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融硕士(MF)《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题库【章节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06:52:28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20年金融硕士(MF)《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题库【章节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模拟试题】

2020年金融硕士(MF)《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题库【章节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模拟试题】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王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专业理论扎实,多次参与金融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具有丰富的培训经验。深入研究金融学考研专业课,准确把握考试重点,深谙命题规律。王老师讲解真题过程中,不仅仅限于真题本身,更多是对考试技巧,考试内容的拓展。同时,对如何备考以及怎样顺利通过考试有一套有效的方法。

授课特点:讲解透彻,逻辑清晰,语言流畅,通俗易懂。

邱国权,讲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具有丰富的研究生金融学综合考试培训辅导经验,对金融学综合的相关知识点分析透彻,擅长金融学、国际金融、公司理财。参与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相关学术活动并发表论文。

授课特点:内容重点明确、思路清晰,善于联系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令考生能举一反三。

第一篇 章节题库

第一部分 金融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单选题

1.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这是(   )的基本特点。[中国人民大学2017金融硕士]

A.金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牙买加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答案】D【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是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参加基金组织的成员国的货币金平价应以黄金和美元来表示。

2.下列说法哪项不属于信用货币的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2015金融硕士]

A.可代替金属货币

B.是一种信用凭证

C.依靠国家信用而流通

D.是足值金币【答案】D【解析】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的、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当然更不是足值的金币。

3.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是(   )本位制度的三大特点。[中国人民大学2015金融硕士]

A.金块

B.金币

C.金条

D.金汇兑本位【答案】B【解析】金币本位制度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在该制度下,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币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

4.在金本位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   )的限制。[中国人民大学2015金融硕士]

A.黄金储备状况

B.外汇储备状况

C.外汇政策

D.黄金输送点【答案】D【解析】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统称黄金输送点。在金本位下,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汇率变动的界限,汇率在这一界限内围绕着铸币平价波动,波动的幅度比较小,基本上是稳定的。

5.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  )。[中央财经大学2015金融硕士]

A.金银的稀缺

B.生产力的提高

C.货币发行管理混乱

D.金银同为本位币【答案】D【解析】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行本位”货币制度,当金银铸币各按其自身所包含的价值并行流通时,市场上的商品就出现了金价和银价两种价格,容易引起价格混乱,给商品流通带来许多困难。

6.金本位制度是指(  )。[南京大学2015金融硕士]

A.一国的纸币可以按法定兑换率自由兑换为黄金

B.黄金成为一国的主要货币

C.国际之间贸易往来以黄金为计价和支付工具

D.以金币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制度【答案】B【解析】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A项,只有在金币本位制下,一国的纸币可以自由兑换为黄金;C项,国际之间贸易往来以黄金和外汇为计价和支付工具;D项,金币本位制是以金币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制度。

7.目前世界各国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是(   )。[南京大学2014金融硕士]

A.欧元

B.英镑

C.日元

D.美元【答案】D【解析】二战以后,美元是唯一直接与黄金挂钩的主要货币,美国通过其国际收支逆差,使大量美元流出美国,形成一种世界性货币,其中一部分美元被各国政府所拥有,成为各国的美元储备,于是美元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主体。

8.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金融硕士]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答案】C【解析】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是指单方面的价值让渡,资金借贷双方进行的价值支付转移。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是其特征。支付手段的产生源于商业信用的产生。

9.信用起源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金融硕士]

A.商品交换

B.货币流通

C.生产社会化

D.私有制【答案】A【解析】从原始社会末期的物物交换中可以看出,物物交换的顺利开展,一方面是人们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是人们相互之间对这种利益交换的认可和满意,这是人们交换时对彼此的信任,是信用经济起源的具体表现之一。

10.货币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价值贮藏,(   )。[南京大学2013金融硕士]

A.由于纸币没有价格,所以纸币不执行价值贮藏职能

B.在正常经济环境中,纸币具有价值贮藏职能

C.在现代社会,执行价值贮藏职能是高品质国债而非纸币

D.在现代社会,执行价值贮藏职能的是黄金而不是纸币【答案】B【解析】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纸币是一种信用货币,如果通货膨胀水平较低,并且预期通货膨胀水平也很低,信用货币是可以被“贮藏”起来的。

11.以下哪种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汇率是浮动的?(  )[厦门大学2012金融硕士]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牙买加体系

