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泡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03:13:56

点击下载

作者:中关村学院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轻松学泡茶

轻松学泡茶试读:

前言

中国有句俗语:早起幵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更是国饮。北方人钟情花茶,江浙沪人至爱绿茶,闽粤台人陶醉乌龙茶。茶品千种,又各有千秋。花茶之芳香、绿茶之清香、乌龙之幽香、红茶之醇厚、白茶之清锐、普洱之甘滑……品茗其中的独特韵味,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尤其是当我们习惯了都市生活的繁忙与喧嚣,习惯了速溶咖啡带来的便捷与清醒时,变一下口味,沏一杯清茶,看厚润的叶片在滚热的水中翻腾、舒展、回旋,齿颊留香的同时,感觉身心也被净化,滤去的是浮躁,沉淀的是深思,人也会随之变得淡定自然。

或许,此时你还会发现,原来茶不仅是为了解一时之渴、除一时之乏,还可以健体、养颜、养性,甚至还可以为久病缠身的身体打开一扇健康之门。其实,这也正是为什么如今越来越多的热爱健康、青睐『食』尚的现代人推崇饮茶的原因所在。

不过,品饮一事,除了以茶为本,更要辅之以道。从备器、择水到冲泡、品饮、收具,哪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只有做足这些功课,方可真正领略到那沁人心脾的芬芳。而在读茶悟茶的过程中,人生的底蕴也会愈发厚实、愈发有意味。愿天下所有爱茶者,细品百味茶,悠然享人生。壹 一杯好茶,相逢何必曾相识泡茶第一步 选茶茶之源“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药物书。关于“茶”的这段历史,到底藏着哪些故事?到底有何奇妙之处?现在,就让我们翻开那些厚重的茶史,揭开“茶”的神秘面纱。茶之渊源

常言道: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世界上许多人不可缺少的物品,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也带给人们更高的精神享受。赏茶、泡茶、品茶之余,又有多少人了解它的渊源呢?

佳茗的由来。陆羽《茶经》上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相传公元前2737年的一天,民间一位叫神农的人,在一棵野茶树下架锅烧水,稍事休憩。这时,一阵凉风吹来,几片翠绿的野茶树叶随风飘落在即将烧开的水中。没一会儿工夫,锅水就变得微黄,神农看了觉得非常奇怪,当即喝了几口,其甜醇清香的感觉让他惊讶不已,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自此以后,茶便被世人所发现。

神农尝百草。民间还有另一个甚为流传的故事。话说神农有个透明的水晶肚,可以把吃下去的食物看得一清二楚,这样根据食物在肚中的变化判定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一天,神农吃了一种开白花的树叶,吃后不仅有种苦尽甜来的感觉,而且肚里的有毒食物也被这种汁液给清除掉了,整个人就像是被上下“查”了一遍,于是称这种树木为“茶”。从此以后,每当神农尝草寻药中毒时,便嚼一下随身携带的茶树叶,果然毒害被解除了。神农就把这种茶树叶介绍给更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人从瘟疫灾害中被解救出来。

上面这些历史记述,也许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吃茶的开始,于是,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才会谈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由此可见,茶作为饮料始于神农氏。茶之演变

从茶叶的发现、利用发展到现如今种类丰富的茶类,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历史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大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佳茗最初为药引。在茶文化界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由此可见,茶最早出现在世人面前就在于其解毒排毒的功效。古人正是发现并认同了茶的这一功效,从神农时代到春秋之前,一直把茶叶当作药物或是药引。一旦身边有人患病就效仿神农氏,从野生茶树上砍下枝条、采下新鲜芽叶,放入水中熬煮,再让患者饮其汁液,或是配合其他药物以祛病养身。虽说这种做法获取的茶汁略显苦涩,但其解毒消炎的功效是不可忽视的。

