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晚清 能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16:49:58

点击下载

作者:闫鑫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鸿章:晚清  能臣

李鸿章:晚清 能臣试读:

前言

晚清时期,中国动荡不安。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李鸿章正是应运而生,他的出现为大清统治注入了新的力量,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撑起一叶孤舟,在浩大的历史乱流中辗转腾挪,为清朝末世探索方向。

自从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外国侵略者强势闯入,不遗余力地侵蚀中国,急速扩张;不久,太平天国成立,农民起义军积极开战,迅速拿下了清国版图的半壁江山,捻军也从旁协助,使得清政府火烧额头。如此一来,清朝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数次面临灭亡的威胁,李鸿章用自己的努力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延缓了清朝衰微的速度。

本书讲述了李鸿章少年时代步入仕途,镇压太平军、捻军,组建淮军、北洋水师,开办洋务运动,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周旋直至死亡的一生。

在书中,你能看到他仕途中的心理活动,他企图用先进的思想和行动唤醒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长达四十多年的付出,最终为封建的中国点亮了一丝近代化的曙光,埋下了近代化企业的种子,他用自己奋斗的故事谱写了一部励志史诗,你能在书中从多个角度看到真正的李鸿章。

第一章 少年李鸿章

小时候,李鸿章就表现出天赋异禀、天资聪慧的一面,赢得长辈们的关注和喜爱。在同龄人眼中,他是孩子王;在长者眼中,他天生具有将相气质。李鸿章拥有不凡的少年时代,心怀不凡的志向,具备不凡的眼光。

书香门第出才郎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本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李文安是个满腹经纶、勤于读书的老实人,在没有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之前,一直在家乡以开馆授业为生。

李鸿章生于道光三年正月初五(1823年2月15日)出生在合肥肥东县东乡(今合肥瑶海区),是家中二子,李文安还有五个儿子,长子李瀚章,三子李鹤章、四子李蕴章、五子李凤章、六子李昭庆。

在这些儿子中,李鸿章是最受父亲重视的,也是成就最大的。他从小就表现出一股不凡的气质,天资聪慧,喜欢读书,灵活变通,浑身散发出一股灵气。

李文安经营的课馆名叫棣华书屋,李鸿章从6岁的时候就入馆学习,接触浩瀚的书海,领略经典文集。

父亲看到李鸿章如此勤勉,爱好读书学习,心中非常欣慰,同时他自己也在努力备考,准备下一次科考有所成就,改善家里的贫穷境况。

后来忙于科考,李文安腾不出多少时间教导李鸿章,却又不想浪费了这块璞玉,只能咬牙花重金聘请当地有名的大儒周老先生负责李鸿章的启蒙教育。

周老先生收徒非常严格,治学严谨更是出了名的,尽管收了很多徒弟,可让他满意的少之又少,他也是看在李文安同为读书人,反复苦求才答应下来。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导,周老先生越来越高兴,因为他遇到了真正的天才,真正的可造之材。

李鸿章天资聪慧,八九岁时就熟读《四书》,甚至涉猎一些其他的儒学经典,而且尊重师长,在周老先生面前礼数周全。这样谦逊好学的孩子,哪个老师不喜欢?

于是,周老先生十分重视李鸿章,打心眼里喜欢这孩子,外出办事或游玩都要带着他。

有一次,正值酷热的三伏天,师徒二人外出游玩,全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湿了,两人来到一个池塘边,一眼看去,池水清澈见底,池底石头上的纹路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师徒二人便打算在这里洗个澡,当周老先生脱下衣服,将其挂在树枝上时,不知是无意还是有意,轻声念道:“千年古树为衣架。”一旁的李鸿章正在脱衣服,听见师傅的话,眼睛一亮,看到师傅正捧着水冲洗身子,张口接道:“万里长江作浴盆。”

听到这话,周老先生当场愣住了,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眉开眼笑地大声道:“妙,妙啊!”李鸿章故居

或许是一时兴起,或许是为了再次试探李鸿章的本事,周老先生又给他出了几个难题,有赋诗,有对联,李鸿章摇头晃脑中全部答对,而且讲起来抑扬顿挫,颇有古人大儒之风范,让周老先生开怀大笑。

回家后,他偷偷跟李文安提及此事,不停地赞赏李鸿章,称其才思敏捷,将来必成大器。

李文安非但没狂喜不已,反而有些担心,有些疑虑,自己儿子才九岁多,就算读过几本书,也算不上登堂入室,尤其是周老先生,一直以苛刻严谨出名,很少这样夸奖一个孩子。

看到李文安狐疑的神情,周老先生哭笑不得,只好约了王先生一起出题考验李鸿章。

第二天,王先生如约而至,刚一进门就看见李鸿章和几个孩子把桌子垒起来,最上面放着一把靠背椅,李鸿章就坐在上面,摆出威风凛凛的样子,使唤下面几个孩子,像个大将军一样发号施令。

突然,他看到王先生、周老师和父亲联袂而来,尤其是看到李文安阴沉着脸,吓得浑身颤抖,不敢下来。

王先生朗声大笑,道:“鸿章,只要你答对了我的问题,就让你下来,不惩罚你!”

李鸿章哪敢不答应,慌忙点头,王先生提问了:“三下下到地。”

李鸿章眼珠子一转,机灵地答道:“一飞飞上天。”

王先生和周老先生相视而笑,唯独李文安摸着下巴,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两人走后,李文安担心三人串通好了糊弄他,于是把他带到书房,拿起桌子上一本账本,装作若无其事地感叹道:“年用数百金,支付不易。”

此话一出,聪明的李鸿章瞬间明白了父亲的意图,眼珠滴溜溜一转,计上心头,咧嘴一笑,随口对道:“花开千万朵,色彩无穷。”“好,好,好!”李文安一时高兴,连连叫好,对周老先生的话也信了几分,暗道自家二儿子有真才华,是个可塑之才。

李鸿章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一旁的大哥,李瀚章却是撅起了嘴,有点不高兴了,他相信自己也可以对出来。

李文安接着又出了一个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

没等李鸿章开口,长子李瀚章抢着答道:“雨洒羊皮一片腥。”这个回答非常平庸,没有文采,只有单纯的对仗。

李文安皱了皱眉头,瞪了大儿子一眼,微微有些不满,李鸿章则是不慌不忙,仔细思索后,缓缓说道:“日照龙鳞万点金。”

李文安听后,直接站了起来,拍案叫好,这幅下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读起来大气磅礴,富有贵气,吉祥如意,倘若用来赞扬皇上,定会让其龙颜大悦。

