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小百科.建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06:50:17

点击下载

作者:卞谦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佛教小百科.建筑

佛教小百科.建筑试读:

前言

佛教在汉代从印度传入中国,自此,绵延千年,与东方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也留下了让人叹为观止的佛教建筑。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多采用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齐严谨的建筑布局。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迦牟尼。

古印度佛教最重要的建筑就是塔,塔内埋藏佛祖的身骨舍利,因此,塔就成为教徒们顶礼膜拜的神圣建筑。受印度佛教建筑的影响,中国佛教建筑最初的寺庙也把塔放在中心位置。据说,白马寺的中心建筑是一座大方木塔,周围建有殿堂、廊门。史书上记载,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寺庙都以塔为主体建筑,使之处于中心位置。到唐代,塔的地位逐步降低,殿的地位日益提高。开始时,塔殿并立;继而,塔在殿后;最后,塔被置于寺外,或另建塔院,而殿却被放在寺庙建筑的主体位置上。如闻名遐迩的河南少林寺,佛殿是主体建筑,寺内没有佛塔。所有的塔,包括拥有两百余座高僧墓的塔林,都被安置在寺外。

到了宋代,以殿为中心的佛教寺庙,又被中国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禅宗发展成“伽蓝七堂”的建筑形式。七堂,即指佛堂、法堂、僧房、库厨橱、山门、西净、浴室等。这样,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寺庙,已全部“中国化”了。

佛教寺院文化的源头是什么?

佛教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传播历史了,这当然也是它的发展史。其影响可以说已经触及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就遣词造句而言,“寺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词语。寺为官方的办公衙署,而庙则为祭祖的场所。用“寺庙”来专指佛教的建筑场所,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事情。这里所讲的溯源乃是指与中国寺庙性质、功用相类似的建筑,在其初始地——印度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而非对“寺庙”一词本身的追根溯源,这是首先要交代清楚的。

关于印度佛教建筑场所的名称,在中国早期的典籍中尚可寻觅到其踪影。《洛阳伽蓝记》中的“伽蓝”就是印度佛教建筑场所名称的音译,其他诸如“阿兰若”、“兰若”、“僧伽蓝”等都是印度佛寺的不同音译。其中,阿兰若及兰若是指僧人独自清修的静舍,一般规模都不大,颇类似于中国的“庵”;而“伽蓝”与“僧伽蓝”实际上都是印度佛寺的标准译音“僧伽蓝摩”的不同略译而已。“僧伽”的意思为僧众,“蓝摩”的意思为园,合起来就是僧众所居的园林。就其形制而言,“僧伽蓝摩”又分精舍与支提两种。

在古印度,这些处所一般都由国王或大富长者施舍,供各处僧侣居住,简称“伽蓝”。在释迦牟尼时代,因比丘除了三衣、钵具之外不许有别的财产,所以伽蓝是从任何地方来的比丘都可以居住的场所,故又称为“十方僧场”。僧伽蓝摩的别名叫“频陀婆那”,意思是“丛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得名‘丛林’。”这就是说,众僧和合共处一处,犹如树木丛集为林。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伽蓝又有“精舍”和“支提”之分。精舍之意为精进修行者所居。精舍初为讲道场,后为僧众住所。相传释迦牟尼成道后,开始四处传教。他在摩揭陀国取得了很大成功,皈依佛教的迦兰陀长者,主动献出首都王舍城附近的一大竹园给他,而该国君主频婆娑罗对释迦牟尼也极为崇拜,就在竹园修建了精舍,作为佛陀居留、说法之地,名曰“竹园精舍”。拘萨罗国首都舍卫城一位名叫给孤独的商人为了表示对佛陀的虔信,用金砖铺地为代价买下了波斯匿王太子祇陀在舍卫城南的花园,建筑精舍,作为佛陀在舍卫城居住说法的场所。而祇陀太子仅出卖花园的地面,自己将园中的树木奉献出来,以表示对佛陀的崇仰。印度祇园精舍遗址中的佛像

故用两人的名字命名此精舍为“祇树给孤独园”,简称“祇园精舍”。此精舍与“竹园精舍”并称佛教最早的两大精舍。支提是梵文音译,意为“积聚”。古印度有些僧侣修行时住在石窟里,石窟中央是方形讲堂,左右两侧和正面开凿有很多一丈见方的小型石室,每室只能容纳一僧住在里面坐禅苦修。为了能在苦修过程中随时拜佛,便在石窟中堂后壁上刻出了小型佛塔。人们就称这种刻有佛塔和其他雕刻的石窟为“支提”,汉译为“石窟寺”。印度还有一种供僧人修道、居住的处所叫“阿兰若”,也是梵文音译,意为“空闲处”,指僧人在村外空隙之地造房修道;或不造房屋而栖息于大树下称“阿兰若”。比丘自建的阿兰若,一旦本人远游,就等于是舍弃了,任何比丘都可以迁入居住。

中国汉地的佛教寺庙发轫于汉代,风靡于六期,继盛于隋唐。“寺”在古代为官署名,如“太常寺”、“鸿胪寺”等。而庙则是一般祭祀神灵的场所。相传佛教传到中国,是由东汉明帝派遣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请来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到洛阳而开始的。两位西域高僧初到时被招待住在鸿胪寺(掌管宾客朝会礼仪之地)。第二年明帝为他们修建了供佛修道之所,并以“寺”名之。因两位高僧曾用白马驮载经像而来,故名曰“白马寺”。自有洛阳白马寺后,全国兴起建寺造宇之风,寺中“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重铜磐九重”,很是辉煌宏丽。六朝佛学隆盛寺宇众多。北魏时寺庙达3万余所,僧尼多达200余万。

隋唐是中国佛教鼎盛期更是寺宇林立,唐武宗灭佛时曾拆毁大寺4600余所、小寺4万余所,令26万余僧尼还俗。唐末已有佛教徒集中朝拜的寺庙建筑群,如文殊菩萨圣地五台山、佛骨圣地凤翔法门寺等。至南宋时已形成全国著名的“五山十刹”。“五山”是:杭州径山万福寺,飞来峰灵隐寺,南屏山净慈寺,宁波天童山景德寺,阿育王山广利寺;“十刹”是:杭州永祚寺,湖州万寿寺,江宁灵谷寺,苏州光孝寺,奉化雪窦寺,温州龙翔寺,福州雪峰崇圣寺,金华宝林寺,苏州云岩寺和天台国清寺。约自元代起,中国喇嘛教日益兴盛,喇嘛教寺庙建筑在明清时代达到高峰。

随着佛教的传播,中华大地寺院林立,至1949年之前中国佛教寺院已达5万多座。由于汉语造词丰富,寺院便有了许多别名异称。如“梵刹”、“宝刹”、“香刹”等,亦可称之为“佛地”、“佛宇”、“佛庐”、“佛祠”、“佛庙”;有称“僧宇”、“僧寺”、“僧院”、“僧廊”、“僧舍”的;也有称“禅院”、“禅林”、“禅舍”、“禅庙”、“禅堂”的;还有称“梵林”、“梵宇”、“梵宫”、“梵堂”、“梵城”的;又因佛的毛发及佛国都是绀青色的,故也称寺庙为“绀宇”、“绀园”、“绀殿”。而南朝梁武帝崇佛,武帝姓萧,故当时造寺建庙有称“萧寺”的。另外,后魏太武帝造伽蓝曾以“拓提”名之。“拓提”为梵文“Caturdesa”的音译,意为“四方”,本写作“斗提奢”,后省作“拓提”。后世不知何人将“拓提”误为“招提”竟也沿用开去,传至日本。至于寺庙的传统名称:“精舍”、“祇园”、“兰若”、“伽蓝”等,则更是历千年传万里。喇嘛教白塔

佛教寺庙有哪几种类型?

单体式布局非常简单,仅以个别建筑或小独院为道场。

中国广大山区和农村广泛存在的茅庵、精舍、小庙均属此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寺庙占地极为有限;几无专人管理,一般由周围信众或村民自行管理;即使有僧人管理亦人数极少,且多为外来僧人,“常贵游化不乐专守,居食无定处”,是信众单纯进行礼拜仪式的场所。单体式寺庙是僧人模仿释迦牟尼修行之法建造的小型精舍,其形式布局十分自由,从草庐、竹棚到石室、茅庵等都有出现。通常是依山傍谷修建,也有建于僧人墓所或立于宫室、宅邸者。这些供讲学禅修之用的精舍往往发展成为佛寺。

组群式布局的特点是除中院外,又设立众多“别院”或“重院”。佛教一般把主体建筑佛殿所在院落称做“中院”(寺庙最初建立部分),依中院建立起来的其余院落则称做“别院”。中院又称“佛地”,院内集中设置佛塔、佛殿、讲堂、佛阁等建筑物,是寺院中最主要的部分。别院又称“重院”,主要有四种类型:①佛殿院。为专门供奉佛和菩萨而设立的殿堂。②祖师院。为供奉本派历代祖师或本寺开山祖师而设。③僧房院。是高僧大德或方丈独居院落或一般僧人居所。④职能院。如翻经院、藏经院、浴室院、僧厨院等。组群式寺庙布局的特点是:布局中有明确的中轴线,寺内主要建筑物都依此轴线布列;以中院为核心,周围设立大量别院,整体布局主次分明,院落布列整齐有序;布局中有明确的功能区分。

廊院式布局是一种受印度佛教寺院形式影响,并结合中国传统构图而形成的寺庙形制。其布局特点是在佛殿(塔、阁)四周以廊屋围绕,或紧挨中院两侧沿中轴线走向顺序布列,并从廊上辟门通行,故称之为“廊院”。廊院的数量与中院规模的大小相应,少的仅有南北两院,多的则左右互置、廊庑环绕。廊院式布局的构图特色是向心的,对独院来讲可以形成强烈的艺术面貌,但对多院的组群布局则显得主题过于分散,不易形成统一构图,也不适宜修建于较复杂的地形,尤其是山地、崖岩等处,因而逐渐被纵轴式布局所取代。

塔庙式布局是一种立塔为寺、堂塔并立,以塔为中心的寺庙建筑布局。作为早期佛寺主体的佛塔实际上是一种外来的佛殿形式。在公元前后形成并流行于西北印度的犍陀罗艺术中,佛像已成为人们的崇拜对象。自那时起,佛塔在外观形式和内部空间上都开始与佛像发生关联,出现了所谓“入塔观像”的形制,就是将佛像置于塔内供人禅观和祀拜。寺庙布局以佛塔为主体,佛殿只是对佛塔功能的一种扩充(如塔内空间不能满足安置较大佛像的需要)或替代(对寺内无塔或尚未立塔者而言)。南方寺庙盛行因求获舍利而立塔,甚至于一寺之中建造数座佛塔(如建康长干寺共起5座舍利塔),后来传统的宫殿布局方式日益应用于佛寺建筑群,到隋唐时以佛殿为中心主体、佛塔分置两侧或别院的塔庙式布局终于定型。园林式寺院昆明圆通寺南传佛教泰式寺院建筑