品茗文化中的茶食。在现代茶学界,茶食就是指用茶掺食加工而成的食品。品茗搭配茶食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增添了茶文化的精彩,又为饮茶平添了几分情趣,更扩大了茶文化的范畴。然而,茶做食物并非近现代才发明的新创意。早在汉代之前,人们就开始以茶当菜,或是煮作羹饮,这就是最初的“茶食”,只不过对食物的解毒作用是此时用茶的主要目的。随着茶叶的普遍饮用,到了唐宋时期,皇宫、寺院及文人雅士间开始盛行茶宴。可以说,那时的茶宴就是有钱人或是有权人的享受。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茶宴逐渐消失,茶食则传入民间。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等地的茶馆里,茶食不但品种丰富而精美,而且各地皆有自己的特色。

饼茶与串茶的出现。随着饮茶风尚的日渐传播,运输和储存茶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首先想出了把茶叶加工成饼。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三之造》中介绍,此制作方法一般都经过“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共七道工序。到了唐、宋两代,中国饼茶生产进入鼎盛时代。事实也证明,经过这种方法制得的饼茶大大改善了茶汤中的青草气和苦涩味。饼茶饮用时,要先敲碎,再碾细、过筛,最好用沸水冲泡盏中的茶末,当然也少不了一套专用工具。唐代人还习惯把一个个茶饼用黑茶叶包裹住,并在中间打一个洞,再用绳子穿成串,故称“串茶”。

茶膏的由来。茶膏的出现与唐代做饼制茶工艺有直接关联。陆羽在《茶经》中对饼茶制茶工艺提到“蒸、捣、拍”三个工序,在各种作用下,会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认为,好茶一定是外形“含膏者皱”,这里的“皱”就是指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到了宋代,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并采取特殊工艺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

散茶的由来。散茶技术的发展、流行与明太祖有直接关联。朱元璋称帝前,所接触的基本上是流行于社会底层的散茶。因此,这位皇帝对散茶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而且朱元璋秉性简朴,他的喜好自然就左右了一个时代的风尚,散茶由此成为当时的饮茶主流。在散茶的制作过程中,早期散茶和制饼茶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用蒸汽的方法来杀青。《农书》中提到元代茶有茗茶、抹茶、腊茶三种,其中茗茶和抹茶均属散茶之列。

饮茶方式的演变。早在远古时代,茶叶被当作药物,称为“苦荼”。秦汉时,出现了“半茶半饮”的制茶和饮茶方式,就是将制好的茶饼在火上炙烤,然后捣成细末,冲入开水,放入葱、姜、橘子调和而成。至今,傣族饮的“烤茶”还一直沿袭这种饮茶方式。唐宋时期,饮茶之风盛行,最为人们推崇的当数福建的建溪茶,此茶呈团饼形,又称“龙团凤饼”。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这里的芽茶就是现在的散茶。现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逐渐出现了速溶茶、冰茶、液体茶及各类袋泡茶等饮茶方式。茶之习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饮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爱好,俗话常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不尽相同,其饮茶习俗也丰富多彩、各有千秋。

老北京的大碗茶。提起老北京,很多人念念不忘的就是那大碗茶。早年间,什刹海海沿、城门脸儿附近、天桥一带常能碰见卖大碗茶的。这些人一边走一边吆喝,碰上买卖,支上板凳就算开张了。那时的大碗茶有两种,一是煎茶,就是直接把茶叶投入开水中煎熬;一是特有成茶,用备好的大碗盛上煮好的茶。现如今,像老舍茶馆、吴裕泰茶庄、张一元茶庄等都是留存下来的大碗茶老字号。

蒙古族的咸奶茶。喝咸奶茶是蒙古族的传统饮茶习俗。其原料来自青砖茶或黑砖茶,煮茶器具是铁锅。咸奶茶滋味好不好,营养成分高不高,与用茶、加水、掺奶及加料的先后次序有很大关系。做到器、茶、奶、盐和温的相互协调,才能制成美味可口的咸奶茶。

藏族的酥油茶。藏族人民历来视茶为神之物,民间流传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饮茶方式主要有酥油茶、奶茶、盐茶、清茶等,而藏族酥油茶是诸多茶饮中最受欢迎的方式。此茶是将特制的茶叶制成汁,加以酥油、食盐和精制香料,再在茶桶中用茶杆搅成水乳交融状。酥油茶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可暖身御寒、补充营养,也可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

