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教育理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6:07:07

点击下载

作者:肖龙海,张江,陈聪富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阳光教育理念

阳光教育理念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阳光教育理念作者:肖龙海,张江,陈聪富排版:Clementine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2-01ISBN:9787308084628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当前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农业不仅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而且也关系到一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因此,世界各国都一直把发展农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村人口大国,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农村建设,不仅将农村发展看作是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问题,更是关注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整体发展。特别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旗帜鲜明地提出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新一轮农村发展中的重大举措,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将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使命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问题最终要靠科学技术来解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农村的发展最终要依托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青少年素质的整体提升。这就需要通过“教育促进农村发展”以构建高质量的高效的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策略。国际社会在农村教育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要建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教育”的基本观点,认为农村教育的水平,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更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人力基础。2008年和2009年两次世界教育高峰论坛所通过的《奥斯陆宣言》和《亚的斯亚贝巴宣言》都将教育看作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将教育看作是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社会的核心,也是社会、经济广泛持久发展的基础。王裕升: 因此,重视农村教育,把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等同关照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趋势。特别是在新的发展环境中,农村发展的现实背景与要求对农村教育提出了发展的新任务,也为农村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平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虑国际国内农村发展与农村教育的现实情境,思考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促成了我们关于新农村教育温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国际农村发展与农村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尽管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但是农业发展一直以来是各国重视的课题,特别是随着各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发展就成为世界各国推动本国经济社会和谐、公平和高效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方面,为了推动本国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世界各国积极引入立足本土的有关支持农村建设的专项项目,积累了农村发展的丰富经验。如韩国的“新村运动”旨在唤醒农民的自主自强意识,积极调动农民自觉参与到乡村建设的运动中来;日本政府启动“造村运动”,全方位地为农村发展提供技术、信息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服务;欧洲各国则通过建立农村发展的基金会,鼓励农民改造和建设农村等等。各国在鼓励和开发农民的首创精神,扩大政府和社会对农村发展的广泛支持上做出了长足的努力,这些努力不仅推动着农村经济体制、经营方式的变革,更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社会的文化、习俗、制度、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如今,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农村发展的转型期,像我国已在2005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具体要求,其他发展中国家也纷纷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城市化步伐、推动农业产业化、鼓励农村人口多样化转移、推进农村自治及政治体制改革等政策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农村发展的现实路径。可以说,农村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在全球化背景下,能动和积极地适应变化的一个必然过程。正促使各国积极地应对这一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农村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在推动本国农村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发现农村建设与发展最终要依靠农村人口素质的普遍提升,而人口素质的提升则要依靠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各国在加强本国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将农村教育发展作为提升人口素质、培养专业化人才、实现农村科技推广,以及扩大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资源。如日本在农村发展中提出“强固山脚比强固山顶更重要”的农村教育信条,通过政府在农村推行职业训练制度和职业技能培训;韩国的“新村运动”也引入了相应的农业技术培训等一系列农村教育活动。梁中方: 正如舒马赫所指出的,在国际社会推进农村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日益意识到“教育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农村发展问题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而必须坚决地将重点从商品转移到人,从人民以及他们的教育、组织与纪律开始”。 正鉴于此,各国在农村建设中积极地推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一是各国在立法和政策上保证农村教育的顺利运行,通过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大批农业技术人才,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二是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承担农村教育的经费;三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以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改革农村基础教育、调整课程目标、结构与内容,改革并建立多元化的课程管理体制,确保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民化”教育服务;四是各国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从原本单一地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的发展到培养适应市场与社会需求的多层次应用实践性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现代农民的多元教育服务体系。除此以外,随着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入,各国的农村教育也从正规的学校教育发展到学校以外的非正规学习和活动范围,如农村教育推广服务部门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组织的教育活动,专项的农村教育计划等,如泰国新农村发展策略中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村民参与研究和发展”等项目等,都是依托农村社区和农民共同体等新型团体拓展农村教育服务领域。参考徐辉: 世界各国发展农村教育的经验,不仅进一步确立了农村教育发展作为农村发展根本动力的观念,更是推动了农村教育理念的不断转换,根据各国的现实情况探索并创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模式,为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教育,推动农村教育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和建设新型农村的重要支柱与保证,成为各国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思考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国际社会农村发展和农村教育改革大趋势中的一部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产业部门,如何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发展新型的农村教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一方面,我们固然需要了解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发展和农村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国际趋势,借鉴并吸收其他国家或地区农村教育的先进经验;但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放眼世界、立足本土,切实地探索我国农村教育的中国经验与可行路径,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教育体系,积累有关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本土案例。(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农村面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理念的引导下,对经济效益的迫切追求也造成一些潜在的问题与矛盾,如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内部的社会分化、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不公正现象,等等。在整个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真正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存和发展条件、提供农民发展广阔的空间、完善农民发展的保障基础,成为扎实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的整体和谐的进步,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关键性问题。

