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常见心理卫生问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1:45:00

点击下载

作者:杨洋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区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社区常见心理卫生问题试读:

前言

最近几年,我国正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改善社区居民的卫生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在积极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之时,不仅要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还要不断丰富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内涵。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本书是一本以社区大众为主要读者的关于常见心理卫生的科普读物,主要介绍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及其预防措施。本书首先介绍了人生不同阶段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然后详细介绍了精神分裂症、抑郁与自杀、成瘾问题、应激后心理障碍等比较常见且严重的心理疾病。

本书在编写中,注重突出其科学性、实用性和通俗性。作者真诚地希望能在日常生活中给读者提供切实有益的建议,让本书成为广大社区朋友的心理健康卫士,为读者的健康和平安尽一份微薄之力。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虽竭尽全力仍感书中有疏漏及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期再版时完善。杨洋2013年6月(杨洋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健康与社会行为学博士、社会心理学硕士)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篇——揭开心灵的面纱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一样的吗?心理问题需要吃药吗?带着这些疑问,请跟我们进入第一篇。本篇主要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途径。●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人心理功能正常,没有心理疾病,能够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就算得上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也有客观的评判标准。不过,这种标准不是通过仪器进行检查,而是根据心理测验、科学观察和个人主观体验等方面的材料来综合分析和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般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1)智力正常。智力落后的人通常较难适应社会生活,所以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一般来说,智商在130以上为超常,智商为90~130为正常,智商为70~89为亚中常,智商在70以下为智力落后。(2)情绪适中。这是指情绪的产生有适当的原因,比如一个正常的人不会无缘无故地生气或者是懊恼。一种情绪持续的时间也会根据情况变化而改变,不会让人长期陷入悲伤或痛苦之中。此外,情绪的主流应当是愉快的、欢乐的、稳定的,而非消极、悲观的。(3)意志健全。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健全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具体体现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三个方面。一个意志健全的人,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到目标,并善于明辨是非,能当机立断地采取行动,在作出决定、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4)反应适度。人对事物的认识和反应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有的人反应迟钝,有的人反应过敏,但这种差异应有一定限度。反应适度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反应符合情境,对外部刺激有合适的反应,既不过分,也不突然,没有过敏或迟钝等异常现象。(5)自我意识明确。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它反映了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都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把“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有机地统一起来,并根据自我认识和评价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个体和环境保持平衡。(6)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所形成的关系,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人际关系和谐具体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彼此心理相容,互相接纳、尊重,对人情感真诚、善良,以集体利益为重等多个方面。(7)适应社会生活。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能充分了解各种社会规范,自觉地运用这些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而且还会让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保持协调一致。当个人与社会出现矛盾时,会及时修正和调节自己的计划和行动,而非妄自尊大、一意孤行,或者逃避现实。● 心理健康重要吗?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起,共同构成了健康中两个不可分割的层面。

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不良心理可能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产生躯体疾病。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生活幸福,顺利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所以,心理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什么是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相对于生理卫生而言的。狭义的心理卫生是指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但从广义上讲,心理卫生是指维护和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减少心理和行为的问题与疾病。

心理卫生的任务是探讨如何维护、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措施及各种活动,也是达到心理健康的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人都把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看成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心理卫生思想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而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则兴起于20世纪初。我国的心理卫生运动起步较晚,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才正式成立。该协会的成立对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心理卫生工作是怎样开展的?

我国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目前主要采取的是三级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即对普通人群心理疾病的防范,主要任务是指导正常人健康地生活,克服种种危机,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更健康的发展。比如,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帮助人们掌握预防和发现心理疾病的方法等。

二级预防:即防范潜在的一些危险,主要任务是使轻度的心理异常不出现急性发作或转变成慢性,减少心理障碍造成的损害和副作用,降低发病率,并防止已经发现的病例蔓延。

三级预防:即临床干预,这主要是针对心理疾病病人而言的,这些人的行为和情绪都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异常,必须由医生对他们采取药物等治疗。从事三级预防的工作单位是各级各类精神病防治医院、精神病防治所,以及普通医院的心理卫生中心。● 如何区别心理正常与异常?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人的心理也是如此。心理异常是与心理正常相对的一个概念,异常即为不正常、失常,心理异常就是指个体偏离了正常的心理、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由于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因此找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之间的绝对分界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区别心理正常与异常:①运用各种心理测验,如记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看受测者是否处于心理正常的范围内。②正常人的行为都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如果个体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明显不适应的时候,可认为此人心理异常。③根据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来进行判断,符合标准规定症状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个体,肯定属于心理异常。④自己认为有心理问题并主动求助的一般都不严重;自己认为没有心理问题,专业人员通过各种表现判断有心理问题的,一般很可能是心理异常。

在临床上判断心理是否异常,一般则依据以下三个原则:(1)统一性原则。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否统一,是决定其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说话办事能被常人理解,不感到离奇、出格时,其心理一般是正常的。如果他看到了、听到了实际上不存在的内容,主观、客观不一致,那么心理肯定是不正常的。(2)协调性原则。一个人应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是相互配合、整体协调的,如遇到值得高兴的事就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表现出愉快的表情和行为举止。如果失去这种协调性,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就会出现矛盾,如失去亲人时,反而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就表明这个人心理有异常。(3)稳定性原则。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稳定性被打破,如一个本来乐观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寡言,或者一个情绪稳定的人突然变得脆弱,一点轻微的刺激就让他号啕大哭,都预示着心理可能出现了问题。● 心理问题是否有轻重之分?