侗族打油茶。打油茶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俗,也是侗族的重要礼俗。主要原料是茶叶、大米花、酥黄豆、炒花生、猪下水、葱花、糯米饭等。喝茶时,主人会给你一根筷子,如果你不想再喝,就将这根筷子架到碗上,主人就不会再斟。如果不是这样,主人就会一直陪你喝下去。茶之类

中国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种也很多。根据茶树品种、茶叶形状、烘焙温度、发酵程度、萎凋程度、新茶与旧茶、茶叶采收季节等标准,可以对名目繁多的茶品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茶、亲近茶。传统六大茶系

一茗一茶香,一味一人生。中国茶叶种类繁多,分类也有很多种,但最为广大茶友认同的茶叶分类法就是按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类。于是,就有了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这六大茶系。以茶树品种分

根据我国茶树品种的主要性状和特性,即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期分为三个分类等级,各级分类标准如下。

依茶树树型来分,根据自然生长情况下,植株的高度和分枝习性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三种树型。

依茶树成熟叶片大小来分,有特大叶品种、大

依茶树发芽期来分,有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三类。以茶叶形状分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但茶叶种类齐全,茶叶名称优雅别致,而且诸多茶叶更有千姿百态的外形。

长条形茶。外形呈长条状,如绿茶中的信阳毛尖、庐山云雾,红茶中的工夫红茶、小种红茶,黑茶中的黑毛茶、六堡茶,乌龙茶中的水仙、岩茶等。

卷曲条形茶。条索紧细卷曲,如绿茶中的洞庭碧螺春、高桥银峰。

扁形茶。外形扁平挺直,如绿茶中的龙井、旗枪茶。

针形茶。外形似针状,如黄茶中的君山银针、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绿茶中的南京雨花茶和安化松针等。

圆形茶。外形像圆珠形。如绿茶中的涌溪火青、平水珠茶、蟹目香珠等。

螺钉形茶。茶条顶端扭转成螺丝钉形,如乌龙茶中的铁观音等。

片形茶。有整片形和碎片形两种。前者如绿茶中的六安瓜片,后者如绿茶中的秀眉等。

尖形茶。外形两端略尖,如绿茶中的太平猴魁等。

颗粒形茶。形状似小颗粒,如红茶中的碎茶等。

团块形茶。毛茶复制后经蒸压造型呈团块形状,又分为砖形、碗形、饼形、枕形等。砖形茶如黑茶中的黑砖茶、花砖茶等;碗形茶如绿茶中的沱茶;饼形茶如黑茶中的七子饼茶;枕形茶如黑茶中的金尖茶。以烘焙温度分

茶叶烘焙可以降低其含水量,而且此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还能使茶产生自然甜味。茶叶按烘焙温度的不同,分为生茶、半熟茶、熟茶三类。

生茶。烘焙温度低,以保留坯茶原有的清香口味。一般来说,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苦味,色味、汤色较浅,也有的呈黄绿色。

半熟茶。烘焙温度较高,品茗时有口感厚实、滋味醇厚、回甜生津等品质特征,而且茶品色泽褐红,叶底完整,耐冲泡。

熟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烘焙,此制作工序可以改变部分茶性。熟茶口感浓稠水甜,无苦涩味,而且耐冲泡。以发酵程度分

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个重要工艺就是发酵。借助发酵,茶叶会由碧绿色逐渐变红,发酵愈多颜色愈红,而且香气也会因发酵的多寡,从叶香变为花香、熟果香或麦芽糖香。茶叶按其发酵程度,可以分为不发酵茶、全发酵茶、半发酵茶三类。

不发酵茶。此茶制作过程中不经发酵,直接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均以绿色为主调。绿茶、白茶、黄茶均属不发酵茶。

全发酵茶。全发酵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一道工序,而全发酵茶就是在茶叶发酵时让其尽情发酵。红茶、黑茶属全发酵茶,红茶因其干茶颜色与茶汤色泽呈红色,故名“红茶”。

