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做到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18:16:43

点击下载

作者:李屹之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把工作做到位

把工作做到位试读:

前言

把工作做到位,这是优秀员工的第一标准,是获得事业成功必须拥有的态度和必经的途径。什么叫把工作做到位?把工作做了,并且做对、做好、没有任何问题,这才叫到位。做了,并不代表做对了、做好了、没有问题了。只有行动、责任、方法、心态、细节都到位,将工作做对、做好、没有任何问题,才能保证工作及时完成、获得最佳业绩、工作起来游刃有余、享受工作的乐趣、让工作达到极致。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工作不到位的职场中人吧:慵懒随性、抱怨推诿、拖延等待、马马虎虎、心浮气躁、没有责任、寻找借口、浑浑噩噩、不求进取、消极怠工、没有热情、心态不正,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没有细节意识……

这种种工作不到位的原因、表现,是不是很多职场中人都存在呢?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这些美丽的假象所迷惑——在工作岗位上规规矩矩,不迟到不早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工作,这就表示有了结果,意味着做对了、做好了、没有任何问题了吗?这样的例行公事是真的负责任吗?做完了,不等于做好了;做成了,不等于没有任何问题了。只有做对、做好、没有问题了,才说明你将工作做到位了。

把工作做到位,这是最基本的工作标准。如果一个员工连最低的要求都做不到,何谈胜任工作、何谈工作业绩、何谈事业的成功与辉煌?任何老板、任何上司都不喜欢工作不到位、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相信也没有哪个员工愿意自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浑浑噩噩地上下班,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我们的职场,不乏口若悬河、有着远大抱负的空想家和所谓的战略家,缺乏的正是那些对工作认真踏实、精益求精、能够负责任地把工作做到位的实干家。把工作做到位,不仅体现了一个普通员工的勤奋、积极、智慧与才干,更是真正渴望辉煌、走向成功的实干家的良好素养与宝贵品质,最终让员工和企业都受益匪浅,实现双赢。

在任何企业和组织里,将工作做到位的人,往往是最充实的、最具影响力的、在老板心中最具分量的,也是最容易脱颖而出的!在这个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商业社会中,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的人,根本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无法获得良好的业绩,“优秀”自然无从说起,事业更不可能有所建树。《把工作做到位》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它阐述了努力将工作做到位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良好的素养,是一种成功的品质,全面剖析了工作不能做到位的原因、表现,并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将工作做到位的高效执行者,给每一个力争上进、渴望辉煌的职场人士指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这既是一本员工管理书,也是一本员工自励书,适合身在职场的广大读者朋友们阅读。

第一章 工作到位:优秀员工的第一标准

到位,最基本的工作标准

有一个老总讲过这样一件事,让人印象很是深刻。

他说,他曾经正式招聘过一位看起来很优秀的女员工,但是没想到,她来公司还不到半个月时间,他就不得不把她辞退了。那位员工是一位名校毕业的女大学生,学识很好,形象不错,很有礼貌。刚开始上班时,大家对她的印象都很好,但是没过几天,她就开始迟到、早退,办公室领导曾经几次向她指出问题,她总是找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来解释。

有一天上午,领导安排她到北京大学送一些材料,要跑三个地方,结果到了快下班的时候她才回来,而且还只跑了一个地方。领导问她怎么回事,她解释说:“北大实在是太大了。我在传达室问了好几次,才问到其中的一个地方。”

老总不禁有些生气:“这三个单位都是北大非常著名的单位,你跑了几乎一整天,怎么会只找到这一家单位呢?”

她很着急地为自己辩解:“我真的很认真地找了,不信你去问传达室的人!”

这下老总心里更有气了:我去问传达室干什么?你自己没有找到接收材料的单位,还叫老总去核实,这叫什么话?

其他员工也好心地帮她出主意:你可以打电话给北大的总机问问三个单位的电话,然后一一联系,问好在什么位置、具体怎么走再去;

你不是找到了其中的一个单位吗?你可以向他们询问其他两家单位怎么走;

你还可以在进去之后,问问北大的老师和学生啊……

谁知她一点也不理会同事们的好心,反而“委屈”地说:“我真的已经尽力了……”

就在这一瞬间,老总下定了辞退她的决心:既然这已经是你尽力之后达到的水平,想必你也不会有更高的水平了,那么只好请你离开公司了!

虽然这个刚毕业的女孩的遭遇让不少人觉得情有可原,但老板并不会这样认为:工作不到位,遇到问题不是努力想办法解决而是找诸多借口逃避推诿,这样的人又怎么能胜任工作呢?那么只能请你离开了。的确,这样工作不到位的人在职场中并不少见,而他们的命运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除非你不想干了,或你已垂垂暮年,否则,你没有理由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当我们试图以种种借口来为自己辩解、开脱时,让这句话来唤醒你沉睡的意识吧:把工作做到位!

林晓峰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他到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去应聘。人事部对他的资料是非常满意的,所以看过简历之后马上通知财务经理对他进行面试。不到十分钟,财务经理就来了。财务经理是一位十分瘦削的老先生,衣着朴素,目光犀利。几句简单的问答之后,财务经理对林晓峰说他想考几个会计科目方面的问题。如此简单的问题,林晓峰心中窃喜,他满不在乎地说:“你说吧,你说吧。”神情一点儿也不紧张,似乎胜券在握。

考核过程极为顺利,林晓峰对这位老先生所提出的问题几乎是不假思索,对答如流,同时还旁征博引,援引财政部最新颁布的有关会计法规加以解释、论证。林晓峰想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来赢得这位财务经理的赏识。一个小时之后,他被宣布留用了。成功似乎如此之容易,林晓峰骄傲的情绪自然也就滋长起来了。

开始上班的第一天,财务经理交给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依据凭证录入原材料明细账。这项工作是非常简单的,就是一个数字转抄的事儿,一千多张凭证林晓峰花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抄完了。他不免对这份工作有些轻视和不满,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了,言语之间也有所流露。而财务经理呢?却依然是一副水波不兴的样子。到第七天时,财务经理拿林晓峰抄录的账目开始与总账核对,林晓峰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对不上账。根据他所登录的明细金额,一次又一次地汇总,就是与总账对不上。林晓峰不禁有些慌了,几千笔金额要查出错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反复核查几次后,仍然与总账对不上。林晓峰开始怀疑是总账出了错误。

他自信满满地找到财务经理,用极其肯定的语气告诉财务经理自己的工作没出错,应该是总账错了。财务经理见林晓峰这么说,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只是笑了笑说:“小伙子,你这么肯定自己没有错误吗?这个世界上好像任何事都是相对的,没有太绝对的事情吧。”林晓峰听了之后并不以为然。

于是财务经理将其登录的明细账拿去复核,结果不到十分钟就查出了两笔错误,一个是将3552659误写成了3552569,另一个是漏抄了一项。

林晓峰见自己犯了这样低级的错误,顿时羞愧得满脸通红,无言以对。财务经理当即让林晓峰去人事部结账,林晓峰蒙了,他恳请财务经理能够原谅自己的这次过错。而财务经理言出必行,在这件事情上毫无挽回的余地。林晓峰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这时,财务经理走了过来,对林晓峰说了这样一番话:“小伙子,你的学习基础很好,人也很聪明,但是人不能聪明得过了头。一开始你就很傲气,一副看不起任何事物的样子。记不记得应聘的时候,我说要考你几个会计方面的问题,你一连说了两个‘你说吧’。这是不礼貌的,但是我看你知识扎实,很有才华,所以姑且原谅你。这几天我交给你一项如此简单的会计工作,就是在考察你是否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结果你完成得怎么样呢?照抄你都会出错,你的能力何在?你的责任心又何在呢?本来我可以原谅你,但是我今天不得不辞退你。因为你这个看似很小的错误,公司有可能损失几十万,这个责任是你负还是我负呢?我的年龄与你的父亲相当,正因为如此,我想如果今天不给你一个沉重的打击,你就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不能真正地吸取这个教训。小伙子,请体会我的良苦用心。请一定要记住: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工作内容是什么,都一定要认真负责,将一切都做到位,这才是一个优秀的员工。”

一旦你选择了某种职业,选择了某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是仅仅只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就算是枯燥、无聊甚至是屈辱和责骂,那也是这个工作的一部分。一个轻视工作的人,他必将得到严厉的惩罚。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曾说:“工作是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对于工作,我们又怎能去懈怠它、轻视它、践踏它呢?我们应该怀着感激和敬畏的心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它做到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都有自己的使命,人与人的位置不同、职责有所不同,但是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职责对人却有着同样的工作要求——做到位。请记住:把工作做到位,这是职场最基本的标准。

记住,把工作做到位!