C.欧洲货币联盟

D.金本位制【答案】B【解析】在牙加体系下,发达国家多采取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发展中国家多盯住某一国际货币或货币篮子。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欧洲货币联盟是一种以欧元为统一货币的货币制度,是一种区域性货币制度。

12.以下货币制度中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金融硕士;中央财大2011金融硕士]

A.金银双本位

B.金银平行本位

C.金币本位

D.金汇兑本位【答案】A【解析】金银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金属同时被法律承认为货币金属,金、银铸币都可自由铸造,都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当金银铸币各按其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并行流通时,市场上的商品就出现了金银两重价格,而这两重价格随金银市场比价的不断变动而变动。为了克服由此造成的紊乱,很多国家用法律规定了金币与银币的比价。但金银市场比价并不会由于法定比例的确定而不再发生变化。于是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之间可能会出现差异,价值被高估的货币渐渐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于是劣币驱逐良币律发挥作用。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

13.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金融硕士]

A.上升20%

B.下降20%

C.上升25%

D.下降25%

E.不升不降【答案】B【解析】价格的倒数是货币的购买力。价格高,货币购买力低;反之,货币购买力高。而货币购买力变动的趋势和幅度是物价指数变动的倒数。物价指数上升25%,那么货币购买力就下降1-1/1.25=20%。

二、多选题

1.对货币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金融硕士]

A.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

B.规定了货币单位的名称

C.规定本位币的币材

D.确定技术标准

E.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答案】ABE【解析】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两个方面: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货币单位的确定更重要的是确定币值。当铸币流通时,就是确定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

2.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金融硕士]

A.金属的一种

B.价值比较高

C.易于分割

D.易于保存

E.便于携带【答案】BCDE【解析】一般说来,作为货币的商品要求具有如下四个特征:①价值比较高,这样可用较少的媒介完成较大量的交易;②易于分割,即分割之后不会减少它的价值,以便于同价值高低不等的商品交换;③易于保存,即在保存过程中不会损失价值,无须支付费用等;④便于携带,以利于在广大地区之间进行交易。

三、判断题

1.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产生于信用货币制度的不可兑换性。(   )[中央财经大学2015金融硕士]【答案】错【解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产生于金银复本位制下货币实际价值和法定价值的背离。

2.特里芬难题是指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在满足国际清偿力和维持美元信心之间的矛盾。(  )[中央财经大学2012金融硕士]【答案】对【解析】特里芬难题是指美元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一是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清偿能力;二是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保持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比例。

四、概念题

1.金本位制[中山大学2014金融硕士]

答: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基础的货币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货币认识的演变,金本位制度经历了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典型的金本位制度是金币本位制。在金币本位制下,金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和银行券的发行需要以等量的黄金作为准备,并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是国际结算的手段,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

在金块本位制下,黄金不再流通,银行发行以黄金为基础的银行券(纸币)作为主要流通手段,银行券和黄金通常不能自由兑换,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向发行银行兑换黄金,兑换条件往往是较高的数额,这就避免了日常生活中银行券向黄金的兑换。在金块本位制下,黄金发挥的是储藏手段和稳定纸币价值的作用。

金汇兑本位制是一种广义的金本位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将本国货币的发行与某个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的国家的货币相挂钩,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外国货币的兑换比价。本国货币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先兑换成该外国货币,然后再以该外国货币兑换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国际货币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属于金汇兑本位制。

2.价值尺度[浙江财经学院2011金融硕士]

答:价值尺度,即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这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具体来说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上相同,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从而形成价格,即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像中的货币即可。

3.金块本位制[厦门大学2000研]

答:金块本位又称为生金本位制,是金本位制三种基本形式之一,流行于金币本位制消亡后,是指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而银行券(或纸币)又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按一定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成金块。但这一兑换限额往往比较大,一般公众通常无法接受。

实行金块本位制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黄金作为发行准备,可节省黄金使用,暂时缓解了黄金短缺与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矛盾。但金币流通的取消和兑换数量的限制,表明黄金的货币职能已开始萎缩,这时货币制度已不如金币本位制稳定;并且长期来看黄金数量仍然不能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维持汇率稳定的需要,最终会被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

4.本位币[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

答:本位币又称主币,是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本位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现在流通中完全不兑现的钞票,也称之为本位币,其含义也不过是用以表示它是国家承认的、标准的、基本的通货。

