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护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9:36:27

点击下载

作者:孙秋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临床护理学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读:

前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于由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还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个专业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请他们参与主编确定,列席编写会议和定稿会议,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参加教材间内容统筹、审读稿件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权威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优秀教师,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权威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6月

编写说明

中医临床护理学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将中医护理知识方法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能力的一门临床应用课程,也是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的特色课程和必修课程。本教材的编写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对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原则和要求组织编写。本教材适用于全国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临床中医护理的培训教材。

本教材的编写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指导下,遵循教材编写规律,以护理学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临床护理学》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进行修订。本教材吸取了上一版使用后教师反馈的意见及专家建议,基本保留了上版教材的整体框架,增加了病案分析、复习思考题等内容,并对各章节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更新、修正或优化,力求使教材的编写体现护理学专业的特点。在内容上以中医病证护理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为重点,对临床护理实践中需要的知识点进行重点阐述,使中医基本理论与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和技术能有效地融入临床实践应用中,使知识点、创新点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相结合,突出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在体例上注重简明规范、循序渐进、系统全面,力求教材体现科学性、继承性、先进性、创新性和规范性等时代特征,适应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要。

本教材共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医临床护理学的概述,第二章至第六章选择内、外、妇、儿等各科常见的、在临床护理中具有一定特色优势的病证作为重点进行阐述,介绍各病证辨证施护的方法和措施。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临床护理学的特点和原则、辨证施护的程序和方法,选择内科病证35种、外科病证10种、妇科10种、儿科10种、其他科常见病证10种,每种病证包括无题概述、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施护几项内容。其教学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各病证的病机特点、诊治规律,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观的指导下,运用中医护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辨证施护和健康教育,能在今后的护理实践中为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护理。

本教材由全国1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15位具有丰富教学与临床经验的护理专家编写,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由孙秋华编写。第二章中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痨、肺胀由江虹编写;心悸、胸痹、不寐、中风、虚劳、癌病由严姝霞编写;眩晕、胃痛、呕吐、泄泻、痢疾、便秘由裘秀月编写;胁痛、黄疸、鼓胀、胆胀、内伤发热、肥胖由唐玲编写;水肿、淋证、癃闭、郁证、血证、消渴由沈麒云编写;头痛、痹证、痿证、痉证、厥证、脱证由仇颖编写。第三章中疮疡、乳痈、乳癖、湿疮、白疕由李春莲编写;痔疮、肛裂、肛痈、肠结、脱疽由王丽编写。第四章中月经失调、痛经、崩漏、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由陈燕编写;妊娠恶阻、胎漏及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绝、产后缺乳、盆腔炎由王建青编写。第五章中肺炎喘嗽、小儿泄泻、积滞、疳证、惊风由林美珍编写;遗尿、丹痧、痄腮、麻疹、水痘由田淑霞编写。第六章中天行赤眼、圆翳内障、针眼、腰腿痛、创伤骨折由闫力编写;耳鸣、鼻渊、喉痈、喉痹、颈痹由于海芳编写。全书由主编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负责统稿、审修。

本教材数字化工作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GJYJS16100)的支持,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资助下组织实施。该项目由孙秋华负责,其他编委会成员共同参与完成。

本教材的编写得到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及14所参编中医药院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同时也感谢历版同类教材的主编及作者,以及本教材所引用的著述、文献的所有作者,为本教材编写奠定的基础。本教材的出版是全体编写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但由于编写经验不足,书中难免存在缺憾之处,敬请各院校师生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中医临床护理学》编委会2016年6月第一章中医临床护理学概述

中医临床护理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临床思维的方法,以辨证施护为重点,阐述临床各科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治规律、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等内容,使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一门临床应用学科。它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基础。学习中医临床护理学,掌握各科常见病证中医护理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对开展中医临床护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节 中医临床护理的病证特点

中医临床护理学的精髓是辨证施护。辨证是实施护理措施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辨证的目的,辨证与施护是护理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法则。一、病、证、症的关系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病变全过程。它由一组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所构成,不同疾病有其各自不同的发生、发展、转化、传变等病理过程和变化规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有内在联系、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由于病机的内涵中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和邪正盛衰变化,故证候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患者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患者时发现的异常征象。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但因其仅是疾病的个别现象,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证候的本质。同一个症状,可由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其病理机制不尽相同,因此可见于不同的疾病和证候。

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疾病的本质和属性,往往是通过“证”的形式表现于临床,而病又是各种证的综合表现,临床还常见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的情况。因此,病、证、症均为人体的病理反映,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二、辨证护理与辨病护理