要想没问题,工作一定要到位

艾莉莎在两年前应聘到这家贸易公司做行政助理,在她的办公桌上常常有成千上万的便条、信函、文件、推销函等东西。艾莉莎第一天来这里工作时,便深刻领略到了这份工作的繁杂。她从老同事那里了解到,原来的那个行政助理总是将客户的信函、文件弄错,甚至有一次将推销函夹在了文件里发给了客户,客户生气之余,立即取消了一笔上百万元的订单。老板不得不解雇了她,尽管她看起来是那么委屈。

面对文件堆成小山似的办公桌,艾莉莎认真分析与思索,终于找出了一套简单有序的处理方法,那就是分门别类。艾莉莎将这些文件分成了三大类:第一类是需要立即处理的项目,即“今天必看”;第二类是不太着急但是相当重要的文件;第三类则是可以在空闲时候阅读处理的文件。将文件分成三类,这似乎并不是什么重要的技巧,不过这一观念、这一行动却是相当重要的,让她可以有条不紊、毫无差错地处理这些文件,对公司与客户的往来、沟通,对公司的正常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艾莉莎将文件归入颜色不同的档案夹中,公司内部的便条、文件和外来的信函等,都放在不同颜色的档案夹中。这样,老板一旦有什么任务交代下来,艾莉莎总是能快速而及时地将工作做到位。一旦时间不够,则会优先处理“今天必看”的资料档案。现在艾莉莎已经在公司做了两年了,工作从来都是有条有理,井然有序,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下班的时候,连椅子、垃圾桶等都放得整整齐齐的。

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优秀员工,就必须把工作做到位,这样才能及时准确、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任何环节做得不到位,都将事关大局,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只有将工作认真做到位,才能保证零缺陷,保证没有任何问题。

就像食用河豚一样,河豚肉质细腻,味道异常鲜美,但是这种鱼却带有极强的毒性,在烹调加工的过程中,处理稍有不符合规范,就会使食用的人失去生命。国内外都有吃河豚丧命的报道。虽然品尝河豚要冒着生命危险,但是由于河豚的味道十分鲜美细腻,回味无穷,所以,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喜欢吃河豚。世界上最盛行吃河豚的国家是日本。在日本,河豚深受其人民的推崇,但是因吃河豚而中毒的日本人很少。难道是因为日本的河豚没有毒吗?还是日本人有什么高招?

日本的各大城市都有河豚饭店。厨师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毕业考试的时候,厨师要吃下自己烹饪的河豚。一名正式上岗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有两年以上的助理实践经验才会被准许为客人烹调河豚。在日本,对河豚的加工程序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在河豚加工烹调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名专业厨师至少要用30道工序来去除河豚身体里存在的剧毒,即使是最熟练的厨师,也需要花将近半个小时才能完成这项工作。然而在中国,由于有些厨师麻痹大意,总是抱着偷懒、侥幸等心理,所以加工过程也是随随便便,烹饪过程更是没有严格的工序要求和标准,因河豚毒素没有去除干净而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经常发生。

由于河豚的加工程序过于复杂,有人曾经试图将加工河豚的30道工序进行简化,然而事实证明,这30道工序绝不是平白无故地杜撰出来的,更不是故弄玄虚。少几道工序也许未必会吃死人,但是,粗糙的加工、不到位的去毒必然会使安全性大打折扣,埋下危险的种子。因此,从这一点来说,要想安全、要想没有任何问题,就一定要认真负责,将工作做到位。

某单位火车司机和副司机两个人,在工作上是长期搭档的伙计,生活中是亲如兄弟的哥们,关系非常要好,可就因为哥们义气太重,双方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有一天,两人当夜班执行调车作业,下半夜的时候副司机精力不济,眯缝着眼睛打起盹来。司机出于哥们义气就没有吭声,心想,自己多辛苦一点、多熬一会儿就是了。谁知,睡意也渐渐向司机袭来,不到一分钟,机车就越过关闭的信号机,造成了挤岔事故……

每一个问题、每一个事故的背后,都有工作不到位的阴影。每一个员工都要树立起工作到位的意识,对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

穆小雅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公司工作,她是以当时公司的最高学历进入这家公司工作的。从上班一开始,穆小雅就受到了领导的器重,公司里的重大事件几乎都让她参与。很快,她便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在公司出了名。她的能干是无可挑剔的,可惜的是,穆小雅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总是处于一种得意和高傲的状态,并很快在工作中懈怠下来。她觉得工作没有挑战性,从而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变得很拖拉。这种工作作风导致她在工作上常常出现一些小差错。慢慢地,她的这种行为引起了领导的不满,领导不再把重大的工作交给她,而是委派给其他的同事。穆小雅感到很失落,明明是自己看不上眼的工作,现在交给了别人,却总有一种受委屈的感觉,因此意志更加消沉。几天以后,她终于因为一次大的失误给公司造成了不能挽回的损失而被迫离开了公司。

工作首先是一个心态问题。工作需要用心,工作需要敬业精神,工作需要热情的行动,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一种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的奖赏。想让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想让自己不断成长,而不是归于平庸与后退,就必须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位,拥有认真负责、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心。从今天起,不要吝啬,挥洒你的汗水和责任,将工作做到位,用自己的行动改变自己的人生吧!

每一个渴望优秀、渴望辉煌的员工,都应该切记:要想没问题,工作先到位。

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

有两个相同年龄的年轻人受雇于同一家店铺,而且一开始拿着同样的薪水。其中一个叫做关小勇的小伙子平步青云,一年内就升到了主管的位子上,而一个叫做祝利华的小伙子仍然在原地踏步,还是一名普通员工。祝利华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认为老板有意针对他。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下去了,在老板的面前发牢骚了。老板静静地坐在一边什么话也没有说。等祝利华抱怨完了之后,老板开口说话了:“一会儿你去集市上去看看,看看今天都有什么好卖的。”祝利华从集市上回来,说:“今天比较冷清,都是一些小户,所卖的蔬菜量都很小。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看起来比较多。”

老板听了,抬头问道:“那么,那一车到底有多少呢?”

祝利华一愣,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看。回来以后,告诉老板一共有50口袋。

老板接着问道:“那么土豆的价格怎么样呢?”

就这样,祝利华又戴上帽子跑去询问卖土豆的农民大叔。

等他问回了价格之后,老板说:“你先坐在一边,看看别人是怎么办这件事情的。”

老板将关小勇叫到办公室,也问了关小勇同样的问题。几分钟之后,关小勇从集市上回来了,他向老板详细地解释了集市上的情况,包括到目前为止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有50口袋,价格是多少。而且他觉得土豆的质量还不错,因此带回了一个样品,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打算一个小时之后再弄来一些质量不错的西红柿,他说他觉得价格也比较公道,正好库存的也不多了,所以也带回来了一个西红柿样品,而且把外面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这时候老板转过头来,对祝利华说:“现在你应该知道为什么关小勇的职位比你高,薪水比你多了吧。”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祝利华这样的人,工作只为了图省事,似乎从来不思考,结果一直在原地踏步,长期得不到重用,还总是抱怨老天不公。而像关小勇那样办事效率高,工作到位的人,自然能赢得老板的赏识和青睐。

在职场中,很多人无法或不愿专心去做一件事。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常态。不信的话我们来做个试验,假使你是老板:此刻你坐在办公室里,叫来一名员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录。”

那个职员会静静地说:“好的,先生。”然后就去立即进行这项工作吗?

不一定,他或许会满脸狐疑地提出一个甚至数个问题:我应该怎样完成它?能给我一个助手吗?到哪里去查资料?报告中的数据如何得到?

然后,他可能会在工作时与情人“煲”上1个小时的电话;在卫生间里借方便之际,看完24版的娱乐新闻;在QQ上与网友你来我往聊得火热……

最后,他会再回来对你说,根本查不到这个人。真的,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就不会对你的员工做任何解释,某某编在什么类,而不是什么类,你会满面笑容地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查。

假使你是一个老板,想要登广告招聘一名速记员,应聘者中,少不了那些不会拼也不会写的人,这些人甚至不认为这些是必要条件。这种人能是将工作做到位的员工吗?你愿意留用这样的员工在你的公司吗?