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如中国的银铸币全部是1元。有些国家的金银铸币最小规格的面值为5个、10个,甚至100个货币单位。

5.货币面纱论[中南财大2005研]

答:货币面纱论是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一种观点。该理论认为货币的作用仅在于媒介商品交换,即只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起转瞬即逝的作用,并不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它如同罩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

货币面纱论在货币数量论中得到最完整的理论表述。其基本观点是:①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实物经济,其市场条件是充分和完备的;交易者对所有商品的供求状况、现期与未来的价格状况等都具有充分的知识和完备的信息;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可以在组织完备的市场体系中进行;因而经济中不存在所谓“不确定”的因素。②在这样一个确定性的世界里,把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是没有必要的。③商品销售收款无需储藏的现实,使社会商品的总供给与以货币表示的总需求在理论上取得了紧密的联系,供给会自行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需求。

④在这样一种供求均衡的世界中,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供求关系所决定,货币在其中只起乘数因子的作用。货币数量的变动只是在总体上改变全部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而不会对商品的相对价格体系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既然如此,也就无法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进而对实际产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只不过是“一块遮挡实际经济力量活动的面纱”。

6.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

答: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中三种不同的制度。

①平行本位制是金银各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一种货币制度。国家对其兑换比例不加固定,而由市场自发形成。由于金银比价变动频繁,造成交易混乱,所以这种制度极不稳定。

②双本位制是金银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例流通的一种货币制度,国家为金币银币规定固定兑换比率。官方的金银比价较之市场自发金银比价缺乏弹性,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即当金银的实际价值与法定比例相背离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

③跛行本位制指国家规定金币可自由铸造,而银币不能自由铸造,只能以固定比例兑换金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即金的价值与其作为金属一致,而银的价值与金挂钩。实际上,三者的区别在于金银两种金属的不同流通方式和相对地位。平行本位制中金银处于平等地位,可在市场上自由兑换流通,而双本位制中是按法定比例兑换进行流通。进入跛行本位制后,银币已降为金币的附属,所以跛行本位制只是金银复本位向金本位的过渡。随着金银复本位制的消亡,这三种形式都不复存在了。

7.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金融硕士;中国人民大学2015金融硕士;上海大学2013金融硕士;中央财经大学2012金融硕士;华东师范大学2011金融硕士;金融联考2004研]

答:格雷欣法则又称“劣币驱逐良币律”。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金银比价平行存在。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与法定比例相背离,从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8.欧元和欧洲货币单位[人行2000研]

答:欧元是1999年1月1日,欧洲经济联盟国家内正式发行的统一法定货币,具有独立性、超国家性和货币所具有的全部职能。欧元实际上是欧洲经济联盟国家统一的货币。欧元纸币和欧元硬币于2002年1月1日正式流通。欧元纸币由欧洲中央银行负责,具体由有关联盟国家中央银行印制。纸币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各自的标志。欧元硬币由欧盟各国铸造,所有硬币的一面都铸有欧洲货币联盟的统一标志,另一面是有关国家自己的图案。欧元的启动,是欧洲经济共同体一体化、货币一体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国际市场的运作、国际储备资产的选择、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欧洲货币单位(ECU),是指欧共体成员国货币的加权平均组成的复合货币,每种货币的权数根据该国在欧共体内部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和该国国民生产总值规模进行确定。以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欧洲货币单位具有价值比较稳定的特点,而且该计算方法也决定了在ECU的组成货币中,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英镑是最为重要的三种货币,它们汇率的上升或下降,对欧洲货币单位的升降往往具有决定性影响。根据规定,ECU中的成员国货币权数每5年调整一次,必要时可随时对权数进行调整。

欧洲货币单位的作用主要有:①作为欧洲稳定汇率机制的标准;②作为决定成员国货币汇率偏离中心汇率的参考指标;③作为成员国官方之间的清算手段和信贷手段以及外汇市场的干预手段。

9.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金融硕士;南京理工大学2015金融硕士;社科院2013金融硕士;深圳大学2012金融硕士;人行2009研;东北大学2003研;上海财大1998研]

答: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主要内容有:

①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它的各项规定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基本秩序。它对会员国融通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