为此,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相对于我国传统的农村建设,努力探索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新模式。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十六届五中全会用二十字方针生动地概括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也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所谓“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就是指切实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加强新农村的物质文明的建设;所谓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就是通过建设村镇、改善环境,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通过提升农村先进的科学与文化,打破农村社会的陈规陋习,推动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和谐发展;所谓的“管理民主”,就是通过实现农村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发挥农民在新农村正值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建设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整体发展的问题。新农村的建设要依靠新农民,而新农民的培育则对教育文化事业提出了新的现实要求。

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的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对培育农民、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农村教育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文明建设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发展农村教育成为一种迫切的要求。包括扫盲、初等、中等、职业、成人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要面向更广泛的农村人口群体,承担起农民扫盲教育、文化普及教育、思想教育、农民科学技术和生产知识教育的综合职能。

正是在“新农村建设要培养新型农民,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现实要求下,新农村教育的内涵开始不断变迁,显示出其独特的时代特征;也正是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在我国现有农村教育的基础上,破旧立新,着眼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着眼我国新农村教育的建构,发展以农村和农民为主体的教育,通过农村教育革新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农民赋权增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三)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获得了很大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一直以来,通过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依靠教育、科技促进农村发展,使农民致富,使农村经济建设真正地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也是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思路。从1987年开始,原国家教委就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和整个教育改革中最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农村教育改革一直也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村建设的重要策略。

尽管如此,一方面,我国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境。一是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的情况较为突出,农村教育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二是农村教育发展与城市教育相比,整体教育水平仍然落后,具体表现为农村教育经费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育结构不合理、农村教育内容与现实的脱节等;三是农村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广泛存在,这些不仅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着农村的整体改革与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进入新世纪,农村的发展变化对教育提出了超越传统农村教育的新任务和使命,也就是农村教育进入新的时空和环境,面临一些新的主题。如2003年召开的国际农村教育研讨会提出的“为农村转型服务的教育”就开始把教育如何为农村发展服务的问题提上日程,探讨教育为农村变革服务的行动框架。其中提出的农村教育要增加小学以后教育和初中教育机会;建立行业与职业技能开发的机制以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重新确立与农村发展有关的高等教育方向;根据国家与农村发展重点调整教育目的及内容;缩小城乡数字与信息技术的鸿沟等都体现出新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全新问题。

无论从解决农村教育的现存问题,还是从应对农村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挑战而言,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改革与发展的具体要求。只有通过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变革,从理念、目标、制度、策略和机制等不同层面全方地研究并探讨新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径,才是推动农村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研究我国本土的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成为当前的首要关注点。(四)温岭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十五”以来,温岭一直围绕着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的主体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城乡统筹初显成效;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发展动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温岭的基础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幼儿教育发展迅速,义务教育继续向“高标准、高质量”迈进,高中教育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教育投资机制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基本建成。“十一五”期间,温岭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结构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由投资导向型向创新与投资导向并重转变;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为主向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进转变;发展动力由内源力量为主向内源与外来力量共同推进转变;区域发展由沿路经济向滨海经济与陆海联动转变;城乡发展由注重城镇向区域与城乡统筹转变。与此同时,温岭教育正经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飞跃、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丰富、从城乡二元结构转向城乡一体的重要转变时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温岭教育既有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较多困难和现实的挑战,如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教育严重滞后,教育改革与创新乏力,教育整体水平与温岭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等主要问题,严重制约着温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温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要“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实施“村村新”工程为抓手,利用15年左右时间,努力打造“生产方式新、生活方式新、村容村貌新、管理方式新”的现代化新农村。“百业兴旺,教育先行”,教育承担着教育人、培养人的重任,应义不容辞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要实现“生产方式新、生活方式新”,教育不能不为其提供新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要达到“村容村貌新,管理方式新”,只有实现“校容校貌新、管理体制新、教育质量新”,才能与之匹配。因此,整个温岭的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要以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为起始。正是在这种现实要求下,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新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成为温岭教育者的新追求。第2章农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一)研究的战略性意义: 我国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发展的协同分析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就标志着我国已经把教育发展放到了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重要地位上。对于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应该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的协同发展作用。农村教育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新时期农村教育不仅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更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首先,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口素质的普遍提升要依靠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着眼于新型农民的培养和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就需要依靠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在开发农村人口的智力,提高全体农民素质中起着其他手段与途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农村人口提高文化科学知识、技术,发展智力、体力,形成个性品质;更可以帮助建立学校与生产部门的联系密切,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应用,在实践中培养技能和能力面向劳动领域;还可以根据劳动领域和生产发展的多方面要求确定多样化的教育目标,对农村劳动力人口进行多方面和多形式的教育。基础教育奠定和巩固农村青少年坚实的智力与文化基础,职业学校中实施的职业准备教育,农民扫盲教育及继续教育帮助农民了解自身发展潜力,推进农民的终身教育和学习型农村的建设,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高等教育为新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提供高效的科技服务,在人才强农和科教兴农中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农村教育要真正服务于农村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依靠自身构建更为完善、灵活、适应性更强的农村教育体系,坚持农村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向,更必须同农村现代化建设其他方面的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生态环境等协同配合,把农村教育放在农村物质、精神和制度文明建设的总体中来综合设计、统筹规划,才能产生真正的功效。