半发酵茶。此茶即乌龙茶类,又称为青茶,既有不发酵茶(如绿茶)的特性,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以萎凋程度分

萎凋又称“萎雕”,是制茶的一道工序,是将采下的鲜叶按一定厚度摊放,通过晾晒,使其呈萎蔫状态。经过萎凋这一过程,可使鲜叶产生清香,成茶滋味醇而不苦涩,并增强叶中所含酶类物质的活性。

不萎凋茶。不萎凋茶包括绿茶、黑茶、黄茶,绿茶是不萎凋不发酵;黑茶则是不萎凋后发酵;而黄茶是不萎凋不发酵(黄茶是杀青后闷黄再补足发酵的)。

萎凋茶。萎凋茶则有白茶、红茶、青茶、红茶等。其中,白茶萎凋程度最重,鲜叶含水量要求降至40%以下;红茶萎凋程度次重,鲜叶含水量降至60%左右;青茶萎凋程度最轻,鲜叶含水量在68%~70%。以新茶与陈茶分“喝茶要新,喝酒要陈”,这是长久以来人们对饮茶生活的总结。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茶叶,又该如何鉴别新茶与陈茶呢?

观色。在茶叶的储存过程中,由于受空气中氧气和光的影响,会引起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分解,这就使优质绿茶的色泽逐渐由原先的青翠嫩绿变得枯灰泛黄,红茶也会由新茶时的乌润变成灰褐。此外,好的茉莉花茶汤色金黄,而颜色重,甚至发红的多半是陈茶。

品味。鉴别茶叶一定要静下心来慢慢品。一般来说,优质新茶味道醇厚,而陈茶滋味淡薄。这是因为陈茶中酯类物质经氧化后会产生一种易挥发的醛类物质,或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缩合物,这样就会减少可溶于水的有效成分,从而使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另外,受茶叶中氨基酸氧化作用的影响,优质新茶品起来滋味鲜爽,而陈茶往往变得较为“滞钝”。

闻香。科学分析表明,构成茶叶香气的成分有300多种,主要有醇类、酯类、醛类等。然而,在茶叶的储藏过程中,这些香气物质很容易挥发,而且还会缓慢氧化。因此,随着茶叶保存时间的延长,其香气会由浓转淡,香型也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变得低闷混浊。以茶叶采收季节分

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茶叶也会有差异,比如说,在水分过多的季节,茶质自然较淡。孕育时间较长的茶叶,接受天地的赐予自然较多。因此,随着不同季节制造的茶,就有了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之别。

春茶。春季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而且茶树经过冬季的休养生息,具有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的品质特征,此时茶品滋味鲜活、香气扑鼻,而且极富保健功效。每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即为“春茶”,代表茶品如六安瓜片。

夏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这就相对减少了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尤其是减少了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含量,使得茶汤滋味、香气不如春茶强烈。同时,由于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致使滋味较春茶略苦涩。一般来说,每年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即为“夏茶”,普洱茶就是典型的代表。

秋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过春夏二季的生长、采摘,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而且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一般来说,每年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即为“秋茶”,茶品滋味、香气较平和,代表茶品如铁观音。

冬茶。冬茶是在秋茶采摘完,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此时茶树新梢芽叶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故有滋味醇厚、香气浓烈的品质特征。通常,每年10月下旬开始采制的茶叶即为“冬茶”,代表茶品如冻顶乌龙。茶之存

茶叶对水分、异味的吸附很强,所以极易吸湿受潮而产生质变,香气挥发。保管不当,甚至会在水分、温湿度、光、氧等作用下引起不良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活动。因此,存放时用什么盛器,用什么方法,古来即有一定之规。以下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三大类来介绍储存要求与方法。不发酵茶(绿茶、白茶、黄茶)的储存法

不发酵茶包括绿茶、白茶、黄茶,如龙井、碧螺春、寿眉、白毫银针、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这类茶有着高含量的维生素和活性营养素,非常容易受到破坏,特别是受光晒、潮气与气味的影响破坏尤甚。所以储存时必须:防晒、防潮、防气味。否则一旦遭晒、受潮,茶叶就变色、变味、变质了。而由于其对异味极为敏感,若随便乱放,极容易接触异味,并吸收这些气味而影响、破坏自身的味道。