②规定了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规定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随时可用美元向美国按官价兑换黄金。另外,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规定与美元的比价,从而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但在出现国际收支根本不平衡时,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可以进行汇率调整。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会员国在需要国际储备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一定数量的外汇,将来在规定的时间内再以用黄金和外汇购回本币的方式偿还借用的外汇资金。

④废除外汇管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规定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货币措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但也存在一些例外。

⑤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但这一条款并没有真正实施过。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汇率,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存在一些缺陷:①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即存在所谓的“特里芬难题”。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可调整汇率制度难以按照实际情况经常调整。③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为了维持对外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也不能不丧失国内经济目标的独立性。

这个体系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建立的,因而其盛衰与美国经济实力和地位的变化有密切联系。随着美国经济地位相对衰落和美元危机的不断爆发,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彻底瓦解。

10.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北京工商大学2006研]

答: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关于汇率机制和货币一体化的理论,该理论着重解决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实行固定汇率和货币同盟或货币一体化最佳。西方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是有关区域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概念,即指由一些符合一定标准的地区所组成的独立的货币区,在这种货币区内,各成员采用固定汇率制并保证区内货币的充分可兑换性。其最适度性表现为,这种货币区能通过协调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弹性的对外汇率实现三个目标:区内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对外收支平衡。关于组成这种货币区的标准问题,经济学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研究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目的是试图分析各国经济的结构特征,并就这些特征给出某些标准,使满足这些标准的国家组成货币联盟。同时,它研究一国加入一个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最适度货币区理论认为,加入货币区将为加入国带来好处,当然也得付出某些代价。

11.特里芬难题[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中山大学2013金融硕士;武汉大学2012金融硕士;人大2000研、2009研;西南大学2009研;北大2006研;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金融联考2003研]

答:特里芬难题是指一种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货币制度的两难处境,即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双挂钩”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因此,它的运行既要求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又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提供足够的美元,以促进生产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顺畅运转。而信心和清偿力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的危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美元供给太少就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提出的,故称“特里芬两难”。从四、五十年代的“美元荒”到60年代以后的“美元灾”,布雷顿森林体系实实在在地陷入了“特里芬难题”中。这一根本缺陷,使后来采取的创设特别提款权复合货币也已无法修补,从而最终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

12.货币局制[中央财大2010研]

答:货币局制是指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兑换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做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的汇率制度。货币局制通常要求货币发行必须以一定(通常是百分之百)的该外国货币作为准备金,并且要求在货币流通中始终满足这一准备金要求。货币局制度是固定汇率制度的一个特例,或者说,是一种极端的固定汇率制度。

货币局制度的特征是:①本国的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与之建立固定汇率联系,这种强势货币被称为锚货币;②本国的通货发行,以外汇储备——特别是锚货币的外汇储备——为发行保证,保证本币与外币随时可以按固定汇率兑换。

建立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不具有独立建立自己货币制度的政治经济实力。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规模较小,开放程度较高,进出口集中在某一些商品或某一国家,货币局制度是一种选择。实施货币局制度,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独立实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权。

五、简答题

1.香港联系汇率制本质上是什么汇率制度?有何特点?它的缺陷表现在哪些方面?[武汉大学2012金融硕士]

答:香港的联系汇率制是一种典型的货币局制度。我国香港地区没有中央银行,也没有货币局,货币发行的职能是由三家商业银行承担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银集团)。(1)香港联系汇率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发钞银行在发行港元现钞时,必须向香港外汇基金按USD1=HKD7.8的固定比率上缴等额美元,换取无息负债证明书;发钞银行回笼港元现钞时,可按USD1=HKD7.8的固定比率向外汇基金交还负债证明书,收回等额美元;外汇基金鼓励发钞银行与其他银行的港元现钞的交易以同样的方式进行。这样,港元现钞对美元的汇率就固定在USD1=HKD7.8的水平上。但这一汇率只是发钞银行与外汇基金之间港元现钞的官方汇率,发钞银行与其他银行之间、银行同业间的现汇交易,银行与客户间不论现钞还是现汇交易,都按市场汇率进行。