其次,农村教育通过人才培养、科技推广和社会服务等方式落实科教兴农战略,推动并保障新农村物质文明的建设。农村教育为了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不仅要发展农村人口的基本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培养熟练劳动力和专门劳动力,以及为农村劳动者传递生产技术与相关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研究、革新和科技推广的能力;更要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增加科学的生产管理,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协调生产力要素之间的合理组合,提高劳动生产率。农村教育科技推广也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通过掌握农村相应生产技术的劳动者在实际的科学生产实践中推广;另一方面,则通过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的科技活动来落实,促进农村科技普及与推广。农村教育更可以通过学校和其他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组织,为农村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咨询,具体解决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实现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建设的双赢。

再次,农村教育是养育农村现代精神文明的主渠道。从农村和农民实际出发,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增强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推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风尚;进行先进健康文化教育,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充实农民的日常生活,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农村教育也是增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推动农民民主参政的重要保障。通过普及教育、增强农民个人的素质和提升民主意识来改变农村落后的政治文化状态,实现农村教育与政治文明的相互支持和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根据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教育,增加一些反映农村基层民主的教育和相关的法制教育;另一方面,则通过教育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到农村法制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中来,扩大农民民主参与范围。

总的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其基础在教育。因此,致力于新农村教育在当前具有特殊的战略性意义。(二)研究的功能性意义: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从性质上来看,“新农村教育”是基于新农村建设、为了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教育,它以“弘扬地方文化,培养创业新人,引领新农村建设”为核心价值。在一定区域内,以追求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优质发展、个性发展”为宗旨,目的在于促使农村教育引领并适度超前于农村建设,使农村教育成为师生乐园、乡村公园、社区学园,让农村教育成为农村发展最理想的平台、农业增效的强劲动力。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前聚焦农村教育的研究,不仅具有战略性意义,更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性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新农村教育”展开研究,是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的关照,试图通过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寻找解决农村教育种种问题的可能办法。众所周知,1987年原国家教委提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设想,根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两个必须的原则,试图通过教育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合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调整和优化农村教育结构,促使农村教育由过去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国家通过推行“燎原计划”与“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等,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农村教育体系。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了有关农村教育发展的诸多有效地经验,改革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然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始终存在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困扰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而新的农村建设与国内国际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农村教育的新问题,也在农村教育改革中产生新张力,使得解决农村教育的现实问题与具体问题显得更为迫切。如何解决传统农村教育观念和势力同现代革新性农村教育观念的冲突;如何解决基于素质与学力发展的农村教育和基于应试与考选的农村教育导向的内在拉锯;如何平衡农村教育的内向型发展模式与外向型、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解决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农村教育现存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协调不同地区农村教育发展在资源配置与利用上的不平衡和低效率;如何有机地统筹农科教文卫等各个系统和部门之间的政策与工作,这些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受到现实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社会环境和制度条件的影响,显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当下特征。因此,要解决当下农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就要重新解读农村教育的现实,通过对现有农村教育的系统研究,依照“问题解决”的研究思路,探讨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可行路径,在实践中积累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为我国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可能的建议。这是从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谈研究的功能性意义。