他这次是完全放心了,他的眼里全是喜悦和满意,无论才识还是气质,李瀚章拍马也赶不上李鸿章,从此更加重视培养李鸿章。

李鸿章后来又拜了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专心攻读经史,为今后的仕途打下深厚的基础和扎实的文学功底。

求学志高赴考场

李鸿章的先祖本姓许,早年因为一些变故从江西湖口举家迁到了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从此在合肥扎下了根,虽然生活过得艰辛,但好在祖祖辈辈撑过来了,香火没断。

到了李鸿章的八世祖那一代,由于生活所迫,八世祖许迎溪将其次子许慎过继给了姻亲李心庄。

李家人一直都踏踏实实,勤俭劳作,不管家境如何,都没放弃过读书,期望有一天可以通过科举进京做官。

李家到了李鸿章高祖的时候,家里终于有了良田二顷,生活水平也算走进了当时的小康水平,可以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也正是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家里才有钱供孩子上私塾。

不过,辗转几代人过去了,都没有人能从乡下脱颖而出,不知是什么原因,但没有一人放弃过。李家家训严苛,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因此李家子弟在附近都是出了名的勤奋好学,知书达理。

终于,到了李文安这一辈,李家得到了上天的眷顾,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大器晚成。李文安小的时候身体很弱,是众兄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尽管读书刻苦,却很晚才受启蒙,被其父亲误会贪玩。直到后来乡试中举,几年后又和美名远播的曾国藩一同中进士,二人成为“同年”,关系一直很好。

未中举之前,李文安在家乡以课馆为业,一边专心研究经史,一边教授同乡孩童启蒙,以此来赚些钱财补贴家用。

他万万想不到,在他这一辈子,可以见证李家连续发迹,三代中竟有四人考取了进士,还有很多人考上了举人、拔贡、秀才。

李鸿章从小好学,他机灵聪敏,不像父亲一样埋头死学,而是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而向老师、长者请教,记忆力超强的他对于书本上的硬性知识很快就能掌握,这让他有更多精力把注意力放在现实中,了解更多时事。

这一点几乎完全摆脱了李家多年来的思想束缚,不再埋头苦学。李鸿章小时候可是乡里的孩子王,从小表现出来一股子灵气,让那些孩子愿意亲近他,听他指挥。

李鸿章渐渐长大,也不再只局限于待在祠堂郢村,而是常常去附近周边的于湾等地拜会亲戚,跟当地有学问的长者或者秀才交谈时事,分析探讨经史典论,对国家大事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让当地学者都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年纪轻轻就展露出杰出的经世之道,足以看出李鸿章雄厚的文学功底和理解能力,也正是有了这些经历,培养起了李鸿章的求学报国之志。

李文安看到二儿子这些年的成长和变化,又惊又喜,他自己性格内向,不善沟通,耽误了求学的最佳年龄。1834年,李文安在乡试中考中举人,四年备考,又在1838年与曾国藩同年中进士,李家这才富裕起来。

有了富裕的经济条件支持,李鸿章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对社会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在他17岁时,也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李鸿章看不惯外毒入侵,立下志向,决定为国家、为百姓贡献一份力量。

在父亲的鼎力支持下,李鸿章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当年的科举,怀着远大的抱负走进考场,一支挑起伟大志向和美好愿景的笔杆子,让他一路绿灯,拔得秀才头衔。

考官都被他独到的见解和酣畅淋漓的笔风所震撼,得知是新任进士李文安的二公子,纷纷夸赞不已,更是赞叹虎父无犬子。

后人不知从哪里得来的传说,李家到了李文安这一代时,举家搬到了熊砖井旁,因为天天喝这熊砖井的水,沾染了井水的气运,得到上天庇护,所以才能官运亨通,家财万贯。

直到现在,这口井仍然存在,而且井水清澈见底,这些年附近的老百姓没少来这里取水,但再也看不到李家的辉煌,周围还是住着与李家毫无关系的平民,过着平淡的生活。

据说后来有个庐州知府为了沾染上李家的“官气”、“财气”,偷偷凿去井栏上的一小块石头做成官印,每日烧香供奉,之后有没有效果就无人考证了。不过,到现在,井栏上还有一个缺口,上面布满了青苔,讲述着岁月的流逝和辉煌的过去。

其实,这口井只不过是个传说,是人们留下的美丽故事,李鸿章如果玩物丧志,没有对时事的深刻认知,没有求学发展的远大志向,一切都是泡影,后来叱咤大清的李中堂就不会出现。

《入都》十首永流芳

1840年,李鸿章顺利考取了秀才的功名,在此之前,1838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就科考中了进士,在京都担任朝廷命官。

望子成龙的李文安自然希望李鸿章能在秀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让他参加顺天府的乡试,碰巧道光二十三年(1843)时,李鸿章被选为庐州府的优贡,这个消息让李文安欣喜万分。

他立刻书信一封,来函催促李鸿章入京,准备参加来年的乡试,在京都进修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收到父亲的书信后,李鸿章惊喜莫名,他意识到自己为朝廷效忠的机会到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如果把握住了,便有可能在弱冠之年闯出一番事业。

1843年,李鸿章20岁,在这一年,他心中的志向如同火山喷发一般,爆发了,他写下一首《二十自述》,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尽显无疑。

诗中是这样说的:丈夫事业最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

正值大丈夫事业旺盛的“弱冠”之年,当有不消三尺剑的豪情壮志,岂能浮生一世,碌碌无为一辈子?19世纪70年代的李鸿章肖像

李鸿章青年才俊,一表人才,德才兼备,胸怀壮志,他收拾好行李包袱就上路了,他从老家郢村出发,跋山涉水,独自前往京都。

在路上,他畅想着京都的宏伟,未来的官途,当然还有那缥缈未可知的事情。途中李鸿章写下酣畅淋漓的《入都》十首,一直被后人所传诵,流芳百世。

〔其一〕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其二〕频年伏枥困红尘,悔煞驹光二十春。马足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即此可求文字益,胡为抑郁老吾身!