香港联系汇率制拥有两个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一个是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若香港出现国际收支盈余,则外汇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随之增加,从而引起物价上升、利率下降,这将导致贸易收支恶化、资本流出增加,最终使国际收支盈余减少直至其恢复均衡。若出现赤字,则反之;另一个是套利机制。(2)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联系汇率制限制了港元利率调节经济的功能。由于港元与美元挂钩,香港丧失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把利率政策的制定权交给了美联储。为了维持USD1=HKD7.8这一联系汇率,当美联储提高(降低)利率水平时,香港也必须紧随其后提高(降低)港元的利率水平,其结果是香港金融当局利用利率杠杆调节经济的可能性被大大削弱。

②为维持联系汇率制的稳定性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对香港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香港的联系汇率制的自动调节机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在短期内遇到对港元的投机时,香港金融管理局通常采取干预外汇市场的方式来维持港元的稳定。惯常的做法是,金融管理局在市场上回笼港元现金,降低银行体系中港元的流动性,引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上升来维护港元汇率并打击投机商。在提高利率维护联系汇率制的同时,高水平的利率也损害了香港三大支柱产业——地产业、金融业和旅游业,从而引发了1997年后香港经济发展的困难。

③信心危机是对联系汇率制最为严峻的考验。联系汇率制本身即是1983年那场严重的信心危机的产物,其经受冲击的耐力至今还是一个未知数。一旦香港出现金融危机或其他原因引发的信心危机,人们纷纷将港元兑换外币,加之国际游资联手投机港元,1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将无疑是杯水车薪,难解燃眉之急,联系汇率制将面临能否继续存在下去的严峻考验。

2.比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南京理工大学2002研]

答:这是国家通过法律对于不同地位的货币赋予的不同支付能力。(1)无限法偿指国家赋予本位币的一种无限制清偿的能力。本位币是一国基本的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本位币的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法律规定,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不论是何种性质的支付,接受方都不得拒绝接受。同时在使用上,本位币是最后的支付工具,具有最后的支付能力。(2)有限法偿指法律规定辅币所具有的有限清偿的能力。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供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辅币一般用贱金属制造,其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是不足值货币。为了防止辅币充斥市场,国家法律规定,每次支付时可在一定金额内用辅币支付,如超过一定金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为了能使过多的辅币自发流回国家手中,法律还规定,用辅币向国家纳税不受数量限制,用辅币向政府兑换本币也不受数量限制。

总之,两者的区别在于支付能力的不同,这种区别是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同造成的,反映了国家意志的人为选择。而具有不同法偿能力的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地位不同,一般而言,无限法偿货币是基本货币,而有限法偿货币处于附属地位。

3.什么是货币的储藏手段?[人行2001研]

答:(1)货币的储藏手段是货币的职能之一。当货币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被储藏起来时,就执行储藏手段职能。一般有储存金银、储存纸制货币和持有银行存款等方式。(2)商品交换初期,货币储藏的目的是用储存货币形式来保存剩余产品。在商品经济不发达阶段,生产者不一定能在需要时卖掉产品,为了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连续进行,不致因经济波动而中断,就必须进行货币积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被视为绝对财富的象征,促使人们为追求更多财富而储藏货币。(3)在足值货币流通时,货币储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当流通中的货币多于商品交易所需货币,其交换价值低于自身价值,多余货币自动退出流通领域,转为价值储藏。反之,当流通中货币少于所需货币,储藏货币又会自动进入流通领域。这一机制只能在储藏量充足时才能顺利发挥作用。到了信用货币流通时期,由于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一种符号,货币储藏时并未退出流通领域,不能起到调节流通功能。

4.何谓货币的支付手段?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有何区别?[厦门大学2000研]

答:(1)支付手段是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的职能。货币这一职能最初是由赊买赊卖引起的。这时原有现金交易基础上产生了商品的让渡与价值的实现相脱节,买卖变成债权债务关系,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使流通过程结束。后来这一职能广泛地运用于大宗交易,清偿债务,支付工资劳动报酬和国家财政与银行信用领域。总之,只要没有商品或劳务与货币同时、同地的相向运动时,货币就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2)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后,直接的物物交换就分离成买卖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改变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想像的或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当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用货币符号来代替时,货币与商品价格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价格由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量来决定。(3)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都是流通中的现实货币,而且在大宗交易中二者往往会出现职能交错,因此两者联系紧密,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二者发生作用的形式不同。流通手段的货币支付时,伴随着商品劳务的流动,买方在获得商品劳务的同时就支付了货币,完成了等价交换。而支付手段的货币在支付时它是独立于交易之外的,用以结束交易过程。