另一方面,对“新农村教育”展开研究,更是希望在具体解决我国农村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的同时,从实践层面积累丰富的本土案例,创造性地探索新的农村教育改革的实践模式,为更大范围内引领我国农村教育改革提供实证研究的基础,更希望以此作为农村教育改革从教育系统内部走向教育系统外部,协同农村经济、社会与政治发展,产生辐射性影响的基础。从以往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经验来看,一方面,任何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需要依托其赖以生存的具体的情境,必须适合所在区域的农村人口的特性和社会条件。这就意味着对新农村教育的研究无法帮助我们获得关于放之四海皆准的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统一模式,而是一个尽可能去生成多样的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范例的过程,这些范例则为我们进一步引发和推进更大范围的农村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以往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也同样告诉我们,农村教育的发展从来都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单一活动,必须从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着眼于农村综合面貌的改善,来统筹农村教育的改革问题。只有从系统层面来思考农村教育的改革,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农村教育的具体问题,真正实现中国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新局面。这是从系统推进改革的角度来谈新农村教育研究的功能性意义。(三)研究的理论性意义: 构建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体系

研究的理论性意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促使研究从以往对方法与策略的经验性诉求转向对农村教育发展体系构建的关注;二是从对国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借鉴转向探索本土的理论与实践的框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这对于农村教育这一研究领域的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第一方面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借鉴了大量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改革的经验。在寻求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的过程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外部策略的支持与经验方法的借鉴,使得有关农村教育改革实践停留在经验水平。随着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逐步发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其自身体系的构建,更需要一定的理论引领。农村教育的改革不仅涉及教育目标的定位与理念的革新,还包括构建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农村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不仅包括农村教育生态与环境的创设,还包括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的机制创新;不仅包括各级教育的衔接与贯通、各类教育的协调与沟通,还包括各种形式教育的转换与融合;不仅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课程教学的改革,更包括教育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的创新;不仅要考虑本土文化与观念在农村教育中的渗透与发扬,还要考虑运用现代技术引领农村教育的信息化与现代化;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发展关于农村教育改革的系统观念和理论指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从区域层面系统研究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就从原本的策略与方法借鉴的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体系建构的水平,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研究的理论价值。

特别是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人口大国,中国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建立在对中国不同地区农村教育的实证调研和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国特征,寻找发展中国农村教育的本土路径。除此以外,更应该意识到中国农村教育对国际农村发展与农村教育改革的影响意义,在国际农村教育研究的学术领域具体地书写中国的经验、表达中国研究的观点。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国建立“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致力于促进农村教育思想、方法和技术的国际研究、促进国际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与战略的合作、建立农村教育学术与技术情报的专业研究网络等。从这个层面来说,对我国本土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系统研究正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的一种努力,对国内和国际农村教育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贡献。第3章研究思路与方法“温岭新农村教育的模式研究”是以温岭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实践案例兼具理论建构与实践引导价值的综合性研究。研究建立在现有国内外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基于温岭新农村教育的改革现实,进一步提出了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型。

一方面,研究系统地追踪了温岭在新农村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全面实施“新农村教育”战略的政策、体制和实践层面的改革与发展过程,并对温岭新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与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提炼;另一方面,研究则在这些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温岭新农村教育的运作从基本理念、目标体系、行动纲领、制度系统、政策框架、运行机制、成效监督与评估等层面进行了理论提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发展了具体的实践模型。

在从经验实证到理论建构的总体思路的引领下,研究在充分体察国际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势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区域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与经验,整合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行动研究与反思总结、文献研究与具体的案例分析等多样的研究方法,既考虑温岭新农村教育改革所涉及的具体的领域,又关照改革实践推进中的系统性,从点到面、点面结合地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新农村教育的改革实践。研究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案例,又包含抽象的改革框架和理论系统,形成了具有代表性和辐射力的新农村教育改革的完整范例。(一)国际视野与本土思维

研究从三个层面妥善地处理了国际视野与本土思维之间的关系。

一是从研究的分析空间来看,研究不仅把温岭新农村教育放置在国内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中,更是考察整个国际社会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势,用一种更为开放地思维思考我国本土农村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发展的问题,实现了立足本土与放眼世界之间的有机整合。

二是从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看,一方面,研究系统收集并归纳了当前国内外有关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在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使得研究有了一个较高的理论起点和支撑;另一方面,研究并不止步于对现有国际农村教育理论成果或经验的借鉴,而试图以此作为方法论的借鉴,通过探究本国区域农村教育改革的实践案例,归纳并提炼具有本土特色的农村教育改革的理论模型,这是研究试图突破现有框架的有益尝试。