园林式布局是一种将单体式、组群式或塔庙式格局与所在地自然环境或人造环境相结合的寺庙类型。根据所在地和构景特征,一般可把园林寺庙划分为城市型、山林型和综合型三类。城市型一般位于城市和近郊,寺外无园林环境,常有独立的寺园,园内以人工造景为主,其风格和构景特征与私家园林差异不大;山林型一般位于自然风景优美的山林村野,寺外具有园林环境或山林环境,以自然景观为主,辅以人工造景;综合型一般位于风景条件较好、地形复杂的近郊,既有自然景观为主的构景,也有人工景观为主的构景,两种构景方式综合并用。综合型园林寺庙集中了以上两类寺庙布局的长处,主要建筑与附属建筑呈有序与无序混合分布,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混融交错,强烈体现着中国园林建筑师法自然的传统。

沿着寺庙的纵横轴线,各类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庙中各个地方,与庙内人工所为的池、渠、林、园及庙外自然天成的山势、风光融为一体。在中国,园林式布局的寺庙为数不少,各具魅力,但条分缕析不外乎上述三种类型。

禅堂式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佛教建筑布局。禅宗以“空无”为上乘境界,认为一切有相之物皆为虚妄,对言谈、文字、思想都不能执著名相,佛像、经堂、戒律、经典只不过是向导性的“方便法门”而已,并无实质意义。基于这种思想,怀海禅师创立了一套禅宗独行的寺庙布局方式,因其居于新吴百丈山,史称“百丈禅门规式”。其特点,一是“不立佛殿,唯树法堂”,一反以往佛寺以佛殿为主体建筑的做法,仅设法堂作为长老升堂主事和信徒听法受教的场所,寺庙建筑布局以法堂为中心。二是除长老居方丈室外,其余僧人尽入僧堂,不分年龄大小,不论资历深浅,一律同室安置,室内设长连床。这种僧堂建筑采用纵长排序而不是小型院落的布局方式。上述布局方式确使禅宗寺庙有别于他寺别院而独行当世。但这种不立佛像、不分等级的规式毕竟与传统信仰方式不合,最终还是摆脱不了佛殿、楼阁、佛塔、法堂同设并立的布局方式,只不过规模相对缩小而已。

喇嘛式布局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布局类型。佛教密宗共有三大宗派:汉传唐密、日传东密和藏传藏密。虽然藏密(藏传佛教)也是中国佛教密宗的一个支派,但喇嘛寺却是印度密教与西藏当地民俗及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因此,中国喇嘛寺布局有自己的独立特点。布达拉宫就是此类布局的杰出作品。这种布局的出现与形成,一方面受西藏宗山建筑的启发(西藏地方政府一般设在山上,利于应急防守);另一方面由于藏传佛教寺院的内容较多,建筑类型随之也变得较复杂。如除了供奉佛像的佛殿和讲习佛法的经堂外,还有保存活佛遗体的灵塔殿、转经廊、喇嘛塔、活佛公署、福州金山塔寺福州金山塔寺位于福州西郊乌龙江心的一个小石埠上,因地形有限,金山塔寺没有高大崔巍的殿阁,但其小巧玲珑、佳景天成,在福建省的寺院中独具一格。江华豸山寺位于湖南江化的豸山寺从建筑风格上说,最为独特的地方是它具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建筑格局,这样的格局在中国颇为少见。

喇嘛住宅等。

傣族式建筑布局是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中最常见到的一种布局类型。南传上座部佛教约在元明之际传入中国西南傣族居住区,并在德宏地区的德昂族、澜沧的布朗族、陇川的阿昌族极为流行,尤其是西双版纳和德宏州两个地区的傣族中兴盛起来。与傣族政教合一村社制度相应,佛寺组织系统与行政区划一致并分为若干等级。在召片领(最高行政领袖)宣慰府所在地设“洼龙”作为全西双版纳的总佛寺;在召勐(县、镇首领)所在地也各设一座“洼龙”来统领全勐佛寺;一般村寨也要设“洼”或“庄房”作为村寨佛寺。佛寺作为公共建筑,形体高大,装饰华丽,周围密植树木,有叠落的屋顶和高耸的塔刹,未到村寨便已见寺塔,成为村寨居民点的鲜明标志。寺庙的位置因地制宜没有定局:置于寨前的佛寺直对道路或建于路旁;置于村寨中心的佛寺须结合寨树(神树)布置,周围留出空地广场作为村民活动场所;地形有高下的村寨,佛寺则置于寨后高地上;仅供赕佛朝拜的单体佛寺则可坐落于离村寨较远且有幽静绿荫的地段上。南传佛教寺庙受村社风俗习惯影响很大:如佛寺对面及侧面不能盖民居,民居楼面不得超过佛像坐台台面,佛寺墓地不能在村头等。寺僧饮食由村民轮流供办,故寺内无香积厨;由于佛寺村村皆有,远地香客罕见,故寺内不设客房建筑。傣族居住区毗邻泰国与缅甸,其佛寺受两国佛教建筑影响:西双版纳受泰国影响较大,德宏州受缅甸影响较多,又因德宏与内地交通流畅,融会了汉地建筑艺术,形成了与西双版纳佛教寺庙建筑不同的布局风格。雍和宫作为管理全国喇嘛教事务的中心,雍和宫又形成了融汉、满、蒙、藏等多种建筑艺术为一体的独特建筑风格。

中国汉地佛寺的布局有哪几种?

单体布局

单体式布局除了在佛教圣地中的茅庵、精舍、精室之中可以找到范例之外,中国汉传佛教寺院一般没有此种形制。

组群布局

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组群布局形式,最早出现的是廊院式。这是一种受印度佛教寺院形式影响,并结合中国传统构图而形成的形制,即在每一个佛殿或佛塔的四周以廊屋围绕,形成独立院落,大型寺院可由很多廊院组成。据载,汉献帝时笮融在徐州所建寺院即是廊院式布局。东汉由于舍宅为寺的风气影响,寺院的最初形制为住宅式,“博敞弘丽,廊庑充溢”。魏晋南北朝塔庙普遍兴起之后,人为兴建的寺院保持了汉末塔庙布局的传统,以塔居中,前有寺门,后有佛殿。北魏洛阳永宁寺的布局可作为此时期塔庙的代表。永宁寺规模恢弘,平面方形,四面开门,中央耸立主体建筑。住宅式寺院与塔庙经过南北朝时期的搓磨融合,至唐以后向更为繁芜的形制发展。随着塔的中心地位的跌落,讲堂、佛殿、方丈室等主要建筑构成的多重对称院落成为寺院的核心,曾经雄峙一时的塔则成为附属物。据《关中创立戒坛图经》记载,唐时大寺动辄十数院之多,且以二、三层楼阁为全寺的中心,原来居于中心地位的木塔由重重叠叠的楼阁取而代之。廊院式寺庙中宽广的廊壁也为佛教壁画艺术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场所,丰富了寺院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廊院式寺院构图特色是向心的,对独院来讲可以形成强烈的艺术面貌,但对多院的组群布局则显得主题过于分散,不易形成统一构图,也不适于修建在较复杂的地形上,所以后来被纵轴式布局所代替。廊院式布局实例已无存留,仅在个别寺庙布局上存有痕迹,如明代太原崇善寺的布局。寺院山门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太原崇善寺既是佛教寺庙,又是皇家祖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东南角。相传,这座寺庙原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晋王为纪念其母后马皇后,在原寺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据寺内所存的一幅明版崇善寺建筑全图来看,该寺所建之时,占地广达十四万平方米,有大殿六座,院落十八座,殿阁楼台、殿堂廊庑近千间。清朝该寺不幸失火,仅保留下大悲殿一组建筑。

纵轴式布局将各主要殿堂布置在一条轴线上,每个殿堂前左右各置一座配殿,形成三合或四合院落。这种排列有序的院落群可引导信徒有秩序、有层次地观赏全部寺院,以达到信仰的高潮。轴线上各进院落可以借助主体建筑造型不同、院落空间大小不同以及附属建筑不同来获得建筑艺术上的变化。较大的寺院还可以并列有两条或三条纵轴线,在侧轴部位可以建造塔院或花园、禅房等。每进院落根据地形高低建立在不同的标高上,虽然平面布置是规整的,但实际建筑空间却丰富多变,每个寺院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这种类型成为中国佛寺中应用地域最广、时间最长的寺院类型。纵轴上的主要建筑大致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某些佛教寺院的藏经阁(楼)在最后。山门一般有“三门”:象征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这“三解脱门”。殿内左右分塑二金刚力士守护佛法。山门后的天王殿,中供大肚弥勒,背塑韦陀,左右分列四大天王,东西南北各护一天。再后的大雄宝殿供奉本尊——释迦牟尼或其他诸佛,是整个寺庙的核心。殿内两侧多塑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法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合之处。最后的藏经阁(楼)是珍藏佛经与文物的地方。大雄宝殿两旁有东西配殿,东为伽蓝殿,供像三尊:波斯匿王(中)、祇陀太子(左)、给孤独长者(右),两侧常供十八伽蓝神守护寺院;西为祖师殿,专祀该宗奠基与功绩卓著的祖师。其他尚有斋堂、客堂、寝堂、延寿堂、库房、浴室等按照东内西外,即东边为僧侣寝居、西边为施主寝居的原则分布左右。在总的布局大体不变的情况下,个别寺院也常根据自己宗派、环境的需要而对部分殿堂配置加以调整,体现了中国传统建河北正定隆兴寺俯瞰图隆兴寺现有面积8.52万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布局和建筑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南面迎门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天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和集庆阁、弥陀殿、龙泵牛亭,中轴线末端为1959年正筑均而不僵、严而不死的灵活原则。河北正定隆兴寺是纵轴式布局的优秀实例,北京碧云寺是沿山区地形布置、纵轴式寺庙的佳作。河北正定隆兴寺俯瞰图。隆兴寺现有面积8.52万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布局和建筑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南面迎门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天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和集庆阁、弥陀殿、龙泵牛亭,中轴线末端为1959 年正定城内崇因寺迁来的毗卢殿。湖南长沙开福寺大悲殿开福寺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为禅宗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寺院,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该寺是一座典型的园林式寺院,环境幽雅,草木华滋,甚为静谧。

园林布局

园林布局可分城市型、山林型和综合型三类。城市型一般位于城市及近郊,寺外无园林环境,常有独立的寺园,园内以人工造景为主,其风格和构景特征与私家园林差异不大;山林型一般位于自然风景优美的山林村野,寺外具有园林环境或山林环境,以自然景观为主,辅以人工造景;综合型一般位于风景条件好、地形复杂的近郊,既有自然景观为主的构景,又有人工景观为主的构景,两种构景方式综合并用。

藏传佛教的建筑布局有什么特点?

