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1:26:12

点击下载

作者:陈瑾,李琳

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枣梆

枣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枣梆作者:陈瑾,李琳排版:KingStar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1-01ISBN:9787551604406本书由北京欣博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01沿革枣梆,属于梆子声腔系统的山东地方剧种。原名“本地”(zhǎo),即指本地的山西梆子腔,简称为“梆”。系山西上党梆子传入山东菏泽后,受当地语言和音调的影响逐步演变发展而成。1960年,因其以枣木梆子击节伴奏,就谐其原音,将剧种定名为“枣梆”。

枣梆,属于梆子声腔系统的山东地方剧种。原名“本地(zhǎo)”,即指本地的山西梆子腔,简称为“梆”。系山西上党梆子传入山东菏泽后,受当地语言和音调的影响逐步演变发展而成。旧时,由于狭隘的地域观念,通常贬称山西人为“山西”,称山东人为“山东(kuǎ)”(晋北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罗罗调”就被称为“本地”),于是,人们便将这个由山西上党梆子传入山东而发展演变形成的剧种称之为“梆”。由于学唱者多为本地人,所以又习惯称“本地”。这个名称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1960年,时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的舒同同志到菏泽视察工作,在菏泽专署大礼堂观看《藏舟》等梆折子戏,大加赞赏,同时敲着梆子说,“”字对山西人有不敬之意,梆子又是枣木所制,还是改称“枣梆”为好。于是,因其以枣木梆子击节伴奏,就谐其原音,将剧种定名为“枣梆”。

枣梆主要流行在鲁西南一带,以山东菏泽、郓城、巨野、鄄城、梁山等地为中心,东到嘉祥、济宁、兖州;南到定陶、曹县,河南商丘,以及陇海铁路以北的江苏丰县、沛县,安徽砀山等地;西到河南省的长垣、兰考、内黄,以及山西省的长治、晋城等地;北到黄河以北的观城、朝城、范县,以及濮阳、章德、大名、涉县等地。

关于枣梆的起源,1954年山东省文化局戏曲工作组曾对这一剧种进行了初步调查,由纪根垠整理成《山东化的山西梆子——本地》一文,编入华东戏曲研究院编辑的《华东戏曲剧种介绍》第五集。初稿曾由赵景深先生转寄给山西省的戏曲研究专家墨遗萍核证,复函认为基本属实,并将原稿列为“蒲剧学社藏书之七”。墨遗萍亲自撰写“提眉语”如下:“蒙赠《上党戏的支流——山东本地》,应向纪根垠同志、徐筱汀同志和赵景深同志一并致谢!初,本社同志从《光明日报》上看到这种戏,谓系蒲剧传过去的。当时我于半信半疑中致函景深同志,因为我过去在上党时听艺人传说泽州调流行河南、山东,被称‘戏’。景深同志即以此意转达华东戏曲研究院徐筱汀同志,当筱汀同志把纪根垠同志整理的这个材料转到本社时,本省戏曲会演还未结束,我顺便与上党艺人对证了一下,完全符合。这是上党戏曲史上极宝贵的一页,特此誊写出来,妥为珍存。”他还撰写了《谈山东“戏”与上党戏》一文,提到:“山东文化局戏曲工作组对‘本地’的调查,经纪根垠同志整理得十分详细。其中所谈剧目、曲调、发声、风格,与今天的上党梆子完全相同。除少数剧目,如《蝴蝶杯》……外,其他如《彩仙桥》程咬金救秦英的故事(类似蒲剧的《金水桥》而又不同)、《出岐山》曹丕射鹿故事、《徐龙铡子》故事,都为其他剧种所没有。直到今天,上党大戏(梆子)也还依然保存着这个特色。”