三是从研究的实践引领来看,因为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实践探索的行动研究,因此研究的理论建构的过程也同时是新农村教育温岭模式不断实践成形的过程。研究实践所依托的引领性理念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特征,使得温岭新农村教育的改革实践才能推陈出新,产生与众不同的反响。整个新农村教育的基本理念是“科学、引领、均衡、品质”,这不仅体现了当前国际农村教育中典型的公平高效的观点,更是渗透了中国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特殊要求与特质。如“科学”,就是新农村教育坚持科学发展;“引领”,就是区域农村教育要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新农村建设;“均衡”,特别提出了立足于科学管理、缩小差距、均衡发展和优质和谐的温柔级差的管理体制,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品质”,就是全力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品质学生、品质教师和品质学校的新农村教育体系;体现了国际视野与本土思维的优美的整合。(二)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温岭新农村教育模式”的研究是一项理论建构的研究,也同时是一项实践研究。一方面研究在对温岭新农村教育实践的追踪与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农村理念、目标、制度创新、政策设计、运作机制、成效与反馈等几个层面建立关于成功的“新农村教育”改革的理论系统与实践模型,这一模型建立在国内外既有的农村教育改革的经验借鉴的基础之上,但是却发展了自己独有的实践系统与模型,是对国内外农村教育研究的理论拓展与实践补充。另一方面,研究既然是建立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之上的,也发展了三个层次的研究分析成果。第一个层次涉及有关“新农村教育”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模型提炼的;第二个层次则分主题具体介绍并举证“新农村教育”的实践策略与方法;第三个层次则分主题呈现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在推进“新农村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丰富的案例。这一实践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一种系统呈现的方式,分结构分层级地完整地呈现了区域“新农村教育”的改革实践,有助于农村教育研究这一领域的实践素材的积累和理论提升。(三)专题研究与全面推进

为了深入透彻地分析“新农村教育”推进过程中的不同方面,研究考虑了改革实践所涉及的诸多专题领域,在分析过程中也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呈现,包括关于“新农村教育”中“立足于农”的国民教育目标的专题分析,把“新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培养创业新人,提升教育品位,实现均衡发展,促进终身学习,建设城乡新文化”;包括“新农村教育”中各级各类教育,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务工子女教育等分专题的制度与策略研究;包括对“新农村教育”的生态友好、健康安全的时空环境与文化的专题分析;包括对基于动态平衡的新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体制与策略的专题;包括对“民主、公平、均衡、高效”的“新农村教育”体制创新的专题研究;包括对“新农村教育”中有关教师队伍品质提升与实践成长的专题分析;甚至还涉及“新农村教育”中能够反映本土文化认同的校本地方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研究。

这些专题研究固然就“新农村教育”改革实践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清晰而结构化的呈现,但仅仅是从研究结构化分析的角度对实践成果的系统提炼。在真正的“新农村教育”改革模型的运用与推广中,真正的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然是“面”上的系统推进,不可能是一个专题到另一个专题的实践,而是不同专题领域的彼此牵连。通过弘扬地方文化,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新公民,引领新农村建设;通过优化城乡教育结构,优化农村学校配置,优化区域教育发展,建设特色、个性学校,培养特长、个性学生,提高教育品位;还要通过构建以人为本、标准办学、镇为中心、生态发展的“新农村教育”管理模式,实现城乡一体、良性循环、均衡发展;还有通过建设城乡学习型社区,建设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学习服务,促进终身学习与发展;并最终以创业文化为核心,通过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吸收先进外来文化,建设城乡新文化;至此,专题研究的深刻性与系统推进的全局性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四)行动研究与反思总结

本研究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行动研究,“新农村教育”的实践者就是具体的研究者,他们通过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通过一个问题解决和加深认识的过程,最终构建了有关“新农村教育”的温岭模式。对“新农村教育”的研究过程也是学习和实践发展“新农村教育”的过程,研究者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采取行动、不断修正和完善实践的过程,获取并分析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行动研究法的主要工作流程包括识别“新农村教育”的关键问题,进行相关信息和资源的收集、确定行动方案、不断地监督和修正行动计划、对相关行动进行评估,并在研究共同体中形成新的认识和新的行动方案,在创造性地发展“新农村教育”的过程中发展有关“新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认识。

在行动研究中,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修正与完善实践的过程始终离不开有成效的反思总结。本研究从两个层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反思总结,一是对“新农村教育”温岭模式的理论模型的反思与总结,对“新农村教育”改革中的理念、策略、机制与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二是对温岭“新农村教育”实践中的丰富的案例进行分门别类的反思与总结,建立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库,向人们呈现了具有反思力度的丰富的“新农村教育”的实证经验。(五)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

