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0:11:38

点击下载

作者:高树中,杨骏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灸治疗学

针灸治疗学试读:

前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于由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还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个专业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请他们参与主编确定,列席编写会议和定稿会议,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参加教材间内容统筹、审读稿件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权威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优秀教师,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权威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6月

编写说明

针灸治疗学是研究和运用针灸方法治疗各科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本课程对于步入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是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的精神,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宏观指导下,以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与医疗卫生实践接轨、为临床服务为目标,依据中医药行业人才培养规律和实际需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的,旨在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

自针灸类专业在20世纪80年代从中医专业分化出来后,各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学专业使用的《针灸治疗学》主要有5个版本。最早的版本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杨长森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突出的特点是较为传统简练;第二个版本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学敏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年),突出的特点是较为全面翔实;第三个版本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经络辨证,现代气息较为深厚;第四个版本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高树中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突出的特点是精编实用,强调针灸自身临床特点;第五个版本是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高树中、安徽中医药大学杨骏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年),突出的特点是精编实用,强调针灸自身临床特点,并注重与现代临床的紧密结合。

本教材是《针灸治疗学》的第六个版本。在编写过程中,遵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原则和基本要求,在参考前几版,特别是“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基础上,着重突出了以下几点:一是注重了针灸治疗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强调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和八纲辨证,阐述了经络辨证在针灸治疗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的规律性;二是注意了与《中医内科学》等中医临床学科教材,特别是与《针灸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等针灸学教材的协调一致性和系统完整性;三是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在参考前几个版本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了部分内容,如在总论的针灸治疗原则中加入治神守气,在各论增加了肠易激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良性前列腺增生、孤独症、湿疹、瘙痒症、青光眼、肿瘤等疾病。本教材适用于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并为不同类专业的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考研等提供了方便。

本教材分为三篇。上篇为总论,是对针灸治疗学理论的总体论述;下篇是各论,介绍了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附篇是参考资料,包括子午流注针法与灵龟八法、针灸临床研究进展。其中上篇总论由高树中编写,下篇各论中的第六章头面躯体痛证由杨骏、张虹、杨丹编写,第七章内科病证由赵吉平、付勇、王威、孙建华、张淼、杨晓波、施静编写,第八章妇儿科病证由邵素菊、周仲瑜、林栋编写,第九章皮外伤科病证由陈泽林、衣华强、董国娟编写,第十章五官科病证由张会珍、赵艳玲、刘存志编写,第十一章急症由符文彬编写,第十二章其他病证由李永峰、黄学勇编写,附篇第十三章子午流注针法与灵龟八法由赵仓焕编写,第十四章针灸临床研究进展由王海军编写。

本教材数字化工作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资助展开的。本项目(编号:GJYJS16044)由高树中、刘存志负责,高树中、杨骏、赵吉平、符文彬、陈泽林、刘存志、张虹、王威、付勇、衣华强、李永峰、张会珍、张淼、林栋、邵素菊、杨丹、杨晓波、周仲瑜、施静、赵艳玲、董国娟、黄学勇参与。

对本书存在的疏漏之处,敬请各院校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提高。《针灸治疗学》编委会2016年6月上篇总论

针灸治疗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方法以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具体而言,就是运用“四诊”诊察疾病以获取病情资料,以经络辨证为特色,结合脏腑及八纲辨证等方法,对临床上各种不同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以明确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及标本缓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依方施术(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或泻,或平补平泻,或补泻兼施),以通经脉,行气血,调脏腑,和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第一章 针灸治疗原则

针灸治疗原则就是针灸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是确立治疗方法的基础。《灵枢·官能》说:“用针之服,必有法则。”针灸治疗的病种众多,针灸方法也多种多样,所以从总体上把握针灸治疗原则具有执简驭繁的重要意义。针灸治疗原则可概括为治神守气→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标治本和三因制宜。一、治神守气

治神守气是充分调动医者→患者双方积极性的关键措施。医者的治神守气→患者的意守感传,往往对诱发经气→加速气至→促进气行和气至病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医者应端正医疗作风,认真操作,潜心尽意,正神守气;患者应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安神定志,意守感传。治神守气既能更好地发挥针灸疗法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又能有效地防止针灸意外事故的发生。(一)治神

中医学的“神”是指整个人体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气血→津液外在表现的概括。治神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医者专一其神,意守神气,患者神情安定,意守感传;二是指在施治前后注重调治患者的精神状态。治神对于针刺操作手法是否成功→针刺疗效能否提高都有其重要意义。《素问·宝命全形论》记载的“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及《灵枢·官能》记载的“用针之要,勿忘其神”,意在强调治神在针刺中的重要性,旨在表明“治神”是针刺施治的基础和前提,在针刺治疗中居重要地位。《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的“粗守形,上守神”也强调了“治神”在针刺治病过程中的重要性。精神因素在针灸临床治疗中与医患双方都有密切关系。(二)守气