在中国,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在西藏、内蒙古一带颇为流行。藏传佛教在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此后,随着喇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有其独特性:其一,它只在特定区域传播,例如西藏、青海、内蒙古;其二,它是用藏语讲授、辩理、念诵的佛教,故称“藏语系佛教”。中国喇嘛寺的平面布局有四种情形:

一、藏族居住地区的小型喇嘛庙的平面布局与藏族民居相同,以方形四合式碉楼作为特征,中大型喇嘛庙的组群布局则分为匀称与不匀称两类。

二、有轴线贯穿的匀称布局的喇嘛庙,大多建于河谷山间的平缓地带,平面布局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主体建筑居中,附属建筑呈十字展开,或居四角,以合佛教五方四天之说,寺多起周墙,俨似城堡。西藏萨迦的萨迦寺与札囊的桑耶寺是此类布局的典型代表。

三、无明显轴线贯穿的不匀称西藏寺院一角青藏一带常见的白塔

布局的喇嘛庙多依山而建,以白色或其他色彩为主调的大小建筑循山顺势、错落重叠。

虽然此类寺庙在平面布局上并无统一规划,但由于建筑材料、色彩相同,主体建筑尺度夸大,装饰精彩繁杂,具有统一全局的作用,整个寺庙并不显得杂乱。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是此类布局的杰出作品。这种布局的出现与形成,一方面受西藏宗山建筑的启发(西藏地方政府一般设在山上,利于应急防守);一方面由于藏传佛教寺院的内容较多,建筑类型随之也较复杂。如除了供奉佛像的佛殿和讲习佛法的经堂外,还有保存活佛遗体的灵塔殿、转经廊、喇嘛塔、活佛公署、喇嘛住宅等。

四、汉族居住地区的喇嘛庙由于受到汉传佛教寺院的影响,布局颇与内地寺院类似,主要建筑置于中轴线之上,附属建筑匀称排列左右。

佛教寺庙的殿堂由哪些部分组成?

常见的佛寺殿堂有许多类型,包括三门殿、弥勒殿、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除此之外,还有法堂、伽蓝殿、祖师殿、玉佛殿、三圣殿、药师殿、观音殿、三大士殿、念佛堂、罗汉堂、佛学苑、戒坛殿、藏经楼、方丈室、斋堂、放生池、如意寮、化身窑等。佛寺建筑的布局内容随着宗教礼仪、教义的不同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各异,下面简要介绍其特征:

三门殿亦名山门殿,因象征“三解脱门”而得名。门两旁塑两大金刚像,守护佛法。

弥勒殿一般寺院将弥勒的真身塑像置于天王殿,而有的寺院将弥勒的化身塑像专供一处,即称此处为弥勒殿。上海龙华寺便设有弥勒殿。弥勒殿的建筑常为单檐歇山式或单檐庑殿式,殿两侧置有蹲立的石狮和石幢。

钟楼位于天王殿左前侧,一般为三层飞檐歇山式或三檐庑殿式。击钟以召集僧众。因其供奉地藏菩萨,亦有称之为地藏殿的,一般地藏殿也设置于寺院的东边。

鼓楼位于天王殿右前侧。一般为三层飞檐歇山式或三檐庑殿式。佛寺素有早撞钟、暮击鼓以报时之说。鼓楼中供奉关帝,其左胁侍为关平,右胁侍为周仓。也有供奉观音的。

天王殿单檐歇山式或单檐庑殿式。一般而言,天王殿是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有显正却邪的意义。正门左右两侧有石幢,左右前两侧有钟楼和鼓楼,殿中供奉弥勒的真身或化身,东西两房供奉四大天王像。

大雄宝殿是佛寺的正殿,亦称大殿,日本称之为金堂。其建筑式样有重檐庑殿式或重檐歇山式等。大殿左右有石幢,大殿前有大香鼎,殿内正中供奉的一般是释迦牟尼像。佛像有各种不同姿势,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之意,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另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表示佛说法的姿势。除此之外,有的大殿中供奉的是三世佛,称横三世佛,即释迦牟尼佛、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其旁各有两位菩萨立像或坐像。有的大殿供奉毗卢遮那佛,有的供奉阿弥陀佛,有的大殿两侧供有二十诸天,有的大殿则于后两侧按古制供有十六罗汉。一般大殿供奉的佛像前会挂着欢门、长明灯、幡、金幢……正中一尊像头顶处为藻井,分外精美。

法堂位于大雄宝殿后面。法堂是演说佛法和传戒集会的场所,平时常作佛事用,也有在其他殿堂进行这些活动的。

伽蓝殿位于大殿东边,属配殿。殿正中供奉波斯匿王,左边供奉祇陀太子,而右边供奉给孤独长者,以表示崇敬。

祖师殿位于大殿西侧,此种布局以禅宗寺院最常见,其他宗派亦仿效。殿正中是达摩禅师,左边为六祖禅师,右边为百丈怀海禅师,其他宗派的寺院再加祀本宗祖师像。

玉佛殿供奉释迦牟尼玉佛之地,有的供奉于楼中,如上海玉佛寺中的玉佛楼;有的供奉于偏殿中,如上海龙华寺的玉佛殿,屋顶属硬山式。

三圣殿为寺院重殿之一,常为重檐庑殿式或重檐歇山式。殿正中供奉阿弥陀佛,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此三圣为“西方三圣”。三圣皆于莲花座上,幢幡都有莲花图案,甚至地上也刻有莲花图案。也有供奉“东方三圣”的,正中是药师佛,左右胁侍是日光普照菩萨和月光普照菩萨。安徽三祖寺藏经阁

药师殿俗称药王殿,供奉“东方三圣”。

罗汉堂今北京碧云寺、成都宝光寺、苏州西园寺、汉阳归元寺、昆明筇竹寺等处,皆设置有五百罗汉堂。

观音殿又名大悲坛,有的寺院将观音殿设于轴线上无量寿佛殿之后,屋面为歇山式。有的将观音殿置于偏殿,屋面为悬山式或硬山式。殿中供奉观音塑像,旁有童男童女。

佛学苑是佛教寺院附设机构之一。

三大士殿供奉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的殿堂。设置此殿与宋、元以后民间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与日俱增有关。

戒坛殿位于中轴线东侧的僧众生活区,为传戒的场所。殿内供奉多尊佛像,正面莲花座上是释迦牟尼佛。殿前多有一门状小殿,内供优波离。

藏经楼是珍藏佛经与文物之所。一般藏有三藏十二部经。

念佛堂 寺院僧众修持之处。如设有念佛堂,可在所供奉的佛像处念佛,如三圣殿。玉佛寺大雄宝殿

方丈室佛寺长老及住持说法之处,亦称丈室、函丈、正堂、堂头等。

斋堂供应素食的食堂。斋堂中央供奉一座佛龛。

放生池一般放生池四周垂杨夹道,架着两座小石桥,池中心小岛上有一座朱红栏杆的凉亭,亭里石碑上刻“放生池”三字。

如意寮寺院中医疗场所。化身窑俗称大葬场。

另外,殿堂内外陈设亦名目繁多,种类如下:

照壁亦称“影壁”、“影墙”、“照墙”,即设于建筑物前或大门内的一道墙垣。或设于山门前,如苏州寒山寺;或隔路设于山门对面,如上海玉佛寺;或设于山门外必经之路上,如杭州灵隐寺。有的镌刻浮雕,如九龙壁、五龙壁、三龙壁,有的题寺名或诗词,有的书以“南无阿弥陀佛”。照壁可增加佛寺气势,显得敞朗宏伟。

牌坊亦称牌楼。一种门洞式的用木或砖搭起的建筑物,有纪念和装饰作用。

石狮成对置于山门或大殿两侧。

经幢一种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现存经幢大多为唐至北宋的。

香炉亦称宝鼎,是烧香器皿。一般置于天王殿、大雄宝殿前,也有供奉于佛像前的香炉。

梆直形木鱼,中空,开饭时击之为号。常悬挂于大雄宝殿东庑廊下。

云板亦称大板。云朵状金属板,上铸有字,击之报时。

云鼓绘有云彩状的鼓,专报午斋之用。

台座供奉佛像于上的台,常见有莲花座、金刚座、须弥座等。

光背置于大雄宝殿主尊佛像背后,仿佛起着“反光镜”的作用,使“佛光”普照。一般多为近似椭圆的叶状,可细分为顶光、身光等层次。

宝盖即华盖,罩于佛像之上,为平顶圆柱形伞状丝织物,也有以金属或木制成的。

欢门挂置于佛像前的方形大幔帐,多以手工绣奇花异卉、珍禽瑞兽,以示尊重。

幡悬挂于佛殿两侧或前方的长条形丝织或棉织物,以示敬意。上或绘狮、或绘龙、或绘莲花,也有书写经文的。

长明灯亦称续明灯、无尽灯,常当空悬挂于佛像前或大殿中央,也置于庭院中间围以玻璃柜。

烛檠即落地烛台。放置于佛像前香案两侧,精雕彩绘。

佛教寺庙殿堂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殿宇式的特色可概括为“上栋下宇”、“上尊而宇卑”,汉地寺院大都以方形作为空间隔定的惯常形式,以山形双坡作为空间封闭的原始顶式,一定的阶基与崇峻屋顶互相呼应,屋顶与台基之间的立面多以木质窗棂相间而成,鲜用封壁,左右两面山墙少有开墙辟门的习俗。北京白塔寺内景

汉地寺院的屋顶,历代极受重视,其式样极为丰富,但基本形制保持不变。喇嘛庙则直接受到藏式建筑的影响,采用碉楼式建筑式样,以方形作为空间隔定的一般形式,以平顶作为空间封闭的常见顶式,以石为墙起楼,下宽上窄,四周开窗,正面建筑一般稍低,形似碉堡。流行于云南边境地区的小乘佛寺,普遍采用干栏式建筑式样,方形取空,山形双坡封顶,以竹木立柱起架为楼,上为居室,下为杂屋。雪中万年寺

楼阁式是由于冶铸、泥塑以及制漆技术的发展,可以建制形体高大的佛像,比如高大的毗卢遮那佛像、弥勒像、观音像,因而必须建造高大而中空的楼阁而形成的建筑式样。雍和宫的万福阁与东西两侧的永康阁、延绥阁用两座阁道连接,造型别致,别具匠心。

都纲式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佛殿形式,常见于西藏、青海、内蒙古,是佛殿与经堂结合的产物,殿内不仅供奉佛像,而且进行诵经、举行法事。

在汉地也有都纲式建筑,最为典型的就是九华山祈园寺。祈园寺采取的并非传统寺院的中轴形式,它最主要的建筑——大雄宝殿,建在高高的台阶上,这就是都纲式结构中的“都”,而周围的禅堂、僧寮、课堂等则是“纲”,从山门沿着台阶步步上升,也暗喻着僧人修行品位的提升。

佛教建筑结构中的木构架有什么特点?