心理问题泛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一切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等,自然有轻重之分,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1)心理烦恼:这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暂时性情绪烦恼,自己可以识别和调节,一般不会持续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能够正常地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也不影响他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负性事件,如失业、失恋或是天灾人祸等,都可能让人产生心理烦恼。只要正确应对,心理烦恼一般都能逐渐缓解和消失;但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有可能形成持续的心理问题。(2)心理问题:指由一定的心理刺激因素诱发,出现的暂时或局部的情绪问题,自己可以识别但是难以摆脱,对个体的社会功能有轻度影响,需要旁人或者心理医生调节才能得到缓解。个体出现心理问题时,最好是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的话,问题可能会加重。(3)心理障碍:这是一种持久的、较大范围的情绪障碍,自己可以识别但是无法摆脱,普通人难以提供帮助,一般需要心理医生调节。虽然一般不影响其他人,但社会功能会部分丧失,影响到个体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在解决心理障碍这类问题时,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样重要。(4)心理变态:指显著的、持久的、稳定的,在认知方式、情感反应、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异常偏离,自己难以识别或者尽管能够意识却无法摆脱,很少主动求助于他人,一般会影响到其他人。个体身边的人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种行为模式的不正常。但由于当事人不愿主动就医,治疗效果较差。(5)心理疾病:指由明显的生物性因素而导致的个体在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中的障碍,病人自己一般无法识别和调节,也拒绝治疗,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并且可能会危害到他人。由于其病因同遗传变异、神经生化以及脑结构异常等相关,因此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并且需要长期治疗和社会监护。这种类型的疾病一般叫精神病。● 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求助者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帮助求助者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心理咨询主要针对的是正常人,着重处理正常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一般时间较短,不用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心理医生对求助者的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心理疾病病人,一般治疗时间较长,有时还要辅以药物治疗。在人们的生活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往往被看成是一回事。

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出现心理问题时,可以向心理咨询师求助,以得到专业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保密原则。为求助者保密是心理咨询师的最基本的职业要求,不论求助者说什么,心理咨询师都会保密,除非得到求助者的许可,否则不会透露给其他任何人。(2)中立性原则。心理咨询师会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不会以道德观念来评判事情的对与错,求助者不用担心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会遭到嘲笑和指责。(3)助人自助的原则。心理咨询师通常都不会简单地给予求助者具体方法上的指导,而是引导和帮助求助者自己找到问题所在,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遗传和生理性因素,又有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1)遗传性因素: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精神疾病中,尤其是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等,遗传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心理问题与遗传并无直接关系。(2)生物性因素:个体的身高、体重、比例和外表特征等,如果与正常人有着较大差距,也可能导致其出现心理问题。(3)社会因素: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的心理都会受到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个体在适应这些外界环境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应激而导致心理异常。(4)心理因素:每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记忆、性格等都因人而异,个人的生活方式、追求、理想等也有所不同,在应对外界事件时心理活动自然有所差异,这也是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心理问题会导致身体疾病吗?

人的心理问题对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这一点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已经有所揭示,如中医提出的“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脾”之说。现代医学也已证实,人们在受到刺激产生心理变化的同时,生理也会有所变化。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应激。当刺激过于强烈、持续时间过长,人体相关组织器官可能出现病理性改变,最终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即“心身疾病”。● 心理疾病是否可以用药物治疗?

虽然对于一般的心理疾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法来解决,但并非所有的心理疾病都只能靠这种方式来处理。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往往服用精神药物才有更好的疗效、作用。比如,抑郁症的病人通常都需要服用抗抑郁药以减轻抑郁症状,焦虑症的病人则可选择能够减轻焦虑、紧张、恐惧,稳定情绪并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焦虑药等。● 什么是神经症?

神经症又名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神经症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此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其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也就是说,尽管神经症病人表现出精神和躯体方面的多种症状,但实际上身体并没有任何病变,起病的原因通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神经症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患病率相当高。● 个人心理健康应该怎样维护?