辨证是指从整体观念出发,将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所得的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推理、判断,进而获得对疾病某一阶段病情的综合认识。辨病是对疾病本质和特异性的认识,有利于掌握病变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把握疾病的重点和关键,加强治疗的针对性,也有助于治疗无症状的疾病,避免单纯辨证的局限性。辨证护理不同于对症护理,也不同于辨病护理。对症护理是针对疾病的症状采用的一种护理方法,它只能减轻患者一时的痛苦,不能解决其根本原因。辨病护理是在明确疾病的诊断之后,根据疾病确定护理原则。由于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而不同的疾病有时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候。因此,辨证护理是指同一疾病由于证候不同,治疗、护理的方法也不同,而不同的疾病只要出现相同的证候,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这就是中医护理学“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意义所在。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本质矛盾、不同的状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护理的思想,是辨证施护的精髓所在。

中医临床各科临证护理时既需辨证,亦需辨病。辨证护理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手段;辨病护理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基本矛盾的手段。辨证可补辨病之不足,辨病有助于掌握不同疾病的特殊性及发展、转归,结合病的特异性进行处理。辨证施护强调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结合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施行不同的护理。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穿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辨证施护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体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要辩证地认识病与证之间的关系,一种病可包括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又可出现相同的证;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常采用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护理方法。

因此,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使辨证护理与辨病护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有利于对疾病性质的全面、准确认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第二节 中医临床护理的原则

中医临床护理的原则是中医学的“治则”在护理学中的应用,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理论指导下开展中医临床病证护理的法则。其内容包括护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一、护病求本

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许多症状,但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而非本质,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所收集的资料,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从而确立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护病求本是指治疗与护理都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施护,这是辨证施护的根本原则。(一)正治与正护法

正治与正护法又称逆治与逆护法,是指在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相一致情况下,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疗护理的一种常用法则。如临床上常用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均为正护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1.寒者热之 寒性病证表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药物和方法来治护。如表寒证运用辛温解表的方药,里寒证运用辛热温里散寒的方药等。

2.热者寒之 热性病证表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药物和方法来治护。如表热证运用辛凉解表的方药,里热证运用苦寒攻里的方药等。

3.虚则补之 虚损病证表现虚弱的征象,用补益性质的药物和方法来治护。如阳气虚用温补阳气的方药,阴液亏少用滋阴养血的方药等。

4.实则泻之 邪实病证表现实证的征象,用攻邪泻实的药物和方法来治护。如火热毒盛内炽用清热解毒泻火的方药,阳明腑实、积滞内结证用通腑泄热的方药,瘀血疼痛证用活血化瘀的方药等。(二)反治与反护法

反治与反护法又称从治与从护法,是指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相一致甚至相反情况下的治护方法,即顺从疾病的现象而治护的方法。常用的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

1.热因热用 即用热性药物、温热方法治疗护理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真寒假热证。如内脏虚寒、阴邪太盛者出现阳气上浮,反见面红的假热症状时,应用温热治疗护理方法护其假热证。

2.寒因寒用 即用寒性药物、寒凉方法治疗护理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适用于真热假寒证。如四肢厥冷、脉沉等,似属寒证;但其身寒而不喜加衣被,脉沉而有力,并可见口渴喜冷饮、咽干口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等热象。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用寒凉护理法护其真热假寒证。

3.塞因塞用 即用补益药物方法治疗护理因虚而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如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脾阳不运引起腹胀便秘时,用补中益气、温运脾阳、以补开塞的治护措施,使脾气健运,即为塞因塞用。

4.通因通用 即用通利的药物方法治疗护理具有实热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如热痢腹痛、里急后重、泻下不畅等病证,治疗护理采用消导泻下法,这就是以通治通的通因通用法。

反治和反护法是指顺着疾病的假象来进行治疗护理。就其本质而言,实际上还是正治正护法。因此,用寒药治疗护理真热假寒证,虽然它的假象是寒,本质是热,但在服药时要注意给予温热药,以减少患者服药格拒。(三)标本缓急

标和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二者主要说明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关系。标是指现象,本是指本质;本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标是事物的次要矛盾。从疾病本身来分,病因是本,症状是标。治疗护理的原则一般是先护治本,后护治标,即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但在病情发生变化,标病转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有急则护治其标、缓则护治其本、标本同护治的不同。掌握疾病的标本就能分清护治的主次。