气,主要指经气。守气,意即守住所得之气。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要求医者仔细体察针下感应,并根据患者的变化及时施以手法,主要体现在行针过程中要专心致志,做到“神在秋毫,意属病者”,一旦针下气至,就要“密意守气”,做到“如临深渊,手如握虎”;二是要求患者专心体会针刺感应,配合医者治疗,促使气至病所,达到治疗目的。

在这些因素中,医者的治神守气,往往对诱发经气→加速气至→促进气行和气至病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患者的意守感传,亦能为守气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能在医者进针→行针过程中配合做呼吸运动,其意守感传的效果会更好。二、补虚泻实

补虚泻实即扶正祛邪。《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其中,“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有余。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祛除邪气。疾病有虚实,针灸分补泻,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灵枢·经脉》亦言:“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一)虚则补之“虚则实之”“虚则补之”,意即治疗虚证用补法,适用于治疗各种虚弱性病证,如精神倦怠,肢软乏力,心悸气短,语声低微,自汗盗汗,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大便溏泄,遗尿或尿频,或肌肉萎缩,肢体瘫痪等。

临床上应用补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针灸方法的选择,针和灸皆可补可泻,但两者比较而言,针偏于泻,灸偏于补,故凡虚证(除阴虚外)皆可加灸。二是针灸补泻手法的选择,虚证当用补法:偏于阳虚→气虚,针用补法,或用灸补法;偏于阴虚→血虚,针用补法,血虚也可用灸补法,但阴虚一般不宜用灸法;阴阳两虚则灸补为上,如《灵枢·官能》所言:“阴阳皆虚,火自当之。”此外,《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灵枢·终始》也说:“如此者弗灸。”指出对六部脉小→阴阳营卫气血皆严重不足的病证,针灸并非最好的治疗手段,当首先用甘味药物补益脾胃,以化生营卫气血,待营卫气血相对充足后再施以针灸。三是选用偏补的穴位,常取下腹部穴位,如神阙→气海→关元,及其他穴性偏补的穴位,如足三里→膏肓→命门→太溪等穴,对五脏虚证多用相应的背俞穴和原穴,也可用五输穴的生克补泻法选取相应的穴位。(二)陷下则灸之“陷下则灸之”之“陷下”,《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本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脉象,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此之“陷下”主要指脉象沉伏。对于《灵枢·禁服》所记载的“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唐代王冰注曰:“脉虚气少,故陷下也。”明代张介宾注曰:“沉伏不起也。”故脉之“陷下”主要见于血寒或气虚之证。二是指穴位,如《灵枢·经脉》说:“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意思是说实证在相应的穴位可见隆起,虚证在相应的穴位可见下陷。“陷下则灸之”本意是说对脉象沉伏不起,或穴位处有凹陷者皆宜用灸法。其内在的病机是血寒,或经气亏虚。临床常见脾虚者多在脾俞→足三里有凹陷或按之虚软;肾虚者多在肾俞→太溪有凹陷或按之虚软;元气不足者多在气海→关元有凹陷或按之虚软;清阳不升者多在百会有凹陷。临床上,此类病证都可以用灸法治疗。(三)实则泻之“满则泻之”“盛则泻之”“邪盛则虚之”意即实证用泻法,适用于邪气盛的病证(实证),如胸闷→腹胀→便结→尿闭→高热→中暑→神昏→惊厥→抽搐,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痛等。

临床上用泻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针灸方法的选择,一般多针少灸,或不灸,除毫针外,三棱针→皮肤针也较为常用。二是针刺补泻手法的选择,实证当用泻法。《灵枢·寿夭刚柔》说:“有刺营者,有刺卫者……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所以对病在卫分的实证多用毫针浅刺出气,对病在营血的实证则必须刺后出血,以泻血分之邪。三是选用偏泻的穴位,多选用四肢末端和头面部的穴位,如十二井穴→十宣→水沟→耳尖→太阳等。(四)菀陈则除之“菀”同“瘀”,即瘀结→瘀滞之意。“陈”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久病。“菀陈则除之”意即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用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适用于病久入络,及跌仆损伤→毒蛇咬伤→丹毒→腱鞘囊肿等病证。

临床上运用刺血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针具的选择,一般多用三棱针或皮肤针,也可刺血后加拔罐。二是穴位的选择,一般多选局部络脉瘀阻处或反应点,及尺泽→委中→十二井→十宣等,如治疗痹证日久入络者,《灵枢·寿夭刚柔》说:“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再如痔疮,可挑刺腰骶部的反应点出血。(五)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不盛不虚”,《内经》的本意是指人迎脉与寸口脉大小相等(《内经》多以人迎脉和寸口脉大小的不同判别病在何经),说明其病与其他经脉无关,病在本经,如《灵枢·禁服》:“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难经·六十九难》曰:“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所以“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并不是指病证本身无虚实,而是指本经自病,不涉及其他的经络或脏腑而言。本经自病,自当取本经穴。

临床上应用“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如何辨病在本经,《内经》所记载的通过对比人迎脉→寸口脉大小的不同来辨别病在何经的方法已较少使用,但仍有深入研究的价值,现在临床一般根据经脉的循行及“是主……所生病”“是动则病”来判定病在何经,可参见《经络腧穴学》。二是针刺补泻手法的选择,一般可用平补平泻手法。三是穴位的选取,一般以五输穴和原穴最为常用。

