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资讯中心模式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9:48:36

点击下载

作者:张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图书馆资讯中心模式研究

高校图书馆资讯中心模式研究试读:

前言

资讯中心是什么?图书馆为什么要建资讯中心?资讯中心与图书馆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已不仅仅是一个研究课题。从资讯中心项目的提出,到2012年挂牌,再到这几年的实际运行,我们作为资讯中心的创立者和实践者,一直在不断地思考这些问题。

高校图书馆建立资讯中心是一种创新。第一,它创新了高校以信息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实现了政、校、企以资讯为纽带的多向交流。第二,它更新了人们的观念。图书馆不再仅是书籍的借、阅、藏机构,学校的图书馆不再只为本校师生服务。资讯中心使图书馆的职能得到极大地扩展,不仅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图书馆,而且认识到学校与社会关系的内涵。第三,通过建立资讯中心,创新了图书馆的职能。它改变了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程序,提高了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符合信息时代的节奏。

高校图书馆资讯中心使读书与资讯合二为一,借阅与信息推送紧密结合。图书馆由图书储藏和阅读空间变为信息交流的空间。读者由单向的知识获取者,变为信息提供者,企业对学校的信息需求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高校图书馆资讯中心模式的建立,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图书馆的认识。当人们想到图书馆时,最初的印象是书、空间、安静的环境。图书馆功能主要体现为藏书、阅读。过去图书馆资源以纸质资源为主,出版周期长,给人更多的是空间感和历史感。信息时代,人们获得资讯的渠道已不局限于图书馆,网络、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获得资讯的主要形式。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是图书馆淡出人们视野的重要原因。资讯中心建立在图书馆,人们不仅可以读书、借阅,同时可以获得最新的资讯,这些资讯绝大部分来自于海量的数字资源、专业人员的加工成果、行业专家的心得。读者获得或产生的资讯,也可以通过资讯中心及时加工、传递给感兴趣的使用者,使资讯得以及时地发挥作用。图书馆借助资讯中心,增加了信息交流的职能,改变了传统阅读和收藏空间的印象。以往到图书馆看书的读者,是单向的信息获取者,资讯中心的建立使读者成为信息提供者,调动了读者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随着人们阅读纸质资源热情的降低,对图书馆的需求也有所下降。资讯中心的建立,实现了信息的抓取、加工、交流、传递,有益于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资讯中心的信息具有及时性、专业性、排他性,能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社会对学校、对图书馆的需求由消极走向积极。

改革与创新既来自领导者的远见卓识,也来自基层实践者的危机意识驱动。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的“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试点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2011年就将“立足开发区,面向首都经济,融入京津冀,走出环渤海,与区域经济联动互动、融合发展,培养适应国际化大型企业和现代高端产业集群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办学定位。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面对优质的硬件设施与图书资源,我们希望更好地服务读者、服务社会。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围绕资讯中心的建立与运行,我们付出了艰苦努力,也摸索出了一定经验,借本书将之与广大同人共享。

本书由张晖、徐红勤、周岚、靳慧慧、王娅娟、朱锐编著,分别完成了本书的第1章、第6章、第5章、第2章、第3章、第4章。全书由张晖总纂定稿。

资讯中心虽然是开拓性工作,但我们在实践中仍然参考了前辈、同行们的大量经验,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欢迎读者对本书及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与批评。编者2015年10月第1章高校图书馆资讯中心模式1.1 背景

美国图书馆协会发布的《2015年美国图书馆状况报告》称,美国的图书馆,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出现了转折性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对图书馆的认知方面,图书馆已不再仅是一个藏书之所,其学术职能、研究职能、交流职能更加突出。

美国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包括免费的技术研讨会、小型的商业中心以及数字资源虚拟存取等。图书馆作为信息变革的推动者,努力满足人们的特殊需求。随着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学习成为一项全天候的追求,图书馆也随之变成非常重要的教育场所。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和技能培养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教育已发展为一项重要的图书馆服务。研究表明,人们对数字媒体的访问在日益增加,但他们缺乏相关知识来有效地利用数字媒体进行学习。图书馆馆员与课堂教师合作设计探究性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他们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

美国高校图书馆通常会帮助学生和研究人员分析大数据。数据积累的数量和速度已经今非昔比,这要求研究人员在数据分享、分析及再利用方面具有相应的技能。

最近二十多年来,人们所处的环境发生的变化超过了过去两百年的变化,特别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正逐渐改变学术研究对物理图书馆的依赖,人们更倾向使用方便、快捷、全天候的计算机网络。图书馆界过去五年的变化超过了前面一百年的变化,而未来五年的变化将使过去五年的变化微不足道。

在态度严谨的德国人眼中,图书馆是通向历史与未来之门。斯图加特媒体大学彼得沃德泽克博士表示:“图书馆将会是也必须是一座建筑物,坐落在城市著名的中心位置,因为它不仅必须是一个供人们搜索信息的地方,也必须是一个公共文化中心,不仅是一个通往虚拟世界和物质世界的门,也是一个聚会场所和文化事件场所。”巴伐利亚慕尼黑国家图书馆荷尔曼莱斯金馆长认为:“仅仅基于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比通过机器与人的组合能更好地传播知识这一因素,将来大概也不会出现没有建筑实体的图书馆。但决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正如存在着没有办公室的无名专业机构和银行一样,图书馆的读者将不会有欲望去翻看或借阅一本书,他们寻找的是建议和技能。”法兰克福德意志图书馆馆长伊丽莎白·尼格曼的想法是:“所有的传统和数字媒体仍会发挥作用。传统媒体可能会有突破性进展,比如会有人们完全可以在上面入眠的‘舒适书’;或者人们翻书页,它能自动朗读的书;或者是发出所描述地区的气味和声音的旅行书……”75%以上的专家认为,未来的图书馆是媒体馆和信息馆、计算机辅助学习中心和市民局的集合体,同时具有学习场所和图书博物馆的辅助功能。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称,博物馆、图书历史和档案馆功能属于未来图书馆比较重要的工作领域,图书馆还兼有网吧的文化中心的功能。