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评论一个员工:“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不过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办个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务完成,但也可能就在途中走进一家酒吧,而当他到了闹市区,可能根本忘了他去做什么事。”

近来我们听到了许多人,为“那些为了廉价工资工作而又无出头之日的工人”以及“那些为求温饱而工作的无家可归人士”表示同情,同时把那些雇主骂得体无完肤。

但从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一直到最后,都无法使有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做点正经的工作;也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长久而耐心地想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的员工。在每个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持续的整顿过程。公司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显然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引新的员工进来。不论业务怎么忙碌,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公司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整顿才会出现较佳的成绩——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才能的人,都被摈弃在就业的大门之外,只有对工作认真负责、最踏实肯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

我们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在不在公司都会努力工作的人,敬佩那些尽心尽力完成自己工作的人。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要求加薪而罢工。这种人不论任何要求都会得到允许。他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都会受到欢迎,任何一位雇主都不会拒绝这种人才,世界上需要这种人才。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以获得他的合作。但没有人知道加西亚的位置,因为他在古巴丛林的山里。

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于是,这个名叫罗文的人得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信之所以特殊,因为此信除了指定了要送交的人外,再无其他可依据的投寄方位。

1899年那一刻,罗文的脑海中也会瞬间浮现一个疑问:“他在什么地方?”但是他没有询问,而是毅然把信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带在胸口,如勇士般默默踏上寻找加西亚的征程。

我们可以想象,总统当时一定是用一种庄严的目光望着他说:“把信带给加西亚。”罗文明白,自己的任务便是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是唯一的目的,其他的一切都是为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和方式。

这是发生在200多年前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把信带给加西亚》。故事的结局是:在3个星期后,加西亚从罗文手中接过了这封信。

如果你是一名企业管理者,那么,读完这个故事,你一定会问自己:“在我的企业里,谁是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如果你是一名员工,那么,你就会明白:老板只保留、只重用那些将工作做到位的最佳职员。

做得越到位,越有发展机会

对于优秀员工来说,将工作做到位,不仅是职业本身的要求,更应该是对自己的要求。工作做得越到位,越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才能和实力,才能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于天威对自己的工作非常不满意。一次,他和朋友喝酒的时候,愤愤不平地对朋友说:“我觉得我的老板压根儿就没把我放在眼里,我在公司一点前途都没有。改天我一定要对他拍桌子,大声吼叫,把辞职信扔到他的脸上!”

朋友听了,笑了笑说:“你确定你对公司的所有业务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于你们设计、销售、推广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还没有!”于天威有些恨恨地说。

朋友接着说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觉得你应该还是好好地把一切的设计技巧、商业文书以及公司组织方面的东西完全弄明白,甚至连怎样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到时候再辞职不干,这样一来,你也不会损失什么啊!”

于天威想了想,觉得朋友的“建议”非常有道理,于是接受了建议,把公司当作免费学习知识的场所,想等到把所有的东西都学懂弄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这样一来,不仅出了气,而且又有许多收获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于天威默默地努力,“偷着”学习,甚至在下了班之后,还在认真研究商业文书的写作方法,认真学习公司的经典成功案例。

很快,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有一天,于天威和原来那位朋友又见面了。朋友说:“现在已经过去一年的时间了,你应该把公司的东西全部学会了吧,是不是该到冲老板吼叫,拍桌子走人的时候了啊?”

于天威不好意思地说:“这一年来,老板对我越来越器重了,又是升职,又是加薪,现在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还往哪里走啊?”

其实,对于刚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由于环境比较陌生,业务不熟练,经验不足,再加上很多年轻人心高气傲、眼高手低等问题,工作往往做得不到位,极易给人留下毛手毛脚、办事不靠谱的印象,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也就在所难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人能够正视现实,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最终用实际行动将工作完成得越来越好,有力地展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从而步步高升。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他们总是不断地抱怨环境、抱怨上司或老板,抱怨自己没有好的机遇,可是却忘记了做好手中的工作,忘记了审视自己、提高自己。

我们时刻应该记住,工作不仅是为了老板,多开动脑筋,多努力一些,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这样才能获得企业与自身共同进步的双赢。将工作做得越到位,就越容易获得更多的机遇和回报,就越容易接近成功。

在美国,有一位大学生史密斯毕业了,他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全美最大的现金出纳机公司工作。但是,他被安排做这家公司的电话远端支持服务——电话排障员。这是这个公司中最不起眼、最繁琐的工作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就是通过电话给予那些购买了该公司出纳机的顾客以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刚毕业正是充满激情、充满干劲儿、魄力十足的时候,史密斯却在做着一项在很多人看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工作,若想一直保持激情和认真的态度似乎是非常困难的。在大多数人看来,史密斯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松懈,甚至跳槽。然而几个月过去了,史密斯始终认真而热情地做着这份工作,任何一个细节都做得非常到位,从不会马马虎虎应付。

电话排障员现场接触仪器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每天大多数的工作时间都是坐在座位上等待客户的电话,但是若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排障员,却又不得不对自己公司的机器有相当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了解。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矛盾,绝大多数的电话排障员对于仪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学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公司所发的故障排除工作手册上,而对于实际存在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根本无法完美地解决,因此导致很多用户对公司产品产生了不信任、疑惑等消极心理。

很多电话排障员以及公司的管理者其实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人采取实际行动而加以改进。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电话排障员是公司最底层的职位,薪水也是最微薄的,在工作中能够按照公司发放的工作手册来处理问题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客户能不能百分之百满意,那是他们能力之外和权限范围之外的事情。

但是,史密斯在上班的第一个月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立即展开了行动。他找来很多相关的书籍,每天下班之后都要抽出一段时间细细地学习、研究,并认真地思索、总结在每一个细节中可能会出现的所有问题。对于任何一个不甚明白的问题,他都会向那些能够经常接触到公司仪器的同事虚心请教。这样一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积累,他就对现金出纳机有了极为深入而详细的了解,凡是公司产品有可能出现或客户使用不当而出现的问题等他都了解得非常清楚,总能使客户满意。最可贵的是,史密斯并没有因为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而停下前进的步伐,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时间长了,用户都愿意打电话给他,因为在史密斯那里,他们的困难总是能够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

慢慢地,史密斯就在客户中出了名。每当打进电话之后,很多客户都要求总机把电话直接转给史密斯。从此,史密斯的分机总是最忙的一个,几乎成了公司的热线电话。而其他排障员一天也接不到几个求助电话。

没多久,这个现象就被公司的总经理发现了,于是,他抽时间以一个客户的身份向史密斯咨询了几个问题。当然,所咨询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相当有难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史密斯是否真的像客户所说的那样具有超强的工作能力。

令总经理难以置信的是,无一例外,史密斯将这些问题都完美地解决了。一个小小的电话排障员竟然拥有如此全面而精确的技术知识,工作竟然如此到位,总经理不禁大加赞叹,而且他还发现,史密斯的服务态度细心而热情,总能给客户一种振奋激昂的感觉,这使得总经理对史密斯非常满意。

到年底时,技术开发部经理的职位有空缺,总经理找到了史密斯,问他是否愿意到技术开发部工作,史密斯表示非常乐意。几天后,史密斯就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发现了调换工作部门的通知书,顺利进入了公司的核心部门。此后,史密斯一直都非常努力,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得相当到位,认真对待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渐渐脱颖而出,成了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跨越。

在职场中发展最快的人,永远是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位的人。每一个渴望成功的职场中人都应该明白,做得越到位,越有发展机会。

做事就要做到位

当被问到“工作完成得怎么样了”时,许多人总是会说:“已经差不多了。”如果我们在工作中都是这样的态度,那么,我们的职业前途也就差不多要毁在自己手里了。

做事做到位是每个人最起码的工作准则,也是每个人做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做事做到位,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才能在职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因此,在做事的时候,要多问自己,自己做到位没有。

做事情只是做到“差不多”就止步、甚至半途而废的人,说明他根本就没有对这个工作负责任,没有“用心”做事,更重要的是表明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得到提升、得到加薪,可是以敷衍了事、马马虎虎的态度工作,他的价值是体现不出来的。凡事只有负责地去做,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任何的敷衍可能一时欺骗得了别人,但永远也无法欺骗自己的良知和前途。

小李和小王是同一所名牌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面粉厂做技术人员,可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小李逐渐获得了领导的赏识,升为技术采购总监,升职加薪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小王却还在原地踏步,依然做着他的技术工作。有一天,小王实在想不通,敲开了领导的办公室,跟领导对比了一下自己和小李,觉得自己没有哪些地方比他差,同一所学校、一样的技术工作都能胜任,为什么他升职加薪,而自己却还是一名技术员。总经理看了看他,从桌子上拿了一份文件说这是公司刚刚采购来的小麦,你去看一下。小王拿着合同去库房了,一会儿来到了总经理的办公室,总经理问他看出什么问题没有,小王说没有什么问题,跟以前采购的一样。这时总经理打电话把小李叫了过来,同样让他拿着合同去看了刚刚采购来的小麦,一会儿,小李回来了,跟总经理汇报,一是小麦是从辽宁进来的,目前此地由于干旱减产,我们在这之前下的订单,因此比现在采购节省了费用;二是此小麦质量非常好,适合公司二次加工,做成优质无机面粉,投入市场一定会非常受欢迎,销售前景可观。听到这里,小王非常愧疚地走出了总经理的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工作,总结自己的不足,一年后,小王也被提拔重用。

