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康复技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00:25:02

点击下载

作者:赵建军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康复技术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康复技术试读: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痉挛的概述

一、痉挛的概念

痉挛是由于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以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反应和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临床上痉挛的界定性特征是肌群的张力增高,或被动缓慢牵拉肌肉时阻力增大,它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康复治疗师则将痉挛看做是原始运动反射的复现。痉挛在中风后肢体偏瘫的恢复过程中会常常出现,不但制约患者运动功能的训练,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痉挛表现为肌群的张力增高、协调异常的特定模式,并不是某块肌肉的张力增高所致;它是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具有速度依赖性、折刀现象和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等几个特征,抑制痉挛、缓解痉挛状态,是提高康复效果的关键所在。二、痉挛评定及治疗的意义

痉挛是中风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一个关键问题,确定有无痉挛存在及判断痉挛的严重程度是最基础的工作。中风后患者由于肢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功能恢复受到一定影响,随意运动受限,不能做精细动作,协调性差。如果痉挛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不但会引起患肢疼痛,还会造成患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及变形,导致关节活动度受限和康复训练困难,影响患者活动能力的恢复;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社会交往,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使患者产生相应的心理障碍。痉挛的治疗受病程、痉挛严重程度、痉挛的分布情况、损伤部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临床中风后痉挛的治疗分为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经过临床实践证明针刺疗法和现代康复技术联合运用对于中风后肢体痉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据统计,发病1周内经急救存活的中风患者中,有73%~86%出现偏瘫或单瘫,71%~77%有行动困难,47%不能独自坐立;发病6个月后上肢痉挛的患者接近40%,下肢超过15%,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多数中风患者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常以表象或形象为思维的重要材料,以自我为中心,当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某一方面时,不能同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方面,出现刻板性思维,心情受自身情绪的影响,具体形象思维与儿童相似,常不能理解别人的批评或帮助。中风患者发病后常出现抑郁、焦虑和行为方式改变,表现为主动性差、惰性增强、意志力减退。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评定可以鉴别患者的功能障碍所在,判断其严重程度,制定科学的康复医疗计划,实施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同时监测患者的功能变化,以判断康复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疾病预后做出合理的评价。临床上经常使用10多种评价量表对肢体痉挛进行评价,以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最为常用。三、痉挛的预防(1)对患者进行预防性康复教育,采取抗痉挛体位,保持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以预防痉挛引起的异常肢位和关节的挛缩。(2)去除加重痉挛的诱因,包括伤害性刺激,如疼痛、异位骨化、深静脉血栓等;去除精神紧张因素,预防过度用力、疲劳等。

第二节 痉挛的发病机制

一、上运动神经元的解剖及功能

上运动神经元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见图1-1)。

上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是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二、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及定位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亦称痉挛性瘫痪,其特点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肉萎缩,但病程长者可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部位及特点:(1)皮质损害:上肢、下图1-1 上运动神经元解剖示意图肢或面部瘫痪——单瘫。(2)内囊损害:后肢病变——“三偏”,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3)脑干损害:同侧脑神经瘫、对侧肢体瘫——交叉性瘫痪。(4)脊髓损害:截瘫/四肢瘫。

高位颈髓损害——四肢痉挛性瘫;

颈膨大损害——上肢弛缓性、下肢痉挛性瘫痪;

胸髓损害——下肢痉挛性瘫;

腰膨大损害——下肢弛缓性瘫。三、肌肉与肌张力

肌肉是人体最主要的运动器官,骨骼肌是机体赖以完成随意运动的效应器官。根据肌肉在机体关节运动中的作用,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在直立姿势中起特殊作用,主要使机体各部分抵抗重力作用,生理学上称为伸肌;另一类为与伸肌在相反方向上作用于关节的肌肉,称为屈肌。两者互为拮抗肌,当一方处于主动运动姿势时,称为原动肌,另一方称为拮抗肌。肌肉接受来自于运动神经元的信号而产生收缩,同时又通过其内的肌梭和Golgi腱器官的输入向脊髓传入有关肌肉本身状态的信号。

临床上所谓的肌肉张力,是指医生对检查者的肢体进行被动时所感受到的阻力。正常人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其肌肉收缩与被动运动肢体时所感受到的阻力完全无关。只要受试者足够放松,此时的阻力应源于生物力学因素,即肌肉、关节、血管、韧带等的弹力特性。肌肉牵张反射是维持恒定肌肉张力的基本神经肌力,它除了保持松弛肌肉与轻微紧张度外,还可以选择性增加某些肌群的张力以维持某种固定姿势,然后随意肌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使用EMG检查时,在以正常的速率伸长肌肉时,应该记录不到肌电活动。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形成的关于正常肌张力的概念,很可能包括许多并未完全放松的人。正常肌张力即使不是全部,至少也大部分是生物力学性质的。一定的肌张力是人们进行正常运动、完成日常生活及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之一,受到机体多种神经调节机制的影响。痉挛则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多种神经调节机制异常而导致的肌肉张力增高的一种状态。在理解痉挛状态时,神经性成分之病理学发展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四、中风后痉挛的发病机制(一)中医学