2015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2013年的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8.6%,较2013年的76.7%上升了1.9个百分点。2014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65.03期(份)和6.07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2本。与2013年相比,期刊和电子书的阅读量均有所提升,纸质图书和报纸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成年国民每天接触传统纸质媒介和新兴媒介的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传统媒介中,纸质图书阅读时长增势较为明显;新兴媒介中,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11分钟。我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65.8%,较2013年有所上升;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有数字化阅读行为的成年人中近九成为49周岁以下人群。

在数字世界里,出版商、图书馆、集成商和作者的信息创造和传播角色将融合。当全国最大的网络书店对它的主营产品——纸质图书的未来深感忧虑的时候,作为传统纸质图书最重要存放与利用场所的图书馆,同样面对纸质图书利用率降低的挑战。那种以馆藏为基础、解决信息稀缺为目标的图书馆组织结构、实践以及观点都已落伍。这种情况下,如果图书馆持续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将面临被取消的危险。1.2关于“资讯”的探讨

图书馆界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发展之路。作为高校图书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主要任务包括:①建设包括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在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对资源进行科学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②做好流通阅览、资源传送和参考咨询工作,积极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开展文献信息服务;③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④组织和协调全校的文献信息工作,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⑤积极参与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实行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促进事业的整体化发展,开展各种协作、合作和学术活动。

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体现在服务教学科研活动、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等方面。如读者入馆量和借阅量的减少等问题,是全世界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与信息时代的特点有关,即信息量极其丰富,易于获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由传统的纸质图书、报刊、广播、电视转向平板电脑、手机等随身携带的新载体。

构建高校图书馆“资讯中心”模式,是积极应对挑战,适应未来发展的有效尝试。

探讨“资讯中心”首先就要搞清“资讯”的含义。关于“资讯”一词的起源,有学者认为它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台湾地区出现并开始传播使用,目前在中国港澳台地区应用广泛。在内地的汉语词典中,很多把“资讯”简单解释为信息。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国语”词典中,对“资讯”的解释是这样的;①电脑上指对使用者有用之资料的总称,以区别于未经处理过的资料,如“资讯业”“电脑资讯”(内地称为信息);②泛指一般资料和讯息,如“生活资讯”“唱片资讯”。

从中国台湾地区的解释来看,在计算机领域,资讯就是信息。同时资讯也有资料或消息的含义。国外著名的维基百科对“资讯”的解释是:资讯又叫讯息、信息,是一个抽象概念,指任何声音、图片、温度、体积、颜色等。在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汉语大词典》中,没有收入“资讯”一词。对“资”的释义,有材料、资料之意;“讯”则有音讯、消息的意思。如果将“资讯”一词的“资”作名词理解,“资讯”就代表材料、消息;如果将“资”看作动词,“资”有“供给,帮助”之意。“资讯”,即有提供消息的含义。

有学者认为,资讯是用户及时地获得并利用,在短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地域性和可利用性。并且“提供—使用—反馈”之间能够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链条,具有这些特点才可以称之为资讯。例如,新闻、消息是一种资讯,而资讯涵盖的不只是新闻,还包括其他媒介。新闻的目标受众相对宽泛,没有严格的受众划分,而资讯的目标受众相对比较明确。资讯和新闻的区别在于:资讯包括新闻、动态、政策、评论、观点和学术的范畴,时效范围远宽于新闻。今天的新闻明天不再是新闻,但今天的资讯明天仍然可能起作用。“信息”一词,在古汉语中即有使用。南唐李中的《暮春怀故人》诗云:“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宋代陈亮的《梅花》诗云:“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水浒传》第四十四回中写道:“宋江大喜,说道:‘只有贤弟去得快,旬日便知信息。’”以上古汉语中的“信息”一词,表示的是消息。与原始意义上“资”与“讯”的组合词“资讯”同义,只是在古代没有应用。

现代汉语的“信息”指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符号等所包含的内容。人们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1948年,信息奠基人、数学家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一定义被人们看作经典性定义并加以引用。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奠基人诺伯特·维纳在他的《控制论——动物和机器中的通讯与控制问题》一书中认为,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它也被作为经典性定义加以引用。英国学者阿希贝认为,信息的本性在于事物本身具有变异度。经济管理学家认为“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电子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认为“信息是电子线路中传输的信号”。我国著名的信息学专家钟义信教授认为“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这种方式或状态直接或间接的表述”。“信息”一词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中均是information,日文中为“情报”,我国台湾地区称为“资讯”。资讯中心与信息中心,在中国人的理解中应该有所区别,信息中心通常与计算机技术相关,而资讯中心应与消息、新闻更相关。在英文中,information center直译为“信息中心”,实际与我们现在讨论的“资讯中心”更接近。而中文的“信息中心”如果译为英文,computer center更为贴切。1.3资讯中心模式的构建