〔其三〕黄河泰岱势连天,俯看中流一点烟。此地尽能开眼界,远行不为好山川。陆机入洛才名振,苏轼来游壮志坚。多谢咿唔穷达士,残年兀坐守遗编。

〔其四〕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

〔其五〕局促真如虱处裈,思乘春浪到龙门。许多同辈矜科第,已过年华付水源。两字功名添热血,半生知已有殊恩。壮怀枨触闻鸡夜,记取秋风拭泪痕。

〔其六〕桑干河上白云横,惟冀双亲旅舍平。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六年宦海持清节,千里家书促远行。直到明春花放日,人间乌鸟慰私情。

〔其七〕一枕邯郸梦醒迟,蓬瀛虽远系人思。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诗酒未除名士习,公卿须称少年时。碧鸡金马寻常事,总要生来福命宜。

〔其八〕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故人共赠王祥剑,荆女同持陆贾装。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其九〕骊歌缓缓度离筵,正与亲朋话别天。此去但教磨铁砚,再来唯望插金莲。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览镜苍苍犹未改,不应身世久迍邅。

〔其十〕一入都门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槐厅谬赴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这十首古诗讲述了李鸿章复杂的心情,虽然也很明显地表达出了他的鸿鹄之志,但有一些诗句也展现出了他对未来的一种担心,“残年兀坐守遗编”,“青山沦落十年人”,“依然一幅旧儒巾”。

殊不知,这些诗句中的内心世界印证了他晚年的一些无奈,虽然很多事情让他背上骂名,但情势所逼,天命难违,《入都》仿佛是一种预测,提前映照出他命运的轨迹。

李鸿章在开篇几首将一腔热血尽情挥洒,希望在京城培养出遍地鲜花,为大清国带来一方净土,结尾的“桂苑犹虚及第花”,更是表明了李鸿章想要折桂夺得头筹状元的雄心。

第二章 崭露头角

李鸿章凭借其真才实学和强大的毅力,荣登进士科,走上了仕途,期间他拜会了很多老师,这些有权有势的大人物在以后的日子里帮助李鸿章在仕途上走得更稳、更远。进京后,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曾国藩,这不失为他人生中的一件幸事。曾国藩指点他科考,倾囊传授其经世之学,让他可以在弱冠之年就崭露头角,更为他今后经世济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次会试,名落孙山

李鸿章来到京城后,住在父亲的府邸,李文安身为朝廷命官,担任刑部郎中一职,这几年在京城结交了不少同僚好友,站稳了脚跟。

李文安性格内敛,办事实在,在同僚中赢得不少好评,在他的引荐下,李鸿章自然也认识了很多前辈学士,相见之后,经过一番交谈,深感受益匪浅。

对于李文安的这位二公子,大家也很欣赏,纷纷透露出收李鸿章为徒的意思。但是面临即将到来的乡试,李鸿章不想考虑其他事情,只想专心准备考试,婉拒了前辈们的好意。

早在入都之前,他就有一句“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他很清楚,如果有一位良师指引教导,他的成就会更加远大。

尤其是历任编修、监察御史等职的吕贤基和户部右侍郎王茂荫等人,对李鸿章更是爱护有加,嘱咐他科考时的注意事项,因为他们不但同为进士,而且都是安徽老乡。

清朝自乾隆以后,乡试的时间安排就发生了变化,八月初六考官进入贡院,八月初八在主考官的领导下出考试题,并在严密的监视下刊刻印制。这天早晨,外帘官鸣放鞭炮,点名入场。

考生入场前,自己携带衣物、考篮等考试必需品,点名搜身后按照先前编好的顺序进入各自的考房。

考生进场完毕后,放炮关门,考生归号,号官前来封号锁门。八月初九,凌晨子时发下考试题目,第一场考试开始,初十黄昏交卷,考生回家休息一晚,八月十一下午再来进行第二场考试,八月十四下午进行第三场考试。

考试第一场结束后就由房师开始判卷,八月十五赏月之时,正副主考官确定乡试第一场考试的头名,称之为“草元”,九月十三日乡试正式放榜。

1844年,顺天府三年一度的乡试展开了,李鸿章胸怀壮志、满腹自信地走进了考场。看着一同参加考试的秀才们,他眼神中只有激动和战意,年轻的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小乡试在他眼中就是“纸老虎”。

连续三场考试下来,李鸿章过关斩将,八股文功力挥洒淋漓,顺利地摘取到了乡试的头名。

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行,亦称“春闱”,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取中者称为“贡士”,贡士首名称“会元”。

拿下举人头衔,1845年3月,李鸿章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走进了会试的殿堂。

可是,这次会试却让他长了一次教训,每一个伟人背后都有失败的心酸,世界上没有圣人,更何况年轻气盛的李鸿章。

没错,他失败了,来到贡院的第一战,他失败了,名落孙山,一步之遥就让他无缘问鼎金榜。

不过,李鸿章并没有就此消沉,他只是一时想不开,不明白自己为何落榜,但是在父亲还有其他前辈学者的鼓励下再次振奋,并且为今后几年的学习和方向做出计划。

李文安也没有责怪李鸿章,自己儿子的才学他看在眼里,初次会试或许会发生一些意外,他思来想去,准备把儿子介绍给一个人,相信李鸿章在他的教导下会有所进步。

初识曾国藩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汉族人,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曾国藩被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李文安为首的李氏家族和曾国藩都是江南考生,而且李文安和曾国藩私下关系甚好,两人更是同年进士,在同僚中也是走得最近的。

曾国藩如果用现代人断代的方法,他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人,正是这样一个用自己的智慧和思想影响后世百年的大人物,上天冥冥中安排他遇到了李鸿章。

此二人一老一少,两辈人,亦师亦友,他们互相影响,一同为大清创造了许多傲人的成绩,巩固了大清江山,对清朝灭亡起到了缓解作用。

他们相识不是偶然,而是宿命中的注定。

李鸿章会试失败,他开始琢磨自己的错误,深刻反省在学识上的欠缺,但是反复思考总想不通自己心中的疙瘩在哪里,一时间也难免有些心情烦躁。

李文安考虑到自身开窍晚,资质愚钝,根本无法驾驭李鸿章这样的将相之才,但又觉得目前儿子正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贤能点拨指导,才能打开心结,在学习上更进一步。

念及此处,一个人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就是曾国藩,后者的才学就连李文安本人都钦佩不已,两人关系又不错,因此他便成了李文安的第一人选。

一日清晨,李鸿章在李府散步,尽管四周景色宜人,但也掩饰不住他内心的一丝忧虑。吃过早饭,李文安深感事不宜迟,必须抓紧帮助李鸿章走出思想桎梏。

两人穿得非常庄重,乘坐轿子一同来到曾府拜会,曾府门童倒也是个机灵人,他知道李文安和自家老爷亲近的关系,赶忙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一个精气神饱满的中年男子满面笑容地迎了出来,看到李文安和他身旁的年轻人,他会心一笑,聪明如斯的他自然明白两人的关系。

李鸿章却是初次见到这位父亲口中的老友,虽然先前由于一些公事,曾国藩和李文安一直未能相见,但是李鸿章参加会试的消息他非常清楚。

身着素色儒士长袍,头上简单地盘着一支发髻,走起路来龙行虎步,虎虎生风,满面的红光,这一点丝毫不像体质软弱、只懂得舞文弄墨的文人书生,但是再看他的双眼,炯炯有神,深邃的目光中仿佛蕴含着大智慧。曾国藩像

