一个人。往后又传说,女娲用手捏的人,都是做官的人;用绳子抖了出来的人都是老百姓。这种说法显然是阶级社会产生以后的产物。这样的神话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例如,明代的民歌唱年轻男女相爱,爱得不得了,女的就唱:“傻俊角,我的哥!和块黄泥儿捏咱两个。捏一个儿你,捏一个儿我,捏的来一似活托;捏的来同在床上歇卧。将泥人儿摔破,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汴省时曲·锁南枝》,见《南宫词纪》卷六)

再如“夸父追日”,这也是有名的神话。夸父追赶太阳,追赶不上,天气非常炎热;他口渴了,到大河里饮水,把整条大河都喝干了。但这也不解渴,就渴死了。临死时把他的拐杖一扔,化作一片桃林。这是古代人对理想的一种追求,对战胜自然的追求。

另外说一下“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是射太阳的英雄。天上曾经有十个太阳,十个太阳出来以后,天下大旱,禾木都枯焦了。这不行,后羿就去射太阳,射下九个太阳,而最后一个太阳就躲起来。后来人们沿着这个神话续讲,说太阳躲起来了,天下一片黑暗,冰天雪地。没有太阳就没有温暖,大家说,得赶紧把剩下的那个太阳找回来。太阳说,我不回去,一回去就会被射掉。那么,咱们约好,每天雄鸡叫三声你再出来,这样就平安无事了。这是后人加上的神话。后羿的妻子嫦娥,吃了不死药,身体飘起来,奔月去了。这是我们中国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在荒凉的月亮上,一个人孤苦伶仃,多寂寞——“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这是中国古人对宇宙自然的看法。现代人类有飞机、火箭和飞船,而且1969年登上了月球。后人写诗歌,如果写到嫦娥就会代指明月。苏东坡脍炙人口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就是美人,就是指嫦娥;嫦娥又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赏美丽的明月。我在北京,你在广州,这不要紧,可以用月光来传达我们相思之情,传达我们的思念。所以“嫦娥奔月”也是一个非常美的神话。

另外如“精卫填海”,它写炎帝的女儿女娃到东海游泳,水很大,把她淹死了。她死以后,灵魂就化为一只鸟,叫精卫鸟。她每天从西山衔一块块小小的石头,或者一块块小小的木头,飞到东海扔下去,她发誓要把大海填平,因为海把她淹死了。这种复仇精神,也是非常可贵的,一个民族应该有这种精神。每当中华民族到了危难时刻,都有人弘扬这种精卫填海精神。如陶渊明写的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是了不起的。顾炎武在明朝快灭亡的时候,也写诗歌颂精卫精神。

这些神话故事,都是古人愿望的反映。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非常幼稚,但人总是生活在一种希望之中;一个人要是没有希望,他一天也活不下去。神话就是把希望理想化,所以神话是非常宝贵的。神话是后来文学的丰富宝藏,很多成了小说、诗歌的题材。

我们开始讲的原始歌谣,后来发展成灿烂的诗歌。而上古神话则后来发展成散文、小说。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内容。

第二个内容,讲先秦的诗歌。秦代以前中国的文学,除了上面讲的原始歌谣和上古神话之外,主要的形式一个是诗歌,一个是散文。而在诗歌方面又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诗经》,一个是《楚辞》。从时间上说,《诗经》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大约公元前600年前后。当中哪一首诗产生于哪一代,这已经不可考了。《楚辞》到什么时候呢?是到战国的中期,作者是屈原,他生在公元前340年,生年大体是没有疑问的,可以从《离骚》得到考证;但他的卒年公元前277年是有疑问的。您不要记这么细,只要记住一个大历史坐标,就是公元前300年。另一个大历史坐标请您记住,这就是公元前500年。从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这是孔子的生卒年。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第一伟人,最伟大的人,没有一个人的影响像他那样深远,那样丰富。他的《论语》一共是20篇,511条,以后讲散文时再细讲。有一种说法,说《诗经》是由孔子整理的,从文献的研究来说,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因为在孔子8岁时,就是公元前494年左右,已经有“诗三百”这样的文献记载了,“诗三百”就是《诗经》,因为到汉代把“诗三百”捧到经典的地位才渐渐被称为《诗经》的。虽然孔子编纂删改《诗经》是不可信的,但是孔子非常推崇《诗经》,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还说“不学诗,无以言”——如果不学诗,一个人就没法开口说话。我在给大学生讲课时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走到哪里,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和最突出的事情都应该记住。像公元前500年,中国有个孔子在那里,公元前300年有个屈原在那里。反过来说,《楚辞》的时间是战国的中期,就是公元前300年。战国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与屈原同时代的还有孟子,有庄子、荀子,都是生在公元前300年之前,去世在公元前300年之后。《诗经》是公元前600年,《楚辞》是公元前300年,这个之间相差多少年?大约300年。这300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低谷,又正好是散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中国散文有四大高峰,第一个便是先秦散文。从春秋的后期到战国的前期,中国的社会发展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社会形态也要求文学艺术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时候的诗歌几乎是一张白纸,散文却应运而生。

从地域方面说,《诗经》主要是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结晶,它一共有305篇,国风是160篇,雅是105篇,颂是40篇,内容涉及当时的15个诸侯国,地理位置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山西、河南、陕西、河北、山东等省份,即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屈原是楚国人,楚国在现在的湖南、湖北等一带,所以《楚辞》是长江流域南方文化的结晶。这是第二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时间方面,第二个概念是地域方面。

第三个概念,《诗经》主要是民歌,是集体歌唱。哪一首诗的作者是谁,现在已经无从知道了。而屈原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从《诗经》到屈原,中国诗歌发生了一个伟大的飞跃。什么飞跃呢?就是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歌唱,独自抒发自己的心胸、自己的理想,对祖国、对家乡的爱。《诗经》一共305篇,早先取其概数称为“诗三百”。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到了汉代,董仲舒把其他“百家”都排斥了,独尊儒家,把“诗三百”捧为《诗经》,“经”就是经典。我们知道,经是不能改变的,只能认识它,不能篡改它、修正它。汉代不仅把“诗三百”捧为《诗经》,而且摆在“五经”之首,所谓“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诗就是《诗经》,书就是《尚书》,礼就是《礼记》,易就是《周易》,春秋就是孔子写的第一部历史著作《春秋》。而屈原的作品《楚辞》保留下来是25篇,其中有三篇是伪作。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是《离骚》。而《诗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国风》,因此中国有个词,叫“风骚”。风骚并称表示文采才华。这本来是个很好的词,但在流变过程中就变味了,如说一个人“你挺风骚的”,他会很生气的。毛泽东诗词中有“风骚”表示正面意思:“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诗经》的主要精神是什么呢?是反映社会现实,男女爱情的歌唱。大而言之,世界就是两个世界,一个是人以外的客观世界,一个是人以内的主观世界。人以外的客观世界,社会、战争、自然灾害都是客观世界。人以内的主观世界,喜怒哀乐、人的悲哀、理想、快乐、慰藉等等都是人的内在世界。《诗经》在反映客观世界方面有很多好的诗篇,例如像《伐檀》反映的劳动生活:“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你春天不播种,秋天不收获,怎么拿走别人这么多的粮食?“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你不去打猎,你们家里怎么挂了这么多野兽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有一种解释是,你们不干活却得到好吃的,不是白吃饭吗!尽管有不同理解,但有一条,这首诗反映了阶级社会开始产生了,这是一个劳而不食、食而不劳,劳而不获、获而不劳的不平等的社会。《诗经》的内容除了对客观社会的描写以外,就是对爱情的歌唱。它的第一篇是什么?就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丽的女子是男子的好配偶。然后就写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写得非常非常生动。在《诗经》中对爱情的歌唱,就像早晨的露珠一样晶莹剔透。另外有一篇《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写男女约会,男的已经来了,女的故意躲起来,小伙子急得不得了:“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然后女的出来了,送给男的一个彤管,小伙子特别特别高兴,看得非常非常宝贵。有一种说法,彤管是笔,而有人说是茅草。但不管怎么说,它表明一件普通的东西,一旦染上爱情,就变成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信物。而信物在相爱的人的眼中,比什么都宝贵。所以诗最后说:“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不是因为彤管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的。另外,《蒹葭》也很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它写出了人的一种追求,心爱的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那样一种朦胧的状态。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在哪里?在追求的过程中。一旦得到,再美好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诗经》的形式,我想讲两个方面。我刚才说,原始歌谣《弹歌》是两个字一句,而《诗经》基本句型是四个字一句,即所谓的四言诗。而从《诗经》以后,四言诗就不是主流了。汉代的《乐府》诗是五言诗。写四言诗,只有个别人写得很好,例如,曹操,他写《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是什么?是最早造酒的人,代指酒。在中国诗歌发展的长河中,诗歌的句式,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两言,到四言,到五言,到七言。另外,《诗经》在章节方面有一个特色,每一段结构上完全一样,只在关键的地方有几个不同字词。这种重复形式叫“复沓”。例如写一个失恋人:“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你看,只改变了四个字。在以后的民歌中,经常有这种“复沓”形式。这种“复沓”形式表明了一种情感,在一次歌唱之后,还可以反复歌唱。它的缺点是比较呆板,是简单重复。所以后来的文人,很少这样写。

在艺术表现方面,《诗经》最大的特色,最多的手法是“比兴”。所谓“比”,以此物比彼物,如说,她的脸像苹果一样;所谓“兴”,是先描写一件事物作为开头,但下面写的并不是这件东西,而是别的。我举一个例子,你就知道了。如“山丹丹开花那个红艳艳,革命人民跟着毛泽东”,“山丹丹开花”与“跟着毛泽东”是没关系的,它是一种兴起,不能一张嘴就唱“跟着毛泽东”。在《诗经》当中有“比”,有“兴”,有“比兼兴”,例如像“关关雎鸠”就是“比兼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和鸣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永久、纯洁,这是“比”。先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然后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叫“兴”,所以叫“比兼兴”。“比兴”的手法是《诗经》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对后来的影响很大。

再谈《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从内容上说,其中最重要的是《离骚》。《离骚》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长的诗歌,一共有2470多个字。像《孔雀东南飞》也才1785个字。它是最长的、最伟大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屈原抒发自己理想和抱负的政治抒情诗,非常非常之了不起。屈原的其他作品,如《九歌》,一共11篇。《九章》一共9篇,都是写神话传说中的神,山神、河神、湖水之神等等。《九章》是后人给的概念。把屈原的9篇东西放在一起,叫《九章》。还有《天问》。

屈原的作品以《离骚》为代表,它最大的特色,我认为是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百折不挠;“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只要我认为心中美好的东西,美好的德行,美好的理想,哪怕是九死也不后悔,这样一种九死不悔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或者重要的核心。屈原对自己祖国、自己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当自己祖国的首都郢都被攻破以后,他写了著名的诗歌《哀郢》,郢就是郢都,“哀郢”就是为郢都而悲哀。其中最后说:“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鸟不管飞到哪里都要回到自己的故乡,狐狸不管在什么地方,临死的时候都让自己的头朝着自己出生的山丘。鸟者,禽也;狐者,兽也。禽兽尚且有故土之恋,有故土之思,何况人乎?这种热爱故乡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在后来的汉乐府中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也是这种意思,北方的马依恋北方吹来的风,南方的鸟筑巢时总要筑在朝南的树枝上。我们中国是个农耕为主的社会,农村是很多很多人的家乡。一个人对于生养自己的那方热土,一定要有真诚执着的爱。我曾对大学生讲,一个人对生我养我的那方热土没有真诚的爱,他绝对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说他爱国,很可能是假的!是骗人的!连家乡都不爱,还爱什么祖国。因此,热爱家乡的感情决不是狭隘的感情,而是值得珍惜的感情。从屈原开始,就把这种精神融化到中国人的血液中了。