其次,二者产生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流通手段产生于商品流通初期,商品交换还不发达,社会刚刚从物物交换向货币交易发展。而支付手段产生于商品经济较发达时,货币在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广泛地出现了商业信用。

第三,二者产生后的影响不同。流通职能出现后,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如买卖双方供求匹配,交换时间地点一致等,便利了商品流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支付手段出现后克服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局限,进一步促进了商品交换。但同时它也使商品经济矛盾更加复杂,形成债务链条,当一部分生产者不能支付时,可能使链条崩断,造成危机。

5.人民币能否充当世界货币职能?[中南财大2003研]

答:(1)世界货币是指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作为国际间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②作为国际间一般的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国际商品和劳务;③作为国际间财富转移的一种手段。这一职能是货币其他基本职能在国际间的延伸和发展。(2)理论上,信用货币没有实在价值,依靠各国法律在境内流通,不能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但是目前一些信用货币实际上执行了这一职能,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元,主要表现在:绝大部分国家都将美元作为本国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大部分国际贸易用美元作为标价货币或结算货币;在国际经济组织的报告和统计数据中大多用美元价值作为计量标准等。美元之所以能行使世界货币职能,一方面是全球一体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与其自身特点分不开:①美元可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持有美元便于必要时转化为所需货币。②美元的价值比较稳定,可降低持有的市场风险。③美国经济发达,国力强大,信用度高,货币价值兑换有保障。④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占优势地位,且份额较大,促进了美元被广泛接受。近年来,随着日本和欧洲经济的发展,日元和欧元也开始行使国际货币职能。(3)从国际经济实践看出,不是所有主权国家的货币都可以充当国际货币,就人民币而言,目前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国际货币地位。这是因为:①人民币虽然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可以用于对外贸易的计价结算,但在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持有人民币在转化成其他币种时有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它被广泛接受。②目前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储备中所占份额很低,用它购买商品进行支付不够便利。③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日渐提升,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尚不能被广泛接受,尤其难以被西方国家接受并作为普遍的流通手段。④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同,中国和西方一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存在分歧,国际关系存在着波动的隐患,出于政治和安全的考虑,部分西方国家也不可能持有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4)虽然目前人民币不能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世界货币,但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亚洲周边国家中国力较强,加之亚洲金融危机后至今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坚挺,信誉较高,因此在边贸中已广泛用作计价结算和支付手段,甚至成为部分国家与个人乐于保留的储藏形式。在亚洲货币区域化进程中,人民币很有可能成为区域化的世界货币。

6.试述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及其条件。[中南财大2006研]

答: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①有助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增强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货币国际化是一国综合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我国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增强我国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和发言权,使我国国际地位得到较大的提高。

②有助于减少汇率风险,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少,这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③进一步促进我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边境贸易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推动和扩大了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边境稳定。另外,许多周边国家是自然资源丰富、市场供应短缺的国家。人民币流出境外,这对于缓解我国自然资源短缺、市场供应过剩非常有利。

④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在本国发行纸币,取之于本国,用之于本国,而发行世界货币则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这种收益基本是无成本的。目前我国拥有数额较大的外汇储备,实际是相当于对外国政府的巨额无偿贷款,同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税,是一种巨大的财富流失。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不仅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为我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2)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①对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使我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

②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

③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将会加大中央银行进行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同时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可能会加大一些非法活动如走私、赌博、贩毒的出现,伴随这些非法活动出现的不正常的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一方面会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反假币、反洗钱工作的困难。(3)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首先,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是人民币走向世界货币的必要前提。一种无法自由兑换的货币其国际接受范围将十分有限,也将成为一种具有高度风险的货币。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还较差,证券市场容量较小,金融市场和监管能力都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我国还不具备开放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条件,而监管当局也一再强调,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没有时间表。

其次,拥有高度开放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一个高度开放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将使一个国家,包括其货币成为国际金融业的核心,它是一个国家货币进行国际兑换和调节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同时也是一国货币转换成国际清偿力的重要机制。从国内目前情况来看,还没有一个城市或地区可以承担这样的重任,而金融市场的开放以及与国际接轨也显然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