抬梁式木构架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从而构成一组木构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这些檩上除排列椽子承载屋面重量以外,本身又将构架加以联系。

这样由两组木构架形成的空间称为“间”。一座房屋通常由两三间乃至若干间组成,沿着面阔方向排列为长方形平面。

除此之外,还广泛运用于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圆形、扇面、字等平面的建筑和多层楼阁的建造之中。

中国佛寺殿宇结构方式的核心即为木构架结构。汉传佛寺的建筑以抬梁式结构方式为主,通常以柱网作为基本手段。建筑的间数多少视其柱网的排列而定,一般多为奇数,单体建筑在唐代时以内外槽平面为最多。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正殿的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宋《营造法式》称为“金厢斗底槽”,内外柱同高,但柱径略有差别。金代山西朔县崇福寺观音殿采用“单槽”,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则采用“分心槽”。就面阔而言,佛光寺正殿均为5米上下,左右两进间略窄,这与唐代建筑各间间距使用同一尺度这一特点一致的。华严寺殿阁一角

五代平遥镇国寺大殿则和宋辽遗存的建筑一样,各间面阔从中央明间起向两端采取递减的方式。一般各间面阔的划分以明间最宽,约5至8米,次间次之,梢间最窄,中国佛寺殿堂完全遵循此原则。

辽代建筑保留了不少唐代结构的特点,如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等都使用内外槽的柱网结构和明袱、草袱两套屋架,显然与佛光寺正殿外槽梁架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而多层建筑如观音阁,使用平坐暗层做法,应是唐代楼阁建筑的遗风。而某些具有殿堂和厅堂混合结构的建筑,如河北新城开善寺大殿、大同善化寺大殿、义县奉国寺大殿等,由于功能上的要求,内部采用砌上露明造,并将原来作为布置佛像空间的内槽后移,前部空间扩大,柱网突破了严格对称的布局,无疑是金代建筑的减柱、移柱法的前奏。金代寺庙反映了宋、辽建筑相互影响的结果,如朔县崇福寺弥陀殿和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等,都为适应功能需要而把内部柱子作了一定调整,因而使梁架的布置比辽代建筑更为灵活。如文殊殿、弥陀殿都减去内柱,在柱上使用了大跨度的横向复梁以承纵向的屋架,其中文殊殿的复梁竟长达面阔三间。后来,元代某些建筑则直接继承了金代这种灵活处理柱网和结构的传统。许多殿宇柱子排列灵活,往往与屋架不作对称的联系,而是用大内额,在大内额上排屋架,形成减柱、移柱的作法。明、清时期建筑木构架整体性加强了,再没善化寺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类型,以佛殿为主体,殿前置两阁:大雄宝殿坐在高台之上,前左为文殊阁,前右为普贤阁,周围有回廊。文殊阁及回廊现虽已无存,但寺院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的布局仍清晰可见。善化寺独乐寺山门

有金、元时期那种灵活处理空间和构件的方法,较为死板僵化。

斗拱是抬梁式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它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也是建筑尺度重要的衡量标准。斗拱大体可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两类,从具体部位又分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另外还有平坐斗拱和支承在檩枋之间的斗拱等。佛光寺正殿的斗拱至迟产生于盛唐时期,因为据敦煌石窟中的初唐壁画,栌斗上已出跳水平拱,盛唐壁画则有双抄双下昂出跳的斗拱。补间铺作在初唐时期多用人字形,到盛唐其基本特点已形成,并对后来进一步发展完善起了很大作用。由于唐代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在结构机能上不同,繁简各异,主次明确,再加上开间较窄,柱身较矮和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成为构成唐朝简洁雄浑建筑风格的因素之一。斗拱在唐代建筑中在室内结构上和形象上的作用尤为突出,发展到宋代可认为是已经成熟,如转角铺作已经完善;补间铺作和柱头铺作的尺度和形式已经统一,在结构上的作用也发挥得较为充分,内檐斗拱出现了上昂构件,规定了材的等级并把它和契作为建筑尺度的计量标准等。

辽、金继承了唐、宋的形制,

但又有若干变化,如在补间中使用45度、60度斜拱、斜昂等。元代以后斗拱尺度渐小,明、清时更小。由于斗拱结构机能发生变化,将梁外端做成巨大的耍头伸出斗拱外侧,直接承托挑檐檩,梁下的昂失去了原来的结构意义,而补间的昂也多数不延长到后侧,成为纯装饰性构件,因而斗拱比例可减小,排列也可丛密。另外,明、清时期的楼阁建筑都将内柱直接升向二层,而去掉了辽、金楼阁建筑常见的上下层柱间的斗拱。这种结构方式在整体性上无疑具有更大优点,承德的大乘阁即为典例。斗拱之制因出抄出昂,单拱重拱、计心偷心而各有不同,不胜枚举。如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的双抄单拱偷心、山西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与天津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的双抄重拱计心、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平坐的三抄单拱计心与转轮藏的双抄三昂重拱计心、摩尼殿的单抄单昂偷心昂形耍头,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蓟县独乐寺山门、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的补间铺作之下施矮柱、其下或更施驼峰……这都是中国佛寺殿堂斗拱处理的佳例。独乐寺观音阁外景

佛塔最早的形式是什么样子?

塔起源于印度,原为梵文Stupa,意译为坟冢。最初建塔是作为埋藏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之用。这种被称为“窣堵波”的藏舍利的土石台子是佛塔的起源,其形制由台座、覆钵、宝匣和相轮(又称刹竿或伞盖)四部分构成。后来,塔由埋藏佛舍利的建筑物渐渐变成一种宗教纪念建筑。从现存实例看,塔内保存或埋藏的东西除了舍利外,还有佛经、遗物等。《杂心论》中说:“有舍利名塔,无舍利名支提。”

古代印度建造窣堵波式佛塔的黄金时期是“阿育王时代”,建造了为佛经盛赞的“八万四千塔”,史称“阿育王塔”,佛寺建塔之风遂开。阿育王塔的原始形制不得而知,但从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北印度犍陀罗式窣堵波的“覆钵式小塔”上可窥其一斑。桑奇窣堵波

随着佛教的传入,“阿育王塔”或犍陀罗式窣堵波也被带到中国,并逐渐发展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藏语系佛教寺院中的喇嘛塔;第二类是巴利语系佛教塔庙里的缅寺塔;第三类是在中国固有木结构楼阁建筑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完全不同于窣堵波的汉语系佛教高层佛塔,中国佛塔早期的实例已见不到,可从现存的日本飞鸟和白凤时代的楼阁式木塔上了解其形制。

窣堵波和支提传入中国后均有很大变化。支提式的塔在印度原为刻有纪念佛的石窟,窟内塔前有较大集会礼佛的场所,中国的石窟式即由此发展而来的,石窟内因小而无集合之地,需在其旁另建寺宇。窟内之塔发展成塔柱或中心塔,与支提在用途与形式上有很大变化。窣堵波式的塔传入中国后与僧院结合形成中国式的寺塔。

印度有一种毗诃罗石窟,在石窟中央设方形或长方形讲堂,在石窟的中窟后壁刻小型佛塔并造小室以为说法之用。在石窟正面和左右两面开凿许多小型石室,一室仅能容一僧,约合一丈见方的面积,“方丈室”的名称由此而来。在寺中建塔,设立僧房、讲堂、禅房等,而以塔这种埋有所谓佛骨舍利的建筑为主体,成为中国式的佛教寺院。

在汉代中国已确定了木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并创造了楼阁、殿堂等有很高成就的建筑类型。为了突出塔的地位,古代建筑工匠将高楼与之结合,楼顶安设凌空挺拔的塔尖“刹”。此外,还有以古代传统的建筑形式“亭阁”为基础创造的“亭阁式塔”,结合的方法即于亭阁之上安设塔刹。塔的“地宫”,则是结合了古代墓葬创造的。从高层楼阁式塔和亭阁式塔又发展出密檐式塔、花塔等类型,结合中国的高台建筑、城关式建筑又创造了金刚宝座式塔、过街塔、门塔、台塔等形式,即使最为接近印度原来窣堵波的喇嘛塔,也被赋予了不少中国建筑艺术特色。佛塔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塔有什么特点?

公元2世纪末,笮融在徐州建浮屠祠,金盘九重、重楼阁道,应是中国楼阁式木塔的萌芽。东汉至南北朝之间,佛教势力发展惊人,随着佛寺的兴建,佛塔的营造也变得极为普遍。《洛阳伽蓝记》所记载的洛阳佛寺,标有寺名者59所,立佛塔者达17座之多。《法苑珠林》中记载,仅五台山就有1000多座塔。这种在南北朝数量最多、成为主流的木构楼阁式塔以洛阳永宁寺塔为代表。文献中除了关于塔的高度记录有差异以外,其余都大致相同。塔高9层,正方形,每面9间。每面有3门6窗,门漆成朱红色,门扉上有金环铺首及5行金钉,共用金钉5400枚。塔顶的刹上有金宝瓶,宝瓶下置金盘11重,四周悬挂金铎。又有铁四道,将刹系住在塔顶的四角上,上悬金铎。塔9层檐的四角也都悬金铎,上下共有120个金铎。这座塔在北魏永熙三年(534)被火焚毁,但从石窟内的塔心柱、各种浮雕和壁画以及北魏的9层石塔等建筑上,可以看出当时的木塔都建于相当高大的台基或须弥座上,这是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日渐盛行的“台”的运用,从敦煌第二至第七窟石壁上有关台的壁画来看,台很高,上设平座,有栏杆围绕,中央建塔,在宁夏银川市的海宝塔,依旧沿袭这种做法。

此时期佛塔的形制基本创立,绝大多数是木塔。四川什邡东汉残墓中发现的画像砖上有清晰可见的佛塔图案,其塔分别由塔基、塔额、塔刹三部分组成,基本上属于楼阁式式样,是佛塔定形确切无疑的证据。值得注意的是北魏中期出现了模仿木塔式样的石塔,对唐以后砖石塔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从平面上看,大多数塔采用正方形,正多边形则以登封境内的北魏嵩岳寺塔的十二边形为代表,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祖师塔为六边形亦属特例;从立面上看,佛塔的高台基、塔身装修的多样化、塔刹的运用和细部装饰的佛教题材成为此时期佛塔的明显特征。

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23)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也是唯一的十二边形平面塔。除了塔刹部分用石雕以外,全部用灰黄色的砖砌成。该塔高约39.5米,底层直径约10.6米,内部空间直径约5米,壁体厚2.5米。塔身建于简朴的台基上,中部用挑出的砖叠涩将塔身划分为上下两段,而上段建于叠涩上,比下段稍大。在四个正面有贯通上下两段的门,门上在半圆形拱券上做成尖形券面装饰,下段其余八面都是光素的砖面,在上段塔身的这八个面上,各砌出一个单层方塔形的壁龛,龛座隐起壶门和狮子作装饰。同时又在上段塔身的角上砌出角柱,柱下有雕砖的莲瓣形柱础,柱头饰以砖雕的火焰和垂莲。塔身以上,用叠涩做成十五层密接的塔檐。塔顶的刹建在壮硕的覆莲上,以仰莲承受相轮,形制雄健,全部用石造。而塔的整体轮廓由和缓的曲线所组成,十分秀丽。

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祖师塔相传是创建佛光寺的住持和尚的墓塔。塔身为平面六角形,下层中空,正西面辟门。门洞为拱券式,门上作火焰形门楣,门内作六角形小室。门上用砖砌出单拱和小斗,斗上有莲瓣和叠涩构成的塔檐。檐上是束腰须弥式平座,上下雕仰覆莲瓣,转角处砌成瓶形矮柱,别致有趣。第二层塔身西面作假券门,门上亦作火焰形门楣,西南、西北两面刻假破子棂窗,各转角处依塔身雕成仿印度形制的束莲式倚柱。塔刹部分甚为简洁,在仰莲基座上安覆钵和宝珠。根据塔身形制及门楣、倚柱、莲瓣、塔刹等处制作手法判断,此塔应是北魏或北齐时期(420~577)遗物。

隋唐时期的佛塔有哪些特点?