除此以外,屈原还有一种精神,就是“好修为常”,即喜欢自我修养,洁身自好,不管别人怎样,我一定要保住自己纯洁的心灵。在《离骚》有一句名言:“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早晨我饮着木兰花坠落下来的露珠,晚上我吃秋菊落下来的花,这说明他内心纯洁,饮的是纯洁的露,吃的是纯洁的花,这样一种追求,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屈原的25首诗歌中,有一首诗歌叫《渔父》,是后人伪托在屈原的名上,实际上不是他写的。楚怀王本来很喜欢屈原的,后来因为令尹子兰挑拨离间,楚怀王就疏远了他,而且把他流放了。屈原被流放以后形容枯槁,颜色憔悴,孤独飘零,认为自己的好心,楚怀王不明白,自己提出的主张楚怀王不采用,满腔悲愤,在河边徘徊。一个老渔翁见到他,便说,哎哟,你不是三闾大夫屈原吗?怎么落到这种地步?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整个人世都很浑浊,就我一个人很清白;众人都喝醉酒,就数我清醒。“是以见放”,因为这一点所以我被流放了。有一个笑话说,有一个国家人都疯了,就是国王没有疯,但是全国的人都认为国王是疯的。渔父听后就对屈原说:“举世皆浊”,你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你也把那泥水搅起来,把自己身上也搅脏了,和大家一样嘛,一起浊!“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和大家一起醉不就行了吗!这不挺好吗?屈原回答说:“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古代洗头叫做“沐”,洗身上叫“浴”。我听说,刚刚洗干净头,要拿起帽子戴的时候,要弹弹帽子才戴上去,要是帽子脏不就把头弄脏了?新洗完澡的,要把衣服抖一下才穿上,因为身上刚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脏的话不就把身上弄脏了?后来晋朝有个诗人左思写过“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人要有这样一种高尚胸怀:在千仞的高冈上,把衣服抖一抖;在万里清流里,把脚洗得干干净净。因此有一个成语叫“振衣千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屈原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为什么这样呢?“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哪能以干净的身体去遭受不干净的外物的污染呢!所以“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乎?”——宁可跳到汨罗江里死掉,葬身在江鱼之腹。这首诗有很多学者认为不是屈原写的,是有人事后记录这样一件事情,混杂到屈原的诗歌中来。25首诗包括了这一首,表现了屈原“好修为常”、“洁身自好”的精神。

屈原农历五月五日投身到汨罗江里,老百姓知道后赶紧划船去救他,所以留下了个“龙舟竞渡”的习俗,说明人民对屈原非常热爱。人们一看没有把屈原的遗体找到,就用河边芦苇叶子包上食物扔到江中,给鱼吃,希望江鱼不要吃我们伟大诗人的遗体,因此有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2300多年来,我们中华民族还是祖祖辈辈端午节包粽子,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一个人真正爱人民,那么人民会一代一代永远爱戴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三个伟大诗人,深得人民喜爱。第一个就是屈原,第二个是李白,第三个是苏东坡。当然杜甫也是深受喜爱的诗人,但他流传的故事不如这三个人多。这三个人都是浪漫主义诗人。

再说一点,屈原的诗歌也有四言诗,像《橘颂》。这是他早年写的一首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把一个事物作为歌咏的对象,如歌咏枇杷,歌咏菊花,歌咏珠穆朗玛峰等等。这首诗歌颂什么精神呢?歌颂橘树“受命不迁”、“深固难徙”。橘树有一种不迁徙的本性。当写咏物诗的时候要记住两条:第一要紧扣住这个事物,看它有什么特点;第二又要脱离这个事物,在歌颂当中要寄托自己的感情,树立一个道理。我们经常说“不即不离”,不完全靠在上面,但又不完全离开。一定要在咏物当中寄托人生的哲理,有情感在里面。屈原的《橘颂》就是这样一首好的咏物诗。《橘颂》歌颂了“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这样一种精神,“苏世独立”就是在人世间,头脑要非常清醒,不随波逐流,有独立的想法;“横而不流”就是中流砥柱。屈原这首诗是四言诗,是他年轻时写的,从这里可以看到他诗歌从四言向杂言过渡的一个痕迹。他后来再写诗歌的时候,有五言、六言、七言,杂言为主。中国诗歌从二言到杂言的发展过程中,《楚辞》这个阶段是个不规则的时期,还没有定型。到了汉代,再向前发展,又从不定型逐步走向定型,以五言诗为主。到南北朝的时候,开始有七言诗。

今天讲的是诗歌,下一讲讲先秦的散文。

第二讲 百家争鸣写春秋——先秦散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上次我把诗歌集中地讲了一下。大家看,从公元前6世纪,就是春秋的中期,到战国的中期,就是公元前3世纪左右,这一共是300年左右的时间。在这300多年中,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低谷,却是散文发展的波峰。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他都不说,就讲一点,在春秋后期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郭沫若认为春秋的后期到战国的前期是社会形态发生很大变化的时期。因此,要有很多的思想和很多的学说来支持和配合社会的变革。而诗歌在传达思想方面不如散文显豁,所以这个时期蓬勃发展了散文。

这个时期的散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散文;一个是诸子散文,或者叫哲理散文。我们先讲历史散文。

第一部历史散文是《春秋》,它非常简明,相传是孔子所作。它记载的时候是按历史的发展顺序,譬如像鲁国,鲁庄公一年发生什么事情,鲁庄公二年,三年……它记载非常简要;但有一个特色,就是在记载历史的时候,该称赞的就称赞,该批评的就批评。所以对《春秋》的评价有两种说法。一个叫“微言大义”。孔子是大圣人,在非常简短的话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意思,所以叫“微言大义”。一个叫“褒贬分明”。后来的历史学家把“微言大义”和“褒贬分明”称之为“春秋笔法”。后来,历史学家用很多历史资料来丰富它,写成了三部著作,叫“春秋三传”:一个是《公羊传》,一个是《穀梁传》,一个是《左氏传》。这三部著作是丰富和解释《春秋》的。

在“春秋三传”中,最有名是《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相传是左丘明所作。他在记载事件方面非常生动,非常详细。他描写战争非常生动,对后来的小说,特别是军事题材的小说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这是第二部。

第三部历史著作是《国语》。《国语》是国别体,是按照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顺序来记录的。在《国语》当中,充满了一种民本主义的思想。其中,我特别喜欢的一篇文章就是《召公谏厉王弭谤》。它写召公这个人非常聪明,当时的厉王不让老百姓讲话。谁批评他,批评朝政,就把谁杀掉。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天底下没有一个人敢说话。人们在路上见了面,只能以目相视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敢说话。他(厉王)认为已经把老百姓的嘴堵上了。召公说:“这不是消除了诽谤”,“弭”就是消除。召公有个著名的观点,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老百姓的嘴,就像堵河流一样,“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老百姓也是这样,把老百姓的嘴堵住,谁也不敢说话,这个国家就快要亡了。所以他说:“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是千古真理。治理河川的最好办法不是堵,而是疏导,开一个口子,把河水引到那里流走。治理老百姓,聪明的办法是“宣之使言”,让他讲话,让老百姓把心中悲喜忧乐都发表出来,这样天下才能大治。这是千古真理。所以我们说,最开明的时代,就是让老百姓多说话的时代。没有什么不可以让老百姓讲的。我在北大讲文学史,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对同学们说,记住!将来不论做多大的官,要让别人讲话,让老百姓讲话,官做得越大越要有这种胸襟和气度。“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如果一个时代不让老百姓讲话,这个时代就快要完了。这种理念是非常好的。

第四部是《战国策》。它是战国时期记录人的言论和行为的史书,它对人物的记录和描写非常精彩,我们就不多说了。

先秦的历史散文,主要是以上这几个方面。下面我们说说先秦的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诸子百家的散文。对诸子散文还有一种说法,叫哲理散文。第一是《论语》。我认为在中国典籍中,《论语》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它有20篇,511条,15925个字,我曾一个字一个字地数过。我把《论语》每天带在身边,坐在车子里,有时间就打开来读一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古悦字)乎”,什么时候想读,就打开来读一读,非常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论语》不足16000字,但千百年来人们研究论述它的著作可能是它的百倍、千倍、万倍。关于《论语》的研究著作那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一个东西,一本书,一个人的思想著作,要是能让每一代的人进行研究,仿佛其中的东西永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的东西才能称为“学”,如《红楼梦》是“红学”,《文心雕龙》是“龙学”,《诗经》是“诗经学”。说《论语》是“论语学”一点也不过分。《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录孔子的言行,是语录体。它比较短小,最长的也不过是几百个字。一般的有8个字,10个字,都很短。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又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行不义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像浮云一样。富是物质上的富有,贵是精神上的高贵。虽然它们非常简短,但是言简意赅,意蕴丰厚,仅仅几个字,却概括了社会和人生许多千古不灭的真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很多都写得非常非常好!这里面孔子的很多思想,我认为大多数都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一代一代的后人都可以从中受用,而且很多是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益的。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全世界公认的道德黄金律。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人生,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人就相当了不起,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人!他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一定是非常好的,因为他能够体谅别人,善待别人。人生要有这样一种善意,善意是一种美德。有个故事,讲一个爷爷住在农村,小孙子放在爷爷家里,父母在城里工作。过节的时候,爷爷带了小孙子到城里看他爸爸妈妈。爷爷很高兴,给孙子买了双小皮鞋,当时舍不得穿,说是等小孙子见到他爸爸妈妈时再穿。于是,他们坐着火车进城去了。火车的窗子打开了,一不小心,一只鞋子掉到窗外去了。大家正觉可惜的时候,爷爷随手将另外一只鞋子也扔下去了。大家很奇怪,爷爷就说:一只鞋子已经掉下去了,剩下的一只就没有用了,我把它扔下去,若一个人刚刚捡到前面那只鞋子,他向前走又捡到后面这只鞋子,他就有用了。朋友们,在生活中能把一双鞋两只鞋子都捡到是很不容易的,概率也许不到千分之一,但这种为别人着想的善意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好!作为人本身说来,应该有这个善意。这件东西,反正我是没有用了,要有这个善意,让别人得到这个好处。所以说,善意是一种美德。孟子说:“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前文化部长王蒙,这两天青岛大学文学院请他当院长。1958年,他因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篇文章被打成右派,流放到新疆,不在乌鲁木齐,而是在更远的伊犁。当时维吾尔族老乡认为右派是坏人,就把他安置在一间很小很小的小房子里住。秋天,冬天,之后,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老乡发现燕子到王蒙的小屋子里做窝了。维吾尔族老乡认为这个人不是坏人,因为这个人能够善待一个小生灵,他的心是善良的。你看,燕子和他相处得很好。如果你打燕子,燕子不会在那里做窝的,对不对?一个人能够善待小生灵,他的心是善良的。于是维吾尔族老乡不管别人怎么样看待,就把王蒙请到上房来住。这件事情,王蒙一辈子也忘不了。他写回忆录,写到这里的时候,仍激动万分。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要有这样一种善意。我在平常讲课的时候,讲到这里接下来会再讲“己所欲为,多施于人”,如果是自己想干的事情,都要施之于人。还要“己所不能,少责于人”。有些领导,他自己不写报告,由秘书熬了几个晚上写出的报告,他一看:“这写的是什么东西!”你自己不能,就要少责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这样一种心胸才是好。司马迁写《孔子世家》,讲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的德行高不可攀。但司马迁又有句名言:“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虽然不能达到孔子那样的境界,但我们应向往它,追求它。中华儿女都要一代一代地追求美好的东西,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发展。如果不是一代一代追求美好的东西,这个民族就会萎缩,就会退化。《论语》中的很多话非常非常有道理。例如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好,怎么样?孔子说:“何以报德?”那么人家对你好,你以什么来对待他呢?孔子并不主张“以德报怨”。孔子学生问:“那怎么办呢?”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就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直”就是正直的直。他对我不好,我不扩大也不缩小,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论语》是语录体,所以整个风格是循循善诱,娓娓而谈,迂曲从容,是一种长者之风。而孟子文章则是有一种气势,让你不得不服。