此外,全球化的银行体系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遍布世界各国的银行机构不仅是保证人民币在海外存放、流通和转换的经营主体,而且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境外投资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银行还没在国际上站稳脚跟,而它的货币却成为了世界货币。显然,在这方面,我国的银行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内商业银行跨出国门的步伐还只是刚刚起步。

7.“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西安交通大学2006研;南开大学2000研]

答:1976年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达成“牙买加协议”,该协定内容在同年4月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第二次修正案中得到肯定,从而形成了国际货币关系的新格局。

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1)取消货币平价和各国货币与美元的中心汇率,确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允许成员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2)汇价非货币化,取消黄金官价,黄金不再是平价的基础。(3)提高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修订SDRs的有关条款,以使SDRs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而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储备资产。(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除以出售黄金所得收益设立“信托基金”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或援助外,还扩大了普通信用贷款的限额,并放宽“出口波动补偿贷款”额度。(5)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有的290亿SDRs增加到390亿SDRs,各成员国的份额比例也有所调整,主要是增加了德国、日本和石油输出国的份额比例,减少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份额比例。

8.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谈谈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人行2000研]

答:(1)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选择与确定国际储备货币或本位币。即使用什么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一国政府使用何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维持国际支付和满足调节国际收支的需要。

②安排各国货币间的汇率。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应如何确定和维持,能否自由兑换成支付货币,是采取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制度。

③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当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政府应采取什么方法弥补这一缺口,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又如何相互协调。在这三个内容中,国际本位货币的选择——黄金还是不兑现信用货币是最根本的,它决定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性质和运作特点。(2)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促使国际生产与分配的基本经济过程尽可能顺利而有效地运行。一个理想而有组织的国际货币体系,可以促成世界各国生产要素的有效分工、充分运用,以达到世界生产总值的极大化,并使全部生产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分配处于最能被接受的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与劳务、资本、劳动力可以自由流通,而没有必要为了国际收支的理由去实施直接的管制。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以及保证国际收支的失衡能够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

①国际清偿力是否适当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能提供与世界各国生产、贸易、融资相适应的、合理的、正常的储备供给与成长,过多的国际储备会加剧世界性的通货膨胀,而过少的国际储备会导致世界经济和贸易的萎缩。

②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涉及到一种储备资产转换为另一种储备资产是否顺利的问题。一个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能够确保不会产生信心危机,并使各储备资产的汇率安排保持基本稳定。

③国际收支调整涉及到一国维持或恢复其国际收支均衡能力的问题,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有一个有效的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机制,并使顺差国与逆差国承担对等的调节责任与义务。(3)当今货币制度的最大缺陷在于其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

①多元化储备体系的不稳定性。在多元化储备体系下,各储备货币发行国仍享受着向其他国家征收“铸币税”的特权,并且国际清偿力的增长仍不能完全符合世界经济均衡增长的形势,它不仅丧失了金本位条件下的自发调节机制,而且也没有形成IMF对国际清偿力增长的全面控制,因此容易引发或加剧世界性通货膨胀。另外,多元化储备体系缺乏稳定的货币标准,只要对其中某一种货币的信心稍有动摇,其持有者便欲抛出该货币,兑换成别的国际储备货币,国际储备货币间的投机不可避免,这种投机会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

②汇率的不稳定。实际情况表明,浮动汇率不仅在短期内经常波动,而且长期看也是大起大落,增加了汇率风险,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利影响。

③国内经济仍受外部冲击。各主要国家仍然对市场汇率进行干预,即所谓的“肮脏浮动”,并不能完全隔绝外部经济的冲击。

④国际收支失衡严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仍不健全,各种调节机制都有局限性,IMF的援助和监督能力有限。国际收支失衡的局面日趋严重,一些赤字国长期赤字,盈余国也是长期盈余而且数字还越来越大,世界经济增长仍远离协调和均衡的增长路径。

六、论述题

1.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的条件及崩溃的原因。[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5研]

答:(1)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的基本条件

要维持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保证双挂钩原则的实现,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①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

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受其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如果其他国家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恶化,该国与美元的固定比价难以维持,经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后,该国可以实行货币贬值,重新确立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但是,如果美国发生长期的、根本性的国际收支逆差,美元对外价值长期不稳定,美元就会从根本上丧失其中心地位,从而危及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

②美国应有充足的黄金储备,以保持美元对黄金的有限兑换性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有按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价格兑换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的义务,为了履行其兑换义务,美国必须保有充足的黄金储备,这是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

