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阅读(日本知名教育学家教你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通过深度阅读汲取精神力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1:45:46

点击下载

作者:[日]斋藤孝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深阅读(日本知名教育学家教你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通过深度阅读汲取精神力量!)

深阅读(日本知名教育学家教你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通过深度阅读汲取精神力量!)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作者:[日]斋藤孝排版:KK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9-01ISBN:9787210085584本书由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逆境塑造人格。——托尔斯泰序言重新审问读书的意义日渐消亡的读书文化

2010 年末,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了 2009 年的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调查结果。这项针对世界各国 15 岁儿童的调查,每 3 年举行 1 次,这是第 4 次。

其中,关于读书的调查结果颇为耐人寻味。在 2000 年的首次调查中,“不因兴趣而读书”的日本儿童占 55%,而在本次调查中,该数值降为 44.2%。这一结果似乎表明,日本民众对于“宽松教育”的重新审视,以及学校每天早晨固定进行的“十分钟读书”活动,都对儿童的读书行为造成了影响。究其原因,或许是经济长期不景气,使人们产生危机感,觉得必须抓紧时间学习才行,于是对读书更看重了。

不过,这种所谓的“读书”,其中也包括了看杂志和漫画,可惜就连这些“闲书”,也有 44% 的 15 岁儿童从来不看,可见情况很严重。至于读书的体裁,新闻报纸骤减,小说成为主流,即便是小说,人们爱看的也尽是些科幻、推理、“煽情故事”等类别的小说。当然,这本身并没有错,可是想必不止我一个人会产生疑问:曾经存在于日本的读书文化,究竟到哪儿去了?

在人类构筑的文化当中,书大概算是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发明了。在只有口头语言文化的远古时代,人类耗费了无数年月,也未能实现文明的大进步。直到后来文字出现,人类才掌握了积累、传递知识的技巧,继而四大文明诞生,社会开始飞速发展,直至今日。

在这个过程中,文字的“载体”从石板、木简、竹简进化到纸,最终固定为“书”这种极其便利的形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的发展历史是由书构筑起来的,也是由书传承下来的。

书的重要性,值得人类永远铭记,哪怕今后电子书普遍取代纸质书,这一点也不应改变。

正因如此,读者自身的蜕变才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得知道什么是读书,为什么需要读书,以及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本书,重新审问读书的本质。现代人的精神力量为何变弱了

在我看来,日本人现在的精神力要远弱于从前。在面对麻烦或考验时,从前的日本人具备坚韧的意志,能够冷静地判断状况,客观地思考对策。这在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而且现在的日本人也缺少战胜困难的积极心态。和我一样深有此感的人想必不在少数吧?“精神力量”这种东西,基本上是从小锻炼出来的。可如今,孩子们很少还会忍饥挨饿,又没了过去的学徒制度,剑术和禅道的修行也变得寥寥,教育也迎来了“全民上大学时代”,竞争不再像以前那样激烈。可以说,日本儿童面临考验的机会大大减少了。

然而一旦踏入社会,情况就会变得完全相反,考验难度较之从前更高。如今日本就业形式严峻,甚至有“冰河期”之称,一旦失败,未来的出路就会骤然变窄,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会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

而且,即使暂时就业成功,也不能掉以轻心。以前只要进了公司,就不会被轻易辞退,通过这种所谓的“护送船队方式”,每个企业都能受到行业规则的保护,各艘船上的成员也能齐心协力抱成团,在精神上相互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新职员自然能够稳步成长。

可如今,应届毕业生被要求的是拥有“立即战斗的能力”。一旦业绩不能提升,就会面临被裁掉的危险。因此,即使在公司内部,新职员也会步履维艰,如同在寒冬的西伯利亚平原上孤独跋涉一般。

也就是说,以 20 岁为界,前后环境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前从未经过锻炼的人,此后就要突然身负重担。且不说担子本身有多重,光是前后的落差之大,就足以令人无所适从。正因如此,在精神上陷入绝境的 20——40 岁的人才会变得越来越多。

就算不喜欢,这样的现状一时似乎也没有改变的迹象。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凭自己的力量战胜困境,但要怎样才能做到呢?

能成为治病良方、让人拥有绝对力量的,恐怕还得是读书。考虑到当前状况,其必要性也远超从前。

直到不久以前,精神力量的含义还同“毅力”几乎完全一致,只要身体强健、气力充实就行了。譬如抬着轿子翻越箱根山,其原动力就是精神力量。

然而时至今日,这种与体力相伴的精神力量不再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取而代之的是不可或缺的思考能力,即以知识为基础,通过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确立价值观。当代人必须据此给自己定位。

此外,我们现在常说的“压力”,也很少来自饥饿、死亡等因素了,绝大部分原因均在于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精神伤害。

简单来说,能否妥善应对压力,是由够不够聪明决定的。这里所说的“聪明”,当然不是指学习成绩好,而是指能够迅速抓住事物本质,确定优先顺序,配合自身能力做出判断,妥善选择如何行动的能力。年轻人的“肤浅”

说起来简单,其实并不容易,首先要求思维速度要足够快。

思维的速度加快,就能确保从容不迫,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判断。因此作为训练的一环,我常要求学生在 10 秒内完成思考并回答问题。

但光有速度还不够,想培养出直攫事物本质的能力,思想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深度。这也是我对于当代年轻人最担心的一点。他们的思想缺乏深度,行为往往受情绪支配,总是轻易地或哭或笑,并且希望别人也像他们一样。