1.急则护治其标 当标病甚急,成为疾病的主要矛盾,如不及时解决就要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预后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先护治其标。如大出血患者,无论何种出血,均应采取紧急措施先止血,补充血容量,对症处理,待血止后再护治其本。急则护治其标是在应急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为护治其本创造有利条件,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护治其本。

2.缓则护治其本 因标产生于本,本解决了,标亦自然随之而愈。对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患者,如肺痨咳嗽、热病伤阴等证,虽见有其标证,如咳嗽等,亦应针对其肺肾阴虚之本加以治疗护理。

3.标本同护治 当标本同时俱急时,则标本兼顾,采用标本同护治法。如素体气虚又患外感,护治宜益气解表,益气为之本,解表是护标。疾病的标本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临证时须掌握标本转化规律,根据病情变化灵活应用各种护治方法。二、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其本质是由于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造成体内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因此,在治疗和护理疾病时,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是治疗护理疾病的根本法则之一。(一)损其偏盛

损其有余是针对阴或阳的一方过盛有余的病证,采用“损其有余”的治疗护理方法。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方法,以清泻其阳热;阴寒内盛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方法,以温散其阴寒。(二)补其偏衰

补其偏衰是针对阴或阳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采用“补其偏衰”的治疗护理方法。如对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的病证,分别采用滋阴、补阳、阴阳双补的方法以补其不足。如阴虚的患者常表现为虚热证,则应给予滋阴制阳的治疗护理方法。在阴阳偏盛偏衰的疾病过程中,一方的偏盛偏衰,亦可导致另一方的相对有余或不足,因此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同时,还要兼顾另一方面,以免造成新的失衡。三、扶正祛邪

疾病的演变过程,是正气与邪气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疾病的转归和预后,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愈。通过扶正祛邪,可以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其有利于向疾病痊愈方向转化,这是治疗护理中的一个重要法则。(一)扶正

扶正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这种“扶正以祛邪”的原则适用于正虚为主的病证,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正虚的具体内容,运用具有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作用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二)祛邪

祛邪就是使用攻泻、祛邪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这种“祛邪以安正”的原则适用于邪实为主的病证,临床上可根据患者邪实的具体内容,运用具有发汗、攻下、清热、温寒、消导等作用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三)扶正与祛邪的关系

扶正与祛邪的方法虽然不同,但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扶正可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祛邪能够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使邪去正安,有利于正气的保存和恢复。四、同病异护与异病同护

同病异护与异病同护是辨证施护的重要原则,是指导护理实践的重要法则。(一)同病异护

同病异护,就是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所表现的证候不同,治疗护理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如同为感冒,有风热、风寒、暑热、气虚等不同,治护方法也各有不同。(二)异病同护

异病同护,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护理方法。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是不同的疾病,辨证如均表现为中气下陷的证候,则可用升提中气的护治法则。五、三因制宜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情志、饮食等都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人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和护理疾病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制订适宜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一)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特点来选用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患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而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此时若非大热之证,当慎用寒凉药物治护,以防伤阳。(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地理环境的特点制订相适宜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不同地区,由于地势高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各异,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不尽相同,治疗和护理方法应根据当地环境及生活习惯而有所变化。如西北地高气寒,病多燥寒,治护宜辛润,寒凉药物与方法必须慎用;东南地低气温多雨,病多温热或湿热,治护宜清化,而温热及助湿药物与方法必须慎用。(三)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是指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进行治疗和护理。不同年龄的生理状况和气血盈亏不同,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亏虚,属残阳,患病多虚,治护宜偏于补益;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属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故治护忌峻攻、进补,用药量宜轻;妇女有经、带、胎、产等情况,治疗和护理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考虑。又如人的体质有强弱与寒热之偏,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药物及方法,阳虚或阴盛之体慎用寒凉伤阳药物及方法。

因时、因地和因人制宜三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观在实践运用中的灵活性和原则性,只有在全面分析病证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实施辨证施护。第三节 中医临床护理的方法

中医临床护理是运用中医理论,从整体观出发,运用四诊所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邪正盛衰等情况,辨明病证,从而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的过程。辨证是实施中医临床病证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体现。一、收集辨证资料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收集患者健康与疾病的相关资料,分析判断病情,为解决护理问题、进行辨证施护提供依据。资料信息应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医技辅助检查等,同时还应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情志状态、家庭状况、社会环境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等。总之,应正确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收集可靠的资料,四诊合参进行辨证分析,为辨明疾病的证型打下基础。二、分析判断病证