除了以上提到的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还综合使用了其他方法,较为显著的是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

文献研究是研究分析“新农村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文献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中,研究对国内外有关农村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梳理,形成了本研究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的分析性基础。

本研究从根本上而言,是建立在温岭“新农村教育”改革实践这一完整案例分析的基础之上的。通过这一母案例的分析,发展关于“新农村教育”实践的理论模型与一般框架;同时也增长中国区域“新农村教育”的实证经验。而在这一母案例分析的基础之上,为了具体地阐述和佐证我国本土“新农村教育”的特异性,本研究还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更为形象深入地探讨“新农村教育”在具体实践中所体现出的内在关系与特征。因此,研究形成并发展了丰富生动的“新农村教育”改革案例库,为进一步探讨新农村教育温岭模式的深化与拓展提供了丰厚的实证案例,强有力地支撑着温岭“新农村教育”研究的理论建构。第4章新农村阳光教育的基频底色

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内涵是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亘古不变的教育命题,是教育自身的公益性、全民性所决定的;促进教育公平更成为当前我国的教育基本国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的重点。作为主观判断与实践追求的教育公平形态,具体到实践中就是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可谓是教育公平的内核。教育要均衡发展,就是教育公平理念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化、实践化,无论是教育权利还是教育机会,无论是起点的机会均等还是过程中的差异性扶持,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便是教育理想的行动化,因此,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以实际行动去落实、检验教育公平。

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内涵是教育普惠。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称得上是“去个性化”、“无选择性”的教育行为。只有普遍受惠的教育均衡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均衡,只有普及性的教育公平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教育公平。普惠的教育无疑是与业已成为国际性的理念与行动的全民教育理念高度接轨。全民教育首先是要满足“人人都受教育的权利”,它以提供平等教育机会,强调学习为根本,以扫盲和普及基础教育为目标,扩大了基础教育的范围和内容。UNESCO在1990年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及其《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提出20世纪90年代世界全民教育的目标包括:“到2000年普及并完成初等教育;2000年成人文盲率减少到1990年水平的一半;扩大幼儿的看护和发展活动;提高学习成绩;扩大提供基础教育和青年及成人所需要的其他必需技能的培训。”当然,回过头来看,这些普惠显得有点像是“温饱水平”了。全民教育的内涵正在发生转变,比方说由满足数量需求向质量要求提升,要让全民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正是基于教育公平的均衡与普惠两大根本性内涵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温岭市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以此两大主旨为蓝本,对照砥砺践行,在实际行动中去探索均衡发展之策,去落实均衡之举。

温岭新农村教育为了实现均衡普惠的基础性阳光理念,在宏观统筹、顶层设计上,切实探索实施推进区域均衡、城乡均衡、校际均衡、群体均衡、受教育机会均衡;在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做到硬件建设均衡、投入均衡、师资均衡;在具体均衡的举措上,既有刚性的一刀切的均等化举措,也有弹性的、差异性的反向扶持性做法。如“新蓝天工程”兑现了“同城待遇”的庄严承诺,不但解决了广大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也使贫困学生和孤儿获得优质教育;城乡教育一体化极大地促进了全温岭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还催生了小学管理模式从“1+X”向“1=X”发展转变等创新举措。

优先发展教育就要切实加大教育投入,这是推进任何一项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教育投入是事关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对发展的投入、对未来的投入、对民生的投入,是有巨大回报或者说根本回报的投入。温岭把教育投入作为全市财政的第一投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依法落实教育经费增长要求,努力形成人人重视和关心教育事业、人人支持和参与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此,温岭建立起了“便捷有效,利于均衡”的新投入机制、新督导机制,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形象点说,就是“两确保、两监督、两优先”。两确保即依法确保“三增长二提高”;依法确保土地出让金、城市教育附加全额用于农村教育。两监督即监督教育财政全额转移支付;监督教育基金40%经费用于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促进均衡发展。两优先即优先安排农村学校发展的经费,教育预算大幅度向农村倾斜;优先安排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发展资金。第5章新农村阳光教育的绿色通道

千秋伟业,教育奠基。教育对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关系千秋万代,对每一个个体而言是事关千家万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个永久性的敏感话题。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公平正义比经济发展重要,公平正义比阳光更重要。”在一个开放民主的时代,在一个致力于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的社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公正的教育摆在首位,努力追求教育公正,做到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切实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开放与公平,辩证统一;教育公平开放是温岭市新农村教育的阳光理念与行动之一,而且是获得了最为广泛的赞誉。