心理健康的维护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的最好办法。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同,自然没有万能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技巧,有的只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一般性原则。(1)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自我认识的错误往往是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有着清晰的自我认识,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客观评价和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既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也不因自己的不足而畏首畏尾。(2)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能否正确地面对现实和适应环境是心理正常与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标准。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坦然接受现实以及环境的变化,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改造环境以满足自己的主观意愿。心理有问题者则往往置客观规律而不顾,脱离现实或逃避现实,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自然只落得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的下场。(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得到他人的关心、支持和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消除孤独感,改变个体不良心境;同时,在关心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感,从而有利于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4)努力工作,适当休闲。工作对于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工作不仅能使人保持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把理想转化为行动,而且可以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让人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忙碌而压力巨大,人们还应当学会适当休闲来调剂身心健康。(5)寻求他人的帮助。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当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譬如情绪难以平静、无法客观地认识自我时,不妨与亲人和朋友多加沟通,取得他们的心理安慰和理解。必要的时候,应当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而不要等到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时才想到找人帮忙。● 哪些行为可能是心理疾病的征兆?

我们要想知道自己或者他人是不是患了心理疾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观察和判断:(1)工作、学习、思维等能力与以前相比明显下降。(2)情绪恶劣,经常感到悲观、抑郁、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3)自卑,对人际交往感到恐惧,在社交场合有手足无措、脸红心跳之类的表现。(4)经常感到躯体痛苦,如长期慢性疼痛、长期失眠、体力下降等症状,但到医院检查又发现不了原因。(5)有反常的、自己控制不了的行为,如反复洗手、关门等。(6)极度讨厌自己或厌恶他人,感觉人生失去意义,行为消极,经常感到无助。

以上症状如果持续3个月以上,并且已经明显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或生活,当事人就需要到专门的咨询和治疗机构去检测,看自己是否患了心理疾病。儿童期心理卫生篇——走好成长的第一步儿童期是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形成、发展的关键期,而儿童在发育的某阶段经历的各种心理、行为方面的暂时性适应不良,称为“心理社会发展失调”,经适当的行为指导可痊愈。本篇主要介绍儿童期在心理、生理和行为上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应对方式。● 儿童心理有什么特点?

儿童期是指个体从婴儿期到学龄初期这一阶段,其年龄范围通常划分为1~12岁。这一阶段是人生发展变化较大、较快的时期。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就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的心理特点如下:(1)好奇心强。儿童生来是好奇的,对周围的一切事物特别是新鲜事物都感兴趣,什么都要探个究竟。几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拿。四五岁的儿童,好奇心的表现愈加强烈,凡事都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甚至还会把玩具拆开。对于儿童的这种好奇心,父母要能够理解,不要因为儿童问题多而予以斥责,最好能够满足他的好奇心,认真地对他询问的问题给出答案。(2)喜欢模仿。模仿是儿童的本性,在不到一岁大的时候,儿童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时则能模仿复杂的动作,模仿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大提高得很快。在这段时期内,老师、父母和其他经常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的言行、性格及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发展和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儿童知识经验贫乏,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父母应当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避免儿童习得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3)情绪不稳。儿童的情绪波动较大,远不及成年人稳定,往往取得一点成绩时就得意忘形,受了一点挫折后又立刻灰心丧气。儿童在处理事情和与人交往时,一般都会表现出易情绪化、控制能力差、常出现冲动行为等特点。当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儿童的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稳定。(4)意志力差。儿童在两三岁时就出现了意志的最初表现,能够为了某个较远的目的而有意抑制或延缓自己的行为,如为了吃零食而暂时听父母的话。但总的来说,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前,比较缺乏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遇到困难时容易中止正在进行的活动。不过,对于自己非常感兴趣的活动,儿童还是能表现出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力。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后,儿童的意志力明显增强。(5)思维发展存在阶段性。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同的特点。儿童在3岁以前,思维是通过实物及伴随着动作来实现的,称为动作思维。3岁及以后,儿童的动作思维逐渐减少,形象思维得到加强,这时儿童已经能够借助物体形象或表象来思考。到了6岁左右时,儿童的抽象思维也开始萌芽和发展。父母应了解儿童的这一思维的发展特点,以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 儿童会产生心理问题吗?

儿童期是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遗传、家庭、社会环境、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不良影响,都可能给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带来危害,从而让儿童形成这一时期特有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疾病。我们国家儿童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很高,占在校儿童的10%左右。这些儿童虽然能够在校学习,但往往表现出品行欠佳、成绩过低等现象。他们长大以后,犯罪的比例较其他儿童高,学业、工作成绩也相对较差。

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越不和睦,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差。有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离异家庭的儿童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往往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不爱学习,敌视同学,并可能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2)教育方法错误。对儿童溺爱迁就、百依百顺,会让儿童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父母对子女要求过高,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会使儿童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形成抑郁、孤僻、退缩、逆反等不良心理。(3)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儿童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自主判断力不强,经不起外界的诱惑。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往往会腐蚀儿童的心灵,如有些儿童效仿某些成年人讲究吃喝玩乐,说大话、假话等。● 什么是儿童焦虑症?