补虚泻实既是针灸治疗原则,又是针灸治病的重要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说:“补泻反则病益笃。”都明确指出补泻不可误用,勿犯虚虚实实之戒。对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之证,针灸应补泻兼施。三、清热温寒

寒与热是表示疾病性质的两条纲领。在诸多疾病的演变过程中,都会出现寒热的变化。外来之邪或属寒或属热,侵入机体后或从热化或从寒化,人体的机能状态可表现为亢进或不足,亢进则生热,不足则生寒。“清热”就是热证用“清”法;“温寒”就是寒证用“温”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这是关于清热温寒治疗法则的最早记载。《灵枢·经脉》说:“热则疾之,寒者留之。”这是针对热性病证和寒性病证制订的清热→温寒的针灸治疗原则。(一)热则疾之《灵枢·经脉》说:“热则疾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亦云:“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疾”与“急”相通,有快速针刺之义,“以手探汤”形象地描述了针刺手法的轻巧快速。“热则疾之”意即针灸治疗热证的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针用泻法。适用于各种热证的治疗,如发热→中暑→咽喉肿痛等病证。例如风热感冒,常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清热解表之目的。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商阳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二)寒则留之《灵枢·经脉》说:“寒则留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亦云:“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留”有留针之义,“人不欲行”形象地描述针刺手法应深而久留。指出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主要适用于各种寒证的治疗,如风寒湿痹为患的肌肉→关节疼痛以及寒邪入里之证等。若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施治最为相宜;若寒邪在里,凝滞脏腑,则针刺应深而久留,或配合施行“烧山火”复式针刺手法,或加用艾灸,以温针法最为适宜。

在临床上热证与寒证的表现往往是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如有表热里寒或表寒里热,有上热下寒或下热上寒等,所以清热温寒的治则应灵活掌握,若寒热相间,当温清并用。如素体阳虚又外感风热之证,既有发热→咽喉肿痛等风热表证,又有脘腹冷痛→大便泄泻等里寒证,则可外清手太阴→阳明表热,毫针浅刺曲池→合谷→列缺→外关→大椎等穴,内温足太阴→阳明之寒,取足三里→中脘等穴,针用补法或用灸法。四、治标治本“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中医学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例如,从正邪双方而言,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病因与症状而论,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从疾病的先后来看,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为标。《素问·标本病传论》云:“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行。”明确指出治标治本是重要的针灸治疗原则,强调了标本理论对指导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如何治标与治本,《灵枢·病本》云:“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概而言之,治标治本的基本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一)急则治标

急则治标就是当标病急于本病时,首先要治疗标病,这是特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法,目的在于抢救生命或缓解患者的急迫症状,为治疗本病创造有利的条件。《灵枢·病本》曰:“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大小便不利,治其标。”例如,不论任何原因引起的昏迷,都应先针刺水沟,在患者恢复意识时再根据本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小便潴留,应首先针刺中极→膀胱俞→水道→秩边→委阳,急利小便,然后再根据疾病的发生原因从本论治。(二)缓则治本

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疾病都要坚持“治病求本”的原则。即正虚者固其本,邪盛者祛其邪;治其病因,症状可除;治其先病,后病可解。这就是“伏其所主,治其所因”的深刻含义。缓则治本尤其对于慢性病和急性病的恢复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泄泻为标,肾阳不足为本,治宜灸命门→肾俞→气海→关元以温补肾阳,肾阳得温则泄泻自止。再如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而引起的月经量少或闭经,月经量少或闭经为标,脾胃虚弱为本,治宜针灸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脾俞以补益脾胃,脾胃和气血足,则月经自调。(三)标本同治

当标病和本病处于俱重或俱缓的状态时,应当采取标本同治的方法。如体虚感冒,应当益气解表,其中益气为治本,解表为治标,宜补足三里→气海→关元,泻合谷→风池→列缺,以达到益气解表的目的。再如肾虚腰痛,治当补肾壮腰→通络止痛,可取肾俞→大钟补肾壮腰以治本,取阿是穴→委中通络止痛以治标。五、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是指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即根据治疗对象→季节(包括时辰)→地理环境等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一)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即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等不同特点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是确定治疗方案的决定性因素。人体由于性别→年龄不同,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也不相同,针刺治疗方法也有差别。如妇人以血为用,在治疗妇人病时要多考虑调理冲脉(血海)→任脉等。另外,患者个体差异更是决定针灸治疗方法的重要因素,如体质虚弱→皮肤薄嫩→对针灸较敏感者,针刺手法宜轻;体质强壮→皮肤粗厚→针感较迟钝者,针刺手法可重些。正如《灵枢·逆顺肥瘦》所言:“体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二)因地制宜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也有所区别,治疗应有差异。如在寒冷的地区,治疗多用温灸,而且应用壮数较多;在温热地区,应用灸法较少。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三)因时制宜

