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大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17:53:23

点击下载

作者:陈涤平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养生大成

中医养生大成试读:

王 序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关系民族昌盛和国家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大众健康观念的转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和民众对健康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医药注重社会、心理、环境等对健康的影响,注重从整体功能上维护健康,注重预防保健养生“治未病”,与调整了的医学目的和转变了的医学模式相一致,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和生命力,越来越受到现代生命科学和健康医学科学的关注和重视,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民众的欢迎和喜爱,显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医养生是中医药独具特色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独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历经长期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医养生的理论体系和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陈涤平教授领衔,集中医养生学科的专家编撰了《中医养生大成》一书。该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从中医养生基础到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再到具体应用,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是对目前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技术的一次系统总结,突出了创新性,很有参考借鉴意义。

在国家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的背景下,希望该书的出版,能为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挥积极作用。2014年秋月于北京(王国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周   序

养生,古时又称摄生、养性、道生、卫生、保生等。追古溯源,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生”就是生存、生长、生命之意。《庄子》云:“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天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是故上古圣人皆法天地自然变化而养生,度百岁乃去也。

中医养生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命活动实践经验的总结,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人类生命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及本质特征,研究增强体质、防病益寿、养护生命、促进身心健康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她奠基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之上,包括预防医学、精神医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保健医学、天文气象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是以健康长寿为目的的综合学术体系。她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为“上工治未病”的策略与手段,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要通过积极、主动地调整并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南京中医药大学自上世纪50年代创立以来,一直重视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断开展中医养生方法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医养生保健人才,硕果累累,享誉业界。六十一甲子,杏林逢盛世,以陈涤平教授为首的中医养生团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聚焦现代人群关注健康的焦点,深入挖掘中医药养生文化、方法技术,集全校师生之力,编撰而成《中医养生大成》,书中详尽介绍古今中医养生理论与经验,条分中医养生方法与技术,缕析不同人群、不同疾病之养生方法,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相信她必将大力提升中医药在“大健康”时代的发展空间,为实现中华民族健康长寿梦想作出积极而有益的贡献。付梓之前,得以先睹,欣然作序,以贺其成!甲午年秋于琢璞斋(周仲瑛,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名老中医,首届国医大师)朱 序

夫人禀天地阴阳而生,乾坤之间,惟人为贵,人之贵者,盖贵于生。人生又实难矣,有生必有灭,无论富贵贫贱,大期既至,无一幸免。然生而有命,命有长短,其中奥妙,皆在人之掌握。君子俟命,顺其适以安其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节其食饮,形与神俱,故而终其天年;起居无常,图妄作劳,醉以入房,形与神离,故而半百已衰,所谓天道自然,人道自已也。情志有喜怒之调变,寒温有适时之增遣,卧起有四时之早晚,食饮有醇和之常度,筋骨有偃仰之法,劳逸有予夺之要,复微加草木以滋亏缺,养心以保神,神清体活则病却,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工治未病。”

保养之道,载之于编,历历可指,古之圣人,著《内经》《难经》,尔后《养生延命录》《千金方》《遵生八笺》诸篇,皆堪为指南,惜乎其卷帙浩繁,议论玄远,鲜有能尽读者,余以为倘能探掇精华,漱涤五脏,炼精易形,有所宗旨,则为至功。今展读《中医养生大成》一书,内涵丰硕,细品此书,条分缕析,举要咏博,粲然毕载。考历代养生之要旨、探阴阳脏腑之奥秘,目曰基础篇;具起居房室之律,举导引针灸之计,合四时趣情之宜,荐药食同源之法,目曰方法篇;审诸人群、诸疾病之摄养之法,目曰应用篇,如登昆仑而图万山之支,沂黄河而写众流之派,山川入目,无遗也。

钟山桃李盛,杏林硕果累,值南中医甲子华诞之际,学者陈涤平教授,聚学校众贤,纂此巨帜,付梓以公之,担养生之重任,播岐黄之薪火,令世人知爱其身而自养之,诚为度世之津梁,其心可谓仁矣!乐而为之序。时甲午年伏月于南通(朱良春,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名老中医,首届国医大师)前 言《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创立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多流派、多方法的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为原则,运用多种中医的传统方法,而进行生命养护,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她不仅表现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感悟和敬重。《中医养生大成》集中医养生理论、方法技术、实际应用于一体,便于读者全面系统学习掌握中医养生知识。

上篇为基础篇,详细阐述了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第一章概述了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发展史及其自身特点;第二~六章详细介绍了中医基本理论与中医养生的关系,阐释了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理论、脏腑学说、病因学说、经络理论在内的重要中医理论对中医养生活动的影响,体现了中医养生学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的显著特点;第七~九章介绍了不同学术流派的养生观,包括道家、佛家、儒家各自的养生观点以及它们对中医养生的影响;第十章介绍了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医基本理论对中医养生的指导;第十一章介绍了中国古代重要文献中养生的观点及方法;第十二章介绍了中医体质学说与中医养生的关系,体现了“辨体论养”的养生原则;第十三章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介绍了中医养生与健康管理。