第二讲老子和庄子。老子的《道德经》,有5000多个字。老子即李耳。孔子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仁”,要施仁政,要对人民有好处。《道德经》也是语录体,也是非常非常了不起。《老子》中有很多名言,它讲究一切要因顺自然,不要强加什么东西。老子的思想,大家都知道的,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和祸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要小心谨慎,福这东西如果太得意忘形了,就会带来祸患。有了祸患,如果能小心谨慎,不断总结经验,也可以带来幸福。后来有一个故事,演化老子的这个思想,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边塞上一个老人丢了马,这是悲痛的事情;但是几天之后,这匹马带回几匹小马回来,很高兴,幸福得很。他的儿子骑着小马玩耍,摔下马来,把胳膊摔折了,这又是痛苦的事情。过了些日子征兵打仗,他儿子因胳膊折了就不用去当兵了,这又是好的事情。老子又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就是说,它善于处在最下游,海纳百川,什么水来了,我都要,这才能成其为大海。这些都是非常有哲理的。一个人只有具备这样的胸怀,把别人的长处都吸纳进来,才能够有成就。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了不起,什么样的好东西我都拒绝,就不会把事情做大。当然老子也有“小国寡民”的思想,他认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一个理想的王国。后来庄子也继承了老子思想中的一些消极方面。

庄子是我们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从哲学思想的深刻来说,古代的中国没有人能超过他。庄子的想象恢弘瑰丽,非常丰富,是中国古代散文中最有特色的一家,而且他的特色是不可复制的。他有篇文章《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庄子和他的学生,或者是随从一起到山里游玩,看见山里人在砍木头,砍大树,其中有棵特别特别的粗。砍树的一个人问另一个人:“砍不砍?”回答说:哎呀,这棵太大了,大而无当,无用!算了,不砍了。庄子他们玩了一圈回到山下,他的朋友很高兴,让儿子去抓鸡杀了,招待老朋友庄子吃。儿子问:一只鸡能叫,一只不能叫,杀哪只鸡?他爸说:把不能叫的鸡杀掉。庄子学生就说:你看,在山上的时候,那棵树因为“不才”即无用,才得以保存下来;而到了山下,那只鸡却因为“不才”而被杀掉了;那么我们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情况下好呢?庄子想了想,笑道:“我将处乎‘才’与‘不才’之间”。在文化大革命时,批判庄子是“滑头主义”,钻人生的空子。

庄子的想象非常恢弘瑰丽,最有名的如《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没有人能想象到这样丰富。他讽刺那种为了物质上的利益而争,说有两个国家,住在什么地方呢?住在蜗牛的角上,一个左边,一个右边。这两个国家互相打仗,流血千里,死了很多很多人。你看庄子这么夸张!后来我们有个成语,叫做“蜗角之争”,为了一点点物质利益,争,争,争,争什么!

庄子和老子一样,都主张顺乎自然。他在《骈拇》篇中讲:“凫胫虽短,续之则忧。”凫就是小野鸭,它的腿就那么一点,太短了,我给你接上一截吧,这对它说来就是很痛苦的事情。“鹤胫虽长,断之则悲”,白鹤的腿很长,太长了,给断掉一点,这样它就痛苦了。他说“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一切顺其自然。

第三讲讲孟子,他是儒家的第二大圣人。孔子是大圣人,孟子是亚圣。孟子的老师叫孔伋,是孔子的孙子。这有个笑话,孔子在鲁国,他生了个儿子的消息传到鲁王那里,鲁王很高兴,就派人送条大鲤鱼给孔子家,孔子很高兴,就给儿子取名为孔鲤。孔鲤又生了个儿子,叫孔伋。孔伋是著名的儒学思想家,而孔鲤则是个非常平庸的人,但是他有一句话很不平庸。孔鲤对他爸爸说,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你子不如我子”;而他对自己的儿子说,“你父不如我父”,很谦虚的,就他不行。

孟子的文章,从形式上说,已经摆脱了语录体,不再是一句句话,而是一篇篇文章。孔子的文章像一个老人娓娓而谈,迂曲从容。孟子的文章则是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具有一种内在的让你不得不服的力量。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强调人和的作用。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的战争思想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攻心才是大家,战争主要不是决定于物质力量。虽然现代技术在发展,但是人心向背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孟子这篇文章正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接着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同“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一种是亲戚都背叛他,一种是天下的人都跟着他。然后他的结论是:“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要么不打仗,一打仗肯定胜利。他的这一思想是非常好的思想。另外他的文章很有气势。你看,他的文章首先说出结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个结论。然后对结论分两个层次来论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又说:“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先说结论,然后分两层去说,然后再总的说:“故曰”:所以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就是威风天下,称霸天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并不是划一条线,里面的老百姓就接受你管。你要用心来征服,老百姓自然受你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你要巩固国防,不要以为有崇山峻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能把国守住了,不是这样的。“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然后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朋友们看一看,你读孟子文章的时候,他是一步步地把你引向这个地方去,最后你不得不信服!所以,孟子的文章很有气势。孟子生卒年是公元前372年到公元前289年,活了84岁,比孔子多活11岁。

中国历史上有三位伟大的母亲,其故事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第一是孟母三迁。“文革”中批判孟母是逃跑主义,她不是积极去改造环境、改造客观世界,而是选择逃避。这样说真令人哭笑不得。第二是北宋欧阳修的母亲。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当时家贫如洗,空有四壁,没有钱买笔买纸,他母亲就到河边折芦苇的杆,在沙子上教欧阳修写字,这是“欧母画荻”。欧阳修在北宋时官做到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时北宋的首都是开封,欧阳修是江西庐陵(今吉安)人。他母亲在京城去世了,他携扶母亲的灵柩回老家安葬。走到江苏的清江要停下来,烧香燃烛祷告祷告,祭奠一下。清江的县令很会拍马屁,写了个祭文,一共只有二十个字。开始时,有人认为写得太简单了,县令说,不,就这样。结果在祭奠时一读,欧阳修果然大加赞赏。祭文是这样说的:“昔孟轲亚圣,母之教也。今有子如轲,虽死何憾!尚飨。”你老人家有儿子像孟轲一样,你还有什么遗憾呢!“尚飨”是祭文的惯语,是说,请你受用吧。读了之后,欧阳修特别赞扬,基于两点:一个是欧阳修喜欢写文章要精练;另一个是把欧阳修比作孟轲,这在封建社会已经到顶了。你看这人多会拍马屁,而且拍马屁不露痕迹,把人拍得非常舒服。这是一文双赞,不露痕迹,表面上是赞欧母,实际上是赞欧阳修。这是千古最精彩的拍马之文。另外一个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岳飞的母亲,故事叫“岳母刺字”。

第四讲荀子,叫荀况。他的思想比较复杂,是介于儒家和法家之间的人物。他的两个著名学生都是法家人物,即韩非子和李斯。荀子的文章完全是长篇大论,一点没有语录体。荀子说一件事,要反复地比喻、反复地说理,一定要淋漓尽致然后止——“必淋漓尽致而后止”。大家都知道他的《劝学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他用了很多比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爪子,也没有牙齿,但可以在地下自由地走,在于它进取不息,始终如一。“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蟹实际上有八条腿和两个大钳子,但在河里它却没有自己的窝,因为它不好好地干活,浮躁得很。因此,他劝人学习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今天刻一点,明天刻一点……哪怕是金属、石头,也可以将它刻折。他用大量的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令人折服。

先秦散文,一种是历史散文,一种是诸子散文。诸子散文对后来的说理散文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它的发展轨迹非常明显:第一是短小的语录体;第二是专题文章;第三是著作。先秦的文学就讲到这里。

下面讲秦代文学。秦代是非常短的一个王朝,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历史地位非常重要。秦并六国,成为一统天下,这是一。秦朝很短暂,后面跟着的是一个大的封建王朝汉朝,400多年,汉是我们中国最长命的一个封建王朝。秦朝有很多制度,自己还没来得及实施,就灭亡了。汉朝很多的社会制度都继承了秦朝,如“书同文、车同轨”等等,这就是“汉承秦制”。往下魏晋南北朝,然后是隋代,它也很短暂,它之后是强大的唐朝。隋代也有很多制度没来得及实施就灭亡了,可是唐代继承了隋代的制度。所以历史往往是惊人的相似。《三国演义》一开头就说“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很有道理的。从文学上说,秦代几乎是一张白纸,我们要说的是一本书,和一篇文章,都是秦统一之前的:书是《吕氏春秋》,传说是吕不韦组织门下学者集体编写的。当年吕把他的著作挂在城楼上,说谁要是能够增减一个字,就赏给他千金。《吕氏春秋》是很不错的书,例如《察今》,“察今则可以知古”,你看到今天就可以知道古代,从古代就可以知道今天。他举例子说“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要看太阳月亮走不走,只要量一下地上的影子就知道了。“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只要尝一块肉,就可以知道整锅肉的味道以及好坏。他特别具有这样一个思想,认为治理天下的法,要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客观环境变化了,若还用原来的法的话就不管用了。他比喻道:“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如果“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就是说,以前这药对病有好处,这次再用这种药就没有好处了。为什么呢?因为身体变化了,药也要跟着变;时代变化了,统治时代的法也要随着变。这个比喻非常好。

这是一本书,另外一篇文章是李斯的《谏逐客书》,曾经有人说:“秦无文章,唯李斯《谏逐客书》一篇而已。”李斯这个人很有本事,他是楚人,小时候开始不学好。有一次上厕所,看见老鼠又小又脏,一看见人就走了。可是他在仓库里,看见老鼠吃得胖乎乎的,人来了也不惊慌。他忽然有所悟:同样是老鼠,一个在仓库里,一个在厕所里,就看你把自己放在什么地方!他就发愤努力,一定要做仓库里的老鼠。终于,他很有作为。李斯是楚人,到秦国来。因他有才华,秦国很重用他。突然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情,韩国有一个叫郑国的人到秦国来,给秦国出了一个主意。说:你看,天下万顷良田没水灌溉,应该开一条渠,叫郑国渠,之后果然是五谷丰登。可是到后来,秦要吞并六国。在打韩国时,这条渠成了天然屏障,不好进兵了。于是,秦王手下的人说,外国人到我们这里做事情没有一个是好心眼的,他们出的主意全是为他们国家设想的。你看,这条渠表面上为我们好,实际上我们没法打他们了。秦王一听,认为有道理,便下令逐客。李斯是楚国人,也在被逐之列。他在离开秦国的路上给秦王写了这封信。秦王看了这封信,果然下令停止逐客,并立即派人把李斯追回来,可见这封信多有力量!

