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霸主——航空母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5:34:07

点击下载

作者:李杰 恩东

出版社:陕西未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海空霸主——航空母舰

海空霸主——航空母舰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海空霸主——航空母舰作者:李杰,恩东排版:HMM出版社:陕西未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5-01ISBN:9787541754890本书由四川有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饱经沧桑”的航母1.1“金鸟”号的冒险起降《法国航空周刊》在1 9 0 9年刊登的格伦·柯蒂斯操作他所设计的飞机的照片

格伦·柯蒂斯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航空设计师,更是一位伟大的预言家。对飞机在海战中的作用,他曾做出大胆的预言:“未来的战斗将在空中进行;由于战列舰受到炮塔和桅杆的限制,战斗机不能从战列舰上起飞,而战列舰离开飞机的保护,将被击毁。”他的这番预言被后来的实践所证明:只有发展诸如航空母舰这样的新型战舰,才能既顺利地起降飞机,又能居高临下地保护战列舰的安全,免遭对方的打击!

1908年是柯蒂斯的幸运之年。这天,他突发灵感,把一台40马力的发动机安装到一架双翼滑翔机上,制成了一架模样怪异的螺旋桨推进式飞机,并为它取了一个与飞机外形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六月甲虫”号。7月4日,他在郊外的一座小机场进行了首次试飞试验。这架“六月甲虫”号飞机也真给他长脸,竟以每小时64千米的速度,飞行了1分42秒,距离长达1810米。这一成就,在当时的美国是万人景仰的,柯蒂斯也由此获得了美国航空俱乐部颁发的1908年度“科学美国人奖”。第一架飞机的成功,使柯蒂斯对飞机的兴趣大增,很快他连续推出了几种性能不错但模样有点怪异的飞机。

这年下半年,柯蒂斯又把自己的注意力由陆上改为海上,即把两个有利于海面支撑滑行的浮筒安装到“六月甲虫”号两个机翼的下方,并给它起了一个与海生物有关的名字——“潜鸟”。但此后的水上起飞试验却连连失败;尽管如此,他的一系列尝试仍为其后来成功设计“金鸟”号飞机及其舰载起飞与降落,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当时,军舰上搭载的水上飞机起降过程,非常烦琐但也颇有意思:飞机准备起飞前,

先用舰上起重机把它吊放到水面,随后它在海面上滑行加速起飞;执行任务返航后,先降落在战舰附近的海面上,然后再使用舰上的起重机将其吊回舰上。为了设计出更好的飞机,有一天,柯蒂斯决定驾驶飞机尝试一下这个过程:他先驾机从海面上起飞,然后降落到停泊在圣迭戈湾的“宾夕法尼亚”号重型巡洋舰舷侧的海面上,接着用舰上的起重机将飞机吊上战舰;航行靠港后,再用起重机将飞机吊放回海面,随即拉起升空返回基地。

在柯蒂斯一生中,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自己“催生”了飞机和大型战舰的完美结合,也就是“雏形航母”的问世。当然,这个创意还和德国人有关。1909年的一天传来一则消息:德国人要在从汉堡到美国的航线班轮的前甲板上搭载一架飞机,以加快邮件的投递速度;这事引起了美国人,特别是海军物资局局长助理欧文·钱伯斯海军上校的警觉。

他连夜闯到海军物资局局长家里,“报告将军!德国人的举动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被动!”他情绪非常激动。“有这么严重吗?”局长显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六月甲虫”号飞行时的照片,时间是1 9 0 8年7月4日美国早期飞行员尤金·伊利的唯一一张肖像照“非常严重!德国人这次出奇的举动,是否是以‘邮政实验’作掩护,演练一种‘特殊’的越洋攻击美国的新战术呢?所以我们不能落在德国人的后面,要赶紧着手飞机在军舰上的起降试验!”“好吧!你的意见我会认真考虑,并禀告上峰!”

不久,钱伯斯上校获得了一个响当当的头衔,而且是美国海军部正式“封赐”的“飞机在军舰上进行起降试验的总指挥”;但没给他提供一分钱的试验经费。所幸的是,允许他调配使用停泊在弗吉尼亚汉普顿锚地的“伯明翰”号军舰,进行飞机的起降试验。

这下,钱伯斯上校可真犯了难,没钱咋办?下一步试验怎么进行?一连几天,他跑断了腿,连续会见多家公司的老板,请求他们出资完成一项“彪炳”美国海军史的“伟业”,但这个东西对于民营企业到底有何用?会带来哪些效益?

商人就是商人,谁也不肯干赔本的买卖!不过这回还算皇天有眼,一天他接到了柯蒂斯的电话,说自己愿意提供一笔不用回报的赞助费,而且还可以提供一架飞机,理由很简单,他对飞机上舰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太好了!”钱伯斯上校高兴地猛捶了一下桌子,但随即意识到自己是否激动过头了?有了钱,他简直如鱼得水,马上打电话请柯蒂斯过来商量具体事项,同时考虑由柯蒂斯的学生,也是柯蒂斯公司飞行表演队的飞行员——尤金·伊利,来担任今后的试飞任务。

钱伯斯上校与他结识时间不长,但一眼就喜欢上这位当时年仅21岁的民间飞行员尤金·伊利。大学刚毕业的他,浑身充满朝气,没有任何从军的经历,是个开车的好手,而且对机械有着特殊的兴趣。尽管知道进行试飞赚不了什么钱,可尤金·伊利仍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表态:不给一分钱,也将完成这项试验!