中篇为方法篇,在对中医养生方法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中医养生相关的方法和技术。第十四章为饮食起居养生,包括饮食养生、四时养生、起居养生、沐浴养生、房室养生、旅游养生等养生方法技术;第十五章为经络腧穴养生,包括推拿养生、刮痧养生、足疗养生、艾灸养生、拔罐养生、贴敷养生、针刺养生等方法技术;第十六章为药物养生,包括药膳养生、中药养生等方法技术;第十七章为功法养生,包括动功养生和静功养生等方法技术;第十八章为精神养生,包括音乐养生、情志养生、志趣养生、色彩养生、香熏养生等方法技术,每种养生方法技术从历史沿革、操作方法、功效作用、适宜人群、禁忌、注意事项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下篇为应用篇,第十九章为不同人群的中医养生应用,有亚健康状态、儿童期、青春期、妇女妊娠期、哺乳期、老年期、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养生原则及注意事项;第二十章为常见慢病的中医养生,包含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骨关节系统及其他常见慢病的养生,每种疾病从诊断、分型到养生调护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中医养生大成》采用文字描述结合示意图的方法,向广大读者形象直观地呈现中医养生的核心内容,通俗易懂,便于掌握。同时,书中还部分总结了中医养生方法的现代研究进展,古今并用、中西合璧,体现了中医养生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养生,在实际生活中宣传和应用中医养生,让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过程中发扬光大。编 者2014年秋月上篇基础篇“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打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时调神论》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中医养生绪论

自古以来,追求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类最美好的养生愿望之一。中国历代中医学家和养生家经过漫长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一系列与疾病抗衡和延缓衰老的独特方法,创造了一整套民族特色鲜明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

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理论独特,方法丰富多彩,实践经验卓有成效,东方色彩浓郁,民族风格鲜明。它以中国传统的天、地、人、文、史、哲为根基,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融汇了历代养生家、中医学家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理论体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也是中医学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需要,中医养生学已成为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医学分支学科。目前,随着医疗卫生工作重心的前移,中医养生学的价值越发凸显。

一、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养生,古人将其称之为摄生、道生、卫生、保生等。养生之养,含有保养、培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之生,即指人的生命。养生即指保养人的生命。概而言之,中医养生是人类为了自身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根据生命过程的客观规律,有意识进行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这种行为活动应贯穿于出生前、出生后,以及病前(预防)、病中(防变)、病后(防复)的全过程。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人类生长发育和寿夭衰老的成因、机制和规律,阐明如何安养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从而达到良好的生存状态和实现以延年益寿为目的的理论和方法的实用性学科。

养生之说,早在先秦已经出现,如《老子》《庄子》等都有专门关于养生的论述。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标志的《内经》的问世,更是养生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该书广泛吸取和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养生成就,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建立了中医养生学的科学理论体系,对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至此,养生学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观点和方法归属于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一些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如整体观、辨证观、养护正气观、杂合养生观等,以及一些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精气神等,都在养生学中得到具体应用。同时,中医养生学对某些中医理论的阐发又进一步深化。例如《内经》从整体观出发,认为人与自然相统一、人与社会相统一、人的自身也是统一整体,认识到人类益寿延年与防治疾病的根本大法在于人体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同时强调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导引运动、环境天时、针灸药物等对养生的重要作用。《内经》之后,历代出现了大量养生专论,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理论升华和实践总结,中医养生学已成为一门富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分支学科,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实用方法。其理论体系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根基,提出了生命观、寿夭观、和谐观、权衡观、健康观等重要观念,确立了正气为本、天人和谐、形神统一、动静结合、知行并重、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在这些理论指导下,中医养生学的养生方法丰富多彩,举不胜举,仅气功导引就有“千家妙功”的美誉。这些养生方法不仅对人体无害,而且简便易行,卓有成效。它充分利用了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诸多因素,全面调动人体自身调节能力,使人与环境和谐统一,是人类却病延年的理想手段。

由于历代养生家的各自实践和体会不同,其养生在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等方面各有侧重,因而中医养生学又逐渐分化出不同的学术流派。例如,根据传统文化对养生学的不同影响程度,可分为道家养生、儒家养生、佛家养生和武家养生等。这些不同流派从多角度发扬了养生学理论,丰富了中医养生学内容。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的精华,提出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和具体方法,如形神兼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等原则。饮食养生,要遵循食养、食节、食忌、食禁等原则;药饵养生,要遵循药养、药治、药忌、药禁等原则。传统气功养生的方法繁多,如静功有入静放松功、内养功、强壮功等;动功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大雁功等;动静结合功有鹤翔桩、少林内功一指禅、空劲功、形神桩等。睡眠养生中,正确的睡眠姿态及卧向,失眠的预防与睡眠的禁忌方法;部位养生中,人体皮扶、颜面、牙齿、手足及眼睛的养生方法;房室养生中,有房事原则、方法及禁忌等。诸如此类的方法,不仅深受中国人民喜爱,而且远传世界各地,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养生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养生方法,将人类带入自然医学、身心医学、社会医学等领域,以全新的视角形成人类健康养生、延年益寿的新的思维理念。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学真正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青春活力、能“普度众生”,引导人们达到长寿境遇的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还将得到进一步充实、改进与提高。展望未来,这门学科无疑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将给我们带来健康、幸福和社会的祥和。