一旦整个社会在这方面的需求增多,电视节目和影视作品都会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制作,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赚取观众的眼泪或笑声。结果不断催生出“廉价、肤浅”的作品,有些甚至会大受欢迎,进而导致廉价和肤浅愈发盛行。

譬如,我很喜欢日本的歌谣和 J-POP,但无法忍受某些歌词无数次地出现,例如“不要沮丧”“不要放弃”“我会永远陪着你”之流,其出现之频繁,简直可用“厚颜无耻”来形容。当然,这些歌词所传达的信息本身并没有错,但一言以蔽之,就是太庸俗了。可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不知疲倦地极力追捧,这才是最可怕的。

最近还常有年轻歌手翻唱 20 世纪 70 年代的金曲老歌,但比起我当年听过的原版,这些翻唱可谓差距明显。

这种差距不光体现在歌手的表现力上。比如说,山口百惠演唱时的“重量级”,是由那个时代赋予她的,乐曲本身具有扣人心弦的悲伤和深沉,这是当代歌手无法拥有的,所以无论这些歌手怎样模仿,除了歌词一样,都只是流于表面,鲜少能真正打动人心。

可即便如此,这些翻唱仍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这种现象或许意味着,现今已经不是追求乐曲要有深度的时代了。无论信息还是消费,都是因为我们自身太肤浅,才导致流于表面的东西盛行得势。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对于这种思想极其欠缺深度的现象,我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视而不见的。

倘若放任不理,我们的思想会变得越来越肤浅,心境自然也会越来越肤浅。要想阻止这种趋势,我们只能重新唤醒坚韧的意志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读书。

事实上,只要观察学生就能明白读书的效果。现在的学生,心地都很善良,若以善恶为标准来区分,绝大多数都是善良的人。同时他们具备社会常识,头脑也不笨,一般都很规矩听话。从教师的角度讲,现在的学生远比以前的容易对付。

可是问题在于现在的学生读书经验太少,尤其是大一新生,从没读过书的竟也大有人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似乎是因为高中生活在各方面都很忙,包括应试学习,所以他们根本没时间读书。

不读书,精神自然就很脆弱。一旦别人把话说得重了,他们就会紧闭心扉,或者避不见人。不过,大学生活足有四年之久,只要在此期间多读书,整个人就能逐渐发生变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变得有深度。为何不能只依赖网络信息

说到读书的作用,很多人以为只是拓宽知识面。当然,这的确是读书的作用之一,但若是仅此而已,那么上网就足以取代读书了。只在意信息量的话,与其花一两周的时间读完一本书,不如在互联网上浏览一个小时,得到的信息可能更多。或者通过博客、推特等网络工具,可以了解全世界范围内其他人的想法,互相交换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人正生活在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里。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用户的意识。如果自身修养确实达到了一定深度,在此基础上妥善获取平均水平的网络信息,作为判断的参考,自然毫无问题。但如果书读得不够,只依赖互联网的话,就只能在海量的信息表面漂流,完全无法深入其中。换句话说,要想更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得先确保自己的精神和思想达到足够的深度。

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办法是与杰出人物一起生活,成为其弟子,但在现实中不仅很难实现,而且风险也不小。正如我们在一系列奥姆真理教事件中所见到的,一旦拜错师父,很可能被卷入大麻烦。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去大学听课,直接聆听金玉良言,常能触及灵魂。但也有可能左耳进右耳出,另外还存在时间上的制约。虽说是“全民上大学时代”,但也不可能任何人随时随地都能学习。

那么,既能接受杰出人物的教诲,又能按自己的节奏学习,同时风险又低的方法,就只有读书了。让自己的思想成形并继续向下深入,只能在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既能面对自己,又能聆听他人良言的办法,唯有读书。

如此一来,读书就超出了获取信息的范畴。可以说,读书的目的本就是深化思想、升华精神。

譬如报纸,对于了解社会新闻很有帮助。社会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所以平时阅读报纸,了解这个社会,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在大学时做过一种训练:把报纸上感兴趣的新闻报道剪下来,然后向别人说明。这种训练,既能树立积极关注社会的正确姿态,又能锻炼语言能力,同时还能提高信息的获取和整理能力。

然而,报纸上的报道毕竟只是社会新闻性质的信息,并不以深化思想为目的,所以在当今这个压力极大的社会,报纸并不能成为治病良方。从这个意义上讲,看报纸与读书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你知道精神底层流淌着清流吗

在日本,一桩颇为猎奇的杀人案审判很是惹人注目。凶手的作案手段极其残忍,用链锯将受害者活生生杀害。法院做出了自审判员制度实施以来的首例死刑判决,在民众中引发热议。

据新闻报道,犯罪嫌疑人并非冷酷无比的凶神恶煞,看起来完全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对待审判员和受害者家属的态度既认真又冷静。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审判员问他:“如果能回到过去,你希望回到什么时候?”他回答:“我想回到学生时代,多读些书。”

这句话应该不是谎言。因为犯罪嫌疑人在一审阶段就已表示接受死刑,所以他这样说并不是为了博取审判员的好感,也不是企图获得酌情减刑,而很可能是不加掩饰地坦露了心声,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没能花时间读书而感到无比遗憾。又或者,是因为他在收监期间读过某本书,大有感触之下,才做出了这样的回答。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总之这个回答很有分量。

当然,一个人犯下罪行,肯定存在各种各样的诱因。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人得不到任何人的认可和称赞,认为自己的存在没有任何价值,活着毫无意义,才会在某一时刻把自己的人生豁出去了,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从而做出越界的行为。

对于这种情况,书究竟有多少“抑制力”,还真的难下定论。但无论如何,书的力量若能到达年轻人的灵魂,时代的精神面貌应该是会有所改观的。通过读书,与自己的心灵交流,这难道不是我们在年轻时就应该掌握的能力吗?