单单是从外表来看,李鸿章对曾国藩的印象就非常深刻,暗自点头,此人心中定有大学问,定能容纳下大千世界。

李文安简单地说明了来意,将李鸿章乡试失利的结果告诉了他,希望能在下次考试之前得到曾国藩的指导。

曾国藩欣然接受,一方面在乎老友的请求,另一方面他欣赏李鸿章的才华和那坚定的眼神以及不卑不亢的气质。

既然未曾谋面,为何欣赏李鸿章的才华呢?这其中有个小故事。

1845年,李鸿章参加乙未恩科会试,恰巧曾国藩是本科会试的考官之一。虽然李鸿章此次会试落榜,但其诗文和才学却让阅卷的曾国藩眼前一亮,称之大才。曾国藩后来曾对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说:“你的弟弟少荃,乙未那一年,我就知道其才可以大用了。”

曾国藩突然有些期待,这个气质非凡的青年能为自己带来何等惊喜。

经过一番交流讨论,李鸿章发现,这位姓曾的长者同样不迂腐于书本,对世界大事和国内大事都有深刻而又独到的见解,这给他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曾国藩对于教育早就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从曾国藩家训中就能看出来,在寻常家常中蕴含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对李鸿章今后的道路影响深远。

复读,三年寒窗

无论从言谈举止,还是文学功底,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评价都非常高,而且此子长相清秀,身材修长,五官俊美,风流倜傥,书生气息浓厚。

到下一次的会试还有近三年的时间,李鸿章即将在曾府度过,和曾国藩接触的时间越长,他对这个长者的智慧和头脑越佩服,对过去、当前、未来的政治格局都有清晰的认识,曾国藩的文章将大清朝的政治、经济、民生、文化几乎完美地融为了一炉。

因此在曾国藩面前,他放下了桀骜不驯的心,平静下来,谦逊有礼地请教问题,询问安邦定国之道。

曾国藩很满意李鸿章的学习态度,尽心竭力毫无保留地为他讲解,这让李鸿章对书本的知识有了更加灵活的理解,运用前人的经验和方法对应解决眼前问题,进一步发现新的道路。

对于李文安的这个儿子,曾国藩直呼“大爱之”,不仅因为其过目不忘的强悍记忆力,还在于他尊师重道,对求学之路的坚定信念。

曾国藩本人生活非常有规律,这是他年轻时就坚持下来的良好习惯,后人称其为日课十三条: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片刻,来复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五、读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欲、节劳、节饮食。)

九、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身过、心过、口过,皆一一记出,终身不间断。)

十、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十一、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二、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十三、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李鸿章也渐渐接受了这十三条,因为只有有规律的生活才能培养健壮的身体,精神饱满的状态下才能把学习效率提高。

养气强身与复习功课同时进行,李鸿章明显感到自己的充实与进步,在没有正式拜师前,曾国藩有些东西不方便传授,但还是尽力帮助李鸿章走得更远些。

如此反复进行了将近三个春秋,李鸿章日夜刻苦读书,温习曾经的功课,子曰:温故而知新。深明此道的他,对原来学习的书籍有了更新的认知。

从6岁起,寒窗苦读十余载,日积月累下,满腹经纶;会试失利,李鸿章没有放弃,在良师的引领下,再度三年寒窗,毫无怨言,迎接他的将是新一轮会试。

结识诸位恩师

在这期间,李鸿章在李文安和曾国藩的引导下,以举人的身份认识了不少叱咤官场风云的大人物,得知李鸿章是李文安之子,曾国藩力荐的年轻才俊,这些朝廷要员纷纷投来鼓励赞赏的目光。

这些朝廷命官大多是与李文安同年考入进士科,一群用笔墨舞动一片天的文人骚客,他们的言论在很多时候都对皇上、对朝廷、对大清有着翻天覆地的影响。

在古代,尤其是在朝堂之上,宁愿与一群武将结下仇怨,也不要惹怒一个能言善辩、可以左右圣意的文官,因为或许一句“莫须有”的话就能将对方株连九族,秦桧诬陷岳飞就是前车之鉴。

因此,在大清朝末期,一个王朝命脉衰微的时刻,文官们的作用和地位要远远超过舞刀弄枪,在沙场上驰骋杀敌的将军。

李鸿章与这些文官长辈一一见礼,举手投足间,大家的气势尽显无疑,利剑的锋芒也崭露头角。

这一切看在众人眼里,心中都禁不住赞叹有加,除了刚入京时认识的安徽老乡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人,还得到了当时出身徽商又为苏州世家的主考官潘世恩以及孙锵鸣之师翁心存的赏识和器重。

这两人对李鸿章的影响十分深远,在李鸿章任职翰林院编修时,他们对其经世致用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启迪;而且后来李鸿章之所以能在江苏迅速崛起并成功组建淮军,是因为以潘世恩和翁心存为领袖的苏南豪绅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

当然对李鸿章影响深远的恩师,除了以上几位,还有两位不得不提,这两个人可以说改变了李鸿章后半生。

首先是曾国藩,此人与李鸿章之间发生了太多故事,两人亦师亦友,互相学习,在后面几节会详细解说。

接下来要提的这个人,对于清朝政局也有重大影响,他就是同为“中兴名臣”的胡林翼。

胡林翼,字贶生,号润之,湘军重要首领,汉族,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道光十六年(1836)考中进士,任编修一职,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1854)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对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多次整饬吏治,引荐贤才,真心为大清国着想,后来在对抗太平军时,因病呕血死于安徽军中。

胡林翼文武双全,一身好功夫,一手好文章。历史把胡林翼推向了晚清政治舞台的巅峰,与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并肩作战。

至于他和李鸿章的师徒关系,李鸿章本人从未承认过,古人很重视拜师一事,众所周知,李鸿章后来拜了曾国藩为师,可是后人从李鸿章和胡林翼两人的文章和行事手段来评判,看出了蛛丝马迹:胡林翼才是李鸿章真正的“精神导师”,改变了李鸿章后半生的思想。

先要说明的是,胡林翼的个人才华值得称赞,就连曾国藩也赞不绝口,他曾在奏折中说道:“胡林翼之才,十倍于臣。”

湘军将领李续宜曾对曾国藩说过“胡公待人,不能无权术”,说明胡林翼多用“权术”,后来李鸿章同样运用权术,不但在湘、淮两军的争斗中屡建奇功,而且在“帝党”、“后党”之外想到新道路,用“师夷长技以制夷”对付外交战争时也起到显著的效果,单从这一点而言,李鸿章的“权术”相对于胡林翼,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鸿章晚年之时,与人回忆往事,挂在嘴边的除了“先师曾文正公”,对于“前辈胡文忠公”也钦佩不已。