据《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西省卷》前言中记述:山东有一种“戏”,倒确是上党梆子发展过去的。它不只传统剧目与上党梆子相同,其唱腔也几乎完全一样,而且过去有些上党梆子名艺人,如州底老不香(艺名,阳城郎山人,二净、生角)等人,还是山东“戏”中出的师。可以说,戏是上党梆子的一个旁支。

山东枣梆产生的过程,大体上和河北西调差不多。在清代中期,上党梆子流传到山东菏泽地区和河北南部永年县,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当地分别形成了山东枣梆和河北西调两个剧种。河北邢台地区称它为“泽州调”,曲周、肥乡、鸡泽、广平等县称它为“泽州戏”,永年、沙河称它为“西调”、“三搭板”(因该剧种多演出袍带戏,舞台多设一搭板而得名),而磁县、峰峰矿区一带却称它为“枣梆”。20世纪50年代,统一定名为“西调”(即太行山之西的戏曲)。由此可见,山东枣梆与河北西调是上党梆子嫡亲的姊妹剧种。

具体探究枣梆的渊源,还得从清代山西人到山东经商说起。枣梆和西调同源异流,它们的产生过程基本相似,只不过枣梆产生的前提和西调有一点不一样。当时,晋商到山东从事商贸交易由来已久。从菏泽山西会馆道光十一年(1831年)所立的碑碣中可以看出,远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以前,鲁西南一带就有山西人“离乡背井”“远服贾而通货贿”了。当时这些山西人经营的行业,多是“典”,即当铺。其他尚有染坊、盐店、烟店等。约在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前后,这些山西商贾中有会唱山西戏曲者,便于闲暇时将他们家乡流行的地方戏曲教当地人清唱。但当时只有清唱,无化装、伴奏。最早的一个教唱者,是山西晋城的一个银匠,教唱的是一种“泽州调”。后来学唱的人逐渐增多,便有了唱“围鼓戏”(类似于“打地摊”)的习俗。

清光绪元年(1875年),晋东南发生严重旱灾,山西省的职业戏曲班社经常到山东、河北等外地演出。当时有个颇负盛名的上党梆子“十万班”,在郓城、菏泽等地流动演出长达一年之久才返回山西。于是,山西“泽州调”在郓城等地留下了种子,这对处于萌芽时期的枣梆,具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以后逐渐传播开来。“十万班”离去不久,山西凤台县(晋城)望城头村有个上党梆子艺人潘朝绪(艺名“大闺女”,枣梆艺人尊称他为“潘师爷”)来到曹州府(今菏泽),先后在郓城的刘口、樊庄、郭屯、于庙、张集、方庙(原归郓城,后划归梁山县)与汶上的南旺(位于运河之畔,与嘉祥县邻近)等地开科收徒,授技传艺,这里便成为枣梆的发祥地。此后,上党地区的梆子艺人徐群狗、郎不香、王春阳等先后到鲁西南传艺。

上党梆子传入河北是在清咸丰三年(1853年),河北曲周县的一位范姓商人常在山西做生意,此人爱戏,便将山西戏班中的一个叫玉的男旦角演员带回河北,领班演出,在当地产生了一定影响。后来又有与潘朝绪同一个村的上党梆子艺人田书德(旦),为逃避灾荒,随在山西经商的河北商人申老永到河北演出,后就在申老永家设帐授徒传艺,为河北培养了大批上党梆子艺人,后来逐渐形成了当地的西调。

民国初年,有河北大名以西的一批西调艺人到鲁西南搭班唱戏,逐渐将上党梆子山东本地化,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即“本地”,也称“泽州”。