小王的工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就是因为他没有把工作做到位,只是孤立地去工作,没有把工作的前后进行联系,领导交待一件事情做一件,所以导致自己的工作停留在底层员工的层面。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工作时间差不了多少,但是每个人相差一点点,积累起来就形成了企业效益之间的巨大差距。每个企业相差一点点,积累起来就形成了国家生产力之间巨大的差距。

1901年,美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年薪百万美元的高级打工仔——查尔斯·施瓦伯。施瓦伯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短期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他就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3年后,他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施瓦伯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因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施瓦伯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夏天的一个晚上,施瓦伯又像往常一样躲在角落里看书。正好被到工地检查工作的经理发现了,经理看了看施瓦伯手中的书,又翻开了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经理把施瓦伯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施瓦伯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普通员工,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

在那些工人中,一些人还不时讽刺挖苦施瓦伯。对此,施瓦伯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到位,让自己的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

不久,施瓦伯就被升任为技师。后来,施瓦伯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时,施瓦伯成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39岁时,施瓦伯成了美国钢铁公司的总经理,年薪100万美元。而当时,一个人如果一周能挣到50美元,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查尔斯·施瓦伯之所以能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成为年薪百万美元的成功者,是因为他始终抱着这样的信念:“无论事情大小,只要是自己的工作就要做好,把事情做到位。”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反复问自己,我工作是否做到位了?如果我们具备这样的意识,成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还记得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吗?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话后,方才绝气了。

做任何工作都要讲究到位,我们要向“差不多”先生说不,工作做到位,就是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对要做的工作不能敷衍,要认真去办,努力去办,并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老板们欣赏工作能够做到位的员工。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各行各业,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无不在呼唤能自主做好手中工作的员工。齐格勒说:“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随心所欲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对这种类型的人,任何老板都会毫不犹豫地把他排斥在自己的选择之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准则。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军人的职责是保卫祖国,教师的职责是培育人才,工人的职责是生产合格的产品,学生的职责是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社会上每个人的位置不同,职责也有所差异,但不同的位置对每个人却有一个最起码的做事要求,那就是做事做到位。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大不了从头再来的心理,其实这种心理是成功道路上的最大阻碍。能做好的事情为什么不第一次就做好呢?难道第二次做好了会有奖吗?

有位广告经理曾经犯过这样一个错误:由于完成任务的时间比较紧,在审核广告公司回传的样稿时不仔细,在发布的广告中弄错了一个电话号码,服务部的电话号码被他们打错了一个。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没做到位,给公司导致了一系列的麻烦和损失。

我们平时最经常说到或听到的一句话是:“我很忙。”是的,在上面的案例中,那位广告经理忙了大半天才把问题解决好,耽误的其他工作不得不靠加班来弥补。与此同时,还让领导和其他部门的数位同仁和他一起忙了好几天。如果不是大家齐心合力帮他纠正了这个错误,造成的损失必将进一步扩大。

平时,在“忙”得心力交瘁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过这种“忙”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呢?假如在审核样稿的时候那位广告经理稍微认真一点,还会这么忙乱吗?“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在我参加工作之后不久,有一位领导就告诉过我这句话,但一次又一次的错误告诉我,要达到这句话的要求并非易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这个概念也许令人疑惑:怎么可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呢?人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不犯错呢?不是允许合理的消耗吗?不是允许一定比例的废品吗?但是从福特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生产中可以惊奇地发现,原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一定要做到的。想想看,整条流水线上,每一个零配件生产出来之后马上就被送去组装,因为没有库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质量问题,都会导致全线停产,所以必须百分之百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在自我管理上,“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是一个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理念。如果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现在又具备了把它做好的条件,为什么不现在就把它做好呢?当然,在提法上可以更人性一点,叫做“把一点一滴的事情做好”,每个人只有把一点一滴的事情做好了,才可能达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境界。

在很多人的工作经历中,也许都发生过工作越忙越乱,解决了旧问题,又产生了新故障,在一团忙乱中造成新的工作错误,结果是轻则自己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改错,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则返工检讨,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形象损失。

由此可见,第一次没把事情做好,于是忙着改错,改错中又很容易忙出新的错误,恶性循环的死结越缠越紧。这些错误往往不仅让自己忙,还会放大到让很多人跟着你忙,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物资损失。

所以,盲目的忙乱毫无价值,必须终止。再忙,也要在必要的时候停下来思考一下,而不盲目地拼体力交差,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这正是解决“忙症”的要诀。

你还忙吗?当然忙!但希望是忙着创造价值,而不是忙着制造错误或改正错误。只要在工作完工之前想一想出错后带给自己和公司的麻烦,想一想出错后造成的损失,就应该能够理解“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好”这句话的分量。

企业中每个人的目标都应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好”,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克劳士比先生也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就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如何做才能达到好这个标准。

克劳士比很赞赏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这时师傅手头需要一把扳手。师傅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小徒弟飞奔而去。师傅等啊等,过了许久,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

可师傅发现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他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小徒弟没有说话,但是显得很委屈。这时师傅才发现,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没有告诉徒弟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扳手。自己以为徒弟应该知道这些,可实际上徒弟并不知道。师傅明白了:发生问题的根源在自己,因为他并没有明确告诉徒弟做这项事情的具体要求和途径。

第二次,师傅明确地告诉徒弟,到某间库房的某个位置,拿一个多大尺码的扳手。这回,没过多久,小徒弟就拿着他想要的扳手回来了。

克劳士比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告诉人们,要想把事情做对,就要让别人知道什么是对的,如何去做才是对的。在我们给出做某事的标准之前,我们没有理由让别人按照自己头脑中所谓的“对”的标准去做。

通常来说,一个成功老板的背后必定有一群能力卓越、做事到位的员工。老板心中分数很高的职员,一定是那些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把工作做到位从而业绩斐然的员工,当然,他们也将获得丰厚的奖赏,而那些笨手笨脚的员工则随时会有被老板解雇的可能。

踏踏实实,尽心尽力

就算你认为自己将来是一个干大事的人,也要先从每件小事踏踏实实地做起。即使事情再小,只要踏踏实实,尽心尽力,就有被提升的机会。

踏踏实实工作,是一名员工最起码的工作态度,也是职场最基本的要求。你可以能力低于别人,但如果你连脚踏实地去工作都做不到,那么你的工作是存在风险的,职位也是不牢固的。一个做事踏实的人,凡事都能尽心尽力去做,这样的员工是受老板青睐的,也是有前途的。职场上,踏实工作对于员工来说,不仅仅是为了对老板有个交代,更重要的一点是,踏实地工作是一种使命,是一个职业人士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工作,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处理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反映着一个职场人的核心素质,也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你在工作上做事稳重,不急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你会一辈子从中受益。

武汉火车站东广场,有三名年轻、漂亮的女孩,穿着橘红色的环卫工作服,和同事们一起作业。这三名女孩都是“85后”的大学毕业生,是2009年12月25日前后应聘上岗的,“这三个姑娘呀,踏实肯干!”同事们说。刚开始听说有三名女大学生来到队伍里,还担心她们干不长,没想到,看起来娇滴滴的姑娘,换上工作服后像变了一个人,不仅有干劲,做事麻利、认真,还善于和大家交心,能出好点子,和领导提好建议,大家相处起来非常融洽。现在,受到她们三人那种活力和朝气的感染,队里的工作氛围空前地好。“工作成绩大家有目共睹,这不,我们的莎莎来了半个月,就当了班长喽!”一名姓容的中年女环卫工赞许道。

坐而空谈,不如起而实施,踏实做事,好过夸夸其谈。公司领导不是傻子,领导大多数还是更喜欢踏实做事的员工,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只有踏实地为公司做事的人才会给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每个职场人都应该意识到:工作是很朴素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哪怕只工作了三天,哪怕做最琐碎的事,也能够有三天的收获。以开放的心态用心学习,学习细节、流程中的知识,分析和借鉴别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每天踏实做事,那么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取得很有价值的成果。有人说,就算我们到最后什么都失去了,但至少我们还有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的确,踏实的态度,永远是你成功的基础。

脚踏实地,刻苦磨炼,才能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如果想在成功之路上走得更远,务必要有踏踏实实的人生态度和事业态度作坚实的支撑。每个人的成功都源于自身的某个独到之处。在职场中,只有具备踏实的态度,只有踏踏实实做事才能收获价值,那些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者最终都会被淘汰。