强调教育公平开放,我们首先强调教育全民化的意味,即教育资源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因为全民教育侧重于教育不分地位、经济、性别等差异的教育普及。因此,要公平公正对待任何一所学校、每一位学生,缩小教育差距是维护教育公平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的公正开放当然是针对教育领域中的任何人、任何事而言的,不光学生要得到公正开放的教育资源,广大教职员工也要得到公正开放的教育待遇,首要的一条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于是,温岭公平开放的阳光教育开启了实践探索,“阳光财政”、“阳光人事”、“阳光招生”、“阳光评价”等系列“阳光之举”是温岭阳光教育公平开放的最为显著体现,也是最夺目的那一缕阳光,多次被省里树为教改、体改的典型,享誉省内外,试简介数例:

公平开放的阳光招生。大约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温岭农村生源难以稳定,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受到严重挑战,初中办学出现无序竞争,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受到干扰,高中录取社会争议很大,百姓抱怨多,校长压力大。一句话,教育公平、教育和谐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温岭市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于1999年在台州市率先实行中考招生改革。温岭市“阳光招生”政策的成效重点体现在“三个面向”上。一是“阳光招生”面向了每一位学生。把学业水平平均数作为分配的一个重要指标,旨在引导学校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学生落伍。二是“阳光招生”按学生绝对数分配,面向了每一所学校,特别是面向了农村学校。三是“阳光招生”面向了每一位家长,全市省一级重点中学招生指标100%用于分配,其余全部高中招生均采取志愿填报、电脑录取,校长手中零机动指标。2010年,职教招生也纳入了“阳光招生”系列,实行了志愿填报、网上录取。普通高中录取实现了“零挂读”。

公平开放的阳光人事。温岭率先在全省开展教师进城、新教师录用、教师职评、校长直选试点等“阳光人事”改革,推出“逢进必考”的政策。进一步规范教师进城考试录用制度,严格控制招聘指标,宽泛条件,成绩优先,避免“因人设岗”,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严格实行考试录用、自主择岗的师范生毕业分配制度;教师职评实行量化考核、评委会票决制度。至此,温岭的教育人事权已彻底得以规范,局党委只需讨论用人计划及实施方案,对于具体人选做到“零研究”,一切凭“量化成绩”由教师和考生自主择校,教育人事全部实行阳光操作。对校长采取“直选”-“海选”-“海评”这一螺旋式上升阳光人事革新,是温岭阳光人事的一大亮点。温岭在“直选”校长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海选”校长这更彰显公开、公平、公正的举措,得到有关领导和省内外媒体的高度评价;在“海选”校长的基础上,一种更高的创新之举--“海评”校长如今正在试水,即让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对校长进行“全民评价”,对得分靠后的进行诫勉谈话、调离岗位、异校交流,直至免职,以此探索校长的有效退出机制。

公平开放的阳光财政。政府财政开支与教育经费使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温岭市教育预算实施的是参与式公共预算,财政预算安排由“粗”到“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充分体现了阳光特征。一是取消“教育总会计”这一中间机构,教育财政全部直接预算到校,即“纵向预算到每一所学校”。二是“横向预算到每一项目”,大到一个基建项目,小至一项小型采购,包括年度进展和拨付计划,严格做到清晰明了,克服随机性。三是要求各校进一步开展校务公开工作,把学校的大小明细账全部透明化,实行“裸校财政”,给教师、家长一个“阳光”交代。四是教育投入进一步低位化,向农村薄弱学校、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弱势群体等倾斜。五是把通盘教育财政全部“晒”在阳光下,通过主动“晒账本”来接受全市人民的监督管理,坚决制止教育腐败行为与不正之风,确保教育一方净土。六是将年度教育预算和盘托出,提请市人大恳谈审议。教育预算要接受“当堂对审”、听取意见建议、修正完善、人大审议公示、执行监督以及向人大“报账”等系列环节。这就是参与式公共财政预算改革的整个过程,也是温岭“阳光财政”的重要一环。

强调教育开放,当然还有开门办学、办大写的教育之意,回归教育的原生态。

首先,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需要将其扩展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组织机构教育四位一体的“大教育”。在和谐的“大教育”理念下形成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有机整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企业教育等社会教育资源的工作,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校园,统筹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是教育的大生态,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学校仅仅是这个生态中的一个小小的“群落”。社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合作正成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部的影响和联系会激活学校教育活动本身的各种潜在功能和价值,给教育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动力,也给教育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内涵。学生的人格、情感、智力、经验、知识、意志、理想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交互作用和共同培养来完成。为此,和谐的“大教育”必须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和政府四者和谐的长效机制,需要切实协调、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作为家长,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切实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作为社区、社会,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主动提供相关资源,完善自身的教育功能。