焦虑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以女孩较为多见。患焦虑症的儿童感情脆弱,对外界环境的细微变化过于敏感,表现出烦躁不安、担心害怕、哭闹不停等现象。还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缺乏、尿频、气促、出汗、恶心、呕吐、多汗、头昏、乏力等症状。这类儿童夜间往往不敢单独睡,需要母亲的陪伴才能入睡。

根据儿童焦虑反应的表现,可将儿童焦虑症分为三种类型:①分离性焦虑,指儿童与依恋对象如母亲、家庭或其他熟悉环境分离时出现过分焦虑;②社交性焦虑,指儿童与陌生人接触时出现持续的过分退缩;③恐怖性焦虑,即总是提心吊胆,担心可能遇见有害的事物或情景。

除此之外,还可以把儿童焦虑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焦虑症通常是在没有任何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发作,患儿在病情发作时表现出极度不安、恐惧和难受,并常伴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痛、心慌、胸闷、大汗淋漓、尿频等症状。慢性焦虑症的患儿症状不明显,通常表现为坐立不安、活动增多、注意范围缩小、学习成绩下降、情绪易激动、难与同伴相处等,并伴有易醒、爱做噩梦、梦呓等睡眠障碍。

引起儿童焦虑症的主要原因有:(1)父母的影响。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性格特征对儿童焦虑症产生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具有敏感、犹豫、多虑、缺乏自信等一些焦虑表现的父母,子女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2)家庭环境不良。如果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如父母经常吵架或者打架,以及父母离异等,都容易使儿童产生焦虑反应。一些灾难性事件,如亲人患有重大疾病或者死亡,也会让儿童焦虑。(3)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苛求,管教过严,不考虑这些要求是否超过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让孩子整天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便导致焦虑。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在家中对其百依百顺,致使孩子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结果当孩子走出家门离开父母时,不知如何面对社会和处理人际关系,在社会上或学校里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时往往容易发生过度焦虑反应。(4)自我要求过高。有的儿童具有完美主义人格,责任心过强,对自己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以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赞扬,一旦达不到预期目标,就会在心理上形成较大的压力。这种过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也往往会引发焦虑。● 怎样预防和应对儿童焦虑症?

当孩子出现轻微焦虑症状时,则应当弄清楚发生焦虑反应的原因。若属客观原因,家长应尽量帮助其解决;若属主观原因,家长则应让孩子认识到这些原因与焦虑的关系,引导孩子从主观上努力克服焦虑。

当焦虑症状比较严重时,就需要到医院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有的还可能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如服用抗焦虑药物等。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认识到儿童焦虑症的危害,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其具体措施如下:(1)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业。不要让孩子的学习负担过重,不要把孩子的考分看得太重,不要单纯用成绩分数来评定儿童的好坏,保证孩子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充分的娱乐时间。(2)帮助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针对儿童性格上存在的弱点和缺陷予以纠正。(3)不要用严厉的惩罚手段教育孩子,避免过强的精神刺激,注意循循善诱,根据孩子的年龄、智能水平、心理状况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4)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保持夫妻关系和睦,少吵架,更不要大打出手,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争取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生活环境。●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即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与同龄儿童相比,患儿具有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活动过度或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儿童多动症发病较早,一般在6岁前发病,在3岁左右就很明显,通常会持续到学龄期。男孩多于女孩。儿童多动症的产生除了与遗传、生物性因素有关外,还与社会、家庭、心理因素的影响密切相连。不良的社会环境或家庭条件如经济贫困、住房拥挤、父母性格不良等,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

儿童多动症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1)活动过多。患儿在婴儿期就可表现出不安宁、过分哭闹、活动增多等现象。上学后更加突出,往往有不分场合的过多活动,如上课时小动作不停,或不停地敲打桌面,或在桌面和课本上乱涂乱画,甚至还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动;下课后则如脱缰的野马,不顾危险地攀高或与别人打逗;晚上睡觉时也不安稳,不断在床上来回翻动。(2)注意涣散。这是患儿的一个突出而持久的特征表现,他们会因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年龄越小,集中注意的时间越短。由于注意难以集中,因此做事常常有头无尾、丢三落四,不能专注于某一项活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成绩低下,但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3)冲动任性。患儿的自控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做事通常不假思索,不顾后果,全凭冲动行事。特别容易激怒,爱发脾气,倔犟,情绪不稳,常为一些小事而哭喊吵闹,对不愉快的刺激往往会做出过分的反应。有时甚至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有伤人或自伤的行为。(4)动作笨拙。由于神经发育障碍而导致其在精细协调动作上显得较为笨拙,如翻掌、对指运动、系鞋带、解纽扣等都不灵便,可能有视 听转换困难、听觉综合困难、视运动障碍、空间位置感觉障碍等神经系统问题。少数患儿还伴有言语发育迟滞、言语异常障碍。