下一步,钱伯斯上校决定先干两项事:一是改装舰甲板;二是建造一架适合在舰上起飞的飞机。

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船厂,归钱伯斯上校调拨的唯一战舰——“伯明翰”号巡洋舰缓缓驶入。一群工程师和熟练工人蜂拥而上,又量、又锯、又钉……忙乎了好些日子。这天,只见前甲板上铺设了一条长25.3米、宽8.2米的木质起飞跑道;而在跑道的起点,人们放眼望去,只见停放着一架被称作“金鸟”的崭新飞机,这是格伦·柯蒂斯免费提供的“柯蒂斯”式单座双翼飞机,用绳索牢牢地系在跑道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美国海军“伯明翰”号轻巡洋舰。该舰有幸成为世界上第一艘供飞机起飞的军舰尤金·伊利驾驶的“金鸟”号从“伯明翰”号轻型巡洋舰上起飞瞬间的照片

然而,德国人多次调整计划,美国人决定抢在他们的前头,提前试飞。尤金·伊利更是急不可耐,执意要求马上就进行试飞。而德国人也太急于求成,准备过于仓促,以致发生了严重的坠机事故,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试验。“伯明翰”号轻型巡洋舰虽然跑道长20多米,但能用于起飞的那段也就18米左右。为了确保试飞的安全,钱伯斯上校下令:每次“伯明翰”号巡洋舰以20节航速逆风行驶,为飞机起飞增加一定的相对速度。舰载机在母舰上起飞时,母舰之所以要逆风行驶,简单点说,就是为了增大迎风面,增加飞机的相对速度来增大飞机起飞时的升力,同时也能提高飞机的有效载荷。

1910年11月14日,经过改装的“伯明翰”号轻型巡洋舰,在3艘驱逐舰的护航下,驶抵美国东海岸汉普顿的锚地。这天天气十分糟糕,乌云压顶,雨中还夹着阵阵冰雹,能见度几乎为零。

一直等到下午3点,天气变得更加恶劣,伊利知道如果再等下去,天气根本不可能好转起来;于是他果断地踏上飞机,迅速启动了发动机,并发出起飞准备信号。而此时巡洋舰才刚刚开始起锚;3时16分,伊利不断加大飞机油门,还没等上峰发出飞机起飞的信号,“金鸟”号飞机便在下倾5°的木质跑道上不断加速滑跑起来。可惜,由于滑跑距离太短,在脱离军舰的瞬间,飞机未能达到足够的起飞速度,越过舰艏后便急速掉了11.3米。“金鸟”号飞机在海面上空艰难地挣扎着,机上的木质螺旋桨、轮子和浮筒几次撞击海面而受损。

伊利凭借着平时苦练的高超驾驶技艺,控制着因螺旋桨受损而抖动不已的飞机。雨仍下个不停,能见度也变得更差,这更增加了伊利驾驶的困难。飞机在离海面只有几米的高度上蹒跚前行着。不久,他终于看到了斯皮特海滩,小心翼翼地让受损的飞机降落,胜利地完成了这段长达41千米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行。

起飞试验可谓“有惊无险”,不过结果还算理想。于是,钱伯斯海军上校决定一鼓作气,马上进行飞机在军舰上的降落试验。

此前,因为有“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金鸟”号飞机的成功报道,加之各家报刊推波助澜的宣传,于是再进行飞机着舰试验似乎变得顺理成章。这次,钱伯斯上校也不用再像上次那样求爷爷、告奶奶,到相关部门完全没费太多的口舌,当局就痛快地予以批准:实施飞机着舰试验!

不过,由于有起飞试验舰甲板太短的教训,最后钱伯斯上校决定选择块头较大的“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来试验;他先在舰的后甲板上铺设了一条长36.58米、宽9.75米的木质降落平台;降落平台四周加装了木质护板,以防止飞机滑到舰外。为了防止毁机事故,在舰的滑行坡道末端还加装了帆布拦阻网,这样即使飞机冲出降落平台也不致撞到舰上的上层建筑。美国海军重型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的照片。该舰体型更大,显然更适合飞机起降试验

至于试飞员,钱伯斯上校仍点将尤金·伊利。此时的伊利似乎换了个人,虽依旧大胆勇敢,但对细节把关却很严:试飞前,他对降落平台全面、仔细地察看了一番,首先发觉平台长度有点短;其次没有设置制动器予以制动,弄不好很可能冲出跑道。“怎么办?”尤金·伊利犯了愁,危险性不小,但他又不想打退堂鼓。“可以装两个挂钩!”周围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中,有一句话飞入伊利的耳中。“对啊!可以装设挂钩。”伊利高兴地跳了起来,马上去找钱伯斯上校落实。

很快,“金鸟”号飞机轮架上装上了两个挂钩,在木质降落平台沿横向铺设了22根用马尼拉麻制成的拦阻索,索架高30厘米;拦阻索两端分别系着一个22.6公斤的沙袋,将拦阻索拉紧。飞机降落时,机身下方钩子只要钩住拦阻索中的任意一根,飞机滑跑一段距离后便会缓缓地停下来。这个简单而卓越的拦阻方式,成了后来航空母舰拦阻装置的标准形式,并一直沿用至今;所不同的是,原来的沙袋由较复杂的液压制动器替代。知识卡拦阻索

拦阻索是用于吸收着舰飞机动能、缩短着舰滑行距离的装置。螺旋桨舰载机和直式甲板航母时代,飞机着舰后必须在飞行甲板三分之二处停住,否则就会冲入前方停机区。在直式甲板航母上一般设有10-15道拦阻索和3-5道防冲网。而现代航母上的喷气式舰载机降落时并不关闭发动机,情况不好可以马上复飞,所以拦阻索大大减少,一般设有4道。拦阻索

试验开始前,又出现一点小波折。原本要求“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的着舰试验要在航行中进行,这样可以相对地降低飞机的降落速度。但“宾夕法尼亚”号舰长庞德海军上校告诉伊利,旧金山湾太拥挤,如果伊利坚持要在航行中的战舰上进行降落试验,那么,“宾夕法尼亚”号就得开到海湾外面的太平洋上。权衡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在巡洋舰的锚泊状态下进行试验,伊利也只好同意。

世界上任何一次伟大的试验,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老天往往爱给一点颜色瞧瞧。1911年1月中旬,正是美国海军决定飞机进行着舰试验的关键日子,加利福尼亚州的外海天气,却始终阴雨蒙蒙。18日这天,天气略微放晴。尤金·伊利计划上午从岸上坦福兰机场起飞,并于11点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两地距离约19千米。伊利头戴一顶外形像足球的皮制飞行帽,胸部缠有两条自行车内胎,以代替标准的海军救生背心,因为穿着海军救生背心飞行他感到很不方便。尤金·伊利操作“金鸟”号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重型巡洋舰上的照片