高校图书馆探索提升服务水平是一个长期话题,各高校图书馆在近十年都相继建立了有别于信息中心的信息服务机构,为校内教学、科研和校外机构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通常以资源提供为主要方式,其核心是以馆藏文献的数量来决定的,而非图书馆服务人员的智力、资源和能力。文献资源来自一馆所藏,脱离了完整的社会信息资源体系。图书馆信息服务往往具有时间和空间限制,读者到馆才能获得服务,且受开馆时间的限制。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其社会满足率和服务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图书馆2000》一书中提到了未来图书馆的转变:①从图书的保管者(custodian of books)到服务本位的信息提供者(serviceoriented information provider);②从单一媒体(one media)到多媒体(multiple media);③从本馆收藏(own collection)到无边界图书馆(library without walls);④从我们去图书馆(we go to the library)到图书馆来到我们中间(the library comes to us);⑤从按时提供(in good time)到及时提供(just in time);⑥从馆内处理(in sourcing)到外包处理(out-sourcing);⑦从区域服务(local reach)到全球服务(global reach)。虽然此观点已提出了20多年,但这些转变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未来发展仍然有意义。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其图书馆在转变职能、拓展服务方面做出了尝试。1.3.1 建设背景1.资讯中心建设是综合改革实验区试点项目的重要内容

2011年,国务院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确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电科职院”)与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共同创建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区的建立,一方面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强化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功能。为此,电科职院经过与大兴区、开发区沟通协调,确立了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方案,并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及北京市政府的正式批准。试点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依托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建立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企业广泛参与的资讯中心,实现与大兴区、开发区共建、共管、共享、共用的功能,为开发区提供科技信息、市场行情、经营管理动态等信息服务,实现对外借阅图书和查阅数据库信息资源,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满足开发区政府、企业、居民对信息资源和文化生活的需求。2.资讯中心建设是图书馆适应形势需要的选择(1)适应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第二十一条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虽然《规程》没有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作出强制性要求,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敞开大门已经是大势所趋。如上所说,对外开放将面临诸多的挑战,但同时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机遇。高校图书馆利用自己先进的设备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广大的企业服务,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使高校图书馆能够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通过为企业服务,可以改变我们过去单一的服务模式,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高。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健全企业参与,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等多项举措,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加快行动步伐,才能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2)满足地方政府、企业、社区各方面的需要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30余万人(居住人口和产业工人),入区企业6000余家。根据规划,亦庄新城人口规模为70万人,图书馆在企业产业升级、创新驱动、产城融合,传播教育文化方面需要积极发挥作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资讯信息和理论、数字分析,促进开发区“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面对各方面的服务需求,图书馆不仅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还要在服务模式和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面对开发区企业如此巨大的信息服务市场,图书馆需要结合自身条件构建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包含理念与角色的转变、服务资源的立体化、服务层次的深化、服务领域的拓展、服务手段的多元化、服务信息的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同时需要创新和完善。

资讯中心在图书馆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开发区企业需求开展新的信息服务,如科技查新、信息定制与推送等,举办针对企业和居民的讲座、培训、论坛、展览等文化活动,丰富开发区群众文化生活,同时把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成果传递给大家,让更多人受益。

图书馆需要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学习现代图书馆管理理念和发展规律,逐步由知识管理向知识服务转变,加强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科学建馆,提高效益,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一支专业技术扎实、综合素质全面的队伍,保障服务水平和质量。(3)利用社会资源,解决发展瓶颈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面临着多种挑战,如资源分配、资金、人员、管理等问题。其中在资源分配方面,高校图书馆的定位是学术性的服务机构,以为本校师生的教学、科研与学习提供服务为目标;馆藏资源配置以学术性、专业性的资源为主。高校图书馆一旦对外开放,既要考虑对企业读者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又要统筹协调校内外读者对资源的使用。在资金方面,除了接待本校师生外,还要接待校外读者,为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必须重新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配置,因此资金压力将会增大。在管理方面,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是以封闭式的管理为基础形成的,服务局限在校园范围之内,高校图书馆缺乏为公众服务配套的管理制度,全面开放后,涉及安全、保洁、网络、餐饮、文献服务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将给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学校图书馆承担资讯中心的职能,为开发区提供各种服务,开发区各方面在政策、人员、设施、资金、信息方面给予支持,可以有效地增强图书馆发展动力,解决发展中的一些瓶颈。3.电科职院图书馆承担资讯中心建设工作的优势(1)学校优势

电科职院坐落在北京市唯一的职教园区内,是开发区内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是国家级百所示范校之一,是承担全国教育改革综合试点项目20所试点校之一。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方针,确立了“立足开发区,面向首都经济,融入京津冀,走出环渤海,与区域经济联动互动、融合发展,培养适应国际化大型企业和现代高端产业集群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单位。(2)图书馆优势

电科职院新图书馆是开发区唯一的大型图书馆,设备先进,馆藏资源丰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馆员队伍,具有较强的信息采集、编辑、推送服务能力。

①观念优势。学校遵循融合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主动将自身的发展与区域经济融合,将拥有的教育资源视作社会公共资源的组成部分,从观念上愿意主动为社会,特别是所在区域服务。有了观念上的导引,行动中才会有实际的作为。