有许多家长一见自己的孩子比他人的孩子显得活跃一些、兴奋一些,或者是上课注意不集中时,便怀疑自己的孩子患了儿童多动症。其实儿童多动症与儿童好动不是一回事,二者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具体区别如下:①多动症儿童的活动通常是杂乱的,没有目的性的;而好动儿童的活动则是有目的、有序的。②多动症儿童是在各种活动中一贯地表现出多动、注意不集中、冲动任性等特点;而好动儿童一般只是在某一个活动或者某一个场合中有多动的表现。③多动症儿童始终都不能专注于某一项活动;而好动儿童在面对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看儿童动画片时,能安静很长时间。④多动症儿童的多动不分场合,一些举动难为人们所理解;而好动儿童,即使特别淘气者的举动也并不离奇,有其原因。● 怎样预防和治疗儿童多动症?(1)做好婚前检查工作,避免近亲结婚。婚前选择配偶时要注意对方是否有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疾病。(2)加强母亲的孕期保健工作。孕期尽量不要患病或吃药,禁烟酒,避免早产、剖宫产及其他分娩障碍,防止生产时婴儿出现脑组织受伤,提倡自然分娩。(3)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避免儿童食用含铅食品如皮蛋、爆米花、铅质焊锡罐头食品等。防止儿童接触铅制品如含铅的蜡烛、玩具等,尤其不能让他们将这类物品放入口中。(4)部分患儿可以自愈,但如果任其自然的话,大部分患儿的这一症状都会延续到成年。父母应当及时发现孩子这一问题,主动到医院求助。治疗多动症通常会采用的药物有右苯丙胺、哌甲酯(利他林)、米拉脱林等,但这些药物有睡眠不好、食欲不佳等副作用,父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孩子用药。(5)在治疗期间,父母和学校应当给患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要关心和帮助孩子,培养他们专心致志的能力,并给予适当的户外活动训练。● 什么是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发育障碍,起病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岁以内),男孩多见,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主要特征。孤独症的病因可能与家庭环境、遗传、脑部疾病、母亲孕期生病用药等影响有关。这类疾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表现为不会对亲人微笑、没有亲近心理,如亲人要把他抱起时,他不会伸手做被抱的准备,也不会将身子贴近亲人。(2)社交困难,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感情联系,即使对父母也毫不依恋,如同陌生人。但与陌生人相处时,也不感到畏缩。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情感反应,常常说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语或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来。(3)语言发育迟缓,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不会用手势表示“再见”等,不会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及音调等与人交往。缺乏想象力和社会性模拟,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去用玩具“做饭”、“开火车”、“造房子”。(4)表现出仪式性行为和强迫行为,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如反复给玩具排队、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都表示反对和不安等。(5)可能有感知障碍,视、听、触等多种感觉迟钝或过敏,存在认知障碍、智力低下、抽象思维能力差。少数患儿可能伴有癫痫发作。● 怎样预防和治疗儿童孤独症?(1)让儿童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南瓜、菠菜、油菜、空心菜、香菜以及红黄色水果等,保证儿童吸收到足够的维生素A。(2)加强父母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父母应多与孩子接触、交流,多带孩子到儿童娱乐场所去活动;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交往,建立友谊。(3)孤独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教育训练。教会患儿有用的社会技能,如日常生活的自助能力、与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对公共设施的利用等。训练应讲究技巧和方法。如在进行语言训练时,应创造条件和情景,鼓励患儿尽量用言语与人交流;当患儿出现一些用词不当、词语颠倒等问题时,父母和老师一定要耐心地倾听,不能表现出不耐烦、不在意,以免伤害其自尊心。具体的训练内容和技巧,父母应当向专业的医生求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4)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本身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认知能力,也不能建立正常的行为,目前还达不到根治的效果,只能帮助儿童对环境更为适应。因此,药物应当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 什么是儿童强迫症?

强迫症是指以反复的、持久的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病人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出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儿童强迫症是指以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童年和少年期神经症亚型。在儿童时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患儿智力大多正常。

儿童强迫症的具体表现多种多样,如反复数天花板上吊灯的数目,反复数图书上人物的多少,强迫计数自己走了多少步路,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反复检查作业是否做对,反复检查衣服鞋袜是否放得整整齐齐等。如不让他重复这些动作,他们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

儿童强迫症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0~12岁之间。引起儿童强迫症的原因有:①精神因素,这是强迫症的主要诱发因素,当患儿在生活中碰到重大变故如父母离异、亲人伤亡等精神刺激时,易出现强迫症状;②性格因素,这也是强迫症的诱因之一,因为患强迫症的儿童性格大多内向、胆小拘谨、优柔寡断、行动较古板;③家庭因素,比如父母性格内向,有洁癖、强迫行为时,儿童也可能会患上强迫症。

需要注意的是,有强迫行为并不等于是强迫症。强迫行为在小学高年级男生中较多见,其主要表现类似于强迫症,如反复计数、反复洗手等。但是正常儿童在其发育过程中强迫行为只是暂时性的,生长到一定阶段便会消失,因此不应把儿童这些强迫行为视为不正常。只有当这类呆板、机械的行为保持时间长而且严重地造成儿童适应不良时,才可考虑其是否患了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一般应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轻症患儿可以边治疗、边上学;较严重的患儿应暂时休学,待病情好转后才可继续上学。儿童强迫症治疗的效果通常较好,多数患儿经过治疗后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能恢复正常。特别强调,家长和教师要同情和理解患儿,因为患儿的有些表现虽然涉及思想、道德、品行问题,但实际上是强迫症引起的,不要将其与品行不端混为一谈。● 什么是儿童恐惧症?