就在起飞前,他又得到一条不好的消息:旧金山湾的风逆着涨潮方向,“宾夕法尼亚”号舰尾正好迎着风;这意味着,他驾驶的飞机在舰上降落时,降落速度反而有所加快。但是,伊利顾不得这些了,他不愿再耽搁,立即爬进“柯蒂斯”式飞机座舱;一名技工转动了飞机螺旋桨,启动了飞机发动机。10点45分,飞机急速腾空,朝停泊在旧金山湾的“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飞去。

他沿着海岸线飞行,飞着飞着,天气奇迹般地好转了。当距离“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还有大约3.3千米时,伊利把飞行高度降到大约30米,这时他清楚地看到,降落平台上整齐地排列着22根拦阻索。伊利使飞机对正木质甲板,减小油门,开始降落,却突然发现,风向有偏差,不是正对着舰艉,而是偏右了约10度,如果这样降落,飞机就会偏向左舷;他当即修正航向,使飞机正对着风向,并及时关闭了油门,“柯蒂斯”飞机稳稳当当地降落在军舰上,机上的特制挂钩因飞机速度太快,只钩住了设置在舰上的22根绳索中的后11根;在这11根绳索两端沙袋拉力的作用下,“金鸟”号终于缓缓停了下来,此时飞机距跑道终端仅约9米。“金鸟”号再次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壮举!尤金·伊利激动地跳出驾驶舱;他踏上甲板尚未站稳时,他的妻子梅布尔热烈地上前将他紧紧拥抱,原来她是作为庞德舰长最珍贵的客人来祝贺这次试验的巨大成功。前后仅隔两个月的时间,尤金·伊利先后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首次从“伯明翰”号巡洋舰上驾机升空,首次驾机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降落。一小时以后,尤金·伊利再度驾驶这架“金鸟”号双翼机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起飞,并在其上空盘旋一周后,飞往坦福兰机场。

尤金·伊利驾驶“金鸟”号飞机顺利完成在巡洋舰上的起飞与降落,既得益于他的勇敢精神和高超的驾驶技术,也得益于钱伯斯海军上校这位“伯乐”,以及当时美国海军航空兵团队的科学严谨态度与大量务实的试验。

尤金·伊利的“冒险”起飞与降落不仅开启了飞机上舰的标准模式,而且由此孕育、诞生了一种全新战舰——航空母舰。1.2 邓宁折戟“暴怒”号

美国人在军舰上飞机起飞和降落试验方面走在了各国前列,曾一直是世界头号海军强国的英国自然心有不甘。

1917年3月,英国皇家海军决定将一艘正在建造中的大型巡洋舰“暴怒”号改装为飞机母舰。“暴怒”号的前主炮被拆除,舰体的前半部也加装了一条69.5米长的木制的飞行跑道;改装后的“暴怒”号被称为“飞机载舰”。它的标准排水量为19153吨,最大航速31.5节,可搭载10架飞机,包括6架“幼犬”式战斗机和4架“肖特184”式水上飞机。

可惜的是,改装后的“暴怒”号仍由于舰上高耸的塔式桅杆和烟囱的阻碍,起飞后的飞机无法直接降落到母舰。于是,通常的做法是先将飞机降落在“暴怒”号战舰附近的海面,然后再使用起重机将其吊回舰上。“这样的回收方式实在太费劲!”

邓宁少校向指挥官抱怨道。知识卡节、海里

节以前是船员测船速的,每走1海里,船员就在放下的绳子上打一个结。“抛绳计节”早已成为历史,但“节”作为海船航速单位被沿用。1节=1海里/时。

海里是计量海上距离的长度单位。人们规定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1分所对应的弧长为1海里。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椭圆,纬度1分对应的弧长是不相同的。所以赤道上1海里的长度最短,纬度越高

海里的长度也就越长。目前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的海里的标准长度,1海里=1.852千米。初次改装后的“暴怒”号,此时该舰仅仅是在舰首部分铺设了飞行甲板坐在“幼犬”双翼战斗机上的邓宁少校。数日后,他因飞机失控而身亡“我将尽快找出一种着舰方式。”“可以,你试试。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

邓宁少校查阅了以往多次飞机直接着舰的记录:此前,的确有一位名叫威廉·迪克森的飞行少尉,曾创造过驾机直接降落舰上的经历(这名少尉后来成了英国皇家空军元帅)。不过试验时的“暴怒”号战舰是在海上锚泊不动的。

因为当时舰上并没有拦阻装置,起飞甲板也不够长,欧内斯特·邓宁少校与其他飞行员商量后认定:如果“暴怒”号以25节航速逆风行驶的话,在舰上降落还是有一定把握的;当然此时如果采用侧滑方式将飞机降落在舰上,可能把握就会更大一些。

1917年8月2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切准备就绪后,邓宁少校迅速跃入“幼犬”双翼战斗机座舱,随即启动发动机。舰上的人员都瞪大了眼睛,紧握双拳,看着飞机不断地加速滑跑。突然间,“幼犬”战斗机猛地冲出甲板,竟一头栽向大海;许多水兵吓得惊叫起来,都以为这下必栽无疑了!谁知此时机头鬼使神差般地拉了起来,飞机继续跃入空中。紧接着,他驾驶飞机围绕着“暴怒”号转了一圈,瞅准从舰舷左侧并采用与军舰平行飞行侧滑的方式实施降落。飞机缓缓地降落着,当到达一定高度时,邓宁少校从机上抛下几根事先准备好的绳子;舰上人员连忙冲上前去牢牢地抓住绳子,把“幼犬”战斗机急速拽到舰上。应该说,邓宁少校的首次侧滑降落还是比较成功的,此举成为世界上飞机在航行中军舰上首次降落的尝试。