临床上因病因病机不同,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表现形式也具个体差异,护理人员应通过四诊所得的健康与疾病的相关资料,运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方法进行分析,辨清患者的病因、病位、病性,明确判断疾病的证型,找出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为制订护理计划提供依据。三、制订护理计划

根据四诊所获得的临床病证资料,在辨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主次顺序归纳出需要通过护理手段来减轻或解决的患者身心健康问题,并遵循辨证施护原则,制订出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和详细的护理措施,为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明确方向。四、实施护理措施

按照“急则护标,缓则护本,标本同护”的护理原则,根据不同的证型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注意观察护理的效果及病证转归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在辨证施护原则指导下,因人、因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既要切实可行,又要真正体现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五、客观评价记录

护理记录是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全过程的记录,具有真实性、动态性,亦是评价患者的健康问题是否好转或解决的依据。在实施护理计划的过程中应及时观察患者病情转归,通过各种反馈信息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客观、准确地做好记录。六、进行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宣教必须遵循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生活起居、情志调节、饮食调理、用药指导、运动保健等方面,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开展教育。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养、自我保健,提高自我康复和保健的能力,从而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护理应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护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三因制宜的原则,观察患者疾病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或调整护理措施。第四节 学习中医临床护理学的意义

中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康中国”建设战略,并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医药作为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中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学的整体观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人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整体,只有人体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协调,才能达到平衡状态。因此,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对客观、科学地认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相统一,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贡献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医临床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护理事业发展必须顺应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围绕社会需求,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在预防、保健、康复中的特色优势,是广大中医护理工作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要开展中医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改变,社会对中医护理的需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医护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学习中医临床护理学不仅是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需要,更是健康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在护理理念、护理内容及方法上有许多共同和相似之处。中医辨证施护闪烁着中医个体化护理的智慧,“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与现代的系统护理概念不谋而合,“治未病”等思想更展现出了防护结合的超前意识。中医护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不但注重在生理上为患者护理,也注重从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护理,其护理的方法与措施散在于各种医籍中。中医护理的内容包括养生保健、情志调养、饮食调理、起居调适及药物调护等,这些都与现代的护理观念相吻合。现代护理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就是根据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不可分割的理论而建立的,要求在护理活动中,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护理对象实施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全方位的整体护理。由此可见,中医护理学的整体观念和现代护理的整体护理观念具有相同性和一致性。现代护理注重以防为重,防护结合,而中医早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情志护理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内容,这与现代护理的心理护理完全一致。

中医护理方法和技术是临床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安全价廉等特点。近些年,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医护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推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中的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中西医护理在理论体系、护理实践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完善,使辨病、辨证、辨症护理相结合,取长补短,是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发展方向。根据我国的国情,继承和发展中医护理学术并吸取现代护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将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的理论与方法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加以提高,使中医护理理论更加系统、科学、全面,创造具有中国特色(本土化)的护理模式,并逐渐走向国际化,对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辨证护理与辨病护理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学习中医临床护理学的意义。第二章中医内科病证护理

中医内科病证护理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在阐述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及诊治规律等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临床、保健、康复护理措施的过程。中医内科病证病种多、范围广,一般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其发病常涉及多脏器、多因素,并可出现多病性复合,多病证杂见。本章选择35种常见病证,分别就其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要点、证候分型、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内容进行阐述。第一节 感冒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导致邪犯肺卫,卫表不和的常见外感疾病,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情轻者称“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因四季气候的变化和病邪之殊或体质强弱之异,在证候上有风寒、风热、暑湿及体虚感冒之别。一般而言,感冒易愈,少数可诱发其他宿疾而使病情恶化。老年、婴幼儿、体弱患者容易传变或同时夹杂其他疾病。

早在《内经》即有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论述,如《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汉·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用桂枝汤治疗太阳表虚证,用麻黄汤治表实证,为后世辨证治疗感冒表实、表虚奠定了理论基础。感冒之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黏。”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伤风》中提出“伤风属肺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确立了感冒治疗的辛温、辛凉两大法则。及至明清,对虚人感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出扶正达邪的治疗原则。清代不少医家进一步强化了本病与感受时行之气的关系,清·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伤风》中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之名。

西医学中的普通感冒(伤风)、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本病特征者,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护。一、病因病机

感冒的病位在肺卫。其病因为外感六淫或时行病毒,乘人体御邪能力不足之时,入侵肺卫皮毛,导致肺失宣降,卫表不和而致病,如正气虚弱感受外邪,导致感冒反复发作而为体虚感冒。