二、中医养生学中的诸子思想

养生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春秋战国期间,养生学说就逐渐形成。这与当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有着密切关系,其中许多内容本身就是诸子立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吕氏春秋·审分》所说:“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有关养生诸家,有老子、子华子、文子、庚桑楚、庄子、孔子、管子、荀子、韩非子等。

1.老子“清静无为”说

老子名李耳,享年一百六十余岁,是一位“修道而养寿”之人,他提倡“贵柔守雌”“清静无为”的观点。

老子的重要观点是自然无为,他主张一切事物应顺应其本身的自然规律去发展,不应受外界意志去加以干涉。自然是道德之尊,对于人的行而言,就是“无为”。古人所说“无为”,是指事物生长、发展、衍变的一种规律,既可探索生命奥秘,又可养生延年。后来的“无为”观逐渐演变为处事立命的准则。“静”则是其突出的要旨。所以,“无为”是指不妄作为,顺应自然规律,如此自能无所不为。“无为”的内涵还包括有“好静”“无事”“无欲”等。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致虚极,守静笃”,即“清静为天下正”“少私寡欲”的“静神观”,可以反映出他主要的代表思想。有关养生,他提倡“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即不依赖药物和神仙,而要靠自身努力;认为人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恬淡虚无”,不要以生命和健康去换取物质享受,如《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说明其不主张厚养其生,反对以外物益生,否则必致灾殃。老子还说“交乐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接”“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即以平常心对待人和事,将利诱、烦恼、得失置之度外,如此则祸福、夭寿等皆无足扰心,而能身心泰然,不为外物所动,健康长寿。

为了达到健康长寿、长生久视的目的,老子认为必须履行一个“啬”字,即节俭,不浪费之意。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从养生的角度看,这一“啬”字,有爱惜的意思。啬神、啬精、啬气,可令神全、精充、气足,精、气、神乃人之三宝,三者充盛不衰,即能固其本源,安享天年。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离不开自然无为、虚静守一的养生原则。

对待“身”与“物”的关系,老子主张以物养生,而不是以身殉物,同时也不提倡禁欲。他认为应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即是知足常乐、抱朴寡欲的具体反映。对于个人名利得失,老子告诫人们要“知足”“知止”,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他认为,如果贪得无厌,反而招致重大损失,相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庄子“养生”“全形”说

庄子,名周,战国宋蒙人,曾为漆园吏。其著书十余万言,多为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名为《庄子》,在哲学和文学上都有较高的影响力。庄子独尊老子,其学说与老子学说一脉相承。在养生方面,主张“循天之理”“虚无恬淡”,即遵循自然规律。明代张景岳对虚无恬淡的解释为“恬,安静也;淡,朴素也;虚,湛然无物也;无,盲然莫测也”,即闲静淡泊,没有杂念的意思。庄子认为:“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庄子将养生具体分为“养神”和“全形”。养神指摄养精神情志,全形指保全身躯形体。他主张养神以静为主,但静中有动;养形以动为主,但动中求静。动不应妄动,静不应死寂,而要动静结合。庄子还曾记载古时“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的养生之法,包括“导气令和”和“引体致柔”之术,即为养神与养形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3.子华子“贵生”说

子华子,魏国人,春秋时期哲学家,思想接近道家,传有《子华子》三卷。子华子提倡“贵生”,提倡生命流动、生生不息的观点,与华佗的“动以养生”说观点一致。《子华子·北宫意问第九》说:“营卫之行,无失厥常,六府化谷,津液布物,故能长久而不敝。流水之不腐,以其游故也;户枢之不蠹,以其运故也。”即能代表其养生以动为主的思想。

子华子主张“六欲皆得其宜”,认为“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他认为在“全生”“亏生”“迫生”中,保全生命最重要,但同时也强调“全生”是有欲的,主张乐其所乐,但在不得其宜时,则又须忘欲。

4.孔子“安适自养”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学说成为自汉以后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孔子对殷周时期的鬼神宗教迷信持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对于养生,孔子主张动静结合,如《孔子家语》载:“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论语·乡党》中即对饮食卫生提出了具体要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意为饮食应较精细,食物出现腐臭、异味、不新鲜时都不能吃,没有烧煮过的食物不宜吃,不到进食时间不宜吃等。除此以外,孔子还提出酒肉要适量,食不语,长幼异食等主张,均是和饮食养生相关的具体论述。

在生活起居方面,孔子要求“寝不尸”“居不客”“寝不语”。“寝不尸”指不仰卧如挺尸状,“居不客”指居家之时不妨轻裘缓带以安适自养,“寝不语”指睡寝时不要言语,否则有碍脏腑。