几天之后,邓宁再次试图尝试这个危险的降落方法时,由于强风干扰,地勤人员未能抓住绳子,无法控制飞机速度,飞机最终翻出军舰坠入海中。邓宁在强烈撞击下溺水休克,当场死亡。

血的教训使英国人明白,仅靠驾驶员的高超技术,是无法弥补装备方面的根本缺陷的,要实现常规飞机在军舰上的安全起降,必须彻底改变母舰的结构。

1917年底至1918年初,英国皇家海军“暴怒”号再度被“大卸八块”,改装的部位非常之多,面目几乎全非:军舰的后主炮和后桅杆都被拆除,又在舰体后部加装了86.6米长的飞行甲板。这样,以舰体中部上层建筑为界,前部69.5米长的飞行甲板用于飞机起飞,而后部86.6米长的飞行甲板则用于飞机降落;舰上飞机可同时且互不干扰地进行起降作业。尽管如此,“暴怒”号上的飞行甲板仍然不是后来颇为盛行的全通式飞行甲板。经过如此改装后,飞机虽能勉强着舰,但由于舰体中部的舰桥、桅杆特别是烟囱产生的湍流影响,飞机着舰仍然十分困难。1 9 1 8年,完成后甲板改造后的“暴怒”号。但此时它仍不是直通式甲板1.3“纯种航母”桂冠该属谁?

绝大多数人都不怀疑,世界上第一个发出“纯种航母”订单的海军是英国皇家海军,因为当时的英国海军舰艇和飞机是其他任何国家海军都无法匹敌的。虽然那个“纯种航母”设计与建造距今已有近百年了,但英国人当初创意建造的航母与今天的航母,依然在外形上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且在布局上相似性也很多。而此前,大多数国家的航母都是使用运输舰船或商船等船舶改装而成的,均不是专门设计的航母。

在世人眼里,英国人总是绅士风度十足,可骨子却有着“敢为天下先”的素质,在航母技术方面就曾创下过多项“世界第一”:1 9 1 8年完成改装入役时的“百眼巨人”号。该舰是世界第一艘贯通式甲板航母

首次采用全通式飞行甲板。这种飞行甲板彻底颠覆了此前航母前后甲板不贯通,起飞区和降落区完全隔绝开的状况,使前后甲板一贯到底。这样,全通式甲板的起飞区和降落区不再有明显的界限分隔,可以相互借用而彼此又互不干扰。可以说,全通式的飞行甲板大幅度提高了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效率。为了能尽早在海军航母中推行全通式飞行甲板,1917年英国海军先进行了一番尝试,它在建造中的邮轮“卡吉林”号上铺设了一条全通飞行甲板,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装设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并更名为“百眼巨人”号。当然,更独具匠心之处是,将舰上原有的烟囱拆除,设计出从主甲板下面通向舰艉的水平排烟道,从而彻底清除了烟尘妨碍飞机起降的最大障碍。

首次使用封闭式舰艏。封闭式舰艏是航空母舰前端的一种特殊设计,它是将舰艏从下面的水线到上面飞行甲板,全部采用全封闭的构造方式;早期传统的开放式航母舰艏对于舱内设施和飞机等存放都非常不利,航行时阻力也较大。日本航母曾非常固执地坚持使用开放式航母舰艏,结果吃了大苦头:一次有两艘日本航母在航行中突然遭遇强台风,巨大的涌浪把整个飞行甲板都摧毁了,导致整个作战行动被迫取消。有了这个教训,后来各国的航母设计师纷纷采用封闭式舰艏这项实用性极强的设计,解决了大问题。

首次设置了岛式上层建筑。在此之前,全通式飞行甲板已得到很多航母设计师的青睐,只是烟囱该怎样摆放,这让各国海军极为头痛!怎样才能使喷出的烟气不影响舰载机的起飞与降落?可以说,各国一直都在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例如日本人曾设计出“独创”的舷侧边烟囱方式,必要时可以倒放;但由于强度不够,释放出的烟气处理不当,反而会影响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最终,还是聪明的英国人在“竞技神”号航母舰体的右舷边,配置了一个环绕烟囱的大型舰岛,建成了一个比日本“凤翔”号航母大得多的岛式上层建筑。新设计的右舷舰岛,把整个烟囱环抱在内,这样既美观又牢固;这种设计运用至今仍被多国航母所采用。日本“凤翔”号航母不知何因,后来放弃了岛式上层结构,所以“竞技神”号实际上也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采用岛式结构的航母,并成为后来各国航母争相模仿的标准样板。摄于1 9 2 4年时的“竞技神”号航母。该舰是第一艘拥有舰岛的航母

首次装设批量中口径火炮。“竞技神”号航母与他国航母还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即配备有前所未有的强大火力。很多人迄今也弄不明白,为啥满载排水量仅1万吨左右的航母上,不仅搭载有数十架鱼雷攻击机,还安装了14门各种口径的火炮:6门140毫米单管炮,4门102毫米单管炮和4门47毫米单管炮。其中,6门140毫米单管炮既可用于对岸、对舰炮击,又可用于对空射击;而4门102毫米单管炮和4门47毫米单管炮,更多的是用来防空作战,打击来袭飞机。

1917年4月的一天,英国“竞技神”号航母开工建造。本来,它完全有可能再创造出一项世界纪录,只是后来1 9 2 2年正在试航的日本“凤翔”号航母。由于比“竞技神”号早半年服役,该舰得到了“世界第一艘正式设计建造航母”的称号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航母的建造工期被明显拖延下来,以至于一直拖到1923年7月才正式加入皇家海军现役。结果,日本人捞到一个大便宜,“凤翔”号虽然比英国人晚了两年多(1919年12月16日)才开工建造,但1920年日本海军为了扩建海军航空兵,日渐加快建造速度,终于赶在1922年12月27日在横须贺海军船厂竣工下水,并迅速编入现役。日本海军后来居上,让“凤翔”号抢走了“正式设计建造”的世界第一艘航母的桂冠。由日军飞机航拍的“竞技神”号沉没时的景象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竞技神”号航母既没夺得第一的头衔,其后的命运也相当不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竞技神”号奉命开往远东,编入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1942年,该航母随英国皇家海军远东主力舰队赴南亚执行作战任务,重点是迎击空袭科伦坡的日本航母编队;在完成任务返航时,却被日本航母编队的舰载机发现。

日本航母编队司令南云忠一海军中将觉得在美国人那里没捡到多少便宜,于是决定拿英国人来垫背。他把所有怒火都集中到“竞技神”号航母上,歇斯底里喊道:“所有舰载机出动,一定要炸沉‘竞技神’号!”