这篇文章写得好。一开始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说我听到人们都在议论逐客的事,我以为是很不对的,错误的。他举例说,秦朝的宝马不是秦朝的,可是认为宝马有好处,也弄来了。很多珍珠宝贝不是你秦国的,因为你喜欢就弄来了。很多美女不是秦国的,因为你喜欢,所以弄到后宫里来了。为什么有才能的人你不要呢?外国来的人,曾经帮秦国做了许多许多事情,要是没有这些人,你秦国不会有今天。这是第二层意思。第三,最主要是他抓住了秦皇想称霸天下这件秦王最关心的事情。李斯认为,你把这些有才能的人都驱逐走了,你就没法称霸天下。这个打中了秦王的要害。他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做文章经常引用的。“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你看,巧妙在哪里!“臣”就是我,我听说大家都在议论要逐客,他只是说这是传说,从而给秦王改正错误留有余地。我只是听说,也许不实;但有一点是不留余地的,斩钉截铁的,那就是“这是错的”!丝毫不动摇。然后李斯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什么样的土壤都来了,都不推辞,所以泰山才能巍峨高耸。古代人认为泰山是最高大的:第一,泰山是孔子这个大圣人家乡的山,登泰山而小天下;另外,泰山在齐鲁广阔大平原,一下子高起来,就显得高得不得了,实际上海拔才1540多米。从汉武帝开始,一直到唐玄宗,都一直去泰山“封禅”,就是认为自己的政绩好,到最高的山上去,告诉上天。因此,泰山一直是中国人高大的形象,最重,最大。如“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李斯接着说:“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大海不选择,不论什么流水,来了我都要,这样才能非常深。这两句含了“成”和“就”,即“成就”。他用两个比喻逼出下面一个比喻:“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要想成为天下霸主,那天下的人到你这里来,就不要把他们推掉了,才能表明你的德行好,人们才能跟着你。最后,终于打动了秦皇,下令停止逐客,派人把李斯追回来,复其官职。当然,秦朝统一天下之后,李斯也没有好结果。“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士亡。”被秦二世腰斩了。

第三讲 大风起兮云飞扬——汉朝的赋和散文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两汉的文学主要讲四个方面。一个讲一下“汉赋”。“赋”本来是一种文体。我们说《诗经》有六艺:风、雅、颂、赋、比、兴。“赋”是什么意思呢?“铺陈其事而直言也”,即铺开来说,直说,是一种文学手法。而汉代的“赋”就成了一种文体名称。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汉代开始的“骚体赋”,汉之前是秦,再向前不到100年就是屈原,屈原有《离骚》。后人学习《离骚》写的赋,这就是“骚体赋”。这就是说,“赋”开始的时候还是有内容的,艺术上亦是不错的。如在汉代初期有贾谊的《吊屈原赋》。

可是到汉武帝的时候,大约公年前100年左右,出现了两个人物。他们把汉赋推向了高潮,这就是第二个阶段“散体大赋”。一个人叫司马相如,一个叫扬雄。大家记住,中国历史上,文学史上,姓杨的有名的人物中就他一个是“提手旁”的“扬”,其他都是“木”字偏旁。所以文学常识上有“扬马”一说,不要错以为是飞扬的骏马。司马相如当时非常非常有名,留下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个叫卓文君的女子和司马相如私奔。所以卓文君是古代妇女解放的先锋。她才貌双全,青年寡居,司马相如意欲以弹琴挑动文君,便弹了一曲《凤求凰》,司马相如看她有意思了,晚上就跟她偷偷一起跑了,跑到四川临邛。虽然很穷,但卓文君父亲是个富豪,开始时不给他们钱,俩人就在临邛开一个酒铺,“当垆卖酒”。后来她父亲受不了了,才给他们钱。这是个很有名的故事。后来司马相如做了大官,想把卓文君休掉,相传卓文君为此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歌《白头吟》,司马相如看了以后回心转意了。司马相如的散体大赋正适应了汉武帝那种豪情奔放啦,独立强盛啦,向外扩张啦,花天酒地啦,粉饰太平啦,这样一种情况。司马相如写的《上林赋》、《子虚赋》等各种赋文,现在看来就像非常漂亮的箱子,金光闪闪,非常漂亮,用了很多词汇,可是打开箱子一看,里面是空的,空洞无物、歌功颂德,但当时汉武帝非常喜欢。凡是歌功颂德的东西,都是非常短暂的东西,最终无生命力,随着岁月的流逝,影响越来越小。虽然当时司马相如影响最大,但是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岁月是最无情的判官。等会儿我要讲,他同时代的司马迁就不一样。“西汉文章两司马”,这两个人的命运对我们很有启发。司马相如当时威风得很,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写的赋影响很大,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影响越来越小,文章也没人去读了,只是为了研究时才去看。司马迁正好相反。当时汉武帝对他用了酷刑,即宫刑,人生不得志,他发愤著书,写下了《史记》。写完《史记》之后,司马迁是怎么去世的,都不知道,不知所终。当时是人生寂寞,但对后世的影响越来越大。“汉赋”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抒情小赋”,只简单说一下。在西汉时,散体大赋是顶峰,一直到西汉的末年,到东汉时,汉赋开始发生了变化,篇幅不像原来那样长了,变短小了;内容不是那样空洞了,变得言之有物了。如张衡的《归田赋》,是抒情小赋,抒发回归田园的情感,写得很好。

第二讲汉代散文。汉代散文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主要是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先讲司马迁的《史记》。

关于《史记》,鲁迅先生的话概括得最为恰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既说出了《史记》的史学价值,又说出了它的文学价值。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而在《史记》之前主要是编年体,如鲁庄公一年什么什么,鲁庄公二年什么什么……那么什么是纪传体呢?帝王的事情放入本纪,其他一般的人,如廉颇、蔺相如等就放入列传,像项羽楚霸王就列入本纪。《史记》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式编写。《史记》之后的中国正史编写的体例,都是纪传体,一直到清史稿。关于“史家之绝唱”我们就不说了,对于“无韵之《离骚》”我们来说一下。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早就想写一部历史著作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谈做太史令时司马迁还很小。司马谈在跟汉武帝去泰山封禅的路上,在洛阳的时候生病了,便让人赶紧把司马迁叫来。司马谈便给司马迁交代了遗嘱,他说,我死了之后,你必为太史令。当你做太史令时,不要忘记我想“著书”的事,就是著书立说,写一本史书。司马谈说完之后就去世了,而司马迁接受了他父亲的遗嘱。朋友们,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的遗嘱!如果没有这个遗嘱,就没有光辉的《史记》。中国历史的记载就不知会有多么五花八门的样子,不知道会多么不完整。我们中国历史的记录是最完整的。以后每一朝代编写前代的历史都是按照司马迁的《史记》体例编的。如果没有这个遗嘱,司马迁在公元前99年,他遭到李陵之祸的时候,他就死心了。他之所以能够忍辱负重,含羞忍垢,因为人生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就是要完成父亲这个伟大的遗愿。当时李陵跟匈奴打仗打败了,被匈奴抓去了,实际上他已投降匈奴了,但朝廷还不知道。汉武帝特别生气,这时候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好话,诸如李陵没准是假投降的等等。汉武帝勃然大怒,把司马迁抓起来,当时没有杀。过了不久,传来消息说,李陵确实投降了,汉武帝更加生气,一定要把司马迁杀掉。当时一个人犯了死罪,有两个情况可以免死:一是拿出大量的金钱赎身;第二就是受宫刑。受宫刑的人可以活下来。司马迁没有钱,只能选择宫刑。司马迁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任安是他的好朋友,他写一封信给任安,谈他的想法,认为一个人要成就事业,要想写下永垂不朽的著作,一定要经受得住磨难。孔子正是在穷困的时候写下《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要以前代的伟大人物为楷模,在艰难困苦中,在人生的磨难当中,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人生的屈辱,人生的苦难,有时候是一笔财富。“能受天磨真好汉,不遭人忌是庸才”,我很喜欢这副对联。

司马迁之所以能写出《史记》,还有其他原因。司马迁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父亲请了当时非常有名的人给他当老师。另外,当司马迁20岁时,他开始游历天下,特别是楚汉相争之地,就是我的老家苏北,在徐州的东边,连云港南边,盐城北边,当时叫淮阴。楚汉相争,徐州、沛县、淮阴这一带,司马迁都去过。从汉朝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99年已经过了100年的时间。当时司马迁搜集了很丰富的资料,把当时许多活着的老人说的“我爸爸怎么怎么样”的故事都给记下来,这为他后来写《史记》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正是做了这样的事情。《史记》写完之后,司马迁就不知所终了。《史记》首先在思想倾向方面非常非常了不起。他自己受苦难,受宫刑,因此非常同情历史上这样的人物。例如,他有进步的历史观,“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知道,在楚汉相争中,刘邦是胜利了,项羽是失败了。但是,项羽虽然失败,司马迁依然把他放在帝王的位子上,写了《项羽本纪》。陈涉、吴广是造反的英雄,虽然失败了,但是依然把他们放在“世家”的地位,写了《陈涉世家》。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是进步的观点。例如在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抓起来,要挟刘邦:要是你不投降的话,我就把你爸杀掉,将肉剁碎炖成羹。而刘邦说什么:当你作羹汤时,不要忘记分我一勺。你们看,这是流氓、无赖的嘴脸。我想,这些都是司马迁内心的悲愤。就像蒲松龄说,内心有悲愤,才能写出千古好诗,好文章,好著作来。另外,他文学的才华非常高,文笔非常生动。你看他写吴起,这样一个非常有本事又非常狠毒的人。吴起是鲁人,妻子是齐人,当时鲁国和齐国打仗,鲁国国王不敢用吴起,为什么呢?因为他妻子是齐国人,“人之相爱,爱莫大过夫妻”,我们和齐国打仗,怎么可以重用他呢!因此,迟疑,迟疑,久久不批准他担任统帅,后来他就派人打听这是怎么回事,鲁王说,他的妻子田氏是齐人,我用他不放心。他的朋友就来告诉吴起,吴起说好办。他回去就对妻子说,为什么要娶妻子呢?就是要帮助丈夫成就事业。现在我要借你一样东西,帮我成就事业,就是借你的头。吴起不由分说,手起剑落,砍下妻子的脑袋,裹巴裹巴提了过去。“你看,你不是不相信我吗,我把她杀了。”这非常狠毒。鲁王一看,这个人爱官胜过爱妻子,这个人利欲熏心啊!可是又不敢不用。如果不用,必为别国所用,这就更不得了了,所以只好用他。吴起做大帅以后,个性非常鲜明,他带兵身先士卒,跟士兵一起吃苦,士兵们甘心情愿地为他送命。有一次,一个士兵生了大疮,当时没有医疗条件,吴起就用嘴把血脓吸出来,大疮也就好了。当这个消息传出来以后,士兵的母亲放声大哭,别人说,大将军为你的儿子亲口吸毒疮,老太太你哭什么?他妈妈说,我担心我的儿子不久于人世了。别人问:怎么说?她回答:你看,他爸爸就是被大将军吮痈,于是甘心情愿赴汤蹈火,打仗冲在最前面,因此死得最早。我的儿子现在又被大将军这样,他一定感恩大将军,打起仗来冲锋在前,就会最先阵亡。果然一打仗,冲在前面很快就牺牲了。

另外,《史记》的语言平易生动。《史记》是汉代的作品,可是直到现在,稍有文化的人,读《史记》不太困难。可是你读清代的文章却很困难。它的语言写得非常平易,先秦的文章亦这样,里面用了一些很好的俗语。例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和李树不说话,它的下面踩了一条条的小路,因为它上面有丰硕的果实。人有成果,不必要自我炫耀。又如,“有白头如新,有倾盖如故”,有的人交朋友交到头发都白了,也不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东西,如同刚见面一样;而有的人则一见如故。我讲交友之道的时候,跟朋友们都讲过,人生要襟怀坦荡,不要把自己藏得太深。有的人在办公室就坐在对面,30年,50年,硬是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一直都不表态,伊拉克战争不表态,“三个代表”也不发表什么看法,这样的人就是“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是什么呢?我的车子过来了,与你的车子遇上了,偶尔相逢,只倾斜了一下车的盖子,一下子就成为好朋友。“倾盖如故”就是因为真诚坦率,交到了好朋友。《史记》中有很多这样好的话,我们就不多说了。