痉挛是临床医生常用的术语,但由于对痉挛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痉挛一词的使用仍然十分混乱。早在古代的时候,中医对肢体痉挛的症状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记载,如《素问·调经论》中记载:“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偏枯不仁,手瘪偏小筋急,大陵主之。”《灵枢·邪客》记载:“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医贯·中风要旨》中记载:“其手足牵掣,口眼歪斜,乃水不荣筋,筋急而纵也。”明代时对中风后痉挛的症状有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其中《圣济总录·卷第八·中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以“中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为病证名,认为“正气不能荣养诸筋,故四肢拘挛,不得屈伸,久而不己。”而《明医杂著·问答》中记载:“左手臂挛缩不能伸举,手指挛缩,肩背重坠,似筋牵引作痛,伸缩间骨节处筋作痛,左手大指中指常欲反张难屈,左手指掌时常麻木,指缝近掌处但觉有物夹于其间,左足底近前高突处如肿硬急胀,摸之无形,步履时只如多一毡垫者……不时打寒嗓喷呵欠,便牵动手足之病。”

脑卒中属中医中风病范畴,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上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中医早在《内经》时代就对肢体痉挛的病因病机及表现形式做了描述,那时把它归为拘挛、抽搐、转筋等范围,没有专篇的论述,只是散见于“中风”、“扉风”等病症中。历代医家对该病也都有论述,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形象也有描述,如《灵枢·经脉》云:“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腘如结,足品如裂,是为躁厥。”《灵枢·经筋》云:“足太阳之筋……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细痛,不可左右摇。”《灵枢·癫狂》云:“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大。”对于其病因病机古代文献也有论述:《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病……在于筋则屈不伸。”《灵枢·经筋》云:“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五十二病方》云:“痉,身伸而不能屈……筋挛难以伸。”《景岳全书》云:“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皆是此证,如中风之有此者……总属阴虚证”。《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若肢体拘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謇,二便不爽,此本体先虚,风阳夹痰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

古代文献一般认为中风后痉挛的病位在肝在筋,以肝肾阴、血虚为本,肢体强硬拘急为标。正如金代刘完素的《河间六书·中风》记载:“所谓中风筋脉紧急者,由阳热暴盛于内……肝主于筋,而风气自甚,又燥热加之,一则筋太燥。燥筋主于收敛,劲切紧濇,故为病筋脉紧急。”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分别阴阳》云:“支痛强急挛缩,为厥阴风木之气……况风能胜湿而为燥风,病势甚而成筋缩,燥之胜也。”明代戴思荣《证治要诀·总论》认为:“病有终身不愈者。其在腰或屈而不能伸,或伸而不能屈者,在手足亦然。以风伤肝,肝主筋,筋为之也。”中医阴阳理论认为,阴阳失调是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主要病因,正如《难经·二十九难》曰:“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其中以明代张介宾“血气论”最为精辟,《景岳全书·非风·论治血气》中记载:“凡非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及四肢无力,掉摇拘挛之属,皆筋骨之病也。夫肝主筋,肾主骨,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亏损,不能滋养百骸,故筋有缓急之病,骨有凄弱之病,总由精血败伤而然……偏枯拘急……本由阴虚,言之详矣。然血气本不相离,故阴中有气,阴中亦有血。何以辨之,夫血非气不行,气非血不化。凡血中无气,则病为纵缓废弛;气中无血,则病为抽掣拘挛。何也,盖气主动,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则不能举矣;血主静,无血则不能静,不能静则不能舒矣。故筋缓者,当责其无气;筋急者,当责其无血。”人身所养者,唯血与气,血气均等,则无过不及之害;中风后,血气偏衰且所运不周,气中无血则病肢体痉挛,血中无气则致肢体缓纵,二者多同时存在。(二)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认为中风后肌痉挛(spastieity)是指当患者进入痉挛期(即Brunnstrom分期Ⅱ期,脑中风后2~4周以后),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调控作用减弱或丧失,导致脊髓中枢处于抑制释放状态而引起肌张力过度增加,处于亢进状态,造成肌张力增高和肌协调异常,取而代之是低级中枢控制下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肢体表现为:上肢伸肌相对弛缓,屈肌相对拘急;下肢伸肌相对拘急,屈肌相对弛缓。偏瘫病人出现痉挛是恢复的过程之一,但到痉挛期后,肌张力的进一步增高,限制了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痉挛的病理生理机制如下。

1.痉挛的发生机制(l)肌梭过度活跃:痉挛是感觉运动现象的一种,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有关,形成痉挛的最根本神经环路是牵张反射弧。临床上,恶性刺激可使痉挛增强。痉挛是一种运动障碍,但痉挛还是一种对感觉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感觉信号通过后根进入脊髓,一部分进入脊髓灰质,其他则上升到脑干和小脑等更高级的中枢,因此痉挛起源于脊髓的简单反射,但能向上扩展引发小脑和脑干更广泛而复杂的反应。肌梭即感受器,位于应答肌肉的肌腹,传导肌肉长度和长度变化速率的信息。肌梭的效应器梭内肌纤维和高尔基键器官传导肌肉的牵张、紧张和速率的变化,两者一起促进了肌肉的控制和收缩,从而形成肌张力。当肌梭的长度突然受到牵拉增加时,初级感觉末梢受到刺激,引发肌肉收缩,这是肌肉对长度快速变化的应答性反应。正常情况下,肌梭对感觉刺激存在一个基础放电,当肌梭受到牵拉时放电频率增加,肌肉缩短或放松时肌梭放电减少。高尔基键器官是一个感受器,能阻止肌肉过度紧张。