不巧的是,“竞技神”号航母仅搭载有少量的“剑鱼”式和“大青花鱼”式鱼雷攻击机。“剑鱼”式鱼雷攻击机是一款老式的双翼飞机(1936年开始投入使用),是二战时期的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使用的主要机型之一。面对蜂拥而至的80余架日本舰载俯冲轰炸机的猛烈轰炸,“竞技神”号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被动挨炸,航母上的弹药库和油料库接连剧烈爆炸,急速燃起熊熊烈火;没过多久,“竞技神”号就葬身海底,舰上280名官兵也都丧生。这艘服役将近20年的老航母以“极其英武”的方式结束了其一生!1.4轰炸后的军种“裂变”

他被誉为“美国空军之父”,然而直到他辞世,始终都在美国陆军中供职;他生性刚烈,思想敏锐,一生提倡“空军制胜论”,最初却遭到了海军和陆军的联合反对。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大量战例和众多试验都充分证明:他的许多观点和预测是正确的!正是他的强烈要求和坚决主张,美国于1947年建立了独立的空军,以及庞大的舰载航空兵;这些力量在此后的各场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这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就是威廉·米切尔!

1879年12月29日,威廉·米切尔在法国的尼斯呱呱坠地。年少时,他曾就读威斯康星州教会预科学校6年,在这里已显示出他充满活力、富有天才。1898年美国向西班牙宣战,18岁的米切尔投笔从戎,成为一名通信连的少尉军官。24岁成为美国陆军最年轻的上尉。1905年,米切尔担任了新成立的通信学校助理教官。两年后,米切尔进入野战学校学习,其后不久就因成绩优异而作为优秀毕业生选入陆军参谋学院学习。1909年米切尔从陆军参谋学院毕业,并与20名同学一起被选入美国总参谋部任职。威廉·米切尔的肖像。这是他在被晋升为准将后的标准照一战时期,米切尔和他的V E-7“蓝鸟”式双翼战斗机合影

米切尔似乎天生就与飞行事业有缘。1916年秋天,他被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的柯蒂斯航空学校录取;但当时的财政部有一项明文规定:拒绝支付校级军官的飞行训练费,而这笔费用高达1470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狂热迷恋飞行的米切尔毫不犹豫地付上这笔费用,开始接受艰难的飞行员培训。

由于平时工作紧张,因此可供米切尔支配的唯一时间就是星期天。所以,每到星期天,他便恨不得一整天都待在机场;只要一得空,他便驾机升空。直到星期一上午,他才精疲力竭地赶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经过约16个小时这样的大强度训练,米切尔终于获准单飞。1917年2月,美国陆军决定派一名军官到欧洲当航空观察员,米切尔因为懂飞行而得到这一职位;这年6月,米切尔被任命为中校军官。在欧洲期间,他访问了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驻敦刻尔克联队,看到了最好的轰炸机;3个月后,米切尔在法国正式获得初级军事飞行员的飞行证章。在法国,米切尔获益匪浅,不仅全面考查了法国的飞机、机场、作战方法和航空队的编制情况,而且还研究了法国关于空军轰炸的理论。

1918年5月,米切尔如愿以偿,升任第1集团军上校军衔的空军指挥官,其麾下拥有650架各型飞机。在圣米耶尔战役中,米切尔再次显露出他卓越的空战指挥才能。他先后以向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借用的方式,组织了1481架飞机,有效地配合和支援了美国地面部队的作战;整个战役中,美军以损失7000人的代价,取得俘虏德军1.6万,且毙伤无数的战果。正是这次大规模、集中使用飞机,使得米切尔声名鹊起,并因此晋升为准将。

10月15日,已晋升为集团军群航空勤务队司令的米切尔,再次崭露头角,精心组织了默兹阿戈纳进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他亲自率领一支大型轰炸机部队深入对方纵深后,展开空中攻击,共投下79吨炸弹。当然,在组织作战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但米切尔所指挥的空中轰炸令对方防不胜防,给各国政府和军方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919年3月,40岁的米切尔被任命为美国陆军航空部队副司令。此时,由于多年的征战经历,以及飞机和装备武器的更新发展,使得他的学术思想产生重大升华:积极主张航空兵部队从陆、海军中独立出来,建立一支统一、独立的空军;对陆、海军当时的政策进行了激烈的批评。米切尔还接连放出狠话:“未来战争由轰炸机决定胜负!”

对此,许多陆、海军将领嗤之以鼻。

见到大多数人并不赞成他的观点,米切尔更加暴跳如雷,声调也提高八度,“战列舰再大,如果没有飞机的保护,也只是敌机攻击的活动靶子。”

米切尔和美国海、陆军将领双方顶上了牛,谁也不服谁。

为了验证大中型战舰的抵御能力,美国海军决定先由本军种进行一次轰炸军舰试验。1920年11月,海军正式对外宣布:用飞机炸沉战舰纯属无稽之谈!海军的依据是不久前,他们刚完成的一项轰炸机轰炸战舰的试验,而飞机投下的炸弹只对战舰造成“轻微的损伤”。1 9 2 1年时一幅描绘当时轰炸机攻击战列舰试验的宣传画