儿童恐惧症是指儿童对某种物体或某种环境的一种无理性的、不适当的恐惧感,一旦面对这种物体或环境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极端的恐惧感,以致会千方百计地躲避这种物体或环境。几乎每个儿童在其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反应,如害怕动物、死亡、昆虫、黑暗、学校等,但只有那种带有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以及伴有回避行为的心理,才称得上是恐惧症。一般来说,当儿童对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过分的恐惧情绪,如出现回避、退缩行为持续有1个月,并导致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时,才可以判断为该儿童患了恐惧症。

儿童恐惧症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1)动物恐惧症:如怕猫、狗、蛇等动物,个别儿童甚至会害怕到精神失常的程度。(2)社交恐惧症:如怕与父母分离,怕生人,怕当众讲话,怕拥挤,怕与异性接触,怕见老师,怕上学校,怕考试等。(3)自身损伤恐惧症:如怕出血、怕鬼怪、怕生病、怕死等。(4)对自然事物和现象恐惧:如怕黑、怕闪电、怕雷击、怕独居室内、怕登高等。

儿童恐惧症主要是受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而产生的,这其中又以父母的行为方式和教育方式不当为主。如对孩子溺爱、过于呵护,用吓唬威胁的方法教育孩子,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恐惧,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等。

对恐惧症患儿的治疗,首先要了解引起儿童产生恐惧症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心理治疗就能解决问题,但个别较为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药物治疗。● 什么是儿童学校恐惧症?

儿童学校恐惧症属于儿童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是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常见于学龄儿童,女孩较男孩多见,主要表现出对学校的恐惧,如强烈拒绝上学,长期旷课,对上学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并常诉说自己有病,但到医院又查不出疾病所在;不过其在家时则可以正常学习,亦无其他不良行为的表现。

产生学校恐惧症的原因,可能与儿童对与学校有联系的事物的恐惧、学业上的失败、对学习厌倦、害怕与母亲分离等有关。

对儿童学校恐惧症的治疗,除了采用一般儿童恐惧症的治疗方法外,还应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着手。学校应当根据患儿在校学习的困难特点做出适当的改进,父母也可以考虑换班或转学以使患儿尽快建立自信心。在家里父母则应当调整教养方式,改善家庭气氛,减少自身的个性特征、行为方式和情绪反应对患儿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什么是儿童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表现为个体反复而持续地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包括反社会、攻击性或对抗性行为等。这种持久的、严重的违纪行为,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很常见。具体表现为过分好斗或霸道、残忍地对待动物或他人、严重破坏财物、纵火、偷窃、反复说谎、逃学或离家出走、过分频繁地大发雷霆、对抗性挑衅行为、长期的严重违拗等。明确存在这些表现中的任何一项,均可视为品行障碍。儿童品行障碍的产生,有社会、家庭和生物学三方面的因素。

轻度品行障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识别:①经常逃学,擅自离家出走,不顾父母的禁令而常在外过夜。②与别人接触时显得踌躇、害羞、内向,突出表现为退缩,交往活动减少。③以自我为中心,经常说谎,对他人怀恨在心或心存报复,长期与父母或老师对抗,好发脾气等。

严重品行障碍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参与社会上一些不法团伙,故意损坏他人财产、公共财物,反复欺辱他人。②在家或在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或参与勒索、抢劫他人钱财的活动。③故意伤害他人,故意纵火等。

对于患有品行障碍的儿童,除了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外,还需要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帮助,其中家长和教师的模范作用至关重要。● 什么是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是学龄儿童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是指智力正常、身体没有缺陷的儿童,无法像同龄人一样正常地完成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学习活动。但这类儿童并非呆傻或愚笨,只是学习中的单一方面的能力低下,其他的功能则较为正常。因此,这类儿童常会出现某一门功课成绩好,而另一门功课成绩差的偏科现象。学习障碍在小学生中比较多见,且男孩多于女孩。引起儿童学习障碍的原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生理性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