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一定影响。《难经·七十难》认为:“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春夏之季,阳气升发,人体气血趋向体表,病邪伤人多在浅表,多宜浅刺;秋冬之季,人体气血潜藏于内,病邪伤人多在深部,多宜深刺。所以在应用针灸治疗疾病时,考虑患病的季节和时辰有一定意义。子午流注针法就是根据人体气血流注盛衰与一日不同时辰的相应变化规律而创立。因时制宜还包括针对某些疾病的发作或加重规律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如精神疾患多在春季发作,故应在春季之前进行治疗;乳腺增生患者常在经前乳房胀痛较重,治疗也应在经前1周开始;针治疟疾则应“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第二章 针灸治疗作用

针灸可以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治疗作用也各不相同:如针灸可以治疗失眠,说明针灸有镇静安神作用;可以治疗各种疼痛,说明针灸有止痛作用;可以治疗咳喘,说明针灸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又如从西医学角度说,针灸可以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说明针灸有抗过敏作用;可以治疗扁桃体炎→乳腺炎→阑尾炎等炎症,说明针灸有消炎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概括地讲,针灸众多的治疗作用都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和阴阳而实现的。张景岳云:“医道虽繁,可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针灸的治疗作用虽多,也可用“通”“调”两字来概括。“通”即疏通经络,“调”即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一、疏通经络

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经络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器官→体表肌肤及四肢百骸得以濡养,发挥着“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的生理功能。

若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受阻,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病理变化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在发生疾病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应病变的途径。《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脏腑也。”这里明确指出,当外邪侵犯人体时,如果经脉功能失常,则病邪可以通过经络逐渐侵入内脏;反之,当内脏发生疾患时,可以通过经络在体表的一定部位有所反应,如出现压痛点→结节→皮肤颜色改变等。

针灸疏通经络作用就是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正如《灵枢·经脉》所言:“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刺节真邪》亦云:“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解结”就是疏通经络的意思。二、调和气血,扶正祛邪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无不伤及气血,而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道路,穴位和经络也是邪气入侵和传变的重要部位与途径,此即《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之“神客在门”。《灵枢·小针解》释曰:“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针灸相关的经络→穴位,通过补虚泻实,既可以调和人体自身的气血,又可以祛除入侵的病邪,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

针灸治病不外乎扶助正气和祛除邪气两个方面,所以《灵枢·刺节真邪》说:“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终始》也说:“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对于邪气有余的实证,当用泻法以调气,邪去则气自调;对于正气不足的虚证,当用补法以调气,正气足则气自调。

针灸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也是通过疏通经络来实现的。《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说明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和经穴主要是运行气的,而络脉除十五络外主要是运行血的,故有“经主气,络主血”之说。临床上用针灸调和气血也有调气→调血→调气血之不同,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若病在气,以调经脉为主;若病在血,以调络脉为主;若病在气血,应经络并调。三、调和阴阳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故《灵枢·根结》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说:“调气之方,必别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如阴虚阳亢所致的眩晕,当针补肾俞→太溪以滋阴,针泻风池→太冲以潜阳,使阴阳调和,则眩晕自止。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与针刺手法密切相关。《灵枢·终始》曰:“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例如,阴盛阳虚可见癫病→嗜睡,阳盛阴虚可见狂病→失眠,针灸临床均可取阴跷脉气所发穴照海和阳跷脉气所发穴申脉治疗。属阴盛阳虚的癫病→嗜睡,应补申脉→泻照海(补阳泻阴);属阳盛阴虚的狂病→失眠,应补照海→泻申脉(补阴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指出针灸治疗疾病,除了用补阴泻阳(阴虚阳盛病证)→泻阴补阳(阳虚阴盛病证)的常规治法外,擅长用针者还可以采取从阴治阳→从阳治阴的方法。如治疗脏腑病,五脏属阴,六腑属阳,背为阳,腹为阴,五脏病多取相应的背俞穴,即属于从阳引阴,六腑病多取腹部相应的募穴,即属于从阴引阳。

综上所述,针灸的治疗作用实际上就是对机体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通调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其治疗作用的发挥与机体状态→针灸补泻手法→腧穴的特异性→针灸用具的选择→治疗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是以上多种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机体状态这一内在因素在针灸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机体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灸可以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如机体处于虚证状态时,针灸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机体处于实证状态时,针灸可以起到泻实的作用;心动过速者,针内关→通里能使之减慢,心动过缓者,针内关→通里能使之加快,对正常心率者,针内关→通里则心率无明显变化;便秘者,针天枢可通便,泄泻者,针天枢可止泻。这说明针灸治疗作用的实质是激发→调动和增强了机体本身所固有的自我调节能力。第三章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中医学辨证论治内容丰富,就针灸学科而言,其辨证论治有鲜明的特点,即不仅要辨病→辨证,更要辨经。要将八纲→脏腑→经络等辨证方法紧密结合,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归纳疾病的病位病性,即确定病位是在脏还是在腑,是在经还是在络,分析病性是属寒还是属热,是属虚还是属实,是属阴还是属阳,然后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使理→法→方→穴→术丝丝相扣,一线贯穿。只有如此,才能如《灵枢·官能》所言,“得邪所在,万刺不殆”。一、辨病诊治

