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的答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5:13:20

点击下载

作者:凌翼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井冈山的答卷

井冈山的答卷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井冈山的答卷作者:凌翼排版:辛萌哒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3-01ISBN:9787210112587本书由江西奇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时代是出卷人

走进井冈山,正是春天,距井冈山市宣布在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率先脱贫摘帽,已经一年零一个多月。井冈山是革命摇篮,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赋予井冈山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我夹杂在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当中,瞻仰北山烈士陵园、踏访茅坪八角楼毛泽东同志旧居、造访习近平总书记两年前到访过的神山村……这一切,让我的身心受到强烈震撼,更加坚定了书写这个新时代的信念。井冈山的昨天,与今天这个璀璨的时代交相辉映,它的历史和现实连缀成一部壮丽的画卷。

无论春夏秋冬,走进井冈山都能感受到一团圣火般的热忱。尽管革命斗争的硝烟已经散尽,但井冈山的红色基因依然没有改变。作为红色摇篮的井冈山,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出了共和国领袖毛泽东和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粟裕、谭政、黄克诚等众多将帅。井冈山被当之无愧地称为中国革命的第一圣地。它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村一镇都凝结着英烈们血与火的传奇。据不完全统计,井冈山斗争时期,仅这块热土上牺牲的革命烈士就有4.8万余名。巍峨的丰碑,是烈士的忠魂垒建;一座座雕塑,重现了英雄的风骨。

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说,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到井冈山参观访问,烈士陵园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必去的地方。在参观中,一幅幅照片、一尊尊雕塑和一幕幕战争模拟场景以及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讲解,再现了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战争场面。大家的心灵受到震撼,更加深切感受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井冈山,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使命无惧任何险阻,始终挺起精神脊梁,让我们触摸到共产党人跳动的脉搏和百折不挠的灵魂。

高山仰止。井冈山之高,令无数人仰望,并不是指它的海拔高度,而是指它的精神高度。井冈山精神,引领了后来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等中国精神的绵延不绝。如今,井冈山精神正在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攀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精准扶贫精神正在成为新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仍是春天。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继2006年、2008年后第三次上井冈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到全国多个革命老区考察,其中包括河北西柏坡、山东临沂、福建古田、陕西延安和铜川、贵州遵义等革命老区。这些考察,充分说明党中央对于红色文化的高度重视,也强调了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崎岖山路来到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他和乡亲们一起打糍粑,给贫困户送去年货,给孩子们送去书包,向乡亲们拜年并发表重要讲话,鼓励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给井冈山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

嘱托,声声入耳;壮志,念念于心。前行之路,豁然开朗。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的指引下,井冈山探索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崛起,产业为根、立志为本”的富有井冈山特色的脱贫道路。

井冈山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上榜的连片特困地区——罗霄山区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初,这里的贫困人口4638户,16934人,贫困发生率为13.8%。经过近三年的奋斗,到2016年底,贫困人口减少到539户,1417人,贫困发生率为1.6%。这是一个惊人的转变,我们看到和听到的或许只是一个数字,但对于井冈山的干部、群众来说,他们经历的整个精准扶贫历程,却是一个脱胎换骨和思想洗礼的过程。

精准扶贫需要将贫困户从众多人群中识别出来。贫困户也不是绝对的平均,井冈山没有搞“大概印象、笼统数据”,而是深入思索“贫困面有多大、贫困人口有多少、致贫原因是什么、脱贫路子靠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用庖丁解牛的方式进行解剖,创新了“红黄蓝”三卡识别机制——红卡为特困户、蓝卡为一般贫困户、黄卡为2014年已经实现脱贫的贫困户。针对三卡贫困户,施行不同类别的帮扶政策,做到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不是一句简单的政治口号,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挥洒无数汗水的实践过程。

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党和政府尽一切所能,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贫困群众各种帮助。扶贫干部像对待亲人一般给贫困群众送慰问金,送米和油等生活物资。送钱送物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要真正使困难群众摆脱贫困,还需要对症下药,筑牢“两不愁三保障”防线,“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寻找出“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的路子来。

我在井冈山各乡村走访,目睹党员干部用行动为贫困群众“开处方”。他们牢牢抓住“精准”这一“纲领”,把握产业、安居、保障、基础设施四大关键,把“有能力”的“扶起来”,实现家家有致富产业;“扶不了”的“带起来”,实现个个有资产性收益;“带不了”的“保起来”,实现人人都有兜底保障;“住不了”的“建起来”,实现户户有安居住房;“建好了”的“靓起来”,实现村村面貌有提升。党员干部人人口念扶贫真经,贫困群众个个奋勇争先,一幅你追我赶的脱贫画卷在青山绿水中徐徐展开。

在井冈山见得最多的,莫过于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齐心协力,为脱贫攻坚而奔跑繁忙的景象。连接待我的干部群众,与我交流都是见缝插针。他们带我走访村组,有时候甚至让我觉得自己的到访妨碍了他们的工作。须知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大摊子没完没了的事,都是围绕着精准脱贫这一中心工作而展开。

在精准扶贫脱贫的岁月里,井冈山的干部群众几乎是不分白天黑夜,称之为“白加黑”;没有周六、周日,称之为“五加二”,人人都恨不得再生出三头六臂来,把脱贫工作做得彻底,让困难群众早日摆脱贫困。在党员干部眼里,贫困户的事是头等大事。自己家里的事可以耽搁,但贫困户的事却绝不能耽搁。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从省委书记挂点,到市委书记亲临一线指导,井冈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乡镇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与人民群众一道同心同德,共同谱写了一曲脱贫攻坚的奋斗之歌。

有人步韵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填了一首词,反映井冈山人民以当年黄洋界保卫战的精神,向贫困宣战——