米切尔自然不信这个结果,他多次向国会强烈申请:批准他组织一次轰炸机攻击军舰的模拟试验;而国会中也有不少议员很想知道,究竟轰炸机与战列舰谁更高一筹?于是,批准用缴获来的德国战列舰“东弗里斯兰”号及两艘驱逐舰作为靶舰,来具体验证轰炸机的空中轰炸是否能对战列舰和驱逐舰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酷爱冒险与创新似乎是美国人的专利,这点在米切尔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1921年7月21日,美国西海岸的切萨皮克湾再度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东弗里斯兰”号战列舰及两艘驱逐舰静静地锚泊在湾内,而在较远处则抛锚着“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该舰上军政要员满座,新闻记者云集,每位都想亲眼看看飞机和军舰较劲的场面,也想及早把试验结果向全世界公布。

太阳徐徐升起,天色渐渐放明。此时,由远及近传来阵阵轰鸣声,“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上有人喊道:“快看!远处有多架飞机压过来了。”

果然,8架“马丁-NBS-1”双翼轰炸机越过头顶,飞向不远处的“东弗里斯兰”号战列舰及两艘驱逐舰;米切尔也毫不含糊,亲自驾驶一架DH4战斗机,在空中指挥这次行动。“马丁-NBS-1”双翼轰炸机每架上均挂载有8颗123千克重的炸弹。

突然间,只见4架轰炸机从760米的云中穿出,俯冲直插向目标,急速投下炸弹。刹那间,海湾的水面上窜起道道水柱,爆炸声此起彼伏,“东弗里斯兰”号战列舰及两艘驱逐舰接连分别挨了多颗炸弹。尤其是“东弗里斯兰”号战列舰由于体积大、目标显,挨得炸弹要比两艘驱逐舰多,舰体受损的程度也要严重得多:海水哗哗地涌进舰体,整艘战舰开始倾斜。

没过多久,又有4架“马丁-NBS-1”双翼轰炸机飞临而至,发起了新一轮的轰炸。这回,本已遍体鳞伤的“东弗里斯兰”号再也招架不住,迅速下沉并很快从海面上消失。这艘曾参加过日德兰海战,满载排水量达2.3万多吨的战舰在轰炸机的轮番轰击下,显得那么不堪一击!一小时后,两艘驱逐舰也遭到和“东弗里斯兰”号战列舰同样的下场。

这场特殊情况下进行的试验所得出的结果,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阐明了一个道理:飞机是可以炸沉大舰的,尽管美国陆军军官和海军军官彼此认识并不相同。一张模糊的历史照片记录的遭到攻击后开始倾斜的“东弗里斯兰”号战列舰

两年后,已是老资格的陆军航空勤务队副司令——米切尔准将决定进行一场更大规模的试验,以进一步宣扬飞机的作用,贬低常规战舰的地位。这次,他申请到了“弗吉尼亚”号和“新泽西”号两艘战列舰;轰炸试验的结果与上次试验结果大致相似,两艘战列舰全部葬身海底。

此时的米切尔准将,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得意忘形!他走到哪,都拼命鼓吹:航空兵应从陆军中分出来建立统一的独立空军以及轰炸机的巨大威力和常规海军舰艇的无能。

他有一句口头禅经常挂在嘴边:“常规海军兵力要由飞机保护才行,唯有空军才能最终解决问题!”1 9 1 8年处于一战末期的“新泽西”号战列舰。该舰通体使用了伪装迷彩

他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偏执,甚至达到了极端。1925年米切尔出版了《空中国防论》一书,可以说该书既是他“空军制胜论”思想最典型的体现,也是他荒谬理论的集中展示。在该书中,米切尔极其武断地表示,“未来,海上战局将由飞机全盘控制!”

在这一年,美国海军霉运不断。海军所属的“谢南多亚”号飞艇在一次暴风雨的拖航之中与海面碰撞,艇身严重损坏,并有几名艇员死亡;海军部认为该艇已经没有任何修复价值,于是抽空了“谢南多亚”号里的氢气,艇囊和吊舱将随后拆毁。得知这一消息,米切尔再度发难,公开指责陆军部、海军部的失职和无能,且时常口出不逊:“你们这帮犯罪分子,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国家防务的叛变行为!”

米切尔过分夸大空军的地位和作用,使当时很多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再加上如此上纲上线,自然招得一些军队掌权者的不满。1925年12月,他被送上陆军军事法庭,被判不服从上级罪成立,停止军职5年,降为永久上校军衔。第二年2月1日,米切尔提前退出陆军,退居弗吉尼亚州的米德尔堡。在那里,他继续发表言辞激烈的演讲和撰写观点犀利的文章为自己辩护。1936年2月19日,满怀怨恨与遗憾的米切尔与世长辞,享年57岁。损坏的飞艇“谢南多亚”号的残骸1 9 2 5年米切尔被送上陆军军事法庭时的场面

在米切尔去世10年后即1946年,美国国会正式承认其“作为美国军事航空领域的杰出先驱者所做的贡献和远见卓识”,并批准向米切尔追授特殊勋章;第二年,美国空军也诞生了。1948年3月27日,米切尔的儿子小威廉·米切尔从美国空军第一任参谋长卡尔·斯帕茨将军手里接过这枚迟来的奖章。1.5“暗中较劲”的航母博弈

1921年11月12日,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召开了一次规模不太大但却轰动全球的会议。当时,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以及中国的代表齐聚美国首都华盛顿;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是“缩减海军军备和缓和远东局势”。

谈论“缩减海军军备和缓和远东局势”问题的华盛顿会议会场照片

开会当天,美国国务卿休斯貌似公允地提出,“中日两国关系必须正常化”。接着,他的话锋一转,“要做到这一点,中国首先要在宪法里删除日本是中国永远的敌人”。很显然,休斯国务卿的说法带有明显偏袒日本的倾向。

听到这番言论,中方代表当即表示反对,并义正词严地说:“除非日本就历次侵略中国,对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做出正式道歉!”紧接着,他更加情绪激奋,“仅此还不够,还需要赔偿10亿美元,并立即归还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琉球群岛等;否则中国无法将日本视为一个正常的国家!”