第一批枣梆艺人有珍珠帘、史文秀、樊武扎、庞石贵、侯福勤等,后在郓城县组成第一个戏班“义盛班”,把“围鼓清唱”搬上了舞台。

曾有人一度将上党梆子改名为“上党宫调”。枣梆老艺人过去常提到,上党梆子也曾沿用过“宫调”的名称,因它是从潞安州方面传过来的,或称“潞安宫调”(潞安即今山西省长治市,清代为潞安府治,即古上党郡),还自称为“泽州调”(泽州即今晋城,与潞安邻近,上党梆子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上党梆子由“昆、梆、罗、卷、黄”五种声腔组成,总称为“上党大戏”。据原菏泽地区枣梆剧团老艺人王新鼎讲,戏班能兼唱五种声腔的称“五套俱全”,只能唱梆子腔的,称“一把锨”或“缺门”。“义盛班”能演唱昆腔《赐福加官》,罗罗腔《时迁打铁》,梆子腔《八卦阵》《八仙关》《彩仙桥》《代州愿》《天波楼》等,皮黄腔《桑园会》、《天水关》、《取巴州》、《斩郑文》、《李密投唐》、《沙陀国》(净扮李克用)、《梅龙镇》、《打渔杀家》等剧目,不演卷戏剧目。

后来,“义盛班”分为“高升班”和“义和班”,在鲁西南一带流动演出。职业班社的出现,受到群众的欢迎,学唱“泽州调”的人也从郓城扩展到梁山、巨野、鄄城、菏泽等地。许多地方的群众自发聘师学艺,筹办科班、玩友班,以鲁西南为基地,活动辐射至河南、安徽、河北一带。在这个时期,他们在丰富上演剧目、提高演出质量、扩大演出活动范围的过程中,开始借鉴当地剧种的优点,吸收当地方言或语音,迈开了走向地方戏曲的步子。

1915年,艺人吴凤珠(青衫,艺名“小板儿”)先在巨野县龙堌集,后移至郓城县吕公堂创办科班,培养出“新”字辈的演员王新鼎(黑花脸,艺名“大金鸽”)、梅新贺(小生,艺名“小明”)、毕新同(红脸)、李新胜(旦)等。之后,又相继出现“祥”“永”“圣”字辈的科班演员。《徐龙铡子》中的徐龙

1925年前后,从大名以西来了一部分演唱“泽州调”(即上党梆子)的演员,他们加入本地班社,并带来一批剧目,如《访四川》《铜花杯》《海棠关》《徐龙铡子》等。以枣梆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徐龙铡子》(上党梆子称《徐公案》)为例,除剧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不同外(上党梆子为徐延昭,枣梆为徐龙),剧情、结构、唱腔基本相似。该剧目表现了明朝时期,定国公后裔徐龙之子徐猛,打死渔翁,强逼渔女做妾,渔女被逼投江,幸遇海瑞搭救,同去汉阳堂面见徐龙诉冤,徐龙被迫铡了儿子徐猛,为民女申冤的情节。部分唱词对照如下:《枣梆传统剧目汇编》

由此可见,枣梆和山西上党梆子同出一辙。后来,枣梆又陆续增排了《绿牡丹》《赤风剑》《迎风剑》等一批连台本戏。枣梆的保留剧目称“老八本”,大多数是从上党地区带来的。枣梆也演“皮黄戏”,剧目基本和上党的“皮黄”相同。枣梆大部分剧目为历史题材,另有一部分民间传说故事题材戏,如《珍珠塔》《五花马》《绣襦记》等,以及部分神话戏,如《桃山洞》《无底洞》《雷峰塔》等。其中《桃山洞》一剧,描写张三姐下凡与杨天佑结亲的故事,与《梨园集成》中所刊载的《桃花洞》基本相同,山东地方戏曲其他剧种中罕见这个剧目。再如《小过山》一剧,写关索与鲍三娘相遇成亲的故事,清光绪年间平步青《小栖霞说稗》中曾提到“庄村杂剧,演其遗事”,目前山东境内仅有枣梆剧种还保留着这个剧目。

枣梆中以“三小”(小旦、小丑、小生)为主的短小喜剧不多,只有《打城隍》《晒鞋》《求妻》等。其中《求妻》一剧,描写一个贫苦百姓无钱娶妻,祈祷盼望着能够得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妻子。结果感动仙女下凡,不嫌其穷,愿意和他缔结姻缘。这里面蕴含着劳动人民纯朴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出饶有风趣的小喜剧。