脊髓兴奋性和抑制性通路异常:脊髓节段或节段间的中间神经元兴奋性异常。中间神经元位于脊髓灰质内,是痉挛形成的抑制性系统。大多数感觉冲动通过中间神经元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且与来自其他部位,包括皮质脊髓束的冲动相互整合。闰绍细胞(Renshaw cell)是抑制系统的另一组成部分,可通过回返抑制来抑制前角细胞的活动。当这一抑制功能发生障碍时会使关节的分离运动发生困难,许多下传的中枢神经通路直接或间接与α和γ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形成节段上运动控制。皮质脊髓束直接与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负责肢体的运动控制,抑制躯干和肢体抗重力肌的兴奋性;大多数对脊髓的抑制性影响来自脑干,最主要的抑制系统是背侧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则兴奋抗重力肌的运动神经元。(2)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脊髓前角细胞分为α和γ两种运动神经元,α神经元支配大的骨骼肌,是整个运动控制系统的最后通路,它接受来自脊髓上位中枢的下行冲动,也接受来自外周的传入冲动,这些冲动经过整合,最终决定肌肉的兴奋或抑制。γ神经元则支配肌梭的梭内肌纤维,调节肌梭的敏感性。中枢神经弥漫性损害可导致下传的抑制性指令消失,致使α和γ神经元的兴奋性夸张地增加,并出现异常冲动,使肌肉活动变得活跃。(3)肌肉本身的改变:中枢神经损害引起的张力增高也与肌肉的机械特性改变有关,而且还与下传抑制性通路的改变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经、软组织和肌肉特性均会发生改变,肌肉变得僵硬且伴有挛缩、纤维化和肥大,最终萎缩。动物研究表明,关节处于屈曲位时会发生肌小节丢失,因而肌腱和肌纤维顺应性下降、张力增高,结果是肌痉挛和反射亢进。

2.痉挛的反射介导机制(或称牵张反射相关机制) 正常的运动控制不仅包括节段上中枢所发放的下行冲动,还包括脊髓本身的综合环路。牵张反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位相性的牵张反射,即腱反射,指快速的肌腱收缩反应,其感受器是肌梭,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另一种是紧张性牵张反射,即肌肉受到持续牵拉时,产生缓慢、持久的紧张性收缩,以阻止被拉长,它是肌紧张产生的基础,适宜的肌紧张是一切活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对维持姿势起重要的作用,是多突触反射。

牵张反射主要出现在抗重力肌,即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研究表明,由于肌梭Ia类纤维敏感度增加和支配肌梭的γ运动纤维活力增加所导致的牵张反射亢进,是痉挛病因的传统理论。对于痉挛肌来说,位相性牵张反射和紧张性牵张反射都增强,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和腱反射亢进。

在牵张反射的控制系统中,中间神经元起着重要作用,它与高位中枢之间有着广泛的纤维联系,因此高位中枢可以通过下行抑制系统和中枢易化系统,控制牵张反射活动。中枢抑制系统和中枢易化系统的平衡与痉挛的形成有明确的关系。当高位中枢病变或损害累及它们与下位中枢的联系通路时,低位中枢的活动就从高位中枢抑制中释放出来,使脊髓节段抑制的活动亢进,出现异常模式和原始反射。

卒中后痉挛给患者带来很多不利影响,造成疼痛,增加骨折风险和引发压疮;由于逼尿肌和括约肌协同困难还可造成排尿困难;由于肌张力过度增高,痉挛也会引起姿势异常和运动质量异常、痛性痉挛、行走异常和卫生不良,并且影响护理效果等。

第二章 痉挛的诊断及评定

第一节 痉挛的临床表现

一、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表现(一)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常见临床表现

1.阳性症状(1)牵张反射增强(痉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牵张反射引发伸肌痉挛,重复牵张反射可使痉挛减轻或出现阵挛。(2)屈肌反射释放:Babinski反射阳性,踝、膝、髋关节屈曲,腹部肌肉收缩,整体协同模式。

2.阴性症状(1)手指的精细动作丧失。(2)肌力减退:肌力产生不足,运动迟缓,丧失对肌节的选择性控制。(3)痉挛肌的流变学改变:僵硬、挛缩、纤维化、肌萎缩。(二)痉挛与异常运动模式

脑卒中属上运动神经元损害,除会出现上面所述的肢体功能障碍的常见临床表现外,痉挛、肌力减退及各主动运动的控制和协调能力也受损,肌肉痉挛时会引起相应的异常模式和(或)四肢关节的畸形。

1.头部 头部旋转,向患部屈曲,使面朝健侧。

2.上肢异常运动模式 典型的姿势包括肩胛骨回缩,肩带下降,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伴前臂旋后,腕关节屈曲并向尺侧偏斜,手指屈曲、内收,拇指屈曲、内收(图2-1)。图2-1 痉挛上肢异常运动模式示意图

痉挛肌为:背阔肌、大圆肌、胸大肌、肩胛下肌、肱桡肌、肱二头肌、肱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桡侧和尺侧腕屈肌、指浅和指深屈肌、拇长屈肌、拇内收肌或大鱼际肌。

3.躯干 向患侧侧屈并后旋。

4.下肢异常运动模式 患侧骨盆旋后、上提,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膝关节伸展,足跖屈、内翻,足趾屈曲、内收(图2-2)。图2-2 痉挛下肢异常运动模式示意图