5.荀子“修身礼治”说

荀子,名况,时人尊称其号为“卿”,赵国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荀子反对天命鬼神说,提出人定胜天的观念,重视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对于养生,荀子认为当顺其自然,但又要有所节制,如他在《礼论》中说:“故礼者,养也。刍豢稻粱,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既要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又应主之以“礼”,使其有节,这是其论“修身”的主张。他在《修身》中进一步要求以“礼”来主管生活起居、饮食情志,“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知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这里所说的“礼”,代表着当时儒家理想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也辐射到了养生领域。

6.韩非子“啬神”“少欲”说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在其著作《韩非子》中重点谈论了“啬神”“少欲”“无忧”“去甚去泰”等与养生相关的问题。如《韩非子·解老》说:“众人用神也躁,躁则多费,多费之谓侈;圣人之用神也静,静则少费,少费之谓啬。”这是对老子“治人事天莫若啬”的详细解释,进一步阐明了养生应当清心寡欲,保全精神的道理。少欲、少忧则可避免病祸,“民少欲则血气治……夫内无痤疽瘅痔之害”“忧则疾生……疾婴内则痛,祸薄外则苦,苦痛杂于肠胃之间,则伤人也憯”。过甚过度始终是养生大忌,《韩非子·杨权》指出不能过度追求享乐,“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曼理皓齿,说情而损精。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即应使生活淡泊平静,有利摄生。《韩非子·解老》中已经认识到中焦脾胃的状态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是以圣人不引五色,不淫于声乐……以肠胃为根本”。此观点与后世医家脾胃健运,则斡旋有节,湿浊不生,阴火不播的认识非常接近。韩非子虽属法家,但其养生观点与老子思想显然是一脉相承的。

7.管子“节欲存精”说

管子,即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颍上(颍水之滨)人,春秋初期政治家。其著作《管子》中有一些关于养生的论述,如他主张“精”是气的基础,《管子·内业》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认为精是气中的更加精华的部分,而且精与气密不可分,是人体生命活力的源泉,故主张存精以养生。《管子·心术》中提出要“虚其欲”以存其精,而存精的具体方法是“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即节欲存精,如此则“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

要做到存精,必须心静。《管子·内业》提出“内静外敬……性将大定”“心能执敬,道将自定”,说明静的重要性。并主张“明养生以解固”,“固”即侵凌贪得之心,应祛除贪妄,清静怡养。《管子·内业》中对于饮食之道也有论述,提出“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冱。充摄之间,此谓和成。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饥饱之失度,乃为之图。饱则疾动,饥则广思,老则长虑。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阐明了食饮要有节,不应暴饮暴食以及饱食后立即运动。

综上所述,春秋至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在思想文化领域中互相辩争的学术风气盛行,有力地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与之伴随而产生的养生学说得到繁荣。诸子论养生之道见仁见智,无论是道家、儒家,还是法家,他们在养精神、护形体、节嗜欲、和情志、调饮食等方面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各有侧重,而且各自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养生的要旨,他们的学说对中医养生学基础的奠定起着重要作用。

三、中医养生学中的代表著作(一)《吕氏春秋》中的养生思想《吕氏春秋》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对研究先秦历史、文化具有极大价值。关于养生,《吕氏春秋》可谓是当时集大成者,它保存了先秦时期诸家论述养生的丰富资料,在养生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吕氏春秋》又称《吕览》,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为杂家代表著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和阴阳家,汇合先秦各家学说,在议论中引证了许多有关天文、地理、历数、音律、养生等方面的知识。

1.以动养形

与老、庄“静以养神”的养生主张相对,吕不韦主张动以养形的观点。《尽数》专论养生,认为“尽数”者,尽其天年也,欲尽天年则要重视养生,而运动可使精气流畅,疾病可除而天年可得。《尽数》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挶为聋,处目则为眵为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张为府,处足则为痿为蹶。”文中所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已成为广为流传的名言,若过度安逸,形体静而不动,经络之气窒滞不通,则会疾病丛生。如郁在头部可为肿病、风病,郁于耳部可致失聪重听,郁于目部则目不明而盲,郁于鼻部则涩滞不通,郁于腹部可为胀、为跳动。《达郁》言:“精气,欲其行也……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故水郁则为污,树郁则为蠹,草郁则为赘(枯)。”“郁”乃滞而不通之义,其论述疾病发生的关键是“精气郁”,反映了重视动养的学术思想。反对当时人们“出则以夺,入则以辇”,贪图安逸的状况,《吕氏春秋》发出“命之曰招蹶之机”的警言,“招蹶”意为弯曲将倒,为颠覆之端,借此提醒人们要重视四肢形体锻炼。

2.调节饮食

调节饮食同样是《吕氏春秋》关于养生的重要内容。《尽数》称烈酒为“疾首”,即烈味重酒是致病首要因素。其论饮食之道曰:“凡食无疆厚,味无以烈味重酒……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口必甘味,和精端容,将之以神气,百节虞欢,咸进受气。饮必小咽,端直无戾。”意为不要过食膏粱厚味和烈酒,应按时进食,便能保持健康无灾;饮食之道,贵在不过饥不过饱,如此则五脏平安;进食时应以神气御之,端正姿态,专心进食。相反,若“饮酒而醉,食肉而饱,饱而强食”,则食物非但没有营养作用,反而成为“烂肠之食”,招致病害。此外,还注意到水土不适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如“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惟“甘水所多好与美人”,故应当选择水土甘美之乡居处,这对预防水土相关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3.顺应自然