②硬件优势。学校图书馆馆舍面积逾2万平方米,阅览座位1800余个,光纤网络、无线网络覆盖全馆,机房服务器存储量达120TB。图书馆馆舍由专业机构设计,大开间,高厅堂,采光非常好,读者走进图书馆,不会感觉压抑,容易让读者产生读书欲望。图书馆配备有报告厅、会议室、研究型学习室、视听室、多媒体自助学习室、休闲吧等完善设施,可以向读者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③资源优势。图书馆有纸质藏书107万册,中外期刊1300多种,电子图书115万种,电子期刊10000多种,各类综合型数据库资源如同方知网、万方、维普等逾40种。资源配置符合开发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柱,以产业链集聚优化产业发展为主的现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可以方便地使用移动图书馆,获取远超纸质资源的海量信息。

④人员优势。电科职院图书馆拥有一支包括信息情报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等多专业背景人员组成的馆员队伍,完全能够胜任文献资源采编、图书资料管理、信息采集分析等工作。图书馆重视引进人才的工作,保证了信息服务等业务的有效开展。1.3.2 资讯中心建设内容

根据学校与开发区签署的资讯中心共建协议,资讯中心的建设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1)学校服务开发区区域经济建设要求和文化发展需要,在开发区资讯中心建设方面提供文献信息、环境和人力资源方面相应的支持,开发区在宏观政策方面给予指导。(2)图书馆在资讯中心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系列信息服务项目,提高政府和企业获取经济、科技、市场等信息的效率。开发区管委会帮助学校图书馆建立与政府、企业间开展文献信息服务的联系网络。(3)图书馆利用强大的文献信息资源集成功能和良好的馆舍硬件环境,逐步实现对企业、居民的开放服务。开发区相关部门协调企业参与图书馆在文献资源、信息服务项目开发、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建设工作。(4)图书馆对开发区企业开展科技信息素养、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服务,开发区支持图书馆开展培训工作,并指导相关业务工作。1.3.3 资讯中心建设保障机制

学校与开发区管委会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开展资讯中心建设的合作,充分发挥开发区在管理、政策、宣传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打造开发区经济、科技、市场信息资讯中心,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1)建立开发区资讯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开发区代表、学校代表、企业代表、高层次人才代表,建立工作磋商机制,指导开发区资讯中心建设具体工作。其组织结构图如图1-1所示。图1-1 开发区资讯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结构图(2)开发区管委会社会发展局和学校图书馆作为共建牵头部门,负责协调双方的日常工作。(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涉及资讯中心建设工作的相关部门和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相关部门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机制,共同研究合作工作计划及工作措施,协商解决具体问题。1.3.4 资讯中心模式的作用

2011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试点校,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助力。2012年12月18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资讯中心正式启动,建立了由政府代表、企业代表与学校代表共同组成的政校企三方合作的资讯中心领导小组,共同发挥各领域的优势,促进资讯中心的工作为区域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资讯中心的成立和运行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1)创新了高校以信息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由开发区、学校、企业共同组成了资讯中心领导机构,明确了责任部门,有效地保证了中心的运行。建立了百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参加的信息员队伍,形成信息交流网络,实现了校企双向交流。学校与开发区社发局签署合作协议,对资讯中心的运行形成制度保障。(2)更新了人们的观念。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图书馆只是看书和藏书的机构,学校的图书馆只能为本校师生服务。资讯中心使图书馆的职能得到极大地扩展,不仅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图书馆,而且认识到学校与社会关系的内涵。(3)通过建立资讯中心,创新了图书馆的职能。它改变了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程序,提高了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符合信息时代的节奏。

资讯中心使读书与资讯合二为一,借阅与信息推送紧密结合。图书馆由图书储藏和阅读空间变为信息交流的空间。读者由单向的知识获取者,变为信息提供者,企业对学校的信息需求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资讯中心模式的建立,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图书馆的认识。当人们想到图书馆时,最初印象是书、空间和安静的环境。图书馆功能主要体现为藏书、阅读。过去图书馆资源以纸质资源为主,出版周期长,给人更多的是空间感和历史感。信息时代,人们获得资讯的渠道已不局限于图书馆,网络、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获得资讯的主要形式。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是图书馆淡出人们视野的重要原因。资讯中心建立在图书馆,人们不仅可以读书、借阅,同时可以获得最新的资讯,这些资讯绝大部分来自于海量的数字资源、专业人员的加工成果、行业专家的心得。读者获得或产生的资讯,也可以通过资讯中心及时加工、传递给感兴趣的使用者,使资讯得以及时地发挥作用。图书馆借助资讯中心,增加了信息交流的职能,改变了传统阅读和收藏空间的印象。以往到图书馆看书的读者,是单向的信息获取者,资讯中心的建立使读者成为信息提供者,调动了读者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随着人们阅读纸质资源热情的降低,对图书馆的需求也有所下降。资讯中心的建立,实现了信息的抓取、加工、交流、传递,有益于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资讯中心的信息具有及时性、专业性、排他性,能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社会对学校、对图书馆的需求由消极走向积极。1.3.5 资讯中心开展的工作

资讯中心自成立以来,针对开发区政府、企业、居民提供科技、市场、文化类信息服务,同时,资讯中心使学校及时获取了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新信息,形成了有形的和无形的成果。从近期看,它提高了信息服务水平,创新了信息服务理念,为社会直接提供了信息产品,为学校构建了将知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平台。长远来看,资讯中心的建立不仅可以推动学校及图书馆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价值的实现,还将为亦庄区域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对高校创新服务社会的模式具有示范作用。1.定期发行资讯简报