痉挛肌为:胫前肌、胫后肌、趾屈长肌、内侧和外侧腓肠肌、比目鱼肌、拇趾长伸肌、腓骨长肌、髂腰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中风早期股四头肌张力增加有助于患肢负重站立和行走,但上肢屈肘屈指会明显影响上肢功能,下肢内收肌张力增加会引起外展困难,行走时患肢踢健肢足跟,小腿三头肌张力增加会引起足下垂,行走时地面廓清障碍,足尖先着地和足跟着地困难,屈膝肌痉挛会引起伸膝障碍,这些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护理,且屈膝肌痉挛会使患者不能伸膝在床上平坐。二、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检查

1.肢体检查 瘫侧肢体肌张力显著增高,肢体运动明显减弱,部分患者可完全不能运动或前臂内收,表现为上肢伸肌群、下肢屈肌群的瘫痪,且手与足最严重,上肢重于下肢。

2.特有姿势检查 可见肩高耸,前臂内收,肘、腕关节屈曲。手旋前手指屈向掌侧,拇指高度内收。瘫侧下肢过伸,髋关节内收,膝关节伸直,踝关节内收,足趾跖曲呈爪形趾或马蹄内翻足,划圈样行走步态。

3.深反射亢进检查 由于深反射阈降低,肌肉的反射性收缩幅度增强,检查时可出现上肢的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桡骨膜反射及下肢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

4.肌阵挛检查 当膝腱或跟腱被牵张后出现一系列节律性收缩,是突然对伸肌施加压力的持续性被动牵张所引起,常称为髌阵挛、踝阵挛、腕阵挛等。

5.肌张力增高的检查 瘫侧上肢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下肢以伸肌张力增高为主,偏瘫侧各关节被动运动阻抗感显著。抵抗随牵张力量的增加而加强,最后抵抗消失,常称为折刀感,多见于锥体束病变。

第二节 痉挛的评定

一、概述

评价是收集患者的有关资料,检查与测量障碍,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解释并进行障碍诊断的过程。通过评价,能够发现和确定患者当前存在的障碍点、障碍水平以及患者的潜在能力,为制定明确的康复目标和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通过对肢体痉挛的评价,识别患者所存在的问题,对患者预后做出正确的估计。由于痉挛的评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主要是评定痉挛不仅包括受累肢体部位,还应该考虑到痉挛对功能及其结局的影响。同时,评定痉挛的环境不同,会引起痉挛强度的变化,痉挛程度受发病时间、功能训练情况、患者情绪状况或伴发病的影响。所以临床上常用评定量表包括肌张力评定、痉挛频率评定、运动障碍综合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平衡与步态评定、疼痛量表等评价量表对肢体痉挛进行评价。二、痉挛的评定量表

对痉挛进行临床评估,不仅可以了解痉挛的严重程度,还可以进行痉挛的治疗效果比较,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痉挛评定的内容包括痉挛的严重程度、痉挛分布受累的肌肉、肌群或肢体部位及痉挛所致的功能性不良后果。此外,应注意痉挛是一种动态性的现象,评定痉挛的环境不同,会引起痉挛程度的变化,痉挛程度受发病时间、体位变化、功能训练与用药情况、患者情绪状况和伴发疾病的影响,因此,痉挛评定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临床上评定痉挛的量表较多,下面介绍一些临床常用的量表。(一)肌张力评定量表

1.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 该量表简单易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痉挛评定量表。该表将肌张力分为0~4级,用于上肢痉挛评定的信度优于下肢的评定(表2-1)。表2-1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2.股内收肌张力量表 该量表是评定髋内收肌群的特异性量表,主要用于内收肌张力高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改变的评定,包括0~4个等级(表2-2)。表2-2 髋内收肌群张力分级评定表(adductor tone rating)

3.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学者Levin和Hui-Chan根据临床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个定量评定痉挛的量表,具有内容简单明了、评定标准容易掌握、结果可靠等优点。该量表包括3个方面:腱反射、肌张力及阵挛,目前主要应用于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的评定。若用于踝关节,评定内容则包括跟腱反射、小腿三头肌的肌张力、踝阵挛。评分标准如下:(1)腱反射 0分:无反射;1分:反射减弱;2分:反射正常;3分:反射活跃;4分:反射亢进。(2)肌张力 0分:无阻力(软瘫);2分:阻力降低(低张力);4分:正常阻力;6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8分:阻力重度增加。(3)阵挛 1分:无阵挛;2分:阵挛1~2次;3分:阵挛2次以上;4分:阵挛持续超过30秒。

结果判断 0~6分:无痉挛;7~9分:轻度痉挛;10~12分:中度痉挛;13~16分:重度痉挛。

4.Oswestry等级量表 主要用于评价肌张力的级别,通过运动功能的综合评定,了解患者的功能状况;同时也考虑到姿势反射以及脑干、脊髓对肌张力的影响(表2-3)。表2-3 Oswestry等级量表

5.改良Tardieu量表 改良Tardieu量表是一个等级量表,用于评定特定伸展速度下的肌肉反应强度(从最慢到尽可能快),同时将抓握角度也作为一项临床评定(与阈角度相似),在评定痉挛时同时考虑到上述变量。改良Tardieu量表与Ashworth痉挛量表相比同样具有较好的效度(表2-4)。表2-4 改良Tardieu量表