佛光寺祖师塔

隋唐时期的佛塔继承了南北朝佛塔的形制,建塔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宏伟和分布地区的广泛性,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唐末以后,五代十国割据时期世变无常,佛教大兴,南方修寺建塔的活动更为风行。

在南北朝时期,塔是佛寺组群中的主要建筑,但到了唐朝,塔已经不位于组群的中心了。尽管如此,它依然是佛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挺拔高耸的姿态,对佛寺组群和城市轮廓面貌都起着一定的作用。隋、唐两代许多木塔现在都已经不存在。现在保存的砖塔,就其外形方面而言,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和单层塔三个类型。塔的平面,除了极少数的例外,全部都是正方形,而河南登封县净藏禅师塔为八角形平面形式提供了重要实证和线索。四门塔

隋、唐时期,砖的产量和用砖的结构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随着材质的转变,出现了以砖石仿木构的楼阁式塔,特征表现为每层之间距离明显相当于楼层高度、塔身与塔檐等大都仿木构以及各楼层可供登临远眺等。在唐朝留下来的佛塔中,唐总章二年(669)建造的西安兴教寺玄奘塔是一个重要的范例,此外还有唐开耀元年(681)建造的西安香积寺塔和建于公元8世纪初期的有名的大雁塔。玄奘塔是中国佛教史上有名的高僧玄奘和尚的墓塔。这座塔平面方形,高五层,高度约21米。每层檐下都用砖做成简单的斗拱,斗拱上面,用斜角砌成的“牙子”,其上再加叠涩出檐。值得注意的是,斗拱作为木结构的主要特征,富有装饰意义,而玄奘塔是至今遗存最早的一座带有斗拱雕砌的佛塔。并且,第一层塔身经过后代修理已是平素的砖墙,没有倚柱,而以上四层则用砖砌成八角柱的一半的倚柱,再在倚柱上隐起额枋、斗拱。这座塔是中国现存楼阁式砖塔中年代最早和形制简练的代表作品。

西安香积寺塔平面呈方形。底层边长9.5米,用平素砖墙砌筑,东、西、北三面各有券形龛一个。南面辟门,内为方室。塔原为13层,现存10层。底层特高,其上各层骤然变低矮,宽度亦由下至上递减,每层四面皆有砖砌凸起的方形倚柱四根,划分为三开间,柱上施阑额一道,柱头及补间皆承栌斗一,其上为间有二道棱角牙子的叠涩出檐。各层当心间设券形龛,梢间有砖砌柱,中为朱绘的直棂窗,凸起的柱、柱、阑额亦施朱色,阑额中心部分留有一段段的空白,这些装饰处理显示出模拟木建筑楼阁的特征。长安玄奘墓塔

西安大雁塔的平面呈方形,原此塔在西安市南郊长安县杜曲之东少陵原畔的兴教寺内,始建于唐总章二年(669),为玄奘法师埋骨处。到大和二年(828),塔又彻底重修,才成为现在的形状。此塔不仅因为埋葬高僧玄奘而驰名,而且在建筑艺术和形式上,也是早期用砖砌仿木构楼阁式塔的典型代表作品。崇圣寺三塔

为5层,改建时添为10层,现存7层,高64米。自第一层以上逐层内收,形如方锥体,非常稳固。塔内设木梯楼板,可以逐层上登,远眺四方。大雁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既是寺庙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实物。

密檐塔既适应于砖石结构的材料特性,又表现出佛塔多层级风格。

唐朝密檐塔的典型有云南大理崇圣寺的千寻塔、西安的小雁塔、河南嵩山的永泰寺塔和法王寺塔。千寻塔是现存唐代最高的砖塔之一,达16级,是中国级数最高的密檐式砖塔,它和位于其后的左右两座宋塔合成一组,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唐朝密檐塔和登封的嵩岳寺塔相比,除平面采用正方形这一差别外,多数只有朴素无饰但具有显著收分的塔身从扁矮的台基上建立,塔身以上是层层密叠的叠涩檐。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建于五代的南唐时期,是一座八角5层、高约18米的小石塔。塔的整体构图为基座部分绕以栏杆,其上以覆莲、须弥座和仰莲承受塔身,而基座和须弥座被特别强调出来加以华丽的雕饰,这创造了密檐塔的新形式。

位于山东历城县柳埠镇的神通寺四门塔建于隋大业七年(611),

是一个全部用青石块砌成的单层塔,塔高约13米,平面作正方形,每边长7.38米,每面当中开一较小的拱门。塔内中央有一个石块砌成的方形大石柱,柱前每面各有一个圆雕佛像。塔的上部在挑出的石叠涩上,向内收成截头方锥形。顶部有方形须弥座,四角置山华蕉叶,中央安置一座雕刻精巧的刹。

唐朝留存下来的单层塔绝大多数是僧尼的墓塔。它们之中有石造的也有砖造的。平面一般都是正方形,但也有少数六角、八角或圆形。墓塔的体积都不大,一般高度在3~4米之内。其中河南登封县嵩山会善寺的净藏禅师塔、山西平顺县明惠大师塔以及山西运城泛舟禅师塔都是重要例证。净藏禅师塔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其八角形平面结构是现存此类结构砖塔最古的一例。塔身仿木构形式,每角有露出五面的八角形倚柱,柱上砌出额枋和斗拱及人字形补间铺作,墙上还隐起门和直棂窗。明惠大师塔建于唐乾符四年(877),塔为单层方形,塔下有基座,上置须弥座以承塔身,塔身上雕刻天神及门窗,内部有平暗天花;塔身上覆以石雕的屋顶,顶上为四层雕刻组成的塔顶。山西运城泛舟禅师塔

宋、辽、金时期的佛塔与唐代有什么变化?

宋、辽、金时期砖石塔留存很多,形式丰富,是中国砖石塔发展的高峰,木塔则以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典型。这座木塔不但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而且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塔的造型和结构达到了较高水平,反映了中国木构建筑取得的重大成就。

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塔位于佛宫寺的山门与大殿之间的中轴线上,保持南北朝时期佛寺平面布局的传统。塔平面八角形,高9层,其中有4个暗层,所以外部看来只是5层,再加最下层是重檐,共有6层檐。这座楼阁式木塔高达67.3米,底层直径30.27米,由于在各层屋檐上配以向外挑出的平座与走廊,以及攒尖的塔顶和造型优美而富有向上感的铁刹,显得雄壮华美。塔身木构架的柱网是采取内外两环柱的布局,五个明层的内环柱以内的内槽都供奉佛像,外槽为走廊,各层上下柱不直接贯通,而是上层柱插在下层柱头斗拱中,全塔所用斗拱共六十多种。这“内外槽”制度和“叉柱造”是唐、辽时期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特征。另外,释迦塔采用八角形平面和双层套筒式的结构,大大增强了塔的刚度。金代时又在暗层内增加许多梁柱斜撑,使四个暗层成为四个加固钢环,更加强了塔的整体性。总之,释迦塔是研究古代高层木构建筑结构和建筑形式的重要实物,其规模之宏大、结构之精巧、技术之纯熟,举世闻名。

宋、辽、金时期的大型砖石塔的结构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种。楼阁式的砖石塔又可分为三类:一是塔身砖造,外围采用木构,外形和楼阁式木塔并无多大区别,宋代建造的苏州报恩寺塔及杭州六和塔基本属于此类型。二是塔全部用砖或石砌造,但外形完全模仿楼阁式木塔。苏州五代末至宋初建造的虎丘山云岩寺塔、内蒙古自治区的辽庆州白塔及福建泉州的宋开元寺双塔都是此时期的重要遗物。三是塔用砖或石砌造,模仿楼阁式木塔时适当加以简化。南方的塔大多数在塔内回廊中布置楼梯,而北方的塔楼梯则多位于塔心室内,这也许是地区做法的差别。

密檐塔盛行于北方。辽、金密檐塔大部分是八角形平面,也有一部分是方形的。造型上的特点是在台基上建须弥座,上置斗拱与平座,再上用莲瓣承托较高的塔身,塔身雕刻门窗及天神等,塔身上部用斗拱支承各层密檐,顶部用塔刹作结束。这种形式可从五代的南京栖霞寺塔以须弥座与莲瓣承托八角密檐塔溯其渊源,可见辽、金密檐塔的形式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西灵丘县觉山寺塔是一座保存较完好的辽代密檐塔。塔下有方形和八角形两层基座,上置须弥座两层,第二层须弥座上有斗拱及平座,平座以上用莲瓣三层承托塔身。塔身八角形,角上圆倚柱。上下部分的繁密衬托出塔身平整刚健的主体形象,塔檐轮廓具有和缓的卷刹,顶部用高刹结束,给人以安定优美的感觉。

从宋、辽、金时期的砖塔来看,材料、结构和施工技术上都有了极大发展。到了北宋中叶又发展了发券的方法,使塔心和外墙连成一体,提高了砖塔的坚实度和整体性。由于南北各地出现了大量模仿木结构的形式,因而比唐代的更为华丽。佛宫寺释迦塔

辽代密檐塔在须弥座、柱、额、斗拱、门、窗等方面也模仿木结构的形式,辽末又在塔身额枋下面增加一列装饰性的“如意头”。这类密檐塔只见于黄河以北到辽宁、内蒙古一带。

金代对佛塔的装饰,已趋向过于繁复的程度,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佛塔类型,即“花塔”,如河北正定县城的花塔是典型的金代佛塔形式。应该说这是辽代以来“多宝塔”形制的发展和演化。

元代以来的佛塔有什么特点?