枣梆脱胎于山西上党梆子,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鲁西南人民的哺育,风格上已与上党梆子有一定差别,在其基础上唱腔又有所丰富发展,既承继了热情奔放、高亢激昂的特点,又强化了委婉活泼、细腻缠绵的风格,形成了粗犷、雄壮、豪迈、婉丽的地方特色。

枣梆各个行当的演员,无论生、旦、净、丑,演唱时都用大本腔(真声)与二本腔(假声)相结合的唱法。红脸、黑脸的唱腔尾音,用假声“立嗓”,翻高八度,发“讴”或“啊”音;小生、小旦的立嗓尾音,发“咦啊”音;旦角花腔,细腻缠绵、活泼明快、婉转动听,颇有特色,听起来别具一格、韵味十足。在此期间,枣梆由于和山东梆子(主要是曹州梆子)几乎在同一区域内活动演出,不少演员的唱腔受到山东梆子的较大影响。但在唱词及韵脚方面,仍保持着浓厚的山西地域方言特色,在一段唱词中,“天仙”与“苍桑”辙可以混用。起初,唱腔与念白的尾音,都带有具有浓厚山西语言特色的“咦”字(红脸为“啊”字),后来逐渐演化,念白中的“咦”“啊”尾音现已去掉。

这一阶段剧目、唱腔的丰富,表演艺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枣梆剧种的发展,在戏曲地方化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在枣梆的发展历程中,一批著名的优秀演员相继出现,如擅演红脸的樊自瑞(艺名“大光”)、樊欣贤,擅演黑脸的吴德仲,擅演旦角的梁玉如、樊玉扎,擅演小生的刘富贵(艺名“如意”),擅演青衣的桂相连(艺名“二狗蛋”)等,都名扬各地。枣梆演员培训合影

近代的枣梆表演艺术家当推红脸赵凤来,他曾任菏泽枣梆剧团团长,在《徐龙铡子》中饰海瑞,《五花马》中饰郑澹,唱做俱佳。他吐字清晰,做戏规范,嗓音洪亮、浑厚、刚健,独具一格,在鲁西南有“活海瑞”之美誉。还有梁圣赏(即梁宝兴)、唐群贤(红脸,艺名“三八狗”)等,他们各有所长,深受观众欢迎。同时还涌现出不少功底扎实、艺术水平较高的鼓师、琴师,如著名鼓师梁世友、樊作诗,琴师魏光洲等。一辈辈的枣梆艺人,在演唱枣梆的过程中兼收并蓄,逐渐扩大了剧种的影响。

1940年前后,枣梆乐师在传统伴奏乐器头把(又名锯琴,或称唧唧唧)、二把、三把(胡胡)的基础上,陆续增添了板胡、三弦、低胡、笛、笙、唢呐等乐器,乐队建设类同于山东梆子等当地剧种的全套打击乐。后来在排演新剧目时,一般都要进行全面的唱腔设计或编曲、定谱演唱和伴奏,改变了原来那种色彩单调、音色单薄的现象,而且吸收进来很多锣鼓点子、开场锣鼓、唢呐曲牌等。在唱腔方面,和上党梆子相比,无论是旋律还是板式结构,都有较大变化。再加上唱法和行腔归韵方面的变化,枣梆虽然还保留着上党梆子的某些特点,但已渐渐成为具有自己独立风格的地方剧种。

抗日战争期间,枣梆同其他兄弟剧种一样,遭受到严重摧残,班社被迫解散,有的演员参加了抗日救国工作。回乡的艺人们在农闲时收徒传艺,扶持培植起一批玩友班,不断进行演唱活动,才使枣梆得以延续。