评定要求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肢体处于相同体位。其他关节的评定,特别是颈部,必须在相同的体位进行评定。(二)痉挛频率评定量表

每天痉挛频率量表(spasm frequency scale),适用于每天的痉挛频率评定,而非每小时的评定(表2-5)。表2-5 每天痉挛频率量表(三)运动障碍综合评定量表

1.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 是临床上应用最早的半定量评定方法,包括躯干、四肢、步态等方面的评定内容,每一项分为5个功能等级。该评定方法的特点是评定全面、细致,既评定患测,又评定健侧,便于比较(表2-6)。表2-6 Brunnstrom 运动功能评价表

2.Fugl-Meyer评定量表 该表20世纪70年代主要用于欧洲,80年代后期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目前在我国广泛使用。该评定量表的特点是内容详细,对中风后残损较重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分辨力较高,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全部评定包括5个方面,50项(表2-7)。表2-7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

3.Rivermead运动指数 是一种比较新的评定方法,其针对性强,专门评定运动能力,包括从床上翻身到短距离跑。方法简单,共有15项,除了一项需要观察外,其他各项通过询问即可,全面评定只需要几分钟。该指数可作为一种快速评定运动障碍的定量方法,适用于神经系统损伤的门诊和住院患者(表2-8)。表2-8 Rivermead运动指数量表注:能完成得1分,不能完成得0分(四)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

1.Barthel指数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Florence Mahoney和Dorthea Barthel设计并应用于临床,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一种ADL评定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状态,也可以预测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预后(表2-9)。表2-9 Barthel指数量表

2.功能独立性评定(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ment, FIM) FIM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康复医学会、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制定的一项旨在评定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方法,主要用来评定患者实际完成的能力而不是其能否完成的潜能。适用于不同的慢性躯体疾患,如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肿瘤及其他慢性病。FIM包括6个方面,共18项,评分采用7分制,每一项最高分为7分,最低分为1分。得分高低以患者独立程度、对辅助器具或辅助设备的需求以及他人给予帮助的量为依据(表2-10)。表2-10 FIM评价内容量表

在进行FIM评价之前,检查者应首先将每一项活动所指内容以及评价的动作要点搞清楚,只有遵循FIM对每一项活动所界定的特有内容进行评价,才有可能使结果客观、准确。各项活动所包含的动作要点,见表2-11。表2-11 FIM评分标准量表(五)平衡与步态评定

1.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unctional ambulation classification, FAC) 主要用于评定患者独立/非独立步行的情况下,需要帮助的程度,容易操作,对步行能力变化较为敏感(表2-12)。表2-12 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

2.“站立-走”计时测试(the time up and go test) 评定时患者穿着平常穿的鞋,坐在有扶手的靠背椅上(椅子高约45cm,扶手高约20cm),身体靠在椅背上,双手放在扶手上,如果使用助行工具如手杖、助行架,则将助行工具握在手中。在离座椅3m远的地面上贴一条彩条或划一条可见的粗线或放一个明显的标记物。当测试者发出“开始”的指令后,患者从靠背椅上站起,站稳后,按照平时走路的步姿,向前走3m过粗线或于标记物处转身,然后走回到椅子前,再转身坐下,靠到椅背上。测试过程中不能给予任何躯体的帮助。测试者记录患者背部离开椅背到再次坐下(靠到椅背)所用的时间(以秒为单位),以及在完成测试过程中出现可能会摔倒的危险性。正式测试前,允许患者练习1~2次,以确保患者理解整个测试过程。

评分标准:①记录所用的时间;②对测试过程中的步态及可能会摔倒的危险性按以下标准打分。

1分:正常

2分:非常轻微异常

3分:轻度异常

4分:中度异常

5分:重度异常

3.Berg平衡量表 评定被测试对象在静态和动态状态下的平衡功能,也用来预测正常情况下摔倒的可能性,是临床实践指南中推荐用来评价平衡功能的唯一量表,是所有平衡评价方法中信度和效度最好的方法,但是,具体到对每个动作评分时,则需要依据比较细致的评分标准进行,所以要求测试者能熟练掌握方可保证评定结果的准确性(详见表2-13)。表2-13 Berg平衡量表(六)疼痛量表

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视觉模拟评分法是在白纸上画一条10cm长的粗直线,在线的一端写上“无痛”,另一端写上“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某一点作一记号,以表示疼痛的程度及心理上的冲击,从起点至记号处的距离长度也就是疼痛的量。使用前医生或治疗师需要对患者做详细的解释工作,让其理解方法的概念以及此法测痛和真正疼痛的关系,然后让患者在直线上标出自己的相应位置。目前多使用正面有0和10之间游动的标尺,背面有0到10数字的视觉模拟评分尺,如果患者移动标尺,在自己疼痛的位置时,医生能够立即在尺的背面看到具体数字,可以精确到毫米。图2-3 视觉模拟评分法示意图

视觉模拟评分法具有以下优点:①能有效测定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法与其他疼痛强度检测法之间的相关性良好。②大多数患者认为视觉模拟评分法易于理解和使用,甚至少儿(≥5岁)亦可能使用。③评分分布均匀。④评分可随时重复进行。⑤与疼痛口述评分法相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治疗效果更为满意。⑥能对疼痛患者的昼夜变化、疼痛疾患间的区别及治疗作用的时间、过程提供满意的结果。