很多职场新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被安排在不受重视的部门,干着打杂跑腿的工作,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看不到“阳光”,在“阴暗”的角落里自生自灭,时常还会面临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有些新人觉得自己受了委屈,直接走人,但是也有很多人留下来并取得成绩。那成功的人的秘籍是什么呢?是踏实工作,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拥有踏实工作态度的人,会像海绵一样吸取他人的意见,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虚心向他人请教。一个工作踏实的人总是容易获得他人的指点和帮助,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看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每一次困难都成为下一次胜利的基础。这样的人总比别人进步得更快,更能不断地完善自我。

小王大学毕业后被一家木材公司录取做财务工作,可是最初,老板却没有直接让她管理财务。半年后,小王找到老板要辞职,老板放下手头的事情问她为什么要辞职,小王把自己认为的满脑子的委屈都倒给了老板。小王对老板说:“我是来做财务管理,可是您一直没有让我管理财务,除了打杂,都是些低级琐碎的工作,半年来,工作不但没有什么成就,还浪费时间和精力。”老板问她所谓的琐碎的事情都是什么。她马上回答道:“除了端茶倒水,就是数木材,量尺寸,贴发票报销。”老板问道:“那你做了这些有半年了,总结出什么信息没有?”小王摇摇头。老板意味深长地对她说:“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人员,要对自己公司的产品有所了解,天天数木材,你知道公司木材有多少种吗,它们都产自哪里,优点缺点是什么?简单的贴发票报销,其实能够反映出公司的运营情况,这是将要作为一名合格财务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你做到了吗?在看似简单不动脑子就能完成的工作里,你没有把你的心沉下去,没有踏实地把每件事做好,所以,半年了,你觉得自己没有进步。”她不出声,但是收回了辞职报告。“刚进公司的新人,特别是毕业生,我们很少让他们直接进行核心项目的操作,”老板说,“只有在日常的‘打杂’工作中做得出色的人,才会最终受到重用。”

从此,小王开始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小王终于坐上了财务主管的职位。小王的成功是因为她认识到了要想成功,必须要有踏实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工作,漫不经心地对待所谓琐碎的工作,在大事情上必将一事无成。可以说,小王很聪明,名牌大学毕业,可是工作光靠聪明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踏实的工作态度。在聪明和踏实之间,踏实才是职场成功的首要条件。

初入职场的新人一般都在做着不受重视的简单工作,很多大学生都不理解,这些看上去无关痛痒的工作其实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工作态度,这就相当于青年人初入职场的一次考试。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公司,不论公司大小,职位高低,从事着怎样的工作,都应该抽出时间问自己,我工作是否踏实,是否踏实地去做每一件事情了。相信许多人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工作开展不下去,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缺乏踏实的工作态度造成的。这些人责任意识淡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甚至接受任务后,只要上司不检查,就不了了之。他们对“踏实”这两个字完全陌生,甚至根本就把踏实抛在脑后,有的人缺乏踏实的工作态度,是因为有一种思想在作祟:“这点小事情很好应付,我很轻松地就能拿下,没有必要那么认真。”这种观点是要不得的,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职责,从来就没有一种工作不需要踏实,即使职位再渺小、工作再平凡,也需要有踏实的工作态度。

第二章 行动到位,保证工作及时完成

实干,把一切落实到行动上

现在的很多企业都推崇员工的执行力,推崇实干精神。执行力,顾名思义就是指工作的落实程度,全力而迅速地执行任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只要你身为公司的员工,你就要谨记一点:全心全力去执行上司的决定。真正成功的人,对工作的态度都是积极地行动,都是具有实干精神的人。

许多人都曾幻想过,幻想着某一天有个人走过来对你说:“先生,你继承了远房亲戚的千万遗产,现在需要您签字确认。”当听到这个消息后,你心里高兴坏了,心说“平地一声雷,陡然而富了”,之后你一激动——一下子又回到了这个现实世界。其实,这只是个梦。平心而论,谁都希望自己买彩票能中500万,谁都希望自己能得到一笔横财。但是想要成功,还是得踏踏实实地行动、勤勤恳恳地劳动,如果整天指望着有这种好事,恐怕早就吃完上顿没下顿了。

前国家总理温家宝曾经在“五四”青年节看望大学生时,这样殷切勉励莘莘学子:“青年人要脚踏实地,不图虚名,不务虚声,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社会永远需要踏实肯干的人,那些夸夸其谈者虽然可以利用不平等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但是从长远来看,实干的人才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创维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曾经说:“年轻人只有沉得下去,才能成就大事。无论你多么优秀,刚出校门的学生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或企业就想搞管理,可是你对新的企业了解多少?对基层的员工了解多少?没有哪个企业敢把重要的位置让刚刚走出校门的人来掌控,那样做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毕业生本人,都是很危险的事情。”

荀子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又有多少人能一丝不苟地认真领会精神并付诸实施呢?

现在很多求职的大学生讲起道理头头是道、深明其理,但一提到要俯身躬亲就手忙脚乱,一塌糊涂了。有些人自认为高等学府出身,恃才傲物,看不起小单位、小公司,不肯降尊屈就,即便工作了也自认为高人一等,满眼轻蔑,殊不知这是最令旁人讨厌的。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志向远大,心中拥有宏伟蓝图是值得赞赏的,但是眼高手低、急功近利,只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半途而废。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在很多人就是犯这样一个错误,心高气盛,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屑于抄抄写写的琐事,不爱干扫地抹灰的苦事,频繁跳槽,给用人单位留下的印象就是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的庸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伟大的事业都是由无数个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积累而成的,成就大事的第一步就是先要完成小事。要将每天的工作看成学习的机会,这会令我们在公司和团体中进步更快,在与自己能力和经验相称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能力所在。倘若有晋升的机会,上司也会第一个想到你。因为每一个老板基本上都会觉得,勤勤恳恳、全神贯注、充满热情的员工更有价值。

记得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生活中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管是最伟大的道德家,还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遵循这一准则,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也要坚持这一信念。它就是,在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和外部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做的工作,然后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下去,把工作落实到位。”大家都认为补鞋是低微的工作,即便如此,也有人把它当作艺术来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管是打一个补丁还是换一个鞋底,他们都会一针一线地精心缝补。另外一些人截然相反,随便打一个补丁,根本不管它的外观,好像自己只是在谋生,根本没有必要来关心工作的质量。前一种人热爱这项工作,不是总想着从修鞋中赚多少钱,而是希望自己手艺更精,成为当地最好的补鞋匠,这就是实干的精神,这就是工作落实到行动上所带出来的成绩。

纵观成功人士之路,无不具备这样的实干精神——从小事做起。做大事的人并不是一走向社会就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很多大企业家是从普通员工做起,很多将军是从士兵做起。刚走上社会就“做大事、赚大钱”,这是极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如果我们没有钱、没有背景、没有经验,那就先“做小事、赚小钱”。像国内一些经济风云人物,如华为老总任正飞、新希望集团老总刘永好等,他们都是先从小事做起通过不断的努力奋斗才有今天的成就的。或许这些人都是大人物,离我们的生活圈远些,那么就来看看身边的普通人物。

有一位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刚毕业的时候,他不像其他同学一样挑选大公司,而是在一家规模很一般的公司里工作,兢兢业业,把工作当作学习的好机会。由于他努力工作,业绩也很好,所以老板很欣赏他。两年后,他的老板就出资让他开公司,现在他已经迈进百万富翁的行列了,很令人羡慕。如果他当初眼高手低,凭能力大公司进不去,小公司又瞧不起,高不成低不就地挂着,那么还会有他今天的成功吗?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个人以前在砖窑厂打工,现在已经是资产千万的小房地产商了。原来,他先开始烧砖,后来转为泥浆工,再后来就成了包工头,接着就转向房地产开发了。这两个都是普通人的例子,但是却蕴含很深刻的道理。每个成功人士,都是一步步走来的,从小事情做起的。

这个世界是现实的,只有用行动才能改变自己的窘迫状态。初涉职场而野心勃勃、想成就一番事业的朋友,不要不屑于从小处做起,从工作、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最终肯定会走向成功。正所谓“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没有行动作为发端,一切都是纸上谈兵,都是虚幻的,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俯下身来,把一切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慵懒随性:工作到位的拦路虎

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突然接到通知第二天要到美国洽谈业务,而且还要在一个国际性的商务会议上发表一场重要的演说。他身边的三名助理忙得头晕眼花,小张负责演讲稿的草拟,小杨负责拟订一份与美国公司的谈判方案,小马负责后勤工作。

第二天一早,各部门主管也来送行,有人问小张:“你负责的文件打好了没有?”小张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有气无力地说道:“我昨晚和朋友出去唱歌。半夜才回来弄,到了凌晨两点多的时候,我实在熬不住了,就去睡了,现在我才睡了不到三个小时。反正我负责的文件是用英文撰写的,老板又看不懂英文,在飞机上不可能复读一遍。等到他上飞机后,我回公司去把文件打好,再用电讯传过去就可以了。”

谁知转眼之间,老板驾到。第一件事就问小张:“你负责预备的那份演讲稿呢?”小张就按照他的想法回答了老板。老板听了之后,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呢?我已经计划好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与同行的外籍顾问好好研究一下自己的演讲稿了,不能白白浪费坐飞机的时间啊!”