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从经络的角度看,疾病虽多,但大体可以分为在内的脏腑病和在外的经络肢节病。在针灸临床进行诊治时,即应首先将这两大类病分辨清楚,如果是脏腑病,则宜用脏腑辨证的方法为主辨其病在何脏何腑,如果是经络肢节病,则需用经络辨证的方法进行辨经定位。

脏腑病有其相同的用穴规律,如不论是何种脏腑病,都可以取其原穴→背俞穴和募穴进行治疗。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俞募穴也是治疗脏腑病较为常用的腧穴,根据“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原则,临床上六腑病多用募穴,五脏病多用背俞穴。此外,治疗六腑病最常用下合穴,如胃痛→胃痞→胃反→呕吐等都属于胃病,皆可用足三里,泄泻→便秘→肠痈等都属于大肠病,皆可用上巨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的“合治内腑”就是指下合穴而言。概之,五脏病首取背俞穴或原穴,也常用募穴,可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六腑病首取下合穴或募穴,也常用背俞穴。而五脏六腑的急性病,则多取郄穴,如急性胃痛,可取胃经的郄穴梁丘,急性哮喘,可取肺经的郄穴孔最等。

如果脏腑病表现为明显的实证或虚证时,还可结合五输穴的生克补泻法选取相应的五输穴,如肝虚补曲泉,肝实泻行间等。

以肺为例,肺居胸中,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而且肺开窍于鼻,系于气管→咽喉,外合皮毛。若肺功能失常,则临床上多表现为咳嗽→哮喘→咯血→胸闷→胸痛等症状,治疗时可以选取肺俞→中府→太渊等为主穴,再随证加减。同时,由于内在脏腑与外在的官窍→形体通过经络密切联系,官窍→形体的病变可以说是脏腑病变的外在反应。所以在治疗上,除了取局部相应的穴位外,还可以取相应脏腑所属经的穴位。如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对于鼻塞→流涕→鼻衄等症状,我们可以取局部的穴位,同时加上肺经的穴位,如太渊→列缺→孔最等。

另外,脏腑的阴阳→五行属性决定了它们之间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针灸治疗取穴时既要照顾到原病之脏腑,同时又要兼顾与病情有关的脏腑。以肝与胃为例,肝五行属木,胃五行属土,当胃痛是因为肝气犯胃所致时,除了有胃脘疼痛→呃逆→呕吐→食少纳呆等症状外,尚有胃痛连及两胁→喜叹息→在情绪不佳时加重等特点,临床治疗时,除了常规取穴外,还应取肝经的期门→太冲穴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此外,根据中医治未病和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思想,治肝之时也要注意顾护脾胃,如《灵枢·五邪》所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二、辨证诊治

在针灸临床上用针灸疗法治疗疾病时,不仅要通过辨病知其是脏腑病还是经络肢节病,还要进一步结合八纲辨证辨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从而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和补泻手法。

1.阴阳 针和灸各有所长,如《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一般情况下,阳证多用针,阴证多用灸;如果证属阴阳两虚,也多选用灸法。

2.表里 《素问·刺要论》说:“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病有表里之别,刺有深浅之分,总宜刺至患部。如皮肤病病在皮肤,宜浅刺;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夹脊穴应深刺近骨,过深过浅皆属不当。《素问·刺齐论》所说“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和《灵枢·终始》所言“在骨守骨,在筋守筋”皆是此意。

3.寒热 一般而言,寒属阴多用灸法,热属阳多用针法;此外,在运用针刺治疗时热证宜“热则疾之”,“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寒证宜“寒则留之”,“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具体方法见第一章之“清热温寒”。

4.虚实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是其基本原则,具体方法详见第一章之“补虚泻实”。针灸临床辨虚实有以下独特的方法和鲜明的特点:一是通过诊察经络穴位辨虚实。《灵枢·经脉》言:“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说的就是疾病的虚实可在相应的经络穴位上反应出来,如脾胃虚弱的患者脾俞→足三里多呈现凹陷或按之虚软,肝火旺者肝俞多有隆起等。二是通过脉象辨虚实,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三是通过针下辨气之虚实。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的“上守神”“上守机”,及《灵枢·终始》所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等都是针下辨气之意。三、辨经诊治

针灸是通过经络穴位而起作用的,所以针灸临床除了辨病和辨证外,还必须辨经,进一步确定病与何经相关,应该取何经何穴进行治疗。经络证治是针灸临床最重要最鲜明的诊疗特点,其重要性恰如窦材《扁鹊心书》所言:“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辨经主要有以下方法:(一)病候辨经

辨经主要根据《灵枢·经脉》中记载的十二经脉各有“是动则病……”和“是主……所生病”的病候内容进行辨经,意指各经脉既有其循行所过部位的外经病证,又有其相关的脏腑病证,而此经脉变动就出现有关的病候,可以取此经脉腧穴来治疗。以脾经病证为例,在《灵枢·经脉》记载:“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在临床上如果出现以上病候,就可辨归为脾经病,可以取脾经的穴位进行治疗。(二)病位辨经