明清两代也大量建造喇嘛塔,高层的砖塔则多为楼阁式,密檐塔很少见。喇嘛塔的形象有点像敦煌石窟中出现的一种早期佛塔,同古印度的窣堵波比较接近,其座址、塔身的构成及材料的选用,有一定的特点。

元朝的喇嘛塔,常建于高耸的座址上,具有强烈的独立性。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是重要实例。在喇嘛塔的构成中,塔基和塔刹在显示高耸雄伟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塔身都是形状几何形的覆钵体,尽管后来逐渐趋于瘦高,但终因只有单层,而不可能达到更大的高度。塔基的平面是由正方形发展而来的,形成“四出轩”,现称“十字形”。其他平面形式如八角形、圆形,常见于西南边陲地区。就塔身而言,早期覆钵体较为平矮,显得肥大、丰满。明末以后,上至下逐渐收分,是一个倒置的圆锥体,并于腰位饰有被称为“眼光门”的火焰形券龛。

山西洪洞县广胜上寺飞虹塔建于明正德十年至嘉靖六年(1515~1527),是一座典型的明代楼阁式砖塔。塔八角,外观十三层,高47.63米,外壁用各色琉璃装饰。琉璃制的栏杆、天神、动物、斗拱等都极为细致华丽,是明代琉璃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佛塔中的另一种类型为金刚宝座塔,虽在敦煌石窟隋代壁画中已经出现,但最早的实物却见于明代。这种塔的基本体型源于印度,到中国后有很大变化,特别是在装饰中掺入大量喇嘛教的题材和风格。北京的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是这类塔中最早的实物,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宝座方形、石造、遍刻天王、狮子、孔雀及喇嘛教“八宝”,图案组织和谐,刻工精致。宝座上建五座密檐方形石塔和一个圆顶小殿。塔身也有与宝座类似的雕刻。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是金刚宝座塔中的另一种式样,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此塔基座较矮,共2层,座上正中建一高大的石喇嘛塔,四隅配以4座八角小石塔,小塔上遍刻经文。第1层基座前后各有1座石牌坊,整个塔群雕刻不多,以多变的体型形成了华丽的风格。

云南傣族的佛塔群也是明、清时期一种重要的佛塔建筑形式。位于潞西县风平的大佛殿重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其中有两座典型的傣族佛塔——熊金塔、曼珠曼塔。塔下有复杂的亚字形基座,塔身比例修长,周围以小塔和怪兽陪衬。多变的轮廓和丰富的雕饰,使这种形式的佛塔显得异常美丽夺目。由于傣族集居地区与缅甸接壤,所以这种塔群和缅甸塔具有类似的风格。

明、清时期,藏族和蒙古族的喇嘛教建筑在元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塔的形制随着教派的改变,已与元朝有所不同。塔身下以方涩数层代替莲瓣,塔身和十三天的比例皆为瘦高,宝盖以上不用宝瓶而累叠月盘、日盘和宝珠。塔在寺院中,以其高耸的形象成为突出的标志。西藏江孜白居寺班根塔建于公元15世纪初,下面的基座做成佛寺的门廊形式,层叠而上,上面安放塔身。沿塔的外壁设置许多小佛龛在喇嘛塔中,造型较为特殊。广胜上寺飞虹塔

佛塔的主体结构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由于材料不同,各类古塔的结构方法便有所不同。例如,用木材修建的木塔,其结构方法即与木结构的宫殿、寺观、楼阁建筑等相同,是用传统的梁柱或穿斗式构架和椽子、望板、檐、顶等构件组成;用砖石材料建造的塔,则用垒砌、法券、叠涩等方法修建;至于各种金属塔,也和其他金属铸造物一样,采用雕模制范的方法铸造而成。然而,无论建筑材料和修造方法有多少不同,作为同一种建筑类型,各种塔的基本结构却是大体相同的。如果把一些小型的塔排除在外的话,一般古塔的主体结构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隐秘的地宫

佛塔的地宫,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极为特殊的一部分,既不为印度佛塔所有,也不见于中国古代的宫殿、坛庙和楼阁等建筑,可以说是佛塔的专有结构。为什么要在地面上的塔体之下再设置地宫呢?分析起来,这应该是中国古代建筑师们将印度的舍利塔与中土原有的丧葬传统巧妙结合的产物。前已述及,塔在印度虽为埋藏舍利之用,但舍利并不入地,而只是藏于塔内。这种做法,对热衷于土葬,讲究入土为安、深埋深藏的中土人士来说,圆觉寺砖塔不免有几分不习惯。所以,当塔传入中国后,原来供奉于塔内的佛舍利便被移入地下,产生了符合中国传统丧葬观念的地宫。它的象征意义,与中国古代帝王陵寝中放置棺椁的地宫非常相似,但就其规模而言,塔的地宫当然远远不如帝王陵寝,地宫内的物品也少得多。一般说来,地宫内除了盛放舍利的石函、金银、木制棺椁之外,还有一些经书和其他物品。地宫的形式往往与塔身的形式相一致,呈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地宫一般都用砖石砌成,大都埋入地面之下,也有个别的是半入地下或置于塔内。

坚实的塔基

塔基是整个塔的下部基础,覆盖在地宫之上。早期的塔基,一般都只有数十厘米,比较低矮。例如现存的两座唐代之前建成的塔——北魏嵩岳寺塔和隋代历城四门塔的塔基,都非常低矮,而且都是用素平砖石砌成,比较简单。有的塔基仅有一二十厘米,很不明显,甚至由于年久而残缺。例如西安兴教寺的玄奘塔就根本看不到塔基,以至于被误认为是塔从地出。在唐代,为了使塔更显高耸,有的塔便在塔的下部又建起了高大的基台,例如西安的大雁塔和小雁塔。不光楼阁式塔如是处理,一些亭阁式塔的塔基,在唐代也发展成有高大的基座,例如山西安邑泛舟禅师塔、济南历城神通寺龙虎塔等。

多姿的塔身

塔身是塔结构的主体。由于塔的建筑类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便也多姿多彩。

木楼层塔身,这是木造楼阁式塔的结构形式。木造楼阁式塔盛行于汉末、魏、晋、南北朝,多是四方形塔,它们的塔身构造情况,因实物不存,只能从文献记载和日本现存的木塔中了解四方形木塔的情况。现存的唯一实物是应县木塔,塔身的结构情况,外观五层檐,每层出平座,而内部则有五个平座暗层,实有九层的楼层结构。

砖壁木楼层塔身,此种塔身的砖体内部好似一个空筒,因此也有称之为空筒式塔身的。早期的楼阁式或密檐式砖塔,大多是这种结构。楼阁式砖石塔的楼层大都与门窗位置和外部塔檐的位置相一致,而且能登临眺览,如西安大雁塔、浙江临安功臣塔、江苏罗汉院双塔等。密檐式塔的楼层一般与门窗或外檐的位置并不相一致,因为密檐式塔自一层以上塔檐密接,相距已不够一个楼层的高度,不可能达到一致。苏州瑞光塔

如嵩岳寺塔、小雁塔、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

木中心柱塔身,早期的木塔,多用中心柱作为塔身的骨干,结构方法是以巨大木柱自塔顶贯通全塔直入地内,在历史文献上累有记载。日本现存木塔中的法隆寺五重塔即是这种中心柱的结构。中心塔柱的结构方法对于塔的稳定更为有利。在中国现存实物中,仅河北正定天宁寺塔尚存这种结构方式。因为此塔为一半木构,塔柱只达于上半段,未能直下塔底,但也可看出中心塔柱的结构情况,是极为珍贵的实例。

砖木混砌塔身是从木结构塔转化为纯砖石塔的过程中的一种结构方式,即塔身用砖砌,塔檐、平座、栏杆等部分均为木结构,塔的砌墙内也砌入木梁、木枋,并挑出角梁和挑檐。此种结构在宋塔中极为普通,如上海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苏州瑞光塔、北寺塔等。

砖石塔心柱塔身,这种塔身的结构是中国古代砖石结构发展到高峰的实物,在塔的主体结构上完全摆脱了以木材作为辅助构件的结构方法。塔身全部用砖砌造,楼梯、楼板、回廊、塔檐等全部用砖石砌成一个整体,结构十分复杂。塔的中心是一个自顶至底的大砖石柱子,每一楼层的楼板均为内柱与外壁横向联系的构件,使中心柱与外壁结为一体。楼层的砌法有拱券和叠涩两种。塔心柱外有回廊。这种结构的楼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沿塔心柱的外壁转折上登,这种形式每层均有塔心室。另一种是穿过塔心柱反复转折上登。前者如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陕西扶风法门寺塔等。后者如四川大足宝顶山塔、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景县舍利塔等。这些塔大多是宋、明时期的,在砖石结构技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高台塔身,金刚宝座塔的宝座实际上即是塔身,砌作高大的台子,从台子的内部砌砖石梯子盘旋登上。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的内部有塔心柱,在塔心柱周围有回廊,回廊上用拱券顶,其上砌作平台分建小塔。北京碧云寺塔、内蒙古慈灯寺金刚宝座塔,都是这种做法。还有从座子外面登上顶的,如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域塔、五台圆照寺金刚宝座塔等,它们的座子比较低矮。

其他形式的塔身也有,如喇嘛塔的塔身是一个圆形覆钵,为砖石平砌,明、清时期,在圆肚的正面开始设置焰光门,形如小龛。有的圆形覆钵内还加砌木构架以增强稳固性。此外,还有以覆钵与楼阁结合的塔身,在覆钵之上置以高层楼阁;又有圆筒塔身等,塔身形式丰富多样。金顶鎏金塔刹

精巧的塔刹

塔刹是塔的顶子。任何一个塔,在塔身之上都要安设一个顶子。顶子有尖的,有圆的,有用砖石砌成的,有用金属制作的,形式多样。塔刹作为塔的最为崇高的部分,冠盖全塔,至为重要,因此用了“刹”这个字。刹的意思是土田,代表国土,也称之为佛国。因此,佛寺也称作刹。从建筑艺术上讲,塔刹也是全塔艺术处理的顶峰,是冠盖全塔的形象,所以建造者对塔刹这部分往往给以非常突出和精密的艺术处理,使之高插云天,玲珑挺拔。

佛塔按照结构可以分成哪些种类?

佛塔种类繁多,分类方式也多种多样,按照塔的结构及造型、平面、层级、材质、用途等几种分类方式均可以进行分类,如果按照塔的结构及造型分类,可以将塔分为亭阁式塔、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傣族塔、花塔、过街式塔与门式塔和群塔。法门寺砖塔

亭阁式塔又有什么特点呢?