精准旗幡招展,扶贫战鼓相闻。

贫穷围困万千重,党员干部齐动。

苦干加实干,更加汗水真诚。

率先摘帽广传捷,报道贫困宵遁。

在脱贫攻坚战场,井冈山市干部群众上下一心,没有前方后方,即便市委书记、市长也并不比任何一个党员干部轻松。交谈中,听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精准脱贫”“群众”“产业”“机制”等。他们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全市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困难群众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率先脱贫摘帽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让井冈山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抓住“产业为根、立志为本、机制为要”三个关键,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可持续脱贫……

井冈山在精准扶贫这场举世瞩目的民族史诗性画卷中,精准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让精准扶贫思想在井冈山老区落地、生根、开花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依然是春天。2017年2月26日,没有喧天的锣鼓,没有轰鸣的礼炮,没有举山欢庆的场面,却有密集闪光灯的聚焦,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等媒体向全国宣告,井冈山人民奔走相告……

这一天,井冈山市在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率先脱贫摘帽!

这一天,距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亲临井冈山考察、指导,跨过了整整一年的时光。

这是全国精准脱贫战线报告的第一个脱贫摘帽喜讯!

这是江西全省经济发展量质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后的又一重磅喜报!

2017年这一年,离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创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时间,恰好是90周年。

2017年2月26日,正是春回大地之时,井冈山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厚重的答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区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块垒,难以释怀。他曾经多次强调,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

这个春天,井冈山宣布率先脱贫摘帽,是对无数长眠地下的英烈最好的告慰!一位不知姓名的井冈山群众写下一首《七律·咏井冈山》——

五指青峰俏井冈,流泉飞瀑好风光。

杜鹃花海红星耀,凤尾竹坪明月朗。

故地品茗忆旧事,新园煮米话情长。

莺歌燕舞黄洋界,老表千家乐小康。

201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井冈山作为全国三大分会场之一,为全国人民献上了一场激情澎湃、气势恢宏、绚丽多姿的盛大演出。这是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后的一次震撼亮相,充分展示了老区人民脱贫奔小康的豪迈激情和精神风貌。井冈绿,红军魂,中国梦,这是江西首次以春晚平台这一形式向全球华人展示赣鄱儿女的风姿。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这一神山村特有的形象宣传语飞越千山万水,成为井冈山脱贫摘帽的象征。

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给全国树立了典范,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时代答卷!2018年4月初稿于井冈山2019年2月定稿于宁冈宾馆开卷殷殷嘱托

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嘱 托

巍巍井冈,郁郁葱葱,层峦叠嶂,风光旖旎。井冈山,一座铸造了厚重民族魂的英雄之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家园。

2016年2月2日,对于井冈山来说,是载入史册的一天。井冈山的历史自1927年10月进入开天辟地的激情叙述,这一天再次掀开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应十二届全国人大江西代表们的邀请,来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首站就是井冈山。这是总书记继2006年、2008年后第三次上井冈山。须知,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

雪花飞舞,习近平总书记一大早便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在开国元勋、牺牲烈士照片墙和烈士英名录前,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听取讲解。他说,多来这里看看很有必要,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共109级。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的1987年建成。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组成。纪念堂设有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井冈山斗争时期有4.8万名革命英雄壮烈牺牲,吊唁大厅石碑上镌刻着15744名烈士的英名;为纪念3万多名无名烈士,大厅内特设了一块无名碑。千千万万的人民英雄,成就了井冈山的伟大。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茅坪八角楼革命旧址群,这里是他年青时就十分向往的地方,他饱含深情地说:“我们唱过《八角楼的灯光》……”

八角楼革命旧址群,位于茅坪乡茅坪村,茅坪河从旧址群一侧缓缓流过。当年毛泽东居住在左侧屋顶有一个斗八藻井的房间,故称为“八角楼”。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经常在此居住和办公,领导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

习近平总书记缓步走过“枫石”,踏过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在毛泽东故居、朱德故居和士兵委员会旧址,认真察看,不时提问,了解情况。听说毛泽东故居的桌、床、凳都是原物后,嘱咐工作人员一定要保护好。

在八角楼革命旧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毛秉华以及革命烈士后代等围炉而坐,侃侃而谈。习近平总书记说,伟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革命理想教育要坚持下去,希望你们继续作出贡献。

连日的雨夹雪,井冈山的道路显得有些湿滑,但这无法阻止习近平总书记探访的脚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山路辗转来到黄洋界脚下的茅坪乡神山村,此时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一派喜庆气氛。总书记的脚步踏入神山村,寂静的小村顿时欢腾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党支部了解基层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情况,拿起台账和村居改造的设计图仔细翻看,不时询问。

沿着弯曲的村道,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住在半山腰的贫困户彭夏英家,进厨房、看卧室,察看羊圈、娃娃鱼池、水冲厕所,不时询问生产生活情况并与彭夏英坐下来算一年的收入账。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军烈士后代左秀发家门口,见村民在打糍粑,他也拿起木槌,同村民一起打糍粑。

村路一侧挤满了前来看望总书记的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向大家拜年,与村民一一热情握手问候,他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地走精准扶贫之路,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让贫困地区人民情愿、主动、自信、坚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久久回荡在神山村的上空。那是云彩一样的声音,村民们只要想起来,这声音就会从天空飘来。他们这辈子有缘,习近平总书记到神山村的音容笑貌,像一张碟盘一样储存进他们的大脑,不时又会打开播放。

在村民的回忆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言一行,都深切关心着群众的冷暖。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贫困家庭的一个个细节,像阳光、像雨露、像空气一样与神山村融合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当地党员干部: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