天啊!小张的脸色一片惨白。但是同事小杨却连夜加班,完成了与美国公司的谈判方案。到了美国之后,老板与随行顾问一同讨论了小杨制定的谈判方案,整个方案既全面、详细,又具有针对性,既包括了对方的背景调查,也包括了谈判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还包括如何选择谈判地点等很多非常细致的因素。小杨的这份方案大大超过了老板和同行众人的期望,大家都认为这是自己见过最完备而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后来的谈判过程虽然艰苦,但是因为对各项问题都有细致的准备,所以这家外贸公司最终赢得了谈判的胜利。

出差结束,回到国内后,小杨得到了重用,而小张却受到了老板的冷落。

在公司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职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如果都像小张一样慵懒随性,不拿工作当回事,不将工作做到位,那么公司就不可能赢得良好效益,甚至无法正常运转。可以说,慵懒随性是工作到位的拦路虎。只有及时行动,认真执行,用行动表明一切,才能取得辉煌的成绩。让我们来看看唐骏是怎么做的吧!

有一次,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来中国访问。唐骏当时担任微软中国区总裁。飞机很晚才抵达北京,比尔·盖茨到宾馆之后,已经是凌晨了。

这时,一路劳累的比尔·盖茨随口说了一句:“要是在这个时候能吃到北京烤鸭就好了。”

然而,让比尔·盖茨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唐骏竟然微笑着对他说:“没问题,十五分钟之内,我保证把烤鸭送到您的房间里。”

这怎么可能?都已经是凌晨了,哪还有烤鸭店开着门?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有24小时营业的烤鸭店,现在临时去,还要等着现烤,15分钟哪来得及?总不成自己亲手去烤一只吧?

不要说我们觉得不可能,就连比尔·盖茨也觉得不可能。可十五分钟之后,唐骏却真的把一只热气腾腾的北京烤鸭端到了比尔·盖茨的面前。比尔·盖茨很惊讶唐峻真的能在十五分钟之内买到北京烤鸭。

那唐骏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唐骏平时就很注意观察比尔·盖茨的喜好,包括饮食方面。比尔·盖茨有一次来北京,吃了北京烤鸭之后,觉得味道非常不错,不由得连连称赞。这个细节也被唐骏牢牢记在了心里。

这次比尔·盖茨来北京,唐骏心想,飞机要很晚才能到,一路上劳累自然不必说,难免还会感到饥饿。那么这个时候,比尔·盖茨最想吃的是什么东西?既然来北京,毫无疑问烤鸭应该是首选。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他还准备了比尔·盖茨喜欢吃的麦当劳。同时,他还特意准备了一台微波炉,以备加热使用。

就这样,唐骏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了看起来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皆因他的认真细致,才能将行动落实。

贝聿铭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华裔建筑师,一生作品无数。但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在北京的一件作品——他认为自己设计最失败的一件作品——北京香山宾馆。因为这件作品不合他的意,所以他在这座宾馆建成后一直没去看过,并痛苦地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实际上,并不是他不用心。相反,在香山宾馆的建筑设计中,贝聿铭匠心独运,对宾馆里里外外每条水流的流向、水流大小、弯曲程度都有精确的规划,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的选择以及什么样的石头叠放在何处最合适等等都有周详的安排,对宾馆中不同类型鲜花的数量、摆放位置,随季节、天气变化需要调整不同颜色的鲜花等等都有明确的说明。但方案的执行者——工人们,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对这些要求毫不在乎,根本无法意识到这些最能体现独到之处的完美细节。他们随意改变水流的线路和大小,采用石头也不分轻重,随意改变石头的重量、形状。不仅如此,他们还把石头随便摆放。

看到自己的心血就这样被恣意糟蹋得面目全非,难怪贝聿铭心中非常不满了。因此,香山宾馆建筑的失败仅仅在于执行中对细节的忽视,而非贝聿铭有意为之。

可见,一个计划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先期的设计和策划,更重要的是按照计划认认真真地落实到行动上。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懒惰随性,无法圆满完成任务,那么再好的设计,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实现。慵懒、随性,都将阻碍工作的完成。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职场生涯拥有成功、充满精彩,那我们就应从现在开始督促自己行动起来。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我们随时都能主动地去执行,远离慵懒随性,把一切落实到行动上,就一定能拥有成功的职场人生!

积极行动不抱怨

抱怨是一种消极情绪,是最消耗精力的无益举动。如果你总是心生抱怨,那么就难以集中精神全力以赴地工作,从而使工作效率低下,久而久之,成功就会与你无缘。

在职场中,积极正面的情绪是职场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其职业发展的助推剂。当今职场,有很多人在公司中做得特别开心,能与整个公司融合在一起。但也有很多人在工作过程中,觉得就是“忍耐再忍耐”,觉得工作并不顺心,然后就开始抱怨:抱怨薪水太低、付出太多,抱怨考核制度不公平,抱怨领导独断专横,抱怨管理混乱……就是不肯从自身找原因。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那么你一定也是一个不能快乐工作的人。

只会抱怨的员工没有胸怀,很难担当大任。仔细观察任何一个公司,你会发现,没有人会因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获得奖励和提升,也没有任何一名优秀的员工是经常抱怨工作,却从来不努力工作的。让我们时刻记住:闭紧抱怨的嘴,少说多做。老板喜欢有能力的人,喜欢有工作成果的人。

身在职场多年的人回头想想这些年工作的历程,随着经历的增加,工作的心态及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中抱怨越来越多,人变得越发浮躁,不再像刚上班时那样勤奋、上进,似乎有些倚老卖老的感觉。行动力越来越差,几乎没有行动,没有快乐,只有抱怨。可是工作是自己的,开心与不开心也全在自己。只有靠自己不断地行动,需求才能实现,工作才会快乐。

有些员工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眼睛老盯着别人,总觉得别人干着轻松、高薪、体面的工作,而自己总是像蜜蜂一样辛苦。迟到了,抱怨时钟走得太快;工作太累了,抱怨不公平的待遇,抱怨老板、抱怨公司没给机会。抱怨自己职场失败都是这些外部原因造成的,自己没有一点责任。可是,这样的抱怨有用吗?能够解决问题吗?抱怨能够帮助你改变现状吗?什么都不可能。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就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陷在一个困境焦虑当中,往往是因为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理解出现了一个局限性的理解偏差,只有善于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用积极的行动来改善自己的工作,才能不断进步,接近成功。

没完没了的抱怨不仅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反而会使你陷入一种负面情绪里,让你的情绪变得越来越糟,还会让你在工作中更加被动。所以,与其抱怨不已,倒不如抛弃那些烦心的事情,多想想怎么才能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要想改变心态、改变自己的职场命运,首先就是要停止抱怨。只有不抱怨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才能积极地完成工作。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头老驴掉进了一个废弃的陷阱里,陷阱很深,老驴根本爬不上去。主人也懒得去救这头没多大用处的老驴,就任其自生自灭了。那头驴一开始也放弃了求生的念头。它掉进陷阱后,每天还不断地有人往这里面倒垃圾。按理说老驴应该很生气,抱怨——自己倒霉掉进了陷阱,主人不仅不要它,就算死也不让它死得舒服点儿,每天还有那么多垃圾从头上扔下来。可是有一天,老驴决定改变它的态度,它每天都从垃圾中找到能维持自己生命的残菜剩饭,把“无用”的垃圾踩在自己脚下,而不是被垃圾所淹没。终于有一天,它重新回到了地面。

通过老驴的故事,我们能看到,抱怨只能赢得一些宽慰之词,使不满得到暂时的缓解,但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是积极的行动。老驴如果持续抱怨,而不去积极行动的话,它可能真的是自生自灭了。工作中同样如此,持续的抱怨会使人在思想上产生动摇,进而产生敷衍了事的心理,使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甚至被现代职场所淘汰。

很多年轻人,总是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工作环境差、工资微薄,抱怨自己空怀一身绝技而不受人赏识。现实工作中有太多的不如意,一名能积极行动从而由逆境转到顺境的员工,委实令所有人心生佩服。因为只懂得抱怨的人从来都是可怜的弱者,只有敢于积极行动改变自己处境的人,才是受人尊敬的强者。