事实上,少年劳教所的教导员就曾指出,很多被送来的少年完全没有读书的习惯,哪怕看漫画也只看图,对文字一概略过。但是,只要教他们养成读书的习惯,了解其中的乐趣,这些少年就会逐渐开始主动读书。同时,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甚至整个人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可能有人认为,将罪犯引为例证太极端了。但我觉得,罪犯的心理状态与我们并非毫无关联,因为任何人都可能因某种契机而开始堕落。在这种时候,若能对事态加以分析,重新树立人生的意义,也许就能悬崖勒马。要想拥有这样的判断力,有深度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

比方说,假设我们正面对某些麻烦,工作中的也好,人际关系中的也好。如果我们眼中所见的只有麻烦,可能会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可是就算再痛苦,我们也不会比古今中外克服了众多苦难的人们更痛苦。了解这样的事实,了解人类精神的强韧,至少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拯救,同时也能激励我们克服眼前的困难。

换言之,人类的思想早已达到极其深入的程度,犹如地层深处流淌着的纯净的水。

相较而言,我们平日面对的各种麻烦,不过是河流表层的浊水罢了。浊水喝着很苦,但只要向下深潜,就能找到清流。关键在于,我们首先得知道底下存在清流,然后还须具备“深潜力”。

而读书,就能教会我们掌握这种“深潜力”。

读书需要逐字逐句地看,既累眼又费时。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的确显得有些过时了。然而,唯有坚忍地跨越这些障碍,我们才能寻见宝贵的清流。第 1 章推动我们的“无形力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亦师亦友的“读书”不变强就无法生存

我每天与学生接触,对于他们的“不会整理问题”这一现象,屡屡感到不可思议。

譬如找工作,若是想就职传媒行业屡屡受挫,就应该改变方向,尽快开始寻找下个目标,可他们却偏偏想不开,始终难以做出决断。

再比方说,如果想当教师,就得通过教师任用考试,所以像应试学习那样的正式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常常激励学生:“既然是为了得到一辈子的工作,那就每天花 10 个小时去学习吧。”这个时间绝不夸张,可以说是理所应当的,可我没想到,很多学生连这点时间也不愿付出。

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跟自己谈判的能力”。他们的态度不够端正,不能把自己的目标、希望与实际的能力、状况相对照,确定符合现实的优先事项。

对于这种情况,企业的面试官一眼就能看穿。心理脆弱的人,连自我介绍都讲不好,遇到非常规提问也不知如何回答。企业最不喜欢这种人,因为他们即使进了公司,可能很快也会辞职。或者因为不想暴露自己的弱点,容易跟周围的人发生龃龉,总之很可能在将来导致成本增加。同容易心灵受伤的人共事,自然格外费神。

其实,为了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大学也很辛苦,不得不频繁开会商议,或是做出政策上的调整。当然,大学属于教育机构,与企业的运作方式不同。对企业而言,有心理问题的员工不啻于定时炸弹。

与此相反的情况,可以广岛东洋鲤鱼队的前田健太投手为例。他在 PL 学园①上学时,还不是举国闻名的选手,幸好该校拥有质、量均达国内最高水平的严格的训练体系。通过不懈的训练,他培养出了永不言败的强大精神。刚加入鲤鱼队的时候,他公然宣称“职业队也不过如此”,引起广泛争议,这或许也是其自信的一种体现。他说那句话,肯定不是就速度、技术等方面的水平而言,而是觉得自己在心理层面上足以媲美职业选手。

事实上,他后来的优异表现有目共睹。意志坚韧的人,必能成长进步。可以说,即便在体育运动这种跟体力直接相关的领域,精神也比技术更重要。为何越优秀的人越会读书

那么,怎样才能锻炼自己的精神呢?当然,像前田投手这样,年轻时就置身于严酷的环境中锤炼,不失为一个办法,但很多人并不能轻易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所以就要靠读书。

许多企业家都喜欢读书,尤其是领导大型企业、同时身为日本财界领军人物的企业家们,均读过大量书籍。还有我经常接触的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都是活跃至今的顶级企业家,同样也是书虫。

在我看来,这一现象绝非偶然。首先,企业家每天都要承受超出常人想象的巨大压力,因为他们不光要对自己和自己的亲人负责,还要对员工、客户及其家人的生活负起直接或间接的责任。他们之所以不断读书,或许正是为了承担起这份重担。

读书有两大好处。一来,读书不只是单纯的娱乐,它能让我们得到独处的时间,使精神恢复平衡。二来,读书能帮助企业家磨炼不可缺少的决断力和判断力。

当我们必须做出判断的时候,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能让我们跟目标对象拉开距离,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做出冷静的判断。而且,书中所记载的人类的智慧,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判断的参考,或者为我们增添勇气。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家要是不读书,那才奇怪。

既然如此,读书就不仅对于企业家意义重大,对所有人应该都有好处,因为当代人没有不需要判断力的。江户时代以前,日本的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农民,他们每天只种地,并不需要时刻做出判断。虽说种地也会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但大体来说,每年的工作都是千篇一律。

然而,这种情况放在今天可就行不通了。现在无论是工作还是私事,都存在太多选项,我们不得不时刻做出或大或小的判断。大的判断比较重要,会对日后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例如,跳不跳槽,结不结婚,住在哪里,等等。此外还有日常琐碎的判断,诸如聚会在哪家店举办,邀请谁参加,聚会结束后去哪儿继续玩,等。