儿童学习障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障碍:指患儿的阅读能力大大低于其年龄和智商水平,不能正确辨认拼音和汉字,理解能力差,有时甚至上下、左右、高低、前后也分不清。(2)计算障碍:指患儿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差,完成数学作业困难。(3)书写障碍:指儿童难以把看到的文字写下来,或者难以把想到的东西画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要判断儿童是否有学习障碍,要确认学习成绩不好是由某种学习技能障碍引起的,而并非智力低下导致的,也就是说,这类儿童的智力发展应该是正常的。当儿童出现学习障碍时,家长和教师不要歧视这类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同情和帮助,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还要学会对患儿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 什么是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是多发于儿童期的运动性或发声性肌肉痉挛,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动作,影响部位及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最多见的是一种突然、短暂、重复、刻板的一群肌肉或数群肌肉的小抽动。其具体表现为眨眼、挤眉、龇牙、做怪相、耸肩、转颈、点头、转动躯体、甩动手臂等运动性抽动,也可表现为类似咳嗽声、清嗓声等发声性抽动。一般情绪紧张时症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睡眠时则会消失。

儿童抽动症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千万不可因此责备或惩罚他们,因为孩子的动作是不可控制的,并非有意所为。家长应当及早送患儿到医院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免症状加重。● 什么是智力障碍儿童?

智力障碍儿童就是在智力发展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或在智力发展上有严重障碍的儿童。这类儿童往往需要到专门的学校接受特殊的教育。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可能患智力障碍,父母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早诊断,进行相应的治疗。一般来讲,智力障碍儿童有以下一些特征。(1)言语和思维方面:表现为言语发育迟缓,表达能力差,思考与领悟迟钝,缺乏抽象、概括能力。重度或极重度者言语能力丧失,几乎无思维能力。(2)感知方面:表现为感知缓慢,知觉范围狭窄,很难区分物体形状、大小、颜色的微小差异。(3)注意和记忆方面:表现为注意不集中,注意广度明显狭窄,记忆力差、识记速度慢和再现不准确。(4)情感方面:表现为幼稚、不成熟、情感不稳定,缺乏自我控制,易冲动,以及胆小、孤僻、害羞、退缩等。(5)运动和行为方面:表现为体形不匀称,运动不协调,灵活性差,或表现出过度活动,有破坏、攻击行为或其他不良行为等。● 什么是儿童肥胖症?

儿童肥胖症是指儿童摄入的热能超过消耗的热能,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情况。这是一种现代社会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开始的时候仅仅是体重超标,但如果体重一直增长下去,就会引发很多躯体疾病,并伴有心理上的障碍,如自卑、胆怯、孤独等。有些儿童看起来还不太胖,但体重严重超过标准体重时,也要引起注意。

造成儿童肥胖症的原因有很多,如运动过少,有喜欢吃甜食、吃零食的习惯等。要防止儿童出现肥胖症,父母应当在保证营养平衡的基础上,适当控制儿童饮食,提高儿童的自控能力,让其少吃含脂肪和糖多的食物,如动物油、油炸食品、糖果、甜食等,并增加儿童每天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当儿童出现肥胖症时,不要使用禁食、饥饿、半饥饿或变相饥饿疗法来快速减肥,也不宜使用减肥药和减肥食品以及手术治疗,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运动为基础、控制饮食为辅的治疗。● 什么是儿童抑郁症?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时期的以持续的心境不愉快、抑郁情绪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它的发生跟儿童的性格、家长的影响以及一些灾难性事件如亲人去世有关,此外,还有生物学上的因素。

儿童抑郁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愿与他人交往,孤独、离群,对任何事物都无兴趣。(2)经常自我责备和贬低,认为自己很笨、很差,同时又很敏感。(3)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热情,成绩下降,思维迟钝。(4)有的患儿会变得固执,烦躁不安,易发脾气,喜怒无常,爱挑衅,有破坏行为和攻击行为。(5)患儿通常还有各种身体症状,如头痛、腹痛、失眠、食欲不好等。

当发现儿童有抑郁症症状后,家长应多给孩子以关心、安慰,给孩子以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断、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心理治疗或服用抗抑郁药物。● 什么是儿童睡眠障碍?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睡眠时间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都称为睡眠障碍。儿童期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有入睡困难和睡眠不安、夜惊、梦魇、梦游等。入睡困难表现在儿童经常该睡觉时不愿上床睡觉,或者即使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者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引起儿童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如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及功能的失调,身体有病、疼痛或不舒服,以及过度惊吓、受到重大刺激等。当儿童出现睡眠障碍时,家长应仔细查看是不是由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所引起,如果是则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安慰和鼓励,并合理安排儿童的作息时间,培养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当儿童做错事后也不能用威胁、恐吓的语言甚至是体罚来惩罚儿童。如果不是心理问题引起的,或者病情比较严重时,应到医院诊断、治疗。● 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是指在性发育年龄以前出现了第二性征,即阴毛、腋毛出现,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外生殖器发育,女生乳房发育等。目前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前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前月经来潮,男孩在10岁前开始性发育,即可诊断为性早熟。

性早熟之所以会给儿童带来不良影响,是因为一方面在智力和性心理尚未成熟之时,性早熟的儿童易发生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在第二性征提早出现的同时,往往伴随有骨骼生长的加速,所以性早熟的儿童虽然暂时看起来比同龄人长得快和长得高,但由于骨骺的提前融合,最终身高可能比正常人矮小。

当家长发现女孩未到青春发育年龄即出现乳房提前增大、身高增长加速,以及男孩提前出现睾丸和阴茎增大、身高增长加速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家长应如何做好孩子儿童期的心理卫生工作?