资讯的产生,是由企业和校内信息员把生产科研中的重要信息传递给资讯中心进行加工,提取有价值的核心内容,发布出来供人们使用。企业和校内信息员把生产科研中接触到的、能够反映科研发展动态的重要信息传递给资讯中心信息服务馆员,由信息服务馆员对信息进行加工,提取有价值的核心内容,并发布出来供人们选用。参加共建工作的成员不仅是信息的提供者,还是使用者。资讯简报汇集了相关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信息,为企业科研管理人员了解掌握行业发展前沿资讯提供了及时便捷的参考。(1)《资讯参考》

在开发区宣传部、社发局、企业协会的支持帮助下,资讯中心从2012年开始编辑、发行《资讯参考》,定期投递到开发区180多家企业。为更好地提高办刊质量,更好地适应开发区的企业需求,经多方调研,《资讯参考》于2014年5月对版面进行了调整。改版后的《资讯参考》包括四个部分:“经济动态”板块主要覆盖亦庄开发区有关行业产业的国内和国外经济动态;“科技动向”板块主要关注开发区四大产业的新理论、新发明、新技术;“市场行情”板块包括大宗货物、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文化创意等市场行情的变化;“政策热点”板块主要介绍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政策信息。改版后的《资讯参考》更加贴近开发区企业的需求。(2)《资讯快报》

为提高资讯服务的时效性,由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资讯中心主办的周刊《资讯快报》于2014年9月正式编发。《资讯快报》本着服务开发区、促进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宗旨,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和数据,以整编和独家分析等方式将相关资讯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资讯快报》内容包括: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经济管理五大方向,针对不同企业需要,每期快报以纸质邮件或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给企业高管和信息员。《资讯快报》纸质版发放到开发区有行业代表性的大中型企业,电子版发放到加入资讯中心信息员网络的企业。为办好《资讯快报》,资讯中心在现有“慧科大中华资讯”“中国产业分析数据库”等30余种国内外数字资源的基础上,特别订制了“安邦”等专业咨询公司的数据,确保了《资讯快报》等简报内容的独特性、有效性。(3)《科技动态月报》《科技动态月报》是由开发区科技局主办的旨在为开发区知识产权资源建设、重点企业专利综合分析、打造重点产业主流产品、支撑国际化专利布局等提供知识产权最新动态。内容包含专利信息、产品技术发布、技术转让、企业信息检索、企业动向、企业投融资需求等方面。

资讯中心信息服务人员具体承担了《科技动态月报》的设计、编辑、项目分析、分发传递等工作,于2015年1月正式发行。《科技动态月报》是资讯中心对外服务的又一新形式,它以学校提供智力资源、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满足不同方面的需求,拓宽了资讯中心的服务领域。月报已投送到开发区400余家企业。《科技动态月报》开创了学校服务社会的新形式。学校提供智力资源,负责政务信息的编辑、排版;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政策信息,出资购买服务和发行。通过这样的合作,既解决了政府部门人员不足的问题,又让学校的专业水平得到实际发挥,达到合作双赢的效果。2.组建企业信息员队伍

资讯中心与开发区企业协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组建了资讯中心校内外信息员队伍网络体系,校外信息员来自开发区约66个企业,共104人,涉及汽车制造、新能源、生物科技、现代装备制造等行业。

2013年10月25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资讯中心信息员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培训工作会在电科职院图书馆报告厅召开,校内外约120名信息员参加了会议及培训活动,校外信息员的加入搭建了校企教科研信息交互传递的服务平台,拓展了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来源。

2014年6月13日至14日,资讯中心第二次信息员全体会议暨培训工作会议在北京昌平召开。资讯中心领导以及来自学校、企业、社区的近百名信息员参加了会议及培训活动。

资讯中心领导小组组长、电科职院校长王海平要求资讯中心工作要把握新技术、新需求、新动态、新思维,以信息、服务和创新作为主旨。资讯中心领导小组组长、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合生指出,资讯中心是全区创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员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资源,另一方面要把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新的文化理念更好地反馈给资讯中心,保证资讯中心有效地发挥作用。

汤森路透集团知识产权产品解决方案方面的专家为校内外信息员开展了“专利信息助力企业研发与商业决策”的专题讲座。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专家做了主题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和个人所得税热点问题”的讲座,为大家解读了税收方面的政策,现场解答了企业信息员提出的问题。

2014年12月5日至6日,资讯中心第三次信息员全体会议暨培训工作会议召开。资讯中心领导及来自学校、企业、社区的约120名信息员参加了会议及培训活动。会议总结了资讯中心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强调资讯中心要坚持发展,真抓实干地为企业、社区服务,希望企业要广泛地参与建设,信息员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信息员要加强学习、研究开发区经济,了解开发区的发展需求,更精准地为开发区服务。会议对优秀企业信息员进行了表彰并进行了经验交流。

信息员大会是学校与企业交流的重要形式。会议凝聚了队伍,明确了工作方向,鼓舞了工作热情,为资讯中心开展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3.提供相关数字资源

在资讯中心启动后的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上,有企业代表建议资讯中心能够在电子资源、数据库使用方面多做一些工作,更有效地发挥数据库的价值。资讯中心根据企业需要,购买了IDL工程数据库、汤姆森路透专利数据库、泰克贝斯机械制造视频库、外文电子书等数字资源。通过VPN远程访问技术,使开发区企业的科研管理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数字资源。4.举办培训及文化活动