很多时候,失败并非因为能力不足,而是由判断失误造成的。在职业竞技体育的世界里,当实力相当的双方经过激烈对抗决出胜负后,失败的一方常会后悔:“都怪我当时选择了那个战术……”在每天的工作和交流中,一瞬间的判断失误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失败或损失。想必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反过来看,只要判断力得到足够的锻炼,我们就能顺利地与社会妥协。若将这一能力比作“刀”,则只需每天不断打磨,使之随时可用,而能够充当“磨刀石”的,便是读书。

此时,“情绪”会成为阻碍。譬如,有的人因判断失误而失败了,却不反省,而是强行得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结论”。诸如“我尽力了”“正因为考虑到对方的情况,才选择了那样的行动”“所以自己并没有错”,等等。为了照顾自己的情绪,故意弱化问题的严重程度。

如此一来,自然难以做出合理的判断,很可能拼尽全力,却因判断失误而毫无成果,不可谓不悲惨。最近,这样的人岂非越来越多?学习贤人的视角

不过,要说读书只是为了锻炼务实性的判断力,与情绪全然无关,则又不对。

的确,商学院设有锻炼判断力的相关讲座,既可以实例研究的形式学习,也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实践,或者进行讨论、判断等方面的速度训练。事实上,我的授课就经常加入这些训练,因为利用课堂上的现场教学来培养判断力,效果会非常好。

但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角色扮演或讨论等形式,在客观上就变得难以实现了。要想在这种情况下锻炼自己,读书才是最有效的。与多人共事时不同,一个人独处能深入思考,精神力也容易得到锻炼。独处是我们挣脱情绪牢笼、冷静且客观地重新省视自身的好机会。

书中必然存在某些视角,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在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优先照顾情绪之前,不妨尝试把自己的思维转换成书中的视角,从新的角度加以审视。这正是读书的妙义,也关系到思考事物的灵活性。阅读量变大,视角也会随之增多。也就是说,“多视角思维”将成为可能。

况且,作家本就多是个性独特之人。十个作家,也许会各自通过十种视角观察世界,阐释人生。若能让自己逐渐习惯这些来自他人的伟大视角,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就会发生巨变。到那时,肯定会为自己当初的一时冲动而感到羞愧,这便是智慧。

进一步讲,通过多本书中提到的多视角思维,我们还能得到一个崭新的视角。比如,耶稣基督、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人若以“何为上帝”为题目交谈,肯定会引发不可收拾的激烈争论。尽管这样的“梦之赛”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但我们可以同时阅读这三人的著作。

这样一来,尽管三人的观点各不相同,我们仍会发现,在最本质的潜流部分,三者的价值观其实是相通的。虽然一方认为“上帝已死”,另一方提出“神国存在且将降临”的相反论调,但我们其实知道,他们是相互共鸣的关系。这大概也是读书的妙义之一。读书是追求“心灵富足”的最佳手段用读书“启动”大脑和心灵

筑波大学名誉教授村上和雄先生是基因研究的权威,他著有一本书,名叫《启动的活法》。该书指出,人类的基因有 99.5% 是完全相同的,而个体能力的参差不齐,是由每个基因的“启动”程度决定的。接触一流人物,就是启动基因的一种手段。

我格外佩服这种思想,便也时常将之介绍给学生,鼓励他们按此实践。的确,向一流人物学习,这一点至关重要。反之,如果总是跟消极悲观的人、气量狭小的人在一起,自己也容易变成那一类人,即所谓的“近墨者黑”。

例如,尼采将小人比作“苍蝇”————指那些嫉妒他人的成功,把自身的软弱化作对他人的报复心理的人,并提出:“不能把人生用来拍苍蝇。”

话虽如此,可我们周围的人未必全是一流人物。为了与社会妥协,我们不得不接触一些“苍蝇”似的人,这就是现实。

对此,尼采说了另一句重要的话:“逃去孤独里吧,任强劲的风吹吧。”这句话恰恰也适合形容读书。其含义并非指自怜自艾,离群索居。所谓“强劲的风”,是指一流人物的思想和精神。独自承受这种风吹,精神就能得到锻炼。

事实上,我们能真正接触一流人物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是一流人物的书,任何人随时都能阅读。像经典作品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更可以称为“超一流”。我们亲近这些伟大的先驱,就能在他们的帮助下,启动自身的基因。

譬如,我们可以阅读《论语》,让孔子帮忙启动基因。这样的状态大概也会对现实生活造成影响,因为《论语》尽管是两千多年前的书,但其中的许多规训仍极富现实意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第八》《论语·宪问第十四》)便是其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既然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该干预那个职位的事。”牢记这句话,以后一旦想随便干预别人的事,就能在瞬间提醒自己自重,这样也能使自己免于麻烦。反之,这句话也可能成为推动自己采取必要行动的动力。

换言之,每遇见一位先驱伟人的格言警句,就相当于启动一个基因。不断接触格言警句,就能启动多个基因。同时,通过读书经常接触伟人,也会刺激“干劲”等姿态和意志,有助于保持积极的心态。

这样的状态若能长久维持,就会形成习惯,而一旦形成习惯,这之后,就全在于自己想把心态维持在什么样的水平上了。信息严重匮乏的时代

请回忆一下,你平时独处的时候会做什么?对于现在的人来说,首先不可缺少的工具就是推特了吧。主要就是通过互发信息彼此吹捧,发发牢骚,或者说说别人的坏话,传播一些小道消息。在这种意义不大的交流上浪费大量时间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回头想想,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电车里,读书的人还有很多。后来到了 90 年代,靠漫画、随身听打发时间的人开始增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到了如今,绝大多数人都在摆弄手机。即使在自己家里,原本能够用来读书的时间,往往也会被毫不在意地浪费在其他事情上。