这种形式的塔是印度窣堵波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亭阁相结合的产物。它常指塔檐仅一层的单层塔,大多建于隋、唐时期,唐代尤多。现存单层塔通常都是僧尼的墓塔。塔的平面以正方形居多,六角、八角和圆形也有,在建筑材料上有石造、砖砌。

中国著名的亭阁式塔(单层塔),除了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祖师塔、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河南登封嵩山会善寺的净藏禅师塔,以及山西平顺明惠大师塔以外,还有山西运城泛舟禅师塔、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旁的龙虎塔和九顶塔、河南安阳修定寺塔等。

山西运城泛舟禅师塔建于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平面圆形,极为少见。全高约10米,立面造型独具匠心。台基高约4米,基座被做成须弥座形式,其下面圭脚逐圈放大为一斜坡,与台基衔接自然。基座的束腰方整,为蜀柱分隔成许多小龛,很有阴影效果。塔身正向辟一方门,其他六面雕饰棂窗。檐口顶部砌成反叠涩,承托顶刹,比例协调,装饰性突出。该塔整体形象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旁的龙虎塔和九顶塔造型别具一格。龙虎塔因塔门上雕有龙虎而得名。塔高10.8米,石砌三层须弥座塔基,上有覆莲、狮子、伎乐等精致浮雕。塔身由四块长方形石板筑成,每面辟火焰形券门,上部雕龙、虎、佛、菩萨、力士、伎乐、飞天等。室内有方形塔心柱,每面雕有一尊佛像。塔顶为砖砌,重檐,顶置覆盆相轮塔刹。九顶塔始建于唐,单层八角,其塔顶与众不同,有9座小塔,故名九顶塔。塔身用水磨砖对缝砌筑,十分细腻。塔身之上每角均筑高2.84米的三层叠涩挑檐方形小塔一座,八个角八座,加上正中一座高达5.3米小塔,共计9座。九顶塔有一定方向性,正向朝南,顶部中央的小塔塔门南向,四周8座小塔塔门则都朝外,开向8个方向。

河南安阳修定寺塔是一座极具研究价值的唐代砖浮雕舍利塔。塔高9.3米,单层正方形,每边宽8.3米,塔四周外壁全部用雕砖嵌砌。塔外壁的雕砖与内层砖均采用榫卯相套和相互嵌制的方法衔接,砖雕面积达300平方米,图案有力士、乐伎、飞天、滚龙、飞雁、帐幔、花卉以及仿木建筑结构的斗拱等达30多种,形象生动,技艺精湛。就艺术价值而言,此塔从布局到工艺皆独具匠心,是中国古塔中的精华之作。山东历城神通寺龙虎塔

一般而言,唐代亭阁式塔雕饰不多,以上三个实例为特例,比较少见。

阁楼式塔从木塔起源,逐渐向砖石方面发展,千姿百态。从平面形式分,有正方、六角、八角以及十二角等多种形体。依建筑材料而言,可分为楼阁式木塔、楼阁式砖塔、楼阁式石塔、楼阁式琉璃塔、楼阁式金属塔等。

早期楼阁式塔的实物已经找不到了,但还保留了一些石刻楼阁式塔的形象可供参考。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中第一、二窟和第二十一窟的塔柱,即是当时楼阁式塔的缩影。唐代以后的砖石楼阁式塔,实物则非常多。

楼阁式木塔

这种塔起源于东汉末年,盛行于南北朝,是中国最早兴起的楼阁式塔。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详细描述了洛阳永宁寺的木塔,反映了它当年的非凡气势。隋、唐时代的木塔已不复存在,现存最古最大的是山西应县佛宫寺的释迦塔,亦称应县木塔。

楼阁式砖塔

这种形式的塔数量最多、技艺水平最高,是中国塔的一个主流,著名的楼阁式砖塔除西安兴教寺玄奘塔、香积寺塔、大雁塔外,还有:宁夏银川海宝塔、浙江杭州六和塔、苏州虎丘塔、北寺塔、内蒙古自治区庆州白塔、山东长清灵岩寺辟支塔、河北定县开元寺塔、内蒙古呼和浩特万部华严经塔、宁夏银川承天寺塔、上海松江方塔、上海龙华塔、杭州保俶塔、安徽安庆振风塔、河南开封繁塔、浙江天台山国清寺隋塔等。其他闻名于世的尚有江苏常熟崇教兴福寺方塔、江苏淮安县文通塔、江苏无锡梅园梅塔、江苏南通五福寺塔、江西南昌猪市街绳金塔、山东长清辟支塔、山西太谷无边寺塔、广东潮州凤凰塔、广东肇庆崇禧塔、安徽潜山觉寂塔、浙江海宁镇海塔等。万部华严经塔

阁楼式塔有什么特点?

楼阁式石塔

据史书记载,在北魏中期开凿的一些石窟里,就已出现石工模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刻制的石塔。位于山西朔县崇福寺内的小石塔,制作于北魏天安二年(467),是中国现存较为古老的石塔。现存楼阁式石塔数福建最多,多建于南宋时期。如建于福建省福清县瑞云寺的瑞云石塔,用雕琢精致的花岗石砌筑,仿木构,八角七层,高达30多米,享有美誉。全国比较著名的石塔,除南京栖霞寺舍利塔外,有浙江杭州灵隐寺石塔、泉州开元寺双塔、福建榕城双塔、福建晋江六胜塔等,其他闻名的有浙江杭州西湖华严经石塔、杭州闸口白塔、陕西户县东南草堂寺的八宝玉石塔、山西平顺县大云寺石塔、江苏扬州古木兰院石塔、江苏无锡宛山塔、湖北武汉石榴花塔、湖北黄冈县青云塔、辽宁锦西县石塔、福建福州闽江金山石塔、福建莆田释迦文佛塔、福建仙游龙华双石塔、福建长乐三峰寺塔等。

楼阁式琉璃塔

一些楼阁式塔外表涂以琉璃,使之瑰丽夺目。琉璃是中国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高级装饰材料,常见的有黄、绿、蓝、白等色泽,是在陶制品表层加涂富有光泽的釉质经煅烧而成,可防止风化、粉蚀。中国著名的楼阁式琉璃塔有南京报恩寺琉璃塔、河南开封开宝寺琉璃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河北承德须弥福寿之庙万寿塔等,还有山西阳城海会寺琉璃双塔、北京颐和园后山琉璃多宝塔、北京西山灵光寺佛牙舍利塔等。

楼阁式金属塔

中国在南北朝时期便开始以金属材料装饰佛塔,塔刹上的铁链、金盘、檐角、链上的金铎和门上的金钉均由金属铸成。到隋、唐时期,用铁、铜等金属铸造的塔开始出现,并与日俱增。全国著名的金属塔有广州光孝寺东西塔、湖北当阳玉泉寺铁塔、山东济宁铁塔寺铁塔、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山西五台山显通寺铜塔等。

密檐式塔有什么特点?

密檐式塔的特点是下部一般均建有须弥座,底层塔身较高,以上各层较低,不设门窗,即便有也只是通风小孔。以砖石结构为多,隋、唐时多为正方形平面,辽、金时八角形平面逐渐替代正方形平面,明、清则很少建密檐塔。

密檐塔在中国北方比较多见,以辽宁省分布较为密集。陕西、河北、河南、四川等省也有二十余座较为突出并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塔。全国著名的密檐式塔有:河南登封嵩岳寺塔、云南大理三塔、陕西西安小雁塔、河南登封法王寺塔和永泰寺塔、南京栖霞寺塔、山西灵丘县觉山寺塔、北京广安门天宁寺塔、北京房山云居寺塔、山西浑源圆觉寺塔、内蒙古宁城大明塔、陕西泾阳崇文塔等,还有辽宁辽阳白塔、辽宁北镇崇兴寺双塔、辽宁兴城白塔、陕西扶风法门寺塔、陕西长安香积寺善导塔、河北正定澄灵塔、河南沁阳天宁寺三圣塔、四川成都宝光寺塔、四川大足多宝塔、天津蓟县古佛舍利塔、河北涞水金山寺千佛舍利塔,宁夏银川拜寺口双塔等较为著名的密檐式塔。下面详述除前文提及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云南大理三塔、南京栖霞寺塔、山西灵丘觉山寺塔等几个全国著名的实例。

陕西西安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寺荐福寺的佛塔。该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元年(707),是为保存佛教大师义净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佛像而建。塔高43.3米,原为15层,现为13层,最上两层已震坍。塔平面为正方形,底层边长11米,底层特别高,以上逐层递减,呈现出秀丽舒畅的卷刹轮廓。南北各开门,在底层青石门楣上,布满唐代线刻天人供养图像与蔓草花纹,画法雕刻极工,为珍贵历史遗产。塔壁不设柱额,每层砖砌叠涩出檐。整座塔玲珑秀气,别具风采。

河南登封法王寺塔,位于嵩山玉柱峰下,塔高40余米,平面方形,密檐十五层,塔身下部略高瘦,塔身砌成平直壁面,塔檐从叠涩层层挑出。塔刹较短,塔下部有半圆券,以上各层也相仿开半圆券窗。整个塔的体型颇具唐风,既秀美又挺拔。永泰寺塔位于登封县太空山西麓,其名与纪念永泰公主入寺为尼相关。塔亦为唐塔,高20余米,平面方形,叠涩密檐十一层,砖造。

北京广安门天宁寺塔,始建于辽代,重修于明初,塔总高57.8米,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十三层,为实心砖塔,建于方形平台之上,塔下部是须弥座,有壶门浮雕的束腰一道,上面是具有斗拱勾栏的平座和两层仰莲瓣,上立塔身。塔身四面有拱券假门,门旁有金刚力士、菩萨等雕像。出檐不远,檐下有斗拱,塔刹为宝珠形。整座塔造型奇丽而挺拔。

北京房山云居寺塔,位于房山县云居寺内。云居寺为隋代幽州智泉寺僧静琬所建,他刻造的石经上万块,都被埋在寺南穴内。辽代时于穴旁筑塔,穴南塔称南塔,穴北塔称北塔,亦分别称为压经塔和罗汉塔。现仅存北塔及四隅的小石塔。北塔高30米,塔身两层、锥形顶。其附近还保存有唐、辽石塔及辽砖塔共六座,与其他经幢、石碑相呼应,构成了一处事佛的胜地。潭柘寺塔林内的辽代九级密檐砖塔

山西浑源圆觉寺塔,位于浑源县城内,俗名小寺,寺宇已毁,寺塔独存。始建于金,明代重修,为九层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砖刻门窗均仿木结构式样。塔刹顶端有一铁制“候鸟”,可随风旋转,具风标作用。

喇嘛教的喇嘛塔有什么特点?

喇嘛塔主要特点是:台基与塔刹造型讲究,一个高大基座上安置一个巨大的圆形塔肚,其上竖立一根长长的塔顶,塔顶上刻成许多圆轮,再安置华盖和仰月宝珠。全国著名的喇嘛塔中除了前文介绍的西藏江孜自居寺菩提塔外,有北京妙应寺白塔、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青海湟中太平塔和如意宝塔、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双耳喇嘛塔、北京北海白塔、江苏镇江昭关石塔等。

北京妙应寺白塔,建于至元八年(1271),为元世祖忽必烈请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的。白塔为中国现存最古、最优美的喇嘛塔。台基呈“亚”字形,高达9米,甚为巍峨庄严。台基上建有须弥座两重,以硕大莲瓣承托50多米高的塔身,塔身由一个圆形的白垩色覆钵和相轮(十三天)组成。相轮以上是青铜宝盖和流苏,宝盖直径达9.7米,顶上原有一个宝瓶,现换成一个小喇嘛塔,高近5米。该塔为喇嘛塔中的杰作。香格里拉白塔

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是五台山的标志。建于明万历年间,塔高达63米,周围宽达75米,塔的基座为方形,顶端20多米高的覆盘上托起一只风磨铜大宝瓶,高约5米。塔刹、覆盘、宝珠全为铜铸,塔腰及覆盘四周各悬风铎,计252枚,风来叮当作响,妙韵无穷。

青海湟中太平塔和如意宝塔,位于塔尔寺内,塔尔寺为西北地区佛教活动中心。寺内有如意宝塔、太平塔、过门塔、菩萨塔。如意宝塔并排8座,列成一行,造型大同小异,布局十分奇持。塔高约6米,塔身白灰抹面,腰部装饰有经文,每座塔的塔身南面有一个佛龛。这八座宝塔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八件大事而建。太平塔即在八宝如意塔的东边,身宽体庄,塔刹呈宝珠仰日状,显得金碧辉煌。

北京北海白塔,建于清初顺治年间,在元代广寒殿的旧址上营建,后经数次修缮。高35.9米,皆采用砖石木结构。由塔基、塔身和宝顶三部分组成。塔基的砖石为须弥座,座上有三层圆台,中部为圆形塔肚,上部为相轮,顶部为鎏金宝顶,分别称为天盘、地盘、日、月、火焰。宝顶缩腰处有动物及花草图案,塔身南面称“眼光门”,又称“时轮金刚门”。塔身有306个通风口,塔内有一根通天柱,高达9丈,柱顶上放一金盒,盒内放两粒“舍利”。

江苏镇江昭关石塔,位于镇江北海白塔

西云台山北麓,北临长江,建于明末清初。塔的下半部用块石垒砌成四根石柱,顶部铺满条石,筑成一个柜架形的台座,下面可以通行人马。此塔横卧于街中间,平添不少雅趣。塔高4.69米,塔座、塔身、塔顶皆用青石雕刻建成。塔座用两个相同的须弥座叠成,须弥座上为覆莲圆座和扁鼓形塔身,再上有十三圈带形浮雕,象征十三层天,上置法轮和圆形仰莲小座,轮上刻有“八宝”,其上便是塔顶。

金刚宝座塔有什么特点?