如果数量不多,一两个月内便可用完,确保容器密封后,可置于通风、阴凉之处便可。容器最好是锡罐,纸皮质茶罐、茶盒也可以,这样可以免受光照日晒。切忌用玻璃罐。

如果数量较多,就必须包装好储藏在冰箱、冰柜中了。这样存放一年,茶叶也依然鲜嫩如新。泡茶饮用前,也只需酌量解冻即可。

使用冰箱、冰柜对茶叶进行冷藏储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储存不超过六个月的,温度在0~5℃冷藏即可;储存六个月以上的,温度在-18~-10℃为佳。

②储存时以专用冷藏最好,如有其他食物一起,则必须完全密封。

③应确保冷藏室的空气循环良好。

④不宜将同一包茶反复冷冻、解冻。

⑤自冷藏中取茶叶时,应先将茶罐在室温中放一会儿,使茶罐内温度升至与室温相近,再取出茶叶。否则容易凝结水气而增加含水量,影响未泡之茶叶。

需要提醒的是,在购买不发酵茶时,应挑密封度好的茶叶罐、铝箔袋,脱氧真空包装,并尽可能小包分装(即正好适合每次冲泡量)。全发酵茶(红茶、黑茶)的储存法

全发酵茶只有红茶和黑茶。由于这种茶叶经过完整的发酵过程,其本质与味道都已是发酵后所特有的,越久越醇,价值越高。所以最好用瓷罐或陶罐作为容器,放置在室温中、保持干燥、阴凉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即可,而不必收入冰箱、冰柜中去防潮、防晒,必要时需密封(密封是为了免受异味影响,对于后发酵茶,如普洱茶,需借由空气中水分来做发酵,不必密封,只需避免异味)。半发酵茶(乌龙茶)的储存法

半发酵茶只有乌龙茶类,也称青茶。它既有不发酵茶的特性,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所以,储存方法与不发酵茶基本相似,需注意防晒、防潮、防气味。只不过乌龙茶经过发酵,比不发酵茶耐久,不藏冰柜的话,也可保用一两年。所以,储存可松懈些。

当然,乌龙茶有轻焙、重焙之分;轻发酵、重发酵之分。轻焙、轻发酵者,如铁观音、台湾的高山乌龙,储存时大致还是参照不发酵茶类,购买时也应挑密封度好的茶叶罐、铝箔袋,脱氧真空包装,并尽可能小包分装(即正好适合每次冲泡量)。再加工茶的储存法

再加工茶虽然是较为特殊的茶类,但其与前述茶类的储存方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①密封储存:密封的目的是防晒、防潮、防虫,可选用陶瓷罐,不可用透明的玻璃罐。

②忌味烈品、存冰箱:再加工茶放于冰箱内或与气味强烈的物品并列是大忌,因为容易吸收异味,损害原有芳香;只需置于阴暗、干燥、通风处即可。

③避免混合存放:不同种类的再加工茶应避免混合存放,因为会相互吸收香味,破坏味道。而同种类但购买时间不同的再加工茶也应分开储存,以免加速流失芳香。

一般情况下,再加工茶可保存一两年,但时间越长,色泽与香味就会日趋衰减。通常,不超过三个月为好。清心绿茶

绿茶是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和使用的茶,也是我国产量最大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更是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绿汤绿叶的特点,且有显著保健效果,内行称之为“原子时代的健康饮料”。其制作工艺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大工序,根据加工时干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

绿茶独具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斟一杯浅饮轻酌,让你顿时拥有如绿茶一般的青翠与宁静。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太平猴魁蒙顶甘露婺源茗眉安吉白茶竹叶青西湖龙井

一说起茶,很多人会想到西湖龙井,而一说到西湖龙井,就不得不提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在龙井茶区品茶赋诗的场景。一时间,这里成了灵山妙水之地,而泡一杯龙井茶,于细品慢啜间,感受那份齿间留芳、甘泽润喉的感觉。