不管怎么说,两人虽然没有真正的师承,但李鸿章应该受胡林翼影响颇深,从他为人处世的方法中隐约可以看到胡老的身影。

李鸿章能够拥有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在军队中屡建奇功,在外交上折服外夷的伟大成就,跟这些恩师的帮助和教导紧密相关,历史上的争议无法否定这一现实,否则晚清重臣李中堂早就不复存在了。

投身曾门

自从在曾府住下来,接受曾国藩的指导,李鸿章心中不但充满了感激,而且更多的是对于曾国藩发自内心的敬佩,随着日子一天天度过,这种敬佩之情愈加深厚。

虽然李文安和曾国藩同一年考中进士,但在李鸿章看来,曾老的才华远超自己的父亲。这不仅体现在八股文的写作和诗文的创作,还体现在曾国藩独到的经世见解。

李文安虽然写得一手好文章,但知识太过依赖于书本,这一生成就注定有限,曾国藩却可以将烂熟于胸的四书五经、周礼史记等知识灵活地运用在生活、政治中,精心研究“理学”,想将儒学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他在研究学术上要求极其严苛,他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圣贤,为此立下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意思很明显,曾国藩要按照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一辈子追求,倘若做不到,便是禽兽。不论同时代的人还是后人都认为这个座右铭太过严格,禽兽是什么,通俗点说就是畜生,人怎么能和畜生相提并论!做不了圣人,好好做人,做个好人也是很好的人生。

曾国藩以“经济”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儒学为人生信条,所谓“经济”,在这里并不是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经世济人”,他坚信这条道路才是为国家分忧、为百姓谋福的不二法门。

这些年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钻研,争取开创一条完美的经世之道,用自己的能力让大清绽放荣光,让老百姓感到幸福的温暖。

这样伟大的理想和志向不正是李鸿章从小梦寐以求的结果吗!经过长时间的熏陶,他便发现了两人共同的抱负,曾国藩对经世之学的理解深深吸引了李鸿章,这种超前的、跨越时代的思想一定能改变学术界,改变国家,改变世界。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在“乙丙之际”(1845~1846)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曾国藩门下。1878年在天津的李鸿章

曾国藩早就期盼这一天到来,他欣赏李鸿章的才学,两人均胸怀大志,长此以往,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情油然而生。

正式拜师以后,曾国藩教得更加用心,李鸿章学得更加卖力,一个愿教,一个想学,两人整日相处,探讨研究儒学义理机要,在曾国藩的帮助下,按照新的治学宗旨编校《经史百家杂钞》。

这本书把从古到清代的经、史、子、集几方面的精华都收罗在内,是一部集中了许多名篇、系统性极强的国学读本。从清末到民国,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影响较大,就连如今的文学家、史学家仍然在研究,受益匪浅。

在这次校对工作中,本来就很喜欢文史的李鸿章对历史的兴趣愈加浓厚了,而且从其中领悟到了很多朝代更迭的原因,朝代衰败落寞的道理以及很多古代贤人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这些都让李鸿章在修养和文化上再度上了一个阶梯。

李鸿章打心眼里对这位老师是怀着崇敬而又感激的心情,这些在他给母亲写的信中就能看出。“慕曾涤生夫子之名,请渠出任社长,社规每月应交文三篇、诗三首。初次会读,男以诗文受知于曾夫子,因师事之而朝夕过从,求义理经世之学。”从以上摘取的书信中就可以看出,曾国藩对于李鸿章的教育并不仅限于在经世道理,还从做文章这种文人最基础的事情上对他言传身教。

后来,李鸿章对抗太平军,组建淮军,以及开展洋务运动,曾国藩对他的帮助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曾国藩逝世时,李鸿章自愿替曾国藩撰写碑文,他在与友人的信中说道:“谋国之忠,知人之明,昭如日月。生平公牍私函,无一欺饰语……中流失柱,滔滔如何?……一朝仙去,不复归来,为公为私,肝肠寸裂!兄本为拟文哭之,无如一字落墨,泪寄千行……”又从千里之外送来挽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代难逢天下才。”这样的评价对曾国藩来说是当之无愧的,这也是李鸿章的肺腑之言,毫无半点做作之意。

由此可见,曾国藩在李鸿章心目中的地位,虽然受到过徐子苓、胡林翼等学术界前辈的指点,但他承认的正统师承只有曾国藩一人。

而且李鸿章也没给曾国藩丢脸,曾门弟子越来越多,但成就最大的还是李鸿章,他用自己的所学为大清朝做出了贡献。

转折,经世之学

曾国藩进京当官以来,他就被大清朝的现状所震惊,尽管当官的锦衣玉食,黄金铺地,但却不知平民百姓的水深火热,大清朝永远都笼罩在官大于民的阴影中。

民怨不平,外夷又虎视眈眈,曾国藩仿佛提前就预示到了未来清朝的命运。

为了避免猜想中的悲剧发生,他苦心钻研儒家学说,他始终认为儒家传承几千年,定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神奇之处,无数王朝都在儒学的影响下创造了丰功伟绩。

于是,他树立起了“经世济民”的远大志向,这个词代表了极高的思想境界,是历代大智慧者、大志愿者一生的追求,这意味着要将自己的学识、精神奉献给国家,为了造福平民百姓,使国家更加富强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让国家永世太平。

曾国藩对于经世济民的态度不是靠“法治”,而是靠“人治”,就制度而言,他倾向于保留清朝政府原有的社会制度和惯例,包括各种礼仪在内,主张朝廷“综核名实”,收录“笃实践履之士”,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官僚内部的风气。

另外他认为清朝的制度本身并无错误,而是在实际执行方面需要一些变通,在盐的专卖、河道管理和货币政策等事务的细节方面做到分毫不差,因为这密切关系到老百姓的收入和朝廷的财政,他曾在自己的一篇日记中写道:“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他主张变通和创新,这也是他为什么鼎力支持洋务运动执行的原因。

曾国藩在选拔人才时所关心的两个方面,既注意人的道德品质,还要注意他们的组织能力。他在选用将领时特别强调候选人要具有“忠义朴诚之气质”。他宁愿要学者来当将领,要求需用之人选必须具备“血性”和“廉明”的品质,至于有没有打仗带兵的经验倒不那么重要了,他要农民出身的“纯朴”之人来当下级军官和士兵,因为他认为这种人真正值得依靠,他们深知平民百姓的艰辛,自然会尽力守护国家,守护家人。

曾国藩坚持“开放务实”的济世思想,一方面接受并推广传统礼教,一方面吸纳国外先进技术,展现了“先圣制礼之体之无所不赅”的特色。在与异国文化系统接触时,有排斥也有兼容,既做到了“卫道”又宣扬了“创新”。