关于情欲问题,《吕氏春秋》认为此乃人之本性。《贵当》说:“性者万物之本也,不可长不可短,因其自然而然之,此天地之数也。”《情欲》也说“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无论贵贱愚智,对声色滋味皆“欲之若一”。因此,若过言禁欲,则违反自然之性,是不现实的。《吕氏春秋》把这种对自然之性的违反称为“非性”,是不利于健康的。正确的做法是“顺性”,意为顺乎自然,凡事皆有节制。若不知修节,一味恣情纵欲,必为大患。如《本生》指出:“世之富贵者,其于声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则遁(放纵不禁)焉。遁焉,性恶得不伤。”过度贪求声色之乐,“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可危及生命。《吕氏春秋》指出圣人的全性之道为“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快也),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瘖,必弗食。是故圣人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所以,利与害的区别,关键在于是否有节。《吕氏春秋》中还多次论及“贵生”。所谓贵生,就是厚养生命,贵重生命的意思,“由贵生动则得其情矣,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此二者,死生存亡之本也”。指出应当节制情欲。而“治欲”的方法不在于强制,而在于“胜理”,“胜理以治身则生全,生全则长寿矣”,强调了以理制欲的重要性。

4.效法天地《吕氏春秋》中记载了不少关于四时养生的内容。一年有十二纪,即春、夏、秋、冬,各自又分为孟、仲、季三纪。养生须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除应了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总体特点外,还应明了每季中阴阳消长的变化,人体才能更好地顺应自然,安然无恙。如《孟夏》言,孟夏值立夏,孟夏盛德在火,夏天与火相应,“是月也,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即此时物类继续生长,人类也要与之相应,调和阳气,不得损害阳气。《仲夏》说:“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意为炎热的夏天昼长夜短,在最热的时候要避免阳光照射,力求身心宁静,远房帏,饮食宜清淡。《季夏》则云当“无举大事以摇荡其气”,意为夏季将过,阴气渐生,阳气渐退,养生最宜心宁身静,养阴固气。《仲冬》说:“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弇,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说明冬季水冰地坼,天寒地冻,养生尤当节欲保存精气,以合“养藏之道”。而“开春始雷,则蛰虫动矣,时雨降则草木育矣。饮食居处适,则九窍百节千脉皆通利矣”。说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饮食起居须作相应调整,以顺应春生之机。所以,养生既要顺应自然变化,又要避免可能造成的伤害。诸如此类,阐明了古人治身,必法天地之道。

此外,《吕氏春秋》中还告诫人们不要过分沉湎于名利得失。《贵生》把“危身弃身以殉物”的行为比作“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意指得不偿失。并进一步论述了“啬”,提出“古人得道者,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奚故?论早定也。论早定则知早啬,知早啬则精不竭”。文中“早定”为得道者对于节欲长生之论早有决定,而“啬”有珍爱之意,爱惜精、气、神之意。后世医家,如孙思邈、傅青主等论述养生多受上述诸子影响,围绕着“啬”字而论。(二)《淮南子》中的养生思想

首先,《淮南子》主张静漠恬淡养性,因为“净清恬愉,人之性也”,所以“人性欲平,嗜欲害之”“知人之性,其自养不勃”。为顺应人性,应当“静漠恬淡,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所以养德也。外不滑内则性得其宜,性不动和则德安其位,养性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矣!若然者,血脉无郁滞,五脏无蔚气,祸福弗能挠滑,非誉弗能尘垢。”

但是,人生活于世,虽人性安静却易为嗜欲所乱,“贪饕多欲之人,漠睧于势利,诱慕于名位,冀以过人之智,植于高世,则精神日以耗而弥远,久淫而不还,形闭中距,则神无由入矣,是以天下时有盲妄自失之患,此膏烛之类也,火逾然而消逾亟”,意为贪婪多欲之人最易耗损精神,易致形神相失之疾。为避免这种后果,唯以高尚的道德修养来克制不正当的贪婪妄念,“是故至人之治也……去其诱慕,除其嗜欲,损其思虑”“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便于性,外合于义,循理而动,不系于物者,正气也。推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一置一废,故圣人损欲而从事于性。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接而说之,不知利害,嗜欲也”。《淮南子》将“胜心”与“胜欲”喻为一正一邪,一胜则一负,晓以利弊,关键在于告诫人们要清静无为,因为“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这里的“静”并非指消极静养,而是心境平和,顺应自然,不妄贪求的意思。正确的做法是应“量腹而食,度形而衣,容身而游,适情而行”。

由于情志平和与否与养生关系密切,所以《淮南子》阐述了调节性情的具体要求以及情志不节对健康的不良影响。“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薄气发喑,惊怖为狂,忧悲焦心,疾乃成积,好憎繁多,祸乃相随”。指出应当调节性情,节制喜怒,做到“心不忧乐,德之至也;通而不变,静之至也;嗜欲不载,虚之至也;无所好憎,平之至也;不与物散,粹之至也”“五脏宁,思虑平,筋力劲强,耳目聪明,疏达而不悖……其魂不躁,其神不娆”。