经络系统遍布全身内外上下,不论是内在的脏腑还是外在的肢节,都有不同的经络通过,所以对于有明确和固定部位的病证,都可以根据患病部位有哪条或哪几条经络通过而辨其与何经相关,治疗时就可取其相关经脉的腧穴。故《灵枢·卫气》说:“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如头痛,因为阳明经行于前额,所以前额头痛就可辨为阳明头痛;少阳经行于头侧部,所以偏头痛可辨为少阳头痛;太阳经行于后项部,所以后头痛可辨为太阳头痛;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部,所以巅顶头痛可辨为厥阴头痛。针灸治疗时即可取相关经脉腧穴,如巅顶头痛可针双太冲穴,常有针入痛缓(止)之效。

对于颈肩腰腿等肢节的病痛,应仔细循按检查病变部位以辨经,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仔细诊察患病部位出现的异常反应是在哪条经脉循行线上,就可辨为该经的病证。这些常见的异常反应包括疼痛→压痛→结节或条索状物→局部隆起(属实证),或者局部凹陷→按之虚软等(属虚证)。

对于脏腑病,也可结合患病脏腑所联系的经络进行辨经。如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所以脏腑病除选用以上所说原穴→背俞穴→募穴和下合穴等特定穴外,还可以取其所属经脉及其表里经脉或所过经脉的腧穴。如胃痛,既可以取胃经的足三里→梁丘等穴,也可以取脾经的公孙等穴,因为肝经夹胃,所以对于肝气犯胃的胃痛还应取期门→太冲等肝经腧穴;反之,脾虚泄泻,既可以取脾经的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也可以取胃经的足三里→上巨虚等穴。

对于疮疡痈疖等外科病证,古代医家常按发病部位进行辨经论治,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对判断预后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故《扁鹊心书》说:“昔人望而知病者,不过熟其经络故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应用经络电测定→知热感度测定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辨经。

辨经,确切地讲还包括辨经络,辨经络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辨在经还是在络,二是辨在何经何络。以痹证为例,《灵枢·寿夭刚柔》说:“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寒痹既有“留经”者,也有“留络”者,对痹证“留络”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篇后面还有一句话:“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可见辨别疾病是否在络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看体表有无肉眼可见的血络(小静脉),如果有则表明病在络脉,治疗当刺络出血。《灵枢·周痹》所说:“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就是辨痹证在何经何络而施治。第四章 针灸处方

针灸处方是在分析病因病机→明确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和刺灸法组合而成的。作为针灸临床治疗的实施方案,处方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优劣。因此,针灸处方必须在中医基本理论和针灸治疗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各种刺灸法的特点和腧穴的特异性,严密组合,做到配穴精练,方法得当,以更好地发挥针灸的治疗作用。针灸处方包括两大要素,即穴位和刺灸法。一、穴位的选择

腧穴是针灸处方的第一组成要素。选取适当的腧穴是配穴的先决条件,人体每个穴位都有相对的特异性,其主治功能不尽相同。只有依据经络→腧穴理论,结合临床具体实践,掌握取穴的一般原则,才能合理地选取适当的腧穴,为正确拟定针灸处方打下基础。穴位的选择应遵循基本的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一)选穴原则

选穴原则是临证选取穴位应遵循的基本法则,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和对症选穴。近部→远部选穴是主要针对病变部位而确立的选穴原则,辨证→对症选穴是针对疾病表现出的证候或症状而确立的选穴原则。

1.近部选穴 近部选穴是指选取病痛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这一选穴原则的依据是腧穴普遍具有近治作用的特点,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规律。例如,眼病取睛明→耳病取听宫→鼻病取迎香→胃痛取中脘→膝痛取膝眼等,皆属于近部选穴。

近部选穴适用于所有病证,尤以经筋病和筋骨病最为常用。如《灵枢·经筋》指出治疗经筋病的基本原则是“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素问·调经论》也说:“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都说明经筋病和筋骨病皆应以局部选穴为主。如面瘫属阳明经筋病,宜首取面部穴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网球肘→踝关节扭伤等筋骨病也都应取局部穴位为主。

2.远部选 远部选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这一选穴原则的依据是腧穴具有远治作用的特点,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例如,耳鸣取中渚→胃痛取足三里→巅顶头痛取太冲→久痢脱肛取百会→急性腰痛取水沟等,均为远部选穴的具体应用。

远部选穴在针灸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尤以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选穴,用于治疗头面→五官→躯干→脏腑病证最为常用。《灵枢·终始》所说的“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都属于远部选穴。“四总穴歌”之“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更是远部选穴的典范。

3.辨证选穴 辨证选穴就是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临床上有些病证,如发热→昏厥→虚脱→癫狂→失眠→健忘→嗜睡→多梦→贫血→月经不调等均属于全身性病证,因无法辨位,不能应用上述按部位选穴的方法。此时,就必须根据病证的性质进行辨证分析,将病证归属于某脏腑或经脉,然后再按经选穴。例如,失眠,若心肾不交者,归心→肾两经,应在心→肾两经选穴,可取神门→太溪;属心胆气虚者,归心→胆两经,应在心→胆两经选穴,可取神门→丘墟;属心脾两虚者,归心→脾两经,应在心→脾两经选穴,可取神门→三阴交。也可根据辨证所属的脏腑,取相应的背俞穴,如心脾两虚者也可取心俞→脾俞等。