2.支具穿戴评定 这是一个等级量表,用来评定患者穿戴的支具是否合适,以及对痉挛/无痉挛患者是否有必要使用等,对评定痉挛的改善情况较为敏感(表2-14)。表2-14 支具穿戴评定量表(七)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受关节面大小、关节囊薄厚、松紧度、关节周围韧带多少与强弱及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的影响,此外,年龄、性别、训练水平对活动范围也有影响。肌肉痉挛状态下,关节活动范围是必测的项目,关节活动度的评价有助于发现痉挛与挛缩,但单纯的关节活动度的评价并不能反映患肌痉挛的程度及整个机体的功能状态,需要与其他的检查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示机体的病损情况和恢复情况(表2-15)。表2-15 躯体关节活动范围检查记录表表2-16 手部关节活动范围检查记录表注:1.MP为掌指关节,PIP为近端指间关节,DIP为远端指间关节;2.拇指外展、内收为垂直掌面的面上做食指分离方向的运动三、现有量表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评定量表或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这些评定方法或是关于痉挛方面的评定,或是关于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方面的评定,而中风后肢体痉挛性的特点是既有痉挛,又伴随社会活动障碍,所以上述评定方法用于评定中风后肢体痉挛并不完善;其次,现有的评定方法评价主体都是临床医师或是临床康复技师,缺少患者对疾病主观感受方面的评价;有些量表较复杂,临床评定耗时长,而且很少涉及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方面的评定。比较各种评价方法可以看出,目前对中风后肢体痉挛尚缺乏敏感性强、适用性好的疗效评定标准。因此,通过临床实践需要研制出一种有较高信度和效度、易于操作、具有可分析性的标准化测量工具是十分必要的。四、其他检查(一)神经电生理学检查

轻度的痉挛可用电诊断测试。肌电图记录结果,即使是单一的双极EMG,也能明确所测肌群在进行有目的运动时产生的过度或不恰当的协同收缩。通过EMG募集电位分析可明确靶肌肉是否轻瘫,在肌肉牵拉时EMG结果出现电静息则表明该肌肉有挛缩。通过EMG可以观察到治疗前后的显著改变。

1.肌电图分析 对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患者的EMG分析表明,痉挛肌肉放电频率低于下神经元受损的患者。在表面EMG检查中,常可见患者进行原动肌激活时有拮抗肌的突发性活动。

2.H反射 有学者将H反射的最大波幅与M反射的最大波幅进行比较而评估痉挛。在运动神经元池兴奋性上升时,如痉挛状态下,H反射与M波波幅之比(Hmax/Mmax)是增高的。也就是说,由于运动神经元池的兴奋性增高而致H反射波幅增大。但Hmax/Mmax比值大小与临床痉挛的严重性之间的相关性较差。H反射兴奋性曲线可由腘窝处对腓神经实施双重刺激而确定,其可显示该反射兴奋性低于或亢进的各个不同阶段,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病人中常常表现出有变化。但是,这些反应并不恒定,操作困难,影响结果的因素多,相关性差,可重复性太低。

3.张力性震动反射(tonic vibration reflex) 在正常人,震动刺激通常可导致反射性反应的抑制,因此,张力性震动反射有可能用于突触前抑制的评估。这种震动反射在有临床痉挛综合征的患者是降低的。在施加震动时获取的H反射的最大波幅与没有震动时的最大H反射波幅之比,在痉挛患者是最大的。然而,其与痉挛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不甚理想。此外,长时间的震动也可使反应受抑制,成为痉挛评估的一个混杂因素。

4.F波 F波为测量运动神经元池的总体兴奋性提供了一个窗口,其反映的是运动神经元池被逆向激活时的回返放电。在有明显慢性痉挛的患者,F波的出现率和波幅均增高,F波与M波的最大波幅之比也上升。

5.屈肌反射性反应(flexor reflex responses) 屈肌反应通过刺激屈肌反射或足底后,评估胫前肌的肌电活动而记录。通常产生两重反应,第一个成分出现于50~60ms,而另一个迟发成分见于110~400ms。第一个反应看起来是脚部回缩,第二个反应负责保持肢体从有害刺激处缓慢回撤。在CNS疾患患者,刺激可引出较长潜伏期的持续性肌电活动。但是,该反应的用途尚待进一步研究。(二)生物力学评定

其原理是基于对被动运动,痉挛使其阻力增高。

1.下肢摆动实验(Wartenburg pendulum test) 患者取仰卧位,全身放松,小腿悬于检查台外下垂,此时膝关节可容易地屈伸。当小腿由完全伸展位自由下坠时,用电子测角器及测速器分别测定小腿摆动的角度和角速度。摆动实验也可用运动设备进行,且有较高的相关性。因痉挛的波动性和受多种因素影响,本实验需多次进行取平均值。

2.上肢屈曲维持运动实验(rampand hold mone-mend) 患者固定于舒适坐位,患肩屈曲20°~30°,外展60°~70°,肘关节置于支架上,前臂旋前以带子固定。通过被动活动装置在水平面上使肘关节活动,用电位计和测速计来记录肘关节活动的角度和速度,用力矩计记录力矩。同时通过表面肌电图记录肱二、肱三头肌的肌电活动。