2013年10月25日,资讯中心举办了第一场面向开发区的数据库培训讲座,由世界知名的专利数据库供应商为企业代表进行了资源使用培训。2013年12月27日,资讯中心邀请SMC(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彤先生来电科职院作了“产学合作,商儒并歌”的讲座,来自学校、企业和开发区的300名读者参加。

2013年12月13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读书让亦庄更美丽”系列活动在电科职院图书馆举行。开发区共有20多家企事业单位、社区5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辛秀兰博士和张惠清老师在交流会上做了好书推荐专题讲座。

2013年4月23日,电科职院图书馆与开发区宣传部共同举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届文化艺术节暨2014年全民阅读启动活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领导、开发区领导、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党群工作部、总工会、机关党委的领导、学校领导出席活动。来自开发区职能部门、事业单位、驻区企业、社区居民及电科职院师生代表3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做了专题演讲。

从2014年3月起,资讯中心推出“大讲堂”活动,邀请高水平专家每月举办一期讲座。讲座内容涉及经济、历史、生物医药、能源、文化创意、机械等多个方面,既涵盖了开发区主要产业方向,也符合电科职院七个专业群的需要,受到电科职院校内外读者的热烈欢迎。每次举办“大讲堂”活动,都有开发区企业、社区居民参加。专业讲座,尤其受到开发区相关企业的青睐。5.与开发区企业实现信息共享

2013年11月21日,资讯中心与亦庄生物医药园签署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战略合作协议。资讯中心向生物医药园企业发放了阅览卡和远程访问账号。通过合作,资讯中心的信息资源能够有效辐射到企业,企业也为资讯中心开展信息服务提供了有效的应用场所,资讯中心面向企业开展深层次信息服务,通过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提高双方的信息资源利用率。6.为开发区引进项目提供专利检索业务

2014年3月,资讯中心承接开发区科技局项目引进前期科技认证项目中的专利检索业务,利用引进的德温特国际专利检索库和国内领先的万方专利检索系统进行相关项目的专利查询和分析,对项目的技术成熟度、前瞻性、应用状况等进行了客观评价,为项目引进提供了决策支持。为做好这项工作,资讯中心邀请校内外相关专业专家参与,参考了专业公司的报告,设计了符合开发区科技局需要的有自己特色的报告格式。由于符合用户需要,这项业务在2015年中得以继续开展。

为开发区引进项目提供专利检索业务,以及资讯中心快速反应、客观务实的信息服务,满足了政府需求,也为后续服务的开展找到了方向。7.建设企业书屋和社区分馆

2014年3月,资讯中心依托电科职院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先后与SMC、京东方茶谷等企业达成建立企业书屋的合作意向。与南海家园社区达成建立一期40平方米、二期120平方米的社区分馆合作意向,采用图书馆提供纸质与数字图书资源,企业和社区提供场地和管理的合作模式,受到热烈欢迎,有效地支持了企业和社区的文化建设。南海家园七里社区图书室已于2014年5月27日正式建成开放。京东方企业书屋于2014年12月23日正式开放。

2014年6月,学校与开发区宣传部达成了共建“亦庄书屋”的协议,图书馆开始为百家亦庄书屋建立数字图书馆,使开发区的读者能够远程访问学校的海量数字信息资源,为助力企业科研生产、丰富员工生活提供资讯服务。8.召开企业需求调研会

为更好地向企业提供服务,2014年10月17日,资讯中心召开工作研讨暨企业需求调研会。开发区十余家企业的信息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来自同仁堂健康药业的陈琳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音像资料和场地,为企业开展活动提供便利,成为开发区企业活动和教育基地。来自安川首钢机器人的研发工程师希望资讯中心能够帮助企业获取中外专利文献、提高企业专利分析能力。众信旅游部门经理希望在环境布置和人文服务上更加人性化、让读者感到阅读是一种身心结合的享受。卡尔拉得优胜汽车修复系统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希望“资讯快报”能够加入外文资讯以便提供给企业外籍高管。中能世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领导表示,查新报告符合企业需求,未来希望能够在信息服务方面进一步拓展。研讨会获得了来自企业最直接、具体的信息需求反馈,使资讯中心得以更准确地把握开发区企业的服务需求。9.开展对外联络

办好资讯中心要参考国内外的经验。2013年10月17日,资讯中心与天津开发区泰达图书馆就如何更好地为开发区开展信息资讯服务进行了交流研讨。2013年10月28日至10月30日考察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和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图书馆。通过交流,资讯中心在信息资源获取途径,尤其是在如何为开发区政府、企业做好舆情服务、科情服务、商情服务、科技查新等方面拓宽了思路,对进一步完善资讯中心的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开展的动态变化中,资讯中心增强了对市场、对企业需求的理解;企业通过资讯中心也增进了相互的交流沟通,互通有无,促进了企业间、政校企间的联系。开发区管委会通过资讯中心为企业、居民创造了更优越的文化生活环境。资讯中心这一平台为企业用户开展研发创新、为居民获取文化资讯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资源和更有效的服务,为政校企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第2章高校图书馆资讯中心信息资源建设2.1 原有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1.购书经费有限,资源不足