全力而迅速地执行任务,积极地行动,这是衡量个人工作态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只要你身为公司的员工,就要谨记一点:你应该积极地行动,而不是一直抱怨。游走在职场中,你会发现许多失业者都才华横溢。奇怪之余,你会发现,这些人对原有的工作充满了抱怨、不满和谴责,要么怪环境条件不够好,要么怪老板有眼无珠、没有伯乐,总之牢骚一大堆。抱怨的恶习使他们丢失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行动的意识,只能使自己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以至到后来,他们与公司格格不入,变得一无是处,只好黯然离开。因此,一个人一旦被抱怨束缚,不尽心尽力工作,在任何公司里都是自毁前程。

如果你是一名对工作有远大抱负的员工,那么你就要懂得,任何抱怨、愤怒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积极行动,才能迅速改变,达到目标。那些在事业上有着卓越成就的杰出人士总是能够理智、冷静地面对所谓的不公、困难、挫折等,积极寻求改变的方法,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与其抱怨,不如改变,学会积极地思考,这比怨天尤人要更有实际意义。聪明的员工应记住:少一些抱怨,多一点行动,以更充沛的精力致力于自己的工作,以积极的努力赢得事业的辉煌吧!

改掉推诿的习惯

人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是某种行为、思想、态度在脑海深处逐步成形的一个漫长过程。人的一生中会形成很多种习惯,有的是好的,有的是不好的。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影响重大,而不好的习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

因习惯形成不易,所以一旦某种习惯形成了,就具有很强的惯性,很难根除。它总是在潜意识里告诉你,这个事这样做,那个事那样做。在习惯的作用下,哪怕是做出了不对的事,你也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习惯的惯性作用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比如说寻找借口来推诿自己的工作。如果在工作中以某种借口为自己的过错和应负的责任开脱,第一次可能你会沉浸在借口为自己带来的暂时的舒适和安全之中而不自知。但是,这种借口所带来的“好处”会让你第二次、第三次为自己去寻找借口,因为在你的思想里,你已经接受了这种寻找借口的行为。不幸的是,你很可能就会形成一种寻找借口的习惯。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消极的心理习惯,它会让你的工作变得拖沓而没有效率,会让你变得消极而最终一事无成。

在职场中,很多人都愿意去做那些轻松而又容易赢得老板或上司认同的工作,而不愿去做那些额外的或费力不讨好的、平凡、繁琐的工作。其实,优秀的员工从来都不会在工作中推诿,会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还会主动做一些额外的工作,在此过程中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如果你工作在一个马马虎虎、拖沓、效率低下的环境下,其实只要稍微注意一下,你就可以把自己从推诿的状态下拯救出来。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研究性格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是的,性格与成功息息相关。因为人的性格不同,在交往的过程中,各种性格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冲突。其实,仔细去探究,我们遭遇的很多困难和失败都是来自自己性格缺陷。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了你会采取什么样的处事方式。你可以选择懒惰,也可以选择勤奋;你可以微笑,也可以选择冷漠。不要一味由着自己的性格去办事,你是完全可以做出正确选择的。

富兰克林曾经觉察到他正在不断地失去一些朋友。他意识到自己不断地在与人发生争执,人际关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这时候快过新年了,大家都在制订新年计划。富兰克林经过考虑,开出了一张清单,清单上有他所有让人讨厌的性格特点。他把它们一一列了出来,并且把最有害的一种放在清单的第一位,然后依次排下来。他决定要一个一个地改掉这些讨厌的性格特点。每次当他发现自己已经改掉其中一个毛病的时候,他就把这个毛病从清单上划掉,直至清单上所列出的问题全部划掉为止。他因此成了全美国人格最完美的人之一。如今在性格塑造方面,富兰克林经常被当作这方面最杰出的例子来引用。

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富兰克林没想到去改变自己的性格,他能取得后面那么巨大的成就吗?华盛顿总统曾经这样说:“如果让我说出我所敬佩的人的名字,第一个是富兰克林,第二个是富兰克林,第三个还是富兰克林。”这句话道出了富兰克林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如果不改变与生俱来的性格,如果富兰克林依然热衷于与人争辩,他绝不可能成功地说服法国人来帮助殖民地,美国的历史也许就将改写。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性格的巨大力量。而且,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应该学习富兰克林勇于改正自己的缺陷的精神。不妨这样想,连性格都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找借口推诿的毛病还害怕改不了吗?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烦心的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的自律往往很难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自律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动物不会考虑长远利益,只要有诱饵,就容易上当。只有人才能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衡量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能自律,也就意味着能理性思考,对各种情况都能冷静考虑,是非轻重的衡量有依循标准,不致利令智昏,误了大局。自律正是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人毕竟不同于动物,不要做内在冲动的奴隶,要用远大的理想来控制自己的内在冲动。能自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能自律,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如果不能立刻克服推诿的不良习惯,推诿就会如同恶性肿瘤一样侵蚀人的意志和心灵,消耗人的能量,阻碍人潜能的发挥……总之,它会让你成为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一个行尸走肉的人。人一旦进入了推诿的状态,就会严重影响到自己对团队的融入和个人事业上的成功。所以,我们应该现在就做,无论面对的是什么工作,绝不推诿,努力行动,勇敢前进,这样才能把握好生活的脉搏,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坚决抛弃拖延的恶习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职场路停滞不前,如果寻找根源,我们会发现,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的恶习——拖延。他们总会把“明天就做好”当作口头禅。你最近工作有什么起色吗?还是老样子吗?如果还是老样子,我敢说你肯定有不同程度的拖拉的坏习惯。是不是你还会经常把“有空再做、明天做、以后做”、“拖”、“等”、“研究、商量”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工作中别让“拖延”成了绊脚石。拖延是成功的最大敌人。一个企业家可能因为拖延没能及时做出关键性的决策而遭到失败,一个学生可能因拖延没有及时掌握应有的知识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拖延到头来只会导致问题铢积寸累,难上加难。有很多人刚刚入职时还激情满怀,但是慢慢地,在工作中就变得不思进取,做事变得拖拉起来,效率低下。要他星期一早上交的方案,到了星期二早上依然尚未做完,我们想想,这样的员工,有哪个公司和领导会给他机会呢?我们要坚信机会来自于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今天的努力,才能换来明天的收获。机会随时都在你身边,主动地工作,实际上就是主动地抓住机会。同样的两个员工,一个拖延,一个高效,由于他们不同的工作态度也注定了他们拥有不同的职场生涯。喜欢拖延的人不可能第一时间完成工作,不可能快速地掌握市场信息,也就没有准确的判断,注定是要被竞争激烈的市场所淘汰。

相信大多数的人曾经在生活中不只一次地告诉自己:我明天再做它,我还有时间,或者是明天以后的某个时间。工作中的好机会往往稍纵即逝,如昙花一现。如果当时不善加利用,错过之后就后悔莫及。今天你把工作推到明天,明天你就把工作推到后天,许多机遇就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中失去了。每一天都是珍贵的时光,因此,在工作中要今日事,今日毕。

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英泰克国际集团执行总裁夏雨峰为英泰移动通信学院的学生做演讲的时候,给学生们上了一节哲学课,正如他自己所讲,夏雨峰觉得自己的成功并没有什么玄机,只是自己比较勤于思考,第一时间处理工作中遇见的问题。“永远不要只会抱怨机会总是不属于你,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平等的机会,而你不是在给公司打工,你是在为自己而战,你的工作是积极高效的,第一时间完成的,那你就是成功的,如果你一定要我总结的话。”

工作中我们确实深有体会,我们都知道工作拖拉不好,那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再拖延工作,不及时完成呢?有很多原因能导致员工拖延工作,一些拖延工作的人实际上是害怕做手头的工作或项目。这个项目需要他们从舒适的职场环境中走出来,可能需要天天加班,不时地去跑市场,或是天天拜访客户,这都让那些没有责任心的员工惧怕工作,心里总想拖到明天再说吧。

李微是某公司的广告策划,周二时经理通知她写份材料,是关于下周一要开的产品介绍会的报告。这个会议很重要,许多大客户都会参加,经理说有一定的难度让她提前准备,有必要时加一下班。小李并没有加班查找资料,也迟迟不肯下笔,拖到最后期限的前一晚,抓起同事给的简单的材料看,发现不少不明白的地方,但看看时间,已经快凌晨一点了,也没打电话去核实,只好含含糊糊地把有疑点的地方掩盖掉,到早上八点多,草草收工,这份迟来的报告完全没有介绍出产品的特点,让客户大失所望,小李更是惭愧极了,这种惧怕困难、工作拖拉的坏习惯也使她丢了这份工作。

工作中像小李这样的员工不在少数,每次想要好好工作,总是要等一等,等一个自己状态好的时候,可是状态怎么都不好。于是,九点、十点、指针已经指到十一点,不得不做了;面对一项工作,能拖就拖,到最后百米冲刺,由于惰性心理,今天得过且过,今天该做的事拖到明天完成,现在该打的电话等到一两个小时后才打,这个月该完成的报表拖到下个月,这个季度该达到的进度要等到下一个季度等等。带着这样的念头工作只会感觉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今天的工作是新的,与昨天的不同,而明天也有明天的工作要完成,一些员工有时将一些马上可以去做的事情放一放并无伤大雅,反正我总会把它完成。可是这样做的后果将是无休止的拖延,使时间白白浪费,所以想要在职场中有所收获,切记:及时行动,绝不拖延!