1.外邪侵袭 四时不正之气太盛或时行病毒侵袭人体。前者主要是感受了以风邪为主的外邪,在不同季节时令,风邪往往与其他当令之时气相合而伤人,因此,感冒在临床上又有风寒、风热、夹暑、夹湿之不同证型;后者主要是指具有传染性的时行疫邪病毒,多由四时不正之气、天时疫疠之气流行而造成。

2.正气虚弱,肺卫功能失常 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除与感邪的轻重有关以外,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若生活起居失常,寒暖不调或劳作过度,而致卫外不固,遇外邪侵袭易发病。二、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依据

1.临床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等。若风邪夹暑、夹湿、夹燥还可兼见相关症状。

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多人同时发病,且症状相似,迅速蔓延。起病急,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显著,而肺系症状较轻,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3.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见。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二)病证鉴别

1.风温 感冒与诸多温病早期症状相类似,尤其是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颇为相似,但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常出现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者并发神昏、谵妄、惊厥等传变入里的证候。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征。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他病,传变入里。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他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三、辨证施护【辨证要点】

1.辨风寒风热 感冒常以风夹寒、夹热而发病,因此临床上应首先分清风寒、风热两证。二者均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但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风热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塞,咽痛或红肿,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2.辨不同兼夹 夹湿者多见于梅雨季节,以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苔腻为特征;夹暑者,多见于炎夏,以身热有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为特征;夹燥者,多见于秋季,以身热头痛,鼻燥咽干,咳嗽无痰或少痰,口渴,舌红为特征。

3.辨偏实偏虚 一般而言,发热、无汗、恶寒、身痛者属表实;发热、汗出、恶风属表虚。至于体虚感冒,往往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证候分型】

1.风寒束表

证候表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证候分析: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阳被郁,故见恶寒、发热、无汗;清阳不展,络脉失和则头痛、肢节酸痛;风寒上受,肺气不宣而致鼻塞流涕、鼻痒咽痒、咳嗽;寒为阴邪故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皆为表寒征象。

护治法则:辛温解表(治疗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

证候表现: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故见身热,微恶风,汗出不畅;风热上扰则头胀痛;风热之邪熏蒸清道,故咽喉肿痛,咽燥口渴,鼻流浊涕;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痰黏或黄;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皆为风热侵于肺卫之征。

护治法则:辛凉解表(治疗代表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

证候表现: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感受夏秋当令之暑邪,暑多夹湿,每多暑湿并重。暑湿伤表,表卫不和,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痛;风暑夹湿上犯清空,则头昏重胀痛;暑热犯肺,肺气不清,故咳嗽痰黏,鼻流浊涕;暑热内扰,热灼津伤,则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湿热中阻,气机不展,故胸闷,泛恶,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薄黄腻,脉濡数为暑热夹湿之征。

护治法则:清暑祛湿解表(治疗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4.气虚感冒

证候表现: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证候分析:素体气虚,表卫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之邪乘虚犯表。气有温煦作用,虚则外寒,卫阳被郁,故恶寒较甚;风寒外袭,肺卫失宣,则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咳嗽、痰白、脉浮等风寒表证;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咳痰无力均为气虚之象。

护治法则:益气解表(治疗代表方:参苏饮加减)。

5.阴虚感冒

证候表现:身热,微恶风寒,少汗或微汗,或盗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虚之体,内有燥热,感邪之后,发热汗出,更伤阴液,故阴虚之象愈加明显,则见盗汗、烦渴、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表邪未解,故有寒热、身痛等表证。

护治法则:滋阴解表(治疗代表方:加减葳蕤汤)。【护理措施】

1.起居护理 保持环境舒适、整洁。病室宜空气新鲜,避免直接吹风。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休息。风寒感冒和体虚感冒者室温宜偏暖,可多加衣被;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者室内宜通风凉爽,发热身痛者宜卧床休息;体虚感冒者平时应根据体质状况适当运动,以增强正气。对感受疫疠时邪者,注意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减少探视。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勿对着他人,使用的器具每天消毒;室内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可用食醋熏蒸或紫外线灯照射。

2.病情观察 观察恶寒、发热的轻重程度。体温过高者应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注意观察汗出情况,有或无,是否畅爽。观察有无鼻塞,鼻涕的性质、颜色和量,有无咳嗽及咳痰的色、质和量,口渴的程度,咽喉是否疼痛,舌苔脉象等。注意观察服解表药后反应,若汗出热解,脉静,胃纳佳为顺;若大汗淋漓,口渴引饮,热降复升,脉不静,且伴有心烦、胸闷、纳呆等,则应警惕津液耗伤,有传变入里或竭阴亡阳,须防出现并发症。