神山村是“十二五”期间省定贫困村,全村54户人家有13户贫困户。精准扶贫以来,神山村加大攻坚力度,通过推广毛竹加工,养殖黑山羊、娃娃鱼,种植黄桃等,对全村贫困户实现帮扶全覆盖,户户通水泥路,家家喝上自来水,用上水冲厕。尽管如此,神山村仍不算十分富裕。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给神山村人以巨大信心和力量,一场更大规模的脱贫攻坚战就此展开。

当然,神山村只是一个点,由点及面,井冈山、吉安、江西乃至神州大地,一幅新时代“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脱贫奔小康的豪迈画卷在地球的东方徐徐展开……决战井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责任和担当。今天我们步入新时代,就要勇于担当,向贫困这块“硬骨头”决战,朝着攻城拔寨进行果敢冲刺。

东风浩荡,万山绿翠。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指引下,江西发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时代强音,奋力向千年贫困作最后宣战。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尚在耳际,吉安市委趁热打铁,通知全市领导干部到井冈山开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特别是视察井冈山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安、井冈山为强大动力,做井冈山精神的坚守者和实践者,加快发展,加快脱贫。

这次大会就是一场脱贫攻坚的誓师大会,大家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大战在即,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井冈山斗争时期,英雄的井冈山人民与英勇的红军一道,严阵以待,在强敌面前,取得了著名的龙源口大捷。龙源口大捷由新、老七溪岭战斗组成。在新七溪岭抢占望月亭战况万分紧急之时,军长朱德提起一挺机关枪亲自上阵,向敌人猛烈扫射。一颗子弹打穿了他的军帽,他仍镇定从容,命令攻坚小组干掉敌人的机枪。与此同时,老七溪岭那边一场恶战也开始了。王尔琢率部赶到茅管坳,敌两个团已先期抢占百步墩制高点。团长王尔琢与党代表何长工商议,决定组织作战勇敢、有战斗经验的党员、干部、老战士,组成冲锋集群,轮番向敌人冲击。统率冲锋集群的二十八团三营营长肖劲,在指挥冲锋集群轮番进攻时,腹部中弹,肠子顿时涌了出来。百步墩拿下了,但肖劲却倒下了……攻克难关总是有牺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干部们拼搏实干、辛劳付出。脱贫攻坚不仅流汗流泪,甚至也有流血牺牲。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全国已经有100多名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牺牲。

眼下井冈山的脱贫攻坚,与当年的朱毛红军克敌制胜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年的红军是冒着生命危险与强敌对阵,今天的党员干部,没有舍得一身剐的勇气,又怎能完成脱贫攻坚的伟业?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党政军企各部门群策群力、奋力拼搏的大决战。正所谓“中央省市齐帮扶,科技企业八方助。军地三联齐发力,脱贫摘帽闯新路”。

我笨拙的笔无法生花,无从描绘井冈山脱贫攻坚战场的恢宏壮阔。这样一场战斗,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动员各方力量人往一线派,集中各类资金钱往一线投,汇聚各界支持力往一线使”,形成上下齐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作合力,跳出扶贫的地域范围,广借外力,生发内力,实现“中央、省、市齐发动,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齐抓落实”的脱贫攻坚格局。

井冈山老区脱贫奔小康,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殷殷嘱托;江西省委书记、省长多次深入井冈山调研并亲自挂点,共商脱贫大计,提出“精准、落实、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作出“抓实抓细,经得起检验”的脱贫工作要求;吉安市委书记、市长率领吉安市17名市领导分别挂点一个乡镇,举全市之力帮助井冈山实现率先脱贫。吉安市17位市领导、126个市直单位、17家重点企业进驻井冈山,实现乡乡都有吉安市领导和实力企业“结对子”,村村都有市直单位“结亲戚”,户户都有帮扶干部“甩膀子”。2016年,井冈山共投入帮扶资金9162万元,仅吉安市直126个单位就投入帮扶资金和物资折款5634万元。

20世纪80年代末,科技部就开始对口帮扶井冈山,已累积下派帮扶人员92人,从推进科技扶贫入手,吹响了进军井冈山扶贫的号角。科技部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帮扶,通过国家星火计划、富民强县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支持井冈山立项326个、项目资金3.2亿元,培育了一批省级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为井冈山率先脱贫提供了巨大支持。井冈山茶厂就是科技帮扶的重点企业,在科技扶贫团的推动下,井冈山茶厂先后实施“万亩有机茶产品提升及加工”“茶树品种改良及加工关键技术开发”等科技专项项目,为茶农科普有机茶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技术。井冈山茶厂现有茶叶基地两万余亩,年产值达8000余万元,共带动728户农民年增收80万元,带动200户贫困户年增收15万元,帮助1250户贫困户实现就业,成为科技扶贫的典范。

国有企业主动请缨加入扶贫行列。井冈山积极对接江铜集团和华润集团等企业帮扶计划。江铜集团捐资1亿元帮扶资金,助推井冈山脱贫攻坚;华润集团投资1.2亿元捐建希望小镇项目。民企也不甘落后,积极投身扶贫大军。井冈山市映山红瓷业有限公司捐资84万元,参与“精准扶贫大会战”活动。精准对接金源村、虎爪坪村扶贫工作,优先安排两个村的剩余劳动力就业,帮扶两个村的贫困户发展养殖项目,增加收入,捐资两万余元“爱心助学”帮助贫困户子女上学。

羊有跪乳之礼,鸡有识时之候。井冈山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两大工农革命军主力部队会师的地方,会师后的队伍后来被称为“朱毛红军”,是人民军队的源头。原南京军区与井冈山联动,拉开“三联”活动序幕,井冈山市人民武装部与华东五省一市发达地区先进人武部开展“三联”活动,结对帮扶井冈山脱贫攻坚战役。自2013年至2016年,各援建单位先后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实施项目80多个,一大批路桥、安全饮水、镇村联动、环境改造基础设施工程迅速建成,直接受益群众达6万余人,使老区人民感受到“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