这种经世之学博大精深,以儒家学说为主,容纳百家精华于其中。当社会动荡,朝代衰微时,经世之学就会掀动一股思想浪潮,其作用也就尽显无疑。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外国文化和物质开始入侵中国,一些人从沿海港口假装难民登陆,私底下倒卖鸦片等毒品,还美其名曰“进口洋药”,鸦片战争掀起社会的恐慌,对百姓也造成了不小的伤害。这件事是李鸿章记事以来印象最深刻的大事件,仅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国家即将面临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大清的政策和治理手段应该有所变通才能适应这些变化。

在遇到曾国藩之前,李鸿章也经常思考类似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更好地管理人民,时常关注时事变化,结合书本内容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并与周围有学问者互相印证探讨。

曾国藩的出现让他欣喜若狂,他发现了一位名师,一位最有资格担任他老师的人,认识曾老对李鸿章来说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曾老对经世济民的学问有着极深的研究,每一件国家大事都被他分析得头头是道,有条不紊。

京城南部有一座有名的古寺,名为报国寺,又被人们称为慈人寺,这里曾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栖息地。1846年前后,曾国藩患有肺病,暂居报国寺,时常约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刘传莹等人探讨“经济”的相关问题。大清朝刚刚经历了鸦片的低迷风波,曾国藩认识到了内忧外患的现实国情,迫切希望将自己的理论和本领充分发挥,济民救国,他很欣赏清朝散文家、桐城派姚鼐所提出的义理、辞章、考据三条传统的治学标准,但他更是提出了经世济民的标准——“经济”一词,表示要将经世之学在社会中宣扬运用。

李鸿章拜在曾国藩门下潜心学习经世之学,这对他今后的洋务运动,出国外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为他定制了一套完美的指导方针,指引他一步步把握晚清四十年的格局,如同云淡风轻地下棋,颇有诸葛遗风,可以说经世之学是李鸿章一生中的重大转折,思想和命运的转折,奠定了他今后思想和事业的基础。

二次会试,中进士

道光丁未年(1847)会试,李鸿章终于迎来了三年后再一次会试,这次他以举人的身份连同其他考生一起走进考场。

经过三年的寒窗复读,再加上曾国藩的教导,李鸿章脱胎换骨,再也不是刚进京时的青涩少年,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三个春秋的韬光养晦让李鸿章古风翩翩,浑身萦绕着一股出尘的气质。

果然不出意外,李鸿章应试考中了第二十五名进士,殿试二甲,朝考一等,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一职。三年后翰林院散馆,获留馆任翰林院编修一职,1851年,李鸿章又担任武英殿纂修兼国史馆协修,今后更是平步青云,成就如日中天。

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的探索,发现了一本出版于光绪乙未年孟夏的古籍,名为《精选巧搭大观》,一共16本,每本长13厘米、宽7.5厘米、厚0.8厘米,除其中一本被损坏外,其余十五本只是书页泛黄,保存得比较完整,共计6000多篇,大概300万字,均为工整的蝇头小楷撰成,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据考证,李鸿章考取进士的文章《使民以时子曰》安排在第一册第九十二篇上。

在此节选其中一部分原文,其中没有标点符号,但其中的思想却能给人启发,原文如下:“使民必择农隙立教首重幼时也夫不以农隙使民道国者妨其时也彼有弟子者不当及时而教哉且以使之不可失也君道以父道一准乎时而已矣君为一国之主力役有征当择其田畴之或暇父为一尊谕教宜早贵极其无性之为灭父然后说以忘劳农时不夺而君道乃全蒙以养正幼以无荒而父道乃尽道国家之要即在敬信节爱诚以为君者作民父母民视君如父母君宜视民如子弟为父母者可令子弟怨役之不均哉”。

这篇文章被当作清朝参加科考考生的参考资料,相当于现在的优秀作文,无论文采还是构思都是上上之作。

关于李鸿章这一次会试的考试还有一些负面的议论,有人诬告他考场作弊。其实自打有科考以来,历史上一直不乏舞弊现象,每年都有人被抓住。据笔记掌故记载,李鸿章丁未科考请人捉刀代笔,有作弊行为,但最后经过一番调查,疑案最终被揭破,李鸿章作弊一事纯属子虚乌有。康有为像

还有一个故事发生在李鸿章考试时,在考试即将结束时,他突然犯了疟疾,双手哆嗦,根本握不住笔,这种情况怎么答题?碰巧,邻舍的“同号”,来自宜兴的举人,徐家杰来他的考舍串门,看到李鸿章的情况急忙询问情况,李鸿章告诉了他缘由,并说自己已经完成了一篇文章,另外写完了剩下的两篇草稿,但是来不及誊写了。徐家杰乐于助人,帮他誊写后交了上去,后来李鸿章日后一路高升,位极人臣,而徐家杰注定仕途平庸,一辈子只做了个县令。后来徐家杰的次子徐致靖官居内阁侍读学士,受到其子湖南学政徐仁铸之托,上书举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张元济,提倡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以“顽固派”为首的慈禧太后判定七人处斩,处斩名单上第一人就是徐致靖,李鸿章虽然不方便露面营救,但从来未忘记当年其父徐家杰的恩情,拜托当时慈禧身旁的红人荣禄给慈禧说情,才让徐致靖改判“无期”,逃脱了死亡的厄运。

如果不是当年考场上的恩情,李鸿章根本不会出面,也就会使“戊戌七君子”再多一条冤魂。

得知李鸿章金榜题名,李文安大摆筵席,宴请前来道贺之人,李鸿章的五个兄弟也纷纷送上自己的祝贺,李鸿章的大哥也拜在了曾国藩门下,和李鸿章一起学习经世之学,力争学以致用,报效国家。

丁未四君子

在文学欣赏和文风写作方面,李鸿章和他的老师曾国藩有着相同的爱好和风格,他们都不喜欢大气磅礴的文章,反而喜欢婉约细腻的文风,真实地传达感情。

他最喜欢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的诗文,并称赞唐宋八大家为“出水芙蓉”,桐城派为“苍松翠柏”。“出水芙蓉,光华夺目,曾几何时,无复当初颜色。”“苍松翠柏,视似平常而百年不谢也。”