3.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风寒感冒者宜热食,忌生冷、油腻,多喝热稀粥(也可是防风粥),或饮生姜红糖茶,亦可用糯米、生姜、连须葱白煮制葱姜粥,趁热食用;风热感冒者宜食凉润之品,多补充水分,多食蔬菜和水果,忌辛辣、油腻、煎炸之品,热盛口渴多汗者可给淡盐水、冬瓜汤、芦根茶等,也可食薄荷粥;暑湿感冒者宜清淡饮食,多食西瓜、薏苡仁粥、绿豆汤等清热解暑之品,忌食冷、甜、黏、油炸之品;体虚感冒者应根据不同的体质选用滋补类食物,气虚感冒者可选食山药粥、黄芪大枣粥、牛奶等健脾补气之品;阴虚感冒者可食用银耳、海参、甲鱼等滋阴清补之品。

4.情志护理 情志舒畅,乐观开朗有利于增强正气,祛邪外达。感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较甚者,可有心烦、焦虑等表现,应做好解释和安慰,指导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积极配合治疗。年老体虚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应指导患者的生活起居,树立治疗的信心,合理调摄情志。

5.用药护理 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有效成分易挥发,宜武火快煎,不宜久煎,过煮则降低药效。风寒感冒和体虚感冒者汤药宜热服,服药后再进热粥或热饮,卧床休息避风,盖被以利汗出,注意防过汗和汗出当风复感外邪;风热感冒者汤药宜温服,药后观察出汗、体温和伴随症状的变化;暑湿感冒者可给藿香正气口服液,注意用药后症状改善情况。服发汗药后,忌服酸醋生冷之品,以免收涩,影响发散效果,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以防伤阴。

6.适宜技术 感受风寒而见恶寒发热无汗者可行背部捏脊,取督脉及膀胱经腧穴,直至背部发热,或针刺风池、合谷、大椎、曲池等穴位。汗出不畅者,可艾灸大椎、曲池穴以透汗。高热无汗者可刺十宣穴放血以退热。鼻塞流涕严重者针刺迎香、列缺、外关等穴,或用热毛巾敷鼻,头痛者可按摩头面部穴位,如印堂、太阳、大椎、百会等。外感暑湿兼发热头身痛者可用刮痧或拧痧法,取脊背两侧、颈部、胸肋间隙、肩、臂、肘窝、腋窝等部位,刮痧用力均匀,以出现紫色出血点为止。素体虚弱者,可耳穴埋籽,取肾上腺、内分泌、肾、肺等穴以扶正祛邪。【健康教育】

1.生活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着。天暑地热时,切忌坐卧湿地,汗出当风。

2.加强运动锻炼,增强体质,以御外邪。可选用太极拳、八段锦、快走等适宜个体的运动方式,以疏通经脉,增强体质,抵御外邪。

3.易感冒者,可坚持每天按摩迎香、太阳、风池等穴,或根据体质情况进行耐寒锻炼,如冷水洗脸、洗澡等。感冒流行季节,也可服用防感汤药。

4.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室内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感冒四季发病特点及临床证候类型。

2.简述不同证型感冒的饮食护理措施。第二节 咳嗽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是因邪犯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它既是肺系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又是一种独立的病证。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咳嗽根据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病位浅,病情轻,及时正确治疗容易治愈。若延误失治,反复发作,则可由外感咳嗽转内伤咳嗽,病位由肺累及他脏,病程缠绵难愈,预后较差。《内经》最早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病理、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五气所病……肺为咳。”指出咳嗽病位在肺。《素问·咳论》指出咳嗽系由“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而影响肺者均可致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嗽候》将咳嗽分为10种,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久咳、胆咳、厥阴咳等。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咳嗽》中,首次执简驭繁,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清·喻昌在《医门法律》中论述了燥伤及肺为病而致咳嗽的证治,创立温润和凉润治咳之法。历代医家对咳嗽的认识十分丰富,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临床经验。

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部分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咽炎等疾病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护。一、病因病机

咳嗽病因有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饮食、情志及肺脏自病等致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其基本病机为内外邪气犯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病位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病理因素为痰与火,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痰。