解放战争期间,许多艺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配合政治任务,进行宣传演出。1946年1月,郓城、巨野县在陈坡区于庙村建立游击剧团。党组织派郑鲁民、孙振玉直接领导剧团工作,由艺人于恒久(旦,艺名“五辈”)担任郓城六区游击剧团团长,以演唱枣梆为主。剧团自编自演了《刘百万》《二流子转变》《送子参军》等剧目,配合战争需要,进行宣传演出,发挥了积极作用。1946年底,部分枣梆艺人参加中共冀鲁豫边区第二地委文工团,主要有周圣礼(艺名“大孩”)、桂相臣、桂相连、刘富贵、赵凤来、梁宝兴等,在解放区流动演出。文工团遵照上级有关指示,在郓城何庄举办戏曲艺人训练班,以进行政治政策教育、提高艺人的阶级觉悟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服务的自觉性为目的。同时成立戏曲委员会,改造旧剧目,排演新剧目。先后演出了《白毛女》《变天账》《小放牛》,以及配合土地改革编演的《王贵祥翻身》、揭露还乡团罪行的《西店子》。编导人员有张民权、武斌、彭东升等,主要演员有阎永祥、桂相连、侯建良等。还改编整理了部分传统剧目,移植改编演出《拳打镇关西》《闹登州》等剧,由梁宝兴、赵凤来、吕盛田、杨贞祥、黎时光等主演。在表演及音乐唱腔方面均有所突破与革新。

后又在训练班的基础上,建立工农剧社,后改名为“冀鲁豫边区民生剧社”,由中共冀鲁豫地区委员会直接领导,及时配合解放区开展的减租减息、拥军爱民、拥政爱民等政治活动。1948年夏,剧社在范县城内演出《绿牡丹》时,突遭国民党军队飞机夜袭,演员周圣礼舍身掩灯,不幸牺牲,另有二人负伤。这期间,郓城县成立了文娱剧社,梁山县(原属菏泽,后划归济宁)成立了大众剧团。至此,菏泽地区已拥有三个专业枣梆演出团体。后来,郓城、巨野、梁山、东明、范县等地也成立了不少业余剧团,经常在农闲时演出。

1950年初,剧社移交平原省菏泽专署领导,成立了菏泽专署人民剧社二组。在地委和专署的领导下,经过戏曲改革,广大演员的思想觉悟和表演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枣梆剧团相继排演了《小女婿》《唇亡齿寒》《擦亮眼睛》等一批现代剧目,以及《小放牛》《九件衣》等小戏。在艺术上刻意求新,大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同时,招收了一批新学员,并培养了单元红、樊秀玲等女演员登台演出,开枣梆女演员参加演出之先河。1954年8月,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经过整理加工的传统剧目《徐龙铡子》《狄青借衣》,梁宝兴饰徐龙,获演员奖;赵凤来饰海瑞,获奖状。1956年,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无底洞》,王圣乐饰唐僧,获演员二等奖;李金英饰白鼠精,获演员三等奖。之后,招收一批学员,积极培养,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编演了《红花绿梅》《全家红》等剧,先后参加菏泽地区戏曲会演及山东省第一届青年戏曲演员会演。

1958年,菏泽、济宁两专署合并。菏泽地区枣梆剧团下放到鄄城县,改名为鄄城县枣梆剧团。1959年,菏泽、济宁两专区重新分划后,剧团又调回地区,定名为菏泽专区枣梆剧团。

1960年,根据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地委和专署决定以专区枣梆剧团为主,将郓城县文娱剧社及梁山县晨光四团并入,组成菏泽地方戏曲院枣梆剧团。这次调整后,全团发展到七十余人,集中了三个剧团的部分优秀演员和音乐演奏人员,阵容整齐,实力雄厚。当时,演员们年富力强,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剧团一度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挂牌演出的十大主演依次是:赵凤来、梁宝兴、唐群贤、刘允臣、樊秀玲、罗玉魁、单元红、王圣乐、房灵鹤、崔秀芳。同年5月,剧团排演了小型现代戏《全家红》,赴济南汇报演出,省委领导同志观看了演出。8月,上海唱片公司在济南为樊欣贤、赵凤来、梁宝兴、樊秀玲、单元红录制了唱片,主要为枣梆《天波楼》《徐龙铡子》《彩仙桥》《荐诸葛》等选段。