而且李鸿章参与编校的《经史百家杂钞》非常认真、精细,曾国藩直呼其“才可大用”,并把他和门下同时考中进士的郭嵩焘、陈鼐、帅远铎一起被称为“丁未四君子”。

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湖南湘阴城西人。郭嵩焘年少时曾就读于湘阴仰高书院、长沙岳麓书院。道光十五年(1835)考中秀才,两年后中举。道光二十七年(1847)会试,考中二甲第三十九名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来他成为了中国第一任驻英大使。他后半生同样接受了曾国藩的帮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生平喜好吟诗作对的他在曾国藩逝世后写了一首挽诗:擢拔无遗士,经纶天下才。独无书荐达,相对语谐诙。吾道丘山重,天门阊阖开。只今余二老,洋溢楚人哀。

陈鼐,出生时间不详,1872年死亡,字作梅,号竹湄,江苏溧阳人。道光进士出身,是曾国藩的重要幕僚之一。

帅远铎(1817~1857),湖北黄梅县人,字逸斋,七岁精通诗文,有“神童”之称,他从小天资聪慧,酷爱读书,跟随祖父帅承瀛学习。1837年拔贡,1841年道光帝为了悼念其祖父帅承瀛去世将帅远铎提拔为举人。朱孔漳在《中兴将帅别传·帅远铎》中写道:“不妄交,所与游皆当代名人,以经世学相切,而以湘潭曾公尤笃。”

这四人在同一年考中进士,又同系曾国藩门下,平时常常谈书论道,关系非常好,他们都在道光丁未年考中进士,才华品德兼备,有古代圣贤之遗风,是以被曾国藩合称为“丁未四君子”,称赞他们是“伟器”,成就不在他之下,后来只有李鸿章成就最高,令人望尘莫及。

四君子都懂得经世之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从后来湘军和淮军的建立就可以看出,与太平天国的一次次碰撞,也能看到他们努力的身影,包括开展洋务运动,他们也都有相似的见解,不排斥外国优秀文化,而是取其精华适当引进。

他们都受到曾国藩深刻的影响,又在同一环境下工作,轻易非常深厚,牢不可破,“丁未四君子”的美誉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被后人所铭记。

第三章 镇压太平军

清朝统治日益腐败,道光之后更是烂泥扶不上墙。终于,老百姓心中的不满爆发了,由农民军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大肆盛行,迅速吞并了半个中国。在这一阶段,李鸿章办团练,进幕府,建淮军,灭天国,剿捻军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晚清的“中兴之臣”。

太平军起,回乡团练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愈加腐朽,清政府被外国列强逼迫,不得不支付巨额赔款,可是碍于皇家用度开销过大,官家奢侈贪污,导致国库空虚,因此清政府只好加重赋税,加紧搜刮民脂民膏。不少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趁火打劫,勒索平民百姓,这种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彻底激化了当时的阶级矛盾。

外国列强的入侵给国民带来了新的灾难,而且从1846年到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等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广大劳动人民陷入了饥饿困苦的境地。

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劳苦大众们开始起义了,官逼民反,揭竿而起。自古以来发生过大大小小无数次农民起义,在晚清时期,最大的一股农民起义势力便是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50年年末至1851年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后建国号“太平天国”。经过两年的时间,太平军从广西攻到长江流域,于1853年攻下金陵,改称天京(今南京),并定都于此,建立了一个与清朝分庭抗礼的政权,并开始北伐西征。

洪秀全早年就接受基督教教义的洗礼,树立了早期的民主思想,坚持公平公等的原则,在清朝残酷的压迫下,他主张改变现状,推翻封建统治。他本着救国必先灭国的原则,打败腐朽,创造新生。

这一点,李鸿章和和洪秀全有着本质的不同,虽然目的都是为了救国,但方式方法几乎背道而行,一个“顺主”,一个“逆主”,这注定两个天赋异秉的领袖人物今后会发生更多碰撞,两人之间少不了较量。

太平军的崛起让清政府惶恐不安,朝堂之上的官员们也议论纷纷,心神动荡,人心不齐,很多人无心朝政,暗中早已有了逃亡的准备。咸丰皇帝为了稳住民心,不得不软硬兼施,一方面要用高官厚禄诱惑牵制住文官武将,防止他们起异心,另一方面还要严厉地惩罚溃逃的绿营兵,绿营兵是清朝当时的主要支柱,后来军心溃散,腐败不堪。咸丰皇帝这样煞费苦心是为了巩固稳定摇摇欲坠的统治。

另外,咸丰皇帝还得争取汉族士绅的支持。经过一番商讨,最终决定效仿嘉庆年间地方团练镇压农民起义的先例,依靠地方武装的优势,捍卫大清统治。

地方官员接到朝廷的圣旨,纷纷动员自己管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宗族势力,兴办团练,搜查土匪,配合清军绿营兵合力镇压太平军。南方诸省兴办团练之地有十几个省,被朝廷先后任命的团练大臣也超过了四十人。李鸿章铜像

1852年,曾国藩被朝廷任命为湖南团练大臣。1853年,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了安庆,杀死了安庆巡抚蒋文庆。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受命前往安徽办理团练防剿事宜。吕贤基和李鸿章是至交好友,他深知李鸿章的才学和实力,便上奏朝廷,以李鸿章是安徽籍人士,熟悉当地的风土民情为由,恳请李鸿章一同前往团练,从旁协助,一同奏调安徽团练的还有刑部员外郎孙家秦、主事朱麟祺、兵部给事郎袁甲三等人。

李鸿章得知消息,于1853年2月,受命来到安徽会馆,听闻安徽省城安庆早已被攻陷,巡抚因公殉职,家乡被太平军占领,这个消息让他心情低落,悲伤不已。

李鸿章对于当时局势曾有一段经典的分析,他说:“自广西洪匪发难以来,东南各城相继陷落,而朝廷所派琦善之流,作战不力,屡屡溃退,已将江南大半送与贼手;即便你我投军旅,也要跟随可力挽狂澜之一人,而非八旗之纨绔之辈,否则贻误时机,于事无补。”

跟随李鸿章一起回乡团练的还有他的四弟李鹤章,同年年底,其父李文安也奉命前往安徽帮办团练,剿杀太平军。

李氏父子都是进士出身,在乡里声名远播,声望颇高,经过一段时间招募,其团练队伍逐渐壮大,甚至超越了当时民间团练最大的三方势力,其中包括刘铭传、张树声和张树珊及周胜波和周盛传兄弟,后来他们纷纷投到李鸿章麾下,进一步增强了李氏团练的队伍,并为此后淮军的建立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此后的一两年,李鸿章领导的团练军在与太平军的几次交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面对骁勇善战的太平军,李鸿章运用聪明的头脑和策略与他们周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颇有一代军师的气质,在太平军中也小有名气。