下面讲班固的《汉书》。记住,《史记》是纪传式的通史,从三皇五帝开始,写春秋战国,然后写秦,然后写汉,一直写到汉代的前期司马迁自己所在的时代为止,是通史。而班固的《汉书》则是纪传式的断代史,主要写西汉整个朝代。跨朝代为通史,只有一个朝代为断代史。班固的《汉书》完全沿用了司马迁的体例,但是班固的思想远远没有司马迁那样突出。尽管《汉书》有一些章节也写得很精彩,但是从总的思想方法方面是不如的。关于《汉书》,还有个故事。宋代有个文学家叫黄庭坚,特别喜欢《汉书》,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北宋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苏是苏东坡,黄是黄庭坚,米是米芾,蔡是蔡襄。他在岳父家每天晚上吃过饭后,就提了一壶酒到书房去看书,但不带菜,不拿花生米什么的,到了第二天,一壶酒就喝掉了。他老岳父挺纳闷的,说怎么回事呀,只带酒不带菜,一壶酒就喝下去了。有一次他岳父就悄悄跟着去看,黄庭坚提了一壶酒坐下来看《汉书》,读到张良找一个勇士去刺杀秦始皇,他是韩国人,要报仇。秦始皇坐在马车上,这位勇士骑着马,抡着大锤,一锤捶下去,捶得非常厉害,可是捶偏了,只把赶马车的人捶死了,没打中秦始皇。看到这里,黄庭坚拍案说,咿呀,太可惜了,“惜乎,未中也”,然后就满饮一大杯酒。一会儿又看到一个地方,“咿呀,真过瘾呀”,又喝了一大杯酒。他岳父看后感叹道,原来“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矣”。这就留下一个著名的典故,叫“汉书下酒”。

第四讲 人生常怀千岁忧——汉乐府和汉末文学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今天我们从汉代乐府诗开始讲。从汉武帝开始,大约在公元前100年左右。西汉最繁盛的有五个王朝:文、景、武、昭、宣,即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其中最鼎盛的是汉武帝。所以毛主席写《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他提到五个人,五个历史人物,他们是最典型的。汉武时期,非常鼎盛,在朝廷里面设立了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叫乐府。它本来的意思,“乐”就是音乐,“府”就是官府,就是管理音乐的机构。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机构呢?当时,统治阶级为了了解下边老百姓的心声,派人到全国各地去采诗,采集老百姓的民歌,可以“观风俗,知厚薄”,看底下的风俗是不是淳朴,由此知道下面的民风是淳厚,还是浅薄。今天也一样,老百姓的民歌、民谣也是反映老百姓的心声。老百姓讽刺一些官僚“上午围着轮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这是老百姓对一些官僚的抨击。任何时代都有民歌,任何时代都有老百姓发泄内心情感的诗歌,中国人的聪明智慧那是无穷无尽的。老百姓用汉字创造了非常丰富灿烂的民间文化,一直到今天,还依然有很多很多的民歌。在汉武帝时期,这个管理音乐的机构把采集的诗歌汇集到一起。当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存这些东西,而是想从中看出民俗风情,但客观上就把这些东西保存下来了。后来“乐府”便从一个机构的名称变成了诗歌体制的名称,也就是诗体的名称,这样的诗歌就称为乐府诗。

两汉的乐府诗保留下来的一共120多首。我上面讲过,《诗经》的《风》《雅》《颂》,共305篇,其中《风》160篇,是最主要的。《风》是什么?《风》是民歌。任何时代的民歌,无非是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反映人外在的客观世界,自然啊,山川啊,压迫啊,兵役啊,干活怎么苦啊等等。一个是反映人内在的情感世界,主要是男女爱情的歌唱。刚才有位先生和我说起《诗经》,说《诗经》是男欢女爱。那可不是嘛!爱情的内容在《诗经》中占绝大多数。在160篇国风当中,最精彩的就是男女爱情的歌唱。汉代的乐府诗歌也是民歌,其内容也是两个方面。从反映现实说来,有很多诗歌,譬如说,反映战争的,反映压迫的。反映压迫的有一篇叫《东门行》,它写一个男的,穷得无法活下去了,于是拔剑而起,铤而走险,要起来造反。诗歌说:“出东门,不顾归。”出东门以后就不想着要回来了。然而又“来入门,怅欲悲”,走了以后又回来,说明是犹豫的,矛盾的,因为妻子和孩子都在家里,可是回来以后又感到非常悲伤。悲伤在哪里呢?“盎中无斗米储”,装米的瓦缸里一斗米都没有。“还视架上无悬衣。”在挂衣裳的架子上一件衣服都没有。没的吃,没的穿,于是又“拔剑东门去”,思想反复,说明造反不是一下子就造起来的。这时候“舍中儿母牵衣啼”,他的妻子拉着他,哭着说:“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糜。”人家富贵归人家富贵,我愿意跟你同甘共苦。“上用沧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上要看在老天的面上,老天是不许造反的,下要看孩子们,你要是造反有问题,这孩子们靠谁呢?“今非”,你现在的行为是不对的。然后这个男的一下子把妻子推到一边去,“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就是说,我已经贫困这么多年了,再也忍受不下去了。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典型的为生活所迫,铤而走险的事情。而且还写出了与妻子的对话,这位妻子非常善良,非常柔弱,不愿意造反,愿意默默地忍受压迫,但是男的不愿意这样子下去,要去造反。像这样的诗歌,充满了反抗的激情。像这样的诗歌,朝廷看了以后就知道下面是怎样一种民情。这个诗歌写的是要造反,因此情绪非常激动。这表现在诗歌的形式上,有一个字一句的,有两个字一句的,三个字一句的,四个字一句的,五个字,六个字,七个字一句,它们长短不齐。大家记住,诗歌的形式与抒发的感情是有关联的,要是感情非常激动,句子就长短不齐,它是内心激情的喷泻。如果感情非常轻柔,非常舒缓,句子往往非常整齐,四言,或者五言,或者七言。整齐的句式适合于抒发比较舒缓的情感;而长短不齐的句法适合于抒发激动的昂扬的情感。譬如李白写《蜀道难》,为什么是“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他用的是长短不齐的句子,而杜甫的诗都是五言、七言,比较平缓。

对于反映现实的,我就讲这一首《东门行》。另一方面,对于男女爱情的歌唱,讲一首古代民歌中最好的一首,就是《上邪》:上邪!我愿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首诗是一个少女抒发自己的爱情,山盟海誓,永不变心。这个“上”就是天,“邪”就是语尾音“啊”。因此,“上邪”就是“天啊”,“老天啊”,是一位少女对苍天作出爱情的盟誓。她说,“上邪!我欲与君相知”,天啊!我要与他好,相知相爱,“长命无绝衰”。这个长命不是寿命很长,而是时间很长,永远的意思,永远不会衰败,也不会断绝。这诗歌把少女对爱情的激情表现得一泻无遗,一开始就把这种感情全部倾吐出来。但是如果诗歌只写到这里就不会是千古好诗。因为这只是感情直接的呼喊,像标语口号似的:“我爱你,我永远爱你!”这没有艺术的感染力。这首诗歌最精彩的地方在下边,它一连举了大自然中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五种事情,来说明我跟你的感情永远永远好下去,永远不会完。她说“山无陵”,陵是山峰,除非山没有山峰。“江水为竭”,江水都干了;“冬雷震震”,冬季打雷一阵阵的响;“夏雨雪”,这个“雨”是名词作动词讲,夏天下雪;“天地合”,天和地合到一起;“乃敢与君绝!”除了这五种绝对不可能发生的现象发生了,我才敢跟你断绝关系。而这五种现象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所以我绝对不会与你断绝关系。最后的“乃敢与君绝”与开始的“长命无绝衰”看似不同,实质一样,表达感情的强烈是完全一样的。这首诗歌对后代很有影响,因此被誉为“短章中的神品”。古人评价书画艺术有“三品”:一般还可以就是“能品”;比“能品”好一点的就是“妙品”;最高的是“神品”,遗其形而得其神。《上邪》这首诗就是“短章中的神品”。我在学校讲课中讲这首诗的时候,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种体会,即任何诗歌都是社会的反映,都是社会情感的反映。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越是想要得到的东西,就越是怕失去;而越是怕失去的,越是赌咒发誓要保住,这是一层意思。回过头来想,越是赌咒发誓要保住的东西,就越是存在失去的可能性;如果不存在这种可能性,也就不用赌咒发誓了。所以,我们从这首诗可以看到,在封建社会中,女子最存在失去爱情的可能性。在封建社会中男子无所谓失去爱情,我们打开中国古代诗歌,很少看到男子对爱情赌咒发誓,都是女子在赌咒发誓。在封建社会,女子存在失去爱情的土壤,男子不高兴就可以“休”掉女子。这不是离婚。因为离婚是平等意义下的双方分手,而“休掉”是不平等地将妻子去掉,那是很不一样的。对于这样的诗歌,一方面可以看到这位少女非常可爱;另一方面,也感受到当时社会中的男女婚姻的不平等。这首诗歌的表现手法对后来有很大影响。譬如在唐代有一首词,叫做《菩萨蛮》,开始这样说“枕前发尽千般愿”,枕前发愿就不是少女,而是少妇了;“要休且待青山烂”,要想咱们的感情完了的话,这要等到青山都烂了;“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这还没算完。“白日参辰见”,白天里天上出现星星;“北斗回南面”,北斗星回到南天上去了;“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青山烂”,“黄河枯”,“秤锤浮”,“日星辰”,“北斗回南面”及“三更见日头”这六种事情都发生以后,我才跟你完。这首诗明显地受到汉乐府《上邪》的影响。后来明代有首民歌说,“要分离除非是天作了地,要分离除非是官作了吏”,也反映出这类影响。

现在我们讲汉代文学的第四个方面,即汉代的文人诗。从屈原到曹操大约500年期间,是文人创作的低潮,整个汉代留下姓名的诗人的诗歌很少。汉代的文人诗歌主要是东汉时期,留下的文人诗歌一共19首,从南北朝开始人们把这19首诗歌放在一起,给它加上一个名字,叫《古诗十九首》。因此这并不是著作的名称,也不知道是谁写的,其中个别有考证,但大多不可信。