…………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脱贫攻坚的大决战在革命老区井冈山轰轰烈烈地打响了。勇当“排头兵”

脱贫攻坚,贵在精神。井冈山时刻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奋力向贫困宣战,全山上下,万众一心,演绎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脱贫攻坚史诗。

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为防止在最后关键期扶贫工作的懈怠,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越是艰难,越要战胜困难,要有当“排头兵”的勇气。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遂川,受到当地地主武装的突袭,部队被冲散,彼此失去了联络。毛泽东带领余部突围来到黄坳村,部队仅剩特务连党代表罗荣桓、连长曾士峨带领的30余名战士。战士们饥饿难耐、士气低迷,有的战士甚至流露出极端悲观情绪。这时,毛泽东挺身而出,精神抖擞地站立起来喊道:“现在来站队,我站头一名。”战士们被毛泽东的精神感染,一个个紧随其后,整队继续向井冈山前进。在队伍遇到困难时,毛泽东用自己的积极行动感染战士们,最终带领士兵们成功找到突围的方向,留住了革命的火种。毛泽东深受军民的爱戴,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智慧和大将风度,带领人民军队走向革命的胜利。

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就是要在全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场勇当“排头兵”。当年井冈山有“朱德的扁担”,有配合红军削竹钉埋钉阵、制造滚木礌石的群众,“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为井冈山的巍峨挺拔又增添了英雄之色。今天,井冈山同样有一批勤勤恳恳为人民奉献的党员干部,有勤劳肯干的群众,何愁不能将“贫困”这个堡垒攻破?

从全国范围来看,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推进,贫困人口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如何做到聚焦重点、深入攻坚?就是要改变过去“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的粗放扶贫方式,咬住“精准”不放松。“精准”是攻坚脱贫的抓手,是贯穿整个脱贫工作的精神引领。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就是要找准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在精准识别过程中,井冈山创新提出“红蓝黄”卡分类法,即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将无力无业、贫困程度比较重的贫困户评定为“红卡”户,将劳动力少、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户评定为“蓝卡”户,将2014年已脱贫的贫困户评定为“黄卡”户。建立“百姓档案”,确保“贫困户一个不漏,非贫困户一个不进,贫困原因个个门清,脱贫门路户户有数”。精准识别,采集户主姓名、家庭基本信息、收入现状、致贫原因、主要诉求等基本信息,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对红卡户、蓝卡户分门别类,建档立卡,确保准确、真实、可靠,实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市有档案”,为实现帮扶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奠定坚实基础。

在全面摸清摸透贫困村、贫困户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大力整合多方资金,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充分依托贫困群众现有资源和自身优势“开方子”,把“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带不了”的“保起来”,把“住不了”的“建起来”,“建好了”的“靓起来”。以“十大工程”为抓手,让“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把“血液”输到“静脉”,有效激活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

井冈山以坚实的举措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医疗保障扶贫问题,全力确保住房安全,提高脱贫攻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脱贫攻坚和脱贫巩固提升工作中,井冈山市以扶志、扶技、扶智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志智双扶工程,涌现出了许多自力更生谋脱贫的典型,走出了一条可持续脱贫、稳定脱贫的路子。

有了担当“排头兵”的勇气,又确定了一整套精准扶贫的工作方法,井冈山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信心满满,将精气神全方位投入到精准扶贫之中。

当年毛泽东魁伟的身姿朝队伍前一站,一支陷入悲观情绪的队伍又立刻振作起来,跟随毛泽东开拓新的前进道路。今天,一支朝气蓬勃的扶贫队伍,雄姿英发地穿梭在井冈山各个村寨,为脱贫攻坚挥洒着真诚的汗水。

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这是嘱托,更是冲锋号。井冈山巍峨挺立,它有信心和毅力成为全国脱贫摘帽的先锋和“排头兵”!立规矩

2016年9月,正当井冈山全力攻坚克难的紧要关头,江西省委主要领导来到井冈山调研脱贫攻坚工作,随机走访大井林场荆竹山村贫困户李冬林家,看到帮扶牌上写有帮扶干部何桂强的手机号,便让随行的同志现场拨打帮扶干部电话,现场考核帮扶干部的作风。电话拨通,领导现场提问,帮扶干部何桂强对答如流,领导露出了满意的笑脸。何桂强面对省委领导的突击检查,临阵不乱,充分显示了帮扶干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井冈山制定了脱贫攻坚新“三大纪律”:一是严守“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政治纪律。牢固树立“抓脱贫就是讲政治”的思想认识,坚决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杜绝“虚假扶贫”“数字脱贫”不良倾向,坚决兑现“不脱贫不脱钩”的帮扶机制。二是严守“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的群众纪律。所有帮扶工作队自带被褥、自带干粮,绝不增加群众负担。帮扶干部必须驻村入户,掌握实情,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三是严守“一切缴获要归公”的经济纪律。紧盯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对扶贫资金的违纪违法问题一律零容忍,让每一分钱真正用到贫困群众身上。

在井冈山荆竹山,有一个叫“雷打石”的地方,因有块被雷电击破从山上滚落的巨石而得名。这里是当年毛泽东给自己的部队立规矩的地方。1927年10月24日,在荆竹山村村头旁的一片收割完的稻田里,毛泽东站在雷打石上,给即将进入井冈山腹地大井的队伍发表讲话。毛泽东赞扬了官兵们不畏艰难险阻坚持革命的精神,向大家介绍井冈山上的形势并宣布了三项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随后,部队经双马石进驻大井村。

这是人民军队“三大纪律”的最早雏形。这三条纪律简朴而易懂,迅速成为全体官兵的自觉行动。自井冈山宣布“三项纪律”后,次年又在遂川宣布了“六项注意”,后来发展为我们熟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纪律为保障,不管是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还是人民解放军,共产党带领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一往无前,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辉煌胜利。