4.对症选穴 对症选穴是根据疾病的特殊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是腧穴特殊治疗作用及临床经验在针灸处方中的具体应用,也称经验选穴。如哮喘选定喘穴→虫证选百虫窝→腰痛选腰痛点→落枕选外劳宫→小儿疳积取四缝→面瘫取牵正→痔疮取二白→目赤取耳尖→发热取大椎→痰多取丰隆等。(二)配穴方法

配穴方法就是在选穴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等,选取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加强腧穴之间的协同作用,相辅相成,提高治疗效果。具体的配穴方法,主要有按部配穴和按经配穴两大类。

1.按部配穴 按部配穴是结合身体上腧穴分布的部位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

(1)上下配穴法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如风火牙痛,上取合谷,下取内庭;脱肛,上取百会,下取长强。另外,传统的八脉交会穴配伍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胸腹满闷,上取内关,下取公孙;咽喉疼痛,上取列缺,下取照海;颈椎病,上取后溪,下取申脉等。

临床上还有在病变的局部→邻近和远端同时取穴,古称“天人地三才”配穴法。如眼病,可以取局部的睛明→邻近的风池和远端的光明相配伍。

(2)前后配穴法 前后配穴法又称“腹背阴阳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在《内经》中称“偶刺”。此法多用于治疗脏腑和躯干病证,俞募配穴法即属于此法。如胃病,前取中脘,后取胃俞;便秘,前取天枢,后取大肠俞;咳嗽→气喘,前取天突→膻中,后取肺俞→定喘;中风失语,前取廉泉,后取哑门;脊柱强痛,前取水沟,后取脊中等。

(3)左右配穴法 左右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本方法是基于人体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和部分经脉左右交叉的特点总结而成的。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以加强协同作用。如胃痛可选双侧足三里→内关→公孙等。当然左右配穴法并不局限于选双侧同一腧穴,如左侧面瘫可选同侧的太阳→颊车→地仓和对侧的合谷。

2.按经配穴 按经配穴就是按经脉理论和经脉之间的联系进行配穴。临床上常用的有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

(1)本经配穴法 本经配穴法是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某一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如肺病咳嗽,可取局部腧穴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胃火循经上扰导致的牙痛,可在足阳明胃经上近取颊车,远取该经的荥穴内庭。运用某条经的起止穴配穴治疗本经病证,称首尾配穴法,也属于本经配穴法的范畴,如睛明→至阴治疗坐骨神经痛。

(2)表里经配穴法 表里经配穴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作为配穴依据。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取其相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例如,肝病以足厥阴肝经期门→太冲配足少阳胆经阳陵泉;腰痛以足太阳膀胱经肾俞→委中配足少阴肾经大钟等。另外,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中的特殊实例,在特定穴的临床应用中将详细论述。

(3)同名经配穴法 同名经配穴法是在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指导下,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如牙痛→面瘫→阳明头痛,取手阳明合谷配足阳明内庭;落枕→急性腰扭伤→太阳头痛,取手太阳后溪配足太阳申脉;失眠→多梦,取手少阴神门配足少阴太溪。

临床上治疗关节肌肉的扭伤或疼痛,多用关节对应取穴法,即肩关节与髋关节对应,肘关节与膝关节对应,腕关节与踝关节对应,也属同名经配穴法。如右外踝扭伤,肿痛在足太阳膀胱经申脉穴处者,可在左侧腕关节手太阳小肠经养老穴处找压痛点针刺,常有针入痛缓之效。

此外,按经选穴还有子母经配穴法和交会经配穴法等。

以上介绍的选穴原则和常见的选穴方法,在临床应用时要灵活掌握,因为一个针灸处方常是几种选穴原则和多种配穴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左侧周围性面瘫有味觉减退→听觉过敏和泪腺分泌障碍者,可选同侧的阳白→四白→太阳→颊车→地仓→翳风→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和对侧的合谷,既包含了左右配穴法,又包含了上下配穴法。因此,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从理论上提供了针灸处方选穴的基本思路。二、刺灸法的选择

刺灸法是针灸处方的第二组成要素,包括疗法的选择→具体操作方法和治疗时机的选择。(一)疗法的选择

疗法的选择即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而确定治疗手段。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认为:九针“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灵枢·官能》则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不同的针灸用具各有其适应病证。在针灸处方中,使用何种针灸方法应予说明,如是用毫针刺法→灸法,还是火针→三棱针→皮肤针→耳针→头针→拔罐等,均应注明。在针灸临床上,可以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如虚寒性病证,可在毫针刺的基础上,配合灸法,或用温针灸;局部肌肉疼痛,部位局限而固定者可选用刺络拔罐法。(二)操作方法的选择