此外,《淮南子》还提出五官孔窍内应脏腑的观点,若“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脏摇动而不定矣。五脏摇动而不定,则血气滔荡而不休也。血气滔荡而不休,则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矣。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则祸福之至,虽如丘山,无由识之矣”。要使五脏安定,先要清理环境,心境淡泊,不为所动,“使耳目精神玄达而无诱慕,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五脏定宁充盈而不泄,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

总之,《淮南子》论养生重养神、气、形,而以“神气”最为重要,欲达到养神、养气、养形的目的,必须知晓人性,顺应自然,去除贪念,心境平和,最终达到“治身养性,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使在己者得而邪气因而不生”的目的。(三)《内经》中的养生思想《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经典,它对秦汉时期的医学成果进行了总结,是中医理论体系得以确立的标志。养生理论是《内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书中涉及养生内容者就多达40余篇,其中《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等都是讨论养生的专篇。《内经》的养生理论,包含了先秦诸子的养生思想,特别是道家的养生观点,以及各派医家的养生经验,内容丰富且时代特色鲜明,对后世中医养生学说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内经》中养生的概念“养生”一词,在《内经》全书中出现过3次。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的“养生之道”,其“养生”是指保养春天蓬勃生发之气外,其余两处“养生”的含义基本与现代养生的概念一致。如《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指出养生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对内“和喜怒”“节阴阳”,即调和人的精神情志,调节男女阴阳之事,以保养正气;对外“顺四时”,适应四季寒暑变化,以防外邪侵扰。又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指出人体脏腑功能的协调是决定养生成败的重要因素。此外,这两段文字还体现了养生的作用和目的,如“僻邪不至”是指正气充裕,外邪不侵的防病作用;“长生久视”“殁世不殆”,指健康长寿。因此,《内经》中的养生概念可以概括为:养,保养;生,生命。养生即保养生命,使人体内外调和,增进健康,防止疾病,以延年益寿。

2.《内经》中养生的意义

先秦的人们认为人可以长生不老,遂有秦始皇遣徐福至蓬莱仙岛采集长生不老仙草的传说。而《内经》则科学地提出人体的生、长、壮、老、已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不可能出现长生不老。《灵枢·天年》中以十年为一个周期,描述了人一生的生命历程:“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并指出人寿命的极限在百岁左右。《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说:“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谓“天年”,也称“天寿”“天数”,即指人的自然寿限。

影响人的自然寿限的因素很多,也较复杂,但不外乎先、后天两大方面。先天即来自父母的遗传因素,《灵枢·天年》所谓“以母为基,以父为楯”。通常来说,先天因素是不可能自己选择的。而后天因素,如环境、气候、饮食起居、精神状态等是完全可以选择和调节的。所以,积极地进行养生,却病延年就有可能,正如《外台秘要》所言:“人生寿夭,虽有定分……若能调摄合理,或可致长生。”若自恃禀赋强壮,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纵欲无度,不注重摄养,则会半百而衰,甚至早夭短寿。所以,养生是健康长寿的关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背)之”之说,意指聪慧贤明的人懂得养生之道,合理采用各种养生方法,即可长寿;反之,违背养生规律的,则早衰短寿,便为愚笨之人。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内经》中的养生原则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内经》养生理论最有影响的有两家,即阴阳家和道家。阴阳家以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为代表,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强调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道家则以老子、庄子为代表,认为“道”“精气”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源,也是人形神得以产生的前提,提倡自然无为,虚静守神。因此,《内经》中的养生原则主要可归纳为两方面,即顺应自然、协调阴阳和保养精、气、神。(1)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①天地自然是人生存之本《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指出人的生命是以天地之气为物质基础而产生的。而现代科学认为生命的产生有三大要素:即太阳提供的热量,地面的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同时强调,天地之气一定要处于一种规律性的不停变化的动态状况之下,即出现一年四季的变动,生命才能产生和生存。这和“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不谋而合。对此《灵枢·本神》概括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德流气薄”指天地之气上下相互交通的一种运动状态。

生命的存在还要靠天地之气提供物质保证,《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食,同饲;五气,即寒、暑、燥、湿、风之气;五味,即由地气所生的酸、苦、甘、辛、咸。人的生命离不开天地自然之气,它既是自然界的产物,亦是组成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这便是生命要顺应自然、协调阴阳的基本出发点之一。《灵枢·岁露》又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这种天人之气相互通应的观点,贯穿于古人认识人生命活动的始终。如就人之形体而言,“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灵枢·经水》),“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灵枢·邪客》);就人之官窍而言,“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就人之脏腑经脉而言,“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不难看出,《内经》是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出发,从自然与人体的密切联系来考察人的生理和病理,这也是顺应自然、协调阴阳养生原则的重要基础之一。