优点:①重测信度较高;②与Ashworth分级法的相关性好;③可在普通装置上进行;④可区分偏瘫痉挛与帕金森强直。

3.测力计检测 测力计是一种较为客观的检查仪器,主要用于检测不同抓握情况下的握力(单位:磅)。测试时应用大小与手适合的Jamar测力计,每个受试者分别用每只手以最大的力握住测力计,共测量2次,记录最大握力值。检测时,受试者可将前臂置于桌面上,不准提着测力计及前臂接触身体或其他物体,但可将上肢置于舒适的体位,肘关节可屈曲或伸展。

第三章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

中风后肢体瘫痪在急性期多为弛缓性瘫痪,随着病程的延续,逐渐出现痉挛,痉挛妨碍大多数患者的功能恢复,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患肢永久性的高肌张力、关节挛缩和运动模式异常,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报道脑卒中患者约80%~90%有某种程度的痉挛,国外报道为65%。肢体痉挛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个人卫生、关节和睡眠也有不利影响,造成关节挛缩和压疮,阻碍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尤其高痉挛状态是妨碍肢体功能进一步好转的最大障碍,有的甚至停留在高痉挛状态。因此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恢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风病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明显提高,死亡率随之降低,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有8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表现在不同患者之间差异很大,在临床实践中,单从痉挛不能决定治疗,是否治疗痉挛以及如何积极实施有效措施应以病人功能状态为指导,因此治疗方案必须个体化,因人施宜。治疗计划包括短期、长期的目标,应清晰可见,而且患者及其家属、照顾者必须能够接受。

痉挛的治疗受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痉挛的分布情况、损伤部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痉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目前临床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方法分为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中医疗法包括针刺疗法、推拿疗法、中药疗法等。西医疗法包括康复治疗、理疗、抗痉挛药物治疗、手术、矫形器等,临床实践证明以针刺疗法为主对于中风后肢体痉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第一节 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优势越来越大,在缓解肢体痉挛方面积累了经验。相对于其他的治疗方法,针刺治疗有以下优点:(1)操作方便、经济,且较少受时间、场所、设备、药品等外在因素的影响。(2)针刺通过辨证,选取相应的腧穴刺激经络系统,达到调节整体的作用。(3)针刺可以直接刺激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及大脑中枢在头皮的投影,并且以不同的手法刺激痉挛肢体,对痉挛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4)针-康结合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或单纯康复手法。(5)针刺治疗可以从多方面促进脑卒中偏瘫的康复。针刺治疗有疏通经脉、调理气血的作用,改善机体内结血瘀的病理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多个指标;能改善脑动脉的弹性,使其紧张度下降、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改善脑部供血和病灶周围脑细胞缺血、缺氧状况;能调节脑卒中患者皮层的抑制状态,促进患者脑电活动的有序化,提高和改善皮层细胞的基本电活动;能改善微循环,有利于病变部位组织血液供应,建立侧支循环;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血脂水平,影响血脂代谢,并调节血脂比例,使纤溶系统趋于稳定。(6)针刺的改善和调节作用比药物安全,且无不良反应。

从针灸学角度进一步深入探讨中风后肢体痉挛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从神经生理病理学研究,可以逐步揭示中医针刺治疗抗痉挛的机制,提高疗效,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的康复。一、拮抗肌侧取穴针刺治疗

1.取穴 针刺拮抗肌侧的穴位,上肢取阳经穴位,下肢取阴经穴位。上肢穴位为曲池、外关、合谷、清冷渊、手三里。下肢取穴为殷门、委中、承筋、三阴交、太冲。以75%乙醇常规消毒穴位,根据穴位不同,应用不同型号的平针。

2.体位 取健侧卧位,患侧上肢置体旁,略有弯曲,掌心朝下;患侧下肢自然伸直。

3.操作方法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直刺2cm±0.5cm。

外关:前臂背侧,阳池与肘尖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直刺1cm±0.5cm。

合谷: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直刺1cm±0.5cm。

清冷渊: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直刺1cm±0.5cm。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直刺1.5cm±0.5cm。

殷门:在大腿后面,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直刺2cm±0.5cm。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直刺2cm±0.5cm。

承筋:小腿后面,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直刺1.5cm±0.5cm。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直刺1.5cm±0.5cm。

太冲: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直刺0.8cm±0.3cm。

4.手法 采用提插捻转泻法。将平针快速刺入穴位,得气后每穴行较强的提插捻转手法1分钟。进针动作柔和,快速刺入皮下,根据肌肉丰厚度,提插幅度1~3cm,频率为60次/分,捻转角度为180°±10°,频率为60次/分,以出现较强针感为度,出针快速。于针刺开始及中间各行针1次。二、针刺经筋结点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属于中医“经筋”病范畴,筋肉拘急,屈伸不利,病位在筋。十二经筋循行过程中具有结、聚的特点,每遇关节及筋肉丰厚处则聚合、联结,故治疗以“病在筋,以调之筋”。