当确定了疗法后,要对疗法的具体操作进行说明,如毫针疗法用补法还是泻法,针刺是否留针,留针时间长短;艾灸用艾条灸还是艾炷灸,艾灸的壮数和时间等。尤其是对于处方中的部分穴位,当针刺的深度→方向等不同于常规的方法时,要特别强调。此外,针刺治疗疾病一般可每日1次,急性病痛可每日2次,慢性疾病病势较缓者可隔日1次,应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本教材下篇各科疾病基本治疗中的操作,所言“毫针常规刺”是指: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者补泻兼施,气机逆乱或虚实不明显者用平补平泻法。为避免重复,在各病的操作中不再赘述。(三)治疗时机的选择

治疗时机是提高针灸疗效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针灸治疗疾病没有特殊严格的时间要求。但是在临床上,针灸治疗部分疾病在时间上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讲,如果疾病的发作和加重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应在发作前进行针灸治疗。如痛经可在月经来潮前3~7天开始针灸,直到月经结束为止;女性不孕症,在排卵期前后几天连续针灸治疗等,这样可明显提高疗效。应用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对治疗时机有特殊要求,可参见附篇。因此,治疗时机也应在处方中说明。同时,亦可将针灸临床上针灸处方符号一并写上。常用的符号见表4-1。表4-1 针灸处方中常用的符号第五章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特定穴的概念和分类在《经络腧穴学》中已有详细论述,本章主要讨论特定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在全身腧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是远部选穴的重要穴位。五输穴除了有经脉的归属外,还有其自身的五行属性,并按照“阴井木”“阳井金”的规律进行配属。十二经脉五输穴穴名及穴位的五行属性见表5-1→表5-2。表5-1 阴经五输穴表5-2 阳经五输穴

根据古代文献和临床实际,五输穴的应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荥输治外经。”《灵枢·寿夭刚柔》又说:“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指出了阳经的荥穴→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外经病证,阴经的荥穴→输穴可以治疗五脏病。《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则曰:“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近代对五输穴的应用,井穴多用于各种急救,如点刺十二井穴可以抢救昏迷;荥穴多用于各种热病,如胃火牙痛选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内庭来清泻胃火;阳经输穴多用于肢节疼痛,如肩周炎可选取手阳明大肠经的输穴三间,阴经输穴多用于五脏病证(阴经以输代原),如肺病可取手太阴肺经的输穴太渊。此外,十二经的输穴皆可治疗时间性病证,如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太溪可以治疗酉时病证,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太冲可以治疗丑时病证等。(二)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难经·六十九难》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理论,五输穴按五行属性以“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进行选穴,即虚证选用母穴,实证选用子穴。这就是临床上所称的补母泻子法。

在具体运用时,补母泻子法分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方法。如肺经的实证应该“泻其子”,肺在五行中属“金”,而“水”为“金”之子,故选本经五输穴中属“水”的穴位,即合穴尺泽;肺经的虚证应“补其母”,肺在五行中属“金”,而“土”为“金”之母,故选本经五输穴中属“土”的穴位,即输穴太渊,以上即是本经子母补泻。

他经子母补泻道理相同,仍以肺经实证为例,在脏腑的五行配属中,肺属“金”,肾属“水”,肾经为肺经的“子经”,根据“实则泻其子”的补泻原则,应在肾经上选取属“水”的五输穴,即肾经的合穴阴谷穴;若肺经的虚证,肺属“金”,脾属“土”,脾经即为肺经的“母经”,故可取脾经属“土”的穴位,即输穴太白,此即他经子母补泻法。各经五输穴子母补泻取穴参见表5-3。表5-3 五输穴子母补泻取穴(三)按时选用

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脉的气血运行和流注与季节→时辰等有密切的关系。《难经·七十四难》记载:“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认为“四时有数,而并系于春夏秋冬者也。”春夏之际,人体之气行于浅表,故宜浅刺井荥;秋冬之际,人体之气深伏于里,故宜深刺经合。另外,子午流注针法则是根据一日中十二经脉气血盛衰的时间不同,而选用不同的五输穴。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

原穴与脏腑原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难经·六十六难》记载:“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原气借三焦之道,贯通运行上→中→下三焦,输布到五脏六腑→头身四肢。原穴的临床应用主要表现在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凡五脏六腑之病,尤其是五脏病,皆可取其原穴。

络穴是络脉从本经别出的部位,络穴除了可以治疗其各自络脉的病证外,由于十二络穴能沟通表里两经,故有“一络通两经”之说。因此,络穴不仅能主治本经病,还能治疗其相表里经脉的病证,正如《针经指南》所云:“络穴正在两经中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活。”例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疗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疗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等疾患。可见,络穴的作用主要是扩大了经脉的治疗范围。

在临床上原穴→络穴可单独应用,也可以相配合使用。病变脏腑的原穴与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的典型应用(表5-4)。例如,肺经先病,先取肺的原穴太渊,大肠后病,再取该经络穴偏历。反之,大肠先病,先取大肠经原穴合谷,肺经后病,再取该经络穴列缺。表5-4 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