如今,战火硝烟已远去,复兴征程再出发。面对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特别是管党治党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党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坚定地把纪律挺在前面。

斗转星移,日新月异。

从井冈山到全中国,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我们党一直把纪律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加强纪律建设、严明党的纪律也就成为我们党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传家宝。

纪律,革命胜利的法宝,管党治党的标尺。为实现脱贫攻坚,其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大量细致烦琐的工作。井冈山市委书记在一次脱贫攻坚推进会上,对各乡镇、林场的党政干部们不留情面地说:有谁觉得任务重而不能完成,有谁觉得困难大而难以战胜,可以提出来就地换岗、就地免职。这位井冈山脱贫攻坚总指挥长就是通过这种强调与提醒,让全市党员干部立下脱贫军令状。

井冈山创新建立党员干部“321”帮扶机制,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帮扶3户贫困户、科级干部帮扶2户贫困户、一般党员干部帮扶1户贫困户,做到“乡乡都有扶贫团,村村都有帮扶队,一村选派一个书记,一个贫困户确定至少一名帮扶责任人”,实现全山党员干部人人都参与脱贫攻坚,持续开展“党员干部进村户、精准扶贫大会战”活动。为确保脱贫攻坚的顺利有效进行,在机制上实行系列措施:成立市委书记为总指挥长的“大会战”指挥部;处级干部领衔扶贫团挂乡蹲点帮;建立包括党建工作小组在内的10个工作机构;60多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挂乡包村联户;向25个乡、镇、场全覆盖派驻扶贫团,建立脱贫攻坚联系点;实现每个县级以上领导挂一个乡包一个村。真正做到全员发动,率先实现对全山贫困村、贫困户驻村帮扶的“两个覆盖”,成立25个扶贫团、112个扶贫工作队,选派300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选派112名科级干部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确保村村都有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

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真刀真枪”驻村帮扶,定下来后两年不变,自带被褥、自备灶具,进村入户、精准施策,不拔穷根不收兵。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要求每月驻村工作20天以上,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建立“召回”机制、选派问责机制,督促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履行好工作职责。

对于扶贫工程款,做到精确监管,严查扶贫领域腐败问题。2016年9月,井冈山市纪委监察局收到群众举报,反映某村原党支部书记李某套取扶贫资金的问题。井冈山市纪委监察局组织力量深入调查,查明其套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35万元,李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问责。谁敢动扶贫款,纪委就动谁。这是铁的纪律,容不得半点亵渎。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陈列着革命烈士余贲民的照片。余贲民是红军的“管家”,当年红军打土豪收缴的金条、金砖、金戒指等,都由他亲自保管。在他准备结婚时,岳母要求他送枚戒指给女儿,他断然拒绝说:“我这里是有不少的戒指、金条,但都是公家的,半个我也不能动。”

正是因为党制定了铁的纪律,任何人不管职位多高、功劳多大,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被称为“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严惩刘、张充分显示了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反对腐败、坚定不移端正党风的决心。这种决心是基于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律”支配、“绝不当李自成”,确保人民民主政权纯洁性的政治抱负,更是基于对一个政权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体现了党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一大批“老虎”“苍蝇”被绳之以党纪国法。

…………

纪律是战斗力,更是民心。井冈山市委还推行“工作失职、军法处置”的脱贫责任追究制度,在全山形成了“谁干脱贫不称职,谁就脱帽”的氛围,保证了脱贫攻坚的有效推进。

在西柏坡纪念馆内,一块展板让习近平总书记久久驻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伫立展板前,习近平总书记一一对照着说:“不做寿,这条做到了;不送礼,这个还有问题,所以反‘四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少敬酒,现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少拍掌,我们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这一条坚持下来了;第六条,我们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立规矩,是共产党人毫不含糊的党性。扶贫攻坚是一场伟大战役,立规矩更不能含糊。

来路当忆,前路可期。在井冈山雷打石立起的铁的纪律,犹如我们党播下的一颗种子,在时代的不断变迁中、在各种艰难险阻的考验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党的肌体健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保证。在脱贫攻坚中,作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起源地,井冈山更要率先垂范,严守纪律,将这一优良作风传承下去。率先脱贫树旗帜“干打垒”的土屋,满地灰尘的泥巴路,凋敝的篱笆墙……一眼望去,一如残花败叶,给人们以萎靡不振的感觉。土灰色是其主色调——这是我们从神山村的老照片中所看到的。

仅仅三年,神山村旧貌换新颜。如今,神山村上空无人机拍摄的图像刷新了我们的视野:青山四合的村落,满目的青瓦、白墙、红灯笼充满了屏幕。土路变成了干净的水泥路。村前的溪流也用鹅卵石砌就,有了规范的护坡和溪岸。整个村子精神焕发,像一个着装整洁、迎娶新娘的帅小伙子。“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为民情怀和执政信念。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一轴反贫困斗争的时代画卷在全方位展开。井冈山人民向着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图景,发起新的冲锋。

当年,井冈山作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巍然崛起,造就了“多米诺效应”,不仅在毗邻引起连锁反应,而且对全国一些边远根据地和游击区,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诸如:

——鄂豫皖根据地就提出“学江西井冈山的办法”,并采取“集中作战”“分散游击”等战术,成功建立了大别山军事根据地。

——湘鄂西根据地也学习朱毛红军,党的组织“以连为单位,每连建立一个支部,连以下分小组”的经验,使湘鄂西根据地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左右江根据地邓小平在百色起义胜利后不久,提出“学习朱毛红军”“汇合朱毛红军”的口号,这支部队从广西千里转战来到江西苏区,与朱毛红军在赣南汇合。