最佳品茗季:夏季

泡茶难易度:★★★☆☆

龙井新茶早为贵

龙井茶的采摘讲究以早为贵,清明前采制的品质最好,称为“明前茶”,是龙井茶中的极品;谷雨前采制的称“雨前茶”,亦为上品,余则稍逊。芽叶的细嫩与完整更是采摘的要义。通常,只采摘一个嫩芽,称“莲心”;采一芽一叶,芽如枪、叶如旗,称“旗枪”;采一芽两叶初展,形如雀舌,称“雀舌”。

⊙茶之鉴

叶片扁而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一芽带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不超过30毫米,芽叶细嫩成朵、匀齐、嫩绿明亮,不带夹蒂、碎片;干茶呈绿黄色;手感光滑,味道清香。而假龙井多有青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也不够光滑。平常茶 非常道西湖龙井茶富含氨基酸、维生素C、茶多酚等营养成分,有降脂、降血压、降胆固醇、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过敏、生津止渴等功效,常饮对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癌症、皮肤有黑斑等人群有较好的保健价值。

⊙茶之赏

欲要形容西湖龙井,苏轼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可以说是恰如其分。细看,色翠绿明亮、形扁平挺秀;闻之,香馥若兰、舒心怡然;细品茶汤,甘鲜醇和的滋味,更是让人回味无穷。碧螺春“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喝一杯碧螺春,如品赏传说中的江南美女。

最佳品茗季:夏季

泡茶难易度:★★★☆☆“吓煞人香”的碧螺春

相传,洞庭东山有座碧螺春峰,此峰有几株野茶。每年采茶期,百姓就会持筐采摘以自饮。一年,茶树长势茂盛,百姓争相采摘,竹筐装不下,只好投怀中,因茶受到怀中热气的熏蒸,竟然发出奇异香气,采茶人惊呼“吓煞人香”,此茶由此得名。后来,康熙皇帝游览太湖,巡抚宋公进贡“吓煞人香”,康熙品尝后觉香味俱佳,但名不雅驯,题名曰“碧螺春”。从此,碧螺春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

⊙茶之鉴

碧螺春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条索纤细、卷曲如螺、满身披毫;呈银白隐翠色泽;叶底嫩绿明亮。

⊙茶之赏“清而且纯”,形容碧螺春最为恰当。其味,头酌幽香、鲜雅;二酌芬芳、味醇;三酌香郁、回甘。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会被其汤色嫩绿清澈的绝妙韵味而倾倒。平常茶 非常道碧螺春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通便利水、益气力、强心、降血压、抗癌、抗衰老等功效,对痢疾、腹痛、结膜炎、疮毒、支气管哮喘、心肌梗死、动脉硬化以及肠道疾病有良好辅助疗效。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大别山,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因其节茸毛显露,紧直峰尖,故称为“毛尖”。此茶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风格久负盛名。

最佳品茗季:夏季

泡茶难易度:★★★☆☆“淮南茶,以光州茶为上品”“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树本是南方的一种木本植物,而河南信阳虽地处中原,但此处却有高山峻岭、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弥漫这一独特的天然生态环境,这就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前提条件。正如俗话所说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茶圣陆羽在品过信阳茶后,不由地在《茶经》中留下“淮南茶,以光州茶为上品”的纪实。

⊙茶之鉴

优质信阳毛尖干茶如针状或鱼钩状,看不出鲜叶或鲜芽的形态,突出圆、紧,而假茶多扁平;优质信阳毛尖干茶浓郁清香,遇水则沉,而假茶没有这些特征。信阳毛尖在加工过程中,会残留竹枝杂质,优质的往往不能全部挑净,而无杂质的多是假茶。

⊙茶之赏

信阳毛尖有色、香、味、形的独特个性,汤色绿亮、清澈,滋味醇厚高爽,回甘生津,有熟板栗香。平常茶 非常道信阳毛尖含多达500种营养成分,其中不少是人体必需成分,如维生素类、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类、糖类及矿物质元素等。还有一些对人体有极好的保健和药效作用,如茶多酚、咖啡因、脂多糖等。常饮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功效。黄山毛峰