尽管当时中国积弱积贫,但派出的代表却大义凛然。

结果,傲慢的日本代表给无理地拒绝了。

中日双方讨论不欢而散!一战日德兰海战中被击沉的英“玛丽女王”号战列巡洋舰。英国在一战中所遭受的重大损失使其从世界海军第一的位置上逐渐退让下来

其实,美国人明知会有这样的结果,当然他们并不看重这次会议能达成什么结果;而其真正目的是破坏英日同盟,限制英国人在亚太的发展,为自己争霸亚洲扫清各种障碍。

当时的英国,虽然仍冠以“日不落帝国”的名号,拥有所谓“世界排名第一”的海军舰艇,但它深受一战战争消耗的影响,经济遭受惨重损失,再也无力继续维持其特有的“两强战略”,即其海军实力要达到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海军强国实力的总和。出于维持“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宝座的需要,面对实力日增的美、日等新兴海军强国,英国知道自己已完全“无力进行打压”,只能借助全球性的海军军备谈判、协商,来达到限制其他国家战舰继续发展,从而维持自己全球第一海军的目的。

同床异梦的列强聚在一起,自然免不了钩心斗角、明争暗斗。“缩减海军军备和缓和远东局势”会议博弈、较量的结果是,海军各强国有必要来一番削减和限制,尤其是大型战舰更要大幅削减。

1922年2月,当时世界海军最强5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海军首脑,齐聚华盛顿,再度展开了一番唇枪舌剑的讨价还价,虽然吵得不可开交,但最终总算达成一项各方暂时都能接受的《华盛顿条约》(正式名字为《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这项条约的重点是拿各国海军的主力舰(即排水量万吨以上的战舰)“开刀”,对于各国主力舰的吨位和艘数均作出具体、严格的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的主力舰总吨位之比分别为:5∶5∶3∶1.75∶1.75;美国、英国可保留15艘主力舰,日本可保留9艘主力舰,法国、意大利只允许保留5艘主力舰;上述哪个国家的主力舰,如果超过这个限额都必须予以裁减。《华盛顿条约》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世界各大海军强国的主力舰建造,起到了巨大的“刹车”作用。但是,它也留下不少后遗症和难题:那些即将完工或建造一半的主力舰,难道就只能“胎死腹中”或眼睁睁地被拆毁吗?

于是,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航空母舰”这种新型战舰。“能否尝试把战列舰改为航空母舰?”“不过,它的作战威力和作用究竟如何?”很多人对这种新舰种浑然不知。

实际上,就连当时美国、日本、英国等国的海军将领,对于航空母舰这种新型战舰也存在着纠结、困惑的心理,因为在当时,航空母舰还只是一种不为人们所熟知的战舰,甚至未被当时各强国海军领导所认识、所看好;他们依然觉得,海战取胜的关键还是装备有“厚甲巨炮”的战列舰,所以对于其他国家发展航空母舰,基本上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置可否态度。

正是当时各国海军基于这样的认识,《华盛顿条约》的出笼,对于航空母舰仅进行了相当宽松的限制规定:这种专门搭载和起降作战飞机而建造的军舰,其标准排水量可在1—2.7万吨,舰上装备的火炮口径不得超过203毫米,数量不得超过10门。该条约还对上述5个海军强国所拥有的航空母舰的总吨位进行了限制:美国、英国各为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国、意大利各为6.6万吨。当然,对于每艘航母的单舰排水量也进行了限制,不允许超过2.7万吨。这份条约还保留一条:允许各国充分利用因履行裁军义务而过剩的巨舰舰体,允许各国在其航母的总吨位限额内,改装两艘3.3万吨的航母;这样又给美、英、日等国有了可乘之机。

原本的“无意插柳”,却使得航空母舰得以意外的加速发展;而从1922年到1936年的15年间,各国战列舰的发展由于受“海军假日”的限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美国人是“因祸得福”的第一受益者。早在1922年《华盛顿条约》制定执行前,美国已陆续开工建造了6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这级战列舰的满载排水量相当可观,达到4.3万吨;舰上装备有12门406毫米主炮,打击威力非常之强!毋庸置疑,这些战舰一旦装备美国海军两洋舰队,知识卡海军假日

海军假日是指在1922年至1936年《华盛顿条约》签订后的时期。

由于该条约的规定限制了各海军强国的军备竞赛,致使大量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建造计划被取消。由于《华盛顿条约》的极不完善,所以不甘受限制的各大海军强国都千方百计地钻条约的空子。既然舰船的总吨位和主炮口径受到了限制,那么各国就把注意力转向如何提升海军舰船的技术含量和武器装备的威力,从而达到加强军舰战斗力的目的。

在平静的掩饰下,海军的作战理念开始发生剧变。海天一体作战和海军航空兵以及远程作战的理念开始出现,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开始受到重视和发展。 必将成为今后海战的核心主力。1 9 2 0年美国计划的“南达科他”级超级战列舰的木质想象模型。该级舰成了《华盛顿条约》的牺牲品

其实,对于即将问世的这级战舰,最感恐惧的是日本海军。因为日本人明白:未来的太平洋战场,美日必有一战!然而,此前日本还没有一级大型战列舰,装备有如此众多数量、如此巨型口径的火炮。

应该说,华盛顿会议给了日本人一个“天赐良机”。时任日本首相的高桥是清给日本参会代表下令:“要与美国人胡搅蛮缠,不断地讨价还价。”“一定要逼迫美国放弃正在建造的6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高桥是清震怒了。“美国人的底线是,至少日本必须放弃两艘在建的‘天城’级战列舰。”日本代表汇报了讨价还价的最后底线。

权衡利弊得失后,日本人觉得用自己两艘“天城”级战列舰,来换取美国6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下马停建,是划算的,也是值得的。于是,答应在条约上签字。

美国人也同意签字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不想与日本人继续胡搅蛮缠下去;二是觉得此举可以迫使日本放弃“天城”级战列舰的建造。知识卡

战列舰是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为主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是能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的大型水面军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的若干世纪里,战列舰曾经雄霸海洋世界。战列舰战列舰