憧憬、理想、计划的幻灭和消逝,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拖延。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某项工作,交给某人做,答应得很好,但是当你需要他给出一个结果的时候,他往往会找各种理由或借口推脱,延误该工作原本应该完成的进度。

某公司职员小吴,同事们对她的评价是做事很认真,但是工作效率非常低。什么事情到了她那里都会慢下来,倘若时间充裕的话,你会觉得她是在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可是一旦时间紧迫,你看她仍然在那里慢条斯理地想,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和她搭档的小张也是非常郁闷,交代工作任务的时候,她都答应得非常痛快:“好,没问题,行。”但是快要到拿出结果的时间了,小张就发现不对劲了,小吴总是会在向她讨要结果的时候用各种匪夷所思的理由来推脱,不是她得找大量资料,就是还得仔细检查,或家里停电了不能用电脑,搞得小张只好自己临时加班做完到期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后来小张实在觉得没办法和小吴合作了,请求了工作调动,公司也没有其他员工愿意与小吴搭档,小吴逐渐被孤立了。

像小吴这样的员工总是抱怨他们做不到,其实做不到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总爱拖。工作总是要完成的,拖到一定的时候就不能再拖了,只是这件事已拖延了,下一件事当然又被拖了下去,于是这一拖,拖了一串的事,到头来事情都没少做,却每件事都未能准时做好。而且因为他们自己用了更多的时间,于是便向人制造辛苦的假象。辛苦没有错,造成辛苦的却是拖拉,而非事情的本身。

拖延这种行为模式绝不可能仅凭想法的改变就自动消除。我们也不可能靠环境的改变一夜之间脱胎换骨。长期形成的行为模式只能靠行为来慢慢消除,用新的良好的习惯来替代,没有捷径可走。如何克服这个恶习呢?你可以试试下面的做法。

仔细审查一下你的拖延习惯,明确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不是。对工作做通盘考虑,然后去做那些完成它所需要考量的事情。将复杂的、困难的工作或任务,切割成更小的任务,不要打算一气解决所有问题,这会使你感到过多负担以至于产生拖延的念头。把一项工作分为若干可付诸行动的小步骤,然后仅仅关注第一步直到把它完成,接着再继续下一步。不要再用这样那样的借口拖延工作了,丢掉这个坏习惯,美好的憧憬、远大的理想、切实的计划才能成为现实。

主动出击才能赢

萧伯纳曾说:“人们总是把自己的处境归咎于没有机会。我不相信机会,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自己创造机会。”萧伯纳也正是通过勇敢地创造机会,并与机遇结缘,才取得了成功。我国古代也有一句让人受益终身的话: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做事时如果犹豫不决,当断不断,那你最终只会一败涂地,甚至难有容身之地,彻底失去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

大家都知道,在微软公司,任何一个具有专业技能、有竞争力的员工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主动性,有着自动自发的工作习惯,因为微软需要的是那种能够通过积极行动为公司获得收益的卓越员工。

有着主动工作习惯的人,无论是扫地,还是编写高级程序,都会做得漂漂亮亮。这样的人不仅能把每一项工作做好,他还会经常对领导说:“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有着主动工作习惯的人,总是能“意外”地得到好机会,做什么事都会容易成功。

微软中国研发中心的桌面应用部经理毛永刚,对于主动这一工作习惯的重要意义深有体会。1997年,他刚被招进微软时负责做Word的软件开发。当时他只有一个大概的资料,没有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该使用什么工具。和美国总部交流沟通之后,他得到的答复是一切都要靠自己。

在没有硬性规定的测试程序和步骤的情况下,他根据自己对产品的理解,考虑到产品的设计和用户的使用习惯等,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没有人命令、没有人监督、也没有人帮忙,但是他主动、不懈地努力,对自己的工作怀着极大的热情,全力以赴地寻求解决方法。最终,他设计出了令自己满意的产品,也获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同及赞赏。

优秀者和平凡者之间的差异,往往就在于是否有主动工作的习惯。养成了主动工作的习惯,就掌握了个人进取的法宝。那些以无比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对待自己工作和事业的人,总是比别人多努力、多付出,但也由此总能发掘出无数的机会。相反,当被动、消极变成了一种习惯,则只能永远等着别人给他指示、给他安排任务,如果他还推脱搪塞,那么也就推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推掉了成功。

琳达曾经自认为是一个很优秀的员工,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记录顾客的购物款。然而有一天,当琳达和一个同事正闲聊时,经理走了过来,做了一些事情,使她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想法。

琳达讲道:“那天,经理环顾四周,然后示意我跟着他。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开始整理那些订出去的商品。然后,他又走到食品区,开始清理柜台,将购物车清空。我惊讶地看着这一切,仿佛过了很久才醒悟过来。他希望我和他一起做这些事情!我之所以惊诧万分,不是因为这是一项新任务,而是它意味着这是我本应该做的,可是,之前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要做这件事——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说过。”“这件事使我受益匪浅,”琳达接着说,“它不仅使我成为一名更优秀的雇员,还让我对每一项工作更加努力,并从中获得了很多教益。这些教益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要形成主动工作的习惯,我要更上一层楼,不仅仅做别人安排的事情。一旦获得了这个教益,以前我认为低俗的工作变得有趣、有意义起来。我越是积极主动地工作,学到的东西和克服的困难也就越多。后来,虽然我离开那家商店去上大学,但是这种经验对我的人生和事业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具有主动习惯的人。“今天,我成为了一名管理者,但是我一如既往地发现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哪怕不是我分内的事情。在各种各样的工作中,我都能发现超越他人的机会——不仅让我的雇主与众不同,也让我出人头地。”

每一个人都要相信:主动产生效益,主动带来完美。从现在开始,你就应该让主动成为一种习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做什么事情,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让被动、消极的思想侵蚀你的灵魂。有着主动工作习惯的人,就是改变、创造与成功的催生者。

华勒是堪斯亚建筑工程公司的执行副总,几年之前,他是作为一名送水工被堪斯亚的一支建筑队招聘进来的。

他并不像其他送水工那样,把水桶搬进来之后就蹲在墙角抽烟晒太阳,而是给每一个工人的水壶倒满水,并在工人休息的时候缠着他们讲解关于建筑的各项工作。很快,这个好学的年轻人引起了建筑队长的注意。

两周之后,华勒当上了计时员。他依然勤恳地工作,并主动学习建筑方面的知识,最终对所有的建筑工作比如打地基、垒砖、刷泥浆等非常熟练。当建筑队的负责人不在时,工人们遇到问题总喜欢向他请教。

一次,负责人看到华勒把旧的红色法兰绒撕开包在日光灯上,以解决施工时没有足够的红灯来照明的困难,负责人决定让这个聪明好学的年轻人做自己的助理。

现在,华勒已经成为了公司的副总,但是他依然特别专注于工作,从不参加任何纷争,将时间都用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他也鼓励大家自动自发地学习和运用新知识,他还常常拟计划、画草图,向大家提出各种好的建议。

华勒并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能力,他只是一个穷苦的孩子,但是他懂得自动自发地学习、工作,并一步步成长,被赏识、被重用。没有什么比这样的故事更能洗涤我们被享乐和功利占据的内心了。它不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也不是距我们有六七十年,它就发生在这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年代。

机会是属于强者和智者的。弱者失去机会,愚者等待机会,智者善抓机会,强者创造机会。要永远记得那句:机遇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如果缺乏主动工作、积极追求的精神,机遇就有可能与我们失之交臂。德国化学家维勒因为错过机遇,使发现钒的荣誉落到了琴夫斯特木手里,维勒十分懊悔。他的老师柏米里乌斯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北方一所秘密的房子里,住着一位绝顶美丽的女神,她的名字叫凡娜迪斯。有一天,一个小伙子来敲她的房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