我们就讲一下《古诗十九首》。它的内容比较丰富,但主旋律是“及时行乐”的思想。东汉后期,天下动乱,人们朝不保夕,人的命运变化倏忽之间,动乱一爆发,人们的命运就很惨了。因此,很多文人抒发“朝不保夕,及时行乐”这样一种思想。譬如:“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一辈子很少活到100岁,我们现在可以做到,但古人不然。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欧阳修称自己为“醉翁”,40多岁就称自己“翁”了,所以古人寿命很短。“常怀千岁忧”总想很远很远的事情。“昼短苦夜长”白天太短了,尽情地玩,时间不够,“何不秉烛游”,晚上还要点着蜡烛继续玩,来一阵子卡拉OK。“为乐当及时”,应当及时行乐。“何能待来兹”,怎么能等未来呢。又譬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在天地间诞生,一辈子很快很快呀,就像是出一趟远门似的。“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人生这么短暂,在一起喝酒,而且要喝醇厚的酒,不喝那些差劲的薄酒。人生像出趟差一样,但出去了就不能再回来了。人生短暂,这是人类没办法逃避的一个悲哀。人生从诞生,到成长,他一步步走向哪里呢?走向死亡。人生的长河是单向性的,不可逆转的。有位老师,我后来也很同意他的观点。他说,认识到人生苦短后,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及时行乐,第二种是抓紧时间,刻苦努力,奋发有为。我们以前对后一种人生态度非常肯定,而对前一种人生态度进行批判。我自己的观点是,对前一种人生态度不能彻底批判,还应该有所保留。保留在哪里呢?你努力奋斗了,抓紧时间玩一玩,这不能完全否定,因为生命是宝贵的,珍惜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这不是完全坏的事情。享乐并不全是物质上的,人生的快乐不是物质上决定的。有的人吃鲍鱼不一定快乐,但吃萝卜干,抿上两口小酒,他感到特别快乐,他的快乐质量一点不低于吃鲍鱼那些人。另外,他又说“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不是金石,像说“毛主席万寿无疆”那是神话,是一种愿望,谁也不能万寿无疆。有一个观点认为人生短暂,是人生的一个悲哀;同时,人生短暂也是人生的一个机遇。正因为人生短暂,十七八岁就应该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有所成就,才能感到时光紧迫。试想一想,如果每个人都活八千岁,那么现在干嘛努力学习,就玩吧,早着呢;玩到六千九百九十九岁才开始学习也不迟。现在不行,几十年的光阴,就得抓紧。“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人的肉体生命很快就会与万物同化,“物化”就是化为万物,人死了以后,就和万物合在一起;人的美好的名声——“荣名”啊会永远保持下去。

从中国的诗歌发展而言,《古诗十九首》主要是在形式上为中国五言诗的定型打下了基础。中国的诗歌在形式方面由短到长,由散到整齐。最早的有两言,到《诗经》主要是四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屈原则是杂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短”到“杂”,再到基本整齐,《古诗十九首》打下了这样的基础。从此以后,经过曹操的儿子曹植和后来东晋诗人陶渊明,五言诗歌成为了固定的形式。在中国诗歌中,五言诗是最多的。

下面,我们再讲一个阶段,就是建安文学。汉代分西汉、东汉,东汉是从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叫汉献帝,他最后一个重要年号叫“建安”,建安是从公元196年到公元220年,首尾25年,历史上把它作为东汉末年。而在文学史上,却把它作为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在这25年中,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大家看一下,汉朝灭亡在公元220年,汉朝是怎样灭亡的呢?就因为曹操在这一年去世了。曹操是公元155年诞生,他活着的时候说他从来不篡夺汉位,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抓在手里,号令诸侯。别人说曹操想谋反,想篡汉,他说他从来不想篡汉。因此他在统一天下方面是起了很好作用的。可是等到公元220年曹操一去世,他的儿子可不管这一套,一下子就把汉朝给推翻了。他的儿子曹丕把汉朝推翻,自己建立魏王朝,自称魏文帝,并将他爸爸曹操追封为魏武帝。毛主席的诗词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魏武是谁呀?就是曹操。

现在就讲讲建安文学,它大概是相当于公元196年到240年左右,大约50年的时间,在中国诗歌史上,这是第一个文人创作的高潮。刚才我说过了,从公元前300年的屈原到公元200年的曹操,这500年当中没有留下其他伟大的文人创作。但是在建安这短短的几十年当中便产生了一批伟大的诗人,如“三曹”,即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还有“建安七子”,即孔融、王粲、刘桢、阮瑀、徐干、陈琳、应玚。除了“三曹”和“七子”这十个人以外还有一批,可以说这是空前的,但却不是绝后的。因为唐代有两千多个诗人,宋代有四千多个诗人。所以说文人创作诗歌的第一个高潮就在这个时候。这个时期诗歌形成了一种为后人最称道的风格,叫建安风骨。因为东汉末年社会动乱,这个时代的诗多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抒发统一天下的理想壮志。诗歌的风格慷慨激昂,遒劲有力,从而形成一种风骨,人称“建安风骨”。这些诗歌有力量,后代当文风不好的时候,进步的作家往往举起一面红旗来反对不好的文风,这面大旗就是“建安风骨”,所以我们要学习建安风骨。如曹操写东汉末年,天下动乱,“白骨露于野”,白骨暴露在野外;“千里无鸡鸣”,没鸡鸣就是无人家住;“生民百遗一”,老百姓一百人就剩下一个人了;“念之断人肠”,一想到这里,就让人愁肠欲断。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内容非常丰富。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了不起的文学家。他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都很了不起,他统一北方,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他是非常有本事的一个人。元末明初作家罗贯中写了《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认为汉族是正统,而元朝不正统。他从这个观点出发,就拥护刘备,反对曹操;对刘备什么都说好,而对曹操什么都说他不好。假如历史对曹操有三种记载,罗贯中就选择对曹操最不利的那种来写。如历史记载曹操去杀董卓没杀成,就和陈宫逃出来了,跑到他好朋友吕伯奢家,吕伯奢看到好朋友来了,他就出去打酒,并吩咐儿子赶紧准备菜。曹操和陈宫在前堂,听到后院磨刀霍霍。曹操一听,以为是要将自己杀掉,就拔剑而起,从前堂杀到后院,把人家一家全都杀掉了。等杀到厨房一看,是捆着一头猪,是人家准备杀猪给他吃的。他呆不下去了,赶紧走吧。走到半路上,吕伯奢迎上来了,吕说,为什么不吃饭就走?留下吃饭吧。曹操趁老朋友不注意,手起剑落,就把老朋友也杀掉了。这时候,陈宫就说,看你这个人怎么能这样,前面杀人是误杀,还情有可原,可现在又把吕伯奢杀了。然而,曹操却回答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你不把这个人杀掉,他回家一看全家人都被我杀掉了,岂不一辈子找我报仇。陈宫一看,曹操太残忍了,也悄悄离开他走了。这件事,历史上有几种记载,一种记载说,吕伯奢的儿子怀疑曹操谋杀董卓,在策划报官的时候让曹操听到了,于是曹操就将他杀了。这个杀是政治原因,不能反映曹操的狠毒。但是罗贯中不选择这种记载,他选择对曹操最不利的记载,并加以夸大。曹操经罗贯中这样一丑化,脸上的白粉再也擦不掉了。当曹操尚未发达的时候,问相面的人:“你看我怎么样?”相面的人说:“我不敢说。”曹操说:“你说,没关系。”相面人说:“你呀,是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这在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是《世说新语》上的记载。在这本书里,记载说曹操在汉献帝手下当丞相,北方匈奴派使者到汉朝来。曹操自己个子不高,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不足以“雄远”,不能威慑远方的少数民族。有一个人,叫崔季珪,长得很有风度,一表人才,曹操让他代替自己。当时没有电视,谁也不知道曹操长的什么样。当时,曹操自己假装是一个卫士,拿一把大刀站在旁边。等到接见使者完了以后,曹操派人悄悄问这个使者,你对我们曹丞相印象怎么样?使者说,哎呀,曹丞相“雅望非常”,一表人才,很不错。但是旁边提大刀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听说之后,就派人追上去把这个人杀掉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聪明、智慧、识破了英雄。

总体说起来,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在统一北方,统一天下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这些我们不谈,主要谈他的文学成就。为什么说他是文学家呢?他颁布的一些命令、法令当中,有一些是很好的散文。鲁迅先生就非常推崇这些散文,认为只有大政治家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因为散文太长了,就不讲了。只讲曹操的诗歌,一共有20多首,基本上都是四言诗。我认为每一首都是精品。如《蒿里行》是反映现实的,反映了天下群雄割据的情形。又如《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实际上,曹操这首诗是非常积极的。他从满腹忧愁写起,“对酒当歌”中的“当”字也是“对”的意思,而“歌”不是唱歌的歌,而是歌女,就是对着美酒,对着美丽的歌女,不是“对着美酒应当唱歌”这个意思。李白写“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当”字也是这样用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样,消逝了的岁月苦于太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这是悲愤,忧思。“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唯有喝酒才能解忧。是什么忧呢?主要是岁月流逝,而功业无成。岁月流逝很多,30岁了,流逝流逝又50岁了,可是伟大的功业没有完成,这是英雄的悲哀,英雄的悲愤。一个人要是没有远大的理想就不会有深沉的悲愤。一个人很有才能,很有理想,很想干事,可是却没有这样的条件,就会有大悲愤,大激情。曹操越写越激愤,最后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是说对山来说,土来得越多越好;对海来说,水来得越多越好;人才来得越多越好,广纳人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礼贤下士,历史上有“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这样的记载。“沐”就是洗头发,洗身,叫浴。正在洗头发的时候,报告说有贤人来了,一听说有才华的人来了,连把头发洗完都不能等待,赶紧把头发握起来接见贤人,以至于在一次洗头发中竟有三次把头发握起来。这是礼贤下士,广纳人才,不能让有才能的人在外边等着,要尊重别人。“一饭三吐哺”,吃饭的时候,一听说有才能的人来了,连把这口饭咽下去的时间都不能等,把它吐出来,先去接待。正因为周公这样礼贤下士,才能众望所归,成就天下大事业。曹操所渴望的,就是这种“天下归心”。读前面几句,会以为曹操很消极,实际上是他对岁月流逝、功业无成的慨叹。最后他是希望统一天下。

另外如曹操的《观沧海》,他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毛主席写《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遗篇”指的就是《观沧海》。在中国诗歌史上,这是第一篇以山水为描写对象的诗,如要选择历代山水诗选,第一首就是《观沧海》。这之前的中国诗歌中写到山水的很多,但都是作为背景来写。譬如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里“水”是作为背景来描写的。《诗经》中的“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它也写泰山,高高的泰山呀……可是它下面不写这个了,而是作背景来写,转而写其他的东西。如果把山水作为描写的对象,山怎么样,水怎么样,那才是山水诗。曹操的这一首,则将大海作为描写的对象,是最有名的咏海名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水是多么的浩荡,写完水就写海岛,然后写海岛上“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察事物非常仔细,海岛上很少有高大的树,因为海风太大了,故树木都是一丛一丛地生长。曹操这个人了不起,刚才说的《短歌行》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说明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月亮越是明亮,天上的星星越稀少,因为月亮的光芒将星星的光芒掩盖了。他接着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秋风,大海涌起了波涛,诗人联想的翅膀展开,写下了千古的咏海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来曹操写到这儿也就完了,后来谱曲的乐工为了歌咏的需要,给加上了一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特别的幸运啊,唱一首歌来抒发我的情怀。这如同唱《东方红》时加入的“忽而嘿呦”,人家写诗时是没有的。大海多么的辽阔,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仿佛出没于大海之中,灿烂的星星和银河仿佛出没在大海之里。曹操写出了大海包孕宇宙、吞吐日月的壮阔气势。我在北大讲课时,跟大学生讲,去过大海的举手,有一半左右举手。我说,没去过的,双休日,五一节,国庆节或寒暑假,一定要到大海边去站一站。到那儿一站,就会感到宇宙之茫茫,人生渺小如沧海之一粟;感到岁月之亘古,人生匆匆如短暂之一瞬;就会感到那些诸如肥皂、洗衣粉等问题都不值得一谈。

第二个我们讲曹丕,他只活了40岁。这个人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和文学才能都远远不如其父。公元220年他代汉而立之后,成立了魏王朝。在文学上,只简要说他的诗歌《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来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一共15句,每句都是7个字。在中国诗歌史上,这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很值得肯定。另外,曹丕还有一组文章,叫《典论》,“典”就是事物的法则和规律,一共11篇。可是失传了很多,幸好存有一篇及序言,是在其他书中保存下来的,这一篇叫《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这是第一篇论文。曹丕的成就虽然不行,但是人生有两个“第一”传世,此生不虚矣!