1.外感六淫 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多因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人体未能适应,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肺卫受感,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使痰液滋生,阻塞气道,影响肺气之出入,引起咳嗽。四时主气不同,故感邪亦有区别,“风为六淫之首”,故外感咳嗽以风为先,夹有寒、热、湿、燥之邪,临床以风寒、风热、风燥咳嗽较为多见。

2.内邪干肺 内伤咳嗽总由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所致。可分为肺脏自病和他脏病变涉及于肺两端。

(1)肺脏自病 常由肺系疾病迁延不愈,肺脏虚弱,或其他脏腑有病,累及肺脏,阴伤气耗,肺主气功能失调而致肺失肃降,气逆为咳。肺阴不足易致阴虚火炎,灼津为痰,肺失濡润,气逆作咳,引起咳嗽。

(2)他脏及肺 由饮食不节,嗜食生冷,嗜酒过度,或过食肥厚辛辣之品,损伤脾胃,脾失健运,酿湿生痰,壅遏肺气;或因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木火刑金,肺失肃降;或年老体弱,肾精亏损,气失摄纳等导致。二、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依据

1.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或伴有喉痒。

2.根据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咳嗽或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其他兼证。(二)病证鉴别

1.哮病与喘证 哮病和喘证虽然也会兼见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哮病主要表现为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发作与缓解均迅速。喘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

2.肺胀 肺胀常伴有咳嗽症状,但肺胀有久患咳、哮、喘等病证的病史,除咳嗽症状外,还有胸部膨满,胸闷如塞,喘逆上气,烦躁心慌,甚至颜面紫黯,肢体浮肿等症,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3.肺痨 肺痨以干咳,或痰中带血,或咳血痰为特征,常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其发病多由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痨虫侵肺所致。与咳嗽的症状、发病机制不同。

4.肺痈 肺痈与咳嗽之风热犯肺、痰热郁肺证类似,均可出现咳嗽、黄痰,但肺痈以咳吐大量腥臭脓血痰为特征,多伴有咳嗽、胸痛、发热等症,病机为热壅血瘀、蕴毒化脓而成痈,与咳嗽不同。

5.肺癌 肺癌常以阵发性呛咳或痰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40岁以上吸烟男性,胸部X线、CT检查及痰细胞学检查等有助于确诊。三、辨证施护【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 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他脏见证。

2.辨寒热虚实 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者多属实证,而内伤咳嗽中痰湿、痰热、肝火多属邪实,日久伤肺,可与正虚并见。恶寒,咳痰,鼻涕清稀色白,多属寒;恶风,咳痰,鼻涕稠黏而黄,多属热;病势急,病程短,咳声洪亮有力属实;病势缓,病程长,咳声低弱,气怯,乏力属虚。

3.辨痰的性质 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者,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者,常属痰湿、痰热、虚寒;痰白清稀者,属寒;痰白而稠厚者,属湿;痰黄而黏稠者,属热;痰中带血者,多属肺热或肺阴虚。【证候分型】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证候表现: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证候分析: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内袭于肺,肺卫失宣,肺气闭郁,不得宣通,故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寒邪郁肺,气不布津,凝聚为痰,故痰白清稀;风寒外束于表,皮毛闭塞,卫阳被遏,故见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恶寒发热,无汗等风寒表证;舌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袭肺之象。

护治法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治疗代表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

证候表现: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恶风,身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证候分析: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肺热伤津则见口渴,喉燥咽痛;肺热内郁,蒸液成痰故痰黏而稠,咳吐不爽;风热犯表,卫表不和而见鼻流黄涕,头痛,汗出,四肢酸楚,恶风,身热等表热证;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皆为风热犯肺之征。

护治法则: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治疗代表方:桑菊饮加减)。

(3)风燥伤肺

证候表现:干咳,连声作呛,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喉痒,唇鼻干燥,咳甚则胸痛,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咽干而痛,或鼻塞,头痛,微寒,身热,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干而少津,脉浮数或小数。

证候分析:风燥伤肺,肺失清润,故见干咳作呛;燥热灼津则咽喉口鼻干燥,痰黏不易咳出;燥热伤肺,肺络受损,故痰中夹血;本证多发于秋季,乃燥邪与风热并见的温燥证,故见风燥外客,卫表不和的表证,如鼻塞,头痛,微寒,身热;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干而少津,脉浮数均为温燥伤肺的表现。