——陕甘革命根据地也受到了井冈山斗争的深刻影响,习仲勋撰文曾谈到,1931年初陕甘地区党组织和领导人,在接到中共中央翻印的《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等文件后,认识到必须“像毛泽东同志那样,以井冈山为依托,搞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逐步发展扩大游击区,即使严重局面到来,我们也有立脚的地方和回旋的余地,现在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有根据地”。

…………

可见,在那个腥风血雨的黑暗中国,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就已经在中国大地广泛推广,成为红色政权割据局面的模范和榜样,成为各地创建根据地的精神源泉。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赢得了脱贫攻坚战胜利的第一面旗帜。这是井冈山又一次载入史册的壮举。江西省扶贫办负责人表示,2016年是全国脱贫攻坚年,井冈山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过程中,各项工作完成得非常扎实。井冈山市脱贫退出,是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经过各项数据详细评估后,由国家层面作出的脱贫退出的认定,因此位列全国率先脱贫退出的贫困县行列。4000多户贫困户“摘帽”,悬挂在他们大门一侧的信息牌就此成为历史。

革命摇篮井冈山,又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块试验田。它的成功对贫困地区起到先导作用,对鼓舞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具有率先垂范的引领作用。井冈山总结出一整套脱贫攻坚成功经验,成为脱贫攻坚的一面鲜艳旗帜。全国各地到井冈山来取“脱贫真经”的团队络绎不绝:

——来自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一行40多人,到井冈山考察学习了解了井冈山分类建立“红蓝黄”卡贫困户、标识标牌制作方式等脱贫经验后,表示将把学习成果与本地脱贫攻坚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扬和传承井冈山精神,做实做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2017年4月,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委副书记、县长带队赴井冈山市学习考察脱贫攻坚工作。乐安县县长说,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井冈山先进经验,把过硬的措施、扎实的工作作风带回去,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目标。

——2017年5月,来自寻乌县的学习考察小组,实地参观学习井冈山产业扶贫及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后,寻乌县县长指出,井冈山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攻坚突围精准、干部作风实、各项工作细、资金投入大、脱贫推进快、实践上有创新,我们要好好学习借鉴井冈山的经验。

——永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永新县委书记表示,将充分借鉴井冈山脱贫的经验和做法,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确保全县7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

脱贫摘帽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接下来,必须把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与继续攻坚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努力让富裕和幸福“留得住”。这种实效与时效完美结合的脱贫成果,才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孜孜以求的。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一场冬雪过后,井冈山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祖国建设不断传来新的捷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刷新着中国的发展速度和面貌。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国家在实现富强的同时,广大人民群众也欣然步入了小康!

回首往事,历史会给今天作出某种启示。

1949年春天,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在西柏坡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毛泽东所说的“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已经翻过。而今,我们跨入新时代,又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毛泽东预言的“过了几十年之后”,中国人民能够看见“一出长剧”的“高潮”,我想正是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在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那时的中国还可以说“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因为全体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追求的共同理想——这也是毛泽东预言的中国人民演绎的历史长剧展开后循序而来的真正“高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这些萦绕耳际无数遍的话语,说多少次都不感到累赘,就像能消除饥饿的食粮,每顿都要吃,每吃一次就长一分精气神。

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是全体人民必须脱贫奔小康。现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正在攻克,小康社会正在不远的前方朝我们招手。

在井冈山拿山镇,一场反映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的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已上演整整10年,参与演出的600多名演员是周边的农民。井冈山每4人中就有1人从事旅游相关产业;全市旅游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2.4万多元。时光荏苒,剧里剧外,人民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在距长路村不远的一条国道旁,灵芝产业园、九丰农业博览园、黄桃基地、猕猴桃生态园等渐次铺开,形成一条现代农业产业带。这些现代农业产业,是井冈山脱贫后防止返贫的一道坚固栅栏。

共产党人在井冈山交出的扶贫答卷,向老区群众证明了“诺必践、言必行、行必果”,也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昭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我们要一如既往地紧紧依靠人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气势恢宏的大历史叙事,也存在于街头巷陌和柴米油盐的民生细节之中。

率先脱贫树旗帜。井冈山正与全国各地一道,身披新时代的万道霞光,正满怀信心地奔跑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上。一列满载着中国梦伟大愿景的列车正在由远而近地朝我们驶来,我们正以接力赛跑的英姿朝着向往已久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奔去!卷一播火者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来路,不忘初心。满山满冈的歌声

啊呀嘞,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

小心路上呦就有石头,

碰到阿哥的脚指头,

疼在老妹的心里头……

未到井冈山,我就被这首歌声打动。我虽不会唱歌,但这首哀婉深情、缠绵悱恻的歌,将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段久远的红色岁月……

这是一首客家山歌,歌词是由当年红四军一名宣传员搜集整理并创作完成的。这名红军宣传员叫江治华,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红军主力下山,他给家中寄了一封书信,之后便杳无音讯。后查证,江治华牺牲在井冈山下庄村。他留给家里人的遗物就只有一本记录了30多首歌谣的歌本。

歌本是用当地土纸作坊生产的草纸写就。一行一行歪斜的字句,见证了那段烽火岁月不被人知晓的温婉情怀。歌本除了耳熟能详的《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还有《过新年》《翻身紧随共产党》《送郎当红军》等红军歌谣。这些歌谣内涵丰富,旋律优美,讲述了当年红军闹革命,掀起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目的就是让穷苦百姓翻身做主人,生活富起来、好起来。

这些歌本的继承人——江治华的孙女从这些歪歪斜斜的词句里,揣摩出了爷爷随军远征的音容笑貌。她时不时地用山歌曲调哼唱着这些歌词,这成为她一生宝贵的财富。

这位红军烈士后人就是江满凤。爷爷遗传给她的音乐天禀,使她成了一名井冈山红色山歌的传承人。她的工作很普通,是井冈山龙潭景区的一名保洁员,但这并不影响她成为一名井冈山精神的播火者。