在这篇文章中,曹丕主要讲了两点,他反对文人相轻,敝帚自珍,认为这是中国文人的陋习,不好的习惯。“敝帚自珍”,谚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一直到今天,中国还有这个陋习。看不起别人,是非常无知的。人生的知识是无边无际的,任何人只是掌握知识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无论是教授也好,博导也好,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好,也只是掌握了人类知识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而已。如果一个人向别人炫耀自己挺有知识,这实际上就等于告诉别人你是无知的。因为你对于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这一点都不知道,这岂不是无知吗!第二方面就是曹丕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社会地位,他认为文学非常重要,他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辱止乎其生,二者必至其常期”。“二者”指年寿和荣辱,“常期”就是“大限”,一个人哪怕活98岁,也有死的时候,那就是这个人的“常期”。接下来是“未若文章之无穷”,人去世了,他的著作还在。李白已死了1200多年了,李白的诗歌依然在,李白永远在中华民族的子孙心中延续。他认为一个人要做永垂不朽的事情,就是著书立说,其他事情,到时候就会变没有了。在曹丕之前从来没有人把文章抬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样的高度。

第三讲一下曹植。在“三曹”中,最有才华的是曹植,即曹子建。曹操非常喜欢这个才华横溢的小儿子。曹植诞生是在公元192年,去世是在公元232年。公元220年时,曹植28岁,以他父亲去世为界限,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元220年之前,曹植过着贵公子的生活,他爸爸非常喜欢他,因此他非常得意,非常高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曹丕这个人心胸不开阔,对这个弟弟非常猜忌,一上台就找了个茬,把曹植最好的两个朋友丁仪、丁廙给杀掉了——剪其羽翼,把曹植的“两个翅膀”给剪掉了。之后又迫害曹植,你不是很有才能吗?那你就七步成诗,否则要加罪于你。曹植七步未了,就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是好诗,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为六句,后来流传中改为四句,这四句更好。我认为这是可以千古传下去的诗歌。诗歌写“煮豆燃豆萁”,上面煮豆,下面烧的是豆秸,“豆在釜中泣”,“釜”就是锅,豆子在锅里哭啊,一边哭一边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是同一条根生出来的,何必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诗歌的比喻非常贴切,没有比这更贴切的了。同样是一个父母生出来的,上面结的豆子,下面是豆秸,何必这么残忍煎熬呢!这首诗致使他哥哥不忍心下手。曹植真是“千古文章未尽才”,“才如江海命如丝”,很早就去世,非常可惜!

曹植一共有90多首诗歌,其中60多首都是五言诗,他在促进五言诗成熟方面是有功劳的。曹植的五言诗写得非常好,这里只列举几句,如“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大丈夫志在四海,哪怕是相隔万里,也仿佛如同比邻而居。这诗歌虽说不错,但民间中流传并不广。而唐代诗人王勃把曹植的这首诗稍微改了一下,就流传非常广,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言情,表达感情,友情。王勃的诗肯定是从曹植那句诗演化而来。又例如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男子汉大丈夫,国家有了困难、灾难,动乱,应该挺身而出,捐躯赴国难,而把死看作回家一样。再例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他的好朋友被他的哥哥杀掉了,眼看好朋友被杀,却没办法去援救,于是就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个人手中无权,何必去交那么多朋友呢!正是树高则风悲,海大则波涌呀!

曹植很有才华,除了诗歌外,有一首《洛神赋》很有名。据说,《洛神赋》开始时叫《感甄赋》,“甄”是甄氏,是曹植喜欢的一个女子,长得很漂亮,他哥哥曹丕就把甄氏据为己有。因此,曹植心情非常抑郁,甄氏也非常抑郁,没过两年就死了。曹丕为了刺激曹植,就把甄氏曾经用过的一个枕头送给曹植,想折磨他,让他睹物思人。曹植看到这个枕头后就写了这首《感甄赋》。待到魏齐王曹叡,即曹丕的儿子当皇帝的时候,看到他爸爸和叔叔之间不太好,就将它改为《洛神赋》。这只是一种说法,不管这种说法如何,从文学上讲《洛神赋》写得非常美。他这样写“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女子体态轻盈,就像受到惊吓而飞起的鸿鸟一样。这两句后来成了描写美丽女子的佳句,特别是“惊鸿”,成了体态轻盈的女子的代称。只要是一看到“惊鸿”这两个字,都知道是表示体态轻盈漂亮的女子。南宋诗人陆游,他的妻子唐琬,二人结婚后非常好,但是陆游的妈妈不喜欢这个儿媳妇,硬是逼着儿子把唐琬休了。多少年以后,陆游60多岁,70多岁,80多岁都写诗怀念唐琬,其中一首写陆游到了沈园之后:“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和唐琬当初一起曾在这座桥上临水照影,有一段美好的回忆;而现在又到这里的时候,唐琬已去世了。曹植是中国才华横溢的一位诗人,倘若要选10位中国诗人,一定可以选到曹植,其他如屈原、曹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陆游、辛弃疾等等。南北朝有个诗人叫谢灵运,他有一句名言:“天下才共一石(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还剩二斗,那么“我得一斗”,还剩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因此留下了一句成语“才高八斗”。曹子建“才高八斗”当之无愧!后来又加上一句“学富五车”,这是指人的知识渊博,而“才高八斗”是指人的才华横溢。

下面简单讲一下“七子”,就是指七个人,孔融,王粲,徐干,阮瑀,应玚,陈琳,刘桢。我们只就两个人的诗歌讲一下。首先讲一下徐干,他有一首诗,叫《室思》,“室”就是闺房,“思”就是愁怨。前面我讲《诗经》时,曾讲到一首《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丈夫离开家以后,女子独守空闺,大家注意,“空闺”并非家里什么人都没有,丫鬟、侍女多得很,主要是指丈夫不在家。徐干的诗有几句影响很远的:“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就是说丈夫出外之后,梳妆用的镜子上面落满了灰尘,暗淡了,而且也不去擦它。为什么不擦呢?因为反正也不梳妆了!而思念丈夫的情感就像门前的流水一样滚滚不断,哪里有穷尽的时候呢!这四句对后来南北朝,直到唐朝的影响都很大,后来的诗歌专门形成了一种体,叫“自君之出矣体”。很多人都写闺怨,而且诗歌的第一句都一样,都是“自君之出矣”,然后才是什么、什么,由此可见这首诗的影响多大。“七子”中我们再讲一个刘桢,他有一首诗叫《赠从弟》,“从弟”就是堂弟。诗是这样写道:“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冬天非常严寒呀,但是松树一年到头都是那样的挺拔,“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松柏哪里不是遭到严寒呢,但是它郁郁葱葱常端正,因为松柏的本性是耐寒,不畏寒冷。这首诗实际上就是孔子《论语》中说到的一种精神:“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之所以了不起,他的许多话对中国的影响都非常深远,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等。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句话,对中国的松文化影响非常之大,非常深远。“七子”以后,简单讲一下蔡琰,就是蔡文姬。我认为她是第一位文学成就非常突出的女诗人,当然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李清照。蔡文姬的诗歌中有一首是肯定没有争议的,就是她的五言《悲愤诗》。而另外的如骚体《胡笳十八拍》却是有争议的。郭沫若认为是她写的,但别人认为不是她写的。蔡琰在东汉末年的动荡之中被掳掠到匈奴去了,并与单于结婚,生有两个孩子。她的爸爸蔡邕是很有才华的,是书法家,跟曹操是好朋友。因此请求曹操花重金把他女儿赎回来,当时曹操还是丞相。曹操就和匈奴谈判,用重金将蔡文姬赎了回来。单于说,好,可以把蔡文姬放回去。但是她生的两个孩子不许带回去。因此蔡文姬回汉是一喜,然而与两个孩子分离却是一悲,然后就写了著名的《悲愤诗》。共108句,540个字。她是汉代末年中国妇女悲剧的一个缩影,应该大大地抬高它的文学价值。诗歌分三段,第一段写东汉动乱,少数民族入侵之后,汉代不堪一击:“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把男的都杀掉了,把头挂在马的前边;而把女的装在车子里带回去。第二段写在匈奴的生活,不得已和单于结婚,生了两个孩子。当曹操要将她赎回来的时候,诗歌写出与孩子分离带来“五内俱焚”的母亲的痛苦。小儿子听说母亲要走,就上前问她:妈妈你平时对我们挺好的,“今何更不慈?”现在又为什么不慈念,不慈悲呢?蔡琰对此写道:“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听到儿子这样问她,就像是五内俱摧,这样一种痛苦的心情,非常感人。第三段写她回到中原之后,看到中原经过战乱萧条的景象,写得非常好。

三国时代,文学的主要成就都是魏,而蜀和吴的文学成就不高,特别是吴。蜀有一个人,就是诸葛亮,他的散文写得很好,很有成就。如他教导孩子说“夫志当存高远”,又如《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都是中国千古美文。他有一篇小的文章,很短,叫《论交》,他写道“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以权势和利益来交朋友,是难以经历远久的,这样的友谊长不了。如果你作官,有势力就和你交往,那么过两天你那个副部长没了,交情也就没了。你有钱有利,过两天你炒股,把好几十万全都赔进去了,交情也就没了。“士之相知”即君子之交,那应该怎么样呢?应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温暖的时候也不增加花,让花开得不得了;寒冷的冬天也不改变叶子,让叶子长得郁郁葱葱。“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能够经历春夏秋冬而不衰败,经历了平坦顺利的考验,以及困难险恶的考验之后会更加牢固。这篇文章虽短,但对于交友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其中“温不增华,寒不改叶”是非常好的两句话。这篇文章全文是: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险夷而益固。

虽然全言语只有32个字,但可以说是美哉斯文,真哉斯言,善哉斯道!中国人是礼仪之邦,非常重视友情,“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们讲“来而不往非礼也”,而且“往而不来亦非礼也”!我们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曾对同学们讲,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决不是“滴水之恩”,父母的恩情是“涌泉之恩”,作为子女,应该大海相报。“滴水之恩”尚且“涌泉相报”,那么“涌泉之恩”就应该“大海相报”。

第五讲 归去来兮乐天命——两晋南北朝文学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节选)

魏晋和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从三国开始到南北朝结束,大约从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不到400年的时间。这个时期一般属于中古历史,即远古、中古和近古中的中古时期。这个时期,魏晋和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天下纷争动乱,这是大的方面的形势。它前面的汉朝是大一统,后面的唐朝是大一统,这中间基本上都是分裂的,当中,隋代很短暂,是统一的。上面是三国、西晋、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北魏、西魏等都是纷争动乱。天下分裂有它不好的一面,但也有它好的一面。由于是分裂状况,统治者不能将思想都统治住,因此它是思想自由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时期是思想上最自由解放的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楚、魏、韩、赵、燕、齐。这时候是思想最活跃、最少束缚的时期,这时期有诸子百家,是中国学术史上和思想史上最蓬勃发展的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像老子、孔子、庄子、荀子,都是在这个时期。魏晋南北朝也是非常自由的时期,是中国文学艺术大繁荣的时期;虽然没有最杰出的突出成果,但是非常繁荣。它的诗啊,散文啊,骈文啊,小说啊,音乐啊,绘画啊,书法啊,雕塑啊,都非常繁荣。这时期有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绘画家顾恺之,雕塑方面,我们现在看到龙门石窟也好,云岗石窟也好,以及泰山经石峪的大石刻,都是南北朝时期刻的。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可以说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个顶峰。