护治法则: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治疗代表方:桑杏汤加减)。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证候表现: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黏腻或稠厚或稀薄,每于晨间咳痰尤甚,因痰而嗽,痰出则咳缓,胸闷脘痞,呕恶纳差,腹胀,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证候分析:痰湿蕴肺,肺失宣降,故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黏腻或稠厚或稀薄;晨间痰壅,故咳痰尤甚,痰出则咳缓;湿痰中阻,脾为湿困,故兼胸闷脘痞,呕恶纳差,腹胀,大便时溏等症;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湿内盛之征。

护治法则: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治疗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痰热郁肺

证候表现: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稠色黄,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咳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痰热壅阻肺气,肺失清肃,故咳嗽气息粗促,痰多质黏稠、色黄、咳吐不爽;痰热郁蒸,则痰有腥味;热伤肺络,故胸胁胀满,咳时引痛,或咳吐血痰;肺热内郁,则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蕴肺之征。

护治法则: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治疗代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

(3)肝火犯肺

证候表现:气逆作咳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咳引胸痛,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烦热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咳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条,口干口苦,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失条达,郁结化火,上逆侮肺,肺失肃降,以致气逆作咳,咳则连声;肝火上炎,故咳时面红,口苦咽干;木火刑金,炼液成痰,肺热津亏,则痰黏或成絮条,难以咳出;肝脉布两胁,上注于肺,肝肺络气不和,故胸胁胀痛,咳而引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皆为肝火肺热之征。

护治法则:清肺泻肝,顺气降火(治疗代表方: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加减)。

(4)肺阴亏耗

证候表现: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夹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咽燥,起病缓慢,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滋润,肃降无权,肺气上逆,则干咳,咳声短促;虚火灼津为痰,肺损络伤,故痰少黏白或见夹血;阴虚肺燥,津液不能濡润上承,则咳声逐渐嘶哑,口干咽燥;阴虚火旺故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颧红,盗汗;阴精不能充养而致形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为肺阴亏虚、阴虚内热之征。

护治法则: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治疗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护理措施】

1.起居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尘埃和烟雾等刺激。风寒袭肺者室内宜偏暖,切勿当风受凉;风热犯肺者衣被适中,不宜过暖;风燥伤肺者室内湿度宜稍高;痰湿蕴肺者室内温度应适宜,不宜太高;痰热郁肺者室内温度宜偏低;肝火犯肺和肺阴亏虚者室温宜偏低,湿度宜偏高。汗出多者应及时擦汗更衣。加强口腔护理,可用10%一枝黄花水或金银花液漱口。嘱患者注意休息和气候变化,可适当户外活动。

2.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咳嗽的声音、时间、节律、性质及有无恶寒、发热、汗出、咳痰等伴发症状。咳嗽时作,发于白昼,鼻塞声重,多为外感咳嗽;晨起咳嗽阵发加剧,咳声重浊,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夜卧咳嗽较重,持续难已,短气乏力,多为气虚咳嗽;午后、黄昏咳嗽加重,咳声轻微短促或痰中带血者,多为肺燥阴虚。观察痰的色、质、量及咳吐情况,痰白而稀薄者多属风、属寒;痰黄而稠者属热;痰多稀薄者属痰湿、虚寒;咳而少痰或干咳无痰者则为燥热、气火、阴虚;咳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者为痰热。观察药后寒热、汗出、咳嗽及咳痰情况,若年老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或发绀、出冷汗、呼吸急促、喉间痰鸣辘辘,应考虑发生窒息的可能,配合医生抢救。

3.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辛辣刺激之物,戒烟,如为过敏性体质患者,应忌食鱼腥虾蟹。风寒袭肺者可适当进食葱白、生姜、茴香、紫苏叶等辛温发散之品,忌生冷瓜果、冰制饮料;风热犯肺者宜食疏风清热之品,如菊花、白萝卜、梨、薄荷叶等,忌辛热助火之品,避免食用酸涩之物;燥邪伤肺者宜多食黄瓜、番茄、油菜等多汁蔬菜及梨、枇杷、荸荠等新鲜水果,也可服用川贝炖梨,以清热润肺化痰,忌温燥、煎炸之品;痰湿蕴肺者应饮食有节,配健脾利湿化痰的食物,如薏苡仁、扁豆,忌糯米、甜食及肥肉类;痰热郁肺者宜食竹笋、豆芽、荸荠等寒凉的食物,忌辛热之品;肝火犯肺者可选用疏肝泻火的食物,如芹菜、香菇、柑橘等,忌油炸、香燥之品;肺阴亏耗者可选银耳、百合、甲鱼等滋阴之品,多食水果,或用麦冬、沙参等养阴之品泡水代茶饮,或食用杏仁猪肺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