2007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80周年的献礼巨剧《井冈山》在中国大地热播,由姚贝娜和孙维良共同演唱的主题歌《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曲调婉转柔曼,撼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这首歌曲的原唱者就是红军烈士后代江满凤。

江满凤在龙潭景区做保洁员,每天从小井红军烈士墓前经过,心里都会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爷爷。她的血管里流淌着红军烈士的血,身体的细胞里充斥着红色基因,这让她心头涌动着一种崇敬的情愫,不禁就会哼起那支歌——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路上呦就有石头……

一开始她是小声哼唱,哼到忘情处,山谷的草木、瀑布和飞鸟似乎都在应和着她的歌声。她索性扯开嗓子,让声音跑到峡谷上空,传向远方。许多游客听见了她的歌声,会停下脚步,静静地品味。有的游客顺着歌声传来的方向,追寻到她的身边,打着节拍应和着歌声的旋律。她感受到了游客的喜爱,她的嗓音越唱越婉转。一些游客将她的歌声录下来,传到网上,让远在异地的人们也生发到井冈山听她唱歌的念头。

尤其是那些步行下山看龙潭瀑布的游客,下山时一身劲,上山就没有了气力。江满凤就站在高处唱起了客家山歌——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

革命胜利呦你回头,

老妹等你呦长相守,

老妹等你呦到白头……

有些游客听到歌声,受到鼓舞,精神随之振奋起来,应和着她的歌声朝上攀登。她的歌声能给人一种力量,像是战场上的冲锋号,能够给人鼓劲。这是她意外的收获,给了她更大的信心,唱歌的信念倍增。

一次偶然的机会,江满凤婉转动听的山歌《红军阿哥你慢慢走》飘进了导演金韬的耳朵。原汁原味的井冈山客家山歌曲调,一追溯,是当年红军宣传队员搜集创作,现在唱歌者竟然还是歌词搜集创作者的孙女,名副其实的“红三代”。一直为《井冈山》电视剧主题歌愁眉不展的金韬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这下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它了——《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歌词情深意长,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旋律直击心灵深处。红军阿哥为了家、国和心中的理想,义无反顾地远去,背影消失在阿妹的视野里。

金韬作出决定,特邀江满凤去北京录制歌曲,并承诺给她一笔不菲的报酬。这对于做保洁员的江满凤来说,上学的两个女儿和常年在外务工的丈夫,都无疑急需这笔巨款来缓解家庭压力。但她经过权衡,还是决定放弃自己原唱的酬金,唯一的要求就是在片尾“歌词作者”加上爷爷江治华的名字,以此来纪念爷爷,更让爷爷和那些烈士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歌词是爷爷搜集创作的,原唱又是她本人,按理她索要一定的酬金是顺理成章的,并不过分。但江满凤不是这样想的,她认为,爷爷是革命者,将生命都奉献给了革命,他的任何遗产都是应该奉献给社会的,后人不应该据此做发财的美梦。自己唱爷爷的歌,是对爷爷的怀念,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慰藉,怎么能用怀念爷爷的歌去换钱呢?金韬被她的诚挚打动,被她的奉献精神打动。江满凤的人生境界得到了升华,她需要钱,但又不唯利是图。她眼中有着高尚的价值观,那就是钱很重要,但是精神却是无价的。

从北京回来后,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和朋友的质疑,江满凤心底坦然,她向大家耐心而真诚地表明自己的心迹:我是红军的后代,爷爷没能看见新中国诞生,我能有幸把爷爷留下的红歌唱到首都北京,这是我的最大心愿。现在拍摄《井冈山》大型电视剧,展现当年红军的英雄伟业,我很期盼这部电视剧拍好,为包括爷爷在内的红军树碑立传,是我们井冈山人的荣幸。我没想到自己能唱着爷爷的歌去北京,还能让这首歌作为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歌,这是做梦也没想到的事。如果不是金韬导演看中了这首歌,我的心愿也实现不了。我无偿为《井冈山》电视剧献唱爷爷的歌,就算是我为井冈山根据地创建80周年做的一点贡献吧。

一些演出机构看她有可挖掘的潜力,想包装她推上舞台,但江满凤有自知之明:我长得不漂亮,干的是卖力气的活,让我去减肥上镜,我做不到。市里想安排她去做宣传和接待工作,她说:我大字不识几个,干不了文化人的事,我觉得拿扫把比拿笔杆要轻松!

行走在井冈山的山道上,突然耳际飘来那首婉转的歌。山的深处,回荡着柔美动听的歌声,那是江满凤的声音吗?我循着歌声,眼前似真似幻——

那场烽火岁月,眼前出现了阿妹的形象,哀婉的歌声,揪人心魄的眼神,望着自己心爱的人像星辰一样消失在风云变幻的远方。然而,戴八角帽的阿哥在黑暗中觉醒,毅然投身烈火与热血交织的图腾里。战火像炉火,战士是铁,在战火中锤炼成钢。支撑阿哥走向远方的,是内心恒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此刻,正是映山红开放的时节。在井冈山,映山红像雾一样铺满山冈,每一朵都开得那么热烈、鲜艳、耀眼、灿烂,就像红军阿哥饱满的青春和滚烫的热血,也像阿妹娇嫩而羞涩的脸。红军阿哥的背影,像阿妹思念深处的意境,这意境渲染着翠绿的山冈、鲜红的旗帜和昂扬的精神。