针刺方法:头针采用《头皮针穴名称标准化国际方案》中的顶中线(头顶部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顶颞前斜线(头顶部,头侧部,从前神聪至颞部悬厘引一斜线)。肢体取患侧,常规消毒针刺部位。选取30号1.5寸毫针。上肢取手阳明、手少阳经筋循行所过的位于肩、肘、腕、手的经筋结点,即肩后伸旋外结点(肩峰后下方,肩髃穴后0.5寸,三角肌起点),伸肘结点(尺骨鹰嘴上1寸,向上肢近端斜刺1.5寸,肱三头肌止点),伸腕伸指结点(肱骨外上髁下1寸,向上肢远端斜刺1寸,指伸肌起点,伸2~5指),拇指展结点(腕背横纹上2寸,拇长展肌),指外展结点(骨间背侧肌,2~4指外展)。下肢取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阳、足太阳经筋循行所过的位于髋、膝、踝、足的经筋结点,即屈髋结点(髀关穴内0.5寸,缝匠肌起始处),屈膝结点(股骨内上髁上1寸,缝匠肌),足外翻结点(腓骨小头前下方,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起点),屈踝结点(昆仑穴上1寸,腓骨短肌)。并以电针正极连接肢体近端,负极连接肢体远端,采用疏波,每次30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并能看到肌肉跳动为度。

根据现代康复学理论及痉挛性瘫痪的肌张力变化,治疗时应以拮抗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运动,协调肌群间肌张力的平衡为重点。充分利用针刺经筋结点优势,针刺选取患侧肩后伸旋外、伸肘、伸腕、伸指、屈髋、屈膝、屈踝、足外翻结点,以兴奋拮抗肌,抑制痉挛肌,矫正痉挛性瘫痪出现的屈肘、屈腕、手指屈曲和足内翻、足下垂等病态姿势,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效地降低肌肉痉挛。三、头体针配合治疗

当肢体处于痉挛状态时,往往与病人的情绪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与针刺的方法有相关性。因此采用体针(快速针法得气即收手)、头针(远离患侧肢体)的方法,并注重针刺后运动患肢,促进肢体局部的血液循环,以避免刺激过强,或手法不得当而加重痉挛。上述针法不仅能改善脑部的血循环,还能调节脏腑与气血,以“松”致“静”,使病人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有助于患者的守神之原则,易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很好地配合医生治疗,有良好的依从性。

头针治疗脑病的疗效已被大量的临床资料所证实。中风病的病位在脑,头针可促进大脑两侧血液的代偿,调整大脑左右两侧血流,改善脑供血。结合脏腑经络理论中“头者,精明之府”,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气出于脑”,原动力出于脑部,因此,人的四肢百骸均受控于脑,因此头体针配含治疗可以改善痉挛状态。

1.体针 选取痉挛肌的拮抗肌侧经穴为主。(1)取穴:上肢屈肌痉挛取曲池、手三里、外关;腕指屈曲取阳池、中渚、合谷。

下肢伸肌痉挛取殷门、委中、委阳、足三里、合阳、承山。(2)操作方法: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直刺1.0~1.5寸。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直刺0.8~1.2寸。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直刺0.5~1.0寸。

腕指屈曲:阳池、中渚、合谷。

合谷: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直刺0.5~1.0寸。

阳池: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直刺0.3~0.5寸。

中渚:当手背部,当掌指关节后方,第4、第5掌骨间凹陷处。直刺0.3~0.5寸。

殷门:在大腿后面,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直刺1.0~2.0寸。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直刺1.0~1.5寸。

委阳: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直刺1.0~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直刺1.0~2.0寸。

合阳: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2寸。直刺1.0~1.5寸。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直刺1.0~2.0寸。

2.头针 选用直径为0.30mm×40mm一次性不锈钢针2支,按《刺法灸法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所示方法选取病灶同侧的头皮运动区,第一支针从运动区1/5处沿运动区走行向下刺入至针体全部进入帽状腱膜下层,第二支针从运动区中2/5处同方法刺入。然后用LH402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的一组输出端分别接于两针针柄,并以4~5mA、2/15Hz的参数进行刺激。针后嘱患者活动患肢,以期调整到最佳针刺深度。头针与体针间隔进行。四、“补缓泻急”针刺法

肢体肌痉挛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其形成原因是由于瘫痪肢体各肌群肌张力增高程度不均匀,即上肢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下肢以伸肌张力增高为主,从而形成上肢关节内收屈曲内旋、下肢关节伸直外旋的特殊步态及体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活动。从中医学阴阳学说来看,拘急收缩属阴,舒缓伸张属阳,阴有余而阳不足则见拘急不舒,故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采用补其缓而泻其急的针刺方法。

上星、百会穴均属于督脉。督脉统领全身诸阳,其循行“入属于脑”,肝经与督脉会于巅,冲任督同起于胞中,一源三歧,“脑为诸阳之会”,“元神之府”,上星透百会可醒神调神,通阳开窍,平调阴阳。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不足则髓海空虚,髓海空虚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出现感觉、运动、听觉、视觉等障碍。心藏脉,脉舍神,元神靠心血滋养,故心、肾经穴有填精补髓,养血健脑的作用。

中风痉挛上肢以屈肌侧痉挛为主,下肢以伸肌侧和内收肌群痉挛为主,称为痉挛优势侧,天泉、内关、复溜均位于痉挛优势侧,且分属于心包经、肾经,深刺捻转提插泻法均可引出走窜性针感,“气至病所”,以达缓解痉挛之效,所谓调气醒神,疏通经气,气至而有效。肩髃透臂臑、曲池、手三里,缓缓激发经气,四强、血海可活血、祛瘀、息风,所谓“血行风自灭”,可缓解股前肌群、内收肌群痉挛,稳固膝关节;足三里、丘墟、悬钟、足临泣可益气养血活血,健脾柔筋通络;八邪对手指拘挛有良好的效果。诸穴相配,抑强扶弱,补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