如果把上下班、上下学的乘车时间,以及每天在家里的时间抽出两三个小时用来读书,你的思想一定能得到深化。若能每天坚持,就会达到相当深的程度。那些轻易被浪费的时间,为什么不用来读书呢?这是我始终难以理解的事。在我看来,并不是喜不喜欢读书,而是利用时间的方式不同,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致命的差距。

今后,信息设备的软、硬件会更加充实,任何人都能花很少的钱买到手,娱乐的种类也会呈现惊人的激增态势。到那时,只要有一部手机,想一个人过多久就能过多久,能随时收看全世界有趣的动画,能收听所有的音乐,也能任意挑选游戏,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公开自己的演奏。其好玩程度,或许是任何媒体、玩具都比不了的。

娱乐固然重要,但获得直达心灵深处的知识更重要。当舒适成为理所当然,不舒适的状态就会变得难以忍受,于是也就不想做读书这样麻烦的事了。可是,如果因为觉得麻烦而不加重视,自己得到的知识就会极其有限,精神也很浅薄、脆弱,最终难免吃大亏。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许正生活在一个“信息匮乏”而非“信息过剩”的世界里。

当今时代被称为信息化时代,可企业的人事负责人却严肃地指出:“最近的学生不读书,所以懂得的东西太少了。”另外,学生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对不感兴趣的信息漠不关心,这种倾向也受到了批评。

书中浓缩着大量信息,我们可以根据自身能力,深入地、迅速地加以吸收。既然如此,就有必要强化读书意识。倘若不能有意识地将读书列为利用时间的首要对象,恐怕就会渐渐变成“信息弱者”。书能弥补精神的荒芜

稍微夸张地说,这也是关系到生活态度的问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生怀有充实感,这才能成为生活的最大支柱。这与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完全无关,所以跟世人眼中的价值观壁垒分明。

许多在经济上过着富裕生活的人,都难免在精神上感到荒芜。相反,譬如喜爱俳句的人,只要创作出一个佳句,就能感受到巨大的喜悦,而这种喜悦足以将生活中的辛苦荡涤一空。

又或者,若是每天都感觉精神荒芜,可以考虑用俳句表达出来,譬如将其比喻成瑟瑟秋风,或是皑皑冬霜。这样一来,每天感受到的愁苦、哀伤等情绪,都能从虚无缥缈变为可堪琢磨,进而化作精神上的一种深度和富足。

个中典型,便是关于爱情的各种俳句与和歌,其多数皆充溢着不得相见的痛苦、渴望相见的思恋、分手后的不舍或怨恨等感情,堪称源自苦痛心灵的艺术。文学作品和古典著作往往如是。阅读这些作品,读者也能跨越时空,产生共鸣,重新自省。

维克多·E.弗兰克贝的《意义的呼唤》,是更极端的例子。这是一本全球畅销书,描写了纳粹建立的犹太人集中营里极端严酷的生活。纵然在这样的环境里,作者仍思念着心上人,没有丧失希望,最终活着走了出来。作者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希望对于人类有多重要。这不是一本读起来令人感到轻松愉悦的书。

然而,即使初读时无比震惊,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书中内容也会在心里“沉淀”下来,你会将之作为一种现实予以接受。达到这一步,就多少意味着自己变强了。

还有名著中的名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也生动地描述了一个走投无路的人最终在精神上重获新生的故事。读这本书,相当于模拟体验另一种人生,由此即可对自己的精神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优质”的书才有意义

经典作品属于顶级佳作,但人们在现实中很少会读。相反,最近倒有不少小说大卖特卖,甚至被拍成电影,引发热议。

不过,这些作品均有个大致相同的地方,就是角色性格之肤浅,令人不堪卒读。因此,无论读得多么仔细,都无法产生共鸣。我实在很不理解,为什么像《罪与罚》那样内涵深邃的古典作品会遭到轻视,而轻小说却被人视为珍宝。如果起先读过古典作品,至少该能看出当今作品的浅薄才对。

像福泽谕吉的《福翁自传》,非常有趣,足以入选日本最佳名著前三,现在却极少有人看。庆应义塾大学向所有学生分发了这本书,但想来也未必有人会读。

我以前在该校学园活动的讲台上做演讲的时候,问下面哪些人读过这本书,举手的学生最多只有两成。连福泽谕吉的“塾生”都没读过,其他人能有多少读的,大概可想而知。

最近,围绕书的若干问题,在街头巷尾引发了热议,诸如书卖得不好、读书人数减少、人均读书时间很少,等等。然而,这里还有一个大问题不容忽视,便是书的“品质”。并不是什么书都值得一读,把时间浪费在空洞无物的书上,还不如看一档好的电视节目更有意义。虽说现在的电视节目口碑较差,但仔细找找,还是有不少好节目的,譬如揭示一流人物思想的节目,或是介绍一流艺术的节目。

换句话说,如果一本书的内容还比不上这些电视节目,就没有阅读的价值。当然,为了体会读书的乐趣,开始的一段时期可能会随意阅读,什么书都想翻翻,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毕竟只是第一阶段。然而很多人终生止步于这一阶段,不能深化自己的思想。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前往第二阶段,即阅读优质的书。

例如世界公认的佳作《罪与罚》,所有人都应该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也不错,只是篇幅稍长,若不习惯,可能会读得很辛苦。再比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也该列入“必读书籍”,但这部小说并不重视故事情节,要想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需要若干技巧。