江满凤在小井医院斜对面开了一家满凤酒楼,许多游客冲着她的歌声到酒楼就餐。江满凤富裕后心系困难群众,从2013年开始,她已资助贫困大学生60多名,向黄坳乡中心敬老院捐棉被和生活用品每年约两万元。2016年,江满凤了解到敬老院的厨房简陋破败,便毫不犹豫捐赠人民币5万元用于修建厨房……江满凤说,如果我们大家都拿出一份力量来帮助贫困户和需要扶持的人,那贫困现状就会得到改观。现在,精准扶贫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全体中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这一天就要来到,衷心祝福祖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井冈山上的“普罗米修斯”

希腊神话中,宙斯拒绝给人类为了完成他们的文明所需的最后一物——火。机敏的普罗米修斯想出一个办法,他摘取木本茴香的一枝,走到太阳车那里,当它从天上驰过时,他将树枝伸到它的火焰里,直到树枝燃烧。他持着这火种降到地面,将火带给了人类。

早就听闻井冈山有一位普罗米修斯式的播火者——毛秉华,我一直想去拜访他。

毛秉华出生于1929年1月,中共党员,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原馆长,离休后开始义务宣讲井冈山精神。耄耋之年的毛秉华,几年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但他不顾家人的担心和反对,仍然坚守在宣讲第一线。半个世纪如一日,他义务宣讲井冈山精神报告两万余场,每年讲课300多场,听众累计达220万多人次,而且从不收取讲课费用和任何礼品。

毛秉华是泰和县上圯乡人,父亲是苏区干部,比他大20岁的哥哥在第三次反“围剿”老营盘战斗中牺牲。20世纪60年代,他从江西省总工会下放到井冈山支援老区建设。命运将他安排到革命摇篮井冈山工作,是他生命中的惊喜。

1968年,毛秉华调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他觉得这是上天对他的眷顾和垂青。从那天起,他就把宣传井冈山精神当作自己神圣的职责。他从收集井冈山斗争史料开始,跑遍了湘赣两省边界各县的农村,还到北京、长沙、广州、闽西、赣南等地拜访老红军及其亲属,收集了革命文物20多件。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他开始了义务宣讲生涯。老红军的事迹感染了他,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和井冈山精神。宣讲井冈山精神,他的人生境界得到了升华,他以井冈山精神严格要求自己。若一个讲井冈山精神的人都不能做到严于律己,又怎么站在讲台上给别人讲授井冈山精神呢?他给自己定了“四不”原则:不吃请、不收讲课费、不参加当地安排的旅游活动、不收任何礼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起源于井冈山,他说,我们要守护井冈山精神,首先自己要做到纪律挺在前面。

从头发乌黑讲到银发稀疏,他充满激情的讲述,诠释着他的宣讲人生。许多来井冈山参观的游客,都想听到他对井冈山精神的注解与诠释。为了满足听众的渴求,他经常带病坚持上课。他说:“让我离开讲台,一天不去上课,我倒显得病情更严重。”他常常上午在南昌讲课,下午赶回井冈山,晚上又为外地参观者讲课。讲台就是他的战场,他就是战士,在这一方没有硝烟的阵地上,他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他被人们赞为“井冈山精神第一宣传员”。他的宣讲精神,也融入井冈山精神之中,成为井冈山精神的一部分。

我辗转找到毛秉华的手机号码,想与这位令人崇敬的播火者见上一面。电话那头传来他亲和的声音,他说,前几天不慎摔一跤,正在医院住院治疗。我说:“我想看看您,并参观一下您的工作环境。”毛秉华在市里的医院,我在山上,去看他一时不方便。他让我去“毛泽东同志旧居”找他的孙子毛浩夫,让毛浩夫带我去“毛秉华工作室”参观。

在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见到中等个头、偏瘦,身上有一股羊奶酪味的毛浩夫。通过简短交流,我了解到毛浩夫是英国赫尔大学会计与金融专业研究生毕业的“海归”。

他手持小蜜蜂主机讲解着,面前站着两排穿红军军服的青年学员。学员们佩戴着接听的耳麦,正全神贯注地听讲。尽管现场有十几个参观小组,但因为有了扩音器耳麦,整个现场显得安静极了。以前没有扩音器耳麦,讲解员之间的声音互相搅和在一起,显得现场极其嘈杂、混乱。看来,先进的设备也能使环境大为改观。

下班后,毛浩夫领我去位于井冈山宾馆二楼的“毛秉华工作室”。工作室是宾馆的一间小会议室,布置着桌椅、书架、文件柜之类的物件,墙上张贴着活动时拍摄的照片。

毛浩夫回国后先在南昌一家企业任职,2017年8月起正式入职江西干部学院,成为一名宣讲井冈山精神的现场教学老师,也是专职的英文讲解老师。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是他的义务讲解单位。从事红色宣讲工作以来,他的讲解饱满、生动,赢得了听众的喜爱。他重点讲解领袖人物故事,比如“毛委员多谋善断”“朱军长带兵有方”“彭德怀顾全大局”等,用领袖人物的故事感染游客。

从毛浩夫身上,我看到了毛秉华青年时期的影子。

毛浩夫是毛秉华先生培植的一株壮苗。毛秉华近年渐感年事已高,他焦虑自己讲不动了,谁来接他的班呢?这可是自己在习近平总书记面前承诺过的,岂能当儿戏?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井冈山考察,在八角楼革命旧址亲切接见了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毛秉华以及革命烈士后代,畅谈革命理想和信念。

毛秉华以自己一生宣讲井冈山精神的追求和实践,向习近平总书记承诺:不仅自己要讲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要让自己的儿子孙子讲下去,将来孙子的孙子还要继续讲下去,让井冈山精神代代传。

毛秉华对自己的儿子是有信心的。儿子毛汝亭是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处长,有扎实的党史研究功底。他对儿子说:“你退休了就回井冈山来讲课,井冈山需要你,井冈山精神要代代传。”毛汝亭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