②阴阳协调是人健康之源“平人”是《内经》对健康人的称谓,《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人者,不病也。”《灵枢·终始》认为“平人”是“形肉血气必相称也”。“相称”,即相协、协调之意。《素问·调经论》更明确指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即人的健康长寿之本在于阴阳协调。“阴阳”初为古代哲学的概念,意指宇宙间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和规律,《内经》则把阴阳概念运用于医学理论中,并用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治疗疾病必须抓住阴阳这个根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虽为治病之本,但也适用于养生。

具体而言,阴阳协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天地阴阳与人体阴阳的协调统一。《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故应天之阴阳。”天人阴阳的通应、和谐是天人相应的实质。正常情况下,自然界阴阳变化合理,即“苍天之气清静”(《素问·生气通天论》),人体健康无病;反之,自然界阴阳变化紊乱,则为虚邪贼风,会使人“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素问·生气通天论》),气伤而折寿。二是人体内部阴阳之气的协调。《素问·生气通天论》有言:“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指出人体阴阳调和、平顺,即“阴平阳秘”才是正常生理状况,能维持健康。一旦失调,即为病理状态,甚至因“阴阳离决”而亡。故养生,当以阴阳调和为准则。

③顺应自然和协调阴阳是养生原则的主要内容《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即效法天地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因此,知“道”者,应具备有关天地、日月、星辰的知识,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掌握规律,生命方可长久。古人发现地理环境与人的长寿有关,《素问·五常政大论》云:“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者阳气治之。阳胜者则先天,阴胜者则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指出居住在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的人长寿较多;而居住在空气污浊、气候炎热的低洼地区的人多短寿。五运六气是以天干地支来推测每年岁运和岁气,并借此研究天时气候变化以及天时气候变化对生物影响的学问,从宇宙节律方面探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的影响。所以,掌握五运六气学说对养生也是十分有意义的。《素问·五常政大论》中的“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重要养生原则之一。春夏顺从生长之气以蓄养阳气,秋冬顺从收藏之气以蓄养阴气。“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内经》中关于四时调形和调神的法则,皆以此为指导思想。明清医家对其养生意义作了重要发挥。如张介宾的《类经·类一》指出:“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泻,此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证,此阳胜之为病也。善养生者,宜切佩之。”这是从阴阳互根的角度出发,指出春夏养阳是为了秋冬能更好地养阴,秋冬养阴是为春夏养阳奠定基础。张志聪则从阴阳内外虚实出发,指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素问集注》)。意即善养生者,春夏培养内虚之阳,秋冬培养内虚之阴。

据此原则,后世医家提出“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调理法则。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泄泻属阳气不足者,每至秋冬季节因自然界阳气衰减而症状反复或加重,至来年春夏,阳气来复之时病情又相对稳定。于是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在夏日借自然界旺盛的阳气之力来温养阳气,改善体内阳虚状态,冬季可减轻症状,甚至治愈。又如小儿过敏性哮喘,也是与秋冬阴寒之气相伴而发的常见病,在三伏天对相应经穴采用温灸,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这就是顺应春夏之气养生养长,以利秋收冬藏的具体运用。同样,保养秋收冬藏之气,也有利于春夏疾病的防治,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生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在冬令进补,就是趁冬天精气伏藏之际,补益精气,以使来年春夏生长之气充沛旺盛,苛疾不起。

第二,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协调阴阳,包括协调天人阴阳和协调人体内在阴阳两个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言:“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精需不断地供给阳气,阳气才能发挥功能;而阳气需护卫于外,阴精才能固守于内而不致妄泄于外。只有阴精阳气平和协调,人体健康才能得以维持。其中《内经》特别强调了阳气的主导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只有阳气致密,阳气功能正常,阴精才能固守于内。《内经》把人体阳气比作自然界的太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是生命生生不息的保证,一旦阳气受损,则直接导致折寿。所以张介宾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强调保护阳气的重要性。如果阳气受损,则百病丛生,对此《内经》中有详细论述。如阳气不足,又感受四季风、寒、暑、湿之邪,会使卫阳之气开合失司,卫外功能失调,终致“四维相代,阳气乃竭”;过度烦劳,阳气张弛不收,使人煎厥;情志过激,阳气逆乱,使人薄厥、偏枯;过食肥甘厚味,阳郁而生内热,致消渴、疔疮诸病。因此,保持阳气清静,从顺而不逆乱,是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志意能“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因此,阳气清静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故《内经》把保养阳气作为养生的重点。《内经》重视阳气的学术思想,不仅在于理论的阐述,更重视实际运用。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对劳损之证,强调温补,并提出温补的原则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里的“气”,指人体元气;“壮火”,指药物中的辛温大热之品,如附子、肉桂类;“少火”,指药物中性味温和之品,如人参、黄芪类。说明纯阳之药可使人体元气衰减,温和之品能使人体元气壮盛。在我国古代,自秦始皇嬴政寻求不老仙药起,多少帝王显贵为了长命而服食“仙丹”,而这些“仙丹”中多含金石纯阳刚燥之品,耗损人之阴精,久服、多服不仅无益,反致夭折,便是很好的例证。