家长应当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按照其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以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具体地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温馨和睦的家庭,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形成愉快的心情与开朗的性格,并愿意将自己思想、感情的变化告诉家长。如果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甚至分居或离婚,很少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都会使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进而会让孩子变得情感冷淡、精神紧张、性格怪异,并出现一些不良行为。(2)尊重儿童的自尊心,正确地表扬和批评。儿童有进步时,应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增强其上进的信心。家长和老师不应把儿童单纯地看成是不懂事的孩子,要学会尊重他们。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要耐心地进行教育,不能一味地指责和训斥,更不要任意打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父母不注意给孩子留“面子”,经常在孩子的同伴或他人面前责骂孩子,会激起孩子的敌对和紧张情绪,并让孩子形成自卑、报复等不健康的心理。(3)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儿童期是孩子个性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孩子的心理不稳定,其模仿性强、辨别是非能力差,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榜样的作用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家长、老师、同伴及周围其他人的言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和行为方式的养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的孤僻、胆怯、固执、恐惧、说谎等不良行为往往都是从父母处习得的。因此,父母应当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4)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安排好儿童的生活和作息。儿童的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很多都是由于生活环境不好造成的。父母要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环境,指导儿童按时起床、吃饭、学习、游戏、睡觉,让儿童能够劳逸结合,使他们的身心得以愉快健康地发展。(5)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教育方法不正确,都会直接影响到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孩子娇生惯养、百依百顺,会让孩子变得自私任性、骄横跋扈,遇见困难就退缩,形成自大、好高骛远等不良心理特征。对孩子要求过高,动辄训斥打骂,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出现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身为父母,应当多看书、多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青少年期心理卫生篇——让青春之花绽放在青春期到来时,青少年在躯体和心理方面呈现快速的发展,表现为身体急剧的生长和变化,肌肉、骨骼等组织快速发育,生殖系统逐渐成熟,第二性征逐渐显露。随着身体的发育,青少年必须适应发展中的新自我,同时还必须适应别人对自己新形象所表现出的反应。但由于身心方面不一定能平衡发展,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成长困惑。● 青少年期心理有哪些特点?

青少年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年,逐步走向成熟的中间阶段。人在青少年期的生理变化和环境的影响下,心理发展上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特点。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点如下:(1)智力发展显著。由于大脑功能的不断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个时期,青少年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能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来反映事物的关系和内在联系,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青少年爱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和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但毕竟人生经验不足,因此常常对人生感到苦恼、迷茫、沮丧和不安。(2)自我意识趋于成熟。进入青少年期后,随着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以及独立生活道路的客观要求,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日渐成熟。他们开始学会了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进行关注和评价,并以此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不过,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有时会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高,一旦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又往往变得灰心丧气、萎靡不振。他们对他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很容易因为他人的评价而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3)性意识开始觉醒。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生理功能的成熟,其性意识也开始觉醒。具体表现在对性知识的渴求、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对异性的爱慕、对爱情的向往、出现性幻想与欲望、产生性冲动与自慰行为等方面。尽管这些性心理活动的表现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必然,但由于社会文化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的缺乏,往往使得青少年无法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正常的身心变化,从而出现心理障碍。(4)情感的矛盾性。青少年的情感非常丰富,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矛盾性。其中包括:①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即在生活上不愿被父母过多地照顾和干预,也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但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以及经济上的不独立,又不能不依赖父母;②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即在心理上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但实际上因为年龄小和不成熟,思想和行为的盲目性较大,又带有明显的幼稚性;③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即一方面渴求得到他人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内心的秘密被知晓;④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即青少年希望自己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又往往难以做到这一点,有时甚至会鲁莽行事。(5)意志力有所增强。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时,不像儿童那样轻易求助于他人,往往喜欢独自思考,克服困难,表现出良好的主动性和坚持性。在面对生活中的矛盾时,青少年能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经验较为迅速地辨明是非,作出决定,行动有一定的果断性。●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很多,如学习困难、考试焦虑、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低等。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学习类问题。这是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尽管国家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依然普遍存在。青少年学习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容易出现精神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缺乏、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多种症状。由于考试的重要性,青少年往往会出现考试焦虑情绪。考试焦虑严重的青少年,常常在考前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缓解,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形成胆怯、紧张、不安的心理特征。(2)人际关系类问题。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这些关系处理不当会引起青少年的不良心理反应。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同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显得愈来愈困难,部分人会压抑和抑制情绪,有的会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如果教师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