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号称黄山“四绝”。在松、石、云、泉之间,还有一绝,那就是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而蕴成良好品质的黄山毛峰茶,因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产自黄山而得名。

最佳品茗季:夏季

泡茶难易度:★★★☆☆平常茶 非常道黄山毛峰功效颇多,可促进血液循环,辅助治疗支气管痉挛、心肌梗死;还有消炎杀菌功效,对口腔发炎、溃烂、咽痛者有益。

好山好水出好茶

明代茶人许次杼在《茶疏》中说:“天下名山,必产灵草。”黄山独特的气候环境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一般,上等的黄山毛峰在清明前后开始采摘,茶农们只采鲜嫩的芽头。为了留住茶叶鲜香,人们往往是上午采摘下午制,下午采摘当夜制。这样加工后的成茶形如雀舌,多毫有峰,遂取名为“黄山毛峰”。

⊙茶之鉴

优质黄山毛峰条索细扁似雀舌,色似象牙,叶芽肥壮、均匀整齐,白毫显露。而特级黄山毛峰的外形与其他毛峰又有两大明显特征,即“金黄片”和“象牙色”。正品黄山毛峰冲泡后,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入口滋味鲜浓、醇厚;而仿品黄山毛峰带人工色素,呈土黄色,味苦涩、淡薄,条叶形状不齐。

⊙茶之赏

黄山毛峰汤色清澈明亮带有杏黄色;滋味鲜浓、醇和高雅、回味甘甜,饮后回味香绵。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古称“闻林茶”“攒林茶”,产于江西庐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香——爽而持久,味——醇厚而含甘,历来被视为珍品。朱德曾有诗赞美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最佳品茗季:夏季

泡茶难易度:★★★☆☆

峰奇山秀茶香

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时而如薄絮般轻盈,时而如波涛般浩荡,让整个庐山沉浸在朦胧飘渺的云雾中,犹如太虚幻境一般。而云雾的滋润,更使芽叶积聚芳香,也使叶芽保持鲜嫩,如此这般更能制出色、香、味俱佳的好茶。明代万历年间的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云:“匡庐绝顶,产茶在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

⊙茶之鉴

干茶条索紧结圆直,芽壮叶肥,青翠多毫,呈翠绿色;叶底嫩绿淡黄、匀齐柔润。优质庐山云雾茶耐冲泡,饮后回甘香绵。而假茶或仿品没有这些特质,冲泡两次就淡而无味。

⊙茶之赏

庐山云雾茶汤色浅绿明亮,香高持久,醇厚味甘。平常茶 非常道庐山云雾茶含有丰富的单宁、芳香油类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仅味道浓郁清香,更有怡神解泻、帮助消化、杀菌解毒等功效,可以有效防治肠胃感染等疾病。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是中国十大经典名茶之一,也是绿茶当中营养价值最高的茶品。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诗人李白曾有“扬子江中水,齐云顶上茶”的赞语。

最佳品茗季:夏季

泡茶难易度:★★★☆☆

谷雨前后最为贵

六安瓜片的采摘很与众不同。采摘季节较其他茶品推迟约半个月以上,高山区会更迟一些;茶农多采摘茶枝嫩梢壮叶,因此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唯一一个去芽、去梗的片茶。正常气温年景,六安瓜片新茶多在谷雨至立夏之间采摘,而真正叶片营养丰厚的茶在谷雨前后几天内。

⊙茶之鉴

优质六安瓜片干茶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单片不带梗芽,呈宝绿色,起润有爽;叶底黄绿匀整,叶片大小一致,厚实明亮;而假的六安瓜片色泽较黄、味道苦涩。

⊙茶之赏

六安瓜片汤色清澈晶亮,嫩绿明净;闻之清香高爽;品之鲜醇回甘。平常茶 非常道六安瓜片含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是消食解渴、清心明目、提神消乏、解毒、美容的保健佳品。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属烘青绿茶,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有“刀枪云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