其次,教育开放还强调强调扩大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中介的平台上的交往活动。现代教育活动主要不是过去“耳提面命”的直接教育,而是以教育为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为客体,师生通过对共同的中介客体的认识和改造,结成一种交往关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交往的行为,师生之间、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校与外界等无时无刻不处于交往之中。我们强调不关起门搞教育,注重教育的开放互动。教育的交流和合作从更广义上讲,则是主张教育的国际化,与国际先进教育接轨,同时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当前,推进教育国际化,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提升本国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其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程度更加深入,对各国教育的影响也更加显著。温岭与全省、全球各国一样,高度重视教育的国际化,密切与外界扩大教育交流与合作。温岭不少中小学坚持“增进友谊,加深了解,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原则,与省外、国外多个学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温岭的开放办学还尤其重视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把推进教育国际化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机结合起来,从突破知识、技术、人才瓶颈等方面,规划、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

落实上述开放办学的理念,温岭新农村教育打造了诸多阳光教育品牌: 以“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创建和谐家庭”为目标的家长工作坊,架起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立交桥;“抱团结对,示范引领”的幼儿园教育推进了资源共享;城区中心校区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的“千人支教”活动,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共生互利,尤其是与四川、湖北、安徽等省份近十所学校的东西部合作开放办学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拓展合作领域,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等等。第6章新农村阳光教育的活力元素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它是人作为劳动实践、社会交往、语言符号这三大主体活动发出者的本质特征。然而,人并不必然地就是主体,也不必然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培养人的主体性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教育终究要让人获得主体地位,促进自主发展。过多的“外铄”、“塑造”、“教化”无以形成真正的人,以往的教育在理念上就过多地强化了学生的客体性与工具性。现代教育日益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倡导师生双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一再得到高扬。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认为,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不能实现自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校教育的失败。然而,现实教育中依旧盛行的填鸭式教学、应试教育、学生读死书、不愿动脑、不做选择、缺乏创造性以及被动接受教师管理、被动接受家长的人生路线设计等等现象,说到底仍是没有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解放出来,仍然是过于重视外部因素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影响,没有将教育切实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

我们必须强调教育的自主生成,切实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的自身成长为本,让学生顺心顺性成长。教育要从“外铄”走向“内发”,强调个体发展的动因源于内在力量的道理。通过学生主体性的激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人格的形成。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学校就应该自觉摒弃各种自上而下的条条框框,扔掉那些左右学生发展的指挥棒,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学生只有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成长,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以及“教会”向“学会”的转变,体现“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哲理。总之,强调教育的自主性,就是要让学生回归“自变量”的地位,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自变量主导下的自发自为行为。拥有自主性的学生,是人格丰盈、心态阳光,富于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的鲜活个体。

人的教育又是一项极其个性化的事业。这里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与教育指向: 其一,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提出者加德纳的观点,每一生动活泼的个体都有相对而言的优势领域,应该说在其优势领域就是“天才”、“冠军”。每一个个体不同优势智能领域的充分发展才能使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得以充分体现,才能保证个体适应并立足于当今这个极具个性化的多元时代。其二,每一个个体都具极鲜明的差异性。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成长条件、环境背景、遗传因素、性格能力、学力基础等诸多方面都是千差万别,这就注定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必须时刻注重、体现、弘扬个体差异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只有切实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才有可能变成现实。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实际上就是对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负责。

正是基于对人的培养的自主性与个性发展需要的理解,温岭教育以自主个性作为学校教育的活力因素,牢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温岭市学校强调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与发展,因人而异有针对性提供合适的教育,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力促每一个学生实现生动活泼、争奇斗艳地发展。温岭新农村教育内在性地嵌入了教育生态论的理念,秉持教育的多样化、可持续发展及共生与和谐的观点,通过创建区域教育的生态环境,建立高品质的教育生态林,以人的生命成长为核心,促进“万物霜天竞自由”。充分认识教育生态法则,尊重差异,实现多元发展,使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充分激发自主发展的潜能,走内涵发展之路,以差异化发展来推进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农村教育工程建设以来,从宏观到微观,从制度到平台,从理念到行动,温岭以彰显自主个性为导向的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我的学校我做主”的学习型学校建设、国防教育融入其中的鹰隼大队摇篮训练基地建设,还有学生科技创新秀、个性化的兴趣课外阅读、翰墨飘香的书法艺术,等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