1961年,枣梆剧团曾到济南演出《代州愿》《求妻闹店》《徐龙铡子》《蝴蝶杯》《醉宫》等剧,博得泉城观众的好评,《大众日报》发表了评论文章及剧照。随后历时两个月,参加山东省新年春节慰问团,到青岛等地为陆、海、空三军指战员进行慰问演出。《牡丹向阳开》说明书副本

1964年,由柳学夫、孔繁琪创作,李作亮导演的现代戏《牡丹向阳开》参加山东省地方戏曲革命现代戏会演,并在济南为贺龙、罗瑞卿、彭绍辉、刘亚楼等领导同志演出。这一时期,樊秀玲(擅演闺门旦)、罗玉魁(小旦,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之弟子)、张新让(丑,1982年山东梆子《墙头记》拍摄成电影时,扮演剧中的主角大乖)、周玉环(擅演老旦)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崭露头角,在群众中颇有影响。

为了培养枣梆人才,菏泽专区在现代戏会演的基础上,抽调各团部分青年演职员成立菏泽专区戏曲学校,时称菏泽红专戏校。1958年11月,将菏泽专区戏曲学校改名为山东省菏泽戏曲学校,开始招收枣梆进修班和编导班。由刘富贵、魏光宪等任教,培养了著名丑角演员张新让、花脸演员王继俊等。与此同时,郓城、菏泽等地也相继举办了枣梆戏训班。1957年至1980年,郓城共招收了三期学员。第三期枣梆学员培训班结业后,枣梆科学员组建成立了赵楼乡半农半艺性质的剧团。菏泽专区枣梆剧团合影

枣梆剧团曾多次赴山西长治、晋城访问演出,同当地剧团和群众互叙亲情,彼此观摩交流。学习了晋剧的《小宴》《杀宫》《打神告庙》《罗成闹帐》《过江杀督》等剧目。1963年,枣梆剧团曾赴山西长治、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平顺以及其他五县进行交流演出,与上党梆子的老艺人共叙根由来历,交流改革经验。得悉:晋城秋木洼人王春阳,惯唱昆腔,尤擅武戏,曾与阳城郎山“老不香”(艺名)在山东教戏多年。清光绪三年,望城头人徐群狗也曾到山东教过戏。此次枣梆“探亲演出”与也来“探亲”的河北永年西调剧团不期而遇。他们与上党的梆子剧团欢聚一堂,切磋技艺,加深了亲缘剧种演员之间的感情。不少上党戏剧团学会了枣梆的现代戏《老王卖瓜》和新编历史剧《姊妹易嫁》。枣梆、西调也向上党梆子学了几个传统折子戏。三个剧种、十多个剧团的艺术交流,一时传为佳话,为上党戏的戏曲史上增添了新的内容。在彼此观摩演出时,枣梆《徐龙铡子》与上党梆子《徐公案》剧本虽然基本相同,但能看出表演上已各具特色。在晋城,枣梆剧团参加了晋东南地区召开的戏曲研究座谈会,为大会演出了《卷席筒》《双绒花》《连环记》等剧目。枣梆青年演员罗玉魁与上党梆子演员同台合演《寄女杀家》,双方进行了艺术交流。作家赵树理观看了菏泽专区枣梆剧团在山西晋城的专场汇报演出《连环计》一剧之后,会见了全体演员,并握住演员于恒久的手,连连称赞他戏演得好,嗓子亮、音域宽、委婉动听,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