对于美国人来说,“天城”级战列舰实在是一个可怕的梦魇。比起美国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日本“天城”级战列舰无论吨位还是个头,都要比前者大许多,它的满载排水量高达4.7万吨。更令美国人心悸的是,舰上装设有5座双联装410毫米主炮(即相当于10门410毫米主炮),20门140毫米舷侧炮,4门80毫米高射炮及8座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其中,最大口径火炮竟比美国“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火炮口径还要大,而且还有众多其他各种口径的火炮。“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虽然停建了,但很快又绝处逢生,再次获得转机。美国海军挑选了该级战列舰中的两艘,即完工近30%的“萨拉托加”号和“列克星敦”号战列舰,将其改装为两艘排水量为3.3万吨的航空母舰。

说是改装,但要把如此大吨位的战列舰彻底改为航母,其实与重新设计和建造一艘大型新舰差不多,一点都不省功夫。特别是纽约和昆西这两家造船厂过去都是建造战列舰的,对于建造航空母舰原本就是“门外汉”,因此,很多武器、装备和技术都是新设计的,或者边设计、边改进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折腾,美国海军终于在1927年11月16日拿到了名为“萨拉托加”号的航母;4个星期之后,即12月14日,另一艘名为“列克星敦”号的航母也加入了美国海军现役。

这两艘“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的相继亮相,令世界各国海军乃至各国军方都为之一振。在此后18年的时间内,这两艘硕大无朋的航空母舰,始终保持着多项航母纪录的桂冠:满载排水量高居世界第一,达到4.79万吨,比之最初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还要多出近5000吨;舰长274.4米,最宽处达33.8米;舰上装设的主锅炉达16台之多,最大航速可达33.5节,就连当今美国现役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也无法与之相较;它以15节经济航速航行时,最大续航力接近1万海里;舰上可搭载飞机90—120架。此外,舰上还装设有4座双联装203毫米火炮和12门127毫米单管炮。早在约90年前,该级航母就几乎具有现代航母的所有特征:全封闭式舰艏、全通式飞行甲板及位于舰右舷由舰桥、塔式桅杆和扁平烟囱等所组成的岛式上层建筑。

实际上,在这段时间里,日本人也一直没有闲着,始终采用“暗度陈仓”的策略,摽着劲进行着“天城”级战列舰的改装工程。其中“赤城”号的改装工程,竟然还赶在两艘美国“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之前,于1927年3月25日竣工入役。美国“列克星敦”级航母“列克星敦”号摄于二战初期的照片。该级舰由战列舰改装而来,因此生存能力比普通航母要高很多日本完成现代化改装后的大型航母“赤城”号。照片摄于1 9 4 1年

即便按照日本当时对外公布的“赤城”号航母标准排水量2.69万吨来看,它也算抢了一个头彩:保持了约8个月世界上现役最大吨位航母的称号;而它的实际满载排水量早已超过了3万吨。

尽管如此,“赤城”号航母的设计却是相当糟糕的;与当时一流航母性能相比,实在差距太远:全舰安装3段飞行甲板呈阶梯状分为3层,上层是起降两用甲板,全长190米,宽30.5米,中、下层与双层机库相接可供飞机直接从机库起飞,中层甲板供小型飞机起飞,长约15米,下层甲板供大型飞机起飞,长56.7米,宽23米。不过,最令舰长和飞行指挥官感到别扭的是,舰桥不得已只能设在上层甲板的下方,这对航行和作战指挥都影响不小。后来的实践也证实这样的甲板设计确实有许多不足。

面对这样的设计,“赤城”号航母上的官兵时常揶揄:“这艘航母的设计师肯定是脑袋进水了!”“我们航母的起飞方式在世界上肯定是独一无二的,指挥员完全看不到飞机起飞。”

后来,日本海军决策当局也认识到,“赤城”号航母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设计问题,有必要予以纠正。从1935年开始,“赤城”号航母被送进船坞,开始进行全面的改装;1938年,一艘全新模样的“赤城”号航母重新加入日本海军序列。

新“赤城”号取消了中、下层甲板,将上层甲板变为全通式飞行甲板,并将舰桥上移至主甲板的右舷,成为一个标准的“岛式舰桥”。舰上可搭载60架舰载机,同时还装有为数众多、口径不一的各型火炮,包括2座双联装200毫米舰炮,6门单管200毫米炮,6座双联装120毫米炮等。

在当时,英国虽依然保持着战列舰“世界第一”的实力,但在航空母舰领域,它已大大落后于美国,某些方面甚至不如日本。不管怎么说,在航空母舰的这轮较量中,英国人不想输得太惨,至少也得推出两艘航空母舰,使之在与美、日航母的明争暗斗中,保住自己的颜面。

不过,此时的英国实在拿不出像样的大型战舰来,准备用于改装的两艘“勇敢”级巡洋舰的“自身条件”实在太差,它的标准排水量仅为2.25万吨;舰长也不足240米,舰宽不到25米。英国人尽管使尽浑身解数,知识卡舰载机

以航空母舰或其他军舰为基地的海军飞机。用于攻击空中、水面、水下和地面目标,并遂行预警、侦察、巡逻、护航、布雷、扫雷和垂直登陆等任务。是在海洋战场上夺取和保持制空权、制海权的重要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舰载机主要用于海上侦察、巡逻和反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舰载机的战术、技术、性能有了很大提高,改变了传统的海战样式。战后,舰载机实现了动力喷气化、主要武器导弹化和机上系统电子化,并发展了舰载的预警机、电子对抗飞机、垂直/短距起落歼击机和直升机等。 运用自己超一流的设计与改装技术,竭力把它变成了最时髦,且拥有直通式飞行甲板,并设置有右舷岛式上层建筑的“勇敢”级航空母舰,但由于能够搭载的舰载机只有48架,配备的火炮数量既少,口径也不大:16门120毫米单管炮,2门76毫米炮,4门40.5毫米炮等。因此,改装后的“勇敢”级航母无论是攻击力,还是防空和反潜火力,实在无法与美国“列克星敦”级和日本“赤城”级航母相提并论。舰载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