③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上

战后,美国黄金储备充足,如果市场价格发生波动,美国可以通过抛售或购进加以平抑。但如果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剧涨,美国或有关组织由于黄金短缺,无力在市场上投放以平抑黄金价格,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也就随之动摇。(2)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是:

①美元停兑黄金。在美国国际收支危机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失,美元的地位岌岌可危。1971年8月,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大支柱已经倒塌。

②固定汇率波动幅度扩大。1973年西方国家达成协议,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至此,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另一支柱,即各国货币钉住美元,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制度也完全垮台,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

从根本上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是: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清偿力与信心之间的矛盾,即特里芬难题。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有两个基本责任:一是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但信心和清偿力同时实现是有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成黄金的危险,即信心问题。相反,美元供应不足则产生清偿力的问题。

②僵化的汇率制度不适应经济格局的变动。布雷顿森林体系把维护固定汇率制度放在首要地位,成员国在国际收支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申请改变汇率。事实上,各国汇率很少变动。但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各国国际收支的状况也相应变化。美国持续逆差,英法两国逆差多于顺差,日本与西德积累了巨额顺差。如果排除人为干预,则美元、英镑和法郎贬值,日元和马克升值是必然之举。但美国认为美元是基准货币,其他国家有责任维持汇率的稳定,因此美国主张盈余国货币升值。其他国家则认为美国赤字是其过度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所致,美国应对此负责。同时也没有任何盈余国愿意将货币升值,而使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下降。结果是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成了固定汇率制。这种僵化状态违背了建立“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初衷,矛盾的积累最终冲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约束机制。当1973年美元危机再起时,一些当时仍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也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③主要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程度的悬殊。西方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各国采取的赤字财政和扩张信用的规模各不相同,因此,表现的通货膨胀程度各不相同,反映的实际利率水平也不相同,因而进一步加剧了国际资本流动。

④解决国际收支平衡的能力有限。由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也由于汇率制度僵化,所以各国国际收支问题日益严重,大大超过了IMF所能够提供的财力支持。特别是在各条款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它们需要得到的贷款与实际得到的贷款相差甚远。此外,从全球范围看,除少数国家国际收支为顺差外,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累计性的巨额国际收支逆差。而大量的、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对固定汇率制度构成威胁,使其难以维持下去最终崩溃。

2.什么是货币制度?建立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当今世界上的货币制度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答:(1)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综合构成。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货币制度也不断演变。(2)建立货币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地发挥各种职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在现代社会,建立有效的货币制度日益成为建立宏观调控系统的重要内容,以便有效地利用货币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3)当今世界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六大要素: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

①币材的确定。货币材料简称“币材”,是指用来充当货币的物质。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确立以哪一种物质作为币材,是一国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虽然币材的选择由国家确定,但这种选择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往往只是对已经形成的客观现实从法律上加以肯定。

②确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是指货币制度中规定的货币计量单位。货币单位的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值”。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的值就是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和成色;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尚未完全脱离金属货币制度时,确定货币单位的值主要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当黄金非货币化后,则主要表现为确定或维持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或世界主要货币的比价,即汇率。

③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主要是指规定货币的主币和辅币。其中,本位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称之为“主币”或“本位币”。辅币是本位币最小单位以下的不同面额的可以等分的货币。

④规定货币铸造或发行的流通程序。在现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都集中在中央银行或指定的发行机构。

⑤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在国家干预货币发行和流通的情况下,还要通过法律对货币的支付偿还能力作出规定,即规定货币是无限法偿还是有限法偿。

⑥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是指在货币发行时须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

第二章 利息和利率

一、单选题

1.根据费雪效应,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清华大学2015金融硕士]

A.在长期,且货币是中性的情况下,货币增长的变动不影响真实利率

B.在长期,且货币是中性的情况下,货币增长的变动不影响名义利率

C.在长期,且货币是中性的情况下,名义利率根据通货膨胀一对一调整

D.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名义利率上升【答案】B【解析】费雪效应是指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用公式简单表示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在长期,且货币是中性的情况下,货币增长的变动不影响真实利率,但名义利率会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调整。

2.你持有9个月后到期的国债期货,如果利率期限结构上的所有利率在这9个月中整体下降,那么你持有的国债期货价格在到期日会(   )。[清华大学2015金融硕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