虽然金刚宝座塔在敦煌石窟然而最早的实物却始见于明代。中国式的金刚宝座塔比印度提高了塔基座,缩小了基座上的小塔,增加了传统的琉璃亭,尤其在塔座和塔身的装饰雕刻中,掺入大量喇嘛教的题材和风格。中国仅存五座这种塔:北京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刚座舍利宝塔以及昆明官渡金刚塔。的隋代壁画中已经出现,北京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和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前文已介绍,现将另三个加以叙述。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位于香山东麓,依倾斜山势而建。创建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清乾隆十三年增建金刚宝座塔。塔高34.7米,有石阶盘登,塔为汉白玉砌造,塔基共两层,上为三层塔座,座身为层层佛龛,内有精致佛像。塔基外砌虎皮石,围以石栏。二层以上金刚座正中开券洞,曾为孙中山灵柩停放处,现用汉白玉封闭。金刚宝座塔

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刚座舍利宝塔,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至雍正十年(1732)之间。塔以雕砖作为主要饰面材料,边缘及转角部分镶以白色条石,挑檐和塔刹部分用琉璃装饰。塔通高16.5米。平面呈“凸”形,砌筑于高约1米台基上,下层为须弥座,束腰是砖雕狮、象等图案花纹,座身下半部镶嵌蒙、藏、梵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工整细致。座上部有七层短挑檐,檐下塑有1119尊鎏金佛像。座上设置五座方形舍利宝塔,当中为七级,四隅为五级。五塔遍刻佛像、菩萨等,十分精细娴熟。塔北照壁上还嵌有一幅“天文图”,用少数民族文字标志,是一件具有科技价值的珍贵文物。

昆明官渡金刚塔,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正方形平面,高基座上挺立着五座白色的藏式喇嘛塔。正中塔距地表约15米,四座小塔立于四角。基座上有石雕围栏,基座采用四门塔式,即相对两门拱券作十字形贯通,又称“穿心塔”。高基座上是束腰分隔的须弥座,座上雕刻动物形象,四角各雕力士像,座上是逐层缩小的五层覆莲瓣组式圆环,上砌塔身,塔身以上是相轮塔刹,再上是金属的宝盖宝顶。

南传佛教傣族塔有什么特点?

傣族古塔大多建于山坡高地上,因为傣族集居地与缅甸接壤,所以具有类似缅甸塔的风格。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一般呈正方形,塔身大多为圆形,呈葫芦状,塔刹由一节比一节小的环节堆积而成,最上面是塔针。傣族塔大多为砖结构,是古老的传统建筑艺术,同傣族人民的文化和生活紧密相连。著名的傣族塔有曼飞龙白塔、景真八角亭式塔、云南潞西风平大佛殿佛塔、傣族母子塔等。由于前文已经介绍了云南潞西风平大佛殿佛塔,这里不再赘述。

云南西双版纳曼飞龙白塔,由九座塔组成。8个子塔围绕着中心母塔。此塔是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最先建的三塔之一,是为埋葬佛的足迹而建。该塔建于傣历565年(1204),塔基1米多高,为八角形基座,座上最外圈为8个佛龛,中圈为8个小塔(子塔),围绕着中心大塔(母塔)。9塔均圈形实心,葫芦状,塔身洁白,装饰有各种精美的塑饰和彩画。佛龛背上有各种动物、花草、卷云纹装饰。塔群造型富有韵律,很好地体现了傣族的建筑风格和宗教习俗。塔顶部莲花瓣状的座上为贴金的喇叭状锥体塔刹和相轮。母塔高16.29米,子塔高9.1米,甚为绚丽壮观。曼飞龙塔

云南景真八角亭式塔,位于勐海县景真山上,又称勐景佛塔。这是一座将亭和塔巧妙结合的特殊建筑,是罕见的砖木结构建筑。始建于傣历1063年(1701),历经三次大修。总高15.42米,由塔基、亭身、十层塔檐和塔刹组成。塔基高2.5米,宽8.6米,为砖砌“亚”字形须弥座。亭身四方开门,可出入。

十层悬山式塔檐,集中收于一金属圆盘下;每层塔檐脊上有小金塔、禽兽和火焰状琉璃。塔基、塔身外抹浅红色泥皮,镶各种彩色玻璃,并用金银粉印出图案,光彩夺目。南传佛教佛塔

塔林是什么样的一种建筑?

中国著名的塔林有: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黄河青铜峡峡口一百零八塔、山东长清灵岩寺塔林,还有山西永济栖岩寺塔林、山东历城白虎山下龙虎塔北的僧塔林、河南临汝风穴寺塔林、北京门头沟潭柘寺外塔林等。黄河峡谷一百零八塔

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是中国最大的一处塔林,而它的由来也颇为有意义。严格地说,少林寺塔林就是少林僧人的坟墓,当和尚圆寂后,僧人会把他们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在上面建造佛塔,以示功德。塔的高低、大小和层数的多少,则显示着他们生前佛学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以及功德大小,故而塔的式样多种多样,造型有四角、六角、圆柱形、圆锥形、瓶形、抛物线形等,高的达14.5米,低的只有近1米,层数有一层、二层、三层直至七层。现存唐至清各代的砖、石基塔220座,埋葬历代少林寺知名和尚的尸首,其中唐塔二座、宋塔三座、金塔六座、元塔40座,其余为明、清塔,是综合研究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少林寺塔林

黄河青铜峡峡口西岸108塔,位于一个向东的陡峭山坡上,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古代塔群。108塔依山势,从上至下,依一、三、五……奇数排成12排,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图案,塔底座为砖砌八角形须弥座,塔身似覆钵,塔顶如宝珠,高达2米,是一种实心喇嘛塔,最上端是一座形制特大、实心、覆钵式的喇嘛塔,以下逐层按比例缩小。该古塔群对于研究中国西北民族历史、佛教传播以及古塔建筑艺术等都极有价值。

山东长清灵岩寺塔林,有墓塔167座,形制多样,造型优美,为国内罕见。其中慧崇塔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为最早的一座。塔高5.3米,塔身南面辟券门,门内一人半露做启门状,门上雕有狮头、飞天等图像。塔顶出檐两层,上置露盘、仰莲、宝珠组成的塔刹,古朴优美。

经幢在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幢为梵文Dhvaja和Ketu的意译,原指佛像前所立用宝珠丝帛装饰的竿柱,后改为石刻。其形式与塔相仿,一般为八角形石柱,顶上覆以石质八角屋顶,上刻《陀罗尼经》。密宗认为,这种经幢具有无限的法力,可以镇魔驱邪、护佑太平。

现存最早的经幢为山西潞城的原起寺经幢,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幢身八角形,刻尊胜陀罗尼经,高2.64米,青石造,幢顶仿瓦屋顶,幢底为方形、八角形幢座两层,壶门内有神兽及伎乐天女雕刻,造型简练而稳重。由于木幢易腐,故自唐始出现石幢,置于殿前庭院内,成为永久性的佛教小品建筑形式。此经幢反映出早期经幢从木制品向石制品过渡的原始形态。

中唐以后,净土宗也建造经幢,数量渐多,其中奉弥勒佛为主的仅在殿前建经幢一个,奉阿弥陀佛或药师佛的则以两个或四个经幢分立于殿前。这时候的经幢的形状不但逐渐采用多层形式,还以须弥座与仰莲承托幢身,雕刻也日趋华丽。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石幢立于唐乾符四年(877),相当高大,朴实庄严。

经过五代而至北宋,经幢发展达到高峰。数量愈多,形制愈繁。五代时,吴越王为杭州梵天讲寺造双石幢,细高繁复,雕造精密。河北赵州陀罗尼经幢是现存经幢中体形最大的一座,形象华丽,雕刻精美,是经幢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建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全部石造,高15米余。底层为6米见方扁平的须弥座,其上建八角形须弥座,每面雕刻廊屋各三间,再上以宝山承托幢身,其上各以宝盖、仰莲等承受第二、第三两层幢身。最上雕刻八角城及释迦牟尼游四门故事。自下而上三层幢身逐渐减小减低。

云南昆明地藏寺经幢为现存经幢中雕饰最为精美的一座。建于大理国时期,高8.3米,整体石雕,呈八棱形,七层。第一层雕四大天王,间刻梵文《陀罗尼经》,第二层四角分雕四神及释迦牟尼坐像,第三层雕佛、菩萨与胁侍,第四层雕大小不一的坐佛八尊,第五层为灵鹫,第六层为庑殿,第七层为佛像。幢顶为葫芦形。四周饰以莲瓣。整幢共雕大小神像200余尊,大者逾米,小者仅0.1米,比例匀称,造型优美。

元代以后,经幢建造渐趋没落,所见甚稀。

其他著名的经幢有:广州光孝寺大殿前的石幢,造于唐宝历二年(826),仅在石柱上立八角柱,柱上覆以石盖。浙江海宁县盐官镇的三座石经幢,为唐代遗物。三座经幢鼎足而立,其上皆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其中以南座最为精巧多姿。上海松江县陀罗尼经幢,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高9.3米,八角二十一级。除刻经文外,尚有云龙、海水、莲瓣、力士、铺首、菩萨等图案,颇具唐风。整个造型雄浑丰满,雕刻洗练圆熟,线条流畅细腻,反映了盛唐风格。山西高平定林寺经幢,在寺内雷音殿前,东西两幢皆建于北宋初年,造型完全相同。下为基石,上托八角台座,再上为须弥座、幢身、华盖、腰檐、莲座。雕刻华丽的相同两座经幢分置于中轴线两侧,说明经幢完全成为一种装饰化的小品建筑。此外,著名经幢还有:湖南常德市滨湖公园的铁经幢,为生铁铸成,国内罕见,圆柱形,下大上小,高4米余,底径0.9米。结构分二十层,仿木结构,第八层上部有出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