总之,阴阳协调是《内经》所强调的养生原则,对人体而言,维持阴精与阳气的协调,是保证健康的基础。而阴阳的协调,关键在于阳气的固秘,因此,重视阳气的养生思想可以说是《内经》养生理论的特色之一。后世医家朱丹溪提出“相火论”,他在《格致余论·相火论》中说:“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强调养生要“动而中节”,是对《内经》这一养生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④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在概括养生原则时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预防疾病外要避邪,内要调神,把避邪防病作为一个重要的养生原则。“虚邪贼风”,泛指一切源自自然界的致病因子,《素问直解》注:“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古人根据长期的观察和体验,把天地间气候变化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即“六气”。六气,是万物生长必要的条件。正常情况下,六气通常不会致病,人对六气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六淫,是指异常的气候变化。如春天应温暖而反大寒;秋天应凉而反酷热;冬天应寒而反大温;夏天应热而反大凉。另外,短期内气候冷热剧变,一旦人体适应能力相对低下,六淫便乘虚而入,侵犯人体引发疾病。《内经》发病学的特色在于从邪正双方的抗衡及力量对比来说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出正气是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但《内经》在重视正气的同时,同样注重邪气对发病的重要作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邪气起主导作用。如毒蛇咬伤、霍乱、肝炎、鼠疫等严重的传染病,高温、高压电流、化学毒剂等,均远远超出了正气的承受范围,所以《素问遗篇·刺法论》也强调必须“避其毒气”,要求人们注意保养正气的同时也要避免邪气侵袭。

对于如何避邪,《内经》则提出了“避之有时”的原则,认为六气主时不同,其致病各有特点,且与自然界气候特点类似。如自然界风无时不有,以春天为最,且风向不定,四处游走,常致树动枝摇等。因此,古代医家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总结出风邪致病的特点:风邪为病四时皆有而多见于春季,常侵犯人体上部、外部,出现头痛、恶风,汗出等表证;“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如风疹块的皮肤症状,时隐时现,游走不定;“风者,百病之长”(《素问·风论》),常是其他外邪的先导,故常以风寒、风热、风湿等并称,如关节肿痛的痹证,多由风夹寒邪、湿邪侵犯人体筋脉关节而致;风性主动,故其致病的症状有明显的摇动性,如眩晕、抽搐、震颤等。其他诸邪致病也都各有特点。

因此,古人认识到四季具有各自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如“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素问·金匮真言论》)。此外,古人还认识到四时邪气有潜伏体内不即时而发的特点,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内经》提出了适时避邪的养生原则。《灵枢·九宫八风》就有“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曰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的论述,是说善于养生的人就应谨守养生规律,如同回避流矢飞石的袭击一样,预防虚邪贼风的侵害。《素问·八正神明论》也说:“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八正”,是指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意即掌握四季八正季节交替变化的规律,从而顺应时序,避免外邪侵害。

总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养生原则,就是掌握自然规律,顺时避邪的养生学思想,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养生者对此不可轻视。(2)保养精、气、神

①精是人生命之本《内经》认为,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失精者,身之本也。”

精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来自父母的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灵枢·本神》言:“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精,是指父母之精;相搏,即父母精气相合,从而形成胚胎发育的基础,所以《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另一方面,人出生以后,先天之精要靠后天之精的培育和补充,使生命活动生生不息。而这后天之精主要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和自然界吸入的清气,运化并收藏于五脏,运行周身,发挥其生理功能。如果五脏六腑的精满溢则下藏于肾,即《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者主水”是指肾具有藏精的功能。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之气在《内经》中称为肾气,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人从七八岁开始,肾中精气逐渐旺盛,而出现齿更发长,到了十四岁至十六岁的青春期,肾中精气进一步充盛,产生天癸,于是男子会出现排精,女子出现月经,初步具备生殖能力;而五六十岁后,肾中精气逐渐衰减,生殖机能随之减退乃至消失,形体也日趋衰老,待肾中精气竭尽,人的寿命也就到了尽头。但如果“夭寿过度,气脉常通,肾气有余”的人,则虽年老,但依旧精力充沛,还能保持生殖能力,提示人们保养肾中精气是健康长寿的关键要素之一。

②气是万物之源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庄周在《庄子·知北游》中言:“通天下一气耳。”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弥散无形而不断运动的状态;另一种是凝聚而有具体的形态。古人通常把无形状态的称为气,把有形的称为形。人体同样也是由气构成的,《素问·宝命全形论》即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之气同样也有两种状态:凝聚成形者,如人身的脏、腑、精、血、津液等;散而无形者,如人体内的元气、卫气、营气、脏腑之气等。这里所论述的气,主要是指后者,即无形之气。

人体的气来源于三方面:父母的先天精气,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气和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三者缺一不可,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其中,《内经》尤其重视脾胃水谷之气。因为人出生后,必须依赖饮食才能维持生命,先天精气也要靠后天之气不断补充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可见,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气,人体所有的生理功能,都在气的作用下产生。气的生理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七种:推动作用、温煦作用、固摄作用、防御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和中介作用。

③神是人死生之本“神”在《内经》中记载有百余处。难能可贵的是,《内经》坚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