但不管怎么说,避开这些古典佳作,一味阅读肤浅的书,就如同害怕成为职业选手,只能永远满足于当业余选手一样。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另外,优质的书还能成为掌握新知识、新信息的起点。在书中内容的刺激下,产生新的兴趣,或者对书中介绍的其他书籍和人物展开调查,能让我们眼中的世界从“点”变成“线”,进而扩大成“面”。可以说,其作用就像东京站、新宿站等中转车站一样。

若能由此发现新的起点,“面”就会变得更大。一旦开始这种自体繁殖的循环,我们的意识世界就会发生改变,变得再也不能失去书的存在。“依赖”使判断力变迟钝

在音乐世界里,古典音乐享有一定程度的“公民权”。无论是谁,多少都应该听过贝多芬或莫扎特的音乐。

然而,书的世界并非如此。可能有人在不知不觉间听过《命运》,但不可能有人在不知不觉间就记住了《罪与罚》。阅读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积极的求知欲。水准越高的书,越要求读者具备相应高度的主动性。以“找找乐子”“打发时间”之类的态度,是不可能读得下去的。

因为,这些书里都存在若干障碍,其中既有索然无趣的场景,也有必须深入思考才能跟上情节发展的部分。要想“贴近”高低起伏的剧情发展,读者必须具备很强的忍耐力才行。

一旦跨越这些障碍,我们就能获得对于感情变化的宽容性和解读力,同时具备让自身感情出现变化的能力。可以说,这就像越野赛跑一样,绕着大自然中山野里高低起伏的线路奔跑,能使我们的身体承担重负,从而得到锻炼。

以前,我从高山滑雪国家队的一位教练身上,听来一件有趣的事。这位教练曾与有高山滑雪界绝世王者之称的英格马·史坦马克一同训练,而史坦马克当时选择的训练场地,是一条起伏程度惊人的坡道。

既然能当国家队的教练,这位先生的技术应该也是极其高超的,可他却跟不上史坦马克的训练。而且,史坦马克还让他“解开雪靴上的卡扣”。一旦卡扣被解开,雪靴和滑雪板就很容易从脚上脱离,非常危险。当然,史坦马克毫无难色地这样做了。

史坦马克认为,用卡扣固定住雪靴,脚底的感觉就会变迟钝,而解开卡扣,能使脚底感觉变得细微精妙,从而把握雪面状况。也就是说,建立在卡扣上的“依赖”,会使我们应对危机状况的直觉变得迟钝。

该理论也适用于当代人的读书。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就好似解开雪靴的卡扣,从坑坑洼洼的陡峭坡道上滑下去。这样做可以锻炼心灵的野性,进而使你掌握敏锐的判断力。以培养“坚强”为目的的读书读书有三大意义

选择什么样的书很重要。同样是读书,所读的书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读书的意义可大体分为三种。

第一,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的读书。比方说,我们有时迫于工作或考试的需要,就不得不读书。第二,是为了愉快且有意义地度过独处的时间,因而促使大脑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读书。第三,是为了锻炼自己、丰富精神而读书。

这三种读书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第二、第三种读书,可以同时进行。除了直接锻炼精神的伟大书籍,哪怕只是读有趣的书,也能有效地让心灵恢复平静。换句话说,只要能用读书填满独处的时间,就能减轻内心的孤独感。

比方说,由于跟亲人或朋友分别而感到寂寞的时候,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相比,重新振作的方式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读书本来就是一个人做的事,所以自然可以减轻寂寞。

另外,对于更年轻的人来说,读书也是一大救星。有朋友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朋友之间变得疏远了,这时完全没必要像强迫症患者一样,觉得自己没有朋友,很不幸,倒不如以此为契机,集中精神读书,这样反而更有意义。

可以说,这也是我从自身经历中得出的体会。在学生时代,我有段时间跟朋友很少来往,生活中几乎没有能称得上是聊天的交谈。如今回想起来,正是在这段时间,我才实现了读书的深化。长期一个人独处,很容易对伟人所写的书产生共鸣。也就是说,在独处的环境中,第三种读书有了长足的发展。

同样的情况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除了人际关系外,我们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都会经常遭遇不顺。在这种情况下,若能沉浸在读书的世界里,就能产生更深的体会,同时获得精神支柱,使你明悟到眼前的不顺并不打紧。即使天降大雨,借助读书也能浇溉心田。

而一旦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之中,恢复日常的交友关系,第三种读书就会变得很难实现了。由于此时的精神积极向上,所以很难对书中的痛苦部分产生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尽情享受第二种读书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无论是在人生一帆风顺的时候,还是遭遇挫折的时候,都能跟书保持良好的关系。跟书成功地交上朋友的人,无论在这个世界上遭遇何种不幸,无论情绪如何波动,都能随时找到合适的书,充分享受读书的快乐。沉浸在推理小说世界中的快乐

能够轻松阅读的代表性书籍,当属推理小说。不过,这样的书也存在明显的良品和次品。前者能对人类的精神做出如实描写,让我们产生共鸣,积累人生的经验。

例如《千禧年》(斯蒂格·拉森著)三部曲,由三部小说构成,每一部又分为上下卷,共有六册。我并没有一口气草草读完,而是定下规矩,每天只读两章,以便能够长时间享受其中的乐趣。