这个时期,在政治制度方面还有一个特色。中国的选拔官吏制度,在汉朝是察举制,到三国时期采取了九品中正制。它在开始时是非常好的制度,它到后来形成了“门阀”制,蔓延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中的“中正”是个官的名称。好比是北京市这个地方,推举一个人,这个人“中正”,就是很公正,德高望重,由他把他所管辖的人才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上品中再分上、中、下;中品中再分上、中、下;下品再分上、中、下,这样一共是九品,都由他来确定,他把人才分类归档。例如,上上品有王某某,张某某,李某某等;中上品有哪些人,哪些人;下上品中有哪些人;下下品中有哪些人;他是不偏不倚的。如果朝廷需要一个宰相,那就从上上品中去找人。如果需要一般的人,就从中上品中去找人。如果是七品官,就从下中品中去找人。他实际上把握了政权非常核心的部分,因为任用官吏使用人才就由他来定。九品中正制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分九品要公正,“中正”要公正。如果不公正的话,那就坏了。因此,九品中正制开始的时候还是不错的。后来,到曹操的儿子曹丕,到了魏,大约三四十年的时候,司马氏强大,但齐王曹芳很软弱,辅助他的曹爽也不行,而司马氏的力量很强,实行一种白色恐怖。他是豪门大族,逐步地把“中正”的权抓到了手里,就把凡是贵族的、凡是豪门的都排在上品当中。把出身很低的,哪怕你最有才华,也把你排在下品当中。所以就形成了“门阀制”。在“门阀制”中有两句很典型的话,叫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也就是说,寒门中的人再有才华也排不到上品当中去;有权势的贵族中的人哪怕再不行,也不会排到下品当中去。于是,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反差。因此,这个时期有很多文学家,像左思啊,像陶渊明啊,都很有才华,可是出身不是高贵的,所以只能沉沦在下僚。他有才华,可又无法施展,于是就出现内心的悲愤,就能写出好诗来。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大才华,也不会有大悲愤。因为没有大的痛苦、大的失落,所以也就没有大的悲愤。一个人很有才华,很有理想,很有抱负,但又不让他施展,这时候就出现激愤的情感。因此,了解这个时期的“门阀制”,有人认为是解开魏晋南北朝很多文学现象的一把钥匙。

建安文学的下面就是正始文学,只简单地说一下。这个“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一个年号,是公元240年到公元249年。这时候司马氏已经在朝廷里掌握政权了,实行一种白色恐怖。在白色恐怖下,很多人不敢说话。这时期文学方面有“竹林七贤”,整个文学风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安时期,我们说的三曹和建安七子,这个时期,心中有什么抱负、理想都可以抒发出来,曹操就是带头抒发。到了竹林七贤的时候,司马氏采取白色恐怖,不让人说话,如果不同意他的意见,那就不行。所以文学抒发情感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豪放的、明朗的、刚健的;而变成隐晦的、含蓄的、曲折的。竹林七贤一共有七个人,是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阮咸、刘伶。大家不必记这么多,记住阮籍、嵇康和刘伶就行了。刘伶喜欢喝酒,他常乘鹿车,带一壶酒,让人带着铁锹跟着,说:“死了掘地埋掉算了!”下面我们讲讲阮籍。

阮籍这个人,他也不满司马氏的统治,但是他采取的是一种软的对抗。嵇康也不满意,但是他采取硬的对抗,所以他和阮籍的命运不一样。阮籍对司马氏统治不满,他是软的对抗,譬如司马氏要跟他结儿女亲家,要娶他的女儿做儿媳妇。他心里肯定不愿意把女儿嫁到司马家,但是他又不敢不愿意。怎么办呢?他就采取软的办法,凡是司马氏派媒人到家说媒时,他就说“喝酒,喝酒”;于是一下子就醉了。第二天媒人又来,他又说“喝酒,喝酒”。他醉了六十天,没法说呀。是因为喝醉酒了,也不好降罪于他。他就是用这种假装醉酒的办法来避祸;用佯狂、佯醉来逃避灾祸。这个人内心非常醇厚。魏晋人多喜欢喝酒,他们一边喝酒,一边摸身上的虱子,把虱子抓出来,认为是最高雅的行为,这叫“扪虱而谈”。阮籍在酒馆里喝醉了,就靠在女老板身上睡了,女老板的丈夫回来,也不为意。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阮籍并不会有坏心眼。

他在文学史上写过《咏怀诗》82首。这82首不是一个时候写的,也不是一个地方写的,也不是为了某一件事情写的,即非一时一地一事而作,而是很多时候写的。把它们放在一起,是组诗,用组诗咏怀。这样一种形式开始于阮籍,很多后人都继承。譬如,像陶渊明,有《饮酒》20首;譬如像鲍照,有《拟行路难》18首;唐朝的陈子昂,有《感遇诗》38首;李白有《古风》59首。这是一个特色,都是用组诗来咏怀。第二,在风格方面,都是比较隐晦曲折,含蓄暗示,它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意旨微茫,难以情测”。后来每当时代比较黑暗,人们就采取这样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隐晦曲折的手法来抒发情感。

嵇康,这个人性格刚烈,他和竹林七贤的另一个人向秀在一起打铁,司马氏派一个文化特务叫钟会的去打听打听,看看他们在干什么事情。一看嵇康在打铁。他们两个人不理他,他一看,没趣,等一会儿就走了。他走的时候,嵇康有意识地问他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也很生气,回答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样,嵇康就得罪了司马氏。司马氏手下有个人,叫吕安,被诬做了坏事。因为是朋友关系,嵇康就替他辩护,得罪了司马氏,要把他杀掉。嵇康是个著名的音乐家,临刑之前,就提出一个要求,让他再弹一曲《广陵散》。他弹完之后将琴一扔,说:“《广陵散》从此绝矣!”后来就被杀了。

下面就谈谈西晋文学。三国归晋,就是司马氏把魏灭了,成立起晋王朝。晋分西晋、东晋。西晋的首都在洛阳,东晋的首都在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三国时分魏、蜀、吴;吴的首都在南京。宋、齐、梁、陈的首都都在南京。上面六个朝代叫“六朝”,我们经常说,“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六朝”就是这个概念。西晋时期是50年,东晋是100年,两晋就是150年。应该说它在中国诗歌史上总的成就不算太突出,但却有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等会儿我们再说。

西晋我们只简单讲两个人。一个叫潘岳,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美男子,很有名,又叫潘子安。他每次出去的时候坐在车子里边,女子们见他长得漂亮,就用鲜花、水果朝他车上扔;晚上就装了一车水果回来。当时还有个诗人,叫张载,他长得很丑。他出去的时候,儿童们就用砖头瓦块儿朝他车上扔,他晚上回来就装了一车砖头回来。潘岳的其他作品就不说了,说他的三首悼亡诗,他在妻子去世以后写了《悼亡诗》三首。这三首诗写的感情诚挚,一往情深,写得非常非常好。“悼亡”本来是一个泛指,悼念去世的亡人。但是因为潘岳的这三首诗是悼念亡妻的,就从他开始,一直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只要是诗人用到“悼亡”这两个字,百分之九十几是悼念亡妻,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到了唐朝的时候,像朋友去世该怎么说呢?譬如像孟浩然去世了,李白写诗悼念,就是“哭孟浩然”。可见潘岳的这几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是很有影响的。我们举几句,他说妻子去世后是“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这当中“流芳”是他妻子用的一种香料,妻子去世了,走到她屋子里时,还可以闻见她留下的香味。“歇”就是消歇,完了。她留下的衣服还挂在墙上,睹物思人,看见这些东西,就想到他的妻子。这两句是抒发情感。下面有两个比喻,“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本来是双双飞鸟,妻子去世之后就剩下一只了;就像河里游的比目鱼,相传这种鱼是一条鱼在这边有一只眼睛,另一条在另一边才有一只眼睛,一对鱼必须并排在一起才可以游。忽然之间,这样的两条鱼只剩下一条了。比目鱼呀,并蒂莲呀,连理枝呀,都是中国传统的代指夫妻的意象。

唐代诗人元稹,他也有很好的悼亡诗《离思》之四,前两句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当我看过了沧海的水,那样浩瀚无边,再看其他水,就像一个小勺子的水一样。见沧海之水则天下无水;巫山的云彩非常好,看过巫山之云则天下无云。意思就是我的妻子是最好的。接下去的两句诗是:“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自从他妻子去世之后,即使在美人丛中走过,我也懒得回头来看看,为什么呢?一半是因为我现在修道不能近女色,一半是因为你啊。

后来北宋词人贺铸在妻子去世之后写了一首著名的词,叫《鹧鸪天》悼念亡妻。他和妻子一起到苏州去,可是妻子突然去世了。“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最后说:“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感情非常真挚。

在悼亡词中,朋友们都很熟悉的苏东坡的妻子王弗,她去世10年以后,苏东坡写了著名的词,叫《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悼亡词也写得非常好。当然,后来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写得也很好。

西晋时,另外一个文人是陆机。他当时名声很大,与潘岳并称为“潘陆”。他有著名的《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很有名的一篇文章。

在“潘陆”之后,主要讲讲左思。我认为西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就是左思。他小时随亲人一起到了洛阳,刻苦读书。这时候天下文人都想写一篇赋,就是《三都赋》。当时文坛上最有名气的是陆机,他也想写,但认为自己的才华还不够,迟迟没有动笔。这时候,左思正在写《三都赋》。别人就把这个消息告诉陆机,陆机非常瞧不起地说:就让他写吧,写完后,我们用它来盖腌咸菜的坛子。左思对此不为所动。他写的时候是殚精竭虑,在家里不同的地方都放上纸和笔,一旦想到一个好句子,就立即把它记下来。左思写出来之后,经名人张华一赞,洛阳城里富贵人家都以家中有《三都赋》写本为荣。于是纷纷让人买高贵的纸,用来抄《三都赋》。一时间,洛阳为之纸贵。由此,便留下了一个著名的成语——“洛阳纸贵”。

左思有《咏史》诗八首,这八首诗奠定了中国咏史诗的基础。我只讲这八首中的一首,这首诗是反对门阀制的很典型的一首。诗这样写道:“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这首诗一共十二句,每四句是一个层次,每四句是个对比。松树很高很高,但却长在涧底,而短短的草苗,由于是长在山上,却把山下的百尺青松给遮蔽住了。“涧底松”与“山上苗”是个对比。“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豪门出身的人都占据了高位,有才华的人都沉沦在下僚。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地势”造成的,这揭露了问题的本质。这是不可选择的,这本质是你处的地方,你出身在贫寒人家,他出身在豪门家,这种不合理的现实,已经不是一天了。这是第二个“四句”,第二个对比。最后四句是:“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这又是一个对比。开始带有比兴地开始,上面的说法你不相信,是吗?让我给你举例子好了。金日和张汤是汉代的两个豪门大族,凭借着祖上的业绩,“七叶”就是七代,都是头上插带着貂尾的大官。冯公就是很有才华的冯唐,他哪里不显示出伟大呢!但是头发都白了,也没有人提拔他,重用他。这首诗歌写得非常好,而且写法上也值得学习。

下面讲东晋。东晋100年,总体的文学成就并不高。但是东晋后期产生了一位伟大诗人,就是陶渊明。渊明是他的字,他应该叫陶潜;自家院子里长有五棵柳树,因自号为五柳先生。他曾经做过彭泽县令,又叫陶彭泽。他死后,给了他一个谥号“靖节”,所以又称叫陶靖节。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如果数五个八个中国伟大诗人,都会数到陶渊明。中国第一位的伟大诗人是屈原,这是没问题的。第二位有人说是曹植,这也可以;但是说陶渊明肯定没问题的。下面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再下面是苏东坡、陆游、辛弃疾等等。

陶渊明生在公元365年,死于公元427年,也就是说,东晋灭亡之后,陶渊明还活了7年,活在哪里呢?活在南朝宋、齐、梁、陈的宋,这个宋的皇帝是谁呀?是刘裕。因此大家习惯上叫刘宋王朝,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