在我国,大部分图书馆存在经费紧张现象,难以维持正常的资源建设和持续发展,致使资源建设不合理,资源严重不足,无法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高校图书馆来看,它本身是一个公益性机构,它的资金来源全部依靠国家财政。在现阶段,国家提供的经费已无法满足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停滞的发展状态又将导致信息资源质量和数量下降、人才流失等问题,这些问题无疑使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下降,使政府更加轻视高校图书馆价值,继而减少经费预算,导致恶性循环。而且,从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情况来看,经费普遍存在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普通院校与地方院校的差异。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做的一份统计数字表明: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差别很大。在这份榜单上,位居前10名的除了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外,其他的全是国家重点高校。在榜单的后几位中,很多高校图书馆的总经费甚至连10万元都达不到,而这些图书馆无一例外几乎全是地方院校。因为经费短缺有的图书馆降低质量要求,以价格为标准盲目采购文献,甚至大量采购特价图书或者复本储备较多,减慢了信息资源建设的进度,影响了馆藏的完整性,也导致资源不足,无法满足读者的全面需求。2.供需矛盾突出

资讯中心的信息资源应该是按照市场的需要而购置。资讯信息类别涉及的专业较为广泛,要求不断变化,读者需要信息的质和量也在发生变化,图书馆传统的馆藏结构跟不上用户的需求变化,对于新增行业所需的信息资源未能及时采购,因此造成了供需脱节。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一项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网络是2003-2005年唯一增长的阅读媒介,国民网上阅读时间已超过阅读报纸、杂志的时间;OCLC于2005年年底发布的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趋势,用户开始信息搜索所选择的信息源依次为搜索引擎、某一主题网站、订阅信息、网络新闻、网络书店、网络数据库和图书馆网站。可见,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据的时间比重越来越大,网络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形态,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与此同时,上网浏览、使用搜索引擎、在线购买等普遍满足了受众广泛的信息获取要求,但图书馆保守的工作作风对这些新媒体的关注度和利用度还未充分显现,无法满足现代众多读者的需求。3.馆藏资源比例失调

高校图书馆在资源采访过程中比较注重和学校专业设置相关的印刷型文献及电子资源的收集,而较少采购专业设置之外的信息资源;大部分高校由于经费限制偏向采购中文图书,而外文图书和数据库则因价格昂贵等原因较少采购;高校对资源的需求种类较为固定,在资源采访过程中对于新兴行业和新型技术的关注度较少,此类资源的采购意识不强。由此造成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比例严重失调。4.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意识薄弱

我国图书馆一直缺乏合作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献资源建设依然坚持“大而全,小而全”和各自为政的理念,造成经费短缺、资源采购不足及重复采购现象;②合作不足,一方面馆际合作不足,另一方面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高投入的项目上缺乏合作,造成了人财物的巨大浪费。让我们现在稍感欣慰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CALIS),它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其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迄今参加CALIS项目建设和获取CALIS服务的成员馆超过500家。但我国大部分图书馆仍以独立引进数据库为主,为此各馆不得不同时投入巨大的资金、设备和人员。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绝大部分图书馆更是各自为政,独立建库,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和特色效应,也不利于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

纵观历史可以看到,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改变了图书馆的馆藏结构。电子出版物作为一种新的知识与信息传播载体令人刮目相看,它将著作的文本转换成计算机可读形式的信息,记录在磁性载体(磁带、磁盘)或光学载体(CD、ROM光盘)等载体上,在计算机软件支持下生成全文数据库,并能多途径进行检索,包括电子图书、电子连续出版物、电子版书目数据、计算机软件等,一经问世便得到快速发展,导致图书馆馆藏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和通信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多媒体、新媒体的出现也让图书馆有了更多的信息资源选择余地。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工具提供了新颖的互动交流手段和服务方式,有助于图书馆开展个性化的服务。用户也不再认为信息越多越好,而是认为信息的新颖度和及时性更重要。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如何获得及时新颖的信息资源是关键之所在。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馆藏资源设置远远不够,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合理的信息资源引进程序,采购形式多样的信息资源来满足大家的需求。2.2建立“需求决定资源”的文献资源引进程序2.2.1 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理念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最早是由美国计算机技术咨询集团(Gartner Group)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是指通过培养公司的每一个客户对公司的积极偏好或偏爱,留住他们并以此提升公司业绩的一种策略,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模式。其核心就是“以客户为中心,追求客户满意”,它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就是发现客户的价值观念,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客户的利益和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21世纪是以服务取胜的时代,这个时代企业活动的基本准则应该是通过服务使客户满意。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拥有自己的客户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法宝,如在对互联网公司的收购过程中,用户的数量就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有些干脆把用户的数量和单价的积累作为网站的价值。客户信息不仅是一种可衡量的资产,而且客户的知识、经验、欲望和需求也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成功的技术革新和民用产品中有60%~80%来自用户的建议。因此,客户的需求推动着企业的发展。

CRM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与图书馆的以用户为中心、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是一致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以客户为导向,努力接近客户、开发客户并最终赢得客户,取得的成功经验是很值得图书馆借鉴的。用户是图书馆的生命线,也是图书馆最具活力的资源,已经成为左右图书馆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目前图书馆管理的着眼点仍在图书馆的内部,而对于直接面对读者尚缺乏科学的管理。虽然图书馆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工作宗旨,但是在管理上却忽视了读者的真正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图书馆人树立用户关系管理理念,充分重视用户关系管理与研究。