于是在一段时间内,每到夜里,我就会进入《千禧年》的世界,这种生活成了习惯。

该书的主人公为一男一女,他们从一开始就面临重重危机,陷入恶战,其命运经常处于不幸的状态。如果读者全神贯注地跟随他们冒险,就会与他们产生共鸣,一直背负的压力也会因此消解。如今回想当初,我在那段时期的现实生活其实并不理想,幸亏有这部小说的陪伴,才能顺利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对我而言,这部作品就像战友一样。

以这样的方式阅读这样的书,不也很有意义吗?所以说,只要根据想读的书和自己的心境,在阅读方式上多下工夫就行了。譬如,在真正感到难过的时候,不妨专心致志地一口气读完一本书。通过这种方式,从头到尾体会别人的整个人生,能让自己也站在俯瞰的角度来审视问题。光是如此,就能使心态变得从容。

再比如,同为推理小说的《禁闭岛》(丹尼斯·勒翰著),于 2010 年被搬上银幕,由著名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这也扩大了该作品的知名度。该书描写的是精神病和妄想症,书中出现了各种类似推理的“陷阱”,但比之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真实地呈现了一个有着悲惨遭遇的人,其精神是如何受到摧残,从而逃进妄想世界中的。

这会让读者一下子联想到现实问题,当自己遇到难以承受的不幸时,说不定也会逃进妄想的世界里。即使自己没有类似的遭遇,这样的作品也能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精神的脆弱,从而深化自己的心境。换言之,阅读这样的书,能让我们加深对人类的理解。书是重新省视自我的“镜子”

对人类的理解加深,事态往往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若能避免做出片面的评价,偏见和歧视就会无处容身,同时我们也能冷静地自我分析,知道“自己现在被自我表现欲控制了”“自己是出于嫉妒才说出这种话的”,当我们做到自我理解时,就能摆脱最糟糕的状态。

反过来说,那些自我欺骗的人、并未认识到自己的言行有何意义的人,才是危险的。这些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能深刻地自我反省,因此早晚会被别人疏远。总而言之,他们缺少对自己的理解力,以及足够的智慧。

不过,一旦自身的缺陷被人指出,我们就会试图反驳。任何人被别人戳到痛脚,大概都会立刻做出“没这回事”“都怪××”之类的反应,试图自我正当化。在直接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中,针对这样的“袭击”,试图尽力摆脱是人类的本能。

在这一点上,书的攻击性则要缓和得多。首先,书只是非生命的客观存在,既不会主动给人造成危害,也不会有意干涉。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投影在书的世界里,通过对照,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使自我反省的朴素意识慢慢开始萌芽。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书当成重新省视自我的“镜子”。

以前,承担自我省视这一任务的方法是坐禅,但当代人很难如此实践。另外,还可以通过写日记,对自己的心理加以回顾。然而,这种方法就像我们在博客中经常见到的那样,有可能成为自我表现欲或自我正当化的帮凶。因此,与其说是面对内向的、真正的自我,倒不如说是在创造一个外向的、代替的自我。

此外,还可以通过听音乐,进行全方位的回忆和反省。要知道,音乐具有撼动情感的力量。不过,这种行为与活用语言智慧的读书还是有些区别的。

譬如,一旦我们把“令人感动”的音乐的歌词提取出来,单纯作为文字去读的话,往往会发现,其内容之浅薄实在叫人失望。这会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只有依赖旋律,音乐才能成立。像“我爱你”“我会永远陪着你”一类的陈词滥调,也得配合旋律、节奏和歌手的声音,才能唤起人们的“感动”。

话虽如此,可绝不是说把文学家、评论家所写的复杂词句作为歌词,就能加深感动。从音乐中得到的感动,与这些词句给人的感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动。

我觉得,音乐的作用如今被过分夸大了。所谓的心灵得到平静、得到治愈,相当一部分都是由音乐提供的。某类 J-POP 和 hip-hop 音乐就是其中的典型,有非常多的年轻人觉得“这些歌曲说出了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声”,所以才会去听。当然,有些歌曲的作词的确很出色,但只要心境肤浅的人越来越多,哪怕是词作拙劣的歌曲,大概也能作为商品而得到人们的认可。

然而,这种“靠肤浅连接的相互依存”,其实缺乏深度,并不足以用来探索人类的心灵深处。若想使自己的心灵如初生时那般澄澈无垢,多多读书才是最好的办法。不惧“孤读”的人前路宽广以前大学里的“读书文化”

我是在为了应对高考而不得不真正开始学习的那段时间迷上读书的。当时(现在也是),岩波新书作为文化世界的敲门砖,被公认为规范读物,我还记得当初自己就是一本接一本地阅读岩波新书的。

譬如,在学习世界史的时候,我没去背教科书,而是拿起了《历史是什么》(爱德华·H.卡尔著),继而兴趣拓宽,又沉迷于《游戏的人》(约翰·赫伊津哈著)等课外书。对于应试学习而言,读这些书无异于大绕远路,但我从没后悔过。

岩波新书也有大量的心理学相关书籍,例如《情绪的世界》(岛崎敏树著)、《人类的极限》(霜山德尔著)等,都很好看。霜山先生的著作,我还读过《人类的诗与真实——其心理学考察》,还有前面提到的由他翻译的《夜与雾》,我也很喜欢。

此外,为了“学习”英语,我还常读伯特兰·罗素那文笔优美的原著。慰藉孤独,则以长篇小说为佳,例如被称为“教养小说”②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我就曾在某一段时间每天不间断地一气读完了。随着眼界的拓宽,从一流学者、作家的著作或译作,到其中介绍的其他书籍,我都会找来阅读。这是我正式开始读书的主要原因。