1853年冬,吕贤基战死,李鸿章失声痛哭。1855年,李文安卒于合肥军次,享年55岁,当时李鸿章和副都统忠泰攻打巢县,但是由于太过轻敌,久攻不下,听闻父亲去世的消息,李鸿章险些站立不稳。李氏兄弟都赶来哀悼守孝,李鸿章更是以泪洗面,悲痛欲绝,平时李文安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死后,军中将士无不哭声震天。李文安临死前手书“贼势独兹,民不聊生,吾辈努力以成吾志”。由此可见,李文安对清政府的忠心耿耿。同年,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的长子李经方出生,后来过继给了李鸿章,这件事让他得到了一些慰藉。

幕府营务

幕府是指军政大官僚的府署,习惯上也常称亲王、将军等的参谋团队为幕府,后来文官也可以开府,凡是隶属于文官机构领导者以下者均可称之为入幕。在军事幕府中,一般设置“长吏”、“丞”、“参军”、“主簿”等官职。

太平军起义后,曾国藩和李鸿章各自回乡办理团练事宜,两人暂别数年,但是曾国藩一直没有忘记对自己这位优秀弟子的关心,李鸿章刚随吕贤基回安徽办团练,曾国藩就致信李瀚章,询问李鸿章的情况,后来又几次致函吕贤基和安徽巡抚江忠源,强烈推荐李鸿章的聪明才干,并嘱咐他们多多照顾李鸿章,而且他还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亲笔书信,将自己训练湘军的心得毫无保留地一一相告,足见其良苦用心和殷切希望,告诫他兵家大忌乃“败不相救”。

李鸿章自然非常感激,也将自己的一些战况告诉老师,两人天各一方,却也能互相分析战事。李鸿章以书生的身份带兵,起初很多人不能理解,但是后来他的表现却封住了这些有异议的人的嘴巴。事实证明,李鸿章确有将相之才,他既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翰林变绿林”的恶名。多年的团练生涯,让他渐渐懂得了“不在一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的为将之道。曾国藩练兵的经验也给了他很多启发和帮助。

1855年2月,巡抚福济派李鸿章攻打含山,李鸿章成功杀死太平军总兵罗绣光,消灭太平军1000余人,因此受赏知府衔。1855年,李鸿章率领将士收复了庐州,被授予“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1856年9月,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发生内乱,导致太平军军心不振,福济、和春等趁机率兵打通了庐州东南和西南的道路。李鸿章参与了其中的巢县、东关战役,被赏加按察使衔。

但是,功劳太大容易遭人妒忌,一时间谣言四起,李鸿章的名誉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最终几乎不能在乡里立足。1857年2月,忠王李秀成连同英王陈玉成合兵一处,连续攻下了桐城、舒城等地,李鸿章的团练军溃败而逃,李鸿章则奉母北逃。同年秋季,安徽巡抚富济向朝廷奏报李鸿章丁忧,为父亲守制,从而结束了他为时五年的团练活动。1858年,太平军再次攻陷庐州,李鸿章携带家眷出逃,经过几场浪仗,南下江西南昌,投奔其兄李瀚章。李瀚章当时正在为湘军置办粮草,正好湘军归曾国藩管辖,李鸿章给老师写了一封书信,表达了自己团办五年却以失败告终的悔恨和不甘,同时透露出投奔湘军的意思。

收到书信后,曾国藩立刻给了他三百两黄金作为安身立命的本钱,并回信鼓励李鸿章,让他速来湘军大营报到。于是,李鸿章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曾国藩的幕僚。

正值湘军三河新败,急需用人之际,李鸿章的到来让曾国藩万分欣喜,他这个徒弟天分极高,回乡团练时就展现出来极高的军事天赋。但是,他心中也很清楚,李鸿章毕竟年轻,心高气盛,再加上刚入幕府,不熟悉其中的情况,也没有较高的威望,不能立刻胜任重要职务,尚需要一段时间磨炼培养。因此,李鸿章做起了起草文书的基本工作,曾国藩平常尽量安排让李鸿章参与核心机密的讨论,起初做个旁听,渐渐地将其与胡林翼、李续宜等大员同等看待。

当时,曾国藩的湘军幕府中聚拢了不少能言善辩之士,如李元度、左宗棠等人,他们每一个都是辩论好手,曾国藩常常故意让他们与李鸿章对于某个问题进行辩论,借他们的强悍实力削减李鸿章的锐气。至于曾国藩自己,他更是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激励李鸿章。比如李鸿章爱睡懒觉,曾国藩就下令幕僚聚齐后才开饭,强行逼迫李鸿章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李鸿章喜欢对人吹嘘,喜欢哗众取宠,他常常以此为乐,曾国藩则劝诫他待人真诚,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当以一个“诚”字立足;再比如每当李鸿章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心烦气躁的时候,曾国藩就教给他做事要学会忍耐和坚持。

李鸿章曾说:“我从师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其随时、随地、随事,均有所指示”,“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指南针,获益匪浅。”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评价则是:“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

入湘军幕府处理营务这几年可以说是对李鸿章影响最大的几年,在这里他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他今后开创自己的幕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换句话说,湘军幕僚是他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折,是他走上辉煌成功之路的第一步。

志向隐退,日趋颓废

骄兵必败可以说是亘古不变的至理,李鸿章在办理团练的过程中,多次与太平军交战,起初越战越勇,可他毕竟是个年轻人,心高气傲,胜利的多了就容易引发骄傲之心。

1855年,李鸿章和忠泰一起攻打巢县,但因一时骄傲,导致军心涣散,久攻不下,紧接着又传来父亲过世的消息,这让李鸿章着急的心情更是跌落到深渊,雪上加霜,他回乡奔丧,却也因此捡回了一条命,因为巢县的太平军突然逆袭,忠泰战死沙场,最终团练兵全军覆没。尽管捡回了一条命,但李鸿章的心情却异常沉重,他反复思考研究失败的原因而不得法,因为他没考虑心理上的失败,骄傲一来,兵败如山倒。

此后的战役中,李鸿章偶尔小胜几场,但大多时候有一种有力使不上的感觉。1857年2月,李鸿章的团练彻底溃败。回想起五年团练的经历,李鸿章常有一种做梦的感觉,本来以为这是自己实现理想抱负的最好时机,没想到五年时光如同流水,最终梦碎了。想起这些年的团练生活,他突然有一种浑浑噩噩的感觉,每一次的失败都印象深刻,不由得心生羞愧,蹉跎岁月最终落得一场空。他不禁在想,清朝会不会被太平天国取代,莫非真的无力回天?念及此处,李鸿章顿时有些失魂落魄。

1858年年末,太平军再次攻陷了庐州,李鸿章先前的努力功亏一篑,他的祖宅被太平军焚毁,无奈之下,李鸿章只有投靠江西的曾国藩,加入他的幕府,办理一些军机营务,可是最开始他只是做一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