对于图书馆来说,用户关系管理是指通过有关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目前图书馆软件系统本身就具有用户数据的自动收集统计分析功能,已经为图书馆用户管理的成功实现创造了条件)对图书馆的用户进行系统化的研究,识别有价值的用户,其目的就是和用户建立一种系统的、和谐的、持久的关系,就是发现用户、研究用户、开发用户、与用户沟通并留住用户,这是一条完整的图书馆用户管理体系。2.2.2 当前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分析1.全方位和综合性

当前环境下,人们总是可以通过某种设备访问所需要的信息或获取所需要的服务,而不受时空限制。用户希望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及时地获取信息,迅速地解决问题,或者可以记录问题,并在事后寻找答案。他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希望能够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文档、数据和视频等各种信息。随着新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和渠道的拓展,用户能以十分便捷、迅速的方式搜寻、检索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其需求除了集中在与教学和科研有关的信息资源上之外,还需要有关政治、经济、教育、金融投资、医疗卫生、商品营销、文化体育、休闲娱乐、旅游等全方位的综合性信息。内容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形式上既需要公开出版发行的书报刊,又需要没有正式出版和流通途径、没有公开、不易获得的资料,包括学术报告、会议资料、学位论文、内部刊物、政府机关文献等在内的灰色文献;形态上不仅需要文字信息,而且需要图像、声像等方面的信息,呈现出了全方位和综合性的特征。2.多层次性及系统性

当前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表现出明显的多层次性,其信息需求不可能在一个传统图书馆或一定的范围内得到全面满足,需要利用不受地域空间限制相当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采用网络及相关的技术设备对信息资源进行存储、检索与传递,为用户提供本单位或其他单位乃至全世界各类的信息资源,使用户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得到与自身需求相关的信息。3.个性化和知识化

目前,信息用户通过网络可以获取的信息资源很多,但由于用户个性、习惯、兴趣、爱好、知识积累等方面的差别以及专业不同,研究课题、研究方向不同,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不同,其对信息和服务的需求的不同,用户希望其获取的信息更加具有个性化、专业性、主动化等。4.精品化和及时性

用户需求不再局限于一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而是通过互联网延伸到其他图书馆、教育机构、出版机构、科研机构、网络信息服务商(网站)、新闻媒体和其他信息机构,以及用户与专家、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信息咨询服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等。因此,信息用户在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等需求上具有开放性。信息量不再是用户需求的重点,用户重视的是信息的价值含量及其时效性。用户希望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多途径、多渠道、成本低廉地获取切合自身需求的优质信息。5.信息化和现代化

2015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总人数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的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报告显示,根据调查,2014年新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64.1%。在浏览时间上已经超过传统的阅读方式。在火车、汽车、地铁、轮船上可以看到很多手持手机的年轻人在阅读浏览。用户对传统馆员中介式的检索服务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但对信息内容的新颖性、时效性、学术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用户期待快速高效的信息获取过程,能在家里或办公室通过一站式检索,即通过网络或信息服务商提供的检索系统,一次性地获得有关某一主题的目录、论文和著作的全文以及照片、图像、声音等全面系统的信息。2.2.3 建立“需求决定资源”的文献资源引进程序

图书馆的服务是根据其用户的特点来决定的。资讯中心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和社区群众。工业园区不同于一般的社区或商业区,它存在产业集中、人员专业水平高、居民分散(大部分人在园区工作中、人员专业水平高、居民分散但在区外居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程度高等特点。目前,科技情报、市场行情、生产经营管理、专利、标准等数字资源是企业关注度较高的信息资源。但从我国整体来看,大多数企业中信息的满足率非常低,对市场信息把握率非常有限,对产品在行业中所处地位的信息把握更是不够,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也了解甚少。城市社区的用户包括学生、在职人员、下岗职工、转型农民工等,一般来说,这类人群普遍关注的是财经、管理、技术、法律咨询、时事政治、文化等信息,下岗职工和转型农民工所需要的是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并且了解一些就业信息。从获取情报(信息)的途径类型来看,公开出版物、会议资料、行业资料、商业数据库、专题情报网站、网络信息等,而这些均属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建体系之中。资讯中心应该利用学校图书馆各类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并针对所关注对象的数字化资源需求,对数字资源的种类作出一定的调整,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增强影响力和作用力的需要。

因此建立“需求决定资源”的文献资源引进程序,可以通过包括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等服务对象的引荐书以及和当地开发区内的园区企业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资讯中心就组建了一支由政府、企业、学校、社区人员共同构成的资讯中心信息员队伍,可以有效融合开发区各界人士,发挥各方优势:政府部门信息员发挥政策、管理、协调、人脉方面的优势;企业信息员发挥掌握某领域科技前沿、行业动态和企业管理的优势;学校各专业信息员发挥专业领域教科研专长,学校图书馆信息员发挥图书情报专长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社区信息员反映老百姓的文化信息需求,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不仅拓宽了资讯中心的信息来源渠道,还能扩大资讯中心的信息服务受众面,使资讯中心的信息服务找到更精准的服务对象,更有针对性,让资讯中心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大家“共建,共管,共享,共用”的资讯中心。目前资讯中心已经建立起一支由118名信息员参加的信息服务队伍,其中来自学校26个教学单位的信息员26人,来自66家企业并从事机械制造、汽车、自动化、生物医药、电子通信、金融保险等各个行业工作的信息员92人,通过这些信息员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购置资源馆藏,切实落实“需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