进入大学,读书成了日常聊天的常见话题。同学们彼此擦肩而过时,也会相互介绍书籍,或者围绕某本书的阐释而彻夜讨论不休。当然,没读过的人只能默默旁听。那个圈子里的权力和发言权,跟读书量是成正比的。因此,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地读书。当时存在于大学的这种读书文化,如今已经消亡了。

在以前的大学课堂上,每位老师都会向学生介绍大量书籍,这种情形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而且我记得,老师们在介绍书的时候,并非停留在“建议阅读”的简单水平,而是在语言上给我们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到了“不读不行”的程度,例如“没读过柳田国男的书简直是耻辱”“是个人都会读马克思·韦伯的书”“我想你们不会不知道列维·斯特劳斯吧”,等等。

实际上,被逼着读过那些书后,我才恍然大悟,获益良多。所以我现在也会效仿以前的老师,在课堂上不断给学生施压。独处时是读书的良机

其实在上大学的时候,我的精神状态并非始终很好,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在人际交往方面很不顺利,是自己一个人度过的。独自生活,不见外人,这样过得久了,剩下的就唯有真正的孤独了。在这种状态下,我一个礼拜只跟三个人说过话,其中还包括附近餐饮店的老板娘。

我当时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干什么呢?自然是在读书。由于学业不忙,我经常每天花七八个小时不间断地读书。即使是专业书籍等很难读懂的书,或是陌生领域的书,我也敢于挑战。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如同给精神打了一支安定剂。

除了单纯觉得内容有趣之外,我还有种预感,觉得只要不停地读下去,那些书终将成为属于我自己的力量。那种感觉,就像棒球部的替补选手一边说着“苦练不会骗人”,一边专心致志地不停训练一样。当然,最终也有可能成不了主力选手,至多在三年级夏季的最后一场比赛中,从原来的垃圾时间上场变成临时代击球员。不过,练习中无数次挥动球棒的事实是不会改变的,那段经历会成为自己的精神动力,促使自己一天天充实起来。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怀着孤独感和缺失感,而这正是我们读书的契机。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若有所失的时候,如果能遇见伟大的贤人,受其熏陶,或者邂逅出色的异性,发展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内心的空洞或许就能得到填补。然而除了影视作品,现实中少有这样的机会。相较而言,遇见好书并与其发展一段令人神魂颠倒的“爱情”,则是任何人都能体验到的。

而且,在年轻时挑战长篇小说或艰深的书,会对以后的读书风格造成影响。比方说,我出于工作需要,有时不得不读一些陌生领域的书,例如理科类的书。虽然那些书本身很难读懂,但我并没有阅读障碍,也不会心生抵触。因为我相信,凭借从学生时代培养起来的读书能力,我不惧怕任何书。

因此,我经常故意挑选《卡拉马佐夫兄弟》之类的厚重的长篇小说,作为面向学生的课题书籍。因为学生时代时间充裕,对将来尚无明确的目标,社会责任也很轻,所以能够静下心来,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与贤人们交换能量

事情进展不如意,人际交往压力大,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此时,愤怒的情绪和能量若是憋在心里得不到发泄,就有些危险了,说不定哪天就会表现为对他人或自身的攻击性。

要是能有一些不同于平日的、具备足够热度的对象或时间,就能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衡。跟别人交谈是一种办法,但仅仅如此,热度还是稍显不够。而当人沉浸在书里时所发出的能量,热度足以媲美地底喷出的岩浆。

大部分好书的作者,其内心热度都如同岩浆一般。比如尼采,实际接触可能他会是个性尖刻霸道的人,但不可否认,其强烈的思想确实能量充沛,炽热非凡。阅读他们所写的书,相当于靠近其思想中的炽热部分。

如此一来,我们自身也会发出热量,从而维持内心平衡,消除对他人或自身的攻击性。因为这些热量会让我们意识到,与其把时间花在烦躁、嫉妒、鄙夷上,不如读书来得更有意义。更何况,若能从书中找到话题,与人交流,还能暂时摆脱孤独。

也就是说,读书不仅能让我们从作者身上得到能量,它还像吸水纸一样,能吸走我们精神上的负面能量,使我们内心淤积的压力得以减轻,从而保持心情舒畅。

尤其在最近,很多人找不到发泄负面能量的途径。不光是年轻人,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是如此。明明身心都很有活力,可是由于工作量大,娱乐手段又少,压力只能憋在心里。读书应该也能顺利吸走这样的负面能量。

另外,读书还关系到年轻人的人格形成。书中的内容并不只是单纯的信息,还会影响对人的容度。在我看来,能达到通过简单的对话让对方觉得“这人很有度量”“很成熟”“有判断力”的程度,就与“读书的质和量”存在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想让自己在年轻时进步,想让自己年老后有个爱好,想有个可供发泄负面能量的终生渠道,就不能不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是我们的一生良友。

①日本一所私立学校。其高中部被称为“日本高中棒球的顶点”。——编者注。

②追踪描写主人公精神形成过程的小说,主要盛行于德国。——编者注第 2 章“相遇”决定人生

面向大众的书常常散发着恶臭。——尼采“我做不到”是忌语一本书就能打开未知的领域

遇见一本好书,有时一下子就能拓宽我们的眼界。例如,我很喜欢美术,读过《跟巨匠学习绘画鉴赏》(视觉设计研究所)及相关的系列书籍之后,就不禁惊叹于其对技法的说明之简洁易懂。

再比如《跟巨匠学习配色基础》(内田广由纪著)一书,通过改变名画的配色,再与原作相比较,由此考察画家用色的意义。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刺激读者的好奇心,引起强烈的兴趣。读这本书,不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